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

引语:对于正常生态系统来说,每一个非生物因子的变化都可能对该地区生物正常的繁衍生息造成重大的影响,所以,要尽可能的维持生态系统中各非生物因子的稳定存在。动物作为可见的最直观表现环境中生命现象的代表,是极其具有研究价值的。对某些特殊环境下的动物生存状态的研究可以使科学家们在明白其生命机理的同时,将之研究并运用于实际生产或改善人类生存质量等活动。因此,对非生物因子及其环境状态下的生物(主要是动物)的研究是非常必要而有意义的。

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光、温度、水分、大气等。每一种因素都对动物的生存和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光】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动物则直接或间接依赖植物生存。光照影响动物的繁殖、季节性节律以及昼夜节律。

绝大部分猫头鹰是夜行性的。猫头鹰的视力很强。猫头鹰的眼睛构造特殊,与一般白天活动的各种鸟类不同。在猫头鹰的视网膜上,分布着两种感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对光线有很大的敏感性;视锥细胞有感觉颜色的能力。猫头鹰眼睛的特点,就是视杆细胞特别多,视锥细胞特别少。所以,每当夜幕降临或晨光曦微的时候,它能够看到我们所能看到的一切,从而进行捕食和避敌等活动。科学家曾对长耳鸮作过试验,发现其能够在全黑的环境里捉到活的老鼠,也能够在只有微弱的光线时发现死老鼠,若换作人类,就必须增加10~100倍的光线才能看到。

曾有这样一种假说,认为猫头鹰的眼睛有高灵敏度的感光和感热器官,能在冷土地的背景上发现老鼠的热身体。

但实际上猫头鹰的眼睛不仅看不见红外线,而且不能感受红光。换句话说,猫头鹰不仅看不见暗室中的老鼠,而且看不见红光照射下的老鼠。事实上,它是靠着听觉来捕捉猎物的。在光照比较强烈的白天,猫头鹰如果正常活动的话,就如同人在正午凝视火热的太阳一样,非常痛苦。因此,猫头鹰在夜间光线较弱的时候,才出来进行捕猎活动。

2008年日本科学家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鹌鹑等在春天繁殖的动物,其体内腺体会根据春天光照时间延长的特点,向大脑传递春天来临的消息,促使生殖腺为生殖做好准备。

日本名古屋大学副教授吉村崇等人在实验中,调整对鹌鹑的光照时间,先是光照时间较短,相当于冬天的状态,然后逐渐延长光照时间到相当于春天的状态。在此过程中,科学

家密切观察鹌鹑下丘脑的变化。下丘脑是大脑皮层下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研究发现,当光照时间延长到春天的状态时,下丘脑下方的下垂体隆起部分就开始分泌甲状腺刺激激素,激素向大脑特定区域传递信息后,可促使一种能让生殖腺发育的基因活跃起来。吉村崇说,感知春天来临的机制在脊椎动物身上是有共性的,如果能调节甲状腺刺激激素进而控制繁殖时间,就有可能提高家畜和鱼类的繁殖能力。

光可以影响动物迁徙途中对方向感的把握。这是一种极其准确的导航模式。科学家发现,帝王蝶的生物钟对于确定它们的飞行方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换言之,帝王蝶的生物钟使它们天生知道如何根据太阳的运行方向时刻调整自己的飞行路线和方向,从而按照它们所希望的正确方向飞行。科学家还发现,帝王蝶到达墨西哥后其生物钟开始旋转,每天旋转1度,180天后就是180度,而它们在墨西哥的停留时间恰好是180天。它们的生物钟决定了它们在秋季飞向南方,在春季飞向北方。

为了进一步弄清北美帝王蝶的生物钟的工作机制,科学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测试。他们将帝王蝶分成三组,在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内使用人造阳光照射这三组帝王蝶,结果发现这三组帝王蝶分别飞向了三个不同的方向。研究人员认为,帝王蝶在早晨醒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太阳所处的位置来确定飞行方向,如果将它们的生物钟弄乱,让它们推迟数小时醒过来,那么它们就会将中午的太阳当作早晨的太阳,从而发生判断错误,以至于使它们飞向错误的方向。事实上,所有动物都有生物钟,而迁徙动物则将其精确的时间感觉与太阳提供的信息线索结合起来,从而确定它们迁移的精确位置和方向。以北半球动物为例,当它们感觉到此刻是正午,它们就会将太阳当作正南方,以此确定它们的行走路线。某些动物则更进了一步,利用太阳位置和特定的阳光反射模式来确定方向和方位。这种光线反射模式使得动物几乎不用直接观察太阳就能确定行走方向,例如某些鱼类就是利用这种导航模式来到其出生地的。

【温度】温度是一种经常起作用到处存在的生态因子,任何生物都生活在具有一定温度的外界环境中,并受温度空间变化及时间变化的影响。地球表面的温度条件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在空间上它随纬度、海拔高度、生态系统的垂直高度和各种小生境而变化;在时间上它有一年四季的变化和一天的昼夜变化。温度的这些变化都会给生物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外界环境温度在动物生命活动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它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形态、生活状态、行为、数量及分布状况。同时,动物对环境温度及其变化又有着很好的适应性,从而确立了温度与动物的辩证关系。总体来讲,要从温度对动物的生态作用和动物对温度的适应性两方面来看待问题。

一、温度对动物的生态作用

1.1 温度与动物生态类型

温度常常随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纬度、不同栖息环境、不同季节等条件而变化。根据动物所需要的热量和热能代谢特征,可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两大类。与恒温动物相比,变温动物新陈代谢水平低,体温不定并且缺乏体温调节机制,因而其体温与外界环境温度相差无几,并且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外温动物的适应温度与它们的生活方式和栖息地的季节性温度变化相关联,生活于大陆性气候条件(即环境温度变化较大)的生物比生活于比较稳定气候条件下的狭温生物具有较大的广温性。

1.2.温度对动物生理活动的影响

1.2.1 温度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动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一定的温度范围,低于某一温度,动物会停止生长发育,高于这一温度,动物才开始生长发育,这一温度阈值称发育起点温度或生物学零度。温度与动物发育关系的最普遍规律是有效积温法则。有效积温是指生物为了完成某一发育期所需要的一定的总热量,也称热常数或总积温。计算公式为:K=N(T-T0),式中K为热常数,N为发育历期(d),T为发育期的平均温度(℃),T0为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法则可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预测动物发生的世代数

(2)预测动物的地理分布根据有效积温法则,一种动物分布区的全年有效总积温必须满足其完成一个世代所需要的K值,否则该动物就不会分布于此。

(3)预测害虫来年发生程度例如,东亚飞蝗只能以卵越冬,如果某年因气温偏高使东亚飞蝗在秋季又多发生了一代(第三代),但该代在冬天到来之前难发育到成熟,于是越冬卵的基数就会大大减少,来年飞蝗发生程度必然偏轻。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动物的生长发育速度与温度成正比。例如,供试温度在18.9-30.7℃之间时,桔小实蝇各虫态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适温范围内,水温与鱼类的胚胎发育速度成正相关。温度越高,胚胎发育全过程历时以及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时间均相对缩短,但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温度的敏感程度有差异。一般来说,胚胎发育后期比前期对温度要敏感一些,温度升高,后期所需时间缩短的幅度比前期要大。在耐性限度内,超出适温范围,温度升高将不再加速发育,甚至起抑制作用。如多刺裸腹蚤从出生到产出第一胎所需日数在16-28℃内,随水温上升而缩短,但到30-32℃发育速度就不在加快,甚至反而减慢。

温度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与动物体内的生理过程密切相关。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是随温度而增加的,但每一种酶的活性都有其适宜温度、最低温度与最高温度,相应的则是动物生长的“三基点”。当环境温度在最低和最适温度之间时,动物体内的生理生化反应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代谢活动加强,从而加快生长发育速度;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后,参与生理生化反应的酶系统受到影响,代谢活动受阻,势必影响到动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当环境温度低于最低温度或高于最高温度,生物将受到严重危害,甚至死亡。就变温动物而言,外界温度的高低直接决定机体的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其生理过程的速度就加快

2-3倍,这称为范托夫定律或Q10定律。值得注意的是,温度对恒温动物的心呼吸和代谢频率等的影响比变温动物复杂。与变温动物相比,在10-30℃范围内,这些生理过程随温度的下降而加快。当超过适温区时,其变化更复杂,而且不同的类群间也有差别。

1.2.2 温度对动物繁殖和寿命的影响

温度对动物的繁殖活动有制约作用,如草履虫在14-16℃时,每20h分裂一次,而在18-20℃时可分裂两次。动物生殖要求的适温范围较窄,如大型蚤和蚤状蚤一般12℃以上方开始进行单性生殖;鱼类必须在一定温度以上开始产卵,如鲤鱼18℃;轮虫、枝角类在温度过低过高时为有性生殖,温度适宜时为孤雌生殖。

对变温动物而言,温度除影响其性产物的成熟和交配活动外,还影响其产卵数目、速率以及卵的孵化率等。例如苜蓿象虫的产卵数与平均温度有密切关系,当温度较高时,日产卵数就会有所增加,但卵的总数却是不变的。又如,孵化时的温度决定鳄鱼“新生儿”的性别:孵化温度≤30℃时,鳄鱼新生儿全为雌性;孵化温度≥34℃时,鳄鱼新生儿全为雄性;孵化温度为32℃时,鳄鱼新生儿雌、雄都有,但雌多雄少,比例为5:1;孵化温度<26℃或>36℃时,卵全部死亡。

对恒温动物而言,温度对其影响也不容忽视,温度常与光照同时起作用。如鸟类生殖腺体积和精子形成过程随环境温度增高和白昼的延长而变得更旺盛。若六月上旬平均气温低于5℃、平均最低温低于1℃,松鸡就不能繁殖;而在六月平均气温为8-10℃,平均最低温为3-5℃的年份里,松鸡的繁殖量最大。

温带和寒带兽类的繁殖都有严格的季节性,在冬季,即使积极活动的动物也停止了繁殖。例如,松鼠在南方开始交配的早,而北方则较晚,这是由于北方春天的晚到延后了交配开始的期限,而南方春天的早到则提前了交配期。

温度对变温动物寿命影响的一般规律是:较低温度下生活的动物寿命较长,而且经低温驯化过的动物其寿命更长;随着温度的升高,动物的平均寿命缩短。

温度对恒温动物寿命影响的一般规律是:适宜温度条件下的动物寿命较长,偏离最适温度,无论是升高还是降低,都会使寿命缩短。如饥饿麻雀在36℃时能活48h,而在10℃和39℃时,只能活10.5h和13.6h。

1.2.3 极端温度对动物的影响

1.2.3.1 低温对动物的影响

温度低于一定的数值,生物便会因低温而受害,这个数值称为临界温度。在临界温度以下,温度越低生物受害越重。低温对动物的伤害可分为冷害、霜害和冻害三种。

冷害是指喜温动物在零度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害或死亡。冷害对喜温动物的伤害作用主要是由于在低温条件下ATP减少,酶活性降低所致。酶系统紊乱导致动物各种生理功能的降低,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受到破坏。热带鱼,如魟鳉,在水温10℃时就会死亡,原因是呼吸中枢受到冷抑制而缺氧。

霜害并非霜本身对动物造成伤害,而是伴随霜而来的低温使动物受害,因此霜害可归在冻害范畴。

冻害是指冰点以下的低温使生物体内(细胞内和细胞间隙)形成冰晶而造成的损害。冰晶的形成会使原生质膜发生破裂和使蛋白质失活与变性。极端低温对动物的致死作用主要是体液的冰冻和结晶,使原生质受到机械损伤、蛋白质脱水变性。

对于低温的忍受,不同的动物有着很大的差别。某些原生动物可忍受-15℃的低温;陆生软体动物和昆虫对低温的忍受通常在-8℃--15℃;鱼类为-3℃;两栖类-1.4℃;爬行类-5.3℃- -7.8℃。

1.2.3.2 高温对动物的影响

温度超过动物适宜温区的上限后就会对动物产生有害影响,温度越高对动物的伤害作用越大。高温对动物的有害影响主要表现在破坏动物体内的酶活性,使蛋白质凝固变性,氧供应不足,排泄器官功能失调以及神经系统麻痹等。

动物对高温的忍受能力依种类而异。大多数海产无脊椎动物能忍受的最高温是30℃,少数种类达48℃;淡水动物能忍受到41-44℃;多数昆虫体温高于45-50℃就死亡;爬行动物的耐受上限为45℃左右;鸟类为46-48℃;哺乳类一般在42℃以上就会死亡。

1.3 温度对动物地理分布的影响

温度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决定着动物的地理分布,特别是变温动物对环境温度的依赖性比恒温动物显著。地球上每种动物的生长、分布,都需要一定的热量,同时还要受高温和低温的限制。

温度作为动物分布的限制因子,一般是指极限温度。例如,菜粉蝶分布的最南方温度界限是26℃,原因在于高温会使其卵和幼虫致死;喜热的珊瑚和管水母只分布在热带水域,它们无法在水温低于20℃的海域生存;大西洋和太平洋12℃等温线阻止了冷水鱼的南下和温水性鱼的北上。就变温动物的分布而言,温度往往起直接的限制作用。各种昆虫的发育需要一定的有效积温才能完成生活史。苹果蚜分布的北界是一月等温线为3-4℃的地区;东亚飞蝗分布的北界是年等温线为13.6℃的地区;玉米螟则只能分布在气温15℃以上的日子不少于70d的地区。温度对恒温动物分布的直接限制较小,但也常通过影响其他生态因子(如食物)而间接影响其分布。例如许多蝙蝠分布的北界与一年中霜冻期日数等值线吻合,这种关联可能与蝙蝠以捕虫为食有关,由于温度关系到昆虫的生存和分布,从而间接影响到蝙蝠的分布;很多鸟类秋冬季节不能在高纬地区生活,不是因为温度太低而是因为食物不足和白昼取食时间短。

温度不仅影响动物的水平分布,还能影响它们的垂直分布。在阿尔卑斯山脉维苏比山谷,步行虫科昆虫的三个种明显的表现出不同的垂直分布:Abax ater是分布在1400米以下的平原种;Oreophilus bicolor是高山和亚高山种;Cyrtonotus puncticollis则是高山种。

二、动物对温度的适应性

2.1 动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

2.1.1 对低温环境的适应

动物死于低温的原因一般是在体温降到0℃以下冰冻时,细胞渗透性起变化、脱水、结冰、蛋白质沉淀、或产生其他不可逆的化学变化。冰结晶使原生质破裂并损坏细胞结构,最后导致代谢失调甚至停止,进而引起死亡。但有些动物处于冷状态时可出现冷昏迷,而不会发生生理失调,温度升高后还可恢复正常活动。如一些潮间带的动物在-30℃下暴露数小时后,虽然90%的水都结了冰,但冰晶主要在细胞外,冰晶融化后又能恢复正常状态。还有些抗寒能力特别强的动物体内有防护性的甘油,能降低有机体的冰点。如能忍受-20℃严寒的加拿大茧蜂体内发现的浓缩甘油为体重的25%。

耐寒性指耐受寒冷而能生存的特性,是动物对寒冷气候的一种适应能力。组织液和细胞液等处于冰点以下的温度时,动物表现其耐寒性必须具有高的耐过冷能力或具有高的耐冻性。如八字地老虎,以幼虫在作物根茎处的地表层中越冬。其幼虫的过冷却点为-13℃.但却能忍受-20℃的低温。

长期生活在低温环境中的动物通过自然选择,在形态、生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很多明显的适应。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地区的同类个体大,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这就是Bergman规律。例如,我国的东北虎比华南虎大;南半球的企鹅也有类似情况,纬度越高、温度越低的地方,企鹅个体越大。另外,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这也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这一适应常被称为Allen规律。例如北极狐的外耳明显短于温带的赤狐,赤狐的外耳又明显短于热带的大耳狐。恒温动物的另一形态适应是在寒冷地区和寒冷季节增加毛和羽毛的数量和质量或增加皮下脂肪的厚度,从而提高身体的隔热性能。在低温环境中减少身体散热的另一种适应是大大降低身体终端部位的温度,而身体中央的温暖血液则很少流到这些部位。例如一只站立在冰面上的鸥,其脚掌部的温度为0-5℃,温度自下而上逐渐升高,到达生有羽毛的胫部为32℃,而鸥的体温为38-41℃。

2.1.2 对高温环境的适应

动物对高温环境的一个重要适应就是适当放宽恒温标准,使体温有较大的变幅,这样在高温炎热的时刻身体就能暂时吸收和贮存大量的热并使体温升高,尔后在环境条件改善时或躲到阴凉处时再把体内的热量释放出去,体温也会随之下降。如骆驼的正常体温在36-38℃之间,但在高温缺水的条件下,其体温昼夜波动可达7℃。骆驼在白天可以通过忍受高体温来贮热,等到夜间,再把这些余热通过对流、辐射等途径散发出去,这样就能节约一些水份。

沙漠中的动物对高温环境常常采取行为上的适应对策,即夏眠、穴居和白天躲入洞内夜晚出来活动。有些黄鼠不仅在冬季进行冬眠,还要在炎热干旱的夏季进行夏眠。昼伏夜出是躲避高温的有效行为适应,因为夜晚湿度大温度低,可大大减少蒸发散热失水,特别是在地下巢穴中。这就是所谓夜出加穴居的适应对策。轮虫的假死也是一种保护性适应。即在温度

高或环境不良时,轮虫身体缩成一团,分泌一层物质,以适应不良环境。

有些动物在高温下能发育某些特殊的结构,形成生理上的适应。如狐蝠的精巢平时在腹腔中,但受高温影响后会下降到腹腔以外,避免高温抑制精子的形成。枝角类中的僧帽,其头上的脊在夏季时伸长变尖,冬季时则圆顿隆起;它的附肢在夏天时也比冬天要长一倍。这些变化是为了在水温升高、密度变小时,保证躯体在水中正常悬浮。鱼类的生理适应主要就是通过体内酶的浓度、组成、活性的改变,产生适应高温或低温的酶以适应环境温度。所以同一种鱼类的耐温性常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地域变化。通常在夏季(或在较低纬度)更耐高温而不耐低温,而且在冬季(或较高纬度)更耐低温而不耐高温。

2.2 动物的迁徙

动物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下力图离开危险区,这种因回避极限温度而移动的行为称为温度性移栖。如洄游,迁徙等。

海洋动物的迁移(如鱼类的涸游)与海水的温度有关。如我国东海的带鱼,在春季水温上升时,栖息于外海的越冬鱼群开始向近海移动,并向北进行生殖涸游。5、6月份产卵场主要在鱼山、大陈近海和舟山近海,产卵活动一直延续至10月。生殖后鱼群在长江近海索饵,一部分鱼群可继续往北进行索饵洄游,有的年份可到达青岛外海,与黄渤海群体混群索饵。秋末冬初,索饵鱼群开始往南洄游,在山乘山形成著名的带鱼冬汛渔场。随着水温的下降,鱼群继续南下或去外海越冬。其他很多鱼类(如大黄鱼、小黄鱼)的洄游路线也是与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

候鸟依据温度的变化进行迁徙活动是众所周知的,夏季候鸟在北方繁殖,秋季飞往南方温暖地带越冬;还有小家鼠和田鼠,它们在秋季气温和地表温度下降时,会大量向居民点迁移,而当夏季临近时,它们又从居民点迁回野外。

2.3 动物的集群行为

动物的集群是一种复杂的行为,某些群体能建立起一定的小气候条件,从而有利于动物的热能代谢或达到自身生长发育所需的最适温度。

集群生活是帝企鹅存活和顺利繁殖的先决条件,每当冬季来临时它们就离开海洋,到达冰洲上的群栖繁殖地进行繁殖。繁殖过程中,雌鸟把卵(只产一个)置于雄鸟脚上,然后回到海中摄食育肥,而雄鸟则留在繁殖地忍饥挨饿达两个月之久将卵孵出。为了维持孵化期间的体温,它们采取了集群繁殖的行为。在繁殖基地,帝企鹅的数量可达数千只,它们身体彼此靠近,冷暴露面积减少,紧贴部位体温相同,没有热流发生,这样才可以顺利的将卵孵出。【水】动物的生存离不开水。降水量影响陆生动物的分布,生理结构和习性。陆生动物因对湿度的要求不同,分为广湿性、狭湿性、喜湿类、喜旱性,它们分别分布于不同湿度的地区;水生动物主要因为适应不同的渗透压而广泛分布。

一、水对陆生生物的影响

1.1陆生动物对得水与失水的适应

与水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的多。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生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龟的甲、昆虫的外骨骼和蛇的细鳞等;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如虎的四肢、昆虫的翅、鸟的翼等。两栖类动物是从水生到陆生的过度型脊椎动物,而爬行类动物由于产生了有羊膜的卵,受精不再需要水环境,因此,爬行类动物是最早真正适应了陆生环境的陆生动物。

1.2湿度与动物的关系

1.2.1 对动物体色的影响

动物体色与体内酶的活动相关,高湿度能提高机体在代谢中产生色素的酶的活性,有利于色素的产生。因此,高湿度热带森林动物体色较深、较暗,干燥荒漠动物体色较浅、较淡。湿度对动物体色的影响现象称葛洛格定律。

1.2.2 对动物饮水量、体温和代谢的影响

环境湿度影响动物的饮水量,如3~10周龄的肉仔鸡,在21℃下,相对湿度从48%上升到90%,每kg增重耗水量从4.6 kg降到3.57 kg。每采食1 kg饲料耗水量从1.91 kg降到1.62kg 。

高温环境中,空气湿度影响动物蒸发散热,可使动物体温升高。在32℃以上,相对湿度超过55%,鸡的体温开始上升,在气温40.6℃,相对湿度75%,体温上升到47.8℃,与气温43.1℃,相对温度55%时相同。即在40.6℃的环境中,相对湿度增加20%,等于环境温度升高2.5℃。

另外,不管是高温或低温环境,湿度都会影响动物代谢。据报道,体重5 kg的羔羊,在干燥条件下,一70℃时代谢达到顶点,而在潮湿环境,一40℃就达到这一水平。

1.2.3 对动物繁殖的影响

陆生动物的繁殖都对湿度有着比较严格的条件。蚯蚓是喜湿性动物,赤子爱星蚯蚓在温度适宜时,其饲料含水率在65%为最理想,70%、60%次之。高于70%,低于60%均为湿度不良。卵茧的生产以70%为最佳,当料床含水率达到40%,蚯蚓体会严重失水,蚓体萎缩呈半休眠状态,有的死亡,卵茧呈干瘪状。含水率在60—70%时,赤子爱星蚯蚓卵茧的孵化率为60—80%,平均每个卵孵出幼蚓多在2条以上,而且幼蚓大小整齐、健壮,因此被认为是孵化卵茧最理想的湿度。

湿润环境有利于昆虫性腺发育,相对湿度20%时,粉螟能产生卵16个,40%~50%时为28个,90%~100%时达到177个。有报道称湿度对长白母猪繁殖性能影响很大,极端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对淮南母猪繁殖性能有不利影响,但高温高湿气候影响最大。当气温超过35℃时,牛的繁殖率与相对湿度为密切的负相关,气温35℃以下时,高湿度对牛的繁殖率影响很小。

此外,是对还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有影响,例如猪体重的变化和牛日产奶量的变化,都与湿度有很大的关系。湿度还影响寿命,如在32℃,相对湿度80%~90%时,鼠蚤

的平均寿命为152 h,而相对湿度27%时,只能存活27 h。豆象则相反,成虫期湿度愈低,寿命愈长。

1.2.4 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在沙漠中,白天干燥而炎热,故许多动物躲在洞中,日落后出洞活动。随环境湿度改变,一些动物从干燥地区向潮湿地区转移。蚊虫活动随大气湿度升高而加强,在相对湿度85%时,叮咬人和动物的活动加强,但达到饱和湿度时,则离开人和动物。库蚊在相对湿度50%时较活跃,降到40%以下时,停止觅食。蚯蚓在潮湿温暖季节到土壤表层活动,干燥或寒冷时深入到土壤深层。

1.3雪被与冰覆盖形式

雪被与冰覆盖作为陆地上极为特殊的水分存在形式,也形成了在该环境下特殊的动物类型,一般动物区系较为贫乏。而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的动物除了适应环境而表现出来的特点外,也是该种生态环境的天然指标。

水蚤是一种桡足类动物,以硅藻类水生物为食。为了在冬季断绝食物后能够生存下来,水蚤会在体内存储脂肪。因此,纬度越高,栖居在那里的水蚤体内脂肪含量就越多,个头就越大。水蚤的这一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监测极地环境变化的标尺。通过对比不同年份同一季节在同一纬度采集到的水蚤样本,就可以看到这一区域的气候变化情况,测算出气候变暖的速度以及地域差异。

北极鳕鱼体内有一套独特的封闭循环系统,它从食物中摄取的有害物质不能通过肾脏排出,而是积存于体内。因此,通过分析一条鳕鱼就可以对北极地区污染物的种类、分布和浓度有清晰的认识。

二、水对水生动物的影响

在水中生活的脊椎动物或无脊椎动物。大多数是在物种进化中未曾脱离水中生活的一级水生动物,但是也包括像鲸鱼和水生昆虫之类由陆生动物转化成的二级水生生物,后者有的并不靠水中的溶解氧来呼吸。按照栖息场所可分为海洋动物和淡水动物两种。在脊椎动物中,由于体液的渗透压一般介于海水和淡水之间,故在体液渗透压调节机制方面海洋动物和淡水动物之间具有相反的情况。

除了提供水生动物生存所必须的空间,水环境为水生动物提供了食物,溶解氧,繁殖地等各种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因素。另外,由于水环境的分布远远大于陆地环境的分布,而且由于水环境本身透光性、盐度、水压、溶氧等的不同,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境。这是水生动物种类多样化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空气】空气,尤其是氧含量对动物的垂直分布有着关键的影响。在高山带,只有一些适应了寒冷和低氧环境的少数鸟类才能在海拔偏高的地区生存。海拔越高,动物的种类越少。动物为了适应高原低氧的环境,进化出了适合生存的呼吸系统,并且低氧适应的基因能够遗传下来。一般来说,高原动物的血红蛋白结合氧的能力更强,而且肺部的氧气交换更为迅速。另外,水中的溶解氧也对水生动物的分布有很大的影响。

空气质量状况是影响动物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原因。据报道,空气中的某些污染物有可

能改变动物后代的性别比例。而且,现在空气质量状况的监测在某些大型的养殖场也是必须保证实施,以确保养殖动物的健康生长。

【其他的非生物因素】

影响动物生存及生长发育的非生物因素除上面所说,还有土壤、风、火等等。土壤的成分(有机物、水含量、无机盐等)影响着土壤动物的种类;气流强的地区鸟类翅膀宽大有助于滑翔;火能够促进森林的更新和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总结】

动物生存的环境除了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是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构成环境的众多非生物因素又一起影响动物的分布、生理特点、生长发育。任意一个非生物因素的稳定状态被破坏都有可能导致动物生存状态的改变。动物在漫长的进化史中,不断的适应环境,改善自身生理特征,并在某种程度上与生态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形成一个稳定的系统。这也是生物圈自身稳定调节的具体呈现。

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以及相关预防措

影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以及相关预防措施 2010级医学检验 刘慧琳20105080401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享受高质量、高速率、高消费的生活的同时,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也在日益加剧,环境问题涉及到天空、陆地、河流,直接影响到千家万户的生活,环境造成的后果还会影响到子孙后代,关系到人类的延续发展,因此寻找正确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环境因素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结合我们自身生活的环境,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影响我们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 一、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主要是来自工厂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硫以及机动车辆尾气排出的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人类的生活直接与大气相通,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空气污染、空气质量不佳,会使人们日常生活吸入大量的有害气体,会对人体严重影响,也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例如,1952年伦敦的烟雾事件是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引发了连续数日的大雾天气,在短短四天时间里,支气管、肺炎、哮喘、冠心病骤然剧增,葬送了4000多人的性命,即使在毒雾散去的两个月内陆续有8000人罹难。 二、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主要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造成的,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大到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笑道日常生活,我们都离不开谁,如果我们生活的环境水体发生了污染,那么会直接造成对人体的损害。例如,日本的痛痛痛事例,由于人们使用了含镉过高的水稻造成的,而罪魁祸首就是浇灌水稻的水,另外,还有类似水俣病,是由于水中贡含量过高引起的。 三、噪声污染 噪声的来源很广,包括交通运输噪声、工业噪声、建筑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损害是听力损伤,人们在强的噪声环境暴露一段时间会感到双耳难受,甚至出现头疼等感觉;噪声还会诱发多种疾病,噪声通过听觉器官作用于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以致影响到全身的各个器官,会产生头疼、脑胀、

环境因素对猪的影响

1、温度:猪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差,只有极少的汗腺可以在热天进行调节,也只有极少的汗毛抵御冬季的寒冷。因此,猪舍必须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只有温度适宜,使猪感到舒服,才能获得高的生产性能。在高温的情况下体热平衡破坏,体温升高、内分泌机能减弱,而体内氧化作用加强,造成代谢产物在体内积累,肝脏解毒作用减弱;此外,高温可导致心血管系统负担过重、衰竭,体温升高使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重要器官蛋白质变性,则出现昏迷,最后衰竭而死。过冷则会引起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抵抗力降低,引起呼吸器官病和肠炎、下痢等疾病,低温也是关节炎等疾病的环境诱因。因此温度过高或高或过低都会使猪产生应急反应,导致不良后果。肉猪生长最适宜的气温是:体重60kg之前为16-22℃(最低14℃),体重60-90kg为14-20℃(最低4℃),体重90千克以上为12-16℃(最低10℃)。或者可以用公式计算出某一体重的猪所要求的适宜环境温度: T=-0.06W+26式中T----最适宜的环境温度 w----猪的体重(kg) 当外界环境温度高于30℃时,就应该采取降温措施,打开纵向排风系统,喷洒凉水或加喂青绿多汁饲料。 2、湿度:湿度对猪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机体的体热调节来影响猪的生产力和健康,它是与温度、气流、辐射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适宜的湿度下,湿度对猪的生产力和健康影响不大。空气湿度过高使空气中带菌微利沉降率提高从而降低了咳嗽和肺炎的发病率,但是高湿度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滋生。容易患疥癣、湿疹等疾患,另外高湿常使饲料发霉垫草发霉,造成损失。猪舍内空气湿度过低,易引起皮肤和外露粘膜干裂,降低其防卫能力使呼吸道及皮肤病发病率高。因此建议猪舍的相对湿度以50--70%为宜。 3、密度:育肥猪大群饲养、同槽进食能提高食欲,促进生长,有效利用圈舍和设备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如分群不合理,又会因咬架、争食等而影响猪的增重。分群时一般把来源相同、体重接近、强弱和气质基本一致的猪合群喂养。每群猪的头数不宜太多,要依圈舍面积和饲养密度而定。实践证明,15—60kg的生长育肥猪每头所需面积为0.6—1.0㎡,60kg 以上的育肥猪每头需1.0-1.2㎡,每2头育肥猪要有20~30厘米长的饲槽。每圈头数以10-20头为宜。但具体数目可因不同环境条件而异,在我国北方,由于平均气温低且气候干燥,可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南方的夏季气温较高,湿度大,则应适当降低饲养密度。 4.通风换气:集约化高密度饲养的生长育肥猪一年四季都需通风换气,通风可以排除猪舍中多余的水汽,降低舍内湿度,防止围护结构内表面结露,同时可排除空气中的尘埃、微生物、有毒有害气体(如NH3、H2S、CO2等),改善猪舍空气的卫生状况。所以,猪舍在任何季节都需要通风,特别是冬季往往为防寒而关闭门窗,造成舍内潮湿和空气卫生状况恶化,必须注意适当通风。在冬季通风和保温是一对矛盾,有条件的企业可用在满足温度供应的情况下,根据猪舍的湿度要求控制通风量;为了降低成本,应该在保证猪舍环境温度基本得以满足的情况下采取通风措施,但在冬季一定要防止“贼风”的出现。猪舍内气流以0.1-0.2m/s为宜,最大不要超过0.25m/s. 5.光照适宜的太阳光能加强机体组织的代谢过程,提高猪的抗病能力。然而过强的光照会引起猪的兴奋,减少休息时间,增加甲状腺的分泌,提高代谢率,影响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育肥猪舍内的光照可暗淡些,只要便于猪采食和饲养管理即可,使猪得到充分休息。 6.噪音猪舍的噪音来自于外界传入,舍内机械和猪只争斗等方面。噪音会使猪的活动量增加而影响增重,还会引起猪的惊恐,降低食欲。因此,要尽量避免突发性的噪音,噪音强度以不超过85dB为宜。而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兴奋神经,刺激食欲,提高代谢机能,就像人听音乐心情舒畅一样。有条件的猪场可以适当的放些轻音乐,对猪的生长是有利的。 相信广大养猪的朋友如果在以上问题加以注意,肯定能在养猪业上获得更可观的经济效益!

3生物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医学微生物学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Array实验名称:生物因素对细菌的影响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__ ___ _____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生物因素对细菌的作用 2.掌握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在血平板上的培养特性 3.熟悉血浆凝固酶试验 4.了解脓汁标本中病原性球菌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二、实验材料 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大肠杆菌培养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物、分别含各种抗生素的直径0.6cm的圆形纸片(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尖头镊子、无菌毛细吸管、接种环、酒精灯、培养物 三、操作方法 1.学生实验 (1)抗生素的抗菌试验(4人一组) 1)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1号、2号 2)以灭菌接种环挑取菌液,在培养基表面作密集划线接种 3)将镊子火焰灭菌,待冷后再取各药物纸片,分别牢贴于种有细菌的平板培养基表面相应 位置,每次贴片后镊子均应经火焰烧灼灭菌。每张纸片间距不少于24mm,纸片中心距 平皿边缘不少于15mm,并分别作好标记。 4)置37℃培养18~24小时,观察各种抗生素的抑菌情况。 (2)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试验 玻片法: 1)取载玻片一张,用蜡笔分成三等份。三格均加一滴生理盐水。 2)于第一、二格内滴加入兔血浆各1滴,于第三格内滴加生理盐水1滴。 3)取金黄色葡萄球菌斜面培养物少许,分别混悬于第三格及第一格内,取白色葡萄球菌混 悬于第二格内,分别研磨混匀。静置10分钟。 2.示教 (1)观察病原性球菌形态与染色性 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 (2)观察病原性球菌培养特性

第2章生物与环境(精)

第2章生物与环境 主要内容 ?地球上的生物 ?环境的概念与类型 ?主要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 第一节地球上的生物 ?生命的产生与进化 –生命的起源 –生物种的概念 –生物的协同进化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 ?地球自我调节理论 –Gaia假说的形成和发展 –假说的主要论点 林奈物种观点 ?物种是形态相似个体组成,同种个体可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特点:形态 ?问题:物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此外,物种是与其他物种存在着亲缘关系的。 达尔文观点 ?将亲缘关系密切的一群个体统称为物种 ?特点:物种的可变性 ?问题:物种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人可以随意划分的。物种间的亲缘关系不应过分强调而忽略不同物种间的明显的差异。 Mayr关于物种的定义 ?物种是由许多群体组成的生殖单元(与其他生殖单元隔离),它在自然界中占有一定的生境位置。 –生物种在自然界是真实存在的,是由生物、生态学、行为等特征相互认同的一群形态相似的个体 –遗传学特征:生殖隔离 –形态学特征:相对稳定的形态特征 –生态学特征:在生态系统中占据一定的生态位 –进化特征:生物的可变化、进化特征 Gaia假说—1

?Gaia:又为Gaea, Ge;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女神,Uranus的妻子;有3子:Titans, Furies and Cyclopes. ?J. Lavelock 1965提出。英国科学家,时在研究金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Gaia 假说又可称为大地假说。 Gaia假说—2 ?主要内容:假说认为,地球表面的温度和化学组成是受地球表面的生命总体(生物圈)所主动调节的。 ?假说的说明 ?佐证:①火星,②模拟地球在去除生命后的大气状态,与火星、金星的状态相似(表1),但远未达到平衡。③在地球历史中,陨星大冲撞至今已发现有30次,但是,生命与环境持续地存在下来。 第二节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 ?概念 ?类型 ?环境因子 环境和环境因子 ?环境(environment)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这些环境要素称环境因子。 ?环境依主体而定,有大小之分,大到整个宇宙,小到基本粒子。 环境的类型 ?生物环境一般可分为大环境(macroenvironment)和小环境(microenviroment)。 ?大环境是指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大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大气候(macroclimate),是指离地面1.5m以上的气候,是由大范围因素所决定,如大气环流、地理纬度、距海洋距离、大面积地形等。 ?小环境是指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指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大环境直接影响着小环境,对生物体也有直接或间接影响。 ?小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也更为重要,它的存在,为生物提供选择自身所需要的生活条件。小环境中的气候称小气候(microclimate),是指近地面大气层中1.5 m以内的气候。小气候变化大,受局部地形、植被和土壤类型的调节,与大气候有极大的差别。 环境因子分类 ?1 依生物种类分类 ?2 依性质分类 ?3 依与生物密度关系分类

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特点与饲养标准

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特点与饲养标准 动物为了维持生命及生长、繁殖等,需要各种营养物质。由于动物的不同,生长、妊娠、泌乳等生理状态的不同,以及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耐受实验刺激、感染等外部条件的不同,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都会有所差异。因此,研究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种类,研究不同种类的动物在不同生理条件、不同环境条件及不同生产水平下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研究不同营养素之间相互的作用等,是为不同种类的动物制定营养素的供给水平,制定动物配合饲料的重要依据。 一、动物所需营养素的种类及影响营养需要量的因素 实验动物和其他动物一样所需的营养物质根据化学组成的不同共有约50种,就其主要功能可大略分为以下三大类:a.作为能量来源: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b.作为身体构成成分:蛋白质、矿物质;c.调节身体功能:维生素、矿物质。 各种实验动物对以上所提到的营养素的需要量是不同的,除受到遗传因素影响而有存在的明显的种间差异外,还因性别、年龄、生理状况而不同。 1.动物维持的营养需要:维持是指健康动物体重不发生变化,不进行生产,体内各种营养物质处于平衡状态。维持需要量是指动物处于维持状态下对能量、蛋白质等营养素的需要。从生理角度来讲,维持状态的动物体内的养分处于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速度相等的“平衡”状态。维持需要就是用来满足这个动态平衡的需要,动物只有在维持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多余的营养物质才能用于生产。 2.动物生长的营养需要:生长是指动物通过机体的同化作用进行物质积累、细胞数量增多和组织器官体积增大,从而使动物的整体体积及重量增加的过程。从生物化学角度看,生长是体内物质的合成代谢超过分解代谢的结果。从解剖学和组织学角度来看,即使同一动物由于在不同生长阶段由于不同组织和器官的生长不同,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营养的需要也不同。 3.动物繁殖的营养需要:动物的繁殖过程包括两性动物的性成熟、性机能的形成与维持,受精过程、妊娠及哺育后代等许多环节,要求在不同的繁殖过程提供适宜的营养物质。

影响健康的因素

影响健康的因素 影响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和保健服务因素。 (1)环境因素环境对人类健康影响极大,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人类一方面要享受它的成果,一方面要接受它带来的危害。自然界养育了人类,同时也随时产生、存在和传播着危害人类健康的各种有害物质。气候、气流、气压的突变,不仅会影响人类健康,甚至会给人类带来灾害。在社会环境中,政治制度的变革,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的进步与人类的健康紧密相连。因此,人类要健康,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做好改善环境、美化环境、净化环境和优化环境的工作。 (2)生物因素在生物因素中,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是遗传因素和心理因素。现代医学发现,遗传病不仅有二三千种之多,而且发病率高达20%。因此,重视遗传对健康的影响具有特殊意义。心理因素对疾病的产生、防治有密切关系,消极心理因素能引起许多疾病,积极的心理状态是保持和增进健康的必要条件。医学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证明,消极情绪如焦虑、怨恨、悲伤、恐惧、愤怒等可以使人体各系统机能失调,可以导致失眠、心动过速、血压升高、食欲减退等疾病。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情绪,能经得起胜利和失败的考验。总之,心理状态是社会环境与生活环境的反映,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 (3)生活方式因素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民

族、经济、社会、风俗、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很早就认识到生活方式与健康有关,但由于危害人类生命的各种传染病一直是人类死亡的主原因,就忽视了生活方式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直到19世纪60年代以后,人们才逐步发现生后方式因素在全部死因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健康是非常重要。 (4)保健服务因素决定健康的因素十分复杂,保健服务是极为重要的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把卫生保健服务分为初级、二级和三级,实现初级卫生保健是当代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其基本内容是: ①健康教育; ②供给符合营养要求的食品; ③供给安全用水和基本环境卫生设施; ④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 ⑤开展预防接种; ⑥采取适用的治疗方法; ⑦提供基本药物。 这些无疑对人类健康提供了根本性的保障。 吉化六小

养猪场环境影响评价(全面版)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学生实践作业 课程名称:《环境影响评价》作业四 专业班级: 小组成员: 2015年 12 月 21 日

目录 一、项目的环境影响识别 0 (一)主要的环境污染 0 1.施工期主要的污染 0 2.运营期主要的污染 0 (二)环境影响分析 (3) 1.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3) 2.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3) 二、项目环境影响的防治对策 (5) (一)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5) 1.施工废气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5) 2.施工噪声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6) 3.施工废水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6) 4.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7) 5.水土流失评价与防治措施 (8) (二)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8) 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8) 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9) 3.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9) 4.固体废物评价与防治措施 (9) 三、项目的相关问题的思考 (9) (一)简述项目选址是否合理 (10) (二)确定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 (10) (三)对环境空气影响的主要因子,计算卫生防护距离可选择的因子 (10) (四)本项目污染治理应关注的因素 (10) (五)给出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公式,并指出主要参数的来源及意义 (10) (六)养猪场选址时应主要考虑的因素 (11)

(七)本项目在项目概况及分析中应交代清楚的内容 (11) (八)给出营运期环境管理基本要求 (12) (九)除水环境影响、环境空气影响外,还应关注的方面 (12) (十)猪场粪便处理是否存在问题 (12) 附录:作业四 (13)

一、项目的环境影响识别 (一)主要的环境污染 1.施工期主要的污染 (1)废气 1)各类燃油动力机械在场地平整、物料运输等施工作业时,会排放各 、SO2、烟尘。 类燃油废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CO、NO X 2)土石方装卸、水泥作业、运输时产生的扬尘,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TSP。 (2)废水 运输车辆冲洗水、混凝土工程的灰浆,建(构)筑物冲洗、打磨等作业产生的污水,主要污染物为SS。施工期,若施工人员平均按50人/d,每人每天用水30L计,则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量为d。 (3)噪声 本项目不设计打桩,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装载机、推土机、水泥车、运输车等施工机械作业时产生的噪声。噪声源强约75~90dB(A)。 (4)固废 项目施工期固废主要是工程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垃圾,约d。 (5)水体流失 项目场址区大部分为农田、有少量的农田防护林及灌草丛,养猪场采取半封闭式养殖因此,项目基础工程开挖等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2.运营期主要的污染 (1)噪声 表1 拟建项目主要噪声源强表

实验动物学总结

进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AEIR:动物、设备、信息、试剂。1.实验动物:是指经过人工定向培养、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其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并在相应的环境设施内饲养,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用动物:所有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统称为实验用动物。包括实验动物、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和观赏动物。 3实验动物和实验用动物的区别:实验动物具有一下特点:1实验动物是遗传限定的动物;2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实行人工控制;3实验动物的目的用于科学研究。 4实验动物学:是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科学。前者是以实验动物为对象研究其驯养、育种、繁殖、饲养、管理、解剖、生理及动物各种疾病的表现和防治,以及对野生动物的开发和应用;而动物实验则是应用实验动物进行生命科学的研究,包括各种实验方法、技术操作及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复制等。 5实验动物的研究方向: 1推广“3R”实验(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优化refinement)2转基因动物研究;3动物疾病模型的开发和利用;4动物组织器官的克隆研究;5实验动物福利。 1动物福利:就是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其标准包括动物无任何疾病、无行为异常、无心理紧张压抑和痛苦等。基本原则包括:让动物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不受痛苦伤害的自由、生活无恐惧感和悲伤感的自由以及表达天性的自由。 动物福利包括物质(身体)和精神2个方面。物质方面很简单,一般指食物和饮水,只要供给及时、量足、营养丰富、清洁卫生就可以了。精神方面包括:适宜的生活环境,免受疼痛之苦,免受惊吓、不安和恐惧等精神上的刺激。当必须处死时,采用安乐死的措施等。 2动物福利的“五项基本福利”,“五大自由”,“五项标准”: 1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清洁饮水和保持健康和精力所需要的食物,使动物不受饥渴之苦(免受饥饿的自由)。 2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房舍或栖息场所,能够舒适地休息和睡眠,使动物不受困顿不适之苦(生活舒适的自由)。 3为动物做好防疫,预防疾病和给患病动物及时诊治,使动物不受疼痛、伤病之苦(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 4保证动物拥有良好的条件和处置(包括宰杀过程),使动物不受恐惧和精神上的痛苦(免受恐惧和不安的自由)。 5为动物提供足够的空间、适当的设施以及与同类动物伙伴在一起,使动物能够自由表达习性(免受身体热度不适的自由;表达所有自然行为的自由)。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分类、概念、环境要求和应用范围: 1普通动物CV;2清洁动物CL;3无特殊病原体动物SPF; 4无菌动物GF和悉生动物GN。 1无菌动物GF:是指现有的检测技术在动物体内外的任何部位均检不出任何活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饲养条件:无菌隔离器内(隔离系统)。应用: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有较独特的作用;微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研究、放射医学研究、营养代谢研究、老年病学研究、药理和毒理学研究、心血管病研究、肿瘤、寄生虫学、口腔医学研究。 2悉生动物GN:也称已知菌动物,指在动物体内带有明确的微生物种类的动物。饲养条件:无菌隔离器内(隔离系统)。应用:在多种研究中可代替无菌动物。微生物、免疫、微生物和寄生虫相互关系等的研究。 3无特殊病原体动物SPF:指动物机体内无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存在,但带有非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饲养条件:屏障环境。应用:适用于所有科研实验,是目前国际标准级的实验动物。各种疫苗生产所采用的动物应为SPF动物。 4清洁动物CL:除普通的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体,是根据我国国情而设定的等级动物。饲养条件:屏障系统。应用:在我国已经成为用于科学研究的标准的实验动物;国际上仅用于短期试验或部分科学研究实验。 5普通动物CV:是在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控制上要求最低的动物,它要求不携带人兽共患病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病原体。饲养条件:开放系统。应用:生物医学教学示教,预试验,不可用于科研、生产和检定。 无菌动物的形态学特点: 1消化系统:盲肠肥大,比普通动物的要大5-10倍;肠道肌层薄,肠绒毛变细变短;肝脏重量下降。2循环系统:心脏相对变小;白细胞数变少,且数量波动范围小。 3免疫系统:免疫机能基本处于原始状态。胸腺、淋巴组织、网状内皮系统发育不良;脾脏缩小,无二级滤泡,网状内皮细胞功能下降。 无菌动物的生理学特点1寿命:比普通动物长。2代谢和营养:武军动物血中含氮量少,肠管对水的吸收率低,代谢周期比普通动物长;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B和维生素K。 3生长率:不同种属生长率不同。无菌禽类生长率高于普通动物;无菌大、小鼠与普通动物差不多;无菌豚鼠、兔比普通慢。4生殖:无菌条件对动物生殖影响不大。大、小鼠因出生无感染,身体较好,其繁殖率高于普通大、小鼠;无菌豚鼠、兔比普通者低。5抗辐射能力强,抗实验性烫伤和抗休克死亡能力也强。6免疫功能:血清中IgM、IgG 水平低,免疫功能处于原始状态;应答速度慢;过敏反应,对异体移植的排斥反应以及自身免疫现象消失或减弱;血清中几乎不存在丙种球蛋白和特异抗体。 微生物学特点:在现有条件下检测不到任何微生物。 实验动物遗传学分类: 近交系动物、封闭群动物、杂交一代动物(F1代)。 1近交系动物:经至少连续20代以上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该品系称为近交系动物。 特征:1基因位点的纯合性2遗传组成的同源性3表型一致性4遗传组成独特性5长期遗传稳定性6遗传特征的可辨性7国际分布的广泛性8背景资料完整性。 缺点:1近交衰退;2生产饲养成本高;3对外界环境敏感。 普交系应用: 1节省样本量。2组织细胞或肿瘤移植,个体间相容性一致。 3隐性纯合基因的暴露,获得先天性畸形及先天性疾病的动物模型,如糖尿病、高血压等。4某些品系自发或诱发肿瘤,成为肿瘤病因学,肿瘤药理学模型。5多个近交系同时使用,分析不同的遗传组成对某项实验结果的影响,或观察实验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意义。 重组近交系应用 重组近交系对祖系间有差异的性状和基因进行遗传分析是非常 有用的实验材料。如:分离分析,连锁分析,功能分析等 同源近交系的应用: 1在同一遗传背景下比较某基因位点上不同等位基因的遗传效应。2在不同遗传背景中研究同一基因与遗传背景及其它基因的关系。3消除杂合遗传背景对某些突变基因表达的影响,以获得更为稳定的实验动物模型4对复杂的多基因性状进行遗传分析。主要的近交系动物: C57BL/6、BALB/c、DBA/2、C3H、CBA、F344、SHR。 2封闭群动物: 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种群,在不从外部引入新的血源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称为封闭群。 封闭群的特点和应用: 1封闭群动物具有杂合性并避免了近交,从而避免了近交衰退的出现,所以其生活力、生育力都比近交系强,具有繁殖力高,疾病抵抗力强的特点,可大量生产。 2封闭群就整体而言,由于没有引进新的血源,其遗传特性及其他反应性能保持相对稳定。但就群体个体而言,因其具有杂合性,所以个体间的反应性具有差异,因此,个体间的重复性和一致性没有近交系、系统杂交动物F1好。 根据这些特点,封闭群一般适用于药物筛选,毒理安全试验和教学。 常用的封闭群动物有:青紫蓝兔、新西兰兔、昆明小鼠(KM)、NIH小鼠、Wistar大鼠、SD大鼠、LACA封闭群小鼠等。 3杂交一代动物(F1代): 根据科学研究的需要,有计划将2个不同近交系动物之间交配所获得的第一代动物,称为杂交一代动物,简称F1动物。特征及

初中生物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说课稿

初中生物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安排了全书的第一个探究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且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能力目标: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试验。 情感目标: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3、教学重点: (1)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试验。 4、教学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5、教具准备:课前各小组准备鼠妇10只,湿土、纸盒、纸板、玻璃板、表、笔、一份实验用表。 二、说教法:

本节采用的是引导法,对探究的每一个步骤,都要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提出问题,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是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起重要的引导作用。 三、说学法: 本节采用的是实验法,在实验法中,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的两个关键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物在生物圈内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条件改变不能满足时,生物是不可能很好地生存的。同学们认同这一观点吗? 一、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首先引导学生根据经验引出影响生物生存的例子,如:鱼儿离开水就会死亡;南方的植物移到北方就容易死亡;需要光的植物如果放到阴暗处长势就不好。那同学们能分析出你们举的例子是受环境中的哪一因素的影响吗?水、温度和光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又如,蜻蜓吃蚊子,蚊子的生存受到影响,这又是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从而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探究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呢?下面我们就以鼠妇为例来分析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二、探究的一般过程: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

第二章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举例说明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 4、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和记录,并积极参与合作交流。 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 鱼儿离不开水,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若让他们对调,结果会怎样? (从而引出“环境”的概念。) 列举常见生物生活的环境。指出这些环境是由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决定的。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自学P17“探究” 分析、讨论、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 2、阅读教材P18,小组探讨“对照实验”的概念以及“变量”的含义。 3、 探究实验设计。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各组讨论并制定探究方案,注意方案中实验变量的探制。 4、分组进行探究,注意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实验结论的总结。 5、 问题探讨:⑴怎样确定试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光”引起的? ⑵只用一只鼠妇行吗?为什么? 6、试验拓展: 探究湿度对鼠妇的影响。 7、除光外还有哪些环境因素,学生举例并谈及认识。 学习任务二: 说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形象说明了生物之间的什么关系呢? 2.学生阅读教材总结生物之间的三种常见关系。 三、归纳总结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_______和 _______。 生物因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非生物因素是指____________. ★(2)生物之间常见的关系有: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 ★(3)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________、_________开始的,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_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 ★(4)对照实验:在研究____________时,所进行的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叫做_______________。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做完实验后,应把鼠妇 _______________ (6)实验过程中,为了降低鼠妇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在盘内______________; 怎样处理才能在盘内形成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此时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量是__________; (7)两侧______放_______ 数目的鼠妇,____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_____次。 ★(8)要计算出全班各组第10次数据的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不是用1只鼠妇做实验,而是用10只鼠妇做实验,目的是______ 五、学习检测 (一) 1.乳山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海洋植物的这种分布主要受哪种因素影响? A .温度 B .阳光 C .盐分 D .气体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描述了生物之间的( )关系。 A .合作 B .竞争 c .寄生 D .捕食 3.在探究“鼠妇的生活是否受土壤湿度的影响”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 A .光照 B .土壤湿度 C .土壤温度 D .土壤中的无机盐 4、荔枝不能在北方种植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温度较低 B.北方降雨量少 C.北方光照不足 D.北方土壤贫瘠 5、在稻田中,影响其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 ①阳光 ②杂草 ③水分 ④土壤 ⑤田鼠 ⑥空气 ⑦蝗虫 ⑧蚜虫 A.①②⑤⑥ B.③④⑦⑧ C.①③④⑥ D.②⑤⑦⑧ 6、天空中,越是高处,鸟的种类和数量越少。决定此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空气 D.温度 7、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 .水稻和稗草 B .猫和老鼠 C .人和猪 D .蚂蚁和蚱蜢 8、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阳光照射,天冷了还要把花搬进室内,而且一个花盆中要栽种适量的花卉,这都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请选出正确的对应顺序( ) ①营养物质 ②空气 ③阳光 ④温度 ⑤生存空间 ⑥水分 A .⑥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②③④⑤⑥① D .⑥②③④⑤①

环境污染物对健康损害的影响因素

环境污染物对机体健康能否造成危害以及危害的程度,受到许多条件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污染物的理化特性、剂量、作用时间、环境条件、健康状况和易感性特征等。 (一)污染物的理化性质 1.化学结构;2.物理特性 (二)剂量或强度 1.有害元素和非必需元素这些元素因环境污染而进入人体的剂量超过一定程度时可引起异常反应,甚至进一步发展成疾病,对于这类元素主要是研究制订其最高容许量的问题,如环境中的最高容许浓度。 2.必需元素这种元素的剂量-反应关系较为更杂,一方面环境中这种必需元素的含量过少,不能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时,会使人体的某些功能发生障碍形成一系列病理变化;另一方面,如果环境中这种元素的含量过多,也会引起程度不同的中毒性病变。 因此,对于这类元素不仅要研究和制订环境中最高容许浓度,而且要研究和制订最低供应量的问题。(三)作用时间 毒物在体内的蓄积量受摄入量、生物半减期和作用时间三个因素的影响。 (四)健康效应谱与敏感人群 在环境有害因素作用下产生的人群健康效应,由人体负荷增加到患病、死亡这样一个金字塔的人群健康效应谱所组成,如下图。 图:人群对环境异常变化的反应金字塔形分布 从人群健康效应谱上可以看到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作用的反应是存在差异的。尽管多数人在环境有害因素作用下呈现出轻度的生理负荷增加和代偿功能状态,但仍有少数人处于病理性变化,即疾病状态甚至出现死亡。通常把这类易受环境损伤的人群称为敏感人群(易感人群)。 机体对环境有害因素的反应与人的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状态、遗传因素等有关,有些还与性别、年龄有关。在多起急性环境污染事件中,老、幼、病人出现病理性改变,症状加重,甚至死亡的人数比普通人群多,如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期间,年龄在45岁以上的居民死亡人数为平时的3倍,1岁以下婴儿死亡数比平时也增加了1倍,在4000名死亡者中,80%名以上患有心脏或呼吸系统病患。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六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的原理。 (2)掌握微生物的接种方法。 二、实验原理: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是由其细胞内外一系列物化环境系统统一体所构成的,除营养条件外,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生理生化过程均能产生很大影响,总之一切不良的环境条件均能使微生物的生长受抑制,甚至导致菌体死亡。物理因素如温度,渗透压,紫外线等,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新陈代谢过程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导致菌体的死亡。不同的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适温度不同,根据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的范围,分为高温菌,中温菌和低温菌。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微生物中属于中温菌。不同的微生物对高温的抵抗力不同,芽孢杆菌的芽孢对高温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渗透压对微生物的生长有重大的影响。等渗溶液适合微生物的生长,高渗溶液可使微生物细胞脱水发生质壁分离,而低渗溶液则会使细胞吸水膨胀,甚至可能使细胞破裂。紫外线主要作用于细胞内的DNA,使同一条链的DNA 相邻嘧啶间形成的腺嘧啶二聚体。引起双链结构的扭曲变形,阻碍剪辑的正常配对,从而抑制DNA的复制,轻则使微生物发生突变,重则造成微生物的死亡。紫外线照射的量与所用紫外灯光的功率、照射距离和照射时间有关。紫外线光灯照射距离固定、照射的时间越长,则照射剂量越高。紫外线透过物质的能力弱,一层纸足以挡住紫外线的透过。 环境因素中的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如化学药品、PH、氧、微生物间的拮抗作用和噬菌体,对微生物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化学药品中的抑菌剂或杀菌剂,有抑菌作用或杀菌作用。本实验选数种常用的药物,以实验其抑菌效能和同一药物对不同的抑制效力。 微生物作为一个群体,其生长的PH范围很广,但绝大多数种类都在PH5~9之间,而每种微生物都有生长的最高、最低和最适PH。根据微生物对氧的需求,可把微生物分为需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量大类。在半固体深层培养基管中,穿刺接种上述对氧需求不同的细菌,适温培养后,各类细菌在半固体深层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各有不同。需氧微生物生长在表面厌氧微生物生长在培养基广的底部,兼性微生物按照其好氧的程度生长在培养基的不同深度。 物理因素——PH通过影响细胞质膜的通透性,膜结构的稳定性和物质的溶解性或电离性来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率。 化学因素——结晶紫(染料) 通过诱导细胞裂解的方式杀死细胞。 生物因素——土霉素(抗生素)能抑制微生物生长或杀死微生物的化合物,它们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破坏细胞质膜,作用于呼吸链以干扰氧化磷酸化,抑制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等方式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或杀死微生物。 三、实验材料: (1)菌种: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2)培养基:肉高蛋白胨东培养基 (3)仪器和其他物品:培养皿、移液管、紫外线灯、水浴恒温培养箱、试管、接种环、无菌水、无菌滤纸、无菌滴管。土霉素、新洁尔灭、复方新诺明、汞溴红 红药水、碘酒、结晶紫。 四、实验内容 1紫外线对微生物的影响 (1)取无菌肉高蛋白胨培养基平板3个、分别在培养皿底部表明 (2)分别取培养24小时的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加 在相应的平板上,再用无菌涂棒涂布均匀,然后用无菌黑纸遮盖部分平板。

最新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资料

一、基本概念 1、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经研究提示影响个人健康和寿命有四大因素:生物学基础占15%、环境因素占17%、保健设施占8%和生活方式占60%。 (一)生物学因素是指遗传和心理。遗传不是可改的因素,但心理因素可以修改,保持一个积极心理状态是保持和增进健康的必要条件。影响健康的生物因素包括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 (二)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所有人类健康问题都与环境有关。污染、人口和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社会问题。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人民健康的根本保证。 (三)卫生服务因素卫生服务的范围、内容与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的生、老、病、死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健康问题。 (四)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包括危害健康行为与不良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生活意识和生活行为习惯的统称。不良生活方式和有害健康的行为已成为当今危害人们健康,导致疾病及死亡的主因。在我国前三名死因中是恶性肿瘤、脑血管和心脏病,这些疾病是由生活习惯和不良卫生行为所引起的。 2、健康教育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 3、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我国当前的健康教育是在过去卫生宣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在的健康教育主要措施仍可称为卫生宣教。 区别:(1)比之过去的卫生宣教,健康教育明确了自己特定的工作目标——促使人们改善健康相关行为,从而防治疾病、增进健康,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为卫生工作某一时间的中心任务服务; (2)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而是既有调查研究又有干预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涉及多层次多方面对象和内容的系统活动; (3)健康教育在融合医学科学和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传播学、管理科学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4、WHO定义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5、1986年在首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通过的《渥太华宣言》中明确指出,健康促进的五个活动领域: (1)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促进的含义已超出卫生保健的范畴,各个部门、各级政府和组织的决策者都要把健康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明确要求非卫生部门建立和实行健康促进政策,其目的就是要使人们更容易做出更有利健康的抉择; (2)创造健康支持环境:健康促进必须为人们创造安全、满意和愉快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系统地评估快速变化的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以保证社会和自然环境有利于健康的发展; (3)加强社区的行动:充分发动社区力量,积极有效地参与卫生保健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挖掘社区资源,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健康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4)发展个人技能:通过提供健康信息和教育来帮助人们提高做出健康选择的技能,并支持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环境因素对猪的影响1

环境因素对猪的影响 10级动科3班 20100082 秦文超 核心提示:环境因素对猪的作用和影响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只有为猪只创造良好的生存和生产条件,才能达到投入最少量的饲料,获取数量多,质量好的产品的效果。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密度,通风换气,舍内有害气体,光照和噪音等。 一、温度的影响 高温与低温对猪的生长发育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周令和不同体重的猪对温度都有着不同的适应范围,即猪生长发育的临界温度,也叫适宜温度。据有关资料显示:仔猪1周龄适宜温度是27~32度,2周龄是25-27度,3~4周龄是23-25度,4~5周龄是21~23度。体重15~50千克肉猪适宜温度为25-22度,50~100千克为22~20度。体重100千克以上成年猪为18~20度。 猪在处于高于适宜温度时,仔猪则会发生狂燥不安,食欲减退,发育缓慢的表现。气温每增加1度,育肥猪日增重减少30克,饲料消耗增加60~70克。夏季气温过高,不仅影响猪的采食量和增重,而且可能导致中暑直至死亡,因此必须采取降温措施。方法是经常向地面喷洒凉水;在圈外搭凉棚,防止日光暴晒;圈内设置浴池或喷水淋浴;猪舍通风,安置电风扇或通风机;清洁的饮水要供应不断。另外,搞好环境绿化也有助于改善猪舍内的温度。 猪在处于低于适宜温度时,仔猪则会发生疫病。育肥猪则气温每

温低,用于维持体温的能量增加,使饲料消耗增加,猪的增重减慢。这样冬季采取保温措施是提高冬季饲养效果的关键。对于封闭式猪舍要吊顶棚,挂草帘或门帘;对于敞开式猪舍要加设塑料棚,并覆盖稻草帘,白天拉起,黑夜覆盖以利保温。适当多装猪(增加密度),以猪体互相来取暖和猪体散热来保持舍内温度。猪圈四周的裂缝要堵抹严实,以防贼风侵袭。另外,给猪饮温水、不喂冰冷饲料。 高温与低温对猪的生长发育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周令和不同体重的猪对温度都有着不同的适应范围,即猪生长发育的临界温度,也叫适宜温度。据有关资料显示:仔猪1周龄适宜温度是27~32度,2周龄是25-27度,3~4周龄是23-25度,4~5周龄是21~23度。体重15~50千克肉猪适宜温度为25-22度,50~100千克为22~20度。体重100千克以上成年猪为18~20度。 猪在处于高于适宜温度时,仔猪则会发生狂燥不安,食欲减退,发育缓慢的表现。气温每增加1度,育肥猪日增重减少30克,饲料消耗增加60~70克。夏季气温过高,不仅影响猪的采食量和增重,而且可能导致中暑直至死亡,因此必须采取降温措施。方法是经常向地面喷洒凉水;在圈外搭凉棚,防止日光暴晒;圈内设置浴池或喷水淋浴;猪舍通风,安置电风扇或通风机;清洁的饮水要供应不断。另外,搞好环境绿化也有助于改善猪舍内的温度。 猪在处于低于适宜温度时,仔猪则会发生疫病。育肥猪则气温每

生态学实验1--环境因子对植物形态结构的影响

实验1环境因子对植物形态结构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生长在不同环境下的植物形态结构的特点,理解植物形态结构是如何适应于其生境特征。掌握从植物外部形态及生长,生境特点上鉴别植物耐荫性的方法。 2、理解植物器官的结构特点对植物生长发育及其环境适应的意义。初步判定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类型.。 3、使学生掌握划分植物生活型的方法,并通过不同地区和不同植被类型植物生活型的分析,进一步认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及划分植物生活型的生态意义 二、实验原理: 1、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光和水是极其重要的生态因子。根据植物与其生境中水分的的关系,把植物分为水生植物、陆生植物(包括了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水生植物依据其生活型又可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在演化过程中会形成一些适应环境的结构特征,其中以叶的结构变化最为显著。叶子是植物的重要器官,它有两大生理功能,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根系吸收水分的动力之一,植物根系吸收的矿物质主要是随蒸腾液流上升并转运到植物体的其他部位。另外,蒸腾作用也能降低叶片的表面温度,从而使叶子在强烈的日光照射下,不至于因温度过分升高而受损伤。但蒸腾作用会消耗很到植物体内的水分,因而植物根系吸收的水分和叶片蒸腾作用消耗的水分之间需达到一个等量的状态,即水分平衡状态。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叶表面的角质层,密生绒毛,气孔下陷或形成气孔窝,叶片内储水组子发达等,都是为了适应保持水分,减少水分蒸腾的特征。植物生活于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其叶片的这些适应性结构不同,形态变化也较大。 阳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但是由于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植物需要的光强不同。根据植物对光强的不同要求,把它们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植物三大类。阳地植物与阴生植物是生长在不同光照强度环境中的植物,由于叶是直接接受光照的器官,因此,受光照强度的影响,也就容易反映在它们的形态和结构上。又因为具有相同基因型的植物若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会出现结构和生理的趋异性;而不同基因型的植物生活在同一环境中,又会出现趋同性,所以,即使是同一植物,因叶所处位置的光照不同,也会有阴生与阳生的差异。一般来说树冠上部和向阳一面的叶,具阳生叶特征;而树冠下部和阴面的叶则具阴生叶的特点。由此也可以看出叶是最具变化的器官。 2、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生物,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在适应特点上也是相似的。对植物而言,其生活型是植物对综合环境条件的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植被类型。它的形成是植物对相同环境条件趋同适应的结果。在同一类生活型中,常常包括了在分类系统上地位不同的许多种,因为不论各种植物在系统分类上的位置如何,只要它们对某一类环境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并在外貌上具有相似的特征,它们都属于同一类生活型。 关于植物生活型的分类有各种标准和系统,这里采用丹麦生态学家Raunkiaer的生活型分类系统和《中国植被》中的生活型系统。 (1)Raunkiaer 的生活型分类系统 他以植物体在度过生活不利时期(冬季严寒、夏季干旱)对恶劣条件的适应方式作为作为分类的基础。具体的是以休眠或复苏芽所处位置的高低和保护的方式为依据,把陆生植物划分为五类生活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