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高考复习选修1练习 日本明治维新(包含答案)

2020年高考复习选修1练习 日本明治维新(包含答案)

2020年高考复习选修1练习 日本明治维新(包含答案)
2020年高考复习选修1练习 日本明治维新(包含答案)

2020年高考复习选修1 日本明治维新

一、选择题

1.19世纪中期,美国东印度舰队佩里率四艘全副武装的黑色大船驶入日本德川幕府的咽喉要地浦贺港,强迫日本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打开了日本的门户,这就是“黑船来航”事件。这件事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日本幕府统治的腐朽

B.日本国内社会矛盾尖锐

C.工业革命推动西方国家加紧殖民扩张

D.佩里要为天皇从将军手中夺回实权

2.“明治以来,日本虽然对古代世界中的中国甚为尊重,却看不起现实的中国。”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明治维新后日本近代化发展进程逐渐超越了中国

B.明治维新的“文明开化”侧重于学习中国古典文化

C.“现实的中国”已经放弃了原有的文化传统

D.近代中日两国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3.1854年3月11日,一支由外国人率领的舰队来到日本,日本答应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这支舰队属于()

A.美国

B.德国

C.俄国

D.法国

4.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不同点是()

A.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改革

B.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D.逐步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5.“尊王攘夷”运动演变为倒幕运动的主要原因在于()

A.当时日本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

B.只有倒幕才是挽救日本的先决条件

C.尊攘派认识到盲目“攘夷”并不可取

D.幕府镇压了“尊王攘夷”运动

6.19世纪70年代,有个日本人对来访的德国友人说:“我们的历史自今日始!”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一时期的日本()

A.开始建设现代国家

B.准备抵制西方文化

C.决定学习儒家经典

D.已成为世界重要强国

7.下列关于明治维新中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承认土地私有制,使农民得到土地②禁止土地买卖,维护农民利益③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制度④有利于日本农业生产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8.在幕府时代,日本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日本居民主要由士、农、工、商四部分组成

B.幕府的将军属于士阶层

C.农、工、商等阶层的社会地位明显低于士

D.按财产的多少划分等级

9.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最有利的是( )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废除土地买卖禁令

C.实行征兵制

D.实行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

10.观察下图,“奇兵队”袭击的最有可能是()

A.西方侵略者

B.幕府的军队

C.倒幕派

D.尊攘派

11.1871年11月,日本派出了以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的大型使节团前往欧美12国进行了为期22个月的考察。该考察团的最大收获是()

A.加深了对西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认识

B.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C.找到了一条适合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认识到了建立近代化海军的重要性

12.伏见、鸟羽之战()

A.是由新兴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幕府的城市暴动

B.是西方列强打开日本大门的关键性战役

C.是倒幕派击溃幕府军事力量的关键性战役

D.是幕府势力在日本彻底消失的重要战役

13.“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14.下列关于倒幕运动和戊辰战争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前者包括后者②后者是前者的继续③二者斗争矛头都直指幕府统治④二者是孤立的两个事件,没有必然的联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据《世事见闻录》记载:“三井家在江户有3座大店铺。据说每天的生意,要做到黄金2 000两以上才算好生意。……江户以外,三井家在大阪……等地方都有分店;此外,还有分布在各藩的经销店……”这段材料反映了( )

A.日本重农抑商

B.资本主义萌芽

C.日本商业发展

D.封建统治动摇

16.英国学者韦尔斯在研究日本发展的历史时这样说:“……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促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即完成了历史的重大跨越的最根本因素是()

A.门户开放,受西方国家的影响

B.推翻幕府统治,扫除封建障碍

C.明治维新,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发动战争,开拓海外殖民市场

17.某重大事件发生后,世界上被压迫民族的领袖们由此得出结论:必须把西方的科学和工业引进自己的国家,但必须像他们那样摆脱欧洲的控制,自己掌握现代化进程,并保留自身的民族特点。这一重大事件应该是()

A.俄国农奴制改革

B.埃及阿里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

D.中国洋务运动

18.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19世纪末日本对外扩张事件,正确的是()

①打开朝鲜的门户②吞并琉球③侵略中国台湾岛④挑起中日甲午战争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②③①④

19.推翻幕府后建立的明治新政府实行“废藩置县”措施的作()

①彻底打破了日本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②有利于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

建立③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④有利于各项改革措施的施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1867年,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上奏朝廷说:“当今与外国交际日盛……若改从来之旧习,政权奉还于朝廷,广尽天下之公议,上仰圣断,同心协力,共保皇国,必可与海外万国并立。”德川庆喜“大政奉还”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被迫开国

B.武装倒幕运动兴起

C.明治天皇支持改革派

D.幕府统治土崩瓦解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阪富商一怒,天下诸侯惊惧。

材料二在棉纺织业中,商人以“换棉”“出机”等形式给生产者提供棉花和织机,让劳动者在自己家中织布,按成品多少付给工资,控制了农村家庭手工

业者。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教材内容归纳具体有哪些表现。

(2)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三、各藩不得隐藏犯法之人。四、各藩大名小名及其所属役士卒等人,如有发现叛逆或杀人者,应即迅速逮捕法办之。五、从今以后,本藩之后,不得与他藩人交往……九、规定各大名参觐时之随从人数。参觐之时,各应按照身份行事。

——1615年颁布的《武家法令》

材料二规定各大名、小名须轮替居住于江户城中。参觐之期,定于每年之四月。……往来江户的悉应遵照法令规定,随从多寡,各按身份行事。

——1635年颁布《武家法令》

(1)概括材料一对各藩大名和小名做了哪些要求。

(2)材料二的规定对各藩大名和小名的要求是放松还是更严?为什么?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世纪时葡萄牙和西班牙人来到日本,同日本发展贸易。17世纪初

荷兰和英国也同日本建立了贸易联系,同时,天主教也传入日本,信徒一度达到十几万之众。德川幕府感到自己的统治受到威胁,在17世纪30年代连续五次颁布了锁国令,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活动。

材料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德川幕府在日本实行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对日本造成了什么影响?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62年,他(指高杉晋作)乘千岁丸号船到达上海,亲眼看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惨状,认为“中国人没有控制上海的统治权,欧美人是事实上的统治者”。他指出中国衰弱的原因:“乃在于其不识防御外夷于外海之道。”证据为“既不造能闯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造能防御敌人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并使彼国志士所译之《海国图志》等亦均绝版,因循苟且,空度岁月,徒然提倡固陋之说。……故由此而至于衰微也”。他认为日本只有坚决反对侵略才能避免陷于“清国之覆辙”。这就加强了他要为日本民族独立斗争的决心。他于1862年8月归国,立即成长为长州尊攘派的急先锋。——《明治维新史》

(1)据材料指出,高杉晋作成为“尊攘派的急先锋”的原因是什么?

(2)攘夷运动失败后,高杉晋作的思想发生了什么转变?

(3)此后日本出现了一场更大规模的运动,结果如何?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治维新时,日本人办教育,抓近代教育改革,很有些特色。首先就是抓得快、抓得早、气魄大,教育走在各项改革的前头……尽管明治维新时政府财源拮据,教育事业的经费却是最多。文

部省经费在政府各省(部)中为最高。

材料二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人办技术教育,目的很明确……使国民掌握近代科学技术,以便在实业、技术、生产和贸易上同地球上的各国展开竞争,这是“同国家富强、国家命运攸关的事情”。材料三自从明治维新的近代教育改革以来,在日本近代教育制度确立的过程中,产生了军国主义教育这一世界近现代教育史上罕见的痈疽。日本军国主义教育产生于明治维新这一资产阶级改革运动的不彻底性,尤其是明治维新后建立的近代天皇制政权的反动性。

——以上材料均引自万峰《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教育》

材料四1898年,日本学龄儿童就学率达97%,为当时世界最高水平。“日本之所以立于今日世界,由免亡而跻于列强者,惟有教育故。……要知教育之意,乃是为本国培育国民。……无国民安得有人才?无国民且不成社会。”

——《癸卯游行记·归潜记》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明治政府在这一问题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2)依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评价日本的教育改革。

(3)结合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谈谈你对材料四中观点的认识。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实际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工业革命推动了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日本的腐朽落后为其扩张提供了条件。故C项为根本原因。

2.【答案】A

【解析】看不起现实的中国,却对古代世界中的中国甚为尊重,这说明现实的中国落后于日本。这是因为明治维新后日本近代化发展进程逐渐超越了中国

3.【答案】A

【解析】美国人佩里叩关,打开了日本大门。

4.【答案】D

【解析】本题为逆向型选择题,考查分析和比较问题的能力。俄、日的改革都是由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都使两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又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在明治维新前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通过改革摆脱了这一民族危机,而俄国却不存在这种民族危机,所以D项符合日本但不符合

俄国。

5.【答案】B

【解析】“尊王攘夷”运动失败使得尊攘派认识到,要想免受西方列强的侵略,不能光靠盲目“攘夷”,必须改革现状,实现富国强兵,推翻幕府统治。于是,“尊王攘夷”运动演变成倒幕运动,倒幕成了挽救日本的前提。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题目提的时间——“19世纪70年代”,这时的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的初期,正开始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改革,努力建设现代国家。

7.【答案】C

【解析】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后,确立的是地主和富农的土地所有权,维护的也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农民并没有得到土地。土地所有权的确立,提高了土地经营者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8.【答案】D

【解析】在当时的日本,划分等级的依据是出身。

9.【答案】D

【解析】在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教育事业的发展最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所以本题答案选择D项,A、B、C三个选项与题意不符。

10.【答案】A

【解析】“奇兵队”是由尊攘派的领袖高杉晋作组织的,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抗击西方侵略者,因此,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11.【答案】C

【解析】考察团广泛接触各国首脑、政府官员和各阶层人民,从各方面加深对西方文明的认知,并结合本国情况,找出差距,将学习到的西方先进经验,根据日本的实际情况加以推行,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12.【答案】C

【解析】1868年,经过伏见、鸟羽之战,幕府的主力被消灭,为戊辰战争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基础。

13.【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中“鼓励人民之工业”可知日本政府决定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14.【答案】B

【解析】戊辰战争后,德川幕府统治形式上结束,实际上仍控制着国家政权。为了真正取得国家领导权,倒幕派决定彻底打垮幕府,继续进行戊辰战争。所以排除④。

1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题干有关“店铺”“黄金2 000两”及“江户”“大阪”等叙述,可以得出此题考查的是19世纪初日本商业发展的表现。故A项不符合题意;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B项也不符合题意;封建统治之下商品经济也会出现繁荣,不能以此来判断动摇了封建统治,D项不符合题意。

16.【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从表面信息日本从“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到“完全西方化”的变化,分析判断出其最根本因素是向西方学习,而明治维新则是进行西化改革的最根本也是最系统的环节。从此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之路,其间深深打上了“西化”的烙印。A、B、D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17.【答案】C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表述来看,四个选项中最符合的就是日本明治维新。俄国不是被压迫的国家,洋务运动失败,阿里改革远不如明治维新典型。故选C。1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日本对外扩张的先后顺序是:1874年入侵台湾岛;1876年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打开朝鲜门户;1879年吞并琉球;1894年发动中日甲午战争。

19.【答案】D

【解析】明治维新前,各藩的首领大名享有各藩的世袭统治权,具有很大的独立性,这是建立在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政治形态,不利于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在废藩置县的同时,明治政府通过优抚政策,消除了大名对地方事务的影响,因此,有利于新政府改革措施的推广和施行。

20.【答案】B

【解析】“大政奉还”是在武装倒幕运动兴起后,幕府企图消除武装倒幕的借口,保住实际权力。

21.【答案】(1)反映的问题:日本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和发展。表现:①丝织业手工工场出现。②大阪、江户、京都等商业城市发展迅速。③出现三井等富甲日本的大商人。(2)影响:①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大名等对现状不满(不满幕府的抑制)。武士地位恶化,由封建社会支柱变为反幕府的重要力量。②农村阶级分化——出现新兴地主,农民贫困破产。③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实力增强,对自己政治上无权的处境不满。

【解析】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前的社会状况,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与教材相关知识结合,掌握日本工商业的发展对日本社会的诸侯、武士及商人社会地位产生的影响。

22.【答案】(1)第三、四条规定各藩应迅速逮捕叛逆者或杀人犯而不能隐藏;第五条规定各藩之间不得相互往来;第九条规定大名参见将军时所带随从人数要严格符合身份规定。

(2)更严;各藩大名与小名轮替居住于江户城中与定期朝见,实际上是将军加强对各藩大名与小名的控制。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归纳即可。第(2)问结合材料信息“应遵照法令规定,随从多寡,各按身份行事”归纳即可。

23.【答案】(1)①西方列强采取经济和宗教形式开始渗透到日本社会;②幕府统治者害怕西方势力危及自身统治。

(2)西方商船把大量商品运进日本,在日本大量倾销商品,实质上反映了日本开始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影响:日本传统的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手工工场破产;国内市场物价暴涨,导致经济混乱;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问材料一从经济和宗教两方面说明了西方对日本的影响,但闭关锁国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日本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需要。第(2)问图

片反映了西方大量商品运进日本,反映

的实质是日本成为与西方相联系的市场,其影响则是对日本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24.【答案】(1)认识到中国衰败是由于不能抵御外侮,日本要避免沦为半殖民地的下场就要反抗外来侵略;他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心。

(2)避免西方列强侵略,不能盲目攘夷,只有推翻幕府统治,实行改革,才能改变日本现状。

(3)结果:推翻了幕府统治,为明治维新奠定了基础。

【解析】第(1)问主要从高杉晋作对日本和中国社会现实的看法分析。第(2)问高杉晋作的思想变化及活动体现在倒幕运动上。第(3)问考查倒幕运动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

25.【答案】(1)日本重视教育。按照欧美国家的模式,建立近代教育体制;成立文部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2)教育改革为日本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人才,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但日本教育强调效忠天皇,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军国主义教育。(3)当今世界激烈的国际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这实际上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归根结底又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教育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材料四反映了日本能摆脱民族危机并成为世界强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依赖于对教育的重视。

【解析】

高二历史选修1: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练习题(含答案)

【考点阐讲】 1、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一成一败原因分析 社会背景不同:日本明治维新前,农民的起义和市民的反抗斗争持续而猛烈,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对自身处境越来越不满,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中下级武士对现实不满增强,幕府统治己成为众矢之的;而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由于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 领导力量不同: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不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中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对旧势力清扫的任务,保证了国内革命的顺利进行;中国的维新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加之地主势力的强大,因而改革不能成功。 政策措施不同: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戊戌变法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 权以及守旧势力的强大,根本不可能实现。 国际环境不同:日本明治维持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由于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已是19世纪的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向帝国主义阶级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这时帝国主义列强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2.明治维新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①从历史进程来看,明治维新是日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由弱小的封建国家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转折点,是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的最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近代日本从受外敌入侵迅速走上对外扩张侵略道路的分水岭。 ②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它发生在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时期,反映出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是这时期历史进程的主要任务,也可进一步揭示出资本主义的发展,仍是这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潮流。 【经典例题】 【例1】19世纪中期,中国和日本相继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实现富国强兵,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和日本分别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内容和影响方面比较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有何异同? (2)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 【题解】(1)相同点: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不同点:中国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只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不学先进的思想和政治经济制度;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日本不但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引进西方先进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2)不同的原因:经济方面,中日两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中国洋务运动时,民族工业虽然已产生,但力量薄弱,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而19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第3课《明治维新》教案

第3课明治维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识记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币制改革、土地改革、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教育改革、生活西化、改革军制等基础历史知识。 (2)理解明治维新各项改革措施内容、特点及影响。 (3)运用:政治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本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与英美等国的不同;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作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日本军事改革对世界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问题探究、历史比较、分析图表、情景再现等方法与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符合时代潮流的改革对实现富国强兵有深远影响;对待外来文化需要正确认识。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难点: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其特点。 三、教学过程 导入:《大国崛起》解说词,检查预习,明治维新的含义。 授新:学生读《五条誓文》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 ?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教师总结:反映了明治政府改革的决心,为维新变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材料: 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 提问: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1.废除旧制度:废藩置县,四民平等(板书)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35页第二段,明确“废藩置县”的含义,探讨“废藩置县”的作用:日本千百年来的封建割据被彻底打破,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起来,为国内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日本的县相当于中国的省,高于市,如南京一中的友好学校爱知淑德中学校所在地就是爱知县名古屋市。 提问: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社会体制又是如何建立的? (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提供工业发展资金) 分析:此措施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认识:由于废除封建制度,宣布四民平等一方面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另一方面华族和士族上层利用巨额公债投资金融业等新兴工业的实质是利用国家力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教师过渡:明治政府改革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富国强兵的关键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资本主义新经济。

高二历史选修1 日本明治维新.doc

高二历史选修1 日本明治维新 【课标及教学要求】 【知识结构】 一、背景: 1、内忧:幕府的腐朽统治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⑴政治上:实行幕藩等级制度,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趋尖锐,人民起义不断; ⑵经济上:幕府歧视工商业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并得到发展;改 革力量形成: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商人、资本家) ⑶外交上: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大趋势 2、外患:西方国家的殖民入侵:黑船事件和《日美亲善条约》 3、前提:倒幕运动胜利后,明治政府建立 ⑴尊王攘夷 ①社会基础: ②评价: ⑵倒幕运动 ①社会基础: ②经过: ③胜利原因: 二、内容:

1、政治: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 ⑴废藩置县: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设置三府72县,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⑵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建立起一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社会体制。 2、经济:发展新经济 ⑴币制改革:以金本位的纸币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⑵土地改革: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作用) ⑶地税改革:一律按地价的3%征收土地税,以货币形式支付。(作用) ⑷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 政府负责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样板企业;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大力拓展海外贸易。 3、文化: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 ⑴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让更多日本人了解西方文明; ⑵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⑶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西化:历法、衣食住行、鹿鸣馆。 4、军事:富国强兵,建立新式军队 ⑴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了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仿照欧美国家建立常备军; ⑵大力改进军事装备; ⑶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⑷进行效忠天皇的武士道教育。 三、评价: 1、目的:富国强兵 2、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3、历史作用: ⑴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国家逐渐转变为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 ⑵很快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4、历史局限性: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很快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 【重难点解析】 1、俄国1861年改革同明治维新的比较 相同之处: ①所处时代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 ②国内背景相同: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为农奴制,日本为幕府统治; ③方式相同:都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④主观目的相同:都存在、保留和维护了君主及其统治; ⑤客观效果相同: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促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都是本国

人民版选修1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人民版选修1 历史条件德川 幕府 的腐 败封 建统 治 表现影响 政 治 实行幕藩体制:天皇是名 义上的最高,实权在幕府 将军手中,地方设“藩” 实际上是封建分裂割据,不利于统一的国内 市场的形成 推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天 皇、士(将军、大名、中 下级武士),农、工、商、 贱民 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农民 无法承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工 商业者也不满严格的限制和掠夺;中下级武 士阶层地位恶化,迫于生计,不得不从事商 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1837年 大盐平八郎起义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统治基 础已开始动摇 外 交 采取“锁国政策” 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和新兴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的发展 资本 主义 萌芽 产生 19世纪上半期,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为明 治维新准备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前提 西方 列强 的殖 民侵 入 原 因 1、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的完成,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扩大海外市场 和掠夺原料 2、日本闭关锁国、封建落后 过 程 1、1853年,美国海军将军佩里“黑船事件” 2、1854年日美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打开日本的大门 3、英、俄、法等国也效仿美国迫使日本允许开国通商、享有领事裁判 权、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和设租界及协定关税 影 响 1、使之陷入半殖民地危机中,民族经济遭到打击,人民生活更加困苦, 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民起义剧增,社会危机的加剧 2、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 3、更加暴露幕府腐朽、虚弱,使之成为众矢之 4、社会阶级结构进一步分化。新兴地主和高利货商人不满政治上无权; 西南诸藩大名不满现状;中下级下士,因经济状况的日趋恶化,对现 实更加不满,进一步动摇幕府统治基础 5、促使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西方的先进,开始向西方学习 西南诸藩,采取自强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 成为后来倒幕运动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力量 尊王 攘夷 运动 原因 外国势力的入侵,导致民族矛盾的加剧;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 和对内镇压 时间1860“樱田门事件”----1864 口号“尊王攘夷”就是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攘夷是核心 领导与主 要参与者 尊攘派。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高杉晋作的“骑兵队”)结果 失败,原因:尊攘派对幕府存有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 的要求;幕府对尊攘派的严厉镇压以及西方列强的围攻

选修一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3 明治维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识记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币制改革、土地改革、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教育改革、生活西化、改革军制等基础历史知识。(2)理解明治维新各项改革措施内容、特点及影响。 (3)运用:政治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本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与英美等国的不同;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作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日本军事改革对世界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问题探究、历史比较、分析图表、情景再现等方法与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符合时代潮流的改革对实现富国强兵有深远影响;对待外来文化需要正确认识。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难点: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其特点。 三、教具 《措施简表》《日本第一列火车机车图》等 四、教学要点 (一)政治上:废除旧体制 1、废藩置县1871年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 (二)经济上:发展新经济 1、币制改革:1871年 2、土地改革 (1)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 (2)改革地税:征收实物税货币支付 3、殖产兴业——中心措施 (三)文化上:倡导“文明开化” 1、派遣留学生 2、改革教育制度 3、推进生活习俗的西化 (四)军事上:建立新军队 1、措施 2、特点

教学过程 A.诊断补偿: 1、封建幕府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对日本资本主义有哪些阻碍? (七班:房京芬回答;八班:高雪梅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概括出政治改革的必要性) 2、倒幕运动成功的意义何在? (七班:苗德礼回答;八班:马庆松回答。由学生的回答得出推翻幕府统治为明治维新创造了可能性) B.导入: (引导学生阅读课前资料,认识明治政府的改革决心) 明治政府大力改革,废除封建旧体制,确立新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史称明治维新。由此导入新课。 3、明治维新 C.探究: 一、政治上:废除旧体制 1、废藩置县:1871年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35页第二段,明确“废藩置县”的含义,探讨“废藩置县”的作用:日本千百年来的封建割据被彻底打破,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起来,为国内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 (学生读书,自己掌握“四民”以及“四民”是如何平等的?)分析:此措施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认识:由于废除封建制度,宣布四民平等一方面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另一方面华族和士族上层利用巨额公债投资金融业等新兴工业的实质是利用国家力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通过本目学习使学生明确:废除旧体制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国内统一市场、劳动力、资本的原始积累。 过渡:明知政府改革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富国强兵的关键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资本主义新经济。 同步典题讲解 同步例题一武装倒幕成功后,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请回答1~2题。 1、日本某藩知事到任不久,又被中央政府该称县知事,此事发生的时间应在: A.1841年 B.1851年 C.1861年 D.1871年

高二历史选修1《明治维新》教案

高二历史选修1《明治维新》教案 一.知识与能力 1,基本历史知识:倒幕前的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2,能力培养:通过对明治维新的评价,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 引导学生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史论结合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教材上的插图与照片,让学生感受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社会各方面的变化,通过对比,让学生自然产生问题: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贫穷与落后,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组织学生逐条讨论明治维新的内容,分析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巩固教学重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治维新使日本亚洲乃至世界强国,是日本继大化改新之后又一次较为集中地学习外国先进文化的典型事件。 同时明治维新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迅速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明治维新的内容与影响。 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原因。

幻灯片。图片。 一.复习导入 教师讲述日本历史上有两次十分重要的改革,提问学生古代日本历史上重要的改革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出近代关乎日本命运的重要改革是明治维新,以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1.先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幕府与幕府统治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有利于学生对下文知识的理解。 2.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第一段,在地图上确认的位置。提问:哪些人构成了日本的封建统治阶级?哪些人反对幕府统治?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一下幕藩制,指出幕府统治面临的第一个危机就是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使学生认清日本国内形势。 3,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第二段,提问:有哪些国家相继侵略日本?结果怎么样?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日本面临的外部环境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使日本有被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这也是幕府统治面临的又一危机。最终让学生认识到此时的日本内忧外患,改革势在必行。 4.向学生简要的介绍一下兰学到代表人物(绪方洪庵、新井向石等)和核心思想(实行民主平等,仿效西方改革日本,

高中历史选修一 明治维新

路井中学2014级学案科目:历史期数:第33期时间:2012年12月31日教师寄语: 成功 = 艰辛劳动 + 正确方法 + 少说空话 编写:雷院欣同智强领导审核: 班级:组名:姓名: 第8讲日本明治维新 走进文本——问题导读单 【教学目标】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自主学习】 一、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幕府统治危机,社会矛盾尖锐 1、幕藩体制: A、幕府的最高首领是,由德川家族的人世袭担任。 B、“藩”的首领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但必须听命于将军。 C、将军、大名都有自己的家臣。 D、天皇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没有实权。 2、等级制度的形成: 德川幕府统治下,日本社会分为等不同的身份等级。 3、锁国政策: 为防止外部势力对日本的侵入,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把外国商人和传教士驱逐出境。只允许同、.和荷兰等国通商。 4.经济缓慢发展: 到19世纪初,日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5.社会矛盾尖锐: 农民受到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工商业者不满幕府严格限制和恣意掠夺;一些迫于生计,不得不屈身从事过去瞧不起的商业或手工业,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 二、日本被迫开国与社会危机 1.黑船事件:年,美国海军准将率领一支舰队来到日本,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这一事件称为“”。1854年,佩里再次率船 队来到日本,同幕府签订了《》。从此,日本的国门被打开。 2.影响: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1)、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强:开国后,日本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原料产地。 (2)、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列强侵略、经济混乱使人民生活更加困苦,农民起义不断。 (3)、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殖民侵略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无尽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 刺激了日本的发展 (4)、统治阶级结构发生分化: 日本开国后,出现了大量和,他们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但政治上无权,对幕府统治愈加不满;长期受幕府排挤的、等西南诸藩,大名也不满现状;这一切反映了幕府统治基础的进一步动摇。 三、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第2课.doc

第2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课标要求]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一、“尊王攘夷” 1.原因 (1)根本原因:日本民族危机加剧。 (2)直接原因:幕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 2.概况 (1)标志:1860年,中下级武士暗杀幕府当权者。 (2)口号:“尊王攘夷”,即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 (3)基础:中下级武士是主要参与者,得到大名的支持,富农、手工工场主和商人等也纷纷响应。 (4)活动 ①刺杀与西方势力勾结的幕府当权者。 ②袭击西方国家商人和外交官、船只等。 ③1863年,高杉晋作组织“奇兵队”。 3.结果 1863年8月,京都政变,尊攘派被赶出京都,尊王攘夷运动失败。 4.局限 对幕府尚存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的要求。

[深度点拨] 19世纪中期,日本新的生产关系尚不成熟,不能产生像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思想。尊攘派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攘夷”是中心口号、中心活动,是为“攘夷”而“尊王”,它成为反对幕府封建体制各派的共同纲领,这是由日本资本主义不成熟的条件所决定的。 二、倒幕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 (2)有识之士要求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 (3)全国许多地区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严重动摇着幕府统治。 2.领导 高杉晋作、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 3.根据地 长州、萨摩、土佐等西南强藩。 4.大政奉还 (1)背景 ①倒幕派:加紧倒幕运动,准备讨伐幕府。密切同英国的关系,争取获得天皇的支持。 ②幕府:为消除倒幕派的讨伐借口,保住实际权力。 (2)概况:1867年11月,幕府表示要把政权“奉还”天皇,史称“大政奉还”。[名师点拨] 由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薄弱,资产阶级没有足够的力量来领导倒幕运动,而中下级武士虽然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却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成为革新力量,特别要注意的是中下级武士虽然担负领导民主革命的任务,但并没有演化为资产阶级。 三、戊辰战争 1.原因 (1)“大政奉还”后,德川幕府仍控制着国家政权。 (2)1868年初,倒幕派以天皇的名义宣布废除幕府统治,建立以天皇为首的新政

2021年高中历史单元综合测评8日本明治维新含解析人教版选修1.doc

单元综合测评(八) 日本明治维新 (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 1.(15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74年,板垣退助组成“立志社”,大力提倡“天赋人权”,主张“人民尽皆平等,无贵贱尊卑之别”。同时,呼吁为伸张人民的权利,必须建立民选议会,给人民以选举权,租税共议权,才是拯救国家之道。甲午战争爆发后板垣退助立即率领自由党转而积极支持政府的预算方案及对外战争,并在1895年发表了自由党与第二局伊藤内阁的合作宣言,板垣在第二年获得政府内务大臣的职位。中国学者如此评价板垃退助:“虽然有进步的政治思想,并能果断实践,但在对邻国关系上却坚持武士阶级的反动立场。”实际上,在板垣退助等近代日本改革者的眼中,民权与国权是对立的统一体,对内争取民权,对外争取国权,两者相辅相成。 ——摘编自王新生《日本简史》 (1)根据材料,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概括板垣退助在19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所发生的变化。(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板垣退助言行体现出的明治维新的特点。(7分) [解析] 第(1)问,从“1874年,板垣退助组成……无贵贱尊卑之别”可以看出19世纪70年代他的政治主张;从“甲午战争爆发后……在第二年获得政府内务大臣的职位”可以看出90年代他的主张多与政府扩张有关。第(2)问,从“实际上,在板垃退助等近代日本改革者的眼中……两者相辅相成”可以看出明治维新具有不彻底性,尤其是对于军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态度上存在问题,这也使得日本发展方向转向对外扩张,最终诱发了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案] (1)思想上,70年代宣扬天赋人权,主张人人平等,提倡以议会民主拯救国家;90年代支持政府的扩军备战转向军国主义。行动上,70年代组成民间组织,呼吁建立民选议会;90年代寻求与奉行侵略政策的政府的合作。 (2)明治维新是一次不彻底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虽然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并最终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 2.(15分)明治维新为日本的发展清除了障碍,开动了日本帝国的列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秩禄公债(废除封建特权身份的补偿金)分配状况表

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第3课 明治维新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第3课明治维新 1.明治维新时期,政府大力扶持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其扶持的对象主要是( ) A.投资新兴工业的华族和士族 B.资金缺乏的私人企业 C.从事近代交通通信事业的企业 D.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大资本家 答案:D 2.1871年8月29日,木户孝允等以天皇的名义,把在京的56名藩知事召至宫中,宣读诏书:“值此更新之际,如欲内以保安亿兆,外以与各国对峙,宜使名实相符,政令归一。”为实现“政令归一”,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B.四民平等 C.殖产兴业D.文明开化 解析:“内以保安亿兆,外以与各国对峙”,即是要建立稳定统一的政治秩序,实现“政令归一”。而当时对这种政治建设阻碍最大的就是幕藩体制。1871年,明治政府正式废藩置县,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答案:A 3.木户孝允明确指出:“立国之本,唯在于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唯在于教育而已。”材料反映了明治政府“文明开化”政策的侧重点是( ) A.培养出国人才B.教育改革 C.社会生活习俗改革D.军事改革 解析:读懂材料含义是解题关键,材料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教育。 答案:B 4.1871年12月,日本派出了以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的大型使节团前往欧美12国进

行了为期1年零10个月的考察。该考察团的最大收获是( ) A.加深了对西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认识 B.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C.找到了一条适合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认识到了建立近代化海军的重要性 解析:考察团广泛接触各国首脑、政府官员和各阶层人民,从各方面加深了对西方文明的认识,并结合本国情况,找出差距,将学习到的西方先进经验,根据日本的实际情况加以推行,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答案:C 5.1872年日本政府发布告谕:“苟有国则有兵备,有兵备则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这主要说明日本( ) A.鼓吹军国主义B.积极对外扩张 C.宣扬武士道精神D.实行征兵制 解析:鼓吹军国主义体现为某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军事化,以及对外奉行侵略扩张的政策,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一点,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只提到了“兵备”“就其役”,没有反映对外扩张,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出现与武士道有关的“勇”“忠”等关键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明治维新中,学习西方改革传统兵制,实行征兵制的情况,故D项正确。 答案:D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菱财阀兴起于明治早期,是下级武士出身的岩崎弥太郎以少量资本开始创业的。到1945年上半年,三菱已经发展成为日本最大的军事重工业财阀……在明治前期(1868—1885年),适应日本移植西方资本主义需要政府和商人资本联合起来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三菱公司采取充当海运业界“政商”的企业经营策略,获得了诸多的优惠便利和惊人的高额利润,从而一跃成为“海运之王”……与日本政府选择的“以武力扩张资本主义发展”的近代化道路相适应,自19世纪90年代起,三菱财阀采取大力发展军事重工业的企业经营战略,不仅得到了国家资金的补助和奖励,而且与军事相关的产业部门博取了远非一般工业部门能比的高额利润……在“岩崎社长阵头指挥体制”下,先后担任三菱总帅的四位岩崎家族成员,都亲自在企业经营的第一线指挥,掌握公司的最高决策权,在不同的时代起了杰出的领导作用。 ——王文英《试析三菱财阀迅速发展的原因》材料二在日本的工业发展中,政府扮演着一个非常积极的中心角色。早期很多新工厂都是政府出资兴建的,在经过初期的建设投资和实现生产之后,工厂就转到了私人手中。后

高二历史选修1: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练习题(含答案)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 【考点阐讲】 1、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一成一败原因分析 社会背景不同:日本明治维新前,农民的起义和市民的反抗斗争持续而猛烈,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对自身处境越来越不满,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中下级武士对现实不满增强,幕府统治己成为众矢之的;而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由于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 领导力量不同: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不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中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对旧势力清扫的任务,保证了国内革命的顺利进行;中国的维新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加之地主势力的强大,因而改革不能成功。 政策措施不同: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戊戌变法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 权以及守旧势力的强大,根本不可能实现。 国际环境不同:日本明治维持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由于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已是19世纪的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向帝国主义阶级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这时帝国主义列强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2.明治维新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①从历史进程来看,明治维新是日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由弱小的封建国家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转折点,是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的最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近代日本从受外敌入侵迅速走上对外扩张侵略道路的分水岭。 ②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它发生在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时期,反映出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是这时期历史进程的主要任务,也可进一步揭示出资本主义的发展,仍是这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潮流。 【经典例题】 【例1】19世纪中期,中国和日本相继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实现富国强兵,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和日本分别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内容和影响方面比较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有何异同? (2)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 【题解】(1)相同点: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不同点:中国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只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不学先进的思想和政治经济制度;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日本不但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引进西方先进的社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第3课 明治维新》优质课教案_7

第3课明治维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明治维新的内容、特点、影响。分析理解日本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与英国、美国的不同,认识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作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认识日本军事改革对世界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历史比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符合时代潮流的改革对实现富国强兵具有深远影响;对待外来文化需要正确的认识。 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特点。 课型:新授课 教法:研讨法 教具:多媒体投影仪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学生总结回答第一第二课介绍的明治维新背景 2、教师指出:本课将重点介绍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并透视维新运动的意义。 3、学生阅读P114的导言,问:《五条誓文》你能看出哪些信息? 【讲授新课】 一、明治维新的含义:教师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解释。 【思维启迪】1: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问题: (1)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 (2)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 “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

阶级联合专政。 “中兴”说:维新前,日本遭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维新后,天皇重掌朝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 二、明治维新的目的: 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发展资本主义,最终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 三、明治维新的内容: (一)政治上:废除旧体制 ——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对封建国家进行改造,废除旧体制,确立新体制! 1、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 ①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逐步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 ②1871年,明治政府以武力为后盾,宣布“废藩置县”,置3府72县; ③将大名迁居东京。 注意:在废藩过程中,对各藩大名,明治政府采取了优抚政策,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2)作用: ①封建割据问题被彻底打破,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 ②有利于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1)措施: ①废封建身份制度,宣布“四民平等”; 1869年7月,明治政府着手改革封建等级制度,取消公卿及大名称号,改称“华族”,1870年1月,废除武士称号,统称“士族”,其所领土地,一律上缴,农工商市民及僧侣统称平民,宣布四民平等,取消武士佩刀和格杀勿论的特权,平民有了更多的自由,可以使用姓氏,可以与华族士族通婚,也可以自由择业迁徙。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体制建立起来。 【知识链接】从日本人的姓看历史变迁 1875年之前绝大多数日本人是没有姓的。明治八年(1875年),政府出于

人民版高中选修一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A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课程标准】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认识新政策的资本主义性质,注意维新派从学习资本主义向发展资本主义的转变。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补充材料及自己对教科书的认识和理解,学会使用讨论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阐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认识社会改革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方式,理解先进的社会制度必然会战胜落后的、腐朽的制度,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明治维新改革内容及意义的分析,知道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知道同样面临着被动挨打、被侵略局面的中国的改革却遭到失败,理解改革充满了复杂性和多样性。进一步理解近代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道路具有多样性。逐步形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难点】 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历史地位。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法问题式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梳理线索――知识回顾――基础知识掌握――重难点突破――学以致用――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大国崛起》片段,提出日本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明治维新的?改革的情况内容和进程如何?改革对日本历史发展的作用?然后明确明治维新的含义,简单回顾上节课所学,理清线索。(一)时代背景: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二)幕府统治出现危机——改革的必要性 内忧: (1)政治:幕藩体制,激化社会矛盾。 (2)经济: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外交: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外患:(黑船来航)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入侵,民族危机加深。(三)日本社会的新变化——改革的可能性 (1)政治:下级武士成为领导者;推翻了暮府统治,建立了新政府。 (领导条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单元测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1889年日本宪法制定的原因是() ①由于农民负担加重,发生暴动 ②中小资产阶级和地主掀起“自由民权运动” ③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不满情绪强烈 ④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稳定社会局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2.19世纪中期,首先以武力迫使日本打开国门的西方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俄国 3.1854年3月11日,一支由外国人率领的舰队来到日本,用武力迫使日本打开了自己的国门,让这个岛国走上了一段充斥着悲剧和奇迹、混杂着屈服和刚强的历史。这支舰队属于() A. 美国 B. 德国 C. 俄国 D. 法国 4.有人说,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其中“外部因素”指() A. 中下级武士破产 B. 西南大名强大 C. 民族危机加剧 D. 倒幕运动胜利 5.倒幕运动的根据地主要分布在() ①长州②萨摩③北海道④土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6.在西方入侵的影响下,下列为日本明治维新奠定基础的因素中,不包括() A. 原材料的大量出口,使生产技术和经营形式不断改进 B. 一些有识之士购买机器,建立工厂 C. 部分大名改革自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D. 西方商品大量倾销日本,黄金外流 7.德川幕府时期推行的措施主要有() ①实行封建等级制度②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③鼓励派遣留学生④支持尊攘运动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8.黑船事件后,日本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下列叙述不能说明这一问题的是()

2019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第3课《明治维新》教案语文

第3课明治维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识记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币制改革、土地改革、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教育改革、生活西化、改革军制等基础历史知识。 (2)理解明治维新各项改革措施内容、特点及影响。 (3)运用:政治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本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与英美等国的不同;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作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日本军事改革对世界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问题探究、历史比较、分析图表、情景再现等方法与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符合时代潮流的改革对实现富国强兵有深远影响;对待外来文化需要正确认识。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难点: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其特点。 三、教学过程 导入:《大国崛起》解说词,检查预习,明治维新的含义。 授新:学生读《五条誓文》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 ?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教师总结:反映了明治政府改革的决心,为维新变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材料: 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提问: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1.废除旧制度:废藩置县,四民平等(板书)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35页第二段,明确“废藩置县”的含义,探讨“废藩置县”的作用:日本千百年来的封建割据被彻底打破,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起来,为国内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日本的县相当于中国的省,高于市,如南京一中的友好学校爱知淑德中学校所在地就是爱知县名古屋市。 提问: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社会体制又是如何建立的? (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提供工业发展资金) 分析:此措施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认识:由于废除封建制度,宣布四民平等一方面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另一方面华族和士族上层利用巨额公债投资金融业等新兴工业的实质是利用国家力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教师过渡:明治政府改革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富国强兵的关键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资本主义新经济。2、发展新经济:土地改革,殖产兴业(板书) (1)改革币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第3课 明治维新》优质课教案_0

明治维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明治维新的内容、特点、影响。分析理解日本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与英国、美国的不同,认识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作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认识日本军事改革对世界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历史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符合时代潮流的改革对实现富国强兵具有深远影响;对待外来文化需要正确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特点。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学生总结回答第一第二课介绍的明治维新背景 2、教师指出:本课将重点介绍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并透视维新运动的意义。 3、学生阅读P114的导言,问:《五条誓文》你能看出哪些信息? 【讲授新课】 一、明治维新的含义:教师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解释。 【思维启迪】1: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问题: (1)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 (2)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 “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中兴”说:维新前,日本遭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维新后,天皇重掌朝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 二、明治维新的目的: 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发展资本主义,最终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 三、明治维新的内容: (一)政治上:废除旧体制 ——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对封建国家进行改造,废除旧体制,确立新体制! 1、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 ①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逐步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 ②1871年,明治政府以武力为后盾,宣布“废藩置县”,置3府72县; ③将大名迁居东京。 注意:在废藩过程中,对各藩大名,明治政府采取了优抚政策,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2)作用: ①封建割据问题被彻底打破,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 ②有利于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单元检测: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含答案)

第八单元过关检测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是生活在德川幕府统治时期的一名武士,他可能从事的活动有( ) ①在京都杀死一名平民,但没受惩罚②他迫于生计,不得不经商③他参与了“尊王攘夷”活动④他被废除了佩刀的特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注意题干中时间限制“德川幕府统治时期”,④发生在明治政府时期。 答案:B 2.有人说,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其中“外部因素”指( ) A.中下级武士破产 B.西南大名强大 C.民族危机加剧 D.倒幕派的形成 解析:注意题干问的是“外部因素”,而A、B、D三项都是内部因素。 答案:C 3.日本名人久坂玄瑞对“尊王攘夷”曾这样说:“诸侯终不足恃,公卿亦不足恃……除草莽志士纠合举义之外, 别无他策。”“草莽志士”主要是指( ) A.广大农民 B.中下级武士 C.新兴地主 D.高利贷者 解析:分析材料可了解到,“草莽志士”指倒幕派,根据所学,倒幕派的主力是中下级武士。 答案:B 4.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 ) A.“废藩置县”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解析:明治政府废除封建等级制,普通百姓才开始有姓。因时间仓促,很多人匆忙中只好根据所处环境给自己起姓。因此,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 答案:B 5.日本资本主义工业化与西方国家的工业化相比,明显的特点是( ) A.私人投资 B.国家投资 C.外资投入 D.国家扶持 解析:从“殖产兴业”的内容上看,日本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除铁路和军工企业以外,政府采取赠送、优惠转让等政策,这构成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特征。 答案:D 6.1871年11月,日本派出了以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的大型使节团前往欧美12国进行了为期22个月的考察。该考察团的最大收获是( ) A.加深了对西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认识 B.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C.找到了一条适合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认识到了建立近代化海军的重要性 解析:考察团广泛接触各国首脑、政府官员和各阶层人民,从各方面加深对西方文明的认知,并结合本国情况,找出差距,将学习到的西方先进经验,根据日本的实际情况加以推行,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答案:C 7.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做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