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远志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_马菁菁

远志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_马菁菁

远志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_马菁菁
远志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_马菁菁

161

第11卷 第12期 2009 年 12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1 No. 12 Dec . ,2009

远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远志来源系

远志科(Polygalaceae),属远志属(Polygala),多年生草本植物细叶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d)或宽叶远志(P.sibirica L.)的干燥根,这类植物约有500种,分布于欧亚大陆和美洲的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有42种,8个变种,主要于我国的西南和华南地区,资源丰富。远志具有益智安神,祛痰消肿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等症。

1 化学成分研究1.1 皂苷类化合物

皂苷是远志属植物中含有的一类结构较为复

杂的成分,各种皂苷元结构见表1[2]。

表1 远志属植物中的皂苷元

结构类型

名 称

衍生皂苷数量Ⅰ

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

2β,23-二羟基齐墩果酸(bayogenin)

瓜子金皂苷元

2β-羟基-23-醛基齐墩

果酸(polygalagenin)

2β-羟基齐墩果酸

2β-羟基-23-羧基齐墩果

酸(medicagenic acid)

2-酮基-23-羧基齐墩果酸

原远志皂苷元

2β,3β,23-三羟基-28-羧基

-11,13(18)-齐墩果酸二烯

常春藤皂苷元

2β,3β-dihydroxy-24-nor olean-4

(23),12-dien-28 oic acid

23,27,29-三羟基齐墩果酸

11381215521121.2 口山酮类化合物

口山酮(xanthone),又称苯骈色原酮,具有利尿、抗菌、抗癌、抗抑郁等活性。现已从远志属的11

种植物中分离出80多种口山酮类化合物,主要为简单口山酮类化合物和口山酮糖苷两种形式存在,极个别以双口山酮苷存在。口山酮母核有8个可以取代的位置,但目前远志属植物中报道的口山酮取代基只有甲氧基、羟基、亚甲二氧基3种。

1.3 寡糖酯类化合物

远志属寡糖酯类成分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

代,Hamburger [3]首次报道了远志属植物中寡糖酯成分,其从革叶远志(P.chamcbuxus L.)中分离到3个新的寡糖酯类化合物。迄今为止,已发现本科的13种1变种植物中含有113余种不同的此类成分。

1.4 其他成分

国内外学者还分离出5脱水-D 山梨糖醇、N-乙酰基-D-葡萄糖胺、N9-甲酰基哈尔满、l-丁氧羰基β-咔啉、l-乙氧羰基-β-咔啉、l-甲氧羰基β-咔啉、perlolyrine、降哈尔满、哈尔满等生物碱类及3,4,5-三甲氧基桂皮酸、远志醇、细叶远志定碱、脂肪油、树脂、四氢非州防己胺等[4]。

2 药理作用研究2.1 祛痰止咳

董瑾等[5]发现远志提取物可促进气道黏液上皮细胞MUC5AC 的分泌而无刺激生成的作用,较长时

间的使用可使痰液减少。刘贤武等[6]

对远志及其蜜制品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镇咳、祛痰作用。

2.2 益智安神 抗衰老

闫明等[7]通过制造D-半乳糖致小鼠衰老模型,

发现远志提取物通过清除集体自由基,改善抗氧化

功能从而发挥抗衰老作用。张耀春等[8]

利用动物学习记忆计算机在线检测系统,采用东莨菪碱、亚硝酸钠、最大电休克和自然衰老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

远志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马菁菁,刘 斌,罗跃娥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天津 300222)

收稿日期:2009-05-06

作者简介:马菁菁(1981-)女,天津市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药学。通讯作者:刘斌(1961-),男,硕士生导师,博士。

摘 要:综述了近年来远志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对其前景进行展望,为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远志;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中图分类号:R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09) 12- 0161- 02

Advances in Study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Polygala

Ma Jing-jing,LIU Bin,LUO Yue-e

(Tianjin Medical College,Tianjin 300222, China)

Abstract:

It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present research of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 activities of Polygalaspecies,so that we can mak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Key words:Polygala;Chemical 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11卷

模型发现:远志提取物能够在学习的多个阶段改善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黄芳等[9]对开心散各有效成分降低LPO的研究,发现其中远志起主要作用。陈晓明等[10]应用三等分辐射式明暗辨别模型,发现远志提取物有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和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作用。马立本等[11]应用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远志提取物对氢溴酸东莨菪碱所致记忆障碍、戊巴比妥钠所致方向辨别障碍及脑血流量的影响,发现其能显著改善智力障碍和增加脑血流量。陈勤等[12]在大鼠右侧基底核区定向注射凝聚态Aβ1-40和鹅膏蕈氨酸建立AD模型,发现远志皂苷对Aβ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薛薇等[13]从远志三萜式皂苷中分离得到的单体PTM-16可改善东莨菪碱模型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

2.3 对心血管 平滑肌作用

郭健龙等[14]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发现远志皂苷可以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机制可能和抗氧自由基自由基的形成有关。徐敬东等[15]用Biolap410生物机能仪对未孕大鼠子宫平滑肌电活动进行记录,发现远志对大鼠子宫平滑肌电活动增强作用主要通过H1受体、L型钙通道、α受体发挥作用,也与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有关,而与M受体无关。鲍荟竹等[16]对生远志及其皂苷与蜜远志对家兔离体十二指肠平滑肌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发现生远志及其所含的总皂苷对家兔离体肠平滑肌运动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机制可能系其与乙酰胆碱、组胺竞争,阻断M、H受体以及直接抑制肠肌兴奋有关,且其抑制作用是不可逆的。蜜远志对正常肠肌运动有直接抑制作用,但显著小于生远志及其皂苷。

2.4 抗诱变 增强机体免疫力

温得中等[17]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中,发现远志具有抗诱变作用,即对遗传物质具有保护作用,并且能提高小鼠脾细胞对ConA的反应性,改善由CP所致的小鼠脾细胞ConA反应性降低,即远志能提高淋巴细胞功能。何勇等[18]发现黄花倒水莲提取物能显著增加小鼠的体重和显著增加小鼠胸腺重量及胸腺指数。

2.5 抑菌

申慧婷等[19]进行了实验室抗菌活性的研究,发现远志药在体外都有明显的抗结核分支杆菌的作用。潘晓茹[20]应用微量量热法测定了大肠杆菌在不同浓度的远志总皂苷液中生长的热功率—时间曲线,发现当远志总皂苷液浓度高时,大肠杆菌在指数生长期的生长速率常数明显降低,说明远志总皂苷液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2.6 催眠镇静 抗惊厥

王建等[21]采用自主活动试验与戊巴比妥协同催眠试验,发现蜜远志有镇静催眠作用显著且安全性高。文莉[22]用戊巴比妥那阈下剂量与远志各提取部位合用,发现远志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中枢有显著抑制作用。李浩飞等[23]采用戊四唑(PTZ)致小鼠惊厥模型对5种醇提物的抗惊厥活性进行考察,发现远志醇提物有抗惊厥作用最强。

2.7 抗抑郁

谢婷婷等[24]运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孤养造模使大鼠行为学及神经内分泌发生异常改变,引起抑郁状态,发现远志对此具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发挥抗抑郁作用。刘屏等[25]在药物诱发抑郁模型上发现3, 6'-二芥子酰基蔗糖有显著的抗抑郁活性,并且其抗抑郁活性与增强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能(NE)神经功能均有关。

2.8 其他

除此之外,远志还具有降血脂血压的作用[26]、抑制酒精吸收作用[27]、多巴胺受体活性[28]、耐缺氧[29]、保肝利胆[30]、抗癌[31]、镇痛[32]、抗凝血[33]以及戒烟等功效。

3 未来研究展望

关于远志的成分分析与药理活性已经有了比较详尽全面的研究成果,并且也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但是,目前的研究大部分限于一些粗提物或者为数不多的单体体外活性的筛选,而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研究。并且,皂苷类虽然作为远志的主要活性成分,也不能解释所有的药理活性,所以口山酮类和寡聚糖类的提取分离和药理活性已经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并且也已经证实了许多药理活性与其相关。这就说明了做为整体的药物,这些有效成分构成了有效成分群,协同发挥作用,而做为独立的个体它们的生理活性又各有偏重,这样就可以针对其各自的生理特性及结构特点采取有目的的选择性开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此外,目前益智安神药物的研发已迫在眉睫,远志在益智安神方面的功效由来有千年历史,但对于这一作用的研究却起步较晚,研究还在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入。

我国远志属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且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有必要对远志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进一步阐明其相关性。这不仅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也能为更合理、更有效地开发利用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M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08.

[ 2 ] 傅晶.远志属植物的皂苷类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 .

中草药,2007,37 ( 1 ):144-146.

[ 3 ] Hanjiro Ito,haruo Taniguchieta1. Xanthones and a cinnamicacid dervation from Polygala tennifolia[ J ] .Phytochemistry,1977,16:1614.

[ 4 ] 赵云生,严铸云,李占林,等. 远志属药用植物有效物质群结构特点及其生理活性[ J ] .中医药学刊,2005,23

( 8 ):1421-1423.

[ 5 ] 童瑾,周向东.代表性祛痰中药提取物对气道黏液上皮细胞黏蛋白的影响[ J ]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6,22 ( 2 ):33-35.

[ 6 ] 刘贤武,吴晖晖,王建.远志及其不同蜜炙品的镇咳祛痰作用对比研究[ J ]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 ( 12 ):2379-2380.

[ 7 ] 闫明,李萍.远志抗衰老作用研究[ J ] .实用药物与临床,2006,9 ( 1 ):22-23.

[ 8 ] 张耀春,王立为.远志提取物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J ]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 ( 15 ):1254-1257.

[ 9 ] 黄芳,黄子杰,汪家梨.开心散各组分体外抗脂质过氧化的研

162

163

第11卷 第12期 2009 年 12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1 No. 12 Dec . ,2009

五味是药性理论的核心之一,系指酸、苦、甘、

辛、咸5种基本的味道。长期以来用五味概括药物的某些功能特点,解释药物的奏效原理,指导临床正确用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向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但中药的“味”实际上并不止这5种,还有淡味和涩味。淡味可以归入甘味,涩味可以归入酸味,可见五味是5种最基本的味道,并因其已经成为习惯叫法,所以仍然称为五味。关于五味的记载和论述历代医家多有论述,中药五味的实质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历来都存在争议的话题。本文就怎样认识中药五味理论进行探讨。

《素问·藏气法时论》载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有学者考证此时药物的应用还处于质朴和简单的水平,认为《黄帝内经》中五味主要是从食物五味发展为药物五味,反映了药物发展的实践过

程[1]。成书于东汉时期的

《神农本草经》在《黄帝内经》五味理论的基础上正式指出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味。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将五味理论总结为“五味宜忌”,经过历代医家的补充完善才由食物的五味而发展为现在中药药性理论之一的五味理论。对五味理论的认识主要有3种。

1 药物口尝而得——真实滋味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一则“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虽然是传说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尝试药物,认识药物的实践活动。五味的本

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2],

是用最原始的方法——亲自口尝而得来的本来滋味。如苦参味苦,龙眼肉味甘,乌梅味酸,昆布味咸等,都是药物真实滋味的反应。

古代很多医家都认为口尝是确定药味的首选

对中药五味理论认识的探讨

关 开1,姜 楠2,田 原1

(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2)

摘 要:五味理论在中医药学理论和发展中有着积极的意义,也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但对五味理论的认识

上存在着很多争论。通过对口尝、功效推断、化学成分分析等五味认识方法的分析,探讨了中药五味理论的实质。从而说明在应用五味理论时,既要重视口尝的滋味,又要重视用功效来反推药物的五味,还能吸取现代的研究成果。这样互相补充,互相完善,才能把五味理论更好的应用到临床实践中。

关键词:中药;五味理论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09) 12- 0163- 02收稿日期:2009-06-20作者简介:关开(1971-),女,辽宁沈阳人,主管药师,主要从事中药鉴别及中药质量控制研究工作。

究[ J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13 ( 1 ):55-57.[ 10 ] 陈晓铭,谢王旬,孙晶晶,等.五味子与远志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和益智药效研究[ J ] .实用预防医学,2006,13 ( 4 ):807-809.[ 11 ]

马立本,汪付田,张晓明.远志提取物的促智作用研究[ J ] .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 ( 12 ):128-129.[ 12 ] 陈勤,高晨曦,葛礼浩.远志皂苷对脑定位注射Aβ1-40拟AD 大鼠脑内神经形态病理学变化的影响[ J ] .激光生物学报,2006,15 ( 3 ):295-298.[ 13 ] 薛薇,孙建栋,李博宇,等.远志皂苷单体PTM-16的促智作用及机制的初步研究[ J ] . 中国药理通讯,2008,25 ( 3 ):24.[ 14 ] 郭健龙,沈志斌.远志皂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J ] .黑龙江医药,2005,18 ( 4 ):263-264.

[ 15 ] 徐敬东.远志增强大鼠子宫平滑肌峰电活动实验研究[ 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5,21 ( 4 ):44-46.[ 16 ] 鲍荟竹,王建,吴晖晖,等.生远志及其皂苷与蜜远志对家兔离体肠平滑肌运动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J ]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 ( 2 ):257-259.[ 17 ] 温得中,张赫炎,朱玉琢,等.中草药远志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遗传物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淋巴细胞功能的增强作用[ J ] .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2 ( 1 ):71-73.[ 18 ] 何勇,李洪亮,卑占宇,等.黄花倒水莲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 J ]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26 ( 6 ):828-829.[ 19 ] 申慧亭,王跃丰.7种中药化学成分抗结核分支杆菌的实验室研究[ J ] .光明中医,2005,20 ( 3 ):44-45.

[ 20 ] 潘晓茹.远志总皂苷抑菌作用的微量量热法研究[ J ]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5,8:48-54.[ 21 ]

王建,翟燕,王晖晖,等.远志及其不同蜜灸品的镇静安神作

用对比研究[ J ] .实验研究,2007,39 ( 6 ):60-61.

[ 22 ] 文莉.远志抗焦虑部位的筛选[ J ]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6,13 ( 6 ):401-402.[ 23 ] 李浩飞,方明月.五种养心安神中药的抗惊厥作用初探[ J ] .

中国医药导报,2008,5 ( 28 ):19-20.[ 24 ] 谢婷婷,孙艳,王东晓,等.远志YZ 一50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血清CRHACTH 和COR 的影响[ J ] . 解放军药学学版,2008,24 ( 4 ):95-98.[ 25 ] 刘屏,王东晓,郭代红,等.远志3, 6'-二芥子酰基蔗糖在药物诱发抑郁模型上的药效评价[ J ] .中国药学杂志,2008,43 ( 18 ):1391-1394.

[ 26 ] 李良东,李洪亮,范小娜,等.黄花倒水莲提取物抗血脂作用的研究[ J ]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 ( 3 ):650.[ 27 ] 张若明,李经才.解酒天然药物研究进展[ J ] .化学合成,2002,10 ( 4 ):285-291.[ 28 ] 吴志军,欧阳明安,扬崇仁.黄花远志的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 J ] .云南植物研究,1999,21 ( 3 ):357-363.[ 29 ] 朱秋萍,李洪亮,范小娜.黄花倒水莲水提取物耐缺氧作用的研究[ J ]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7,27 ( 4 ):510-511.[ 30 ] 王小丽,黄真,江丽霞.黄花倒水莲提取物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J ]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 ( 6 ):1320-1321.[ 31 ] 李聪,欧阳明安,汪汉卿.黄花远志黄花皂苷D 的二维核磁共振谱研究[ J ] .波谱学杂志,2000,17 ( 1 ):41—46.[ 32 ] 胡利红,覃章兰.咕吨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理活性[ J ] .化

学合成,2002,10 ( 4 ):

285—291.[ 33 ]

张耀春,王立为.远志药理研究进展[ J ]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4,19 ( 2 ):59-63.

茯苓药理作用

茯苓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摘要: 茯苓这味药是个运用及其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类药物配伍不管寒热温湿都能发挥它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茯苓的产地,影响其质量的因素,主要功效和成分的现代研究(如茯苓素的利尿作用、茯苓多糖的对免疫功能的作用、对胃肠道菌群的影响、抗肿瘤、抗衰老的作用等)。 关键词:茯苓,利尿,镇静,茯苓多糖,茯苓素,三萜类。 1. 茯苓的基本概况: §茯苓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主产于安徽河南等地,以云南的产品质量最佳。主要含有茯苓多糖、纤维素、β—茯苓聚糖等多糖类、茯苓酸等三萜类、各种脂肪酸类等。茯苓性味甘淡,主要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主要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临床上利水渗湿常与猪苓、泽泻配伍;健脾和胃常与白术人参相配;宁心安神常与黄芪、当归、远志等配伍 。 2. 影响茯苓质量的因素: §2.1自然影响因素:经调查发现茯苓的野生资源濒临灭绝,现在主要是人工的栽培,故远远其功效要远远不足于古代时候的茯苓;茯苓对生长的生态环境相当密切,如海拔、温度、湿度、土壤等等,而现在却对环境不那么重视;在栽培中其菌种的选择上差异很大,各地没有一个标准[ 2 ]。 §2.2炮制:不同炮制方法炮制成的茯苓中的总糖及多糖的含量差异有显著性,其中总糖及多糖的含量从高到底的顺序依次为米汤制>明矾米汤制>土炒>朱砂制2>朱砂制1>生品。与生品相比较,茯苓经过炮制后,其总糖及多糖含量呈显著性增加的趋势[ 3 ]。 3. 药理作用: 3.1利尿作用: §3.1.1 其中茯苓素是起利尿的主要成分,可对Na+-k+-ATP酶和细胞中总ATP酶显著激活和茯苓素具有好醛固酮及其拮抗剂相似的功效。茯苓的利尿作用于实验动物的种属、清醒度或麻醉、急性或慢性实验以及生理状态的不同又密切关系。慢性实验明显利尿,急性不明显。对健康的人不具有利尿作用,但可增加水肿患者的尿液排出。 §3.1.2茯苓的 K+排出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Na+/ K+较对照组降低,可能原因为茯苓促进Na+排泄与其中含 Na+量无关( 因其 Na+含量极低) ,而增加排泄与其所含大量钾盐有关。与袢利尿药呋塞米相比,茯苓的利尿作用较持久,由电解质紊乱所引起的乏力、心律失常、肠蠕动紊乱、倦怠、嗜睡、烦躁甚至昏迷等不良反应较少[ 4 ]。 §3.1.3 给兔耳缘静脉注射茯苓水煎醇沉液,能够更加直观的反应茯苓利尿效果,试验结果可见,1.5g/kg剂量组20min、30min内排尿量增加明显,2.5g/kg剂量组药效更为明显,排尿量在给药10分钟内迅速达到高峰,40min后利尿作用趋于平稳,但尿量仍远高于对照组水平,表明茯苓对家兔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并且存在一定程度的正向量效关系[ 5 ]。

艾叶的药理研究进展及开发应用

艾叶的药理研究进展及开发应用 作者:佚名科研信息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84 更新时间:2002-7-12 [关键词]:药理作用,制剂开发,临床应用 健康网讯: 艾叶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i.et Vant的叶。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具有浓烈香气,以湖北蕲州产者为佳,称蕲艾。春夏间花未开时采摘,晒干生用或炒炭用,捣绒为艾绒。苦辛温,归肝脾肾经。艾叶药用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中医别录》。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血,安胎,杀虫止痒等作用,用于虚寒出血,尤宜于崩瞩。本文就艾叶的药理作用、制剂开发与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作如下综述。 药理作用的研究 抗菌抗病毒作用大量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水浸剂,艾叶烟熏和艾叶油有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抗支原体作用。叶春枚等观察了艾烟熏的抑菌作用,发现艾烟熏20 min后可抑制金黄色葡球菌和乙型溶血型链球菌,熏30min 可抑制大肠杆菌,熏50min可抑制绿脓杆菌。曹仁烈等观察到艾叶水混浸剂(1:4)在试管内对堇立包毛癣菌、革兰氏黄癣菌、羊毛状小芽孢所菌、红色表皮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平喘、镇咳、祛痰作用药理实验证明艾叶有较好的平喘、镇咳、祛痰作用,其中尤以平喘作用量为显著。有研究表明艾叶油能直接松驰豚鼠气管平滑肌,且随剂量加大,作用亦增强。0.5mg/ml的作用强度与异丙肾上腺素0.125mg/ ml相当;也能对抗乙酰胆碱,氯化钡和组胶引起的气管收缩现象,并增加豚鼠肺灌流量。艾叶油不论灌胃,肌肉注射或气雾剂对豚鼠由组胺,乙酰胆碱,引起的药物性哮喘均有平喘作用。 止血与抗凝作用张学兰等人研究了炮制对艾叶主要成分及止血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艾叶加热地制后挥发性成分含量明显降低。炒炭或烘制后对小鼠的凝血及出血时间有显

茯苓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药用价值编辑 化学成份 茯苓-药用部分[2] 茯苓菌核含多种成份: 三萜类:茯苓酸(pachymic acid),16α-羟基齿孔酸(tumulosic acid)3β-羟基-7.9(11),24-羊毛甾三烯-21-酸 [3β-hydroxylanosta-7.9(11),24-TCMLIBien-21-oic acid],茯苓酸甲酯(pachymic acid methyl ester),16α-羟基齿孔酸甲酯(tumulosic acid methyl ester),7,9(11)-去氢茯苓酸甲酯[7,9(11)-dehydropachymic acid methyl ester],3β,16α-二羟基-7,9(11),24(31)-羊毛甾三烯-21-酸甲酯[3β,16α-dihydrox-ylanosta-7,9(11),24(31)-TCMLIBien-21-oic acid methyl ester],多孔菌酸C甲酯(polypenic acid C methyl ester),3-氢化松苓酸(TCMLIBametenloic acid),齿孔酸(eburicoic acid),去氢齿孔酸 (dehy-droeburicoic acid),茯苓新酸(poricoic acid)A、B、C、D、DM、AM,β香树醇乙酸(β-羟基-16α-乙酰氧基-7,9(11),24-羊毛甾三烯-21-酸[3β-hydroxy-16α-acetylosy-lanosta-7,9(11),24-TCMLIBien-21-oic acid]及7,9(11)去氢茯苓酸[7,9(11)-dehydropachymic acid]。 多糖:茯苓聚糖(pachy-man)、茯苓次聚(Pachymaran)及高度(1,3)、(1,6)、分支的β-D-葡聚糖H11(gluan H11)。其他尚含麦角甾醇(ergo-sterol),辛酸(caprylic aid),十一烷酸(undecanoic),月桂酸(lauric acid),十二碳酸酯(dodeceno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十二碳烯酸酯(dodecenoate),辛酸酸(caprylate)以及无机元素。 医学作用 1.多聚糖类主要为茯苓聚糖(pachyman),含量最高可达75%,为一种具有β(1→6)吡喃葡萄糖聚糖支链的β(1→3)吡喃葡萄糖聚糖,切断支链成β(1→3)葡萄糖聚糖,称茯苓次聚糖(pachymaran),常称为茯苓多糖(PPS),具抗肿瘤活性。羧甲基茯苓糖具免疫促进及抗肿瘤作用。[2]

精油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

艾草精油 艾草精油 - 简介 艾草精油是从艾草的叶子、茎的提取物,挤压法和溶剂提取法提炼萃取的挥发 性芳香物质。艾草精油未经稀释一般最好不要直接使用。精油的挥发性很强, 一旦接触空气就会很快挥发,也基于这个原因,精油必须用可以密封的瓶子储存,一旦开瓶使用,也要尽快盖回盖子。 艾草精油 - 功效 温灸养生在身体方面六大功效:温肌散寒、疏风解表;温经通络、活血散瘀; 温中活里、强脏壮腑;温阴补虚、回阳固脱;行气活血、消火化淤;平衡阴阳、保健防病。 面部皮肤方面:使老化细胞代谢,新细胞再生加强,淡化色斑,减少皱纹,使 肤色红润,延缓衰老。 眼部方面:可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睑下垂、皱纹、延缓眼部的松弛老化现象,使眼部恢复光彩。 面部温灸次序:额头--太阳穴--眼部(瞳子胶、承泣、四白)--脸颊--鼻翼--嘴周--颌 尖--颈部--耳周 温灸方试:以下向上打圈,上有力下无力。面部时间10分钟!眼部时间3分钟 身体方面:可疏通经络、和谐肝脏、平衡阴阳、调整生理机能、增强人体的免 疫力、强身健体。 腹部用精油按摩完之后进行温灸。温灸方式:用温灸棒在腹部来回滚动,再点 脐周穴点,(归来、气海、关元);时间:15分钟 艾草精油 - 适用范围 颈椎病,风湿类关节炎,肩周炎,骨质增生等痹症。 艾草精油 - 使用方法 打开瓶盖,即可使滚珠在疼痛的部位来回滚动,既起来按摩作用,活备效果更好。然后反复揉搓至吸收,揉擦二至三遍,配合艾灸,效果更好。 艾草精油 艾草精油的主治功效,理气血,温经脉,祛寒湿,止痛,抗菌,消炎,激励消 化腺,镇咳化痰,促循环,补气,提升免疫力 痛经:取本品5滴左右调和10ML植物油在下腹部进行按摩,可以温经脉促进 腹部血液循环,具有很好的通经效果,缓解由于宫寒引起的经痛问题(可在经期

淫羊藿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淫羊藿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淫羊藿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别名仙灵脾,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朝鲜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巫山淫羊藿的干燥地上部分,为我国传统补益中药。《本草纲目》记载:茎、叶入药,辛温无毒,有坚筋骨、益精气、补腰膝、强心力等作用。近年来关于淫羊藿的药理研究表明,淫羊藿具有多种药效功能,主要集中在免疫、内分泌、蛋白质合成和核酸代谢、心脑血管系统及抗肿瘤等方面,综述如下。 1 淫羊藿属植物的化学成分 淫羊藿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目前报道有74 种,主要为黄酮类,如淫羊藿苷、去氧甲基淫羊藿苷、β-去氢甲基淫羊藿素,其次为多糖、木脂素类、酚苷类、紫罗酮类、倍半萜类、苯乙醇苷类、生物碱类。另外还发现了胡罗卜苷、对羟基苯甲酸、异甘草素、甘草素、黄芪苷、山柰素、木樨草素、大黄素以及挥发油、蜡醇三十一烷、植物甾醇、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银杏醇、葡萄糖和果糖等。 2 药理作用研究 2.1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淫羊藿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调节体液免疫功能,有效成分主要为淫羊藿苷和淫羊藿多糖。葛林阜等[1]研究了淫羊霍苷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用药组的胸腺、脾脏重量明显高于用药前和对照组,且该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显著增强,小鼠红细胞C3b、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百分率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水平也明显增加,由此提示淫羊藿苷可增加小鼠免疫功能。李晓冰[2]证实淫羊藿苷对受辐射小鼠免疫功能恢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灌注3天可明显促进小鼠脾脏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和促进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第六天后可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作用。 2.2 对内分泌的作用:淫羊藿可明显促进幼年小老鼠附睾及精囊的发育,对离体培养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的基础分泌和环磷酸腺苷(cAMP)的生成也有促进作用,表现为性激素样作用。由此提示淫羊藿补肾壮阳作用可能与其直接刺激靶腺分泌激素有关。付杰等[3]应用125l放射免疫法,观察不同浓度的淫羊藿对家兔阴茎海绵体组织中环磷鸟苷(cGMP)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淫羊藿

茯苓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研究

茯苓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研究 曲汉卿田鑫程南针 (甘肃中医学院) 摘要:茯苓是一味利水渗注药。传统 用于脾胃气应所致的疾饮、水肿等证。 近年来发现有治疗肝炎、心悸、精神 分裂症,乙脑后遗症、失语、要幼儿 秋季腹泻、斑秃、胃痛等新用途。 现以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为材料, 对获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进行 了综述,以促进获菩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综述;茯苓;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的干燥菌核[1],收载于2005版中国药典,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宁心之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晕、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神农本草经》将茯苓列为上品,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代表方剂有四君子汤、五苓散、桂枝茯苓汤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2-3],茯苓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糖和三萜类成分,具有抑制肿瘤、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 1 .化学成分研究 1)茯苓糖 茯苓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茯苓糖(Pachymose),含量约为84. 2%,含β-茯苓聚糖(β-pachymose)、葡萄糖、蔗糖及果糖,硬烷(Albuminoid)含0. 68%,纤维素含2. 84%.有研究表明:茯苓聚糖的结构是50个β(1~3)结合的葡萄糖单位中有1个β(1~6)结合的葡萄糖基支链和1~2个β(1~6)结合的葡萄基间隔[4].β-茯苓聚糖并无抗肿瘤成分,但切除β(1~6)支链后,既可得到茯苓多糖.茯苓多糖经羧甲基化得到溶于水的茯苓羧甲基茯苓多糖(CMC),其中β-茯苓聚糖(β-Pachyman)为主成分, 2)茯苓素

茯苓素为一组小分子的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它以酸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中,有报道从云南文山产茯苓(Poria cocos)菌核的外表皮中,用乙酸乙酯提取的部分可分离到6个萜类化合物,含茯苓酸(Pachymic acid)、松苓酸(Pmicoic acid)、块苓酸(Tumulosic acid)、齿孔酸(Eburicoic acid)、松苓新酸等.茯苓素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癌活性,在体内还可拮抗醛固酮活性,另外,对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有诱导分化作用. 3)其他成分 茯苓含麦角甾醇、硬烷(Albuminoid)0. 68%,纤维素2. 84%,还有三萜类、辛酸、月桂酸、十二酸、组氨酸、胆碱、蛋白质、脂肪、酶、腺嘌呤、树胶等成分.胆碱可以增强和改善大脑机能.即茯苓多糖、茯苓糖为其主要活性成分,约占干燥品的93%,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的功能[5].茯苓多糖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可以提高人体抗病能力,起到防病、延缓衰老的作用,还可以促进细胞分裂,抗诱变、抗肿瘤,对肝炎、鼻咽癌和胃癌患者有一定的疗效[6].随着分离和测定技术的提高,中外学者已从茯苓中分离了3种化学骨架类型的羊毛甾三萜34个化合物,用化学方法合成了一些衍生物,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7] 2 药理作用 1)抗肿瘤作用 茯苓中多种成分均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国产茯苓菌核提取的茯苓素(Poriatin,三萜类混合物)体外对小鼠白血病L1210细胞的DNA有明显的不可逆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增强;对艾氏腹水癌、肉瘤S180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小鼠Lewis肺癌的转移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8].茯苓多糖与茯苓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一方面是直接细胞毒作用,真菌多糖能非特异地刺激网状内皮细胞和血液系统功能.另一方面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抑制肿瘤生长.主要通过4个途径来激活机体抗肿瘤的作用: 1)依赖宿主的免疫系统激活机体对肿瘤免疫监视系统(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杀伤肿瘤细胞. 2)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RNA的合成而实现其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 3)升高肿瘤细胞膜上的唾液(SA)含量. 4)能增强肝脏SOD活性而清除氧自由基[9].茯苓的抗癌作用大致有如下6个方面: 1)抗肿瘤作用,首先影响人体细胞的DNA,RNA及蛋白质生物合成作用,从而抑制细胞的生长繁殖,导致癌细胞死亡. 2)直接影响复制.

艾叶提取物的作用和 临床应用

艾叶提取物的作用和临床应用 李平前言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 Art emisia ar gyi Livl. et vant ) 的干燥叶, 其性味辛、苦、温, 归肝、脾、肾经。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除湿止痒、通经活络等功效【1】。临床上用以治疗少腹冷痛, 经寒不调, 宫冷不孕, 吐血, 衄血, 崩漏经多, 妊娠下血、消化道肿瘤、肺癌、甲状腺肿瘤、胰腺癌、外治皮肤瘙痒。该药用植物虽然在民间习用已有几千年历史, 但对艾蒿的药用成份进行科学分析和利用, 则始于近代。艾叶的药用功能来源于其中所含化学物质, 经研究艾蒿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黄酮、桉叶烷、三萜类及微量化学元素等。【2】本文仅就艾叶提取物在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主体 1化学成分研究 1.1 挥发油艾叶含挥发油(0.45-1.00) % ,从中鉴定出2 - 甲基丁醇、2- 己烯醛、三环萜、α-侧柏烯等60 种成分。从山东崂山产野生艾叶的挥发油中鉴定出34 种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有柠檬烯、α- 侧柏酮、α- 水芹烯和香茅醇等。又从全株的挥发油中分得水合樟烯、1 ,4 - 桉叶素、蒿属酮、辣薄荷酮和羽毛柏烯等32 个成分。1.2黄酮类成分 5 ,7 - 二羟基- 6 ,3′,4′- 三甲氧基黄酮、5 - 羟基- 6 ,7 ,3′4′- 四甲氧基黄酮、槲皮素和柚皮素等。

1.3 桉叶烷类成分柳杉二醇,魁蒿内酯,1 - 氧- 4β- 乙酰氧基桉叶- 2 ,11 (13) - 二烯- 12 ,8β内酯、1氧- 4α- 乙酰氧基桉叶- 2 ,11 (13) - 二烯- 12 ,8β- 内酯 1.4 三萜类成分α - 及β - 香树脂醇、无羁萜、α- 及β- 香树脂醇的乙酸酯、羽扇烯酮、粘霉烯酮、羊齿烯酮、24 -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酮、西米杜鹃醇和3β- 甲氧基- 9β,19 - 环羊毛甾- 23 ( E) 烯—25 ,26 -二醇。 1.5其它成分β- 谷甾醇、豆甾醇,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和反式的苯亚甲基丁二酸等。 2 药理作用研究 2.1 抗菌、抗病毒 艾蒿在体外对炭疽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艾叶的水浸剂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艾叶烟熏患处有明显抗菌作用, 使空气中菌落数减少, 完全抑制化脓菌的生长。艾叶烟熏对腺病毒、鼻病毒、疮疹病毒、流感病毒和腮腺炎病毒均有抑制作用【3】,刘巍等【4】将艾叶用水提取,用其水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证明艾叶水煎液对这5种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2.2 抗肿瘤 刘延庆等【5】采用MTT法观察艾叶的各种提取物对多种人癌细

华蟾酥毒基药理作用及剂型研究进展

华蟾酥毒基药理作用及剂型研究进展 (作者: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摘要】:华蟾酥毒基(Cinobufagin)是蟾酥中的一种单体,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目前对其功效研究颇多,剂型研究也较多,现对华蟾酥毒基药理作用及制剂研究状况进行简要总结,为制备高效实用的临床药物提供有益线索。 【关键词】华蟾酥毒基;药理;剂型;综述 Abstract : Cinobufagin is one monomer of toad venom ,with many bio ftiefficacy ;presently there ' s many studies on it ,so is dosage form ;nowit briefly sumsup its pharmacy function and dosage form research,to offer helpful clues for preparing high 拟effect and practical clinical drugs. Key words : Cinobufagin ; pharmaco; dosage form ;review 华蟾酥毒基(又名华蟾毒精,)是中药蟾酥中的一种蟾毒配基,是国家药典规定的中药蟾酥的质控成分,分子式为C26H34O,相对分子质量为442.54。是一种具有醚键的甾体化合物,难溶于水,体内半衰期短且分

布广泛,并具有较强的毒性。现对华蟾酥毒基药理作用及制剂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1华蟾酥毒基药理作用 1.1抗肿瘤作用及相关机制 (1)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华蟾酥毒基(Cino)对细胞膜有直接破坏作用,研究表明1X 10-7mol/L华蟾酥毒基能使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继而引起细胞器水肿变性进而死亡 :1]。(2)抑制血管生成作用。一定剂量的华蟾酥毒基能抑制毛细管样的网络形成。经图像分析仪定量检测,8nmol/L的Cino即可显著 抑制毛细管的生成,FCM分析可见血管内皮细胞阻滞于G2/M期,细胞增殖受到抑制。Cino能特异的预防小牛主动脉内皮(BAE细胞进入细胞循环的G0/G1期的通路,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从而抑制内皮细胞的增生]2]。(3)诱导肿瘤细胞凋亡。1X 10-6mol/L华蟾酥毒基可将肝癌细胞系SMMC7721和BEL以7402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降低进入S期的比例从而加速瘤细胞死亡,华蟾酥毒可以明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3]o Cino明显影响SMMC7721细胞S期DNA 含量及增殖指数,透射电镜观察显示:Cino作用后,可见成片的细 胞坏死,细胞凋亡,内质网肿胀、线粒体肿大呈空泡样,溶酶体增多等细胞结构改变。其中以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肝癌细胞(BEL拟7402)最为敏感]4]。(4)诱导肿瘤细胞分化,Cino低浓度时能有效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使肿瘤细胞形态和功能发生分化,从而抑制Na+-K+-

传统中药材淫羊藿的治病机理

传统中药材淫羊藿的治病机理 药理实验研究表明,传统中药淫羊藿能增加心脑血管血流量,促进造血功能、免疫功能,具有抗衰老、抗肿瘤等功效。 淫羊藿苷能显著增加家兔和狗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保护脑缺血损伤。其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主要是直接扩张脑血管的结果,其次与其钙通道的阻滞作用有关。淫羊藿总黄酮也能显著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并可选择性阻断离体及整体动物心肌β1受体,但对气管β2受体和血管平滑肌α受体无阻断作用。 淫羊藿灌胃可抑制家兔体外血栓形成,其抑制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可能和降低红细胞聚集性及降低全血粘度有关。淫羊藿总黄酮体外给药可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反应,可延长凝血酶原时间。 淫羊藿苷可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CSF样活性。CSF是促进人体或动物骨髓细胞增殖、分化、成熟及存活的一类糖蛋白,可促进机体造血并具有刺激诱导成熟细胞的功能,对机体造血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淫羊藿苷还可协同诱生IL-3和IL-6,而IL-3则可作用于骨髓多能干细胞,促进多种血细胞的分化增殖,IL-6亦可协同IL-3支持多能干细胞的增殖,因而可促进造血的功能。 淫羊藿多糖可使胸腺缩小,促进胸腺释放成熟细胞,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淫羊藿多糖皮下注射可提高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灌胃同样有效。淫羊藿苷也可显著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IL-2和TNF(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淫羊藿多糖能促进小鼠T细胞增殖,对B细胞也有刺激增殖的作用。此外,淫羊藿多糖尚能使小鼠胸腺和脾脏细胞合成IL-2增多,诱生IFN,还有可能诱生γ干扰素。 淫羊藿苷能使小鼠附睾及精囊腺增重。淫羊藿可以使氢化考的松所致睾丸酮及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的模型动物睾丸酮的含量有所增加,改善雄性动物性腺的损伤。淫羊藿对垂体-性腺系统的功能也有促进作用。淫羊藿的补肾助阳作用可能与其直接刺激靶腺分泌激素有关。 淫羊藿苷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同时,尚能影响细胞周期各时相分布的改变,凋亡率增高与S期细胞减少和G0/G1期细胞增多相关。淫羊藿苷能增强抗癌效应细胞(NK,LNK)的作用。淫羊藿总黄酮对荷瘤小鼠低下的细胞免疫功能和红细胞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恢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淫羊藿可抑制骨细胞功能,特别是使钙化骨形成增加,有“补骨”作用,对骨质疏松可能有防治效果。淫羊藿制剂可以从不同方面影响衰老机制,如影响细胞传代,延长生长期,调节免疫和分泌系统,改善机体代谢和各器官功能。此外,淫羊藿具有抗氧化作用,且对自然衰老动物下丘脑神经递质老年性变化有明显的延缓作用。

马钱子毒性及制剂技术减毒增效方法研究探讨

马钱子毒性及制剂技术减毒增效方法研究探讨 发表时间:2019-07-23T10:13:18.63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6期作者:王祯毓(曾用名:王红玲)韩俊云 [导读] 马钱子作为临床常用的一种中药,在风湿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痛以及麻木瘫痪等疾病中应用相对较为广泛, 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药学部 010010 摘要:马钱子作为临床常用的一种中药,在风湿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痛以及麻木瘫痪等疾病中应用相对较为广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因为马钱子比较容易产生中毒反应,因此在临床应用中有许多限制,因此对其进行减毒增效实验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针对马钱子的毒性、药理作用和通过制剂技术减毒增效的方法进行综述,为往后研究提供针对性的相关依据。 关键词:马钱子;制剂技术减毒增效;药理作用;毒性 马钱子主要分布于热带以及亚热带地区,别名又称士的宁树、番木鳖、苦实把豆儿等。马钱子在中医理论中最早记载于《本草纲目·卷十八》,后来被《中国药典》收载。性味苦,温;有大毒。归肝、脾经。功能主治于兴奋健胃,消肿毒以及凉血。主治食欲不振,四肢麻木,咽喉肿痛,瘫痪,痈疮肿毒,痞块等等。因大毒,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比较接近,安全范围相对来说较小,因此许多医生在临床治疗中避之不用,大大影响了其临床应用率[1]。 1 马钱子的化学成分 研究证明马钱子生物碱种类含量丰富,其主要成分为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其中士的宁为马钱子的主要成分,占其总生物碱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左右,除此之外,还含有一部分马钱子碱氮氧化物、16-羟基-α-可鲁勃宁、伪马钱子碱、异马钱子碱、异马钱子碱氮氧化物等等。非生物碱类主要成分为β-卡波林类、甾体以及萜类等等,除此之外还含有部分蛋白质以及脂肪油等。 2 马钱子药理作用 2.1 镇痛作用马钱子碱可以通过对患者脑部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和脑啡肽的含量进行提高来达到相应的镇痛效果,通过中枢以及外周这2个途径进行实现。马钱子碱单用的话,和吗啡一样,容易产生一定的镇痛耐受性。有研究资料指出,将此二者联合使用可以大大推迟其镇痛耐受性时间[3]。 2.2 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理作用士的宁是马钱子的一种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对中枢神经系统能够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脊髓反射作为其刺激过程的开始。治疗合理剂量下的士的宁可以缩短神经冲动的反射时间,提高其反射强度,刺激呼吸中枢的兴奋感,同时能够增强大脑皮层感觉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小剂量的士的宁还可以提高皮质兴奋过程以及听觉、嗅觉、味觉等感官功能。 2.3 抗炎作用马钱子在临床治疗中常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脊柱炎等治疗中,其在免疫性之类的疾病中应用相对较为广泛。有研究证明马钱子碱能够有效促进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对淋巴细胞功能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并且对正常机体免疫力无明显影响[2]。 2.4 抗肿瘤作用马钱子在临床治疗中可以应用于肺癌、大肠癌以及肝癌等治疗中,其抗瘤作用主要是通过对肿瘤细胞蛋白质合成进行抑制来实现的。马钱子成分中的士的宁以及马钱子碱能够对肿瘤细胞株形态损伤以及生长产生较好的抑制效果,并且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以及造血功能无明显损害[3]。 3 毒性机制 3.1 泌尿系统毒性机制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受马钱子影响可以产生一定兴奋作用,提高其平滑肌张力,使得其小动脉发生收缩,血压提高,肾小管上皮由于血氧缺失坏死,导致发生肾毒性,引发尿失禁以及血尿等临床不良反应。 3.2 中枢神经系统毒性机制士的宁剂量达到中毒剂量后即可对脊髓中枢交互抑制过程产生破坏,使得齿状回神经元发生过度的刺激兴奋,进而引发癫痫。早期中毒的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头痛、恶心以及轻度抽搐、焦虑等,重度则表现为呼吸困难、全身抽搐以及牙关紧闭等等。 4 制剂技术减毒增效的方法 为了提高马钱子在临床治疗应用中的治疗安全性,在对其减毒增效的研究中主要侧重于炮制过程中的规范化、配伍过程中的合理化以及制剂技术中的不断改进等这三方面。炮制方法主要有油炸、烘烤、麻黄炙、绿豆煮等等,配伍方法主要有通过对甘草、赤芍、桂枝、地龙、洋金花等进行配伍。制剂技术主要包括凝胶、超细粉体技术、脂质体等等。 4.1 纳米制剂主要有固体脂质纳米粒、新型高分子材料纳米粒、脂质体、微囊等,其中固体脂质纳米粒主要通过通过乳化蒸发-低温固化的方法进行制备,该法制备的制剂粒径分布相对较窄,稳定性较为良好,体外释药具有较好的缓释疗效,能够大大增强马钱子碱和肿瘤细胞对抗的活性,有研究证明该制剂对马钱子的毒副作用进行降低,对肝脏器官还具有一定的靶向性[2]。新型高分子材料纳米粒主要是通过设计合成一些针对性的壳聚糖衍生物同时构建马钱子碱多功能纳米药物递释系统,从而对肝组织细胞的实际表面特性以及肿瘤细胞环境中的pH变化产生一定的响应,对肿瘤细胞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降低马钱子的毒副作用,从而为线粒体靶点药物创建了一安全的载体平台。脂质体则主要是通过将药物进行包封形成微型小囊。因为脂质体在生物体里面可以被降解,没有毒性,能够当作药物载体,具有良好的细胞亲和性,能够提高包封药物的实际透过能力,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由于马钱子碱的抗瘤功效,将马钱子碱制备为脂质体能够使其产生靶向性,能够大大减少给药剂量,同时能够提高药效部位的实际药物浓度,降低毒副作用。微囊则是通过壳聚糖以及明胶来作为其囊材,具有较好的分散性以及包封率。有研究指出,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在胃液中有相对良好的体外缓释作用,能够大大降低马钱子碱的实际释放速率,安全性较高[1]。 4.2 外用制剂主要有贴膏剂和凝胶剂。贴膏剂主要是通过羟丙基-β-环糊精来对马钱子碱包合制备,该膏剂的体外透皮速率相对比较平稳,累积透率量也相对较高,并且羟丙基-β-环糊精对药物具有一定的控释作用,有利于平稳体内血药浓度。而凝胶剂有研究资料指出[3],可以通过用pH梯度的方法来进行制备马钱子碱囊泡凝胶,同时选取体外透皮促渗剂,一般加入3%氮酮的凝胶在体外透皮中的效果较为理想。 5 结语 马钱子作为一种传统中医,具有较为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其毒性也不容小觑,随着我国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制剂技术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新型载体不断被开发出来,恰当的载体对药物的代谢以及释放速度能够带来良好的改善作用,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而实现增效减毒的目标,同时也可以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随着制剂技术的不断发展,马钱子的临床应用一

茯苓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药用价值 化学成份 茯苓-药用部分[2] 茯苓含多种成份: 类:(pachymic acid),16α-羟基齿孔酸(tumulosic acid)3β-羟基-7.9(11),24-羊毛甾三烯-21-酸[3β-hydroxylanosta-7.9(11),24-TCMLIBien-21-oi c acid],茯苓酸甲酯(pachymic acid methyl ester),16α-羟基齿孔酸甲酯(tumulosic acid methyl ester),7,9(11)-去氢茯苓酸甲酯[7,9(11)-dehydropachymic acid methyl ester],3β,16α-二羟基-7,9(11),24(31)-羊毛甾三烯-21-酸甲酯[3β,16α-dihydrox-ylanosta-7,9(11),24(31)-TCMLIBien-21-oic acid methyl ester],多孔菌酸C甲酯(polypenic acid C methyl ester),3-氢化松苓酸(TCMLIBametenloic acid),齿孔酸

(eburicoic acid),去氢齿孔酸(dehy-droeburicoic acid),茯苓新酸(poricoic acid)A、B、C、D、DM、AM,β香树醇(β-羟基-16α-乙酰氧基-7,9(11),24-羊毛甾三烯-21-酸 [3β-hydroxy-16α-acetylosy-lanosta-7,9(11),24-TCMLIBien-21-oic acid]及7,9(11)去氢茯苓酸[7,9(11)-dehydropachymic acid]。 :茯苓聚糖(pachy-man)、茯苓次聚(Pachymaran)及高度(1,3)、(1,6)、分支的β-D-葡聚糖H11(gluan H11)。其他尚含麦角甾醇(ergo-sterol),辛酸(caprylic aid),十一烷酸(undecanoic),月桂酸(lauric acid),十二碳酸酯(dodeceno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十二碳烯酸酯(dodecenoate),辛酸酸(caprylate)以及无机元素。 医学作用 1.多聚糖类主要为茯苓聚糖(pachyman),含量最高可达75%,为一种具有β(1→6)聚糖支链的β(1→3)吡喃葡萄糖聚糖,切断支链成β(1→3)葡萄糖聚糖,称茯苓次聚糖(pachymaran),常称为茯

药学专业论文题目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合成及抗炎镇痛活性的研究2.硫杂杯芳烃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3.奥沙普嗪的化学结构修饰研究 4.分蘖葱头中甾体皂苷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5.新型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的研究 6.锰超氧化物岐化酶模拟酶的研究进展 7.吡唑衍生物类环氧合酶-2抑制剂研究进展8.呋喃酮衍生物类环氧合酶-2抑制剂研究进展9.硫杂杯芳烃的研究进展 10.氯化镉对人体的毒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11.某院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12.感冒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1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14.某院某科抗生素使用调查分析 15.2011年我国抗生素市场分析 16.某种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17.临床抗感染药物使用的调查分析 18.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19.抗病毒药物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20.临床抗生素应用调查分析 21.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22.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23.抗癌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新进展 24.铂类抗癌药物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5.某医院调查报告 26.某药厂调查报告 27.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现状 28.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29.中国临床药师发展现状调查 30.中国临床药师发展现状调查 31.药物分析在药学各领域的应用 32.某药检所调查报告 33.分析仪器公司调查报告 34.某医院药剂科参观报告 35.中国本土制药企业新药研究开发发展的研究36.某药品的质量研究方法

37.某中药制备工艺的研究 38.现代药品分析方法与技术的研究进展39.试论中药及天然产物在某领域的研究进展40.关于加强中药质量控制的一点探索 41.唐松草研究的现状 42.西洋参中奥克梯隆型皂苷的研究 43.藜植物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44.人参皂苷的研究进展。 45.人参皂苷药理活性研究的概况。 46.绿色化学。 47.烯胺酮化合物简介。 48.天然药物中无机元素的测定方法。 49.藜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50.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方向。51.甜菜树茎叶营养成分的分析研究。 52.甜菜叶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53.仙人掌研究概况。 54.枸杞子的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55.猪毛菜的研究现状。 56.藜科植物菠菜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57.菠菜的研究进展。 58.玉米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59.葱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60.葱属植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61.洋葱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62.薤白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63.大豆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64.苦碟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65.人参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66.西洋参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67.玉米须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68.红姑娘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69.中药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70.银杏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71.五味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72.枸杞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73. 洋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74. 玉米须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蛇床子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蛇床子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蛇床子素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以期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蛇床子素;药理作用;进展 蛇床子素又名甲氧基欧芹酚或欧芹酚甲醚(osthole,ost),其化学名为7-甲氧基-8-异戊烯基香豆素(7-methoxy-8-[3-methylpent-2-enyl]coumarin),在伞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实中含量较高。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Ost具有抗心律失常、抗衰老、抗肿瘤、抗骨质疏松症等功效。本文就其药理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蛇床子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1 抑制心脏、扩张血管作用 李乐等[1]报道,蛇床子素对离体豚鼠左心房呈剂量依赖性负性肌力作用。蛇床子素可使去甲肾上腺素、CaCl2和高K+除极化所致的家兔主动脉收缩量-效反应曲线右移,最大反应降低,表明其有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 1.2 抗心律失常作用 张志祖[2]研究发现蛇床子素具有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对氯仿诱发的小鼠室颤、CaCl2诱发的大鼠室颤均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对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蛇床子素可通过抑制心肌的钙、钾、纳离子跨膜转运作用,而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 2 蛇床子素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2.1 镇静作用 蛇床子素对CNS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它可显著增加小鼠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的作用。 2.2 抗老年痴呆作用 低浓度Ost对Aβ25~35所诱导的AD(阿尔兹海默)细胞模型中的已损伤星形胶质细胞(AS)具有良好保护作用,研究表明其机制可能是Ost抑制Aβ所诱导的IκBα过度磷酸化,从而减弱NF-κB在AS内的过度活化表达,进而发挥保护AS的作用。 2.3 促进学习记忆

淫羊藿药理研究进展

淫羊藿药理研究进展 近年药理实验研究表明,传统中药淫羊藿能增加心脑血管血流量,促进造血功能、免疫功能,具有抗衰老、抗肿瘤等功效。 增加脑血流量 淫羊藿苷能显著增加家兔和狗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保护脑缺血损伤。其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主要是直接扩张脑血管的结果,其次与其钙通道的阻滞作用有关。淫羊藿总黄酮也能显著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并可选择性阻断离体及整体动物心肌β1受体,但对气管β2受体和血管平滑肌α受体无阻断作用。 抑制血栓形成 淫羊藿灌胃可抑制家兔体外血栓形成,其抑制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可能和降低红细胞聚集性及降低全血粘度有关。淫羊藿总黄酮体外给药可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反应,可延长凝血酶原时间。 增强造血功能 淫羊藿苷可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CSF样活性。CSF是促进人体或动物骨髓细胞增殖、分化、成熟及存活的一类糖蛋白,可促进机体造血并具有刺激诱导成熟细胞的功能,对机体造血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淫羊藿苷还可协同诱生IL-3和IL-6,而IL-3则可作用于骨髓多能干细胞,促进多种血细胞的分化增殖,IL-6亦可协同IL-3支持多能干细胞的增殖,因而可促进造血的功能。 增强免疫功能

淫羊藿多糖可使胸腺缩小,促进胸腺释放成熟细胞,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淫羊藿多糖皮下注射可提高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灌胃同样有效。淫羊藿苷也可显著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IL-2和TNF(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淫羊藿多糖能促进小鼠T细胞增殖,对B细胞也有刺激增殖的作用。此外,淫羊藿多糖尚能使小鼠胸腺和脾脏细胞合成IL-2增多,诱生IFN,还有可能诱生γ干扰素。 提高雄性激素水平 淫羊藿苷能使小鼠附睾及精囊腺增重。淫羊藿可以使氢化考的松所致睾丸酮及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的模型动物睾丸酮的含量有所增加,改善雄性动物性腺的损伤。淫羊藿对垂体-性腺系统的功能也有促进作用。淫羊藿的补肾助阳作用可能与其直接刺激靶腺分泌激素有关。 抗肿瘤作用 淫羊藿苷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同时,尚能影响细胞周期各时相分布的改变,凋亡率增高与S期细胞减少和G0/G1期细胞增多相关。淫羊藿苷能增强抗癌效应细胞(NK,LNK)的作用。淫羊藿总黄酮对荷瘤小鼠低下的细胞免疫功能和红细胞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恢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其他 淫羊藿可抑制骨细胞功能,特别是使钙化骨形成增加,有“补骨”作用,对骨质疏松可能有防治效果。淫羊藿制剂可以从不同方面影响衰老机制,如影响细胞传代,延长生长期,调节免疫和分泌系统,改善机体代谢和各器官功能。此外,淫羊藿具有抗氧化作用,且对自然衰老动物下丘脑神经递质老年性变化有明显的延缓作用。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摘要:概述了菊花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菊花为药食同源的常 用中药,其主要成分为黄酮、三萜类等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在心血管、抗病毒、抗肿瘤方面活性研究报道较多。菊花还可制成各式糕点及粥膳,让你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还能保证身体的健康。 关键词:菊花简介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保健功效 正文: 一、菊花的介绍 菊花(学名Dendranfthema morifoliuum 常用chrysanthemum,拉丁文 Flos Chrysanthemi),多年生草本,基部木质,全体被白色绒毛。叶片卵形至皮针形,叶缘有粗大锯齿或羽裂。头状花序直径2.5—20cm;总苞片多层,外层绿色,边缘膜质;缘花舌状,雌性,形色多样;盘花管状,两性,黄色,具托片。廋果无冠毛。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也称艺菊,品种达三千余种。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 二、化学成分 菊花因产地和品种不同,其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差异。目前对药典收载的四种来源的菊花的化学成分研究均有报道。研究发现,菊花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和挥发油是其主要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从菊花中已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有:香叶木素、芹菜素、木犀草素、槲皮素、香叶木素7 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金合欢素 7 OβD葡萄糖苷、棉花皮素五甲1 醚、5羟基3' ,4' ,6 ,7 四甲氧基黄酮、橙皮素(hesperetin)、刺槐素(acacetin)、橙皮苷、刺槐苷、金合欢素7OβD半乳糖苷、芹菜素7OβD半乳糖苷、4' 甲氧基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baicalin、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diosmetin7OβD葡萄糖等)。经过各种法测定,不同采收期对菊花中木犀草素及其苷的含量,以考察它们在采摘期内的含量变化,表明木犀草素含量在采摘期中无显著变化,但其糖苷的含量在采摘初期变化不明显,在采摘后期呈下降趋势。 对不同产地四种菊花:即亳菊、怀菊、滁菊和杭菊中挥发油进行了含量测定,发现滁菊中含量最高;同时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初步研究,鉴定出二十余种萜类成分。应用气质联用技术对怀菊花及大怀菊的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和性质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菊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单萜、倍半萜类及其含氧衍生物;此外从怀菊花挥发油中鉴定了 40 个化合物,从大怀菊中鉴定了27 个化合物。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杭菊中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出 50 个化合物,并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实验值为今后进一步开发杭白菊挥发油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药理作用

蟾酥的现代研究

蟾酥的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 蟾酥中含有大量的蟾蜍毒素类物质,该类物质均有强心活性,在化学上属甾族化合物(Steroids),其C17上再接一α-吡喃酮基,则凡具有此种骨架的物质,总名蟾蜍二烯内酯(Bufadienolide),是蟾蜍浆液、蟾酥的主要有效成分.蟾酥中所含的蟾蜍二烯内酯有:蟾蜍它灵(Bufotalin)、华蟾蜍精(Cinobufagin)、华蟾蜍它灵(Cinobufotalin)、蟾蜍灵(Bufalin)、远华蟾蜍精(Telocinobufagin)、日本蟾蜍它灵(Gamabufotalin,亦名日本蟾蜍甙元Gamabufo- genin)、去乙酰华蟾蜍它灵(Desacetyl cinobufotalin)、惹斯蟾蜍甙元(Resibufogenin)、华蟾蜍它里定(Cinobufotalidin)、蟾蜍它里宁(Bufotalinin)、华蟾蜍精醇(Cinobufaginol)、沙蟾蜍精(Arenobufagin)、异沙蟾蜍精(Bufarenogin)、去乙酰华蟾蜍精(Desacetyl cinobufagin)、去乙酰蟾蜍它灵(Desacetyl bufotalin)、蟾蜍它里定(Bufotalidin,即嚏根草甙元Hellebrigenin)、惹斯蟾蜍精(Resibufagin)等.中国蟾蜍蟾酥中分出的华蟾蜍毒素(Cinobu- fotoxin),酸解后产生华蟾蜍精、辛二酸(Suberic acid)和精氨酸.辛二酸可与蟾蜍甙元结合.从蟾酥中曾分离华蟾蜍精、惹斯蟾蜍甙元、蟾蜍灵和日本蟾蜍它灵的3-辛二酸酯。 蟾蜍浆液及蟾酥中的甙元,都是有强烈药理作用的甾族化合物,然浆液及蟾酥中尚有不少的无甚药理作用的甾族化合物,如胆甾醇(Cholesterol)、7α-羟基胆甾醇(7α-Hydroxy- chole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通常它们亦与蟾蜍甙元合称为蟾蜍甾族化合物(Bufosteroids). 蟾蜍浆液及蟾酥中尚含有一定药理作用的吲哚系碱类成分,如5-羟色胺(Serotonine)、蟾蜍色胺(Bufotenine)、华蟾蜍色胺(Cinobufotenine)、蟾蜍特尼定(Bufotenidine)、蟾蜍硫堇(Bufothionine)、去氢蟾蜍色胺(Dehydrobufo- tenine)、色胺(Try ptamine)。 此外,蟾蜍还含有肾上腺素(Adrenal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辛二酸.从蟾酥中还分出吗啡(Morphine)。 理化鉴别 (1)该品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 (2)取该品粉末0.1g,加甲醇5ml ,浸泡1小时,滤过,滤液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固体少量,滴加硫酸数滴,即显蓝紫色。 (3)取该品粉末0.1g,加氯仿5ml ,浸泡1 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醋酐少量使溶解,滴加硫酸,初显蓝紫色,渐变为蓝绿色。 (4)取该品粉末0.2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置10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蟾酥对照药材0.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脂蟾毒配基及华蟾酥毒基对照品,加乙醇分别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4 种溶液各10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氯仿-丙酮(4:3: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绿色及一个红色斑点。药理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