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极地地区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地理极地地区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地理极地地区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地理极地地区练习题(含答案)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

1.(黄山)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A. 3、4、5月

B. 6、7、8月

C. 9、10、11月

D. 12、1、2月

【答案】D

【解析】【分析】我国在南极洲建有长城和中山两个科学考察站。通常在那里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为12月~次年2月,因为此时为该地区的暖季,又是极昼时期,便于科考。故选:D

【点评】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即12月~次年2月在北半球是冬季,而在南半球则是夏季。此题考查的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此知识点。

2.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为北极地区,B为南极地区

B. A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B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

C. 影响AB两地区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和地形因素

D. 长城站在罗斯海新站的西北方向

【答案】 D

【解析】【分析】解:从图中可知,A为北极地区,B为南极地区;A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B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影响AB两地区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和地形因素;长城站在罗斯海新站的东南方向;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1)北极地区指的是环绕在地球北极点周围的地区,与南极地区一起构成了地球的寒带。北极地区主要由一个被广大冰原覆盖的大洋即北冰洋和环绕在其周围的一圈冻土地带所组成。出于地理上的原因,通过北极地区是从东西半球到另一半球的最短航线。为此,许多探险家前仆后继,打通了欧亚大陆与北美大陆之间的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为了开展科学考察,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了黄河站科学考察站。

(2)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3.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罗斯海新站()

A. 濒临大西洋

B. 是纬度最高的科考站

C. 位于南温带

D. 位于长城站的西南方向

(2)罗斯海新站选址奠基时此地区()

A. 北极熊悠然散步

B. 昼长夜短

C. 原野上鲜花盛开

D. 极昼现象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罗斯海新站濒临太平洋,故A错误;图中纬度最高的科考站是昆仑站,故B错误;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圈以南,属于南寒带,故C错误;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的方向,罗斯海新站位于长城站的西南方向,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D。(2)罗斯新站位于南极地区,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故A错误;2月7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此时北半球为冬季,昼短夜长;南半球为夏季,昼长夜短,故B正确;南极地区纬度高,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巨厚的冰层,有“白色沙漠”之称,故C错误;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B。

【点评】(1)中国南极科考站是提供中国科学家及科研团体或组织对南极开展多项学科考察研究、多项重大科学研究的科学实验基地,其最早科考站长城站于1985年2月20日建设完工。目前我国南极科考站包括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新建的泰山站。

(2)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为66.5度,即南北极圈,在南北极圈及其以内的区域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我国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时间,最好为南半球的夏季,即我国的冬季。11月至次年3月,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于夜并且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有利于考察。

4.依据两极地区气候资料统计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南极地区降水少,淡水资源短缺

B. 北极地区气温高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低

C. 南极地区严寒、风大、干燥

D. 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11月~次年3月

【答案】 C

【解析】【分析】解:南极地区降水少,但是淡水资源丰富以固态水的形式存在,故A错误;北极地区气温低的主要因素是纬度高,故B错误;南极地区严寒、风大、干燥,故C 正确;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4月~10月,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2)北极地区指的是环绕在地球北极点周围的地区,与南极地区一起构成了地球的寒带。北极地区主要由一个被广大冰原覆盖的大洋即北冰洋和环绕在其周围的一圈冻土地带所组成。出于地理上的原因,通过北极地区是从东西半球到另一半球的最短航线。为此,许多探险家前仆后继,打通了欧亚大陆与北美大陆之间的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为了开展科学考察,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了黄河站科学考察站。

(1)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科学考察最好在12月到第二年的2月你。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代表性动物是企鹅。南极四周分布着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5.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罗斯海新站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目前中国在南极的考察站有: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新建的中国南极泰山站和在建的中国南极罗斯海新站。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泰山站主楼建筑架空离地,最关键作用是()

A. 防寒保暖

B. 防积雪融水进入

C. 防强紫外线辐射

D. 防大风积雪掩理

(2)我国在南极建立科考站的主要目的是()

A. 开发南极地区丰富的淡水资源

B. 作为游客旅游观光的休息区域

C. 体验南极地区酷寒的气候特点

D. 利用独特的环境进行科学实验

【答案】(1)D

(2)D

【解析】【分析】(1)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读图可得,泰山站的建筑特点是建筑架空离地,其作用是防大风大雪掩埋。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地球的南北两极,是全球变化的驱动器、全球气候变化的冷源、也是人类居住的地球与外星联系的重要窗口。尤其是南极,是地球上至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大陆,那里有着独特的环境,蕴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因此,我国在南极建立科考站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独特的环境进行科学实验,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保护南极即是保护地球环境,即是保护人类自己,我们都应当从我做起,低碳生活,爱护环境,南极也只能用来和平目的考察,而非具有军事目的开发或者一系列不利于南极保护的行为.

6.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8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下图示意南极地区,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罗斯海新站的地理坐标是()

A. 75°N,164°E

B. 75°S,164°E

C. 75°N,164°W

D. 75°S,164°W (2)下列科考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 中山站

B. 长城站

C. 昆仑站

D. 罗斯海新站(3)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淡水资源缺乏

B. 酷寒、风力小、降水多

C. 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D. 此时为暖季,白昼时间长

【答案】(1)B

(2)B

(3)D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罗期海新站是位于南极洲,纬度是75°S,经度是位于向东增大上的164°E,故选B。(2)由图可知,以上四个科学考察站中,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一年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中山站、昆仑站和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故选B。(3)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这里以冰川形式存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降水少,有“白色沙漠”称号;代表动物是企鹅,此时是2月8日,是南极地区的暖季,白昼时间长,适合科学考察,故选D。

【点评】1、北级地区:⑴位置和范围: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一些岛屿(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⑵位置特点:位于地球的最北端,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跨经度最多的一个地区。

⑶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黄种人)和拉普人。

2、南极地区

⑴位置和范围: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围的海洋。

⑵位置特点: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跨经度最多的一个地区。

7.读“南极洲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点的地理坐标是()

A. 66.5oS,45o E

B. 66.5oS,45oW

C. 66.5o N,45oE

D. 66.5oN,45oW (2)①点位于②点的方向()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答案】(1)B

(2)C

【解析】【解答】(1)读图分析可知,此图是南极地区俯视图;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南顺北逆及图中0°经线的位置,可判定,①点的经度为45°W;依据南极洲的位置范围,可判定,图中①线为南极圈,其纬度为66.5°S;由此可知,图中①点的地理坐标是66.5°S,45°W.依据题意,故选B.(2)读图分析可知,此图为南极地区俯视图,依据南半球地球自转方向南顺北逆及图中0°经线的位置,从经度看,①位于②的西方;从纬度看,①位于②的北方;由此可知,①点位于②点的西北方向;依据题意,故选C.

【分析】(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8.前不久,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在南极恩克斯堡岛正式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读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拟建的罗斯海新站位于长城站的________方向( )

A. 东南

B. 西北

C. 西南

D. 东北(2)结合如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罗斯海新站位于印度洋沿岸

B. 截止到目前,中国5个南极考察站中昆仑站纬度最高

C. 我国对南极进行考察的时间可能是每年7、8月份

D. 罗斯海新站的地理位置大概是164°W,75°S

【答案】(1)C

(2)B

【解析】【分析】(1)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任何一个点都在南极点的北方,距离南极点越近越靠南。读图可知,图中拟建的罗斯海新站距离南极点比长城站近,因此位于长城站的南方。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由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读图分析可知,罗斯海新站位于长城站的西方。综合分析可知,罗斯海新站位于长城站的西南方向。故D符合题意。

(2)读图分析可知:

A. 罗斯海新站位于太平洋沿岸,A不符合题意;

B.截止到目前,中国5个南极考察站中,昆仑站距离南极点最近,纬度最高,B符合题意;

C. 我国对北极进行考察的时间可能是每年7、8月份,C不符合题意;

D. 罗斯海新站的地理位置大概是164°E,75°S,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B。

【点评】(1)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定向法。

(2)人们把赤道定为0度纬线,向南向北各分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S),度数向南越来越大;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N),度数向北越来越大;人们把本初子午线定为0度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在0度经线以东的叫东经(E),度数向东越来越大;在0度经线以西的叫西经(W),度数向西越来越大。南极洲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包围,与南美洲、非洲、大洋洲隔海相望。

9.关于极地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

B. 南极地区被称作“白色荒漠”,淡水资源少

C. 气候条件恶劣,矿产资源贫乏

D. 南极考察一般在6月—9月

【答案】 A

【解析】【分析】关于极地地区的叙述,这里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南极地区被称作“白色荒漠”,但以冰川形式存在的淡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恶劣,矿产资源丰富;南极考察一般在12月至次年的2月。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10.(滨州)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气候恶劣,多大风雨雪天气

B. 淡水资源丰富

C. 站在南极点上判断方向,原则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D. 到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6~9月

【答案】B

【解析】【分析】A、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故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B、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多以冰川形式存在,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C、站在南极点上判断方向,原则是四周均是北方,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D、到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2月,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依据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来解答此题。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资源和自然环境特征,理解解答即可。

11.读“南极地区图”,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

B. 到南极地区考察最好选择6-9月

C. 我国的长城站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D. 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答案】 D

【解析】【分析】解:由图可知,南极地区,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到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好时期是11月-次年3月,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在七大洲中,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故答案为:D

【点评】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南极地区4-11月为极夜,11月至次年4月为极昼,极夜时间长度要长于极昼。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时间,最好为南半球的夏季,即11月至次年3月,此时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有利于考察。

12.(文山县)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

A. 长城站

B. 东方站

C. 中山站

D. 黄河站【答案】A

【解析】【分析】长城站是1985年中国在乔治王岛建立的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山站是1989年中国在东南极大陆沿海建立的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是2004年中国在斯瓦尔巴群岛上建立的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昆仑站是2009年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三个科学考察站。

故选:A

【点评】中国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13.(昆明)如图为“两极地区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南极大陆纬度最高,全部位于南极圈内

B. 南极气候具有酷寒、烈风、干燥的特点

C. 北极最佳科考时间是每年1~2月

D. 昆仑站是我国在北极新建的科考站

【答案】B

【解析】【分析】南极大陆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南极气候的特点是酷寒、烈风、干燥;南极最佳科考时间是11月~次年2月,北极最佳科考时间是7、8月;昆仑站是我国在南极新建的科考站,选项AC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南极大陆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

14.(德州)读北极地区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大部分地区终年冰雪覆盖,是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B. 居住着因纽特人,耐寒的北极熊和企鹅也生活在这里

C. 甲是格陵兰岛,乙是跨经度最广的国家俄罗斯

D. 中国黄河站位于北极圈以外,无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 C

【解析】【分析】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地区;企鹅是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甲是格陵兰岛,世界上最大的岛屿,乙是俄罗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国家;黄河站位于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故选:C

【点评】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

15.(福建)南极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坏境,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南极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动物是()

A. A

B. B

C. C

D. D

(2)南极地区科学考察一般选择在()

A. 2月

B. 5月

C. 8月

D. 11月【答案】(1)B

(2)A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A是北极熊,B是企鹅,C是海象,D是海豹;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2)极地地区气候恶劣,考察时间应选择当地暖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到南极地区考察,应选择11~次年3月,即我国的冬季,此时段南极地区为暖季,气温较高,且有极昼现象,便于进行科学考察。故选:A 【点评】(1)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于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鸟类以企鹅为多。本题考查南极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动物,牢记即可。(2)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本题主要考查去南极考察的时间,要理解记忆。

16.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在南极恩克斯堡岛正式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读南极地区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夜晚),完成小题。

(1)图中拟建的罗斯海新站位于长城站的()方向

A. 东南

B. 西北

C. 西南

D. 东北(2)在南极建科考站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是()

①酷寒②烈风③冻土④降雪

A. ①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④

(3)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处在本初子午线上,跨东西两半球

B. 乙处坐地日行八万里,跨南北两半球

C. 北极地区的黄河站处于极夜

D. 两极地区资源丰富,但环境恶劣,均无常住居民

【答案】(1)C

(2)B

(3)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分析可知,此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可判定,罗斯海新站位于长城站的西南方向。故C正确。

(2)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故B正确。

(3)读图可知,本初子午线位于东半球,该经线不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故A错误;

乙地的纬度是60°S,位于南半球,赤道上的点坐地日行八万里,故B错误;

2月份北极地区的黄河站有极夜现象,故C正确;

北极地区有常住居民,故D错误。

故答案为:(1)C;(2)B;(3)C。

【点评】(1)本题考查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方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两极地区的地理环境等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17.当地时间2018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罗斯海新站(164°E,75°S)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纬度位置最高的科考站

B. 位于东半球

C. 位于南寒带

D. 濒临大西洋

(2)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年平均降水量少,淡水资源丰富

B. 科考的最佳时间是北半球的夏季

C. 为了保护南极脆弱的自然环境,停止一切科学考察活动

D. 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得南极地区几乎没有生物资源

【答案】(1)C

(2)A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纬度位置最高的科考站是昆仑站,罗斯海新站(164°E,75°S)位于西半球,位于南寒带,濒临太平洋,故选择答案C。

(2)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多以冰川形式存在,但是降水稀少。

故答案为:(1)C;(2)A;

【点评】(1)考查五带的划分的界限,比较简单,学生要注意不要和高中低纬的界限弄混淆。

(2)考查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注意要和北极地区分开。

18.我国南极泰山站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开站,结合如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南极洲被A,B,C三个大洋环绕,其中表示世界最大洋的是()

A. A洋

B. B洋

C. C洋

D. 都不是(2)关于我国这四个南极科考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四个科考站中,唯一没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长城站

B. 我国最早建立的南极科考站是长城站

C. 从图中的经纬度可以判断,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都位于东半球

D. 泰山站位于昆仑站的东南方

(3)有关南极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是世界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 其淡水资源居各大洲之最

C. 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端,所以站在南极点,其四周都是南方

D. 南极洲是地球最寒冷的地区,其代表动物是企鹅

【答案】(1)A

(2)D

(3)C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A是太平洋,B是大西洋,C是印度洋。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是太平洋.

(2)南极地区地球自转的时针方向是顺时针方向,图中泰山站位于昆仑站的东北方向,A、B、C都是正确的.

(3)南极洲是世界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其淡水资源居各大洲之最;南极洲是地球最寒冷的地区,其代表动物是企鹅;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端,所以站在南极点,其四周都是北方。A、B、D都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1)A;(2)D;(3)C;

【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科学考察最好在12月到第二年的2月你。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19.读下图“南极地区主要科学考察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位置最南的科学考察站是()

A. 长城站

B. 东方站

C. 和平站

D. 昆仑站(2)生活在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

A. 袋鼠

B. 斑马

C. 企鹅

D. 鸸鹋(3)当南极地区暖季时,周围海域的浮冰范围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影响海洋浮冰界范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降水

B. 气温

C. 海底地形

D. 人类活动【答案】(1)D

(2)C

(3)B

【解析】【分析】(1)我国在南极地区已经建成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读图可知,位置最南的科学考察站是昆仑站离南极点最近,选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故答案

为:C。(3)南极地区的暖季是11月至次年的2月,此时气温相对较高,该地区的浮冰最少,影响海洋浮冰界范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气温。故答案为:B。

【点评】(1)中国南极科考站是提供中国科学家及科研团体或组织对南极开展多项学科考察研究、多项重大科学研究的科学实验基地,其最早科考站长城站于1985年2月20日建设完工。目前我国南极科考站包括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新建的泰山站。

(2)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以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鸟类以企鹅为多。

(3)随全球变暖,南极的冰雪消失,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增加南极陆地的同时,势必将带来全球海平面上升等恶果,沿海地区将有更多土地被海浪吞噬,同时南极环境的改变将反作用于地球气候,使得全球气候变得更加异常,天气更加极端化。

20.2014年2月8日,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

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南极地区气候酷寒、无风、降水多

B. 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C. 南极洲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贫乏的大洲

D. 我们放寒假时正是考察该地区的最佳时期

【答案】 D

【解析】【分析】解:A、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少,故A不符合题意;

B、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故B不符合题意;

C、南极洲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故C不符合题意;

D、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我们放寒假时正是南极洲的暖季且有极昼现象,适宜考察,故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中学地理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 地理校本课程 *** 前言 ***坐落于甘肃省玉门市赤金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学校.赤金镇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也继承了“铁人精神”,建校几十年以来,通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在学校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发展的思维正日趋形成新教育理念的潮流,******遵循着与时俱进的思想,认为单纯靠“教师的讲授、学生的接受、考试的分数”来诠释的旧教育观,应该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遗弃.应该将目光投入到新课程的开发上来,以期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培养全新的能独立思考和进

行自主学习的新一代接班人。而校本课程的开发自然就成了这种实践的一种相当有效的手段和措施. ***基于学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和学生、老师的特点,通过各种方式,如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对国家地理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国家地理课程和地方地理课程校本化、个性化、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特点和需要的地理课程,形成了具有赤金特色的校本课程. 在课程编写过程中,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1、制定目标、明确要求。 校本课程的设计不能违背国家课程的要求,同时也不能随意地开设.明确了课程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素质,最后要求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或者是能拿出什么成果。对于课程目标的设定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发展观.第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三,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操以及作为主人翁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第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敢想敢做"的行动能力。对学生的要求突出以下方面:首先,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到一定程度。其次,明确学习成果的表现形式,即课程评价方式。 2、最大限度利用现场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立足于我们所学过的课本知识,同时也是对所学内容的一个扩充;立足生活题材,让学以至用;借助各方教学资源,让课程变得生动有趣. 3、结合时事热点,开发校本课程。 学生对时事热点的了解往往是来自网络、报纸,而对于这些报道的内容,因此往往是停留在知道的基础上,要他们进一步解析或者是提出意见、见解就显得困难了;也就是说我们的学生对时事的了解不够深入、全面。开设与时事有关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有一定的帮助。 4、重视学生兴趣,让校本课程更具活力. 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在开设地理校本课程的时候,注意学生兴趣与知识的结合,务求令到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从而期望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十章 极地地区》教案

《第十章极地地区》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4、培养从图片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 1、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掌握使用两极地形图和景观图片,总结归纳两极地区气候特点的方法。 3、使用两极地区气温图表区分两极气候的特点。 4、掌握利用经纬网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教学难点】 1、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辨别周围环境。 2、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 3、读图分析能力与技巧的培养。 【教学突破】 1、分别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地图,说明两极地区的位置。 2、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用经纬网辨别方向和周围的环境 3、利用两极地区气温图,区分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4.利用图片等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教学准备】 北极地区图、南极地区图、两极地区气温比较图、有关阅读资料、图片、课

件等。 【教学过程】 (一)冰雪覆盖的地区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是哪儿的景象?(播放极地区的景象录像) 总结:这就是神秘的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今天我们进入到这两个特殊地区,去解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板书:两极地区。 2、两极地区都是被冰雪覆盖的地区,为什么呢?我们来揭示这一问题。 板书:冰雪覆盖的地区。 展示北极地区图和南极地区图。 请同学们从图中查出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周围的大洲或大洋。(北极地区:位于北纬66.5º以北,中心位置是北冰洋,周围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南极地区:位于南纬66.5º以南,中心位置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绕。) 3、引导:从纬度位置看,两极地区接受的热量多吗?试从这个方面解释两极地区冰雪覆盖的原因。(两极地区纬度高,太阳斜射,所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大部分地区冰雪终年不化,所以形成厚厚的冰雪,覆盖着陆地和大洋。)总结:由于太阳斜射,两极地区气温很低。都有极昼、极夜现象,这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 4、南北极气温比较图。 读图对比一下两极的气温值,结合课本102页有关材料,探究:在两极地区不同的气温影响下,气候和自然景观会有什么差异?(南极气候:酷寒、干旱、大风。南极景观:厚厚的冰层,附近海面有冰山,被称为“白色沙漠”和“风库”。北极气候:气温高于南极,降水多于南极,风速小于南极。北极景象:终年冰封,冰雪天地。) 板书:纬度高,气温低,冰天雪地,南极酷寒、干旱、大风。 5、引导:尽管两极自然条件恶劣,但也有生命存在,看图10.3和图10.4,

全国高考课标卷II地理试题

2015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I ) 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 2.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 3.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 现强沙尘暴。图1示意该地当日14时~ 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4~5题。 4.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A.16时~17时 B.17时~18时 C.18时~19时 D.19时~20时 5.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减弱 1996年我国与M 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 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 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图2示意M 国的位置。据此完成6~8题。 6.中资企业在M 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 的主要目的是 气压/hp b 气温 气压 14 16 18 20 22 24 时 0 5 10 15 20 图1 25 30 35 790 792 794 796 798 气温/℃ 图2 30°° 洲界 国界 未定国界

中考地理易错题

中考易错题专题 一、易错字 湘黔线甘蔗濑户内海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葛洲坝株洲九州圣保罗圣彼得堡牦牛鄱阳湖多瑙河针鼹鸸鹋泰姬陵渤海鞍部基督教缅甸 准噶尔盆地霍尔木兹海峡马赛塞纳河老挝鞍山长绒棉巴黎洛杉矶青稞曲阜澧水阿尔卑斯山脉 耶路撒冷梵蒂冈直布罗陀海峡托克逊火烧寮莫斯科 坦噶尼喀湖埃塞俄比亚高原葡萄牙语撒哈拉沙漠格陵兰岛 阿巴拉契亚山脉密歇根湖科迪勒拉山系墨西哥挪威欧盟 埃菲尔铁塔地球之肺袋鼠大堡礁鸭嘴兽堪培拉傣族 库尔斯克库兹巴斯伊泰普符拉迪沃斯托克彝族那达慕 拉萨巴颜喀拉山额尔齐斯河澜沧江湄公河长芦盐场 祁连山柑橘铅锌矿攀枝花颐和园氹仔岛吐鲁番盆地 曾母暗沙粤沪陇蜀赣渝鄂滇湘冀豫晋 二、易错题 1、在一堂体育课上,体育老师正在进行队列训练,现在同学们朝正北方,体育老师喊:“向左转”这时同学们朝() A、正西方 B、东南方 C、正东方 D、西北方 2、交通拥挤是北京城市突出问题之一,下列哪项措施不利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A、商业区与娱乐区集中分布 B、机关与企业上下班时间错开 C、发展地铁D、建环城公路 3、小军画了一张平面图,图中小军家到学校的距离为6厘米,而实际上小军家到学校有6千米,请问,小军的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A、1:1000 B、1:100000 C、1:60000 D、1:6000000 4、小进从衡阳到北京他想查查途经的城市,应选择哪一地图() A、世界政区图 B、中国交通图 C、嘉兴旅图 D、浙江变迁图 5、一个人站在南极,他的前后左右方向是() A、都是正北 B、都是正南 C、都是正东 D、都是正西 6、某同学把某地的地理位置记作:纬度400,东经1160,按这种记法在地球表面有()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7、一艘油轮正航行在这样一个地方: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该油轮所在的位置是() A、200W,纬度00 B、1600E,纬度00 C、1800E,900N D经度00,900S 8、在地图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图上表示的 A、范围越大,图上内容越详细 B、范围越小,图上内容越简略 C、范围越小,图上内容越详细 D、范围越大,图上内容越简略 9、夏季,亚洲大陆盛行来自海洋的()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10、查看世界地图,从海陆疆域方面看,与我国有相同之处的是() A、英国 B、蒙古 C、美国 D、印度 11、下列语句描述天气的是() ①夜来风雨声②风和日丽③四季如春④雨热同期

初中地理错题1含答案

选题2018 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3问题。 1.该区域位于 A.南半球、南美洲B.南半球、南极洲 C.北半球、南美洲D.南半球、北美洲2.A地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3.A、B两地降水差异显著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C.地形地势因素 D.人为因素读南极地区图,完成4~15题。 4.对图中四个科学考察站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全部位于南寒带 B.全部位于东半球 C.长城站纬度位置最高D.均位于南极点正北方 5.下列自然资源,南极大陆最缺乏的是 A.矿产资源 B.淡水资源C.森林资源D.风力资源 6.四个科学考察站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长城站,其主 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为因素 7.年平均气温最低的科学考察站是 A.长城站 B.中山站C.昆仑站 D.泰山站 8.南极地区科考最适宜的时间是( ) A.3、4、5月B.6、7、8月C.9、10、11月D.12、1、2 9.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定在罗斯岛,则其位于昆仑站的( ) A.正南方向B.正西方向C.东北方向D.东南方向 10.以下属于南极科考项目的是( ) ①雨林调查②环境研究③冰川研究④海洋考查⑤民居考查 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⑤ 11. 罗斯海新站濒临的海洋是 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 12.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 A.斑马 B.大象 C.企鹅 D.长颈鹿 13.无极昼极夜现象的科考站是()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泰山站 D.昆仑站 14.南、北极游过程中均能看到的景观是 A.成群结队的企鹅 B.广阔无边的森林 C.形态各异的冰山 D.冰屋聚集的村庄 15.南极游过程中需克服的困难是 ①空气潮湿 ②狂风暴雪 ③缺乏淡水 ④气温过低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读图 8 某岛示意图,完成 16~18 题。 16.对该岛地形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 .地形以平原为主 B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C .地形以盆地为主 D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17.雷克雅未克的经纬度是 A .64°N , 22°E B .64°S , 22°E C .64°N , 22°W D .64°S , 22°W 18.该岛夏季气温不高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位置较高 B .位于北半球 C .地势较高 D .河流众多 冰岛是欧洲最西部的国家,国土1/8被冰川覆盖,有 100多座火山,首都雷克雅未克温泉广布,有“无烟城市”之称。读图15回答问题。(8分) (1)冰岛大部分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北温_带,雷克雅未克位于_西 半球,北 半球 (2)冰岛位于美洲板块和_亚欧_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因而__地热、温泉、硫磺等_资源丰富。 (3)冰岛河流呈放射状流向海洋,由此可知其地势特征为_中部高四周低_;冰岛的城市、交通线沿_海_分布,主要原因是_沿海地区位于河流下游,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 “同城效应”是指人们居住在一座城市,工作在另一座城市,每天往返于两座城市 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图7示意长江三角洲部分城市和交通,读图完成19~20题。 19.图示区域的核心城市是( ) A .苏州 B .杭州 C .南京 D .上海 20.“同城效应”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 .河湖运输 B .航空运输 C .高速铁路和公路 D .海洋运输 11月10日,在上海自主研发的中国大型干线客机C919首飞成功。据此完成21~23题。 21.中国大型客机制造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关键原因是( ) A .原料充足 B .技术进步 C .市场需求大 D .劳动力丰富 22.C919客机研发地点位于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的( ) 图7

中学地理校本课程

地理校本课程 *** 前言 ***坐落于甘肃省玉门市赤金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学校。赤金镇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也继承了“铁人精神”,建校几十年以来,通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在学校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发展的思维正日趋形成新教育理念的潮流,******遵循着与时俱进的思想,认为单纯靠“教师的讲授、学生的接受、考试的分数”来诠释的旧教育观,应该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遗弃。应该将目光投入到新课程的开发上来,以期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培养全新的能独立思考和进行自主学习的新一代接班人。而校本课程的开发自然就成了这种实践的一种相当有效的手段和措施。 ***基于学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和学生、老师的特点,通过各种方式,如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对国家地理课程进行

再加工、再创造,使国家地理课程和地方地理课程校本化、个性化、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特点和需要的地理课程,形成了具有赤金特色的校本课程。 在课程编写过程中,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1、制定目标、明确要求。 校本课程的设计不能违背国家课程的要求,同时也不能随意地开设。明确了课程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素质,最后要求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或者是能拿出什么成果。对于课程目标的设定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发展观。第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三,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操以及作为主人翁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第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敢想敢做”的行动能力。对学生的要求突出以下方面:首先,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到一定程度。其次,明确学习成果的表现形式,即课程评价方式。 2、最大限度利用现场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立足于我们所学过的课本知识,同时也是对所学内容的一个扩充;立足生活题材,让学以至用;借助各方教学资源,让课程变得生动有趣。 3、结合时事热点,开发校本课程。 学生对时事热点的了解往往是来自网络、报纸,而对于这些报道的内容,因此往往是停留在知道的基础上,要他们进一步解析或者是提出意见、见解就显得困难了;也就是说我们的学生对时事的了解不够深入、全面。开设与时事有关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有一定的帮助。 4、重视学生兴趣,让校本课程更具活力。 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在开设地理校本课程的时候,注意学生兴趣与知识的结合,务求令到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从而期望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教材主要由“气象万千”和“野外生存”两部分组成。教材编写紧扣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气候,锻炼学生的生存能力。希望本教材对学生的生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极地地区》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极地地区》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极地地区》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说出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通过活动,学会以极点为中心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能根据资料比较自然环境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注重读图,以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知识为主线的开放式课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地理、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殊的自然环境。 难点:运用地图在极地辨别方向 教学过程 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四个问题: 1、在南极地区,一条锈迹斑斑的铁链被放到户外后,一段时间后就变得光亮如新,为什么? 2、在南极地区,一块钢板从空中坠落能摔得粉碎,为什么? 3、在南极地区,各国科学考察站都把防火当作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为什么? 4、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冷? 出示北极的地图,认识周边的海洋和陆地。出示南极图,学生不但要认识到南极大陆的轮

廓象大象,而且要会辨认周边的海域。(顺口溜:脚太平洋,头顶大西洋,背靠印度洋),经度的分布(正十字位置),还有周围的陆地分布。 北极是陆包洋,南极是洋包陆。https://www.doczj.com/doc/5816181660.html, 结合相应的练习,巩固知识 1、阅读材料p94页《南极地区的大风》,学生得出南极地区风库的特点。 2、阅读课件极地气候资料:得出南极地区降水少的特点,称为白色荒漠。 3、阅读课件中七大洲海拔高度图,知道南极大陆是平均海拔最高的洲,称为冰雪高原大陆 4、课本活动p95:读图10.5,比较南北极气温,可知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是南极,称为地球的寒极。 教师引导并小结:南极地区是世界最冷的地方。进一步扩展解释南极比北极冷的原因(1)下垫面不一样,南极是陆地,北极是海洋。(2)南极海拔高。(3)南极被冰雪覆盖,对太阳光有很强的反射作用。(4)风大 情景对话:由学生和老师进行角色扮演,进行对话,由学生分析对话中蕴含的地理知识。 教师在课间上相应指出四个科学考察站的地理位置和时间,特别要向学生提醒长城站在南极圈以外。分析建站时间和地理位置。从南极三个站的选址,也看出我国科学考察的技术越来越先进。补充我国2013年2月在南极建立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的相关资料。 问题:我国为什么要建立科学考察站?供学生思考,带入下一节课的内容。 学生对这四个问题很感兴趣,纷纷讨论,但老师要求学生不用急着马上回答,带着问题去听课 根据老师出示的课件图片,学生认识两极周围的陆地和海洋,认识到两极独特的地理位置 观看温度计上的几组数字,比较南北极的年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得出南极比北极寒冷很多的结论,小组交流并回答南极比北极寒冷的原因 学生参与企鹅妈妈和企鹅宝宝的情景对话 阅读课本p96资料,并在地图上圈出科学考察站的位置并比较不同(经纬度) 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农业测试题.docx

第一章第一节中国的农业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阅读下列资料:中国的地形复杂,各类地形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是:山地 约为 33%、高原 26%、盆地 19%、平原 12%、丘陵占 10%。这就造成全国 144 亿 亩土地总面积中,实际可用于农、林、牧、渔业的面积只有66.8 亿亩,仅占46%。其余 54%的土地面积大部分是目前还不能利用的沙漠、荒山、沼泽 等。我国按人口平均占有土地的面积与许多国家相比是很小的,远远低于世界 人均水平,仅占世界人均数的 30%,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数的 27%,为美国 的 12%。据此,下列关于我国农业用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总量多、人均少 B. 人均占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C. 总量少、但人均较多 D. 总量多,人均占有量也多 2. 读 1993 年统计资料,思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国森林面积 ( 亿人均面积 ( 平方草场面积 ( 亿平人均面积 ( 平方 年代 平方米 )米 )方米 )米) 1980115251167313333174 1993128631085313332644 A. 我国草场面积减少,人均面积减少 B. 我国草场面积增加,人均面积减少 C. 我国森林总面积减少,人均面积增加 D. 我国森林总面积增加,人均面积减 少 3.根据以上资料,你得出的结论是 ( ) A.人口增加速度远远超过草场面积的增加速度 B.由于水土流失、沙漠侵吞使人均森林、草场减少

C.必须“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D.由于城市、工业、交通的发展,使人均森林减少 4.读图 (7-1)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构成图,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 ( ) A. 草场资源比例小于林地资源 B. 耕地、林地比例低 C. 内陆水域面积比例过大 D. 耕地、林地比例过高 5. 读图 (7-2) 我国农作物产量比例图,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初中地理易错点分册汇编(附易错题精选与答案)

初中地理易错点分册汇编 (附易错题精选与答案) 七上易错点 01、证明地球是圆球的是月食,不是日食。 02、地球上的东西方向是相对的,因为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地转动:地球上的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地球存在南极点和北极点,他们分别是最南点和最北点,但没有最西点、最东点。 , 03、“横纬竖经”,纬线表示东西方向,经线表示南北方向。 04、地球公转的意义一般有五带划分、四季变化、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变化等;地球自转的意义一般有昼夜更替、时间差异、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05、计算比例尺的关键在于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的单位要统一成厘米,如1千米=100000厘米。 06、一般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时,才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定方向。 % 07、等高线地形图中,“凸高为谷,凸低为脊”,河流一般发育于山谷中。 08、亚洲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广(不等于跨经度最广)。 09、南极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平均海拔最高。 10、四大洋中,北冰洋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 , 11、太平洋板块中没有大陆,全是海洋;印度洋板块包含了澳大利亚大陆、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 12、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是因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13、雾是水汽凝结物,就像是云在地面上,对人无害;霾是固体漂浮物,比如灰尘,烟等对人有害的。但两者都会导致能见度下降。 14、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

15、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以温定球(看气温最高的月份定南北半球),以温定带(看最低气温定纬度带),以水定型(看降水分布定气候类型)。 16、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特征是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特征是分旱雨两季,季节差异更大。 17、世界的语言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适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 18、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 | 19、南南合作是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20、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地形平坦,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适于耕作。聚落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河口三角洲和沿海地区。 七下易错点 * 01、季风气候(自南向北分别是热点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02、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 03、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主要分布在沿海),故耕地面积也小。 04、日本煤、石油等矿产资源贫乏,但森林资源,水能资源丰富。 05、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上山河相问,南北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马来群岛多数岛屿地势崎岖,多山岭少平原。 * 06、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吹西南季风,降水多为雨季:冬季吹东北季风,降水少为旱季。西南季风不稳定,导致水旱灾害频繁,对印度农业影响大。 07、实际上,印度河主要流经巴基斯坦,印度境内主要是恒河. 08、俄罗斯是横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

最新七年级地理错题集

六街中学七年级203班地理错题集 1、月食现象能够佐证( B) A、月球能够自发光 B、地球是个球体 C、地球围绕月亮旋转 D、太阳围绕地 球旋转 2、10月8日这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的情况是(提示:秋分之后白天变短, 黑夜变长) (C)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以上皆有可能 3.本初子午线是( B) A、地球仪是的任意一条经线 B、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C、是地球仪上的任何一条纬线 D、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4.甲地海拔400米,乙地海拔200米,则甲乙两地相对高度:( B) A、400米 B、200米 C、600米 D、4000米 5.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则是( A) A、山谷 B、陡崖 C、山脊 D、山顶 6.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有( D ) A、乌拉尔河 B、基尔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苏伊士运河 7.世界最小的洲和最小的洋的组合是( A ) A、大洋洲、北冰洋 B、大洋洲、印度洋 C、欧洲、印度洋 D、南美洲、印度详 8. 一天中,陆地最高温一般出现在( B ) A、日出前后 B、午后2时 C、午后1时 D、中午12时 9.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D ) A、自东向西转 B、逆时针转 C、顺时针转 D、自西向东转 10.北半球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范围是( C ) A、 0°--90°N B、0°---23.5°N C.、66.5°N—90 °N D、 0°---66.5°N 11. 喜马拉雅山位于哪两大板块交界地带(C) A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B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 1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相对高度是( C) A 、8679米 B 、9009米 C.、8999米 D、8689米 1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指( A) A 、天气 B、气候 C、温度 D、季节 14.被北美洲、亚洲和欧洲围绕的大洋是( C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15.下列比例尺中较大的是( A ) A、 1:2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一千米 C、1:20000 D 、八十万分之一 15、毛泽东有句豪迈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下面何地最有可能做到?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地理)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地理)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为了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方式搜集、整理资料信息,写调查报告和地理论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读图信息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地理意识,提升综合能力。 二、课程背景 根据关于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地理教学的教材建设应该由国家统编教材、地区教材和校本教材共同组成,其中校本教材的开发建设是由各学校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组织编写。那么如何界定校本课程的地位是编写的关键,因为这是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之所在。现行国家统编教材的编写既提供了指导思路,也为校本课程的建设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加强地理学习能力和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是中学尤其是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可以大做文章的地方和突破口。因而在完成统编教材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做好活动和选修课的设计安排是提高地理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统编教材有机补充的校本课程,应该为选修课和活动课的开设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案。所以把校本课程定位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以能力培训为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突破口的选修课、活动课教材的层面上,既可以避免内容上和统编教材的冲突与雷同,又可以充分发挥灵活机动的设计思路,对统编教材的内容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予以有机补充。 三、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下面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志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这三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地球与地图的基础知识,船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 2.了解家乡、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貌,了解家乡与祖国、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7.5 极地地区4-商务星球版

《极地地区》第一课时《南极地区》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的地势特点,解释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 5、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 《极地地区》是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了解地区的最后一节。作为一个特例,本节内容相对独立,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必学区域,课程内容主要围绕: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相对世界其他地区来说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全球意义。本节的教学重点在于了解两极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和科研价值,难点是在两极地区地图上判断方向和南极洲气候严寒的原因。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材内部的因果关系,理解各地理要素的内在联系,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 三、学情分析 1、考虑到初一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区域知识和认识区域的方法,这些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会成为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石。但是本节内容较抽象,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难以直观感受,所以应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意设置问题情境,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实现师生间的充分交流和有效互动,提高学生参与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自主思考。因此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形象化。 2、初一年级的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在接收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用一些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以实图和影像得感官冲击、增强学生得印象。注重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不断提高读图分析能力,增强地理思维能力。 3、使用学生喜爱的“手账”形式制作学案,色彩鲜艳,能够激发学生动笔、绘画的积极性。 四、教学目标

初中地理试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从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升空。四川省的简称是() a.滇或黔 b.川或滇 c.川或蜀 d.黔或川 2.下列地理现象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a.极地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 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c.四季变化 d.风雨阴晴 的天气变化 3.20ow、160oe组成的经线圈是() a.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d.东西经度的分界44线 4.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的分别是() a.俄罗斯和巴西 b.澳大利亚和印 度 c.巴西和澳大利亚 d.俄罗斯和印度 5.欧洲旅游胜地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观赏花卉与风车——西班牙 b.参观艾菲尔铁塔——伦敦 c.观看斗牛比赛——法国 d.参观水城威尼斯——意大利 6.以运河为分界线的大洲是() a.亚洲和欧洲 b.亚洲和北美洲 c.南美洲和南极洲 d.亚洲和非洲 7.下列叙述中,叙说天气的是() a.武汉冬冷夏热 b.北京风和日丽 c.昆明四季如春 d.新加坡终年高温多雨 8.我国东部地区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 a.大陆性气候 b.高山气候 c.地中海式气候 d.季风气候 9.右图展示的属于哪两种代表性的宗教建筑() a.佛教、伊斯兰教 b. 基督教、伊斯兰教 c.佛教、犹太教 d.佛教、基督教 10.下列几种搭配不能正确体现聚落的建筑风格与 自然环境关系的是() a.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 b.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c.中国南方——平顶房屋 d.东南亚地区——高架屋 1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的大洲是() a.非洲 b.亚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12.世界上石油资源分布最集中并且约占世界储量一半还多的地区是() a.中东地区 b.俄罗斯 c.墨西哥沿岸 d.英国北海 1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人种是()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14.有关台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台湾经济发展以“进口——加工——出口”为主 b.台湾岛上风景名胜有阿里山、日月潭 c.台湾岛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的省是广东省 d.台湾有东方甜岛的美誉 15.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a.西南多、东北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西北多、东南少 16.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高原和盆地是()a.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 b.内蒙古高原和塔里木盆地 c.黄土高原和准噶尔盆地 d.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 17.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a.含沙量大 b.流量小 c.有冰期 d.水能资源丰富 18.上海市位于下列哪一个工业区() a.沪宁杭工业区 b.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c.京津唐工业 区 d.辽中南工业区 19.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是() a.跨流域调水 b.兴修水库 c.防治水污染 d.人工降水 20.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主要联系铁路是() a.京沪线 b.京广线 c.京九线 d.广深线 21.目前西双版纳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是() a.矿产品出口 b.木材出口 c.农产品出口 d.旅游业 22.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23.“h”形经济格局的东端是() a.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b.沪宁杭工业区 c.上海浦东开发区 d.沿海经济带 24.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下列哪一项不是其特点

地理校本课程教材

地理校本课程教材 生活与地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多增加课外地理知识,开阔知识视野 (2)使学生学会运用相关的地理知识去解释身边的生产,生活等地理现象(3)培养学生的调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4)培养学生的乡土情结,对家乡的热爱及探索和发现精神 (5)让学生为家乡的经济建设积极献计献策 教学目录: 1.教材-生活与地理-引言篇 2.教材-生活与地理-序 3.教材-生活与地理-野外生存 4.教材-生活与地理-气象与生活 5.教材-生活与地理-灾害常识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下载相关资料和图片

教材-生活与地理-引言篇 一、高中地理新课程的理念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明确提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这说明高中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国民素质。地理课程是普通高中设置的一门学科课程,属于国家课程。地理课程与其他高中课程相互配合,对于实现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几乎所有学科──经济学、政治学、法律、技术或其他学科,都受到国际性和环境方面的影响。因此学习这些学科的学生必须具备地理素养。”地理素养是一个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等方面的有机综合体与反映。地理素养既内化为隐性的素质,又外显为具体的行为。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015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解析(地理)全国2卷

2015·全国卷Ⅱ(文综地理) 1.I2 2.I2 3.I2[2015·全国卷Ⅱ] 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 1.D[解析] 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后,湿地(水塘)面积缩小,其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减弱,局地大气中的水汽来源减少,导致大气湿度降低、大气降水概率减小,故A、B项错;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后,地面建筑物增多,近地面摩擦力增大,导致近地面风速减小,C项错;建设用地比热容较水塘的小,故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后气温变率增大,D项正确。 2.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D.提高经济收入 2.D[解析] 由于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转变,对花卉、蔬菜的需求量增大,且花基、菜基鱼塘的单位面积产值较桑基、蔗基鱼塘的高。因此,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原有的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提高经济收入。 3.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3.A[解析]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也是城市化、工业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因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大量的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基塘农业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故A项正确。基塘农业是混合农业、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中“绿色、循环”等理念相符合,可大力向其他地区推荐,故B、C项错。改革开放以来,当地水热条件未发生显著变化,D项错误。 4.C3 5.C3[2015·全国卷Ⅱ] 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图1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4~5题。 4.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2020-2021初中地理易错题专题复习-天气与气候练习题含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下图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表示气温、降水随() A.经度变化的情况 B.纬度变化的情况 C.海拔变化的情况 D.时间变化的情况 (2)关于全球年平均气温及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年降水量多 B.全球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均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C.中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高、年降水量多 D.赤道附近地区年平均气温最高、年降水量最多 【答案】(1)B (2)D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横坐标是表示气温和降水,纵坐标表示的是纬度位置,可以表示上图表示气温、降水随纬度变化的情况;B符合题意。(2)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年降水量少;全球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均受纬度影响,但是不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中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年降水量少;赤道附近地区年平均气温最高、年降水量最多;D符合题意。 【点评】(1)由于太阳辐射受地球球体形状的影响,导致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的能量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获得大阳辐射的能量少,气温低。所以,在世界等温线分布图上,气温大致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迎风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C.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D.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2)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 A.海洋高于陆地 B.陆地高于海洋 C.高原高于平原 D.荒漠高于森林 (3)图中等温线北半球比较弯曲,南半球比较平直,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纬度差异 C.地形因素 D.人为原因 【答案】(1)D (2)A (3)A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一月份为北半球的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3)解析:南半球因为海洋面积较大,等温线较平直,而北半球则因为海陆相间分布,同季节海陆气温不一样,所以等温线较弯曲。 【点评】(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

七年级地理下册《极地地区》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极地地区》教案授课人学科地理班次时间课题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图,了解极地地区位置、和范围说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认识极地科考的意义,知道我国在这方面做的努力; (3)认识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4)学会在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了解极地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通过图片使学生了解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3)了解我国在极地考察方面做的贡献 (4)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极地现状,让学生对极地有全面认知。以上内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通过进一步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的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地理、爱探险、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4)从我国极地考察所做的努力好成绩,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加强学生对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热爱。教材分析与教学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活页教案B 教师活动过程设计教学活动1(一)、组图欣赏,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展示极地地区代表性的地理图片,与我们身边的景观对比有什么不同显现。联系生活我们有什么差异。 极地地区位置、地形、科学考察介绍,给学生极地整体感觉。教学活动2(二)、读图获息,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引入新课)认识一个地区,首先要明确位置、地形; 知识点一: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 课件显示:极地地区 教师启发谈话:怎样描述极地地区位置、地形呢? 教师点拨:指导学生读图,从回顾经验,对照新图片内容、点拨。 师生共同总结:极地地区——极地地区: 1.南极地区 (1)范围:南极圈以南的的南极大陆与周围的岛屿和海洋;(2)主体:南极大陆; (3)周围: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 (4)纬度:66.5S以南; (5)动物:企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