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河南城建学院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课程名称: 《路基路面工程》

题目:某高速公路路面结构设计

专业: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 072410232

指导教师:

开始时间: 2013 年6 月8日

完成时间: 2013 年 6月14 日

课程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3

1.1、设计时间和地点3

1.2、设计目的和要求3

1.3、设计资料3

1.4、设计依据3

1.5、设计方法和步骤3

1.5、设计成果的编制4

1.6、评分标准及成绩评定4

1.7、设计指导教师及分组情况6

二设计资料6

三、沥青路面设计7

3.1、完成轴载当量换算7

3.2、验算半刚性材料结构层底拉应力9

3.3、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10

3.4、隔层材料的抗压模量及劈裂强度10

3.5、设计指标的确定11

3.6、设计资料总结11

3.7、确定水泥稳定碎石层厚度12

四、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15

4.1、换算标准轴载作用次数15

4.2、初拟路面结构17

4.3、路面材料参数的确定17

4.4、荷载疲劳应力18

4.5、温度疲劳应力19

4.6、防冻厚度检验和接缝设计20

五.设计小结 (21)

参考文献20

附图一 (21)

附图二22

一设计任务

1.1、设计时间和地点

1.时间: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第15周

2.地点:10#B501

1.2、设计目的和要求

1.目的:《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是交通工程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对所学本课程专业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综合运用,能进行道路路基、路面结构的设计和计算。进而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巩固和融会贯通。

2.要求:在给定条件下,依据标准和规范合理进行路基、路面结构设计,写出计算书,并绘制相关图纸。

1.3、设计资料

1、道路沿线地质情况;

2、交通量及道路等级;

3、以上资料进行了分组,见附表(设计资料分组表),请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班级和学号选择对应的资料进行设计。

1.4、设计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5、《路基路面工程》教材邓学钧主编

6、《公路路基设计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6. 北京

7、《公路设计手册 - 路面》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 北京。

1.5、设计方法和步骤

1、沥青路面设计

计算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确定道路的交通等级,选定设计年限及车道系数;计算使用年限内累计当量轴次;确定设计弯沉值Ld;确定各路段干湿类型和路基与各层的回弹模量值;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按三层体系理论计算路面厚度,确定采用方案,并验算防冻厚度;绘制路面结构图。

2、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水泥标准荷载的作用次数;确定交通量分级,选定设计年限及轮迹横向分布系数;计算设计使用年限内累计当量轴次;初拟路面结构,包括结构层次、类型和材料组成,各层的厚度、面板平面尺寸和接缝构造;确定材料参数,确定混凝土的设计弯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基层垫层和路基的回弹模量,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和计算回弹模量;计算荷载疲劳应力(查应力计算图得最大荷载应力;定接缝传荷系数,综合系数;计算荷载疲劳应力;计算温度应力);由自然区划选最大温度梯度;按路面结构和板平面尺寸计算最大温度梯度时的翘曲温度应力,最后计算温度疲劳应力;检验初拟路面结构(按γr(σpr+σtr)≤fr公式检验,如不满足,重拟路面结构,重新计算,直到满足要求为止。计算厚度取整至厘米。);画出最后选定的路面结构图。

1.5、设计成果的编制

1、设计计算书:整理设计过程中的计算形成设计计算书,并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以及相关的示意图和表格。

2、绘制结构图纸:路面结构布置图。

1.6、评分标准及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成绩根据平时考勤、设计成果质量按五级记分评定方法评定。凡成绩不及格者,必须重修。平时考查主要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态度、是否独立完成设计等几方面。设计成果的检查,着重检查设计图纸和计算书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课程设计的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参考标准如下:

1.7、设计指导教师及分组情况

1、张会远 0724101班

2、尹振羽李锐铎 0724102班

3、夏英志李辉 0724103班

二设计资料

三、沥青路面设计

3.1、完成轴载当量换算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表示为BZZ-100。标准轴载的计算参数按表3-1确定。

表3-1 标准轴载计算参数

当以设计弯沉值设计指标及沥青基层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凡前、后轴轴载大于25kN 的各级轴载i P 的作用次数i n 均换算成标准轴载P 的当量作用次数

N 。

35.4211

)(

p

p n C C N i

i K

i ∑==

式中:N — 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的标准轴载的当量次数;

i n —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换算次数(次/日); P — 标准轴载(kN )

; i P — 各种被换算车型的轴载(kN )

; 1C — 轴数系数;

C 2— 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0,四轴组为0.38;

K — 被换算车型的轴载级别。

当轴间距离大于3m 时,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当轴间距离小于3m 时,双轴或多轴的轴数系数按下面公式计算:

()11 1.21C m =+-

式中:m —轴数。

该公路为高速公路,设计年限为t=15年,定为双向六车道,所以车道系数为0.35η=。轴载的有效值为25kN ~130kN 。

轴载当量换算表如下

因设计年限为15年,设计年限内交通量平均增长率为前八年为 9% ,八年后为 3%,车道系数为0.35η=,所以标准轴载数为:

前八年:

102.235.078.157109

.0365

]1)09.01([365

]1)1([688e 8.1?=???-+=??-+=

ηγ

γN N t 次

后七年:

47.295903.109.178.17.1=??=N N 次

104.335.047.295903

.0365

]1)03.01([365

]1)1([6

77e 7.1?=???-+=??-+=

ηγ

γN N t 次

则,

687e e 106.5?=+=e N N N 故其交通状况为中等交通。 3.2、验算半刚性材料结构层底拉应力

当以半刚性基层和底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凡轴载大于25KN 的各级轴载i P 的作用次数i n 均按下式换算成标准轴载P 的当量作用次数'N 。

8'

21'1'

)(p

p n C C N i

i K

i ∑==

式中:'N — 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的标准轴载的当量次数;

i n —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换算次数(次/日); P — 标准轴载(kN )

; i P — 各种被换算车型的轴载(kN )

; 1'C —轴数系数;

2'C —轮组系数,双轮组为1.0,单轮组为18.5,四轮组为0.09。

当轴间距离大于3m 时,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当轴间距离小于3m 时,双轴或多轴的轴数系数按下面公式计算:

)1(21'

1-+=m C

式中:m —轴数。

轴载当量换算见下表

设计年限内累计当量轴数为 前八年:

106.235.013.183109

.0365

]1)09.01([365

]1)1([688e 8.1'

?=???-+=??-+=

ηγ

γ‘

N N t 次

后七年:

47.295903.109.17'

8.1'

7.1=??=N N 次 6

157e 104.335.047.295903

.0365

]1)03.01([365

]1)1([7.1'

?=???-+=??-+=ηγ

γ‘

N N t 则,

67e e8e 100.6?=+=N N N ’

次 3.3、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

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并考虑沿途材料供应(碎石、砂砾石、粉煤灰、矿渣、炉渣、石灰、水泥等材料),路面结构层采用沥青混凝土(25cm ),基层用水泥稳定碎石(厚度待定),垫层用水泥石灰砂砾土(17cm )。表面层用细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6cm ),中面层用中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8cm ),下面层用粗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11cm )。 3.4、隔层材料的抗压模量及劈裂强度

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可据查表得,各结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及劈裂强度见下表

其中由土基的回弹模量的确定,该去为IV 2区,假定其为中湿状态,其平均稠度为 1.00c ω=,则土基回弹模量为42.5MPa 。 3.5、设计指标的确定

1、设计弯沉值的确定

公路为高速公路,则公路等级系数c A 取1.0;面层是沥青混凝土,则面层类型的系数s A 取1.0;路面结构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则路面结构类型系数b A 取1.0。

0.2600d e c s b l N A A A -=

式中: d l — 设计弯沉值

e N — 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年标准轴载作用次数 c A — 公路等级系数,一级公路为1.0 s A — 面层类型系数,沥青混凝土面层为1.0 b A — 基层类型系数,半刚性基层为1.0

a 、当以设计弯沉值设计指标及沥青基层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

)01.0(82.260.10.10.1)1056.0(60060072

.02

.0mm A A A L B s c e d N 单位:=?????==-- b 、当以半刚性基层和底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

)

01.0(45.260.10.10.1)

1060.0(60060072

.02

.0mm A A A L B s c e

d N 单位:=?????==-- 2、各层材料层底容许拉应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s

R s

k σσ=

式中 : s σ— 路面结构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Mpa );

R σ— 路面结构材料的容许拉应力,即该材料能承受设计年限e N 次加载

的疲劳弯拉应力(Mpa );

s k — 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对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75.2/09.022.0==Ac Ne Ks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类的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95.1/35.011.0==Ac Ne Ks

表2-5 结构层容许弯拉应力

3.6、设计资料总结

设计弯沉值为)(单位:m m 82.26L d =,相关资料见下表

3.7、确定水泥稳定碎石层厚度

多层体系换算图示见下图

新建路面结构厚度计算

公 路 等 级 : 高速公路 新建路面的层数 : 5

标 准 轴 载 : BZZ-100

E 1=1400MPa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水泥稳定碎石

E 2=1200MPa E 3=1000MPa E 4=1500MPa 水泥石灰砂砾土

E 5=1300MPa E 0=42.5MPa

路表弯沉值计算图式

路面设计弯沉值 : 26.82 (0.01mm)

路面设计层层位 : 5

LD= 26.82 (0.01mm)

H( 4 )= 15 cm LS= 23.2 (0.01mm)

由于设计层厚度 H( 4 )=Hmin时 LS<=LD,

故弯沉计算已满足要求 .

H( 4 )= 15 cm(仅考虑弯沉)

按容许拉应力验算设计层厚度 :

H( 4 )= 15 c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15 c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15 cm(第 3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15 cm(第 4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15 cm(第 5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

H( 4 )= 15 cm(仅考虑弯沉)

H( 4 )= 15 c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验算路面防冻厚度 :

路面最小防冻厚度 50 cm

验算结果表明 ,路面总厚度满足防冻要求 .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6 cm

---------------------------------------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8 cm

---------------------------------------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11 cm

---------------------------------------

水泥稳定碎石 25 cm

---------------------------------------

水泥石灰砂砾土 17 cm

---------------------------------------

根据规范知:在季节性冰冻地区的中湿、潮湿路段,路面设计应进行防冻厚度的检验,如小于规范定的最小防冻厚度时,应增设或加垫层使路面总厚度达到要求。路面结构层总厚度h=6+8+11+25+17=67cm,大于最大冰冻深度60cm,所以不考虑冻层深度。

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图见附图1.

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图1

四、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4.1、换算标准轴载作用次数

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以汽车轴重为100kN 的单轴荷载作为设计标准轴载,表示为BZZ —100。凡前、后轴载大于500KN (单轴)的轴数均应换算成标准轴数,换算公式为:

161

()100n

i s i i i p

N N α==∑

式中: s N — 100KN 的单轴—双轮组标准轴数的通行次数; i P — 各类轴—轮型;级轴载的总重(KN )

; n — 轴型和轴载级位数;

i N —各类轴—轮型i 级轴载的通行次数;

i α—轴—轮型系数。

单轴—双轮组:0.1=i δ 单轴—单轮组:43

.031022.2-?=i

i P δ 双轴—双轮组:22.051007.1--?=i i P δ 三轴—双轮组:22

.081024.2--?=i

i P δ

标准轴载换算表见下表

则设计年限内设计车道的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γ

η

γ??-+=

365]1)1[(t s e N N

式中: e N — 标准轴载累计当量作用次数; t — 设计基准年限查规范为30年; γ—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η— 临界荷位处的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如下表3-2,本路面取0.2。

前八年:

γ

η

γ??-+=

365]1)1[(88e t s N N

次)(1085.13109

.02.0365]1)09.01[(74.163748?=??-+?=

后22年:

(次)67.308303.109.178s 22s =??=N N

γ

η

γ??-+=

365]1)1[(2222e t s N N

次)

(1041.68703

.02.0365]1)03.01[(67.308348?=??-+?=

(次)4

22e 8e e 1026.823?=+=N N N

因为交通量100×104次<823.26×104次<2000×104次,故可知交通属于重交通。 双向六车道车道分布系数为0.60。 4.2、初拟路面结构

由表可知相应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变异水平等级为低级,根据高速公路、重交通等级和低级变异水平等级,由表可知初拟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为250mm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200mm ,无机及合料稳定土垫层厚度为150mm ;水泥混凝土上面层板平面尺寸长为4m ,宽从中央分隔带至路肩为4m,4m,3.75m,纵缝设水平拉杆,横缝设传力杆的假缝,水泥混凝土设假缝,间距为4m 。 4.3、路面材料参数的确定

由表知普通混凝土面层弯拉强度标准值为 5.0r f MPa =,相应弯拉弹性模量标准值为31c E GPa =;由表知路基回弹模量为40MPa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垫层回弹模量为600Mpa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回弹模量为1300MPa ,土基回弹模量为

033.5E MPa =。

计算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12

21122123

2131)1(4)(12-++++=h E h E h h E h E h D x

22

22112222

22

120.156000.2130010480.150.2x h E h E E MPa MPa h h +?+?===++

=

332113000.26000.15(0.20.15)11

()12413000.26000.15

-?+?+++?? =3.08MN m

31

)12(X x x E D h ==1

312 3.08(

)1048?=0.328m 32.4)301048(51.1122.6])(

51.11[22.645.045.00=??????-=-=--E E a x 80.0)30

1048(44.11)(

44.1155

.055.00=-=-=--E E b x Mpa E E E ah E x b

x t 174)301048(30328.032.4)(80.031

00=???==

4.4、荷载疲劳应力

普通混凝土面层的相对刚度半径为:

755.01743100025.0537.0537.03

13

1=??? ????=???

?

??=t c

E E h γ 根据一级公路、重交通,由《路基路面工程》查得初拟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为0.25m 。 由下列公式求得:

3537.0t c E E =γ26.0077.0-=h ps γσ

ps c r f p k k k σσ=057.0e f N k =

式中 γ— 混凝土板的相对刚度半径(m ); H — 混凝土板的厚度(m );

E c — 水泥混凝土的弯沉弹性模量(Mpa ); σp — 标准轴载P s 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疲劳应力(Mpa );

k r — 考虑接缝传荷能力的应力折减系数,纵缝为设杆拉的平缝,

k r =0.87 ~0.92,纵缝为不设杆拉的平缝或自由边界k r =1.0,纵缝为设杆拉的企口缝,k r =0.76 ~0.84,;

k c — 考虑偏载和动载因素对路面疲劳损坏影响综合系数,按公路

等级查下表3-3;

表3-3 综合系数k c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四级公路

k c 1.30

1.25

1.20

1.10

σps — 标准轴载P s 在四边自由板的临界荷载处产生的荷载应力(Mpa )。

Mpa h ps 041.125.0755.0077.0077.0226.0=??==--γσ,48.2057.0==e f N k

根据公路等级,考虑偏载和动载等因素对路面疲劳损坏影响的综和系数

30.1=c K 则荷载疲劳应力为:ps c r f p k k k σσ==2.48?0.87?1.30?1.041=2.92Mpa

4.5、温度疲劳应力

查表知IV 2区的最大温度梯度取89﹙℃/m ﹚,板长为4m ,则L/r=4.0/0.755=5.30,由普通混凝土板厚h=0.25m ,查温度应力系数图知Bx=0.68,最大温度梯度式混凝土板的温度翘曲应力为

2x g c c tm

B hT E ασ==

29.22

68.08725.031000100.15=?????-Mpa 温度疲劳应力系数K t ,查表知IV 2区a=0.841,b=0.058,c=1.323,则

53.0])(

[=-=

b f a f k

c r

tm

tm

r

t σσ

温度疲劳应力为,Mpa k tm t t 21.129.253.0=?==σσ 。

由表知高速公路安全等级为一级,相应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变异水平等级为低级,目标可靠度为95%,再据目标可靠度及变异水平知可靠度系数为20.1=r γ。

()Mpa f Mpa r tr pr r 0.596.4)21.192.2(20.1=<=+?=+σσγ,满足条件,故普通混凝

土面层厚度为0.25m ,可承受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及温度应力综合疲劳作用。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图见附图2.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图2

4.6防冻厚度检验和接缝设计

﹙1﹚防冻厚度检验

由《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知,路面防冻厚度为0.6m,而设计路面总厚度为0.76m,由于0.6m<0.76m,故满足设计要求。

﹙2﹚接缝设计

为避免由温度产生的应力破坏,所以,在混凝土板中设置横缝与纵缝,这段路为重交通,缝中设拉杆,拉杆长0.7m,直径14mm,每隔70cm设置一个。

①横向胀缝

缝隙宽20mm,缝隙上部5cm深度内浇填缝料拉杆的半段固定在混凝土内,另

一半涂以沥青,套上长约10cm的塑料套筒,筒底与杆端之间留有3cm空隙,用木屑与弹性材料填充。

②横向缩缝

缩缝采用假缝,缝隙宽5mm,深度为5cm.

③施工缝

施工缝采用平头缝或企口缝的构造形式,缝上深5cm,宽为5mm的沟槽,内浇

填缝料。

④横缝的布置

缩缝间距一般为5m,混凝土路面设置胀缝。

⑤纵缝的设置

在平行于混凝土路面行车方向设置纵缝,缝间距 3.75cm,设置为假缝带拉杆形式,

缝的上部留有5cm的缝隙,内浇注填缝料,缝与横缝一般做成垂直正交,使混凝土具有90°的角隅。

混凝土框架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嘉应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设计 设计题目: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班级:土木1301 姓名:健文 学号: 133120001 指导老师:王莺歌

目录 一、设计任务 (1) 1设计容 (1) 2设计条件 (2) 二.框架结构计算过程 (2) 1.平面布置 (3) 2.结构计算简图 (4) 3.力计算 (5) (1)恒荷载计算 (5) (2)活荷载计算 (8) (3)荷载转化 (9) (4)水平荷载计算 (15) (5)弯矩调整 (21) (6)力组合 (23) 三.构件配筋计算 (32) 1.梁的设计 (29) 2.柱的设计 (35) 四.绘制框架结构施工图 (45)

1 设计题目 某办公楼是五层框架结构,建筑平面图如附图所示。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设计该办公楼。选第②榀框架进行设计。 根据学号选择自己的跨度

2 设计资料 (1) 设计标高:层高3.300m ,室设计标高000.0±m ,室外设计标高-0.600m ,基础 顶面离室外地面为600mm 。 (2) 屋面楼面荷载:恒载1.5 kN/m 2(不包括板结构自重),活载2kN/m 2。 (3) 梁上墙荷载:8kN/m 。 (4) 基本风压:20/60.0m KN w =(地面粗糙度为B 类)。 3 设计容 (1)结构布置及主要构件尺寸初选。 (2)荷载计算。计算第②榀框架的梁柱承受的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 (3)力计算。使用弯矩二次分配法或分层法计算竖向荷载,使用D 值法计算水平荷载。 (4)力组合。考虑永久荷载控制,可变荷载控制情况。 (5)框架的梁柱截面设计。进行正截面、斜截面配筋计算。 (6)绘制一榀框架的结构施工图。 4 提交成果 (1)多层框架设计计算书。 (2)一榀框架结构施工图。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指导老师:刘雁 班级:建学0901班 学生姓名:张楠 学号: 091402110 设计时间: 2012年1月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学系

目录 1、设计任务书———————————3 2、设计计算书———————————5 3、平面结构布置——————————5 4、板的设计————————————6 5、次梁的设计———————————8 6、主梁的设计———————————12

一、设计题目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二、设计资料 1.扬州大学图书馆, 层高均为5.0米,开间5米,进深6.6米。试设计第三层楼盖。楼盖拟采用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采用HRB400。 2.楼面做法:楼面面层为20mm厚1:2水泥白石子磨光打蜡,找平层为20mm厚1:3水泥砂浆,板底为20mm厚混合砂浆抹灰。 三、设计内容 1.结构布置 楼盖采用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方案,确定梁板截面尺寸。 2.板的计算 (1)确定板厚 (2)计算板上荷载 (3)按照塑性理论计算板的内力 (4)计算板的配筋

3.次梁计算 (1)确定次梁尺寸 (2)计算次梁上荷载 (3)按照塑性理论计算次梁内力 (4)计算次梁配筋 4.主梁计算 (1)确定主梁尺寸 (2)计算主梁上荷载 (3)按照弹性理论计算主梁内力,应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及调幅 (4)绘制主梁内力包罗图 (5)计算主梁的配筋,选用只考虑箍筋抗剪的方案 (6)绘制主梁抵抗弯矩图,布置钢筋 5.平面布置简图

成果应包括: 1.计算书 (1)结构布置简图 (2)板和次梁的内力计算,配筋 (3)主梁的内力计算,内力包络图,配筋 2.图纸 (1)绘制结构平面布置图(包括梁板编号,板配筋),比例1:100(2)绘制次梁配筋图(包括立面、剖面详图),比例1:50,1:20 (3)绘制主梁弯矩包罗图、抵抗弯矩图及配筋图(包括立面、剖面详图),比例1:50,1:20 (4)设计说明

84.4m单线铁路下承式栓焊简支钢桁梁桥--课程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钢桥课程设计 单线铁路下承式栓焊简支钢桁梁桥 课程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电话: 电子邮件: 指导老师:杨雷 设计时间:2014年

目录 第一章设计资料 (3) 第一节基本资料 (3) 第二节设计内容 (3) 第三节设计要求 (4) 第二章主桁杆件内力计算 (4) 第一节主力作用下主桁杆件内力计算 (4) 第二节横向风力作用下的主桁杆件附加力计算 (8) 第三节制动力作用下的主桁杆件附加力计算 (9) 第四节疲劳内力计算 (10) 第五节主桁杆件内力组合 (11) 第三章主桁杆件截面设计 (14) 第一节下弦杆截面设计 (14) 第二节上弦杆截面设计 (16) 第三节端斜杆截面设计 (17) 第四节中间斜杆截面设计 (19) 第五节吊杆截面设计 (20) 第六节腹杆高强度螺栓计算 (23) 第四章弦杆拼接计算和下弦端节点设计 (24) 第一节 E2节点弦杆拼接计算 (24) 第二节 E0节点弦杆拼接计算 (25) 第三节下弦端节点设计 (26) 第五章挠度计算和预拱度设计 (28) 第一节挠度计算 (28) 第二节预拱度设计 (29) 第七章设计总结 (30)

第一章设计资料 第一节基本资料 1设计规范: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2-2005)。 2结构轮廓尺寸:计算跨度L=84.4m,钢梁分10个节间,节间长度d=L/10=8.44m,主桁高度H=11d/8=11×8.44/8=11.605m,主桁中心距B=5.75m,纵梁中心距b=2.0m,纵梁计算宽度B0=5.30m,采用明桥面、双侧人行道。 3材料:主桁杆件材料Q345q,板厚 40mm,高强度螺栓采用40B,精制螺栓采用BL3,支座铸件采用ZG35II、辊轴采用35号锻钢。 4 活载等级:中—活载。 5恒载 (1)主桁计算 桥面p1=10kN/m,桥面系p2=6.29kN/m,主桁架p3=14.51kN/m, 联结系p4=2.74kN/m,检查设备p5=1.02kN/m, 螺栓、螺母和垫圈p6=0.02(p2+ p3+ p4),焊缝p7=0.015(p2+ p3+ p4); (2)纵梁、横梁计算 纵梁(每线)p8=4.73kN/m(未包括桥面),横梁(每片)p9=2.10kN/m。 6风力强度W0=1.25kPa,K1K2K3=1.0。 7工厂采用焊接,工地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人行道托架采用精制螺栓,栓径均为22mm、孔径均为23mm。高强度螺栓设计预拉力P=200kN,抗滑移系数μ0=0.45。 第二节设计内容 1. 主桁杆件内力计算:包括主力(恒载和活载)作用下主桁杆件的内力计算、横向附加力作用下主桁杆件的内力计算、纵向制动力作用下主桁杆件的内力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报告计算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宾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采用柱下桩基础,首层柱网布置如附件所示,试按要求设计该基础。 (二)设计资料 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岩土层按成因类型自上而下划分:1、人工填土层(Q m1);2、第四系冲积层(◎); 3、残积层(Q1);4、白垩系上统沉积岩层(K)。 各土(岩)层特征如下: 1)人工填土层(c m1) 杂填土: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含较多建筑垃圾(碎砖、碎石、余泥等)。本 层重度为16kN/nt松散为主,局部稍密,很湿。层厚 1.50m。 2)第四系冲积层(c a1) ②-1淤泥质粉质粘土:灰黑,可塑,含细砂及少量碎石。该层层厚 3.50m。 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为:3 =44.36%; p = 1.65 g/cm3; e= 1.30 ; I L= 1.27 ; Es= 2.49MPa;C= 5.07kPa,? = 6.07 °。 承载力特征值取f ak=55kP& ②-2粉质粘土:灰、灰黑色,软塑状为主,局部呈可塑状。层厚 2.45m。 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为:3 = 33.45%; p = 1.86 g/cm3; e= 0.918;l L=0.78; Es=3.00Mpa C=5.50kPa,①=6.55 °。 ②-3粉质粘土:褐色,硬塑。该层层厚 3.4m。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 3 为:3 = 38.00% ; p = 1.98 g/cm ; e= 0.60;I L=0.20; Es=10.2MPa。 3)第四系残积层(Qf) ③-1粉土:褐红色、褐红色间白色斑点;密实,稍湿-湿。该层层厚2.09m。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桩基础设计 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商住楼,其基础设计拟采用桩基础。 二、设计内容 1、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2、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3、确定桩数、桩位布置,拟定承台底面尺寸; 4、确定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5、桩顶作用验算、桩基沉降验算和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6、承台设计; 7、绘制桩基施工图(桩的平面布置图、承台配筋图、桩截面配筋图)。 三、设计资料 1、基础顶面的内力标准值、柱截面尺寸根据学号(括号内数字)按表1选取。 地基分组见表2。 表1

表2 2、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主筋可选HRB400,HRB335,箍筋为HPB300。 四、设计要求 1、计算内容完整,计算正确,有必要的示意图。 2、计算书装订:封皮、任务书、计算书,格式采用统一模板,可电子录 入后打印(单面或双面打印均可),也可手写但不得用铅笔书写。 3、计算书部分表述符合专业要求。所有示意图、表格都有编号,安排在 正文引用的附近位置。示意图线条规整、字迹清楚、整洁。 4、施工图符合建筑制图规范的要求。

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学号:19 基础顶面内力标准值: 柱截面尺寸:地基分组:(D) 土层(厚度m):杂填土:1.7m,粉质粘土:2.1m 饱和软粘土:5.4m,粘土:>7m 混凝土采用C30,主筋选用HRB400级,箍筋为 HPB300级 二、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采用第四层粘土为桩端持力层,持力层的单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采用端承摩擦型方桩,几何尺寸为,桩长为8.5m,桩端嵌入持力层1m,桩顶嵌入承台0.1m,承台埋深1.8m。 三、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纸

一、设计资料 温州地区某一单跨厂房总长度60m,纵向柱距6m,跨度18m。建筑平面图如图1所示。 1.结构形式: 钢筋混凝土柱,梯形钢屋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屋面坡度i=1/10; L为屋架跨度。地区计算温度高于-200C,无侵蚀性介质,屋架下弦标高为18m; 厂房内桥式吊车为1台30t(中级工作制)。 2. 屋架形式及材料: 屋架形式、几何尺寸及内力系数(节点荷载P=1.0作用下杆件的内力)如附图2所示。屋架采用的钢材为Q235钢,并具有机械性能: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180℃冷弯试验和碳、硫、磷含量的保证;焊条为E43型,手工焊。 3. 荷载标准值(水平投影面计) ①永久荷载: 三毡四油(上铺绿豆砂)防水层 0.5 KN/m2 水泥砂浆找平层 0.5 KN/m2 保温层0.55 KN/m2 一毡二油隔气层 0.05 KN/m2 水泥砂浆找平层 0.4 KN/m2 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 1.4 KN/m2 屋架及支撑自重:按经验公式0.120.011 q L =+计算: 0.318 KN/m2 悬挂管道: 0.15 KN/m2 ②可变荷载: 屋面活荷载标准值:2 7.0m kN / 雪荷载标准值: 0.35KN/m2 积灰荷载标准值: 1.2 KN/m2 厂房平面图

.51507.5 9 内力系数图 二、屋盖支撑布置 1、上弦横向水平支撑 上弦横向水平支撑布置在房屋两端的第二开间,沿屋架上弦平面在跨度方向全长布置。考虑到上弦横向水平支撑的间距大于60m,应在中间柱间增设横向水 平支撑。 2、下弦横向水平支撑 屋架跨度为18m,应在上弦横向水平支撑同一开间设置下弦横向水平支撑,

工程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辽宁工业大学 工程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工程结构课程设计(36组)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工程管理132班 学号:XXXXXXXXXX 学生姓名: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X 教师职称:教授 起止时间:2016.1. 4-2016.1.15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研室:结构教研室

目录 1.设计资料---------------------------------------------------------------1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1 3.板的设计-------------------------------------------------------------- 2 (1)荷载计算---------------------------------------------------------------2(2)计算简图--------------------------------------------------------------2(3)弯矩设计值------------------------------------------------------------3(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 4.次梁设计---------------------------------------------------------------4(1)荷载设计值-------------------------------------------------------------4(2)计算简图-------------------------------------------------------------- 4(3)内力计算---------------------------------------------------------------4(4)承载力计算------------------------------------------------------------5 5.主梁设计---------------------------------------------------------------6(1)荷载设计值-------------------------------------------------------------6(2)计算简图--------------------------------------------------------------6

课程设计计算书

四川理工学院课程设计 某综合楼给排水工程设计 学生:王玥 学号:12141020128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2012级1班 指导教师:陈妮 四川理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二○一五年一月

四川理工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某综合楼给排水工程设计》专业:给排水工程 班级:2012级1班学号:12141020128 学生:王玥指导教师:陈妮 接受任务时间 2014.12.01 教研室主任(签名) 1.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课程设计内容: (A)项目简介 根据有关部门批准的建设任务书,拟在某市修建一综合楼,地上9层,建筑面积约为8000㎡,建筑高度为28.50m。一层为商业用房,层高4.50米;二至九层为普通住宅,层高3.00米。 (B)设计资料 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设计任务书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自动喷水灭火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资料 建筑物各层平面图等。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用途及建设单位的要求,室内要设有完善的给排水卫生设备。生活供水要安全可靠,水泵要求自动启闭。该建筑物要求消防给水安全可靠,设置独立的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屋面雨水采用内排水系统。室内管道全部暗敷。 城市给水排水资料 1.给水水源 建筑以城市自来水管网作为给水水源。建筑物前面道路有一条市政给水可供接管,给水管管径DN200,常年水压不低于200Kpa。 最低月平均气温7℃,总硬度月平均最高值10德国度,城市管网不允许直接吸水。 2.排水条件 本地区有集中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率为85%,城市排水体制为雨水、污水分流制。市内生活污水需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本建筑右后方有一条市政污水管和一条市政雨水管预留的检查井可供接管。

钢桥课程设计

《钢桥》课程设计任务书《钢桥》课程设计指导书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道桥教研室 指导老师:赵建锋 2010年12月

《钢桥》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单线铁路下承式简支栓焊钢桁架桥上部结构设计 二、设计目的 1. 了解钢材性能及钢桥的疲劳、防腐等问题; 2. 熟悉钢桁架梁桥的构造特点及计算方法; 3. 通过单线铁路下承式简支栓焊钢桁架桥上部结构设计计算,掌握主桁杆件内力组合及计算方法;掌握主桁杆件截面设计及验算内容; 4. 熟悉主桁节点的构造特点,掌握主桁节点设计的基本要求及设计步骤; 5. 熟悉桥面系、联结系的构造特点,掌握其内力计算和强度验算方法; 6. 熟悉钢桥的制图规范,提高绘图能力; 7. 初步了解计算机有限元计算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 三、设计资料 1. 设计依据: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 2.1-2005) 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2008) 钢桥构造与设计 2. 结构轮廓尺寸: 计算跨度L= m ,节间长度d= 8 m ,主桁高度H= 11m ,主桁中心距B= 5.75m ,纵梁中心距b= 2.0m 。 3. 材料:主桁杆件材料Q345qD ,板厚≤40mm ,高强度螺栓采用M22。 4. 活载等级:中-活载。 5. 恒载: (1)主桁计算 桥面m kN p =1,桥面系m kN p =2,每片主桁架m kN p = 3, 联结系m kN p =4; (2)纵梁、横梁计算 纵梁(每线) m kN p = 5 (未包括桥面),横梁(每片) m kN p = 6。 6. 风力强度0.1,25.13212 0==K K K m kN W 。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报告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 11土木工程(专升本) 姓名: 学号: 完成日期: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 某多层工业建筑物平面如下图所示: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一、设计资料 1)楼面构造层做法:水泥砂浆地面(0.65KN/ m2)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5kN/m2); 20mm厚石灰砂浆抹底(17kN/m2); 2)可变荷载:Pk=6.0 kN/m2 3)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1.4(当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4kN/m2时,取1.3); 4)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5; 钢筋: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其余采用HPB235级钢筋;5)本建筑物位于非地震区,建筑物安全级别为二级,结构环境类别为一类。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的跨度为6.3m,次梁跨度为6.6m,主梁每跨布置两跟次梁,板的跨度为2.1m ,l02/l01=6.6/2.1=3.14,因此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2200/40=55.0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80mm,取板厚h=100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8~l0/12=6600/18~6600/12=366~550mm。考虑到楼面活荷载比较大,取h=500mm。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框架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5~l0/10=6600/15~6600/10=440~660mm,取h=600mm。截面宽度取为b=300mm。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 三、板的设计 1)荷载 板的恒荷载标准值:水泥砂浆地面(0.65KN/ m2)=0.65kN/m2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0.1*25=2.5kN/m2 20mm厚石灰砂浆抹底:0.020*17=0.34kN/m2 小计: 3.49 kN/m2取3.5 kN/m2 板的活荷载标准值:60.0kN/m2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1.4,因当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4kN/m2,所以取1.3。 于是板的恒荷载设计值:g=1.2*3.5=4.2kN/m2 活荷载设计值:q=1.4*6.0=8.4kN/m2 荷载总设计值:g+q=4.2+8.4=12.6kN/m2 1)计算简图 次梁截面为200*50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承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说明书 二零一三年六月 土木工程

某框架结构条形基础设计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威海近郊五层两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相当于七层以上民用建筑),车间有三排柱,柱截面尺寸为400×600mm2,平面图如图1。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荷载特征值如表1,弯矩作用于跨度方向。室内外高差0.30m。 图1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图 表1 荷载效应特征值 二、地质资料 1.综合地质柱状图如表2,地下水位在细砂层底,标准冻深为2m; 2.冻胀类别为冻胀。

表2 综合地质柱状图 三、设计要求 1.设计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2.计算该条形基础相邻两柱的沉降差; 3.绘制基础平面图(局部),基础剖面图,配筋图。 四、设计步骤 1.考虑冻胀因素影响确定基础埋深; 2.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修正; 3.计算基础底面尺寸,确定基础构造高度; 4.计算条形基础相邻两柱的沉降差; 5.按倒梁法计算梁纵向内力,并进行结构设计; 6.计算基础的横向配筋及翼缘高度; 7.绘制施工图。

五、工作量 1. 设计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2. 计算该条形基础相邻两柱的沉降差; 3. 完成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4. 完成铅笔绘制2号施工图一张; 5. 配合教师安排进行答辩。 六、内力计算 (一) 确定基础埋深 根据地质资料进入土层1.2m 为粘土层,其基本承载力特征值为147kPa ak f =,可知其为最优持力层,基础进入持力层大于30cm 。又有考虑冻胀因素的影响,根据规范可知,其设计冻深d z 应按下式计算:0 2.0 1.00.90.95 1.71m ...zs zw ze d z z ψψψ=???==,基础 埋深应在设计冻深以下,据此可初步确定基础埋深为2.3m 。根据基础埋深 2.3m>0.5m d =需进行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的深度修正,持力层为黄褐色粘性土层。液性指数 2618 0.50.853418 p L L p w w I w w --= = =<--,又0.70.85 e =<,查表可得,承载力修正系数0.3, 1.6b d ηη==,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m γ= 317 1.2190.8 17.8kN/m 2.0 ?+?=, 条形基础的基础埋深一般自室内底面算起,室内外高差为0.3m ,取 2.30.3 2.6m d =+=, 则可得修正值为:(0.5)147 1.617.8(2.60.5)206.81kPa a ak d m f f d ηγ=+-=+??-=。 (二) 确定基础梁的高度、长度和外伸尺寸 根据规范要求,柱下条形基础梁的高度应该取为柱距的1/81/4倍 ,又有此处柱距取为6500mm ,故可得到基础梁的高度(1/81/4)6200(7751550)mm h =?=,取 1500mm h =,即为 1.5m h =。根据构造要求,条形基础端部外伸长度应为边跨跨距的1/41/3倍,故考虑到柱端存在弯矩及其方向,可以得到基础端部左侧延伸 1(1/4 1/3)(1/41/3)6200(1550 2067)m m l l ==?=,取1 2.0m l =。计算简图如图 2所示: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哈尔滨某办公楼采暖系统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2013年1月 目录 前言 (3) 设计总说明 (4) 第一章基本资料 (8)

1.1 哈尔滨气象参数 (8) 1.2 采暖设计资料 (9) 1.3 维护结构资料 (9) 第二章建筑热负荷计算 (9) 2.1 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 (10) 2.1.1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10) 2.1.2 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耗热量 (11) 2.2 冷风渗透耗热量 (11) 2.3 冷风侵入耗热量 (12) 2.4 以101会议室为例计算 (13) 2.5其余房间热负荷计算 (14) 第三章采暖系统形式及管路布置 (14) 第四章散热器计算 (17) 41散热器选型 (17) 4.2 散热器计算 (18) 4.2.1 散热面积的计算 (18) 4.2.2 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 (18) 4.2.3 散热器传热系数及其修正系数值 (19) 4.2.4 散热器片数的确定 (19) 4.2.5 考虑供暖管道散热量时,散热器散热面积的计算 (19) 4.2.6散热器的布置 (19)

4.2.7 散热器计算实例 (20) 第五章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双管异程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 (20) 5.1 计算简图 (20) 5.2 流量计算 (23) 5.3 初选管径和流速 (23) 5.4 环路一水力计算 (23) 5.5 环路二水力计算 (25) 第六章感言 (27) 参考文献 (28) 前言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都需要使用大量的热能。将自然界的能源直接或者间接地转化为热能,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技术,称为供热工程。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暖通空调》课程后的一次综合训练,

钢桥课设任务书-0812102

钢桥课程设计 设计任务书 简支上承式焊接双主梁钢桥设计 (题目) 标准跨径L=30m~50m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成绩 指导教师钱宏亮唐海红陈国芳 土木工程系2010 —2011 学年第 1 学期 2011年7月4日

一、设计题目与基本资料 1.设计题目:简支上承式焊接双主梁钢桥设计 2.设计资料: 1)桥梁跨径:30m~50m 桥宽:净9~14+2×x 2)设计荷载 公路——I级或公路——II级,人群荷载3.0kN/m2~3.5kN/m2,,每侧的栏杆及人行道构件的自重作用力为5kN/m; 计算风荷载时,按照桥梁建于山东省威海市进行考虑 3)材料 设计用钢板: 型号16Mnq,即Q345qD,其技术标准应符合《桥梁用结构钢》GB/T 714-2008 Q345qD的设计参数为:弹性模量Es=2.1×105MPa,热膨胀系数为1.2×105/°,抗拉、抗压及抗弯强度f=295MPa,剪应力f v=170MPa,剪切模量G=0.81×105MPa; 型号为A3,即Q235qD,其技术标准应符合《桥梁用结构钢》GB/T 714-2008 其他普通钢筋:采用热轧R235、HRB335钢筋,凡钢筋直径≥12mm,均采用HRB335钢筋;凡钢筋直径<12mm,均采用R235钢筋 桥面板混凝土:C50微膨胀钢纤维混凝土,容重取25kN/m3 4)设计依据 参考书: 《现代钢桥》(上册),吴冲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P117~P163 《钢桥》(第二版),徐君兰,孙淑红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年4月第二版,P9~P21 《钢桥构造与设计》,苏彦江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P12~P28 设计规范: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021-89 《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桥梁用结构钢》GB/T 714-2008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其他相关规范 注:1. 可变荷载中的汽车荷载(包括车道荷载和车辆荷载)取用《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单层厂房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课 程 设 计 专业: 土木工程(本科) 学号: 姓名: 杨树国 日期: 2008年4月16日 一、设计资料 1、白银有色(集团)公司某单层车间建筑平面图。 2、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 二、计算简图的确定 计算上柱高及全柱高: 室外地坪为-0.15m ,基础梁高0.6m ,高出地面 m ,放置于基础顶面,故基础顶面标高-0.65m 。 根据设计资料得: 上柱高u H =吊车梁高+轨道构造高度+吊车高度+安全距离 =900+200+2734+166=4000=4m 全柱高H =轨顶标高-(吊车梁高+轨道构造高)+上柱高-基顶标高 =++4+= 故下柱高u l H H H -==6.35m 上柱与全柱高的比值 386.035 .100 .4===H H u λ 柱截面尺寸:

因电车工作级别为5A ,故根据书表(A )的参考数据, 上柱采用矩形截面 A 、C 列柱:mm mm h b 500500?=? B 列柱:mm mm h b 700500?=? 下柱选用Ⅰ型 A 、C 列柱:mm mm mm h h b f 2001200500??=?? B 列柱:mm mm mm h h b f 2001600500??=?? (其余尺寸见图),根据书表关于下柱截面宽度和高度的限值,验算初步确定的截面尺寸,对于下柱截面宽度 A 、C 列柱: mm b mm H l 50025425 6350 25=<==(符合) B 列柱: mm b mm H l 50025425 635025=<==(符合) 对于下柱截面高度: A 、C 及 B 列柱皆有: mm h mm H l 120052912 6350 12=<==(符合) 上、下柱截面惯性及其比值 排架A 、C 列柱 上柱 49310208.5500500121 mm I u ?=??= 下柱 33800200121 21200500121???-??=l I +]502002 1 )27005032(50200361[423???+?+???41010067.7mm ?= 比值:074.010067.710208.510 9 =??==l u I I η 排架B 列柱 上柱 410310429.1700500121 mm I u ?=??= 下柱 33120020012 1 21600500121???-??=l I

钢桥课程设计48米单线铁路下承式栓焊简支梁主桁设计

48米单线铁路下承式栓焊简支梁主桁设计

目录 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资料----------------------------4 二、钢梁上部总体布置及尺寸拟定--------------------------4 1、钢桁架梁桥的优缺点--------------------------4 2、设计假定和计算方法---------------------------4 3、主桁杆件截面选择---------------------------5 4、节点设计原则---------------------------5 5、设计思路和步骤----------------------------5 6、参考文献 ----------------------------6 第二部分设计计算书 一、打开软件-----------------------------------7 二、创建模型-----------------------------------7 1.设定造作环境-----------------------------------7 2.定义材料和截面-----------------------------------7 3.建立节点和单元-----------------------------------8 4.输入边界条件-----------------------------------8 5.输入荷载(1)——加载自重--------------------------------9 6.运行结构分析(1)-----------------------------------10 7.查看结果-----------------------------------10 8.输入荷载(2)——活载添加-------------------------------12 9.运行结构分析(2)----------------------------------13 10.查看结果-----------------------------------13 三、主力求解-----------------------------------14 1.冲击系数-----------------------------------14 2.活载发展均衡系数-----------------------------------14

框架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2 .计算书 某大学7层学生宿舍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没有抗震设防要求,设计年限为50年,试设计该结构(限于篇幅,本例仅介绍 轴框架结构的设计)。 2.1设计资料 7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学生宿舍,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其建筑平面图和剖面图分别如图1-1、图1-2所示,L 1=6m ,H 1=4.5m 。 (1)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土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400m ,室内外高差600mm 。 (2)墙身做法:墙体采用灰砂砖,重度γ=18kN/m 3 ,外墙贴瓷砖,墙面重0.5kN/㎡,内 墙面采用水泥粉刷,墙面重0.36kN/㎡。 (3)楼面做法:楼面构造层的恒载标准值为1.56kN/㎡;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5kN/㎡。 (4)屋面做法:屋面采用柔性防水,屋面构造层的恒载标准值为3.24 kN/㎡;屋面为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 (5)门窗做法:木框玻璃窗重0.3kN/㎡,木门重0.2kN/㎡。 (6)地质资料:位于某城市的郊区,底层为食堂,层高4.5m ,2~7层位学生宿舍。 (7)基本风压:4.00=ω 2 m kN 。 (8)材料选择:混凝土强度等级C35,钢筋级别HRB400和HPB300。 图1-1 建筑平面图 2.2 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

结构平面布置如图2-1所示。各梁柱截面尺寸确定如下: 图2-1 结构平面布置图 边跨(AB 、CD 跨)梁: mm l l h )1000~7.666(8000121 )121~81(=?==, 取mm h 1000=;h b ) 3 1 ~21(=,取 mm b 400=。 边柱和中柱(A 轴、B 轴、C 轴)连系梁:取mm mm h b 500250?=?;中柱截面均为mm mm h b 600500?=?,边柱截面均为mm mm h b 500450?=?现浇楼板厚mm 120。 结构计算简图如图3-59所示根 据地质资料,确定基础顶面标高为mm 1500-,由此求得底层层高为 mm 5.6。 各梁柱构件的线刚度经计算后列于图2-2。其中在求梁截面惯性矩时考虑到现浇楼板的作用,取02I I =(0I 为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梁截面 惯性矩)。 图 2-2 结构计算简图:单位;×10-3E (m 3)

课程设计计算书资料

东东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夜大学 课程设计计算书 题目: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课程:工程结构设计原理 院部: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YS05115 学生姓名:刘晓强 学号:5320005115152023 设计期限:2016. 06——2016. 08 指导教师:谢鲁齐 教研室主任: 院长(主任): 东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2016年8月30 日

目录 1 设计资料 (1) 2 平面结构布置 (1) 3 板的设计 (2) 3.1 荷载计算 (2) 3.2 板的计算简图 (2) 3.3 板弯矩设计值 (3) 3.4 板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4) 3.5 绘制板施工图 (5) 4 次梁设计 (5) 4.1 次梁的支承情况 (5) 4.2 次梁荷载计算 (5) 4.3 次梁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6) 4.4 次梁内力计算 (6) 4.5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7) 4.6 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8) 5 主梁设计 (8) 5.1 主梁支承情况 (8) 5.2 主梁荷载计算 (9) 5.3 主梁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9) 5.4 主梁内力计算 (9) 5.5 主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11) 5.6 主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2)

1 设计资料 某工业车间楼盖,平面如图所示(楼梯在平面外)。墙体厚度370mm,柱子截面尺寸按400×400mm。 楼面活载为6.20kN/m2。采用C30混凝土,板中钢筋一律采用HPB300级钢筋,梁中受力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其余采用HPB300级钢筋。楼面采用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20kN/m3),板底抹灰采用15mm厚石灰砂浆(17kN/m3)。厂房安全等级为一级。 2 平面结构布置 (1)主梁沿着纵向布置,跨度为3.60m,次梁的跨度为6.30m,主梁每跨内布置一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10m。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 图2.1楼盖结构布置图 (2)按高跨比条件,当h≥1/40l=1500/40=37.50mm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

钢桁架桥计算书-毕业设计之欧阳歌谷创编

目录 欧阳歌谷(2021.02.01)1.设计资料1 1.1基本资料1 1.2构件截面尺寸1 1.3单元编号4 1.4荷载5 2.内力计算7 2.1荷载组合7 2.2内力9 3.主桁杆件设计11 3.1验算内容11 3.2截面几何特征计算11 3.3刚度验算15 3.4强度验算16 3.5疲劳强度验算16 3.6总体稳定验算17 3.7局部稳定验算18 4.挠度及预拱度验算19 4.1挠度验算19

4.2预拱度19 5.节点应力验算20 5.1节点板撕破强度检算20 5.2节点板中心竖直截面的法向应力验算21 5.3腹杆与弦杆间节点板水平截面的剪应力检算22 6.课程设计心得23

1.设计资料 1.1基本资料 (1)设计规范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 (2)工程概况 该桥为48m下承式公路简支钢桁架梁桥,共8个节间,节间长度为6m,主桁高10m,主桁中心距为7.00m,纵梁中心距为3m,桥面布置2行车道,行车道宽度为7m。 (3)选用材料 主桁杆件材料采用A3钢材。 (4)活载等级 采用公路I级荷载。 1.2构件截面尺寸 各构件截面对照图

各构件截面尺寸统计情况见表1-1: 表1-1 构件截面尺寸统计表 编号名称类型 截面 形状 H B1 (B) tw tf1(tf ) B2tf2C 1下弦杆E0E2用户H型0.460.460.010.0120.4 6 0.012 2下弦杆E2E4用户H型0.460.460.0120.020.4 6 0.02 3上弦杆A1A3用户H型0.460.460.0120.020.4 6 0.02 4上弦杆A3A3用户H型0.460.460.020.0240.4 6 0.024 5斜杆E0A1用户H型0.460.60.0120.020.60.02 6斜杆A1E2用户H型0.460.440.010.0120.4 4 0.012 7斜杆E2A3用户H型0.460.460.010.0160.4 6 0.016 8斜杆A3E4用户H型0.460.440.010.0120.4 4 0.012 9竖杆用户H型0.460.260.010.0120.2 6 0.012 10横梁用户H型 1.290.240.0120.0240.2 4 0.024 11纵梁用户H型 1.290.240.010.0160.2 4 0.016 12下平联用户T型0.160.180.010.01 13桥门架上下横撑和短 斜撑 用户双角0.080.1250.010.01 0.0 1 14桥门架长斜撑用户双角0.10.160.010.010.0

钢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由设计任务书可知: 厂房总长为120m,柱距6m,跨度为24m,屋架端部高度为2m,车间内设有两台中级工作制吊车,该地区冬季最低温度为-22℃。暂不考虑地震设防。 屋面采用1.5m×6.0m预应力大型屋面板,屋面坡度为i=1:10。卷材防水层面(上铺120mm 泡沫混凝土保温层和三毡四油防水层)。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0.7KN/㎡,雪荷载标准值为0.4KN/㎡,积灰荷载标准值为0.5KN/㎡。 屋架采用梯形钢屋架,钢屋架简支于钢筋混凝土柱上,混凝土强度等级C20. 二选材: 根据该地区温度及荷载性质,钢材采用Q235-C。其设计强度为215KN/㎡,焊条采用E43型,手工焊接,构件采用钢板及热轧钢筋,构件与支撑的连接用M20普通螺栓。 屋架的计算跨度L。=24000-2×150=23700,端部高度:h=2000mm(轴线处),h=2150(计算跨度处)。 三结构形式与布置: 屋架形式及几何尺寸见图1所示: 图1 屋架支撑布置见图2所示:

图2 四荷载与内力计算: 1.荷载计算: 活荷载于雪荷载不会同时出现,故取两者较大的活荷载计算。 永久荷载标准值: 防水层(三毡四油上铺小石子)0.35KN/㎡找平层(20mm厚水泥砂浆)0.02×20=0.40 KN/㎡保温层(40mm厚泡沫混凝土0.25 KN/㎡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 1.4 KN/㎡钢屋架和支撑自重0.12+0.011×24=0.384 KN/㎡ 总计:2.784 KN/㎡可变荷载标准值: 雪荷载<屋面活荷载(取两者较大值)0.7KN/㎡积灰荷载0.5KN/㎡风载为吸力,起卸载作用,一般不予考虑。 总计:1.2 KN/㎡永久荷载设计值 1.2×2.784 KN/㎡=3.3408KN/㎡可变荷载设计值 1.4×1.2KN/㎡=1.68KN/㎡2.荷载组合: 设计屋架时应考虑以下三种组合: 组合一全跨永久荷载+全跨可变荷载 屋架上弦荷载P=(3.3408KN/㎡+1.68KN/㎡) ×1.5×6=45.1872KN 组合二全跨永久荷载+半跨可变荷载 屋架上弦荷载P1=3.3408KN/㎡×1.5×6=30.07KN P2=1.68KN/㎡×1.5×6=15.12KN 组合三全跨屋架及支撑自重+半跨大型屋面板自重+半跨屋面活荷载

工程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工业大学 工程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工程结构课程设计(36组)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工程管理132班 学号: XXXXXXXXXX 学生: 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 教师职称:教授 起止时间:2016.1. 4-2016.1.15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目录 1.设计资料---------------------------------------------------------------1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1 3.板的设计-------------------------------------------------------------- 2 (1)荷载计算---------------------------------------------------------------2 (2)计算简图--------------------------------------------------------------2 (3)弯矩设计值------------------------------------------------------------3 (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 4.次梁设计---------------------------------------------------------------4(1)荷载设计值-------------------------------------------------------------4 (2)计算简图-------------------------------------------------------------- 4 (3)力计算---------------------------------------------------------------4 (4)承载力计算------------------------------------------------------------5 5.主梁设计---------------------------------------------------------------6 (1)荷载设计值-------------------------------------------------------------6 (2)计算简图--------------------------------------------------------------6 (3)力设计值及包络图-----------------------------------------------------7 (4)承载力计算-------------------------------------------------------------9 6.参考文献--------------------------------------------------------------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