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CPIP以太网数据包格式解析及LWIP架构图解

TCPIP以太网数据包格式解析及LWIP架构图解

TCPIP以太网数据包格式解析及LWIP架构图解
TCPIP以太网数据包格式解析及LWIP架构图解

以太网数据包分类及格式解析

1、以太网数据链路层帧格式(MAC 帧)——即CPU 通过MII/RMII 接口发给PHY 芯片的数据

2、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地址解析协议)协议数据包格式

硬件类型:一般为0x0001:表示MAC 帧中“目的地址”的类型为以太网MAC

地址。

协议类型:表示要映射的协议地址类型。0x0800表示映射为IP 地址。 硬件地址长度:表示“目的地址”的长度,MAC 地址为0x06。 协议地址长度:表示IP 地址长度,为0x04。

OP :表示操作类型。ARP 请求:0x01;ARP 应答:

0x02;RARP 请求:0x03;RARP

应答:0x04。

发送端以太网地址:同“源地址”。

发送端IP 地址:即“源地址”对应的IP 地址。

目的以太网地址:同“目的地址”,对ARP 请求来说,为0。 目的IP 地址:ARP 包要发往的对象IP 地址。

3、IP 数据包格式

4位版本:对于IPv4,该值为4;对于IPv6,该值为6。

4位首部长度:记录首部长度,以字为单位。对于不含选项的IP报头,该值为5。

8位服务类型:用来描述IP数据包急需的服务类型,如最小延时、最大吞吐量等。本字段在LWIP中没用。

16位总长度:描述了整个IP数据报包括IP报头的总字节数。

16位标识:用来标识IP层发送出去的每一份IP数据报,每发送一份报文,该值加1。

3位标志和13位偏移:用于IP数据包分片时使用。

8位生存时间(TTL):描述了该IP数据包最多能被转发的次数,每经过一次转发,该值减1,当该值为0时,一个ICMP报文会被返回至源主机。

8位协议:用来描述该IP数据包是来自于上层的哪个协议。1:ICMP;2:IGMP;

6:TCP;17:UDP。

16位首部校验和:针对IP首部的校验和,并不包括数据部分。数据部分的校验是由上层协议负责的。

32位源IP地址:发送该IP包的主机IP地址。

32位目的IP地址:该包欲到达的目的主机IP地址。

选项和数据:上层协议数据。有ICMP、TCP、UDP等。

4、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控制报文协议)包格式(ping命令

是其中一种)。

类型:回显请求:8;回显应答:0。

代码:请求和应答代码均为0。

标识符:Unix系统在实现Ping命令时,把ICMP报文中的该字段置为发送进程的ID号。

序号:序号从0开始,每发送一次新的回显请求就加1。

5、LWIP协议栈主要函数架构和调用关系图

最常用函数公式大全

Excel函数公式大全工作中最常用Excel函数公式大全 一、数字处理 1、取绝对值 =ABS(数字) 2、取整 =INT(数字) 3、四舍五入 =ROUND(数字,小数位数) 二、判断公式 1、把公式产生的错误值显示为空 公式:C2 =IFERROR(A2/B2,"") 说明:如果是错误值则显示为空,否则正常显示。 ? 2、IF多条件判断返回值 公式:C2 =IF(AND(A2<500,B2="未到期"),"补款","") 说明:两个条件同时成立用AND,任一个成立用OR函数.

? 三、统计公式 1、统计两个表格重复的内容 公式:B2 =COUNTIF(Sheet15!A:A,A2) 说明:如果返回值大于0说明在另一个表中存在,0则不存在。 ? 2、统计不重复的总人数 公式:C2 =SUMPRODUCT(1/COUNTIF(A2:A8,A2:A8)) 说明:用COUNTIF统计出每人的出现次数,用1除的方式把出现次数变成分母,然后相加。

? 四、求和公式 1、隔列求和 公式:H3 =SUMIF($A$2:$G$2,H$2,A3:G3) 或 =SUMPRODUCT((MOD(COLUMN(B3:G3),2)=0)*B3:G3) 说明:如果标题行没有规则用第2个公式 ? 2、单条件求和 公式:F2 =SUMIF(A:A,E2,C:C) 说明:SUMIF函数的基本用法

? 3、单条件模糊求和 公式:详见下图 说明:如果需要进行模糊求和,就需要掌握通配符的使用,其中星号是表示任意多个字符,如"*A*"就表示a前和后有任意多个字符,即包含A。 ? 4、多条件模糊求和 公式:C11 =SUMIFS(C2:C7,A2:A7,A11&"*",B2:B7,B11) 说明:在sumifs中可以使用通配符*

内分泌科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内分泌科出科临床考试试题(一) 姓名毕业学校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糖尿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内分泌代谢病,其共同主要标志是() A 多饮、多尿、多食 B 乏力 C 消瘦 D 高血糖 E 尿糖阳性 2.下述哪一项符合淡漠型甲亢() A.突眼征明显 B.心悸、多食、多汗、无力明显 C.甲状腺肿大明显 D.T4不增高,而只有T3增高 E.常见于老年人,易发生甲亢危象 3.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是指: ( ) A.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B.内分泌系统对神经系统的调节 C.免疫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D.免疫系统对神经系统的调节; E.下丘脑一垂体一靶腺之间的相互调节 4.常用于内分泌功能减退的动态功能试验是: ( ) A.兴奋试验 B.抑制试验; C.激发试验 D.拮抗试验; E.负荷试验 5.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A 症状轻重不同 B 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倾向不同 C 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不同 D 胰岛素的基础水平与释放曲线不同 E 血糖稳定性不同 6.引起ACTH升高的疾病是: ( ) A.Sheehan综合征 B.肾上腺皮质腺瘤 C.Addison病 D.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E.PRI 瘤 7.血中直接调节胰岛素分泌而且经常起调节作用的重要因素是 A 游离脂肪酸 B 血糖浓度 C 肾上腺素 D 胃肠道激素 E 血酮体浓度 8.Sheehan综合征患者各靶腺功能减退替代治疗应先补充: ( ) A.性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糖皮质激素 D.ACTH E.GnRH 9.对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可合并恶性贫血 B.多见于中年妇女 C.可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 D.可合并1型糖尿病 E.诊断明确,宜手术治疗 10.糖尿病性血管病变,最具有特征性的是()

以太网数据包格式

时隙在一般的数字通信原理中是这样定义的: 由各个消息构成的单一抽样的一组脉冲叫做一帧,一帧中相邻两个脉冲之间是时间间隔叫做时隙. 而以太网的时隙有它自己的特定意义. (1)在以太网CSMA/CD规则中,若发生冲突,则必须让网上每个主机都检测到。但信号传播到整个介质需要一定的时间。 (2)考虑极限情况,主机发送的帧很小,两冲突主机相距很远。在A发送的帧传播到B的前一刻,B开始发送帧。这样,当A的帧到达B时,B检测到了冲突,于是发送阻塞信号。 (3)但B的阻塞信号还没有传输到A,A的帧已发送完毕,那么A就检测不到冲突,而误认为已发送成功,不再发送。 (4)由于信号的传播时延,检测到冲突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发送的帧必须有一定的长度。这就是时隙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里可以把从A到B的传输时间设为T,在极端的情况下A要在2T的时间里才可以检测到有冲突的存在 1,电磁波在1KM电缆的传输时延约为5us(这个数字应该记下来~~~),如果在理想情况下 2,在10Mbps的以太网中有个5-4-3的问题:10 Mb/s以太网最多只能有5个网段,4个转发器,而其中只允许3个网段有设备,其他两个只是传输距离的延长。按照标准,10Mbps以太网采用中继器时,连接最大长度为2500米! 那么在理想的情况下,时隙可以为2500/1000*5*2us=25us,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实际上的 时隙一定会比25us大些.接下来说明一下~~~ 3,在以太网在,时隙也可以叫做争用期,只有经过争用期这段时间没有检测到冲突碰撞,发送端才能肯定这次发送不会发生碰撞.然后当发生了碰撞而停止之后,以太网上的机器会再次侦听,再发送,这就有个再 次碰撞的可能性,这里以太网使用了截断二进制指数类型的退避算法来解决,在碰撞之后,会推迟一个随机时间(具体略),这也会对争用期的选择有些影响. 而这个截断二进制指数类型的退避算法的有关说明,可以看看我回的这个帖子~

Excel常用函数及使用方法

excel常用函数及使用方法 一、数字处理 (一)取绝对值:=ABS(数字) (二)数字取整:=INT(数字) (三)数字四舍五入:=ROUND(数字,小数位数) 二、判断公式 (一)把公式返回的错误值显示为空: 1、公式:C2=IFERROR(A2/B2,"") 2、说明:如果是错误值则显示为空,否则正常显示。 (二)IF的多条件判断 1、公式:C2=IF(AND(A2<500,B2="未到期"),"补款","") 2、说明:两个条件同时成立用AND,任一个成立用OR函数。 三、统计公式 (一)统计两表重复 1、公式:B2=COUNTIF(Sheet15!A:A,A2) 2、说明:如果返回值大于0说明在另一个表中存在,0则不存在。 (二)统计年龄在30~40之间的员工个数 公式=FREQUENCY(D2:D8,{40,29} (三)统计不重复的总人数 1、公式:C2=SUMPRODUCT(1/COUNTIF(A2:A8,A2:A8)) 2、说明:用COUNTIF统计出每人的出现次数,用1除的方式把出现次数变成分母,然后相加。

(四)按多条件统计平均值 =AVERAGEIFS(D:D,B:B,"财务",C:C,"大专") (五)中国式排名公式 =SUMPRODUCT(($D$4:$D$9>=D4)*(1/COUNTIF(D$4:D$9,D$4:D$9))) 四、求和公式 (一)隔列求和 1、公式:H3=SUMIF($A$2:$G$2,H$2,A3:G3) 或=SUMPRODUCT((MOD(COLUMN(B3:G3),2)=0)*B3:G3) 2、说明:如果标题行没有规则用第2个公式 (二)单条件求和 1、公式:F2=SUMIF(A:A,E2,C:C) 2、说明:SUMIF函数的基本用法 (三)单条件模糊求和 说明:如果需要进行模糊求和,就需要掌握通配符的使用,其中星号是表示任意多个字符,如"*A*"就表示a前和后有任意多个字符,即包含A。 (四)多条求模糊求和 1、公式:=SUMIFS(C2:C7,A2:A7,A11&"*",B2:B7,B11) 2、说明:在sumifs中可以使用通配符* (五)多表相同位置求和 1、公式:=SUM(Sheet1:Sheet19!B2) 2、说明:在表中间删除或添加表后,公式结果会自动更新。

内分泌系统讲解

内分泌系统 概述 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 是神经系统以外主导支配人体的另一套调节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构成。主要功能是与神经系统一起共同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过程等生理功能的活动,以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与稳定。 内分泌腺属于无管腺,分泌物称激素hormone,直接进入血液或淋巴,随血循环运输至全身各处,调节各器官的活动。内分泌腺还有丰富的血液供应和植物神经分布,其结构和功能活动有显著的年龄变化。体内主要内分泌腺有脑垂体、松果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体积和重量都很小,最大的甲状腺仅几十克;有的内分泌组织是一些细胞团,分散于某些器官内,如:胰岛、卵泡、黄体等。一种类型的激素只作用于特定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又称为靶器官、靶组织或靶细胞。 内分泌激素在通过细胞膜时,因细胞膜能感受细胞表面刺激作用,在穿越细胞膜过程中,激素同样以二种方式进行,一种方式被限制在蛋白质性质通道中(每一通道只允许一种分子或离子通过,如葡萄糖、氨基酸、钾、钠、钙、氯等受扩散梯度影响的被动运输以及依靠能耗的主动运输)经通道开关被穿膜运输;另一种方式是脂溶性物质如甾体激素等,直接穿越膜的脂类部分,不必通过蛋白质通道进入细胞内,靠细胞膜内陷形成的液泡“内吞泡”又叫胞吞泡方式进入细胞和“外排泡”又叫胞吐泡方式将内涵物释放到细胞外。细胞膜上带有多种多样的受体分子,只对某种刺激发生反应,如胰岛素、乙酰胆碱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受体;另一些受体则可被普通因子所激活,如与其它细胞或无机物表面接触,细胞表面受到刺激可造成跨膜电位的改变。激素在运动员生理代谢过程中为保证最大限度地动员体能、控制能量代谢、运动后体能恢复等均具有极大作用。血液中激素应维持正常水平,过多过少均会导致机体功能紊乱,甚至产生严重后果。各种激素分泌水平还受血液中代谢产物含量或其它激素浓度的影响与调节。 一、甲状腺 甲状腺thyroid gland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位于第5颈椎至第1胸椎水平,既甲状软骨的中部和气管上段前面和两侧,分左、右两个侧叶,中间以峡部相连,呈粉红色“H”形,重约20—40克。少数人甲状腺峡缺如,半数人自峡部向上伸出一个细长的锥体叶,可延伸至舌骨处。 甲状腺富含血管,外包颈深筋膜,深入腺内将甲状腺实质分若干大小不同的团块或小叶。甲状腺实质有两类细胞组成,一类细胞为大小、形状不规则的甲状腺滤泡,滤泡表面围以单层立方上皮,每一滤泡中央为胶体(被伊红染成粉红色,含碘化球蛋白),即甲状腺球蛋白储存地。甲状腺滤泡位于细蜜的结缔组织之间,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和交感神经纤维。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通过吐胞作用,入滤泡腔后形成甲状腺球蛋白,以此构成甲状腺激素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四碘甲腺原氨酸(T4)的前体。甲状腺滤泡细胞具有合成和胞吐甲状腺球蛋白(入滤泡腔)并释放甲状腺素(T3和T4)入毛细血管的作用。另一类细胞为滤泡旁细胞,靠近滤泡细胞外缘,比滤泡细胞大,形似卵圆或多边形,单个或小群分散出现在滤泡细胞之间,但不入滤泡腔。根据免疫化学研究泡内可能储存有甲状腺降钙素,用以调节血钙代谢。控制甲状腺降钙素释放的主要因子是血清钙浓度,血钙浓度升高可刺激降钙素的分泌,而低钙血症可抑制其分泌。 甲状腺的主要功能具有增进机体物质代谢,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尤其对骨骼和神经系统正常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甲状腺素分泌过旺,可引起功能亢进,造成眼突眼性甲状腺肿,简称为“甲亢”。表现为心跳加速、神经过敏、体重减轻、眼球突出等。儿童甲状腺素分泌不足

以太网帧格式

以太网帧格式 百科名片 现在的以太网帧格式 以太网帧格式,即在以太网帧头、帧尾中用于实现以太网功能的域。目录

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历史分类 1.Ethernet V1 这是最原始的一种格式,是由Xerox PARC提出的3Mbps CSMA/CD以太网标准的封装格式,后来在1980年由DEC,Intel和Xerox标准化形成Ethernet V1标准. 2.Ethernet V2(ARPA) 由DEC,Intel和Xerox在1982年公布其标准,主要更改了Ethernet V1的电气特性和物理接口,在帧格式上并无变化;Ethernet V2出现后迅速取

代Ethernet V1成为以太网事实标准;Ethernet V2帧头结构为6bytes的源地址+6bytes的目标地址+2Bytes的协议类型字段+数据。 以太网帧格式 3.RAW 802.3 这是1983年Novell发布其划时代的Netware/86网络套件时采用的私有以太网帧格式,该格式以当时尚未正式发布的802.3标准为基础;但是当两年以后IEEE正式发布802.3标准时情况发生了变化—IEEE在802.3帧头中又加入了802.2 LLC(Logical Link Control)头,这使得Novell的RAW 802.3格式跟正式的IEEE 802.3标准互不兼容. 4.802.3/802.2 LLC 这是IEEE 正式的802.3标准,它由Ethernet V2发展而来。它将Ethernet V2帧头的协议类型字段替换为帧长度字段(取值为0000-05dc;十进制的1500);并加入802.2 LLC头用以标志上层协议,LLC头中包含DSAP,SSAP以及Crontrol字段. 5.802.3/802.2 SNAP 这是IEEE为保证在802.2 LLC上支持更多的上层协议同时更好的支持IP协议而发布的标准,与802.3/802.2 LLC一样802.3/802.2 SNAP也带有LLC头,但是扩展了LLC属性,新添加了一个2Bytes的协议类型域(同时将SAP的值置为AA),从而使其可以标识更多的上层协议类型;另外添加了一个3Bytes的OUI字段用于代表不同的组织,RFC 1042定义了IP报文在802.2网络中的封装方法和ARP协议在802.2 SANP中的实现. 802.3以太网帧格式备注: 前导码(7字节)、帧起始定界符(1字节)、目的MAC地址(6字节)、源MAC地址(6字节)、类型/长度(2字节)、数据(46~1500字节)、帧校验序列(4字节)[MAC地址可以用2-6字节来表示,原则上是这样,实际都是6字节] 图2 IEEE802.3以太帧头

电子表格常用函数公式及用法

电子表格常用函数公式及用法 1、求和公式: =SUM(A2:A50) ——对A2到A50这一区域进行求和; 2、平均数公式: =AVERAGE(A2:A56) ——对A2到A56这一区域求平均数; 3、最高分: =MAX(A2:A56) ——求A2到A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高分;4、最低分: =MIN(A2:A56) ——求A2到A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低分; 5、等级: =IF(A2>=90,"优",IF(A2>=80,"良",IF(A2>=60,"及格","不及格"))) 6、男女人数统计: =COUNTIF(D1:D15,"男") ——统计男生人数 =COUNTIF(D1:D15,"女") ——统计女生人数 7、分数段人数统计: 方法一: 求A2到A56区域100分人数:=COUNTIF(A2:A56,"100") 求A2到A56区域60分以下的人数;=COUNTIF(A2:A56,"<60") 求A2到A56区域大于等于90分的人数;=COUNTIF(A2:A56,">=90") 求A2到A56区域大于等于80分而小于90分的人数; =COUNTIF(A1:A29,">=80")-COUNTIF(A1:A29," =90")

求A2到A56区域大于等于60分而小于80分的人数; =COUNTIF(A1:A29,">=80")-COUNTIF(A1:A29," =90") 方法二: (1)=COUNTIF(A2:A56,"100") ——求A2到A56区域10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A57单元格; (2)=COUNTIF(A2:A56,">=95")-A57 ——求A2到A56区域大于等于95而小于10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A58单元格;(3)=COUNTIF(A2:A56,">=90")-SUM(A57:A58) ——求A2到A56区域大于等于90而小于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A59单元格; (4)=COUNTIF(A2:A56,">=85")-SUM(A57:A59) ——求A2到A56区域大于等于85而小于90分的人数; …… 8、求A2到A56区域优秀率:=(COUNTIF(A2:A56,">=90"))/55*100 9、求A2到A56区域及格率:=(COUNTIF(A2:A56,">=60"))/55*100 10、排名公式: =RANK(A2,A$2:A$56) ——对55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 11、标准差:=STDEV(A2:A56) ——求A2到A56区域(55人)的成绩波动情况(数值越小,说明该班学生间的成绩差异较小,反之,说明该班存在两极分化); 12、条件求和:=SUMIF(B2:B56,"男",K2:K56) ——假设B列存放学生的性别,K列存放学生的分数,则此函数返回的结果表示求该班

高中生物知识点解析:内分泌系统

2019年高中生物知识点解析:内分泌系统【】2019年高中生物知识点解析:内分泌系统是查字典生物网为您整理的最新学习资料,请您详细阅读! 1、甲状腺: 位于咽下方。可分泌甲状腺激素。 2、肾上腺: 分皮质和髓质。皮质可分泌激素约50种,都属于固醇类物质,大体可为三类: ①糖皮质激素如可的松、皮质酮、氢化可的松等。他们的作用是使蛋白质和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使肝脏将氨基酸转化为糖原;并使血糖增加。此外还有抗感染和加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②盐皮质激素如醛固酮、脱氧皮质酮等。此类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抑制对钾的重吸收,因而也促进对钠和水的重吸收。 ③髓质可分泌两种激素即肾上腺素和甲肾上腺素,两者都是氨基酸的衍生物,功能也相似,主要是引起人或动物兴奋、激动,如引起血压上升、心跳加快、代谢率提高,同时抑制消化管蠕动,减少消化管的血流,其作用在于动员全身的潜力应付紧急情况。 3、脑垂体: 分前叶(腺性垂体)和后叶(神经性垂体),后叶与下丘脑相连。前叶可分泌生长激素(191氨基酸)、促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催乳素(199氨基酸)。后叶的激素有催产素(OXT)

和抗利尿激素(ADH)(升压素)(都为含9个氨基酸的短肽),是由下丘脑分泌后运至垂体后叶的。 4、下丘脑: 是机体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可分泌激素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催乳素释放因子、催乳素释放制因子等。 5、性腺: 主要是精巢和卵巢。可分泌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孕酮(黄体酮)。6、胰岛: a细胞可分泌胰高血糖素(29个氨基酸的短肽), b细胞可分泌胰岛素(5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两者相互拮抗。 7、胸腺: 分泌胸腺素,有促进淋巴细胞的生长与成熟的作用,因而和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查字典生物网的编辑为大家带来的2019年高中生物知识点解析:内分泌系统,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常用excel函数公式大全

常用的excel函数公式大全 一、数字处理 1、取绝对值 =ABS(数字) 2、取整 =INT(数字) 3、四舍五入 =ROUND(数字,小数位数) 二、判断公式 1、把公式产生的错误值显示为空 公式:C2 =IFERROR(A2/B2,"") 说明:如果是错误值则显示为空,否则正常显示。

2、IF多条件判断返回值 公式:C2 =IF(AND(A2<500,B2="未到期"),"补款","") 说明:两个条件同时成立用AND,任一个成立用OR函数。 三、统计公式 1、统计两个表格重复的内容 公式:B2 =COUNTIF(Sheet15!A:A,A2) 说明:如果返回值大于0说明在另一个表中存在,0则不存在。

2、统计不重复的总人数 公式:C2 =SUMPRODUCT(1/COUNTIF(A2:A8,A2:A8)) 说明:用COUNTIF统计出每人的出现次数,用1除的方式把出现次数变成分母,然后相加。 四、求和公式

1、隔列求和 公式:H3 =SUMIF($A$2:$G$2,H$2,A3:G3) 或 =SUMPRODUCT((MOD(COLUMN(B3:G3),2)=0)*B3:G3)说明:如果标题行没有规则用第2个公式 2、单条件求和 公式:F2 =SUMIF(A:A,E2,C:C) 说明:SUMIF函数的基本用法

3、单条件模糊求和 公式:详见下图 说明:如果需要进行模糊求和,就需要掌握通配符的使用,其中星号是表示任意多个字符,如"*A*"就表示a前和后有任意多个字符,即包含A。

4、多条件模糊求和 公式:C11 =SUMIFS(C2:C7,A2:A7,A11&"*",B2:B7,B11) 说明:在sumifs中可以使用通配符* 5、多表相同位置求和 公式:b2 =SUM(Sheet1:Sheet19!B2) 说明:在表中间删除或添加表后,公式结果会自动更新。 6、按日期和产品求和

以太网帧格式 EthernetⅡ和ETHERNET 802.3 IEEE802.2.SAP和SNAP的区别

EthernetⅡ/ETHERNET 802.3 IEEE802.2.SAP/SNAP的区别 1.Ethernet V1:这是最原始的一种格式,是由Xerox PARC提出的3Mbps CSMA/CD 以太网标准的封装格式,后来在1980年由DEC,Intel和Xerox标准化形成Ethernet V1标准; 2.Ethernet V2(ARPA):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以太网帧格式,也是今天以太网的事实标准,由DEC,Intel 和Xerox在1982年公布其标准,主要更改了Ethernet V1的电气特性和物理接口,在帧格式上并无变化;Ethernet V2出现后迅速取代Ethernet V1成为以太网事实标准;Ethernet V2帧头结构为6bytes的源地址+6bytes的目标地址 +2Bytes的协议类型字段+数据。 常见协议类型如下: 0800 IP 0806 ARP 8137 Novell IPX 809b Apple Talk 如果协议类型字段取值为0000-05dc(十进制的0-1500),则该帧就不是Ethernet V2(ARPA)类型了,而是下面讲到的三种802.3帧类型之一;Ethernet可以支持TCP/IP,Novell IPX/SPX,Apple Talk Phase I等协议;RFC 894定义了IP报文在Ethernet V2上的封装格式; Ethernet_II中所包含的字段:

在每种格式的以太网帧的开始处都有64比特(8字节)的前导字符,如图所示。其中,前7个字节称为前同步码(Preamble),内容是16进制数0xAA,最后1字节为帧起始标志符0xAB,它标识着以太网帧的开始。前导字符的作用是使接收节点进行同步并做好接收数据帧的准备。 ——PR:同步位,用于收发双方的时钟同步,同时也指明了传输的速率(10M和100M的时钟频率不一样,所以100M网卡可以兼容10M网卡),是56位的二进制数101010101010..... ——SD: 分隔位,表示下面跟着的是真正的数据,而不是同步时钟,为8位的10101011,跟同步位不同的是最后2位是11而不是10. ——DA:目的地址,以太网的地址为48位(6个字节)二进制地址,表明该帧传输给哪个网卡.如果为FFFFFFFFFFFF,则是广播地址,广播地址的数据可以被任何网 卡接收到. ——SA:源地址,48位,表明该帧的数据是哪个网卡发的,即发送端的网卡地址, 同样是6个字节. ----TYPE:类型字段,表明该帧的数据是什么类型的数据,不同的协议的类型字段不同。如:0800H 表示数据为IP包,0806H 表示数据为ARP包,814CH是SNMP 包,8137H为IPX/SPX包,(小于0600H的值是用于IEEE802的,表示数据包的长度。) ----DATA:数据段,该段数据不能超过1500字节。因为以太网规定整个传输包的最大长度不能超过1514字节。(14字节为DA,SA,TYPE) ----PAD:填充位。由于以太网帧传输的数据包最小不能小于60字节, 除去(DA,SA,TYPE 14字节),还必须传输46字节的数据,当数据段的数据不足46字节时,后面补000000.....(当然也可以补其它值) ----FCS:32位数据校验位.为32位的CRC校验,该校验由网卡自动计算,自动生成,自动校验,自动在数据段后面填入.对于数据的校验算法,我们无需了解. ----事实上,PR,SD,PAD,FCS这几个数据段我们不用理它 ,它是由网卡自动产生的,我们要理的是DA,SA,TYPE,DATA四个段的内容.

三角函数常用公式公式及用法

三角函数常用公式及用法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唐云辉 1、终边相同的角及其本身在内的角的表示法: S={ | k 360°,k Z},或者 S { | 用法:用来将任意角转化到 0?2的范围以便于计算。 公式中k 的求法: 如是正角就直接除以3600或2,得到的整数 就是我们 要求的k ,剩余的角就是公式中 的;如果是 负角,就先取绝对值然后再去除以 3600或者2,得到 的整数加1后再取相反数就是上述公式中的 k,等于3600或者2减去剩余的角的值。 用法:前者是弧长公式,用以计算圆弧的长度;后者为扇形的面积公式,用以计算扇形的面积。 3.三角形面积公式: 1 , 1 1 1 abc 2 S 』= a h a = ab si nC =—bc si nA = —ac si nB = =2R sin A si n B si nC 2 2 2 4R 2 a sin BsinC 2 sin A 2 2 b sinAsinC c sinAsinB = = =pr= P (P a)(p b)(p c) 2si nB 2sinC 1 ( 其中p -(a 2 4 ?同角关系: b c) , r 为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1 )、商的关系:① tan =y = sin x cos 用法:一般用来计算三角函数的值。 (2 )、平方关系:sin 2 cos 2 1 行运算,遇到sin cos m 就先平方而后再运算, 遇到sin cos sin 2 cos 2 这类题目就联想 2 2 到分母为"1” =s in cos 进行运算即可。 --------- K (3)、辅助角公式: asin bcos Va 2 b 2 sin( ) (其中 a>0,b>0 ,且 tan —) a 用法:用以将两个异名三角函数转化成同名三角函数,以便于求取相关的三角函数。 5、函数y= Asin( x ) k 的图象及性质:( 0, A 0 ) 2、 L 弧长= n nR R =180 扇 =丄LR 」F 2 2 2 n R 2 360 2k ,k Z} 用法:凡是见了 sin cos m 或者sin cos ?2 sin 2 cos 的形式题目都可以用上述平方关系进

以太网协议

以太网协议 历史上以太网帧格式有五种: 1 E thernet V1:这是最原始的一种格式,是由Xerox P ARC提出的3Mbps CSMA/CD以太网标准的封装格式,后来在 1980年由DEC,Intel和Xerox标准化形成E thernet V1标准; 2 E thernet II即DIX 2.0:Xerox与DEC、Intel在1982年制定的以太网标准帧格式。Cisco名称为:ARP A。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以太网帧格式,也是今天以太网的事实标准,由DE C,Intel和Xerox在1982年公布其标准,主要更改了E thernet V1的电气特性和物理接口,在帧格式上并无变化;E thernet V2出现后迅速取代E thernet V1成为以太网事实标准;E thernet V2帧头结构为6bytes的源地址+6bytes的目标地址+2Bytes的协议类型字段+数据。 常见协议类型如下: 0800 IP 0806 ARP 0835 RARP 8137 Novell IPX 809b Apple Talk 如果协议类型字段取值为0000-05dc(十进制的0-1500),则该帧就不是E thernet V2(ARP A)类型了,而是下面讲到的三种802.3帧类型之一;E thernet可以支持TCP/IP,Novell IP X/SP X,Apple Talk P hase I等协议;RFC 894定义了IP 报文在E thernet V2上的封装格式; 在每种格式的以太网帧的开始处都有64比特(8字节)的前导字符,如图所示。其中,前7个字节称为前同步码(P reamble),内容是16进制数0xAA,最后1字节为帧起始标志符0xAB,它标识着以太网帧的开始。前导字符的 作用是使接收节点进行同步并做好接收数据帧的准备。 ——P R:同步位,用于收发双方的时钟同步,同时也指明了传输的速率(10M和100M的时钟频率不一样,所以100M网卡可以兼容10M网卡),是56位的二进制数101010101010..... ——SD: 分隔位,表示下面跟着的是真正的数据,而不是同步时钟,为8位的10101011,跟同步位不同的是最后2位 是11而不是10. ——DA:目的地址,以太网的地址为48位(6个字节)二进制地址,表明该帧传输给哪个网卡.如果为FFFFFFFFFFFF, 则是广播地址,广播地址的数据可以被任何网卡接收到. ——SA:源地址,48位,表明该帧的数据是哪个网卡发的,即发送端的网卡地址,同样是6个字节. ----TYP E:类型字段,表明该帧的数据是什么类型的数据,不同的协议的类型字段不同。如:0800H 表示数据为IP包,0806H 表示数据为ARP包,814CH是SNMP包,8137H为IP X/SP X包,(小于0600H的值是用于IEEE802 的,表示数据包的长度。) ----DATA:数据段,该段数据不能超过1500字节。因为以太网规定整个传输包的最大长度不能超过1514字节。 (14字节为DA,SA,TYP E)

OMRON以太网TCP通讯格式

PC(计算机)与PLC(CJ2H-CPU64-EIP)通讯,发送数据或接受数据应遵循以下数据格式:其中数据都是以HEX十六进制为标准的。 第一:须PC(计算机)发送握手信号;格式如下: 发送:46494E530000000C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最后00位为计算机的IP地址末尾数字(0-254)(0-FE);红色为固定数字 第二:发送写入PLC DM区数据格式如下: 发送:举例说明:计算机向PLC DM1-DM2写入AAAABBBB,即发送数据格式如下:46494E530000001E0000000200000000800002000500000B00220102820001000002 AAAABBBB 数据说明如下: 46494E530000001E0000000200000000800003000500000B00220102820064000002 AAAABBBB 其中05为PLC IP末尾数字 0B为计算机IP末尾数字 0102为写入命令 64为PLC DM100区中写入数据的起始位 02为向PLC DM区中要写入的数据长度,以字为单位,一字等于2字节 1E(30)为后面跟的,是随着变化的 22是计算机向PLC发送数据的次数 0000000200000000800003000500000B00220102820001000002AAAABBBB的字节 长度为1E 例如读取D100-D101数据 发送格式如下: 46494E530000001A0000000200000000800002000500000B00000101820064000002

生理题目第十一章 内分泌说课讲解

第十一章内分泌 一、名词解释 1.激素2.旁分泌 3.自分泌 4.神经分泌 5.靶细胞 6.允许作用 7.下丘脑调节肽 8.促激素 9.应急反应 lO.应激反应 二、填空题 1.按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将激素可分为两大类,即———和———。 2.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信使分子称为——,其作用的细胞称为————。 3.下丘脑基底部的促垂体区神经元分泌下丘脑调节肽,经————运送到————调节其分泌功能。 4.内分泌腺分泌水平的相对稳定是通过——机制实现的。 5.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和———。 6.由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其生物合成部位是——。 7.人幼年缺乏生长素将患——;成年后生长素分泌过多则出现———。 8.幼年时缺乏T3、T4将患——;成年后缺乏T3、T4将患—— 9.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有———、———、和———。 10.糖皮质激素浓度升高可引起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数目——,淋巴细胞数目——,嗜酸性粒细胞数目——。 11.应急反应和应激反应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主要是——系统活动的增强,而后者则是——系统活动的增强。 12.血糖水平升高可引起胰岛素分泌———。

13.胰岛A细胞主要产生的激素是——,B细肥产生的主要是——,D细胞产生的主要是———。 14.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是——。 15.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血胆固醇水平———于正常。 16.当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高时,心脏活动———。 17.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的激素是——、———、和维生素D3 18.蛋白餐或静脉注射氨基酸可使胰岛素分泌————。 三、选择题 (一)A型题 1.血中激素浓度很低,而生理效应十分明显是因为 A.激素的半衰期长 B.激素的特异性强 C.激素作用有靶细胞 D.激素间有相互作用 E.激素有高效能放大作用 2.关于含氮类激素的正确描述是 A.分子较大,不能透过细胞膜 B.不易被消化酶所破坏,故可口服使用 C.可直接与胞质内受体结合而发挥生物效应 D.全部是氨基酸衍生物 E.用基因调节学说来解释其作用机制 3.第二信使cAMP’的作用是激活 A.DNA酶 B.磷酸化酶’ C.蛋白激酶 D.腺苷酸环化酶, E.磷酸二酯酶 4.下列哪种激素属于含氮激素 A.1,25-二羟维生素D3 B.雌二醇 C.睾酮 D.醛固酮 E.促甲状腺激素 5.神经激素是指

内分泌学练习试卷22

内分泌学练习试卷22 (总分:9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45,分数:90.00) 1.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最主要原因是 (分数:2.00) A.遗传 B.自身免疫 C.激素合成障碍 D.缺碘√ E.高碘 解析: 2.以下关于高脂蛋白血症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 A.Ⅴ型高脂蛋白血症以TC升高为主 B.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在临床上相当常见√ C.Ⅲ型高脂蛋白血症在临床上最常见 D.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在临床上罕见 E.Ⅰ型高脂蛋白血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解析: 3.嗜铬细胞瘤手术前的药物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 A.术前常规应用β受体阻滞剂 B.α受体阻断药的应用一般不得少于2周√ C.因酚苄明作用时间长,故手术前3天宜停用 D.以上都不对 E.术前停用降压药,单用β受体阻滞剂 解析: 4.1型糖尿病患者的首位死亡原因是 (分数:2.00) A.酮症酸中毒昏迷 B.冠心病 C.脑血管病 D.感染 E.肾小球硬化症√ 解析: 5.甲亢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期间不宜做哪一项检查 (分数:2.00) A.BMR B.甲状腺131I摄取率√ C.TT3 D.TT4 E.TSH 解析: 6.关于维生素B1的论述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 A.恶性肿瘤对维生素B1需求增加 B.大量饮酒能增加维生素B1代谢

C.喝大量咖啡能增加维生素B1的吸收√ D.喝发酵茶叶能减少维生素B1吸收 E.糖尿病病人对维生素Bl需求增加 解析: 7.甲状腺性甲亢最常见的是 (分数:2.00) A.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 B.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状腺瘤 C.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D.碘源性甲亢 E.滤泡性甲状腺癌 解析: 8.下列属于下丘脑激素的是 (分数:2.00) A.生长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黄体生成素 D.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E.促卵泡素 解析: 9.对确诊SLE和判断其活动性参考价值最大的抗体是 (分数:2.00) A.抗核抗体 B.抗dsDNA抗体√ C.抗Sm抗体 D.抗RNP抗体 E.抗Ro抗体 解析: 10.发生甲亢危象时,首先给予 (分数:2.00) A.大剂量碘剂 B.控制感染 C.抗甲状腺药物增量口服√ D.氢化可的松静点 E.普萘洛尔 解析: 11.Addison病患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替代治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 A.给药途径以肌注为主 B.应终生使用激素替代治疗√ C.有感染或手术时应停用 D.剂量一旦确定,终生不变 E.每日1次给药即可 解析: 12.X线检查对甲旁亢有诊断价值的是 (分数:2.00) A.骨密度改变 B.腰椎压缩性骨折 C.多处骨折

数据包格式

ospf 学习笔记 作者:小宝 e-mail:gyong_1223@https://www.doczj.com/doc/5813469566.html, qq:1520619 ospf协议号是89,也就是说在ip包的protocol中是89,用ip包来传送 数据包格式: 在OSPF路由协议的数据包中,其数据包头长为24个字节,包含如下8个字段: * V ersion number-定义所采用的OSPF路由协议的版本。 * Type-定义OSPF数据包类型。OSPF数据包共有五种: * Hello-用于建立和维护相邻的两个OSPF路由器的关系,该数据包是周期性地发送的。 * Database Description-用于描述整个数据库,该数据包仅在OSPF初始化时发送。 * Link state request-用于向相邻的OSPF路由器请求部分或全部的数据,这种数据包是在当路由器发现其数据已经过期时才发送的。 * Link state update-这是对link state请求数据包的响应,即通常所说的LSA数据包。 * Link state acknowledgment-是对LSA数据包的响应。 * Packet length-定义整个数据包的长度。 * Router ID-用于描述数据包的源地址,以IP地址来表示,32bit * Area ID-用于区分OSPF数据包属于的区域号,所有的OSPF数据包都属于一个特定的 OSPF区域。 * Checksum-校验位,用于标记数据包在传递时有无误码。 * Authentication type-定义OSPF验证类型。 * Authentication-包含OSPF验证信息,长为8个字节。 FDDI或快速以太网的Cost为1,2M串行链路的Cost为48,10M以太网的Cost为10等。 所有路由器会通过一种被称为刷新(Flooding)的方法来交换链路状态数据。Flooding是指路由器将其LSA数据包传送给所有与其相邻的OSPF路由器,相邻路由器根据其接收到的链路状态信息更新自己的数据库,并将该链路状态信息转送给与其相邻的路由器,直至稳定的一个过程。 当路由器有了一个完整的链路状态数据库时,它就准备好要创建它的路由表以便能够 转发数据流。CISCO路由器上缺省的开销度量是基于网络介质的带宽。要计算到达目的地的最低开销,链路状态型路由选择协议(比如OSPF)采用Dijkstra算法,OSPF路由表中最多保存6条等开销路由条目以进行负载均衡,可以通过"maximum-paths"进行配置。 如果链路上出现fapping翻转,就会使路由器不停的计算一个新的路由表,就可能导致路由器不能收敛。路由器要重新计算客观存它的路由表之前先等一段落时间,缺省值为 5 秒。在CISCO配置命令中"timers spf spf-delay spy-holdtime"可以对两次连续SPF计算之间的最短时间(缺省值10秒)进配置。

以太网接口和框图详细讲解

实时嵌入式系统 以太网接口及应用

网络层次模型

以太网层次模型

以太网层次功能 物理层: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输与接收所需要的光与电信号光与电信号,,线路状态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时钟基准,,数据编码电路等编码电路等。。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准接口。。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提供寻址机制提供寻址机制,,数据帧的构建,数据差错检查数据差错检查,,传输控制传输控制。。向网络层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等功能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等功能。。

IP 层IP 数据报 以太网的MAC 帧格式在帧的前面插入的8 字节中的第一个字段共7 个字节,是前同步码,用来迅速实现MAC 帧的比特同步。 第二个字段是帧开始定界符,表示后面的信息就是MAC 帧。 MAC 帧物理层 MAC 层以太网V2 MAC 帧 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数据FCS 6624字节 46 ~ 150010101010101010 10101010101010101011前同步码帧开始 定界符7 字节 1 字节… 8 字节 插 入 为了达到比特同步,在传输媒体上实际传送的要比MAC 帧还多8 个字节

以太网接口的构成 从硬件的角度看,从硬件的角度看,以太网接口电路主要由MAC MAC控制器和物理层接口控制器和物理层接口控制器和物理层接口((Physical Layer Physical Layer,,PHY PHY))两大部分构成两大部分构成。。 嵌入式网络应用的两种方案 处理器加以太网接口芯片处理器加以太网接口芯片。。芯片如芯片如RTL8019RTL8019RTL8019、、RTL8029RTL8029、、RTL8139RTL8139、、CS8900CS8900、、DM9000DM9000等等,其内部结构也主要包含这两部分部结构也主要包含这两部分。。 自带自带MAC MAC MAC控制器的处理器加物理层接口芯片控制器的处理器加物理层接口芯片控制器的处理器加物理层接口芯片。。如DP83848DP83848、、BCM5221BCM5221、、ICS1893ICS1893等等。

计算机二级常用函数公式及解析

1、求和函数SUM 功能:将参数中的所有数字相加求和;其中每个参数既可以是一个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的引用或名称,也可以是一个常量、公式或另一函数的运算结果等。 使用格式:SUM(Numberl, Number2,…) 说明:第一个参数Number1是必须要给出的,Number2及以后参数是可有可无的。若通过Number1已经指定完毕所有要相加的数据(例如通过Number1指定了一个单元格区域,区域中已包含了所有数据),就不必再给出Number2及以后的参数;当需要更多要相加的内容时再通过Number2、Number3…等给出(一般最多不要给出超过30个参数)。 例如:“SUM(A1:A5)”表示对A1~A5这5个单元格中的内容求和;“SUM(A1, A3, A5)”表示对单元格A1、A3和A5的数值求和(本书函数实例均不含“=”,因为函数可以作为公式的一部分,而“=”是用于输入整个公式的;由一个函数组成的公式只是公式的一种特例)。 2 、条件求和函数SUMIF 功能:也是相加求和,但会从参数指定的单元格区域中进行挑选,仅对挑选出的符合指定条件的那些单元格求和。 使用格式:SUMIF(Range, Criteria, Sum_range) 说明:Range参数是要进行条件计算的单元格区域。Criteria为求和的条件,其形式可以是数字、文本、表达式、单元格引用或函数等,例如可以是32、"32"、"苹果"、">32"、B5、SQRT(4)等。Sum_range是要求和的实际单元格区域,如果Sum_range参数省略,将对Range中的单元格求和;否则Range仅表示条件,将对Sum_range中符合条件的对应单元格求和。 例如:“SUMIF(B2:B25, ">5")”表示对B2:B5区域中大于5的数值进行相加求和;“SUMIF(B2:B5, "John", C2:C5)”表示先找到B2:B5中等于"John"的单元格,再通过这些单元格找到C2:C5中的对应单元格,对C2:C5中的这些对应单元格的数值求和。 3 、多条件求和函数SUMIFS 功能:也是相加求和,但是对指定区域中满足多个条件的单元格求和。 使用格式:SUMIFS(Sum_range, Criteria_range1, Criteria1, Criteria_range2, Criteria2, …) 说明:Sum_range为实际求和的单元格区域。Criteria_range1为在其中计算关联条件的第1个区域;Criteria1为第1个求和的条件,例如条件可以是32、"32"、"苹果"、">32"、B5、SQRT(4)等。Criteria1与Criteria_range1配对使用。Criteria_range2, Criteria2, …及以后的参数可省略,表示附加的区域和条件。Criteria2与Criteria_Range2配对使用,Criteria3与Criteria_range3配对使用……但每个Criteria_RangeN的参数区域所包含的行数和列数都必须与Sum_range的相同。 例如:“SUMIFS(A1:A20, B1:B20, ">0", C1:C20, "<10")”表示对区域A1:A20中符合以下条件的单元格求和:B1:B20中的相应数值大于0、且C1:C20中的相应数值小于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