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药论文资料

动物药论文资料

动物药论文资料
动物药论文资料

中药是我国在国际上占有优势的少数领域之一,蕴涵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巨大而潜在的知识产权。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中药出口的零关税政策给中药产业走向世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药用动物是中药的三大来源之一,是整个中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动物药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三千多年前开始的对蜂蜜的应用,两千多年前对珍珠、牡蛎的养殖等。从先秦战国时期的《诗经》、《山海经》,到《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本草纲目》、《中国药典》等,历代本草学专著都收载了大量的动物药,其中许多仍为今天所常用。

在数千年的动物药应用史中,从医巫不分到“信巫不信医者,不可治”的告诫;从惧怕动物到与猛兽搏斗,创建家园,企盼安康;从民间经验的口耳相传到修撰本草和现代药理研究,一部万千众生的生死史,就是一部探索动物药的奋斗史。历代丰富的文字记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研究资料,也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动物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药用动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具有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使用剂量小,作用强,疗效显著而专一,毒副作用低以及药源广泛,采收经验丰富等优点,许多种类又可药食两用,因此,继续开发的潜力很大,前景广阔。正如WHO在征求了有关专家的意见后认为,21世纪将是动物药研究的世纪。

动物药的开发思路一般为从本草考证入手,结合现代研究,提取药物活性成分,进行广泛深入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最后开发出中药新药。如阿胶开发出的复方阿胶浆、阿胶精制溶液(注射用)等,一个经典名药不但塑造了一个光辉的民族医药品牌,也使一家民族制药企业(山东东阿集团)声名远播。再如1998年批准生产的准字号国家级三类新药宫瘤清胶囊是以水蛭、土鳖虫、蛴螬等动物药为基础组成的中药复方,专治子宫肌瘤,可有效缩小肌瘤,改善症状。

除了成功的范例,目前动物药研究和使用方面也存在以下不足。

1.资源浪费。体现在三个方面,①被开发的动物门类稀少,种类过于集中,研究项目一哄而上。以市场上的保健类动物药制剂而言,仅虫草类、鳖类、蜂类、燕窝类就有上百个品种,且鱼目混珠,质量难以保证。不少“三无”产品充斥其中,既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又影响了动物药的声誉。②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一些科研单位自立门户,各起炉灶,省与省之间,院校与院校之间,没有充分协调好攻关课题的立项和设定,造成题目重复或雷同,人才资源和研究经费严重浪费,甚至低水平重复。③药用动物的综合利用率不高。仍以驴为例,除了阿胶及驴肉制品外,驴肾、驴脂、驴乳等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治疗如阳痿、骨结核、骨髓炎、缺乳、虚劳、心烦等多种病症,但均未得到良好的开发和利用。

本篇文章来自百拇医药网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5817288158.html,/Html/Dir1/18/74/20.htm2.制剂工艺相对落后,剂型单一,科技含量不高,加工深度不够,难以形成有力的市场冲击力进而占领国际市场。但这与我国制药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有关,也受国家总体经济实力的限制。

3.新药审批中,对动物类制剂的质量控制、审批手续等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应通过政府行为引导和促进动物类新药的研制开发。

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笔者有以下设想。

——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按照物种分布区域,建立由南到北、由西到东的几个

药用动物生态基地,充分挖掘区域资源,避免开发门类的过度密集、单一和重复。

——加强各省、市、科研单位的横向协调,提高科研攻关水平,避免低水平重复,作到资源合理使用。

——保护资源,重视资源再生。特别是对野生珍稀物种的保护,如家养、寻找新的同源代用品、设法人工合成等。

——发挥政府职能,积极筹措研究和保护资金。国内筹资除了政府固定的预算经费外,还可采取其他方式进行辅助筹集。如①适当开放天然和人工生态、驯养基地,发展生态旅游,征收入园费;②与本地开发项目建立资金联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有影响动物资源的,可在计划中作出适当赔偿,并抽取适当资金建立新的保护区或驯养场;③避免无计划的乱捕滥猎,通过提取部分利润宏观调控;④向企业集团寻求赞助;⑤通过举办展览、培训,为资源开发积累资金,建立研究开发的专项基金。国际筹资方面,①可利用国际公约提供财政支持,如国际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湿地公约、海洋公约等;②寻求国际自然保护组织的理解和支持;③争取国际投资、贷款,建立合资企业、科研单位。

此外,在动物药的开发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找准切入点。中药防治疾病的关键是其可靠的疗效,因此开发动物药要从疗效入手找切入点。与植物药相比,动物药有显著治疗优势的方面是:平肝熄风、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滋阴潜阳、补益虚损、外用疗伤等,可着眼于这些方面重点开发。至于疗效不显著或与植物药相当的,特别是药源有限或尚未驯养的野生动物,则不必强求开发。

2.对于名贵品种,除人工合成外,可通过动物基源、地理分布等拓宽思路,寻找代用品。

3.除陆生物种外,水生物种的开发利用也应得到同样高度重视,要向海洋要资源,要药物。如许多抗微生物、抗病毒、心脏活性物质、神经活性物质都是从有毒的海洋动物中得到的。

4.在依据疗效优势寻找切入点后,要结合临床防治疾病的需要,多关注常见病、多发病的药源开发,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多选择。对重大疾病,包括恶性肿瘤、艾滋病、肝炎、心脑血管病、血液病等要组织攻关。

5.对来源丰富、取材简单、疗效显著的动物药源,不可视而不见。如鸭血、鹅血等,古代本草就载其能解毒、补血,现代药理研究也发现了其治疗癌症的物质基础。因此,应迅速投入资金、人力,边研制边开发,尽快生产出成品。

此外,古代医家认为,与树皮草根相比,许多动物药为“血肉有情之品”,人以气血为本,特别是妇女,有经、孕、产、乳等特殊生理,数伤于血,血常不足,动物药中的“血肉有情之品”正是补益佳品,因此动物药在妇科用药的开发方面也非常有潜力。

我国地域辽阔,物种丰富,又有着数千年的动物药应用史,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加上新时期多学科、多层次、多系统的综合研究以及国家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动物药的研究开发前景必将十分广阔,动物药必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本篇文章来自百拇医药网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5817288158.html,/Html/Dir1/18/74/20.htm

随着回归自然呼声的高涨,国内外动物药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取得了较快发展。动物药的研究不仅对维护和

增进人类的健康有益,对阐明某些生命科学的基本规律也有重要意义。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药学博士段

金廒,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化学研究室李友宾日前就药用动物的发展历史、资源现状、科学研究及

临床应用等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段金廒指出,在祖国传统医学中,应用动物药历史悠久。远在4000年前甲骨文就记载了蛇、麝、犀牛等

40余种药用动物,最早的本草《神农本草经》已载收僵蚕、地龙等动物药67种,对其应用及疗效均有明确记

载。《本草纲目》中动物药增至440种,并将其分为虫、鳞、介、禽、兽、人各部。近代《中国药用动物志》

更是收载了多达1581种的动物药,在临床各科广为使用。清代医家唐容川在《本草问答》中说:“动物之功

利,尤甚于植物, 以其动物之本性能行,而且具有攻性”。叶天士言“久则邪正混处其间,草木不能见效,

当以虫蚁疏逐,以搜剔络中混处之邪。”明确指出动物药的特性,其某些功效非一般植物药所能比拟。

幅员辽阔的国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药用动物资源。李友宾介绍,我国现有药用动物11门、33纲、141目

、414科、879属、1581种。其中陆栖动物329科、720属、1295种,海洋动物85科、141属、275种。脊椎动物

占较大优势,包含了约62%的药用种。无脊椎动物共有10门、199科、362属、606种。中国1981年正式加入《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一些常用动物药受到限制,主要为哺乳类,如穿山甲、虎骨、熊胆、麝

香、犀角、羚羊角、鳖甲、龙涎香、灵猫香、海狗肾、一角鲸等。因此,对这些常用动物药

的人工养殖和替

代品的寻找变得非常迫切。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将注意力转向其他类动物药,如虫类动物药资源十分丰富,

疗效确切,应该是今后深入研发的重点。

对于动物药的活性成分研究,段金廒说,上世纪初,沈括用皂苷沉淀甾体的方法提取性激素开始,动物

药化学成分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发展。由于动物药化学成分复杂,大多为大分子化合物,分离分析难度较植

物药大,与植物药活性成分的研究相比已远远落后。然而,由于其生物活性强、临床疗效高、含量丰富等特

点又激励人们不懈地去探索动物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和开发利用前景。如蛋白质(酶)、多肽及氨基酸类研究

;生物碱类研究;多糖类研究;甾体类研究;萜类研究;酚、酮、酸类研究。一些研究已经证明,动物药不

仅在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有作用,而且可以抗肿瘤、免疫调节。

临床上,动物药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疗效显著。如应用鲨鱼软骨制剂治疗胆道恶性肿瘤能显著延长生存

时间;全蝎制剂虎蝎冬凌散可治疗食管髓质型鳞癌;蝎毒注射液治疗膀胱、食道、结肠、肝等多种晚期癌症

收到了较好效果;蟾蜍临床多用于治疗肺癌、肝癌、胃肠癌等,疗效较好。在妇科病方面,治疗子宫内膜异

位症时常用水蛭配僵蚕、蜈蚣、全蝎、土鳖虫消癥止痛效果颇佳,同时配伍补肾调经药疗效更好;常用三虫

散(虫、蜈蚣、全蝎)治疗盆腔炎症包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及产后痹症;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用穿山甲

配三棱、莪术治疗癥瘕及盆腔炎症包块。此外,动物药还可以有效地改善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在

治疗皮肤病和各种痹证方面也有明显疗效。

两位专家认为,由于保护珍稀动物资源的呼声日益增高,一些传统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的哺乳动物如

虎骨、犀角已经被禁止使用;另外一些动物繁殖难,生长周期长,资源贮藏量十分有限。他们建议,研发时

除了对药用濒危动物人工养殖进行研究外,还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无脊椎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如蜈蚣、全蝎

、僵蚕、地龙、虫、蝉蜕、水蛭等。虫类动物药不仅数量大,而且繁殖迅速,易于形成规模开发利用。另外

,海洋动物具有的独特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几千年来中药离不开煎煮、烘烤甚至烧灰等传统中药炮制方法,致使蛋白质(酶)等大量活性物质被破

坏,药效大大地降低。如水蛭,传统炮制方法,其主要有效成分水蛭素大多被破坏,降低了疗效。因此,在

动物药的炮制和制剂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中药生药中的活性物质的作用不可低估。

保护濒危动物的英语作文四篇

保护濒危动物的英语作文四篇 由于人类的过度猎杀,很多动物都濒临着绝种的危险,需要我们重视去保护它们,下面小编为你带来有关保护濒危动物的英语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保护濒危动物英语作文篇一 It is suggested that people have been aware of the issue--lack of preservation for endangered spieces, animals and plants, but as you see , they placed little efforts to cope with the problem.despite the versatility and intricacy of instruments , I would pore over some of the most striking ones and offer alternatives afterwards. One of the major reasons , causing people’s inocence of protecting animals, is that the government did not function well as an educator, arosing people’s initiative in shielding wild animals, which led to the consequence that people do not know their responsibility to prevent animals from dangers, and specific knowledge in guarding them. what is equally important as the reason mentioned above is that media did not meet our satisfaction to inform the mass of the emergency which is crutial in arousing people’s conciousness to keep animals safe.

动物学导论论文

蚂蚁 学院:土木建筑学院姓名:乔学兵学号:201214060105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蚂蚁的进行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并总结如下。 使读者大致了解了蚂蚁的社会结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等 关键词:大力士进攻互助准备食物 1.引言:蚂蚁已知最早在白垩纪就出现了,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1亿多年了, 我们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蚂蚁的踪影。蚂蚁小而精悍,完美的生理构造使得它们能经受住种种考验蚂蚁能生活在任何有它们生存条件的地方,是世界上抗击自然灾害最强的生物。它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人类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下面就听我慢慢道来。 2.1小小大力士 说起大力士这个词,首先人们想到的可能是彪形大汉或身体庞大的动物,比如老虎,狮子,大象等。很少有人想到蚂蚁这个词,在我们印象中,蚂蚁似乎是弱小的代名词,但是我要说不,我认为它是大力士,你可能会怀疑,会惊讶,但当你看过我以下的复述,你就会赞同了。 据力学家测定,一只蚂蚁能够举起超过自身体重400倍的东西,还能够拖运超过自身体重1700倍的物体。有研究表明,10多只团结一致的蚂蚁,能够搬走超过它们自身体重5000倍的蛆或者别的食物,这相当于10个平均体重70公斤的彪形大汉搬运3500吨的重物,即平均每人搬运350吨,对于人来说,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够举起超过他本身体重3倍的重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蚂蚁的力气比人的力气大得多了。从相对力气这个角度来看,蚂蚁是当之无愧的大力士。 2.2和平与战争 蚂蚁之间的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由于蚂蚁的大量繁殖,原来的蚂蚁巢穴已经蚁满为患了,食物来源也越来越贫乏,为了家族的兴旺发达,蚁后决定让未来的蚁王、蚁后带着一部分工蚁开辟新的疆土,工蚁们要发挥大力士的作用负责搬运食物、保护幼蚁、蚁王、蚁后;兵蚁则担任开路先锋,对付敌人的进攻。而工蚁中天资聪明伶俐的侦察蚁则负责新家的选址工作。 然而蚂蚁之间又确实存在着互助行为,这些习性保证了蚂蚁大家族的繁荣。在某种林蚁(蚁属蚂蚁)(比如深棕林蚁)的巢里,蚁后由于某种不知的原因死亡,这时整个家族就有灭绝的危险。同时,附近有另一只另一种蚁后(比如红林蚁)正在匆忙的想组建自己的巢。她离开了自己原来的家但是又找不到自己的同伴,她终于跑进了另一种蚂蚁的家。这可能会发生什么呢?她被接纳了!深棕林蚁像对待原来的蚁后一样对待她,新生的红林蚁和深棕林蚁相处很好,这样逐步的,政权就实现了和平交接。 2.3未雨绸缪的智者 蚂蚁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辛勤地劳动。那么到了严寒的冬天它

野生动物赏析论文

海南师范大学《野生动物欣赏》课程论文论野生动物的现状及保护 指导老师:王力军教授 姓名:卢荣 学号:201401020117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年级:2014级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论野生动物的现状及保护 摘要:全世界有794多种野生动物。由于缺少应有的环境保护而濒临灭绝,76科300馀种动物濒临灭绝。国际鸟类组织全球动物种类计划主任布查特指出:“我们必须保护这批濒临绝种的动物,我们不能估计这些动物还能存活多久,但若不加紧行动,它们将于几十年间自动消失。现在,生物多样性正受到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威胁。生存问题已从人类的范畴扩展到地球上相互依存的所有物种。因而,对野生动物的现状的研究和保护措施的制定刻不容缓。 关键词:灭绝原因生存现状保护措施保护意义 一、野生动物的灭绝原因 从长远来说,生物灭绝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今天因人为造成的生物灭绝率是自然灭绝的100倍。 1.1环境污染对野生动物的生态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人类大量使用农药,农药进入到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当中,残留的农药通过食物链在野生动物中积累下来。轻者影响野生动物的繁殖能力,重者会造成野生动物的大量死亡。 1.2过度开发 许多野生动物因被做为“皮可穿、毛可用、肉可食、器官可入药”的开发利用对

象而遭灭顶之灾。更多更多的是野生动物的肉,无不成为人类待价而沽的商品,大肆捕杀地球上最大的动物对野生物种的商业性获取,往往结果是“商业性灭绝”。 1.3盲目引种 人类盲目引种对濒危、稀有脊椎动物的威胁程度达19%,对岛屿物种则是致命的。 下文将以我国猕猴的生存现状及保护,展开讨论。 二、猕猴的生存现状 猕猴(学名Macaca mulatta),猕猴属猕猴种。猕猴是亚洲地区最常见的一种猴,也称为猢狲,黄猴、恒河猴、广西猴。猕猴营半树栖生活,多栖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沟谷和江河岸边的密林中或疏林岩山上,群居。分布于西南、华南、华中、华东、华北及西北的部分地区。猕猴适应性强,容易驯养繁殖,生理上与人类较接近。猕猴也常被用于进行各种医学试验。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猕猴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中被列为易危种。 中国是猕猴资源的富产国,60%以上的省(区)都有出产,虽然分布不均、分布区不连续,但分布面积仍相当广。据各地对猕猴资源不完全的估算统计综合,当前中国的猕猴数量约20万只左右。其中主要产区之一的广东省约1万只;广西约3~5万只;贵州约3~5万只;云南约5~6万只;其它地区共约3~4万只。从一些地区的调查结果分析,目前猕猴资源最多仅及四五十年前的20~30%。以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河南等地的猴源下降最甚,许多地区甚至连猴迹都断绝多年了。 三、致危因素 乱捕滥猎是猕猴致危的主要因素。50年代中国不少产猴区,猴子数量多,固而出现猴子下山糟蹋农作物的猴害。群众为保护庄稼,千方百计组织捕杀,有关部门大量组织收购并出口,导致猕猴资源遭到致命的破坏。此后,虽原则上控制在仅限人工饲养繁殖的后代,方可出口,但年出口量仍然可观。1983~1992年中的7年间,国际濒危物

动物保护学课程论文

动物保护学结业论文 目录 一、引言 3 二、大学生动物保护教育 3 三、动物保护的对象 3 1、以保种为目的的动物保护 3 2、以动物健康为目的的动物保护 3 四、保护动物的意义 4 五、大学生如何科学合理地保护这些动物 4 1、制定科学合理的法律且要广泛普及宣传 4 2、开发和采用先进的繁殖生物技术 4 3、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4 六、参考文献 5

摘要:针对高校大学生动物保护意识比较淡薄、动物保护意识不强的状况,在高校开设“动物保护学”公选课有很重要的意义。且关于动物保护的对象的概念、举例说明了其意义,和大学生该如何去保护这些要保护的对象。 关键词:动物保护对象;动物保护学;法律法规;大学生

一、引言 动物保护学是研究怎样防止动物濒危或灭绝、避免或减轻动物因患疾病、损伤等原因所致的痛苦以及相关福利的一门科学。它是动物学、生态学、动物行为学、畜牧学、兽医学、公共卫生学等多门自然学科的交叉,同时还涉及法学、伦理学及社会学等社会科学领域,是正在发展中的一门新兴学科。 二、大学生动物保护教育 大学生普遍存在动物保护意识淡薄、对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的认知程度较低的状况。开设“动物保护学”公选课旨在通过课程的教学不断提高大学生动物保护的意识,目的不是培养动物保护的专门人才,而是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地珍爱生命,提高大学生尊重生命、善待动物的意识和理念。进而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动物保护的行列中来。通过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数个家庭可带动一个社区,使全社会都来关爱动物、保护动物。 三、动物保护的对象 动物保护的对象包括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两大类。在这两大类中根据保护动物的目的不同,又可以像如下那样的细分: 1、以保种为目的的动物保护 其保护对象包括濒危的野生动物、种群大幅度下降的家畜地方品种等。如,白唇鹿、马鹿、野驴、盘羊、雪鸡等。 2、以动物健康为目的的动物保护

动物保护论文

野生动物保护 姓名:张金波单位: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2011级生物科学班 摘要: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是地球上一项重要的可更新资源。但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大肆破坏。当它们的适应能力已经跟不上环境的变化速率,如果我们不能遏制这种现象,那么这些物种终将灭亡。我们需要从经济、法律和舆论宣传三个方面对它们加以保护。 关键字: 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生物栖息地 引言: 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是地球上一项重要的可更新资源。自有人类以来对这些资源的利用一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随着人口增长和科学的发展人类对动物资源的依赖更有所增加。由于环境的恶化和动物赖以生存的空间森林、河流、湖泊、土地等日益缩小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对生物多样性最直接的威胁就是来自于对其所依赖生境的破坏。虽然这些动物生境的改变也有自然的因素,但绝大部分的破坏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由于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进化比较原始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范围都是狭隘的,它们的进化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今天它们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他们适应了过去已经变化的环境条件。如果未来的条件变化的比过去快,那么许多物种就不能足够快地进化来加以适应,也就无法继续生存,它们的适应能力跟不上环境的变化速率,那么这些物种终将灭亡。 一、经济支持 保护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资金的投入是一定的,其中建立自然保护

区时首选的措施之一。建立自然保护区,专门用来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陆地区域和一个海洋区域。这些受保护的区域可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生态过程,保存区域内的物种多样性及遗传变异。防止自然遗传遭到不可逆的损伤,保持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保卫物种持续利用所必需的栖息地,并为科学研究、教育、培训、休闲及旅游提供机会。 二、法律保护 法律保护野生动物是最强制的手段。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各类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而制定法律。通过明文规定的法律条文对捕猎、杀害保护动物等已构成犯罪行为追究刑事责任。 三、舆论宣传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是我、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而对于保护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这件事情来说,我们要的不仅仅是监督政府对保护动物的力度,还应该注重宣传在我们大众之间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播放有关野生动物的宣传片来加强人们的保护意识。利用刊登报纸,广播的宣传来达到效果。还可以使用信息,邮件,人人,微博等现代手段加强意识。 这个地球是人类和动物共同拥有的地球,二者息息相关,共同生存。人类无止境的贪婪毁灭的不仅是动物,更长远的来说也是我们人类本身。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是我们在地球能长久地生存下去的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1.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动物科学》科学出版社

动物学导论论文2500字

海洋大型浮游生物——水母 摘要: 水母是一种低等的海产无脊椎浮游动物,它们的寿命大多只有几个星期,也有活到一年左右,有些深海的水母可活得更长些。水母的身体有95%以上是水份,其他则是蛋白质和脂质所构成,所以水母的身体会呈现透明状,就是因为身体内的水份之故。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还有各种因素的影响,水母大规模出现。 引言: 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动物,成千上万的生命在地球上生存,海洋里的浮游生物也是多种多样,其中水母这种大型的海洋浮游生物就有250多种!可是近年来,英国大片水域出现大规模水母,这种反自然的现象是不是在预示着一场灾难呢? 水母(英文:Jellyfish)是一种低等的海产无脊椎浮游动物,肉食动物, 在分类学上隶属腔肠动物门(又称刺胞动物门(Cnidaria))、钵水母纲(Scyphozoa),已知道的约有200种。或指立方水母纲(Cubozoa)的种类,该纲以前认为是钵水母纲的一目。水母一词广义也指具水母型(钟形或碟形)的刺胞动物,如水螅水母、管水母 (包括僧帽水母)和不属钵水母纲的栉水母和海樽。本纲的水母分为两型∶自由游泳的水母及营固着生活的种类(以柄栖附于海草及其他物体上)。营固着生活的形似水螅的种类构成十字水母目(Stauromedusae)。 水母的出现比恐龙还早,可追溯到6.5亿年前。水母的种类很多,全世界大约有250种左右,直径从10厘米到100厘米之间,常见于各地的海洋中。 水母身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其体内含水量一般可达百分之九十七以上,并由内外两胚层所组成,两层间有一个很厚的中胶层,不但透明,而且有漂浮作用。它们在运动之时,利用体内喷水反射前进,就好像一顶圆伞在水中迅速漂游。 水母的伞状体内有一种特别的腺,可以发出一氧化碳,使伞状体膨胀。而当水母遇到敌害或者在遇到大风暴的时候,就会自动将气放掉,沉入海底。海面平静后,它只需几分钟就可以生产出气体让自己膨胀并漂浮起来。水母触手中间的细柄上有一个小球,里面有一粒小小的听石,这是水母的“耳朵”。由海浪和空气磨擦而产生的次声波冲击听石,刺激着周围的神经感受器,使水母在风暴来临之前的十几个小时就能够得到信息,从海面一下子全部消失了。科学家们曾经模拟水母的声波发送器官做试验,结果发现能在15小时之前测知海洋风暴的信息。水母常见于各地的海洋中,是一种低等的腔肠动物,并由内外两胚层所组成,两层间有一个很厚的中胶层,不但透明,而且有漂浮作用,体内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为水,根据伞状体的不同做分类:有的伞状体发银光,叫银水母;有的伞状体则像和尚的帽子,就叫僧帽水母;有的伞状体仿佛是船上的白帆,叫帆水母;有的宛如雨伞,叫做雨伞水母;有的伞状体上闪耀着彩霞的光芒,叫做霞水母;因为水母没有呼吸器官与循环系统,只有原始的消化器官,所以捕获的食物立即在腔肠内消化吸收. 它们的寿命大多只有几个星期,也有活到一年左右,有些深海的水母可活得更长些。 我国常见的约有8种,即海月水母,白色霞水母,海蜇,口冠海蜇等。 水母的身体构造 水母的身体有95%以上是水份,其他则是蛋白质和脂质所构成,所以水母的身体会呈现透明状,就是因为身体内的水份之故。水母具有三胚层,最外是表皮层(epidermis),最内层则是胃皮层(gastrodermis),由胃皮层构成一简单的体腔,只有一个开口,兼具口及排泄的功能,在表皮层及胃皮层之间的则是中胶层(mesoglea)。

海洋动植物保护与赏析选修课论文

青岛农业大学海洋动植物保护与赏析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学生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青岛市崂山湾公益性人工鱼礁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人工鱼礁建设是指在自然海区营造适宜于水产经济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从而吸引野生或人工放养的海洋生物定居,促进水生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与海洋渔业资源的增殖与养护。青岛崂山湾公益性人工鱼礁区位于崂山湾南部海域,建设周期三年(2012 年~2015 年),工程建设采用了混凝土和废旧渔船两类鱼礁体,共建设三处人工鱼礁群,每处人工鱼礁群使用海域200 hm2。项目建设期间需要采取多项安全防治和环保治理措施,后期管理工作也要同步展开。该项目建成后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将为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发展生态休闲渔业、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人工鱼礁;渔业资源修复;安全环保;渔业管理 前言 近年来,人类活动(如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导致海洋渔业资源衰退、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渔业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随着社会经济的改善,海洋旅游业兴起,传统的粗放型渔业急需向集约化、高效型渔业发展方式转变,以适应现代渔业的发展需求。人工鱼礁区建设是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增殖与养护渔业资源、发展生态休闲渔业、实现高效渔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青岛市在崂山湾建设三处公益性人工鱼礁区,是为了在自然海区营造适宜海洋生物生长繁殖的栖息生境,从而达到修复海洋生态系统、增殖渔业资源的目的;有效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保全濒危珍稀物种,使海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海域生物资源得到可持续的开发利用;防止大型渔具作业,使底拖网、围网和刺网等渔具避开鱼礁区使鱼礁区成为禁渔区和鱼类避难所。 本文概述了青岛崂山湾公益性人工鱼礁的选址方案、建设规模、管理与养护及生态效益。

实验动物学论文

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等各领域的应用 摘要:实验动物是指用于科研、教学、生产、检测、鉴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其人工饲育的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并严格控制其所携带的微生物。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和重要的条件,它的重要性在于一方面它是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着许多领域研究课题成果的确立和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它的提高和发展又会把许多领域课题的研究引入新的境地,推动生物医学的发展。 关键词:实验动物重要应用地位前景 正文: 1.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回顾生物医学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许多具有里程碑式的划时代研究成果,往往与实验动物及动物实验密切相关。 1628 年,英国科学家哈维通过对蛙、狗、蛇、鱼、等动物的解剖与生理研究,发现了血液循环是一个闭锁的系统,阐明了心脏在动物体内血液循环中的作用。1878 年,德国科学家科赫通过对牛、羊疾病的研究,发现了结核杆菌,指出了细菌与疾病的关系等科学突破。生物医学家巴甫洛夫指出,“没有对活动物进行实验和观察,人们就无法认识有机世界的各种规律,这是无可争辩的”。[1] 2.简述实验动物种类及其在现代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性 实验动物按传统的动物学分类:即啮齿类动物、畜类哺乳动物、禽类、鱼类、非人灵长类。按微生物等级分类:即无菌动物(BM)、无抗原动物、已知菌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普通动物(K)。我国将实验动按微生物等级分四级,即普通动物、清洁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无菌动物(BM)。按遗传学特性分类:将实验动物分为近交系动物、突变系动物、远交系动物、系统杂交动物和普通杂种动物五种类别。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里,进行实验研究的条件可概括为A EIR 四个基本要素。所谓A是指Animal(动物),E 是指Equipment(设备),I 是指Information(信息),R 代表Reagent(试剂)。[2]实验动物是实验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条件,由此可以看出实验动物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支撑条件。 3.实验动物在相关领域广泛应用 3.1制药工业方面 实验动物在制药工业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新药的研制,必须通过安全性试验,其中包括动物的急性、亚急性及慢性毒性试验,三致试验(致癌、致畸、致突变),有的还要利用实验动物模型进行效果试验,证明对机体无毒性或安全可靠、有效后方能申请报批,否则可能会给人类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如1962年西德某药厂生产一种反应停药物给孕妇使用,结果造成畸胎儿发生率增高,给子孙后代带来灾难。药品出厂前,每批都要用实验动物进行检测,以确保绝对安全。化工产品的毒副作用对生命的影响,都是从动物实验中获得的结果。因此,实验动物在医药、化工领域里被称为“有生命的试剂”,是各种药理、毒理实验工作的重要条件,成为衡量医药、化工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3] 3.2畜牧科学方面 疫苗的制备和鉴定、生理试验、胚胎学研究、营养饮料的分析、保持健康群体以及淘汰污染动物等工作,都要使用实验动物。特别是在畜禽传染病的研究工作中,常急需要有合格的实验动物进行实验。目前在兽医科学研究上,由于所用试验动物或鸡卵不合乎标准,质量很差,严重影响科研效果,甚至在某些疫病

动物科学专业概论论文

动物科学专业概论论文动物科学专业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专业:**** 班级:*班 姓名:*** 学号:*********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动物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动物科学专业的基本任务正是通过对动物遗传变异、生长发育、繁殖消化代谢等生命规律的学习为人类提供质优量多的动物产品。 当代,人们对动物产品的需求主要有对肉、蛋、奶、皮、毛的需求。 肉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产肉大国。1990年肉类总产量便攀升至世界第一位,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为世界肉类生产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近年来,由于我国肉类生产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中国肉食品工业的迅速崛起。在我国,食品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经座上头把交椅,而肉类工业总产值仅占其中第四位,发展潜力相当可观。我国肉类行业现有2000多个加工企业,其中大中型企业200多家,还有总量300万吨以上的冷藏设施。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外资与中外合资肉类加工企业及民营加工企业迅速发展,现今已有数百家。我国肉类加工业在组织形式、产品结构、技术进步和营销方式等方面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肉类市场的流通格局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肉类加工制品发展快,科技含量逐步提高,逐步实现与市场经济接轨,与国际化接轨。有些生产工艺及加工技术甚至走在了世界前列。 但在我国,肉制品加工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产品结构不太合理,产品科技含量比较低,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弱。具体可概括为三多三少:即高温肉制品多,低温肉制品少;初级加工多,精深加

工少;老产品多,新产品少。这充分反映了我国肉类科技与加工水平还比较低,不能适应我国肉类生产高速发展和人们消费增长的需要,特别是肉制品产量仅占肉类总产量的3.88%,年人均仅仅1.8KG,与国外发达国家肉制品占肉类总产量的50%相比,差距显而易见。 蛋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蛋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禽蛋资源丰富,品种多样,是世界禽蛋生产和消费大国。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鸡蛋生产模式在行业构造和生产方式等方面也产生了“趋利性”演化,由本来的“天井式”户外散养,演变为具备必定生产规模和技术含量的、特地满意蛋品市场需求的专业化养殖厂生产模式;此模式在逐步解脱传统生产经营方式限度的同时,逐步形成了原料洽购与产品销售两端在外的市场化、专业化跟集约化的行业发展态势。中国已经连续20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产蛋大国的地位,蛋品产量超过世界蛋品产量的40%,比第二位到第三十位的产量总和还要多。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年直接消费鲜鸡蛋11.14公斤/人,已大大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然而,时期在发展,社会要提高。中国的蛋品产业面临严峻的挑战,由于持久因循传统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以致产业发展速度迟缓,市场集中度低。目前,我国的蛋品行业基本上处于西方发达国家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的时期,还处于“分散”生产的发展阶段。我国在很多方面的蛋产品生产尚属空白,而国外则已经比较发达。 奶

保护濒危动物的英语作文三篇

保护濒危动物的英语作文三篇 引导语:怎样写一篇保护濒危动物的英语作文?有关保护濒危动物的英语作文要怎么写?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保护濒危动物的英语作文一Earth's biological diversity is being fast decline of many species facing extinction. Threat to the survival of wild animals and plants is a major factor in habitat loss, 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wild animals and plants and their product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Resources are limited,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endangered species, to propose specific measures of protection level. We can formulate the corresponding endangered species laws, application to establish nature reserves, endangered species breeding centers, means of conservation biology, endangered speci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 situ conservation and ex situ conservation. At the same time, we must restrict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 to make laws to protect endangered species. 保护濒危动物的英语作文二It is suggested that people have been aware of the issue--lack of preservation for endangered spieces, animals and plants, but as you see , they placed little efforts to cope with the problem.despite the versatility and intricacy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动物学论文

脊椎动物中各纲动物胸骨比较 摘要脊椎动物骨骼系统演变的趋势是由软骨变为硬骨,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备到完备。 鱼类没有胸骨。从两栖类开始有胸骨出现,但无足目和有尾目中的一些种类也不具胸骨。两栖纲动物处于由水栖转向陆生过渡的地位,骨骼系统已具备比鱼纲更大的坚固性和灵活性。爬行纲动物的骨骼系统比两栖纲更加坚固。鸟纲动物的骨骼是以轻而坚固为最大特征的。哺乳纲动物的骨骼十分坚固,骨化程度很高,是对于陆地生活更进一步的适应。 关键词脊椎动物骨骼系统胸骨 脊椎动物骨骼系统演变的趋势是由软骨变为硬骨,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备到完备。一般脊椎动物骨骼系统可分为中轴骨骼(头骨、脊柱、胸骨和肋骨)和 附肢骨骼(包括带骨漕骨或肢骨)。下面就中各纲动物胸骨作一下比较。 两栖纲 两栖类开始有胸骨出现,但无足目和有尾目中的一些种类也不具胸骨。有尾两栖类中具有胸骨者,也只是一块简单的软骨板。无尾两栖类开始有较发达的胸骨。蛙的胸骨包括位于上乌喙骨前方的肩胸骨和位于上乌喙骨后方的胸骨体及剑胸骨。蟾蜍缺前方的肩胸骨。两栖类尚无明显的肋骨,故胸骨不与脊柱相连,而仅和肩带相接。 爬行纲 蜥蜴的胸骨为位于腹中线的一块软骨板,两侧与数对肋骨相连。膜原骨除锁骨外,另有间锁骨(即上胸骨),把锁骨和胸骨连接起来。大多数爬行类皆有间锁骨,这块骨片一直保存到原始哺乳类。 鸟纲 鸟类的胸骨特别发达,是飞翔肌肉的起点绝大多数鸟类的胸骨中央具高耸的龙骨突,以扩大胸肌的附着面。这类具尤骨突的鸟在分类上归入突胸总目,不善飞翔的少数鸟,如鸵鸟类,胸骨扁平,无龙骨突起,分类上归入平胸总目。 哺乳纲 哺乳类的胸骨包括一系列骨片,最前一节为胸骨柄,中间各节称胸骨体,最后一节为剑胸骨。剑胸骨末端接一宽而扁的软骨,称剑状软骨。善于飞翔的翼手

动物改变世界论文

《动物改变世界》课程论文

草原狼与人类历史 摘要:狼共有46个亚种,体型中等、匀称,四肢修长,趾行性,利于快速奔跑。头腭尖形,颜面部长,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嗅觉灵敏,听觉发达。多喜群居,常追逐猎食。食肉,以草动物及啮齿动物等为食。栖息于森林、沙漠、山地、寒带草原、针叶林、草地。除南极洲和大部分海岛外,分布于全世界。外形与狗、豺相似,足长体瘦,斜眼,上颚骨尖长,嘴巴宽大弯曲,耳竖立不曲,胸部略微窄小,尾挺直状下垂夹于俩后腿之间。毛色随产地而异,多数毛色棕黄或灰黄色,略混黑色,下部带有白色。栖息范围广,适应性强,山地、林区、草原、以至冰原均有狼群生存。夜 关键词:小古猫、群居、社会结构、狼图腾、领域 1.动物简介 名字:狼(学名:Canis lupus),或称为灰狼,哺乳纲,犬科,DNA序列与基因研究显示狼与家犬有共同的祖先,为现生犬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物种。 祖先:小古猫 进化历程:6,500多万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晚期,恐龙灭绝,奠定了哺乳动物繁荣昌盛的基础。5,000多万年前的新生代始新世,现代食肉动物的共同祖先麦芽西兽(Miacis)出现,食肉类动物走上漫长的进化之路。4,700多万年前的始新世中期,麦芽西兽逐渐分化出猫亚目和犬亚目两个大类群。猫亚目是现代猫科动物的祖先,而犬亚目则逐渐分化出现代犬科动物。始新世晚期,犬科最早从犬亚目中分化出来。犬科动物有三个亚科,为:今犬亚科,古犬亚科和类似鬣狗的恐犬亚科。其中,古犬亚科盛极一时,既有体型较大类似鬣狗的食骨者,又有体型较小类似郊狼的食腐者。古犬亚科的代表是黄昏犬。1,500多万年前,古代犬亚科逐渐灭绝。250多万年前,恐犬亚科(外观模样介于鬣狗和狗之间,具大而有力的嘴)全部灭绝。1,500多万年前,前两支亚科开始衰落后,现代犬亚科开始发展壮大,进化成为今天所有的犬科动物。700多万年前,就是中新世的后期,现代犬亚科从北美洲通过大陆桥来到了亚洲。成为现在犬科动物的直系祖先。灰狼发源于30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期。灰狼和恐狼共同生活过近10万年的时

发育生物学课程论文

动物附肢的发育和再生研究 摘要脊椎动物附肢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器官,它具有许多不对称的部分。虽然脊椎动物的附肢都是由体壁中胚层和外部的表皮共同形成的,但他们的最后形式却各不相同。在附肢中每一块骨和肌肉的位置都精密的组织在一起。一些两栖类具有恢复被截断附肢的能力。有尾类附肢明显的再生能力使它成为一个极好的研究附肢再生的系统。 Abstract Vertebrate appendages is an extremely complex organ, it has many asymmetric part. Although vertebrate appendages by the body wall mesoderm and the formation of a common external skin, but their final form, but different. Attached to each limb in a position of both bone and muscle tissue with precision. Some amphibians have to restore the ability of truncated limbs. Urodeles regenerate appendages make it obvious an excellent study with limb regeneration system. 关键词附肢发育再生 Keywords limb development regenerate 前言 脊椎动物,特别是鸡和两栖类附肢的发育包含了大量各种各样诱导的相互 作用。再生现象在动物中普遍存在, 一般认为在动物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过程中, 再生能力有逐渐减弱的趋势, 这与组织和器官分化程度有关。不少资料报道两栖 动物的再生能力很强, 尤其是在它们的幼体或蛙类的蛾抖阶段更是如此。并认为

实验动物学实验论文

实验动物学实验论文 实验名称:切断大鼠迷走神经的肺水肿模型制备设计班级:2013级生物技术班 设计人员:陈建文罗晓明叶东芹卿晓玲 设计日期:2015年11月 切断大鼠迷走神经的肺水肿模型制备(陈建文罗晓明叶东芹卿晓玲)

【摘要】[目的]:肺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过切断大鼠迷走神经,模拟人类肺水肿探究制备大鼠肺水肿模型的方法,提供一种较好符合临床肺水肿病理生理特征的实验性肺水肿动物模型。[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夹闭一侧迷走神经组和双侧夹闭组,夹闭迷走神经,观察动物的体征变化,确定大鼠肺水肿动物模型。[结论]:三组大鼠肺系数之间并无明显差异。 【Abstract】Objective]: pulmonary edema is a common disease, cut through the vagus nerve in rats, simulation human pulmonary edema inquiry system for preparation of the rat model of pulmonary edema, providing a consistent clinical pulmonary edema path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 of pulmonary edema. Methods: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sham operation). The ra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bilateral occlusion group. [Conclusion]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in the lung coefficient. 【关键词】肺水肿切断迷走神经术大鼠动物模型 肺水肿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引起肺内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平衡失调,使大量组织液在很短时间内不能被肺淋巴和肺静脉系统吸收,从肺毛细血管内外渗,积聚在肺泡、肺间质和细小支气管内,从而造成肺通气与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在临床上表现为极度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发绀,大汗淋漓,阵发性咳嗽伴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布满对称性湿啰音。肺水肿为内科危急重症,临床症状凶险,病情发展急剧,易并发呼吸、循环衰竭,病死率极高,如果不及时诊治,会引发严重的后果。目前,国内外复制实验性肺水肿的模型很多,如油酸诱导,注射生理盐水,吸入光气等方法,都有很明显的现象。我们采用切断迷走神经的方法,对大鼠肺系数等指标进行观察,观察肺水肿模型是否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SD大鼠24只,体重 200-290g,雌雄随意,由成都医学院实 验动物中心提供。 1.2实验药品与试剂:3.6%水合氯酸。 1.3实验仪器与器械:电子天平,注射器,烧杯,手术器械(解剖刀,解剖盘,解剖剪刀,手术线眼科镊等)、滤纸,计时器等。 2 方法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个组,A组B组C 组各8只大鼠。A组为假手术组,将大鼠称重,麻醉(用 3.6%水合氯酸麻醉,按100g/1mL的量)后,仅找出迷走神经,不做任何处理;B组为实验组,将大鼠称重麻醉(用3.6%水合氯酸麻醉,按100g/1mL的量)后,找出一侧迷走神经,用手术剪剪断;C组也为实验组,将大鼠称重麻醉(用3.6%水合氯酸麻醉,按100g/1mL的量)后,找出两侧的迷走神经剪断。手术处理后,观察大鼠有无呼吸频率改变、湿啰音、咳血、身体抽搐等体征变化,0.5小时后处死所有大鼠。在解剖时,先结扎气管以免液体外溢,然后将肺和心脏一同取出,剪去心脏和表面的脂肪组织,并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液体,最后分别将各组大鼠肺称重,计算肺系数(肺系数=肺重量(g)/大鼠体重(kg))。

英语作文:保护濒危动物

英语作文:保护濒危动物 导语:保护野生动物,就是关爱人类自己。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英语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保护濒危动物英语作文一:Animals Need Protecting Animals are natural resources that people have wasted all through our history. Animals have been killed for their fur and feathers, for food, for sport, and simply because they were in the way. Thousands of kinds of animals have disappeared from the earth forever. Hundreds more are on the danger list today. About 170 kinds in the United States aloneare considered in danger. Why should people care? Because we need animals, and because once they are gone, there will never be any are more than just beautiful or interesting. They are more than just a source of food. Every animal has its place in the balance of nature. Destroying one kind of animal can create many problems. For example, when farmers killed large numbers of hawks, the farmers'

实验动物论文

学校代码编号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实验动物》论文 题目:实验动物饲养管理 学院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方向)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2年12月26日

摘要 (1) 关键词 (1) 1 常用实验动物饲料 (2) 1.1啮齿类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 (2) 1.2饲料的种类 (2) 1.3饲料的质量要求 (2) 1.4饲料营养素对动物实验结果的影响 (3) 2 常用实验动物管理 (3) 2.1实验小鼠的饲养管理要点 (3) 2.2实验大鼠的饲养管理要点 (3) 2.3实验豚鼠的饲养管理要点 (4) 2.4实验兔的饲养管理要点 (4) 2.5实验犬的饲养管理要点 (4) 参考文献……………………………………………………………4、5

本文从常用实验动物饲料与管理两个方面讨论了实验动物的饲养与管理方法。饲料营养与动物生活环境因素影响着动物的健康与生活。本文说明了部分实验动物的饲养与管理办法,并结合学习实际,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 关键词:饲料管理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 1 常用实验动物饲料 1.1啮齿类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 大鼠、小鼠饲料蛋白质占18%-20%左右,粗纤维5%,粗脂肪4%。维生素A需求量为每公斤饲料含7000-14000IU,通常以加入1%的清鱼肝油来满足。应适当补充维生素E,每公斤饲料含60-120IU,以提高受孕率。 金黄地鼠饲料蛋白质占21%~24%,动物性蛋白尚应含相当比例,主要来源于鱼粉和鸡蛋。植物性蛋白主要来源于黄豆和豆粉。此外, 应喂饲一些白菜、萝卜、黄瓜等青饲料。 豚鼠饲料蛋白质占17%-20%左右,尤其对精氨酸的需要量较高。由于它的盲肠较发达,因而对纤维素亦有较高需要,应占饲料总量的10%-15%左右。豚鼠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因此要在饲料中添加。一般每公斤饲料含维生素C 1500mg,妊娠豚鼠每公斤饲料含维生素C 1800mg。实际喂养时,主要可喂饲苜蓿草粉、干草粉和(或)绿色蔬菜等。 兔,新生家兔一般要哺乳一个月左右才能开始吃饲料。家兔饲料中蛋白质应占14%-17%,粗脂肪占3%,粗纤维占10%-15%以上。饲料中应含大量干草,以补足其对粗纤维的基本需要量,从而可防止家兔因粗纤维摄入不足而导致腹泻。 犬,为肉食性动物,其饲料中应含20~24%蛋白质,4.5%-6.5%粗脂肪,3%

海洋生物学课程论文

海洋生物学导论公选课论文论文题目双壳类特征及种类的介绍 所在学院交通学院 专业物流管理 年级 09级 学生姓名黄晓辉 学号 091375026 编号 116 2010年 11月14 日成绩

双壳类特征及种类介绍 摘要:双壳类又称瓣鳃纲,为软体动物的一个纲,约有2万种。体具两片套膜及两片贝壳,故称双壳类。双壳类是无脊椎动物中生活领域最广的门类之一,分布很广,由赤道到两极,,由潮间带至5800米的深海,由咸化海至淡水湖泊都有分布,其生活时代最早可追溯到寒武纪初。通过多方面收集整理资料,本文对双壳类各种特征进行系统介绍,依据绞合齿的形态、闭壳肌发育程度和鳃的结构等,进行系统分类。 关键词:双壳类列齿目异柱目真瓣鳃目 前言 双壳类因具有大小完全相等的两壳而得名,两壳左右对称,每一壳无对称面.因此可和腕足类区别。瓣鳃纲约有2万种,依绞合齿的形态、闭壳肌发育程度和鳃的结构等,分为列齿目、异柱目、真瓣鳃目等三个目。其生活环境:生活在水中,大部分海产,少数在淡水,极少数为寄生,主要以底栖爬行或固着生活,以海藻或浮游生物为食。一般运动缓慢,有的潜居泥沙中,有的固着生活,也有的凿石或凿木而栖,少数营寄生生活。具有食用性、药用性和工业用途。 1.特征 1.1分布历史 双壳类因具有大小完全相等的两壳而得名,两壳左右对称,每一壳无对称面.因此可和腕足类区别。双壳类是无脊椎动物中生活领域最广的门类之一,约有2万种,分布很广,由赤道到两极,,由潮间带至5800米的深海,由咸化海至淡水湖泊都有分布,其生活时代:最早出现于寒武纪初,地史上有四个繁盛期:O(奥陶纪)__S(志留纪)早期。D(泥盆纪)淡水型出现,海生的继续繁盛。[1]广大地质古生物工作者先后在全国各地泥盆系中,采集了大量双壳类化石,在华南和西南地区,双壳类已被证实是泥盆系的主要门类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知的泥盆纪双壳类达40余属,200余种。中生代为取代期,海生的取代腕足类的地位。始新世至现代,为本类的全盛期。[2] 1.2壳与外膜 大多数双壳类有两枚相似的壳,身体可以完全缩入壳内。壳的大小、形状、颜色等随种而异。最小的壳仅有2mm长,如珠蚬类(Sphaeriidae)的一些种,最大的壳长可超过1m,壳重达300kg,如砗磲(Tridacna)。两壳背面有一突出部分称为壳顶(umbo),壳顶所在的一端为前端。根据壳顶位于身体的前端背面,可以将壳定位。围绕壳顶形成许多细密的同心线,称为生长线,随着年龄的增加、生长线也增多。两壳的前、后端及腹缘游离,背面有韧带(ligament)及绞合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