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圆弧连接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圆弧连接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圆弧连接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圆弧连接

教案首页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与

教学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讲授新课

黑板演示检查出勤人数

1、斜度1:5的含义是?

任务3 绘制圆弧连接

圆弧连接——用一段圆弧光滑地连接另外两条已知线段(直线或圆弧)的作图方法。

一、用圆弧连接两直线

1

1

.以角顶为圆心,R为半径画

弧,交直角边于M、N

2.以M、N为圆心,R为半径画

弧,交点O即连接弧圆心

3.以O为圆心,R为半径在M、

N间画连接弧

.作与两边相距为R的平行线,

交点O即连接弧的圆心

2.自O向两边作垂线,垂足M、N

即切点

3.以O为圆心,R为半径在M、N

间画圆弧

用圆弧连接直角的两边用圆弧连接钝角或锐角两边

类别

二、用圆弧连接直线与圆弧

用半径R 的圆弧连接直线I和圆弧O1

教学过程与

教学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黑板演示

重点讲解

课堂小结

课后练习

三、用圆弧外连接两圆弧

以已知的连接弧半径R画弧,与两圆外切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尺寸标注的相关内容

下次课将介绍其他圆弧连接方法并进行练习

习题册P11

2.作OA垂直于直线

I,连接OO1交圆弧

O

1

于B,A、B即为切

3.以O为圆心,R为

半径画弧,连接直线

I和圆弧O1于A、B

1.作直线Ⅱ平行于直线

I(间距为R ) ;以O1为

圆心,R1+R为半径画弧

与直线Ⅱ相交于O

2.连接OO1交圆O1于

A,连接OO

2

交圆

O

2

于B,A、B即切点

3.以O为圆心,R为

半径画弧,连接圆

O

1

、圆O2于A、B

1.分别以(R+R1)及

(R+R2)为半径,O1、

O

2

为圆心,画弧交于O

机械制图教案(全).doc

课时授课计划

斜度的简 单计算,强调其格式 锥度的计算稍复杂,请学生要细心计算 思考(2)由上图可知: 斜度=tanα=BC:AC=1:n (3)斜度的作图方法与步骤:(老师即堂演练) 2.锥度(GB/T15754-1995) (1)概念:锥度是指圆锥的底圆直径与高度之比,锥度也写成1:n 的形式,(见上图可知:) (2)定义式:锥度=D/L=(D-L)/l=2 tanα=1:n (3)作图方法与步骤: A 、求作如右图所示的1:5的锥度; B 、从O点开始任取五单位长度,得点N; C 、在左端面上取OM=0.5单位长度,得点M; D 、连接MN,即得锥度为1:5的圆锥(老师演练,学生即堂练习); E 、过A点作AC∥MN,即完成作图。 (提问:如何作平行线?为什么作了平行线就可完成作图?) 【课堂练习】斜度、锥度练习题 【课堂小结】 1、斜度与锥度的概念及作图方法 【课堂拓展】 椭圆的作图方法 边讲解边提 问(学生回 忆初中的数 学知识) 教师示范 学生模仿 (教师演练 使用方法, 并要求学生 即堂练习) 巩固练习 (学生动手 作图,要求 独立学生完 成)

课时授课计划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师板书,提问) 机械图样中的线有很多种 (老师结合表1-3逐一详细讲 解) 其中重点介绍粗实线、虚线、细点画线、细实线。 三、字体(GB/T 14691-1993) 1.基本要求 标准规定了汉字、字母和数字的结构形式。书写字体的基本要求是: (1) 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2) 字体高度(用h表示)的公称尺寸系列为:1.8,2.5,3.5,5,7, 10,14,20mm字体高度代表字体的号数。 (3) 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字,汉字的高度不应小于3.5mm,字宽一 般为h/根号2。 (4) 在同一图样上,只允许选用一种型式的字体。 (5) 字母和数字可写成斜体或直体。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 基准线成75°。 四、图线(GB/T 4457.4-2002) 1.线型及图形尺寸 图样中的图形是由多种图线组成的。国标中规定了图线的名称、线型、 宽度以及一般应用见表1-2。(结合表1-2逐一详细讲解) 2、各种图线在实际绘图中的应用(图1-7) 教师演练, 学生练习。

机械制图圆弧连接教案

?????两平行直线的圆弧连接 两相交直线??? ??钝角 锐角直角??? ? ?????两条直线的圆弧连接圆弧连接一条直线与一圆弧的圆弧连接两圆弧的圆弧连接?? ???混合连接 内连接 外连接教学时数:2学时 课 题:圆弧连接 教学目标:1.理解圆弧连接的概念和作图 2.掌握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和步骤,能准确找出圆心和作出切点。 教学重点:几种常见的连接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准确地用圆弧光滑地连接相连的已知的线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与演示法相结合。 教 具:绘图工具、挂图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常用作椭圆的方法有哪几种? 2、让两学生上黑板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方法作一椭圆。 3、讲评上次作业,强调几个问题。 【引入新课】(出示挂图) 在绘制零件的轮廓形状时,经常遇到从 一条直线(或圆弧)光滑地过渡到另一条直 线(或圆弧)的情况,如图所示的机件的外 部轮廓非常圆滑,那么我们在作图时如何做才 能画得和这张图中所绘制的图样一样呢? 这 种光滑过渡的连接方式,就是圆弧连接。 【讲授新课】 圆弧连接 一、概念 圆弧连接:用一段圆弧光滑地连接另外两条已知线段(直线或圆弧)的作图方法称为圆弧连接。 二、分类: 三、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 1、首先求作连接圆弧的圆心,它应满足到两被连接线段的距离均为连接圆

r R r R R R 1 R 1+r O 1 T 3 T 2 T 1 O 1′ O 2′ R R R O T 1 T 2T 1 T 2 T 1 T 2R R R R R R R 图2-14图2-15 弧的半径的条件。 2、然后找出连接点,即连接圆弧与被连接线段的切点。 3、最后在两连接点之间画连接圆弧。 已知条件:已知连接圆弧的半径。 实质:就是使连接圆弧和被连接的直线或被连接的圆弧相切。 关键:找出连接圆弧的圆心和连接点(即切点)。 (一)两直线之间的圆弧连接 【问】和已知直线相切,且半径为R 的圆的圆心轨迹是什么?切点如何找? 【答】是与已知直线相距为R ,且平行于已知直线的两条平行线。 切点是从连接圆弧的圆心向已知直线作垂线和垂足。 1、用圆弧连接两直线(锐角或钝角)。 作法:如图2-14【演示】 (1)作与已知角两边相距为R 的两条平行线,交点即为连接圆弧圆心。 (2)从O 点分别向角两边作垂线,垂足T 1、T 2为连接点(切点)。 (3)以O 点为圆心,R 为半径,在T 1、T 2之间画连接圆弧即为所求。 2、用圆弧连接直角。 作法:如图2-15(略) (二)直线与圆弧间的圆弧连接 【问】与半径为R 1的圆相外切,且半径为R 的圆心轨迹是什么?切点如何 找?相内切呢? 【答】(1)外切时:轨迹是与已知圆同心,且半径为R+R 1的同心圆; 切点是两圆连心线与已知圆的交点。 (2)内切时:轨迹是与已知圆同心,且半径为|R-R 1|的同心圆; 切点是两圆连心线或其延长线与已知圆的交点。 作法:如图2-16所示 (略)

机械制图教案(全)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周次/星期 节次 课题制图基础 教学目标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2、了解机械图样的概念。 3、能够理解斜度、锥度和掌握斜度、锥度的画法。 课型新课教学时数 2 教材分析重点斜度和锥度的理解及画法难点斜度和锥度的理解及画法教具多媒体、画图工具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板书设计一、什么是机械图样? 本课程的任务及学习方法 二、斜度、锥度的理解及画法 1、斜度 2、锥度 (1)、斜度的概念 (1)、锥度的概念 (2)、斜度的标注 (2)、锥度的标注 (3)、斜度的画法 (3)、锥度的画法 课外作业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师板书,提问学生。 重温:中分线的画法【教学准备】师生问好,准备上课 强调本课程的重要性,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国家制图标准作图,课堂 认真听讲,积极动手绘图。 1、下节课上课之前务必准备好绘图工具。 2、布置的作业及时上交,否则须进行课后必要的辅导。 【新课导入】 图样是传递和交流技术信息和思想的重要手段,有“工程语言”之 称。工程技术上根据投影原理、遵照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绘制的用于工 程施工或产品制造等用途的图叫做工程样图,简称图样。 用于机械行业中,机械的设计、制造、维修及检测等用途的图样, 称为机械图样,它是每个从事机械行业工作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都必 须掌握的。 【新课教学】 一、机械图样 图样是传递和交流技术信息和思想的重要手段,有“工程语言” 之称。工程技术上根据投影原理、遵照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绘制的用于 工程施工或产品制造等用途的图叫做工程样图,简称图样。 用于机械行业中,机械的设计、制造、维修及检测等用途的图样, 称为机械图样,它是每个从事机械行业工作的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都必 须掌握的。 二、斜度与锥度 1.斜度 (1)斜度是指直线或平面对另一直线或平面倾斜的程度,一般以直角 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比例并把前项化为1而写成1:n的形式。(见下 图) 第1节课 严格要求学 生

(完整版)圆弧连接教案

什邡职业中专学校 优质课教案 学科:机械制图 课题:圆弧连接 授课人:程红 授课班级:16机⑤ 授课时间:6月5日(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授课地点:钳工待岗室

复习 导入新课 新课内容多媒体 展示图 片并提 问 书写课 题 讲授 (一)、复习 上一节课我们讲到了圆的尺寸标注 圆的直径用什么符号表示? 圆的半径用什么符号表示? 那么我们所学习的圆及圆弧在实际中是怎么 运用的呢? 下面我们就通过图片来看看 (二)、新课引入 通过图片引出圆弧与圆弧的圆弧连接 通过这些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很多物体 都可以用一段圆弧来连接,以使其更漂亮,更 有利用价值。 那么到底什么叫圆弧连接? (三)、新课讲授 一、圆弧连接的概念 用一段光滑的圆弧连接两相邻线段的作 图方法。 二、圆弧连接的分类 1、两直线的圆弧连接; 2、圆弧与直线的圆弧连接; 3、两圆弧的圆弧连接; 教学任务 本节课要解决的目标问题 (1)已知两个圆弧,如何用圆弧实现外连接? 由同学进 行抢答, 巩固已学 知识 观察图 片,引出 本节课内 容。 为学习 新课打 下基础 提出这 节课的 主要任 务,让学 生清楚 本节课 要解决 的问题。 2分 钟 3分 钟 1分 钟 5分 钟

多媒体展示原理图 多媒体展示原理图 图1 圆弧连接的实质 使连接圆弧与相邻线段相切 直线与圆的三个位置关系? 相交、相切、相离 圆弧原理图 1、圆弧的外连接 图2 圆弧外连接原理图 ①、中心距等于已知圆的半径加上连接圆 的半径; ②、切点是已知圆的圆心与连接圆的圆心 相交的交点。 2、圆弧的内连接 图3 圆弧内连接原理图 ①、中心距等于连接圆的半径减去已知 圆的半径; 回忆初中 知识 学生进行 分析,确 定如何找 到连接圆 的圆心及 实现光滑 连接的切 点。 让学生 理解实 现外连 接和内 连接的 原理 2分 钟 6分 钟

机械制图教案大全

教学时数: 1 学时 课题:绪论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制图的地位、作用和组成内容 教学重点: 强调制图的地位与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 对学习本课程重要性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 相应的工程图纸、简单的使用说明书 教学步骤: (引入新课) 由简单的使用说明书、相应的工程图纸引入…… (讲授新课) 绪论 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1、图样的定义 在工程技术中,为了准确地表达机械、仪器、建筑物等物的形状、结构和大小,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画出的图形,叫做图样。

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建筑图样,水利工程中使用的水利工程图样,机械制造业中使用的机械图样。 2、《机械制图》是研究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3、主要内容 (1)制图的基本规定 (2)几何作图 (3)正投影法与三视图 (4)轴侧图 (5)组合体视图 (6)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7)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 (8)零件图 (9)装配图 (10)计算机绘图 (11)其他图样 二、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 3、培养对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 4、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 5、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1、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和有关的技术标准; 2、掌握正确的看图和画图方法; 3、反复实践,提高看图和画图技能。 (巩固练习) 让学生再看一遍绪论部分的内容 (课堂小结) 对学好制图的要求: 1、明确学习目的,要有学好本课程的信心; 2、刻苦训练技能技巧,图面质量优秀,有一定构思能力; 3、作风认真严肃,决不敷衍了事。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1、简述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任务。 2、简述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课后作业: 简述你对学好制图的看法。 教后感: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规定 教学时数: 1学时 课题:§1-1 图纸幅面和格式

CAD与机械制图的教学教案

CAD与机械制图的教学教案《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 学院、系: 任课教师: 授课专业: 课程学分: 课程总学时:64 课程周学时: 2010年9月1日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教学进程

第 1 次课 2 学时 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

绪论 一、本课程的性质 机械制图是研究用投影法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基本理论;介绍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的基本内容;研究和阐述手工和计算机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方法的课程。它是高等院校工科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机械图样是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工程图样是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可以手工绘制,也可以由计算机生成,被称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 二、本课程的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具体要求: 1.培养使用正投影法以及用二维平面图形表达三维空间形状的能力。 2.培养对空间形体的形象思维能力。 3.培养创造性构形设计能力。 4.培养仪器绘图、徒手画图和阅读专业图样的能力。 5.培养贯彻、执行国家标准的意识。 6.培养使用绘图软件绘制工程图样以及进行三维造型的能力。 三、本课程的内容结构、特点和学习方法 本课程包括画法几何、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三部分内容。 画法几何是研究图示形体、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机械制图是介绍有关国家制图标准,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理论;计算机绘图是运用所学的制图理论,借助计算机及绘图软件绘制机械图样。 画法几何部分系统性强、逻辑严谨,空间与平面紧密联系。上课要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多做习题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机械制图部分内容广泛,实践性强,并有大量的图家标准需要遵守。除了要认真听讲、及时复习外,还需识记一些知识点、多观察、多动手,逐步培养绘图和读图的能力。 计算机绘图是在学完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后开设的,要求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绘图软件的使用,摸索绘图技巧,提高绘图速度。 四、投影法简介 1.中心投影法投影中心——投影元素——投影面 2.平行投影法平行投影线——投影元素——投影面 正投影: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 斜投影:投射线与投影面倾斜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1 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一、图纸幅面和格式(GB/T14689-1993) 1.图纸幅面:图纸幅面指的是图纸宽度与长度组成的图面。绘制技术图样时应优先采用A0、A1、A2、A3、A4五种规格尺寸。图纸尺寸不够可沿长边加长。 2.图框格式:可分留装订边和不留装订边两种格式。 3.标题栏: 注意三个问题:格式、位置、填写 4.附加符号对中符号、方向符号

机械制图作业

11.图纸幅面按尺寸大小可分为()种,图纸幅面代号分别为()。图框()角必须要有一标题栏,标题栏中的文字方向为()。 ( 5 ),( A0、A1、A2、A3、A4 ),(右下),(看图方向) 12.比例1:2是指()是()的2倍,属于()比例。 (实物),(图形),(缩小) 13.比例2:1是指是()是()的2倍,属于()比例。 (图形),(实物),(放大) 14.在画图时应尽量采用()比例,需要时也可采用放大或缩小的比例,其中1:2为()比例,2:1为()比例。无论采用哪种比例,图样上标注的尺寸应是机件的()尺寸。 (1:1 ),(缩小),(放大),(实际) 15.图样中书写的汉字应用()字体书写。 (长仿宋体) 16.图样中,机件的可见轮廓线用()画出,不可见轮廓线用()画出,尺寸线和尺寸界线用()画出,对称中心线和轴线用()画出。 (粗实线),(虚线),(细实线),(细点画线) 17.标注尺寸的四个基本规则是()、()、()和()。 (正确),(完整),(清晰),(合理) 18.每个尺寸都由()、()和()三个要素组成。 (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数字) 19.尺寸标注中的符号:R表示(),φ表示(),Sφ表示()。 (半径),(直径),(球直径) 20.标注水平尺寸时,尺寸数字的字头方向应();标注垂直尺寸时,尺寸数字的字头方向应()。角度的尺寸数字一律按()位置书写。当任何图线穿过尺寸数字时都必须()。 (向上),(向左),(水平),(断开) 21.图样上的尺寸是零件的()尺寸,尺寸以()单位时,不需标注代号或名称。 (最后完工),(毫米) 22.按1:1比例抄画平面图形。

机械制图第一章教案

机械制图教案 绪论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 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1、图样的定义 在工程技术中,为了准确地表达机械、仪器、建筑物等物的形状、结构和大小,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画出的图形,叫做图样。 2、《机械制图》是研究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3、主要内容 (1)制图的基本规定 (2)几何作图 (3)正投影法与三视图 (4)轴侧图 (5)组合体视图 (6)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7)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 (8)零件图 (9)装配图 二、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 3、培养对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 4、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 5、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1、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和有关的技术标准; 2、掌握正确的看图和画图方法; 3、反复实践,提高看图和画图技能。 由图样定义知识引入第一章第一节内容: §1-1 图纸幅面和格式 GB/T4457.4-2002的含义: GB:表示国标; T4457.4:表示推荐使用的文件号为4457.4; 2002:表示20XX年发布使用的。 一、图纸幅面 要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幅面尺寸B×L 二、图框格式和尺寸 1、图框格式 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 图框有两种格式:不留装订边和留装订边。 同一产品中所以图样均应采用同一种格式。

2、图框尺寸 不留装订边的图纸,其四周边框的宽度相同(均为e) 留装订边的图纸,其装订边宽度一律为25mm,其他三边一致。 三、标题栏和明细栏 标题栏一般应位于图纸的右下角。 四、看图方向的规定 为了利用预先印制好的图纸,允许将图纸逆时针旋转90°。 为了使图样复制和缩微摄影时定位方便,应在图纸各边长 §1-2 比例(GB/T4457.4-2002) 一、术语 比例: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1、原值比例比值为1的比例,即1:1; 2、放大比例比值大于1的比例,如2:1等; 3、缩小比例比值小于1的比例,如1:2等。 二、比例系列 三、标注方法 四、选择比例的原则 §1-3字体(GB/T4457.4-2002) 一、基本要求 1、书写字体必须做到: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2、字体高度(h)的公称尺寸系列为:1.8,2.5,3.5,5,7,10,14,20按照2的比率递增(字宽与字高之比为2:3,字高代表字体的号数); 3、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汉字的高度h不应小于3.5mm, 其字宽为h / 2; 4、字母和数字分A型和B 型;

《机械制图教案》第一章

《机械制图》教案 (92学时) 教材:《机械制图》、《机械制图习题集》 (安徽省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张信群主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授课教师:张信群 机电工程系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讲绪论 课题:1、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2、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3、我国工程图学的发展概况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讲解图样的概念及形成 2、介绍本课程的任务、特点和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性质 2、领会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图样的形成及与立体图的比较 教具:长方体模型 教学方法:本次课是介绍绪论部分,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培养起对这门课 的兴趣,讲课时尽可能采用较为生动活泼的语言和教学形式, 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和以往积累的教学经验,向学生介绍一些适 时可行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题 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是是研究如何运用正投影基本原理,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看图、绘 图和空间想象能力,达到教学大纲中对本课程所提出的教学要求,以适应 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

(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1、图样的概念 准确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的图,称为图样。(对此定义作简要说明,并强调: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三个方面,缺一不可)2、机械制图的概念 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图样称为建筑图样,在机械工程中使用的图样称为机械图样。机械制图是以机械图样作为研究对象的,即研究如何运用正投影基本原理,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课程。 3、图样的作用 (1)图样是工厂组织生产、制造零件和装配机器的依据。 (2)图样是表达设计者设计意图的重要手段。 (3)图样是工程技术人员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被誉为“工程界技术语言”。 4、图样的形成 (1)立体图 表示物体的大致形状可以用立体图。 立体图是从一个方向、用一个图形来表达 物体的形状。如图所示,只能看见长方体 的前面、上面和左面,后面、下面和右面 无法看清;而且长方体是由六个矩形面构 成的,但矩形都变形为平行四边形。 如果对此长方体作进一步加工,,则会 发现:圆孔打得多深,方槽是否前后贯通, 在立体图中表达不清楚,而圆形也变形为 椭圆形。 综上:立体图的缺点有: 1)发生变形。 2)物体内部和后面等看不见部分的结 构表达不清楚。 3)没有尺寸和技术要求。 可见,立体图不能反映出物体的真实 形状,所以,不能直接应用在生产上。 但是,立体图也有独特的优点:立体 感强。因此可以作为生产图样的辅助性说明。 生产中广泛采用的图样是用正投影法绘制的。 (2)正投影法 具体定义后面章节介绍。简单地说,在物体后面放一张图纸,眼睛正对着图纸看物体,把看到的物体形状在图纸上反映出来。这里把平行的视

《机械制图教案》第一章第六讲

第六讲§1—4 平面图形的绘制 §1—5 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课题:1、平面图形的绘制 2、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讲解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和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 2、讲解仪器绘图和徒手绘图的基本方法。 教学要求:会画中等难度的平面图形。 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教学难点:平面图形尺寸基准的判断和选择 教具:模型“手柄” 教学方法:讲课中要抓住尺寸分析这个核心,教会学生具有对平面图形分析尺寸基准和识读定位尺寸的能力。基准与定位尺寸紧紧相连,二定位尺寸又是画出第二基准线、第三基准线……的依据,在讲解时不可忽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结合作业中的问题,纠正错误,强调圆弧连接中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二、引入新课题 平面图形是由直线和曲线按照一定的几何关系绘制而成的,这些线段又必须根据给定的尺寸关系画出,所以就必须对图形中标注的尺寸进行分析。 三、教学内容 (一)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1、定形尺寸

定形尺寸是指确定平面图形上几何元素形状大小的尺寸,如图1—33所示中的φ12、R13、R26、R7、R8、48和10。一般情况下确定几何图形所需定形尺寸的个数是一定的,如直线的定形尺寸是长度,圆的定形尺寸是直径,圆弧的定形尺寸是半径,正多边形的定形尺寸是边长,矩形的定形尺寸是长和宽两个尺寸等。 2、定位尺寸 定位尺寸是指确定各几何元素相对位置的尺寸,如图1—33中的18、40。确定平面图形位置需要两个方向的定位尺寸,即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也可以以极坐标的形式定位,即半径加角度。 图1-33 平面图形 3、尺寸基准 任意两个平面图形之间必然存在着相对位置,就是说必有一个是参照的。(由此引出基准这个概念,介绍基准时可联系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轴来讲解) 标注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基准,简称基准。平面图形尺寸有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相当于坐标轴x方向和y方向),因此基准也必须从水平和垂

机械制图教案第一章

江苏省沭阳中等专业学校理论课程教师教案 专业部机电部 班级11数控 学科机械制图 姓名刘辉 2011至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一章

沭阳中等专业学校《机械制图》教案 机械教研组刘辉 教学时数: 2 学时 课题:绪论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组成内容 教学重点: 强调本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 对学习本课程重要性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 相应的工程图纸、简单的使用说明书 教学步骤: (引入新课) 由简单的使用说明书、相应的工程图纸引入…… (讲授新课)绪论 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它是工程类专业的一门必修技术基础课,研究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以及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 工程图样——“工程界的语言”,工程图样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技术文件,同时又是工程界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和信息的重要媒介和工具。 基本要求 1.熟悉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2.能识读一般机械零件图、简单机械和机电产品的装配图 3.掌握电气图表达的内容,识读一般难度的电器电路图 二、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1.自始至终把物体的投影与物体的形状紧密联系,不断地“由物画图”和“由图想物”,既要想象物 体的形状,又要思考作图的投影规律,逐步提高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2.学与练相结合 3.规律性的投影作图;规范性的制图标准 4.提高听课效率 5.正确认真的对待作业 三、制图的基本知识 图样——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表示的工程对象,并有必要的技术说明的图。 装配图——表示组成机器或部件中各零件间的连接方式和装配关系的图样。 零件图——表达零件结构形状、大小以及有关技术要求的图样。 (巩固练习)让学生再看一遍绪论部分的内容 (课堂小结)对学好识图的要求: 1、明确学习目的,要有学好本课程的信心; 2、刻苦训练技能技巧,图面质量优秀,有一定构思能力; 3、作风认真严肃,决不敷衍了事。 (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简述你对学好本课程的看法。

机械制图教案(完整版)

绪论 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1、图样的定义 在工程技术中,为了准确地表达机械、仪器、建筑物等物的形状、结构和大小,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画出的图形,叫做图样。 2、《机械制图》是研究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3、主要内容 (1)制图的基本规定 (2)几何作图 (3)正投影法与三视图 (4)轴侧图 (5)组合体视图 (6)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7)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 (8)零件图 (9)装配图 二、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 3、培养对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 4、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 5、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1、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和有关的技术标准; 2、掌握正确的看图和画图方法; 3、反复实践,提高看图和画图技能。 单元 1 绘制平面图形 1.1 绘图工具及其使用 一、图板 二、丁字尺 三、三角板 四、圆规和分规 五、曲线板 六、比例尺 引言 前面我们讲述了常用绘图工具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和注意点,那么在实际的绘

图工作中我们应如何使用工具正确的绘图呢? 教学内容正文 线段的等分法 一、平行线法 二、分规试分法 圆的等分法 一、圆的六等分 二、圆的五等分 三、圆的任意等分 椭圆的画法 椭圆的长轴和短轴:两条相互垂直而且对称的轴。 椭圆的几何性质:自椭圆上任意一点到两定点(焦点)的距离之和恒等于椭圆的长轴。 椭圆的画法 1、理论画法:(同心圆法) 2、近似画法:(四心圆法) 求出画椭圆的四个圆心和直径,用四段圆弧近似地代替椭圆。 已知:长轴 AB 短轴 CD (1)画出相互垂直的且平分的长轴AB和短轴CD; (2)连接AC,并在AC上取CF=OA-OC; (3)作AE的中垂线,与长、短轴分别交于O 1、O 2 ,再作对称点O 3 、O 4 ; (4)以O 1、O 2 、,O 3 、O 4 各点为圆心,O 1 A、O 2 C、O 3 B、O 4 D为半径,分别画弧, 即得近似的椭圆。 注意:取线段要准确,四段圆弧两两相接于1、2、3、4点,必须注意连接处的光滑过渡。 具体作图如下图: 斜度和锥度 一、斜度 1、斜度的概念:指一直线(平面)相对与另一条直线(或平面)的倾斜程度,其大小用该两直线(或平面)的夹角的正切值来表示。 斜度 = tanα = CA/AB = H/L 斜度 = (H-h)/L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圆弧连接

教案首页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与 教学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讲授新课 黑板演示检查出勤人数 1、斜度1:5的含义是? 任务3 绘制圆弧连接 圆弧连接——用一段圆弧光滑地连接另外两条已知线段(直线或圆弧)的作图方法。 一、用圆弧连接两直线 1 1 作 图 .以角顶为圆心,R为半径画 弧,交直角边于M、N 2.以M、N为圆心,R为半径画 弧,交点O即连接弧圆心 3.以O为圆心,R为半径在M、 N间画连接弧 .作与两边相距为R的平行线, 交点O即连接弧的圆心 2.自O向两边作垂线,垂足M、N 即切点 3.以O为圆心,R为半径在M、N 间画圆弧 图 步 骤 例 用圆弧连接直角的两边用圆弧连接钝角或锐角两边 类别 二、用圆弧连接直线与圆弧 用半径R 的圆弧连接直线I和圆弧O1

教学过程与 教学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黑板演示 重点讲解 课堂小结 课后练习 三、用圆弧外连接两圆弧 以已知的连接弧半径R画弧,与两圆外切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尺寸标注的相关内容 下次课将介绍其他圆弧连接方法并进行练习 习题册P11 2.作OA垂直于直线 I,连接OO1交圆弧 O 1 于B,A、B即为切 点 3.以O为圆心,R为 半径画弧,连接直线 I和圆弧O1于A、B 图 例 1.作直线Ⅱ平行于直线 I(间距为R ) ;以O1为 圆心,R1+R为半径画弧 与直线Ⅱ相交于O 作 图 步 骤 2.连接OO1交圆O1于 A,连接OO 2 交圆 O 2 于B,A、B即切点 3.以O为圆心,R为 半径画弧,连接圆 O 1 、圆O2于A、B 图 例 1.分别以(R+R1)及 (R+R2)为半径,O1、 O 2 为圆心,画弧交于O 作 图 步 骤

最新机械制图教案——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规定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规定 教学时数: 1学时 课题:§1-1 图纸幅面和格式 教学目标: 1、了解图纸幅面、图框格式和尺寸; 2、掌握标题栏位置、格式与内容。 教学重点: 1、基本幅面; 2、标题栏和明细栏。 教学难点: 标题栏和明细栏。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 图纸作业,相关挂图 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什么叫图样? (引入新课) 在绪论中我们学过了图样的定义和其在工业中的应用,而且大家都知道了我们所学的制图是研究机械图样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那什么是图样呢,它的定义是如何描述的?请大家思考一下…… (讲授新课) §1-1 图纸幅面和格式 GB/T14689-1993的含义: GB:表示国标; T14689:表示推荐使用的文件号为14689; 1993:表示1993年发布使用的。 一、图纸幅面 要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幅面尺寸B×L B:表示图纸的短边 L:表示图纸的长边 1、基本幅面 2、加长幅面 3、幅面尺寸的图示 二、图框格式和尺寸 1、图框格式 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 图框有两种格式:不留装订边和留装订边。 同一产品中所以图样均应采用同一种格式。 2、图框尺寸 不留装订边的图纸,其四周边框的宽度相同(均为e) 留装订边的图纸,其装订边宽度一律为25mm,其他三边一致。

三、标题栏和明细栏 标题栏一般应位于图纸的右下角。 四、看图方向的规定 为了利用预先印制好的图纸,允许将图纸逆时针旋转90°。 为了使图样复制和缩微摄影时定位方便,应在图纸各边长 (巩固练习) 让学生练习画边框和标题栏、明细栏。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弄清国标所规定的几种图幅和图框格式,以及标题栏和明细栏的画法。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1、简述GB/T14689-93的含义。 2、图纸幅面有哪三种。 课后作业: 画出标题栏和明细栏。 教后感: 教学时数:2学时 课题:§1-2 比例 教学目标: 1、了解画图时常用的比例以及选择比例的原则; 2、掌握图样上字体的书写等国家标准。 教学重点:

《机械制图教案》第一章说课材料

《机械制图教案》第 一章

《机械制图》教案 (92学时) 教材:《机械制图》、《机械制图习题集》(安徽省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张信群主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授课教师:张信群 机电工程系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讲绪论 课题:1、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2、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3、我国工程图学的发展概况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讲解图样的概念及形成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介绍本课程的任务、特点和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性质 2、领会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图样的形成及与立体图的比较 教具:长方体模型 教学方法:本次课是介绍绪论部分,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培养 起对这门课的兴趣,讲课时尽可能采用较为生动活 泼的语言和教学形式,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和以往积 累的教学经验,向学生介绍一些适时可行的学习方 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题 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是是研究如何运用正投影基本原理,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课程。主要任务 是培养学生看图、绘图和空间想象能力,达到教学大纲中对本 课程所提出的教学要求,以适应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需 要。 二、教学内容 (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图样的概念 准确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的图,称为图样。(对此定义作简要说明,并强调: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2、机械制图的概念 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图样称为建筑图样,在机械工程中使用的图样称为机械图样。机械制图是以机械图样作为研究对象的,即研究如何运用正投影基本原理,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课程。 3、图样的作用 (1)图样是工厂组织生产、制造零件和装配机器的依据。(2)图样是表达设计者设计意图的重要手段。 (3)图样是工程技术人员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被誉为“工程界技术语言”。 4、图样的形成 (1)立体图 表示物体的大致形状可以用立体 图。立体图是从一个方向、用一个图 形来表达物体的形状。如图所示,只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机械制图教案

机械制图教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授课日期】【周次】【星期】 【课题】:第一节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课型】:理论教学 【学时】: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图幅、比例、图线、字体的有关规定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图线的正确绘制; 2.学会绘图方法和步骤。 【教学手段、方法及教具】: 教学相关资料、挂图、模型 【教学内容】第一节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引入新课) 一.图纸幅面和格式(GB/T14689-1993) 1.图纸幅面尺寸:有5种图幅尺寸,见下表。有时可加长幅面,由基本幅面的短边成整数倍增加后得出。

2.图框格式: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并要在图纸各边的中点处画出对中符号,对中符号用粗实线绘制,线宽不小于㎜,长度是从纸边开始至伸入图框内约5㎜。 3.标题栏的方位:图纸的右下角。 二.比例: 1、比例的定义:图中线性尺寸与实际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2、比例的种类: 三.字体 1、字体的大小:用号数表达:有20、14、10、7、5、、、八种,字高按2的平方根的比率递增,汉字不能小于㎜。 2、字体的宽度与书写要求:宽一般为。 3.汉字:应写成长仿宋字,并应并采用国家正式公布推选的简化字。

汉字高度不应小于㎜。 4.数字和字母:分为A型和B型。A型字体笔画宽度为高的1/14,B型字体笔画宽度为高的1/10,并可写成斜体和直体。 四、图线: 1.线型与应用:只采用粗线和细线两种线宽,它们的比例为2:1,图线组别应优先采用和。 2.图线的画法: (1)在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一致。 (2)力线相交时,都应以画和长画相交,而不应该是点或间隔。 (3)虚线直线在实线延长线上相接时,虚线应留出间隔,虚线圆弧与实线相切时,虚线圆弧应留出间隔。 (4)实际绘图时,图线的首末端应是画和和长画,不应是点。点画线两端应超出轮廓线2-5㎜。 (5)画圆的中心线时,圆心应是画和长画的交点。 (6)两条平行线之间的最小间隙不得㎜ (7)当图线重合时,优先选择的绘制顺序是:可见轮廓线-不可见轮廓线-尺寸线-各种用途的细实线-轴线和对称中心线-假想线 【小结】主要讲述了国家标准。 【作业】 【审核】 【教学后记】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第一章28讲剖视图

第二十八讲§6—3 剖视图的分类 课题:1、剖视图的分类 2、剖切面的种类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讲解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的画法、标注方法和应用场合 2、讲解阶梯剖视图、旋转剖视图、斜剖视图的画法、标注方法和应用场合 3、了解复合剖视图的画法、标注方法和应用场合 教学要求:1、掌握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的画法、标注方法和应用场合 2、掌握阶梯剖视图、旋转剖视图、斜剖视图的画法、标注方法和应用场合 3、熟悉复合剖视图的画法、标注方法和应用场合 教学重点:1、三种剖视图的的画法、标注方法和应用场合 2、各种剖切面的剖视图的画法、标注方法和应用场合 教学难点:1、局部剖视图的画法 2、复合剖视图的画法 教具:挂图:“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阶梯剖视图”、“旋转剖视图”、“斜剖视图”、“复合剖视图” 教学方法:讲课时应从各种剖视的应用场合入手,举例说明,各种剖视图的的画法采用对比的方法讲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剖视图的形成。 2、视图的画法、标注。 3、画剖视图应注意的问题 二、引入新课题 为了用较少的图形,把机件的形状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就必须使每个图形能较多地表达机件的形状。这样,就产生了各种剖视图。按剖切范围的大小,剖视图可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按剖切面的种类和数量,剖视图可分为阶梯剖视图、旋转剖视图、斜剖视图和复合剖视图。 三、教学内容 (一)剖视图的分类

1、全剖视图 (1)概念 用剖切平面,将机件全部剖开后进行投影所得到的剖视图,称为全剖视图(简称全剖视)。例如图6—8中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均为全剖视图。 (2)应用 全剖视图一般用于表达外部形状比较简单,内部结构比较复杂的机件。 (3)标注 当剖切平面通过机件的对称(或基本对称)平面,且全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无其它视图隔开时,可以省略标注,否则必须按规定方法标注。如图6—8中的主视图的剖切平面通过对称平面,所以省略了标注;而左视图的剖切平面不是通过对称平面,则必须标注,但它是按投影关系配置的,所以箭头可以省略。 6—8 全剖视图及其标注 2、半剖视图 (1)概念 当机件具有对称平面时,以对称中心线为界,在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投影得到的,由半个剖视图和半个视图合并组成的图形称为半剖视图。 (2)应用 半剖视图既充分地表达了机件的内部结构,又保留了机件的外部形状,因此它具有内外兼顾的特点。但半剖视图只适宜于表达对称的或基本对称的机件。 (3)标注

机械制图王幼龙教案

精品文档 机械制图xx教案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特点、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2.了解图样在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提高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二、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 1.引导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手,反复实践,耐心细致,严肃认真,提高对本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初步树立标准是技术法规的标准化意识,注重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的养成教育。 三、教学重点 1.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比例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难点 学生对本专业了解几乎空白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精品文档 1.机械制图及其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 从日常工业产品、建筑物、常见机械及现代化制造等实践举例,引出学习掌握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2.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3.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制图课理论与实践并重,在不断积累几何知识,提高空间想象力的同时,还需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常识,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渗透这方面的知识,同学们则需通过一定数量的见习实习和习题作业配合讲授来撑握 八、课后作业 查阅书籍及通过互联网了解更多相关专业知识。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制图的基本规定 一、知识与技能 1.熟知国家标准关于图纸幅面和格式规定,能正确识别读图方向; 2.了解国家标准关于长仿宋体字、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等的规格与写法; 3.通过学习与练习,能正确地书写图样上的文字和数字,并做到: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4.了解国家标准关于图线的型式及应用,通过学习 精品文档 与练习,掌握常用图线的型式、主要用途及画法。 5.掌握比例的概念和选用原则。

机械制图教案——第一章(王幼龙第四版)

课时教案 备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 本课程是研究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重要技术课程。本教材共介绍了11方面内容 1、制图的基本规定。(制图是按照国家标准绘制的。不能随 心所欲。) 2、几何作图。(圆、矩形、椭圆、六边形、五边形。) 3、正投影法与三视图 4、轴测图(正等轴测图、斜二等测图。) 5、; 6、组合体视图 7、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8、常用件的表示法 9、零件图(读图) 10、装配图 11、计算机绘图 12、其它图样。 三、~ 四、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2、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 和技能。 3、培养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 4、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 5、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谨认真的工作态 度。` … 依次 解释 各个 方面 【 内容 ; # 将一 个西 瓜三 道切 八瓣 、 初步 了解 机械 ~ 制图 的内 容 @ 了解 。 本课 程的 目的 任务

课时教案 备课时间年月日

从本节课开始大家要在使用绘图工具方面和在遵守《机 械制图》国家标准方面受到严格的训练。养成遵守国家标准 ( 的基本规定,按正确的绘图程序使用绘图工具绘制平面图形 的良好习惯,初步养成耐心细致。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 作作风。 第一节图纸幅面和格式 一、$ 二、图纸幅面 1、基本幅面 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2、加长幅面 3、幅面尺寸图示 三、图框的格式和尺寸 1、[ 2、图框格式: ⑴不留装订边 ⑵留装订边 2、图框尺寸 不留装订边:四周边框均为e 留装订边:装订边为25mm 其它为c > 【课堂练习】:让学生在A4纸上画出装订边。 基本幅面图框尺寸(第五页表1-2) 四、标题栏和明细栏 根据国家标准格式如第五页(教案下页) 五、看图方向的规定 … 图纸各边长的中点处分别标出对中符号。同时为了明确绘图和看图方向,在图纸下面对中符号处画一个方向符号画法如下图。 对中符号用粗实线绘制,线宽不小于0.5mm,深入边框< : 对照图纸讲解 装订边。 讲解标题栏和 明细栏 ` 讲解对中号和 方向符号 " # 让学生练 习 … 观察 图纸 ¥ 了解 装订边。 . 了解 看图 方向 , 练习 绘制 《 对中 符号 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