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想品德(人教版)九年级 3-1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导学案

思想品德(人教版)九年级 3-1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导学案

思想品德(人教版)九年级 3-1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导学案
思想品德(人教版)九年级 3-1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导学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学科导学案

课题:第三课一、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课堂类型: 新授课;上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2)掌握我国基本国情、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

始终高举的旗帜

重点: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难点: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学习过程:

当今世界,中国是、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

地位,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作用,一个、、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2)我国还属于,仍然面临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3)当今世界,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_____ _和经济___ __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综合国力竞争。我们只有在

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

,社会主义制度的得到了。(2)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还比较低;、

还不够高;还不完善,我国社会

仍然处于。所谓初级阶段,就是。这种不发达

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

算起,至少需要时间。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之间的矛盾。

(4)立足,面对,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2)要让“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高歌向前,必须

。也就是要

请收集当前一些新闻,了解我国在世界舞台上所起的作用。

在国际经济舞台上:

(2)在国际政治舞台上:

(3)在国际文化舞台上:

结论:国际社会所公认的中国形象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个人,而美国一个农民一年生产的粮食可以养活365人。

材料二:有关部门的最新统计显示,我国15周岁以上的成人文盲人数

高达1亿左右,扫盲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材料三:目前我国社会的医疗保障体系和救助体系不健全、社会资源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过大,导致了一些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1) 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十一五”创辉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十一五”都将是令人难以忘怀显著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增强。

(1)你所在的城市有哪些显著的变化?(房屋建筑、电信、环境等方面)

(2)“十一五”期间,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为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就,我们必须始终高举的伟大旗帜是什么?

【当堂检测】

1.深刻认识我国国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是我们党提出科学理论和制定正确路线方针的基本依据,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达阶段

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

B.经济发展与人口众多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加速科技创新与我国人口素质偏低之间的矛盾

3.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 )

A.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B.引导人民群众降低物质文化需求

C.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D.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某校九年级(五)班同学对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解编成了几句顺口溜,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①初级阶段不发达,生产力水平较低下②初级阶段有发展,日新月异成就显

③初级阶段很简单,就是经济发展慢④人口素质不算高,科技水平需赶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课堂小结】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导学案

陇川县民族中学 九年级(上)思想品德学案系列主备:张佐明审核:杨美菊 使用时间:编号:班级:姓名: 第三课第一框: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不断提高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真情实感。 2、能力目标: ①逐步形成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 ②提高全局分析和认识事物能力。 ③提高抽象思维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④培养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并从中得出结论的能力。 ⑤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3、知识目标: ①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及作用 ②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国家的根本任务。 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⑤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1、我国的基本国情 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学习难点:如何认识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基本国情 【自学指导】 1、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变化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 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2、我国还属于国家,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3、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所谓初级阶段,就 是阶段。具体表现为:我国还比较低;、还不够高;还不完善。 4、主要矛盾是之间的矛盾。 5、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道路,集中力量进行, 这是依据和提出来的。 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 了,形成了。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学案(最新编写)

《我们的共同理想》学习路线图 一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知识与目标 1,明确我们的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2,理解全面小康包含的内容。 3,认识结构和谐社会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结合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感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 得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精神境界等方面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 想之间的关系,培养全方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要看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这一历 史性成就,又要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通过对小康一词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学习,培养学生全面和发展地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 成就,明确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名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树立崇尚的社会理想,时刻准备承担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二、教学重点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什么样的小康? 教学难点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如何?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三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走进共同理想 学生自读教材110—112页内容,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1)我们的最高理想是。 (2)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什么样子的? (3)我们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4)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如何? 2、同绘小康蓝图 阅读教材第112—115页内容,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1)今天,我们的衣、食、住、行、用等都实现了由到,再由到的历史性跨越。 (2)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有什么特点? (3)全面小康是什么样子的? (4)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有什么意义?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当代中国青年,你准备怎样做? 3、共创和谐伟业 阅读教材第115—117页的内容,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社会——,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 (2)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意义? (3)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二)合作与探究 探究一: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讨论结果。 小结: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 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十一课复习课导学案(生)

课题:九年级第十一课胸怀全球迎接挑战 编号: 班级:姓名:学号: 【复习方法指导】 本课复习要点不多也不复杂;能级要求都不高,没有运用的要求。所以,主要培养和塑造初中生的国际意识和视野,做一个合格的世界青年。 【导学过程】 一、自主落实考点 1.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提高(P138-140) (1)请列举近些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提高的实例(至少2个)。 (2)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 2.抓住机遇迎接挑战(P140-143) (1)当前的国际竞争 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什么? ②当前国际竞争对我们的启示(要求)有哪些? (2)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①发展的机遇有哪些? ②发展的挑战有哪些? (3)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的应对措施是什么? 3.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P146-P147) (1)“和谐世界”的理念有何意义? (2)为构建“和谐世界”,青少年学生应树立怎样的国际意识? (3)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及相互关系 ①两大主题是什么? ②两大主题的关系如何? 三、误区点拨 祖国的国际地位在提高。要注意,是“提高”,而不是“最高”。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极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即机遇与挑战同在。只看到机遇而忽略挑战(使人缺乏忧患意识),或只看到挑战而忽略机遇(使人悲观失

望),都是错误的。 四、拓展延伸 (一)中考考查视角 善于列举大事以说明我国的国际地位在提高。 能够从我国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中,启发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 在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问题上,要从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意义、青少年的国际意识等方面思考准备命题点。 (二)知识贯通 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意义,可以从第一课第二框关心社会发展中关心时事的意义中得到演绎(P7)。 (三)热点追踪 材料一:至北京时间2011年3月2日,中国政府帮助愿意回国的利比亚侨民全部撤出,从海、陆、空三路共计撤出35860人。根据公开报道,自1990年至今,20年来我国已成功从事发国撤离超过5万名中国公民和同胞,累计派出包机、专机超过100和500架次。 材料二:2010年11月,第16届亚洲运动会在广州举行。这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举办的又一次国际体育盛会。来自亚洲各地的97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42个大项,476个小项的角逐。与会的亚洲各国运动员、裁判员、官员、服务员以及观众共享激情盛会,期盼和谐亚洲,追求和平、团结、统一和进步的亚运理念。 点拨:这些材料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彰显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在国际社会展现的负责任大国形象。这些材料可以引出对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世界对青少年的要求、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等等内容的考查。 五、拓展训练 (一)选择题 第八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于2010年11月在珠海成功举办,展示了当今世界航空航天业发展水平。对于中国亮相的无人机,美国《华尔街日报》称:中国无人机的发展尤其引起美国和以色列的忧虑,还会让中国的邻国担忧,会刺激其他国家加快研发本国无人机或购买无人机,尤其是印度和日本。事实上,中国的无人机技术起步较晚,与欧美差距较大,美国的战略无人机早已装备部队,其最新研制的隐身无人战机也已接近列装,中国的很多无人机还处于研发状态。据此回答1—2题。 1.珠海航展的成功举办和我国在航展上的表现,充分说明() A.中国的发展给整个世界带来更多威胁 B.世界经济一体化在发展 C.中国的军事实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D.祖国的国际地位在提高 2.对当前的国际竞争,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意义:能促进国际交往,激发产品、服务、人才和信息的全球性流动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7.2 维护祖国统一 导学案

第四单元第七课 第二框维护祖国统一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了解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知道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义务。 二.自主预习 1.反对分裂,我们应该怎样做?【怎么做】 (1)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和。 (2)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 ,尤其要坚决反对借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 (3)反对分裂,就要维护。 2.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为什么】 (1)分裂会导致 ,经济发展 ,各族人民就会遭殃。 (2)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都将受到的制裁。 (3)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3.“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是什么】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为“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是指中国是的国家,主权和领土。“两种制度”是指在坚持的前提下,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和长期不变,实行高度自治。 4.怎样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怎么做】 必须全面准确贯彻“”“”“”、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和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 5.为什么祖国完全统一必定会实现?【为什么】 (1)解决 ,实现祖国 ,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的所在。 (2)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 (3)两岸同胞、 ,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6.怎样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怎么做】

(1)“、”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2)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反对“”。(3)两岸人民、、 ,增进理解、信任,有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小试牛刀 1.丰富“一国两制”的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的政治基础是(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坚持和平统一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一国两制” 2.香港回归祖国以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对外关系方面,均取得了辉煌成就。香港的成功实践说明( ) A.“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 B.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了优越性 C.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___,是中华民族的____所在( ) A.一致愿望根本利益 B.共同愿望本质利益 C.一致愿望本质利益 D.共同愿望根本利益 4.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就要( ) ①实行统一的社会制度②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③维护国家安全④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关心国家发展》公开课教案_1

关心国家发展 课题关心国家发展教 师上课时 间 2018年5月16日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课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主要侧重于让学生感知国家的成就与发展中的不足,激发学生为国家取得成就而自豪,激励学生正视国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看到国家正在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努力,从而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在讲新课前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国家发展成就和存在的不足及措施,有利于学生感知国家变化,关注国家发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国家建设方面的成就和发展中的不足,学会全面地看待国家建设中的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关心国家发展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鼓励学生对国家发展充满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为国家的发展成就而自豪。 教学难点:正确看待国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备学生 初中生正值“身心聚变”的时期,其中初二学生尤为明显。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称之为“心理断乳期”。但这一时期也是他们体力充沛,精力旺盛。好奇好动,耳聪目明,力图表现行为上的独立自主,主动探索,热衷于追求新事物,发现新世界。在此时期,利用他们这一时期的身心特点学习本课。有利于学生懂得在当今世界复杂的局势中了解中国的现状,明白中国的发展趋势和国际地位。以此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激发他们关心国家发展的积极性。 备教法、学 法教法:1、讲授法 2、自主探究法 3、多媒体教学法学法:1、合作学习法 2、总结归纳法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相应的多媒体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本课的学习。 2、学生:学生搜集整理关于中国目前各项事业发展的辉煌成就资料和分析取的成就的原因;同时搜集中国目前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在哪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或者落后的地方,并总结原因。

《亲爱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导学案

《亲爱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导学案 班级:_______ 学号:___ __ 姓名:_______ 学科: 五心教育 年级组: 六年级 主备人: 教材位置:第一单元第一节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忠心,什么是忠心献给祖国。 2、粗略学习中国历史朝代。 3、了解国旗国徽上的图案内容及含义。 学习重点:中国近代历史大事件。 学习难点:有关我国的历史发展。 学具准备: 音频。 学习过程: 课前热身 一、填空。 1、我们的祖国是( ),全称是( );我国的国旗是( ),上面有( ),国徽上有( )( )( )( )。 2、我国有( )个民族,人口有( )亿,有( )个省级行政区,是( )洲最大的国家。 3、我国的国土面积有( )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有( )万平方公里。 4、请你说说你知道的我国的历史朝代:( )。 课堂展示 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文,小组讨论后再填空。 1、忠心,就是( )。忠心献给祖国就是以( )为核心,弘扬( ), 培育( ),( )、( )、为国争光。 2、世界上有四大为名古国,它们分别是:( )、( )、( )、 ( )。 3、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 )、( )、( )、( )。 4、( )年以后,我国的封建社会逐渐变成了( )、( )的国家。 5、( )年,孙中山领导的( ),废除了封建制,创立了( )。 6、( )年,毛主席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了( ),从此,( )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7、中国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象征( ),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 ),在形式上也显得( )。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上的图案象征着中国人民自( )运动以来的( )革命斗争和( )领导的以( )为基础的( )的( )的诞生。 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 》,( )作词,( )作曲。 10、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感受国歌的雄壮。不忘国耻,居安思危。 11、周总理说过:为( )而读书。 12、播放歌曲《歌唱祖国》。 课后拓展 1、请同学们说出八荣八耻的内容: 2、说说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注意的细节: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初中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第一框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一、课标要求: 根据“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具有世界眼光”;“能力”目标中,提到“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知识”目标中,“了解我与社会的道德规范”。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学生的现实生活,设计了这一课。 二、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淡化学科体系,注重学生的感受、经验、体验、实践、学习、升华的过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学会“用教材教”,既立足于教材,又要深刻挖掘教材的内容,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源帮助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学习,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注重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 营造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 三、学情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新的网民。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吸引都是强烈的。其中,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网下生活与网络生活的区别,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上;而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缺乏自制力的中学生由于心理生理的不成熟导致各种违纪违法现象频繁发生,造成很多家庭和社会问题。学校教育必须关注到这一问题。 沉溺于网络的垃圾信息、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乃至网恋的中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缺少关爱,或缺少朋友,或缺少成

就感。现实生活对他们而言,是失意或失败的,是痛苦与烦恼的。这类学生容易沉溺网络,寻找寄托和慰藉。对此,必须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一方面,网络环境不干净,学生没有一定的自制力,很容易迷失自己; 另一方面,处于各种情感饥渴状态的学生不少,他们一旦上网,容易陷进去不能自拔。因此,针对学生的现实成长问题,教材设计了这一课。 四、教学目标: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中“力求把学会交往作为主题,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是培养的重点”的宗旨,本框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网络交往的一般特点:无限性和两面性;了解网络交往对象的特点:虚拟性、间接性、隐蔽性;通过感受网络有益的特点,初步具备发挥网络交往的优势,通过感受网络有弊的特点,初步具备避免网络交往的陷阱;能够正确使用网络,使之为学习和生活服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现场采访、讲述自己的故事、辩论赛等形式,融合师生互动、小组合作,让学生初步了解网络的无限性,认识到网络虽然丰富多彩,但也有利有蔽的特点,,做到如何发挥网络交往的优势和避免网络交往的负面影响。结合课本中的例子和学生自己的亲身体会,通过学生个别介绍与分组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感受网络生活与传统生活的不同,了解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才能享受多彩的生活。通过了解网络的无限性,激发学生对网络的向往与探索的兴趣。并能有效的避免不良网站的诱惑,合理的利用使用网络资源,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引导学生既不回避也不沉迷于网络交往,恰当运用网络与网络交往。 五、教学重点、难点:

九年级政治学案

九年级政治学案 课题:参与政治生活学生:班级: 【课标导航】: 1.知识目标: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含义和意义 ●宪法的作用和法律地位 ●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要依法行使自己的建议权和监督权 ●维和国家安全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结合宪法的作用和地位,认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 高的法律地位,从而自觉遵守宪法,维和宪法权威 ●依法正确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自觉履行公民的政治义务,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自觉拥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权威 ●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 【夯实基础】: 第一节《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一、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1、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方式 广大人民通过或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 2、人民当家作主机关: 3、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二、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依法治国的含义 2、依法治国的地位 3、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思想品德:2.3.2《新集体 新面貌》学案(鲁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课第二框新集体新面貌导学案备课人:贾建香课时:1课时七年级_____班姓名______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爱新的学习环境,自觉融入新的集体,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2、知识目标:了解自己学习环境的变化,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觉融入集体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怎样融入新的班集体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开门见山) 升入初中以前,同学们都度过了一个愉快、幸福的小学阶段,陪伴我们一块走过来的同班同学和朋友,也各奔东西了。也许至今有些同学仍然怀念原来的班级,原来的同学、朋友和老师。想一想,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作用?怎样融入一个新的班集体? 二、新科探究; (一)自主学习 任务一:良好的班集体对个人成长有哪些作用?(阅读教材p30—31) 任务二:怎样融入新的班集体?(阅读教材p31—33) (二)小组交流自主学习情况。(三)小组代表展示交流情况。 (四)针对疑难处教师精讲点拨:要自觉融入新的班集体。: (五)达标测试: 情节:初一(2)班正在上自习课。一开始很安静,但不知怎的,有两位男同学吵了起来,完全不顾自习纪律,恰巧执勤老师路过此处发现了这一情况,就赶紧制止了他们。 第二天,初一(2)班的两位女同学刚进学校,发现通报栏里新贴了一张常规检查表,就凑过去看看,当看到自己班时,上面写着:因两位同学上自习课说话,扣5分。看完之后,两名同学非常生气,一

个说:“全怪他们,给咱们班扣了那么多分。”另一个说:“是啊,咱们可不能学他们给咱们班脸上抹黑,咱们争取把失去的分给补回来。” 思考:请分析以上两组同学的言行?他们的做法谁对谁错?为什么? 三、小结与反思: 我的收获: 我的不足: 今后我会: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导学案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导学案(曾传华编制) 【学习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2.理解本诗运用反复手法在创意境及抒情上的作用。 3.理解诗人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真挚情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学习难点:同“重点”。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舒婷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之一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2、朦胧诗: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为朦胧诗。 朦胧诗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 代表人物有: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杨炼等。 3、名家点评:全诗无一字议论,皆以意象描绘,以情贯穿所选意象既质朴又鲜明,既独特又贴切,每一个词也都与被描绘的景象紧密契合抒情又非一览无余的倾泻,而很注意其波动的节奏,由悲哀.低沉到欣喜.高昂,又由亢奋到深沉,其中纠结着悲怆.忧患.炽烈,失望与希望,叹息与追求等多种复杂而凝重的感情,体现出诗人独有的委婉幽深、柔美隽永的抒情个性 【导学】 一、整体感知 (一)基础知识 1. 初读诗歌,读准加点字音 干瘪.( ) 驳.船( ) 蜗.行( ) 胚.芽( ) 迷惘.( ) 隧.洞( ) 绯.红( ) 淤.滩( ) 纤.绳( ) 2.词语解释 疲惫:簇新: 绯红:喷薄:迷惘: (二)整体感知 1、诵读课文,说说你的朗读感受。(提示:第一节诗应读得沉重、缓慢、低沉。第二节诗要读得简短急促。第三节诗要读出欣喜之情。第四节要读得坚定有力、不容置疑,给人以高亢激昂的感觉。) 2、诗歌选用了哪些意象(事物)来抒发感情?请摘录体会。 3、体味四节诗蕴含的感情。 4、全诗分为四节,这四节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排列的?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学案

第四课一框《对外开放》自学路线图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先要正确理解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含义。二是要正确认识二者对现代化建设的作用:三要要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外开放不排斥独立自主、自主创新。如嫦娥卫星的关键技术都是自力更生的结果。 三、教学过程: 自学步骤:一、阅读教材。 1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先要正确理解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含义,对外开放并不等于一切依靠外援,甚至依赖外国实现现代化;独立自主也决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 2例题解析 (一)列举实例说明改革开放的正确性 例:请从不同角度举例说明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或家乡带来的新变化。(不少于3例) 解析:此类试题要求学生真切直观地感受改革开放这一重大决策给整个社会或考生所在家乡带来的变化,组织答案时必须注意:(1)必须列举出具体、可感知的实例;(2)所举实例可兼顾不同的角度,可从经济、政治、文化或社会生活出发,可从工业、农业、科技、教育、体育或外交出发,也可从老百姓基本的衣、食、住、用、行等出发;(3)必须突出“变化”这一过程。 参考答案:就我国整个社会而言:①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大幅增长;②全国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温饱到总体小康的转变;③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取得成功,“嫦娥一号”成功探月等。 就家乡(或个人家庭生活)而言:①饮食方面,过去吃不饱,现在怎么科学就怎么吃;②住房方面,以前住土砖房,现在住装饰漂亮的小楼房;③出行方面,以前是步行或自行车,现在小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庭。 (二)根据成就感悟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三年级下思想品德导学案1.1我生活的

1、我生活的社区 我家在这里 学习目标 1.知道社区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地方,认识并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 2.了解社区的公用设施及其作用,并会正确使用这些公用设施。 3.了解社区的经济、文化、自然特点,激发对社区的喜爱之情。 学习重难点认识并了解自己的社区,理解社区的含义。 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全面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的基本情况。收集有关有关城市、农村社区建设及发展的图文资料。 学生准备: 1.仔细观察自己生活的社区,了解社区中的公用设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与快乐。 2.可用拍照、绘画、记录的形式收集资料。 3.上网了解农村或城市社区人们的生活状况。 学习过程 活动一:说说我的家 1.出示城市社区图(见资源平台),导入:师: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幸福的家,你们瞧,这就是我家所在的地方,你们觉得这个小区怎么样呢?生:环境应该不错吧。生:房子特别多。师:我觉得这里的环境特别好,也很安静,很适合居住。 2.设问:有没有谁来说说你的家在哪里?生:我的家在武昌南湖

保安花园。(我家住在华中师范大学,因为我爸爸是学校的老师) 3.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畅所欲言。(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小区的名字、家庭所住的位置、门牌号码等) 4.小结:无论我们是住在小区、单位宿舍还是临街的房子里,都是生活在一定的范围内。咱们的许多家庭共同组成了一个个的社区。 今天,我们就要走进社区,一起去看看社区,说说社区。 活动二:xx和农村社区 1.出示城市社区图或欣赏视频(见资源平台):师:社区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地方,我们每天都在社区里生活,这些都是我们生活的地方,除了这以外,你生活的社区是什么样子的呢? 2.全班交流:可用图片、绘画、文字展示各组交流。 3.教师出示农村社区图片。设问:这是小华生活的社区,你们见过这样的社区吗?它与我们居住的社区有什么不同呢?(田园、农舍、水库、学校、人们的生活方式等) 4.小结:我们生活在城市社区,而小华生活在农村社区,每个社区都有不同的特点。 活动三:社区我知道 1.教师导入:每个社区都有众多的公用设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下面我要看看谁知道的多。 2.填写卡片:师:看哪个小组填的多?学生写完后,将题板贴在黑板上。 3.我来分类。问:我们来为这些公用设施分个类,想一想它们分 别有什么作用?再商量一下怎么分? 4.小结:社区里这么多的公用设施,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还有花草树木美化了我们的环境。我喜欢社区里的…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学案练习及答案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学案练习及答案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感受并学习诗人热爱祖国的激越情感 2.学习分析诗歌的象征手法,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3.分析诗歌以平凡而新颖的意象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4.理解诗中多种意象所表达的愿望和不同角度所揭示的感情 [资料下载] 1. 作者介绍 舒婷,1952年生于福建厦门70年代末,她的诗作便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久即作为朦胧诗潮的代表人物而闻名文坛结集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等舒婷的诗既有鲜明的时代的叛逆精神,又有执着而深切的热爱之情,发自内心而优美,被人誉为“心灵世界的歌” 2.时代背景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一九七九年,成诗却早在一九七六年四五之后的动荡时代,因此这首诗有着沉重的历史感,表达了一种希冀光明的痛苦 3.名家点评 全诗无一字议论,皆以意象描绘,以情贯穿所选意象既质朴又鲜明,既独特又贴切,每一个词也都与被描绘的景象紧密契合抒情又非一览无余的倾泻,而很注意其波动的节奏,由悲哀.低沉到欣喜.高昂,又由亢奋到深沉,其中纠结着悲怆.忧患.炽烈,失望与希望,叹息与追求等多种复杂而凝重的感情,体现出诗人独有的委婉幽深、柔美隽永的抒情个性[整体感知] 1.语知归类 ①生字注音 熏xùn 黑隧suì洞簇新cù迷惘wǎng 疲惫bèi 干瘪biě胚pēi芽富饶ráo ②词语积累 疲惫:极度困倦,没有精神 迷惘:分辨不清,不知道该怎么办 干瘪:枯缩,不丰满,也用来形容文章内容贫乏,枯燥无味 2.理清思路 全诗共四节第一节,诗人以深沉悲痛的心情.委婉曲折的笔触,回溯了祖国数百年来贫困.落后的历史诗人用“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等密集的意象,概括出祖国长期处于贫穷和落后的状态第二节,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和希望祖国和人民没有因“贫困”而丧失希望,只是长期以来希望太渺茫,像“飞天”袖间的花朵,美丽诱人,未落地面第三节,连用一组意象,描绘出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新生的祖国已站在“雪白的起跑线上”第四节,再次强调“我”与祖国唇齿相依.不可分割的关系“迷惘”“沉思”过的诗人沸腾了,她以发自肺腑的语言倾吐了献身祖国的热望 段落层次如下: 第一节,诗人以深沉悲痛的心情.委婉曲折的笔触,回溯了祖国数百年来贫困.落后的历史诗人用“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等密集的意象,概括出祖国长期处于贫穷和落后的状态 第二节,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和希望祖国和人民没有因“贫困”而丧失希望,只是长期以来希望太渺茫,像“飞天”袖间的花朵,美丽诱人,未落地面 第三节,连用一组意象,描绘出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新生的祖国已站在“雪白的起

七年级思想品德学案

第二单元做自立自强的人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第一课时人生自强少年始 主备人:刘胜利复备人:七年级政治备课组 课时类型:新授课——自主探究课 温故知新:(1—2分钟) 1、自立和自主的关系是什么? 2、怎样成为真正自立的人? 明确任务:(1分钟) 学习目标:1、懂得自强的含义,知道自强精神的表现,感受自强对一个人成长的巨大作用,体会自强不息对国家和民族的意义。 2、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始,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努力掌握一些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 3、在实践中不断培养自强精神,尝试做自强少年,以适应将来时代的要求。 学习重点:是自强的含义、作用和意义。 静心自学:(8—10分钟) 1、自强是指一个人对未来充满,,的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 2、自强是的动力,自强是通向的阶梯,自强的对立面。所谓自弃是指。 阅读p48页内容,思考: 3、自强精神的表现以及培养自强精神的意义。 阅读p49—50页内容,思考: 4、自强品质对成功者的意义。 5、我们为什么要自强,勿自弃? 成果展示:(8—10分钟):问题见自学指导。 过关检测:(8—10分钟) 1、下列词语中能够体现自强精神的有( ) ①志存高远,执著追求②知难而退,得过且过 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④破罐子破摔,自毁长城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①③

2、下列属于自弃者的表现有( ) ①不愿吃苦,不愿奋斗②懒惰成性,得过且过 ③不求上进,不思进取④为人生的理想执著追求学 A.①②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 3、《男儿当自强》这首歌告诉我们( ) A.人要自立B.人要自重C.人要自强D.人要自信 4、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以下历史人物能体现矢志不渝,刻苦勤奋,自强不息的品质的是( ) (1)屈原(2)戚继光(3)秦桧(4)詹天佑(5)林则徐(6)汪精卫 A.(1)(2)(3)(4) B.(2)(3)(4)(5) C.(1)(2)(4)(5) D.(3)(4)(5)(6) 5、《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 ) A.正常的智力B.自强不息的精神 C.乐观开朗的心境D.保持积极的情绪 6、青少年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具备自强精神是必须的,这是因为()A.青少年时期是成才的最佳期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观 C.没有人什么事也干不成D.自强是我们健康成长搞好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7、在群星闪耀的舞台上,一群农民工子女表演的诗朗诵《心里话》震撼了亿万观众的心,“别人与我比父母,我与别人比明天”更是喊出了农民工子女的最强音。这表达了农民工子女() ①内心的痛苦与无奈②自强品质③面临的生存环境太差④奋发进取的精神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北京有一所宏志中学,各省市有很多宏志班,专门招收那些学习成绩优秀但家庭条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参与政治生活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学案 一、知识点拨 (一)整体知识感知与学法指导 1.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 社会生活是由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组成的。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是每一个公民享有的权利,也是应尽的义务。而要尽到一个公民应尽的政治责任,就有必要了解我们享有的权利、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依法治国的方略等内容,增强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保守国家的秘密,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第六课、第七课、第八课分别引导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履行自己责任的能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从单元看本课侧重说明的问题 本课侧重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方式,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认识宪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帮助同学们依法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 (二)学习目标 本课共设三框。 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设两目。 第一目“人民怎样当家作主”,主要帮助同学们了解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在我们国家,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第二目“生活在法治国家里”,说明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切国家机关要依法行政,人人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第二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设两目。

苏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3课学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3课学案 ★说明:预习完成后,可以提前做实践与探究的问题 胸怀天下:1. 2. 3. 4. 5. 课题:笑对生活 一、课前预习书P33-44并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 1、挫折是指。 2、挫折在人们的心理上的消极表现是, 行为上的消极表现。 3、挫折能磨练,人们正是在的过程中取得成功与进 步的。 4、导致挫折的因素有和两个方面。 5、挫折的存在具有。挫折对人具有影响,或者给人, 或者给人。 6、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能在挫折中 ,那么挫折就会成为人生的,成为帮助人们走向成功的。 7、学习是人类的,是人们生活的,学习能使自己得到。 8、正确的学习观念,可以帮助我们巩固良好的,选择适当的,获得理想 的。 9、中学生要正确的学习观念(1)读书学习是对社会、对自己的一种,是一种必须履行的;(2)非常重要,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会有进步;(3)对学习的成功很有价值,要养成良好的,讲究;(4)确立的观念,适应社会不断变化发展新要求。 10、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我们要用良好的的心态、浓厚的兴趣、科学的方法, ,。 11、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要求的活动。不可能没有压力,的学习压力,有利于保持学 习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的学习压力,会造成过度紧张、焦虑,降低学习效率,甚至影响身心健康。 12、考试焦虑与、、、、等因素密切相关。 13、在人生道路上,不在于有无困难和挫折,关键在于。 14、不同的人面对挫折,会有。我们要以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并以正确的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15、激励创新,创新战胜挫折。开拓进取,用于创新,可以发掘我们的, 造就有用;可以激发我们攀登人生高峰的热情,督促我们珍惜、珍惜。16、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必由之路,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创新是 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

思想品德(人教版)八年级(下) 9-2 维护社会公平 导学案

八年级(下)思想品德学科导学案 课题:第九课第二框维护社会公平 课堂类型: 新授课;上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学习目标:了解身边的不公平现象;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 树立公平合作意识,自觉维护社会公平 重点:对待不公平现象的正确做法 难点:自觉维护社会公平 学习过程: 公平总是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公平。(2)在现实生活中,不公平情况发生时,我们应该增强意识,善于用 的手段,求得问题的解决,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3)公平与否的判断,受到个人、的制约。 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不妨,地反思自己的,我们会更加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现象。 (4)公平意识也是的重要内容,见到不公平的现象时,要求我们 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 ①社会需要,以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在这种合作中,人们各自的得到应有的发挥,得到应有的保障,有利于社会、。 ②为更好地合作,我们需要,这样才能获取。树立意识,有助于我们顺利地社会,为社会作出。 小凡在某公司找到一份打字员的工作,她按公司的要求辛辛苦苦地干了一 2%的工资。小凡觉得很不公平,因为自己从未迟到过。 (1)如果她接受了这种不公平,情形会怎样? (2)她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使自己的问题得到公平合理的解决? 根据情景回答问题。 了那些获奖的文章,很不以为然,觉得评选不公平。 情景二:学校给了初二(8)班一个市“优秀学生”名额。老师将名额给了大家都不看好的小涛,而大家通过举手表决票数最高的小丽却没有评上,大家都为小丽打抱不平。小丽却说:“没什么,给谁都一样,老师没选我,是因为我做得还不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去做。” (1)是什么影响着他们对公平与否的判断?

八年级上册政治部编版教案:第十课 建设美好祖国

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 第1课时关心国家发展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国家的巨大进步,激发自豪感。 ◆能够正视国家发展中的问题,增强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 2.能力目标 ◆能够全面认识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面临的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我国建设中的问题。 3.知识目标 ◆了解祖国取得的巨大进步和伟大成就。 ◆了解国家发展中的问题,知道国家正着力解决这些问题。 重点: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难点:应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百采取的措施。 【导入新课】 教材导入:阅读教材P103运用你的经验,回答: 结合以上图片,说说国家建设取得的成就。 答案提示:以上图片反映了我国科技取得巨大成就,除了科技以外,我国经济增长成就显著,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文化建设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教师:这一系列的成就让我们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厉害了,我的祖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国家发展,今天我们把目光再次聚焦在国家发展方面。 【讲授新课】 一、为祖国成就感到自豪 1.阅读教材P104探究与分享,回答: 结合你的所见所闻,就其中的一条谈谈你的感受。 答案提示:百姓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穿衣颜色单一,而现在衣服五颜六色,追求时尚;原来人们只是吃饱,而现在追求吃好、讲营养;原来人们骑自行车,而现在多是摩托车、小轿车;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旅游成为一种生活时尚。 2.教师:飞驰的高铁列车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异彩纷呈的演出和展览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听证会的召开和新闻发布制度让政府决策更加透明,我们的衣食住行用条件也更加充分……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感受到国家所取得的巨大进步。 3.阅读教材P105阅读感悟,回答: 你从材料中感受到什么? 答案提示: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回答。 4.教师:我国经济增长成就显著,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文化建设让中华文明焕发了新的蓬勃生机;科技创新成就斐然;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陆续出台,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我国在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2020届中考思想品德总复习学案3(学生版) 新人教版

兴化市板桥初中中考思品总复习学案(三)班级姓名学号 复习范围课时 1 课型综合时间 掌握考点考点9.珍爱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1.珍爱生命:(1)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任何代价都换不来;(2)生命是地球上最宝贵的东西,地球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生机勃勃;(3)我们要爱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还要爱护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与大自然和睦相处。 2.让人生更有意义:(1)有意义的人生都有明确的进取目标;(2)有意义的人生在于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3)有意义的人生需要敢于创造。 考点10.了解闭锁心理的消极作用,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1.闭锁心理的消极作用:出现闭锁心理,如果处理不当,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使心理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孤独感,任其发展下去会形成有缺陷的人格。 2.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1)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相信父母和老师,在交往中分享友谊;(2)有想不通的问题大胆向别人倾诉,不让问题长期困扰自己;(3)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心情;(4)可以写日记来倾吐、宣泄等。 考点11.了解情绪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1.情绪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情绪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情绪对人的行为起着促进、增力作用,可以产生积极的结果;消极情绪对人的行为起着削弱、减力作用,会产生不良的结果。 2.做情绪的主人: (1)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情绪。 (2)调节情绪的常用方法:意志控制法、注意转移法、认识改变法、合理发泄法、尽情倾诉法、情绪升华法等。 考点12.知道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会依法进行自我保护 1.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四大保护领域:学校保护、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3.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特殊保护:(1)生命健康权是未成年人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起码的权利;(2)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均未发展成熟,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生命健康权极易受到侵害;(3)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就是保护国家和民族的明天。 4.依法进行自我保护:(1)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自觉进行自我教育、自我修养,抵制不良影响;(2)在面临险境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法,以保护生命为第一原则;(3)面对不法侵害,要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背诵情况家长签字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西塞罗说:“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这是因为() A.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B.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延长生命的时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