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诗歌意境含义及其美学特1资料

论诗歌意境含义及其美学特1资料

论诗歌意境含义及其美学特1资料
论诗歌意境含义及其美学特1资料

文院汉语言师范类 2011级学生费晓霞 2011213055

论诗歌意境含义及其美学特征

意境,作为语符化的艺术形象系统的指称,又叫做境。大体说来,清代的诗论中的意境与境两个词并存, 而在此前, 境这个词更为常见。诗论家们常用境来指称诗人笔下那片令人心弛神游的, 自足之乐的艺术天地, 也就是语符化的意象系统。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和审美境界。诚如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所说, 诗是人生世相的反照。是对于人生世相不能抄袭不能模仿, 故必有取舍裁剪, 必有创造, 必有诗人性格情趣的侵润渗透。每首诗都自成一种意境,都创造了令人自足之乐的小天地。这就很好的诠释了, 意境是由诗人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的交融而成的了。王国维最是标榜诗的意境。王国维

说:“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人间词话》》。王夫之曾说:“ 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斋诗话》王国维曾说:“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很显然,从构成因素上看,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

一:意境的发展 ------情景契合度

在唐代以前的一千年的诗学发展过程中, 各种关于比兴, 情景的言论, 从创作角度, 讨论了创作主体与客体, 心与物的关系, 实际上接触了情思与景象的结合。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 “情随物迁,辞以情发” ,陆机在《文赋》中谈及构思的心智活动时,用“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来揭示再感发和构思过程中心与物互动, 溶渗的关系。诗歌的理想是情趣与意象的契合无间而在诗的发展史上,是个情趣与意象的契合程度,是有差别的。《诗经》中的比和兴是有意要拿意象来象征情趣的, 但是通常很少做到完全象征的地步, 因为比和兴只是个引子,要说的话终须直率的说出。

例如,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只是做“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引子。而像,昔我往昔,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样情趣恰隐寓于意象的,在, 《诗经》中并不多见。

汉魏作风较《诗经》以大变,但是运用意象的技巧仍然是原来的旧规。就大概来说,比多余兴,如: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兄弟两三人,流宕在异县……

这两例都是比,兴亦是偶尔所见,大多是即景生情,像: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月,就是即景生情。但是汉魏的诗也出现了在片中和篇末插入意境来烘托情趣的, 这比诗经进步得多了。比如曹丕的《燕歌行》。班婕妤的《团扇诗》已经是用全章意象寓情趣。而后到了唐朝, 张若虚和刘希夷把画意诗情和宇宙奥秘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剔透的诗境。张若虚的《春江花夜月》和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在诗歌意境创造上的发展,表明唐诗的已经创造进入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二:意境的特征,情景的统一,真切且得到鲜明的表达。

所谓意境,由意和境构成,缺一不可。意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即指具体的诗中所描绘的生活画面。意境的表意对于境的描绘具有积极的主导型, 即

诗人要表达的意决定了他要取何种客观事物, 及怎样对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调整和虚构。汉代的《毛诗序》里说:“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 这里的“ 志” ,可理解为思想,这里的“ 情” 即指感情。可见,世上没有不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诗, “ 情” 与“ 境” 二者有机结合, 浑然一体,既形象可感,又隽永含蓄,这腺样才能形成一种艺术境界。这样才能形成一种艺术境界。

怎样构成已经呢?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 是通过对境象的把握与经营得以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 的,这一点不但是创作的依据,同时也是欣赏的依据。诗人在对景物的表现的上除了受主体意识的投射和点染外, 还有用虚化和集合化的手法。如贺铸《青玉案》中“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这三个意象之间就存在着这种虚化现象, 而这三个意象组成一个整体, 艺术地回答了“ 试问闲愁都几许? ” 形成了一个感人的艺术境界:闲愁像无边无的如烟青草,似狂飞乱舞的满城飞絮,若凄清迷茫的黄梅时雨。

关于诗的几种境界,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隔” 与“不隔” 。

依他说:

陶谢诗之不隔,延年则稍隔之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之诗稍隔矣。“池塘生春草” ” 空梁落燕泥” 等二句妙处围在不隔。词亦如此。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永春草的上半阙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二月三月,千里万里,行色苦愁人” ,语语皆在目前是为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畔池塘” ,则隔矣……

王国维先生所说的,隔与不隔的区别,以我所观,可以从情与意象的关系上见出。当情与意象契合紧密,使读者可以见到意象,如在眼前,便是“不隔” 。反之, 意象不能得到鲜明的表达, 不能在读者的心理留下深刻的意境就是“隔” 。如, “池塘生春草” ,读者自可在眼前见到诗人所描绘的池塘上一片青绿的景象。而, “谢家池上”本是化用“池塘生春草”的典,但是却未能有原句子的的效果。三诗歌意境特征之二重机制

前人曾说,意象包括显意象和潜意象,两者构成一个二重复合机制。意境是由意象构成, 显然意境也有二重机制。显意境是由语言符号传达的意象系列构成的 ,是意境的实体,潜意境则是在显意境的暗示,指引,激活下,由欣赏者的艺术想象力创造出来的。就像“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我们不仅会看到鸡鸣晓月,板桥人迹外,还会体会到凄凄冷冷,羁旅愁思。从“野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 也会想象到万物欣欣向荣, 这也是具体的显意境激发的作者的想象形成了更深层次的潜意境。或许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另一种说法来理解意境的二重机制, 就是意境的超越性。意境具有超越性, 一个意境的意蕴不仅超越了具体物象, 而且还多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言有尽

而意无穷,留下可以在三玩味的空间。司徒空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也是说的这个问题。第一个“象” “景”是显意境,第二个“象” “景”是潜意境。二者相互联系,构成意境整体。前者鲜明可感, 后者需要读者想象的参与, 才能生成, 因而朦胧, 空幻。从整体上来关照, 司徒孔借用戴容州的“蓝田日暖,良玉生烟”来做比喻,是很贴切的。

显意境是由语言符号传达的一定数量的意象构成,是诗人构思结果的物化, 大体上是稳定的。如“鸡声”一联,在任何一个读者的还原性想象中,都会引起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种意象的再现。但是潜意识是个开放的艺术境界。不同的读者,对于同一首诗,可能想象出的潜意境,有时会大体一样,有

时会有差异,这主要是由读者自身的生活经验,艺术趣味,文化修养所造成。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忽视意象系统的整体效应。忽视系统的整体效应, 读者很难进入意境的深层世界, 最多只能把显意境的种种意象在心中复现一次。我们常常讨论诗歌“静与动”的问题。如“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石浅水潺溪,日落山照瞿” ,这些诗句中有雨滴声,鱼戏声,鸟散声,水溅声,种种意象,都是动态,但是我们去说他是极写静景。原来已经的“静”是“意中之静” ,也就是种种意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体现的氛围之境,审美心态之静。

至此,我们对一项也有了一个较大概的认识。从构成因素上看,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汉代的《毛诗序》里说:“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 这里的“ 志” ,可理解为思想,这里的“ 情” 即指感情。可见, 世上没有不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诗, “ 情” 与“ 境” 二者有机结合, 浑然一体, 既形象可感,又隽永含蓄,这样才能形成一种艺术境界。这样才能形成一种艺术境界。从构成层面看,它既包括显意境和潜意境两个相互连接,渗透的层面。换句话说,意境具有整体性,超越性,哲理性。

高中语文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之导学案(教师版)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及其特有的内涵。 2、学会从把握意象入手来把握诗词的内容,领会诗词的主旨。 3、养成注意积累的好习惯,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学法指导】 一、了解“意象”这一概念,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象; 二、掌握“意象”这把钥匙,打开诗歌世界的大门,能够自主阅读、感悟、探索。 【高考试题】 09年浙江省1B高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如“雁”“柳”“菊”“竹”“莲”等,它们在诗中往往具有象征意味。(1)从5个意象中选取了3个,指出其常见的象征意味。(3分)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2)从5个意象中选取1个,结合具体作品,简析这个意象的特点及作用。(7分)(100字左右) 【意象概念】 古典诗词的意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带有主观情感的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积累意象】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送别诗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茂盛貌);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雪大貌)”。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5、芳草、春草。在古诗中常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怀念。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月亮。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鸿雁(孤鸿、断鸿)。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长久寄居他乡)伤感之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 1

诗歌意象大全精简篇

古代诗歌意象大全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象)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意)。在漫长的文学发展过程中,许多事物被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这些在诗歌中被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就是意象。对于今天的中国古典诗歌爱好者来说,从意象入手来阅读和分析古代诗歌,不失为一条捷径。笔者搜集了一些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稍加整理说明,希望对大家阅读和分析中国古典诗歌有所帮助。 1.飞鸟:自由的灵魂 诗人们常以鸟的自由飞翔比喻人生理想的实现。汉末《古诗十九首》“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西北有高楼》),以双飞的鸿鹄,比喻觅得知音的愿望;无名氏的古诗“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步出城东门》),诗人希望化身黄鹄,展翅飞越无法渡过的河水,飞回日夜思念的故乡。 崇尚道家思想、追求精神自由的诗人向往隐迹江湖的生活,愿与悠闲自在的鸥鸟为友,忘却世间的争斗。陶渊明做官时甚至“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辞官回乡后,则以“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读山海经》)等诗句表现自己的耕读之乐。众鸟安居巢中,诗人爱其庐宇,人鸟之间有种幻化为一的感觉。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的飞鸟的诗人看来都是快乐自由的。天遥地阔中一只飞鸟,在诗人看来,可能是孤凄无伴、漂泊无依的,而这种孤独漂泊的感情,无疑正是诗人内心情绪的反应: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阮籍《咏怀》)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处,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 苏轼以飞鸿踏雪、一去无踪,暗示人生偶然无定的感慨,形象优美生动,哲理高妙玄远,让人发悟,也使人惆怅。 2.青山:身与心的家园 古人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的静穆,山的宏远,对中国人有着永远的吸引力。“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青山”意象在诗歌中频繁出现,它是诗人们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 从人与青山的自然关系来看,山脉通常是人类居住环境中最恒定、最醒目的存在之一,故乡山脉的轮廊是游子心中最清晰的印痕。“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谢朓《游东田》);“无穷芳草色,何处故山青”(齐已《送休师归长沙宁觐》),“青山”在诗歌中常带有故乡居所的象征意义。 3.离愁与乡愁:寒衣处处催刀尺 ——中国古曲诗歌中的“捣衣”和“砧声”意象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这是杜甫晚年出川、滞留巫峡时所作组诗《秋兴八首》之一,表达了诗人于霜红枫叶、丛菊盛开的秋天忧心国事、思念故园的心情。此诗结尾,诗人将浓郁乡情化为古典诗歌中极为常见的一组意象:寒衣刀尺,高城暮色,以及穿透暮色、逾越城垣的急促的砧声。 寒衣、刀尺和砧声,反映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中人们以家庭为生产

归纳最全古代诗歌意象完整

诗歌的形象鉴赏 诗歌的形象 诗歌所塑造的形象:包含意象、意境两个方面 意象:是诗歌中表现诗人情思意趣的感性对象。意象是局部的、具体的。 意境: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的境界和情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芳草:1.在古典诗歌中多比喻凄婉离恨或不息。 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李煜: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即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生生不息或离别的愁绪。 2.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此句用野草、麦子的繁盛反衬如今的荒凉。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了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芭蕉: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吴文英: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葛胜冲: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现凄凉之音。 梅花:傲霜斗雪,象征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格 1、《早梅》(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边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2、《卜算子》(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松柏:孤直、顽强菊花: 高洁、隐逸、脱俗 桃花: 美女的容颜牡丹: 高贵、富贵 扬花: 飘零、离散 柳树: 分别以折柳表惜别

【VIP专享】浅淡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浅淡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摘要: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境界自成高格。”诗词整 体的美学价值在于意境。意境美是诗词美的最高体现,是鉴定一首诗好坏的关键因素。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主要表现在:刻画的人物之 形象、景物之传神、炼字之精到。这三方面的特点能使人遐想无穷,回味不已,给人以精神的提升和享受。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境美;人物形象;诗情画意;炼字精到。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境界自成高格。” 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 所谓意境美,是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动图景和所体现的思 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一种美的形态,它是“意象合一”的艺术升华,是想象空间的艺术化境界。意境美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多方面的。本人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经验,将从古典诗词中人物之形象、事物之传神及用词之精妙,来浅谈对中国古典诗词中所呈现出来的意境之美的认识。 一、古典诗词中形象的人物 毛泽东给陈毅关于诗的一封信中说:“诗要形象思维,不能如散 文那样直说。” 别林斯基曾说过:“诗的本质就在于给不具形的思想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的形象。”诗词要达到震撼读者的心灵,使人潸然泪下或拍案叫绝,靠的就是形象,靠的就是形象思维。黑格尔说:“美

是形象的显现。”形象可以具体而生动地唤起人们的感性经验和思想感情。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以“隔”来论古典诗词,将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是否与作者有关来分。其表现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一)诗词里抒情的是作者自己的形象,简言之就是“我”的形象。 陆游在《诉衷情》里写道:“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 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上片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一觉醒来, 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 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通过这一形象的表现,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二)诗词中表现的是作者刻画的人物形象,简言之,就是“我”描写出来的人物形象。 柳宗元的《江雪》家喻户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大雪之中,一叶扁舟,一个老渔翁,独钓寒江之上。 这个老渔翁不怕天寒地冻,大雪飘飞,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孤独而孤傲。诗句通过“鸟飞绝” “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而通过“独钓江雪” 勾画人物,突出了一位具有坚忍不拔、卓然独立、清高孤傲品格的人物形象——“蓑笠翁”。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

论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论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以李白为例 中国是个诗歌的国度,到处是产生诗歌的理想土壤。放眼望去,每座山每处水每一个地方,都是一篇篇精美的诗章。放眼望去,慢慢历史长河中,无不闪烁着诗歌的璀璨。说起汨罗江,谁都会想到五月端阳,诵读屈原的《离骚》、《橘颂》等;说起古浔阳,谁都会想到枫叶芦花,看到琵琶声中白居易湿透的青衫;说起黄河,谁都会看到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远上白云间、万里黄河绕黑山……忆秦汉,说唐宋,游长城,渡乡关,饮美酒,唱幽情,抒抱负,谁都会看到听到“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壮歌,“靖康耻,犹未雪”时的岳飞冲起的帽冠,水调歌头苏东坡多情的婵娟,王维渭城客游时青青的柳……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艺术瑰宝。中华民族以汉字为载体,按照符合美学规律的格律规则,创造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美好诗篇,形成了一种大美诗体。其意境之深邃,思想之丰富,情感之深切,操守之坚贞,品格之高雅,普及之广泛,流传之久远,影响之巨大,是世界许多拼音文字为载体的诗歌所难以比拟的。下面我以诗仙——李白为例,浅析中国古典诗词的美之所在。 一、美在感染力和说服力上。有人概括说诗美在形象上。诗是情感的象征性图画,诗歌创作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形象的可感性。通过物象的塑造,使读者受到感染,进而再心灵上达到共鸣。《周易》曰:“圣人立象以尽意”,《文心雕龙》中也有“神与象通、神与物游”的主张。我国古代诗人善用形象思维者,三李也。这三李即为李白、李商隐、李贺。其中李白的形象塑造更是出神入化,例如:“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郢门秋怀》)运用不同空间的山衔落日、江汉晚天烘托秋景,又把洞庭湖上的游客与南飞的大雁映衬对照,在广阔的时空中展示漂泊的孤苦情怀。犹如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中,“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唱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蜀巴。”子规鸟又名杜鹃,而映山红因杜鹃啼叫时开放而名杜鹃花,诗人巧妙的将不同性质的意象组合起来,表达两地相思,委婉动人,给人以尺幅千里之感,意蕴深远。 二、美在情感上。黑格尔说过“情致能感动人,因为它自在自为地是人类生存中的强大力量……”任何文学体裁,都不能缺少情感因素,而诗词的情感因素,比起其他体裁来说,显得更集中,更浓郁,更强烈。诗的本质是抒情,是思想感情的抒发。“苟其感不至,则情不深,情不深则无以精心而动魄,垂世而行远”。例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就可以看出李白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又能感受到诗人坚定不移的冲破重重阻碍的意志。 三、美在风格上。中国诗词有直与曲,露与藏的风格之分。直露型的诗人,其审美取向往往是刚健质朴,其诗风往往是阳刚豪放,其诗以阳刚美取胜。曲藏型诗人,其审美取向往往是委婉曲折,其诗风往往是含蓄细腻,以阴柔美取胜。当然,无论是阳刚美的诗,还是阴柔美的诗,其风格审美效应是可以并存于一体的,古今往来的一些诗人也往往做到阳刚美与阴柔美的兼济互补,实现豪放与婉约并举,阳刚与阴柔互济、直露与曲藏风格的完美统一。如豪放派代表人物李白写了不少美诗,既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洒

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1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作者情感的载体,包括景、物、事、人) 2 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3 其一,由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如王冕《墨梅》) 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中只有一个意象——墨梅。但这梅已非自然界之梅,而是作者心中之梅,一树带着墨色的有个性的梅。营造出一种狂放不羁,特立独行,安然自适的艺术境界。 其二,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洲。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4 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 例如:折柳:惜别(柳因其缠绵柔长的特点而成为多情之物。)“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长亭:在中国古典诗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 芳草:离恨(芳草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恰似离别的愁绪。)落花:花是美好的象征,如青春。落花,又恰在春末,落花便意味着年华老去、青春不再,兼有伤春、悲春之意。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梧桐不耐寒冷,秋至而叶黄,秋深而叶落,且叶大如掌,易形成强烈的观感,令人易生悲秋之意。再者,雨滴梧桐(与雨打芭蕉类似),如泪滴纷坠,令人肠断。菊:喻隐逸,高洁,脱俗。菊花笑傲风霜,且不愿其它花种同开,所以,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 梅:坚强,不屈不挠,在逆境中抗争。不改变自己的气节。 松柏: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

浅谈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

浅谈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 【内容摘要】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因为,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决定一首诗好坏的的关键。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意境”所涉及到的领域或范围是很广泛的,音乐、戏剧、美术、体育、绘画、文学等等很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意境美感,意境美具体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反复的,多方面的和异常丰富的。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境美;情景交融;含蓄;动态;虚实结合 【正文】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因为,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决定一首诗好坏的的关键。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意境”所涉及到的领域或范围是很广泛的,音乐、戏剧、美术、体育、绘画、文学等等很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意境美感,意境美具体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反复的,多方面的和异常丰富的。本文结合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出来的意境美。 一、意境定义的界定 意境是中国文艺理论和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代表着一种重要的审美形态。刘禹锡曾经对意境下了一个比较贴切的最基本的定义——“境生于象外”,也就是说,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象”,但它又是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无限延伸的“象”。司空图进一步指出“思与境偕”,标举意境的“象外之象”、“味外之旨”。这些古代学者对意境的认识都被后来的学者很好地继承下来。象“境生于象外、意外之象、味外之旨”都是经典的看法,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是我们还是要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意境的概念虽然众说纷纭,难以形成比较统一的看法,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认为意境客观地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比如《辞海》就是这样给意境下定义的,“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欣赏者通过想

归纳古代诗歌意象完整版

归纳古代诗歌意象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诗歌的形象鉴赏 诗歌的形象 诗歌所塑造的形象:包含意象、意境两个方面 意象:是诗歌中表现诗人情思意趣的感性对象。意象是局部的、具体的。 意境: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的境界和情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芳草:1.在古典诗歌中多比喻凄婉离恨或不息。 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李煜: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即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生生不息或离别的愁绪。 2.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此句用野草、麦子的繁盛反衬如今的荒凉。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了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芭蕉: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吴文英: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葛胜冲: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现凄凉之音。 梅花:傲霜斗雪,象征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格 1、《早梅》(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边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2、《卜算子》(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松柏:孤直、顽强菊花:高洁、隐逸、脱俗 桃花:美女的容颜牡丹:高贵、富贵 扬花:飘零、离散 柳树:分别以折柳表惜别 “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初中语文 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说说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中国传统诗歌强调意象和意境,但是,什么是意象和意境,中学课本中往往语焉不详。《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也认为: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意象则就是“意境”,这二者是完全一致的。的确,在不少情况下,这两者是可以吻合的。但是,从文学审美的角度细细推敲,我们发现,这两者之间还是有着多方面的不同。 一、内涵不同 诗人创作诗歌作品,要借助一定的形象。这些写入作品的形象就是意象的“象”。但由于它们是经过诗人的挑选和判定而写入的,所以已经附着了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即“意”),因而这些形象便不再是现实中的普通形象了,故称为“意象”。我们可以把这种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通称为“意象”。意境则不同,它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依赖于作品的意象而产生,是超越于具体意象之外,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达到的境界。而且我们说意境时只是针对少数优秀的文学作品而言的,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产生意境。 二、范围不同 意象往往可以用数量的多少来统计,属于个体观念;而意境则是一个整体观念。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有着多种意象:山、林、江、舸、鹰、鱼,达6种之多。但是作为意境,却只有一项,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造出了一幅绚丽夺目、生机勃勃的秋景图。那浓重的色彩,那争竞的场面,那搏击的气势,那轻翔的自由,在读者的心中已经合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带给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已经远远超出了那6种意象所表现的范畴。 三、获得不同 意象是可以直接从作品中获得的,诗人写了几个物或者景,完全可以直接“数”出来;而意境则需要“悟”才能获得。因为“境生象外”,所以,“悟”的结果与读者个人的胸襟抱负、个性气质、知识修养、人生经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也可能“悟”出不同的意境来。但这并不是说,意境就没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存在了,因为诗人是属于某个民族的,相同的文化背景使诗人的创作出的优秀作品有着为这个民族共同感受得到的意境。当然,优美的意境也能为其他民族所感知、认识,毕竟,人类有着共同的情感和认知。 意象和意境虽然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范畴,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用它来解释外国诗歌。如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诗中应用了两类意象:先用某一种或几种事物,如急流、小河、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等做自我的意象;再联系到与之关系紧密的另一事物,如小鱼、小鸟、常青藤、火焰、夕阳,来做爱人的意象。细细数来,竟有12种之多。诗人通过这一系列的创造,展现了这样的的意境:无论我是什么,我都愿意为心爱的人奉献出一切,表达出了对爱人深挚的爱慕之情。虽然一些意象和中国文化中的意象不同,但这样的意象和意境,也会令我们认同,同样引起我们感情上的共鸣。

诗歌意象、意境

一、内涵不同 诗人创作诗歌作品,要借助一定的形象。这些写入作品的形象就是意象的“象”。但由于它们是经过诗人的挑选和判定而写入的,所以已经附着了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即“意”),因而这些形象便不再是现实中的普通形象了,故称为“意象”。我们可以把这种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通称为“意象”。意境则不同,它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依赖于作品的意象而产生,是超越于具体意象之外,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达到的境界。而且我们说意境时只是针对少数优秀的文学作品而言的,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产生意境。 二、范围不同 意象往往可以用数量的多少来统计,属于个体观念;而意境则是一个整体观念。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有着多种意象:山、林、江、舸、鹰、鱼,达6种之多。但是作为意境,却只有一项,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造出了一幅绚丽夺目、生机勃勃的秋景图。那浓重的色彩,那争竞的场面,那搏击的气势,那轻翔的自由,在读者的心中已经合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带给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已经远远超出了那6种意象所表现的范畴。 三、获得不同 意象是可以直接从作品中获得的,诗人写了几个物或者景,完全可以直接“数”出来;而意境则需要“悟”才能获得。因为“境生象外”,所以,“悟”的结果与读者个人的胸襟抱负、个性气质、知识修养、人生经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也可能“悟”出不同的意境来。但这并不是说,意境就没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存在了,因为诗人是属于某个民族的,相同的文化背景使诗人的创作出的优秀作品有着为这个民族共同感受得到的意境。当然,优美的意境也能为其他民族所感知、认识,毕竟,人类有着共同的情感和认知。 意象和意境虽然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范畴,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用它来解释外国诗歌。如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诗中应用了两类意象:先用某一种或几种事物,如急流、小河、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等做自我的意象;再联系到与之关系紧密的另一事物,如小鱼、小鸟、常青藤、火焰、夕阳,来做爱人的意象。细细数来,竟有12种之多。诗人通过这一系列的创造,展现了这样的的意境:无论我是什么,我都愿意为心爱的人奉献出一切,表达出了对爱人深挚的爱慕之情。虽然一些意象和中国文化中的意象不同,但这样的意象和意境,也会令我们认同,同样引起我们感情上的共鸣。 一、明确诗歌题材的重要性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并由此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由于古诗的取材非常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上古诗浩如烟海,因此对诗歌进行归类加以分析,是我们鉴赏诗歌的重要一环。可以说,题材是正确理解诗歌一把钥匙。我们既能根据题材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具有的普遍性,又能触类旁通辨析诗歌的个性化色彩。高考在对“古代诗歌鉴赏”的命题中,不外乎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三方面的内容,而这三方面的切入点则是要明确形式与内容的联系:鉴赏形象就是把握诗歌意象与意境,分析、判断它们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社会意义;鉴赏语言就是把握语言特点、风格及

浅谈古诗词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

浅谈古诗词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 意象和意境是诗家写诗、评论家评诗经常用到的两个术语,也是我们欣赏古诗词时必须要掌握的两个的重点,更是要分辨的两个难点。比如全国语文高考卷曾考过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折柳”在这首诗里就是一个意象,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指曲名,即一支汉乐府古曲《折杨柳》,此曲抒写的是离别行旅之苦。二是指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在古诗词学习和鉴赏中,类似“折柳”的意象还很多。下面谈谈有关意象和意境问题。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诗歌意象因物象的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 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人的怅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来表达的。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由“竹林”、“孤琴”、“长啸”、“明月”等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花”、“江水”两个意象就足以说明白居易的快乐生活。再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就能知道所传达出来的是伤别情怀。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再如贺铸《青玉案》中“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三个意象组成一个整体,艺术地回答了“试问闲愁都几许?”它不是三个意象的简单相加,而是形成了一个感人的艺术境界:闲愁像无边无际的如烟青草,似狂飞乱舞的满城飞絮,若凄清迷茫的黄梅时雨。 一般来说,诗像不像诗,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诗美不美,有无意蕴,主要则看意境。由诗味到诗美,实际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过程。离开了意象,就无以谈意境。因此,在诗词中,起点是意象,终点却是意境。 常见意象的寓意 古诗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对固定的寓意,如“梅”是“孤独”、“寂寞”、“孤芳自赏”、“高洁伟岸”的代名词;“蝉”是“惜时光”、“痛别离”、“苦远游”、“感身世”的同义语。 【花草树木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菊:隐逸高洁脱俗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绿叶:生命力希望 活力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松柏:傲岸坚强生命力竹:气节积极向上梧桐:凄苦柳:送别伤感春天的美好 【飞禽走兽类】子规:悲惨凄恻猿猴:哀伤凄厉鸿鸽:理想追求鱼:自由惬意(孤)雁:孤独思乡消息鹰:刚劲自由事业的成功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瘦)马:奔腾追求漂泊乌鸦:小人俗客庸夫沙鸥:飘零伤感【风霜雨雪类】海:辽阔力量气势海浪:人生的起伏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江湖的诡谲江水:时光的流逝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暴雨:残酷热情春风:旷达欢愉希望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狂风:作乱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云:游子飘泊石灰天阴:压抑愁苦寂寞天晴:欢愉光明 【颜色器物类】白:纯洁无瑕

诗歌的意境和意象详解

诗歌的意境和意象 一、诗歌的意境 意境,顾名思义,“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就是立体感的艺术图画。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境”不能是纯客观的物象,需由意所触发。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诗人强烈的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的交融。它既是作家苦心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评论作品的重要准绳。我国近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国维先生认为:情与景是意境的两个基本要素,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特点;追求感情的真挚、形象的真实和语言的真切是意境的核心。诗人创造意境常常用“触景生情”和“缘情写景”(即“寓情于景”)。 二、诗歌的意象 意象,在这里是个特殊的概念。有人也称为“传统意象”、“固定意象”、“典故意象”等,名称不一,所指基本相同。 意象,是指诗词中有些艺术形象在被成功地使用过一次以后,后来的诗人反复运用,并逐渐约定俗成,使这些形象被固定在一个或几个特定意义上。比如“东篱”这一艺术形象,最初出自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诗中的“东篱”,纯系实写,别无他意,但后来诗人反复使用,并渐渐赋予其特定意义,以至于一提到“东篱”,便产生超尘脱俗之感。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词中的“东篱”已不再是实指,但却有了特定的意义。 诗词中的意象,不胜枚举,这里暂列几个常见的例子。“杨柳”,是一个关乎离别的意象。“菊花”是一个关乎“隐逸者”的意象。“明月”,是一个关乎“思乡”、“思人”的意象,古人有“对月思人”之说。“白云”,是一个关乎“思友”的意象,古人有“望云思友”之说。“清秋”,是一个关乎“感伤”、“悲秋”的意象。“大雁”,也是一个关乎“思乡”、“思人”的意象,古人有鸿雁传书之说。“杜鹃”,因其叫声凄厉,又其声如言“不如归去”,最终成为一个关乎“思归”的意象。意象,对于诗人抒发感情,有着独特的作用。懂得意象的知识,当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及诗人的感情,因此,对一些常见意象,需要多做一些积累与识记的功夫。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人、物、景、事等。“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身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石灰吟》取的是“物象”,托意于物,借物以达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天净沙》取的是“景象”,寄情于景,借景以抒情。“以笑的样子哭着,以恨的样子爱着;以善良的样子残忍着,以疏远的样子亲近着;以跑动的样子站立着,以沉默的样子诉说着;以充实的样子空虚着,以糊涂的样子清醒着;以死亡的样子生存着,以真理的样子荒谬着。”(北岛《无题》)《无题》取的是“事象”,寄理于事,借事以明理。 诗歌取象,有的只取一个意象。例如舒兰的《乡色酒》:“三十年前,你从柳树梢头望我,我正少年,你圆,人也圆。三十年后,我从椰树梢头望你,你是一杯乡色酒,你满,乡愁也满。”这首诗只有一个意象——月亮。以月亮写乡愁,用“乡色酒”喻月光,飘逸莫名的乡愁就变得具体可感了。有的诗歌,取的是一组意象。例如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首诗选择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四个意象来承载感情,层层叠加,层层递进,渲染了海外游子与故国家园根脉难断的凝重感情。

浅谈古典诗词中月的意象

浅谈古典诗词中月的意象 月亮,古今诗人最钟情的诗歌意象之一,频繁出现在古典诗词作品之中。为什么众多诗人对“月”这一意象情有独钟呢?月的意象与诗歌意境的呈现又有什么关系呢?苏轼《水调歌头》歌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这一意象寄托着诗人悲欢离合的主观情思。 一、悲——永恒、无常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驻足“石头城”的秦淮河畔,仰望苍穹,一弯“旧时月”引起了诗人对历史的浩叹和追思,感慨系之。月作为历史的见证,阴晴圆缺,循环往复,亘古不变,月在诗人眼中是“永恒”;石头城昔日繁华,今日萧条,可谓“无常”。在永恒与无常的鲜明对照中,在历史与现实的梦幻交错中,诗人不禁悲从中来。 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世事无常,如烟似梦,往昔歌舞升平、雕梁画栋的故国金陵如今只能在追忆中重现——所谓无常;而春花秋月亘古不变——所谓永恒。春花秋月的良辰美景只能越发衬托出国破家亡、君王沦为阶下囚的悲哀。 张若虚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发问中引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伤。虽年年岁岁“月”相似,却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就如同历史长河中稍纵即逝的浪花一般,显得短暂而渺小,而明月、宇宙才是伟大而永恒的存在。诗人以月作为人生的参照物,通过对月之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辨,抒发了绵绵无绝期的悲痛之情。 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悠悠万世,一轮皎洁的明月长挂碧天苍穹,毫不吝惜地倾泻着邈邈银辉,它晚升日隐,与人总是若即若离。今人看不到古时的明月,古时的人也看不到今天的月亮,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面对亘古如斯的明月,诗人不觉感慨系之,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探求,把宇宙的浩瀚无际、时空的苍茫无限与人生的短暂渺小巧妙融合,抒发了永恒与无常之悲。 李白《苏台览古》中的“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杜牧《润州二首》中的“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传达的都是永恒与无常之悲。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 教学设计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及其特有的内涵。 2、学会从把握意象入手来把握诗词的内容,领会诗词的主旨。 3、养成注意积累的好习惯,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学法指导】 一、了解“意象”这一概念,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象; 二、掌握“意象”这把钥匙,打开诗歌世界的大门,能够自主阅读、感悟、探索。 【高考试题】 09年浙江省1B高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如“雁”“柳”“菊”“竹”“莲”等,它们在诗中往往具有象征意味。(1)从5个意象中选取了3个,指出其常见的象征意味。(3分)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2)从5个意象中选取1个,结合具体作品,简析这个意象的特点及作用。(7分)(100字左右) 【意象概念】 古典诗词的意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带有主观情感的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积累意象】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送别诗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茂盛貌);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雪大貌)”。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5、芳草、春草。在古诗中常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怀念。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月亮。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鸿雁(孤鸿、断鸿)。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长久寄居他乡)伤感之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 1

浅谈古典诗歌的意象鉴赏

浅谈古典诗歌的意象 单位:巢湖市柘皋中学 作者:王新梅 时间:2007年4月

浅谈古典诗歌的意象 摘要: 鉴赏中国古典诗歌中一个重要内容便是意象的鉴赏,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寓意,相同的意象也可寄寓不同的情志。了解古代一些常见意象的蕴意,对于鉴赏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意象寓意延伸 正文: 诗歌鉴赏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也是有相当难度的题目,考生往往把握不了鉴赏的方法,因而极易失分。古诗词鉴赏技巧佷多,理解意象就是一个切入口。如2002年高考题《春夜洛城闻笛》要理解题目中“折柳”的含义,关键就是要能理解“柳”的意象,如果“柳”的意象把握了题目便能迎刃而解了。因此,了解一些中国古典诗歌常见意象的寓意对于增加中学生文化积淀,解答高考诗歌鉴赏题目很有必要。 中国诗学一向重视“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的关系。简单地说意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 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既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既“意象”。一般来说,诗人多取大自然的景物借以寄托情思,作为意象。意象在古典诗歌的鉴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意象作一些探讨。 一、常见意象的寓意 1.树的意象 (1)柳者,留也 其实,柳本身并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但在别离文学作家的笔下,它总是那样的多情。从《诗经》开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首开咏柳

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中的少妇也许是在后悔自己没“留”住夫婿,而让自己独品寂寞之苦;“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无名氏在诗句中借柳表达对行役繁重的怨恨:“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晏儿道的《点绛唇》词中萦绕着对“似花依旧”故人的思念。人们送别折柳写柳,这是因为“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的缘故。而古人客运主要是船,送行多在码头水边,生在水边的杨柳自然是送别的见证物,所以,古人常折柳送别。又因“柳”者,“留”也,这一字音上的联系,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这便足以使“柳”获得别离文学作家的青睐,更何况它那长条依依的体形,活脱就是一种款款惜别的天然姿态。 (2)松:高洁 陈毅有诗云:“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3)梧桐:凄凉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像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一个被剥夺清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桐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鱼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写悟桐更见环境的冷清、寂寞、悲凉。 另外,还有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2.鸟的意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