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课时对点练习: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课时对点练习: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课时对点练习: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课时对点练习: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一、选择题

1.“它在很多方面是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动。作家把想象以及作为理性补充的直觉作为观察理解世界的工具,

对感觉和非理性都极为着迷”。材料中“它”是指哪种文学流派(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批判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 B

2.“我们在华兹华斯的诗中,听到了无处不在而又隐匿不见的布谷鸟的叫声;在雪莱、拜伦和济慈的诗中,

听到了大海的怒涛,西风的呼啸,云雀欢乐的鸣叫,夜莺幽怨的啼鸣,大地上永远不死的蛐蛐和蝈蝈的啾啾声。”材料实质上反映的是“诗人”()

A.对自然的热爱 B.对自由的追求

C.对未来的幻想 D.对现实的批判

答案 B

3.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他强调作

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的作品风格应属于(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 B

4.某文学派别以强调想象来突出文学的目的在于表现理想和希望,以强调自然来突出文学应偏重于抒发个体

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以强调象征与神话来突出文学的隐喻性、表现性。这种创作风格的盛行,实际上反映了人们( )

A.对理性王国的一种大胆追求

B.对启蒙时代和工业文明的反思

C.在现代文明中的困惑和迷失

D.对批判现实主义文风的厌弃

答案 B

5.“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特征,在其基本的共性基础上,由于各个国家民族的差异和文学家的自身个性特色、

创作手法和艺术视角不同,又呈现出多样化的个性特征。”材料中的“共性”是( )

A.采用瑰丽的想象

B.具有深刻的批判性

C.刻意突出人的理性

D.创作手法比较怪诞

答案 B

6.《玩偶之家》是易卜生的代表作,曾被比作“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在这个宣言书里,主人翁娜拉终于

觉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并对现实社会以男权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进行了直接的控诉和反抗。下列与它属于同一流派的作品是( )

A.雪莱的《西风颂》

B.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C.狄更斯的《双城记》

D.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答案 C

7.《巴黎圣母院》和《西游记》这两部东西方文学巨著,享誉世界,深受不同年龄人们的喜爱。下列关于这两

部作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情节跌宕、离奇,具有现代主义文学的风格

B.都源于对封建社会不满而体现出浪漫主义色彩

C.西学东渐使中国文学汲取了法国文学的优秀因子

D.体现出启蒙运动追求自由、歌颂人性美的主旨

答案 B

8.浪漫主义注重用强烈的情感作为美学经验的来源,并且开始强调如不安、惊恐等情绪,以及人在面对大自

然的壮丽时所表现出的敬畏情感。这表明浪漫主义( )

A.反思极端理性 B.否定工业化

C.批判资本主义 D.正视社会现实

答案 A

9.当你问一位作家:“《巴黎圣母院》中描写的‘乞丐王朝’真的存在吗?”他会回答说:“我认为应该存

在。”如果问另一位作家:“你为什么在《大卫·科波菲尔》中把生活描写得那样黑暗污浊?”他会回答说:

“因为生活就是如此黑暗、污浊。”这说明二者( )

A.对未来社会的看法不同

B.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不同

C.文学作品的风格不同

D.对封建复辟王朝的批判程度不同

答案 C

10.“运用不断翻新的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从各个角度和各个侧面,表现出一种更高意义的真实,内心的真实,从而反映出世界的荒诞,人生的虚无和生存的荒谬。”具有这一创作风格的文学作品( )

A.表达了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

B.通过发掘人类感情世界反对封建制度

C.典型再现社会风貌并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

D.表现了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精神危机

答案 D

11.小说《无法称呼的人》的内容简介为:在小说中,时间、空间都消失了,只听到一把挣扎的声音执着地自

我表达,探寻有关它本身存在问题的答案。它以如下文字作为结束语:“你必须讲下去。我不能讲下去。我愿

意讲下去。”其作者是( )

A.高尔基 B.歌德

C.狄更斯 D.贝克特

答案 D

12.有学者指出,继20世纪某个年代相信社会主义未来的那些人而来的是这么一群人,他们唯一的避难是艺

术、酒精或毒品;在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社会中,这些作家的主要题材是孤独和“老死不相往来”。这一评论( )

A.描绘了作家对浪漫主义的向往

B.揭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

C.揭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精神

D.反映了作家对社会主义的否定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材料二

《安娜·卡列尼娜》插图

材料三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

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文学流派力图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体现出怎样的文学特征?

(2)材料二的作品属于哪一流派?该流派有何特点?

(3)你知道材料三中名言的出处吗?该作品代表了哪一地区的文学成就?名言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1)情感: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特征: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深入挖掘人类的感情

世界;在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2)流派:现实主义。特点: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

会的罪恶。

(3)出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代表:20世纪上半期的苏联文学。人生态度:乐观进取、

拼搏向上,人生目标明确。

解析第(1)(2)问注意充分利用材料信息,适当联系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的是浪漫主义作品,材料二反映的是现实主义作品。第(3)问判断出处是关键,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高尔基指出:“资产阶级的‘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的

恶习,描写了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们指出一条出路。批判一切现存的事物倒是容易,但除了肯定社会生活以及一般‘存在’显然毫无意义以外,却没有什么可以肯定

的。”

材料二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

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时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献给世界上最壮

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根据材料分析批判现实主义的局限性。

(2)材料二的这部作品属于什么流派?它与20世纪中期西方文学的主流有何不同?

(3)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同为现实主义文学,在西方和苏联为何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答案(1)特点: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局限性:批判现实主义只是指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并没有给人们指出一条正确的出路,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

(2)属于现实主义流派。

不同:20世纪中期的西方文学是现代主义流派,集中表现自我,故事模糊,反映人的精神危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品主题充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事紧凑,线索清晰,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情调,表现出为建立美好

社会努力奋斗的人生态度。

(3)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不同的社会状况决定了它们文学作品的不同特点。西方国家社会矛盾日趋

尖锐,苏联作为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表现出蓬勃向上的景象,作品中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成为这一时期苏联文学

的主要特点。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课程标准】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教学重点】19世纪以来诗歌、小说、戏剧的主要成就及产生的背景和文学价值。【教学难点】什么是荒诞派、怎样理解《等待戈多》的思想内涵。从文学艺术作品中透视历史的发展变化。 【知识梳理】 一、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拜伦和雪莱(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 1.背景: (1)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的欧洲,是_________的年代。 (2)革命或改革后欧洲各国没有出现学者们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人们普遍感到失望。 2.代表: (1)拜伦 ①地位:英国诗人。 ②作品:《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和《》,其中后者被成为“” 的百科全书。 ③作品特点:具有和反叛精神,揭露和资本主 义丑恶现象,塑造追求的“拜伦式英雄”。(2)雪莱: ①代表性作品:《》 ②作品特点: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真正的精神。 3.特点: ①表现出“文学上的自由主义”,渴望解放,揭露丑恶现实,憧 憬美好未来,体现追求; ②想象力丰富,意通过描写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 ③对寄予深切同情,极富感召力。 【特别提示】浪漫主义文学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历史现实,它揭示了“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原理。 二、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1、背景: (1)随着的普遍确立,,拜金主义泛滥。 (2)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尖锐,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深刻的审视和批判。 2

3、特点:注重 描写,通过真实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剖 析社会问题的 。 4、影响:露被金钱扭曲的丑恶灵魂,抨击社会现实,提供了认识 的镜子。 【特别提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相当明显,它对于社会人生的思考和批 判是冷静而深刻的,但批判之后对于如何改造社会,如何寻找出路的思考又是不 够的。 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品——《母亲》 1、背景:19世纪中叶以后,国际 运动风起云涌。 2、作者:俄罗斯作家 。 3、内容:描写 的生活和斗争,刻画工人阶级坚持斗争的大无畏精 神。 4、地位:是 文学的奠基之作。 四、现代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 1、现实主义文学: (1)背景: 和 等社会危机的冲击,使人们深深陷入怀疑、 迷惘和苦闷之中。 (2)特点:反 ,反 ,强调作家个人 ,手法夸张怪 诞,渲染人的精神创伤。 (3)影响:给文学艺术领域带来冲击和震撼,丰富了创作理念和手段,促进欧 美文艺的多元发展。 2、荒诞派戏剧: (1)、兴起: 20世纪50—60年代的欧美 (2)、特点:以 描绘人类受难图画。 (3)、代表作: 。 ①作者:法国作家 。 ②地位:是开山之作,也是 ,是世界戏剧史上的一座不可忘 却的里程碑。 【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浪汉在等待一位叫“戈多”的神秘人士的情况,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等待,剧 情都没有交代,唯一的主题就是等待,但戈多最终也没出现。剧中两个流浪汉是 被社会挤扁了的“非人”,他们卑微、低贱、肮脏;他们迷离恍惚,浑浑噩噩,没 有自我,也没有尊严,只是胆战心惊地向奴隶主乞讨吃剩的骨头;他们糊涂到连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

第9课诗歌与小说 >?在学生用书中E 此肉客单独成册 @ 一、选择题 1. 《诗经》中的许多作品真实、深刻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对《诗经》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风”是东周时的民歌,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 B. 体现了浪漫主义情怀,表达了时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C. 以华丽的辞藻,表现当时恢宏的文化气度和豪迈的时代精神 D. 以长短句的形式,反映了当时激烈的社会矛盾 解析:选 A 。《诗经》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主要集中在“风”这一部分,属于民歌,展 现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它的风格是写实的,不是浪漫主义的, 也不是辞藻华丽的, 其多 为四言诗,不是长短句。故只有 A 是正确的。 2. 汉高祖刘邦本是楚国沛县人, 受楚国文化影响极 深。汉王朝建立后, 刘邦踌躇满志, 纵情放歌。结合所学“楚辞”知识判断,他吟唱的应是 ( ) 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C.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D.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解析:选B 。楚辞的特点是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不是四言体,并且采用了大量的语气 词“兮”。 3.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在分析中国某一时期文化特征时曾这样概括:文学则文章由重 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 艺术方面 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 音乐方面 通俗艺 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该时期是 ( ) A. 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特征的理解能力。题干中“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 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体现了这一时期的艺术形式逐渐被平民 所接受,宋朝时期,随着平民阶层发展壮大,出现了平民较为容易接受的通俗艺术。 4. 词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的社会基 础是( ) A. 士人群体的形成 B.市民阶层的壮大 C.资产阶级的产生 D.农民文化需求的增加 解析:选B 。词的特点是可以传唱,属于市井通俗文话,因此其社会基础是商品经济发 展下市民 阶层的壮大。 5. “自晚唐五代以来,词的内容上多以闲愁别恨的婉约词为主流。然而, ________ 的 横空出世,打破了这道数百年的樊篱, 他以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 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 和独特的人生感受,自成一家,自是一派,开创了’豪放词’的先河,成就了宋词的另一座 高峰。”上述材料画线处应填入的是 ( ) A.李煜 B.柳永 C.苏轼 D.辛弃疾 课时作业 I .... . ...................

诗歌、小说与戏剧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课标要求】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时代背景及影响 【学习目标】了解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特点;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作出贡献。 【重难点】重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无产阶级文学成就难点:文学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知识梳理】 一、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 1、背景:经济: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政治: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浪潮; 人们对启蒙思想家宣传的“理性王国”的失望 时间:18世纪后半叶——19世纪中叶 2、代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1)拜伦:①代表作:叙事长诗和 ②特点:具有和精神,抨击 (2)雪莱:①代表作: ②特点:体现一种真正的精神。 (3)德国海涅《》 (4)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5)俄国普希金的《叶普盖尼·奥涅金》 3、特点:想象力丰富,注意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关注下层劳动群众;采用 夸张、幻想等手法;体现理想主义;情节跌宕起伏。 二、现实主义文学 (一)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杰作 1、背景:随着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金钱主义至上,资本主义社会日趋尖锐的矛盾 时间:19世纪30年代——20世纪初 2、代表:法国司汤达的、巴尔扎克的 英国狄更斯的《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 俄罗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1)《人间喜剧》展示了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被誉为“” (2)《战争与和平》描写了 3、特点:注重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 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塑造正面人物和英雄人物;创作形式以长篇小说为主(二)无产阶级革命现实主义文学 1、代表作—高尔基的《母亲》:被公认为 2、创作背景:19世纪中叶以后,风起云涌。 3、特点:描写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斗争,歌颂不胃强暴、坚持斗争的精神。 三、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20世纪以来,尤其二战以后 1、背景:和等社会危机的冲击。 时间:20世纪20年代以来 2、典型代表流派——荒诞派戏剧: (1)代表作:爱尔兰的 (2)作品地位: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青州三中高二历史导学案编号:17 教学课题课型主备教师把关教师使用教师使用时间、班级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新授李学顺高二历史组高二级部高二级部 学习目标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学习重点19世纪以来诗歌、小说、戏剧的主 要成就及产生的背景和文学价值。学习难点从文学艺术作品中透视历史的发展变化。 教学过程 预习学案 (一)自学指导: 一.浪漫主义诗歌: 1、背景:对现实的失望和不满(★记忆)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_________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___、___、___、___的美好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社会现象,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 2、特点:(1)浪漫主义作家表现出“______________”,他们渴望冲破阻碍____的思想藩篱,在揭露_______的同时,憧憬着____,体现了_____的追寻。 (2)浪漫主义作家想象力丰富,注意通过_____揭示________。 3、代表及作品: (1)拜伦:A、思想倾向:创作了大量具有_______和_______的诗篇 ①、激烈抨击________与_________的丑恶现象 ②、塑造出一些追求_____、______、_____的人物 B、代表作:①《____________》 ②《_____》:被誉为“”的百科全书 (2)雪莱:A、思想倾向:①将人类的未来寄托于 ②、诗中充满,体现出一种真正的 B、代表作(《》)体现乐观精神的浪漫杰作 4、评价:他们的作品对_____寄予深切同情,尽管用_________去改变世界的愿望流于空幻,但却极富_____,给人以巨大的鼓舞。(★记忆)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背景:随着___________普遍确立,冷酷无情的______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最高准绳。________日趋尖锐的矛盾,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深刻的审视与批判,在文学领域中也兴起了批判现实主义的潮流。(★记忆) 2、代表及作品 (1)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法国司汤达的《_______》、巴尔扎克的《______》、英国狄更斯的《_______》和俄罗斯托尔斯泰的《_________》。 A、巴尔扎克:代表作:《》 ①展示了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 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被誉为“”。 B、托尔斯泰:代表作:(《》描写俄国人民的战争场景,赞扬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 3、特点:注重________,通过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__________,剖析___________。 4、意义:作品揭露_____________格外犀利,抨击___________更具震撼力,提供了____________,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记忆)教学设计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第九课诗歌与小说教案

第9课诗歌与小说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1、本节是高中历史必修(Ⅲ)第二单元第9课的内容。本节主要学习中国的诗歌在各个不同时代存在的不同形式,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教学内容,也是本单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新课程标准中把本节知识列为理解并掌握的内容。中国的诗歌在各个不同时代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从春秋时期的《诗经》,战国时期的《楚辞》,到唐朝的诗歌、宋朝的词、元朝的散曲,各有特点,具有渊源的历史。 2 、学好本课内容,使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体会诗歌来源于现实,同时反映现实的特点,培养学生从文学题材中看到历史现象的能力,使学生感受诗人的高尚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特色。 知识与能力:熟记各个时代代表性的诗歌,了解它们各自的文学特点。 过程与方法:运用历史知识赏析诗歌,并从诗歌中获取历史信息,认识诗歌是时代的窗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古代中国诗歌发展的历程,初步感受这一文学形式所承载的历史内涵,以及它所展现的特有的东方文化魅力,建立对中国诗歌反映的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既体现的文化功能的认同感。 (三)重点难点疑点 教学重点:诗歌的时代特征 教学难点:诗歌的史料价值 教学疑点:诗歌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二、学情分析 1、高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他们思维活跃,较少受到思维教条的束缚,而且求知欲旺盛,参与积极性高,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并获得情感体验。 2、但高二学生在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灵活性等方面还不够成熟,容易情绪化、简单化和偏执化,教师在教学中应提供正确的评价方法并加强引导。 三、教材的解读 总论:诗歌的起源。诗歌是最早产生的体裁。它的起源与人类生活有关。古人在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的时候,为了减轻疲劳或为协调彼此的动作,便依照劳动动作作出一种呼声,这种呼声具有一定的高低和间歇,因而形成一定的节奏,这种节奏就是诗歌韵律的起源。另外诗歌的产生也与宗教和娱乐有关系。在没有产生文字的时候,原始歌谣只能口头创作和口耳相传,只在先秦典籍中记载了几首,现存数量较少。原始歌谣节奏简单明快,在语言上是二言体或四言体的作品,体裁上的最在特点是乐舞诗三者紧密结合,在内容上多反映原始难的劳动生活和思想感情,已初现我国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萌芽。 四、教学手段 本节采用探究讲授为主,讨论为辅式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演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引导为主线。通过设置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问题设置,点拨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思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应用计算机、大屏幕投影等现代化手段,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

2017 2018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作业1

一、选择题 1.“湖畔派”是出现在18-19 世纪英国的一个诗歌流派,他们的诗作一般远离社会斗争,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或自然风景;常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从其创作的内容理解,下列作品和其不属于同一风格的是( ) A .《西风颂》 B .《唐璜》 C.《战争与和平》 D .《巴黎圣母院》 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和对“湖畔派”的诗作内容分析,该派别应该属于浪漫主义 文学的流派。A、B、D 都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只有 C 选项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的代表作品。 2. 英国诗人雪莱在脍炙人口的诗篇《西风颂》中,豪迈地预言:“西风啊,如果冬天 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恩格斯赞美他是“天才的预言家” 。对这句名言的正确理解是( ) A ?它反映了一种自然现象,冬天来后,春天不久也将到来 B ?与“失败是成功之母”意思相近,在经历失败的冬天后,成功的春天也到来了 C.相信丑恶的现实总会转瞬即逝,真、善、美会永存 D ?在经历了资本主义社会后,社会主义社会一定会到来 解析:选C。作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雪莱设想自己是新世界的传播者、歌颂者、号 召者,他以美丽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这个新世界的绚丽画面,因此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 言家”。 3. 某作家声称:“我所创造的形象,有许多都是从人类心灵活动,或是它们表现在外 面的行为中吸取来的。”他要使“读者们细致的头脑里,记住一些高尚美丽的理想”。下列作品中,与此艺术风格相一致的是( ) A.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 《格尔尼卡》 C.《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D .《老人与海》 解析:选C。本题考查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与材料中“从人类心灵活动……吸取来的”相对应。浪漫主义文学追求自由平等,弘扬真、善、美,对应材料“记住一些高尚美丽的理想”,故选C;A 是现实主义作品,排除,B、D 是现代主义作品,排除。 4. 雨果在赞扬某位文学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这位文学家是( ) A .雪莱 B .海涅 C.贝克特 D .巴尔扎克 解析:选 D 。本题考查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从材料“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 可判断该文学流派为批判现实主义,选择D 项。 5.经历急剧的变革后,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借历史题材和异国情调来抒发主观情感”,而是希望通过对社会现实生活“真实、客观和准确的描绘来展现自己的社会理想”。这样一种新的文艺思潮登上历史舞台。下列作品体现这一思潮的是(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

《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荒诞派戏剧的主要成就。 (2)理解:分析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3)运用: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所产生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收集、阅读一些文学史的材料,学会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掌握个性化学习方法。 (2)充分扩大教学资源,强调从周围生活中取材,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激情,真正做到生活即历史。 (3)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渊源、历史地位和影响,以及这些成就和作品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让学生能以历史眼光去看待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每一点成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文学修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2)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重点与难点 重点 浪漫主义诗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荒诞派戏剧代表人物、作品及其体现的时代特色。 难点 浪漫主义诗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荒诞派戏剧兴盛的的背景;《等待戈多》的思想内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西风哟,如果冬天已经来到,春天还会远吗?”这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佳作《西风颂》诗篇结尾的预言。文学艺术是现买生活的一面镜子,雪莱生活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正值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资产阶级要求个性解放和政治自由,在现实生活中反抗封建专制统治。他用丰富的想象对现实世界进行鞭挞和控诉,热情讴歌了人民争取自由和主的斗争,对未来作了大胆的设想,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家”。 恩格斯为什么高度评价雪莱?这一时期文学上取得了哪成就? 教学过程 新课学习 一、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本目内容的第一、二自然段,并请同学们分析这两个自然段分别是从哪个方面对浪漫主义文学作的说明。提示:背景及思想倾向。 1.背景及思想倾向 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简单地说就是,面对启蒙理想的幻灭,文学家们力图从自己的想像中寻找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于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产生了。 而教材在阐述浪漫主义的思想倾向时,提到了两个方面:自由主义和个性解放,揭露丑恶现实和憧憬美好未来。 浪漫主义文学表达出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其理想诉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之前的反封建贵族社会的政治思想而来的;与此相应的是对理想世界的积极追求。浪漫主义作家或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或通过强烈的怀古意识表现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强调主观的作用、个人的影响,他们的作品的主题是抒发个人的情感和表达个人的理想,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作家对大自然的美好感受。浪漫主义作家对现实生活表现出一定的冷漠,但对大自然充满激情,尤其着力描绘自然界中那些不平凡的现象;在表现手法上以尽可能的夸张与强烈的对比为主,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它充满着奇特的想像和大胆的夸张,在艺术造和个性表达方面强调自由追求,富有浓郁的抒情性和主:色彩。 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谁呢?教材中涉及到的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是英国诗人拜伦和雪莱。

诗歌与小说 教案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9课诗言志歌咏言教案 学习目标 目标一: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户。诗歌的作用有哪些?《诗经》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状况?什么是楚辞、汉赋?其特点分别是什么? ——请掌握诗歌的作用、《诗经》反映的社会状况及楚辞、汉赋的形成和特点。 目标二:唐朝诗歌繁荣。唐朝诗歌繁荣的条件是什么?时代的变迁如何影响了唐朝的诗风?主要代表人物和作品有哪些? ——请掌握唐朝诗歌繁荣的条件、时代的变迁对唐朝诗风的影响及主要代表人物和作品。 目标三:宋词和元散曲是我国古代丰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的变迁对词、散曲的风格有何影响?宋词和元散曲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有哪些? ——请掌握时代的变迁对词、散曲的风格的影响,宋词和元散曲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主干知识归结 一、《诗经》、楚辞与汉赋 1.诗歌的产生 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在劳作或生活时,为了提高效率和减轻疲劳,或表达喜怒哀乐的心情,常常发出有节奏的呼声,最初的诗歌就诞生在这些劳动号子之中。后来诗歌进一步发展、成熟,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2.《诗经》 (1)地位:《诗经》是中国诗歌诞生的源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反映的历史信息:西周只有贵族才能接受教育,他们掌握了知识文化,通过文学创作来反映和规范当时的统治秩序。《小雅·鹿鸣》中记载了天子宴群臣的盛况,“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人之好我,示我周行”,表现了宗族间相亲相爱的脉脉温情。当时的平民也往往通过歌谣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硕鼠》篇中,劳动人民以形象的比喻揭示了统治阶级的寄生虫本质,控诉自己身受的苦难:“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关雎》篇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则表现了对美满爱情的赞美和追求。 3.楚辞 (1)含义:是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2)屈原:本是楚国的大夫,热爱祖国,后因小人诬陷离间而被流放,他把满腔悲愤化为诗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楚国都城郢被秦攻陷后,屈原百感交集,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下《哀郢》:“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感。《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4.汉赋 (1)产生背景: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广筑宫室,田猎、巡游之风兴盛。 (2)含义:是一种专事铺陈辞藻、文采华丽的文体,它是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 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3)特点:此时的赋多是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之作。如司马相如为汉武帝游猎之事作赋:“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干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讴歌

2017 2018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作业2

第 1 页 [随堂检测] 1.恩格斯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预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这段话描述的历史情境催生了() A.批判现实主义文学B.浪漫主义文学 C.无产阶级革命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 解析:选B。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是当时人们对理性王国的失望,提取有效信息,故B项正确;现代主义文学是在两次大战和经济危机影响下产生的,故D项错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产生于无产阶级革命,故C项错误;19世纪中期,西欧资本主义普遍确立,拜金主义盛行,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文学领域中兴起了批判现实主义,故A项错误。 2.英国作家萧伯纳在剧作《人与超人》中有一句名言:“自由意味着责任,这就是多数人害怕自由的缘故。”这表明他() A.具有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B.认为享受自由是人的天性 C.对现实采取了逃避态度 D.采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 解析:选A。“自由意味着责任,这就是多数人害怕自由的缘故”这句话反映了社会上一些人的想法。要自由就要负起相应的责任,这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故排除C、D两项。B项所述与题目无关,排除。本题选A项。 3.下列文学作品中,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具体场景的是() ①《西游记》②《红楼梦》 ③《人间喜剧》④《等待戈多》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选C。“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具体场景”体现的是现实主义的特点。《西游记》属于浪漫主义小说,故①错误;《红楼梦》属于现实主义小说,故②正确;《人间喜剧》属于现实主义小说,故③正确;《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荒诞派戏剧,

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4.1957年,著名小说《在路上》在美国出版,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发问:“……你的道 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的路。到底 第 2 页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下列作品与《在路上》风格一致的 是() A.《西风颂》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D.《十日谈》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从时间和创作风格来看,语言风格悖离传统应该属于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B。 5.工业革命不仅极大改变了英国和世界的经济面貌,也对人类社会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英国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曾对工业革命作过这样的总结: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随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正是这种利弊共存的双重特性,激发着那个时代以及后来的人们不断进行探索反思。 ——李宏图等《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阅读材料,简述哈孟德夫妇对工业革命的评价。结合所学,概括指出19世纪上半期,针对工业革命的“弊”,先进人士在社会政治思想和文学领域有哪些探索? 解析:注意问题中的“弊”、政治思想和文学领域的限定词,本问从政治思想和文学领域两个角度分析人们对工业革命弊端的思考与回应,结合马克思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史实回答。 答案:评价: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极大发展;但未能建立公正、合理的理想社会。探索:社会政治思想——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人提出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文学——拜伦、雪莱等人创作了一批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抨击当时的社会现实,积极追寻理想世界。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历史: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岳麓版必修

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一课标要求: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探讨荒诞剧的艺术价值;通过分析拜伦、雪莱、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著作的特征,理解文学作品与个人经历、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学生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主动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能简单通过名著来解读历史。 2、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鉴赏拜伦、雪莱、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等人作品去总结作品产生的背景和文学价值。能运用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等基本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历史现象;能对各种历史资料概括、比较、整理,做到论从历出、史论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和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通过对名家名著的了解,培养审美情趣、提升艺术品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9世纪以来诗歌、小说、戏剧的主要成就及产生的背景和文学价值。 即知道《唐璜》、《人间喜剧》、《战争与和平》、《等待戈多》,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难点:从文学艺术作品中透视历史的发展变化。 四、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分析、归纳问题能力、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都比较强。因此在教学注意结合有关拜伦、雪莱、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等人及其作品的图片和文字材料。 五、教学策略:问题引导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鉴赏拜伦、雪莱、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等人作品去总结作品产生的背景和文学价值。 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都经历了哪些翻天覆地地变化?”结合学生回答指出文学艺术作为现实生活地一面镜子,在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欧洲大革命与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也出现了新的艺术形式和新的内容,更生动的反映了19世纪以后的社会变迁。 学习新课: 一.浪漫主义诗歌(18世纪末~19世纪初)(本课基础内容较简单,线索明了,所以介绍相关背景后,内容让学生结合学案阅读教材,在初步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自主学习,落实基础。请学生说说对拜伦和雪莱的及其作品的了解,分析其诗歌风格的异同。15分钟) (一)、背景:对现实的失望和不满 ——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高潮年代的产物 (1).矛头指向封建贵族,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因素 (2).揭露了资产阶级本身所造成的种种罪恶现象,对未来寄予理想,力图从自己的想像中寻找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 (3).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二)、代表及作品 1、拜伦(英) (1)、思想倾向:创作了大量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的诗篇 1、激烈抨击封建专制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 2、塑造出一些追求个人幸福、爱情、自由的人物 (2)、代表作:

第9课诗歌小说

第9课诗歌与小说 哈尔滨市第八十八中学于忠伟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授课日期:2008年月日第节,高二·一班,月日第节,高二·二班 2008年月日第节,高二·三班,月日第节,高二·四班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诗经》反映的社会状况及楚辞、汉赋的形成特点;了解唐朝诗歌繁荣的条件、著名诗人和作品;了解宋词与元散曲发展的社会条件和名家名篇;让学生知道明清小说的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及其流变原因。 过程与方法:结合《硕鼠》、《关雎》等研究《诗经》的特点;结合宋词、元散曲名篇的内容和背景研究宋元文人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诗经》中对美的憧憬和追求,认识屈原的爱国主义:感悟唐诗反映的唐朝历史的兴衰与沧桑;体会宋元文人在作品中表达出的忧国忧民的情愫;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小说的兴趣,增强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明清小说繁荣的背景、文学成就及其特色。 教学难点:明清小说繁荣的背景以及通过明清小说认识其反映的社会现实。 课时:本节教材用二课时。 板书设计: 第9课诗歌与小说 一、《诗经》、楚辞与汉赋 1.《诗经》:305篇,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风、雅、颂,赋、比、兴 2.楚辞:屈原,楚国方言,特点 3.“风骚”——源头 4.汉赋:产生背景,带韵的散文,特点 二、唐诗、宋词与元曲 1.唐诗:背景;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 2.宋词:豪放派:苏辛;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3.元曲:含义 三、明清小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阅读引言: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积淀,人们的思想、情感在这里郁积、释放。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的海洋,体验古人的喜怒哀乐,感悟不同时代风情的多姿多彩!明清小说则将日常生活和普通市民都纳入创作视野,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全景,还蕴涵着作者对现实的敏锐洞察和犀利批判。 一、《诗经》、楚辞与汉赋 我们先来看《诗经》,请同学们阅读本目教材的前两个自然段,了解一下关于《诗经》的基本情况,然后我们来通过提问来检验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板书:1.《诗经》 《诗经》又被称为“诗三百”,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诗经》共包括305篇诗歌。 板书:1.《诗经》:305篇 这305篇诗歌从出现的年代来看,是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年。 板书:1.《诗经》:305篇,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 《诗经》中的风、雅、颂指的是什么?赋、比、兴指的是什么? 板书:1.《诗经》:305篇,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是按诗歌的来源分成三个部分。风是周朝时各诸侯国的民歌,统称“国风”;雅是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词;颂是为宗庙祭祀配以舞曲的歌词。其中风的部分最具意义及历史影响,请看教材是如何评价的?风的内容丰富,有的揭露讽刺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有的颂扬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赋、比、兴是《诗经》的艺术手法,请看教材P37《赋、比、兴》的文字阅读框。 同学们学过《诗经》中的哪些篇目? 教材的小字部分摘录了《诗经》中的《硕鼠》、《关雎》中的一些诗句,请同学们阅读欣赏。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九课《诗歌与小说》高考题整理

第9课诗歌与小说名题分解 一、选择题 2011年题组(备注:无) 2010年题组 1.(2010·安徽文综·13)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解析】B 文学作品不能作为信史,但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史料价值,排除A,《荈赋》是以茶为主题的作品,出现在西晋,所以排除C,传说不可以作为史实,排除D。2.(2010·重庆文综·14)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A.李煜B.李清照 C.陆游D.辛弃疾 【解析】D 学士指苏东坡,苏东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四个选项中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 2009年题组 1.(2009·广东历史·1)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A.《老子》 B.甲骨卜辞 C.《楚辞》 D.《诗经》 【解析】D 《老子》一书是记录春秋时期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代表——老子言论的著作;甲骨卜辞是商周时期统治阶级为预测吉凶,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内容的文字;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根据楚地方言创作的一种诗体。因此这些文献都不可能较多反映平民生活。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风就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2.(2009·四川文综·14)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 ①商品经济繁荣②市民文学兴盛③印刷工艺提高④专制政治强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A 商品经济繁荣;市民文学兴盛;印刷工艺提高,有利于明末江南地区出版业的繁荣。④专制政治强化不利于文化发展,应排除。 2008年题组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第9课诗歌与小说 1、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 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其”指的是下列哪位词人() A.柳永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2、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人小说《白蛇记》。经宋话本的发展,到明末时,不仅内容与唐 宋传奇有本质的差异(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 A.封建制度日益衰落 B.社会风气渐趋败坏 C.市民价值观念变化 D.社会主流思想改变 3、北宋时,民间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民间。……“教坊乐工, 每得新腔,必求永(柳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这说明() A.宋词只在民间流行与发展 B.宋代文学日益商品市场化 C.宋词婉约派占据主导地位 D.文学平民化、世俗化趋势 4、中国古代文学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众多作品反映不同时期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怀。阅读下面精美 文句,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先后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②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5、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栏目走红中国。其中有一道根据作品判断作者的题,内容为“大江东 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该作者() A.使词从“樽前”“月下”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 B.作品有“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说法 C.以诗入画,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 D.是屈原之后中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先后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这种演变趋势,最能说明() A.城市经济日趋繁荣 B.专制皇权逐渐加强 C.选官制度明显变化 D.民族融合已经加深 7、2014年,两汉文化发源地徐州诞生了史上第一个赋社彭城赋社,专门从事辞赋的整理、创作、研 究,重点开发“汉代五绝”之一的汉赋资源。下列关于汉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B.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气势恢弘的时代 C.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的欢迎 D.特别重视主观意识和感情的抒发 8、北宋的词家,前期如晏殊、欧阳修、张先、柳永等全都是南人,后期的苏轼、黄庭坚、秦观、周 邦彦、李清照等,也多数生长于江南或其周边。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北宋时期开始出现文化中心南移 B.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兴盛 C.北宋时期出现学术中心南移趋势 D.宋词具有南方文学的地域性特征 9、明朝小说《西游记》中的诸天神佛、取经僧人师徒及各路妖怪,均被赋予了鲜明的人物性格。神 佛妖魔,他们或娇憨,或城府,或温吞,或火爆,或欲望,或牵绊,他们也都生存在“神’’际或“妖”际关系复杂的世间。这反映出() A.“三教合一”的社会趋向 B.该神魔小说折射的是世俗百态 C.宗教逐步庸俗化文学化 D.人文主义在古代中国的缘起 10、明代小说《说唐》、《杨家将传》中,樊梨花与穆桂英以武艺压倒夫婿,并挂帅出征;清代小说 《再生缘》中,女主角易釵为弁,文武双全。这反映出() A.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的繁荣 B.文字狱影响到思想文化的发展 C.民间对正统社会秩序的抗议 D.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男女平等 11、在文学发展历程中,有类作品形式上是“楚辞”式的,去掉了所有的特殊方言;内容上是“诗 经”式的,内涵却在扩大;句式上,每句字数没有限制,不严格地押韵,但确实有韵。下列作品符合该特征的是() A.《二京赋》 B.《将进酒》 C.《雨霖铃》 D.《窦娥冤》 12、南宋陆游曾作诗云:“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 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这说明() A.农业发展与传统历法结合 B.文学创作与生活相联系 C.文学作品呈现贵族化趋势 D.农业生态环境开始关注 13、汉武帝时期,政府设立了乐府机构,并加强了对民间信息的采集。故《十五从军征》《病妇行》 等反映民间疾苦的乐府作品得以上达天听。这表明乐府诗() A.对缓和社会矛盾具有一定意义 B.助推了汉赋的兴起与发展 C.成为官府体察民情的主要渠道 D.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14、“举凡商人生活的一切方面,几乎无不在明代商贾小说的表现范围之中,商人已经成了商贾小说 的主角。”这主要反映了明代() A.商人地位得到了提高 B.商业经济的繁荣 C.小说创作进入新阶段 D.市民阶层的扩大 15、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在其著作《镜花缘》中借才女卢亭亭的口说:“将来若花姊姊做了国王, 我们同心协力,各矢忠诚,或定礼制乐,或兴利剔弊,或队暴安良,或举贤去佞,或敬慎刑名,或留心安牍,辅佐他做一国贤君,自己也落个女名臣的美号。”在此,作者意在表达的思想是() A.反对专制统治 B.主张男女平等 C.彻底批判儒学 D.赞同女子参政 16、唐代有很多描绘商人生活的诗篇,如元稹的《估客乐》和刘禹锡的《贾客词》等,大多极力渲 染商人和农民的苦乐之别。而到了宋代,文学作品更多宣传的是商人和儒生的苦乐之别。由此可见,宋代() A.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B.财富多寡决定人的社会地位 C.儒学的义利观遭到颠覆 D.政府政策变化提升商人地位 17、明代重要的戏曲作者,大都拥有进士科名,而话本小说的作者或编著者中,却少有举人、进士。 出现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高雅与通俗文艺的不同价值取向 B.士人与市民的不同文化观念 C.戏曲与话本小说的不同消费方式 D.江南与北方的不同区域特征

【导与练】2013年高中历史 第9课 诗歌与小说同步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3

第9课诗歌与小说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重、难点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自主梳理】 一、《诗经》、楚辞与汉赋 1、《诗经》 《》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保存了自至大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分为、、。风是, 雅是,颂是。真是深刻反当时的社会生活。 《诗经》以为主,多用重章叠句句式,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它的 手法,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2、楚辞 楚辞是时期等,吸收,采用,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采用句式,更适合表达复杂丰富的思想情感。楚辞以瑰丽华美、想象奇特著称,开创了先河。和,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3、汉赋 汉代政治,经济,应运而生,吸收和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合作探究一】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是从何处而来的?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根据以上理论,试分析《诗经》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二、唐诗、宋词与原曲 1、唐诗 (1)繁荣的原因: ①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②制度的确立中下层文人更有机会施展抱负;③的发展,为唐诗格律提供了借鉴。 (2)代表诗人 宋词—“长短句”(词是诗的另一种形式,起源于唐代,是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词的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 (1)宋词繁荣之因:

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奠定物质基础;②市民阶层扩大,思想感情更丰富,诗歌已满足不了;③两宋阶级、民族矛盾尖锐,词便于抒发感情、反映现实。 (2)代表: 豪放派(清新俊逸,刚健豪放): 北宋:苏轼(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南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婉约派(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北宋—柳永《雨霖铃》;南宋—李清照《声声慢》3、元曲 (1)元曲是在、基础上经文人重新制作而新诗体,是与 结合比较紧密的诗歌形式。 (2)兴起背景:①元朝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民族分化,进取无望; ②对社会黑暗、人民悲惨遭遇的不满。 (3)主要代表人物:《窦娥冤》。 【合作探究二】 唐代诗歌为何如此繁荣?唐诗有哪些特点? 【合作探究三】 总结中国古代诗歌历程。 三、明清小说 1、繁荣的原因: (1)经济的发展,城镇的兴起,提供了广泛的素材。 (2)阶层的崛起,对通俗文化的需求量增大。 (3)不断完善和书坊地迅速发展,为小说传播提供有利条件。 2、代表作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