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期中试卷苏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期中试卷苏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期中试卷苏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期中试卷苏教版(含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综合测试题

一、填空题

1.人的一生分为幼年期、青春发育期、成年期和()。

2.我们在()阶段不仅身体发生很大的变化,而且心理也会发生很

大的变化。

3.从出生到成年,身体各部分发育是()的,头只增长了1倍,躯干增长了2倍,上肢增长了3倍,下只增长了4倍。

4.子女和父母之间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做

()。

5.花丛里的丁香花一般都是四个小瓣,小明却发现了一朵五瓣的丁香花,这可能是由于丁香花()所导致的。

6.有“现代遗传学之父”之称的是科学家()。

7.用人工的方法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如用()照射种子能培育出新的品种。

8.恐龙()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现今所有的恐龙制品都

是根据它而制作的。

9.现代马是由()不断进化而来的,在5000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马的趾由4个变成1个,牙齿也改变了。

10.生物的形态与其所处的环境是相适应的,这是()的结果。

二、判断题

1.我们可以从不同时期的照片上发现自己成长的证据。()

2.测量身高时不需要脱掉鞋子,但是身体应直立,眼平视,压板轻压头顶的最高处。()

3.从身高和体重的变化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自己在成长。()

4.拔胡须会损伤毛囊,会使细菌侵入身体。()

5.注意个人卫生是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之一。()

6.我们应该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保证每天可以睡15个小时。()

7.生物的变异都是有利于生物生长和繁殖。()

8.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9.《物种起源》一书阐述了进化论的思想,是科学家达尔文的著作。

()

10.人类是有别于其他动物的高级动物,所以人类不是由其他生物进化而来

的。()

三、选择题

1.人一生的第一次生长高峰是出生到1岁的婴儿期,第二次生长高峰是()。

A.青春期 B.成年期 C.老年期

2.下列行为中,()是不良的生活方式。

A.合理膳食

B.参加体育锻炼

C.吸烟

3.男生处于青春期特有的身体变化是()。

A.骨骼闭合,停止生长

B.出现喉结

C.身体突然增高

4.因为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属于()。

A.可遗传变异 B.不可遗传变异 C.可能是可遗传变异,也可能是不可遗传变异

5.下列生物的遗传物质与金鱼的遗传物质最接近的是()。

A.野生草鱼 B.野生鲫鱼 C.野生鲤鱼

6.下列证据中最能直接证明海豚和非洲黑猩猩有可能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

进化而来的是() A.它们都是哺乳动物 B.它们的上肢骨具有相似的

结构 C.它们都需要进食

7.渡渡鸟是毛里求斯的象征,它是一种巨型的鸟类,这种鸟类目前()。

A.已经灭绝 B.野生的数量很少 C.只能在动物园看到

四、连线题

将下列对应的说明进行连线:

一株三叶草的叶片数量变为4片有害的变异玉米变异后植株更耐旱既无利也无害的变异

一种生活在雪地中的白色动物变异成其他颜色有利的变异

五、简答题

1.小林暑假去海边游泳,结果皮肤被晒得黝黑。小林皮肤变黑属于可遗传变异吗?为什么?

2.一般情况下孩子的外貌会遗传其父母的面部特征。结合你的实际情况,说一说你身上哪些特征是从你的父母那里遗传而来的。

3.你给下面的这幅图片命名,并说说图片中蕴含的科学含义。

4.你知道哪些关于生物进化的例子?

六、自我实践题

在语文课文《晏子使楚》中有这样一句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的意思是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你能解释一

下这句话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吗?

期中综合测试题答案

一、1.老年期 2.青春期 3.不均衡 4.遗传 5.变异 6.孟德尔 7.X射线 8.化石

9.始祖马 10.进化

二、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三、1.A 2.C 3.B 4.A 5.B 6.B 7.A

四、一株三叶草的叶片数量变为4片有害的变异

玉米变异后植株更耐旱既无利也无害的变异

一种生活在雪地中的白色动物变异成其他颜色有利的变异

五、1.皮肤被晒黑不属于可遗传变异。因为过一段时间肤色会恢复,这种变黑是由于阳光强烈的照射,而不是因为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

2.(略)

3.图片命名合理即可,如《人的进化》。

图片说明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进化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变异,例如头发颜色的改变。

4.猿-猿人-人恐龙-始祖鸟-鸟始祖马-渐新马-中新马-现代马

六、这句话说明植物果实的甜度、水分和口感等受地理位置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期中检测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要统计某地去年月平均气温情况,最好选用()。 A.折线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 2、圆柱的侧面沿直线剪开,在下列的图形中,不可能出现()。 A.长方形或正方形 B.三角形 C.平行四边形 3、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35 cm3,()是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 A.45cm3 B.405cm3 C.270cm3 4、下面各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的是()。 A.12:9和9:6 B.13 :16 和12 :14 C.8.4:2.1和1.2:8.4 5、下面图形中,()是圆柱的展开图。 A. B. C.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1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汽车的速度一定,所行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3、圆锥的体积一定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4、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是比的基本性质。 () 5、负数都比正数小。()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篮球与足球的个数比是7∶5,篮球35个,足球有()。

2、下边的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实际距离()千米, 把它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4、比较下面各组数的大小。

六年一班学生对本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活动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制了扇形统计图。(如右图)

(1)六年一班同学最喜爱哪项体育活动的人数最多? (2)六年一班同学最喜欢哪项体育活动的人数最少? (3)根据统计结果,你会给同学什么建议吗? 六、解决问题。(共28分) 1、学校组织队列训练。如果每行站18人,正好站15行。如果每行站9人,可以站多少行?(5分) 2、出租车司机叔叔从甲地到乙地,前3个小时行了15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需要5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远?(5分)

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科学期中卷 (40分钟) 出卷人: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装置叫做机械。 2.我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省力杠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费力杠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定滑轮和动滑办组合在一起成为___________,既可以_______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__。 4.自行车通过____________和两个____________的啮合,把我们蹬脚的力量传递到车轮上。 5.为了提升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在材料不变得情况下,我也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____________,改变材料的____________等办法来实现。 6.圆顶形可以看成是________的组合。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_______。7.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位都有拱形的保护。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一根木棍可以有很多的用法,以下哪种用法使用了杠杆的原理。()。 A、用来支撑快要倒的小树 B、擀面条 C、撬动大石头 2.下图中,哪个是费力杠杆()。 3.剪刀是一种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下列剪刀中最省力的剪刀为()。 A 理发师用的剪刀 B 裁缝师剪布用的剪刀 C 花匠剪树枝用的大剪刀4.许多桥梁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 A.更加美观 B.节省材料 C.更加牢固 5.以下哪一座是拱桥()。 A.赵州桥 B.金门大桥 C.杭州湾跨海大桥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题 总分50分时间30分钟 一、单项选择:(每题1.5分,共18分) 1、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人(C)。 A、弗莱明 B、胡克 C、列文虎克 2、做酸奶,需要一种细菌,是(C)。 A、酵母菌 B、青霉菌 C、乳酸菌 3、关于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细菌的体积较大 B、细菌的繁殖较慢 C、细菌也要吃食物 4、从我国地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特点是(A)。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差不多 5、杜鹃花喜欢( B)土壤。 A、碱性 B、酸性 C、中性 6、四季的形成和( B )有关。 A、月球的公转 B、地球的公转C、地球的自转 7、人们把星空分成88个区域,称为( B)。 A、天河 B、星座 C、星系 8、构成生命体的“积木”是一种微小的结构,它就是(C)。 A、细菌 B、病毒 C、细胞 9、我们人为地把地球分成了不同的圈层,由外向内分别是(A)。 A、地壳、地幔、地核 B、地核、地壳、地幔 C、地核、地幔、地壳 10、人类的哪些活动不会改变地表(C)。

A、拦河筑坝 B、围海造田 C、种植庄稼 11、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C)。 A、天王星 B、金星 C、海王星 12、使用显微镜时,应该把它放在面前偏左的桌面上,这样便于(B)。 A、右眼观察 B、左眼观察 C、两眼同时观察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3、自制的酸奶要放在温暖、干燥的地放保存。(×) 14、由于霉对人类有益,为了节约粮食,馒头长了一点霉,问题不大,也可以吃。(×) 15、生物体的衰老、死亡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16、显微镜的物镜放大10倍,目镜放大15倍,那么显微镜放大的总倍数就是1500倍。(×) 17、地球表面上,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得多。(×) 18、北宋时期的沈括是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 19、喜马拉雅山脉那么高,无论多少年前那里都不可能是海洋。(×) 20、浓度极高的酸或碱会伤害人的身体,不要直接触摸。(√) 21、月球上的环形山都是宇宙中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成的。(√) 22、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在银河中有2000多亿颗。(√) 23、“麦哲伦号”太空探测器主要用于勘测火星。(×) 24、提出假设是科学探索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25、好奇心总是使我们不停地提出问题,并试图找出答案。(√) 26、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千米。(×)

六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卷答案

六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卷 答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19882)

鳌江镇第十小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六年级科学试卷 命题人:曾华颖 2011.10.30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 省力 或 方便 的装置叫做机械。 2、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 用力点 ;承受重物的点叫做 阻力点 ;起支撑作用的点叫 做 支点 。 3、像水龙头这样, 轮 和 轴 固定在一起可以 转动 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 4、使用的动滑轮个数越多,穿过动滑轮上的线也越多,这样的滑轮组就越 省力 。 5、变速自行车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 快 ,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 慢 。 6、建房时横梁都是 立着放 (立着放/横着放)的。因为这样可以 提高抗弯曲能力 。 7、一张纸,通过增加宽度、 增加厚度 、 改变形状 等方法 都可以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 8、圆顶形可以看成 拱形 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受压力大的优点,而 且不产生 外推力 。 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 拱形 ,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9、根据桥梁结构的不同情况来分,瓯南大桥是 直梁桥 桥;温州大桥是 钢索桥 桥。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它能帮助我们工作。 ( √ ) 2、螺丝刀的刀柄粗是省力的主要原因。 ( √ ) 3、把一楼的楼梯做成两折主要是为了美观。 ( × ) 4、螺丝钉的纹路也是一种斜面。 ( √ ) 5、两张纸的抵抗弯曲能力一定比一张纸要强。 ( × ) 6、建筑材料中的五孔板中间有一个个孔,既可以节省材料又可以增强抗弯曲能力。 ( √ ) 7、拱形受压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力。 ( √ ) 8、所有的拱桥,拱都在桥面下。 ( × ) 9、人体的头骨非常坚固,主要是利用了球形的原理。 ( √ ) 10、上小下大、上重下轻的框架结构最坚固。 (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 )年级( )班 学号 姓 名 ※※※※※※※※※※※※※※※※※※※※※※※※※※※※※※※※※※※※※※※※※※※※※※※※※※※※※※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科学奎香乡中心小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物 一、填空: 1、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2、(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4、水滴里的生物有(鼓藻、草履虫、水藻、钓钟虫、轮虫)。 5、微生物分布在(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 6、常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酵母菌、大肠杆菌、病毒、硅藻)。 二、问答: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 答:在大自然里的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等地方都可以找到微生物。可以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微生物,也可通过肉眼发现物体上的霉斑在慢慢扩大等。 2、做酸奶 一、填空: 1、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2、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细菌有的自己制造食物,有的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细菌繁殖(速度很快)。 3、利用霉菌可以(生产腐殖质、加工食品、净化环境、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等;但有的霉菌会危害人的健康。 二、问答: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答:(1)捂住鼻子打喷嚏,(2)用热水冲洗筷子,(3)勤用肥皂洗手。 3、馒头发霉了

一、填空: 1、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 2、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青霉素属于抗生素。 3、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 4、馒头上的霉是(曲霉),水果上的霉是(青霉)。 二、问答:霉的功与过有哪些? 功:人类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过:霉菌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变质,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动植物的病变。 三、实验: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 (1)温暖、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温暖、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3)寒冷、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4)寒冷、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5天后观察它们。现象:在温暖潮湿条件下的馒头发霉了,其他条件下馒头没有发霉。结论:温暖、潮湿的馒头容易发霉。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一、填空: 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2、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 3、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二、问答: 1、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有什么不同? 答:洋葱表皮细胞是规则的;人体表皮细胞不规则,细胞之间界限不清。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卷》(带答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1.=() A. B. C. D. 2.,这是根据( )使计算简便. A. 加法结合律 B. 乘法交换律 C. 乘法分配律 D. 乘法结合律 3.比54的多6的数是() A. 18 B. 6 C. 12 D. 20 4.植树节六(1)班同学植树120棵,六(2)班植树多少棵?列式为:120×(1﹣),那么横线上应该补充的条件是() A. 六(2)班是六(1)班的 B. 六(2)班比六(1)班多 C. 六(2)班比六(1)班少 D. 六(1)班比六(2)班少 5.() A. B. C. D. 15 6.一本60页的书,看了,还剩()页没看. A. 24 B. 36 C. 12 7.在学校的平面图上,图书馆在体育馆的南偏西方向,那么体育馆在图书馆的( )方向. A. 北偏东 B. 南偏东 C. 南偏西 D. 北偏西 8.甲数的是18,乙数的是18,甲数()乙数.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9.甲数比乙数大24,甲、乙两数的比是5:3,甲、乙两个数的和是() A. 12 B. 60 C. 36 D. 96 10.把2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和盐水的比是() A. 1:5 B. 1:4 C. 4:1

二、判断题 11.两根一样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米,第二根用去,两根绳子剩下的一样长.() 12.小明在小红的南偏西40°方向500米处,则小红在小明的北偏东40°方向500米处.() 13.一个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14.甲数是乙数的1 ,乙数是甲数的. () 15.把16:2化成最简整数比是8. () 三、填空题 16.在横线上填上“>”“<”或“=”. ________ ________1 2.8×0.6________2.8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7.计算 ________ 18.小红有36元钱,小青的钱数是小红的,小兰的钱数是小青的.小兰有________钱? 19.小明家养鸡18只,养鸭的只数是鸡的,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小明家养鹅________只? 20.观察右图.学校在小明家________偏________ ________°的方向上,距离约是________. 21.录入一份稿件王老师单独录入要用18小时,赵老师单独录入要用12小时.赵老师先单独录入6小时,剩下的再由王老师录入,还要用________小时? 22.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快车2小时可以行完全程,慢车4小时可以行完全程.快、慢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________小时可以相遇? 23.0.6:化简比是________,比值是________.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试卷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和()是衡量生长发育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标。 2、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年发现的。 3、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称为()。 4、用人工的方法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等。 5、生物正是通过()()和(),从低级到(),从()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发展着、进化着。 6、如果把不同年代的()比做一本书,那么()就是书页中特殊的文字。 7、()提出生物进化是()的结果,并于1859年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巨著()。 8、()的发现对达尔文的经典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 9、除了父母的结合会出现变异外,生物()也可能产生变异。

10、()和()是生命的两种特征。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古代的长颈鹿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部不断地变长了,就变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 2、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遗传是个别存在的。() 3、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4、经典的生物进化论认为地球生命演变史是一个十分突然的过程。() 5、大熊猫、白鳍豚等生物几千万年依然没有多大变化,说明进化规律并不适合所有物种。() 6、不同年代的岩层中会出现不同的生物化石。() 7、科学家们发现,许多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种类在地球上已经不存在了。() 8、在自然选择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 9、爬行动物出现的时间比哺乳动物晚。() 10、南北极太冷了,所以没有生物。()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们已经进入青春期,每天需要保证()小时的睡眠。 A、8 B、9 C、10 D、11 2、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对待这些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可直接打印)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第一节我在成长 1、测量体重的工具是:体重称。 2、在成长中,我们的身体长高了,体重变重了。 3、我们出生时没有牙齿,最先长出来的牙齿是乳牙,乳牙脱落后长出来的是恒牙。 4、出生后,我们经历了了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出生后的一年内,第二个高峰期是进入青春期后 5、时期 --年龄(岁): 乳儿期 0—1 婴儿期 1—3 幼儿期 3— 6、7 童年期 6、7—11、12 少年期(危险期)11、12—14、15青年期 14、15—17、18 成年期 20~25中年期 40岁老年期 65岁以后学龄期 6、7—12、13 6、我们现在所处的生命周期是少年而不是成年。 7、测量身高时,我们应该脱鞋,身体站直,目视前方. 8、测量体重时,衣物越少,测量结果越准确。 9、人刚站在体重称上时,体重称的指针会不断变化,所以应该等体重称指针稳定后读数。 10、成长的标志有很多,比如:身高和体重的增加、我们越来越懂事了、鞋子变得挤脚了。 判断、1、体重并非每年匀速增长。(√)2、我们的成长就是指身高和体重的增加。(×) 3、测量身高时,必须脱掉衣服。(×) 第二节悄悄发生的变化 1、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 2、我们正处在青春期,身体形态和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女孩一般是10岁进入青春期,男孩一般是11岁入青春期. 3、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别一个特点是性发育开始。 4、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他将要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5、男孩在青春期时会出现变声、遗精等生理现象,这些都是青春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正常。 6、标志我们成为“大人”的阶段是青春期。 7、少年健康的大敌:吸烟和酗洒。 8、拔胡须会损伤毛囊,会使细菌侵入身体。 9、青春期对待异性的正确做法是:保持正确的交往态度和方式。而不是讥笑、杜绝、禁止异性的交往。 10、穿高跟鞋的坏处:穿高跟鞋容易使足前部受到挤压,引起脚趾外翻造成扁平足,还会加重骨盆负担,造成盆处狭窄给日后生育带来困难。 11、我们所处的阶段是:少年向成年的过渡期。 12、体育课上,老师要进行1500米跑步测试,而小红正处于月经期,对此,她应该将实际情况告诉老师。(v) 13、每个孩子都是10岁进入青春期。(X) 14、进入青春期,我们应当承担哪些责任? 答:努力学习,培养独立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孝敬长辈,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等等。 15、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1)性意识骤然增长,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2)智力水平迅猛提高; (3)独立欲望增强,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并能作出自己的判断,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过低。 (4)情感世界充满风暴,情绪不稳定,容易与老师家长对立;(5)兴趣爱好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 (6)人际交往欲望强烈,有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和依赖性。 第三节人生之旅 1、在斯芬克司之迷中,把人的一生可分为三个阶段: 即“四条腿走路”指幼年时期,“三条腿走路”指老年时期,“两条腿走路”指壮年时期。 2、根据父母身高预测:男孩成人后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1.08 女孩成人后身高=(父亲身高×0.928+母亲身高)÷2。 3、人的一生中身高最高的时期是成年时期。 4、能给自己一生留下美好回忆的是:每年的同一时期同父母合影留念。 5、爱因斯坦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6、人一生中发育最快、最不稳定的阶段是成年期(×)应是青春期。 7、预测出来的身高不一定就是自己将来准确的身高(√)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合集)新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合集)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60% 1、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____. 2、微生物在自然中分布极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微生物. 3、细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形态. 4、_____________细菌学家_______________首先发现________________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一些细菌. 5、人的身体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6、______________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是最早观察到细胞的科学家之一.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8、____________________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__________________! 9、1957年苏联发射了____________________;宇航员_______________是人类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观察到了地球.1969年__________________月球.20xx年10月我国宇航员_____________搭载__________________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了14圈. 10、地球赤道周长___________千米,赤道半径_________________千米,地球表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地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12、地壳的岩层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地震. 13、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的_____________,最高峰__________________,海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5分) 1、加工一批零件,经检验有100个合格,不合格的有25个,这批零件的合格率是() A、75% B、80% C、100% 2、甲数比乙数多25%,则乙数是甲数的() A、75% B、80% C、125% 3、把5kg糖放入95kg水中,糖水中的含糖率是() A、5% B、4.8% C、15% 4、工程队计划修一段长50km的公路,已经修了35km,还剩()没修 A、70% B、75% C、30% 5、做一个圆柱形油桶,至少要用多少铁皮是求它的()A.表面积B.侧面积C.体积 二、判断。正确的请在请在答题卡上打“√”,错误的请在请在答题卡上打“×”(共5分) 千克大小相等,意义也相同。() 6、20%与1 5 7、底面半径是6cm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底面半径是2cm的等高圆柱的体积。() 8、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为原来的2倍,高缩小为原来的一半,体积不变。() 9、、一种商品先提价10%,再降价10%,商品的价格不变。()

16()10、圆柱有无数条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 三、填空题(共24分,每空1分) 11、8 :5=( )÷( )= =( )%=( )小数 12、用4吨花生榨油1.6吨,花生的出油率是( )。 13、一项工程,已经完成42%,还剩( )%没修。 14、一个圆柱的高扩大3倍,底面半径不变,则圆柱的体积扩大 ( )倍;如果圆柱的高不变,底面半径扩大3倍,则圆柱的体积扩大( )倍。 15、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cm ,高是10cm ,它的侧面积是 ( ),表面积是( ),体积是( ) 16、把一个圆柱沿直径分割成若干等分(如图),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近似的长方体的宽是2厘米,高是5厘米, 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 ( ),侧面积是( ) 17、把一根长10米的木料平行底面据成一样长的两段,结果表面积 增加了6.28平方米,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 )。 16题图 17题图 18、一台电脑售价3600元,按售价的80%出售,实际售价( )元。 19、甲数是20 ,乙数是16 ,甲数是乙数的( )%,乙数是甲数的( )%,甲数比乙数多( )%,乙数比甲数少( )% 20、把一个体积是18.84立方米的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圆锥的的体积是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201704 一、仔细想想,认真填(每空1分,共20分) 1、()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零下1℃记作()℃。 2、某一天某地的最高气温是+5℃,最低气温是-4℃,这一天气温差是()℃。 3、一个商品打八五折出售,降价了()%。 4、1 5=4:()=()÷15=()%=()成。 5、一个圆柱体的地面周长是12.56㎝,高是6㎝,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2,表面积是()㎝2,体积是()㎝3,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是()㎝3。 6、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比例,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比例,《中国少年报》的总价和份数成()比例。 7、写出比值都是4的两个比,组成比例是()。 8、两个完全一样的圆柱体接成一个更大的圆柱体,长20㎝,表面积减少了50㎝2,原来每个圆柱体的体积是()㎝3。 9、一个长方形的图纸按3:1放大后的面积是原来面积的()倍。 10、一张长方形的纸可以卷成不同的圆柱体,()不变,()会变。 二、我是一个好判官。(5分) 1、数轴上左边的数一定比右边的数大。() 2、两种相关联的量,不成正比例,则成反比例。() 3、等底等高的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都相等。() 4、在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的积是1。() 5、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 三、慎重选择(6分) 1、甲数是乙数的1 5,甲乙两数的比是()。 A、1:1 5B、1:5 C、5:1 2、y=0.2x,那么y和x成() A、正比例 B、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圆柱体的半径和高都扩大3倍,表面积扩大(),体积扩大()。 A、3倍 B、6倍 C、9倍 D、27倍 4、一件衣服原价150元,现价120元,这件衣服()折出售。 A、六 B、七 C、八 5、一个圆柱体的体积是24㎝3,底面积是8㎝2,高是() A、3㎝ B、6㎝ C、9㎝四、细心计算(共26分) 1、直接写答案8分 1+15%= 1÷50%= 37.5%+ 5 8= 6- 1 3= 5 8+ 1 3= 4 5÷ 5 4= 1.25×0.8= 1 5:5= 2、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9分 9 35÷20%÷0.6 1 3× 3 8+ 1 3×62.5% 0.8÷【1-( 1 2- 1 5)】 3、求未知数的值9分 x 2.4= 5 8 3 4:x = 1 8:4 x:0.5= 3 4 五、算一算,画一画(13 1、(4分)把△按2:1放大,1:2缩小。分别画在下图中。 1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 姓名班次得分 亲爱的同学们,半学期过去了,你一定有很多收获,让我们一起走进下面的检测题,评判一下吧!书写分(5分)。 “字如其人”你一定能写一手干净、规范的字,试试吧! Ⅰ、基础知识 一、填空(21分) 1. 生物体是由()组成的。()物理学家() 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 2.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通过透镜看到的()越大, ()越小。 3. 生物体的细微结构必须制作成()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4. 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整个世界 都是由()构成的。 5.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是 (),化学变化的特点是() 6、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一些现象,如()、()和()等。 7、放大镜也叫()。放大镜是中间()边缘()的透明镜。 8、放大镜能把物体的()放大。 9、列文虎克制作出来当时最精良的显微镜,放大倍数是()倍,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倍。 10、生命体都是由()组成的,()的建立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二、判断。(24分) 1.能将物体放大的镜片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 2.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但都会变化…………………………() 3.用蜡烛加热白糖时既发生物理变化,也发生化学变化………() 4.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5.馒头、面包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紫色,因为它们都含有淀粉…() 6.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颜色会发生变化这一特性,我们可以来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7.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后,溶液的颜色会变浅…………() 8.火药是古代的炼丹道士发明的……………………() 9.微生物不是生物,不具有其他生物的特征。……………………() 10.草蛉是蚜虫的天敌…………………………………………() 11.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12.只要把物体放在显微镜下就可以观察。……………………() 三、选择题(20分) 1、馒头和面包松软可口,是因为………() A 制造面包和馒头的面粉疏松B、生面团中揉入了酵母,释放出了二氧化碳。 2、放大倍数大的放大镜,其视野………() A 大B、小C、一样 3 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A 放大了的正像B、放大了的倒像C、缩小了的倒像D、缩小了的正像 4、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甜,这是因为米饭含有………() A、糖 B、淀粉 C、甜蜜素 5、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制成的,可以放大近300倍。 A列文虎克B巴斯德C罗伯特.胡克 6、蝇眼是()。 A单眼B复眼 7、马铃薯遇到碘酒会变色,这种变色的物质………() A、是马铃薯 B、是碘酒 C、既不是马铃薯,又不是碘酒 8、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9、影响铁生锈的原因………() A、只是空气 B、只是水分 C、是空气和水分的共同作用 10、昆虫头上()的就是它的鼻子 A、触角 B、复眼 C、鼻子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知识与技能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滴水里有什么。 难点:科学地使用显微镜。 教学准备: 放大镜、显微镜、水样、切片、图片、抹布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观察采集的水样 1.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 2.学生汇报。 3.学生可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并汇报。你是用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结果的?4.谈话:假如让你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你想借助什么工具? (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 5.激趣: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水滴里有什么?这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呢? 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1.讲述: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2.学生认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3.教师示范使用方法。强调轻拿轻放。 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样 1.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2.学生分组观察。 (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他们的观察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发现,指导他们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 3.汇报交流:水滴里到底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运动吗? (汇报时教师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并让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4.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5.认识其他的水中微生物:不同的微生物喜欢生活在不同的水域中,想看看水中还有哪些微生物?(多媒体展示——水中各种常见微生物) 四、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认识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1.学生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 (1)谈话: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吗? (2)学生阅读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故事,教师作相应补充介绍。资料: 列文虎克,A.van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 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1632年10月24日生,1723年8月26日卒,生卒地均在荷兰的代尔夫特。幼年没有受过正规教育。1648年到阿姆斯特丹一家布店当学徒。20岁时回到代尔夫特自营绸布店。中年以后被代尔夫特市长指派做市政事务工作。这种工作收入不少,又很轻松,使他有较充裕的时间从事他自幼就喜爱的磨透镜工作,并用之观察自然界的细微物体。由于勤奋及本人特有的天赋,他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其同时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一、填空题: 1、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3、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4、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微生物)。 5、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6、利用细菌可以(加工食品)、(生产药品)、(净化环境)、(生产燃料)。 7、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病菌)。 8、许多传染病是由(病菌)引起的。用(捂住鼻子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等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9、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做(青霉素)。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12、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二、问答题: 1、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什么? 答:(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2、怎样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 答:(1)真空包装;(2)放干燥剂(3)低温保存;(4)太阳暴晒。 3、你知道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 答:当人体遇到病菌入侵时,白细胞便会与病菌展开激战。在消灭这些入侵者时,白细胞也会有很大的伤亡。“脓”就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 4、请你设计如何自制酸奶? 答:材料:牛奶、玻璃瓶、酸奶、小勺、杯子、温度计、锅、高压锅等。 步骤:(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40℃,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 现象:牛奶变成了粘稠的酸奶。 结论: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5、请你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 答:材料:湿馒头、干馒头、塑料袋等。 步骤:(1)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5天后观察它们。 现象:湿馒头发霉了,干馒头没有发霉。结论:温暖、潮湿的馒头容易发霉。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一、填空题: 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最新整理)

六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本题共14分)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我们叫做____________,它有三个重要的位置,用力的点叫用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__________;起支撑作用的点叫_________;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________杠杆;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_______杠杆。 2.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来提起重物的_______和________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滑轮组,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自行车上,如果大齿轮有40个,小齿轮有20个,那么小齿轮转动一圈,大齿轮将转动_________圈 4.圆顶形可以看成是________ 的组合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24分) 1.一根木棍可以有很多的用法,以下哪种用法使用了杠杆的原理。()。 A、用来支撑快要倒的小树 B、擀面条 C、撬动大石头 2、下列工具中应用了轮轴的为()。 A、汽车方向盘 B、天平 C、羊角锤 3、许多桥梁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 A、更加美观 B、节省材料 C、更加牢固 4、下列形状中最为坚固的是() A、正方体 B、长方体 C、球体 D、三角形 5、如右图为家庭手摇升降晾衣架结构图,当顺时针摇动手柄 时,横梁上升。下列滑轮属于动滑轮的是() A.甲B.乙C.丙D.丁 6.自行车里面应用的简单机械正确的是()。 A.车把手---杠杆 B.刹车----轮轴 C.螺钉---斜面 7、为了增强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我们通常把横梁:() A、横着放 B、斜着放 C、立着放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20110302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1-1我在成长 过程与方法:*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能够交流和表达成长变化的特点。 科学知识:*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知道人体生长发育有两个生长突增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证据在得出结论中的重要性。*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提前从学校卫生室拿来健康卡片。*有条件的学校可准备身高体重仪。*写给家长的一封信。 学生准备:*从家中带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证据,如小衣服、小鞋子、各个时期的照片、出生时的小脚印……*没有身高体重仪的学校,学生要带木板和尺子,也可用其他东西替代。 1、导入新课。 谈话:你们都收集到哪些证明“我在成长”的证 据?(此时可以出课题)学生汇报自己的收集结果。 2、在小组内对收集来的证据进行整理、记录, 展示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1)将照片按照不同的成长阶段,从小到大进行 排序; (2)如果学生带来小时候的手印或脚印,可以让 他们把现在的手印或脚印画下来,和它比一比; (3)如果孩子们拿来的是小时候的衣服和鞋子, 让他们把这些小衣服、小鞋子与自己现在穿的衣服 和鞋子做比较,如,测测衣服袖子的长度或鞋子的 长度; (4)出生时身高、体重与现在身高、体重的对比;

(5)食物的对比,小时候只能吃奶,现在吃的食物种类繁多; (6)其他方面的证据,如展示拿来的乳牙,说说是如何脱落的;读一读成长日记中记录的趣事…… (7)谈谈了解这么多变化后的感受。 3、测量现在的身高和体重,绘制曲线图,发现生长过程中的特点。 (1)谈话: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一直在成长。长到现在身高和体重是多少?我们来测一测。 (2)小组活动:学生分小组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数据。 (3)将健康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们按照卡片上提供的每一年身高体重数据和测得的数据绘制曲 线图。 4.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了解以后的生长。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查试卷 (3分) (除第1、2、3题每空0.5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 在下面的○里填入“>”、“<”或“=”。 -5141 47 ÷ 5 8 47 、( )∶20=15 )(=80%=20÷( )=( )(填小数) 、如果a ×6=b ×8,那么a :b =( ):( )。 、图上8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4千米,这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 把一根圆柱形木料截成3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45.12平方厘米,这根木料的底____________平方厘米。 、a ÷b=c ,当a 一定时b 和c 成 比例; .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18,一个外项是5,另一个外项是 。 、5千克是4千克的( )%,4千克比5千克少( )%。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的和24立方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米。 、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4cm ,高是15cm ,它的表面积是( )cm 2,体积是( )3。 (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 、所有的负数都比0小。 ( ) 、容积210L 的圆柱形油桶,它的体积一定是210立方分米。( ) 、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31 。( ) 、如果A=8B,那么A 与B 成反比例。 ( ) 、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成反比例。 ( ) (共5分) 1、 周长相等的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 )的面积最大。 A 、正方形 B 、长方形 C 、圆 D 、无法确定 2、 数轴上,-4在-3的( )边。 -2.8 +2.8 -0. 0

A 、左 B 、右 C 、无法确定 3、一个圆柱侧面展开是正方形,这个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的比是( ) A.2π:1 B.1 :1 C.π :1 D.无法确定 4、甲数的54等于乙数的3 2 (甲数、乙数不为0),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A 、32∶54 B 、6∶5 C 、5∶6 D 、54∶ 32 5、把5克糖溶解在100克水中,糖和糖水的比是( )。 A. 1:20 B. 20:1 C. 1:21 五、计算。(40分) 1.直接写得数。(4分) ( 16 + 34 )×9= 1.5×100= 99×0.8+0.8= 42= =+3121 727— = =?3 179 =÷2772 2.解比例。(每题3分,共18分) 0.7∶18=21∶x 4272x = 2 1:43:6=x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每题3分,共18分) 117 ÷223 ×1415 4-613 ÷926 -23 75×0.875+81×7 5 六、操作题(共6分) 1、画出三角形以O 点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的图形。(3分) 2、画出原三角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3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 一、填空题。(把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空1分,共11分)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我们叫做____________,它有三个重要的位置,用力的点叫用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__________;起支撑作用的点叫_________;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________杠杆;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_______杠杆。 2.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自行车上,如果大齿轮有40个齿,小齿轮有20个齿,那么小齿轮转动一圈,大齿轮将转动_________圈 4.圆顶形可以看成是________ 的组合 二、选择题。(把你认为的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每空1分,共12 分) 1.一根木棍可以有很多的用法,以下哪种用法使用了杠杆的原理。()。 A、用来支撑快要倒的小树 B、擀面条

C、撬动大石头 2、下列工具中应用了轮轴的为()。 A、羊角锤 B、天平 C、汽车方向盘 3、许多桥梁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 A、更加美观 B、节省材料 C、更加牢固 4、下列形状中最为坚固的是()。 A、正方体 B、长方体 C、三角形 D、球体 5、如下图为家庭手摇升降晾衣架结构图,当顺时针摇动手柄时,横梁上升。下列滑轮属于动滑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自行车里面应用的简单机械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