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社会思潮与中国社会思潮分析

西方社会思潮与中国社会思潮分析

西方社会思潮与中国社会思潮分析
西方社会思潮与中国社会思潮分析

西方社会思潮与中国社会思潮分析

学院:物理学院专业:凝聚态物理姓名:朱凯学号:2013321026摘要:本文从剖析社会思潮的概念入手,深入分析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源泉,西方资产阶级主要价值观及其优长、缺点,当代西方社会主要思潮,洞悉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对当代西方主要思潮的影响透视其本质。同时深入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对我国社会思潮的进行思考,最后分析如何才能正确的处理我国核心价值观与社会思潮的关系。

关键词:资产阶级价值观西方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思潮

一引言

在肯定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步性、现实性的同时,需要进行科学分析、辩证对待、大胆借鉴,同时又要进行彻底批判、坚决斗争、实践超越,透过对其特点深入剖析揭示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在阶级性质上的虚伪性、反动性和话语上的霸权主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复杂多变的社会思潮相继涌现,并对我国社会生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只有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才能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

通过对资产阶级价值观与西方社会思潮的分析,同时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思潮的进行思考,来明确如何才能正确的处理我国核心价值观与社会思潮的关系。

二资产阶级价值观与西方社会思潮

1 资产阶级价值观

如同资本主义在推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进步性一样,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同样具有进步性。

马克思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价值观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具有虚伪性、唯心性和欺骗性。

胡锦涛同志在《求是》杂志2012年第1期撰文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发展起来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和主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

如同资本主义在推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进步性一样,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同样具有进步性,而且首先是因为具有进步性才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马克思曾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同时,也正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专制社会、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大胆地采用了由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法国革命家罗伯斯庇尔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作为核心价值观。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英国的《人民宪章》,较为完整地表述了资本主义的这种核心价值观:人生来是自由的,权利是平等的;国家的主权在于人民,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政治上提出“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口号。这种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思想新价值观,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思想潮流和价值追求,并且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登上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舞台,发挥了积极的进步作用。

概括起来资产阶级价值观的优长主要表现为:

(1)反对了宗教的神性至上而提倡人性至上(高扬人性);

(2)破除了反对了封建等级制度而主张人人平等

(3)反对封建梦寐主张科学理性

(4)促进了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物质文明的发达

正如一枚硬币有两面,进步性是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面,虚伪性则是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另一面。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资产阶级思想家和政治家以抽象的人性论为依据,以绝对的普遍性为方法,借助强势话语霸权,把“自由、平等、博爱”说成是代表整个人类社会普遍利益的“普世价值”,承载这些价值理念的资本主义制度,则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发展趋势。马克思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价值观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具有虚伪性、唯心性和欺骗性,因为在这些价值理念中,现实的个人利益往往被说成是普遍利益,因此“愈发下降为唯心的词句、有意识的幻想和有目的的虚伪”。他认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自由、平等、博爱”才可能真正实现。

其缺点主要体现在:

(1)人道主义与社会现实矛盾——人道主义的招牌具有虚伪性编程了意识形态的说教;对落后民族的掠夺;

(2)主题主义——疯狂主体、绝对主体、主客二元对立、自然之死、人类生存困境(3)个体主义——无政府主义

(4)理性主义——理性专制,理性“新牢笼”,压抑人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

2 西方社会思潮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涉及广泛范围、包括众多流派。

(1)唯意志主义 以“重估一切价值、打倒偶像”为出发点 以高扬意志 贬抑理性为内容。以叔本华、尼采为代表人物。

(2)存在主义以“存在先于本质”、“人是绝对自由的”为主要内容。以海德格尔、萨特为代表人物。

(3)科学哲学流派以科学本身作为哲学的反思对象,以“证伪理论”、“范式理论”、“科学研究纲领”为主要内容。 波普、库恩、拉卡托斯为代表人物。

(4)精神分析学说以具体个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以“利比多”、“无意识”和人格结构理论 自我、本我、超我为主要内容。弗洛伊德为代表人物。

(5)西方马克思主义以早年马克思主义为研究对象。代表为力图用黑格尔改造马克思。

(6)西方人权理论 以人权思想在西方的历史演变和当代的最新发展为研究对象。

(7)凯恩斯主义 以强调政府调节经济,超前消费和膨胀性金融政策为内容。

(8)新经济自由主义 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强调经济私有化、鼓吹自由市场经济。

(9)未来主义 以当代新技术革命为背景,探讨全球问题以及社会发展阶段预测人类未来为内容。

(10)新功利主义 主要研究如何获取利益 如何追求幸福和快乐。

(11)后现代主义 以崇尚多元相对主义不确定性为方法,强调否定、摧毁、解构一切。

(12)文艺心理学说 以心理分析方式从事文艺创作 文艺批判和研究的思潮。

还有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心理主义思潮、社会学思潮、哲学人类学思潮、社会生物主义、历史学思潮、宗教哲学思潮等均属于人本主义思潮范畴。

人本主义是指以人为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尊严和自由,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和准则的哲学。因此,人本主义思潮通俗地说就是关注人的价值与尊严,围绕人的自由与解放而展开思考的一股思潮,是人类自我探索的思潮。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非理性主义倾向

非理性主义的先驱以叔本华、尼采为代表的唯意志主义反对古代的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认识你自己”反对近代的黑格尔的绝对理性主义哲学将人的意志、情感、冲动、欲望当作世界的本原可以产生和决定一切。认为人的本质在于意志贬低理性。受唯意志主义影响作为后起之秀的弗洛伊德主义泛性论、存在主义,强调个人情绪体验、人的绝对自由、法兰克福鼓吹性解放、性自由。非理性主义倾向在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中占统治地位。非理性主义倾向涉及到其他领域,如文化学、宗教社会学等有此倾向。这些思潮都不讲外界的客观存在将人的情感、意志、本能看成是决定性的。否定理性和科学在认识中的作用 夸大本能、欲望、直觉、情绪在认识中的作用。倡导人生观、价值观上的个人主义,将他人和社会看成是个人发展的障碍,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成地狱的关系。否定传统道德价值体系。宣传意志自由、选择自由自己做自己的上帝,尼采具有反对陈旧落后传统,唤醒人的主体性激励人自强不息的积极作用,但是又使个人主义在一些人头脑中膨胀。

(2)相对主义倾向

20世纪以后,占主导地位的绝对主义开始让位给相对主义。绝对主义的科学传统主要以牛顿为代表。相对主义最先冲击的是科学上的绝对主义主要依据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现代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科学上的相对论认为没有不变的空间、时间、物质。哲学上的相对论是从反对黑格尔的绝对主义哲学开始的。哲学上的相对主义强调现象高于本质,反对本质;强调个人的感性活动,乃至于个人具体的生活活动,反对抽象的个性;强调事物的变化性、偶然性、不确定;反对独断主义、教条主义、绝对主义;强调多元性、无序性、反对一元论。相对主义的价值心态,现代西方哲学上的这一特征逐渐渗透到20、21世纪西方心理学、伦理学、文化学和其他领域形成相对主义的价值心态在这种心态看来 似乎世界上没有什么绝对的价值没有什么值得追求的生活目标没有什么普遍的道德标准一切都是相对的。在这个世界上干什么都可以什么都可以干。相对主义的代表有维特根斯坦。逻辑实证主义、德里达。解构主义、罗蒂。新实用主义、利奥塔。后现代主义,相对主义思潮目前正深层次地影响着西方社会思潮的各个流派,逐渐地改变着并创造着西方人的一代新观念。(3)人本主义倾向

人性异化、关注人。现代化的工业文明愈是发展,人的生存问题就越突出。西方社会机械化生产的非人道化,将人变成了机器。社会政治生活的官僚主义化以及文化精神生活的标准化和同步化 造成了一切生活事务的平均化和人性的异化 同时也带来了人的孤独化和“与世隔绝”——《百年孤独》存在主义、现象学、人格主义、哲学人类学等人本主义流派认为 思想家们不应只关注科技发展和物质文明 而应更多关心现代人的困境、痛苦、恐惧、迷惘。精神分析和心理医生在西方人的生活中享有与法律与律师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弗洛伊德被称为人类心灵的哥伦布 将他与马克思、爱因斯坦、哥白尼、哥伦布、达尔文相提并论 是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学者。弗洛伊德前提被误解 黄色作品 洪水猛兽、野猪。

(4)注重全球问题,关注人类未来的发展

20世纪下半叶开始 以原子能、微电子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浪潮《第三次浪潮》托夫勒,席卷西方世界。以此为基础的经济发展出现新的特点:生产力迅速发展;市场急剧扩大;世界呈现开放性、一体化的现象。这种变化一方面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另一方面科技与生产力的发展又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许多全球化的问题。未来主义从全球角度探究人类面临的这些问题。未来主义理论的超前性和预测性体现了当代西方学术思潮的新动向。现时代的发展展示出的不同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特征人类不是向预定的未来世界移动、而是积极参与创造未来的世界。农业化社会人们总是着眼传统的历史经验工业化社会人们总是注重现实的实践活动和眼前利益得失 信息化社会 人们更注重从现

实中把握未来 从未来规划中发展现实。

(5)西方后现代社会思潮“反”特点

激烈的反传统、反权威、反理性、反对话语霸权、叛逆、颠覆、浮躁、迷惘;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合作对话、反对征服、战争;回归生活世界(人性世界而非功利世界),寻找人的自然家园、社会家园、精神家园。反对传统主体性形而上学——反对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和主体主义——不是“人在说话,而话说人”,人成为语言的工具——“人已死亡”宣告主体性形而上学的终结。反对普遍性、同一性和整体性,宣扬个体性、差异性和多样性——传统哲学以普遍性压制个体性,以同一性牺牲多样性,具有专制性的特征——反对方法上一元的、单向度的思维,提倡多元的、多维度的思维。反对理性主义,提倡功能性的非理性——理性绝对化、客观化,成为独立自存的“无人身的主体”,人成为理性的工具——理性的极权主义——理性话语包含一种暴力因素。传统哲学的终结,“非哲学”的登场——诗化哲学——无镜哲学——后哲学文化(culture of post-philosophy)。;体验的时代;本体论——生存论;控制论——解放论。

3 资产阶级价值观与西方社会思潮的关系

西方的社会思潮和西方的价值观总体上来讲是一致的,还是属于人本主义的,还是提倡人的自由解放的,并不完全相互违悖的。同时资本主义发展所形成的一整套核心价值观,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同样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明和价值共识的内容,成为人类文明史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勇于面对、深入批判又大胆借鉴的价值资源。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国当代社会思潮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必将创造出比以往社会形态条件下更为发达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为迈向共产主义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的基本主张。在当代中国,实现国家昌盛、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符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景,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美好前景,始终是一个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价值理想,是一个能够凝聚起亿万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宏伟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将其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为之做出不懈奋斗,在实践上极大发展了人民的自由和平等,极大发展了社会的公正和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涵盖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具有很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能是为人民服务,国家服务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的利益不只是物质生活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保证人民充分享有基本人权、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以平等为核心,逐步实现城乡平等、官民平等、教育平等。城乡平等就是要废除户口管理制度,消除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别,让人民根据工

作和生活需要在全国范围内自由迁徙。官民平等就是要废除官员特权,让农民、工人的养老金和社会福利不低于公务员。教育平等就是要使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受到同等质量的教育。

2 我国当代社会思潮

当前,对我国影响最大的社会思潮,主要是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普世价值。社会思潮不同于学术思潮。而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

主义和普世价值这四种社会思潮, 实质上都属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范畴, 对我国社会特别是青年的思想影响很大。

( 1)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民主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 实质上是一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民主社会党人也自喻为“资本主义床边的医生和护士”, 试图通过改良主义的方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弊病, 鼓吹用价值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在我国,有人主张用这种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 甚至宣扬只有民主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丧失信心的一种理论表现。这种思潮对我国的影响很深广, 主要因为它在当今世界特别是在欧洲国家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再加上它标榜一种似乎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 似乎不给社会带来阵痛和很大的代价, 通过逐步的改良就可以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和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来满足广大群众的利益需求。所以, 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尖锐对立的情况下, 特别是在“资”强“社”弱的情况下, 很多群众就会跟着他们走。貌似中立、貌似客观、貌似正确,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另外, 他们夸大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某些失误,攻击科学社会主义, 甚至还用马克思主义为幌子来欺骗和争取群众。民主社会主义同马克思主义有一定的历史联系,但它绝不是马克思主义, 更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正宗继承者。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第二,反对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不再把社会主义作为奋斗目标。第三,否定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科学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第四,主张通过社会福利制度解决社会两极分化。社会民主党人看到了搞市场经济必然带来社会两极分化,所以,他们主张在搞市场经济的同时实行福利制度。第五,主张政治多元化,攻击社会主义国家没有民主人权,是专制主义。

( 2) 新自由主义思潮

这种思潮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渗透到我国。新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多次到我国宣传这种思潮。目前, 它不止是一种思潮,作为一种政治主张已经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新自由主义是相对于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自由主义而言的, 是古典自由主义发展的一种极端的表现形式。在20 世纪30 年代资本主义大危机以前, 西方多数国家都奉行古典自由主义政策。在大危机来临之后, 凯恩斯主义就提出加强国家干预,加强宏观调控, 甚至罗斯福新政也出现了。在这期间,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经历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 凯恩斯主义代替了新自由主义,成为当时主导的政治理念。进入20 世纪70 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又陷入经济萧条和危机,凯恩斯主义提不出克服危机的有效对策,于是新自由主义就大行其道。20 世纪70 年代末和80 年代初,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里根出任美国总统,利用这一新的形势,大力推行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和政治政策,从此,新自由主义便上升为西方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对内对外的政策。新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是: 在经济上主张“使经济尽可能最大程度地自由化”、“尽可能快地私有化”,并且在财政和金融方面采取强硬措施保证自由化和私有化的实施; 在政治上极力鼓吹政治和文化的“一体化”, 推行美欧式的多党制、民主化,宣扬政治多元化和文化的美欧化,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西化”。以美国为

首的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利用由他们控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 向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行所谓的“新自由主义改革”, 试图在世界范围里建立以新自由主义为基本理念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实现他们称霸世界的“新帝国主义梦”。新自由主义对世界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受害的不仅有苏东社会主义国家, 而且有十年前发生金融危机的一些亚洲国家和盲目推行“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拉美国家。新自由主义不仅是一种影响巨大的社会思潮, 而且也是一种现实的经济、政治政策,它已经给广大不发达国家和地区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消极影响。

( 3)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五四运动以后,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产生和蔓延。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它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冲击着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人文精神。有人趁改革开放之际宣扬从“革命范式”转向“现代化范式”,借此,主张“告别革命”。通过反思历史,否定我们过去取得的伟大成就, 甚至认为革命运动就是破坏运动, 不加分析地指责近代史上任何革命运动( 从太平天国革命、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一直到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都是破坏运动, 对历史没有作出任何贡献。“告别革命”的作者更是从理论上提出要进行反省, 胡说什么最根本的反省就是反省革命的后遗症,通过这个反省来否定一切革命, 历史上一切革命运动包括农民运动都是不对的; 进而主张用调和、改良来取代革命, 否定我们的无产阶级政权,否定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宣扬一种反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历史虚无主义。

( 4) 普世价值观

这是近年来颇为流行的一种社会思潮。某些人大肆宣扬“普世价值”观, 认为从文艺复兴以来形成的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人权观念, 是任何时代、任何民族都应该奉行的普世价值, 甚至主张应该用这些自由、民主、人权观念作为今天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最近在东北举行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 有的学者提出“以人为本就是普世价值”。他把以人为本做了抽象的理解,和人本主义联系在一起, 主张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就是自由、民主、人权, 是人类共同的思想成果, 也就是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内容。这和我们当前所构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背道而驰的。难道要把资产阶级奉行几百年的资产阶级核心价值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吗? 如果这样, 改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而且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戈尔巴乔夫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和全人类利益、全人类价值所体现的就是这种“普世价值”,其结果导致了东欧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演变,使其变为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尖锐对立、贫富分化如此严重的情况下, 能够存在什么普世价值吗? 要从理论上深刻剖析资产阶级学者精心炮制出的普世价值观, 这的确也有很大的难度。我认为不仅要从历史上阐明资产阶级自由、民主、人权观念和抽象人道主义产生演变的过程及其历史作用以及在当代的影响, 而且要剖析作为普世价值的理论基础,从哲学上阐明人性、价值观中的个性和共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否则很难从理论上完全驳倒普世价值。这是哲学上的难题,稍有偏差就会导致实践上的失败。这也涉及到世界观、历史观深层次的根本性问题, 涉及世界观、历史观的对立。既然问题提出来了, 就不应该回避,应以科学的和革命的精神,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进行研究, 给予正确的回答。否则,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可能的。

三正确处理我国核心价值观与社会思潮的关系

当前,我国社会思潮多元并存、复杂多变,特别是错误的、落后的、保守反动的社会思潮对我国社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对和引领当代社会思潮十分必要和迫切。

(1)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为了丰富和活跃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要始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主张文化多元并存,鼓励和支持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文化发展;坚持主旋律与多样性并存。我国的主流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因而,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绝不允许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思潮的引领。鼓励和支持有利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的思想文化;积极引导属于思想认识问题内的思想文化,允许“发点牢骚,讲些怪话”;坚决回击否定四项基本原则、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反动思潮。否则,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势必导致人心混乱、天下大乱,给党和国家带来灾难。

(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信念凝聚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它既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更是鼓舞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旗帜;它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着人们的普遍愿望和共同追求。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信念,才能将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和个人的幸福联系起来;才能统一社会各个阶层人们的利益诉求、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才能排除一切消极因素的干扰,充分运用一切有利条件,凝聚智慧和力量,从而充分调动和引导人们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共同奋斗。

(3)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既为我们实现共同理想提供智力支持,又为我们克服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各种困难提供精神支柱。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五千年而不绝,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尽沧桑却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就是热爱祖国、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矛盾错综复杂,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大量涌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顽强斗志,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应对复杂局面,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

(4)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一个社会的道德状况如何取决于该社会全体成员的道德素质和价值取向,而人们道德素质的高低和价值取向的正确与否则又取决于他们的荣辱观。人们首先在思想上能够区分真善美和假恶丑,知道“什么是荣,什么是耻”,然后才可能在行动上做到褒荣贬耻、弃恶扬善。现在,一些西方的、非马克思主义的不良社会思潮不断涌入我国,对人们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运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十分必要和迫切。这就需要人们按照“八荣八耻”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的诱惑和侵袭,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利益关系,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俞可平:《当代西方政治思潮概述》,《教学与研究》,2004(6)。

[2] 黄武顺:《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内容与特点》,《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2(4)。

[3] 江传月、刘苍进:《当代西方政治自由主义思潮对我国青年学生的影响》,《重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2009(11)。

[4] 黄武顺:《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内容与特点》,《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2(4)。

[5] 靳辉明,《关于当前影响我国的四种社会思潮的剖析和思考》,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3)

[6]周兴忠.孙晓晖《十六大以来关于当代社会思潮与社会意识问题的研究述评》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5)

[7]梅荣政.《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53—57.

[8]王音;宋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社会思潮》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

[9]张理海《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6(06)

简述当代中国社会思潮

简述当代中国社会思潮 《辞海》中的社会思潮解释是:“某一历史时期内反映一定阶级或阶层利益和要求的思想倾向涌现出来的思想感情。”社会思潮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核心是一定阶级、阶层价值观念的反映。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思潮相继涌现,存在着以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公共知识分子,拜金主义,新左派等为代表的社会思潮;这些社会思潮多元并存、复杂多变,并且对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负面的;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才能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社会和谐。 一、中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社会思潮 1.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民主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又一种有相当影响的社会思潮。这种思潮以强调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为其主要观点,其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理论的替身。它是21世纪初出现的一种国际性政治社会思潮,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社会福利政策和民主化措施时,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我国改革开放后逐渐传播到中国社会,在知识界具有广泛的影响。民主社会主义过分强调价值的多元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核心价值和作为执政的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具有消解的负面作用。首先,中国经济仍然处于发展阶段,且人口众多,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缺乏实行高福利的社会政策的经济基础;其次,超前推行全民普选制,在缺乏公民社会的条件下,会演变为街头民粹政治,反而影响社会的稳定有序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中国社会现代化不能照搬民主社会主义的模式而只能批判地吸收其部分理念,并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2.新自由主义思潮。 新自由主义是一种以经济自由市场化为内核并拓展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社会思潮,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亚当·斯密等人的古典经济学的现时代承继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 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兴)【圣才出品】

第15章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兴 15.1复习笔记 一、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一)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兴起 1.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兴起的背景 (1)在教育领域,20世纪20、30年代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受到抨击和冷落,代之而起的是复归于“教师为中心”的要素主义教育等新传统教育。 (2)20世纪50年代,这种教育价值又由于沉重的学习负担和对学生情感和个性的压制而遭到抨击。 (3)现代人文主义者对教育现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并系统地阐明了他们的教育观点,从而形成了一股新的教育思潮。 2.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产生的基础 (1)哲学基础 ①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以人性论、认识论为主要内容,吸收了存在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思想。 ②现代人文主义者把存在主义者追求人的存在这一观念作为核心内容,认为教育和培养儿童的目标就是促使人的潜能的实现。 ③现代人文主义者把丰富人的情感生活看作是发展整体的人不可或缺的因素,并认为情感发展主要始于良好的人际关系。 ④在方法论上,它经由存在主义接受了现象学的方法,认为理解人的最好方法是不抱任

何先入之见,把一切先入之见搁到一边,进入他的世界观,以他的观点来看他的周围世界。 (2)心理学基础 ①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心理学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注重人类的意识经验,认为人具有一个完整的人格,所以不仅应从知觉角度去把握整体性,要致力于在教育中恢复整体的人的观念。 ②人文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虽然我们不可避免地受制于遗传、体质以及各种存在本身的条件,但我们在反映及运用这些存在的条件时,仍有自由。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自我实现。 ③人文主义心理学还接受了精神分析学派潜意识这一概念,但指出人的内在本质是善良的,至于各种本能需要的满足只会有利于生长;在教育上,应该让儿童体验到兴奋与喜悦,教育者只能引导而不能压制儿童的成长。 (二)现代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1.教育目标自我实现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面对现代社会的挑战,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促使“完美人性的形成”和“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即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人格特征是:(1)整体性,即个体不仅存身体、精神、理智、情感、情绪、感觉诸方面达到内部的有机整体性,而且在协调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也达到了和谐一致。 (2)创造性。创造性并非为少数天才所独有,而是每个人生来就存在的特质或潜能,因此应该从人的内部去寻找创造性的源泉。创造性的个体具有创造性的态度与倾向,表现出享受新事物和变革乐趣的性格,以及灵活恰当地应付突变情境的能力。 2.课程设置——由学科中心转向个体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提倡“软课程”模式,主张: ①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重视学习者的需要,包括情感发展、认知满足、个人价值等内

现代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第七章

第七章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福利理论发展 新趋势 第一节全球化与当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 一、全球化的特征与趋势 1、作为一个过程的全球化 ?阿尔布劳的观点; ?全球化的特征: ?融合vs分化与冲突; ?客观过程vs民族意识; 2、各种全球化的观点 ?全球村的观点:麦克卢汉的“同时性”、“压缩”、“收缩”概念;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观点:经济全球化; ?现代性的制度性扩张; ?文化全球化的观点; ?世界体系论的观点; 3、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是由各种全球化趋势构成的; ?在现代性条件下,人类活动在多重领域多层面展开的过程; ?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发展与冲突的过程; ?全球化充满不确定性和重大负面影响; 二、新右派与全球化 1、何谓“新右派”? ?由传统的放任自由经济学、极端自由意志论和反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混合体;

?共识:反凯恩斯主义和反福利共识;经济自由主义和政治保守主义; ?前者力图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恢复自由主义传统;后者恢复传统价值观; ?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异同; 2、新右派对全球化的态度 ?全球化的积极鼓吹者和推动者; ?重视传统、秩序和自由等价值; 三、全球化的后果及其对新自由主义的挑战 1、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独立性的冲击 ?全球化改变了传统的民族-国家的政治结构和治理方式; ?跨国公司权力的扩张; ?全球化的两面性: 2、全球化对社会福利的积极影响 ?为保障人们生活安全提供物质基础; ?激发人们对福利问题的关注; ?克服封闭市场的低效率和政治腐败; 3、全球化对社会福利的消极影响 ?经济效率vs人民福利的矛盾; ?经济上的贫富、政治上无权与强权的两极化; ?对民族国家和地方社会传统的破坏; ?传统国家治理模式的失效; 第二节社群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社群主义是一种政治哲学,也是一种社会理论; ?兴起于对20世纪80年代新自由主义的批判; ?试图以社会共同体传统来克服个人主义和道德利己主义;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期末考试复习题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期末复习题 1.阐述精神三变(尼采)理论的哲理。 答:尼采“精神三变”讲了三个关于骆驼、狮子、婴儿的故事。 (1)以三种生物骆驼、狮子、婴儿来譬喻人类精神的变化。他认为,精神会由骆驼变成狮子,再由狮子变成婴儿。骆驼,具有忍辱负重、意志强健有力、忍耐考验的特点;狮子,具有反抗的特征,是权力、威严、刚毅的象征;婴儿,有着超越,无欲望,无忧愁,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创造力的特点。 (2)这三个故事充满了哲理:在起步的人生过渡阶段,一定要有坚韧、朴实,像骆驼那样忍辱负重的精神;当人生步入到具有一定权力阶段的时候,一定要十分辨证的运动,就应该转向婴儿的精神,创造一个完美的境界。 (3)作为一个现代大学生,怎么对待毕业后的就业?要点:不易跳槽;把握“精神三变”的精神特点。(卢梭: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2.为什么说痛苦是人的一种财富? 答:(1)尼采认为,人生的痛苦是生命不可缺少的部分:“人类对生命的观察越深,对于受苦的观察就越深。”他说,人生就是一个过渡,像钟摆来回摆动;生命是一条毯子,苦难之线和幸福之线在上面紧密交织,抽出其中一根就会破坏整条毯子、整个生命。因此人的一生中,苦难、痛苦是必然的。 (2)以为痛苦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解放人的心灵,迫使生命的抗争。 (3)痛苦可以导致深刻的灵魂,它有助于人们的冷静的反思中去发现和揭示生命自身的内在矛盾,尤其是生命发展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转换过程。 3.何为“酒神精神”,请叙述“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的异同。 答:(1)“酒神精神”出自古希腊神话。尼采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宙斯之子狄奥尼索斯出生后人们无节制地狂欢乱饮的描写,通过融化个体生命,使生命的“小我”陶醉于宇宙的“大我”的境界之中。

社会福利思想考试内容

一、简答题(20分,4个题) 1.社会福利以及社会福利三个层面的关系 (1)社会福利是什么? 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和福利设施及相关的服务。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全民福利三个领域。 狭义的社会福利国家和社会针对少数的穷人和在身体与精神方面需要给予特殊照顾的人提供的物质帮忙和服务。 (2)社会福利的三个层面以及三个层面的关系 三个层面:理论、政策、社会服务。 关系:三个层面的内容构成了一个系统,社会政策和社会行政与社会工作构成了社会福利服务的主要领域,实践并创新社会福利理论;而理论的研究则通过形成福利思想和价值观为社会福利实践提供证据。 社会福利思想:(I)(解释为什么提供服务)→→社会服务 (II)(宣扬)→→→→→→→→→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提供什么服务)→→→→→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具体的服务层面。 2.社会福利制度定义以及类型 (1)社会福利制度定义:是人类社会为达到一定的福利目标而建立的某种制度设置,或者社会(包括政府和民间组织)对个人承担的“制度化的集体责任”。 (2)类型:残补型或剩余型的制度以及制度性的福利制度。早期的福利制度是前者,后者是现代福利制度的主要形式。 (3)残补型或剩余型的制度,通常与慈善救济事业联系在一起,属于济贫服务。专门为社会弱者提供服务和救济的设置和措施,是不完全的社会福利制度。 制度性的福利制度面向全体国民,使福利保障的范围从针对少数人的反贫困方案扩展到全民的教育、医疗、就业和养老等关系人们生活安全和生活质量等政策措施和服务上。 3.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变化过程 (1)人道主义思想。 (2)公民权利的观念。 (3)福利国家及其局限。 (4)社会福利思想多元化。 4.社会民主主义的基本观点 (1)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必要性; (2)需要以渐进方式实现社会主义,强调党内民主的重要性。 5.费边社的基本思想观点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 1、“十七年文学”又指的是1949年至文革前的文学。 2、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 3、陈忠实的《白鹿原》和王安忆的《长恨歌》,一部是乡土文学的经典,一部是都市文学的名篇。 4、在“十七年时期”,最具传统文人意味,受西方文化影响最深的农村题材小说家是周立波。 5、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现代芭蕾舞剧是《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 6、五六十年代,女作家的主要作品有茹志鹃的《百合花》、杨沫的《青春之歌》、宗璞的《红豆》等。 7、80年代中期兴起的寻根文学中的《爸爸爸》的作者是韩少功。 8、《白鹿原》中的地主形象主要有白嘉轩、鹿子霖和郭举人。 9、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和浩然的《艳阳天》,都将目光对准了农村合作化运动。 10、1962年8月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又被称为“大连会议”。 11、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的作品分别是表现了“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的《暴风骤雨》和表现了“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山乡巨变》。 12、记录了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和杨沫的《青春之歌》等。 13、60年代初的当代戏剧文学创作的第二个高潮中,京剧现代戏剧的主要收获有《红灯记》、《智取虎威山》、《芦荡火种》等。 14、京剧《智取虎威山》取材自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15、在当代文学史上,赵树理的唯一一篇不在“褒贬毁誉之间”的小说是《登记》。 16、王蒙笔下的干部形象主要包括《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刘世吾、《想见时难》中的翁式含、《蝴蝶》中的张思远以及《踌躇的季节》中的犁原等等。 17、1957年的“反右”斗争扩大化后,许多作家转向历史题材创作,期间的主要成就有郭沫若的《蔡文姬》、老舍的《茶馆》、曹禺的《胆剑篇》和田汉的《关汉卿》等。 18、朦胧诗派中的“三个崛起“分别指的是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邵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和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19、舒婷的成名作是1979年的《致橡树》。 20、“山药蛋派“又称为“山西派”或“火花派”。 21、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是《红灯记》、《沙家滨》、《智取虎威山》、《奇袭白虎团》、《海港》、《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和《芦荡火种》。 22、奠定了金庸武侠小说大宗师地位的小说是《射雕英雄传》。 23、“新派武侠小说”的武侠三大家分别指的是梁羽生、金庸和古龙。 24、50年代中期之后,台湾诗坛上的现代主义文学社团主要有现代诗社、创世纪诗社、蓝星诗社等。 25、今天派的代表诗人有北岛、舒婷和顾城,其代表作分别是《回答》、《宣告》;《致橡树》、《祖国啊,亲爱的祖国》和《我们去寻找一盏灯》等。 26、韩少功、王安忆、梁晓声等作家通常被称为“知青作家”。 27、17年长篇小说代表作“三红一创“中,’’三红”指的是吴强的《红日》;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梁斌的《红旗谱》。“一创”指的是柳青的《创业史》。 28、归来派指的是文革结束后从各处归来的受迫害的作家们的总称,其代表人有《光之礼赞》

西方现代美术思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816660988.html, 西方现代美术思潮 作者:付小琳 来源:《时代报告》2012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J2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5-0108-01 摘要:装饰主义Art Deco即放射状的太阳光与喷泉形式:象征了新时代的黎明曙光;摩天大楼退缩轮廓的线条:二十世纪的象征物;速度、力量与飞行的象征物:交通运输上的新发展;几何图形:象征了机械与科技解决了我们的问题;新女人的形体:透露了女人赢得了社会上的自由权利;打破常规的形式:取材自爵士、短裙与短发、震撼的舞蹈等等;古老文化的形式:对埃及与中美洲等古老文明的想象;.明亮对比的色彩。 关键词:西方现代美术;装饰主义;运用;风格 从人类艺术的诞生时,就没有离开过“装饰”这个名词。人类的艺术起源与原始的装饰有着某种不可割舍的关系。著名的美术史学者沃尔夫林就认为“美术史主要是一部装饰史”。装饰在原始社会是人们所创造的艺术的审美核心。各种彩陶纹样成为各种装饰美、形式美的标本。装饰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包含着特定的社会感情和文化意识。它不仅是“装饰性”的,从秩序、线条、形式、色彩等方面带给人们以审美愉悦,而且是“文化性”的,从文化、理想、象征、历史等方面满足人们更深层次的需要。沃林格在《抽象与移情》中说到:装饰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于:一个民族的艺术意志在装饰艺术中得到了最纯真的表现。装饰艺术必然构成了所有对艺术进行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基础,装饰对于现代设计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发展历史演变与渊源 19世纪20--30年代的欧美设计革新运动。在大工业迅速发展、商业日益繁荣的形势推动下,欧美的工业设计逐渐走向成熟。仍然经常留恋手工业生产的新艺术设计运动,己不能适应普遍的机械化生产的要求。以法国为首的各国设计师,纷纷站在新的高度肯定机械生产,对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的现代建筑和各种工业产品的形式美和装饰美进行新的探索,其涉及的范围主要 包括对建筑、家具、陶瓷、玻璃、纺织、服装、首饰等方面的设计,力求在维护机械化生产的 前提下,使工业产品更加美化。巴黎是装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1925年在巴黎举办了装饰艺术展,装饰艺术运动因此得名并在欧美各国掀起热潮。在法国,装饰艺术运动使法国的服饰与首饰设计获得很大发展,平面设计中的海报和广告设计也达到很高水平。在美国,装饰艺术运动受到百老汇歌舞、爵士音乐、好莱坞电影等大众文化的影响,同时受到蓬勃发展的汽车工业和 浓厚的商业氛围的影响,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国装饰风格和追求形式表现的商业设计风格,它们从纽约开始,逐渐从东海岸扩展到西海岸,并衍生出好莱坞风格。美国装饰风格20世纪30年代传至欧洲,使欧洲的装饰艺术风格更加丰富。在英国,装饰艺术风格始于19世纪20年代末,突出表现在大型公共场所的室内设计和大众化的商品。

简述当代中国社会思潮

出品百技网ZBZ-2.5(4)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原理与维修 其实,,看上去,这个电路图有点复杂。我们先来看看照明综保的电路图(点击图片可放大)开关还简单。80QBZ-80开关原理差不多,甚至说比如果你不去修综保插件,照明综保和这样分析起来就比较简单我会先把综保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讲解。在这个开关讲解的过程中,开关原理时使用的方法了。等大家熟悉了之后,再来讲保护插件的工作原理。就像我讲80 一样,由浅至深,逐步讲解,争取让每位坛友都能看懂,学会。 上面这张图就是照明综保的主回路,你可以对照上一贴主变压器连接图来看这张图。电源接线柱(在接线室内)L1、L2、L3(多数开关标识的是X1、X2、X3)连接到隔离开隔离开关的出来之后,通过两个熔断器连接到主变压器的一次侧。这样,当合上隔离关上,

的电源在通开关,主变压器的一次侧得电,在二次侧就会感应出127V的电源。这个127V、连接到交流接触器上,从交流接触器出来,接到负载接线柱U、V过两个熔断器FU3、FU4。Xb从V相分出一根,Zc)同时从为W相分出一根线,为Xa,(多数开关标示为WZa、Zb、、W是接照明灯用的,Xa、就是接线室内的5个负载小接线柱。UV、、U、V、WXa、Xb Xb是接信号用的。吸合。照明或信号负载当按下启动按钮(为了简化,图中未标出),交流接触器KM 断开,负载停止工作。就会得到电源工作。当按下停止按钮,交流接触器KM 下一贴,我们将众位坛友先把这个搞清楚了,这就是照明综保的主回路工作原理,很简单。是如何吸合的。综合保护器的控制回路,也就是按启动按钮,交流接触器KM ZBZ-2.5(4)M照明综保控制回路工作原理 上一贴,讲了照明综保的主回路,这一贴讲控制回路。为了简化原理图,让初学者更容易理解,我们先省略综保插件内部的工作原理。有的坛友也许会问,不学综保插件的工作原理,怎么维修呀。其实是一样,我们可以把综保插件看做一个整体,只需要了解他的功能,一样可以修好照明综保。在实际的工作中,也没有几个人会去修综保的插件,万一插件坏了,都是更换新的。当然,为了让坛友更好的理解照明综保的原理,我们会在后面介绍综保插件的工作原理。 上面这张图(点击图片可放大),是照明综保的控制回路。图中的白色部分,是综保插件的内部结构,虚线下的数字,是综保插件的引脚号。 在主回路中,交流接触器CJ吸合,负载部分Za、Zb、Zc和Xa、Xb就会有电。交流接触的CJ的吸合,要靠CJ的吸合线圈来驱动。【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和我们在80开关中讲到的真空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差不多,都是靠吸合线圈(电磁铁)来带动动触点来进行工作的。大家可以找一个交流接触器拆开来看看。我在这里就不讲了,因为太简单

2019年继续教育专业课中外教育史题库

?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 ? 1 .福禄贝尔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把自然哲学中的“进化”的概念完全而充分地运用于人的发展和认的教育,从而提出() ?A.适应自然 ?B.全面发展 ?C.创造性 ?D.统一性 ?参考答案:A ? 2 .梁漱溟是()的代表人物。 ?A.生活教育 ?B.职业教育 ?C.乡村教育 ?D.平民教育 ?参考答案:C ? ? 3 .“癸卯学制”文件的正式名称是()。 ?A. ?《钦定学堂章程》 ? ?B. ?《高等学堂章程》 ? ?C. ?《奏定学堂章程》 ? ?D. ?《中小学堂章程》 ? ? ?参考答案:C ? ? 4 .下哪一项不是孔子的道德教育的原则。() ?A. ?持志养气 ? ?B. ?立志乐道 ?

?C. ?克己内省 ? ?D. ?改过迁善 ? ? ?参考答案:A ? ? 5 .“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由谁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来的?()?A. ?荀子 ? ?B. ?孔子 ? ?C. ?孟子 ? ?D. ?庄子 ? ? ?参考答案:C ? ? 6 .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 ?A. ?王充 ? ?B. ?董仲舒 ? ?C. ?贾谊 ? ?D. ?郑玄 ?

? ?参考答案:B ? ?7 .蔡元培认为教育的的最终目的是()。 ?A. ?发展人的个性 ? ?B. ?涵养道德 ? ?C. ?开发“民智” ? ?D. ?造就“完全人格” ? ? ?参考答案:D ? ?8 .夸美纽斯关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教育理念被称为()思想。?A. ?“泛智” ? ?B. ?全民教育 ? ?C. ?和谐发展 ? ?D. ?全面发展 ? ? ?参考答案:A ? ?9 .抗日战争时期,为保存国家教育实力,国民政府将一些著名大学西迁并进行合作。组成西南联合大学的是北京大学 ?A.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国际关系基础理论(Ⅰ)【圣才出品】

第六章国际关系基础理论(Ⅰ) 6.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国家利益论★★★ 1.国家利益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见表6-1) 表6-1国家利益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2.关于国家利益问题的研究(见表6-2) 表6-2关于国家利益问题的研究 3.关于国家利益问题的新探索(见表6-3) 表6-3关于国家利益问题的新探索

考点二:权力论★★★ 1.国内政治中的权力理论研究(见表6-4) 表6-4国内政治中的权力理论研究

2.国际关系中权力的含义(见表6-5) 表6-5国际关系中权力的含义 3.国际关系中权力的存在与根源(见表6-6) 表6-6国际关系中权力的存在与根源

4.权力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1)权力的运用必须和国家利益相吻合。只有明确国家利益、正确判断国家利益,权力的运用才会而不会对国家利益有益。 (2)外交因素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作用的最重要因素,外交的权力发挥不好会影响到国家的权力。 (3)国家的权力受到声誉和道德的限制。主要体现在一个国家的领袖人物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名誉。 (4)权力的运用还受到国际和国内的社会条件所限制的。当一个国家在对其他的国家进行侵略和干涉的时候,国际和国内的舆论压力会直接影响国家的权力。

考点三:冲突论★★ 1.冲突的概念 关于冲突问题的研究首先是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学角度开始的,其基本含义包括: (1)冲突是指某一可确认的人或群体,有意识地反对一个或几个可以确认的人或群体,原因是它们各自在谋求不同的目标。 (2)冲突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包括人与自然的斗争。冲突的表现最初是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和竞争的关系。 (3)冲突的形式有暴力的和非暴力的,有显性的和隐性的,有可控制的和不可控制的,有可解决的和不可解决的。 (4)冲突存在于宇宙万物之中。无论国际体系如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如何,冲突都是存在的。人们不能指望消灭冲突,同时也不能没有冲突。 2.冲突论研究的历史回顾(见表6-7) 表6-7冲突论研究的历史回顾

近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评述

试 述 萨 特 存 在 主 义 思 想 概 述 课程名称:近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评述学院: 学号: 编号: 姓名:

[摘要]:存在主义一词的拉丁文existentia,意为存在、生存、实存。存在主义哲学论述的不是抽象的意识、概念、本质的传统哲学,而是注重存在,注重人生。但也不是指人的现实存在,而是指精神的存在,把那种人的心理意识(往往是焦虑、绝望、恐惧等低觉的,病态的心理意识)同社会存在与个人的现实存在对立起来,把它当作唯一的真实的存在。萨特的存在主义~ “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萨特标榜个人的生活、自由、存在放在第一位!但我个人认为“存在主义”的意义是“存在必有其合理性”。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必有我们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不必作过多的烦恼与焦虑,不妨效仿老庄的哲学思想来知道我们的人生,即我所谓的“存在主义”。 关键词:存在、本质、人生、自由 萨特哲学思想:人生是荒谬的,现实是令人恶心的;人存在再先,本质在后;人存在并选择着,自由创造,而后获得自己的本质,人在创造自我本质的过程中,享有充分自由。 一、“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的存在主义第一要素“存在先于本质”:认为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所谓存在,首先是“自我”存在,是“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我不存在,则一切都不存在。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即是“自我”先于本质,也就是说,人的“自我”决定自己的本质。 难道只因萨特的存在主义来自战争中的特殊环境,人们就说他不免偏激。那么“一般来说,人总是受‘本质’支配,只有在极端的情况下,才会回到‘存在’”这句话我个人认为是否也偏激呢? 我认为一个人首先要存在这个世界上,然后才能体现自己的本质,才能发挥自己的价值,如果一个人都已经不存在,所有的一切对于他来说还存在吗,对于他来说还有什么本质吗,对于他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吗?而那些存在的人来说他们还有存在的意义,他们能决定自己的本质,但这些只是对于存在的人来说,试想如果连你自己都感觉到自己不存在,对于你就像空气一样,你还有什么本质而言,你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而言?只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因此我不觉得萨特的观点有所偏激。我认为他的前提条件是对于不存在的人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笔记

第一章自由主义 1、什么是自由,自由主义的政治原则有哪些? 答:自由是指按照自我的意志行事,自己选择、自己决定、自己负责,自我实现,不受强制。 ①自由至上,权利神圣:自由和权利容易受到他人、本国政府和他国侵犯。因此应受到自我保护、政府保护和法律保护。 ②有限政府原则:为防止政府超越保护人权的职能,政府的权力必须受到限制。 ③法治原则:限制政府权力的主要方法,就是政府必须以正式公布的经常有效的法律进行统治,而不是以临时的命令进行统治。 ④代议制原则:法律的制定应该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所组成的议会来承担。 ⑤分权原则:为了实现法治,保障人权,防止权力滥用,国家权力应该分开,由不同的机构分别行使。 ⑥人民同意原则:政治共同体的形成以及政府的建立和变更都应该得到人民的同意。 ⑦人权原则⑧政教分离原则⑨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2、古典自由主义是如何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何特点,存在什么问题? 3、新自由主义是如何兴起的,其理论基础和政策主张主要有哪些? 答:兴起:19世纪末期,西方发达国家相继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社会贫富分化加剧,阶级矛盾激化,工人运动发展,古典自由主义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适应,最终催生了新自由主义。 理论基础:格林的积极自由理论;韦尔的新个人主义;杜威的积极自由主张。 政策主张:①抛弃自由放任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全面干预。 ②扩大政府权力③建设福利国家④进行财富再分配 ⑤扩大直接民主⑥提倡社会公平 4、保守主义是如何兴起的,有什么特点? 答:兴起: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政治动荡,出现反战运动、民权运动、新左派运动和对政府的其他抗议活动,70年代爆发了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严峻的现实引起人们对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怀疑和批评,形成新保守主义。 特点:①保守主义带有较多的经验主义色彩,对崇拜理性和滥用理性的现象进行批评。他们既强调理性的限度和经验知识的重要,又重视历史传统的作用和社会的自发演化性质。 ②保守自由主义者强调校级自由,批评积极自由观会导致强制,最终破坏自由,认为真正的自由应该是消极自由,即摆脱他人干涉的自由或不受制于他人专断意志的自由。 ③保守自由主义则坚决捍卫自由市场秩序,经济上,保守主义者揭示政府的失灵和政府干预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政治上,他们集中批判政府干预导致的政府超载、官僚主义、行政效率低下以及对自由、民主和法治的破坏。哲学上,他们主要批判了国家干预主义的哲学基础同时为自由市场秩序提供了新的哲学论证。 ④保守主义更强调民主的间接性质。主张恢复间接民主,提倡能人统治或专辑治国论。 5、旧个人主义与新个人主义有何区别? 答:旧个人主义: ①个人是单一的、最封闭的存在,是原子个人。 ②所有权理论:个人是他自己身体和能力的所有者,他所创造的价值被视为身体所有权的延伸。 ③个人利益是至高无上的,不存在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的社会利益。 ④只有个人才能对自己负责,不存在集体的或社会制度的责任。 新个人主义:

北京大学《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作业含标准答案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社会福利思想的是()。(教学视频第五章第一节) A. 孙中山 B. 龚自珍 C. 郑观应 D. 洪仁玕 标准答案:C 2.社会福利制度只扮演常态社会结构——家庭和市场功能失效后的补救角色是()社会福利。(视频教学课件第三章第三节、教材第二章第二节) A. 剩余性 B. 补救性 C. 制度性 D. 福利国家 标准答案:A 3.职业福利的特点不包括下面哪一项()。(教材第八章第一节) A. 以业缘关系为标志 B. 受到单一因素的影响 C. 具有功利性 D. 普遍性与差异性相结合为原则 标准答案:B 4.下列哪一项不是儿童社会福利的需求()。(视频教学课件第七章第一节,教材第六章第一节) A. 满足休闲和娱乐需求 B. 拥有社会生活能力的需求 C. 免于被剥削伤害的需求 D. 无障碍的需要 标准答案:D 5.一些身体健康的老人,他们还希望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属于老年人的()。(视频教学课件第六章第一节、教材第五章第一节) A. 经济需求 B. 社会需求 C. 健康需求 D. 生活需求 标准答案:B 6.下面哪项是职业福利中政府规定的法定福利()。(教材第八章第一节) A. 工伤事故补偿 B. 企业年金

C. 教育资助 D. 带薪休假 标准答案:A 7.下面实行高福利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国家是()。(视频教学课件第三章第一节,教材第二章第二节) A. 英国 B. 美国 C. 日本 D. 新加坡 标准答案:A 8.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各种政策和社会服务,旨在解决广大社会成员在各个方面的福利待遇问题是()。(视频教学课件第一章第二节、教材导论) A. 广义的社会保障 B. 狭义的社会保障 C. 广义的社会福利 D. 狭义的社会福利 标准答案:C 9.对于残疾人,特别是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将他们供养起来从而表示对残疾人的责任和爱。这是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哪一种理念()(教材第七章第一节) A. 供养理论 B. 回归社会论 C. 增能理论 D. 活动理论 标准答案:A 10.德国实行的社会保障模式属于()。(视频教学课件第三章第一节,教材第二章第二节) A. 国家型社会保障制度 B. 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 C. 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 D. 高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标准答案:C 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1.计划经济时期出现了员工福利的失序、失衡、失范问题。(教学视频第九章、教材第八章)标准答案:错误 12.医疗康复、教育、就业、无障碍均是残疾人的特殊福利需要。(教学视频第八章第一节)标准答案:正确 13.生活收入性福利、医疗福利、家庭养老与家庭福利、社会福利服务、老年人优待以及救助保护均是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内容。(视频教学课件第六章第三节,教材第五章第一节)

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1

透过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看当代西方主要思潮的实质 摘要:本文从剖析社会思潮的概念入手,深入分析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源泉,西方资产阶级主要价值观及其优长、缺点,当代西方社会主要思潮三个方面,洞悉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对当代西方主要思潮的影响透视其本质。 关键字:社会主义思潮;资产阶级价值观;当代西方思潮;人本主义 1.引言 在肯定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步性、现实性的同时,需要进行科学分析、辩证对待、大胆借鉴,同时又要进行彻底批判、坚决斗争、实践超越,透过对其特点深入剖析揭示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在阶级性质上的虚伪性、反动性和话语上的霸权主义。 在对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实质进行探索前,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一个问题,什么是社会思潮?社会思潮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一定阶段、一定阶层的利益和要求的一种思想倾向。或者说社会思潮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之上,具备某种相应的理论形态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带有某种倾向性的思想趋势。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并适应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状况和要求在社会上流传甚广、影响较大的思想潮流。 思潮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向着成熟的学术理论发展,向着普遍的社会心理发展,渗透和沉淀,影响力不断扩大。 社会思潮具有6大特点 (1)历史性。表现为社会思潮总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并带有该时代的印记,对该时代人们的精神层面、生活层面起着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影响。 (2)区域性。表现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文化背景、生产力水平的差异而生成的各异的社会思潮。社会思潮有国外引进的,也有本土产生的。 (3)群体性。表现为社会思潮在一定阶级或阶层的人群中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与支持,显现出绝大多数人的共鸣与趋同。 (4)功利性。表现为社会思潮作为一定社会利益集团的一种愿望表达,它总是带有明显的目的亦即功利色彩,与其利益和要求联系在一起。 (5)变异性。表现为社会思潮的时效,并非一成不变。当现有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方向一致时,其思潮就能保持、维护、控制在稳定的状态;反之,就会刺激社会信息反馈机制的调整,迫使意识形态升级换代,以新的面目出现。 (6)症候性。表现为社会思潮是社会心理和社会情感的表征,是政治、经济矛盾运动的直接反映。大量社会潜意识的产生和郁积会蔓延成某种症候,并以象征化的符号来宣泄。 综上所述,社会思潮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具有社会现实基础、有群众基础、有广泛的影响力。 2. 当代资本主义价值观及对西方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是指产生于西方社会、发生于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社会思潮。 一、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产生的根源及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思想源泉

关于当前影响我国的四种社会思潮的剖析和思考

2009年3月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Mar.2009第21卷第2期Journal of Chongqing U niversity of Posts and T elecommunications(Social Science)V ol.21 No.2 关于当前影响我国的四种 社会思潮的剖析和思考3 靳辉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100732) 摘 要: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说明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同时,西方价值观和各种思潮乘虚而入,就目前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和普世价值观等西方社会思潮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研究这些思潮,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8268(2009)022******* 一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如我们在改革之初所预期的那样,国民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国在30年里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刚刚结束的第29届奥运会就是一个充分的体现,最近我国又成功发射了“神七”飞船,更显示了我们的力量。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应该很好地总结30年取得的宝贵经验和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经验和问题。我们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几年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应该从理论上来总结这些经验,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规律的认识。把以往的经验教训作为我们继续前进的基础,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发展问题是世界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自工业革命200多年以来,世界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上世纪70年代初,一些西方学者发表了多篇文章探讨这些问题,罗马俱乐部还提出了“增长的极限”,即这种发展已 ? 1 ? 3收稿日期:2008212216 作者简介:靳辉明(19342),男,山西侯马市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委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政治学科召集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审组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副组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以及当代社会思潮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在7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思潮主要为三个方面 1,传统思潮如保守主意和自由主义以及教派主义民族主义等 2,新派思潮如女权主义和绿色和平主义、以及后行为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 3,学科交汇如新政治经济学和政治社会学等 影响: 政治思潮作为一种观念形太大致归结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备共同政治倾向和广泛影响的重大政治思想潮流。以此基础上我们能够得到:思潮具有理论导向作用,即对某一时代的普遍政治观念,或者是政治学说的发展方向具有直接的带动作用。从政治概念研究的角度上来说,它与政治学说有很大的不同,政治学说历史影响长远,相对稳定持久,可能一时不为更广泛的民众所了解。而政治思潮是一种社会曾面的动态思想倾向,它蕴涵着某种价值取向和方法论的意义。判断某一政治思潮的特点,地位和重要性,不是取决于它在

某一历史时期是否重复出现,存在多长时间,而是在于它是否能成为标志政治观发展的潮流,凡是能够成为某个时期具有主导性的政治思潮,总是具备广泛的群众倾向,影响其对应的政治活动,甚至能影响到政治学说的发展。 也可以说,政治思潮是政治学说的发源地,作为某部分人的思想倾向,它不是孤立的,而且是必然有着与社会接轨的现实存在其中。而政治学说的背景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政治思潮的发展。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可以说流派纷呈,五花八门。王玉莉主编的《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介绍的十二种思潮是其中较有影响的代表,包括新自由主义、女权社会主义、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未来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后殖民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市场社会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第三条道路”等。本书依据翔实材料客观地论述了十二种思潮形成的历史背景、思想来源、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基本主张,对每一种思潮的合理因素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态度鲜明,期望能为青年学生和广大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大纲 (2006年制订) 课程编号: 英文名:Modern Social Welfare Thought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 前置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公共经济学 后置课:无 学分:3学分 课时:54课时 主讲教师:黄斌 选定教材:丁建定,魏科科.社会福利思想[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课程概述: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以主要社会福利思想流派为主线,注意从多角度研究、阐述和讲授主要社会福利思想家及流派的思想的内容,在讲授和阐释某一流派的主要社会福利思想时,注意历史发展进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在阐述主要社会福利思想家及流派的社会福利思想时,以参考和引述其社会福利思想经典作品为主。该课程内容包括: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萌芽形成和发展、空想社会主义福利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功利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马克思主义社会福利思想、英国新自由主义和集体主义,以及德国新历史学派的社会福利思想、凯恩斯主义、瑞典学派的社会福利思想、社会民主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新古典学派社会福利思想和新保守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思想与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社会福利思想,以及西方福利经济的发展,等等。 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和完整地了解社会福利思想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理解和掌握社会福利思想发展史中主要流派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基本分析方法、主要思想,以及各个流派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特别是联系微观、宏观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知识,加强学生关于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功利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马克思主义社会福利思想、英国新自由主义和集体主义、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以及国家发展理论的学习和应用,并通过理论的学习来达到加强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经济社会的感性认识,以及培养学生利用理论和逻辑推论解释现实的能力。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努力形成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对称平衡的最佳教学模式。方法包括: 1.以老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的教学模式。 2.采用多媒体教学。 3.集中辅导要紧密结合主教材,配合使用其他教学媒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内容要点,选用一些历史案例和现实经验引导学生运用有关理论去分析社会福利领域中的一些现实问题。

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

【摘要】十八大以后各种社会思潮发展出现新变化,在复杂多元的局面中不断寻求与党的理论政策的契合点,谋求新发展,在保持群体性特征的前提下走平民化路线。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就要实行尊重包容的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实现先进文化对社会思潮的有效整合。 【关键词】社会思潮创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思潮是对主体政治意识、政治价值观的反映,将社会环境中的现实问题以思想理论的形式表现出来,影响人们的价值选择。十八大的召开为各种社会思潮提供了探讨争论的平台,它们或者将十八大中的某些改变当做自派理论观点的写照,或者对十八大的某些观点提出批判,或者借此对自己的理论进行改造使其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十八大以后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出现了新趋向、新特点,引起了学者与普通大众的广泛关注。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新变化 十八大报告在总结以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验的同时,提出了继续深化改革、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措施。其中关于道路、体制的新提法、新观点引起了激烈探讨,各种社会思潮在激流暗涌、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出现了新变化。 首先,十八大以后各种社会思潮出现复杂多元的局面,消极与积极共存。2013年《人民论坛》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潮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2013年最受关注的十大社会思潮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主义、创新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论、宪政思潮、民粹主义、

新左派、新儒学、伪科学。①其中有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的新自由主义、新左派等老牌社会思潮,也有近几年来不断兴起的创新马克思主义、新儒学等新社会思潮。新老社会思潮的不断发展使中国社会思潮出现多元化局面。当前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各种不同的社会思潮同时存在,积极的与消极的并存,进步的与倒退的同在。新自由主义过度推崇私有化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的威胁;普世价值过分强调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理念,企图以“普世价值”影响中国发展,但实践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实现与中国发展道路的完美结合;历史虚无主义大肆重评历史,质疑当前中国发展道路,企图实现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些消极的、倒退的社会思潮存在着破坏社会发展、阻碍发展道路的因素。当然,也有符合社会发展道路的、积极的、进步的思潮,如创新马克思主义是对当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使其不断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现状。各种相互对立、相互融合的社会思潮共同发展,在跌宕起伏、暗涌激流之下形成多元复杂局面,影响着民众的价值选择。 其次,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寻求与党的理论政策的契合点,在稳定中实现新发展。十八大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的新提法、新观点受到了各种社会思潮的推崇,不断将其引入自己的思想流派,以期证实自己理论的可行性。例如新自由主义抓住了十八大报告中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观点,企图证实私有化道路的可行性。新自由主义在经济上主张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在政治上主张改造社会主义,实现西方民主自由;在意识形态上主张多元化,提倡实现思想自由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