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太网测试仪

以太网测试仪

以太网测试仪
以太网测试仪

以太网测试仪

一、测试原理

发送出仪表专用的以太网负载数据,通过检验接收的数据情况检测被测电路的表现(如正常情况下和超大负荷情况下的表现)。测试该电路的带宽(例如吞吐量),以及处理业务的性能指标如何(例如时延)。

二、仪表介绍

现测试北京移动数据业务设备为美国JDSU公司生产的HST-3000手持测试仪。

1.概述

JDSU HST-3000是一款适合于现场使用的结构坚固的模块化测试

平台,配备了以太网业务接口模块(SIM)就解决了这一对于7层测试的需求。它具有完整的以太网测试特性,能够测试高达

1Gbit/s的电口与光口链路。HST-3000支持多个数据流的测试用

于验证流量优先级机制,还提供高级监测选件用于更深入的故障

排查。此外,HST-3000的VoIP与IPTV视频选件使得技术人员能够仿真终端客户的感受并客观的测试业务质量。

2.技术指标

3.功能说明

面板简图(键位说明与板块合一)

(1 (2)显示屏幕 (3)功能键 (4)方向及确认键 (5)测试快捷键 (6)数字键 (7)仪表调节键 (8)电源键

4.使用说明

4.1 开机/关机

1

2

机。

4.2指示灯

Sync:此 LED 灯报告链路是否被激活,绿色表示链路处于激活状态。如果 Sync LED 灯不亮,表示链路

当前没有被激活。

Data:此 LED 灯报告探测到帧或包的状态,绿色表示在信息流中探测到帧包或帧。如果此 Data LED 灯不

亮,表示没有探测到帧。

Error:此 LED 灯报告错误状态,红色表示错误。

观察 Summary结果分类确定错误类型。如果 Error LED 灯不亮,比如所有 Summary结果都正确。

Alarm:当测试和使用 Ethernet SIM时 Alarm LED 灯没用。

LpBk:此 LED 灯指示 HST设备本地环回状态,绿色表示 HST 被设置为环回模式,在远端手动或设备调

制。

Batt:此 LED 灯指示电池状态。

4.3HOME键

一键返回主菜单,不能在测试时使用

4.4 CONFIGURE键

在测试进行中按此键可进行测试模式的配置

4.5 AUTOTEST键

自动测试界面,在其他测试进行中可以使用直接切到自

动测试界面

4.6 SYSTEM键

进入系统菜单的界面

二、实际应用(图形说明介绍)

测试配置过程包括启动一个应用程序、选择一个测试模式,然

后在配置菜单中指定设置。如下:

- 您必须选择一个 Terminate 应用程序运行 Ping 或Traceroute 测试。

- 您必须选择一个Terminate或Multi-Stream Terminate 运行第 4 层测试。

- 只有您购买并装载相关软件选项时才显示光 Ethernet 软按键、IPv6 软按键、Multi-Stream 应用程序、Layer 4 测试和MPLS封装测试设置。

1打开HST-3000。

显示Ethernet Measurements(测量) 菜单,列出测试

10/100/1G 电电路的所有应用程序。

如果必要,使用软按键显示附加的Ethernet Measurements(测量)菜单让您选择中每个应用。2为您测试的电路选择一个应用程序。

显示一条简短信息“Please Wait ... Launching Test Application”(请等待…启动测试应用程序),显示一个图标,表示您应该使用的连接到测试电路的端口。此消息消失,HST 启动此应用程序,并显示列出此应用每个测试模块的菜单。

3为此应用程序选择一个测试模式。选择其中一项:

- 如果第一次为应用程序选择测试模式,HST 立即配置测试,并显示Summary Result(总结结果)。

- 如果您为应用程序选择不同测试模式,将简短显示“Please Wait ... Reconfiguring Test”(请等待…配

置测试)消息,消息消失,HST 配置测试,然后显示Summary Result 屏。

4为了查看过更改当前测试设置,请按下Configure(配置)导航键。显示Summary Settings(总结设置)菜单,列出测试需要的每个键设置。

- 如果设置满足您的测试需求,并且您不需要更改另一个配置菜单的任何设置,按下Home 键返回到Results(结果)显示屏,然后按下Restart(重启)软按键清除统计和历史结果并重新开始测试。

启动应用程序之后,使用配置菜单验证和指定测试设置。以下过程描

述如何访问测试配置菜单并指定基本设置。

为了指定基本测试设置需要:

注意:

如果在传输流量期间更改设置,结果将反映不出电路的真实状

态。更改设置前要终端流量。

1启动应用并指定测试模式。

HST 启动您所指定模式的应用程序,并显示Summary Results 屏。

2按下Configure 导航键。

显示Summary Settings 菜单,列出您所启动应用程序的按

键设置。描述当进行第3层流量测试时终端1G光Ethernet 应用的设置。

此设置和相应的值会根据当前应用和测试模式有所变化。

例如,如果您启动10/100/1G 光Ethernet 应用并进行第2层流量模式测试,Error(错误)菜单只允许您指定是否想将单个FCS 错误或脉冲式FCS 错误插入到信息流中。如果您在第3层流量模式

下进行相同的测试,您可以选择FCS、IP Checksum 或Acterna Payload 错误进行插入。

3 为了更改设置需要做如下操作:

a 如果您需要更改的设置显示在Summary Settings 菜单

中则进入步骤C。

b 如果您需要更改的设置没有显示在Summary Settings

菜单中,使用键盘上的左右箭头按键达到其它可用配置

菜单。例如,如果您想指定暂停帧的数量,则要进入Link

Init 配置菜单。

提示:

如果您指定设置在那个菜单中,您也可以按下Settings 软按键选择菜单。

c 按下与您想更改的设置相对应的编号,然后适当地选择

或输入此设置的值。

如果您为设置输入一个值(比如目的IP 地址),OK 键表示存储新的结果。Cancel键表示返回到配置菜单,不保存新值。

配置完测试之后,您可以保存配置,作为以后测试的模板使用。

为了保存测试配置需要:

1配置测试。

2按下Save 软按键,然后做如下操作:

- 为了创建新的配置,需要选择Save Config,为此配置

输入名称(使用20 个字符),然后选择OK。您不需要

输入文件扩展名。

- 为了覆盖已有配置,需要选择Overwrite Config,使用

箭头按键选择您需要重写的配置选项,然后按OK。

配置被保存。

您可以在任何时候删除测试配置。

1按下Save软按键,然后选择Delete Config。

2使用箭头按键选择您需要删除的配置选项,然后按OK。

配置被删除。

您可以加载一个已经保存的配置,然后使用它作为您以后测试

的模板。加载万配置之后,您可以更改设置满足您当前需求。

为了加载一个配置需要:

1按下Save软按键,然后选择Load Config。

显示已经保存的配置菜单。

2选择您想加载的配置,然后按下OK键。

配置被加载。

按下Restart软按键(在Results 显示屏的底部),清除统计和历史结果并重新开始测试。

测试开始之后,会显示Summary 分类,提供测试结果总的预览。您可以通过选择不同测试结果分类来查看其它结果。

为了查看测试结果需要:

1配置并执行测试。

2按下Display软按键,然后做如下操作:

- 使用箭头按键选择一个结果分类,然后按下OK。

- 按下与此分类对应的编号。

如果前导零出现在编号之前,您可以输入前导零。例如,

如果您想显示菜单中列出的第 3 种分类(超过10 种分

类)。按下“0”,然后按下“3”。如果您想将第11 种分类显

示在菜单中,按下“1”键两次。

显示分类的测试结果。

以下过程描述如何清除LED 中的历史结果和Summary 分类。

为了清除历史结果需要:

1配置和运行测试。

2按下Home按钮。

3按下Results软按键。

4选择Clear History。

HST-3000 清除LED 所有历史结果和Summary 分类。统计结果没有被清除并继续积累。

运行电缆诊断包括连接到链路、选择Cable Diagnostics(电缆诊断)应用程序,然后观察结果

Cable Status(电缆状态)分类中的提供的测量。

为了运行电缆诊断需要:

1启动HST-3000.

显示Ethernet Measurements菜单,列出10/100/1G电Ethernet 测试的应用程序。

2选择Cable Diagnostics 应用程序。

显示“Please Wait”(请等待)屏,表示您应该使用R/T 1 端口(在Ethernet SIM 左侧)将HST 连接到链路上,然后Cable Status 结果显示,指出链路为不激活状态并且结果不可用。

3将HST-3000 连接到链路上。

4使用Restart软按键启动诊断。

5观察电缆结果和测量。

电缆诊断完成。

电缆测量值自动显示在Cable Status(电缆状态)结果屏上

选择第2层测试

当测试Ethernet 服务时,您必须为应用选择第 2 层测试。

为了选择测试需要:

1做如下操作:

-如果您还没有进行任何设置,启动为您正在测试的电缆启动应用程序,然后进入第2步。

-如果已经启动应用程序并选择一个测试,但是想更改此测试,则进入Test Mode(测试模式)菜单,然后选择Test(测试)设置。

显示此应用程序的测试列表。

2选择如下选项并高亮显示:

-Layer 2 Traffic(第2 层流量)。选择此测试发送或分析标准第2 层流量。

测试选择完成。

初始化Ethernet测试链接

1如果您还没有进行任何设置,启动应用程序,然后选择第2层测试。

2按下Configure导航键。

显示配置菜单。

3使用左右箭头按键进入Link Init 配置菜单。

4选择10/100/1G 应用,指定以下设置:

配置第2层Ethernet测试

传输第2层流量之前,您可以指定流量的帧特性,比如帧类型、有效负载(Acterna 测试帧或

BERT 模式)、帧长度和 VLAN 或Q-in-Q 设置(如果可以应用)。 为了指定传输流量的帧特性需要性

1如果您还没有进行任何设置,启动应用程序,然后选择第2层测试: 2按下 Configure 导航键。

显示配置菜单。

3使用左右箭头按键进入 Ethernet 菜单

5 如果您需要为此测试指定其它设置,则使用左右箭头按键进入适当的配置菜单;否则按下Home 按钮返回到Summary Results 屏。

已为传输的帧指定设置。

表1 为未封装(未标记)、VLAN 和Q-in-Q 封装第 2 层流量提供有效的用户指定帧长度。也可以使用预定义RFC 建议帧长度。

配置流量有效负载

传输流量之前,您可以指定设备传输的流量负载类型(恒定、脉冲式、斜坡式或洪水式),增量为0.001%(起始为0.002%)。设置根据负载类型有所变化。

注意:

如果您配置HST-3000 发送100%的恒负载、脉冲式负载或递增式负载,设置设备传输低于100%流量(1G 光Ethernet 为99.99%,10/100/1000 电Ethernet 为99.98%),以防不支持100%网络溢出的器件。如果您确定器件支持实际100%流量,配置您的设备传输溢出式负载

传输恒负载

对于恒负载,HST-3000可以利用固定带宽连续传输帧。

当您设置恒定流量负载时,您可以指定带宽,单位为百分比线速率或Mbps 比特速率。

为了传输恒定输流量负载需要负载需要:

1如果您还没有进行任何设置,启动应用程序,然后选择第2层测试

2按下Configure导航键。

显示配置菜单。

3使用左右箭头按键进入Traffic菜单。

进入适当的配置菜单中;否则按下Home 按钮返回到Summary Results 屏。

配置设备传输恒定速率的流量。

传输脉冲式负载

对于脉冲式负载,设备可以指定时间间隔以100%带宽传输帧,紧接着在下一个设备设定的间

隔(空隙)不进行帧传输。

当您配置脉冲式流量时,您要指定脉冲带宽(任务周期百分数),或指定脉冲间隙间隔时间。如果您指定脉冲带宽(任务周期百分数),然后指定每个脉冲帧数量,则设备会自动为您计算脉冲间隙。

为了传输脉冲式流量负载需要:

1如果您还没有进行任何设置,启动应用程序,然后选择第2层测试

2按下Configure导航键。

显示配置菜单。

3使用左右箭头按键进入Traffic配置菜单。

5如果您需要为此测试指定其它设置,可以使用左右箭头按键进入适当的配置菜单中;否则按下

Home按钮返回到Summary Results 屏。

此设备被配置传输脉冲式流量负载。

传输递式负载

对于递增式负载,HST-3000根据您指定的时间间隔作为的负载时间来自动增加负载。超过间隔时间之后,

带宽则以指定的百分比增加并重复此过程。这允许您更易验证链路最大吞吐量。

您也可以指定标准,通知设备如果在负载步长中探测大错误、毁坏或暂停帧则停止增加递增。当设备探测到损坏帧时欲停止增加递增时,则要配置设备传输Acterna有效负载并将远端设备环回给流量初始设备。Acterna帧携带一个序列号,设备用此序列号确定帧是否被损坏。

为了传输递增式流量流负载需要:

1如果您还没有进行任何设置,启动应用程序,然后选择第2层测试”

2按下Configure 导航键。

显示配置菜单。

3使用左右箭头按键进入Traffic 配置菜单。

5如果您需要为此测试指定其它设置,可以使用左右箭头按键进入适当的配置菜单中;否则按下Home按钮返回到Summary Results 屏。

此设备被配置传输递增式流量负载。

传输溢式负载

对于溢出式负载,模块以100%接口速率传输流量。

注意:

实际100%流量传输也许会越过某些网络组件(如果此组件不支持此传输)。如果您确定组件支持100%流量传输,则配置溢出式流量负载;否则,配置100%恒定流量负载。RFC 2544 测试传输恒定流量负载。

为了传输溢出式流量负载需要:

1如果您还没有进行任何设置,启动应用程序,然后选择第2 层测试

2按下Configure导航键。

显示配置菜单。

3使用左右箭头按键进入Traffic 配置菜单,然后指定Flood为负载类型。

4如果您需要为此测试指定其它设置,可以使用左右箭头按键进入适当的配置菜单中;否则按

下Home按钮返回到Summary Results 屏。

此设备被配置传输溢出式流量。

使用第2层标准过滤接收到的流

传输流量之前,你可以指定设置,指出预期接收到的有效负载并确定哪些帧将通过接收过滤器,并在测试结果分类中进行分析和记录(第 2 层流量)。

例如传输帧必须通过过滤器进行BERT 模式分析。只有在通过

过滤器的帧上执行本地环回。

注意:

如果您想分析所有接收到的流量,则验证Ethernet Filter 设置是否为Don’t Care。

为了过滤接收到的流量需要:

1如果您还没有进行任何设置,启动应用程序,然后选择第2层测试

2按下Configure导航键。

显示配置菜单。

3使用左右箭头按键进入Ethernet Filter配置菜单

5如果您需要为此测试指定其它设置,可以使用左右箭头按键进入适当的配置菜单中;否则按下Home按钮返回到Summary Results 屏。

设备被配置分析满足第 2 层过滤标准的接收流量。

发送第2层流量

对第 2 层设置配置完之后,您就可以通过链路传输流量。

为了传输流量需要:

1如果您还没有进行任何设置,启动您正在测试电路的终端应用,然后选择测试第2层流量测试

2初始化链接

3为测试配置HST

4按下Home 按钮返回到Summary Results 屏。

5再次按下Action软按键,然后选择以下各项:

- Start Traffic(如果您配置恒定、脉冲或溢出式负载)。

- Start Ramp(如果您配置递增式流量负载)

HST-3000 通过链路传输流量。

环回测试测

环回测试运行您从一个HST-3000传输Ethernet、IP、或TCP/ UDP,然后通过远端电路通过辅助设备环回流量。

使用本地环回特性

您可以选择远端设备上LLB 手动进行本地回送,将帧回送到源HST中。

环回设备总是使用用于指定传输流量的标签;因此:

- 如果近端模式为LLB 模式并配置传输具有次MPLS 标签的流量,但是远端配合仪表被配置传输具有单个标签的流量,如果传输进来的帧速率,则模块接收方记录的无序和丢失帧计数值将增加。

- 如果近端仪表为LLB 模式,并且配置传输具有单个MPLS标签的流量,但是远端仪表传输多于一个标签的流量,近端仪表接收带宽将超过其传输带宽。

为了手动进行本地环回需要:

1如果您还没有进行任何设置,为您正在进行测试的电路启动

Terminate 或Multi-Stream Terminate 应用程序,然后选择测试选择第2层测试

2初始化链接

3为此测试近端HST。根据您选择的测试,配置第2层Ethernet测试

4按下Home按钮查看测试结果显示。

5在远端HST中:

a 如果您正在进行单个流测试,则验证应用过滤设置为无

效还是被设置为Don’t Care,或与从近端HST传输的

流量的设置匹配。

如果您正在进行多个流量测试,将自动为您配置过滤器

并且不能更改。

b 按下Action软按键,选择Loop,然后选择LLB将设

备设置为环回模式。

6在近端HST中,按下Action软按键,然后选择以下选项:

- Start Traffic(如果您配置恒定、脉冲或溢出式负载)。

- Start Ramp(如果您配置递增式流量负载)

当远端HST 接收到流量时,做如下操作:

- 确定哪些帧或包满足其过滤标准。只有满足过滤标准的帧才能被环回给近端设备。

- 交换目的地址和源MAC 或IP 地址(接收到的每个帧或包的端口号,假设可用)。

-Transmits the traffic back to the unit on the near end.

流量被环回给本地设备。

为了终端远端HST环回:

1在近端设备中,按下Action软按键,然后选择Stop Traffic或Stop Ramp。

2在远端设备中选择LLB。

设备被终端环回。

使用自动环回特性

您可以选择流量产生HST 设备上的Loop Up 按钮执行自动回送。从远端HST 上发送的确

认消息将显示在近端HST 显示屏上,告知您远端HST 在回送模式。

当使用自动环回特性时,HST 必须进行如下配置:

- 如果您正在环回第2 层流量,则近端HST 自动探测到电路下一设备上MAC 地址;因此,您不需要配置目的MAC 地址。可以自动产生。

为了执行自动环回要需:

1如果您还没有进行任何设置,为您正在进行测试的电路启动Terminate 或Multi-Stream Terminate 应用程序,然后选择第2层测试

2初始化链接

3为此测试近端HST。根据您选择的测试,配置第2层Ethernet 测试

4按下Home 按钮查看测试结果显示。

5在近端HST,做如下操作:如果正在环回第2层流量,请进入第8步。

6按下Action软按键,选择Loop,然后选择Loop Up将远端设备设置为环回模式。将产

生以下结果:

- 确认消息显示在近端设备显示器上,表示环回成功。

7第二次按下Action 软按键,然后选择以下选项:

- Start Traffic(如果您配置恒定、脉冲或溢出式负载)。

- Start Ramp(如果您配置递增式流量负载)

流量被传输并通过远端HST 进行环回(如果符合远端设备过滤标准)。

为了终端远端HST环回:

1在近端设备中,按下Action软按键,然后选择Stop Traffic或Stop Ramp。

2在远端设备中选择Loop Down。

远端设备环回终端并在近端设备上显示确认消息,表示环回终端成功。

监测Ethernet流量

您可以为正在进行的测试选择MON/THRU应用来监测和分析10/100/1G 电或1G 光第 2 层流量。

为了监测Ethernet流量需要:

1如果您还没有进行任何设置,为您正在测试的电路启动Mon/Thru应用,然后选择第2层流量测试

2初始化链接

3按下Configure导航键。此时显示配置菜单

4使用左右箭头按键进入Test Mode(测试模式)配置菜单。

5指定Monitor或T hru作为Type

6如果您想过滤流量,使用右键头按键进入到Ethernet Filter配置菜单,然后指定过滤标准7如果需要为此测试指定其它设置,使用左右箭头按键进行到适当的配置菜单中;否则按下Home 按钮返回到主菜单中。

HST 监测和分析接收到的流量。如果在Thru 模式进行测试,

HST 将接收到的流量传输给收发器。

自动RFC 2544 测试

自动启动RFC 2544 推荐的Ethernet 测试过程。此脚本会提示您为吞吐量、往返时间、帧丢失速率和背靠背测试选择主要参数、运行测试,然后自动为此测试产生一个结果文本文件。同时也会以制表和图片格式产生一个包括测试结果的PDF 文件。

当运行吞吐量测试时(作为脚本的一部分),脚本会进入以下阶段,确定不会丢失帧的最大可能带宽:

- 阶段1。对于所选择的每个帧长度(开始为您所指定的最大测试带宽),HST 确定传输的Acterna 帧数量是否和接收的Acterna 帧数量相等(时间间隔为 5 秒)。

如果没有帧丢失,则脚本进入阶段2。

如果帧丢失,则脚本会减少50%的带宽,回到您所指定的第10、第100 或第1000 的位置作为带宽测量准确度,然后再用 5 秒时间在缩减的带宽上传输流量。

- 阶段2。如果没有帧丢失,则脚本会增加50%的带宽,然后重复传输过程。

- 阶段3。脚本增加或减少传输带宽,直到没有帧丢失或传输带宽达到最低带宽限制(指定为带宽测量准确度)。

- 阶段4。如果在最低带宽还没有成功环回每个传输帧,脚本将指示每个脚本结果为“Unavail”。如果吞吐量结果不可用,则不会产生延迟和包抖动结果;因此它们都将不可用。

脚本经过两次连续尝试确定最大带宽(在此带宽中没有帧丢失)之后,则在此带宽下传输流量,持续时间为在Throughput Trial Duration(吞吐量试验持续时间)中所指定的时间。

如果帧丢失,脚本将以带宽测量准确度中所指定的数量减少带宽,然后按照Throughput Trial Duration 中指定的时间重新传输流量。

此过程一直递归持续下去,指定没有帧丢失或达到最小带宽。

吞吐量测试脚本结果

为您所选择的每个帧长度记录以下结果。

Cfg长度(Mbps)

对于特殊帧长度没有帧丢失时,传输流量的比特速率(单位为Mbps)。

测量速率(Mbps)

对于特殊帧长度没有帧丢失时的测量速率(单位为Mbps)。

测量速率(%)

对于特殊帧长度没有帧丢失时的比特速率(单位为百分制线速率)。

测量速率(frms/sec)

对于特殊帧长度没有帧丢失时的峰值帧速率(单位为帧/秒)。

暂停探测

对于特殊帧长度没有帧丢失时是否探测到暂停帧。

当运行延迟和包抖动测试时将记录这些结果。

通过/失败限值

您可以配置脚本确定吞吐量测试是失败还是通过。为了实现此操作需要在Throughput Pass

Threshold(吞吐量通过限值)中指定带宽。如果没有产生帧丢失的最大速率等于或大于此限值,脚本将

指出对于每个传输的帧长度测试通过。如果速率在此如果之下,则脚本将指出测试失败。

关于延迟(RTD)测试

如果欲进行延迟测试(作为脚本的一部分),您必须运行吞吐量测试。延迟测试在最大带宽下发送流量,对于所选择的每个帧长度在此带宽下都没有帧丢失(确定使用吞吐量测试)。对于每个帧长度在Latency (RTD) Trial Duration 中所指定的时间内传输流量之后测量平均延迟时间。

脚本测量每次试验的延迟时间(指定为延迟(RTD)试验数量),然后将每次测量值添加到总的记录当中。所有试验完成之后,总的记录值将根据试验数据进行分类,计算总的试验平均值。

如果吞吐量测试达到最低带宽限制也没有成功接收到所有传输帧(即丢失帧),则平均延迟时间不可用。在 4 微秒下记录的延迟将计为 4 微秒平均值。不可用的测试将不会记录在总的试验平均值内。

通过/失败限值

您可以配置脚本确定延迟测试是失败还是通过。为了实现此操作需要指定Latency (RTD) Pass Threshold(延迟通过限值)。对于测量的平均延迟如果总的使用平均值等于或小于此限值,脚本将指出对于每个传输的帧长度测试通过。如果超过此限值,则脚本将指出测试失败。

关于包抖动测试抖

如果欲进行包抖动测试(作为脚本的一部分),您必须运行吞吐量测试。包抖动测试在最大带宽下发送流量,对于所选择的每个帧长度在此带宽下都没有帧丢失(确定使用吞吐量测试)。对于每个帧长度在Packet Jitter Trial Duration 中所指定的时间内传输流量之后测量包抖动。

脚本测量每次试验的平均包抖动和最大包抖动(指定为包抖动试验数量),然后将每次测量值添加到总的记录当中。所有试验完成之后,总的记录值将根据试验数据进行分类,计算总的试验平均值。

OptiX OSN1500以太网功能介绍

OptiX OSN1500以太网功能介绍 OptiX OSN1500提供N1EFS4、N1EFS0、N2EFS0、N1EGS2、N2EGS2、N1EGT2、N1EMS4、N1EGS4、N3EGS4和R1EFT4等以太网单板,实现不同的以太网业务需求。 各单板提供的以太网功能如表1、表2、表3和表4所示。 表1 EFS4、EFS0板功能列表 特性单板 N1EFS4 EFS4 EFS0 FS0 FS0 接口4×FE 4×FE 8×FE 8×FE 8×FE 接口类型10Base-T, 100Base-TX 0Base-T, 100Base-TX 0Base-T, 100Base-TX, 100Base-FX 0Base-T, 100Base-TX, 100Base-FX 0Base-T, 100Base-TX, 100Base-FX 配合的出线板需出线板需出线板1ETF8、N1EFF8 1ETS8(配合TSB8 实现1:1 TPS)、 N1ETF8、N1EFF8 1ETS8(配合TSB8实现1:1 TPS)、N1ETF8、N1EFF8 业务帧格式hernet II、IEEE 802.3、IEEE 802.1 q/p ernet II、IEEE 802.3、IEEE 802.1 q/p rnet II、IEEE 802.3、IEEE 802.1 q/p et II、IEEE 802.3、IEEE 802.1 q/p et II、IEEE 802.3、IEEE 802.1 q/p JUMBO帧支持9600字节支持9600字节支持9600字节支持9600字节支持9600字节上行带宽 4 VC-4 8 VC-4 4 VC-4 8 VC-4 8 VC-4 映射方式VC-12、VC-3、 VC-12-xv(x≤ 63)、VC-3-xv(x ≤12)VC-12、VC-3、 VC-12-xv(x≤ 63)、VC-3-xv(x ≤12) VC-12、VC-3、 VC-12-xv(x≤ 63)、VC-3-xv(x ≤12) VC-12、VC-3、 VC-12-xv(x≤ 63)、VC-3-xv(x ≤12) VC-12、VC-3、 VC-12-xv(x≤ 63)、VC-3-xv(x ≤12)

交换式以太网和共享式以太网区别

共享式以太网 共享式以太网的典型代表是使用10Base2/10Base5的总线型网络和以集线器为核心的星型网络。在使用集线器的以太网中,集线器将很多以太网设备集中到一台中心设备上,这些设备都连接到集线器中的同一物理总线结构中。从本质上讲,以集线器为核心的以太网同原先的总线型以太网无根本区别。 集线器的工作原理: 集线器并不处理或检查其上的通信量,仅通过将一个端口接收的信号重复分发给其他端口来扩展物理介质。所有连接到集线器的设备共享同一介质,其结果是它们也共享同一冲突域、广播和带宽。因此集线器和它所连接的设备组成了一个单一的冲突域。如果一个节点发出一个广播信息,集线器会将这个广播传播给所有同它相连的节点,因此它也是一个单一的广播域。 集线器的工作特点: 集线器多用于小规模的以太网,由于集线器一般使用外接电源(有源),对其接收的信号有放大处理。在某些场合,集线器也被称为“多端口中继器”。 集线器同中继器一样都是工作在物理层的网络设备。 共享式以太网存在的弊端:由于所有的节点都接在同一冲突域中,不管一个帧从哪里来或到哪里去,所有的节点都能接受到这个帧。随着节点的增加,大量的冲突将导致网络性能急剧下降。而且集线器同时只能传输一个数据帧,这意味着集线器所有端口都要共享同一带宽。 交换式以太网 交换式结构: 在交换式以太网中,交换机根据收到的数据帧中的MAC地址决定数据帧应发向交换机的哪个端口。因为端口间的帧传输彼此屏蔽,因此节点就不担心自己发送的帧在通过交换机时是否会与其他节点发送的帧产生冲突。 为什么要用交换式网络替代共享式网络: ·减少冲突:交换机将冲突隔绝在每一个端口(每个端口都是一个冲突域),避免了冲突的扩散。 ·提升带宽:接入交换机的每个节点都可以使用全部的带宽,而不是各个节点共享带宽。 交换式以太网是以交换式集线器(switching hub)或交换机(switch)为中心构成,是一种星型拓扑结构的网络。简称为交换机为核心设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高速网络,这种网络在近几年运用的非常广泛。 交换式以太网技术的优点 交换式以太网不需要改变网络其它硬件,包括电缆和用户的网卡,仅需要用交换式交换机改变共享式HUB,节省用户网络升级的费用。 交换式以太网和共享式以太网区别

以太网测试仪ETS1000使用手册

ETS-1000使用手册 2011年1月28日 EXFO的ETS-1000是一款经济高效的手持式以太网分析仪,服务提供商可使用该仪器进行下一代运营商以太网服务的开通和安装。ETS-1000具有两个完全独立的测试端口,可支持以下接口:10/100/1000Base-T、1000Base-LX和1000Base-ZX。下图为仪器外观: 一、基本功能介绍: 1、按F1进入“Setup”设置界面,如下图所示: A)进入网络设置界面,可以设置各端口的IP、掩码、网关及DNS。如下图所示: B)进入接口设置界面,可以设置各端口的速率(10/100/100/Automatic)、Autoneg(自动协商On/Off)、MAC地址、VLAN及VLANID等参数。如下图所示 C)ETS-1000设置为仪器基本设置,按出厂默认设置即可。 2、按F2进入“Tools”设置界面。此界面可以测试以太网功能。 A)PING测试:Setup可以设置要PING的IP地址。 B)路由跟踪:可以测试IP 数据报访问目标所采取的路径。 C)DNS查找:输入网址,可以查找DNS D)ARP监测:是否有ARP欺骗。如下图: E)TCP客户端:可测试访问网页是否正常。 TCP客户端设置: F)电缆测试:可测试电缆是否正常。 G)环回:可以设置环回端口的参数(可选项为Off, 1层,2层,3层,4层环回)。如下图所示: 3、按F3进入“Tests”设置界面。 A)RFC-2544标准测试:定义了四个测试:吞吐量,延迟,帧丢失率,背靠背。如下图所示:(背靠背性能测试通过以最大帧速率发送突发传输流并测量无包丢失时的最大突发(burst)长度(总包数量)来测试被测设备的缓冲区容量。) 进入设置界面如下图所示: Topology参数:可以设置收发端端口。若双仪表测试,则收发端为本端;若单仪表测试,则收发端为不同端口。如下图所示: Header参数:设置Src MAC和IP及Dst MAC和IP。如下图所示: Frames参数:可以设置测试帧大小。如图所示: 剩下的Thoughput、Latency、Frame loss、Back-to-back按默认设置。 二、应用案例: 国土局省级专线MSTP升级项目采用双仪表方法。接入方式见下图: 通过省国土厅仪表发送和接受测试数据,惠州国土局仪表设置为2层环回。如下图所示:省国土厅仪表需在“Tests”—>“RFC-2544设置”菜单下的“Topology”设置发送和接受端口;在“Header”菜单下设置Src MAC及IP,Dst MAC及IP。 测试开始后,接受的仪表可以看到发送及接受数据包及测试项目。如下图所示: 环回的仪表在“环回”菜单下可以看到发送和接受的数据包。如下图所示: 测试完成后按F4进入“Results”界面的F2“Save”键,可以把测试结果储存到仪表中。

计算机网络试题(附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一、选择题 1、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2、在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层上完成的?() A.网络接口层 B.互连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3、在TCP/IP体系结构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 A.网络接口层 B.互联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4、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是()。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5、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A.硬件、软件、数据 B.主机、外设、软件 C.硬件、程序、数据 D.主机、程序、数据 6、网络协议组成部分为()。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定时关系 D.编码、控制信息、定时关系 二、填空题 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Internet采用_______协议实现网络互连。 3、ISO/OSI中OSI的含义是________。 4、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使其能够和________ 和________。 5、TCP/IP协议从上向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层。 6、为了实现对等通信,当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到另一个节点前,必须在数据的头部(和尾部)

加入____________,这种增加数据头部(和尾部)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7、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划分应按照________和________的原则。 8、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从低到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七层。 9、建立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三、问答题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2、ISO/OSI与TCP/IP有和区别? 3、什么是数据的封装、拆包? 4、TCP/IP各层之间有何关系? 5、画出ISO/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的对应关系,并说明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

组建简单以太网要点

-------------学院 课程设计III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组建简单以太网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网络1202 成绩 指导教师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2015年 3月 7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设计名称:课程设计III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组建简单以太网 完成期限:自2015 年 3 月 5 日至2015 年 3 月13 日共 2 周 设计内容: 在Cisco Packet Tracer中构建一个局域网(有计算机、交换机和集线器构成),并且对每台计算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配置,让局域网中的每台计算机可以相互通信 认识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掌握组建以太网的技术与方法:网卡、安装配置、连通性测试等。 指导教师:教研室负责人: 课程设计评阅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是通过PacketTracer软件组建一个简单的以太网,并采用PacketTracer软件作为网络模拟开发环境实现该以太网,测试其连通性,采用计算机网络原理进行配置和连接,使本以太网具有基本的连接、通信功能,由此对网络结构有所掌握和学习。 关键词:计算机;以太网;PacketTracer

目录 1 课题描述 (1) 2 原理介绍 (2) 2.1 实验目的及要求 (2) 2.2网络设备概述 (2) 2.2 以太网介绍 (3) 3 以太网设计与实现 (5) 3.1网络的设计 (5) 3.2 PC机的IP设置 (5) 4测试及分析 (7) 4.1测试连通性 (7) 4.2分析注意事项 (10) 5 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1 课题描述 本次课程设计是通过认识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掌握组建以太网的技术与设计方法;并且基本了解网卡的安装、配置驱动程序、配置TCP/IP协议、连通性测试等操作,对计算机网络原理有实践性认识,提高对实际网络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开发工具:PacketTracer

实验4 交换式以太网的组建(参考答案)

实验4 交换式以太网的组建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共享式以太网、交换式以太网的特点和区别。 2、掌握直通线和交叉线的使用。 3、掌握使用交换机组建简单以太网。 4、熟悉网络连通性测试,了解网络拓扑。 二、实验器材 计算机、交换机、直通线、交叉线、简易电缆测试器等。 三、实验要求 1、4人一组,合作完成。 2、记录实验数据,填写实验表格,分析实验结果。 四、实验原理 1、两台计算机通过交叉UTP网线可以实现双机通信。 2、通过直通UTP网线将2台计算机和单一交换机连接组建简单以太网,可以实现计算 机之间通信。 3、通过UTP网线(直通线、交叉线)将4台计算机和多交换机连接(级联)组建简单 以太网,可以实现计算机之间通信。 交换机级联方式: 直通线级联:直通线的一端连接交换机的普通端口,另一端连接另一交换机的Uplink 端口。 交叉线级联:交叉线的两端连在两台交换机的普通端口上。

五、实验步骤 1、选择并检测所需实验器材。 2、使用交叉UTP网线实现双机通信。 (1)按照图4.1所示结构,分别用直通线和交叉线将两台计算机直接连接。 (2)为两台计算机设置TCP/IP属性值。 (3)使用ping命令测试两台计算机的连通性。 计算机A 计算机B 图4.1 两台计算机通过网线直接连接 3、单一交换机组建简单以太网 (1)按照图4.2所示结构,通过直通UTP网线将两台计算机和交换机连接。 (2)为两台计算机设置TCP/IP属性参数(分别使用2组不同的TCP/IP属性参数)。 (3)使用ping命令测试两台计算机的连通性。 计算机A 计算机B 图4.2 使用直通线将两台计算机和交换机连接 4、多交换机组建简单以太网 (1)分别按照图4.3和图4.4所示结构,通过直通或交叉UTP网线将四台计算机和两台交换机连接。 (2)为四台计算机设置TCP/IP属性值属性参数(分别使用2组不同的TCP/IP属性参数)。 (3)使用ping命令测试4台计算机的连通性。

2.3 交换式以太网实验

2.3 交换式以太网实验 2.3.1 实验目的 一是验证交换式以太网的连通性,证明连接在交换式以太网上的任何两个分配了相同网络号、不同主机号的IP地址的终端之间能够实现IP分组传输过程。而是验证转发表建立过程。三是验证交换机MAC帧转发过程,重点验证交换机过滤MAC帧的功能,即如果交换机接收MAC帧的端口与该MAC帧匹配的转发项中的转发端口相同,交换机丢弃该MAC帧。四是验证转发项与交换式以太网拓扑结构一致性的重要性。 2.3.2 实验原理 通过各个终端之间相互交换IP分组,在三个交换机中建立四个终端对应的转发项。清楚交换机S1中的转发表内容,启动终端A至终端B的MAC帧传输过程,由于交换机S1广播该MAC帧,使得交换机S2连接交换机S1的端口接收到该MAC帧。由于交换机S2中与该MAC帧匹配的转发项中的转发端口就是交换机S2连接交换机S1的端口,交换机S2将丢弃该MAC帧。 在三个交换机的转发表中均存在四个终端对应的转发项的前提下,终端A端口与交换机S1的连接,并重新连接到交换机S3中。在终端A发送的MAC帧到达交换机S2前,交换机S2的转发表中仍然保留用于指明终端A的MAC地址,与交换机S2连接交换机S1的端口之间关联的转发项,这种情况下,如果启动终端B至终端A的MAC帧传输过程,交换机S1由于监测到原来连接终端A的端口处于关闭状态,将以该端口为转发端口的转发项变为无效转发项,交换机S1将广播该MAC帧。交换机S1通过连接交换机S2的端口输出的MAC 帧到达交换机S2。由于交换机2中与该MAC帧匹配的转发项的转发端口与接收该MAC帧的端口相同,交换机S2将丢弃该MAC帧。同样,对于交换机S3,在终端A发送的MAC帧到达交换机S3前,交换机S3的转发表中仍然保留用于指明终端A的MAC地址与交换机S3连接交换机S2的端口之间关联的转发项。如果启动终端C至终端A的MAC帧传输过程,交换机S3将通过连接交换机S2的端口输出该MAC帧。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终端A广播一帧MAC帧,即发送一帧以终端A的MAC地址为源地址,以广播地址为目的地址的MAC帧;二是等到所有交换机的转发表中与终端A的MAC地址匹配的转发项过时。 2.3.3 实验步骤 (1)启动Packet Tracer,在逻辑工作区中按照图2.15所示网络结构放置和连接设备,需要强调的是,用于互连交换机的连线是交叉线,用于互连交换机和终端的连接线是直通线。按照图2.15所示的终端配置信息完成各个终端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设置。图2.16所示的是PC0以太网接口的配置界面,PC0的MAC地址为0001.C77E.C3E2。完成设备放置和连接后的逻辑工作区界面如图2.17所示。通过简单报文工具完成各个终端之间的ICMP报文交换后,各个交换机的转发表内容如图2.17所示。 (2)断开PC0与交换机Switch1之间的连接,并将PC0重新连接到交换机Switch3上,通过简单报文工具启动PC1至PC0的MAC帧传输过程,由于交换机Switch1连接终端A的端口处于关闭状态,以该端口为转发端口的转发项变为无效转发项,这种情况下,如果启动PC1至PC0的MAC帧传输过程,交换机Switch1将广播该MAC帧。当交换机Wwitch2接收到该MAC帧,发现与该MAC帧匹配的转发项的转发端口与接收该MAC帧的端口相同,交换机Switch2将丢弃该MAC帧。如图2.18所示,交换机Switch2转发表中与PC0的MAC地址0001.C77E.C3E2匹配的转发项的转发端口是FastEthernet0/1,该端口是交换机Switch2连接交换机Switch1的端口,也是接收PC1发送给PC0的MAC帧的端口。 (3)在PC0发送MAC帧钱,交换机Switch3转发表中与PC0的MAC地址0001.C77E.C3E2

以太网测试仪技术要求

以太网测试仪技术要求 1.通用规格 1.1.测试仪器使用锂电池,具备在IEEE 80 2.3局域网分析和网 络故障诊断功能.。 1.2.具备不小于5.7英寸彩色LCD电容显示器,支持触摸功 能。 1.3.保证正常测试至少使用3小时。 1.4.仪器内建存储功能,支持USB存储和SD卡存储。 2.网络接口 2.1.测试仪器具有单独的设备管理口,光纤和双绞线的网络分 析测试口。 2.2.设备管理口支持远程管理功能。 2.3.网络分析口最少1个 100/1000/10GBASE-T RJ-45以太网 口,和1个1000BASE-X SFP/10GBASE-SR/LR SFP+光纤接口。 2.4.网络协议支持:IEEE 100BASE-T,IEEE 1000BASE-T, IEEE 1000BASE-X,IEEE 10GBASE-SR ,IEEE 10GBASE-LR。 2.5.DDM智能化SFP模块支持包括:1Gbps Avago AFBR- 57M5APZ ,1Gbps Finisar FTLF8519P3BNL ,10Gbps Avago AFBR-709SMZ ,10Gbps Finisar FTLX8571D3BCL。 3.支持用户设置仪器 3.1.测试仪器允许用户根据不同网络的拓扑和测试需求,对有 线网络进行配置。 3.2.有线网络配置功能支持:启用/关闭 (On or Off),速度,双 工模式,802.1X,IPv4 地址,IPv6 地址,用户MAC 地址, VLAN,SNMP v1/v2/v3,发现速率。 4.具备网络测试功能 4.1.测试仪器具有测试网络构架和网络服务功能。 4.2.可以完成包括多个测试项的一体化测试。 4.3.多个自定义一体化测试脚本可以保存在测试仪器中,供用 户随时调用。 4.4.可以显示 pass/fail测试结果,并标识出错误。 4.5.一体化测试结果可以保存为PDF或XML格式的文档。 4.6.基础构架测试功能支持:连接速度, 双工, 电平, 极性,最近 交换机,网关,DHCP服务器,DNS 服务器。 4.7.具备有线网络的发现和分析功能;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题(五)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题(五) 一、填空题。 1、10Base-T以太网不使用中继器的最大传输距离为 2、10Base-F是一种使用作为传输介质的以太网技术 3、10Base-FL如采用多模光纤,网段最大长度可达 4、快速以太网使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 5、快速以太网标准中,继承了10Base-FL的多模光纤的布线环境 6、集线器按结构分类,可分为共享型和 7、交换机的所有端口都挂接在上 8、交换机可以学习地址,并把它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 9、按照设备结构分类,将局域网交换机分为、带扩展槽固定配置式交换机、不带扩展槽固定配置式交换机、 10、千兆位以太网络是由、千兆网卡、布线系统等构成 11、IEEE802。3ab主要制定了千兆位以太网物理层标准 12、1000Base-SX是一种在收发器上使用作为信号源的媒体技术 13、1000Base-CX使用的传输介质是一种短距离,最长距离25米 14、万兆位以太网标准的物理层分为LAN物理层和 15、虚拟网络是建立在基础上的 二、选择题。 1、10Base-5以太网不使用中继器的最大传输距离为() A、100m B、200m C、500m D、185m 2、下列关于10Base-2以太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称为粗缆以太网 B、使用阴抗50欧母的同轴电缆 C、采用基带传输 D、使用总线型结构 3、10Base-T以太网使用权用的传输介质是() A、粗同轴电缆 B、非屏蔽双绞线 C、细同轴电缆 D、光纤 4、被称为现代以太网技术发展的里程碑的是() A、10Base-5 B、10Base-2 C、10Base-F D、10Base-T 5、组建10Mbps以太网的5-4-3-2-1中继规则中的5表示() A、全信道上最多可连五个中继器 B、五个网段可连节点 C、局域网最多可有五个网段 D、有五个网段只用来扩长而不连接任何节点 6、快速以太网与传统的10Mbps以太网的不同点是() A、帧格式 B、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C、组网方法 D、比特发送时间 7、快速以太网标准100Base-T中,不能进行全双工操作的是() A、100Base-TX B、100Base-T4 C、100Base-T2 D、100Base-FX 8、在100Mps快速以太网中使用的两种传输介质是() A、双绞线与同轴电缆 B、同轴电缆与光缆

试比较交换式以太网采用的存储转发、直通转发、无碎片直通转发的优缺点。

2、试简述主机1(IP地址为192.168.25.1,MAC地址为E1)向主机2(IP地址为192.168.25.2,MAC地址为E2)发送数据时ARP 协议的工作过程(主机1、主机2在同一个子网内)。答: (1)当主机1要向主机2发送数据时,必须知道主机2的MAC地址,为此,先根据主机2的IP地址在本机的ARP缓冲表内查找,如找到E2,则把E2填到MAC帧中,并把数据发送给主机2;(1分) (2)如果在本机的ARP缓冲表内找不到主机2的MAC地址,则主机1产生一个ARP询问包,其中包含主机1的IP地址,MAC地址E1,主机2的IP地址,并广播到网络上询问有谁知道主机2的MAC地址?(2分) (3)主机2收到ARP询问包后,根据询问者的IP和MAC地址E1立即向主机1回送一个ARP响应包,其中包含主机1的IP地址,MAC地址E1,主机2的IP地址和MAC地址E2,从而主机1获得了主机2的MAC地址E2,进而可向主机2发送数据。(2分) 4、试简述TCP协议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收发双方是如何保证数据包的可靠性的。 答: (1)为了保证数据包的可靠传递,发送方必须把已发送的数据包保留在缓冲区;(1分)(2)并为每个已发送的数据包启动一个超时定时器;(1分) (3)如在定时器超时之前收到了对方发来的应答信息(可能是对本包的应答,也可以是对本包后续包的应答),则释放该数据包占用的缓冲区;(1分) 4、否则,重传该数据包,直到收到应答或重传次数超过规定的最大次数为止。(1分) 5、接收方收到数据包后,先进行CRC 校验,如果正确则把数据交给上层协议,然后给发送方发送一个累计应答包,表明该数据已收到,如果接收方正好也有数据要发给发送方,应答包也可方在数据包中捎带过去。(1分) 2. 试比较交换式以太网采用的存储转发、直通转发、无碎片直通转发的优缺点。 答: (1)存储转发是交换机将一个数据包全部接收下来再转发出去,这种方式的好处就是可以判断一个数据包的完整性和正确性,隔离被破坏的数据包在网上继续流动。但因为是将数据包接收下来再传输,交换的速度比较慢;(1分) (2)直通转发是交换机在得到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后就转发,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转发速度较快,但不对转发的包进行完整性判断,会导致一些数据包碎片在网上传输;(1分) (3)无碎片直通转发是交换机在得到数据包的前64个字节后就转发,对与小于64个字节的数据包认为是碎片,不进行转发,这种方式的既避免了存储转发速度慢的问题,又避免了直通转发有碎片的问题。(3分) 2. 学生A希望访问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5818204498.html,,A在其浏览器中输入https://www.doczj.com/doc/5818204498.html,并按回车,直到新浪的网站首页显示在其浏览器中,请问:在此过程中,按照TCP/IP参考模型,从应用层到网络层都用到了哪些协议? 答: (1)应用层:HTTP:WWW访问协议,DNS:域名解析;(3分) (2)传输层:TCP: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4分) (3)网络层:IP:IP包传输和路由选择,ICMP:提供网络传输中的差错检测,ARP:将本机的缺省网关IP地址映射成物理MAC地址。(4分 (1)采用三次握手的方式;(2分) (2)红军1给红军2发送电文,决定次日凌晨6点向白军发起攻击,请求红军2协同作战,并等待红军2的应答,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收到应答,则重发请求;(3分) (3)红军2如果收到红军1的作战报文后,则回送一个响应报文,表明已知道次日凌晨6

计算机网络 传统以太网

计算机网络传统以太网 传统以太网也被称为标准以太网或共享式以太网是最早期的以太网,,它使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访问控制方法。 传统以太网的核心思想是在共享的公共传输媒体上以半双工传输模式工作,其吞吐量只有10Mb/s。传统以太网,在同一时刻只能发送数据或者接收数据,但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其传输介质通常采用双绞线。 1.10 Base-5 10 Base-5是最早的以太网IEEE 802.3标准,它使用直径为10mm、电阻为50Ω的粗同轴电缆进行连接,它允许每段有100个站点。因此在一个网段上所有站点有经过一根同轴电缆进行连接,其最大长度为500m。在设计时需要遵循5-4-3标准,在该标准中各数字代表的意义为: ●5表示网络中任意两个端到端的节点之间最多只能有5个电缆段。 ●4表示网络中任意两个端到端的节点之间最多只能有4个中继器。 ●3表示网络中任意两个端到端的节点之间最多只能有3个共享网段。 在使用10 Base-5标准以太网时,站点必须使用收发器连接到电缆上,或者使用介质连接单元(MAU),这些设备用一个“吸血鬼”龙头压倒电缆上。 2.10Base-2 10Base-2是一个细缆以太网标准,被人们戏称为“廉价网”,它采用的传输介质是基带细同轴电缆,电阻为50Ω,数据传输速率为10Mb/s,拓扑结构为总线型,电缆段上工作站间的距离为0.5m的整数倍,每个电缆段内最多只能使用30台终端,每个电缆段不能超过185m。它也遵循5-4-3标准,电缆长度最大为925m。 10Base-2细缆可以通过BNC-T型连接器,网卡BNC连接插头直接与网卡连接。为了防止同轴电缆端头的信号反射,在同轴电缆的两个端头需要连接两个阻抗为50Ω的终端匹配器。 3.10Base-T 1991年IEEE 802.3工作组发布了以太网10Base-T标准。它与使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的以太网不同,在10Base-T网络中采用了总线和星型相结合或单独使用星型的拓扑结构,即所有的站点均连接到一个中心集线器上,其中每个电缆段长度不能超过100m。它也遵循5-4-3标准,整个网络最大跨距为500m。 10Base-T以太网的优点之一是故障检测较为容易,只需使用双绞线,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局域网不易布线和维护的困难,而且不降低数据的传输速率,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规则: ●集线器与集线器间的最大距离为100m; ●任何一条线路都不能形成环路; ●双绞线与网络接口及集线器之间均采用RJ-45标准接口; ●传输介质均采用非屏蔽双绞线; ●一条链路最多可以串联4个集线器。 4.10Base-F 10Base-F是光缆以太网标准,它基于光缆互联中继器,即通过光缆链路以达到扩展传输距离的目的。它遵循5-4-3标准,但由于受到CSMA/CD的限制,其整个网络的最大跨距为4000m。 10Base-F使用两条光缆,其中一条光缆用于接收,另一条光缆用于发送,并定义了FOIRL、10Base-FP、10Base-FB和10Base-F1规范。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3)

计算机网络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 1.所谓计算机网络,会议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数据通讯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如果按作用范围进行分类,可分为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和城域网(MAN)。 3.网络协议通常采用分层思想进行设计,OSI RM中的协议分为7层,而TCP/IP RM中协议分为4层。 4.在TCP/IP RM中,用于互联层的协议主要有:ARP、IP、RARP、ICMP和IGMP 协议。 5.用于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媒体有两类:有导线媒体和无导线媒体;光纤可分为两种: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MMF)。 6.构成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很多种,通常有星形、总线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等。 7.CSMA/CD技术是一种随机接入(所有的用户根据自已的意愿随机地发送数据),冲突不可避免;令牌技术是一种受控接入(各个用户不能任意接入信道而必须服从一定的控制),冲突避免。 8.10BASE-T局域网的数据速率是10mbps,100BASE-TX局域网的数据速率是100mbps。 9.在用双绞线时行组网时,连接计算机和计算机应采用交叉UTP电缆,连接计算机和集线器用直通UTP电缆。 10.在将计算机与10BASE-T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大于100米。 11.在将计算机与100BASE-TX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长于100米。 12.以太网交换机和数据交换和转发方式可以分为:直接交换、存储转发交换和改进的直接交换。 13.VLAN的组网方式有两种:静态根据以太网交换机端口进行划分VLAN,动态根据MAC地址、逻辑地址或数据包的协议类型进行划分VLAN。 14.在Internet中,运行IP的互联层可以为其高层用户提供的服务有三个特点:不可靠的数据投递服务、面向无连接的传输服务和尽最大努力投递服务。 15.IP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其中网络号表示互联网中的一个特定网络,主机号表示该网络中主机的一个特定连接。 16.主机的IP地址为202.93.120.77,主机B的IP地址为150.23.55.200。若主机A要向主机B所在的网络进行广播,则直播广播地址为150.23.255.255;若主机A要在本网络中进行广播,则有限广播地址为255.255.255.255。 二、选择题 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__________相结合的产物。->B A) 网络技术 B) 通信技术 C) 人工智能技术

共享式以太网采用了(

1.共享式以太网采用了()协议以支持总线型的结构 A.ICMP B.ARP C.SPX D.CSMA/CD 2.一台IP地址为10.110.9.113/21 主机在启动时发出的广播IP是 A.10.110.9.255 B.10.110.15.255 C.10.110.255.255 D.10.255.255.255 3.关于交换机的交换机制描述正确的是:(本题3项正确) A.直通式(Cut-Through):交换机一旦确定目的MAC和正确的端口号后即开始转发收到的数 据 B.存储转发式(Sore&Forward):交换机在转发一个数据帧之前,除要确认目的MAC和端口 号外,还要接收并处理完整的帧 C.在改进型的直通式:交换机在接收到数据帧的64个字节后,才开始转发该帧 D.直通式转发数据帧的效率低,存储转发式转发数据帧的效率高 4.在以太网交换机中哪种转发方法延迟最小 A.全双工 B.Cut-through C.Store-and-forward D.半双工 5.采用CSMA/CD技术的以太网上的两台主机同时发送数据,产生碰撞时,主机应该做何处理 A.产生冲突的两台主机停止传输,在一个随机时间后再重新发送 B.产生冲突的两台主机发送重定向信息,各自寻找一条空闲路径传输帧报文 C.产生冲突的两台主机停止传输,同时启动计时器,15秒后重传数据 D.主机发送错误信息,继续传输数据 6.集线器一般用于哪种网络拓扑中: A.总线形 B.星形网络 C.环形网络 D.树形网络 7.下列关于三层交换的理解正确的是:(本题3项正确) A.三层交换就是在交换机中增加了三层路由器的部分功能,合而为一 B.三层交换技术=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转发技术 C.三层技术的实质是一次路由,多次交换,利用硬件实现三层路由 D.三层交换的实现可以分为采用硬件实现和软件实现两种 8.100M端口的全线速包(64字节)转发能力是多少: A.144880pps B.1448800pps C.14488000pps D.100000000pps 9.下面的聚合端口的配置中有错误,请指出:

1.1以太网接口简介·

目录 1以太网接口配置············································································································· 1-1 1.1 以太网接口简介·········································································································· 1-1 1.2 以太网接口配置·········································································································· 1-1 1.2.1 以太网接口基本配置 ··························································································· 1-1 1.2.2 以太网子接口基本配置 ························································································ 1-2 1.2.3 切换以太网接口的二三层工作模式 ········································································· 1-2 1.2.4 配置以太网接口允许超长帧通过 ············································································ 1-3 1.2.5 配置以太网接口dampening功能 ············································································ 1-3 1.2.6 配置以太网接口统计信息的时间间隔 ······································································ 1-5 1.2.7 配置以太网接口的MAC地址 ················································································· 1-5 1.3 以太网接口显示和维护································································································· 1-6

计算机网络对等及交换式以太网组建实验报告

实验一组建对等以太网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网卡、线缆、交换机等网络硬件设备; (2)熟悉Windows2000/XP下的网络组建及各参数的设置; (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结构,熟悉对等网络的特点。 二实验任务 双绞线的制作及测试,完成对等网络的组建。 三实验器材 计算机、网卡、电缆、交换机、WINDOWS2000/XP操作系统。 四实验准备 1. 区分三种电缆的不同连接方法及用途 (1)直通线一般用于工作站与集线器(或交换机)之间或配线架与集线器(或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图1.1),线缆两端的RJ-45接头的线序完全相同。 (2)交叉线一般用于集线器(或交换机)与集线器(或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图(图1.1),线缆两端的RJ-45接头的线序一端是TIA/EIA 568A,另一端是TIA/EIA 568B (图1.2)。工程中多选择T568B标准。 图1 直通线与交叉线的应用 (3)反转线一般用于与Console端口的连接。用于RJ-45与RS-232之间的转换,其两端线序完全相反。 图2TIA/EIA 568A及TIA/EIA 568B标准

2.熟悉实验工具及使用方法 网线制作与测试的主要工具是线钳与测线器(图1.3-1.6)。 图1.3线钳测线器图1.4线钳 图1.5测线器(正面)图1.6测线器(侧面) 3.掌握网络互连设备的作用、检查设备的性能参数 检查网卡、以太网交换机、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的型号、参数及性能(图1.7-1.9)。 图1.7AMP以太网交换机

图1.8锐捷三层交换机3550与二层交换机1908 图1.9 锐捷路由器2601 五. 实验步骤 1 网线的制作与测试 (1) 每组做1根直通线,一根交叉线。 (2) 将每根线用测线仪进行测试。 网线制作好之后,首先进行连通性测试。如果是一项实际工程,还需要按照国际标准TIA/EIA TSB-67对布线系统的端接线图、长度、衰减和近端串扰进行测试。 连通性测试可以使用仪器仪表进行,本实验采用网络布线中常用的测线器(cable tester)。测试线缆时,将一根线缆的两端分别插入主副测试仪的插座中,然后打开电源。对于直通线,正确时,两端的8个信号灯会按相同的顺序跳亮;对于交叉线,在主测试仪端,信号灯按1-2-3-4-5-6-7-8的顺序亮灯时,在副测试仪中信号灯会按1-3-2-4-5-6-7-8的顺序亮灯。否则,表明有错。若有信号灯不亮,则说明此路线不通。 2 安装网卡及网卡驱动程序 3 连接计算机 (1)RJ-45头分别插入计算机后面的RJ-45插座内。 (2)将计算机与交换机之间用双绞线(直通线)连接起来。

计算机网络习题及答案定稿版

计算机网络习题及答案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计算机网络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一、选择题 √1、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2、在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层上完成的() A.网络接口层 B.互连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3、在TCP/IP体系结构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 A.网络接口层 B.互联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4、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是()。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5、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A.硬件、软件、数据 B.主机、外设、软件 C.硬件、程序、数据 D.主机、程序、数据

√6、网络协议组成部分为()。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定时关系 D.编码、控制信息、定时关系 二、填空题 √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Internet采用_______协议实现网络互连。 3、ISO/OSI中OSI的含义是________。 √4、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使其能够和________ 和________。 5、TCP/IP协议从上向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层。 6、为了实现对等通信,当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到另一个节点前,必须在数据的头部(和尾部) 加入____________,这种增加数据头部(和尾部)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 √7、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划分应按照________和________的原则。 8、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从低到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七层。

实训3交换式以太网

实训3交换式以太网 在计算机网络新应用技术发展过程中,局域网技术一直是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局域网技术已经在企业、机关、学校乃至家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次实训利用多台计算机和交换机构建一个小型的交换式以太网。 【实训内容】 ◎局域网的特点(拓扑结构、工作模式、连接介质、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常用联网设备(交换机、路由器) ◎以太网的特点以及新技术 .1准备知识 .1.1局域网 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s)是指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将有限的通信设备互联起来的计算机通信网络。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局域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传输速率高 局域网内计算机间数据传输速度非常快,根据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的不同,线路所提供的带宽最小也能达到10Mbps,稍快一些可达到100Mbps、1000Mbps,甚至是10Gbps,所以能支持计算机之间的高速通信,时延较低。无论是普通的办公自动化、多媒体教学还是视频点播,都能非常轻松地实现。 2.区域范围小 不同地传输介质所能够提供的传输距离是不同的。一般,双绞线为100米,多模光纤为200~500米、单模光纤则可以达到10千米~100千米。虽然借助于单模光纤和相应的网络设备,可以将局域网的传输访问扩大至数十千米,局域网往往不会拥有如此巨大的规模。通常情况下,只需要使用多模光纤将各建筑物连接起来。除非由于合并(如高等院校间的合并)或吞并(如企业间的购并)等特殊原因,将原来相隔较远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域内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网络,才会用到单模光纤。 3.误码率低 相对于广域网和城域网由于局域网的传输距离较短、经过的网络连接设备少,且受到外界干扰的程度也小,所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也相对较低。误码率通常可控制在10-8。 4.易于维护和管理 局域网通常由一个单位或组织建设和拥有,易于维护和管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