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营企业成长:从制度与能力的角度考察

民营企业成长:从制度与能力的角度考察

民营企业成长:从制度与能力的角度考察
民营企业成长:从制度与能力的角度考察

民营企业成长:从制度与能力的角度考察

曹正汉

从制度与能力两个维度考察我国民营企业的成长,是认为制度环境决定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和总体表现,而企业的组织能力,尤其是企业家团队的学习能力、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决定了个体企业的成功。

毫无疑问,民营企业成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有许多因素影响着民营企业成长的方式和进程。另外民营企业是否成长,成长的标准是什么,也不是那么容易说清楚的问题。企业成长的定义可以是多维度的,正如成功企业可以有多个特征一样。而且,由于当代民营企业的历史太短,我们还无法判断哪些民营企业能够进入伟大公司的行列 。因此我们主要从企业的成长性来定义: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生产的产品和产业链地位在不断提升,企业的组织结构在不断复杂化,相应企业的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

所以,一个研究策略是挑选几个相对来说比较成功的企业,把它们迄今为止的成长历史尽可能详尽地记录下来,然后分析这些成功经历的背后是否有共同的东西。这一工作使得我们的研究具有企业史的味道 。我们按这个策略研究了四家民营企业的发展经历,发现它们虽然处于不同的区域和产业,企业家的个性差异很大,但是它们的成长经历却惊人地相似。 其中的原因是,它们都需要解决成长过程中非常类似的问题。企业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面临问题的过程,也是企业的组织结构演变的过程;只有成功地解决成长道路上不断出现的问题,企业才能发展壮大,同时企业的组织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企业的组织能力才能不断增强。

企业成长面临的问题有两类:一类是由于企业外部的制度环境对企业经营产生了某种障碍,或者提供了某种机会,带来企业如何克服环境障碍、或如何利用环境机会的问题,简称“制度环境问题”。一类是因市场、企业的生产规模、或生产技术等因素的变化,带来企业在协调、控制、激励等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简称“技术问题”,解决这些技术问题的关键是企业的组织能力。企业所面

临的“制度环境问题”与“技术问题”,是阻碍企业成长的两个主要因素,因而也是导致企业组织结构演变的主要因素。

因此,观察企业的成长道路可以从两个地方入手:第一是从制度环境入手,企业所处的制度环境塑造了企业的组织结构与企业的成长道路;第二是从企业面临的“技术问题”问题入手,把企业的组织结构看成是应对“技术问题”的产物。

从企业所面临的“技术问题”入手研究企业成长,这是以钱德勒开创的企业史研究方法。钱德勒通过对美国企业史的研究,建立了一个“战略影响结构”的分析框架,也就是分析企业的战略决策如何导致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变。如钱德勒所描述,在十九末期至二十世纪初期,美国的大企业经历了由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的演变,其中一项革命性变化是,企业的组织结构从中央集权的结构(U型结构)转变为分权化的多部门结构(M结构)。钱德勒认为,导致这种组织结构演变的原因,是美国的大企业在二十世纪初,已经积累了相当的资源和经验,开始实施多元化扩张的战略,即开始进入多个地区市场,或者开始生产和销售多种不同产品。多元化扩张的战略给企业的高层决策带来了沉重负担,高层经理不得不面对日益多样化的、复杂的决策问题。为了将高层经理从日常经营事务中解脱出来,以便他们专心致力于企业的长期计划与评估工作,企业被迫向下分权,将企业的日常运营工作交给各个经营单位(即事业部)的经理负责,因而企业的组织结构就开始向分权化的多部门结构演变 。我们研究的证实,从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问题”来看,中国民营企业与美国企业是相似的,中国民营企业也经历了或正在经历与美国企业类似的结构变化。

从制度环境入手解释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变,我们的一个发现是,民营企业的组织结构表现出与国有企业趋同的趋势,那些最成功的民营企业都模仿了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普遍建立了党委、团委、武装部、精神文明委员会、工委、妇联等与政府对口的机构,企业的董事长一般也进入到市、省、甚至国家的人大与政协机构。如温州市民营企业的组织结构之演变可以用下表概括:

1978年至2004年温州民营企业的组织结构

制度环境的演变 企业需要解决的

制度环境问题

市场竞争状况 组织结构

1978-1985:

民营企业没有 经营合法性 经营合法性问题 短缺

家庭作坊借红帽子

(挂户经营)

产品质量竞争

(1986-1992)

合伙企业戴红帽子

(股份合作制)

1986-1997:

有经营合法性, 但没有政治名分 政治歧视问题

品牌与市场份额

竞争(1992-1997)

有限责任公司(后

组建企业集团)建

立党支部与党总支

1998-2004:

有政治名分,但政府官员握有自由裁量权政治谈判能力问题

市场份额竞争与进

入管制领域的竞争

建立党委,企业主

进入人大或政协

所以,我们认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道路是企业家应对“制度环境问题”和“技术问题”的结果,同时也是企业组织能力的形成和增强过程,所以,我们既需要考虑各个时期的制度环境和技术问题对民营企业的约束,也需要考察民营企业家应对这些问题的价值取向,也就是他们以何种态度和何种价值取向来应对他们面临的问题。以温州为例,我们认为,温州民营企业走上一条政治与经济逐步融合的成长道路,是温州的民营企业家用“特殊关系取向的谋利精神”,解决他们先后面临的经营合法性问题、政治合法性问题与政治谈判能力问题之结果。

不过,由于当代民营企业一般只有20多年的历史,相当于布罗代尔所谓的“中时段”,这对于我们研究民营企业的成长来说,是一个现实的局限。为了弥补这个局限,还需要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纵向比较是将当代民营企业与中国近代以来的私营企业加以比较。近代起来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其中1911-1937年被人称为“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 而民营企业最近20年的发展只是这个整体过程的最新阶段。横向比较是将大陆民营企业与全球华人企业加以比较。华人企业(Chinese firms)更多是一种文化概念,其次才

是地域概念,这种视角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不把中国大陆的民营企业现象孤立起来看。华人企业的核心是人际关系,华人经济实体其实就是一个靠宗族和同乡组成的公司和企业网,各企业之间层层联结,规模不断扩充,直至覆盖全球。这一点已在海外学者们的研究中得到验证,我们认为,这一结论对认识大陆原生型的民营企业也具有重要价值。

上述两种比较的实质,是把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的民营企业发展放在一个更大更长的时空框架下来考察。当然,这项工作仅仅是一个开端,但值得我们深入下去。

最后,我们的研究所包涵的政策含义是:我们重视解决民营企业成长所面临的制度环境问题。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民营企业在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上都面临国际竞争对手的竞争。然而,由于受制度环境的影响,我国民营企业在治理结构上与国际竞争对手有明显差别,特别是企业与政治过于密切的问题,有可能影响到它们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我国民营企业能否占有一席之地,民营经济能否继续高速增长,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取决于我们能否及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

(责任编辑:王志凯)

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创新

论文封面 论文题目: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创新

目录 开题报告 .................................................................................................................... 错误!未定义书签。摘要.. (3) Abstract (4) 引言 (5)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内涵及原因 (5) 二、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 (5) (一)民营企业的状态 (6) 1、管理水平低下 (6) 2、人才机制不灵活 (6) 3、企业生命周期过短 (6) 4、决策盲目,冒险经营 (6) (二)当今我国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发展环境 (6) 1、民营企业的政治环境 (6) 2、民营企业的经济环境 (6) 3、民营企业的政策法律环境 (7) 三、民营企业如何进行管理创新 (7) (一)企业管理思想的创新 (7) (二)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8) (三)企业管理组织的创新 (9) (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9) (五)企业管理方法的创新 (10) 四、企业的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3)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创新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姓名:任梦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是:本文提出管理创新是我国私营企业阶惟一出路,对私营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全方位、多角度地对私营企业管理创新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进行了论述。 中国民营企业当前最大的落后并非技术上的落后,而是经营管理上的落后,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也不是经济发展的差距,而是观念上的差距。优秀企业首先需要的就是不断创新的思想观念。企业应该认识到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而又持续的工作,是时刻需要进行创新的。中国民营企业应该在管理观念上培养全球化眼光和思维方式,同时认识到全球化不是企业的最终目标,而是实现目标的途径。中国民营企业追求的不是国际化本身,而是通过国际化来实现持续发展。 二、论文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芮明杰:《创新制胜-现代企业管理创新》,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李国荣:《民营企业管理创新探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 李亚:《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01月 任迎伟、冯俭:《公司战略决策中的主观性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3):33-36 王建民:《公司管理创新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三、论文主要研究内容、途径和技术路线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本文分企业管理创新的内涵、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民营企业管理创新的主体内容、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这四大板块对我们民营企业进行了分析陈述。介绍了笨论文研究的背景及必要性。 论文研究途径及技术路线:综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做了分析,本文立足于我国客观实际,以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和归纳分析相结合,仅仅围绕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创新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与讨论。 四、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1、2010年5月5日至2010年5月10日,选好题目,拟定大纲。 2、2010年5月11日至2010年5月28日,完成初稿。 3、2010年5月30日至2010年6月6日,初稿修改加工。 4、2010年6月8日至2010年6月16日,整理定稿。

中小企业发展与制度创新研究

中小企业发展与制度创新研究 1

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和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是所有制主体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这一基本制度使中国民营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日益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中小企业是民营企业的主体,它与国有大中型企业、国有中小型企业、民营大企业都有着很大的区别,是一个具有特殊表征的新兴群体。一个已经被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未来的整体竞争力。 一、民营中小企业的特征 ■(此处有公式或插图) 特征一:普遍以家族企业形态出现。美国企业史学家钱德勒在系统考察了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工业变革后,在<看得见的手>中为”现代企业”下了这样的定义:”由一组支薪的中、高层经理人员所管理的多单位企业即可适当地称为现代企业”,这一定义至今仍被奉为经典。参照钱德勤的研究思路,王宣喻等人的研究显示,中国86%的中小私 2

营企业股权掌握在企业主手中,而实际控制权几乎100%掌握在企业主及其家族手中。以控制权的演变为核心,中国民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演变与19世纪70年代美国企业的演变大致相同(见表1),区别在于美国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的工作基本上是消极性的,而中国家族企业的家族成员不但控制着高层职位,还控制着很大一部分中层经理职位;企业的实际控制、决策权由家族牢牢控制,外来经理人员很难独立做出决策。 表1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演变 ┌──────────────────────────────────────┐ │企业形态企业控制权管理岗位│ ├──────────────────────────────────────┤ │业主制或合伙制业主或合伙人业主或合伙人│ 3

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中小企业的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经济布局是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战略选择。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积极实施“抓大放小”的战略,本着“放中求活”的原则,加大了中小企业放开搞活的力度,有效地促进了全省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运行质量的提高。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我省中小企业发展变化的情况,深入地研究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发展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省企业调查队、省经贸委共同对全省确定的100户重点扶持的成长型中小企业进行了专项调查,并对收到的74户有效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省中小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收入不断增加,并在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体制创新和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中小企业发展中仍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任重而道远。 一、调查企业基本情况及现状 (一)、调查企业基本情况 调查的74户成长型中小企业,从注册类型看: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所占比例最高,为76%。国有企业占6.8%。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例均为4.1%,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及其他企业共占4.1%;从企业规模看:中型企业35户,占调查企业的47.3%,2002年资产总额为37.6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小型企业31户,占41.9%,2002年资产总额为12.3亿元,从业人员0.4万人。其余8户企业未划型;从地区分布看:52.7%的调查企业分布在西安,位于宝鸡、咸阳和汉中的企业分别占总体的14.9%、10.8%和6.8%,分布在其他地市的企业相对较少;从控股类型看:国有和集体控股的企业仅占37.5%,63.5%的调查企业属于其他控股类型。 (二)、企业规模扩大,业务收入增加,总体经济效益下降 调查企业2002年资产总额达到5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1%。主营业务收入为34.4亿元,比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其中,小型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幅度最大,较上年同期上升20个百分点,明显高于中型企业。 虽然企业总体规模扩大,主营业务收入增加,但由于11户企业亏损,亏损面达到14.9%,使得调查企业盈亏相抵后仅实现利润总额1.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5个百分点。其中,陕西百特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五0五药业有限公司和陕西铜变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亏损幅度最大,三户企业当年共亏损0.23亿元。企业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主营业务成本增加,2002年主营业务成本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5%;二是企业存货跌价损失和营业、管理、财务等费用上升了12.3%;三是调查企业从业人员总数较上年同期增长5.1%,企业支付的劳动报酬随之上升了近8个百分点。 (三)、负债水平适度,流动资产流转速度加快 企业资产负债率是国际公认的衡量企业负债偿还能力和经营风险的重要指标,保守的经

国有企业脱困与制度创新

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12期经济热点国有企业脱困与制度创新 周叔莲 谢智勇 内容提要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三年目标已基本可望实现,但在这一目标的实现中外因大于内因,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宏观政策和主要针对国有企业的具体 措施发挥了很大作用,而国有企业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远未解决。因此,必须切实 把国有企业改革放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针对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继 续深化改革,促进国有经济的制度创新。 关键词 三年脱困 制度创新 一、实现三年近期目标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近期目标,是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的,即用三年左右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三年近期目标的实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国有企业三年基本脱困。如何衡量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目标,一种观点认为,亏损企业应该以1997年底作为计算时点,1997年以后新发生的亏损企业不再计算在内。1997年底,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为16874户,亏损面为39.1%,列为脱困对象的企业数为6599户,截至2000年上半年,已有3626户扭亏为盈,脱困率为54.9%。预计2000年下半年,脱困率将在60%~70%,可以认为大多数已经脱困。另一观点认为,1997年以后,又增不少亏损企业,大多数表现为微亏,所以应淡化亏损面指标,主要看大多数地区、大多数行业是否扭亏为盈。截至2000年7月,在14个重点工业行业中,除煤炭、军工两个行业亏损外,其他12个行业已经整体盈利;同时,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整体盈利的约占84%,其中转亏为盈的占27%,亏损省份亏损额最多的也只有5亿元,已经接近扭亏为盈。 第二,国有企业经营状况出现好转趋势。随着国企改革力度的加大,国有企业生产速度逐步提高。2000年8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1207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比上年同期高3.7个百分点,对整个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利润成倍增长。2000年1~7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增幅明显,高于全部企业的水平,利润总额1132.13亿元,比1999年同期增长1.95倍。企业负债情况出现好转,资产负债率呈下降趋势。2000年1~7月降到62.03%,比上年同期低0.68个百分点。 第三,在企业改制方面,据国家统计局对1994年开始试点的2473户国有企业的跟踪调查,其中2016家已经按《公司法》完成了改制。另据对520家国家重点企业改制情况的统计,截至2000年10月,已有429家进行了改制,其中有257家企业成为上市公司。 通过以上各种经济指标的分析,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的近期目标基本已成定局。但我— — 2 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总结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汇报 根据XX市关于《促进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公司在县XX局的指导下,认真开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活动。通过活动,进一步规范了公司管理制度,提升综合治理水平,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推动公司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和市场占有率,扎实做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根据XX市《关于促进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17年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公司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常务副总经理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了《四川XXX酒业有限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了任务,细化了职责,做到了有计划、有目标、有检查、有考核。在工作推进中,及时召开了公司总经理行政会议,安排部署了公司全面落实和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活动的重要决策,为公司深入完善和执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自活动开展以来,公司新制度上墙21份,板报宣传3期,组织专题会议4场,为深入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营造了积极、浓厚的氛围。 (二)加强学习,全员参与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通知》精神,公司组织全体员工开展了专题学习。一是召开了动员大会。组织全体员工学习了市、县两级文件

和实施方案,统一了思想,提高了公司员工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让每一位员工明确活动的目的、内容、意义和要求,增强了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还组织开展了分组讨论,全体员工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发言,确保了将此次活动落实到了实处,覆盖到全员。 二是开展了学习培训。采取了集中学习、专题学习和QQ群、微信群共享学习等多种形式,组织公司全体人员重点学习了公司重新修订、修改和撰写的相关规章制度,达到了“人人熟知管理制度,人人明确岗位职责”的效果。同时,还采用了理论测试和现场解答相结合的方式对学习效果进行检验,确保员工牢记制度、遵守制度。在授课安排上既有公司领导授课,也有专业技能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员工授课;在培训方式上,既有全员轮训的方式,也有分部门分批学的方式;在培训内容上,既有制度条款的详细解读,也有图文并茂的视频教学。 (三)联系实际,突出重点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活动中,在认真领会上级文件精神的前提下,全面结合公司实际,抓住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重点,防止活动变形走样。公司根据自身实际,修订和制定的制度简洁、适用、有效。所有制度都是结合各部门各岗位日常工作的实际,确保公司管理制度管控明确,可操作性强。在活动中,我们把公司所有制度进行了梳理,去除了相同性和模糊性文件,保证了制度的严肃性。同时,结合公司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将制度进行了串联,

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研究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 毕业论文 题目: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研究 学号:1423101200740 姓名:郑颖 2014年春季专业工商管理学校哈工美 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 D1

内容摘要 我国企业面临着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现有的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了,制度创新是指新制度(或新制度结构)产生,否定、扬弃或改变旧制度(或旧制度结构)的动态过程。具体地说,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是”以企业为主体,为更好地实现企业制度的功能,在收益与成本评价的基础上,在制度供给的范围内设计新的企业制度的过程” 。制度创新主要涵盖企业财产关系、治理结构、分配融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范畴,它与技术等其他创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和显著特征。首先,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是其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等一系列创新活动的前提,是产生主动创新和持续创新的重要制度保证;其次,企业制度要随着生产力和市场经济发展而不断完善,就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不断创新;另外,制度创新涉及企业内部不同层面的机制变革,同时还涉及企业外部的金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外部制度变革,我们必须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注重企业外部制度创新与内部制度创新的协调运行,促使其互动共进。 关键词: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制度创新机制变革技术创新

目录 一、企业制度的重要性 (1) (一)企业制度是企业赖以存在的体制基础 (1) (二)企业制度是企业及其构成机构的行为准则 (1) (三)企业制度是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 (1) (四)企业制度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体制保证 (1) 题目: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研究 (1) 论现代管理制度的创新 (2) (一)企业制度是企业赖以存在的体制基础 (2) (二)企业制度是企业及其构成机构的行为准则 (2) (三)企业制度是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 (2) (四)企业制度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体制保证 (2) 二、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缺陷 (3) (一)在组织形式上以个人、家族企业为主 (3) (二) 产权制度缺失 (3)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民营中小企业的产权与企业家的个人产权是混合在一起的,个人财产与企业法人财产没有明确的界限,也没有形成现代企业所具备的独立和完备的产权制度;其次,民营中小企业的产权结构是完全意义上的单一结构,这种一元化产权结构是摆脱不了家庭血缘关系的干预的;第三,人力资本不能享受产权收益。民营中小企业的高薪只是承认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劳动,并不是承认人力资本的价值,所以,民营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是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尽管其所有权归属是清晰的。民营企业大多数选择的仍是个体业主制、合作制等产权制度形式。这种制度选择最大的弊病是投资者通常要对经营负无限责任,投资风险大,而且投资主体较少,企业很难上档次、上规模。 (3) (三)治理机制优劣势并存 (3) (四)管理制度缺失 (4) (五)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缺失 (4) (一)企业家创新 (5) (二)产权制度创新 (5) (三)管理制度创新 (5) (四)治理结构创新 (5) (五)分配制度创新 (6) 四、坚持分配制度创新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6) (一)岗位效益工资构成 (6) (二)、建立岗位效益工资制度在分配价值方面的突破 (6) (三)、岗位效益工资制度的实践及完善 (7) (四)健立专项激励制度,留住核心人才 (7) 参考文献 (8)

(创新管理)企业必须要解决的三大创新问题

(创新管理)企业必须要解决的三大创新问题

企业必须要解决的三大创新问题 无论是研究企业的人,仍是运营企业的人,甚至连那些想了解企业的人,要探讨企业问题,必然会涉及到企业的三大问题:第壹个是企业制度创新的问题;第二个是企业战略创新的问题;第三个是企业文化创新的问题。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当下MBA的核心教学内容的设置,也均是之上述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为中心,围绕着上述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而展开,且将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加以细分化和具体化,使这三个方面的问题通过不同的教学课程展现出来。因此,于这里,我们首先对这三个问题做壹个大致的描述。 壹、企业制度创新 所谓企业制度创新,就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要不断对企业制度进行变革,因而通常也能够称之为企业制度再造。企业制度创新对企业来讲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企业本身就是壹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体,企业对各生产要素的组合,实际上就是依靠企业制度而组合起来的。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不少人于谈到企业的定义的时候,往往均认为企业就是壹个将各种生产要素按壹定制度而组合起来的运营主体。由此可见,企业制度对于企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企业制度的重要性,主要表当下这样几个方面。 (壹)企业制度是企业赖以存于的体制基础。正如我们上面所讲的,企业作为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体,实际上就是通过制度安排来组织各种生产要素的,因而企业制度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的核心纽带和基础。有人讲,企业就是出资人之

间的合约,也就是出资人以契约方式规定出企业制度,然后按照所规定的企业制度来组建企业。因此,没有企业制度,就根本谈不到企业的存于,当然更谈不到企业的发展,因而企业存于和发展的体制基础,就是企业制度。 (二)企业制度是企业及其构成机构的行为准则。因为企业本身的运行行为以及企业内部的各种组织机构的活动行为,均要受到企业制度的约束,所以企业制度决定了企业本身以及企业的构成机构的行为规则和行为规范。企业及企业中的各种组织机构,均必须遵守企业制度的安排,不能违反企业制度的任何壹种安排。正是基于此,人们通常说,企业制度实际上是企业本身以及企业的构成机构的行为准则。 (三)企业制度是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企业员工作为企业的组成人员,无论是CEO,仍是壹般的普通员工,其行为均必须遵守体现企业制度要求的各种规则,也就是要按照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而规范员工的行为的准则,就是企业制度。正是基于此,人们通常把企业制度称之为员工的行为规范。 (四)企业制度是企业高效发展的活力源泉。企业的活力虽然来自于许多方面,但主要是来自于企业制度安排。如果企业制度的安排非常有利于调动企业中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那么这个时候企业就是最有活力的。反之,如果企业制度的安排非常不利于调动企业中的各个生产要素的积极性,那么这个时候企业就是最没有活力的。就像中国原来的国有企业之所以没有活力,壹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们的企业制度安排有问题,它们的企业制度安排无法充分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因此,企业制度是企业活力的最重要的保证,没有良好的企业制度,就根本不可能有企业的活力。

浙江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

浙江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 指导性意见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具创新活力的创业群体,是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的重要基础。为加快推进创新创业,加强精准服务,激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壮大,将其培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对象,根据我省“十三五”全省科技重点工作安排,启动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千企攀高”计划。为做好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遴选评价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性意见。 一、评价对象和条件 按照《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经各设区市认定并报省科技厅备案通过,且纳入创新云平台管理和服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不再纳入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范围。纳入评价范围的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至少有2个会计年度的企业发展情况统计和相关财务数据。 (二)企业主营产品(服务)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规定的国家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三)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与主营产品(服务)紧密关联。 (四)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

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各设区市科技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具体条件设置。 二、评价组织 评价活动由省科技部门统一部署,根据统一的评价标准和程序,由各设区市科技部门负责组织具体评价工作。各设区市科技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评价。各县(市、区)科技部门配合所在设区市科技部门做好有关组织工作。 根据各设区市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总量,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名额分配:杭州市300家,宁波市300家,温州市150家,湖州市100家,嘉兴市120家,绍兴市150家,金华市110家,衢州市50家,舟山市50家,台州市120家,丽水市50家。 在汇总各设区市评价推荐基础上,省科技部门按同一评价标准,对汇总的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再行评价和排序,发布年度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在省科技厅门户网站上向社会公告,同时在技术研发推广、融资需求推介、高企辅导培训等方面做好精准服务。 三、评价程序和时间安排 评价过程主要分为四个环节。 (一)工作部署。省科技部门提供统一的企业数据采集平台。设区市科技部门启动相关工作。在3月底前完成。 (二)组织评价。设区市科技部门做好数据采集、核实和评价。各县(市、区)科技部门按照设区市科技部门的具

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1 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modern enterprise system):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 1-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有限公司在现代企业中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搞好搞活大中型企业具有重大意义:第一、有利于实现政企职责分开。第二、有利于规范企业经营者的行为。第三、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第四、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第五、有利于同国际惯例接轨。 1-3 怎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即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各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搞好。 (二)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转机条例》和即将颁布的《监管条例》,把企业各项权利和责任不折不扣落到实处。目前重要的是企业要转变观念,克服对政府的依赖思想,树立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建立起约束激励机制。同时要加强企业管理,特别是基础管理,包括质量、劳动、技术、销售、信息、财务、成本等管理。 (三)推行现代企业制度,要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但并不是把所有国有大中型企业都改组为公司。要防止把不需要或不具备条件的企业硬性改为公司,或简单更换名称,搞翻牌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分类推进的主要思路可考虑:1一部分企业仍要保持国有国营的形式。如涉及国家安全、国防、

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之路

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之路 【摘要】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自己的著作《竞争优势》一书中阐释了企业创新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地位。企业要想长盛不衰,打造百年老店,必须不断创新。本文结合华人集团的发展历程,从业务创新、思维创新、视野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来探讨、分析中国企业如何创新等问题。 【关键词】华人集团金融服务产业园创新管理 一、引言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自己的著作《竞争优势》一书中论述,企业竞争有三种基本优势:成本领先,标新立异和目标集聚。其中,标新立异战略是指产品或公司提供的服务能独树一帜,树立起一些全产业范围内具有独特性的东西。可以说,创新是中国民营企业最核心、最重要的特质。民营企业出身一无背景二无资源,只有依靠创新,发现其它人没有发现的商机,运用其它人没有想到的资源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成就创业梦想。 对于“创新”,中国古代就有阐释。古代所说的“创新”,一为新容貌,二为新心性。清洁容貌,使自己有一个崭新的形象,这是新的最低层次,而“吾日三省”、“发明本心”,则是君子对自己内心更高的要求。能日日新之人,才能内外圆融、人情练达、志存高远,企业莫不如此。

华人集团正如这位大师所倡导的那样,把“标新立异”当作核心价值观,将“创新”二字融入企业品牌,把创新思维深深根植于企业文化之中。创新是企业基于生存、发展、竞争需要的必然选择,主要包括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 改革开放30多年,最突出的成就之一就是民营经济的大发展。民营企业虽然在很多方面没有国有企业的优势,但是民营企业唯一优势是能与时俱进、根据市场变化不断地创新,哪怕失败,亦无怨无悔。 二、业务创新两轮驱动 华人集团是一家以科技园区建设与成长型企业金融服务为核心,集科技园区开发及经营、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私募股权投资、证券投资咨询、融资担保及财务顾问等为一体的综合式服务提供商。集团旗下公司除开发经营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外,还涉及到金融、证券等业务。在整合资源方面,华人集团坚持专业化与规模化原则,在业务领域戮力创新,实现了“实业+金融”两轮驱动。 炎黄集团是中国产业园区的综合服务商,致力于园区的规划、招商、运营;而华人集团定位为中国成长企业金融服务提供商,主要提供金融、资产服务。两集团各有所长,比翼双飞,协同发展。 我们认为,与国外相比较,国内外最大的差异性在于

如何增强民营企业自我创新能力的思考

2015届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毕业作业课题名称:如何增强民营企业自我创新能力的思考学生姓名:XX 指导教师: XX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5年2月 内容摘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取得长足发展,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高,但许多重要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大量依赖进口的格局并未改变,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状况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我们应当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努力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加入WTO的影响,中国民营企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概要介绍了在此背景下,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分析了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和特点,提出了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并探讨了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评价体系基本原则和测评方法。 关键词: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目录 1、当前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 (3) 2、制约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原因分析 (3) 3、推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对策建议 (4) 4、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与国民经济 (6) 5、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 (6)

6、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特点 (7) 区域创新差距明显、省市之间发展不均衡 (7) 技术创新的方式逐渐倾向以国内自主开发为主发展 (7) 不同行业创新形式的选择具有明显差异 (7) 集成创新模式下的创新能力较强 (7) 创新收益较小、创新投入与产出的关联度较差 (8) 7、建立科学的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评测体系 (8) 8、总结 (9) 9、致谢 (9) 10、参考文献 (10)

论中国特色的企业制度创新

[摘要]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以新制度经济学内部规则与外部规则均衡与演进的视角以及新经济社会学制度安排对制度环境的“嵌入性”视角观照中国的企业制度变迁过程,发现中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既是一种“过程创新”,也是一种“目标创新”,最终必然会形成中国特色的企业制度。 [关键词]企业制度演进过程创新目标创新中国特色 中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既是一种“过程创新”,也是一种“目标创新”。关于“过程创新”,理论界一般没有异议,但缺乏对这一判断所隐含原则的彻底澄清,否则企业制度创新过程中政府思维替代企业思维的错误倾向就不可能长期存在;关于“目标创新”,目前争论还比较多,致使许多企业在借鉴国外经验与兼顾本国国情的夹缝中不是“左右逢源”而是“左右为难”。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通过哈耶克“社会秩序二元观”[1]视角和新经济社会学(The New Sociology of Economic Life)的“嵌入性”[2]视角,我们试图对这样两个问题作出较系统的解释。 一、中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是一种“过程创新” 一般来说,企业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内部规则”[3],企业制度要想免受“外部规则”[4]的异化而按照自身的逻辑持续展开和成长演进,制度环境对产权原则、法治原则和合约原则的遵循是基本的制度基础和前提条件。由于较早和较好的具备了这三个条件,西方国家的企业制度变迁过程是自然成长型的;由于古代中国的制度环境在这三个方面均存在致命或严重的缺陷,结果使现代企业制度未从中国历史自发创新而不得不在近现代走上了一条制度模仿和推广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道路。 (一)企业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内部规则” 按照现代企业理论,企业制度作为企业合约的外化,本质上代表了企业各要素产权主体间就如何配置企业产权(主要是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而通过某种再谈判机制达成的动态博弈均衡。可见,现代企业理论仍主要沿袭了个体主义方法论的传统,把制度看作是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交易的博弈产生的“内生变量”。内生性的企业制度也可理解为哈耶克意义上的“内部规则”。

中小企业领导风格评价

目录 内容摘要 (2) 一、概述 (2) (一)以往研究的回顾 (2) (二)魅力型领导理论 (3) 二、领导力的相关理论 (4) (一)领导力的定义 (4) (二)领导力的本质 (4) (三)领导力与文化关系 (4) (四)领导力与变革关系 (5) 三、以往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构思 (5) (一)以往研究的不足 (5) (二)本研究的构思 (6) 四、访谈和案例分析 (6) (一)访谈研究 (6) (二)访谈结果 (6) (三)案例分析研究 (7) 五、增强领导力的建议 (7) (一)充分重视领导力在传统文化体系下的重要性 (8) (二)培育企业各阶段适合的领导方式和风格 (8) (三)提升各个管理层的领导力水平 (8) (四)注意内外部原因导致的管理层领导力变化 (9) 参考文献 (9)

中小企业领导风格评价 [内容摘要]本研究在回顾总结以往关于领导风格的基础上,分析了领导力的相关理论,找出来以往研究的不足。研究运用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选取中小企业为主要样本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增强领导力的建议。 [关键词领导风格;领导行为;领导力 一、概述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国有企业己经摆脱了单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纯生产性组织的侄桔,其运作方式也正由生产型向经营、开拓创新型发展。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推行,各种私营、乡镇、三资等中小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占据半壁江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格局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即将实现与国际经济的接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融为一体。这一方面意味着市场的扩大,另一方面又意味着竞争的增多和加强,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更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如何加强管理和领导摆在了中国企业面前。 企业领导是企业的核心,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从企业产生到发展壮大的全过程中,企业领导的经营哲学、战略意识、竞争观念、领导者都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以往研究的回顾 对以往的研究文献做整体上的概要回顾,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对领导理论的研究回顾 这部分研究回顾主要以时间为主线对领导理论做简要回顾。领导问题的研究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结合本研究的构思,回顾以下研究:①上下级关系、组织支持与领导风格的研究②下级行为与领导风格的关系研究③企业阶段、管理层次与领导风格的关系研究④组织层面上对领导风格的研究。 2.有关绩效理论的研究回顾 自从本世纪初开始,国内外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领导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过去70多年里。己经发表了大量有关领导的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领导进行研究。传统的领导特质论认为,领导特质是天生的,在早期美国管理学家Edwin E .Ghiselli提出了八种个性特征和五种激励特征。后来,Stogclill等认为领导者的特质应包括16种特质。 近年来,又有一种“新特性论”。1 传统特性理论:主要观点为领导者所具有的特性是天生的,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现代企业制度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当前最为发达的一种企业体制。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已建立起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主要包括如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产权归属的明晰化、产权结构的多元化、责任权利的有限性和治理结构的法人性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要求对其进行公司化改造,明晰企业的产权划分和归属主体,在此基础上引导出多元化的投资来源。同时,根据投资的多少,确立对称的责任和权利,打破国家对企业债务负无限责任的传统体制。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的前提下,企业依照自己的法人财产开展各项经济活动,独立地对外承担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在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规范下,企业不再是国家行政机关的附属物,国家也不再是企业的惟一投资主体。在企业的所有资产中,所有权属分散的股东,企业通过自己独立的法人地位运营全部资产。企业与国家之间、企业与分散的股东之间,各自的责任与权利是明确的。国有企业经过公司化改造后,在其内部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部门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确保企业产权关系的有效实施。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是我国的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和前提。现代企业组织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有一套完整的组织制度,其基本特征是: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通过公司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形成各自独立、责权分明、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以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加以确立和实现。现代企业组织制度有两个相互联系的原则,即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公司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权分立的原则。在此原则基础上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并存的组织机构框架。公司的组织机构通常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四大部分。按其职能,分别形成权力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和管理机构。股东大会作为权力机构,它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部门以及其他出资者选派代表组成。股东实际上就是公司的所有者,股东大会所形成的决议是最终决议,具有法律效力。董事会作为公司的常设机构,是股东大会的执行机构,也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执行股东大会的决议,制定公司的大政方针、战略决策、投资方向、收益分配。监事会作为公司的又一常设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对董事会和经理人员行使职权的活动进行监督,审核公司的财务和资产状况,提请召开临时股东会等。经理人员是企业的管理阶层,包括公司的总经理、副总经理和部门经理等,负责公司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依照公司的章程和董事会的决议行使职权。经理层对董事会负责,实行聘任制,不实行上级任命制。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相互制衡的现代企业组织制度,既赋予经营者充分的自主权,又切实保障所有者的权益,同时又能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它是我国的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依托。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有一套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经理层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正确的经营思想和能适应企业内外环境变化、推动企业发展的经营战略;建立适应现代化生产要求的领导制度;拥有熟练地掌握现代管理知识与技能的管理人才和具有良好素质的职工队伍;在生产经营各个主要环节普遍地、有效地使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建设以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企业规范等内容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和企业集体意识。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在企业内部设置科学合理的治理机制,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保障。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框架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1 现代企业制度概述 市场经济国家存在三种基本的企业制度: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现代企业是"由一组支薪的中、高层经理人员所管理的多单位企业" 。现代企业将许多单位置于其控制之下,进行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处理不同的产品和服务。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一种主要和有效的组织形式,一般是指由两人以上经营某项共同事业所组成的一个集合体。公司是法人中的一种,具有进行生产经营或其他服务性活动的权力和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经济组织。因此,公司必须依法成立,拥有自己的财产,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中小企业发展与制度创新研究

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和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是所有制主体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这一基本制度使我国民营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日益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中小企业是民营企业的主体,它与国有大中型企业、国有中小型企业、民营大企业都有着很大的区别,是一个具有特殊表征的新兴群体。一个已经被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未来的整体竞争力。 一、民营中小企业的特征 ■(此处有公式或插图) 特征一:普遍以家族企业形态出现。美国企业史学家钱德勒在系统考察了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工业变革后,在《看得见的手》中为“现代企业”下了这样的定义:“由一组支薪的中、高层经理人员所管理的多单位企业即可适当地称为现代企业”,这一定义至今仍被奉为经典。参照钱德勤的研究思路,王宣喻等人的研究显示,我国86%的中小私营企业股权掌握在企业主手中,而实际控制权几乎100%掌握在企业主及其家族手中。以控制权的演变为核心,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演变与19世纪70年代美国企业的演变大致相同(见表1),区别在于美国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的工作基本上是消极

性的,而我国家族企业的家族成员不仅控制着高层职位,还控制着很大一部分中层经理职位;企业的实际控制、决策权由家族牢牢控制,外来经理人员很难独立做出决策。 表1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演变 ┌──────────────────────────────────────┐ │企业形态企业控制权管理岗位 │ ├──────────────────────────────────────┤ │业主制或合伙制业主或合伙人业主或合伙人 │ │家庭式企业家庭成员家庭成员垄断全部岗位│ │纯家族式企业家族成员家族成员垄断全部岗位│ │准家族式企业家族成员、干亲、姻亲部分非关键岗位对外开放│ │混合家族式企业家族成员、亲戚、朋友少部分关键岗位对外开放│ │临界点外来中层经理部分关键岗位对外开放│ │公众公司职业经理人全部岗位对外开放

企业必须要解决的三大创新问题

企业必须要解决的三大创新问题 无论是研究企业的人,还是经营企业的人,甚至连那些想了解企业的人,要探讨企业问题,必然会涉及到企业的三大问题:第一个是企业制度创新的问题;第二个是企业战略创新的问题;第三个是企业文化创新的问题。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现在MBA的核心教学内容的设置,也都是以上述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为中心,围绕着上述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而展开,并将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加以细分化和具体化,使这三个方面的问题通过不同的教学课程展现出来。因此,在这里,我们首先对这三个问题做一个大致的描述。 一、企业制度创新 所谓企业制度创新,就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要不断对企业制度进行变革,因而通常也可以称之为企业制度再造。企业制度创新对企业来讲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企业本身就是一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体,企业对各生产要素的组合,实际上就是依靠企业制度而组合起来的。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不少人在谈到企业的定义的时候,往往都认为企业就是一个将各种生产要素按一定制度而组合起来的经营主体。由此可见,企业制度对于企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企业制度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企业制度是企业赖以存在的体制基础。正如我们上面所讲的,企业作为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体,实际上就是通过制度安排来组织各种生产要素的,因而企业制度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的核心纽带和基础。有人讲,企业就是出资人之间的合约,也就是出资人以契约方式规定出企业制度,然后按照所规定的企业制度来组建企业。因此,没有企业制度,就根本谈不到企业的存在,当然更谈不到企业的发展,因而企业存在和发展的体制基础,就是企业制度。 (二)企业制度是企业及其构成机构的行为准则。因为企业本身的运行行为以及企业内部的各种组织机构的活动行为,都要受到企业制度的约束,所以企业制度决定了企业本身以及企业的构成机构的行为规则和行为规范。企业及企业中的各种组织机构,都必须遵守企业制度的安排,不能违反企业制度的任何一种安排。正是基于此,人们通常说,企业制度实际上是企业本身以及企业的构成机构的行为准则。 (三)企业制度是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企业员工作为企业的组成人员,无论是CEO,还是一般的普通员工,其行为都必须遵守体现企业制度要求的各种规则,也就是要按照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而规范员工的行为的准则,就是企业制度。正是基于此,人们通常把企业制度称之为员工的行为规范。 (四)企业制度是企业高效发展的活力源泉。企业的活力虽然来自于许多方面,但主要是来自于企业制度安排。如果企业制度的安排非常有利于调动企业中的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