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冷战时期美国对苏遏制政策研究

冷战时期美国对苏遏制政策研究

冷战时期美国对苏遏制政策研究
冷战时期美国对苏遏制政策研究

冷战时期美国对苏遏制政策研究

遏制思想作为二战结束后美国针对苏联,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对外政策贯穿于战后美国政府的各个时期,虽然每届政府对遏制思想的态度不同、理解方式不同、运用该思想的侧重点不同,但遏制思想都毫无疑问地影响了冷战时历届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为美国最终赢得冷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遏制思想的产生

遏制思想是1946年由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首先提出的,但从大的背景而言,遏制思想则是二战结束后初期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也是凯南自二十年代以来所形成的对苏认识之结晶。

从当时大的环境而言,随着法西斯德国和日本的相继投降,美国人在如何处理对苏关系上产生了分歧。副总统华莱士、国务卿贝尔纳斯等人认为战时同盟虽有芥蒂,但是仍旧可以继续,他们主张保持与苏联合作关系,对苏联提供必要的帮助,在国际问题上寻求苏联的合作,通过美苏协商重建战后国际的秩序。而以海军部长福莱斯特、总统军事顾问李海上将、副国务卿格鲁和美驻苏大使哈里曼等人则对苏联战后的意图与行为表示怀疑,认为寻求与苏联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他们主张以实力为后盾,以经济为筹码对苏联施压,遏制其扩张主义倾向,对其采取强硬态度,迫使其遵守战后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和规则。

在这种大的背景之下,美国决策层日益感到需要有对苏联问题熟悉的人进行系统的、理论的分析,并对美国的对苏战略做全面的规划。史密斯学院教授爱德华?威利特、国务院苏联问题专家查尔斯?波伦以及参谋长联席会议联合情报委员会等众多专家和机构对苏联的行为动机以及美国的对策做了相应的阐述,但都未能切中要害,因而他们的建议未能被决策层所采纳。就在此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乔治?凯南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战后初期美国对苏政策的起草者。

1946年2月,时为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的凯南接到国务院的一封电报,要求其对苏联不愿意参加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行为动机进行分析。凯南便将自己的对苏认识和想法写成长达八千字的电报发回国内。该电文分析了战后苏联对世界的看法,解释了苏联行为的内在根源,指出了苏联对外政策的目标,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美国的对策。凯南在电文中指出,克里姆林宫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行为是俄国传统不安感的产物,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则加强了这些倾向并为其提供了合法的辩护。电文还指出,克里姆林宫的目的在于增强其力量和威望,扩张其势力和影响,与此同时削弱西方世界的力量,并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促

使西方大国相互争斗。为此美国应放弃战时的与苏联结盟政策转而采取强硬政策。凯南在八千字电报中的主张与国内的强硬派不谋而合,得到了当权者的青睐,并因此进入了美外交决策层,成为“说话算数”的人。美国著名冷战史专家、耶鲁大学教授约翰?路易斯?盖迪斯对此评论道“很少有一封电报能象它那样深深影响了美国战后初期的外交政策。”

凯南之所以对苏联有如此深刻的认识,与其家庭出身和其本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凯南1904年2月16日出生于美国中西部的威斯康辛州的密尔沃基,其祖先为苏格兰-爱尔兰移民。他的父亲是家族中最早受过大学教育的成员之一,属于中产阶级阶层。用凯南的话说就是生活在一个“既不是剥削者也不是被剥削者”阶层之中。1921至1925年间凯南就读于东部名校普林斯顿大学,主攻近代欧洲外交史。虽然凯南在大学时的成绩平平,但他还是出人意料地于1925年通过了国务院的考试,成为了一名职业外交官。因其祖父老凯南的缘故,凯南选择了俄语和对苏研究,并因此长期在海外工作,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他曾在里加、柏林等地工作并进行语言学习训练,使其俄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与白俄流亡者的交谈中,凯南逐渐了解了俄国的历史和文化,对俄国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33年,凯南应布里

特大使之邀去驻苏使馆工作。在莫斯科的那段日子里,凯南进一步深入地了解苏联,并因此确立了其作为苏联事务严肃分析家的地位。在此期间,他与查利?塞耶、洛伊?亨德森以及查尔斯?波伦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从与他们的交往中获益不少。特别是波伦在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上对凯南的影响尤为重要,在这些同僚的帮助之下,凯南对苏认识最终成型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由于凯南的对苏认识和政策主张与罗斯福总统同苏友好、合作的政策主张是相抵触的,并且罗斯福在执政期间也习惯避开国务院和职业外交官处理对外关系,因此凯南在这段时间内并未得到重用。从1938年初至1944年夏,凯南这位“苏联通”先后被调往美国驻布拉格、柏林、里斯本、伦敦等地使馆工作。然而随着二战的接近尾声,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美苏互为敌手的局面逐步形成,杜鲁门政府也在积极考虑调整对外战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凯南抓住机会,将自己长期以来对苏认识和盘托出,提出了遏制苏联的主张。

因为“八千字电报”的缘故,1946年4月,凯南被时任海军部长的福莱斯特尔调回华盛顿,出任战后新组建的国防学院的副院长。1947年1月凯南在美国对外关系协会的一次小型研讨会上作了一个题为《苏联的思维方式及其对苏联对外政策的影响》的演讲。《外交》季刊编辑汉密尔顿?F?阿姆斯特朗参加了这个研讨会,对凯南的发言很感兴趣,并向其索

取文稿以供《外交》季刊登载。凯南在征得福莱斯持尔的同意并经国务院非官方出版物委员会的审查之后,将文章交给了《外交》季刊。同年7月,《外交》季刊登载了凯南的文章,并将题目改为《苏联行为的根源》,因为凯南当时职务的关系,文章以“X”署名,而并未用其真名。因此人们将其称为“X文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X文章是八千字电报的改进版本,是对八千字电报的补充和完善。在X文章中,“遏制”一词被明白无误的提了出来。八千字电报和X文章一道构成了凯南遏制思想的基石,在战后美国历届政府中,都能或多或少地看到它的身影。

二、遏制思想的主要内容

凯南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极端的专制主义,是与西方观念完全不同的价值体系,它的蔓延将会危及西方的自由和民主,导致西方文明的完全瓦解。他说,苏联为巩固其政权,“必然会试图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美国传统的生活方式,损害美国的国际威望。”凯南称,美苏冲突中“首要的而且也是最根本的一个是布尔什维克共产党的领导集团在意识形态上所承担的义务”,这种意识形态的实现将给美国造成严重的损害,“这种损害,在大多数美国人看来,甚至比单纯在军事上惨败于传统的对手可能带来的种种苦难还要可怕。”因而凯南坚决反对美国对苏联让步,反对与之妥协或改善关系,他曾说,“苏维埃俄国现存制度和我国传统体制永远对立,两者之间不可能存在中间道路或妥协,想通过建立外交关系或其它方式调和两种制度的努力注定要失败。”另外,凯南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分析,苏联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强国,战后国际政治的主要特征是出现美苏两大力量中心相互对峙的雅尔塔格局。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因素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了一起,使得苏联成为美国战后最重要也是最危险的敌人。因此,限制和减少苏联对美国和世界其它地区的影响,成为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这也正是凯南遏制思想中所设定的目标之一。

但这绝非凯南遏制思想的最终目的,凯南遏制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变苏联的内政还外交,并且分析了这一目标的可实现性。凯南在X文章中指出,“苏联政权自身存在着极大的弱点和缺陷”,“身上带有衰亡的种子,而且这些种子发出的芽已经长大”,“今天苏联人民在精神和物质上都感到匮乏,人民大众希望破灭。而苏联政权只不过是掩藏着一大群乌合之众的空壳”,“要是发生什么破坏党这一政治工具的团结和效力的事件,那苏联便可能在一夜之间从最强变成最弱而最可怜的国家社会之一”。因此凯南希望美国及其盟友首先解决自己内部的问题,增强西方世界的自信、活力与团结,阻止苏联共产主义向西方的“渗透”。凯南在八千字电文中说道:“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就像恶性寄生虫一样,它只靠生了病的肌体来养

活自己。这是其国内政策和外交政策汇合的地方。凡是解决我们自己社会的内部问题,加强我们人民的自信、纪律、士气和集体精神的每一项果断有力的措施,都是对莫斯科的一次外交胜利,其价值可以抵得上一千份外交照会和联合公报。如果我们在自己社会的缺陷面前不能抛弃宿命论和漠不关心的态度,莫斯科将从中得到好处。”由此不难看出,凯南认为苏联由于其内部的问题,走向灭亡是其必然的命运。因此美国所要做的便是要像一盏灯塔一样,为世界提供榜样作用。

凯南反对美国外交中的理想主义,反对将美国国内的法律和道德标准引入到国际政治体系之中。他认为,法律观念与道德观念之间不可避免的联系,即将正确与错误的概念引入国与国之间的事务,认为国家行为是一个可以从道德上作出裁决的问题,谁主张按法律办事,他就必然对违法者感到愤怒,并感到自己在道义上优越。这种愤慨之情一旦注入军事斗争,就会愈演愈烈,直到把违法者逼到完全屈服的地步——无条件投降。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但情况确系如此,即从法律的角度解决国际事务其本意无疑是想消除战争和暴力行为,却使得暴力更持久、更可怕并对政治稳定更具破坏性,比以往为实现国家利益的目的而采取的行动有过之而无不及。一场以崇高的道德原则的名义进行的战争是不会早日宣告结束的,除非已获得了压倒优势。他认为美国在二战中所犯的一个重大错误就是将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彻底摧毁,然而随着英法等西方国家实力的削弱,最终却使苏联取得在欧亚大陆的优势地位。不仅中东欧和远东留下了权力真空需要填补,而且苏联咄咄逼人的态势和充满敌意的意识形态渗透还使得西欧和日本也面临着极大压力,并使美国自身安全也受到很大威胁。

在针对苏联对外扩张的问题上,凯南主张,应该把苏联的势力范围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也是“遏制”一词的本意,即把苏联的影响限制在二战结束时苏联的“势力范围”内。更确切地说,就是把苏联的影响限制在其本土以及东欧之内,阻止其进一步向外发展。凯南认为,苏联的政治行为宛如一条变动不定的溪流,朝着既定的目标,向任何允许它流动的地方流去。它主要关切的是,确保它在世界权力流域里注满可以让它流入的每一个角落。虽然苏联如此敌视西方。但是它同希特勒的德国不一样,苏联既没有系统的规划,也不从事冒险活动。如果遇到强大的阻力它就会轻易地退却。克里姆林宫不会为了虚幻的共产主义理想而而拿以获取的利益冒风险。况且同整个西方世界相比,苏联还是一个比较弱的力量,苏联体制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包括权力的转移、东欧的负担以及苏共在俄国广大人民群众中已失去感召力,等等。于是即凯南在电文中得出结论:苏联固然可伯,但是西方还是能够应付的了的。

至于遏制的手段,凯南的说法较为含糊,这也是之后学术界关于遏制思想争论最多的地方之一。在八千字电报中,凯南讲到,苏联对理智的逻辑无动于哀,但对力量的逻辑却高度敏感。因为这个缘故,当它在任何一点上遇到强大的阻力时,它可以轻易地退却,而且它经常这样做。因此,如果对手拥有足够的力量和表明准备使用它,便几乎用不着这样做,如果能够正确地处理形势,就不必进行有损威望的摊牌。力量一词原文是“force”,该词既可以指军事力量也可以指作非军事力量,但凯南在文章中并未具体指出使用哪种力量。另外,凯南在电文中“在任何一点上”的提法,是否意指美国应该不分重点地在世界各个地区与苏联对抗,其在电文也并未说清楚。在X文章中,凯南更进一步地阐述道:“苏联对西方自由制度的压力可以通过在一系列变化着的地理和政治点上,灵活、警觉地使用抵抗力量而被遏制”;“在俄国人露出侵犯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迹象的每一个点上,使用不可更改的抵抗力量”。其中的“抵抗力量”原文为“counterforce”,这与八千字电报中“力量”一词的含义一样不甚明了,另外,凯南在八千字电报和X文章中都有出现的“在任何一点上”遏制苏联的说法也与其后来的“五大中心说”有所矛盾。当时的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李普曼曾著文批评凯南的这种不分轻重。凯南在其后所著的回忆录中辩解说他当时脑子里是区分了与美国安全有密切关系的重点地区和与美安全关系不密切的非重点地区的,只是其由于当时的特殊身份而无法和李普曼进行公开的辩论。而对于其在早期著作中“在每一个点上”的提法,凯南称其为一个“谜”,

而这种说法是无法令人信服的。针对这一问题,学者们一般认为凯南的思想前后是有变化的。李普曼的批评使得凯南认识到了美国力量的有限,从而使其开始考虑美国应将注意力放在与其安全有密切关系的重点地区。凯南认为,美国、英国、德国、苏联和日本是全球最为重要的五个工业-军事中心,在除去美国的另外四个中心里,只有苏联与美国处于敌对状态,因此凯南认为美国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其它三个中心地区不落入苏联之手。

总而言之,凯南的遏制思想对战后美国影响深远。虽然战后美国每个总统都会有自己的外交主张,但就总体而言,整个冷战时期的美国外交奉行的均是遏制战略,而凯南的遏制主义也一直是美国制定外交政策的基础。

三、遏制思想对杜鲁门时期美国外交的影响

因为凯南对苏联问题的出色分析,其不断得到美国高层的赏识。1947年5月,应时任国务卿的乔治?马歇尔邀请,凯南从国防学院调往美国国务院刚成立的政策计划室,并担任了该办公室的主任一职。凯南的办公室就设在马歇尔办公室的隔壁,他可以通过边门直接进入马歇尔的办公室。在此期间,作为马歇尔对外政策主要顾问的凯南直接参与了美国对外政策的制订和实施。

凯南的遏制思想首先在希腊危机中得以显现。1947年初,英国政府向美国表示,英国已无力继续给予希腊政府在经济和军事上的援助。英国希望美国能承担起这一责任,否则苏联将有可能控制该地区。对此,凯南认为:“共产主义在希腊的胜利将被世界各地看作美国软弱的表现,将会损害美国的威望,导致遍及地中海地区并最终遍及全世界反西方运动的胜利。”于是,希腊成为了美国遏制政策的第一块试验田。而希腊危机的成功解决更使美国当局认识到了遏制政策的可行性,美国应发挥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优势,让世界人民看到美国有能力也完全可以捍卫自由世界的安全。

如果说希腊危机是遏制思想开始影响美国外交的第一个事件的话,那么马歇尔计划则是遏制思想在美国外交上最为成功和重要的一次实践。凯南在担任政策设计室主任之初便参加了马歇尔计划的研究和起草工作,并对该计划的制订起了关键的作用。马歇尔计划通过经济援助复兴西欧,增加西欧的自信心,从而抵制了苏联和共产主义力量的“渗透”’。这充分体现了凯南使用政治和经济手段遏制苏联的思想。

而在1948年的苏南分裂,使美国意识到苏联与东欧卫星国的关系并非铁板一块,西方有可能促使苏联同其盟国闹分裂,消除或者是减少苏联对其东欧卫星国的控制,从而达到削弱苏联力量的目的。据此凯南认为西方可以对苏联采取一些进攻性的行动。此后美国和南斯拉夫的接触及对南提供相关援助都与此有关,而凯南则更是于1961-1963年担任了美国驻南斯拉夫大使一职。

但1948年之后,凯南更多地加强调用政治手段进行遏制而非使用过多的军事手段遏制苏联。虽然政府高层也认为苏联主要是以“战争之外的手段”威胁美国和西方世界的安全,但他们却十分重视军事手段的作用,政治和军事手段基本上是旗鼓相当的。特别是在东西方对抗加剧的形势下,杜鲁门政府更为强调军事手段的作用。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是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的“二月危机”和第一次柏林危机之后,美国和西欧国家开始积极筹划建立西方军事同盟组织北约,而凯南则极力反对建立北约以及反对美国加入该组织,凯南认为这既没有太大的必要,因为苏联对西欧不构成现实的军事威胁,而且又不利于美国同苏联谈判解决欧洲问题,从而使欧洲分裂的局面固定下来,并且会使“解放”东欧和苏联的难度变的更大,尽管后来他也承认北约能给西方世界一些心理上的安慰作用。

而随着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苏联成功爆炸原子弹等一系列世界政局所出现的巨大变化使得凯南与政府高层在对外政策上的意见分歧越来越大,加之凯南与新国务卿艾奇逊之间的不合,前者于1949年底辞去政策设计室主任一职,由主张对苏采取强便路线和重视军事手段的保罗?尼采接任该职。尼采上任后起草了关于美国利益、安全、威胁和可行的反应的国家

安全委员会68号文件(NSC68)。该文件的出炉,标志着美国遏制政策出现转向。

国家安全委员会68号文件在界定美国利益方面与凯南的分歧并不大。也就是说,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但在界定威胁和使用何种手段时却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凯南认为美国应该避免西欧、日本这些工业-军事中心免于落入苏联之手,至于世界上其它地方,只要他们缺乏显示其敌意的手段,那么就不对全球稳定构成什么威胁。而国家安全委员会68号文件却认为,“克里姆林宫主宰下的地区的任何进一步实质性扩张,都将造成一种可能性:无法组建任何足以用更大力量对抗克里姆林宫的联盟”;“现在对自由制度的进攻是世界性的,而在当前权势极化的情况下,自由制度在任何地方的失败就是它在所有地方的失败。”由此可见,凯南强调的是重点防御,而国家安全委员会68号文件则强调的是全面防御。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美国人介入进了朝鲜战争。而朝鲜战争的爆发从另一方面也证实了国家安全委员会68号文件中若干最为重要的结论:“所有利益都同等地至关重要,力量对比的任何进一步转变不管多么微小,都可以颠覆战后国际关系的整个结构。”华盛顿认为,如果美国坐视不管的话那么美国在其它地方的可信性就会受到怀疑。因而对于一个仍在痛惜“失去”中国,仍在反思慕尼黑“教训”的国家,无论朝鲜的战略重要性究竟如何,它都很快变成了美国决心的象征。对此,凯南也认为,“如果这些事态发展以一种有利于苏联而不利于我们自己的目的和威望的方式进行,那就将很少有任何不会因此受到恶性影响的东西方冲突场所。”杜鲁门总统也在1950年9月的一次全国广播电视讲话中说道:“如果攻击被允许在朝鲜获得成功,这就等于公开邀请在其它地方进行新的攻击…如果其它地方的自由被消灭,那么我们就不能指望维持我们自己的自由。”

可以说从1946年凯南八千字电报到1950年国家安全委员68号文件的出炉,遏制战略完成了从提出到形成全球遏制的过程。从这个演进过程中可以看到明显的变化线索和前后区别。凯南的遏制理论是在认为苏联不会发动全面战争这个基本估计之上,提出美国可以主要在重点地区,主要用非军事手段实现遏制的观点。但到1949年底,由于国际局势的某些变化,全球性军事遏制理论开始提出。而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便是这一思想的最主要代表。但全球军事遏制战略的最终形成和推行是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后。至此以后的美国外交便是以全球性的、强调军事手段的遏制为主。

然而美国是个从不缺乏持不同声音者的国家。依据国家安全委员会68号文件制定的遏制战略还是遭到了以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参议员罗伯特?塔夫脱和前总统赫伯特?胡夫为主的共和党“单边主义者”的质疑。麦克阿瑟认为美国没有将冷战的主战场放在亚洲,他斥责杜鲁门政府为“这帮亲欧分子”。俄亥俄州的国会参议员塔夫脱则认为持久的有限战争将带来种种危险,而它们之中包含的战略主动权的丧失更将会导致种种祸患。前总统胡夫则认为任何在大陆战场同共产党军队交战的企图都不仅会使有限的经济资源更加短缺,而且还“会使数百万美国小伙子丧命,并且以西方文明的这个攻不破的堡垒精疲力竭而告终。”胡夫主张整个欧亚大陆可以处于苏联主宰之下,同时不给美国安全利益造成重大伤害,用他的话说就是:“他们无法兵临华盛顿,如同我们无法兵临莫斯科一样”。便是在这样一种大的背景之下,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四、艾森豪威尔时期的遏制政策

除去杜鲁门的对华政策外,可以说艾森豪威尔对杜鲁门的遏制政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满。在其出任总统之前,作为北约最高司令的他一直负责实施杜鲁门政府的欧洲战略。而这位二战名将之所以要参加1952年的总统选举,有如下几个原因:不想让共和党内的孤立主义者塔夫脱获得总统候选人提名;担心杜鲁门的国内政策会导致美国的社会主义;两党制的生存需要结束20年的民主党统治。但是,在美国历史上很少有总统依靠认同前任总统的政策而造就自己的辉煌,艾森豪威尔也不例外。国内和党内的压力促使其不得不在外交领域与其前任拉开距离。而对凯南遏制政策批评最多的杜勒斯也因此走上前台,被艾森豪威尔提名为国

务卿。

早在帮助艾森豪威尔竞选总统之时,杜勒斯便不断攻击凯南和杜鲁门政府的遏制政策,指责它是“消极的、注定要失败的和不道德的”战略,因为遏制战略承认了战后现实,承认苏联对“被奴役人民”的统治。他提出应以“解放”政策取而代之。在1953至1959年担任国务卿期间,杜勒斯多次攻击“遏制”战略,鼓吹“解放”政策。简言之,杜勒斯的“解放”是作为凯南“遏制”的对立面和替代物提出来的。由于对凯南遏制思想的批判,杜勒斯在其任国务卿期间没有重用这位国务院里的头号“苏联通”。凯南因而脱离政界,回母校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院从事学术研究与讲学。在1953至1959年杜勒斯担任国务卿期间,除了1953年4月凯南应杜勒斯的要求向他谈了自己对斯大林去世之后苏联的认识,以及1954年给杜勒斯起草一份关于拉美面临的共产主义威胁的讲话稿之外,杜勒斯没有向凯南征询有关对外政策特别是对苏政策方面的意见与建议。

尽管“解放”是作为“遏制”的对立面提出来的,但两者并不是完全的对立、互不相容。从本质上讲,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杜勒斯“解放”政策主张的目标是“解放”受苏联“奴役”的人民。具体而言就是要把苏联的影响从包括东欧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推回去”,与此同时也要努力改变苏联的现存制度,“解放”苏联人民本身。杜勒斯在1952年5月19日《生活》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指出,美国的目标不能“仅仅是把苏联共产主义限制在目前的范围内,…美国政策的目标之一是最终恢复至今受莫斯科控制的亚洲和欧洲国家的真正独立,我们不参与旨在承认苏联在对它目前控制下的国家的独裁统治之行为。”在杜勒斯看来,“遏制”不同于“解放”,它仅仅是限制苏联的影响范围,而不努力使“被奴役的人民”获得“解放”。正如杜勒斯在1953年1月15日于国会作证时所说的:“仅仅就限制俄国的政策本身就是一个不高明的政策,而且它还是一个必然失败的政策,因为一个单纯防御的政策绝对敌不过一个侵略的政策。如果我们唯一的政策是原地不动,我们将被击败。只有保持着解放的希望,只有利用一切的机会,我们才能终止这个笼罩着全世界的可怖的威胁,这个威胁强迫我们去作如此可怕的牺牲,使我们对未来存有如此大的恐惧。”

遏制思想从字面上来解读的话的确是指把苏联的影响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的意思。而且这也正是杜勒斯对遏制含义的理解。然而,从凯南的八千字电报和X文章中不难看出,遏制的目标比把苏联的影响限制在一定的范围这一含义要广得多。大致归纳起来,凯南的遏制思想的目标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阻止苏联在战后进一步扩张其势力,将其影响限制在二战结束时的范围内,维持战后现状。为此凯南主张美国要“长期、耐心、坚定和警惕地遏制俄国对外扩张倾向”以及“在凡是有迹象表明苏联人侵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地方,以坚定不移的反击来对付他们。”因为当时国际局势等因素的影响,凯南在二战结束后的最初几年,尤其强调遏制思想的这一层目标,且重点是防止对美国安全至关重要、战后初期处于混乱状态的西欧和日本落入苏联的影响范围。从这个层次的目标来看,遏制思想的确是防御性的、被动的和维持现状的。但是,这仅仅是遏制思想的一个目标,更确切地说是遏制战略第一阶段的目标。凯南遏制思想第二个层次的目标是促进共产主义世界内部矛盾的发展,瓦解社会主义阵营,从而大大削弱苏联的力量。自从19A8年夏苏南公开分裂之后,凯南不断建议美国政府采取措施促进苏联同其东欧盟国的矛盾。1961年凯南出任美国驻南斯拉夫大使,更是为了致力于鼓励东欧国家的独立倾向。凯南从未认为东欧应受苏联的控制,也不承认欧洲分裂是永久性的。相反,他在1949年7月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未来统一的欧洲应包括东欧国家,不应当把欧洲分裂看成是经久不变的。而凯南遏制思想的第三层次目标便是使苏联的内政、外交朝着西方希望的方向变化。凯南在其X文章中说得很明白:“美国要促进那种最终必将导致苏联政权的瓦解或逐步转化的趋势发展。”另外,1951年他在《外交》季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进一步明确阐述了美国遏制苏联的目标。凯南在文章中指出,美国所期待的未来之俄国应有下面三个特征:一是产生一个同今天美国人所了解的情况截然不同的政府,

“它在同别的国家和民族的交往中宽宏大量、交流信息而又真诚坦率的”,不再坚持要推翻与自己不同的政权体制,不再认为外部世界对自己“居心厄测”,等等。二是不实行“极权主义”,不要对内滥用权力。三是承认民族自决权,不要把统治强加在其他民族的头上。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凯南的“遏制”和杜勒斯的“解放”从根本上来讲,所要达到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只是“遏制”更为强调苏联内部有“衰败的种子”,其衰落的必然的事情,而西方世界所要做的便是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而杜勒斯的“解放”政策则更多的强调美国的国际道义,认为美国应负起全球领导者的责任,对于那些处于苏联控制的国家美国应主动出击,帮助他们摆脱苏联的控制。可以说遏制思想在实现目的的方式上更侧重内因,而杜勒斯的“解放”政策则更注重外因。但双方在最终目的上可以说是一致的。

可以说在艾森豪威尔时期,遏制思想对美国外交的影响依旧很大。1953年艾森豪威尔组织班子研究制定关于其对外战略的“日光浴计划”时,凯南所领导的一个小组提出的政策建议为艾森豪威尔总统所首肯,尽管最后制订的战略综合了其他方面的意见,但凯南的政策建议还是被采纳,成为了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外战略的一个重要的依据。

五、遏制思想与肯尼迪、约翰逊时期的对外政策

在肯尼迪和约翰逊担任总统时期美国的外交思想依然是传统遏制思想的继续。遏制思想对美国外交的影响可以说也越来越深入,其思想系统本身也越来越全面。肯尼迪政府中对外政策的设计师、六十年代初担任政策计划室主任以及后来成为约翰逊政府的国家安全顾问的罗斯托也感觉到了凯南遏制思想之持久的影响力,认为凯南的理论是一种“长远的想法”,它集中了战后美国领导人观察战后初期苏联的行为所得出的“印象与判断”,是决定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因素,尽管不是“唯一的因素”。

早在肯尼迪就职演说之时,他便称遏制战略为和平战略。肯尼迪认为冷战开始时遏制战略是建立在美国当时处于两个垄断的前提和基础之上的:美国垄断了核力量;可以对外进行资本输出和提供技术援助。然而此时的国际形势特别是美苏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之后,原有的遏制战略失去了基础,遭受到了破坏,现如今的美国只有另辟途径来实现遏制战略所要达到的目标。因而肯尼迪对于遏制战略的调整是依据美国丧失核优势和在与苏联的对抗中逐渐处于劣势地位而制定的。

二战后的苏联通过努力,不仅很快恢复了国力,而且迅速成长起来。1949年苏联爆炸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至此结束了美国的核垄断。1957年10月4日,苏联人更是赶在美国人之前将世界首枚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苏联人的这一举动使美国人在感到震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丝恐慌。美国人在此之前认为自己的科技水平独步天下,现如今他们才知道原来苏联人迎头赶了上来。苏联人可以把卫星送上太空,同时也意味着他们可以将原子弹投向美国。除此之外,苏联在战后的崛起也为其它刚摆脱殖民统治独立不久的新兴国家提供了榜样作用,并且苏联对于这些国家的援助势必会造成美国在国际事务尤其是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的孤立。

面对这样一种不利局面,肯尼迪认为,为了应对苏联的挑战,为了在国际事务中责无旁贷地发挥美国的作用,我们有必要重新检查和调整我们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所有手段。为此,他认为美国在加强军事实力的同时必须对美国的政治、经济进行改革。凯南在1951年4月的《外交》季刊中曾这样说道:“没有不可消除的弊端,好比黑暗,如果你用一道强烈的光去照射,它就会消退…要是我们用的是一种微弱的烛光,多数物体就会投出比它自身更大的影子。反之,要是我们的烛光是一道强烈的光,那么可以确信,它的光芒就会透过俄国的内室,最终起到驱退那里的黑暗的作用。任何铁幕(即使在西伯利亚最偏远的角落)也阻止不住这一消息的传播:美国业已摆脱了不团结、混乱和疑虑的枷锁,重新获得了希望和决心,并满怀热情和明确的目标去履行它的各项任务。”为此,肯尼迪强调“要以一种最有利于看待民主制度和美国的生活方式,令人信服的向全世界报道我们的情况。”

而出兵越南,对于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而言,是于1947年以来美国对外政策的总方向一致的。他们认为,越南战争只是为表明侵略无利可图而采取的一长系列步骤中的又一步。约翰逊总统对此解释道:“我们当今在东南亚面对的挑战,与我们曾在希腊和土耳其、柏林、朝鲜、黎巴嫩和古巴勇敢地面对并以实力对付了的挑战并无二样。”由此不难看出,美国卷入越战的诸多因素中,遏制思想在美国决策层的脑中挥之不去。

在肯尼迪遇刺身亡,约翰逊继任总统后,后者基本上延续了前任的政策,而肯尼迪时期的大量高级官员也在政府中继续任职。随着南越的不断败退,约翰逊政府加大了对越战的投入力度,并于1965年2月下令实施“滚雷行动”和向岘港派遣海军陆战队,越南战争开始一步步走向美国化。对于自己的越南政策,约翰逊在1967年3月写个杜鲁门的一份信中这样解释道:“今天,美国又如同你当年一样再次参与帮助去击退武装的恐怖分子。有些人认为那样做代价太大,但我们的人民从来就明白,自由是不可分割的。”由此看见,约翰逊在对待越南战争的态度上是个杜鲁门主义者。但美国在越南的失利却印证了凯南1950年在芝加哥大学演讲中的一段话:“我们跌跤最多、摔得最痛的那些事例看来都和军事有关。有时是因为我们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情况分析得不对头犯得错误。因为我们往往过分强调军事因素而忽视政治因素,其结果是我们所作的反应过分军事化了。”

可以说肯尼迪、约翰逊时期的外交战略与杜鲁门的遏制战略、艾森豪威尔的解放战略从本质上而言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为达到战略目标的途径和手段有所差异而已。而且简单地概括起来说,1950-1968年间,美国的对苏和社会主义阵营的战略强调使用军字手段、外部压力和相互对抗。这也是凯南批评美国政府的主要方面,在凯南看来,政治手段的遏制比军事手段的遏制更为有效也更为符合美国的利益。

六、尼克松、福特时期的遏制

尼克松上台之际,美国的外交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随着二战后一批原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苏联国力的不断增强,西欧和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红色中国的崛起以及美国自己深陷越战泥潭,冷战初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旗帜鲜明的对抗局面已渐渐发生改变,美国政府先前制定的全面遏制共产主义的政策也随之变得不符合现实的要求。全面遏制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美国认为对共产党的全面遏制政策是建立在非此即彼的零和游戏基础上的,认为世界上只存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两大势力,如此一来便把原本复杂的世界简单化了。因为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之下,美国人认为,但凡苏联人支持的,或者有一丝共产党支持的影子,那么它就有可能扩大共产主义的影响,因而美国需要与之对抗。这样,便把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纳绑上了美国制衡苏联的战车,使得美国力量过于分散,处处受到牵制。另一方面,全面遏制是建立在二战结束后美苏两级对抗的基础上的。因为战争的原因,无论是西方世界还是成立不久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未从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中恢复过来,从而形成了美苏两国独大的局面。但到了60年代,随着西欧、日本在经济上的恢复,红色中国的日益壮大,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纷纷独立使得国家之间的对抗与合作变得日趋复杂。美国也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能力有限,若继续再以单纯的意识形态的角度来划分敌我的话那将外内政外交方面面临更为严峻的问题。因而美国战后制定的遏制政策不得进行修改,使其在外交上更为灵活。

尼克松对肯尼迪、约翰逊时期僵硬地奉行全面遏制共产主义的外交政策极为不满。因为僵硬的遏制政策使得美国处于对抗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第一线,将遏制政策建立在两大阵营全面对抗的基础之上,并把军事手段看成能够执行这一政策的主要手段,忽视了盟国的合作。因而这些都极大限度地限制了美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这些都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利益,而在尼克松看来,其实遏制政策与确保美国行动的灵活性并不冲突,遏制政策与确保美国外交的灵活性其实并不矛盾,而应着眼于国家利益,在均势的基础上使美国强大起来,并且能够利用其他国家之间的利益分歧来支配整个国际局势的发展,最终形成一个有利于维护每股在世界

山领导地位的均势格局。

正是在这种将均势引入遏制思想的指导下,尼克松政府做出了如下战略分析:1、中国与苏联之间的矛盾现在已经大于中国和西方世界之间的矛盾。2、美国想要从越南抽身并抵消苏联威胁就必须联合中国。3、由于美国在越南战争中过度消耗了自己的力量,现在要想遏制强大的苏联就必须利用盟国和中国来制衡苏联,并阻止苏联趁美国衰弱之际进行军事冒险。这便是尼克松政府建立在均势基础上的遏制政策。

“尼克松主义”便是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孕育而出。它的实质就是增加美国应对第三世界“代理人战争”的灵活性,用美国的“代理人战争”来对付苏联的“代理人战争”,让自己的盟国承担更多的责任来弥补美国力量的不足,从而达到巩固第三世界阵营,遏制苏联在这些地方继续扩大影响的势头。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将“尼克松主义”视为美国力量衰弱的产物。他们认为,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美国力量的衰落,美国无力承担过重的海外义务,因而只能收缩战线以便集中力量保卫自己的主要利益,而“尼克松主义”就是这种收缩战略的具体体现。

然而,不能据此就认为尼克松对美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就意味着其放弃战后初期美国所指定的遏制政策。因为在尼克松的心中,苏联仍然是美国安全的主要威胁,他的对苏缓和政策只是对遏制政策的补充,应该说与遏制政策是相辅相成的。尼克松把缓和分为两类,一类是强硬的缓和,另一类则是软弱的缓和。所谓强硬的缓和,就是把缓和与遏制联合起来,这并非一个协定,不是在有共同利益的国家之间达成的条约,更不是所谓的绥靖。尼克松认为:“我们的政策必须把缓和与遏制联合起来。没有遏制的缓和将导致绥靖,而没有缓和的遏制将导致不必要的对抗并腐蚀西方人民支持遏制所需要的武器预算的意志。联合起来,它们就能够导致对苏联的遏制与和平竞赛。”

尼克松时期政府外交政策的总体框架便是建立在均势基础上的遏制政策。它与之前美国政府的遏制政策有着同样的目标,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尤其是苏联力量的扩张,但是在达成这一目标的手法上却根据当时的局势做了很大的改变。建立在均势基础上的遏制政策希望能够依靠美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利用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营造一个由美国支配的国际均势体系。从而达到维持美国在世界上霸主地位的目的。“尼克松主义”的出台,同时也标志着美国从战后结束的以军事遏制为主,转而向以政治、经济手段遏制为主的冷战新时期。

七、卡特时期的遏制思想

1977年,吉米?卡特当选为新一届美国总统。对于他而言,遏制,这个在过去30年间一直支配美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思想,到了改变它的时候了。在卡特的首次国际事务重要演说中,他宣布超越的时候已经到来:超越“苏联扩张近乎必然但必须予以遏制”的信念,超越“对于共产主义的狂乱恐惧,那曾经导致我们拥抱任何同我们一样持有这恐惧的独裁者”,超越“采纳我们对手的那些多有缺陷和错误的原则、有时放弃我们自己的价值观而改用他们的价值观”的倾向,超越又越战产生并“由我们某些领导人秘而不宣的失败主义加剧了的信任危机”。卡特断言:“这是个新的世界,但美国不应该害怕。这是个新的世界,我们应当帮助塑造它。这是个新的世界,要求有一种新的美国对外政策——一种基于其价值始终庄重体面、基于我们的历史眼界乐观前瞻的政策。”

但是,三年之后,卡特却转变了自己的态度。他将美苏关系描述为“决定世界会在生活在和平之中还是会被全球性冲击吞没的最关键因素”,同时赞成性地回顾了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的遏制努力,要求采取导向恢复征兵制和解除对情报收集能力的“无理制约”的步骤,表示决心让苏联人“为其侵略付出具体代价”,这些都表明关于遏制政策已经寿终正寝的种种报道其实是夸大了。

前总统尼克松在评价卡特的外交政策时说道:“卡特总统力图在没有遏制的情况下实行缓和,其结果是一场灾难。苏联人扩大了他们在阿拉伯半岛、南亚、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的支配地位,

教训是明显的。我们的确能够影响苏联的政策,但是只有在他们认识到我们将会对他们的政策有所反应时才能办到。如果我们阻碍他们前进,他们就会选择节制和谈判。如果我们让1英寸,他们就会进1000英里。”

总体而言,卡特从理想主义出发,鼓吹“人权外交”,放弃遏制战略,希望恢复美国的国际荣誉,但因其重点不突出、四处开花,收效甚微,对苏联和东欧国家也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虽然卡特在其执政后期提出实行“新遏制政策”,但为时已晚。

八、里根时期的遏制政策

里根是美国冷战时期的最后一位总统,而正是在他执政期间,对苏联发动和实施了瓦解战略,从而促成了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虽说苏联的解体有其自身的原因,但这也印证了凯南在二战之初的预言: “苏联政权自身存在着极大的弱点和缺陷”,“身上带有衰亡的种子”,“要是发生什么破坏党这一政治工具的团结和效力的事件,那苏联便可能在一夜之间从最强变成最弱而最可怜的国家社会之一”。

里根时期的外交政策,摒弃其前任卡特总统的理想主义,转而采取现实主义。里根主张对苏联采取强硬措施,强调恢复美国的军事实力来与苏联对抗。并且提出以现实主义、实力和对话为原则的对苏政策,在第三世界支持“民主力量”用以抵制苏联的影响。里根从宣誓就职开始就同时追求两个目标:一、抵抗苏联地缘政治的压力,直到其扩张主义的进攻势头受到遏止并扭转为止;二、实施重建军备方案,遏制苏联的战略优势,并且使得苏联的战略优势转变为战略负担。

里根在1986年3月14日的国情咨文中提到:“自杜鲁门政府以来,美国各届政府对苏联的政策都是以遏止其扩张为目标。今天,这一目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系重大和更加重要。”从根本上讲,里根时期的遏制思想同二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在遏制苏联对西方世界构成的威胁上是一致的,只是它们在大的背景上有所不同。自戈尔巴乔夫上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后,一心想把国内经济搞好,因而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攻势一直采取克制和忍让态度,想以此换取一个较安定的国际环境,以利于苏联国内进行的改革。而里根则看准了苏联无法兼顾内政与外交、改革与争霸的弱点,频频对苏施压,企图逼苏下决心进行战略收缩,对美国作出较大的让步。

一般认为,里根的新遏制主义比以往的遏制主义更具有进攻性和冒险性。美国在二战结束之初,遏制战略的主要目标之一便是将苏联的势力控制在苏联本土及东欧内,确保其它地区不落入苏联之手,美国参加朝鲜战争便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确定的。然而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美国的这一目标可以说并未实现。除东欧之外的社会主义国家如雨后春笋般在世界各地四处开花,就连美国自家的后院古巴也加入了社会主义阵营。面对原有遏制政策的弊端,里根的新遏制政策更强调其进攻性,认为消极的防守并不能遏制住苏联的扩张势头。

里根批评他的前任们将缓和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特别是对苏政策的基础。里根认为扩张主义的苏联成为一切正在发生的动荡的根源,这是导致第三世界动乱的根源。里根强烈谴责苏联和古巴支持尼加拉瓜的桑地诺政权,指责桑地诺政权不但压迫本国人民,而且支持邻国的动乱。里根表示:“对自由战士的支持就是自卫,这同美洲国家组织宪章和联合国宪章是完全一致的。”1986年3月,里根向国会提交了名为《自由、地区安全和全球安全》的咨文,把对中美洲和加勒比海的政策扩大到支持第三世界一切反对共产主义的“自由战士”。这一思想便是所谓的“里根主义”。

在其咨文里,里根对他的这种思想做了详尽的阐述。首先,苏联在第三世界的政策对全球安全是有害的,是根本改善美苏关系的障碍。“只有其它民族也能在不受国内外高压或暴政压迫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最可靠的保证。”其次,苏联在全球的扩张,危险到美国的安全,美国不仅要制止苏联扩张的野心,而且还要鼓励苏联进行自我克制。其三,美国“”反对以任何形式出现的暴政,里根谴责“苏联式的独裁政权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威胁”。

里根在咨文中反复强调美国要使用军事力量和经济活力支持自由战士,成为自由世界最坚定的盟友。苏联方面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认为美国之前的遏制政策已经过时,里根主义标志着美国推行了反击政策,新的遏制开始了。

尽管如此,美国的外交政策的基础并未有太大的改变。正如里根在1988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指出,表面上每当新政府掌权后,国家安全政策都有变化,但是“实际上,如果从历史的角度审视我们的政策,可以看出很大的连续性。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本国的基本利益和目标几乎没有变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布什在1989年总结战后美国对苏战略时指出:“西方战后时期的大战略一直是建立在遏制理论基础上的,即挫败苏联的扩张目标,以期待苏联有朝一日不得不面对其内部的种种矛盾。”

九、乔治?布什和其超越遏制思想

1989年1月,乔治?布什就任美国总统。经过几个月的研究和准备工作,布什总统在该年5月,依据由国务院、国防部、中央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委员会联合专家小组的报告:《对苏政策审查报告》,正式提出了他的对苏战略即“超越遏制”战略。布什于1989年5月12日在德克萨斯农业和机械大学的讲演中首次提出这一战略,同年5月21日和24日,他又在波士顿大学和海岸警卫学院等地的讲话中对这一战略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布什声称,战后由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范登堡、雷伯恩、马歇尔、艾奇逊和凯南等“英明人物”创立的遏制战略已经“发挥了作用”,现在已经到了采取新的对苏战略即“超越遏制”战略的时候了。

布什之所以提出超越遏制的思想,是有其时代背景的。他在1989年入主白宫之时,美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美苏关系发生重大转折,苏联、东欧形势急转直下,为美国的“和平演变”提供了历史机遇。布什据此提出了他的超越遏制思想。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在不放松对苏军事遏制的同时,抓住苏联进行改革的时机,以经济援助为诱饵,采取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多种手段使得东欧脱离苏联的影响,促使苏联削弱军事力量,同美国合作解决全球范围的地区冲突,最终使苏联国内政治多元化,实行西方式的市场经济和私有制。布什的超越遏制思想不再简单地遏制苏联和东欧,而是将目标扩大到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内部,企图把它们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之中,实现资本主义在全球的一统天下。从前面我们提到过的凯南遏制思想的三大目的来看,布什的超越遏制思想和战后从杜鲁门到里根时期美国政府所执行的对苏遏制战略及凯南遏制思想之具体内容,并没有根本的区别。这些同凯南所提出的遏制第二、三层次的目标是基本吻合的,同时也是从杜鲁门到里根美国历届政府对苏战略所迫求的目标。阻止苏联力量的进一步扩张是战后美国历届政府对苏战略的重要目标.也是凯南所主张的遏制之第一个层次的目标,但它并不是唯一的目标,遏制的含义并不象布什所说的那样仅仅指“简单地遏制苏联的扩张主义”。因而,从目标上来看,布什的超越遏制思想并没有真正超越遏制,而是遏制思想的继续,如果一定要说超越的话,那么它仅仅是超越遏制的第一个层次的目标而己。

布什超越遏制的独特之处,应该在于它提出的历史背景非同寻常。众所周知,1985年戈尔巴乔夫继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之后,对苏联的内外政策进行了根本性的调整。八十年代末,苏联在裁减军备方面不断做出让步,甚至单方面决定从东欧撤出军队。在地区冲突问题上,苏联也同样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妥协与让步态度,从第三世界收缩力量,包括从阿富汗撤军,苏联对其东欧盟国的政策不断放松,甚至允许它们走西方式的政治民主化和市场经济的道路。随着公开化和政治改革的不断深化,苏联内部也在向政治多元化的方向迈进。戈尔巴乔夫的初衷可能是想通过改革,促进苏联的发展和增强国力,但结果却是苏联权力逐步解体。因此,到了八十年代末,美国朝野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比较一致的认识,即:尽管它还没有完全消失,但此时苏联对美国和西方的威胁已经大大减少。苏联内外政策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美国和西方有望实现遏制的最终目标。1989年4月4日,遏制之父乔治?凯南到参议院作证,并且宣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已使人们看到了俄国自1917年以来保持的“权力体系即今不是

全部都在瓦解,至少有很多东西正在瓦解”。参议院外委会全体议员连同工作人员、几乎所有听众、其至参议院速记员一道自发地起立并进行长时间的欢呼,给予凯南从很高的赞扬。这是个最能说明美国人在八十年代末心态的例子。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布什出任总统后不久,提出了旨在促进苏联权力最后解体、以政治手段为主的超越遏制战略。

十、简评遏制思想对美国的影响

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美国的遏制战略所要达到的目标基本上得以实现。由于美国在二战结束后为西欧和日本提供经济援助和安全保障,战后这些地区都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成为美国同苏联进行争斗的坚定盟友和两个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凯南所提出的确保除苏联之外的四大军事一经济中心不落入苏联之手的目标也得到实现。但是美国在五大中心之外的边缘地区的遏制政策并不十分成功,中国、朝鲜和越南等地建立了共产党政权,并且在战后一段时间内同苏联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增强了苏联的力量。遏制政策的第二个目标,即促使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和苏联的盟国与莫斯科闹独立也得以现实。从1948年苏南分裂到六十年代初中苏关系的恶化,战后形成的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逐步解体,大大削弱了苏联在国际舞台上的力量。同时,作为苏联最重要的盟友东欧国家,战后一直在努力争取自主平等的地位,乃至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完全结束同苏联结盟的关系,向西方一边倒。遏制政策的最终目标,即促使苏联政权“垮台或逐渐软化”,也由于1991年底苏联的解体而最终得到实现。

但是也不能因此夸大遏制政策的影响,应该说上述国际事态的发展与美国政府所奉行的遏制思想有很大的联系。但是,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东欧向西方一边倒,以及苏联本身的解体,却并不是美国政策主导的结果。从根本上说,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东欧剧变以及苏联的解体是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矛盾、苏联内外政策的调整与变化的结果。实际上,遏制之父凯南同其他美国政治家一样,对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欧和苏联的政治巨变是没有预先料到的。如果说凯南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战略家的话,仅是在于他能认识到遏制思想最后所要实现的目标,不是美国和西方所能决定的。

遏制思想是在战后美苏对抗和东西方冷战的大背景下提出的,该思想的提出,影响了从杜鲁门到布什美国历届政府的对苏战略。随着苏联的解体,遏制思想的影响似乎也应寿终正寝了。然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凯南的遏制思想不仅仅是一个对苏战略思想,它也是一个美国及西方世界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思想。虽然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社会主义事业遭受到了巨大的挫折,但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政权并末因此从世界上消失,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还在继续发展之中。遏制思想在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之后的今天,还将会影响美国和西方政府制定和执行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因而了解和分析遏制思想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评析冷战时期美国苏联和东欧国家三角关系

评析冷战时期美国、苏联和东欧国家三角关系 许加梅 【内容提要】冷战年代,在对抗中寻求缓和是美苏关系的主题,而控制与合作则是苏联与东欧关系的主要内容。这就决定了美国与东欧的关系是边缘性的,在狭窄的外交空间中寻求各自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美国的政治目标和东欧的经济目标使得双方关系更加不对称,使得美国与东欧国家关系不能获得重大的突破。 【关键词】美国苏联东欧国家冷战 【作者简介】许加梅,1973年生,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博士。(广州510630) 近代社会以来,国际关系的运行一直以国家利益为主要驱动力,国际政治也主要以强权政治为特征。虽然冷战被赋予了强烈的意识形态因素,但是上述的基本原则依然是推动冷战时期国际政治运转的基本动力。战后的国际社会已经摆脱了业已存在了几千年的领土兼并与财富掠夺的血腥状态,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主要以实力竞争为显著特征,扩展力量与影响成为每一个国家对外关系的主要目的。美国国务院的一位苏联问题专家曾评论说:“我认为从根本上看,苏联人仍然是想要得到同样的基本东西,即扩展其力量与影响。但是他们在改变得到这些东西的方法。”[1]在以美国与苏联相对抗为特色的冷战时代,美国、苏联以及东欧各国家都在自己的标准下寻求扩展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并在现实的国际背景下追求从这一首要目标演绎出的各种现实利益,在美、苏、东欧多向度的复杂关系中表现出各具特色的政策向背。

一苏联和东欧的“唇齿”关系 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建立起了密切的关系。尽管苏联号召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建立一种真正平等的国家关系,但是由于苏联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占有绝对优势,因此所谓的“真正平等”在以强权政治为特征的现代国际政治体系中,不过是一种理想和苏联外交的舆论宣传。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政策依然以自身现实的国家利益为准则。 关于东欧对苏联的重要意义,学术界有众多的观点,而且论述得也比较充分。美国学者林肯·戈登的分析比较全面。他认为:(1)东欧作为防御的缓冲区是重要的军事考虑。(2)东欧也被看作潜在的进攻战略跳板。苏联出于意识形态原因,将这个地区看作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锋和第一成果,是世界其他地区效仿的榜样。(3)苏联也将东欧看作是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提供政治和外交支持的一个国际上国家集团的核心。(4)莫斯科进一步将东欧视为政治和意识形态合法化的源泉,认为和前面提到的第一点利益紧密相连。(5)最后东欧一度被看作经济财富的来源[2]。 在冷战的气氛下,东欧不仅是苏联维护欧洲均势,与美国“平分天下”的成功标志,不仅对苏联维护安全与利益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对苏联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东欧共产党国家实际上是苏联‘另一个自我的缩影’,苏联领导人只有看到东欧适当地反映苏联的影响,他们才会感到满意。”[3]在匈牙利事件后,尼赫鲁问及苏联出兵匈牙利问题,苏联方面的有关回答是:“如果没有对匈牙利的干涉,如果帝国主义势力得逞,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施加压力,这无疑会打破欧洲均势,那将直接威胁和平。” [4]

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启示

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启示 摘要:冷战时期,美苏尽管急剧和激烈对抗,但在多次对抗如第一次柏林危机、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中,双方均未发生人们所担心的直接的、正面的热战。古巴导弹危机之后,美苏将争夺焦点转向第三世界,不再触及对方的势力范围,采取的方式也未曾再达到如上述三次危机中那样的激烈和正面直接交锋。从而,使世界在40多年中艰难地维持了持久和平。笔者以为,这正是由于双方在谋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存在有一个最低的界限,即不发生热战。而这条底线,正是由于双方在交往过程中始终在最后时刻坚持了审慎原则。审慎原则是美苏尽管两极对抗,却始终未发生热战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启示,美苏交往中的审慎原则也应该成为任何大国之间尤其是未来中美相处的重要原则。 关键词:冷战危机美苏审慎原则 在社会学中,理性原则是指行为体通常倾向于在诸多方案中选择最优的目标或手段的行为选择方式。在经济学中,则强调理性是“经济人”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即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家所假定的,市场选择始终遵循着以偏好最大化为目标的明智计算。在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尤其是现实主义理论中,国家通常被假定为是理性的,在无政府状态下,

作为理性行为体的国家,为了自保,通常总是致力于攫取一定的权力。经典现实主义和进攻性现实主义者认为,理性的国家总是要无限制地追求以权力为界定的利益;新现实主义者则认为,国家通常以安全为最终目标,因而并不总是无限制地追求权力,而只是追求达到保障其安全的权力为满足。总之,理性的国家在决策时,通常总是以预期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即最大化实现国家利益为目标。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的行为模式基本体现了此种特征,他们在各个时期总是趋向于最大化地攫取权力,削弱对方,在全球各个层面展开争夺和对抗,并使人类长期面临着沦入第三次世界大战灾难的危险。双方几乎利用了除直接热战之外的一切手段进行对抗和争夺。然而,值得思考的是,虽然美苏在诸多时刻走向“战争边缘”,但世界总体上还是保持了40多年的“持久和平”(long peace)。这当作何解释呢?笔者以为,这是由于美苏在冷战时期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理性原则的同时,奉行了另外一种原则即适度、规避风险的理性和克制的原则即审慎原则的结果。 在国际关系理论界,现实主义通常遭人诟病,它被指责只强调权力政治,而缺乏道德关注。但国内有学者在考察了诸多现实主义者的著述后,发现,从古至今的现实主义者大多都有对“审慎”这一政治价值和道德原则的关注,只是长久以来它被人们忽略了。通过对西方自古希腊罗马时代至今的诸多思想家和理论家审慎原则的发掘和解析、总结,作者概括出了审

第20课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和发展

课题:第20课美苏冷战 科目:历史年级:九年级总课时数: 40 备课时间:12.3主备人:范鲜锋审核人: 教学重点:美、苏争霸的具体表现。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的发展。 难点:理解美、苏冷战的实质。美苏关系不断变化的表现。 课前预习: (要求:预习时可参考基训前面知识网络及以下题目,且必须在书本中圈划出来,标注上去。) 2、完成本节课的课前预习题目。 教学流程教学设计平台运用 新课导入1、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在雅尔塔会议提出战败后的德 国实施分区占领,会议形成了战后新的世界格局,即 今天我们所学习的美苏冷战。板书课题 目标出示2、记住“杜鲁门主义”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 实质。 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北约”和“华约”美苏两大 阵营对峙的形成,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的情况。 预习指导 小组合作展示1、冷战开始的时间、标志。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的时间、地点、标志。 3、华沙条约组织成立的时间、地点、标志。 4、美国冷战的表现。 5、两次柏林危机的时间、结果。 疑难点拨 重点讲解 什么是冷战(1947-1991底)? 定义:是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对立。 战后,为什么会出现“冷战”政策?原因:. 1、美国大发战争财,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增; 2、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 3、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 4、二战刚结束,人民厌战,和平成为时代潮流,美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称霸世界。 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随之结束。两极格局随之结束,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第17课 美苏“冷战” 教案

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17课美苏“冷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二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原因和表现;“冷战”的定义;“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实质;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2.过程与方法 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分析冷战政策出台的背景,归纳冷战的具体表现,探究冷战政策带来的影响,加深对冷战对峙局面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征 难点:如何认识美苏冷战的性质和美苏争霸的影响 教学工具:教参及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精讲解疑——练习巩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第一步:自学讨论 (1)阅读观察 (2)预习导学——不看不讲 第二步:精讲解疑 (一)杜鲁门主义 1、美国冷战政策的提出及原因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课件展示:杜鲁门在国会演说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思考:什么是“冷战”政策?为什么它们要“遏制共产主义”? 多媒体演示并引导学生看《世界政区图》,回忆二战后在欧洲、亚洲建立的人民民主国家。美英等帝国主义国家害怕共产主义影响扩大,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等一系列手段,极力遏制共产主义。 引导学生思考: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而没有采取直接军事行动呢?(提示学生结合二战后的世界形势思考此题,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总结。) 教师指出:最先发出冷战信号的是英国首相丘吉尔。他在1946年访问美国时在富尔敦发表的演讲中,以“铁幕”一词公开把矛头指向苏联,声称苏联威胁了欧洲的安全、和平,鼓吹美英联盟对抗苏联,揭开了战后冷战的序幕。接着,美国有步骤地抛出了一个个冷战措施。一年后,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笼了,其实质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它标志着冷战的全面展开。 2、马歇尔计划 “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是“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有利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的确立。“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援助西欧的“马

美苏冷战的特点

美苏冷战的特点 作者:吴杞棠 指导老师:徐孝明 摘要:冷战是战后到苏联解体时期内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美苏冷战的特点是既有紧张的对抗,也有缓和;在欧洲,美苏是以“冷战”的形式存在,而在亚洲则大多表现为热战;意识形态是双方进行利益与权力争夺的重要工具;核武器在冷战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美苏冷战大大打上了双方领导人的烙印。 关键词:美国;苏联;冷战;特点 冷战是美苏两大集团除了直接的军事冲突和使用核武器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斗争,是1947——1991年的一种国际体系。它的出现,使得国际关系在直接或间接间受到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冷战主导着战后国际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严重阻碍了国际关系的正常运转。这些影响在冷战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依旧存在,甚至影响到今天。分析冷战的特点,可以看出美苏是以激烈的对抗为主,但也有长时间的缓和;在欧洲,美苏之间是以“冷战”为止,但在亚洲则大多表现为热战;美苏冷战是以意识形态的分歧作为工具进行地缘政治利益与国际权力之争;核武器在美苏之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冷战一定程度上也打上了美苏领导人的烙印。 一,对抗与缓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冷战”一词很快产生于国际关系中,并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冷战在国际关系史里很大程度地表现出强烈的对抗。然而,正如战争与和平的相互依存,冷战的激烈对抗与高度缓和的特征也是较为明显的。 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1953年3月斯大林的去世,美苏两国都是处于最紧张最激烈的对抗中。二战造就了美国的强大——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实力。而苏联尽管在战争中遭到重创,但战后迅速恢复了被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很快成为美国的强劲的对手。美国的全球覇权战略与苏联关注的周边地区,特别是东欧的地缘政治利益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美苏公开、全面的对抗不可避免。 杜鲁门政府一上台便对苏联采取了强硬的政策。1946年2月美驻苏使馆代办乔治·凯南的8000字情报对战后苏联的“理论、意思、政策和做法”以及美国应该采取的对策均作了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苏联实行全面“遏制”的思想。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震惊了世界。在1946和1947年间,杜鲁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冷战行动,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提出了杜鲁门主义以及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使得斯大林担忧东欧国家可能被美国援助和中西欧经济复兴所吸引,苏联有再次被敌对阵营包围的危险”。j 因而苏联方面重新大力强调了西方威胁,加速军事工业发展,并强行在东欧国家按照斯大林治国的模式急剧地改造其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到1949年底,美国已主持建立西德国家,德国由此正式分裂,北约亦正式成立。而东欧国家与西方的所有经济上的、文化上的联系亦被切断。美苏的对抗最终形成。1949年苏联的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随后,美苏开展了激烈的核竞赛。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这是战后美苏冷战以来的第一次由其中一方直接参战而另一方间接参战的热战。从战后到朝鲜战争的结束,美苏之间可以说是从来没有认真尝试去通过谈判来解决双方的争端。美苏双方都是处于最为紧张和最为僵硬的对抗中。 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后,苏联领导人开始缓和同西方的紧张关系。从1953年起苏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放宽占领制度和同奥地利关系正常化的措施,最终1955年美苏合作缔结了奥地利国家条约,宣布奥地利为永久中立国。同年七月,美、苏、英、法四国首脑在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第一次政府最高级会晤。1956年2月的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提出的“三和”外交似是让人们看到了冷战走向和平的曙光。但随后的匈牙利事件及柏林危机的爆发,美苏关系重新紧张。至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爆发

美苏冷战的具体表现及特点

美苏冷战的具体表现及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苏联、中国和英国等国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赫鲁晓夫上台以后,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随着苏联经济、军事实力进一步增强,从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美苏争霸分为三个阶段。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既有缓和又有争夺。 在缓和方面:1955年,苏联主动与西方国家合作,签订了对奥和约,解决了二次大战的一大遗留问题。同年,苏联同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美苏首脑戴维营会议是苏联推行美苏合作外交战略的重大行动,美国实际上承认苏联是超级大国这一事实。 在紧张方面:1961年苏联修筑“柏林墙”,封锁了东西柏林边界,使美苏关系更加紧张。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表明苏联开始走上同美国进行全球争夺的道路,同时也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仍然在美国方面。 这一时期,苏联还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企图控制中国,使得中苏关系恶化。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是美苏争霸的第二阶段。其特点是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至70年代,苏联的经济实力同美国的差距大为缩短,1975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上升,相当于美国的80%。苏联在军备方面赶上了美国,苏联的战略导弹至1975年已达2402枚,超过美国40%,1979年苏联在战略核力量上的开支几乎为美国的3倍。苏联大力增强常规军事力量。1978年,美军210万人,苏军440万人,美军拥有坦克10500辆,苏军拥有坦克50000辆。这一时期苏联推行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美苏争霸的重点在欧洲,美苏在欧洲都集结了重兵,处于两军对峙的僵持状态。苏联一方面对欧洲以“缓和”战略麻痹西方,另一方面加紧在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张。1979年入侵阿富汗,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 这一时期的美国,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趋于缓慢,侵越战争受到严重挫折,军事力量被苏联赶上,美国在美苏争霸中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1969年后的尼克松主义,调整全球军事部署,收缩亚洲兵力,1973年从越南撤军,1979年同中国建交。 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三阶段。1981年,里根出任美国总统以后,开始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遏制苏联在全球的扩张势力。在核战略和核军备方面,美国提出了“星球

关于美苏冷战的起源问题

2001年第2期(总第89期)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wnalof Qi“ghiNormaIUnivers时(PhnosophyandSochl S ciences)No.2.2001GeIleralNo.89关于美苏冷战的起源问题 沈毅(宁波慈湖中学,浙江宁波315000) [擒要]冷战作为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彤式,已随着苏联的解体成为历史.今天t人们可以冷静地思考这一问题,通过对冷战的起源、性质和作用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过去:清醒地面对现在.积薹妻童藿骚交。9萋主要i莆曼!喜妻;蠢萋i骛霎誊≤囊§毫llil霉蛋囊确削9蓥;薹妻藿墓ii赛童《il;i萎昌i;氢}、?i;{’i§一鹾确爵粪罄二聋萋灞濠萋瞄薹罐易雩地塑耄曼g叫蝉型;鬈筝奏埋漂譬墓趟霉蠢笨士市i攀■曩薹拿蕞鞣霪弼人人 有工作,只不过失业率不超过4%而已。目前,仍有lo“的雇员享受不到任何职业保障,主 要是企业主及其雇员,小农场工人和部分家庭服务人员等。在享受职业保障雇员中,大约只 有35%的人享有稳定的职业保障,其余大多数只能有资格领取失业保险金,能同时领取失业 保险金和补充失业津贴的,只有少数部门和行业,其中处境最差的是小企业的雇员、青年和 妇女。由于种族歧视和其他历史、社会原因,黑人和西班牙裔移民的就业条件最差,失业率 最高,大多敷少数民族雇员从事农业劳动,或当家庭雇员,享受不到任何职业保障。按集体 合同法规定,雇主裁员是依雇员在企业工作年限进行的?因而青年人失业率远远高于成年人。 尽管联邦和各州政府规定对妇女就业不得歧视,但一些企业明文规定不吸收已婚、有孩子妇 女。普遍存在男女同工不同酬现象,妇女失业率高于男子.此外,以其实行得较成功的老年 退休保险为例.美国人中的许多个体经营者、临时工、季节工。至今生活在社会保障安全网 之外.大约有10%的美国人既没有参加医疗保险,也享受不到其他医疗照顾,这些人多属于 贫困家庭,这种情况引起许多人对现行医疗保障制度产生了怀疑和不满。 AnalysisontheSocialInsuranceLawofAmerica CHEN Ping (£c删历b蛳n删o,h2^。。u”撕岫?(№^f口抽‘o0020?ch抽n) Abstr丑cl:SincecheSocia】I璐uranceLawofAme“∞wasadoptedinl935,theUnjtedStates ofAmericahasachievedcompletesuccess.(1)Greatadvanceshaveb∞nmadeimeconomy. (2)Socialstabilityhasbeenprornot“.(3)unemploymentinsurance且asbeensci】lregarded asthemainproblem.(4)Educationhasbeenmoreandmoreimportant.(5)Thethirdindustry isfo‘gi“grapidly.S0meproblemsisstillexisted.(1)Thefinancialburdeni3critical.(2)The

华师大版历史九下第20课《美苏冷战》word教案

历史:第20课《美苏冷战》教案(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下) 【内容标准】 (1)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2)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3)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考试标准】 识记:冷战政策的含义;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及中国加入的时间;世界政治格局当前处于“一超多强”局面,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理解: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参见【内容标准】。 2、过程与方法:综合教学法,加强学生对世界发展趋势的了解和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教学要点】 要点: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重点:多极化与全球化。 难点: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单元重点知识导入。 【新课探究】 冷战政策 1、含义——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为,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背景——共产主义运动在欧亚的迅速发展;美国称霸世界野心的膨胀 目的——美国控制欧洲,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打击对象——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2、开始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3、表现: (1)政治上,提出杜鲁门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政策。 (2)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 (3)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 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正式建立,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华约)建立。二战后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4、影响 导致了北约、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产生,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容对峙局面,给世界局势、国际关系造成长远深刻的影响。双方势均力敌也使世界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5、结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美苏冷战结束。 【总结巩固】 要使学生认识到,霸权野心会使某些大国违背客观的历史潮流,威胁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多极化,是世界新格局的显著特征;世界在向新格局的过渡中,和平与发展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国需要互相合作,共同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第20课 美苏冷战__教学设计

第20课美苏冷战__教学设计 十堰市第十八中学王友权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1)知道杜鲁门主义等史实。 (2)了解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北约”和“华约”美苏两大阵营对峙形成的内容。 (3)了解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的情况。 2、能力培养: (1)分析冷战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归纳冷战的大致进程,培养学生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理解美苏冷战是美苏两强争霸世界的实质。 (2)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社会安全和进步的威胁。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且学生们已经掌握二战的影响,学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教学重点】 对美苏冷战过程的大致了解。 【教学难点】 分析冷战爆发的必然性和冷战的实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复习上一单元重点知识导入。 【新课探究】 一、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 【自主学习】 1、出台的时间:年3月。 2、主要内容:声称无论在何地爆发革命、发生动乱,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政府都应进行干预。 3、意义:标志着美国推行的开始。 4. 本质: 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合作探究】 二战后的美国为什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 二、两大阵营对峙(“冷战”对峙) 【自主学习】 1、美国方面:实施战略,对苏联推行全面的“遏制”政策。为稳定和复兴欧洲,美国政府推出了“”。 2、苏联方面:为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联合东欧先后建立了“情报局”和“经互会”,形成了以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以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相对抗。 3、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北约建立的时间是:年4月;华约建立的时间是年5月。 【合作探究】

冷战时期美苏对外政策-推荐下载

二、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为了维护既得利益,确立全球范围内的霸权地位,在不同时期,美国政府根据需要采取了不 同的对外政策。从对外政策的内容和特点看,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美国全球战略的确立时期(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1)“遏制战略”(1945—1952年)。这是杜鲁门政府推行的军事战略。战略的要点是,孤立打击和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制造冷战气氛,控制西欧向第三世界扩张,争夺世界霸权,建立全球包围社会主义国家的 环型军事基地网。(2)“解放战略”(1953—1960年)。这是艾森豪威尔1953年上台后推行的军事战略。“遏制战略”并没有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实施“解放战略”,主张把社会 主义因素“从共产党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其主要内容是,通过“政治战”、“心理战”、“宣传战”和平演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武装德国,加强北约,扩充军备对抗苏联, 对“中间地带”推行扩张政策。(3)“和平战略”(1961—1968年)。这是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推行的军事战略,又称“灵活反应战略”。这一战略从称霸世界指导思想出发,以不同方式应付不同威胁,以和平为幌子,推备打各种战争,镇压世界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抵制中国与苏联的影响。 2.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时期(20世纪70年代) (1)“现实威慑”战略(1969—1974年)。这是尼克松政府推行的军事战略。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利用中苏矛盾,借助盟军力量,重 点加强欧洲主战场美军的实力,重振争夺世界霸权的野心。(2)“世界秩序战略”(1977—1980年)。这是卡特1977年出任总统提出的新战略。战略主要内容是:加强美、欧、日的合作,形成战略上的一致对苏,以“人权外交”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树立美国的 民主、人道的国际形象,借助中国的战略地位和力量抗衡苏联。3.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20世纪80、如年代)。里根上任之初,美国内外交困。在国内,经济发展疲软;在国际上,苏联的挑战,西欧、日本独立倾向的加强以及发展中国家反霸斗争的高涨,都对 美国的战略地位构成威胁,也打乱了美国的战略部署。(1)“新遏制战略”(1981—1987年)。这是里根政府推行重新确立美国地位的新战略。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大规模扩 军备战,“重建美国军事力量”,对苏采取针锋相对的强硬政策,加紧与苏联在发展中国家 的争夺,在战略重点放在欧洲基础上,加强同西方盟国的政治协商和一致抗苏的战略合作。 (2)“超越遏制战略”(1989—1991年)。这是布什上台后制定的具备和平演变特点的军事战略。它标志着美国战后对外战略的根本性转变。这一战略的要点是,要求苏联放弃 对外扩张的勃列日涅夫主义,减少核力量和常规军事力量,同时加强同苏的联系,对苏提 供援助,支持苏联的“政治多元化”、“自由市场经济改革”,迫使苏从东欧、阿富汗撤军。 一、美国的对外政策 二战结束时,美国明确地把全球扩张、称霸世界确定为国家对外政策的总体目标。这 一目标的确立主要基于如下因素:在二战中迅速膨胀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奠定了美国 对外干预的基础;流行于美国政界与舆论界的“恐赤症”有力地加强了美国的对外干涉欲;战后,把战时经济转向和平经济而导致的对国际市场及资源的现实需求刺激了美国对外经 济扩张的意识。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目标始终不变,但在不同的时期外 交策略有所不同。 (一)冷战时期美国的对外政策 战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扩大了社会主义阵营和苏联的国际影响,也打 破了美国的称霸之梦。从杜鲁门总统开始,美国政府把反苏、遏苏与追求扩张、称霸结合 起来,导致了美苏之间的长期冷战,直至苏联解体。冷战时期,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 尼迪、约翰逊、尼克松、卡特、里根、布什等人先后就任总统,他们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 和美国的战略需要分别实行了既有连贯性又有针对性的对外战略,使美国的对外战略经历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第16课冷战教案

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6课冷战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美国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对杜鲁门主义本质的认识和德国分裂的实质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46年3月5日,在杜鲁门陪同下,丘吉尔到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发表了反苏演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丘吉尔主张英、美结成同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制止苏联的“侵略”。 富尔顿演说后不到10天,斯大林发表谈话,严厉谴责丘吉尔和他的朋友非常像希特勒及其同伴,演说是杜鲁门借他人之口发表的冷战宣言,是美国发动冷战的前奏曲。 什么是冷战?冷战表现在哪些方面?冷战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冷战的发生

1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冷战的内涵和美苏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 归纳总结:(1)冷战的内涵: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2)主要原因: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2 阅读教材,说说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影响与实质。 材料一: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宣称:“美国的政府必须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材料二:美国著名评论家李普曼在谈到杜鲁门主义的真实目的时指出:“我们选择希腊和土耳其不是因为它们特别需要援助,也不是因为它们是民主的光辉典范,而是因为它们是通向黑海和苏联的心脏的战略大门。” (1)材料一“自由国家人民”“少数武装分子”和“外来压力”分别指的是什么?材料一反映了杜鲁门怎样的主张? 提示:“自由国家人民”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少数武装分子”是指这些国家国内的进步力量。“外来压力”是指苏联。反映了美国政府支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阻止革命力量发展,遏制苏联对“自由国家”的控制。这个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你认为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宣言书,其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称霸世界)。 归纳总结: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归纳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与实质。 3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说说马歇尔计划的内容、目的(本质)与评价。 设问:漫画反映了什么事件?美帝国主义的“援助”真正目的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一事件? 提示:漫画讽刺了马歇尔计划。目的是以援助西欧复兴经济为名,达到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欧洲)的目的。看法:美国加强了对西欧各国的控制;帮助西欧各国度过了困难;防止了欧洲革命爆发,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论美国扩张及二战后外交政策

姓名:** 学号:201531020*** 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论美国扩张及二战后外交政策 美国是一个由五十个州和一个联邦直辖特区组成的宪政联邦共和制国家,东瀕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边是加拿大,南边是墨西哥,美国是个多文化和多民族的国家,国土面积位居全球第四,人口总量超过三亿人。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在费城正式通过《独立宣言》。由此宣告美国诞生。其建国至今也就200多年的历史,但是美国自1870年以来美国国民经济就高居全球第一。美国在经济、政治、科技、军事等诸多的巨大影响力均领衔全球。 在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由于英国对美洲殖民地的剥削,同时由于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为了对抗英国的经济政策,导致了北美人的反抗。始于1775年4月的莱克星顿。1776年7月4日的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其中以萨拉托加大捷为转折点,美军开始走向胜利,最终在1781年英国在约克镇投降,此后在1783年9月3日英美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为以后美国的领土扩张创造了条件。同时也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美国便开始走上了领土扩张的道路,美国开始朝着世界大国的方向迈进,由此奠定了今日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美国除了占领印第安人的土地外,美国也不断蚕食欧洲列强在北美的殖民地。蚕食的手段主要包括武力和金钱交易,其中著名的是"路易斯安那"购地案。美国在领土扩张期间,美国国内爆发了南北战争,爆发了两次英美战争,同时也爆发了美国与西班牙之间的战争,这些战争的爆发使得美国成为西半球的霸主,同时也奠定了美国全球帝国的基础。 美国在1783年~1898年期间参与的这几件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战争,使得美国开始挤身于世界大国行列。美国与法国进行的"路易斯安那"购地案,美国用2726多万美元买下了路易斯安娜214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平均每英亩都不足3美分,使美国当时的国土面积翻了一番。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土地交易,这极大的丰富了美国的资源,加强了美国的战略地位,并为美国开拓西部铺平了道路。在19世纪前半叶,美国人一直在不断蚕食欧洲列强在北美的殖民地,在1812年和1815年和英国交火,但只是赢得了南部很小的小块土地。随后美国总统下令派兵去兼并佛罗里达,直到1845年美国才最终兼并了佛罗里达。此后,美国也开始向太平洋方向扩张,美国以720万美元买下俄国的阿拉斯加,这为美国以后向太平洋扩张提供了战略支撑。19世纪末,欧洲的列强已经瓜分了世界上大部分殖民地,这些地区成为欧洲国家发展的市场与原材料基地。美国作为一个后起发展的国家,也急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和原材料产地。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美国得到了西班牙的殖民地,这次战争后,美国完成了既定战略,开始作为世界大国崛起于世界强国之林,同时也扩大了海外市场,进一步助长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野心,在战争期间,美国也趁机吞并了夏威夷群岛,之后并入美国领土。总之,1898年的美西战争,不仅在美国历史上,乃至在整个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美西战争成就了美国,乃至是世界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重要标志。

美苏冷战的原因分析

美苏冷战的原因分析 纵观历史,在正常情况下,人类通过任何活动想达到的目的无非两个字:“利益”。这种利益涵盖的面非常广,包括个人利益、阶级利益、国家利益等。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各取所需,你得到你的,我得到我的,就算有些利益冲突也可以经过协商、谈判等手段得以调停。冲突的结局通常情况下,都会有实力稍弱一方的妥协并割让一定的利益作为结束。其目的其实也是为了保全更多自己的利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鸦片战争期间,中国清政府和外国列强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其目的其实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是没有想到割让只能解一时之急!当两个利益集团实力相当或没有一方愿意主动放弃的话,那么一定会有一方通过某种手段使对手被动放弃。这种手段就个人利益冲突来讲,轻者对搏公堂,重者大大出手;对于阶级利益冲突,轻者罢工游行,重者革了你的命;而对于国家利益来讲,解决的办法往往是通过战争。抛开古代战争不说,就说现在的伊拉克战争推动了美国对全球扩张的重要步骤,可谓有这重大的利益。所以宏观来看,美苏冷战就是美国和苏联这两大利益集团之间那不可调庭的利益冲突所引起的。下面我就来具体分析一下各方的利益冲突。 在分析利益冲突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强调以下什么是美苏冷战,以及为什么是冷战而不是热战,当然也是从利益的角度。早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后不久,美国在科技创新、新技术的应用和新兴工业的发展方面都迅速赶超欧洲,引领着全球的资本垄断化。特别是在一战后,欧洲整体实力下降,美国利用战争大发横财,纽约一跃超过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而此时苏联在经历卫国战争和早期的外交努力后,国内政局相对稳定,国外环境相对缓和,开始放手国内的经济建设,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并通过“五年计划”使得国内经济特别是重工业得到迅速发展,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从上可知,在二战前,美苏的经济实力已跃居世界前两位,并且综合国力也位居前茅,两者都拥有强大的生产力和争夺霸权的实力。二战使得西欧列强损失惨重,实力大损,在世界范围的势力迅速萎缩,并且,英法等国忙于对付战后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自顾不暇,无法与美苏的任何一方对抗。与此相反,美国大发战争财,在战后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同时在盟军中其了主导作用,并建立了一支规模约一千一百万的强大的军队,拥有精良的武器装备,且是当时唯一拥有原子弹的国家,这些都为美国称霸奠定了基础。而苏联方面,除对外援助外,与美国有着惊人的相似。苏德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主要战场,苏联对于二战盟国的胜利作出极大的牺牲和贡献,并帮助解放了东欧国家,其国际地位大大提升。再者,苏联在二战中也建立一支同美国规模相当的军队,在东欧各国及亚洲地区保有驻军,并且获得了最大份额的战争赔偿,战后经济恢复较快,成为唯一可以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从此以后,形成了东、西两大集团。这两大集团由于政治信仰不同,而处在相互敌视状态。由于双方军事力量都非常强大,拥有几百万军队和数万核弹头,运用这些军事力量,就可以将地球彻底消灭好几次,所以谁都不敢动用军事力量来发动战争。简而言之:美苏在二战后都实力大增,两国皆想争夺世界霸权获得更多利益。但是,他们都想削弱对方直到搞垮对方,所以就动用除军事行为以外的一切手段。这包括:经济封锁、政治供给、颠覆破坏、军备竞赛等。虽然两大集团之间没有直接响起枪炮声,但是,实际上他们却处在一种战争状态。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巴鲁克将这种状态称为“冷战”,以区别动用真枪实弹的“热战”。 之所以采用冷战的方式来打这场战争,恰恰是美苏之间达到了一种利益共识,因为如果进行热战,真刀真枪的打起来势必会给全世界带来新的灾难,届时不仅劳民伤财,更重要的是还会给本国带来严重的利益损失,不但没有得到利益反而两败俱伤,还有可能让其它国家趁虚而入,渔翁得利。而通过冷战的方式不仅可以在两国之间决出个雌雄,而且可以大大减少因为战争带来的利益损失,何乐而不为呢?这就是两国不用热战而用冷战的原因。 说完了利益共识,下面就该说说利益冲突了: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解析版)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关于'冷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问题,谁也说不出一个恰当的日子,但是,冷战所以产生并成为早期的那种样子的争端,可以肯定是在东欧”。其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东欧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B.东联国家是“冷战”挑起者 C.美苏两国在东欧角逐激烈D.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答案】A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该学者把冷战的责任推卸到东欧,这主要是因为东欧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A正确;B 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 2.(2020·山东章丘四中高二月考)下图是美国漫画家于1947年创作的漫画《斯大林的保卫战》,反映战后马歇尔计划推行的情况。对作者意图理解最合理的是 A.暴露了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 B.说明斯大林是冷战的幕后推手 C.显示了战后美苏两国关系有所改善 D.反映苏联制止美国对欧洲的渗透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漫画内容体现了二战后初期,苏联“运动员”斯大林在标着“欧洲复苏”的球框下,积极拼抢着写有“马歇尔计划”的篮球,因此该漫画认为斯大林的“阻止”造成了欧洲的分裂与对抗,漫画说明斯

大林是冷战的幕后推手,故B选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是通过援助西欧国家控制西欧国家,材料没有体现暴露了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故A选项错误;该漫画认为斯大林的“阻止”造成了欧洲的分裂与对抗,加剧了美苏之间的对抗,而不是改善关系,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推知,该漫画出自美国,通过漫画认为斯大林的“阻止”造成了欧洲的分裂与对抗,认为斯大林是冷战的幕后推手,无法得出反映苏联制止美国对欧洲的渗透的结论,故D选项错误。 3.下表是新时期中国学者关于冷战爆发的主要观点,据此表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美苏冷战开始于十月革命 B.美苏对峙是冷战主要表现 C.冷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D.冷战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美苏冷战孕育于十月革命至二战的美苏关系之中”、“冷战是多国参与的国际性政治斗争”、“冷战是美苏两国双向互动的结果”可知体现的共同点是美苏冷战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C选项符合题意。美苏冷战开始于二战结束后,A选项排除。美苏对峙是冷战主要表现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世界格局的多极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多极化,D选项排除。 4.下图是1953年美国某刊物刊登的一幅有关当时美国对苏联政策的漫画。此漫画客观上反映了当时 A.美苏争霸的态势进一步加强 B.美国的冷战言论受到抨击 C.苏联对美国已放弃军事对抗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七十年代美苏缓和中苏联实行缓和政策的原因

美苏缓和中苏联实行缓和政策的原因(1969-1979) 摘要:七十年代的美苏缓和是美苏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中美苏关系的暂时缓和,它给东西方关系带来了缓和,使得整个国际局势趋于缓解。“缓和”在战后苏美关系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苏美从“冷战”走上“缓和”,反映了国际关系以及两个超级大国力量对比的巨大变化。由于意识形态的严重分歧和超级大国争夺霸权的尖锐矛盾,美苏关系自二战直至苏联的解体总体上都是处于对抗状态。为什么在四十多年的对抗史中会出现一个十年的缓和时期呢?这种缓和是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现象呢?本文就从苏联方面来探讨美苏缓和期间苏联实行缓和政策的原因。 关键字:缓和和平共处核力量中美关系 研究综述:国内关于七十年代的美苏缓和的原因的研究有很多,有从是从美国或是苏联单方面对缓和进行综述和分析,有的从美苏两个方面来研究。美国方面的有:宋鸥《尼克松缓和战略评析》、林治华《美国外交政策的曲线:从尼克松到里根》及资中药主编的《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研究苏联原因方面的有:盛昊云《评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缓和”比较全面地从美苏两个方面评述缓和的有黄正柏的《美苏冷战争霸史》丹·考德威尔的《论美苏关系》,和。西方对七十年代的缓和的研究,集中在缓和前期尼克松尤其是基辛格的缓和构想方面,而且大多对缓和持批评态度。比如:西摩·赫什的《权力的代价》、沃伦·纳特的《基辛格的总构想》、理查德.C.《尼克松一基辛格时代:重建中的美国》、科拉尔·贝尔的《缓和外交:基辛格时代》。 本文试图从苏联方面对七十年代美苏缓和中苏联实行缓和政策的原因进行研究。虽然苏美“缓和”的高潮已过,但回过头来考查一下“缓和”的由来与发展,在“缓和”中两个超级大国的你争我夺,这对我们分析今天和明天的苏美关系还是有益的。一苏联的“缓和”是它“和平共处”的翻版,是它的政治战略。本文主要从五方面来阐述苏联实行缓和政策的原因:(1)“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影响(2)苏联发展经济的需要(3)苏联军事实力的增强和对其自身核力量的认识(4)中美关系的推动作用(5)国际局势由两级向多级化发展。通过这些原因的探究可以看出,七十年代的缓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然而在这其中各参与者赋予缓和的具体内容,使得缓和错综复杂,须要对这段历史进行深入确凿的研究后才能看清。 缓和冷战的主要对手美国和苏联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制定国际行为准则的进程。因此缓和既是在冷战框架中美苏互相推行的一种缓和政策,同时又是这种政策所形成的美苏关系和国际关系的一种状态。美苏关系由尖锐冷战时期向有限缓和时期的转变,其标志性事件是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把世界推到核战争的边缘,最后又不得不妥协,从而开创了美苏关系既对抗又对话,即斗争又妥协的新阶段。在这一时期,苏联积极推行缓和外交战略,其意图在于把它当成一种与西方进行斗争和对抗的方式,力求在不使用武力或直接运用军事力量的情况下达到自己称霸全球的目的。虽然苏联的缓和外交战略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两极对峙的冷战格局,但是它对各国间竞争方式的转变以及多极化的政治、经济格局的出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以后的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联实行缓和政策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