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高考化学之考前抓大题07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一)(解析版)

2020年高考化学之考前抓大题07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一)(解析版)

大题07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一)

1.环戊烯是生产精细化工产品的重要中间体,其制备涉及的反应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l)反应的△H= _________ kJ/mol。

(2)解聚反应在刚性容器中进行。

①其他条件不变,有利于提高双环戊二烯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_________(填标号)。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减小压强

②实际生产中常通入水蒸气以降低双环戊二烯的沸点。某温度下,通入总压为l00kPa的双环戊二烯和水

蒸气,达到平衡后总压为160kPa,双环戊二烯的转化率为8 0%,则pH2O=___kpa,平衡常数

K p=____________kPa (K 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

(3) 一定条件下,将环戊二烯溶于有机溶剂中进行氢化反应,反应过程中保持氢气压力不变,测得环戊

烯和环戊烷的产率(以环戊二烯为原料计)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将环戊二烯溶于有机溶剂中可减少二聚反应的发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最佳的反应时间为________h。活化能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填“氢化反应”或“副反应”)。

(4)已知氢化反应平衡常数为1.6 × 1012,副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0×10l2。在恒温恒容下,环戊二烯与氢气

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进行反应,则环戊二烯的含量随时间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环戊二烯的二聚反应)。

【答案】

(1)-209.9

(2)AD 25 960

(3)降低环戊二烯浓度,减小二聚速率;稀释有利于平衡向解聚方向移动 4 副反应

(4)先变小后变大(最后不变)

【解析】(1)已知,

,根据盖斯定律,由氢化反应+副反应得反应△H=-100.5kJ/mol-109.4kJ/mol=-209.9kJ/mol;

(2)①提高双环戊二烯平衡转化率则平衡正向移动;

A.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正反应方向移动,选项A符合;

B.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逆反应方向移动,选项B不符合;

C.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逆反应方向移动,选项C不符合;

D.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正反应方向移动,选项D符合;答案选AD;

②实际生产中常通入水蒸气以降低双环戊二烯的沸点。某温度下,通入总压为l00kPa的双环戊二烯和水蒸气,达到平衡后总压为160kPa,则增压60kPa,双环戊二烯的转化率为8 0%,则反应前双环戊二烯的分压

为60kPa

75

80%

kPa

=,则pH2O=l00kPa-75kPa=25kPa,平衡时双环戊二烯、环戊二烯的平衡分压分别为15kPa、

120kPa,平衡常数K p=()2

120

15

kPa

kPa

=960kPa;

(3)①将环戊二烯溶于有机溶剂中可减少二聚反应的发生,原因是降低环戊二烯浓度,减小二聚速率;稀释有利于平衡向解聚方向移动;

②根据图中信息可知,4h时环戊烯的产率最大,故最佳的反应时间为4h。根据各反应的焓变以及环戊烯和环戊烷产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可知,活化能较大的是副反应;

(4)已知氢化反应平衡常数为1.6 ×1012,副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0×1012。在恒温恒容下,环戊二烯与氢气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进行反应,开始一段时间,氢化反应的活化能较小,氢化反应比副反应快,环戊二烯的含量随时间的推移变小;一段时间后,由于副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氢化反应的平衡常数,副反应进行的程

度大、放热多,使氢化反应逆向进行,环戊二烯的含量随时间推移又变大,直至最后不变。

2.CH4超干重整CO2技术可得到富含CO的气体,用于生产多种化工产品。该技术中的化学反应为:CH4(g)+3CO2(g) 2H2O(g)+4CO(g) ΔH=+330kJ/mol

(1)下图表示初始投料比n(CH4):n(CO2)为1:3或1:4,CH4的转化率在不同温度(T1、T2)下与压强的关系。[注:投料比用a1、a2表示]

①a2=__________。

②判断T1的T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

(2)CH4超干重整CO2的催化转化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过程Ⅰ,生成1mol H2时吸收123.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②过程Ⅱ,实现了含氢物种与含碳物种的分离。生成H2O(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③假设过程Ⅰ和过程Ⅱ中的各步均转化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过程Ⅰ和过程Ⅱ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过程Ⅱ中使用的催化剂为Fe3O4和CaCO3

c.若过程Ⅰ投料

()

()4

2

1

n CH

n CO

=,可导致过程Ⅱ中催化剂失效

【答案】

(1)1:4 T 2>T 1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时甲烷的转化率增大

(2)CH 4(g)+CO 2(g)=2CO(g)+2H 2(g) ΔH=+247kJ/mol 4H 2+Fe 3O 4===V

3Fe+4H 2O ac

【解析】(1). ①.在相同条件下,投料比越小,甲烷的转化率越大,据图可知,a 2>a 1,故a 2表示的是1:4时甲烷的转化率,故答案为:1:4; ②. 因CH 4(g)+3CO 2(g)

2H 2O(g)+4CO(g)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时,平衡正向移动,甲烷的转

化率增大,则T 2>T 1,故答案为:T 2>T 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时甲烷的转化率增大; (2). ①.在过程I 中,生成1mol H 2时吸收123.5kJ 热量,据图可知,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H 4(g)+CO 2(g)=2CO(g)+2H 2(g) ΔH=+247kJ/mol ,故答案为:CH 4(g)+CO 2(g)=2CO(g)+2H 2(g) ΔH=+247kJ/mol ;

②. 由过程II 的转化关系来看,混合气体中的H 2将Fe 3O 4还原为Fe ,反应方程式为:4H 2+Fe 3O 4

3Fe+4H 2O ,故答案为:4H 2+Fe 3O 4 3Fe+4H 2O ;

③. a. 两个过程都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都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a 正确;b. 过程II 中Fe 3O 4最终被还原为Fe ,Fe 3O 4不是催化剂,故b 错误;c. 若初始投料比

()()

42n CH 1n CO =时,二者恰好按照题给方程式反应,无

CO 2生成,导致CaCO 3无法参加反应,使催化剂中毒失效,故c 正确;答案选ac 。

3.减少氮的氧化物和碳的氧化物在大气中的排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合理应用和处理碳、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意义。

(1)对温室气体 CO 2 的研究一直是科技界关注的重点。在催化剂存在下用 H 2 还原 CO 2 是解决溫室效应的重要手段之一。

已知:①H 2 和 CH 4 的燃烧热分别为 285.5 kJ/mol 和 890.0 kJ/mol 。 ②H 2O(1)===H 2O(g) ΔH =+44 kJ/mol

试写出H 2还原CO 2生成CH 4和H 2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

(2)CO 2在Cu?ZnO 催化下,可同时发生如下的反应I 、II ,其可作为解决温室效应及能源短缺的重要手段。 I .CO 2(g)+3H 2(g)CH 3OH(g)+H 2O(g)ΔH 1=-57.8kJ/mol II .CO 2(g)+H 2(g)

CO(g)+H 2O(g)ΔH 2=+41.2kJ/mol

对于气体参加的反应,表示平衡常数K p 时,用气体组分(B)的平衡分压p(B)代替该气体的平衡浓度c(B),则反应II 的K p =_____[已知:气体各组分的分压p(B),等于总压乘以其体积分数]。

在Cu?ZnO存在的条件下,保持温度T不变,在一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2及H2,起始及达平衡时,容器内各气体物质的量如下表:

若反应I、II均达平衡时,p0=1.2p,则表中n1=_____;若此时n2=3.则反应I的平衡常数Kp=_____(无需带单位,用含总压p的式子表示)。

(3)汽车尾气是雾霾形成的原因之一,研究氮氧化物的处理方法可有效减少雾霾的形成。可采用氧化还原

法脱硝:4NO(g)+4NH 3(g)+O2(g)4N2(g)+6H2O(g)ΔH<0

(4)根据图示判断提高脱硝效率的最佳条件是_____;氨氮比一定时,在400℃时,脱硝效率最大,其可能

的原因是_____。用活性炭还原法也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C(s)+2NO(g)N 2(g)+CO2(g)ΔH>0在T℃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

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根据上表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填字母)。

A.通入一定量的CO2B.加入合适的催化剂C.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

D.通入一定量的NO E.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F.适当升高温度

【答案】

CO(g)+4H(g)=CH(g)+2H O(l) ΔH=-164kJ/mol

(1)2242

(2)2p 22p(CO)p(H O)K =

p(CO )p(H ) 1.0mol p 275

K =4p

(3)400℃下,氨氮比1.0 温度过低,反应速率太慢,温度过高,平衡常数太低 CD 【解析】

本题是一道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题,难度一般,主要考察学生对反应原理的综合掌握能力,按照要求来解答即可。

(1)将2222H (g)+O (g)=2H O(l)设为式①,4222CH (g)+2O (g)=CO (g)+2H O(l)设为式②,水的蒸发设为式③,则用2-+2??①②③即可得到2242CO (g)+4H (g)=CH (g)+2H O(l),再根据盖斯定律

-285.54+890.0+442=-164kJ/mol ??算出反应热即可;在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气体的分压和物质的量成

正比,而物质的量与浓度也成正比,因此可用压强来代替浓度,因此2p 22p(CO)p(H O)

K =

p(CO )p(H )

(2)若只发生反应II ,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压强是不变的,因此只有反应I 能改变压强;根据化学

计量数之比,每生成1mol 甲醇,气体分子总数就要减少2mol ,则

1

p()n()5+7

===1.2p()n()5+7-2n 反应前反应前反应后反应后,解得1n =1mol ;此时体系中气体总物质的量为10mol ,因此23p p(H O)=10,3p p(CH OH)=10,又因为体系中一共消耗了3mol 2CO ,所以平衡时剩余的2CO 的分压为22p p(CO )=10,同理22p

p(H )=10

,代入反应I

的化学平衡表达式32p 322p(CH OH)p(H O)K =

p(CO )p (H )

解得p 275

K =4p ;

(3)根据图示可以看出当氨氮比为1.0,且温度为400℃时脱硝效率最高,接近100%,故此时为最佳条件;正反应是放热的,因此若温度过高会导致平衡常数减小,反应不能完全进行,但若温度太低会导致反应速率过慢,因此400℃是一个最佳的反应条件;根据表中数据我们发现反应进行到20min 时已经达到了平衡状态,一直持续到30min ,代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22122

c(N )c(CO )0.30.39

K =

==c(NO)0.416?,在30min 时改变了某一条件,在40min 时又达到了平衡状态,此时的22222c(N )c(CO )0.360.369

K =

==c(NO)0.4816

?,平衡常数没变说

明温度没有改变,因此F 项错误;再来分析其它选项,若通入一定量的2CO 会导致平衡逆向移动,虽然NO 和2CO 的浓度都在上升,但是2N 的浓度是在下降的,因此A 是错误的;活性炭是固体,加入一定量的活

性炭不会影响平衡,E项错误;而催化剂不影响平衡,B项错误;因此答案为CD,适当缩小体积会让所有气体的浓度都增大,此时虽然平衡会移动导致某些气体减少,但是整体上来讲浓度还是增大的。

4.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一项最新成果实现了甲烷高效生产乙烯,甲烷在催化作用下脱氢,在气相中经自由基偶联反应生成乙烯,如图所示。

(1)现代石油化工采用Ag作催化剂,可实现乙烯与氧气制备X(分子式C2H4O,不含双键),该反应符合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有机物请写结构简式)。

(2)已知相关物质的燃烧热如上表,写出甲烷制备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在400 ℃时,向初始体积1 L的恒压反应器中充入1 molCH4,发生上述反应,测得平衡混合气体中C2H4的体积分数为20.0%。则:

①在该温度下,其平衡常数K=________。

②若向该容器通入高温水蒸气(不参加反应,高于400℃),C2H4的产率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

变”“无法确定”),理由是_____________。

③若容器体积固定,不同压强下可得变化如下图,则压强的关系是__________。

④实际制备C2H4时,通常存在副反应:2CH4(g) →C2H6(g)+H2(g)。反应器和CH4起始量不变,不同温

度下C2H6和C2H4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

A.在200 ℃时,测出乙烷的量比乙烯多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B.400℃时,C2H4、C2H6的体积分数分别为20.0%、6.0%,则体系中CH4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答案】

(1)2CH2 = CH2 + O22

(2)2CH4(g)C2H4(g)+2H2(g)△H=+202.0 kJ/mol

(3)①0.20mol/L ②增大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通入高温水蒸气相当于加热,同时通入水蒸气,容器的体积增大,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均右移,产率增大③p1>p2④在200℃时,乙烷的生成速率比乙烯的快28%

【解析】

【分析】

(1)X的分子式C2H4O,不含双键,判断出X的结构简式,反应符合最理想的原子经济,据此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表格中数据书写H2、CH4、C2H4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盖斯定律计算甲烷制备乙烯的反应热;

(3)①根据三段式结合平衡混合气体中C2H4的体积分数为20.0%计算;

②通入高温水蒸气,相当于加热和减小压强,根据(2)中的反应并结合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解答;

③若容器体积固定,根据反应的特征结合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分析判断;

④A.根据图象结合反应速率解答;B.设最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x,计算出平衡时C2H4、C2H6和氢气的物质的量,再计算甲烷的体积分数。

【详解】

(1)现代石油化工采用Ag作催化剂,可实现乙烯与氧气制备X(分子式C2H4O,不含双键),X为

,该反应符合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2 = CH2 + O22

,故答案为2CH2 = CH2 + O22;

(2)根据表格中数据有:①H2(g)+1

2

O2(g)═H2O(l)△H1=-285.8kJ/mol,

②CH4(g)+2O2(g)→CO2(g)+2H2O(l)△H2=-890.3kJ/mol,

③C2H4(g)+3O2(g)→2CO2(g)+2H2O(l)△H3=-1411.5kJ/mol,甲烷制备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4(g)→C2H4(g)+2H2(g),根据盖斯定律,将②×2-③-①×2得到,2CH4(g)→C2H4(g)+2H2(g)

△H=2△H2-△H3-2△H1 =+202.5kJ/mol,故答案为2CH4(g)→C2H4(g)+2H2(g)△H=+202.5 kJ/mol;

(3)①400℃时,向1L的恒容反应器中充入1mol CH4,发生上述反应,测得平衡混合气体中C2H4的体积分数为20.0%,

2CH4(g)?C2H4(g)+2H2(g)

起始(mol) 1 0 0

转化(mol) 2x x 2x

平衡(mol) 1-2x x 2x

所以有

x

12x x2x

-++=

20.0%,解得:x=0.25,平衡后气体的体积=

(10.25)mol

1mol

+

×1L=1.25L,所以化学

平衡常数为K=

()()

()

2

242

2

4

c C H c H

c CH

=

2

2

()

1.25L 1.25

0.25mol0.25mol2

1mol0.25mo

L

()

1.2

2

5L

l

-?

?

?

=0.20mol/L,故答案为0.20mol/L;

②2CH4(g)→C2H4(g)+2H2(g)△H=+202.5 kJ/mol,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通入高温水蒸气(不参加反应,高于400℃)相当于加热,平衡右移,产率增大;同时通入水蒸气,容器的体积增大,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右移,产率也增大,因此C2H4的产率将增大,故答案为增大;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通入高温水蒸气相当于加热,同时通入水蒸气,容器的体积增大,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均右移,产率增大;

③若容器体积固定,2CH4(g)→C2H4(g)+2H2(g),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多的反应,温度相同时,压强增大不利于反应正向进行,CH4的平衡转化率降低,因此p1>p2,故答案为p1>p2;

④A.根据图象,200℃时,测出乙烷的量比乙烯多,是因为生成乙烷的反应速率较快,故答案为在200℃时,乙烷的生成速率比乙烯的快;

B.设最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x,则C2H4为0.2x、C2H6为0.06x,根据2CH4(g)→C2H4(g)+2H2(g)和2CH4(g) →C2H6(g)+H2(g)可知,生成的氢气为0.4x+0.06x=0.46x,则含有的甲烷为x-(0.2x+0.06x+0.46x)=0.28x,因

此体系中CH4的体积分数=0.28x

x

×100%=28%,故答案为28%。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3)①的平衡常数的计算,要注意该容器的体积可变,需要根据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气体的体积之比计算出平衡的体积。

5.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就要做好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防治。

(1)为落实“污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

①气体l中主要含有_________。

②已知X是空气,通入过量X是否合理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NaNO2溶液综合处理含NH4+

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成份主要是_________。

(2)为了提高汽车尾气中NO x的去除率,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NO x排放,可以采用NSR(NO x储存还原)处理。其工作原理:NO x的储存和还原在不同时段交替进行,如图a所示。

①通过BaO和Ba(NO3)2的相互转化实现NO x的储存和还原。储存NO x的物质是________。

②用H2模拟尾气中还原性气体研究Ba(NO3)2的催化还原过程,该过程分两步进行,图b表示该过程相

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③有人根据上述模拟过程认为,使用了催化反应器虽然能将NO x转化为N2,但从环保角度汽车仍然需要

限行。请简述限行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N2、NO、CO ②否会使部分NO最终转化为NaNO3,降低含NH4+废水的处理效果

NH4++NO2-=N2↑+2H2O CO

(2)①BaO ②8H2+Ba(NO3)2=BaO+2NH3+5H2O ③催化剂的使用增加了NH3的排放,对环境产生污染

【解析】

【分析】

(1)工业废气中CO2、SO2可被石灰水吸收,生成固体1为CaCO3、CaSO3,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水吸收的N2、NO、CO,气体1通入气体X,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得到NaNO2,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NaNO2被氧化得到硝酸钠,NaNO2与含有NH4+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氮气,则气体2含有CO、N2,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以此解答该题。

(2)①由图a可知一氧化氮在催化剂存在时生成了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氧化钡生成了硝酸钡,硝酸钡加入还原性气体,释放出氮气,实现了氮的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氮气,由图a可知,第一步反应中H2被氧化生成水,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在催化过程中产生了氨气,考虑它对环境的影响。

【详解】

(1)工业废气中CO2、SO2可被石灰水吸收,生成固体1为CaCO3、CaSO3,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水吸收的N2、NO、CO,气体1通入气体X,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到的NaNO2,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得到硝酸钠,NaNO2与含有NH4+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氮气,则气体2含有CO、N2,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工业废气中CO2、SO2可被石灰水吸收,生成CaCO3、CaSO3,因氢氧化钙过量,则固体1为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由分析可知,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水吸收的N2、NO、CO,气体1通入气体X,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到的NaNO2,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NaNO2被氧化得到硝酸钠,气体2含有CO、N2,经捕获剂得到氮气和CO,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防止污染空气,NaNO2与含有NH4+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氮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4++N2O?=N2↑+2H2O,

故答案为:N2、NO、CO;否;会使部分NO最终转化为NaNO3,降低含NH4+废水的处理效果;

NH4++NO2-=N2↑+2H2O;CO;

(2)①由图a可知一氧化氮在催化剂存在时生成了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氧化钡生成了硝酸钡,硝酸钡加入还原性气体,释放出氮气,实现了氮的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氮气,所以储存NO x的物质是BaO,

故答案为:BaO;

②由图a可知,第一步反应中H2被氧化生成水,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1价,Ba(NO3)2的N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3价,生成氨气,故化学方程式为8H2+Ba(NO3)2=BaO+2NH3+5H2O,

故答案为:8H2+Ba(NO3)2=BaO+2NH3+5H2O;

③图b表示该过程相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可以看出氢气的量最小时,氨气的量最多,氨气是有毒的气体,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故答案为:催化剂的使用增加了NH3的排放,对环境产生污染。

6.甲胺铅碘(CH3NH3PbI3)可用作全固态钙钛矿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敏化剂,该物质可由甲胺(CH3NH2)、PbI2及HI为原料来合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甲胺的反应为CH3OH(g)+NH3(g)===CH3NH2(g)+H2O(g),已知该反应中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

下表所示:

则该反应的△H=___________kJ·mol-1

(2)工业上利用水煤气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 △H<0。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

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O和H2,5min末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测得各组分浓度如下表所示。

①0~5min内,用C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②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提高氢气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③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v正(CO)=2v逆(H2)

B.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反应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3)PbI2可由Pb3O4和HI反应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常温下PbI2饱和溶液中c(I-)=2.0×10-3mol·L-1,则K sp(PbI2)=___________;已知K sp(PbS)=4.0×10-28,

则反应PbI2(s)+S2-(aq)PbS(s)+2I-(aq)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5)HI的分解反应曲线和液相法制备HI的反应曲线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①反应H 2(g)+I2(g)2HI(g)的△H___________(填“>”或“<")0。

②将SO 2通入碘水中会发生反应:SO2+I2+2H2O===4H++SO42-+2I-,I2+I-I3-。图2中曲线b所代

表的微粒是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

【答案】

(1)-12

(2)①0.12mol?L-1·min-1②加压(或增大CO的浓度)③CD

(3)Pb3O4+8HI=3PbI2+I2+4H2O

(4)4.0×10-9 1.0×1019

(5)<I3-

【解析】

【分析】

(1)根据CH3OH(g)+NH3(g)===CH3NH2(g)+H2O(g) △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来计算。(2)①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推出v(CH3OH)=v(CO),从而求出v(CO)。

②提高氢气转化率要使平衡右移。

③A.如果是2v

正(CO)=v逆(H2),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该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不能根据密度判断平衡状态。

C.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不等,故反应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气体总质量/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总质量是一定的,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不等,气体总物质的量如果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就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3)PbI2可由Pb3O4和HI反应制备,同时生成I2,Pb元素化合价从8/3价变为+2价,I元素化合价从-1价变为0价,根据电荷守恒、质量守恒配平。

(4)K sp(PbI2)=c(Pb2+) c2(I-)=1.0×10-3× (2.0×10-3)2=4.0×10-9,反应PbI2(s)+S2-(aq)PbS(s)+2I-(aq)的平衡

常数K= c2(I-)/ c(S2-)= [K sp(PbI2)/ c(Pb2+)]/[ K sp(PbS)/ c(Pb2+)]=4.0×10-9/4.0×10-28=1.0×1019。

(5)①升温,HI的物质的量减少,即平衡左移,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

②根据SO 2+I2+2H2O===4H++SO42-+2I-,I2+I-I3-得,随着n(I2)/ n(SO2)的增大,n(H+)和n(SO42-)保持不变,而n(I3-)增大,所以b所代表的微粒是I3-。

【详解】

(1)CH3OH(g)+NH3(g)===CH3NH2(g)+H2O(g) △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

(351+393-463-293)kJ/mol=-12 kJ/mol,故答案为-12。

(2)①CO(g)+2H 2(g)CH3OH(g),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

v(CH3OH)=v(CO)=0.6mol/L/5min=0.12mol?L-1·min-1,故答案为0.12mol?L-1·min-1。

②提高氢气转化率要使平衡右移,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提高氢气转化率的措施有加压(或增大CO的浓度),故答案为加压(或增大CO的浓度)。

③A.如果是2v

正(CO)=v逆(H2),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不选;

B.该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不能根据密度判断平衡状态,故B不选;

C.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不等,故反应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选;

D.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气体总质量/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总质量是一定的,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不等,气体总物质的量如果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就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可以

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选。

故选CD。

(3)PbI2可由Pb3O4和HI反应制备,同时生成I2,Pb元素化合价从8/3价变为+2价,I元素化合价从-1价变为0价,根据电荷守恒、质量守恒配平可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b3O4+8HI=3PbI2+I2+4H2O,故答案为

Pb3O4+8HI=3PbI2+I2+4H2O。

(4)K sp(PbI2)=c(Pb2+) c2(I-)=1.0×10-3× (2.0×10-3)2=4.0×10-9,反应PbI2(s)+S2-(aq)PbS(s)+2I-(aq)的平衡常数K= c2(I-)/ c(S2-)= [K sp(PbI2)/ c(Pb2+)]/[ K sp(PbS)/ c(Pb2+)]=4.0×10-9/4.0×10-28=1.0×1019,故答案为4.0×10-9;

1.0×1019。

(5)①升温,HI的物质的量减少,即平衡左移,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故答案为<。

②根据SO 2+I2+2H2O===4H++SO42-+2I-,I2+I-I3-得,随着n(I2)/ n(SO2)的增大,n(H+)和n(SO42-)保持不变,而n(I3-)增大,所以b所代表的微粒是I3-,故答案为I3-。

【点睛】

(1)在同一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物质表示出来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一

般不用固体和纯液体来表示反应速率。

(2)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v正=v逆,不为零;各成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7.氮氧化物NO x(主要指NO和NO2)会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破坏臭氧层,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有效去除大气中的NO x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1)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2NO 2(g)+NaCl(s)NaNO3(s)+ClNO(g)K1ΔH1<0(Ⅰ)

2NO(g)+Cl 2(g)2ClNO(g)K2ΔH2<0(Ⅱ)

①4NO 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____(用K1、K2表示)。

②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Ⅱ)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 mol NO和0.1 mol Cl2,

10 min时反应(Ⅱ)达到平衡。测得10 min内υ(ClNO)=7.5×10-3mol·L-1·min-1,则平衡后NO的转化率α1=____。

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反应(Ⅱ)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α2____α1(填“>”“<”或“=”),平衡常数K2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NO能与N2O反应生成N2和NO2,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若生成1 mol N2,其ΔH=____kJ·mol-1。

(3)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反应原理如图甲所示。

①由图甲可知,SCR技术中的氧化剂为_____________。当NO2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与足量

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脱氮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图乙是不同催化剂Mn和Cr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脱氮率,由图可知工业选取的最佳催化剂为________。

(4)利用电化学装置可消除氮氧化物污染,变废为宝。图丙装置实现的能量转化形式是_______。图丁为

电解NO制备NH4NO3的装置,该装置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K12/K275% > 不变

(2)-139

(3)NO2、NO 2NH3+NO2+NO2N2+3H2O Mn

(4)化学能转化为电能NO-3e-+2H2O=NO3-+4H+

【解析】

【分析】

(1)①已知:(Ⅰ)2NO2(g)+NaCl(s)?NaNO3(s)+ClNO(g)K1 △H1<0,(Ⅱ)2NO(g)+Cl2(g)?2ClNO(g)K2 △H2<0,根据盖斯定律Ⅰ×2-Ⅱ可得;

②根据消耗的c(NO)=生成的c(ClNO)计算消耗的c(NO),结合转化率=转化量

起始量

×100%可得;若在恒压条件

下进行,根据反应的特点,相对于恒容相当于增大压强;

(2)根据图1molN2O(g)和1molNO(g)到过渡态吸收209kJ能量,该过渡态生成1molN2(g)和1molNO2(g)放出热量348kJ,写出热化学方程式可得;

(3)①根据氧化剂得到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分析可得;结合得失电子守恒书写方程式;

②选择催化剂需要的温度低,更经济的;

(4)图丙为原电池装置;图丁为电解NO制备NH4NO3的装置,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结合酸性环境书写可得。

【详解】

(1)①已知:(Ⅰ)2NO2(g)+NaCl(s)?NaNO3(s)+ClNO(g)K1 △H1<0,(Ⅱ)2NO(g)+Cl2(g)?2ClNO(g)K2 △H2

<0,根据盖斯定律Ⅰ×2-Ⅱ可得4NO 2(g)+2NaCl(s)?2NaNO 3(s)+2NO(g)+Cl 2(g),则其平衡常数K=21

2

K K ;

②测得10 min 内υ(ClNO)=7.5×10-3mol?L -1?min -1,则10min 内生成的c(ClNO)=7.5×10-2mol?L -1,消耗的

c(NO)=7.5×10-2mol?L -1,故平衡后NO 的转化率α1=27.510mol /L 0.2mol

2L

-?×100%=75%;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反应(Ⅱ)在恒压条件下进行,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则恒压条件下相对于恒容压强大,平衡正向移动,则恒压条件下NO 的平衡转化率较恒容大,故α2>α1;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相关,温度不变,K 不变,故K 2不变;

(2)根据题可知,1molN 2O(g)和1molNO(g)到过渡态吸收209kJ 能量,该过渡态生成1molN 2(g)和1molNO 2(g)放出热量348kJ ,可得热化学方程式:N 2O(g)+NO(g)=N 2(g)+NO 2(g)△H=-139kJ?mol -1;

(3)①由图甲可以知道SCR 技术中NH 3与NO 、NO 2反应产物为N 2和水,NO 、NO 2中N 元素化合价降低,故氧化剂为NO 、NO 2;脱氮效果最佳时n(NO 2):n(NO)=1: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 3+NO 2+NO 2N 2+3H 2O ;

②根据图乙知Mn 催化剂时,200℃左右脱氮率最高,Cr 作催化剂,500℃左右脱氮率最高,但二者的最高脱氮率差不多,使用Mn 作催化剂需要的温度低,更经济,因此使用的最佳的催化剂为Mn ;

(4)图丙为原电池装置,能量转化形式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图丁为电解NO 制备NH 4NO 3的装置,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则为NO 放电生成NO 3-,电极反应为:NO-3e -+2H 2O=NO 3-+4H +。 【点睛】

应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计算的基本方法是参照新的热化学方程式(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结合原热化学方程式(一般2~3个)进行合理“变形”,如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乘除以某一个数,然后将它们相加、减,得到目标热化学方程式,求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ΔH 与原热化学方程式之间ΔH 的换算关系。

8.合成氨对人类生存具有重大意义,反应为:N 2(g)+3H 2(g)一定条件垐垐垎噲垐垐2NH 3(g) ?H

(1)科学家研究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机理,反应步骤与能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微粒用*标注,省略了反应过程中部分微粒)。

① NH3的电子式是_______。

②写出步骤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③由图像可知合成氨反应的?H______0(填“>”、“<”或“=”)。

(2)传统合成氨工艺是将N2和H2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反应。若向容积为1.0 L的反应容器中投入5 mol N2、15 mol H2,在不同温度下分别达平衡时,混合气中NH3的质量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温度T1、T2、T3大小关系是_______。

② M点的平衡常数K = _______(可用分数表示)。

(3)目前科学家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研究室温下合成氨并取得初步成果,示意图如下:

①导线中电子移动方向是_______。

②固氮酶区域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③ 相比传统工业合成氨,该方法的优点有_______。 【答案】 (1)

*NNH + H 2催化剂?????→*N + NH 3 <

(2)T 1< T 2 < T 3 7.32×

10-3 (3)a → b N 2 + 6H + + 6 MV + = 2NH 3 + 6 MV 2+ 条件温和、生成氨的同时释放电能 【解析】 【分析】

(1)①根据氨气的中心原子N ,最外层有5个电子,与三个氢原子形成三对共用电子对,还剩一对孤对电子,得到电子式;

②根据图像,写出化学方程式;

③能量值是降低的,故反应放热,可以判断?H 的大小;

(2)合成氨的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根据图像,在相同的压强下,温度越高,氨气的质量分数越小,可以得到T 1、T 2、T 3大小关系;根据M 点氨气的质量分数,利用三段式求出M 点的化学平衡常数;

(3)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N 2+3H 2

=

生物催化剂

2NH 3,其中N 2在正极区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H 2在负极区

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区移动,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

(1)①根据氨气的中心原子N ,最外层有5个电子,与三个氢原子形成三对共用电子对,还剩一对孤对电子,得到电子式,

故答案为:

②根据图像,化学方程式:*NNH + H 2催化剂

?????→*N + NH 3,

故答案为:*NNH + H 2催化剂

?????→*N + NH 3;

③能量值是降低的,故反应放热,可以判断?H<0, 故答案为:<;

(2) ①合成氨的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根据图像,在相同的压强下,温度越高,氨气的质量分数越小,故温度T 1< T 2 < T 3, 故答案为:T 1< T 2 < T 3;

②设变化的氮气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

N 2(g)+3H 2(g)一定条件垐垐垎噲垐垐2NH 3(g)

开始 5 15 0 变化 x 3x 2x 平衡 5-x 15-3x 2x M 点氨气的质量分数为40%, 则

2x 17

5-x 28+15-3x 2+2x 17

????()()×100%=40%,解得x =2,

故K=23322c NH c N c H ()()()=2

3

39?(4)

()

=7.32×10-3, 故答案为:7.32×

10-3; (3) ①根据图示,a 极区,氢气被氧化为氢离子,故MV +→MV 2+被氧化,因此a 为负极,b 为正极,导线中电子移动方向是a → b , 故答案为:a → b ;

② 根据图示,固氮酶区域发生反应为氮气和MV +反应生成氨气和MV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该离子方程式N 2+6H ++6MV +=2NH 3+6MV 2+, 故答案为:N 2+6H ++6MV +=2NH 3+6MV 2+;

③传统工业合成氨反应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反应条件苛刻,该方法制取氨气条件温和、生成氨的同时释放电能,

故答案为:条件温和、生成氨的同时释放电能。

9.随着科技的进步,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甲胺铅碘(CH 3NH 3PbI 3)用作全固态钙钛矿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敏化剂,可由CH 3NH 2、PbI 2及HI 为原料合成,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甲胺的反应为CH 3OH(g)+NH 3(g)?CH 3NH 2(g)+H 2O(g) ΔH 。已知该反应中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则该反应的ΔH =_________kJ·

mol -1。 (2)上述反应中所需的甲醇工业上利用水煤气合成,反应为CO(g)+2H 2(g) ?CH 3OH(g) ΔH <0。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CO 和2 mol H 2通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当改变某一外界条件(温度或压强)时,

CH 3OH

2018年江苏高考卷地理试题(解析版)

2018年高考江苏卷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图1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 印度河上游谷地 B. 帕米尔高原 C. 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2. 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 1月~5月 B. 5月~9月 C. 9月~12月 D. 11月~次年3月 【答案】1. C 2. B 【解析】 1. 根据题干所述“无冬夏之异”,说明该地区全年气温差异不大,再结合该地区“草木常茂,田种随

人,无有时节”可以推断,该地区全年气温较高,且降水丰富。印度河上游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区,海拔较高,不会草木常茂,A项错误;帕米尔高原深居内陆,且海拔较高,冬季漫长,气温较低,B项错误;斯里兰卡沿海平原地势平坦,且为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符合《佛国记》的叙述,故C项正确;塔里木盆地降水少,且气温年变化大,不可能草木常茂。 2. 古代船只主要是帆船,其航行的动力来自于盛行风,从耶婆提返回中国,一路向东北前行,最适合的是遇到西南风,可以顺风而行,东南亚地区吹西南风的季节是每年的夏半年,即5~9月这段时间,故B 项正确,A、C、D项错误。 图2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 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4. 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 琼 B. 新 C. 苏 D. 赣 【答案】3. D 4. B 【解析】 3. 根据太阳视运动图,二分二至,太阳高度角最高的时候,太阳方位都位于该地的正南方向,所以该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①所示节气,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其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的节气为冬至。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4. 根据①所示太阳视运动图和第1问可知,该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23°,又因为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可以假设当地纬度为α,则冬至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为:23°=90°-(α+23.5°),该地纬度约为43.5°N,琼、新、苏、赣四个省级行政区,琼、苏、赣三省的纬度均低于40°N,43.5°N 横穿新。故B选项正确,A、C、D项错误。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热是指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B.1molH2SO4和1mol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 C.相同条件下将两份碳燃烧,生成CO2的反应比生成CO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多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2、用铂电极电解下列溶液时,阴极和阳极上的主要产物分别是H2和O2的是() A、稀NaOH溶液 B、HCl溶液 C、NaCl溶液 D、酸性AgNO 3 3、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某中纯净物(括号内物质),可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的是() A、AgNO3 (AgNO3) B、NaOH (NaOH) C、KCl (HCl) D、CuSO4 (Cu(OH)2) 4.已知31g红磷(P,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P4O10固体放出738.5kJ热量,31g白磷(P4,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P4O10固体放出745.8kJ热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P4(s)+5O2(g)=P4O10(s)△H=-745.8kJ·mol-1 B.红磷转化成白磷时放出热量 C.红磷比白磷稳定 D.31g红磷中蕴含的能量为738.5kJ 5.增大压强,对已达到平衡的下列反应产生的影响是()3X(g)+Y(g) 2Z(g)+2Q(s) 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没有变化,平衡不发生移动 6.在稀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 NH4++OH-,要使用NH3·H2O和NH4+的浓度都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NaOH溶液B.加NH4Cl固体C.加盐酸D.加NaCl溶液7.在密闭容器中,反应SO2+NO2NO+SO3(气),达到平衡后,若往容器中通入少量O2,此时将将会发生的变化是() A.容器内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NH ClO为白色晶体,分解时产生大量气体,是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要成1.高氯酸铵() 44 分。 ()1高氯酸铵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 ()2高氯酸铵在高温条件下分解会产生H() O g和三种单质气体,请写出该分解反应的化 2 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设计如下装置检验高氯酸铵分解的产物。该小组连接好装置后,依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试剂、通干燥的惰性气体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将导管末端移入盛满水的试管E、通入气体产物。(已知: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氧气) ①装置A、B、C、D中盛放的药品可以依次为__________(选填序号:Ⅰ、Ⅱ或Ⅲ)。 .碱石灰、湿润的淀粉KI试纸、氢氧化钠溶液、Cu Ⅰ .无水硫酸铜、湿润的红色布条、氢氧化钠溶液、Cu Ⅱ .无水硫酸铜、湿润的淀粉KI试纸、饱和食盐水、Cu Ⅲ ②装置E收集到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经查阅资料,该小组利用反应NaClO4(aq)+NH4Cl(aq)90℃=NH4ClO4(aq)+NaCl(aq)在实验室NH ClO,该反应中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 制取44 ①从混合溶液中获得较多粗NH ClO4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和过 4 滤、洗涤、干燥。 ②研究小组分析认为,若用氨气和浓盐酸代替NH Cl,则上述反应不需要外界供热就能 4 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小组通过甲醛法测定所得产品NH4ClO4的质量分数。[已知:NH4ClO4的相对

2016年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解析版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4-6题。 4. 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 5.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 6.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1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 反复进退 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题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题 测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1.废弃的电子产品称为电子垃圾,其中含铅、汞等有害物质、危害严重。下列对电子垃圾处理应予提倡的是() ①将电子垃圾掩埋地下②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有害物质使用③依法要求制造商回收废旧电子产品④将电子垃圾焚烧处理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下列实验指定使用的仪器必须预先干燥的是() ①中和热测定中所用的小烧杯②中和滴定中所用的滴定管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所用的容量瓶④喷泉实验中用于收集氨气的烧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A (g)+B (g) C (g)+D (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的生成速率和B的消耗速率相等 B.v正(A)=2v正(B) C.2v正(A)=v逆(B) D.反应混合物中A、B、C、D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4.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M离可能为() 所含离子NO3-SO42-H+M 浓度/(mol·L-1) 2 1 2 1 A.Cl-B.Ba2+C.F-D.Mg2+ 5.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 ( l ) ΔH=-57.3 kJ / mol,分别向1 L 0.5 mol / 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热效应分别为ΔH1、ΔH2、Δ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1>ΔH2>ΔH3B.ΔH1>H3>ΔH2 C.ΔH1=ΔH2=ΔH2D.ΔH1<ΔH3<ΔH2 6.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对熟石灰的悬浊液加热,悬浊液中固体质量增加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式收集氯气 C.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 D.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提高反应速率②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铁锡的铁)更易腐蚀③电镀时应把镀件置于电解槽的阴极④冶炼铝时,把氧化铝加热成为熔融体后电解⑤钢铁表面常易腐蚀生成Fe2O3·n H2O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 8.2006年,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能够给电子设备提供动力的生物电池。该电池包括两个涂覆着酶的电极,它们

近五年高考真题化学大题

近五年高考真题化学大题 (2013年全国卷1,13分)醇脱水是合成烯烃常用的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0C)溶解性 环己醇1000.9618161微溶于水 环己烯820.810283难溶于水 在a中加入20 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 mL浓硫酸。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 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0C。 分离提纯: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钼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是。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A.立即补加 B.冷却后补加 C.不需补加 D.重新配料 (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 (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圆底烧瓶 B.温度计 C.吸滤瓶 D.球形冷凝管 E.接收器 (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41% B.50% C.61% D.70% 答案:(1)直形冷凝管(2)防液体暴沸;B(3)(4)检漏;上品倒出。 (5)干燥(或除不除醇)(6)CD(7)C (2014年全国卷1,13分)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 异戊酯的反应、 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202003高三地理试题解析版

保密★启用前 2019-2020学年高三模拟监测 地理试题2020.03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陕西洛川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平均海拔1072米,曾经是“陕北的米粮之仓”,如今成为“苹果之乡”。苹果树是乔木,树冠高大,可达15米。近年来洛川县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有序推进苹果矮化栽培,大力发展高标准矮化种植园。“洛川苹果”素以色、香、味俱佳著称,含糖量高,香甜可口,畅销国内外。据此完成1~3题。 1.造成洛川县果进粮退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土地流转 B.市场需求改变 C.城乡统筹发展 D.引进种果技术 2.苹果矮化栽培的主要优点是 A.适于密植,增加产量B.耐旱抗寒,提升品质 C.根系发达,保持水土D.管理方便,易于采摘 3.洛川商家在上海开设果行零售苹果,主要是因为上海 A.消费市场巨大B.有政策的支持 C.运输条件便利D.劳动力素质高 【分析】本题组考查的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体现了地理核心素养中——区域认知;难度较小; 国家园林城市,是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评选出的分布均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景观优美,人居生态环境清新舒适、安全宜人的城市,是国内重要的城市品牌之一。图1是对某年我国部分省区城市数量和国家园林城市数量的统计。据此完成4~5题。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试卷类型:A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 2014.1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 23 Fe:56 Cu:6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从不同的视角对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分析。以下观点中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在常温下均能自发进行 B.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储存”起来 C.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关 D.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于弱电解质溶液 2.250℃和101 kPa时,反应2N2O5(g)= 4NO2(g)+ O2(g) ΔH = +56.76 kJ·mol-1,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A.是吸热反应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少的反应D.是熵增加的反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腐蚀的实质是金属被氧化 B.原电池反应是导致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故不能用来减缓金属的腐蚀 C.为保护地下铁管不受腐蚀,将其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D.钢铁因含杂质而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所以合金都不耐腐蚀 4.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 ..Na2SO4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则一段时间后( ) A.溶液pH变大

(完整word版)高考化学代表性综合大题

1、四氯化钛(TiCl4)是制取航天航空工业材料——钛合金的重要原料,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TiO3)制备TiCl4等产品的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往①中加入铁屑至浸出液显紫色,此时溶液仍呈强酸性。该过程中有如下反应发生。 2Fe3++Fe === 3Fe2+ 2TiO2+(无色) +Fe+4H+=== 2Ti3+(紫色) +Fe2++2H2O Ti3+(紫色) +Fe3++H2O ===TiO2+(无色) +Fe2++2H+ (2)在②→③工艺中需要控制条件以形成TiO2·n H2O溶胶,该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在_____________范围。 (3)若把③中制得的固体TiO2·n H2O用酸清洗除去其中的Fe (OH)3杂质,还可制得钛白粉。已知25℃时, ,该温度下反应Fe (OH)3+3H+Fe3++H2O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4)已知:TiO2 (s) +2 Cl2 (g)=== TiCl4(l) +O2(g) △H=+140KJ·mol-1 C(s) +O2(g)=== 2CO(g) △H=—221KJ·mol-1 写出④中TiO2和焦炭、氯气反应生成液态TiCl4和CO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5)上述工艺具有成本低、可用低品位矿物为原料等优点。依据绿色化学理念,该工艺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只要求写出一项)。 (6)依据右表信息,要精制含少量SiCl4杂质的TiCl4 ,可采用_____________方法。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合成1-丁醇,查阅资料得知一条合成路线: CH3CH=CH2+CO+H2CH3CH2CH2CHO CH3CH2CH2CH2OH; CO的制备原理:HCOOH CO↑+H2O,并设计出原料气的制备装置(如图)。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14-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含答案)

1.【2018新课标1卷】采用N2O5为硝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硝化技术,在含能材料、医药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1840年Devil用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的硝酸银,得到N2O5。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气体,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F.Daniels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25℃时N2O5(g)分解反应: 其中NO2二聚为N2O4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所示(t=∞时,N2O5(g)完全分解): t/min0408016026013001700∞ p/kPa35.840.342.5. 45.949.261.262.363.1 ①已知:2N2O5(g)=2N2O4(g)+O2(g) ΔH1=?4.4kJ·mol?1 2NO2(g)=N2O4(g) ΔH2=?55.3kJ·mol?1 则反应N2O5(g)=2NO2(g)+ 1 2 O2(g)的ΔH=_______ kJ·mol?1。 ②研究表明,N2O5(g)分解的反应速率() 25 31 210?min N O p kPa υ-- =??。t=62min时,测得体系中2 O p p O2=2.9kPa,则此时的 25 N O p=________kPa,v=_______kPa·min?1。 ③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则N2O5(g)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p∞(35℃)____63.1kPa(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_。 ④25℃时N2O4(g)2NO2(g)反应的平衡常数K p=_______kPa(K 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计算 结果保留1位小数)。 (3)对于反应2N2O5(g)→4NO2(g)+O2(g),R.A.Ogg提出如下反应历程: 第一步N2O5NO2+NO3快速平衡 第二步NO2+NO3→NO+NO2+O2慢反应 2018年高考试题

2020高考地理模拟试题解析版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几内亚的铝矾土储量丰富,分布广泛,易于开采,所以该国被称为“铝矾土王国”。2015年中国从几内亚进口铝土矿仅有50万吨,但在2016年,来自几内亚的铝土矿就达到了1300万吨,据此完成1-2题。 1.中国某企业要在甲地建设电解铝工厂,有利的区位因素是() ①水能资源丰富②陆路交通便利③芳动力廉价丰富④本地市场广阔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中国某集团是一家集氧化铝、电解铝、铝制品为一体的大型铝业集团,2015年开始与新加坡韦立(航运)国际集团、烟台港集团

合作开采乙地区铝矾土矿,该集团选择合资伙伴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国际交流,提高研发能力 B.节约运输成本,保障原料供应 C.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升级 D.增强集聚效应,提高企业利润 表1为某国家四个城市的有关资科,据表完成3-4题。 3.下列城市中,终年盛行西北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乙地分布的自然带是() A.亚寒带针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陶溪川文创街区立足世界瓷都景德镇,以文化为端,以陶瓷为基,在保护利用陶瓷工业产的墨础上,通过活力再造,结构改造,环境管造,轴传统,时尚、艺术、科技于一体,建设成为工业遗产成功转型的样本,产业发展升级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典范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业界形成了“构溪川现象”。火热的陶溪川,引来天南海北的精英荟萃,据此完成5-7题。

5.“陶溪川现象”成功的主要基础是() A.政策扶持 B.地理位置优越 C.高知名度 D.科技发达 6. 陶溪川文创街未来发展方向是() A.改革陶瓷技术 B.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C.扩大陶瓷市场 D.加快城市化进程 7.“陶溪川现象”成功的成功() A.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 B.明显改善城市热岛效应 C.解决了当地就业问题 D.加速了人口向外迁移 梅原产中国南方,在中国传统火化中,它以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华北地区梅的正常花期为3-4月。植物开花要求一定的日照长度和温度,根据这种特性可以引种、育种。据此完成8-9题。 8.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长日照植物起源于低纬②长日植物起于高 ③长照植物多在春开花④长日照植物多在秋季开花 ⑤海拔高的植物多为低温长目照⑥海拔高的植物多为高温短日照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9北京花匠为使梅在春节期的提前开放的有效办法可能是()A.推迟种植时间 B.自天用黑布笼罩 C.白天放在背阴处 D.提高环境的温度 多年来看,长江和鄱阳湖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鄱阳

2020年高考化学综合题分类练习卷:化学反应原理练习卷

2019年高考化学综合题分类练习卷:化学反应原理练习卷

化学反应原理练习卷 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当前空气质量检测的主要项目除了PM 2.5外,还有CO、SO2、氮氧化物(NO和NO2)、O3等气体。 (1)汽车尾气中含有NO 和CO气体,可利用催化剂对CO、NO进行催化转化反应: 2CO(g) +2NO(g) N2(g) +2CO2(g) △H ①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N2(g) +O2(g) =2NO(g) △H1 = + 180.5kJ/mol,2C(s) +O2(g) =2CO(g) △H2=-2210kJ/mol ,C(s)+O2(g)=CO2(g) △H3=-393.5kJ/mol,则△H=_________。 ②在一定温度下,将2.0molNO、2.4molCO气体通入到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在0~15min,以N2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速度v(N2)=________。若保持反应体系温度不变,20min时再容器中充入NO、N2各0.4mol,化学平衡将_____移动 (填“向左”“向右”或“不”)。 (2)在相同温度下,两个体积均为1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CO、NO催化转化反应,有关物质的量如下表:

容器编 号起始物质的量 /mol 平衡物质的量 /mol N O C O N CO 2 CO2 I 0.2 0.2 0 0 a II 0.3 0.3 b 0.1 0.2 ①容器I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时的0.875倍,则a=________。 ②容器II平衡时的气体压强为p,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K 为________。 (3)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破少NO x的排放。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耐高温试剂Ag-ZSW-5对CO、NO 催化转化进行研究。测得NO 转化为N 2的转化率随温度CO 混存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在n(NO)/n(CO) =1条件下,最佳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左右。 ②若不使用CO,温度超过775 K,发现NO的分解率降低,

高三化学综合练习题99(附答案)

高三化学综合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不断进步的材料逐渐构筑了我们现代社会的文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唐三彩”和景德镇瓷器的主要化学成分都是硅酸盐 B.玻璃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在一定温度下软化可制得玻璃仪器 C.高铁和城铁所用镁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等特点 D.以高纯硅制成的光导纤维内窥镜可直接窥视有关器官部位的变化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含有相同的官能团,互为同系物 B.属于醛类,官能团为—CHO C.的名称为:2—乙基―1―丁烯 D.的名称为:2—甲基―1,3―二丁烯 3.下图中的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

4.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H 2O 很稳定,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B.HF 的熔、沸点在同族元素的氢化物中出现反 常,是因为HF 分子内有氢键 C.卤素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升高,是因为它们 的组成、结构相似,从上到下其摩尔质量增大, 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增大 D.氨气极易溶于水,与氢键没有关系 5.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 12H 20 B.能发生取代、氧化、加成等反应 C.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一氯代物共有3种 6.下列转化图中的A 是单质,其他物质均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B 、C 、D 三种化合物与A 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X 、D 均是氢氧化物且D 具有两性,则B —定是2NaA1O B.若B 是能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则D 可能有氧化性 C.若A 是硅、X 是氧气,则D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若C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则D —定是盐 7.某同学欲验证Fe 3+和I -在水溶液中发生可逆反应:2Fe 3+ + 2I -===2Fe 2 ++I 2,设计了下列实验操作,并给出了预测现象,其中不必要的实验操作是(不考虑水中溶解的少量氧气的影响)( )

高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解题方法指导

高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解题方法指导 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或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2、电解池或原电池方程式的书写或电极反应式书写、新情景下陌生氧化还原型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3、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 4、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以及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5、化学平衡常数及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6、酸碱中和滴定的扩展应用(仪器使用、平行实验、空白试验、误差讨论) 7、Ksp的计算和应用 8、综合计算(混合物计算、化学式的确定、关系式法、守恒法在计算中的应用) 三、不同知识点的解题技巧 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或反应热计算 【方法指导】首先根据要求书写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产物并配平,其次在反应物和产物的后面括号内注明其状态,再次将目标热化学方程式与已有的热化学方程式比对(主要是反应物和产物的位置、系数),最后根据盖斯定律进行适当运算得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H,空一格写在热化学方程式右边即可。 注意:并非所给的热化学方程式一定都用到。 2、电解池或原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或电极反应式书写、新情景下陌生氧化还原型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方法指导】首先根据题意写出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产物,其次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电子守恒配平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系数,再次配平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系数,最后根据质量守恒添加并配平其他未变价物质的系数。 注意:一般未变价物质是酸、碱或水。 【方法指导】读懂题意尤其是相关示意图,分析电解池的阴极室和阳极室存在的阳离子、阴离子及其放电顺序,必要时根据题目要求还要考虑分子是否会放电。首先写出阴(阳)极室发生还原(氧化)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离子(分子),分析其化合价变化,标出其得失电子的情况,然后根据电荷守恒在左边或右边配上其他离子,左后根据质量守恒配上其它物质。注意:①并非放电的一定是离子,应根据题目要求及时调整。 ②用来配平电极反应式的离子(物质)应是电解池中含有的,而且前后不能矛盾。 3、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 【方法指导】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探究实验中,控制变量是关键。 4、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以及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方法指导】①判断一个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两个直接标准是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另外间接标准是“变量不变”即观察一个可逆反应的相关物理量,采用极端假设的方法(若全部为反应物如何、全部转化为产物该物理量又如何,如果该物理量是可变的而题目说一定条件下保持不变即可认为该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另外也可以用Q与K比较(Q=K则处于平衡状态;Q<K未达平衡状态、v正>v逆;Q>K、未达平衡状态、v正<v逆)。 ②平衡移动的方向、反应物的转化率和产物的产率变化均可通过条件(浓度、压强、温度)的改变,平衡移动的方向加以判断,也可以通过平衡常数的计算得到。但要关注特殊反应的特殊性。 5、化学平衡常数及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方法指导】平衡常数的计算可用三段法即找出浓度可变的反应物、产物在起始时、转化的、平衡时的浓度,然后带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平衡时生成物浓度系数次幂的乘积与反应物系数

全国卷3高考地理试题分析

高考地理试题分析 一、总体评价 试题延续了上一年的出题风格和呈现形式,设问结构上还是围绕同一主题递进式的设问,深层次、多角度考查。素材内容选取导向非常明确,注重从当今我国的伟大建设成就、生活中有用的地理两个主要方面选取素材,通过素材具体化以及层层设问引导考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其中蕴含的地理原理,意在培养学生用地理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点明学习地理的实用性。 试题特点 特点一:各模块考查趋于均衡 考查“自然地理”的比重下降,“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比重相近,各占“半壁江山”。而且区域地理的考查占比增加,说明试题以区域作为载体,注重考查对区域特殊性的分析,考查学生构建主干知识间联系的能力以及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能力。也就是突显了“新课改”对学生提出“从空间——区域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并进行分析、比较与评价”的要求。 特点二:知识涵盖面广 今年的试题都是以“意料之外的情景材料”,着重考查“情理之中的主干知识”。处处体现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内容涉及自然地理部分,如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整体性和差异性,人文地理部分: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人地关系。必修所涉及的大部分知识都有所涵盖,各模块的考查趋于均衡;既有上文提及的深度,还有一定的广度。 二、试题分析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A. 肥料 B. 原料 C. 能源 D. 产品 2. 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A. 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 B. 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 C. 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 D. 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 【答案】1. B 2. C 【分析】 本组题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为切入点,考查了进行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等相关问题,引导考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关心和保护环境,注重读图分析及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环境问题,难度较低。 【1题详解】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测试题含答案 质量检测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题3分,共5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1.下列反应中,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s)====2KCl(s)+3O2(g) ΔH=- kJ·mol-1 ΔS=1 110 J·mol-1·K-1 (g)====C(s,石墨)+1/2 O2(g) ΔH = kJ·mol-1ΔS=- J·mol-1·K-1 (OH)2(s)+2H2O(l)+O2(g)====4Fe(OH)3(s) ΔH =- kJ·mol-1 ΔS =- J·mol-1·K-1 (s)+CH3COOH(aq)====CO2(g)+CH3COONH4(aq)+H2O(l) ΔH = kJ·mol-1ΔS = J·mol-1·K-1 2.下列反应中,熵减小的是() A、(NH4)2CO3(s)=NH4HCO3(s)+NH3(g) B、2N2O5(g)=4NO2(g)+O2(g) C、 MgCO3(s)=MgO(s)+CO2(g) D、2CO(g)=2C(s)+O2(g) 3.反应4NH3(气)+5O2(气) 4NO(气)+6H2O (气)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

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 A . (NH 3) = mol/(L ·s ) B .v (O 2) = mol/(L ·s ) C .v (NO) = mol/(L ·s ) D .v (H 2O) = mol/(L ·s ) 4. 将4molA 气体和2molB 气体在2L 的容器中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 (g )+B (g ) 2C (g ),若经2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L -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L -1 ·s -1 ②用物质B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mol ·L -1 ·s -1 ③平衡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70%, ④平衡时物质B 的浓度为·L -1 ,其中正确的是 (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 (气)+B(气) 2C (气)+D (气)若最初加入的A 和 B 都是4 mol ,在前10s A 的平均反应速度为 mol/(L ·s),则10s 时,容器中B 的物质的量是( ) A. mol B. mol C. mol D. mol ·l -1 的硫酸和过量的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 〕 A 碳酸钠固体 B 水 C 硝酸钾溶液 D 硫酸铵固体 7. 将ag 块状碳酸钙与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图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bg(b

年高考化学专题分类汇总 化学与环境-5综合试题

2011年高考试题按专题分类汇总化学与环境-5综合 (2011广安升学)20、下列行为与“绿色环保”理念不相符的是 A、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减少资源浪费 B、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 C、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能源 D、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2011山东东营)3.下列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2011泰安毕业)1.空气的成分中,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2011永州)16.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说法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A.推广使用无氟冰箱有利于防止“臭氧空洞” B.工厂用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酸雨” C.使用车用乙醇汽油防止“温室效应” D.及时焚烧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2011营口)2. “低碳生活,保护环境”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下述不符合此主题的是( )。 A. 使用可降解塑料袋 B. 发展快速公交,减少私车出行 C. 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D. 大量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2011义乌毕业)1. 保护地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会造成危害的是 A.回收处理废旧电池 B.使用无磷洗衣粉 C.冰箱、空调使用含氯氟烃的制冷剂 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2011徐州升学)11..2011年,我市“创模”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国家环保部授予徐州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城市”称号。为巩固成果,下列措施不可行 ...的是() A.将麦秸大面积露天焚烧 B.多植树造林来防止扬尘污染 C.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再排放 D.减少使用一次性的塑料制品 (2011芜湖)7.爱护环境,关注自己和他人健康,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其他场所可以任意吸烟 B.核能不安全,禁止使用核能 C.加速石油、煤炭的开采,快速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D.限制或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2011无锡)6.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气候变化问题进一步成为人类关注的热点.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某同学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以探究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方案一:如图1,在小烧杯里放一些除去氧化铝保护膜的铝片,然后向烧杯里加入10 mL 2 mol·L-1稀硫酸,再插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温度由20 ℃逐渐升至75 ℃,随后,温度逐渐下降至30 ℃,最终停留在20 ℃。 方案二:如图2,在烧杯底部用熔融的蜡烛粘一块小木片,在烧杯里加入10 mL 2 mol·L-1硫酸溶液,再向其中加 入氢氧化钠溶液,片刻后提起烧杯,发现小木片脱落下来。 方案三:如图3,甲试管中发生某化学反应,实验前U形管红墨水液面相平,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通过U形管两侧红 墨水液面高低判断某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序号甲试管里发生反应的物质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 ①氧化钙与水左低右高 ②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充 分搅拌) ? ③铝片与烧碱溶液左低右高 ④铜与浓硝酸左低右高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方案一中,温度升至最大值后又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方案二中,小木片脱落的原因是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4)方案三中,如果甲试管里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则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左边

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边。 (5)由方案三的现象得出结论:①③④组物质发生的反应都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如果放置较长时间,可观察到U形管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6)方案三实验②的U形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_,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放热 2Al+6H+===2Al3++3H2↑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蜡烛熔化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放热低于放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小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1)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故答案为放热;2Al+6H+===2Al3++3H2↑; (2)方案一中,温度升至最大值后又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故答案为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 (3)方案二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得蜡烛熔化,小木片脱落,故答案为蜡烛熔化;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放热; (4)方案三中,如果甲试管里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装置中气体的压强增大,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左边低于右边,故答案为低于; (5)由方案三的现象得出结论:①③④组物质发生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如果放置较长时间,热量散失,装置中气体的压强与外界压强相等, 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故答案为放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 (6)方案三实验②属于吸热反应,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故答案为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小于。 2.水合肼(N2H4·H2O)是一种强还原性的碱性液体,常用作火箭燃料。利用尿素法生产水合肼的原理为CO(NH2)2+2NaOH+NaClO=N2H4·H2O+Na2CO3+NaCl。

高考地理测试题及解析

高考地理测试题及解析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年8月,苹果公司供应链数据显示,在巴西和印度建立代工厂并未减轻苹果公司对中国的依赖。在中国,富士康、和硕等代工厂雇用了上百万工人为苹果组装设备,其中富士康目前在中国有29个生产点,和硕有12个。除代工厂外,中国占苹果公司的全球供应商比例由2015年的44.9%上升到2019年的47.6%。据此完成1~3题。1.苹果公司在印度建厂的直接目的是 A.利用当地原料B.降低生产成本C.提升产品性能D.规避关税风险 2.富士康、和硕等代工厂的生产特点是 A.劳动力需求量大B.研发能力强 C.空间布局集中D.原料来源广泛 3.苹果公司难以撤离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①对中国供应商依赖性强②中国有巨大的消费市场③对中国矿产资源依赖性强④对中国代工厂依赖性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本题组考查产业转移相关知识。 第1题:苹果公司在印度建代工厂,主要进行组装,主导因素是劳动力。印度具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生产成本低。故答案选B。 第2题:富士康、和硕等代工厂主要进行组装环节,故劳动力需求量大。答案选A。 第3题:苹果公司难以撤离中国,说明中国的优势和吸引力很大。结合苹果产业特点和中国情况,很显然“③对中国矿产资源依赖性强”错误。苹果产业不属于资源型产业。故答案选B。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六普”),广东省流动人口分布在珠江三角洲、东翼、西翼和山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五普”)相比,“六普”广东省内流动人数从598.92万增至989.27万,省外流入人数由1506.49万增至2149.78万。下图示意广东省流动人口迁移原因(单位:%)。据此完成4~5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