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测量误差测量理论例题和习题

工程测量误差测量理论例题和习题

工程测量误差测量理论例题和习题
工程测量误差测量理论例题和习题

测量误差理论

一、中误差估值(也称中误差):

Δi (

i=1,2,…,n ) (6-8)

【例】 设有两组同精度观测值,其真误差分别为:

第一组 -3″、+3″、-1″、-3″、+4″、+2″、-1″、-4″; 第二组 +1″、-5″、-1″、+6″、-4″、0″、+3″、-1″。 试比较这两组观测值的精度,即求中误差。

解:"2

2222219.28

41243133±=+++++++±=m

"222223.38

1

3046151±=+++++++±=m

由于m 1

二、相对误差:观测值中误差m 的绝对值与相应观测值S 相比,并化为分子为1、分母为整数的形式,即

m

S S

m K 1

=

=

(6-10) 三、误差传播定律

【例】 丈量某段斜距S = m ,斜距的竖角038'?=δ,斜距和竖角的中误差分别为cm 5m s ±=、"20m ±=δ,求斜距对应的平距D 及其中误差D m 。

解:平距 105.113m 30'cos8106.28cos =??=?=δS D

由于δcos ?=S D 是一个非线性函数,所以,对等式两边取全微分,化成线性函数,并用“?”代替“d ”得

δδδ???-??=?sin cos S S D

再根据(6-29)式,可以直接写出平距方差计算公式,并求出平距方差值

n m

]

[

2"

"2

222"2

22

2

)(477

.24)20626520()'308sin 28.106(5)'308(cos )()sin ()(cos cm m S m m S

D

=???+??=??+?=ρδδδ

因此,平距的中误差为:m D =±5 cm 。则最终平距可表示为:D=± m 。

应用误差传播定律时,由于参与计算的观测值的类型不同,则计算单位也可能不同,如角度单位和长度单位,所以,应注意各项单位要统一。例如,上例中的角值需要化为弧度。

综上所述,应用误差传播定律求任意函数中误差的步骤如下: 列独立观测值函数式

对函数式进行全微分

写出中误差关系式

应用误差传播定律应特别注意两点:正确列出函数式;函数式中的各个观测值必须是独立观测值。

【例】 用长度为l=30 m 的钢尺丈量了10个尺段,若每尺段的中误差m=±5 mm ,求全长D 及其中误差m D 。

解:列独立观测值函数式

对函数式进行全微分 写出中误差关系式 则,全长的中误差为 m D =±mm 16105555222±=?±=+++Λ 如果采用下面方法计算该题,考虑错误之处:先列出函数式D=10l ,写出全长D 的中误差关系式并计算中误差m D =10·m=10·5=±50mm 。答案错误,原因在于错误地列出了函数式。 【例】设有函数式Z=y 1+2y 2+1,而y 1=3x ,y 2=2x+2,已知x 的中误差为m x ,求Z 的中误差。 解:若直接利用式(6-16)和(6-23)计算,则

函数Z 的中误差 x m m m m m m x x y y Z

5)2(4)3(42222

21

±=?+±=+±=

上面答案是错误的!这是因为y1和y2均是x 的函数,它们不是互相独立的观测值,因此,不能直接应用误差传播定律进行计算。正确的做法是先将y 1和y 2代入函数式Z ,合并同类项后即为独立观测值,再应用误差传播定律,即

x

Z m m x x x Z 7571)22(23±=+=+++=

【例】 对某段距离进行了5次等精度观测,观测结果列于表6-3,试计算该段距离的最或然值及

)

,,,(21n x x x f z ΛΛ=n n

dx x f dx x f dx x f dz ??++??+??=

ΛΛ22112

2

2

22

2212

1n x n x x m x f m x f m x f z m ???

? ????++???? ????+???? ????±=ΛΛ10

21dl dl dl dD +++=ΛΛ10

21l l l D +++=ΛΛ2

210222110m

m m m m l l l D ?±=+++±=ΛΛ

其中误差。计算见表6-3。

表6-3 利用观测值的改正数计算观测值中误差

四、加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例】 已知观测值分别为L 1、L 2、L 3,其中误差分别为m 1=±1″、m 2=±2″、m 3=±3″,则它们的权分别为:

取μ=1时, 91,4

1,12

3

32

2

22

11=

=

=

===m p m p m p μ

μ

μ

取μ=4时, 9

4,1,423322

221

1====

==m p m

p m p μμ

μ

取μ=36时,4,

9,

3623

322

221

1==

==

==

m

p m

p m

p μ

μ

μ

【例】 水准测量中按测站数和水准测量距离定权。设在A 、B 两点间进行水准测量,共设置了n 个测站,各测站的高差分别为h 1、h 2、┅、h n ,则A 、B 点间的高差h AB 为

h AB =h 1+h 2+┅+h n (6-38)

若每个测站的高差中误差为m 站,则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可得h AB 的中误差为

n m m AB h 站= (6-39)

若设每测站的水准距离相等,均为s ,则A 、B 间的水准测量距离S AB =n ·s ,由式(6-39)可得h AB 的中误差

AB AB h S s

m s S m m AB ?==站

(6-40) 设s

m 站=

μ,则式(6-40)变为AB h S m AB ?=μ。当S AB =1 km 时,AB h m =m

公里

=μ,可见μ为

每公里水准测量高差的中误差。因此,式(6-40)变为

AB h S m m AB ?=公里 (6-41)

由式(6-39)和(6-41)可得:水准测量高差的中误差与测站数的平方根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根成正比。可见,在水准测量中,测站数越少或距离越短,则观测高差的精度越高。

若取c 个测站的观测高差中误差为单位权中误差μ,根据权定义式(6-37)和式(6-39),可得观测高差h AB 的权为

n c

n

m c m m P AB

AB h

h =

=

=

22站站2

2

μ

(6-42)

若取c 公里观测高差的中误差为单位权中误差m 公里,根据定义权公式(6-37)和式(6-41),可得观测高差h AB 的权为

AB

h

h c m c m m P AB

AB S S AB

22=

=

=

公里公里2

2

μ

(6-43)

由(6-42)和(6-43)式可知:水准测量高差的权与测站数成反比,与水准路线的长度成反比。所以,通过测站数和水准测量距离就可以确定观测高差的权,而不需要利用中误差来定权。 【例】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一未知量分别用不同的次数n 1、n 2、┅、n n 进行n 批观测,

得相应的算术平均值为L 1、L 2、┅、L n ,求 L 1、L 2 、┅、L n 的权。

解:设各观测值的中误差分别为m 1、m 2、┅、m n ,且观测一次的中误差均为m ,则

n

n

n m n m

n m

m

m

m

=

=

=

,,,2

2

1

1

Λ 因此,相应的权为i i

i i n n m m p m ???? ??===2

22μμμ,再令m c 2μ=,则i i n c p ?=,若取c=1,则

i i n p = (6-44)

可见,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算术平均值的权与观测次数成正比(或相等)。

设n 个不等精度观测值L 1、L 2、…、L n ,相应的权分别为P 1、P 2、…、P n ,则最或然值(称为加权平均值)为

]

[]

[212211p pL p p p L p L p L p x n n n =++++++=

ΛΛ

(6-45)

可以看出,当各观测值为等精度时,则权P 1=P 2=…=P n =1,上式就与算术平均值计算式(6-31)相同。

下面根据式(6-45)推算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设观测值L 1、L 2、…、L n 的中误差分别为m 1、

m 2、…、m n ,则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可得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

[]

[]

2

2

2

22

2

2

22

1

2

2

1

n

n x m P P m P P m P P M +

++

±

=Λ (6-46)

由权定义式(6-37),有i

i

p m 2

2

μ=

,代入式(6-46)可得

[][][][]]

[)(n 212

2

2

2

2

2

2

2

2

1

P P P P P P P P P P P M n

x μμμμμ±

=+++?±

=+

++

±

=ΛΛ (6-47)

实际计算时,上式中的单位权中误差可用观测值的改正数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

1-±

=n PVV μ

(6

-48)

将式(6-48)代入式(6-47),可得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计算公式

[]

[]

[])

1(-±

=n P Pvv P M x μ

(6-50)

【例】 如图6-3所示,从已知水准点A 、B 、C 经三条水准路线,测得E 点的观测高程H i 及水准路线长度S i (见表6-4),求E 点的加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各条水准路线权: i

i S p 1

= (由式6-43可得) 加权平均值: )m (469.527]

[]

H [==

p p x

加权平均值中误差:)(84.8)

1]([]

[M x mm n p pvv ±=-±

=

则E 点高程: H E =± (m )

图6-3 不等精度水准路线

表6-4 不等精度高程计算表

观测路线 E 点观测高程 H i (m)

观测路线长度 S i (km)

观测高程权

i p

观测值的改正数i i H x v -= (mm)

PVV

1 10

2 -15 3

11

五、思考题习题:

1.观测条件主要由那些因素构成

2.观测误差分为哪几类它们各自是怎样定义的试举例说明。

3.在水准测量中,有下列几种情况使水准尺读数有误差,试判断误差的性质及符号:

(1)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2)仪器下沉;(3)读数不准确;(4)水准尺下沉;(5)水准尺倾斜。 4.何谓多余观测测量中为什么要进行多余观测

5.偶然误差的统计规律是什么偶然误差的概率分布曲线能说明哪些问题

6.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其中误差分别为: m ± cm 及 m ± cm ,试说明这两段距离的真误差是否相等它们的相对中误差是否相等

7.在三角形ABC 中,已测出,'3'0060,'4'0030±?=∠±?=∠B A

求C ∠的值及其中误差。

8.两个等精度观测角度之和的中误差为"10±,问每个角的观测值中误差是多少

9.以相同精度观测某角5次,观测值分别为39°’、39°′、39°′、39°′、39°′,试计算该角的最或然值及其中误差。

10.丈量两段直线得 D 1=,D 2=,其中误差分别为m m m m D D 03.0,04.021

±=±=,求:(1)每段直线的相对

中误差;(2)两段直线之和的相对中误差;(3)两段直线之差的相对中误差。

11.在水准测量中,已知每次读水准尺的中误差为mm 2±,假定视线平均长为50m ,容许误差为中误差的两倍,求测段长为S km 的水准路线往返测高差的容许闭合差应为多少 12.水准测量从点A 到点B ,如附图所示。已知A 、B 点高

程分别为m H m H B A 533.48,145.50==。 观测高差及其水准测量距离分别为:

;

2,527.0;3,127.2;2,131.2;4,134.244332211km S m h km S m h km S m h km S m h =+==-==-==-= 求C 点的最或然高程及其中误差。 附图

13.等精度观测了12个三角形的所有内角,求得每个三角形的闭合差ω见附表,试计算测角中误差。

三角形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闭合差ω( ")

参考答案: 7. '5'0090±?=∠C

8."

9.'1.0'7.4039±?

10.670

15924

14378141211

11.

)(25

4

mm S 12. ±(m)

13. ω为真误差,可得三角形内角和的中误差2.2]

[''±=±

=n M ωω,则测角中误差3.13

''±=±=M m 。

六、追加练习:

1. 对某基线丈量六次,其结果为:L1=,L2=,L3=,

L4=,L5=,L6=。

试求:(1)算术平均值;

(2)每次丈量结果的中误差;

(3)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和基线相对误差。,1/53000

2. 观测BM1至BM2间的高差时,共设25个测站,每测站观测高差中误差均为±3mm,

问:(1)两水准点间高差中误差多少(2)若使其高差中误差不大于±12mm,应设置几个测站 16站

3. 在等精度观测条件下,对某三角形进行四次观测,其三内角之和分别为:179o59′59″,180o00′08″,179o59′56″,180o00′02″。

试求:(1)三角形内角和的观测中误差秒

(2)每个内角的观测中误差秒

建筑施工中的工程测量及误差控制分析 高峰

建筑施工中的工程测量及误差控制分析高峰 发表时间:2019-03-21T11:41:10.07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作者:高峰 [导读]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多种数字化、自动化技术被运用到建筑工程测量之中。 泗阳县方圆测绘有限公司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多种数字化、自动化技术被运用到建筑工程测量之中。施工企业要顺应时代发展形势,合理运用各种现代化仪器设备,提升测量人员的综合能力,掌握科学高效的建筑测量技术,以彰显工程测量在建筑工程施工的价值,有效控制测量误差。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测量;误差原因;控制措施 引言 对于影响工程测量精准度的原因及控制对策研究,首先分析影响工程测量精准度的主要原因,从大的角度出发以影响测量精准度的因素作为控制方向,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切实加强对工程测量的建设。在管理当中立足于现状,用科学的控制对策减少测量误差的出现,同时加强对测量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保障工程测量工作稳定开展,提高工程测量的实际精准度。 1工程测量的含义 工程测量的工作内容非常丰富,一般主要包括线路测量,定位以及检测三大部分,每一部分的工作都需要认真做好。完整的工程测量定义指的是建筑工程前期勘测、中期施工以及后期检测的全过程。通过将整个工程的施工工作,分成前、中、后三个阶段,对工程进行精细化分工,以此保证各个施工环节工作的精确性。工程测量工作贯穿于工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勘测环节测量、施工环节测量以及检测运营环节测量,建筑工程中的测量工作是为其他工作所服务的,对于其他工作具有指示性作用,可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这对于工程测量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测量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实际的工作技能,具有足够的实际工程测量工作经验,具有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2建筑施工中产生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 2.1自然原因 工程测量工作在建设工程前期的作用最为明显,建设工程的前期需要对工程施工地点进行实时勘察,而施工地点特殊的环境、不同的气候、复杂的地貌以及交通环境会对工程测量的准确性造成严重的影响。以地形为例,人为因素对地形的改变是微小的,实际的建筑工程往往受特殊地形的影响较大。特殊的地势地貌在自然环境下,降雨降雪、昼夜温差等都会影响工程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2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对工程测量精准度的影响是工程测量当中的重要部分,其中,工程测量本就是需要以人力作为工作的核心开展的测量工作,其参与者本身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工程测量的整体精准度。例如,在建筑工程的工程测量工作当中,部分测量人员对测量的新型设备和新型技术认识不全面,导致实际测量工作当中不能够发挥新技术、新设备的优势,相应的工程测量的精准度也没有较大的提高,导致工程测量整体质量不高,不能够为建筑工程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此外,一些工作人员对于地形较特殊的地区的工作认真度不够,也是造成建筑工程测量数据准确度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工作人员对于一些施工较复杂的实地测量工作还是按照对一般建筑测量的手段开展测量工作,没有考虑到地形高度、长度、面积等因素的差异,导致建筑测量收集的数据和实地的数据相差较大,导致建筑规划设计工作的设计缺乏正确的数据支持,决策不科学,严重导致建筑质量低下甚至出现返工的情况。 2.3设备因素 (1)设备本身的误差。设备因素对工程测量精准度的影响在于设备本身的精准度和操作方面。实际的工程测量工作当中,其测量设备避免不了存在机械自身的误差,进而会对工程测量的精准度造成一定影响。而伴随着测量设备的长久使用,恶劣的施工环境对设备造成一定影响,导致设备老化、磨损严重,加剧设备本身磨损的出现,更加剧设备误差的出现。(2)设备检修和保养。工程测量的设备缺乏定期的检修也是影响测量精准度的重要因素,在恶劣施工环境的影响下测量设备需要定期进行规范化的检修和保养,一些超出使用年限的设备存在较大的测量误差隐患,没有规范化的检修制度将会造成工程测量工作的随意性,不能保障建筑工程实地数据的准确性。(3)设备操作的因素。设备操作上的不规范也会对最终的工程测量数据精确度造成严重的影响。其中,由于测量工程的特殊性,一些工程需要快速完成测量工作,测量工作人员在运送和使用测量设备时,不注重对设备的保护导致设备在运送和使用当中出现暴力使用的现象,设备本身的使用寿命受到一定影响,测量的精准度也有所下降。例如,GPS的测量方法其本身就存在一定的误差,如表1所示,GPS作为平面控制测量但那个中的一种,其等级不同相对的误差也就不同。 3建筑施工中工程测量及误差控制的有效对策 3.1关于控制网测量误差的有效控制措施 在建筑工程测量环节,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平面控制网测定时,要将以下工作落实到位。第一,在实地勘察施工现场周围环境之后,选择最为适宜的地理位置作为控制点,所选择位置点的高程须符合现场观测的实际要求。第二,在开展控制网测量之前,相关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预先检查仪器设备,确保仪器设备造成的误差在法定范围内,方能将相关仪器设备运用到测量工作中。反之,若仪器设备的误差值超出相应范围,不仅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还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给后续施工造成负面影响。第三,在开展工程测量的进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在相应仪器设备的辅助下开展测量工作,遵循仪器、观测员、观测线路三固定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落实测量工作,以保障测量数据的精准性。第四,在开展控制网测定工作时,要依据测量要求,选择温差变化偏小的侧测量地点,以推进测量工作的有序进行。 3.2关于放样工作的质量控制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而放样施工便是其中极为关键的因素。若放样施工的误差值过大,则会加大建筑工程出现施工

土木工程测量期末复习题

土木工程测量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表(包括地面上各种物体)的几何形状及其空间位置的科学。 2、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的数据,再把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规划设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使用。 3、测设:是指将图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4、水准面: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称为水准面。任何自由静止的水面都是水准面。 5、大地水准面:水准面因其高度不同而有无数个,其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8、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线长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简称高程,用H表示。 9、高差:地面两点之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10、水准测量:是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然后通过已知点高程,求出未知点的高程。 11、视准轴:十字丝交叉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望远镜的视准轴。 12、视差: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的横丝在水准尺上的位置随之变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13、水准点: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称为水准点,简记为BM。 14、附合水准路线:从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沿各个待定高程的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水准点,这种水准路线称为附合水准路线。 15、闭合水准路线:由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沿环线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回到原水准点上,称为闭合水准路线。 16、支水准路线:由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既不附合到其他水准点上,也不自行闭合,称为支水准路线。 17、高差闭合差:由于测量成果中不可避免有些误差,使测量高差代数和不等于零,其不符值即为高差闭合差,记为fh。 18、水平角:系指相交的两条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所夹的角度,或指分别过两条直线所作的竖直面间所夹的二面角。 19、竖直角:是指在同一竖直面内,一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测量上称为倾斜角,或简称为竖角。 20、竖盘指标差:当视线水平、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读数指标处于正确位置,即正好指向90°或270°。事实上,读数指标往往是偏离正确位置,与正确位置相差一小角度x,该角值称为竖盘指标差。 21、直线定线:地面两点间的距离大于整根尺子长度时,用钢尺一次(一尺段)不能量完,这就需要在直线方向上标定若干个点,这项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22、直线定向:为了确定地面上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除了量测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外,还必须确定该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水平夹角,这项工作称为直线定向。 23、方位角:从直线起点的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水平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其取值范围是0°一360°。 24、坐标方位角:从直线起点的坐标正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水平夹角,称为该直线的坐标方位角,用α表示。 25、象限角:由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锐角,用R表示。 26、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符号和大小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27、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误差出现的符号和大小都表现出偶然性,即从单个误差来看,在观测前我们不能预知其出现的符号和大小,但就大量误差总体来看,则具有一定

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4篇

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4篇 导读:本文是关于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4篇,希望能帮助到您! 一、实习目的 1、联系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能够测量出任意两点的高差,掌握水准仪的操作使用及保养方法,熟悉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 2、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掌握水平角与竖直角的测量,掌握经纬仪的操作使用及保养方法; 3、通过实习,熟练地掌握课堂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4、掌握钢尺量距的方法; 5、使用经纬仪和水准仪测绘地形图 6、熟练地掌握小区域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的布设及测算方法,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7、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8、培养热爱专业、热爱集体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逐步形成严谨务实、团结合作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的劳动态度。 二、实习设备 ds3型微倾式水准仪、dj6型光学经纬仪、水准尺、30m钢尺、标杆、绘图纸、铅笔、橡皮等。 三、实习任务 1. 控制点高程测量 2. 竖直角度测量

3. 水平角度测量 4. 导线长度测量 5. 闭合导线业内测量 6. 数据的整理、计算 7. 地形图的测绘 四、实习的内容与要求 1. 平面控制测量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一般采用闭合导线。 (1)踏勘选点:根据测图的目的目的和测区的地形情况,拟定导线的布置形式,实地选定导线点并设立标志。踏勘选点时注意 l 相邻点间要通视,方便测角和量边; l 点位要土质坚实的地方,以便于保存点的标志和安置仪器; l 导线边长要大致相等,以使测角的精度均匀; l 导线点应选择周围地势开阔的地点,以便于测图时充分发挥控制点的作用; l 导线点的数量要足够,密度要均匀,以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2)水平角观测:导线转角用经纬仪测2个测回。 (3)边长测量:导线边长可用经纬仪视距法测量,要求进行往返测量。 (4)导线成果计算:首先件检核外业测量数据,在观测成果合格的情况下,进行闭合差调整,然后由起算数据推算个控制点的坐标。 (5)注意事项:照准目标要消除视差,观测水平角用纵丝照准目标,观测竖直角用横丝照准目标。 读取竖盘读数时,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必须居中。 2、高程控制测量

工程测量项目理论试题库答案

工程测量项目理论试题 库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第一章测量学基础知识 1.地球上自由静止的水面,称为( B )。 2. A.水平面B.水准面 C.大地水准面 D.地球椭球面 3.下列关于水准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4. A.水准面是平面,有无数个 5. B.水准面是曲面,只有一个 6.C.水准面是曲面,有无数个 7. D.水准面是平面,只有一个 8.大地水准面是通过( C )的水准面。 9. A.赤道 B.地球椭球面C.平均海水面 D.中央子午线 10.*关于大地水准面的特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BCDE )。 11. A.大地水准面有无数个 12.B.大地水准面是不规则的曲面 13.C.大地水准面是唯一的 14.D.大地水准面是封闭的 15.E.大地水准是光滑的曲面 16.在小范围内,在测大比例尺地形图时,以( D )作为投影面 17. A. 参考椭球面 B. 大地水准面 C. 圆球面D. 水平面 18.绝对高程指的是地面点到( C )的铅垂距离。 19. A.假定水准面 B.水平面C.大地水准面 D.地球椭球面 20.相对高程指的是地面点到( A )的铅垂距离。 21.A.假定水准面 B.大地水准面 C.地球椭球面 D.平均海水面 22.两点绝对高程之差与该两点相对高程之差应为( A )。 23.A.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同 24. B.绝对值不等,符号相反 25. C.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 26. D.绝对值不等,符号相同

27.*下列关于高差的说法,错误的是( ABD )。 28.A.高差是地面点绝对高程与相对高程之差 29.B.高差大小与高程起算面有关 30. C. h AB=?h BA 31.D.高差没有正负之分 32. E.高差的符号由地面点位置决定 33.1956年黄海高程系中我国的水准原点高程为( B )。 34.A. 72.260 m B. 72.289 m C. 72.269 m D. 72.280m 35.1985国家高程基准中我国的水准原点高程为( A )。 36.A. 72.260 m B. 72.289 m C. 72.269 m D. 72.280m 37.目前我国采用的统一测量高程基准和坐标系统分别是(C)。 38.年黄海高程基准、1980西安坐标系 39.年黄海高程基准、1954年北京坐标系 40.国家高程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41.国家高程基准、WGS-84大地坐标系 42.若A点的绝对高程为H A=1548.762m,相对高程为H A′=32.000m,则假定水准面的高程为( B )。 43.A. -32.000m B. 1516.762m C. 1580.762m D.72.260m 44.已知A点高程H A=72.445m,高差?BA=2.324m,则B点的高程H B为 ( B )。 45.A. 74.769m B. 70.121m C. -74.769m D. -70.121m 46.在以( B )km 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进行距离测量。 A、5 B、10 C、15 D、20 47.在建筑工程中,一般以( A )为假定水准面,设其高程为±0.00。 48.A. 底层室内地坪 B. 院落地面 C.基础顶部 D.地基最底部 49.某建筑物首层地面标高为±0.000m,其绝对高程为46.000m;室外散水标高为-0.550m,则其绝对高程为( B )m。 50.A. B. 45.450 C. D.

土木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

土木工程测量试题及答 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土木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 学年第2学期《土木工程测量》科目考试试题A(B)卷 一、单项选择题: 1、研究工程建设中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属(B)的范畴。 A.大地测量学 B.工程测量学 C.普通测量学 D.摄影测量学 2、大水准测量中,高程的基准线是(A)。 A.重力的方向线 B.地球法线 C.万有引力作用线 D.离心力作用线 3、与(A)相切的平面称水平面。 A.水准面 B.大地水准面 C.地球椭球面 D.高程基准面 4、绝对高程的基准面是(C)。 A.水准面 B.假定水准面 C.大地水准面 D.水平面 5、我国“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在(D)。 A.北京 B.山西泾县 C.广西泾县 D.陕西泾县 6、在测区半径小于10km的范围内,可将(B)看作平面处理。 A.椭球面 B.大地水准面 C.地球表面 D.海水面 7、平面直角坐标系统的X轴正方向是(D)。 A.东方向 B.南方向 C.西方向 D.北方向 8、我国在用的高程系统包括(D)。 A.1954年的北京高程系 B.1980年国家高程基准 C.1956年黄海高程系 D.1956年黄海高程系和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9、在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并测得后视点读数为,前视读数为,则B点比A点(B)。 A.高 B.低 C.等高 D.无法判断 10、水准测量原理是利用水准仪的(A)能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 A.视准轴 B.水准管轴 C.横轴 D.竖轴 11、视准轴是连接物镜光心与(C)的连线。 A.目镜光心 B.调焦透镜光心 C.十字丝分划板中心 D.光学对中器光心 12、水准测量中,A,B分别为前、后视点,后视读数为,前视读数为,则hBA=(A)。 、水准测量中,A、B分别为后、前视点,HA=,后视读数为,前视读数为,则仪器的视线高程为(D)。 A.B.C.D. 14、在下列型号的水准仪中,精度最高的是(A)。 A.DS05 B.DS1 C.DS3 D.DS10 15、微倾式光学水准仪中,用来精确整平仪器的是(C)。 A.圆水准器 B.脚螺旋 C.管水准器 D.光学对中器 16.转动物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B)。

土木工程测量实践报告

土木工程测量实践报告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一)6月16日,我们正式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土木工程测量实习”,在此之前,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各组组长集中开了个小会,说明了测量任务和测量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性;我们就开始着手选控制点,我们跟随老师来到测区范围,按照要求合理选择控制点的位置并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标注,以上的工作就叫“踏勘选点”。 可以说这次实习就是对我们整个学期以来本科目的一次大检阅,但是我们谁都明白这次测量任务不轻,责任很重,谁也不敢掉以轻心。一周多以来,我们都坚守在自己的“阵地”,观测、记录、计算、描点......我们分工合作,力求更好更快地完成我们的任务。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和疑难,也出现了不少的错误,对整个测量进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们也从中得到了不少的教训和体会。 我们进行联合测图,最重要的是相互协调,体现团体的合作精神,这也是优质、高效地完成这次测量任务的前提条件。同样,各组组员之间的团体合作精神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此次测量实习中,我们更是体现了其中的重要意义。测量是一项

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必须按照测量要求完成各测段的距离、高程、高差的测量,还得对各测区范围的地形、地物、地貌进行精确的测量和描绘出来,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内业计算及各种数据的校对、处理、复核;同时把各个测点按一定的比例在方格网上放出来,而这些工作都得差不多同时进行,这就更需要我们各组员的分工合作,团结一致,协调各项工作,并全理安排各个组员的工作,尽量让每一个组员都学会并熟悉仪器的使用和内业的计算等各 项工作,这也是我们这次实习的首要目的,也是对前面一段时间学习的检验和补充。我们要从这次实习中查漏补缺,以达到巩固学习的目的。各个组员的基础和能力都不尽一致,所以在安排测量任务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工,这样还可以提高测量效率。 测量也是一项务实求真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在测量实习中必须保持数据的原始性,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为了确保计算的正确性可有效性,我们得反复校对各个测点的数据是否正确。我们在测量中不可避免地犯下一些错误,比如读数时估读不够准确,水准尺或花杆放得不垂直就读数,读数时间间隔过长,等等,都会引起一些误差,因此,我们在测量中内业计算要和测量同时进行,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错误,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由于这是一项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答案(197题)

《工程测量》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铅垂线。 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水准面。 3、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是参考椭球面。 4、真误差为观测值减真值。 5、水准仪的操作步骤为粗平、照准标尺、精平、读数。 6、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 7、标准北方向的种类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坐标北方向。 8、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4测回,第3测回零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应配置为90°左右。 9、三等水准测量中丝读数法的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 10、四等水准测量中丝读数法的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 11、设在测站点的东南西北分别有A、B、C、D四个标志,用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以B为零方向,则盘左的观测顺序为B—C—D—A—B。 12、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坐标x轴。 13、权等于1的观测量称单位权观测。 14、已知A点高程为14.305m,欲测设高程为15.000m的B点,水准仪安置在A,B两点中间,在A尺读数为2.314m,则在B尺读数应为1.619m,才能使B尺零点的高程为设计值。 15、水准仪主要由基座、水准器、望远镜组成。 16、经纬仪主要由基座、水平度盘、照准部组成。 17、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6测回,则第4测回零方向的水平度盘应配置为90°左右。 18、等高线的种类有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19、设观测一个角度的中误差为±8″,则三角形内角和的中误差应为±13.856″。 20、用钢尺丈量某段距离,往测为112.314m,返测为112.329m,则相对误差为1/7488。 21、水准仪上圆水准器的作用是使竖轴铅垂,管水准器的作用是使望远镜视准轴水平。 22、望远镜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物像没有准确成在十字丝分划板上。 23、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24、地球的平均曲率半径为6371 km。 25、水准仪、经纬仪或全站仪的圆水准器轴与管水准器轴的几何关系为相互垂直。 26、直线定向的标准北方向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和坐标北方向。 27、经纬仪十字丝分划板上丝和下丝的作用是测量视距。 28、水准路线按布设形式分为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 29、某站水准测量时,由A点向B点进行测量,测得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0.506m,且B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376m,则A点水准尺的读数为 2.882 m。 30、三等水准测量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可以削弱仪器下沉的影响。

工程测量测量误差练习题

测量误差(练习题)、选择题 1、对某一量进行观测后得到一组观测值,则该量的最或是值为这组观测值 的( ) 。 A .最大值 B .最小值 C .算术平均值 D .中间值 2、观测三角形三个内角后,将它们求和并减 去 180°所得的三角形闭合差为() 。 A .中误差 B .真误差 C .相对误差 D .系统误差 3、系统误差具有的特点为 ( ) 。 A .偶然性 B .统计性 C .累积性 D .抵偿性 4、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测得同一水平角角值 为: 173° 58′58" 、 173 °59′02" 、 173 59′04" 、173° 59′ 06" 、173°59′10" ,则观测值的中误差为()。 A .± 4.5" B.± 4.0" C . 5.6" D.± 6.3" 5、组测量值的中误差越小,表明测量精度越( A .高 B .低 C .精度与中误差没有关系.无法确 定 6、边长测量往返测差值的绝对值与边长平均值的比值 称为 ) 。 A .系统误差 B .平均中误差 C .偶然误差.相对误 差 7、对三角形三个内角等精度观测,已知测角中误 差为 10″,则三角形闭合差的中误差为 ( ) 。 A .10″.30″ C .17.3 ″.5.78 ″ 8、两段距离及其中误差为: D1=72.36m±0.025m, D2=50.17m±0.025m ,比较它们的测距精度 为 ) 。 A .D1精度 高 B .两者精度相同.D2 精度高 D .无法比较 9、设某三角形三个内角中两个角的测角中误差 为± 4″和± 3″,则求算的第三个角的中误差 为 ) 。 A .±4″ B .± 3″ C .± 5″ D .± 6″ 10、设函数X=L1+2L2,Y=X+L3,Z=X+Y,L1,L2 ,L3 的中误差均为m,则X,Y,Z的中误差分 别为 ) 。 A.5m ,6m ,11m .5m ,6m ,21m C.5m ,6m ,21m .5m ,6m ,11m 11、某三角网由10 个三角形构成,观测了各三角形的内角并算出各三角形闭合 差, 分别为:+9″、- 4 - 2″、+5″、-4″、+3″、0″、+7″、+3″、+1″,则该三角网的测角中误差为()。 A.±12″±1.2″±2.6″ D .±2.4 ″ 12、测一正方形的周长,只测一边,其中误差为± 0.02m,该正方形周长的中误差为()。 A.± 0.08m B .± 0.04m C .± 0.06m .± 0.02m 13、已知用DJ6 型光学经纬仪野外一测回方向值的中误差为±,则一测回角值的中误差为) 。 A.±17″.±6″.±12 ″.± 8.5 ″ 14、已知用DJ2 型光学经纬仪野外一测回方向值的中误差为±2″,则一测回角值的中误差 为 ) 。

东南大学《工程测量》期末考试土木工程测量试卷A答案

共 8 页 第 1 页 东 南 大 学 考 试 卷( A 卷)(答案)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测量 考试学期 06-07-3 得分 适用专业 05105 考试形式 开卷 考试时间长度 120分钟 一、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的括号内打“√”,错的打“×”。每题0.5分,共10分) 1.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地球椭圆体。 (?) 2.高斯投影中,中央子午线和赤道投影后均为直线,长度都不变。 (?) 3. 6°带和3°带均从0°子午线起,自西向东分带。 (?) 4.视准轴是目镜光心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 5.经参考椭球定位后,参考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相重合。 (?) 6.水准测量一个测站的观测成果为:后视A 点读数a =1667mm ,前视B 点读数b =1232mm ,则B 点比A 点高0.435m 。 (?) 7.任何纬度相同的点,其真北方向都是平行的。 (?) 8.系统误差影响观测值的准确度,偶然误差影响观测值的精密度。 (?) 9.用J 6经纬仪测回法观测某一水平角4个测回,观测中配置度盘的起始读数依次分别为0°,45°,90°,135°。 (?) 1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指的是制作比例尺时的精确程度。 (?) 11.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使视线水平。 (?) 12.角度测量中,采用盘左、盘右观测法可削除视准轴误差、竖轴倾斜等误差。 (?) 13.在面积为10km 2的范围内,进行水平距离和水平角的测量,都可以不考虑 地球曲率的影响。 (?) 14.偶然误差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当观测次数无限增多时,其算术平均值趋于0。 (?) 15.水准测量中,一个测站的前后视水准尺不必与水准仪位于同一直线上。 (?) 16.一点至两目标点的方向线间的夹角称为水平角。 (?) 17.布设在两个高级控制点之间的导线,称为附合导线。 (?) 18.竖盘指标差为负值,说明观测的是俯角;反之,则是仰角。 (?) 19.在测量工作中,误差是难免的,而错误则是可以避免的。 (?) 20.三角高程高差公式v i D h -+?=αtan ,当0=α时,v i h -=,说明经纬

建筑工程测量-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第五节测量误差基础知识 一、测量误差概述 1.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测量时,由于各种因素会造成少许的误差,这些因素必须去了解,并有效的解决,方可使整个测量过程中误差减至最少。实践证明,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人为因素。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误差,包括观测者的技术水平和感觉器管的鉴别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仪器的对中、照准、读数等方面。 (2)测量仪器的原因。由于测量仪器的因素所造成的误差,包括测量仪器在构造上的缺陷、仪器本身的精度、磨耗误差及使用前未经校正等因素。 (3)环境因素。外界观测条件是指野外观测过程中,外界条件的因素,如天气的变化、植被的不同、地面土质松紧的差异、地形的起伏、周围建筑物的状况,以及太阳光线的强弱、照射的角度大小等。 测量时受环境或场地之不同,可能造成的误差有热变形误差和随机误差为最显着。热变形误差通常发生于因室温、人体接触及加工后工件温度等情形下,因此必须在温湿度控制下,不可用手接触工件及量具、工件加工后待冷却后才测量。但为了缩短加工时在加工中需实时测量,因此必须考虑各种材料之热胀系数作为补偿,以因应温度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所造成的误差。

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大量实践表明,当对某一未知量进行多次观测时,不论测量仪器有多精密,观测进行得多么仔细,所得的观测值之间总是不尽相同。这种差异都是由于测量中存在误差的缘故。测量所获得的数值称为观测值。由于观测中误差的存在而往往导致各观测值与其真实值(简称为真值)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称为测量误差(或观测误差)。用L代表观测值,X代表真值,则误差=观测值L—真值X,即 ?(5-1) = L- X 这种误差通常又称之为真误差。 由于任何测量工作都是由观测者使用某种仪器、工具,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进行的,所以,观测误差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观测者的视觉鉴别能力和技术水平;仪器、工具的精密程度;观测时外界条件的好坏。通常我们把这三个方面综合起来称为观测条件。观测条件将影响观测成果的精度:若观测条件好,则测量误差小,测量的精度就高;反之,则测量误差大,精度就低;若观测条件相同,则可认为精度相同。在相同观测条件下进行的一系列观测称为等精度观测;在不同观测条件下进行的一系列观测称为不等精度观测。 由于在测量的结果中含有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研究误差理论的目的不是为了去消灭误差,而是要对误差的来源、性质及其产生和传播的规律进行研究,以便解决测量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在一系列的观测值中,如何确

土木工程测量考试题库(含答案)

选择题 1、工程测量是一门测定点位()的科学。 A、平面位置 B、高程 C、A、B都不是 D、 A、B都是 2、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工程测量任务范围内的是() A、公路运营管理 B、测图 C、用图 D、放样 3、测量上确定点的位置是通过测定三个定位元素来实现的,下面哪个不在其中() A、距离 B、方位角 C、角度 D、高程 4、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 A、旋转椭球体 B、大地体 C、参考椭球 体D、都不是 5、通过平均海水面并延伸穿过陆地所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 A、大地水准面 B、地球椭球面 C、旋球椭球 面D、参考椭球面 6、某点的经度为东经123。30’,该点位于高斯平面投影6。带的第()带号。 A、19 B、20 C、21 D、22 7、以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纵轴,赤道投影为横轴建立的坐标是()。

A、大地坐标系 B、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C、地心坐标系 D、平面直角坐标系 8、设A点的通用坐标为(38246.78,15525833.20)米,则该点所在6度带带号及其坐标自然值为()。 A、38、(2467.78,15525833.20) B、15、38246.7,25833.20) C、38、(-497532.22,15525833.20) D、15、(38246.78,525833.20) 9、适用广大区域确定点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的坐标是() A、地理坐标系 B、平面直角坐标系 C、高斯- 克吕格坐标系D、都可以 10、地面点沿()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 A、切线 B、法线 C、铅垂线 D、都不是 11、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来测定两点间高差的。 A、水平面 B、水平视线 C、竖直面 D、铅垂线 12、大水准测量中,仪器视线高应等于()。 A、后视读数+后视点高程 B、前视读数+后视点高程

土木工程测量实验试做报告12汇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土木工程测量》 课程编号:01380219 实验试做报告 编写教师:陈少林审核人:李俊 航空宇航学院

目录 1.实验一水准仪的使用与普通水准测量 (1) 2.实验二四等水准测量 (4) 3.实验三微倾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7) 4.实验四经纬仪的使用与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9) 5.实验五竖直角观测和竖盘指标差的检验与校正 (12) 6.实验六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 (14) 7.实验七钢尺量距和磁方位角测量 (17) 8.实验八碎部测量 (19)

实验一水准仪的使用与普通水准测量 实验类型:基本性 1实验目的 (1)了解DS3 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和性能,认识其主要构件的名称和作用。 (2)练习水准仪的安置、瞄准、读数和高差计算。 (3)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施测、记录、计算、闭合差的调整及高程计算的方法。 2计划与设备 (1)实验时数安排为2 学时、实验小组由2~4 人组成,l 人操作仪器,1 人记录。 (2)每组的实验设备为DS3 水准仪1 台,水准尺 2 根, 尺垫2个,记录板 1 块,伞1把。 (3)完成一个闭合环的闭合水准测量的往返观测及相应的记录、计算及检核工作。 3方法与步骤 3.1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 3.1.1安置脚架和连接仪器 测量仪器所安置的地点称为测站、在选好的测站上松开脚架伸缩螺旋,按需要调整架腿的长度,将螺旋拧紧。安放三脚架,使架头大致水平,把三脚架的脚尖踩人土中。然后把水准仪从箱中取出,放到三脚架架头上,一手握住仪器,一手将三脚架架头上的连接螺旋旋入仪器基座内,拧紧,并用手试推一下仪器,检验是否已真正连接牢固。 3.1.2 粗平 水准仪的粗平是通过旋转仪器的脚螺旋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而达到的,按“左手拇指规则”旋转一对脚螺旋和另一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这是置平测量仪器的基本功,必须反复练习。 3.1.3瞄准 进行水准测量时,用望远镜瞄准水准尺的步骤是: (1)目镜调焦,使十字丝最清晰; (2)放松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通过望远镜上的缺口和准星初步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 进行物镜调焦,使水准尺分划十分清晰; (3)旋转微动螺旋,使水准尺像的一侧靠近于十字丝竖丝(便于检查水准尺是否竖直); (4)眼睛略作上下移动,检查十字丝与水准尺分划像之间是否有相对移动(视差); (5)如果存在视差,则重新进行目镜调焦与物镜调焦,以消除视差。 3.1.4精平 精确调平水准管,使水准仪的视线水平,是水准测量中关键性的一步。转动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从目镜旁的气泡观察镜中,可以看到气泡两个半边的像,当两端的像符合时,水准管气泡居中。注意微倾螺旋转动方向与水准管气泡像移动方向的一致性,可以使这一步的操作即快又准。

工程测量考试题及答案-工程测量考试题库

试卷 一、名词解释: 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表(包括地面上各种物体)的几何形状及其空间位置的科学。 2、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的数据,再把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规划设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使用。 3、测设:是指将图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4、工程测量学: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放样、竣工验收和营运中测量的理论和方法。 5、水准面: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称为水准面。任何自由静止的水面都是水准面。 6、水平面: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为水平面。 7、大地水准面:水准面因其高度不同而有无数个,其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8、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线长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简称高程,用H表示。地 9、相对高程: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线长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10、高差:地面两点之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11、高程测量:测量地面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 12、水准测量:是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然后通过已知点高程,求出未知点的高程。 13、视准轴:十字丝交叉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望远镜的视准轴。 14、视差: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的横丝在水准尺上的位置随之变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15、水准点: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称为水准点,简记为BM。 16、附合水准路线:从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沿各个待定高程的点进行水准测量, 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水准点,这种水准路线称为附合水准路线。 17、闭合水准路线:由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沿环线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回到原水准点上,称为闭合水准路线。 18、支水准路线:由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既不附合到其他水准点上,也不自行闭合,称为支水准路线。 19、高差闭合差:由于测量成果中不可避免有些误差,使测量高差代数和不等于零,其不符值即为高差闭合差,记为fh。 20、水平角:系指相交的两条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所夹的角度,或指分别过两条直线所作的竖直面间所夹的二面角。 21、竖直角是指在同一竖直面内,一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测量上称为倾斜角,或简称为竖角。 22、竖盘指标差:当视线水平、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读数指标处于正确位置,即正好指向90°或270°。事实上,读数指标往往是偏离正确位置,与正确位置相差一小角度x,该角值称为竖盘指标差。 23、距离测量:就是测量地面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24、直线定线:地面两点间的距离大于整根尺子长度时,用钢尺一次(一尺段)不能量完,这

工程测量测量误差练习题

测量误差(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对某一量进行观测后得到一组观测值,则该量的最或是值为这组观测值的( )。 A .最大值 B .最小值 C .算术平均值 D .中间值 2、观测三角形三个内角后,将它们求和并减去180°所得的三角形闭合差为( )。 A .中误差 B .真误差 C .相对误差 D .系统误差 3、系统误差具有的特点为( )。 A .偶然性 B .统计性 C .累积性 D .抵偿性 4、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测得同一水平角角值为:173°58′58"、173°59′02"、173°59′04"、173°59′06"、173°59′10",则观测值的中误差为( )。 A .±" B.±" C.±" D.±" 5、一组测量值的中误差越小,表明测量精度越( ) A .高 B .低 C .精度与中误差没有关系 D .无法确定 6、边长测量往返测差值的绝对值与边长平均值的比值称为( )。 A .系统误差 B .平均中误差 C .偶然误差 D .相对误差 7、对三角形三个内角等精度观测,已知测角中误差为10″,则三角形闭合差的中误差为( )。 A .10″ B .30″ C .″ D .″ 8、两段距离及其中误差为:D1=72.36m±0.025m, D2=50.17m±0.025m ,比较它们的测距精度为( )。 A .D1精度高 B .两者精度相同 C .D2精度高 D .无法比较 9、设某三角形三个内角中两个角的测角中误差为±4″和±3″,则求算的第三个角的中误差为( )。 A .±4″ B .±3″ C .±5″ D .±6″ 10、设函数X=L 1+2L 2,Y=X+L 3,Z=X+Y ,L 1,L 2,L 3的中误差均为m ,则X ,Y ,Z 的中误差分别为( )。 A .m 5,m 6,m 11 B .m 5,m 6,m 21 C .5m ,6m ,21m D .5m ,6m ,11m 11、某三角网由10个三角形构成,观测了各三角形的内角并算出各三角形闭合差,分别为:+9″、-4″、-2″、+5″、-4″、+3″、0″、+7″、+3″、+1″,则该三角网的测角中误差为( )。 A .±12″ B . ±″ C . ±″ D .±″ 12、测一正方形的周长,只测一边,其中误差为±0.02m,该正方形周长的中误差为( )。

土木工程测量期末考试试题

《工程测量》模拟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10 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 分)1. 设地面上有A、B 两点,A 为后视点,B 为前视点,测得后视读数为a,前视读数为b,若使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h AB大于零,则为(B )正确。 A. a v b B.a > b C. a = b D. a

择一般是(B )

A. 随仪器的精度而定C. 随测绘方法而定 B. 随比例尺和地形而定D. 随绘图技巧而定 6. 在进行土木工程测量角度时,用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可以忽略对角度的影响的测区面积应不大于(C )。 2 2 2 2 A. 50km B. 75km C. 100km D. 150km 7. 绝对高程是由(B )起算的地面点的高度。 A. 任意水准面 B. 大地水准面 C. 水准面 D. 竖直面 8. 导线测量外业工作不包括(D )。 A. 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B. 量边 C. 测转折角 D. 测高差 9. 地形图基本应用内容是( C )。 A. 在图上按设计线路绘制纵断面图、在图上按限制坡度选线、 确定汇水面积、平整场地中的土石方估算 B. 在图上确定一直线的长度和方向、确定图上某点的高程、在 图上按设计线路绘制纵断面图、在图上按限制坡度选线 C .在图上确定一点的坐标、在图上确定一直线的长度和方向、确定图上某点的高程、确定图上某直线的坡度 D .在图上确定一点的坐标、在图上确定一直线的长度和方向、确定汇水面积、平整场地中的土石方估算 10. 我国1980 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椭球体几何参数为 (A )。 A. a=6378140m a =1: 298.257 B. a=6378140m a =1: 298.3

《土木工程测量学》实验指导书

《土木工程测量学》实验指导书 编著:白萍宫雨生 辽宁科技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2010年12月

出版讲明 《测量学实验指导书》是针对矿物、土木、交通、建环等非测量专业的测量学课程实验教学而编写的配套教材。测量学实验是安排在课堂教学期间、某一章节内容讲授之后的课内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测量实验能够加深学生对测量概念的明白得,巩固课堂所学的差不多理论和差不多方法,初步把握测量工具的操作技能,也为本课程的实习打好基础,以便更好地把握测量课程的差不多内容。 《测量学实验指导书》共列五项实验,其中第二项实验为设计性实验,其余均为验证性实验。实验指导书上所列各实验项目,可按照不同专业的需要和教学安排适当选择。不同专业测量学基础实验名称可能不同,但内容差不多相同,任课教师可在原有实验指导书基础上进行适当修改。每项实验的学时数均为2学时,实验小组人数一样为4~5人,但也应按照实验的具体内容以及仪器设备条件作灵活安排,以保证每人都能进行观测、记录、做辅助工作等实践。每项实验的观测要求均列在注意事项中。在每项实验后列出了测量实验报告及相应的观测记录表格形式,在实验中应做到随时测量、随时记录、随时运算检核,实验完成后能够裁减下来,以便上交。 《测量学实验指导书》的明显特点是详细、准确,是对该课程理论教学的专门好补充,必将对测量学这门实践性专门强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性环节的教学起到更大的主动作用。适用于矿物、土木、交通、建环等非测量专业。

目录 测量学实验须知 1实验一4 实验二10 实验三15 实验四21 实验五30

测量学实验须知 一、实验目的及有关要求 1.测量实验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验证和巩固课堂所学的 知识;另一方面是熟悉测量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进行测量工作的差不多操作技能,使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紧密接合。 2.在实验前,应复习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认真认真地预习实验指导书,明确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以保证按时完成实验任务中相应项目。 3.实验分小组进行,组长负责组织和和谐实验工作,办理仪器工具的借领和归还手续。组内成员必须认真、认真地操作,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要发扬互相协作精神。实验应在规定时刻内进行,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不得擅自改变地点或离开现场。实验过程中或终止时,发觉仪器工具有遗失、损坏情形,应赶忙报告指导老师,同时要查明缘故,按照情节轻重,给予适当赔偿和处理。 4. 实验终止时,应提交实验记录,经指导教师批阅同意后,才可交还仪器工具,终止工作。 5. 课后应及时提交书写工整、规范的实验报告。 二、使用测量仪器、工具注意事项 以小组为单位到指定地点领取仪器、工具,借领时,应当场清点检查,如有缺损,能够报告实验室治理员给予补领或更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