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防建设面临的安全形势与未来国防的发展趋势

国防建设面临的安全形势与未来国防的发展趋势

国防建设面临的安全形势与未来国防的发展趋势
国防建设面临的安全形势与未来国防的发展趋势

国防建设面临的安全形势与未来国防的发展趋势

大纲

一、国防建设面临的安全形势

1.外部形势:安全环境总体有利,但也存在着不安全因素

2.内部形势:世界新军事变革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动力与压力

二、未来国防的发展趋势

1.国防使命和任务将进一步拓展

2.国防体制将朝着“大国防”的方向不断完善

3.国防建设将实行全方位的军民融合

4.国防斗争行动将直接为战略目的服务

5.武装力量建设将更加注重质量

知识点汇总

原理和观点:

K01: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K02:国际安全环境总体有利

K03:国际安全环境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K04:新军事变革的意义

K05: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本质

K06: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主要特征

K07:世界新军事变革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推动作用

K08:世界新军事变革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构成的压力

K09:国防使命和任务新拓展的主要内容

K10:国防体制将朝着“大国防”的方向不断完善的主要表现K11:国防建设将实行全方位的军民融合

K12:国防斗争行动将直接为战略目的服务

K13:武装力量建设将更加注重质量

重要信息:

I01:《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

I02:《军队处置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I03:军队和武警部队积极参与了各类救灾抢险工作

正文

一、国防建设面临的安全形势

国防和军队建设,以维护国家安全利益需求为首要任务,以适应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为首要前提。正确判断和把握安全形势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是制定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以及筹划与实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依据。

1.外部形势:安全环境总体有利,但也存在着不安全因素

(1)国际安全环境总体有利

第一,国际战略力量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美国单极企图受阻。美国战略扩张过度,频繁对外发动战争,导致国力、军力消耗巨大,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在世界上的比重有所下降;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战略构想有悖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趋势,遭到世界各国的反对。

俄罗斯重振大国加快。俄罗斯在普京等人的领导下,迅速扭转了苏联解体后中央政府控制力下降、经济衰退、社会动荡的局面,政治权力重新收归中央政府控制的工作已基本完成,经济实力已回归苏联解体前夕的水平,军事实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综合实力的恢复速度远远超过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预期。

欧盟一体化发展。欧盟自成立以来,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由最初的6个国家扩展至现在的27个国家,人口合计达到4.5亿,经济发展水平已超过美国。除英国外,欧盟已基本建立统一的货币,实际上已成为世界经济格局的一极,与美国在经济上的竞争性矛盾难以消除。随着经济联盟、货币联盟、政治联盟、军事联盟的日益完善,未来的欧盟将在国际经济、政治、安全等各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发展中国家实力增长。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持续增长,其增长率长时间保持位于世界前列。因此,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提高。一些区域性联盟,如东盟,以协商一致、循序渐进、平等互利、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为主要方法,经过成员国之间的不断磨合,创立了区域一体化的小国协商模式,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拥有5亿人口,地域面积超过450万平方公里的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一个区域组织,合作范围不断扩大。

世界发展的历史证明,国际间各种力量对比过度失衡,世界就不安全,多种力量的相对平衡更有利于世界和平。两极格局解体以来的国际战略力量走向表明,多极化符合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内在要求,其发展趋势不可阻挡,这将有利于世界和平。由于国家战略格局失衡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根本地改变,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还要经历各国国际政治力量的消涨和国际形势的长期演变,这将是一个渐进的、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单极与多极、称霸与反称霸斗争仍将十分激烈。

第二,亚太地区安全形势保持基本稳定。

亚太地区经济呈现迅猛发展趋势,尤其是东亚地区一直是世界上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并有望在今后较长的时间内继续保持其发展势头。平等、多元、开放、互利的地区合作局面正在形成,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逐步深化。上海合作组织进入了务实发展的新阶段;东盟近年来积极稳步地推进共同体建设,在国际事务,特别是促进该地区安全与稳定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不断推进。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在总体上处于新中国成立以来较好的时期。中国发扬亲善友邻、重建睦邻的历史传统,

系,以实际行动推动与周边国家建立睦邻互信、促进地区安全合作。中国本着公认的国际法规则及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精神,经过与相关国家共同努力,已经同12个陆地邻国签订了边境条约,妥善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第四,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不断提高。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在日益活跃的对外经济活动当中,积极开拓资源市场和销售市场,不仅有利于其自身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矢志不渝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代表和平、合作的国际政治发展趋势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时代潮流,在政治和外交方面有声有色地展示出自己独特的风貌。

(2)国际安全环境存在着不安全因素

第一,西方一些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加大对中国的牵制和遏制力度。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大背景下进行的,随着中国的发展与强大,西方反华势力唯恐霸权利益受到挑战,顽固地坚持冷战示威,恶意炒作“中国威胁论”,加强对中国的战略防范,牵制与干涉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与文化。

政治方面: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与西方国家格格不入,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后,西方反华势力把对付社会主义国家的矛头转向中国,企图搞垮社会主义的堡垒,不断从政治上加大打压力度,他们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等旗号横加干涉中国内政,企图促使中国改变政治制度。

经济方面:随着中国经济规模和消费市场的扩大,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发展抱有复杂的心态:一方面他们需要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他们提供市场;另一方面,他们害怕中国经济发展强大后对他们的经济利益和经济格局构成威胁。因此,他们不断地挑起经济摩擦,把贸易问题与人权问题挂钩,近年来又把贸易逆差、货币汇率、知识产权等问题作为在经济上向中国施压的王牌。

军事方面:冷战结束后,欧洲大陆两极对抗的局面不复存在,亚洲的发展欣欣向荣。有的国家在军事战略上加大了对亚太地区的关注力度,增加部署在亚太地区的作战力量,加大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同盟,进一步扩大军事优势,目的在于力保其在亚太地区的战略主导权和控制权。

文化方面:一些西方国家利用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更加注重在文化上进行扩张,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推广其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非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大加指责,利用一些非政府组织,向中国的经济、司法和教育等重要领域进行渗透,企图从中国内部颠覆社会主义制度。一场针对中国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始终在所谓的民主、自由的外衣下进行,文化渗透对中国的威胁将长期存在。

第二,特殊地缘环境导致安全形势的复杂多变。

中国是一个陆海大国,边防、海防任务非常重。陆地疆域拥有960万平方公里,陆上边界线长2.28万多公里,管辖海域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6900多个,大陆海岸长达1.8万多公里、岛屿岸线1.4万多公里;邻国众多,周边形势复杂。与14个国家陆地接壤,与8国海域相连,按照英国著名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的观点,接壤的邻国越多,其周边环境越不利;位于世界两大地缘政治战略区交汇处,与大国关系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中国处于世界地缘政治的中心舞台,欧亚大陆的东部,是西方地缘政治理论强调的边缘地带。从近代开始,这个地带一直是外国列强角逐的主要方向之一。冷战时期,中国一直是美苏两大超级大国制衡的对象;冷战结束以后,中国所在的亚太地区仍然是大国利益的重叠交汇之处,存在诸多地缘战略利益的竞争。大国关系的发展变化将对中国的安全形势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也关系到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第三,国内分裂势力活动危害国家统一。

“台独”、“宪政改造”、“法理独立”、“务实外交”以及“藏独”和“东突”分裂势力与国际恐怖

义、分裂主义等“三股势力”相互勾结等,严重影响了我们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第四,非传统安全威胁增大,其中非传统安全问题(经济安全、能源安全、金融安全、粮食安全、信息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日益凸显。

目前美国的金融、贸易系统已完全实现网络化,60%以上的美国企业已进入因特网,国防部的电信需求95%以上是由商业网络提供。据统计,美国国防部计算机网络系统每天要受到60-80次侵袭,每年美国因受网络攻击的损失高达100亿美元。全世界有相当多个“黑客”网站,世界上有120多个国家或地区具有病毒攻击能力。

国内和国际因素关联性增强,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交织,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中国的安全环境仍然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

2.内部形势:世界新军事变革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动力与压力

新军事变革,是迄今军事发展史上最深刻最广泛的一次变革。这场变革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末,现已成为世界军事发展的主旋律,构成了人类社会大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既提供了动力,同时也构成了巨大的压力。

(1)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本质和主要特征

新军事变革实质上是一场军事信息化变革,军事信息化就是这场变革的本质,建立信息时代的军事体系,是这场变革的显著标志和最终目标。

世界新军事变革的特征主要有:第一,着力推进武器装备的信息化;第二,按照信息化战争的要求改革军队组织体制;第三,运用信息化战争理论谋划军队的作战和建设;第四,加快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可概括为“两大转变”(战争形态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以及作战方式由“短兵相接”向“非接触精确打击转变”);第五,增强投入保障军事变革。

(2)世界新军事变革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推动作用

世界新军事变革为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标示了发展方向;为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为中国国防科技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中国国防和军队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了契机。

(3)世界新军事变革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构成的压力

第一,国防科技发展亟待加强。目前,核心技术基础弱,创新能力不足,总体水平差。

第二,武器装备现代化进程亟待加快。

第三,组织体制改革亟待深化。重点在于:优化结构,理顺关系。

第四,军事理论亟待创新。

第五,人员素质亟待提高。我军军官的文化程度距发达国家军队有一定的差距。现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军官仅占71.8%,而国外军队的军官大部分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美国军官100%拥有大学本科学历,还有40%的军官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俄罗斯军队也有98%军官具有大学本科的文化程度。文化程度的差距影响我军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进程。

第六,国防投入需进一步加大。中国国防费总额、军人人均数额,仍低于世界一些主要大国的水平。2007年,中国年度国防费相当于美国的7.51%、英国的62.43%。军人人均数额是美国的4.49%,日本的11.3%,英国的5.31%,法国的15.76%,德国的14.33%。从国家国防负担的相对比例看,中国国防费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8%,而美国占4.5%,英国占2.7%,法国占1.92%。

二、未来国防的发展趋势

1. 国防使命和任务将进一步拓展

新拓展将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由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向保卫国家经济发展利益方面拓展;二是由传统安全领域,向非传统安全领域拓展;三是由传统意义上的打赢战争,向遏制战争和控制战局方面拓展;四是由保卫本土不受侵犯,向争取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安全秩序的影响力和主导权拓展。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是抢险救灾的突击力量。担负的主要任务是:解救、转移或者疏散受困人员;保护重要目标安全;抢救、运送重要物资;参加道路(桥梁、隧道)抢修、海上搜救、核生化救援、疫情控制、医疗救护等专业抢险;排除或者控制其他危重险情、灾情。必要时,协助地方政府开展灾后重建等工作。

2005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共中央军委公布《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

2006年11月,中央军委批准颁发《军队处置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近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组建了19支抗洪抢险专业应急部队。军队和武警部队共计出动兵力60万人次,各种车辆63万台次、飞机和直升机6500余架次,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139万人次,参加抗洪、抗震、抗冰雪、抗台风和灭火等救灾行动130余次,抢救转移群众1000万人次。

2008年1月,南方部分地区出现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军队和武警部队共投入22.4万人,民兵预备役人员103.6万人,派出军用运输机和直升机226架次,主要担负疏通交通干线、救助受灾群众、恢复电力线路等急难险重任务。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军队和武警部队共出动兵力14.6万人,动员民兵预备役人员7.5万人,动用各种型号飞机和直升机4700余架次,车辆53.3万台次,救出生还者3338人,转移受困群众140万人,运送和空运空投救灾物资157.4万吨。派出210支医疗队、心理救援队和卫生防疫队,巡诊医治受伤群众136.7万人。

支援农田水利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维修、新建贫困地区乡村公路2100余条,农村水电、人畜饮水、小流域治理等小型工程建设9万余个。巩固和新建扶贫点2.5万个,帮助8万余户群众脱贫。

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帮助新建、扩建机场3个、电站5座、水利设施12处,修复公路900余公里,打井300余眼,修建小水窖、小电站、安装太阳能和电视差转设备6000余个。

在支援奥运会筹办工作中,军队和武警部队组织1.4万余名专业和群众演员,参加奥运会、残奥会开幕式、闭幕式大型文艺表演和仪式演奏。组织6900余名专业志愿者,担负交通保障、颁奖升旗、医疗救护、场馆服务等84个项目支援任务。驻京部队还先后出动官兵67万人次,参加首都机场航空走廊、国家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36个奥运重点工程建设。

人民解放军自1990年以来共参加18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有8名维和官兵在执行任务中牺牲。截至2008年11月底,中国有1949名维和官兵在联合国9个维和任务区和联合国维和部执行任务。其中,军事观察员和参谋军官88人;赴联合国刚果(金)特派团工兵分队175人,医疗分队43人;赴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工兵分队275人,运输分队240人,医疗分队43人;赴联合国苏丹特派团工兵分队275人,运输分队100人,医疗分队60人;赴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工兵分队275人,医疗分队60人;赴非盟/联合国达尔富尔混合行动工兵分队315人。2000年以来,中国向7个任务区派遣维和警察1379人次。目前,中国有208名维和警察在利比里亚、科索沃、海地、苏丹和东帝汶执行维和任务。

2.国防体制将朝着“大国防”的方向不断完善

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最高决策机构对国防活动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宏观控制能力;武装力量体制将继续坚持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国防经济体制将进一步加强“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国防动员体制将由以大规模动员为主转变为以精确动员为主,并实行应战与应急一体化;民防体制将走向战备与防灭合一的轨道。

3. 国防建设将实行全方位的军民融合

在未来,国防建设将实行全方位的军民融合,使我国的国防建设更加趋于完善。

4. 国防斗争行动将直接为战略目的服务

战争、战役、战斗行动的界限趋于模糊,其相互关系更加难以区分,往往会出现战役、战斗目的与战略目的同一性的重叠情况。

5. 武装力量建设将更加注重质量

未来的武装力量质量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提高军队的职业化程度;二是提高军队的信息化水平;三是提高后备力量技术含量。

总体来说,未来国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军事领域,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大,具有复杂性、综合性、军民一体性等特征,这对各级领导干部履行国防职责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返回顶端国防和国防理论

大纲

一、国防、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

1. 国防的概念

2. 国防政策

3. 军事战略

二、国防和军事指导理论

1.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防和军事的基本原理

2. 毛泽东军事思想

3.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4.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5. 胡锦涛同志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

知识点汇总

概念:

C01:国防的概念

C02:大国防的概念

C04:军事战略的概念

原理和观点:

K01:大国防的特征

K0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国防政策内容

K03:军事战略的主要内容

K04:未来我国所面临的战争的新特点

K05:马克思主义战争理论

K06: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K07:马克思主义国防建设理论

K08: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

K09:毛泽东的人民军队思想

K10:毛泽东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K11:毛泽东的国防建设思想

K12:毛泽东的战争观和军事方法论

K1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K14: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K15:胡锦涛同志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

重要信息:

I0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I02:《中国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正文

一、国防、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

1.国防的概念

(1)国防的概念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大国防”的概念及其特征

大国防是指为确保国家整体利益不受侵犯而采取的一种总体安全防务战略,其核心是国家利益。

大国防的特征如下:第一,强调国家利益及其安全防务的整体性;第二,强调国防威力的综合性;第三,强调国防手段的多元性;第四,强调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第五,强调国防事业的社会性;第六,强调国防战略的总体性。

2. 国防政策

(1)国防政策的概念

国防政策:是国家进行国防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国家国防目的、国防建设与国防斗争的方针和原则、

国防外交政策的集中体现,具有全局性、指导性、规范性、层次性、稳定性、公开性等特征。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国防政策内容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防的领导。

第二,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①捍卫国家主权;②保卫国家领土完整;③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④保障国家发展利益。

第三,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

第四,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第五,独立自主地建设和巩固国防。

第六,依靠人民群众建设国防和保卫国防。

中国国防的基础来源于全国人民热爱祖国、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思想和行动。把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目标、力量和途径建立在人民群众基础之上,实行人民国防人民建,人民国防人民保,人民国防为人民,是中国国防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在国防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于以人为本思想的一项基本要求。

我们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国防,实行全民自卫保卫国防,作为公民应当依法履行国防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四和第五十五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能。”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六条进一步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当依法履行国防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九章的规定,公民的国防义务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二是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三是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四是保卫国防方面的国家秘密的义务;五是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第七,坚持以国防现代化建设为中心。首先,国防现代化是解决中国国防主要矛盾的根本举措;其次,国防现代化要坚持以信息化建设为核心。

我们要顺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及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以建设信息化国防和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为战略目标,加快国防信息化建设步伐,形成一整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信息时代国防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国防观念、国防领导体制、武装力量体制、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国防动员体制、国防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再次,要加速推进国防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第八,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3. 军事战略

(1)军事战略的概念

军事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军事斗争与军事建设全局的方略,是国防政策的重要内容;同时军事战略也是指导和实施军事活动的主要依据。它体现着国家的国防政策,明确规定了战争准备和进行战争的全局性问题,对战争胜负具有决定性影响。

(2)军事战略的主要内容

第一,坚持继承与发展人民战争相统一。

人民战争是我军战略指导的根基。着眼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人民战争的新特点,未来我国所面临的战争,将是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局部战争,无论是在战场空间和作战方式方面,还是在战争准备方面,都与过去的战争有着重大差别。与传统的人民战争相比,将可能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主要是:战争规模的有限性、战争水平的高技术性、战争区域的相对集中性、战争节奏的快速性、作战形式的军兵种一体化集合作战。

切实解决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需要解决五个问题:要解决在人民群众直接参战机会减少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处理好全民参战与局部动员的关系,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巨大力量发挥出来;要解决在技术密集的对抗中,如何提高常备军、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的建设质量,使他们的技术水平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相适应;要解决在直接交战的战场相对集中和战争空间相对扩大的情况下,特别是在海、空战场上如何构建人民战争的战略部署和战场态势,协调一致地打击敌人;要解决在战争发生的短时间内,如何把雄厚的战争潜力快速转化为战争能力,争取速战速决并赢得战争胜利;要解决在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中,如何发挥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对常备军的配合支援作用,从而形成参战力量的整体优势。

第二,坚持遏制战争与打赢战争相统一。

力争遏制战争,确保打赢战争。

第三,坚持后发制人与先机制敌相统一。

战略上坚持后发制人,作战行动上力求先机制敌。

第四,坚持积极进攻与严密防御相统一。

进攻作战是达成战略防御的主要手段,防御作战是配合进攻作战的辅助手段。

第五,坚持军事斗争与其他斗争相统一。

军事斗争要服从并服务于政治斗争需要,政治外交等斗争要积极配合与支援军事斗争行动。

第六,坚持快速应战与充分备战相统一。

快速应对战争威胁和战场情况,切实做好应对战争的充分准备。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是以国家综合国力为基础,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为基点,以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为根本目标,指导国防力量特别是军事力量的建设与运用,并对战争准备和实施进行全局、全过程运筹与指导的方略。

新阶段军事战略:基础、基点、目标,以国家综合实力为基础;以打赢局部战争为基点;以维护国家安全发展为目标。

二、国防和军事指导理论

1.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防和军事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无产阶级军事理论的奠基人。列宁和斯大林科学把握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特点,撰写了大量关于战争、国防和军队问题的理论著述,创立了关于帝国主义战争、无产阶级革命战争、无产阶级军队建设和社会主义国防等一系列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防和军事理论。

(1)马克思主义战争理论

第一,战争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战争起源和本质问题上的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指出战争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列宁认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即暴力)的继续。他还对帝国主义时代战争的根源和类型作了阐释,认为帝国主义就是战争,而且整个帝国主义时代将是充满各种战争的时代。

第二,战争对社会发展具有双重历史作用。一方面,战争所使用的暴力会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破坏;另一方面,暴力在历史上还起着革命的作用。进步的战争虽然同样会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和痛苦,但它们却由于帮助破坏了特别有害的和反动的制度而有利于人类的发展。即使是反动的战争,也有可能加速旧制度的崩溃或推动某些国家实施社会变革。

第三,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人和武器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是战争的物质基础。战争的胜负是人和武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人的作用,特别是人在战争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勇敢精神,对赢得战争胜利更为重要。因为,武器需要有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的人来使用它们。战争的胜利归根到底是由那些在战场上的战士的精神状态决定的。现代战争的命运通常与下列因素有关,即后方的巩固性、军队的士气、数量和质量、军队的装备和军队指挥人员的组织能力来决定的。

第四,无产阶级将创造出新的特殊作战方法。无产阶级的解放在军事上有自己的表现,并将创造出新的特殊方法。人民战争是人民群众自觉奋起参与的“真正的战争”,是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最好形式,无产阶级革命应实行人民战争。群众起义,革命战争,到处组织游击队,进行游击战争,是小民族制胜大民族、不够强大的军队抵抗比较强大和组织良好的军队的唯一手段。

(2)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第一,军队是国家有组织的武装集团

第二,军队的发展与社会生产方式相联系

第三,无产阶级军队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主要强力工具

第四,无产阶级军队必须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3)马克思主义国防建设理论

第一,必须严肃地对待国防

第二,建立雄厚的国防经济基础

第三,建立巩固的有组织的后方

第四,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

2.毛泽东军事思想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统帅。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建设、国防建设长期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结晶,正确

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何建设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如何进行革命武装斗争,以及在取得全国政权后如何进行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国防和军事指导理论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1)人民战争思想

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革命战争是为人民利益而战的战争。

(2)人民军队思想

? 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

? 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

? 党的绝对领导

? 支部建在连上

? 政治工作是生命线

? 三大民主、三大纪律

? 正规化

(3)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 防御不应当是消极防御

? 持久的防御

? 集中优势兵力

? 不打无把握之仗

? 勇敢战斗作风

? 军事打击与政治瓦解相结合

(4)国防建设思想

? 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

? 实施积极防御的战略

? 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重视国防建设

? 建立一支诸军种、兵种合成军

? 建立完整的国防科研和国防工业体系

?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国防体制

大纲

一、国防领导体制

1.国防领导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2.中共中央的国防领导职权

3.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国防职权

4.国家主席的国防职权

5.国务院的国防职权

6.中央军委和总部机关的国防职权

7.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和政府的国防职权

二、武装力量体制

1.武装力量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2.中国人民解放军

三、兵役制度

1.我国兵役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2.兵役制度的主要内容

3.兵役制度的主要特征

知识点汇总

概念:

C01:国防领导体制的概念

C02:武装力量体制的概念

C03:广义上的兵役制度

C04:狭义上的兵役制度

原理和观点:

K01:国防领导体制的演变

K02:国防领导体制的性质和特征

K03:国防领导体制的构成

K04:中共中央的国防领导职权

对新中国国防建设的感想

对新中国国防建设的感想 鸦片入焚炉,“天朝上国”的自构美梦不击而碎;中共一大,觉醒的勇士带领人民奋起反抗;七十华诞,普国同庆的人民一起见证中国的盛世华章。国防领先,终于,这盛世如您所愿。 如此历程,何不因国防二字。孟子有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鸦片战争,盲目自信的国人,秉承着万物我国皆可造的“信念,本以为是万里山河同辉,百姓同庆”,殊不知,社会风气却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百年当中,各处沾染着战争的鲜血,流离失所为百姓之常态,哀鸿遍野,又有谁知,国力衰微,谁能来救?百年之后,五星旗于碧空悬挂,国歌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一刻,我国终于一雪前耻,扬我国威。七十华诞,盛世篇章,军人的飒爽英姿,口号直击心魄,兵力武器的日益强盛,至此,我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如此,何不因国防 何为国防?其主体自然是国家。而其目的又何尝不是为了捍卫祖国统一,维护国家安全,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国防自然是为了我国的繁荣昌盛。即便如此,又怎么离得了领导人,他们以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手段,保国,卫国,强国。如此为我国国防做出贡献的功勋人物数不胜数,自毛主席,周总理,等至现如今为我国科研工作做出重大突破的科研工作者们。国防的强大谱写国庆阅兵的盛世华章。正因国防的强大,我国的安全,为人民的生活,人身安全提供保证。 我国为什么要增强国防呢?正如丘吉尔的名言所说“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此言语,中的国防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尊严,社会的发展,也正因此,国防为强国的重中之重 于小事处着眼,细想我们身边背井离乡,为了生计离开妻子儿女的农民工们,他们忍受贫苦,劳累,付出艰辛的劳动力又何尝不是为了给自己的家人更好的生活。而‘有国才有家,无国何来家也正因此,我国必须要加强国防。国防的目的则是为了捍卫我国领土自主权的完整,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让鸦片战争起的一系列屈辱战争不再重演,保卫国家领土的完整,正如当初我国的国门被打开,侵略随之而来,香港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被帝国主义掠夺。我国丧失的领土主权的完整。随着国防的日渐强大,在昨日的盛世华诞,祖国母亲70岁生日,红旗红,炮弹绿,成了最靓丽的风景,而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国力衰微,在开国典礼上因为飞机数量欠佳,只能飞两遍,而如今,无论是飞机还是其他武器,而今的我国应有尽有,我们也终于有底气对周总理说“这盛世如您所愿 如何强国,何以强国呢? 明末清初的我国,面对外来者的入侵,无兵器,赤手空拳做无谓的抵抗,也正因如此,我国人有了‘东亚病夫的称号而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勇反击,一系列战争也随之拉开序幕,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一系列战争打响,胜利的欢呼激起了人民奋勇反抗的决心,而今,无论是科研,亦或是军事我国都丝毫不落后,之前被打倒在地的巨龙腾飞了

2017年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17年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以及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体制 信息安全行业主要受信息产业及安全主管部门的监管,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信息安全行业,受到信息安全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管理。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行业主要发展政策

行业主要发展政策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二)信息安全行业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1、信息安全的定义

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系统中的数据及依托其开展的业务进行保护,使得它们不会由于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未经授权的访问、泄露、破坏、修改、审阅、检查、记录或销毁,保证信息系统连续可靠地正常运行。信息安全具有真实性、机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可用性、可核查性和可控性七个主要属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信息安全行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1)信息安全技术 为了实现信息安全的七个核心属性,需要从信息系统的物理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信息内容对抗等五个方面进行安全建设与安全防范。因而,目前信息安全的主流技术包括信息系统自身的安全技术(物理安全和运行安全技术)、信息自身的安全技术(数据安全与内容安全技术)、信息利用的安全技术(信息对抗技术),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信息安全产品 信息安全产品按照功能分类主要包括:防火墙产品、入侵检测与入侵防御产品、统一威胁管理产品、身份管理类产品、加密类产品、电子签名类产品、安全审计类产品以及终端安全管理产品等。主要产品的情况如下:

新中国的建设成就

新中国的建设成就 一、考点梳理 一.经济建设 1.1950-1952年,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了土地主人,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为国家工业化准备条件。 2.1952-1957年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3.1953-1956年,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开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1956-1966年,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自给,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5.改革开放时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开始富裕起来,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的活力;设立经济特区、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 例:【浙江嘉兴卷】1956年,中国可能出现的景象有( ) A.第一辆国产汽车在欢呼声中缓缓驶出工厂 B.收工后的农民在集体食堂里吃着“大锅饭” C.上海繁华的南京路上到处能够看到大字报 D.全国城乡炼铁炉星罗棋布,炉火日夜不熄二.民主与法制建设 1.新中国成立之前,建立中国革命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地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这一科学构想的指导下,中国政府成功收回香港、澳门的主权,建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三、祖国统一大业 1.1951年实现西藏和平解放。 2.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设立了各级少数民族自治机构。 3.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 例:【内蒙古呼和浩特卷】我国政府用“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港、澳、台问题,主要是考虑了①三地的现状②三地的历史③三地与大陆的差异④大陆的社会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四.国防建设 1.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和空军从无到有发展起来,成为保卫祖国领海和领空的钢铁卫士。2.1966年,中国组建导弹部队,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不断发展壮大,具有较强的战斗力。例:【四川乐山卷】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解放军确立了科技强军的战略。其目的是A.组建导弹部队B.进一步提高军队现代化程度C.永葆人民军队本色D.完善设立新兵种五.外交成就 1.20世纪50年代: (1)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2)周恩来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间关系基本准则。

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

《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 中发〔2011〕8号 201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防教育法,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促进建设和巩固国防。 《意见》指出,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普及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是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的一个战略问题,对于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安全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但国家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趋势不断增强,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加大全民国防教育力度,强化广大干部群众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意识,营造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良好氛围,增强我国的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意见》明确,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坚持以国防教育法为依据,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以领导干部、青少年学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为重点,贴近时代要求,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方法手段,完善制度机制,推进全民普及,不断增强国防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为建设和巩固国防奠定坚实思想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意见》要求,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必须围绕时代主题和形势任务,着眼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大力宣传中央关于国防建设的方针政策,加强马克思主义国防观、战争观和国家安全形势教育,搞好党史、军史和我国国防史宣传教育,深入学习人民战争战略思想,普及和深化国防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军民融合式发展,依法履行国防义务等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国防观念。要贯彻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国防教育普及,不断扩大社会覆盖面。要突出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进一步增强国防观念、加强国防素养,提高履行国防职责的能力;重视强化党政机关其他工作人员的国防观念,结合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进行国防教育。要着眼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保卫者和接班人,坚持不懈地抓好青少年的国防教育。要把国防教育作为预备役部队和民兵思

中国国防历史与国防建设

中国国防发展史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无非两件大事,一个是发展问题,一个是安全问题。国防,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安全需要的产物,它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荣辱兴衰的根本大计。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关注国防、了解国防、建设国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国防的含义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是国防的根本职能;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防止外来侵略、颠覆,是国防的主要任务。 国防是阶级斗争的产物,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形成而产生,只要世界上有国家存在,国防就会存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在不同阶级专政的国家中,国防具有不同的特征。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国防的职能是将各阶级维持在一定的“秩序”范围之内;资本主义社会,国防的职能是用军队保护和扩大商品产生与贸易,对外进行疯狂掠夺;人类历史上诞生社会主义国家之后,国防有了新的阶级内涵,其职能是确保各民族的平等生存、发展,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世界和平。 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强弱,军事力量不是唯一标准,还涉及到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方方面面。尤其是人类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大经济的基础上的,社会诸方面已经成为一个紧密相关的有机整体,国防只有成为这个有机整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才可能具有无穷的威力。因此,我们要树立一个大国防观,将国防建设放入整个国家乃至人类发展的大环境中进行思考、规划。 二、、国防历史 我国国防的历史源远流长。公元前21世纪,伴随着奴隶制国家夏的出现,作为抵御外来入侵和讨伐他国的工具──国防便产生了。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神州大地先后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国防也经历了无数个强盛与衰落的交替,从而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国防遗产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一)古代国防 我国古代的国防是指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1840年鸦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刘慧倩 【摘要】计算机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加强了人与人间之间的沟通,增进了人们之间的感情。逐渐的,计算机网络也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学习中,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工作生活中。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许多病毒也散播开来,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使用,导致用户的身份被窃取、假冒、数据窃取、非法访问、拒绝服务等多种现象发生,计算机网络安全令人堪忧。本文主要针对计算机的网络安全技术进行介绍,讨论现代网络安全技术的基本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针对这问题制订出相关的措施,从而推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现状;检测系统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现状 (一)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在网络中进行控制欲访问功能的一组遇着一个网络系统。在现实中,防火墙在实行职责过程中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是偏向于对流通行的传送进行拦截,另一种防火墙是偏向于传输流通过。 (二)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技术主要包括异常检测型和误用检Jdel模型,主要是对安全日志、数据或者从别的网络得到的信息数据做出处理,检测出外来入侵者并对进行识别检测出入侵目的。它是确保计算机正常安全运作的重要保证,能够对网络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做出反应的一门网络技术。 (三)防病毒技术 防毒技术就目前而言就是计算机网络硬件防毒技术。它能够与计算机操作系统有机结合,能够有效防止绝大多数的科技资讯的溢出现象发生。 二、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防火墙技术 近年来,防火墙功能较单一,不能有效的保证人们个人信息及业务信息的安全性,因此具有安全性能高的,安全功能种类多的,可靠性高的等的优势性网络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这就产生了UTM技术。对于UTM 而言,它不仅能明确产品的基本形态,并且上逻辑方面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根据UTM技术概念,许多的企业研究出了具有多能的网络安全网、综合安全网和安全网络设备,同时,在经过多年的开发研制,在信息安全的行业中,对安全的联动功能、产品的使用性能以及对管理的安全性理解等的更深层次的研究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二)入侵检测技术 在对分析技术进行改进的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都采用目前具备的分析模型与分析技术,但是在这过程中会

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国防建设的影响

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国防建设的影响 一、抗美援朝发生的时代背景 (一)概念辨析 朝鲜战争是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3日发生的。 抗美援朝战争是1950年10月25日至1953年7月23日。 这是两个历史概念,前者包含后者,后者是主体,前者是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是新中国不得不面对的严峻挑战,是一场由不受中国控制的因素强加给中国的战争;而抗美援朝战争则是一场反侵略、促和平、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 (二)时代背景 1.朝鲜分裂。美苏雅尔塔协定,朝鲜半岛由中国、美国、苏联、英国共同托管;后来,美、苏以北纬38°线为界,分别为接受日本投降的范围,两国军队进驻朝鲜半岛南部、北部。朝鲜半岛北部于1948年9月成立了以金日成为元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朝鲜)。朝鲜半岛南部于1948年8月成立了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南朝鲜)。 2.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苏联缺席,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向安理会提交了议案,授权组成“联合国军”帮助韩国抵抗朝鲜军队的进攻。“联合国军”成立,包括美、英国、土耳其、加拿大、泰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法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卢森堡、南非与韩国,美军为主的远东军司令部成立,麦克阿瑟任远东军司令。 3.1950年9月15日,仁川登陆后,朝鲜人民军溃败。美军不顾中国政府警告,越过“三八线”,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序幕,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1958年中国 人民志愿军全部撤回国内。 二、抗美援朝战争的决策是怎样形成的? 决策过程:1.出兵2.不出兵3.利弊4.战略评估 对朝鲜战争,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有着自己的态度,即不赞成打。《毛传》就是这样写的:“1950年6月,全党和全国人民正按照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确定的

结合国防历史,谈谈对国防建设的启示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的要求。国防动员体制是国防动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组织制度,是国家关于国防动员的组织系统、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和相互关系的规范。国防动员体制的功能状态,对于增强国家的国防动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我的心中,国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国防事业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引以为高尚的事业,而从事国防事业的人是世界上最高尚与伟大的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在不断发展,人类在不断进步,社会也变得更加文明。国家、种族的界限日益缩小,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素质也越来越高,和平与发展成了当今社会的主题。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国防只有在战争年代才值得重视,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显得多余了。可是,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作后盾,无论多强大的经济也会化为乌有。众所周知,落后便要挨打。当今霸权主义,强权横行。 由于一次海湾战争,原本风光富裕的伊拉克也算一个经济强国,但现在却只能任人宰割,前几年的阿富汗和南斯拉夫不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吗?假如他们拥有自己强大的国防后盾,还会任人宰割吗?假如美国等国家没有强大的国防作后盾,他们能够肆意的挑起战火吗?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美好愿望和宏伟蓝图,可是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威胁到全世界的和平。人民军队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没有他们,就不会有和平稳定的发展局面,就不能与霸权主义斗争到底;没有他们,人民的生命财产就无法保障。 当圆明园的华丽与高贵被英国传教士的书信传回英国时;当康乾盛世

浮华背后的致命弱点渐露时;当英国使者的通商请求被清帝婉言谢绝时,没有人能想到,中国即将经历100多年的劫难。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中国的万里土地上,受到了外国列强侵华炮火的洗礼,也是我感到只有国富兵强才能拥有自己的主权与和平安定的发展当鸦片大量的流入我国,由道光即位之初的四千余箱,到道光十八年,即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已猛增到四万零二百箱。鸦片的泛滥,影响了民众的身心健康,使吏治败坏导致中国白银外流,政府财政收入短绌。清政府破于压力加之林则徐一针见血地指出:鸦片不禁,几十年后会弄的国贫民弱“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种局面显然是道光帝无论如何也不想看到的,“兵”“银”是封建统治的两大死穴。道光十八年十一月(1838)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但是,当时清政府给与战争的财政运算本来就少之又少,再加上各个级别的大小官吏层层的压榨剥削,致使军费紧张,士兵所用枪支大多是鸟枪,舰炮的炮弹大多不能爆炸,武器装备甚至不如明朝,清政府是以弓箭和腰刀在马背上夺取的天下,所以在清政府执政的200多年中,武器根本没有任何改进。在当时清政府的官兵浴血奋战,可是由于敌我双方的武器比例悬殊太大,致使鸦片战争在敌方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清政府被迫签下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是清政府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他规定中国割让香港,赔偿二千一百万银元,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岸城市对外通商,此外英国还享有协议关税,而通过《南京条约》补充文件《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的签订得到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优惠国待遇和开设租界等特权。

网络安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网络安全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信息安全111班 030 崔 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活动带来了极大便利,开辟了前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和市场,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安全问题。随着近年来网络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人们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达到了从未有过的程度。反观当下网络安全现状,可以说是不容乐观。不过也正是供求的相互作用促进一系列产业的发展,网络技术同样不例外。人们已经认识到,当下及以后若要实现网络安全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是复杂多样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网络安全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做相关研究分析,以更好地应对当下及以后所需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 关键词:网络安全;现状;发展趋势;安全问题 1.网络安全的定义及特征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网络安全包含网络设备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网络软件安全。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网络安全应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 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完整性: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可用性: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

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可审查性:出现的安全问题时提供依据与手段。 2.网络安全的体系结构 网络安全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在网络安全组织、网络安全策略、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运行体系的综合作用下才能取得成效。首先必须有具体的人和组织来承担安全工作,并且赋予组织相应的责权;其次必须有相应的安全策略来指导和规范安全工作的开展,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按什么流程和方法来做;再次若有了安全组织、安全目标和安全策略后,需要选择合适的安全技术方案来满足安全目标;最后在确定了安全组织、安全策略、安全技术后,必须通过规范的运作过程来实施安全工作,将安全组织、安全策略和安全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推动、相互联系地整体,通过实际的工程运作和动态的运营维护,最终实现安全工作的目标。 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应包括安全策略体系、安全组织体系、安全技术体系、安全运作体系.安全策略体系应包括网络安全的目标、方针、策略、规范、标准及流程等,并通过在组织内对安全策略的发布和落实来保证对网络安全的承诺与支持。安全组织体系包括安全组织结构建立、安全角色和职责划分、人员安全管理、安全培训和教育、第三方安全管理等。安全技术体系主要包括鉴别和认证、访问控制、内容安全、冗余和恢复、审计和响应。安全运作体系包括安全管理和技术实施的操作规程,实施手段和考核办法。安全运作体系提供安全管理和安全操作人员具体的实施指导,是整个安全体系的操作基础。 3.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 (1)计算机病毒——所谓计算机病毒实际是一段可以复制的特殊程序,主要对计算机进行破坏,病毒所造成的破坏非常巨大,可以使系统瘫痪。 (2)黑客——黑客主要以发现和攻击网络操作系统的漏洞和缺陷为目的,利用网络安全的脆弱性进行非法活动,如,修改网页、非法进入主机破坏程序,窃取网上信息。采用特洛伊木马盗取网络计算机系统的密码;窃取商业或军事机密,达到了个人目的。

新时代的中国国防读书报告2000字

读书报告 一、书名:新时代的xx国防 二、著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三、来源:新华社 四、内容大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9年7月24日发布的这本白皮书一共有六个要点,各个要点层层递进,与国际上的各个国家进行比较,阐述国际安全局势,国家安全局势,国防发展状况及任务,以及中国在世界占据的重要作用等,全方位地对国际发展局势进行详细的概括。 1.国际安全形势 该要点从国际战略格局深刻演变,亚太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国家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不容忽视,国际军事竞争日趋激烈4个方面展开描述,提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重大进展,但机械化建设任务尚未完成,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军事安全面临技术突袭和技术代差被拉大的风险,军队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的观点。 2.新时代xx防御性国防政策 该要点提出新时代中国国防的根本目标: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新时代中国国防的鲜明特征:坚持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新时代中国国防的战略指导:贯彻落实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新时代中国国防的发展路径: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新时代中国国防的世界意义: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 这个要点全面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军队的使命任务,其中一共有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保持常备不懈的战备状态,开展实战化军事训练,维护重大安全领域利益,遂行反恐维稳,维护海外利益,参加抢险救灾七个方面。

4.改革中的xx国防和军队 此要点全面阐述了中国军队的领导体制,另外还涉及兵种以及武警部队,推进国防和军队的全面建设。并提出人民军队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创新史。进入新时代,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和国家安全需求,中国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着力解决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迈出了强军兴军历史性步伐。 5.合理适度的国防开支 中国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坚持勤俭建军方针,依据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防需求,合理确定国防费规模结构,依法管理和使用国防费。与国际上的各个经济强国相比较,中国的国防经费比重居中,较为合理。 6.积极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反映各国人民共同期待。中国军队忠实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履行大国军队国际责任,全面推进新时代国际军事合作,努力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美好世界作贡献。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责任有义务做到以下几点: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推动构建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新型安全伙伴关系,推动构建地区安全合作架构,妥善处理领土问题和海洋划界争端,积极提供国际公共安全产品。 五、读后心得 中国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日益加强,世界各国经济交流活动越来越密切,世界多极化持续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成为世界主题,但尽管这样,世界其实并不太平,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时有抬头,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持续不断,国际安全体系和秩序受到冲击。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日益强大的国家

对中国国防建设的看法[1]

对中国国防建设的看法 根据《大学军事理论教程》所说,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这个定义很宽泛,打破了我对国防的传统理解。由此我知道,现代国防不单纯国家军事力量,还有非军事力量,如外交。 之前我认为,外交其实是国家实力的一种外部表现,我国有一位外交官曾说过:“弱国无外交”。通过“北京六方会谈”,我明白,外交其实就是一场激烈度不亚于军事的战争。一场成功的外交战往往比正面战所获更多。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要加强我国国防建设就必须提高我国综合实力。现在我说说我对我国国防建设的看法。 首先,我国现行的是国防困境。我国是一个国力较弱的国家,虽然现在有很大发展,但现在军事仍未打破西方的技术垄断。很多武器都是苏联时期武器的更新产品。不仅如此,中国武器生产链接不上,一些落后武器超长服役,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坦克和战斗机。更令国人沮丧的是中国现今仍制造不出大型运输机和航空母舰。我国武器落后但我国要防护的地方又那么大,真不知道那些整天叫嚣“中国威胁论”的日、美是何居心。我国周边陆海相邻的国家有22个,陆地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5个,边界总长22800公里,与中国隔海相邻的国家有7个,海岸线有18400公里。冷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独霸,而中国成为它唯一潜在挑战对手。现在美国拉拢日、韩、泰、菲、越想对我国进行军事包围,不仅如此美国又想将印度拉拢过去。中国大陆东有日本,西有美国势力,南有印度,北有俄罗斯的威胁。现在还有一个台湾要搞台独。因此要打破我国现有地缘困境,就必须针对某一最大威胁建立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破现在的地理战略弱势。 其次,必须看到我国军队建设和武器发展紧迫性和现实性。朝鲜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情况不同;中国现行军事状况有和当年朝鲜战争不同。当年美国军队还处在机械化而现今已经从机械自动化到达信息化。美军拥有精确制导、信息化、全球部署三大战略优势。回头看看中国军队,虽然研制出精确制导的远程和洲际导弹,但现代海空军却仍然趋附于陆军。海空军仍只能在近海巡游,不能进行远程投放。一旦中美战争爆发或是中日战争爆发,中国便成为名副其实的“雷区”。现代战争是一种四维时空战,从战争地理角度来看,它是一场立体的战争;从信息化角度来看,一秒钟便可以决定战争的成败。我国现在正处在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的时机,而美国早已达到这一高度,所以军队建设和武器发展面临艰巨的任务。 再次,我认为我国的现行国防战略需要随现行战略环境变化而进行相应调整。如我国应当考虑结盟问题,来抵御美国现行战略压力。其中,与和我国处境相同的俄罗斯结盟可以彻底打破我国现行劣势。还有我觉得我国应当谋划好战略战场。我认为我国应将太平洋作为我国战略作战区,将未来战争中心由我国本土向太平洋推移。这样才可称为积极防御。不过要做到积极防御我国必须调整意识,即将太平洋作为我国的一个内陆湖。要做到这一点,我国需不需航空母舰?答案是要。我国现今虽不能供应起一艘航空母舰,但要实现上述目标,我国必须有这样的战略目标。 最后,我国必须加强国防体制建设。国防体制建设目标是三军协同作战能力达到如一个军一般。 当然我们当代大学生也应该积极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这不仅是每一个法定公民的义务,这也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利于培养我们的综合素质,将来为国家多做贡献。 在刚刚结束的军训中,我学会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军训的生活与在校的生活大相径庭,但这里没有花前月下的缠缠绵绵;没有轻歌慢舞的悠闲;更没有浓妆淡抹的那份心境;惟有直线加方块这份简洁;只有服从命令听指挥的意识;只有艰难困苦、通往直前的那种毅力。 通过军训,我也懂得了国防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年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日期:

2017年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以及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体制 信息安全行业主要受信息产业及安全主管部门的监管,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信息安全行业,受到信息安全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管理。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行业主要发展政策 行业主要发展政策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二)信息安全行业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1、信息安全的定义

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系统中的数据及依托其开展的业务进行保护,使得它们不会由于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未经授权的访问、泄露、破坏、修改、审阅、检查、记录或销毁,保证信息系统连续可靠地正常运行。信息安全具有真实性、机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可用性、可核查性和可控性七个主要属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信息安全行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1)信息安全技术 为了实现信息安全的七个核心属性,需要从信息系统的物理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信息内容对抗等五个方面进行安全建设与安全防范。因而,目前信息安全的主流技术包括信息系统自身的安全技术(物理安全和运行安全技术)、信息自身的安全技术(数据安全与内容安全技术)、信息利用的安全技术(信息对抗技术),具体如下: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经济建设成就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经济建设成就 今天的中国是过去中国的发展,今天的成就是由昨天的点点滴滴汇集而成的。没有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没有新中国的成立;没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前三十年的创业,也就没有今人现代化建设的成就,这是不容置疑的。因而在今天对建国后前三十年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做个历史的回顾,是非常必要的。 新中国初期,中国的工业几乎为空白,或者说可以忽略不计。但在70年代初期中国工业产值就超过了农业总产值。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78年中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397.00亿元,工业总产值为4237.0亿元,按这个数据计算,1978年时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已经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5%,工业总产值是农业总产值的3倍。这也就是说中国在70年代就已经完成了初步工业化。并且按实物计算,那时的农业产量也翻了一倍多。中国在70年代末就开始制造核潜艇、能独立修建葛洲坝那样的大工程。这本身就代表了中国的综合工业水平,也代表了中国技术进步的步伐。这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的。以下将从个方面来分析新中国成立前三十年的经济成就。 一.工业成就 解放前,我国工业非常落后,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机器制造业,连一个螺丝钉也要从外国进口。建国后,经过30年的努力,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这种

成就的取得,主要应归功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带基础上,全国工业建设获得了快速发展。1952—1980年,工业投资累计达 3 95519亿元,工业新增固定资产达到 2 734.5亿元,年均新增94.29亿元。随着工业建设的发展,工业生产也得到迅速发展。1952年工业生产总值为343.3亿元,1980年增至4 9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在28年间增长17.9倍,年均增长11%。从各个时期的工业生产总指数来看,以1952年为100,到1957年为228.6,年均增长18%;到1965年为452.6,年均增长12.3%;到1978年为1 598.6,年均增长11.2%。 在1949—1978年问,我国工业建没的伟大成就还突出表现在一大批重点工程陆续建成投产上。首先是从“一五”时期开始的以156项重点工程为中心,由限额694个项目组成的大规模建设工程陆续建成投产;后来一大批举世闻名的项目,如大庆油田,万吨水压机,万吨级远洋货轮及5万吨远洋油轮,10万吨水力发电机组,百万伏高压标准电容器,武汉、南京长江大桥和三门峡等水利工程,以及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一批世界高科技产品都是在那个时候,甚至是在3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和“文革”时期相继问世的。这一系列惊人的伟大成就,不仅在当时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而且为改革开放的建设积累了重要经验和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 二.农业成就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50年中国农业生产状况是:

2018年春岳麓版八年历史下册18《国防建设》word随堂练习

历史:第18课国防建设同步训练(岳麓版八年级下) 自主广场 我夯基我达标 1.新中国成立后,加强人民军队的建设不包括() A.革命化 B.正规化 C.军事化 D.现代化 思路解析: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际风云形势变幻莫测,虽是在和平年代,我们的部队也要有清醒的头脑和意识,要加强部队的革命化建设。为适应高科技时代和现代战争的需要,人民军队必须加强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 答案:C 2.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支部队——华东军区海军部队成立于() A.辽宁旅顺 B.山东青岛 C.江苏泰州 D.浙江宁波 思路解析:1949年4月,为了配合陆军解放沿海岛屿和台湾,在江苏泰州组建了海军第一支部队——华东军区海军部队。从此解放军开始有了自己的海军。 答案:C 3.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时,担任空军司令员的是() A.萧劲光 B.刘亚楼 C.陈毅 D.粟裕 思路解析:1949年11月,中央军委从陆军抽调官兵组成空军部队,刘亚楼任空军司令员。答案:B 4.1956年,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决策,由谁主管国防尖端武器的研制和生产() A.罗容桓 B.叶剑英 C.徐向前 D.聂荣臻 思路解析:1956年,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决策,聂荣臻主管国防尖端武器的研究和生产。答案:D 5.规定每个公民都有依法服兵役义务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思路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五条“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因此,规定每个公民依法服兵役的法律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A 6.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舰队的构成是() ①北海舰队②东海舰队③南海舰队④海军航空和海防部队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思路解析:人民海军成立于1949年4月海军下辖北海、东海、南海三个舰队及海军航空和海防部队。 答案:B 7.下面有关我国科技事业成就按先后正确的排序是() ①发射“亚洲1号”卫星火箭顺利升空②核潜艇水下发射火箭成功③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 A.③①② B.①②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 思路解析:1966年10月,我国首次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1990年首次为国外用户发射“亚洲1号”卫星运载火箭顺利升空。1988年中国核潜艇水下发射火箭成功。 答案:C 8.(2005山东莱芜)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20世纪() A.50年代中期 B.50年代末期 C.60年代中期 D.60年代末期 思路解析: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故应是60年代中期。 答案:C 我综合我发展 9.50年代以来,我国为何要发展尖端武器() ①打破帝国主义国家核垄断和核威胁②是科技强军、强化国防建设的需要③为了炫耀自己的国力④保卫国家的安全,维护世界的和平

【范文】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教案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教案 第五学习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我国在国防建设和国际交往中的重大事件、发展状况及辉煌成就。在国防建设中,人民军队实施质量建军、科技强军的战略,在短短50多年间,实现了由单军种向多军种多兵种的转变,实现了单兵种军队向合成化军队的转变。同时,实现了全方位立体防御攻击体系的建构。在外交中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世界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处理相互关系的准则。爱祖国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第15课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的成功研制和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建制;国产飞机的不断更新换代和战略导弹的威慑力量掌握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导弹部队建立的历史及其发展壮大的趋势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获取信息有效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收集整理海、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过程的资料,体验国威军威讨论探索钢铁长城形成的原因,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祖国民族日益强大与军力增长的相互作用,标志着新中国国际地位正在不断提高起来,成为炎黄子孙振奋精神、继续图强的强大动力国防观念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

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青年学生应该树立起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教学重点 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和发展教学难点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教学思路课前指导学生查阅网站、书报,搜集资料,了解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过程,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获得知识。1、 针对学生对军事的了解不是太多的情况,教师应补充材料,充分利用图片,让学生从对比中直观感受国防现代化的进程。2、 利用教学内容挖掘情感教育的内涵,如通过对“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等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增强民族责任感,树立国防意识,激励同学们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奋发努力,报效祖国。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讨论回答:导弹与炮弹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联系:都要经过发射操作。区别:导弹与炮弹相比,科技含量高许多,威力也大了许多。)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从“小米加步枪”的“土八路”,到炮兵部队的建立,再到导弹部队的形成,这说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我们的钢铁长城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我们可以从这个过程中了解到哪些有趣的历史知识和军事知识呢?请大家阅读

新形势下中国国防与国防科技

新形势下中国国防与国防科技 课程背景: 国防建设与国防科技关系着国家的生死存亡,中国的国防安全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障,那么在新形势,我国国防安全和国防科技有哪些特征呢?本课程一一为您揭晓。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新形势下的国防 第一节:积极推进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一、实现中国梦对军队来说就是实现强军梦 二、军队要担当起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重大责任 三、努力推动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发展 第二节:努力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一、强军目标是引领我军建设发展的战略抉择 二、强军目标明确了“军队的样子” 三、把强军目标要求贯彻到部队建设各领域全过程 第三节: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和掌握部队 一、政治工作永远是我军的生命线 二、提高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自觉和实际能力 三、紧紧围绕强军目标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四、全面加强军队党的建设

五、切实解决“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 第四节: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一、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的根本的标准 二、与时俱进地创新军事战略指导 三、坚持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带动现代化建设 四、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 五、建设高素质军事人才和干部队伍 第五节: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一、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回避不了的一场大考 二、牢牢把握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指导原则 三、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 四、坚定意志推进改革自觉投身改革 第六节: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一、建立国家层面军民融合发展机制 二、完善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体系 三、加强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 四、进一步拓展军队保障社会化领域 第二部分:国防科技

第一节:中国陆军的发展 一、万国武器库时期 二、仿造研发时期 三、自主研发时期 四、机械化信息化的未来中国路局 第二节:中国空军的发展 一、依靠苏联时期 二、仿造研发时期 三、自主研发实现弯道超越 四、路漫漫需继续奋斗 第三节:中国海军的发展 一、大国小海军时期 二、积累仿造期 三、突破爆发期 四、与美军还有不少差距 第四节:火箭军的发展 一、自力更生的艰难发展 二、强大崛起的大国利器 三、三足鼎立的世界位置

论中国国防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论中国国防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摘要:国家的经济实力,稳定的政局,政治开明,武器装备,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团结统一是强大国防的精神支柱。 从古至今,有国就有防,囯无防而不立,民无兵而不安。可见国防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如果一栋华丽的房子缺少了一把锁它在不久就会被洗劫一空,同样一个国家只有建立自己强大的国防力量,才不会受制于人,任人鱼肉。 我国国防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1世纪,伴随着国家的建立,国防也随之出现。国防历史也先后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荣辱、兴衰告诉我们:兵者,国之大事,虽可百年不用,但不可一日无备。纵观中国历史,凡是国泰民安,必为兵之强人;凡是丧权辱国,必是兵之弱者。作为世界军事与建筑史上奇迹的万里长城就是国防的一个鲜活的实例。斯时秦刚统一中国,四夷虎视眈眈,天下很不太平。为了强国御辱,秦始皇派遣蒙恬修筑了这座举世无双的宏伟工程,北御匈奴。长城也成了中国人抵抗侵略,保家卫国的精神象征。 在秦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乱不断。国防一直被各诸侯国当作头等大事来看待,国家财政收入的很大比例都投入到了军队建设。孰欲胜于诸侯,必先兵之强人。秦在统一六国之前就深谙此道,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军队一跃成为了七国之中另人谈之色

变的虎狼之师。众所周知,秦发源于甘肃一带,原属西域游牧民族一支。资源匮乏,不及泱泱之楚国;人才短缺,比不了济济之齐国。可是秦之统治者高瞻远瞩,从本国国情出发,实施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国策。短短几十年的光阴,秦国便横扫六国。大诗人李白有诗寓此“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中国国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随着奴隶制国家夏王朝的出现,国防便产生了。中国古代国防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到清王朝中国开始了屈辱的国防历史,进入近代中国受到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国家利益严重损害,随着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新中国的诞生,我国才摆脱了被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的命运,新中国建立后又陷入了资本主义列强的重重包围,并进行了多次对外战争,在中共的英明领导下都取得了胜利,有力的维护了民族独立和国防安全。下面谈几点中国国防历史留给我们的启示。 一、经济实力决定国防力量 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往往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因为它可以从庞大的国民收入获取更多资源来投入到国防建设上,如果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力弱,但还要把大量的资源通入到国防里,透支财政,是国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那这个政府里倒台已经不远了,新中国初期由于八年内战,国民经济凋敝,党面临着艰巨的任务,既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又要应对国外反动势力的颠覆,最终党英明决断将国防建设放在首位,巩固了新生政权,但在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受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