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课程大纲2011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课程大纲2011

复旦大学国务学院本科生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

课程教学计划暨课程教案

唐亚林

2011.9.7.

教学目的:

通过对当代中国公共行政产生的历史

文化环境的深刻揭示,以及对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制度环境、权力结构、运作过程、实际功能的全面阐释,探讨当代中国公共行政运作的一般特征和基本规律。

本课程的设置不同于只是静态地描述、更无法深刻洞察当代中国公共行政实际运

作规律的一般教科书的基本架构,试图通过案例研究、个体经历、深度访谈、回忆录等方式,遵循“事件—机制—制度”分析模式,比照现实行政生活中“制度—机制—事件”的运作模式,着重解答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七大关键问题:一是“权”(公共权力)是由谁来掌握的;二是“决策”(公共政策)是如何决断的;三是“钱”(公共财政)是如何花的;四是“人”(公共人力资源)是

如何用的;五是“利益”(公共利益)是如何分配的;六是“事”(公共事务)是如何治理的;七是“服务”(公共行政文化)是如何提供的。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小组发言、案例研讨、专题报告相结合,辅之以理论研讨与社会调研等方式。

学习要求:

1.阅读有关论著,撰写读书报告,开展案例收集与整理、理论研讨和社会调研活动,尝试论文写作。

2.按照专题内容进行分工(按小组划分,每个专题由两个小组分头准备,每组推选1人作主题发言,另一组推选1人进行评论,发言内容各有侧重),阅读指定书籍,准备发言内容,每个人的发言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

考试要求:

平时成绩占40%,期末课程考试成绩60%。期末课程考试以学术论文的方式提交,要求字数不少于5000字,内容围绕当代

中国公共行政相关内容撰写,要求有内容摘要、文献综述、注释和相关参考文献。

课程教案: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教科书写作版)》

导论篇

第一章如何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精神实质

第二章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历史传承与现实环境

1.中国古代官僚行政

2.苏联行政体制的影响

3.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公共行政

制度架构篇

第三章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体系及领导体制

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构成

2.政府与人大

3.政府与中国共产党

4.议行合一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与行政首长负责制

第四章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人力资源体系1.干部人事制度的特征

2.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3.党管干部原则的适用

第五章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政府间关系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本质

2.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演变

3.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发展趋势第六章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主体力量关系1.政府、市场与社会

2.政企关系与政社关系

3.第三部门的成长与发展

4.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

运作机制篇

第七章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决策机制1.党领导下的双重决策体制

2.决策过程

第八章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执行机制1.党政职能交叉下的多头执行体制

2.执行过程

第九章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监督机制1.党领导下的内外结合型监督体制

2.监督过程

第十章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绩效评估机制

1.基于经济业绩优位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2.政府绩效评估过程

3.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趋势

第十一章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行政文化机制

1.党的意识形态指导下的行政文化机制2.行政文化的基本特征

3.新型行政文化的建构

结束语

第十二章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改革与未来走向

1.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改革历程及其基本特征分析

2.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未来走向

参考书目:

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法律出版社,2011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法]米歇尔·福柯,刘北成等译,《规训与惩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法]米歇尔·克罗齐耶,张月译,《法令不能改变社会》,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

[美]诺思科特·帕金森,《帕金森法则》,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1997 许绰云,《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新星出版社,2006

[美]詹姆斯·R·汤森等,顾速等译,《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美]巴林·莫尔,托夫等译,《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华夏出版社,1987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

孙哲,《全国人大制度研究(1979~2000)》,法律出版社,2004

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格致出版社,2008

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荣敬本等,《再论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李辉,《腐败、政绩与政企关系——虚假繁荣是如何被制造和破灭的》,复旦大学出

版社,2011

朱光磊主编,《现代政府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修订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谢庆奎,《中国政府体制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美]杜赞奇,王宪明等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第六章“地方对国家的叙述:现代中国的联邦主义与中央集权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美]莫里斯·梅丝纳,张瑛等译,《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美]李侃如著,胡国成、赵梅译,《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兰德公司的一项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

[法]戈丹著,《何为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美] 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美]简·芳汀著,邵国松译,《构建虚拟政府:信息技术与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David M. Van Slylce. The Mythology of Privatization in Contracting for Social Service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 May/June 2003, Vol. 63, No. 3

[美]费勒尔·海迪(Ferrel Heady),刘俊生译校,《比较公共行政(第六版)》(Public Administratio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ixth Edition)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魏娜等,《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修订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竺乾威等,《公共行政学(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讲课版)》

第一讲讲述:我眼中的当代中国公共行政?我所期待的当代中国公共行政及其课程的模样?

第二讲导论:有什么样的政府,就有什么样的人民!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从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基本特征说起(你是一个顺民吗?我们是在培养顺民吗?)

1、什么样的政府才是好的政府?

2、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基本特征

行政权力支配社会——马克思

王权支配社会——刘泽华

唐亚林:

(1)等级结构下的臣民文化(奴性文化)(2)熟人社会中的非理性传统

(3)家国同构下的公私不分(从化家为国到化国为家)

(4)专断权力下的对立思维

3、对传统行政文化改革的态度与观点

第三讲当代中国公共行政概说

1.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研究现状

2.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解释模式

全能主义模式

复杂官僚政治模式(complex bureaucracies model)

蜂窝状经济模式(cellular economy model)压力型体制

政府过程偏离模式

职能-机构-体制-过程模式

单位制模式

财政联邦主义模式

政治锦标赛模式

第四讲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历史传承与现实环境

1、中国历史变迁的文化解读

2、中国古代官僚行政(专制型官僚政治的流变)

3、苏联行政体制的影响(掌控型公共行政体系的发端)

4、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公共行政

第五讲权力不适当地集中在党委第一书记手中——“权”(公共权力)是由谁来掌握的

1、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

2、行政首长负责制

3、政府与人大的关系

4、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关系

案例分析:

冯军旗:中县“政治家族”现象调查

第六讲把你不喜欢干的事交给常委会讨论去——“决策”(公共政策)是如何决断的

1、党领导下的双重决策体制

2、从民主集中制到民主集中负责制的转型

3、决策方式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4、从个人理性向集体理性:当代中国公共决策模式的转型

5、决策的问责制度的建构

《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6、高层决策过程与再决策过程

第七讲从化家为国到化国为家——“钱”(公共财政)是如何花的

1、财政供养人员比例的真相

2、有预算无监督的财政体制的变迁

3、“第二财政(预算外财政)”与公务成本不断增长背后的政府“花钱”逻辑

4、参与式预算的兴起与公共财政体制的构建

5、工资制度的变革

第八讲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不认识、不熟悉、不了解——“人”(公共人力资源)是如何用的

1、干部选拔制度的变迁(“端盘子论”案例分析)

(1)用人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

参考:“比不更坏”体制

前提:权力不受制约、官僚体制相互依赖、发展是主题

内涵:三原则——忠诚是第一原则,上级需要下级的服从,官员需要下级的忠心,以利于掌控;做点事是第二原则,这是体制得以保全、民众被动拥护、国家与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础,没有人干事是不行的,干得好坏是另外一回事,但必须有人做点事;不能太过分是第三原则,由于权力不受约束,任何人都无以幸免体制固有的弊病,唯一的差别是程度不同而已,即此人相对于另一人不坏些,在此种情况下,不能太过分是惩处是否危及体制基石的标准,也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杀鸡给猴看”。一个基层领导边吃饭边交流时谈到此概念的内涵时,他很赞同我的分析,他用官方话语对第一第二原则做了另样

表达:忠诚原则就是政治上要靠得住;做点事原则就是工作上有本事;惜乎当时在酒桌边不记得我自己概括的第三原则,因为他很关心这一原则(补充:官方的说法——让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脱颖而出)。

(2)用人的程序——干部选拔的任用机制(建立健全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任用提名制度,以及科学的考察制度。)

(3)用人的评估、监督与问责

2、党管干部原则的适用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党管干部原则的形成与演变

(2)党管干部原则的适用范围与基本特征(3)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看党管干部原则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党管干部原则的战略转型

论文题目:党管干部原则的适用与创新:基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

党管干部原则必须走向开放性(不再是内循

环与神秘化,公开考试与选拔,公开考核结果,等等)、科学性(遵循基本规律,如考试、录用、任免、培训、考核、激励、评估等采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系统性(整个管理环节体现一体化)。

论文题目:党管干部原则与官僚制/科层制的双向互动:改革开放三十年当代中国干部人事制度的嬗变与未来走向

3、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案例分析:

许迈永悔过书

第九讲权力与资本的结合(权贵资产阶级的隐形形成)——“利益”(公共利益)是如何分配的

·公共利益是如何形成的(表达与综合机制,当代中国的特色如何体现)

·公共政策如何制定的(利益集团的作用,权贵资本的形成,公用事业等垄断行业的运作,民营化与政府管制,公共参与)

·符合公平正义取向的公共利益的实现途径与矫正机制

1、苏联解体的教训(当代中国社会的性质的分析与判断)

2、对城市弱势群体利益受困一个标本的解读

3、公共事业等垄断行业的民营化改制与政府管制

马国川,《共和国部长访谈录》第191-192,194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

4、听证会与公共政策的制定

5、利益的表达与分配机制与公民参与

公共利益的实现机制

监督机制

自治权

案例分析:

安徽舒城县干汊河镇公益事业民营化

第十讲跑“部”“钱”进与政府“洗钱”的工具(央地关系,政府、市场、社会的

力量关系)——“事”(公共事务)是如何治理的

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变迁

现象:职责同构、条块关系

制度:财政联邦主义(分权化型地方自治)动力:压力型体制、政治竞标赛模式

核心:博弈关系

本质:单一制

2、财政联邦主义的历史与实践

3、多元化进程中政府、市场与社会关系·单向度背景下政府、市场与社会关系

全能政府

单位制

计划体制

·多元化进程中政府、市场与社会关系

有限政府

社会自组织

市场体制

法治

4、大部门体制、省管县体制与行政三分制的创新

5、政府日常运作机制与项目发包制

政府公共项目绩效评估

6、第三部门的成长与政府购买服务

第十一讲“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服务”(公共行政文化)是如何提供的

1、社会服务承诺制与政府流程再造

2、行政服务水平与政府绩效评估

3、服务型、法治型、责任政府、廉洁政府的建构

4、新型政府行政文化的建构

《大部门体制的文化基础与制度保障》《让政府走近民众》

第十二讲我们的未来在何方——当代中国公共行政改革的未来走向

1、和谐社会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2、地方政府创新与跨区域地方治理

3、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公共行政改革及其未来走向

4、公共行政技术的发展与当代中国公共行

政改革(技术优化制度: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变革之道)

结语:我们从《当代中国公共行政》中学到了什么?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课程教学计划暨课程教案

(2009-09-28 19:12:17)

https://www.doczj.com/doc/5a9477469.html,/s/blog_51f28aef0100g 7ei.html

https://www.doczj.com/doc/5a9477469.html,/yltang001(会飞的鱼的博客)

yalin6717@https://www.doczj.com/doc/5a9477469.html,

13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