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FORD G8D详细讲解

FORD G8D详细讲解

FORD G8D详细讲解
FORD G8D详细讲解

FORD G8D详细讲解

G8D概述

G8D是福特标准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它由8个步骤和1个准备步骤组成,这些步骤分别协助G8D团队成员以客观的角度来确定、定义和解决问题并防止类似的问题再发生。

在开始我们的讲解之前,我想先谈谈以下两点:

1.问题还是机会?

在每一个问题的背面都隐藏着它的反面-机会,关键是我们能否去除它的伪装,找到机会--无名我想负责跟踪质量的每个人都可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出了个质量问题,你一看,咿……这个问题我们在去年或者以前不是解决过了吗?为什么现在又出来了?如果这种事情,很不幸发生在你们的身上的话,我可以想象你们会有多恼火,一次又一次花费大量的精力在相同的问题上。因此,从系统上评估影响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长远来说,提供了节省时间、金钱和资源的机会。但是能否把握这种机会的前提是:我们是否知道真正的问题所在。

2.问题的认识

不管露在水上的冰山一角有多大,80%仍然是在水面之下,问题也是一样。

不管从表面上看来,问题有多严重或者压力有多大,它仅仅是问题的表象。表象可能小到只是个小缺陷,也可能大到停产、召回。这里提到的冰山一角,其实就是二八原则,通过对20%的表象的研究,找到机会,解决80%的问题。

以上是我觉得大家对问题应该持有的态度。

G8D的背景和优点

1987年,福特汽车公司开始部署8D,解决内部过程中和在其整个北美一级供应商的问题。由于它纳入了朱兰,戴明等的思想,此后不久,获得世界范围的承认和执行。

1995年,福特汽车组建跨组织的指导小组,将该过程进行标准化并建立起全球G8D数据库系统,以避免不同区域及国家的差异。

G8D集合了团队工作、经验学习、鱼骨刺图、头脑风暴、FMEA等各种工具,因此不仅仅是现在大家对其比较单薄的认识,我会在后续给大家一一展示,目前大家所接触到得G8D,只是G8D 的思路和方法,并没有机会进入到FORD的数据库系统,使用G8D软件在数据库中查询、更新和提交。

综上,归纳G8D作用如下

1.G8D是一种标准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G8D是QS 9000, ISO 9000等其它标准的一部分,

3.G8D给福特,或者广泛点来说-质量人,提供了一种共通的语言。

DO:准备G8D

1.为什么要为G8D过程作准备

G8D的过程是很精深的,前面已经提到部分工具,后续还会继续介绍。可能涉及大量的时间、人员和资源(通常来说,1个标准的G8D,需要90天的时间)。如果使用不适当(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采用G8D)将会浪费更多的时间、人力和相关的资源。

D0帮助你把焦点放在真正需要采用G8D解决的问题上,以便有效的地使用资源。

2.D0需要做什么

采取紧急响应措施ERA(Emergency Response Action)

确定是否适合采用G8D

3.紧急响应措施ERA(Emergency Response Action)

定义:紧急响应措施(ERA)确认G8D是否必要时或之前所采取的措施,目的在于保护顾客及相关的各方不受故障现象影响。

那么谁是顾客?谁又是相关的各方呢?

顾客是指经历故障现象的一个人、组织或驾驶员;

受影响的各方是指将被故障现象影响的人、组织或驾驶员。

例如:

一个驾驶员由于空调问题将车开来维修,驾驶员就是顾客;

处理空调保修的服务人员是相关的各方。

思考题:

一个驾驶员载着他的朋友一起,由于空调问题,将车开来到4S店来找维修人员维修,请问,在此案例中,谁是顾客,谁是受影响的各方?

细化:当现场发生问题时,顾客反馈给你的可能就是一个故障现象,例如:车门打不开,空调不制冷、零件装不上。什么原因,它们不知道,甚至并不知道是不是你的零件的问题。你不能要求你的顾客跟你清楚你们自己零件一样了解你的零件。因此,你需要时间去了解更多的信息或者再做相关的初步调查。而在你调查这段时间里面,怎么样来保证说不合格的件不流出到底最终顾客手上,造成影响,你需要采取措施。因此,ERA有以下特点:

ERA是基于你手头现有的信息而制定的措施

ERA可能是大到影响停止所有发运,也可能是小到什么都不用做

ERA可能是须立即执行的措施——你不必花太多时间去研究应急措施

ERA不一定是必需的,根据问题的严重性和顾客的影响来决定是否需要ERA

ERA是在成立C8D小组之前实施的,通常由监督人(对问题负责并有权解决的人)决定是否执行ERA。有时,ERA可能在量化数据收到前执行。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评估是否需要ERA。有时需要不止一个ERA来完全保护我们的顾客。例如,一个ERA用来保护顾客,另一个用来保护他们免受第一个ERA带来的副作用。

通常的ERA有哪些?

1.停产(停产了,当然没有不合格件流出了,自然不会对顾客和相关的各方产生影响)

2.挑选(挑出合格件,不让不合格件流出)

3.停止发货、换货、紧急空运物料、100%检查等等

例如

一个水坝有一个小洞正在漏水,一个小孩看见后立即用自己的手指塞住水坝上的洞,从而挽救了整个村子。

ERA就是:小孩用手指塞住水坝上的洞,阻止水的流出。

ERA的实施和确认:

实施ERA后,必须确认ERA能够起作用。提供证据证明ERA达到了目的并且没有引起新的问题。验证主要分成两块,到达顾客前的验证和顾客之后的确认。

到达顾客前的验证主要是用来确定我们的产品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主要方式是:

1)测试

2)检测

3)观察

4)关于产品和过程的质量检查

顾客确认为顾客反馈,主要是用来确定采取ERA的件之后,原来的故障现象是否已经消除。通常使用Paynter图可以用来确认ERA。

例如:

有个零件,顾客反馈非常难装配,由于涉及到几个相关零件,而暂时也不知道哪个零件不合格,那么为了满足生产,可能ERA就是对其中的某个零件进行扩孔,如从∮10改到∮12,那么在选择和验证该ERA的时候,可能就需要考虑扩孔后对强度、装配定位等等是否有影响,并通过相关的实验、或CAE分析、或者借鉴以前的经验进行验证,如无风险,可采取。那么采取之后,也就是实施之后,到达顾客前,我们当然需要通过检测等方式去测量我们的∮10孔是否改到∮12,而不是∮11或者∮13,要不然不进行测量,直接送到顾客,又发现装配不上,这个时候不仅没有起到作用反而误导了大家,时间也白白浪费掉了,更谈不上支持生产了.OK,如果扩孔后没问题,那么零件给了顾客之后,顾客使用新零件装配,是否还存在难装配这样一个故障现象?如果没有的话,那就是ERA确认有效;

当然,中间还会涉及到以下几点,因情况不同,但需要注意:1.ERA理论上要求在24小时内实施;2.如果真的从∮10改到∮12,那么需要顾客的确认;3)ERA的件需要考虑增加标识,以进行区分。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ERA主要针对的是顾客经历的故障现象的消除。前面也讲到了,在D0阶段,我们只接到了顾客的抱怨,并不知道故障现象之后的问题是什么,更谈不上原因的分析了。而由于顾客生产的压力等各种原因,时间紧急,又不能给顾客造成损失,因此我们采取ERA,让他们不再受这种故障现象的困扰。给我们腾出时间,去找问题和分析原因,进行后续工作。但要强调的一点就是:不要以为有了ERA,顾客没有抱怨了,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或者舒缓后续的工作。前面ERA的细化中提到:通常由监督人(对问题负责并有权解决的人)决定是否执行ERA。有时,ERA可能在量化数据收到前执行,然后再看看ERA通常的方式。为什么要有监督人或公司高层来决定是否适合采用ERA?我们可以看到ERA通常会有比较大的影响,或者涉及到额外费用、人力和资源的投入,是不经济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快进行后续工作,缩短ERA的时间。

由于8# sky66666 提到不清楚怎么样使用Paynter图来确认ERA。我结合上面的举例,简单说明下:从附件简示图上可以看出,实施之后,故障现象消除,确认有效。

G8D与8D的区别

这个问题提的很好,本来我不想讲这一块的内容,既然提出来了,我就简单介绍一下,并概述下G8D的发展路程。

G8D相对于8D主要区别如下:

1.非常明显,G8D相对于8D而言,增加了D0(准备步骤);

2.G8D相对于8D而言,增加和强调了对问题逃出点的查找和控制,

3.G8D相对于8D而言,在软件系统和全球平台上面得到了更为全面的支持,当然,限于福特;

4.其它部分,就因人而异了,如果大家对8D理解深的话,那么G8D可以看成是在8D基础上的深入。

为便于大家理解,我给大家讲讲G8D的发展历程:

福特公司曾在早期做过这样一份调查:

调查的主题是:在质量问题的解决上,他们的时间是怎么花掉的?

调查的对象是:非公司直接员工,主要是工程师、技术员、日薪制员工等。

时间的划分是:

1)过去的方式:解决问题、救火、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

2)现在的方式:做出选择和决定,优化;

3)未来的方式:策划、预防再发生

结果如下:

1.调查对象80%的时间还是在用过去的方式解决问题,救火,只有20%的时间用于优化和策划、预防再发生;

2.80%的调查对象每天的工作是在解决问题,救火;

3.根据戴明的理论,解决1个问题所花费的时间、费用和资源约是预防1个问题所花的3倍;

4.丰田85%的时间是用来做质量策划和预防;

结合以上,最终福特发现自身52%的问题重复发生,因为仅仅是在解决问题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而在系统的改进和预防、以及策划上投入时间太少。所以,整个G8D的发展过程,都是在慢慢地引导从第一种方式向第二和第三种方式投入。

前面我们已经给出了时间的使用方式的3种划分,我们再来看看如果我们把G8D的8个步骤和1个准备步骤也按照这个划分出来的话,应该是这样的(如不理解,可等我G8D全部讲完之后再回过头来看):

1)过去的方式:解决问题、救火、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D2/D4)

2)现在的方式:做出选择和决定,优化;(D0/D1/D3/D5/D8)

3)未来的方式:策划、预防再发生(D6/D7)

所以,G8D相对于8D来说,越来越强调第2、第3种方式上面的努力,这也是为什么增加D0和逃出点的内容的原因。

G8D的适用标准:

以上我们讲解了D0中的ERA,那么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判断是否采用G8D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那么在列出具体的判定标准之前,为便于后续大家的理解,我想先跟大家明确一个概念:故障现象和问题。

什么是故障现象,什么是问题,我想大家听起来都觉得可以理解,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又非常容易混淆,因此会通过比较详细的例子来给大家建立一个比较深的印象。下面给出故障现象和问题的定义;

1.故障现象是指可测量的事件或效果(它们必须是顾客体验到的)。它表示一个或多个问题存在。

2.问题是指同期望有偏差或任何由未知原因引起的有害的后果。

3.故障现象是问题的显示

4.G8D过程区别了故障现象和问题。适用标准的大部分是故障现象。没有故障现象,不会知道

有问题。

例如

在水坝漏水的案例中:现象是水坝漏水,问题就是水坝上有小洞。

思考题:

下面冰激凌的故事是来自本论坛上,在此对原作者表示感谢,在此引用只是想大家能够更好的理解故障现象和问题。

希望大家能够在看完这个小故事后,回帖告诉我,你们觉得在此案例中,什么是故障现象,什么是问题?

香草冰激凌的故事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通用汽车的客户与该公司客服部间的真实故事。

有一天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庞帝雅克(Pontiac)部门收到一封客户抱怨信,上面是这样写的∶“这是我为了同一件事第二次写信给你,我不会怪你们为什么没有回信给我,因为我也觉得这样别人会认为我疯了,但这的确是一个事实。”

“我们家有一个传统的习惯,就是我们每天在吃完晚餐后,都会以冰淇淋来当我们的饭后甜点。由于冰淇淋的口味很多,所以我们家每天在饭后才投票决定要吃哪一种口味,等大家决定后我就会开车去买。”

“但自从最近我买了一部新的庞帝雅克后,在我去买冰淇淋的这段路程问题就发生了。”

“你知道吗?每当我买的冰淇淋是香草口味时,我从店里出来车子就发不动。但如果我买的是其它的口味,车子发动就顺得很。为什么这部庞帝雅克当我买了香草冰淇淋它就发不动,而我不管什么时候买其它口味的冰淇淋,它就一尾活龙?为什么?为什么?”

事实上庞帝雅克的总经理对这封信还真的心存怀疑,但他还是派了一位工程师去查看究竟。当工程师去找这位仁兄时,很惊讶的发现这封信是出之于一位事业成功、乐观、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工程师安排与这位仁兄的见面时间刚好是在用完晚餐的时间,两人于是一个箭步跃上车,往冰淇淋店开去。当他们买好香草冰淇淋回到车上后,车子果然发不动了。

这位工程师之后又依约来了三个晚上。

第一晚,巧克力冰淇淋,车子没事;第二晚,草莓冰淇淋,车子也没事;第三晚,香草冰淇淋,车子发不动。

这位思考有逻辑的工程师,到目前还是死不相信这位仁兄的车子对香草过敏。因此,他仍然不放弃继续安排相同的行程,希望能够将这个问题解决。工程师开始记下从开始到现在所发生的种种详细资料,如时间、车子使用油的种类、车子开出及开回的时间……,根据资料显示他有了一个结论,这位仁兄买香草冰淇淋所花的时间比其它口味的要少。

为什么呢?原因是出在这家冰淇淋店的内部设置的问题。因为,香草冰淇淋是所有冰淇淋

口味中最畅销的一种,店家为了让顾客每次都能很快的取拿,将香草口味特别分开陈列在单独的冰柜,并将冰柜放置在店的前端;至于其它口味的则放置在距离收银台较远的后端。

现在,工程师所要知道的疑问是,为什么这部车会因为从熄火到重新激活的时间较短时就会发不动?原因很清楚,绝对不是因为香草冰淇淋的关系,工程师很快地由心中浮现出,答案应该是“蒸气锁”。因为当这位仁兄买其它口味时,由于时间较久,引擎有足够的时间散热,重新发动时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买香草口味时,由于花的时间较短,引擎太热以至于还无法让“蒸气锁”有足够的散热时间。

G8D的适用准则(续):

要求实施G8D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六个标准:

1.故障现象已被定义和量化

2.外部和内部顾客已经被确认

3.存在性能差异

4.原因未知

5.管理层致力于从根本原因层面去解决问题,并需要采取措施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6.故障现象很复杂,不可能单靠一个人的能力完成

主要重点介绍下第1点、第2点和第5点:

1.故障现象已被定义和量化:定义的话,不再重复,重点讲量化。当故障现象不能被测量时,可能没有足够的信息和有效的理由来执行G8D,这里的测量,不是传统意义上用卡尺来量或检测,指的是量化,例如有百分之几比例的故障率,或每天几起,或有过多少抱怨或投诉等等;所以总的来说:1)量化可能来自于现有的数据,如保修,保修费用或顾客满意度调查;2)有许多工具来量化故障现象,如佩恩特图(Paynter)、趋势图(Trend)、柏拉图(Pareto)等等

2.外部和内部顾客已经被确认:这个比较简单,如果顾客都没有找到的话,那就说明没有很大的影响或者顾客不关注,在这种情况下,这里讲到的只是不适合用G8D方法来解决,并不是说不解决,而是公司内部可以作为一个持续改进内部通过其它方法进行。

3.管理层致力于从根本原因层面去解决问题,并需要采取措施防止问题再次发生。为什么需要公司高层支持,前面已经介绍过,G8D涉及到大量人员、时间和资源、资金的投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高层不支持的话,一个好的整改是无法进行下去的,所以获得领导的支持非常重要。

下面给大家举两个例子,请大家思考这两个案例是否适合采用G8D?

案例一:

BILL是某公司产品开发部门负责设计上掀窗和上掀门团队的项目工程师。

昨天,他的老板Marty告诉他经销商一系列对新型841F上掀窗气压撑杆的抱怨。这个产品是BILL的团队帮助开发的。这些撑杆在有些情况下有明显的漏油,弄脏了车的内饰。BILL做了一个售后质保数据的分析,他注意到上个月气压撑杆在交付前的质保索赔有很明显的增长。更仔细的检查发现一周前似乎发生了什么--因为从那之后售后索赔数量有了戏剧性的增加。

为了找出更多线索,他联系了多个经销商以找出出了什么问题。所有的抱怨看起来都一样,气压撑杆--原本设计成能用10年和250000KM-漏油了。

BILL的老板想尽快找出原因并解决它。

选择团队成员时应考虑的问题:

1. 限定成员人数在4到10之间。少于4个成员将不能带来足够的创新。而当团队成员超过10个时会产生人际关系难协调问题,并且很难达到一致。

2. 选择具有合适技能、知识、资源、权利等的成员来解决问题。确保代表了顾客的观点以及确保团队成员了解他们被选中的原因。

3. 选择合适的成员构成。不要从同一个部门里挑选所有的成员或者不要挑选有相同工作职责的成员。成员有着不同的阅历和才能,这使得成员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考虑问题。

4. 当需要时改变小组成员。在不同的时候你会需要不同的专门技术人员或者信息,当必要时,允许根据需要增加成员或减少成员。

思考题:

还记得BILL和他的811F气压撑杆问题吗?遵循G8D专家的建议,BILL正在组建一个G8D团队来解决问题,他要求了部门里的6个具有丰富气压撑杆设计知识的工程师参加团队。自气动撑杆设计以来,每个工程师都参与了气压撑杆的测试,而且这些工程师有着从8个月到7年不等的经验。

请问:这种选择合理吗?为什么?

案例二:

刘静是某公司的包装工人,有一天他在包装某冲压零件时,发现零件表面100%都有轻微划痕。他担心有风险,所以告知检验员刘刚,检验员查看了检验指导书,上面没有规定该项目的检验标准,于是两人找到技术部的郑琴工程师,郑琴查看了图纸等技术文件,告诉没有这方面的要求。于是刘静将零件包装后,发给了客户。客户接到该批零件后,全部使用完,没有反馈存在问题。

请问:1)以上两个案例的叙述符合G8D的使用标准吗?用G8D是否是最好的方法?为什么?

由于故障现象与问题很容易混淆,目前有种做法就是依据故障现象然后提出why,当无法用一种现象去解释这个原因的时候,这个就是“问题”

例如现象是水坝漏水,

为什么水坝漏水,原因是水坝上有个小孔。

为什么水坝上有个小孔,原因未明,

所以这个问题就是“水坝上有个小孔”

但“冰激淋事件”而言,第一why就很很找.

所以这个why的程度该如何把握呢???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看来SKY66666确实经过了思考。我原计划在D2中谈这个问题。既然提出来了,我想谈下我的理解。

对于WHY的程度,我想建议SKY66666再次思考以下两点:

1.什么是问题?问题是指同期望有偏差或任何由未知原因引起的有害的后果.这里的期望指的是顾客对于你们所提供的产品、零件、或服务的要求。作为供应商和顾客之间载体的就是这个零件、产品或服务。

2.换位思考。站在顾客的角度上去考虑一下,如果说,你是顾客,你来看报告,你会关注什么?

我想每次出了问题,顾客紧紧追问的和关注的首先是:你的零件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跟图纸、技术规范等是否相符?这个是顾客关注的。至于说为什么超差,为什么不符,那个是你为了达到相符所进行的后续工作。

可能不是非常好理解;举个例子来说:

零件装配不上

为什么装配不上?-零件孔边距超差

为什么孔边距超差?-定位松动

为什么定位松动?--原因未知。

在这个举例中,对于顾客来说,故障现象就是零件装配不上,而问题就是零件孔边距超差。而后面的定位松动及进一步的分析,不是他们关注的。这对他们而言是造成孔边距超差的原因,是供应商要去解决的问题。顾客只在乎拿到的零件是否合格。所以,你能够比较深入的分析当然好,但是在确认问题的时候,是以顾客和供应商之间的载体是否符合要求或是否带来有害的结果来确定的,这是他们沟通的基础。

我不知道这样讲你是否还存在疑问??

D0总结:

前面讲为什么要准备G8D的时候,我谈到说G8D是很精深的,我不知道现在大家是否有了点初步的体会。尽管在讲解D0部分时,我想尽量介绍的详细,也难免有遗漏,各位的提问很好,可以让G8D的更具有操作性。

那么在针对D0部分概括如下:

D0目标:为G8D程序做好准备

关键任务:

1)定义和量化症状;

2)选择ERA

3)验证ERA

4)建立行动计划并执行ERA

5)确认ERA

6)确定是否符合G8D应用标准

7)确认针对现有的症状或故障表现,是否已有G8D小组在进行整改,或已整改完成,可否合并或借鉴,或者是个全新问题,需要进行G8D整改,这个主要是为了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利用前人的工作,节省时间;

8)启动G8D过程

D1:成立小组

在D0中,我们谈到了G8D的适用标准,其中第6条:故障现象很复杂,不可能单靠一个人的能力完成。那么我们来讨论一下: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限制?

1)首先一个人不可能具有所有的资料、技能和经验;

2)由于工作职务的限制,一个人不可能得到所有的资源等等;

我想这两点很容易理解,那么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建立小组的原因。

总结如下:为什么要成立小组?

D1 为G8D过程的真正开始。

D1的目的是成立一组具有所需技能和工作激情的人员来解决问题

极少有一个人都具有所有需要的资源、资料和技能来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

一组合适的人员能够包括解决问题所有必须的资源和必要的个人技能

小组成员必须具有共同的目标

D2 描述问题

在开始讲描述问题之前,我想跟大家一起看下面的例子,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描述问题?这是A公司生产部门某员工反馈给总经理的原话:

B钣金件总共有4序模具,现在B件出了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个问题,顾客将取消该订单,而我们将会受到重要的影响,因为不只是B零件订单的问题,而是该客户所有的订单都将取消。而我们公司就靠该顾客的订单养活。

问题件是在第4序模具中发生,前3序模具零件都OK,第4序是我们的噩梦。在第4序生产时,前150件都是好的,但是从第151件开始,问题出现了,零件开始表面严重划伤。

于是工人不得不将第4序模具从冲床上卸下来,然后拆解,重新装配,再装模生产。然后又开始前150件时候是好,之后零件划伤,问题再次出现。、

但是这个问题仅仅是在第2部冲床上(新购买)才会出现,使用老的冲床又没有问题。由于我们公司工人工资是计件算,而新冲床速度快,效率高,而老冲床效率低,所以工人都喜欢使用新冲床。

同时,我们目前使用的是便宜的润滑油。我们知道我们应该使用较贵的润滑油,但是以前我们使用便宜的润滑油也没有发现问题,另外便宜的润滑油可以回收重复利用,而较贵的润滑油是无法回收的。

我们找到了质量部门负责人亨利,亨利觉得是钣金原材料的变差。但我们要求他去提供证据来证明他的说法,但他说那是工程师的工作,不是他的职责。每次我们反馈问题,他都是抱怨原材料有问题,事实情况是亨利的前妻在那家原材料厂上班。但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得想办法解决。

不幸的是,截止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人没有尽他们的努力去解决,亨利就是其中之一,尽管自从问题一开始,他就抱怨原材料变差。

我想,很多时候我们大家都听到过这样的抱怨,那么听完后你们的想法是什么呢?别忘了我让大家思考的问题哦,期待你们的反馈。

D3,临时对策和实施日期:对所有控制计划进行检查,使FMEA中有的全部关键特性在CP中也有。即日完成。

D4,不合格原因分析和验证:工程师工作不认真,不仔细。

D5,确定对根本原因的永久性纠正措施:对工程师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控制计划和FMEA。D6,实施和验证永久性纠正措施:2009年7月15日对工程师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控制计划和FMEA。经考核,所有参加培训的工程师能合理编制控制计划和FMEA。

D7,预防再发生措施及实施日期:年度培训计划中固定培训内容,每年一次对工程师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控制计划和FMEA。实施日期:即日起。

D8,承认小组及个人贡献:通过对此项不合格的纠正,小组成员学会了如何运用8D方法解决问题。

?D0 准备G8D过程。

–根据现象评估8D过程是否需要。如果有必要,采取紧急反应行动来保护顾客,并开始8D过程。

?D1 建立小组。

–建立一个小组来解决问题和执行修正计划,小组成员应具有过程和/或产品知识、分配的时间、权威和需要的技能。

?D2 描述问题。

–通过‘什么出现什么问题’来描述内部/外部的问题,用量化的术语细化问题。

?D3 开发临时控制行动。

–定义、验证和执行临时控制行动以将问题的影响同内部和外部的顾客隔离开。临时行动将执行到永久修正计划采用为止。证实临时行动的有效性.。

?D4 定义、验证根本原因和问题逃出点。

–通过测试每一个根本原因对问题描述来隔离和验证根本原因。同时隔离和验证根本原因的影响能在过程中被检测和控制的地方。

?D5 根据根本原因和问题逃出点选取和验证永久修正计划。

–选取最佳的的永久修正行动来去除根本原因。同时也选取最佳的永久修正行动来控制根本原因的影响。验证执行两个决定是有效的并且不会引起不需要的影响。

?D6 执行和验证永久修正行动。

–计划和执行选取的永久修正行动。去除临时行动。验证永久修正行动并监控长期的效果

?D7 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修改必需的系统包括政策、程序等来防止同一或相似问题的再发生。如果需要对系统改进提出建议,并将学到的技术教训形成文件。

?D8 表彰个人和小组的贡献

–完成小组的经验。真诚地表彰小组和个人的贡献。

D3制定并实施临时措施(ICA)

1.什么是ICA

ICA(临时措施)可以是任何方案,保护顾客免受一个或多个问题的故障症状影响。

1.针对故障现象或问题

2.在实施前验证有效性

3.在实施过程中受监控

4.需要文档化

5.将要被永久纠正措施(PCA)取代

6.增加过程/操作的成本

7.G8D中唯一可选的步骤。

为什么要制定ICA

ICA帮助在有问题的情况下保持和建立顾客满意度。

实施ICA时:

让G8D小组有时间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保护顾客免受问题的影响

从时间、质量和成本方面来控制问题

ICA在永久纠正措施(PCA)执行前把内部和外部顾客与问题的影响隔开。

ICA与ERA的区别:

ERA选用的时候,我们获得的信息很少,只有故障现象,而当采取ICA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D2的调查基础,我们已经知道了问题是什么。因此,可以这样来理解:ERA针对的是故障现象,ICA针对的是问题。

需要注意的事项:

G8D中唯一可选的步骤:这里指的是当ERA能够确保起作用,而经济性等等又可以承受的情况下,可能不再采取ICA,而一直用ERA来支持到原因分析和到采取永久措施,被永久措施取代。

所以,有些时候,我们的ICA可能没有。

开发ICA的四个步骤:

选择ICA

验证ICA

执行ICA

确认ICA

第一步:选择ICA

如果需要ICA,需要选择最好的ICA,选择ICA时:

建立选择标准

分析执行ICA的好处

分析执行ICA的风险

选择能够最佳平衡利益和风险的ICA。

实施的ICA必须保护顾客并且不会产生新的问题。

单独一个ICA可能不够。可能需要采取一个以上的ICA以完全保护顾客

第二步:验证ICA

ICA是保护顾客的任何行动。但是,在执行ICA前需要验证ICA能够起作用。

当验证ICA时;

在执行前,证明ICA将防止顾客免受问题的影响

提供前后的比较

证明ICA将不会产生任何新的问题

验证的方法:

相关的试验;

ICA和类似证明有效的措施之间对比;

评审设计发布前的文件。如法规、程序、图纸和规范等,以确定是否导致其他问题出现;

可能时,进行试运行。

第三步:执行ICA

遵循PDSA管理循环。

管理循环中的步骤是:

计划-决定哪些措施必须在目标完成日期前完成以达到目标

做-执行计划

监测-记录执行的结果

行动-评估结果

第四步:确认ICA

执行ICA后,需要进行效果跟踪ICA。效果跟踪ICA是否满足要求并且没有产生新的问题。

效果跟踪有两种形式:

顾客之前效果跟踪。在成功验证之后,生产者的效果跟踪。包括试验、观测、和其他质量检测。顾客效果跟踪。来自于顾客的证明ICA正在起作用的证实。

由于前面大家已经有了ERA的基础,所以在这里我写的比较简单,大家如果有问题可以提出一起讨论。需要大家去思考的是:验证(verify)和确认(validation)的区别?

D4定义和验证根本原因和问题逃出点

1.为什么定义和验证根本原因?这个大家听起来感觉有些废话,而实际在质量整改过程中却不断地犯着同样的错误,相信大家看过很多的质量整改的报告,非常遗憾的是,很多情况下,大家看到的根本原因是:工人操作失误、漏检。这些真的是问题的根本原因吗?

为什么要定义和验证根本原因?找出根本原因是解决任何问题的最重要部分。

确定根本原因也许会花时间,但从长期来看更有效,因为:

1)不用一个接一个地制定“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2)不必浪费时间在危险的控制上。

3)不必常常重新建立顾客满意度。

4)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在G8D里,把原因分成以下三类:

可能原因:任何原因,在因果图(鱼骨刺图)上描述一种结果可能发生的任何原因

最有可能原因:以可得到的数据为基础,它可能最能解释详细的问题描述

根本原因:一个被验证过的,可以解释问题的原因,最好能够故障再现。

那么如何确定根本原因呢?通常情况下,确定根本原因有以下四个步骤:

1)回顾问题描述

2)完成变化-引起情况的比较分析

3)制定潜在的理论原因

4)确定最可能原因

验证了最有可能原因后才能得到根本原因

第一步:回顾问题描述

为了确定根本原因,首先回顾问题描述

问题描述是根据什么、哪里、何时和多严重来描述问题的。。

所有的资料必须在根本原因确认前收集。

必须确保问题描述是真实的。

第二步:完成比较分析

在问题解决工作表的比较分析部分不同栏里列出所有的差别。

如果是变化引起的问题,根本原因一定是一个或多个已经被确定的相关变化的结果。现在还没有从观测阶段向前移动。在比较分析中的任何信息必须是事实,不能是意见。第三步:制定潜在的理论原因

用头脑风暴法---制作鱼骨刺图

问“变化如何引起这个问题”

对一种变化至少列出一种可能原因

在工作表上单独列出每一个可能原因

列出每一种可能性,不论有多奇怪或多不可能

先从最简单的一个变化/一个推测开始

要明确,不要使用质量差或不工作等一般性的词语。

第四步:确定最可能原因

需要一些检验方法来排除一些潜在的理论原因,并确定最可能原因,为了筛选这些理论原因,我们需要把它们拿来试运行。

试运行就是测试每个理论原因是否能够解释发生了什么,从而引起了这个问题。它不是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一种解释。

验证根本原因

确定了最可能原因后,验证它造成了问题。验证是用来确认最可能原因作为根本原因所需的直接证据,只有经过验证的原因即为根本原因。

验证可以主动和被动进行

被动验证是通过观察进行

1)在没有改变时,观察根本原因的存在

2)如果不能证明根本原因的存在,那么这个确定的原因可能不是根本原因。

主动验证通过改变根本原因变量来完成

可能有多个被验证的根本原因

建议的做法是被动验证和主动验证同时进行,例如,通过观测(被动验证),找到存在问题的零件,确认前面确定的原因是否存在,如不存在,那可能不是根本原因,如存在,通过改变确定的原因(主动验证),确认问题是否消失,如不能消失,那么可能不是根本原因或者不止一个根本原因。

确定和验证问题逃出点。

――确定了根本原因后,需要确定问题逃出点。

――理解问题是怎样逃出而到达了顾客和确定问题逃出点。

?评审过程流程图,集中在过程中根本原因发生点。

?是否存在控制系统来检测问题。

――如果控制点能够发现问题,控制点就是被验证的逃出点。

在D4阶段的G8D软件

――在D4阶段中的软件帮助将下列资料形成文件。

?根本原因的精确描述。

?根本原因验证的详细情况。

相关的问题逃出点。

D4 阶段总结

――用问题解决过程和工作表验证问题的根本原因。

――确定问题逃出点。

――验证问题的根本原因和问题逃出点。

接D4 定义和验证根本原因和逃出点

以上谈到的都是关于根本原因的内容,大家都比较容易理解,所以没有完全展开。下面重点介绍逃出点的定义和验证。在具体解释之前,需要先给大家介绍几个概念。

控制系统—一个用来监控产品/过程以确保符合质量要求的系统,包含责任人、操作程序和相关资源。例如工装管理程序等,在一个控制系统中,对于检测的产品或过程可能包含1个或多个

控制点;

控制点—在控制系统中的某个点(也有可能多个点),用来确保在该点的产品或过程满足(特定或细化)的质量要求。例如工装管理程序中的对模具入库的点检控制。

逃出点—离根本原因最近的控制点,在该控制点应该可以发现该问题,但是没有。

为便于大家理解逃出点的概念,下面给大家附张图片:

D5选择/验证PCA

概述

――选择最好的PCA来去除根本原因。

――选择最好的PCA来控制根本原因的影响并验证所有的决定在执行时都会成功并且不会引起不希望的影响。

目标

――定义PCA

――用七步决定过程选择PCA

――使用问题决定工作表

――解释怎样验证PCA

为什么要选择和验证PCA

――到现在为止,已经完成了定义问题和确定根本原因和问题逃出点。但是,G8D过程是解决问题。在D5中小组将为根本原因和问题逃出点决定最好的PCA。

――D5以作决定和验证为中心。通过以上两步,能够:

?在利益和风险的基础上作出最好的决定。

?验证选择的决定将会起作用。

――在D5阶段的工作能够帮助防止轻率地执行PCA并为PCA设置证实阶段。

什么是PCA

――PCA是消除问题的根本原因的最好行动。

选择PCA

――G8D作决定过程帮助小组选择最好的PCA。选取的PCA应该:

?在根本原因的水平上解决问题。

?不会产生另外的问题。

?验证能够起作用。

――作决定过程实际上是为多种方案确定优先顺序的技术。需要小组的一致同意,小组成员应该通过讨论和学习而不是妥协对选择的决定达成一致。小组成员支持对整个小组有利的决定。――作决定过程进行的好坏取决于作决定者的经验和使用的准则。

作出决定的过程有七个步骤:

?描述结果

?列出作决定的标准

?决定想得到的东西的相关重要性

?确定选择

?将选择和作决定的标准比较

?分析风险

?作出最好的选择

第一步:描述结果

?每一个决定都有一个目的.结果是决定想要的输出结果的简洁描述,小组需要描述结果是为了:定义决定的范围

为思想提供中心

描述结果可以帮助小组向同一个目标努力.

为了描述结果,需要确定一个行动或对象. 如:

–买一台电脑

–选择一位行政助理

列出作决定的准则

?有两类作决定的准则-假设和需求

?假设是作决定的最小准则,使用假设可以过滤选择。假设可以决定考虑哪些选择:

–是客观可测

–是不可谈判的

–是决定的现实特性

–常常包括金钱、最后期限、公司程序或法规

?所有不满足假设的选择被去除后,需求将决定最后的选择

–是可测量的(主观和客观)

–是想得到的决定的特性

–决定那些选择是更可取的

–按照可用的资料为理想的选择建立需要的准则

–决定需求的相关重要性

–当针对结果考虑时,每一个需求都有相关的重要性。

–有些需求是比其他需求更希望的,决定需求的重要性时:

?给最重要的需求10分(分数为1-10)

?将剩下的需求和最重要的需求比较,给出相应的分数

?只有一个选择应该为10分

确定选择

–建立和评定作决定的准则后,应该准备做决定。建立一个可以在根本原因的水平上解决问题的可选择方案的清单。当有大量的可选方案是,可以作出高质量的决定。

–确定选择可能需要几次会议,特别是小组需要收集数据时。

针对作决定的标准比较选择

–将作决定的标准和选择作比较能够评估每一个选择和标准的满足程度。

?比较每一个选择和每一个假设。

?针对余下的选择比较或应用每一个需求。

?将每一个选择怎样好的值乘以在第三步得到的每一个需求的重要度值。

?合计每一个选择的分数。最高分的选择是最能满足标准和提供最大好处的选择。

分析风险

–在选择PCA前,需要评估每一个选择包括的风险。一个风险有两个要素要考虑:

?决定的风险有多严重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作出最好的选择

–小组成员可能对承担的风险的满意水平不同。

–一个平稳的选择是以可能得到的所有信息为基础能够确保是最佳的选择

验证PCA

–在执行PCA前需要验证它能工作。验证过程和D3中验证ICA的过程一样

–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验证PCA

?进行试验和演示,如离线生产运行。

?将新的行动和相似的证明过的行动比较。

?在发布前评审新设计文件。

D5:选择和验证永久措施

1. 为什么要选择和验证永久措施?

进行到D5阶段,我们已经确认了问题的根本原因和逃出点。但是,G8D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在D5中,小组将选择最有效的永久措施并验证,消除根本原因和问题逃出点。但是受限于公司的实际情况及资金的考虑等等,我们将面对一个很重要且不容忽视的问题:永久措施的可行性问题。请注意,这里的可行性不仅仅是技术上或者生产上的可行性,更有经济上的考虑等等。所以,我们需要根据收益和风险做出最好的决定,但同时也要进行相应的验证,已确保被选的方案起作用,而且不会造成新的问题。

这也是我们后面要共同探讨的两个重点:

1)怎么样基于收益和风险,作出最好的决定;

2)验证永久措施

在继续下面的讨论之前,为便于大家理解,先简单介绍下永久措施的概念。

什么是PCA

PCA是消除问题根本原因的最好措施。

选择PCA

选择的永久措施应该是: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不会产生新的问题。

被验证能够起作用。

例如:

小明是出租车司机,他的乘客抱怨他的出租车十分吵杂,但小明必须等到周末才能把车送去保养。

为了保护顾客不受此问题的影响,小明将收音机声音调高来遮掩住杂音( ERA/ICA),当小明将车子开去修理厂时,才发现排气管里有一个洞。

在此时,小明将排气管给更换,消除的造成问题的真因,此为永久性对策(PCA)。

同时,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永久措施(PCA)和之前介绍到的紧急响应措施(ERA)、临时措施(ICA)有哪些区别?

D6实施和确认PCAs(永久措施)

一、为什么要实施和确认永久措施?

前面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资源用来找出了根本原因和找到了解决的措施,大家可能都觉得深深地舒了一口气,认为胜利在望了,而根据现有的经验,往往在永久措施实施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个问题:无法按照预定的方式执行,或时间上严重滞后。因此,在D6阶段,为了消除问题的根本原因,当然需要实施永久措施,而确认是为了确保PCA实施后,能够按照预期的方式起作用。

二、如何实施PCA

1.实施PCA包含两个阶段:制定计划与问题预防

例如:

为了尽快组装整改后零件,大部分外购件材料的都已到货,却发现有少数的零件不能到货。

说明制定的计划未严格去实施,并且对措施实施的障碍没有问题预防。

2. 实施PCA必须确定关键行动

1)关键步骤:就是在PCAs执行过程中最重要的几步,在完成关键步骤的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或延误会直接影响其他步骤

2)可利用经验确定关键步骤,例如:做饭的关键步骤很可能是收集配料、阅读食谱、准备烹饪用具,以及准备配料

3)障碍可能会阻止完成关键步骤,障碍可能包括

方法

材料

机器

测量

环境问题

一旦确定了与关键步骤有关的障碍,考虑如何防止问题的发生。

三、如何确认PCA

确认PCA

1.成功执行了PCA后需要进行确认。

2.在确认PCA前,确保在D3阶段采用的ICA已被去掉。因为:

1)PCA去除了根本原因ICA不再需要。

2)继续执行ICA会浪费有价值的资源。

3)ICA是掩饰问题,而问题仍然存在。

3.确认PCA时问下面的问题。

1)问题已被完全消除了吗?

2)怎样证明(趋势图、PAYNTER图、柏拉图等)

D7防止问题再发生

一、为什么要防止问题再发生?

1.根据G8D的适用标准,如果一个问题需要采用G8D,那么至少一个系统、程序或政策使得问题发生和逃出。

2.通常系统的问题由沿用的程序、政策和前一个组织、技术和能力引起的。这些沿用的控制系统通常是:

过时的

完全不充分的

未遵循的

3.D7是G8D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确保以后没有类似问题会再出现。通俗来说就是,我们花了这么大的代价来进行问题的整改,我们当然不希望再看到同样或类似问题的发生,我们需要“捍卫我们胜利的果实”。

二、为什么我们经常忽视D7

根据现有的经验来看,非常遗憾,我们发现G8D报告中D7部分内容经常缺失或者说没有实质上的改变和作用。主要的原因归纳如下:

D7从未开始。

D7 演变成过失会议

G8D过程在D3停止

G8D过程从未开始

担心后果

没有足够的权威性

不愿变化

三、如何预防再发生

1.预防再发生是指防止当前问题、相似问题或系统问题再次发生的任何行动。

2.实际上是解释为什么根本原因会出现的问题。

3.减少根本原因的根本原因的范围,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

1)问题是在哪里和怎样进入系统的?

2)什么允许问题的发生?

3)为什么问题未被检测到?

4.在D7中使用‘重复的为什么’技术时

1)从D2中展开的问题陈述开始

2)问“为什么问题会发生”

3)继续问确定的原因和问题为什么

5.一旦得到了根本原因,从每一个‘为什么’得到的答案将指引到允许初始问题发生的系统、政策、程序等的缺陷处。

6. 列出了问题可能发生的情况后,考虑:

1)做什么样的问题来防止问题的发生。

2)在已知的当前问题的基础上,什么相似的问题可能再次发生

四、D7中领导的职责

领导的职责

1.在实施可能的改进时, 领导必须涉及小组确定的任何可能的决议。

2.领导有三种行动选择来处理确定的系统问题

使用职权来改进系统、程序等(预防行动)

将系统改变的建议汇报给有权改变系统的人员(系统预防建议)

能够认识到改变的需要并监控每天的系统操作

3.领导使用手中的职权使改变实施,但不是亲自执行。

4.如果领导不能执行某些建议行动,应该告诉小组成员原因。

D8 表彰小组和个人的贡献

一、为什么需要表彰小组和个人的贡献

1.D8阶段的‘表彰’是告诉每一个人小组现在解散了并且该项目不需要进一步的工作。但是不应该忘记小组成员的努力工作。

2.在D8阶段允许涉及的每一个人:

1)完成小组经验

2)真诚地表彰贡献

3)庆祝小组的成就

4.表彰贡献让每一个人知道过程已经关闭。

5.表明参与者的努力是有价值的。

6.当参加者的努力得到公开表彰后,有关的人员更加可能继续支持G8D过程。

二、怎样表彰小组和个人的贡献

1. 理解是怎样的表彰

1)表彰不仅仅是承认小组的所做的工作。

2)表彰是承认工作的质量、努力的质量和小组成就的价值

2.理解外部表彰的特性

1)明确的——物质奖赏,如金钱、匾等

2)不明确——可能是仅仅表明是有意义和有效性。可能简单为告诉其他小组和个人G8D小组的工作作得很好

3)关于表彰的建议

在公司时事通讯上发布公告。

给小组成员的的主管发送信件。

给小组成员的家庭发送信件描述他们的角色和他们小组对公司的影响

三、关闭小组活动

1)为了关闭小组的的过程,在D8阶段还有许多任务

将文件定案和存档

认识从小组过程中学到的教训

完成提交领导的最后介绍

表达对小组成员的抱怨和遗憾

表达对小组成员的感谢

2)在D8阶段选择和保留主要的文件和记录学到的教训极其重要

3)对小组作出了贡献并且将不再是小组成员的人应该参加关闭会议表达和接受表彰

G8D过程流程小结:

强调的是:G8D只是一种工具或者武器,一种工具或武器在手,具体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还取决于使用工具或武器的人。G8D在一个好的基础上,能够帮助你再更上一层楼,做得更好;但如果连这个前提都没有的话,G8D有时显得苍白,无力回天。因此,在质量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公司及个人对质量、质量系统和质量控制的理解和实际执行、以及经验都是很重要的,并不是说掌握了G8D,你就能够解决问题、控制好质量。我希望的是,G8D能够更好的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有深度和实际操作意义。我这几天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解释,会让你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需要我们一起来讨论下实际使用G8D操作过程中会碰到哪些问题,或许中间还需要一些例子来辅助我们的理解。

首先,我们已经从G8D的讲解中了解到,不管是ERA\ICA\PCA,都需要得到验证和确认,

语文六大修辞手法详解

语文六大修辞手法详解 一修辞手法详解:比喻 1、定义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根据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 2、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被拿来用作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构成条件——注意事项 构成比喻的关键:①甲(本体)和乙(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①②两条必须同时成立,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 ①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 ②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 ③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 4、比喻的目的 比喻旨在于用形象的语言阐明思想。即通过比喻的手法,让人对不明白、不理解、不清楚、不认识的事物得到认识和理解。 因此,必须是用人们所熟悉的事物做喻体来比喻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本体),以让人对原本不认识的事物得以认识,绝不可用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来比喻人们熟悉的事物,更不可用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去比喻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则否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比喻的具体目的主要有下面几种: ①说明本体的可能性。本体被一件令人诧异的事物所修饰,须运用比喻消除这种诧异性。例如: 残酷的战争起于片言之语,君不见熊熊烈火大多来自些微火星。 某人少时劳累老时休息,恰如一只蚂蚁,夏天努力收集食物,以便冬天坐享。 ②阐明本体的情况。本体的特性原先不为人知,用比喻加以形容,大家便一目了然。 地球圆圆的,象只橙子。 她体段柔软,仿佛生就一身藤骨。 ③阐明本体情况的程度。原先对本体的特性只有概括性的了解,经过比喻,指明了这种特性的程度。这常常是可以感觉得到的事物。例如: 病人服用了一种苦药,它仿佛就是苦瓜。 房子着了火,我仿佛觉得地狱移到了人间。 ④肯定本体的情况。叙述本体的事物须用比喻来肯定和阐明。这种情况下是用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比喻理性的事物。例如: 学者的长处即使不让发挥,它也象麝香那样,被遮盖住,却不能阻止它香气四溢。 轻浮的人正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毁灭,就象飞蛾扑火那样。

子网划分基础的方法步骤详解

子网划分基础的方法步骤详解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子网划分基础的方法步骤详解》的内容,具体内容:现在我们用的互联网的时间越来越多,需要掌握的网络技能也很多,那么你知道子网划分方法的方法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关于子网划分方法的相关资料,供你参考。子网划分的方法大... 现在我们用的互联网的时间越来越多,需要掌握的网络技能也很多,那么你知道子网划分方法的方法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关于子网划分方法的相关资料,供你参考。 子网划分的方法 大家都知道,为了确定子网,分开主机和路由器的每个接口,从而产生了几个分离的网络岛,接口端连接了这些独立的网络的端点。这些独立的网络中的每个都叫做一个子网(subnet)。 我们知道IP地址是一个4字节(共32bit)的数字,被分为4段,每段8位,段与段之间用句点分隔。为了便于表达和识别,IP地址是以十进制形式表示的如210.52.207.2,每段所能表示的十进制数最大不超过255。IP 地址由两部分组成,即网络号(Network ID)和主机号(Host ID)。网络号标识的是Internet上的一个子网,而主机号标识的是子网中的某台主机。网际地址分解成两个域后,带来了一个重要的优点:IP数据包从网际上的一个网络到达另一个网络时,选择路径可以基于网络而不是主机。在大型的网际中,这一点优势特别明显,因为路由表中只存储网络信息而不是主机信息,这样可以大大简化路由表。

子网划分的例子 网络地址:10.0.0.0;子网掩码255.255.0.0(/16) 1.子网数=2 的8次方-2=254 2.主机数=2 的16次方-2=65534 3. 有效子网?:block size=256-255=1,2,3,......; 所以第一个子网为10.1.0.0, 最后1 个为10.25 4.0.0 4.广播地址:下个子网-1.所以第一个子网和最后1 个子网的广播地址分别是10.1.25 5.255 和 10.254.255.255 5.有效主机范围是:第一个子网的主机地址是10.1.0.1 到 10.1.255.254;最后1 个是10.254.0.1 到10.254.255.254 子网划分的基础 子网划分(subnetting)的优点 1.减少网络流量 2.提高网络性能 3.简化管理 4.易于扩大地理范围 怎么样创建一个子网: 如何划分子网?首先要熟记2 的幂:2 的0 次方到9 次方的值分别 为:1,2,4,8,16,32,64,128,256和512。还有要明白的是:子网划分是借助于取走主机位,把这个取走的部分作为子网位。因此这个意味划分越多的子网,主机将越少。

电路原理图详解

电子电路图原理分析 电器修理、电路设计都是要通过分析电路原理图,了解电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才能得心应手开展工作的。作为从事此项工作的同志,首先要有过硬的基本功,要能对有技术参数的电路原理图进行总体了解,能进行划分功能模块,找出信号流向,确定元件作用。若不知电路的作用,可先分析电路的输入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如信号变化规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相位问题是同相位,或反相位。电路和组成形式,是放大电路,振荡电路,脉冲电路,还是解调电路。 要学会维修电器设备和设计电路,就必须熟练掌握各单元电路的原理。会划分功能块,能按照不同的功能把整机电路的元件进行分组,让每个功能块形成一个具体功能的元件组合,如基本放大电路,开关电路,波形变换电路等。 要掌握分析常用电路的几种方法,熟悉每种方法适合的电路类型和分析步骤。 1.交流等效电路分析法 首先画出交流等效电路,再分析电路的交流状态,即:电路有信号输入时,电路中各环节的电压和电流是否按输入信号的规律变化、是放大、振荡,还是限幅削波、整形、鉴相等。 2.直流等效电路分析法 画出直流等效电路图,分析电路的直流系统参数,搞清晶体管静态工作点和偏置性质,级间耦合方式等。分析有关元器件在电路中所处状态及起的作用。例如: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如饱和、放大、截止区,二极管处于导通或截止等。 3.频率特性分析法 主要看电路本身所具有的频率是否与它所处理信号的频谱相适应。粗略估算一下它的中心频率,上、下限频率和频带宽度等,例如:各种滤波、陷波、谐振、选频等电路。 4.时间常数分析法 主要分析由R、L、C及二极管组成的电路、性质。时间常数是反映储能元件上能量积累和消耗快慢的一个参数。若时间常数不同,尽管它的形式和接法相似,但所起的作用还是不同,常见的有耦合电路、微分电路、积分电路、退耦电路、峰值检波电路等。 最后,将实际电路与基本原理对照,根据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按以上的方法一步步分析,就不难看懂。当然要真正融会贯通还需要坚持不懈地学习。 电子设备中有各种各样的图。能够说明它们工作原理的是电原理图,简称电路图。 电路图有两种 一种是说明模拟电子电路工作原理的。它用各种图形符号表示电阻器、电容器、开关、晶体管等实物,用线条把元器件和单元电路按工作原理的关系连接起来。这种图长期以来就一直被叫做电路图。 另一种是说明数字电子电路工作原理的。它用各种图形符号表示门、触发器和各种逻辑部件,用线条把它们按逻辑关系连接起来,它是用来说明各个逻辑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整机的逻辑功能的。为了和模拟电路的电路图区别开来,就把这种图叫做逻辑电路图,简称逻辑图。 除了这两种图外,常用的还有方框图。它用一个框表示电路的一部分,它能简洁明了地说明电路各部分的关系和整机的工作原理。 一张电路图就好象是一篇文章,各种单元电路就好比是句子,而各种元器件就是组成句子的单词。所以要想看懂电路图,还得从认识单词——元器件开始。有关电阻器、电容器、电感线圈、晶体管等元器件的用途、类别、使用方法等内容可以点击本文相关文章下的各个链接,本文只把电路图中常出现的各种符号重述一遍,希望初学者熟悉它们,并记住不忘。 电阻器与电位器(什么是电位器) 符号详见图 1 所示,其中( a )表示一般的阻值固定的电阻器,( b )表示半可调或微调电阻器;( c )表示电位器;( d )表示带开关的电位器。电阻器的文字符号是“ R ”,电位器是“ RP ”,即在 R 的后面再加一个说明它有调节功能的字符“ P ”。

高等数学应用案例讲解

高等数学应用案例案例1、如何调整工人的人数而保证产量不变 一工厂有x名技术工人和y名非技术工人,每天可生产的产品产量为 , (=(件) f2 ) x x y y 现有16名技术工人和32名非技术工人,如何调整非技术工人的人数,可保持产品产量不变? 解:现在产品产量为(16,32)8192 f=件,保持这种产量的函数曲线为y (= x f。对于任一给定值x,每增加一名技术工人时y的变化量即为, 8192 ) dy。而由隐函数存在定理,可得 这函数曲线切线的斜率 dx 所以,当增加一名技术工人时,非技术工人的变化量为 dy。 当16,32 ==时,可得4-= x y dx 因此,要增加一个技术工人并要使产量不变,就要相应地减少约4名非技术工人。 下面给出一个初等数学解法。令 c:每天可生产的产品产量; x;技术工人数; y;非技术工人数; x?;技术工人增加人数; y?;在保持每天产品产量不变情况下,当技术工人由16名增加到17名时,非技术人员要增加(或减少)的人数。 由已知列方程:

(1)当技术工人为16名,非技术工人为32名时,每天的产品产量为c ,则有方程: c y x =?020 (1) (2)当技术工人增加了1名时,非技术工人应为(y y ?+0)名,且每 天的产品产量为c ,则有方程: c y y x x =?+??+)()(020 (2) 联立方程组(1)、(2),消去c 得: 即 [] 002020)/(y y x x x y -??+=????????+--=20200)(1x x x y 代入x y x ?,,00,得:46.3-≈-≈?y 名,即减少4名非技术工人。 比较这两种解法我们可以发现,用初等数学方法计算此题的工作量很大,究其原因,我们注意到下面之展开式: 从此展开式我们可以看到,初等数学方法不能忽略掉高阶无穷小: 0)x ( )1(31 04120→????? ???-+???? ???--∞=-∑n n n x x n x x (3) 而高等数学方法却利用了隐函数求导,忽略掉高阶无穷小(3),所以计算较容易。

继电器控制电路模块及原理讲解

继电器控制电路模块及原理讲解 发布: 2011-9-8 | 作者: —— | 来源:huangguohai| 查看: 564次| 用户关注: 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的CMOS集成块电路在电子爱好者认识电路知识的的习惯中,总认为CMOS 集成块本身不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但实际上,部分CMOS集成块不仅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而且工作还非常稳定可靠。本实验中所用继电器的型号为JRC5M-DC12V微型密封的继电器(其线圈电阻为750Ω)。现将CD4066CMOS集成块带动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如下:CD4066是一个四双向模拟开关,集成块SCR1~SCR4为控制端,用于控制四双向模拟开关的 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的CMOS集成块电路 在电子爱好者认识电路知识的的习惯中,总认为CMOS集成块本身不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但实际上,部分CMOS集成块不仅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而且工作还非常稳定可靠。本实验中所用继电器的型号为JRC5M-D C12V微型密封的继电器(其线圈电阻为750Ω)。现将CD4066CMOS集成块带动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如下: CD4066是一个四双向模拟开关,集成块SCR1~SCR4为控制端,用于控制四双向模拟开关的通断。当SCR1接高电平时,集成块①、②脚导通,+12V→K1→集成块①、②脚→电源负极使K1吸合;反之当SCR1输入低电平时,集成块①、②脚开路,K1失电释放,SC R2~SCR4输入高电平或低电平时状态与SCR1相同。 本电路中,继电器线圈的两端均反相并联了一只二极管,它是用来保护集成电路本身的,千万不可省去,否则在继电器由吸合状态转为释放时,由于电感的作用线圈上将产生较高的反电动势,极容易导致集成块击穿。并联了二极管后,在继电器由吸合变为释放的瞬间,线圈将通过二极管形成短时间的续流回路,使线圈中的电流不致突变,从而避免了线圈中反电动势的产生,确保了集成块的安全。 低电压下继电器的吸合措施

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版课程讲解函数的极限

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版课程讲解函数的极限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课次序号:03 一、课 题:§函数的极限 二、课 型:新授课 三、目的要求:1.理解自变量各种变化趋势下函数极限的概念; 2.了解函数极限的性质. 四、教学重点:自变量各种变化趋势下函数极限的概念. 教学难点:函数极限的精确定义的理解与运用.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启发式教学,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六、参考资料:1.《高等数学释疑解难》,工科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高等数学教与学参考》,张宏志主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七、作业:习题1–31(2),2(3),3,6 八、授课记录: 九、 授课 效果分析: 第三节函数的极限 复习 1.数列极限的定义:lim 0,N,N n n n x a n x a εε→∞ =??>?>-<当时, ; 2.收敛数列的性质:唯一性、有界性、保号性、收敛数列与其子列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今天我们学习应用上更为广泛的函数的极限.与数列极限不同的是,对 于函数极限来说,其自变量的变化趋势要复杂的多. 一、x →∞时函数的极限 对一般函数yf (x )而言,自变量无限增大时,函数值无限地接近一个常数的情形与数列极限类似,所不同的是,自变量的变化可以是连续的. 定义1若?ε>0,?X >0,当x >X 时,相应的函数值f (x )∈U (A ,ε)(即|f (x )A |<ε),则称x →∞时,f (x )以A 为极限,记为lim x →+∞ f (x )A . 若?ε>0,?X >0,当x <X 时,相应的函数值f (x )∈U (A ,ε)(即|f (x )A |<ε),则称

开关电源入门必读:开关电源工作原理超详细解析

开关电源入门必读:开关电源工作原理超详细解析 第1页:前言:PC电源知多少 个人PC所采用的电源都是基于一种名为“开关模式”的技术,所以我们经常会将个人PC电源称之为——开关电源(Sw itching Mode P ow er Supplies,简称SMPS),它还有一个绰号——DC-DC转化器。本次文章我们将会为您解读开关电源的工作模式和原理、开关电源内部的元器件的介绍以及这些元器件的功能。 ●线性电源知多少 目前主要包括两种电源类型:线性电源(linear)和开关电源(sw itching)。线性电源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127 V或者220V市电通过变压器转为低压电,比如说12V,而且经过转换后的低压依然是AC交流电;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二极管进行矫正和整流,并将低压AC交流电转化为脉动电压(配图1和2中的“3”);下一步需要对脉动电压进行滤波,通过电容完成,然后将经过滤波后的低压交流电转换成DC直流电(配图1和2中的“4”);此时得到的低压直流电依然不够纯净,会有一定的波动(这种电压波动就是我们常说的纹波),所以还需要稳压二极管或者电压整流电路进行矫正。最后,我们就可以得到纯净的低压DC直流电输出了(配图1和2中的“5”) 配图1:标准的线性电源设计图

配图2:线性电源的波形 尽管说线性电源非常适合为低功耗设备供电,比如说无绳电话、PlayStation/W ii/Xbox等游戏主机等等,但是对于高功耗设备而言,线性电源将会力不从心。 对于线性电源而言,其内部电容以及变压器的大小和AC市电的频率成反比:也即说如果输入市电的频率越低时,线性电源就需要越大的电容和变压器,反之亦然。由于当前一直采用的是60Hz(有些国家是50Hz)频率的AC市电,这是一个相对较低的频率,所以其变压器以及电容的个头往往都相对比较大。此外,AC市电的浪涌越大,线性电源的变压器的个头就越大。 由此可见,对于个人PC领域而言,制造一台线性电源将会是一件疯狂的举动,因为它的体积将会非常大、重量也会非常的重。所以说个人PC用户并不适合用线性电源。 ●开关电源知多少 开关电源可以通过高频开关模式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对于高频开关电源而言,AC输入电压可以在进入变压器之前升压(升压前一般是50-60KHz)。随着输入电压的升高,变压器以及电容等元器件的个头就不用像线性电源那么的大。这种高频开关电源正是我们的个人PC以及像VCR录像机这样的设备所需要的。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开关电源”其实是“高频开关电源”的缩写形式,和电源本身的关闭和开启式没有任何关系的。 事实上,终端用户的PC的电源采用的是一种更为优化的方案:闭回路系统(closed loop system)——负责控制开关管的电路,从电源的输出获得反馈信号,然后根据PC的功耗来增加或者降低某一周期内的电压的频率以便能够适应电源的变压器(这个方法称作PW M,Pulse W 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所以说,开关电源可以根据与之相连的耗电设备的功耗的大小来自我调整,从而可以让变压器以及其他的元器件带走更少量的能量,而且降低发热量。 反观线性电源,它的设计理念就是功率至上,即便负载电路并不需要很大电流。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所有元件即便非必要的时候也工作在满负荷下,结果产生高很多的热量。 第2页:看图说话:图解开关电源 下图3和4描述的是开关电源的PW M反馈机制。图3描述的是没有PFC(P ow er Factor Correction,功率因素校正)电路的廉价电源,图4描述的是采用主动式PFC设计的中高端电源。 图3:没有PFC电路的电源 图4:有PFC电路的电源 通过图3和图4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不同之处:一个具备主动式PFC电路而另一个不具备,前者没有110/220V转换器,而且也没有电压倍压电路。下文我们的重点将会是主动式PFC电源的讲解。

(完整版)子网划分与VLAN技术详解

子网划分与VLAN技术详解 子网划分 子网划分定义:Internet组织机构定义了五种IP地址,有A、B、C三类地址。A类网络有126个,每个A类网络可能有16777214台主机,它们处于同一广播域。而在同一广播域中有这么多结点是不可能的,网络会因为广播通信而饱和,结果造成16777214个地址大部分没有分配出去。可以把基于类的IP网络进一步分成更小的网络,每个子网由路由器界定并分配一个新的子网网络地址,子网地址是借用基于类的网络地址的主机部分创建的。划分子网后,通过使用掩码,把子网隐藏起来,使得从外部看网络没有变化,这就是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 RFC 950定义了子网掩码的使用,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的2进制数,其对应网络地址的所有位置都为1,对应于主机地址的所有位都置为0。由此可知,A类网络的默认子网掩码是255.0.0.0,B类网络的默认子网掩码是255.255.0.0,C类网络的默认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将子网掩码和IP地址按位进行逻辑“与”运算,得到IP地址的网络地址,剩下的部分就是主机地址,从而区分出任意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子网掩码常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我们还可以用网络前缀法表示子网掩码,即“/<网络地址位数>”。如138.96.0.0/16表示B类网络138.96.0.0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0。 路由器判断IP 子网掩码告知路由器,地址的哪一部分是网络地址,哪一部分是主机地址,使路由器正确判断任意IP地址是否是本网段的,从而正确地进行路由。例如,有两台主机,主机一的IP 地址为222.21.160.6,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主机二的IP地址为222.21.160.73,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现在主机一要给主机二发送数据,先要判断两个主机是否在同一网段。 主机一 222.21.160.6即: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0000110 255.255.255.192即: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按位逻辑与运算结果为: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0000000 主机二 222.21.160.73 即: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1001001 255.255.255.192即: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按位逻辑与运算结果为: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1000000 两个结果不同,也就是说,两台主机不在同一网络,数据需先发送给默认网关,然后再发送给主机二所在网络。那么,假如主机二的子网掩码误设为255.255.255.128,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让我们将主机二的IP地址与错误的子网掩码相“与”: 222.21.160.73 即: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1001001 255.255.255.128即: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 结果为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0000000 这个结果与主机一的网络地址相同,主机一与主机二将被认为处于同一网络中,数据不

修辞手法的讲解

小升初修辞手法 ★小学阶段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对偶、引用、双关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比的修辞手法。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仿佛像……似的如同成了宛如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例句: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比喻一般分为三种:明喻、暗喻、借喻。 (1)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如:共产党像太阳。 (2)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如:弟弟成了泥了。 (3)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例:在阳光的照耀下,漫山的山茶花仿佛千万颗红星在闪闪发光。 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有趣。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朱自清 拟人有两种类型:一是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描写。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二是人直接同事物说话。如: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例:淘气的小闹钟每天准时把我叫醒。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是一种对事物作"言过其实"的描述的修辞手法。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例句: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子网的划分经典例题解析

1个C类地址,地址段为192.168.8.0/24,划分8个子网主机数5,5,13,25,24,26,48,50。请划分子网和子网掩码? 首先明确一点,子网中最大主机数都是2的倍数,因为是【0000 0000】--【1111 1111】,所以一个子网的最大主机个数为2,4,8,16,32,64,128……(就是2的1次方,2的2次方,以此类推) 明白上面一点后按照题目要求,找到题目中主机数与上述最大主机数最接近的两个中较大的一个: 举例说,48这个主机数,和他最接近的应该是32和64,那么我们要取64就可以了。(如果比他小,那岂不是这48个主机要分成两个子网了么) 按照上面的方法,列出题目中给出主机数对应的最大主机数对照表 对照上述表格可以看出,A-F把最大子网数相加为128,G-H相加也是128,刚好是256/2的结果 所以首先要分成两个大的子网128个主机一个子网 192.168.8.0000 0000 192.168.8.0/25 192.168.8.1000 0000 192.168.8.128/25 那G和H就好办了,64=128/2,所以G和H就是上面两个子网任意取其中一个,再分成一半分别给G和H就好了比如我们取第一行192.168.8.0/25段给G和H: G:192.168.8.0000 0000 192.168.8.0/26 H:192.168.8.0100 0000 192.168.8.64/26 剩下的就是A-F了 A+B+C的子网数是32,和DEF的子网数相等,这样就是4个32主机数的子网了 所以,我们把上面第二行的子网192.168.8.128/25再分成4个32主机数的子网好了 4个子网,就是要有4中变化,用二进制表示就00 ,01,10,11 ;所以,4个子网如下 A-C:192.168.8.1000 0000 192.168.8.128/27 D: 192.168.8.1010 0000 192.168.8.160/27

高等数学基础例题讲解

第1章 函数的极限与连续 例1.求 lim x x x →. 解:当0>x 时,0 00lim lim lim 11x x x x x x x + ++ →→→===, 当0

最新高等数学(上)重要知识点归纳讲解学习

高等数学(上)重要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 一、极限的定义与性质 1、定义(以数列为例) ,,0lim N a x n n ?>??=∞ →ε当N n >时,ε<-||a x n 2、性质 (1) )()()(lim 0 x A x f A x f x x α+=?=→,其中)(x α为某一个无穷小。 (2)(保号性)若0)(lim 0 >=→A x f x x ,则,0>?δ当),(0δx U x o ∈时,0)(>x f 。 (3)*无穷小乘以有界函数仍为无穷小。 二、求极限的主要方法与工具 1、*两个重要极限公式 (1)1sin lim =??→? (2)e =? +? ∞ →?)11(lim 2、两个准则 (1) *夹逼准则 (2)单调有界准则 3、*等价无穷小替换法 常用替换:当0→?时 (1)??~sin (2)??~tan (3)??~arcsin (4)??~arctan (5)??+~)1ln( (6)?-?~1e (7)221 ~cos 1??- (8)n n ?-?+~11

4、分子或分母有理化法 5、分解因式法 6用定积分定义 三、无穷小阶的比较* 高阶、同阶、等价 四、连续与间断点的分类 1、连续的定义* )(x f 在a 点连续 )()()()()(lim 0lim 0 a f a f a f a f x f y a x x ==?=?=??-+→→? 2、间断点的分类?? ?? ? ? ?????????? ?其他震荡型(来回波动) ) 无穷型(极限为无穷大第二类但不相等)跳跃型(左右极限存在可去型(极限存在) 第一类 3、曲线的渐近线* a x x f A y A x f a x x =∞===→∞ →则存在渐近线:铅直渐近线:若则存在渐近线:水平渐近线:若,)(lim )2(,)(lim )1( 五、闭区间连续函数性质 1、最大值与最小值定理 2、介值定理和零点定理

语文各种修辞手法的详解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的详解 修辞方法不只是小学语文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而且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作文这一重要的知识,所以绝 不能忽视。 什么是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语文中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对比、反复、双关、引用、反语、联想、通感、顶真、互文、回环、移情、拈连、象征、寄寓(寄托),呼告等。 常用的八种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

一、比喻: 1、什么是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其中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可分为强喻,弱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2、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 (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常见的比喻词 主要有: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 3、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4、典型例句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山水)》 (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拟人: 1、什么是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2、判断要点: 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3、拟人的作用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将什么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4、典型例句 (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高等数学试题及答案讲解

《高等数学》 一.选择题 1. 当0→x 时,)1ln(x y +=与下列那个函数不是等价的 ( ) A)、x y = B)、x y sin = C)、x y cos 1-= D)、1-=x e y 2. 函数f(x)在点x 0极限存在是函数在该点连续的( ) A )、必要条件 B )、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无关条件 3. 下列各组函数中,)(x f 和)(x g 不是同一函数的原函数的有( ). A)、()()() 222 1 ,21)(x x x x e e x g e e x f ---=-= B) 、(( )) ()ln ,ln f x x g x x ==- C)、()()x x g x x f --=-=1arcsin 23,12arcsin )( D)、()2 tan ,sec csc )(x x g x x x f =+= 4. 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2ln 2x x x dx C =+? B )、sin cos tdt t C =-+? C )、 2arctan 1dx dx x x =+? D )、2 11 ()dx C x x -=-+? 5. 下列等式不正确的是( ). A )、 ()()x f dx x f dx d b a =??????? B )、()()()[]()x b x b f dt x f dx d x b a '=???? ??? C )、()()x f dx x f dx d x a =??????? D )、()()x F dt t F dx d x a '=???? ??'? 6. 0 ln(1)lim x x t dt x →+=?( ) A )、0 B )、1 C )、2 D )、4 7. 设bx x f sin )(=,则=''?dx x f x )(( ) A )、 C bx bx b x +-sin cos B ) 、C bx bx b x +-cos cos C )、C bx bx bx +-sin cos D )、C bx b bx bx +-cos sin

详细讲解MOS管工作原理

详细讲解MOSFET管驱动电路 在使用MOS管设计开关电源或者马达驱动电路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考虑MOS的导通电阻,最大电压等,最大电流等,也有很多人仅仅考虑这些因素。这样的电路也许是可以工作的,但并不是优秀的,作为正式的产品设计也是不允许的。 下面是我对MOSFET及MOSFET驱动电路基础的一点总结,其中参考了一些资料,非全部原创。包括MOS管的介绍,特性,驱动以及应用电路。 1,MOS管种类和结构 MOSFET管是FET的一种(另一种是JFET),可以被制造成增强型或耗尽型,P沟道或N沟道共4种类型,但实际应用的只有增强型的N沟道MOS管和增强型的P沟道MOS管,所以通常提到NMOS,或者PMOS指的就是这两种。 至于为什么不使用耗尽型的MOS管,不建议刨根问底。 对于这两种增强型MOS管,比较常用的是NMOS。原因是导通电阻小,且容易制造。所以开关电源和马达驱动的应用中,一般都用NMOS。下面的介绍中,也多以NMOS为主。 MOS管的三个管脚之间有寄生电容存在,这不是我们需要的,而是由于制造工艺限制产生的。寄生电容的存在使得在设计或选择驱动电路的时候要麻烦一些,但没有办法避免,后边再详细介绍。 在MOS管原理图上可以看到,漏极和源极之间有一个寄生二极管。这个叫体二极管,在驱动感性负载(如马达),这个二极管很重要。顺便说一句,体二极管只在单个的MOS管中存在,在集成电路芯片内部通常是没有的。 2,MOS管导通特性 导通的意思是作为开关,相当于开关闭合。

NMOS的特性,Vgs大于一定的值就会导通,适合用于源极接地时的情况(低端驱动),只要栅极电压达到4V或10V就可以了。 PMOS的特性,Vgs小于一定的值就会导通,适合用于源极接VCC 时的情况(高端驱动)。但是,虽然PMOS可以很方便地用作高端驱动,但由于导通电阻大,价格贵,替换种类少等原因,在高端驱动中,通常还是使用NMOS。 3,MOS开关管损失 不管是NMOS还是PMOS,导通后都有导通电阻存在,这样电流就会在这个电阻上消耗能量,这部分消耗的能量叫做导通损耗。选择导通电阻小的MOS管会减小导通损耗。现在的小功率MOS管导通电阻一般在几十毫欧左右,几毫欧的也有。 MOS在导通和截止的时候,一定不是在瞬间完成的。MOS两端的电压有一个下降的过程,流过的电流有一个上升的过程,在这段时间内,MOS管的损失是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叫做开关损失。通常开关损失比导通损失大得多,而且开关频率越快,损失也越大。 导通瞬间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很大,造成的损失也就很大。缩短开关时间,可以减小每次导通时的损失;降低开关频率,可以减小单位时间内的开关次数。这两种办法都可以减小开关损失。 4,MOS管驱动 跟双极性晶体管相比,一般认为使MOS管导通不需要电流,只要GS电压高于一定的值,就可以了。这个很容易做到,但是,我们还需要速度。 在MOS管的结构中可以看到,在GS,GD之间存在寄生电容,而MOS管的驱动,实际上就是对电容的充放电。对电容的充电需要一个电流,因为对电容充电瞬间可以把电容看成短路,所以瞬间电流会比较大。选择/设计MOS管驱动时第一要注意的是可提供瞬间短路电流的大小。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详细讲解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详细讲解 1、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去表现抽象的、难懂 的、人们少见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由本体、比喻词、喻体三部分构成。本体和喻体两种事物之间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 似之处但又不同类,比喻词常用的有“好像、像……一样(似的)、仿佛、是、成了”等。 例:在阳光的照耀下,漫山的山茶花仿佛千万颗红星在闪闪发光。 2、拟人:就是把人以外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像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做人的动 作。 nyp内环式高粘度泵 例:淘气的小闹钟每天准时把我叫醒。 3、排比:就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相同或意思相关,字数大致相等,语气一 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一般有相同的字眼为标志。) 例: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作文。NYP转子泵 4、夸张: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形态、特征、作用进行扩大或缩小来 描述。例:在巴掌大的监狱里,同志们照常锻炼身体。 5、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无疑而问,不需回答。多 用“难道、怎能、怎么”等词作反问词。 例:(1)作为一个小学生,怎能不努力学习呢?高粘度齿轮泵 6、设问:就是有针对性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把自己的看法谈出来。实际上就是自问自 答。 例:我能被中条山的风吓倒吗?不能,绝对不能。 7、对偶: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反的两组句子组成对句的一种修辞 方法。(对联一般采用对偶的写法,还有一些古诗句也运用了对偶的写法。)例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LC型罗茨泵

划分子网例题详细解析

划分子网例题详细解析 例题一、IPv4地址位202.112.14.137 ,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224,所在的子网的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是什么。 分析:根据子网掩码255.255.255.224得出该子网的主机ID分布在IPv4 的最后一个字节里, 各个地址块的大小为:1 (256-255).1(256-255).1(256-255).32(256-224) 而起着关键作用的是包含主机ID中的第一个字节,包含主机ID 的是第四个字节,地址块是32,可以知道各个网段该字节的取值范围为:0 - 31 、32-63、64-95、96-127、128-159……而202.112.14.137在第5个网段上,202.112.14.128 202.112.14.159 广播地址:202.112.14.159 网络地址:202.112.14.128 例题二、有一个IP地址范围10001100 00010001 10101010 0~255,这是一个B类IP地址,可以表示2的16次方台主机,现将该IP地址分给4个子公司,a公司有8000台电脑,b公司有1600台电脑,c公司有2700台电脑,d公司有6000台电脑,请问怎样分配,请给出每个公司的mask地址。 从大到小一个一个切,2的10次方是1024,10位主机号的子网容纳主机=1024-2=1022个,依次类推,容纳8000台的要13位主机号,容纳6000的也要13位主机号,容纳2700的要12位主机号,

容纳1600的要12位主机号。 如果允许全0和全1子网的话,B类可以划分为8个13位主机号的子网。取第一个和第二个子网给8000和6000,再取第三个子网划分为2个12位主机,分别给2700和1600的就OK了。

《电路原理》练习题及详细解析答案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练习题 1-1说明题1-1图(a)、(b)中:(1)u、i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2)ui乘积表示什么功率? (3)如果在图(a)中u>0、i<0;图(b)中u>0、i>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a)(b) 题1-1图 解:(1)题1-1图(a),u、i在元件上为关联参考方向。题1-1图(b)中,u、i在元件上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2)题1-1图(a)中,P=ui表示元件吸收的功率。题1-1图(b)中,P=ui表示元件发出的功率。 (3)题1-1图(a)中,P=ui<0表示元件吸收负功率,实际发出功率。题1-1图(b)中,P=ui>0,元件实际发出功率。 1-4 在指定的电压u和电流i的参考方向下,写出题1-4图所示各元件的u和i的约束方程(即VCR)。 (a)(b)(c) (d)(e)(f) 题1-4图 解:(1)题1-4图(a)中,u、i为非关联参考方向,u=10×103i。(2)题1-4图(b)中u、i为非关联参考方向,u=-10i。 (3)题1-4图(c)中u与电压源的激励电压方向相同u= 10V。(4)题1-4图(d)中u 与电压源的激励电压方向相反u= -5V。(5)题1-4图(e)中i与电流源的激励电流方向相同i=10×10-3A。(6)题1-4图(f)中i与电流源的激励电流方向相反i=-10×10-3A。 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a)(b)(c) 题1-5图

解:题1-5图(a)中流过15V电压源的2A电流与激励电压15V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因此,电压源发出功率PU发=15×2W=30W; 2A电流源的端电压为UA=(-5×2+15)=5V, 此电压与激励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电流源吸收功率PI吸=5×2W=10W; 电阻消耗功率PR=I2R=22×5W=20W,电路中PU发=PI吸+PR功率平衡。 题1-5图(b)中电压源中的电流IUS=(2-5/15)A=-1A,其方向与激励电压关联,15V的电压源吸收功率PUS吸=15×(-1A)=-15W 电压源实际发出功率15W。 2A电流源两端的电压为15V,与激励电流2A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2A电流源发出功率PIS 发=2×15=30W 电阻消耗功率PR=152/5=45W,电路中PUS+PR=PIS发功率平衡。 题1-5图(c)中电压源折中的电流IUS=(2+15/5)A=5A方向与15V激励电压非关联,电压源发出功率PUS发=5×15=75W。 电流源两端的电压为15V,与激励电流2A为关联参考方向,电流源吸收功率PIS吸=2×15=30W, 电阻消耗功率PR=152/5=45W,电路中PUS发=PIS吸+PR功率平衡。 1-16 电路如题1-16图所示,试求每个元件发出或吸收的功率。 I 1 (a)(b) 题1-16图 解:题1-16图(a)中,应用KVL可得方程: -U+2×0.5+2U=0 解得: U=-1V 电流源电压U与激励电流方向为非关联,因此电流源发出功率为: PIS发=-1×0.5=-0.5W(实际吸收功率)。 电阻功率为: PR=0.52×2=0.5W VCVS两端的电压2U与流入电流方向关联,故吸收功率为 PUS吸=2U×0.5=-1W(实际发出功率)。 显然,PIS发=PUS吸+PR 题1-16图(b)中,在结点A应用KCL可得: I2=I1+2I1-3I1 再在左侧回路应用KVL可得: 2I1+3I1=2 解得: I1=0.4A 根据各电流、电压方向的关联关系,可知,电压源发出功率为: PUS发=2I1=0.8W CCCS发出功率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