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一、选择题

1.(11-12·四川雅安中学高二月考)下列按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 B )

A.盐酸、空气、醋酸、干冰B.冰醋酸、福尔马林、硫酸钠、乙醇

C.蛋白质、油脂、苛性钾、石灰石D.胆矾、漂白粉、氯化钾、硫酸钡

2.(11-12·四川雅安中学高二月考)c(H+)相同的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和B;A为盐酸,B为

醋酸,分别和锌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且放出的氢气的质量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①反应所需要的时间B>A②开始反应时的速率A>B③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A=B④反应

过程的平均速率B>A⑤盐酸里有锌剩余⑥醋酸里有锌剩余

A ③④⑤

B ③④⑥

C ②③⑤

D ②③⑤⑥

3.(11-12·四川雅安中学高二月考)一定量的锌粉和6mol·L-1的过量盐酸反应,当向其中加入少量的下列物质时,能够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产生H2总量的是(B )

①石墨②CuO ③铜粉④铁粉⑤浓盐酸⑥无水乙酸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

4.(11-12·天津高二联考)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D

A.NH3·H2O B.Cu C.饱和食盐水D.醋酸铵

5.(11-12·天津高二联考)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B

A.棕红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常温下,将1mL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l00mL,测得其pH<5

6.(11-12·天津高二联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在Na3PO4溶液中,c(Na+) 是c(PO43-)的3倍

B.pH=3的盐酸中,其c(H+)是pH=1的盐酸的3倍

C.0.1mol/L KOH溶液和0.1mol/L氨水中,其c(OH-)相等

D.在25°C时,无论是酸性、碱性还是中性溶液中,其c(H+)和c(OH-)的乘积都等于1

7.(11-12·天津高二联考)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 2O H++OH-;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将水加热,K W增大,pH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 W不变

8.(11-12·天津高二联考)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

...大量共存的是B

A.滴加甲基橙试剂显红色的溶液中:Na+、Fe2+、Cl-、NO3-

B.c(H+)=10-12 mol·L-1的溶液:K+、Ba2+、Cl-、Br-

C.c(OH-)/ c(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O32-

D.由水电离的c(H+)=1.0×10-13 mol·L-1的溶液中:K+、NH4+、AlO2-、HCO3-

9.(11-12·天津高二联考)对于0.1mol·L-1 Na2SO3溶液,正确的是D

A.升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

B.c(Na+)=2c(SO32-)+ c(HSO3-)+ c(H2SO3)

C.c(Na+)+c(H+)=2 c(SO32-)+ 2c(HSO3-)+ c(OH-)

D.加入少量NaOH固体,c(SO32-)与c(Na+)均增大

10.(11-12·天津高二联考)25℃时,在等体积的① pH=0的H2SO4溶液②0.05mol/L的

Ba(OH)2溶液③pH=10的Na2S溶液④pH=5的NH4NO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A.1:10:1010:109B.1:5:5×109:5×108C.1:20:1010:109D.1:10:104:109

11.(11-12·天津高二联考)能促进水的电离,并使溶液中c(H+)>c(OH-)的操作是D

①将水加热煮沸②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③向水中通CO2

④向水中通NH3⑤向水中加入明矾晶体⑥向水中加入NaHCO3固体

⑦向水中加NaHSO 4固体

A .①③⑥⑦

B .①③⑤⑥

C .⑤⑦

D .⑤

12.(11-12·天津高二联考)常温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 .某醋酸溶液的pH =a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b ,则a >b

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中,加入NH 4Cl 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 <7

C .1.0×10-3mol/L 盐酸的pH =3.0,1.0×10-

8mol/L 盐酸的pH =8.0 D .若1mLpH =1的盐酸与100 mL 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pH =7,则NaOH 溶液pH =11

13.(11-12·天津高二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25℃时,NH 4Cl 溶液的K W 大于100℃时NH 4Cl 溶液的K W

B .25℃时,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溶液中)

()()(33--?OH c COOH CH c COO CH c 不变 C .25℃时,pH=12的氨水和pH=2的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c (Cl -)>c (NH 4+)>c (H +)>c (OH -

) D .100℃时,将pH =2的盐酸与pH =12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中性

14.(11-12·天津高二联考)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HF 是弱酸的是D

①常温下NaF 溶液的pH 大于7 ②用HF 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

③HF 与NaCl 不能发生反应 ④常温下0.1mol/L 的HF 溶液的pH 为2.3 ⑤HF 能与Na 2CO 3溶液反应,产生CO 2气体 ⑥HF 与水能以任意比混溶

⑦1mol/L 的HF 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A .①②⑦

B .②③⑤

C .③④⑥

D .①④

15.(11-12·天津高二联考)下列实验方法、结论合理的是D

A .增加反应物的用量,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B .AgCl 在同浓度的CaCl 2和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C .pH 相同的两种一元酸HA 溶液和HB 溶液与足量Zn 反应,HA 比HB 反应速率快,说明HA 酸性更强

D .将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分别蒸干并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均为碳酸钠

16.(11-12·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二月考)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D

A .NH 3·H 2O

B .H 2O

C .CH 3COOH

D .醋酸铵

17.(11-12·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二月考)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D

A .NaHSO 4

Na ++H ++SO 42- B .NaHCO 3 Na ++H ++CO 32- C .HClO = H ++ClO - D .H 2S H ++HS -;HS - H ++S 2-

18.(11-12·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二月考)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0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A . Mg 2+、Cl -、Na +、SO 42-

B . Ba 2+、Na +、NO 3-、MnO 4-

C . K +、Cl -、HCO 3-、NO 3-

D . Ca 2+、Na +、Fe 3+、CO 32- 19.(11-12·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二月考) 常温下,纯水中存在电离平衡:H 2O

H ++OH -。欲使水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并使c (H +)增大,应加入的物质是B

A .H 2SO 4

B .AlCl 3

C .NaHCO 3

D .NaOH 20.(11-12·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二月考) 在0.1mol ·L -1

CH 3COOH 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B

CH 3COOH CH 3COO -+H +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加入少量NaOH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加入少量0.1mol ·L -1 HCl 溶液,溶液中c(H +

)减小

D .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CH 3COOH 溶液的电离度增大

21.(11-12·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二月考) 下列操作会促进H 2O 的电离,且使溶液pH >7的是C

A .将纯水加热到90℃

B .向水中加少量NaOH 溶液

C .向水中加少量Na 2CO 3溶液

D .向水中加少量FeCl 3溶液

22.(11-12·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二月考) 相同温度下,100mL 0.01 mol·L -1的醋酸溶液与

10mL 0.1 mol·L -1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C

A .中和时所需NaOH 的量

B .c (H +)

C .c (OH -)

D .c (CH 3COOH )

23.(11-12·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二月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 pH=11的NaOH 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

B. 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 1和c 2,pH 分别为a 和a+1,则c 1=10c 2

C. pH=2与pH=1的硝酸中c(H +)之比为10:1

D. 向0.1 mol/L 的氨水中加入少量醋酸铵固体,则溶液中)

()(23O H NH c OH c ?-增大

24.(11-12·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二月考) 室温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溶液中3

3()()().CH COO CH COOH OH c c c --不变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 (H +)亦增大

D.再加入10mlpH=11的NaOH 溶液,混合液pH=7

25.(11-12·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二月考) 常温下pH =1的两种一元酸溶液A 和B ,分别加

水稀释至1000倍,其pH 与所加水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D

A .A 酸比

B 酸的电离程度小

B .B 酸比A 酸容易电离

C .A 是强碱,B 是弱碱

D .pH =1时,B 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比A 酸大

26.(11-12·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二月考) 1体积pH =2.5的盐酸与10体积某一元强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碱溶液的pH C

A. 9.0

B. 9.5

C. 10.5

D. 11.5

27.(11-12·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二月考) 某强酸的pH= a ,强碱的pH= b 。已知a + b = 12,

若酸碱溶液混合后pH= 7,则酸溶液体积V 1与碱溶液体积V 2的正确关系 B

A .V 1=102V 2

B .V 2=102V 1

C .V 1=2V 2

D .V 2=2V 1 28.(11-12·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二月考) 常温下,将pH=1的硫酸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一

份加入适量水,另一份加入与该硫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两者pH 都升高了1,则加入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 B

A .5:1

B .6:1

C .10:1

D .11:1

29.(11-12·浙江台州中学高二月考)一定量的盐酸跟少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不影响生成H 2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 B

A .KNO 3溶液

B . NaCl 溶液

C . 铜粉

D .硫酸铜晶体

30.(11-12·浙江台州中学高二月考)氯化铜的稀溶液是淡蓝色的,加入浓盐酸后,溶液变成黄绿色了,这种颜色变化是由下列可逆反应造成的:Cu(H 2O)42+(溶液)+4Cl -CuCl 42-

(溶

液)+4H2O,其中Cu(H2O)42+为淡蓝色,CuCl42-为黄绿色。下列方法①加蒸馏水,②加AgNO3固体,③加入NaCl固体,④加入过量NaOH溶液中,能使溶液变成淡蓝色的是:C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和②

D.③和④

31.(11-12·浙江省永嘉县普高联合体高二期中)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

①NaOH ②NH3·H2O ③CaCO3④CH3COOH ⑤NaHCO3 ⑥氢氧化铝

⑦氯化铵⑧二氧化碳⑨乙醇⑩铜

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⑦C.①③⑥⑦D.除⑧⑨⑩

32.(11-12·浙江省永嘉县普高联合体高二期中)水的电离过程为H2O OH-+H+ ,在25℃、35℃时其离子积分别为K(25℃)=1×10-14 、

K(35℃)=2.1×10-14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D)

A.在35℃,纯水中C(H+)>C(OH-) B.水的电离度α(25℃)>α(35℃)C.25℃时,向纯水中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都能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水的离子积减小D.某温度下纯水中C(H+) 为2×10-7 mol/L,则此时的C(OH-) 也为2×10-7 mol/L

33.(11-12·浙江余姚中学高二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相同体积、相同pH的三种溶液:①CH3COOH、②HCl、③H2SO4,中和NaOH的物质的量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③〉②

B.NaHCO3溶液中有:

C.相同浓度的下列溶液:①CH3COONH4、②CH3COONa,③CH3COOH中,

C(CH3COO-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①>③

D.pH=4的Al2(SO4)3溶液中,水电离出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10mol.L-1

34.(11-12·浙江余姚中学高二月考)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判断

在等浓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

确的是C

A.c(HClO)+c(ClO-)=c(HCO3-)+c(H2CO3)

B.c(ClO-)>c(HCO3-)>c(H+)

C.c(HCO3-)>c(ClO-)>c(OH-)

D.c(Na+)+c(H+)=c(HCO3-)+c(ClO-)+c(OH-)

35.(11-12·浙江余姚中学高二月考)已知反应BeCl2 + Na2BeO2 + 2H 2O == 2NaCl + 2Be(OH)2

↓能进行完全。以下推论中正确的是C

A. BeCl2溶液pH<7,将其蒸干,灼烧后可得残留物Be(OH)2

B. Na2BeO2溶液的pH>7,将其蒸干,灼烧后可得残留物BeO

C. Be(OH)2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

D. BeCl2水溶液的导电性强,BeCl2应该是离子化合物

36.(11-12·浙江余姚中学高二月考)某二元酸(H2A)在水中的电离式为:H2A == H+ + HA-,

HA-H+ + A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在0.1mol/L的Na2A溶液中,c(A2-) + c(HA-) = 0.1mol/L

B.若0.1mol/L的NaHA溶液pH=2.0,则0.1mol/L的H2A溶液中,c(H+)>0.11mol/L

C. 分别将同浓度(0.1 mol·L-1)的NaHA和Na2A溶液等体积混合,其pH一定小于7

D.0.1mol/L的NaHA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Na+)<c(HA-)<c(H+)<c(A2-)<c(OH-)

37.(11-12·浙江余姚中学高二月考)已知常温下反应①、②、③的平衡常数关系为K1> K3> K2,

据此所做以下推测合理的是A

①NH3+H+NH4+(平衡常数为K1)②Ag++Cl—AgCl(平衡常数为K2)

③Ag++2NH3Ag(NH3)2+(平衡常数为K3)

A.氯化银可溶于氨水 B.银氨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有白色沉淀

C.银氨溶液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 D.银氨溶液可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存在

38.(11-12·重庆柏梓中学高二期中)若1体积硫酸恰好与10体积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则二者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应为(B)

A.10∶1

B.5∶1

C.1∶1

D.1∶10

39.(11-12·重庆柏梓中学高二期中)有等体积、等pH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C)

A. V3>V2>V1

B. V3=V2=V1

C. V3>V2=V1

D. V1=V2>V3

40.(11-12·重庆柏梓中学高二期中)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 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 水的离了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

C 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

D 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41(11-12·重庆柏梓中学高二期中)在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CH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 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42.(11-12·重庆柏梓中学高二期中)相同体积的pH=3的强酸溶液和弱酸溶液分别跟足量的镁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弱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

B.强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

C.两者产生等量的氢气

D.无法比较两者产生氢气的量

43.(11-12·重庆柏梓中学高二期中)在10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中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HAc溶液,反应后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错误的是(A)

A.c(Na+)>c(Ac-)>c(H+)>c(OH-)

B.c(Na+)>c(Ac-)>c(OH-)>c(H+)

C.c(Na+)=c(Ac-)+c(HAc)

D.c(Na+)+c(H+)=c(Ac-)+c(OH-)

44.(11-12·重庆柏梓中学高二期中)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pH一定小于7的是(D)

A.pH=3的硝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

C.pH=3的硫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D.pH=3的醋酸和pH=11氢氧化钠溶液

二、非选择题

1.(11-12·重庆柏梓中学高二期中)(8分)(1)AgNO3的水溶液呈(填“酸”、“中”、“碱”)性,常温时的pH 7

(填“>”、“=”、“<”),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实验室在配制AgNO3的溶液时为了抑制其水解,常将AgNO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2)把FeCl3溶液加热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原因是(用简要的文字和化学方程式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1)酸,小于,Ag++H2O AgOH+H+,硝酸。

(2)Fe2O3;因为FeCl3水解:FeCl3+3H2O Fe(OH)3+3HCl‖加热蒸干过程中HCl 气体挥发,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最后得Fe(OH)3固体‖灼烧后得Fe2O3。[2Fe(OH)3= Fe2O3+3H2O]

2.(11-12·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二月考)(8分)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

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待测溶液润洗后,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入20.00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再用标准酸液润洗2-3次后,向其中注入0.1000 mol·L-1标准盐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

③向锥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滴定至指示剂刚好变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再改变为止,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1mL。

④重复以上过程,但在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加入5mL的蒸馏水,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2 mL。试回答下列问题:

(1)锥形瓶中的溶液从色变为色时,停止滴定。

(2)该小组在步骤①中的错误是,

由此造成的测定结果 (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3)右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 mL。

(4)根据下列数据:

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

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20.00 0.50 25.40

第二次20.00 4.00 29.10

请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为。

(8分)(1)浅红(粉红)无(2)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1分)

偏高(1分)(3)22.60 (4)0.1250 mol·L-1

3.(11-12·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二月考)(6分)pH=12的NaOH溶液100mL,要使它的pH 为11。(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1)如果加入蒸馏水,应加_________mL;

(2)如果加入pH=10的NaOH溶液,应加_________mL;

(3)如果加0.01mol/L HCl,应加_________mL

(6分) (1)900 (2)1000 (3)81.8

4.(11-12·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二月考)(6分)常温下,将0.05mol/L盐酸溶液和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以1:2的体积比混合,所得溶液的pH=12。用上述NaOH溶液滴定pH=3的某一元弱酸溶液20ml,达到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13ml,试求:

(1)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此一元弱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3)求此条件下该一元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6分)⑴ C(NaOH)=0.04mol/L ⑵C(弱酸)=0.026mol/L (3)K=4×10-5

5.(11-12·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二月考)在一定温度下,有 a.盐酸b.硫酸c.醋酸三种酸:(用a、b、c表示)

(1)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3)若三者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4)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时,分别放入足量的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5)当三者c(H+)相同、体积相同时,同时加入形状、密度、质量完全相同的锌,若产生相同体积的H2(相同状况),则开始时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反应所需时间的长短关系是__________。

(6)将c(H+)相同的三种酸均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00倍后,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1)b>a>c(2)b>a=c(3)c>a>b(或c>a=2b)

(4)c>a=b(5)a=b=c a=b>c

(6)c>a=b

6.(11-12·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二月考)Ⅰ.室温时1 L 0.01 mol·L-1的硫酸氢钠溶液的pH 为____________,在其中滴入等体积的0.01 mol·L-1的Ba(OH)2溶液后,加水稀释到10 L,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H为________。

Ⅱ.某学生用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如下: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立即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

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稍下,并记下读数;

④移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请回答:

(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3)如下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 mL。

(4)根据下列数据:请计算待测盐酸溶液的浓度: mol/L。

滴定次数待测体积(mL)标准烧碱体积(mL)

滴定前读数滴定后读数

第一次20.00 0.40 20.40

第二次20.00 2.00 24.10

第三次20.00 4.00 24.00

Ⅰ:(1)2 Ba2++OH-+H++SO42-===BaSO4↓+H2O 11

Ⅱ.(1)①偏大(2)无色变为粉红,半分钟内不变色(3)22.60 (4)0.2000

7.(11-12·浙江省永嘉县普高联合体高二期中)某研究小组将V1mL 1.0 mol/L HCl溶液和V2mL 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小组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 (填“高于”、“低于”

或“等于”)22 ℃.

(2)由题干及图形可知,V1︰V2= 时,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此反

应所用NaOH溶液的浓度应为 mol/L。

(3)实验时将酸碱在简易量热计中混合,并用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经有关计算

知此反应共放出Q kJ的热量,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01020304050202224262830温度/℃V 1/ mL (10分).(1)低于;(2)3︰2;1.5mo l ·L -1

(3)环形玻璃搅拌棒;H +(aq) + OH -(aq)=H 2O (aq)△H = -100 Q / 3 kJ ·mol -1或HCl(aq) + NaOH(aq)=NaCl(aq)+H 2O (l)△H = -100 Q /3 kJ ·mol -1

8.(11-12·浙江省永嘉县普高联合体高二期中)现有甲、乙两种溶液:甲 pH=2(c(H +)=10-2

mol/L )的醋酸溶液 乙 pH=2(c(H +)=10-2 mol/L )的盐酸

请根据下列操作回答问题:

(1)取10mL 的甲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水,醋酸的电离平衡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

“不”);另取10mL 的甲溶液,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假设加入固体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

待固体溶解后,溶液中c(H +)/c(CH 3COOH)的比值将 (填“增大”、“减小”或“无法确定”)。

(2)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各稀释100倍。稀释后的溶液,其溶液中大小关系为:c(H +) (甲) c(H +) (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各取25mL 的甲、乙两溶液,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 稀溶液中和,则消耗的NaOH 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V (甲) V (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下列事实能证明乙酸(CH 3COOH )是弱电解质的是( )

A. 用乙酸(CH 3COOH )溶液做导电性试验灯光较暗

B. 乙酸(CH 3COOH )是共价化合物

C. 常温下,0.1 mol/L 乙酸(CH 3COOH )溶液的pH 为2.2

D. 乙酸(CH 3COOH )溶液不与NaCl 反应

(10分)(1)向右,减小;(2)大于;(3)大于;(4) C

9.(11-12·浙江台州中学高二月考)(12分)某研究小组将V 1 mL 1.0 mol/L HCl 溶液和V 2 mL 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

验中始终保持V 1+V 2=50 mL)。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小组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 (填“高于”、

“低于”或“等于”)22 ℃,判断的依据是 。

(2)由题干及图形可知,V 1︰V 2= 时,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此反应所用

NaOH溶液的浓度应为mol/L。

(3)实验时将酸碱在简易量热计中混合,并用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经有关计算知此反应共放出Q kJ的热量,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低于;5mLHCl溶液和45mLNaOH溶液反应放热后的温度已经是22 ℃,则溶液混合前的实验环境温度一定低于22 ℃(2)3︰2;1.5mo l·L-1(3)环形玻璃搅拌棒;H+(aq) + OH-(aq)=H2O (aq)△H = -100 Q / 3 kJ·mol-1或HCl(aq) + NaOH(aq)=NaCl(aq)+H2O (l)△H = -100 Q /3 kJ·mol-1(每格2分)

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全册教案 绪言 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 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 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 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 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 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 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 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3)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 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

则反应速率越快。4)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 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 1、为什么可燃物有 氧气参与,还必须达到着 火点才能燃烧?2、催化剂在我们技术改造和生产中,起关键作用,它主要作用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试想一下为什么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反应热,焓变 二学习过程 1: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 思考 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 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

化学选修4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习题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练习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基础过关] 一、化学反应速率改变与平衡移动的关系 1.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由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可知 ( ) 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B.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 C.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D.改变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平衡一定移动 2.某温度下反应N2O4(g)?2NO2(g)(正反应吸热)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压时(体积变小),将使正反应速率增大B.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O2,将使正反应速率减小 C.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2O4,再达到平衡时,颜色变深D.保持体积不变,通入He,再达平衡时颜色不变二、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3.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2B(g)?C(s)+3D(g) ΔH<0,达到平衡时采取下列措施,可以使正反应速率v正增大、D的物质的量浓度c(D)增大的是()A.移走少量C B.扩大容积,减小压强 C.缩小容积,增大压强 D.体积不变,充入“惰”气4.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有反应m A(g)+n B(g)?p C(g)+q D(g),经过5 min达到平衡,此时各物质的变化为A物质的量浓度减少a mol·L-1,B的平均反应速率v(B)=a/15 mol·L-1·min-1,C物质的量浓度增加2a/3 mol·L-1,这时若增大系统压强,发现A与C的百分含量不变,则m∶n∶p∶q为() A.3∶1∶2∶2 B.1∶3∶2∶2 C.1∶3∶2∶1 D.1∶1∶1∶1 三、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5.某温度下,将2 mol A和3 mol 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 A(g)+B(g)?C(g)+D(g),5 min 后达到平衡。若温度不变时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10倍,A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则()A.a=2 B.a=1 C.a=3 D.无法确定a的值 6.恒温下,反应a X(g)?b Y(g)+c Z(g)达到平衡后,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新平衡时,X 的物质的量浓度由0.1 mol·L-1增大到0.19 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c B.ab 8.下列叙述及解释正确的是 ( ) A.2NO2(g)(红棕色)?N2O4(g)(无色) ΔH<0,在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缩小容积、增大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 B.H2(g)+I2(g)?2HI(g) ΔH<0,在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增大容积、减小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不移动,故体系颜色不变 C.FeCl3+3KSCN?Fe(SCN)3(红色)+3KCl,在平衡后,加少量KCl,因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 D.对于N2+3H2?2NH3,平衡后,压强不变,充入O2,平衡左移 [能力提升] 9.现有m A(s)+n B(g)?q C(g) ΔH<0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达平 衡时,B的体积分数φ(B)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有关该反应 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m+nq C.x点的混合物中v正

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复习(人教版)教学教材

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复习(人教版)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复习 第一章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状态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可逆反应,掌握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2.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运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转化率的计算 教学重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运用化学平衡常数对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判断。 教学难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化学平衡状态 1、可逆反应 定义: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反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称可逆反应。 例: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水在电解时生成氢气和氧气,H2+O2=H2O是可逆反应。 (2)硫酸铜晶体加热变成白色粉末,冷却又变成蓝色,所以无水硫酸铜结合结晶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3)氯化铵加热变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两种气体又自发变成氯化铵,氯化铵的分解是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的特点: (1)不能进行到底,有一定限度 (2)正反两个方向的反应在同时进行 (3)一定条件下,正逆反应达平衡 可逆反应在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 反应开始V正> V逆 反应过程中V正减小, V逆增大 到一定时间V正=V逆≠0 2.化学平衡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要点:对象——可逆反应 条件——一定条件下,V正=V逆 特征——各成份的浓度不再变化 特点: 动—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V正=V逆≠0; 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的浓度保持不变; 变—当外界条件(C、P、T)改变时,V正≠V逆,平衡发生改变 二、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1)等速标志,υ正= υ逆(本质特征) ①同一种物质:该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它的消耗速率。 ②不同的物质: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但必须是不同方向 的速率。 (2)恒浓标志,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外部表现): ①各组成成分的质量、物质的量、分子数、体积(气体)、物质的量浓度均保持不 变。 ②各组成成分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气体的体积分数均保持不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考点大全集(打印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册)考点大汇总(打印版) 考点1 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能量的常见转化形式, 重点分析化学能与热能、电能之间的转化, 涉及键能与化学能之间的关系及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形式. 【精确解读】 1.化学反应中的能力变化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常见能量转化有: ①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如铜、锌形成原电池,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②化学能和热能的相互转化.燃料燃烧产生能量最终带动发电机发电, 将化学能转化 为电能; ③化学能和光能、风能的相互转化等. 【精细剖析】 1.判断化学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方法: 一看, 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二看, 产生了什么, 如果是热量, 则转化为热能;如果产生了电, 则是转化为电能, 如果产生了光, 则是转化为光能. 【典例剖析】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等能相互转化.关于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相互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 B.铝热反应中, 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C.图I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图II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答案】A 【变式训练】模拟植物的光合作用, 利用太阳能将H2O和CO2化合生成二甲醚(CH3OCH3), 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由交换膜右侧向左侧迁移 B.催化剂a表面发生的反应是2CO2+12e-+12H+═CH3OCH3+3H2O C.该过程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D.消耗CO2与生成O2体积比为1:1 【答案】D

【实战演练】 1.下列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其它不同的是( ) A.铝热反应B.燃料燃烧C.酸碱中和反应 D.Ba(OH)2?8H2O与 NH4Cl固体混合 【答案】D 【解析】A.铝粉与氧化铁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故A错误;B.燃料燃烧是放热反应, 故B 错误;C.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故C错误;D.氯化铵晶体与Ba(OH)2?8H2O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故D正确;故答案为D. 2.2016年3月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首先发现:在光、碱性CeO2修饰TiO2的复合纳米材料的催化作用下, 二氧化碳和水可转化为甲烷和一氧化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反应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B.CO2和CH4均含极性共价键 C.产物可能还有O2 D.CO2溶于水呈酸性的原因:CO2+H2O?H2CO3H2CO3?2H++CO32- 【答案】D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H为“-”或△H<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为“+”或△H>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1.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v) ⑴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⑵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⑶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三节 化学平衡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 2(g)+O 2(g) 2SO 3(g) 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 2、O 2、SO 3分别是0.2mol/L 、0.1mol/L 、0.2mol/L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A .SO 2为0.4mol/L ,O 2为0.2mol/L B .SO 2为0.25mol/L C .SO 2、SO 3(g)均为0.15mol/L D .SO 3(g)为0.4mol/L 2.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C 生成的速率与C 分解的速率相等 B. A 、B 、C 的浓度不再变化 C. 单位时间生成n molA ,同时生成3n molB D. A 、B 、C 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3.可逆反应H 2(g)+I 2(g) 2HI(g)达到平衡时的标志是( ) A. 混合气体密度恒定不变 B.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C. H 2、I 2、HI 的浓度相等 D. I 2在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不变 4.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取一定量的A 、B 于反应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时,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平衡的是( ) A .混合气体的压强 B .混合气体的密度 C .C 、 D 的物质的量的比值 D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5.在一真空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气体A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 B(g) + x C(g),反应达平衡时,测得容器内压强增大为P %,若此时A 的转化率为a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若x=1,则P >a B .若x=2,则P <a C .若x=3,则P=a D .若x=4,则P≥a 6.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A 和B 发生如下反应:A(g)+2B(g) 2C(g),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 和B 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 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 的转化率为( ) A .40% B .50% C .60% D .70% 7.在1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NH 3,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2NH 3N 2+3H 2,达到平衡时,容器内N 2的百分含量为a%。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都不变,分别通入下列初始物质,达到平衡时,容器内N 2的百分含量也为a %的是( ) A .3molH 2+1molN 2 B .2molNH 3+1molN 2 C .2molN 2+3molH 2 D .0.1molNH 3+0.95molN 2+2.85molH 2 8.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 2+O 2 2SO 3(g),起始时SO 2和O 2分别为20mol 和 10mol ,达到平衡时,SO 2的转化率为80%。若从SO 3开始进行反应,在相同的条件下,欲使平衡时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与前者相同,则起始时SO 3的物质的量及SO 3的转化率分别为( ) A 10mol 10% B 20mol 20% C 20mol 40% D 30mol 80% 9.X 、Y 、Z 为三种气体,把a mol X 和b mol Y 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2Y 2Z 。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 (X )+n (Y )=n (Z ),则Y 的转化率为( ) A . %1005?+b a B .%1005)(2?+b b a C .%1005)(2?+b a D .%1005)(?+a b a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最全考点全集(打印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 考点1 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巩固对盖斯定律的理解, 提升应用盖斯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是灵活应用盖斯定律. 【精确解读】 1.内容: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 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即化学反应热只与其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 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 2.应用: a.利用总反应和一个反应确定另一个反应的热效应; b.热化学方程式之间可以进行代数变换等数学处理; 3.反应热与键能关系 ①键能:气态的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能既是形成1mol化学键所释 放的能量, 也是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 ②由键能求反应热:反应热等于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为“+”)和形成生成 物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为“-”)的代数和.即△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E反-∑E生 ③常见物质结构中所含化学键类别和数目:1mol P4中含有6mol P-P键;1mol晶体硅中含 有2mol Si-Si键;1mol金刚石中含有2molC-C键;1mol二氧化硅晶体中含有4mol Si-O 键. 【精细剖析】 1.盖斯定律的使用方法:

①写出目标方程式; ②确定“过渡物质”(要消去的物质); ③用消元法逐一消去“过渡物质”. 例如: ①Fe2O3(s)+3CO(g)=2Fe(s)+3CO2 △H1 ②3Fe2O3(s)+CO(g)=2Fe3O4(s)+CO2(g)△H2 ③Fe3O4(s)+CO(g)=3FeO(s)+CO2(g)△H3 求反应FeO(s)+CO(g)=Fe(s)+CO2(g)△H4的焓变 三个反应中, FeO、CO、Fe、CO2是要保留的, 而与这四种物质无关的Fe2O3、Fe3O4要通过方程式的叠加处理予以消去, 先②+③×2-①×3先消除Fe3O4, 再消除Fe2O3, 得到④6Fe(s)+6CO2(g)=6FeO(s)+6CO(g)△H5, ④逆过来得到 ⑤6FeO(s)+6CO(g)=6Fe(s)+6CO2(g)-△H5, 再进行⑤÷6, 得到△H4=-; 2.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①热化学方程式可以进行方向改变, 方向改变时, 反应热数值不变, 符号相 反;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和反应热可以同时改变倍数; ③热化学方程式可以叠加, 叠加时, 物质和反应热同时叠加; ④当对反应进行逆向时, 反应热数值不变, 符号相反. 【典例剖析】己知:Mn(s)+O2(g)═MnO2(s)△H l S(s)+O2(g)═SO2(g)△H2 Mn(s)+S(s)+2O2(g)═MnSO4(s)△H3 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H2>0 B.△H3>△H1 C.Mn+SO2═MnO2+S△H=△H2-△H1 D.MnO2(s)+SO2(g)═MnSO4(s)△H═△H3-△H2-△H1 【答案】D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配套练习(全册)同步练习汇总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配套练习(全册)同步练习汇总 第一章测评A (基础过关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解析:根据生成物总能量和反应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把化学反应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放热反应的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物质浓度的变化,与反应的吸热、放热无关;同温同压下,H2(g)和Cl2(g)的总能量与 HCl(g)的总能量的差值不受光照和点燃条件的影响,所以该反应的ΔH相同。 答案:C 2.对于:2C4H10(g)+13O2(g)8CO2(g)+10H2O(l) ΔH=-5 800 kJ·mol-1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反应热为ΔH=-5 800 kJ·mol-1,是放热反应 B.该反应的ΔH与各物质的状态有关,与化学计量数也有关 C.该式的含义为:25 ℃、101 kPa下,2 mol C4H10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 5 800 kJ D.该反应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5 800 kJ·mol-1 解析:根据燃烧热的定义,丁烷的物质的量应为1 mol,故题中方程式不是丁烷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由题中方程式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2 900 kJ·mol-1。 答案:D 3.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Zn(s)+CuSO4(aq)ZnSO4(aq)+Cu(s) ΔH=-216 kJ·mol-1,则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B.相同条件下,如果 1 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1,1 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2,则2E1=E2

(完整版)化学选修4(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全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Q):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符号:△H(2).单位:kJ/mol(3)△H=H(生成物)-H(反应物) 3.微观角度解释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H为“-”或△H<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为“+”或△H>0 注:(高中阶段Q与△H二者通用) (4)影响晗变的主要因素:①发生变化的物质的物质的量,在其他条件一定时与变化物质的物质的量程正比。②物质的温度和压强 ☆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 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综合测试题(四) 考试用时100分钟。满分为150分。 第Ⅰ卷(共70分)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反应X+Y= M+N 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 A 、X 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 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 和N 的总能量 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2、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NH 4+、Ba 2+、NO 3—、CO 32— B .Fe 2+、OH —、SO 42—、MnO 4— C .K +、Mg 2+、NO 3- 、SO 42— D .Na +、Fe 3+、Cl —、AlO 2— 3、在密闭容器里,A 与B 反应生成C ,其反应速率分别用A v 、B v 、C v 表示,已知2B v =3A v 、3C v =2B v ,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 A 、2A+3B=2C B 、A+3B=2C C 、3A+B=2C D 、A+B=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C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D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 5、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 值最小的是 ( ) A .Cl NH 4 B .34HCO NH C .44HSO NH D .424SO )(NH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 B 、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 C 、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D 、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7、化学电池可以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的本质是 ( ) A .化合价的升降 B . 电子的转移 C .氧化还原反应 D .电能的储存 8、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首要原因 是 ( )

选修四化学平衡练习题含答案.doc

选修四化学速率章末测试题(内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4I(s)?NH3(g)+HI(g);②2HI(g)?H2(g)+I2(g).达到平衡时,c(H2)=0.5mol/L,c(HI)=4mol/L,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A.9 B.16 C.20 D.25 2.在体积为V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3A(?)+B(?)═2C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 为气态,则气体的平均密度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升高温度,C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正反应放热 C.达到平衡后,向容器中加入B,正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D.达到平衡后,若将容器的容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C的浓度变为原来的1.8倍,则A一定为非气态 3.在体积均为1.0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质量的固体B,再分别加入0.1mol A和0.2molA,在不同温度下反应A(g)+B(s)?2C(g)达到平衡,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浓度c(A)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Ⅰ、Ⅱ、Ⅲ点均处于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A(g)+B(s)?2C(g)△S>0、△H<0 B.A的转化率:a(状态Ⅱ)>a(状态Ⅲ)

C.体系中c(C):c(C,状态Ⅱ)>(C,状态Ⅲ) D.化学平衡常数:K (状态Ⅰ)=K (状态Ⅲ)>K(状态Ⅱ) 4.在醋酸溶液中,CH3COOH电离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溶液显电中性 B.溶液中检测不出CH3COOH分子存在 C.氢离子浓度恒定不变 D.c(H+)=c(CH3COO﹣) 5.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A.B.C. D. 6.工业上用丁烷催化脱氢制备丁烯:C4H10(g)═C4H8(g)+H2(g)(正反应吸热) 将丁烷和氢气以一定的配比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产率与温度、投料比有关。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选修4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人教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1.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 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例如1mol H 2(g)燃烧,生成1mol H 2 O(g),其反应热ΔH=-241.8 kJ/mol。 2.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 分子。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第一节燃烧热能源 1.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 2.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如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由于上述制造甲醇、乙醇的原料是生物质,可以再生,因此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是应对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措施。 3.氢气是最轻的燃料,而且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值最高,因此它是优异的火箭燃料,再加上无污染,氢气自然也是别的运输工具的优秀燃料。在当前,用氢气作燃料尚有困难,一是氢气易燃、易爆,极易泄漏,不便于贮存、运输;二是制造氢气尚需电力或别的化石燃料,成本高。如果用太阳能和水廉价地制取氢气的技术能够突破,则氢气能源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甲烷是一种优质的燃料,它存在于天然气之中。但探明的天然气矿藏有限,这是人们所担心的。现已发现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其储量约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2倍。如果找到了适用的开采技术,将大大缓解能源危机。 5.柱状图略。关于如何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学生可以自由设想。在上述工业原材料中,能源单耗最大的是铝;产量大,因而总耗能量大的是水泥和钢铁。在生产中节约使用原材料,加强废旧钢铁、铝、铜、锌、铅、塑料器件的回收利用,均是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的措施。

重点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移动习题

精心整理 % B t T 11 P 、、T 1P 2、2T 2P 化学平衡移动 例4.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 pC(g) △H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测得 在不同时间t 、温度T 和压强P 与反应物B 在混合气中的百分含量B%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正确的是( ) A.T 1<T 2,P 1>P 2,m +n >P,△H >0 B.T 1>T 2,P 2>P 1,m +n <P,△H >0 C.T 2>T 1,P 2>P 1,m +n <P,△H >0 D.T 1>T 2,P 2>P 1,m +n >P,△H <0 练习4.对于可逆反应:A 2(g )+3B 2(g )2AB 3(g );△H <0下列图象中正确的 是() 3.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 A(g)+n B(g)p C(g)的平衡常数为K ,下列对K 的说法正确 的是( ) A .K 值越大,表明该反应越有利于C 的生成,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B .若缩小反应器的容积,能使平衡正向移动,则K 增大 C .温度越高,K 一定越大 D .如果m +n =p ,则K =1 4将4molSO 2与2molO 2放入4L 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2SO 2+O 22SO 3,测得平衡时SO 3的 浓度为0.5mol·L -1 。则此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 为( ) A .4 B .0.25 C .0.4 D .0.2 5.在一定温度下,反应H 2(g)+X 2(g)HX(g)的平衡常数为10。若将1.0mol 的HX(g)通入体积为1.0L 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 ) A .5% B .17% C .25% D .33% 6在淀粉-KI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 2(aq)+I - (aq)I(aq)。测得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如表所示: t /℃ 5 15 25 35 50 K 1100 841 689 533 40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I 2(aq)+I - (aq)I(aq)的ΔH >0 B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溶液中c (I)减小 C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D .25℃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 固体,平衡常数K 小于689 7.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 的是() 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 2O(g)CO(g)+H 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重点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 第一章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放热与吸热反应的几种类型: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 二、△H的计算方法=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15分)化学键的键能是指气态原子间形成1mol化学键时释放的能量。如:H(g)+I(g)→H-I(g)+297KJ 即H-I键的键能为297kJ/mol,也可以理解为破坏1mol H-I键需要吸收297KJ的热量。化学反应的发生可以看成旧化学键的破坏和新化学键的形成。下表是一些键能数据。(单位:kJ/mol) 键能键能键能 H-H 436 Cl-Cl 243 H-Cl 432 S=S 255 H-S 339 C-F 427 C-Cl 330 C-I 218 H-F 565 C-O 347 H-O 464 Si—Si 176 Si—O 460 O=O 497 (1)根据表中数据判断CCl4的稳定性(填“大于”或“小于”)CF4的稳定性。 (2)结合表中数据和热化学方程式H2(g)+Cl2(g)=2HCl(g) ΔH=-QKJ/ mol;通过计算确定热化学方程式中Q 的值为②请写出晶体硅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的热化学方程式: 三、物质稳定性的比较:能量越低越稳定键能越高越稳定 已知25℃、101KPa下,4Al(s)+3O2(g)=2Al2O3(s)ΔH=-2834.9KJ/mol 4Al(s)+2O3(g)=2Al2O3(s)ΔH=-3119.1KJ/mol,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O2比O3能量低,由O2转变为O3为放热反B.O2比O3能量高,由O2转变为O3为吸热反应 C.O3比O2稳定,由O2转变为O3为放热反D.O2比O3稳定,由O2转变为O3为吸热反应 四、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判断: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s)+O2(g)==CO2(g);△H=+393.5kJ/mol B、2SO2+O2==2SO3;△H= —196.6kJ/mol C、H2(g)+1/2O2(g)==H2O(l);△H=—285.8kJ/mol D、2H2(g)+O2(g)==2H2O(l);△H= —571.6KJ 五、反应热△H大小的比较: 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最新选修4-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

化学平衡 一、可逆反应 1、定义: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2、表示方法:用“ ”表示。如:H 2 + I 2 2HI 3、特点: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能完全转化 二、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⑴溶解平衡的建立 溶解平衡图像 化学平衡图像:从反应物达到平衡 ⑵化学平衡的状态建立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不断减少,生成物逐渐增加,V(正)逐渐减小,V(逆)逐渐增大,当反应进行到某一时刻,V(正)=V(逆),此时,反应达到了其“限度”,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都不再发生变化,但反应仍然在进行着,只是V(正)=V(逆),我们把这样的状态叫作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⑶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 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就叫做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2、化学平衡的特征 ⑴ 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⑵ 等:化学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但都不等于零,即: V(正)=V(逆)>0 ⑶ 动: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化学反应仍在进行,反应并没有停 ⑷ 定:化学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化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体积分数 保持一定 ⑸变:化学平衡是有条件的平衡状态,当外界条件变化,原有的化学平衡被破坏,直到 建立新的化学平衡。 3、化学平衡的标志 ⑴微观标志:V(A 正)=V(A 逆) >0 ——实质

⑵宏观标志:反应混合物中个组分的浓度和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4、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⑴基本依据:???①υ(A 正) ==υ(A 逆) >0,只要能证明此即可 ②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⑵常见方法:以xA +yB zC 为例 ①直接的 Ⅰ、速率:???a 、υ(A 正) ==υ(A 逆) b 、υ(A 耗) ==υ(A 生) c 、υ(A 耗) ∶υ(A 生) == x ∶y d 、υ(B 耗) ∶υ(C 耗) == y ∶ z ②间接: ???a 、混合气体的总压、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x+y ≠z )b 、各物质的浓度、物质的量、质量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c 、各气体的压强、体积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d 、混合气密度、平均分子量、压强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x+y ≠z ) 三、化学平衡的移动 1、定义: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2、化学平衡移动的原因 化学平衡移动的原因是反应条件的改变引起反应速率的变化,使V(正)≠V(逆),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3、化学平衡移动的标志 ⑴微观:外界条件的改变使原平衡体系V(正)=V(逆)的关系被破坏,使V(正)≠V(逆), 然后在新的条件下,重新建立V(正)=V(逆)的关系,才能表明化学平衡发生了移动 ⑵宏观: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发生了改变,才能说明化学平衡发生了移动 4、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定 外界条件的改变,首先影响的是化学反应速率,因此要判断平衡的移动方向,我们首先必须知道条件改变对V(正)、V(逆)的影响哪个大些 ⑴V(正) >V(逆):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右)移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

第一讲化学平衡 【知识一览】 一、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二、平衡移动: 【高考热点题型探究】 一、判断化学平衡状态标志 1.下列说法中能说明2HI(g) H2(g)+I2(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 (1)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 (2)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3)c(HI)=c(I2); (4)反应速率:v(H2)=v(I2)=1 2v(HI); (5)c(HI)∶c(I2)∶c(H2)=2∶1∶1;

(6)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7)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8)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9)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10)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2.可逆反应: 2A(气) + 3B(气) 3C(气), 在 一定的条件下, 使一定量A 和B 气体反 应, 达 到平衡状态时, 具有的性质是: ( ) A. 各物质的浓度之比为c(A):c(B):c(C)=2:3:3 B. 平衡时气体的总体积是反应开始时的3/5 C. 平衡时混合物中各组份的浓度相等 D. 单位时间内, 若消耗了 a mol A 物质, 同时也消耗了 1.5 a mol 的C 物质 3.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2A(g) B(g)+3C(g)在下列四种状态中处于平 4.在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A(g)+2B(g)3C(g); △H >0,达到平 衡的标志是: ( ) A.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B.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D. 混合气体的温度不再变化 5.在一定的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H 2(g )+I 2(g) 2HI(g)达到平衡的 标志是( ) A 、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B 、混合气体颜色不变 C 、混合气体压强不变 D 、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 6.在一定的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不能说明可逆反应:2NO+O 22NO 2达到平衡 的标志是( ) A 、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B 、混合气体颜色不变 C 、混合气体压强不变 D 、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 7.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反应: A (s ) + 2B (g ) C (g )+ D (g ) 已达平衡的是 ( ) A 、混合气体的压强 B 、混合气体的密度 C 、 B 的物质的量浓度 D 、气体总物质的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