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煤矿机械化开采的历史变迁

中国煤矿机械化开采的历史变迁

中国煤矿机械化开采的历史变迁
中国煤矿机械化开采的历史变迁

中国煤矿机械化开采的历史变迁

班级xxx

学号xxx

姓名xxx

摘要:煤炭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可动摇。煤炭资源安全、高产高效开采是煤炭生产的首要任务。在当今现代化煤矿开采中机械化的普及程度,大大提高了煤矿生产效率,增加了煤矿产量的同时也使安全形势得到了改观。现代化煤矿中发挥机电一体化的技术优势,研制实用新型的采煤机械对建设高产、高效、安全的现代化煤矿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煤工艺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整个矿井的生产能力。因此,要尽量选用先进的采煤工艺,从而到矿井的高产高效的目的。随着我国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煤矿机电自动化在矿上的应用日益增多。因为煤矿是高危行业,提高机电设备自身的安全可靠程度和自动化程度,最大减少用人,是实现矿井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本文旨在说明中国在煤矿机械化开采道路上的进步以及相应机械化技术的变迁历程,描述煤矿机械化开采发展的脉络,发现煤矿机械化开采的布局走向,为之后的煤矿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煤矿机械化、历史变迁、煤矿建设

1

目录

引言 (001)

一、建国之初的机械化进程 (001)

二、“文化大革命”中的煤矿机械化开采 (002)

三、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机械化进程的加快 (002)

(一)四项基本要求 (002)

(二)五个转变 (003)

(三)机械化建设进程的加快 (004)

四、世纪之交至今的煤矿机械化开采建设 (005)

(一)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005)

(二)必须坚持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不断推进煤炭生产规模化和现代化 (005)

(三)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加强宏观调控,努力实现煤炭供求的基本平衡 (005)

(四)必须坚持节约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006)

(五)必须坚持清洁发展,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006)

(六)必须坚持安全发展,努力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006)

(七)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006)

五、现今技术情况 (006)

六、结束语 (007)

参考文献 (007)

2

引言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是煤炭资源储量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煤炭探明总储量在9000亿吨以上,居世界第三;已知含煤面积55万多平方千米,而且煤种齐全。中国利用煤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煤炭最早的国家之一。17世纪中叶,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一书,系统的记载了我国古代煤炭的开采技术,包括地质、开拓、采煤、支护、通风、提升以及瓦斯排放等技术,说明我国当时的采煤业已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了。之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煤炭开采技术始终停留在手工作业生产的水平上,基本在煤矿开采工艺方面没有太大的进步,造成了了当时作业工人劳动强度大,且产率比较低,工作环境危险等问题。

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煤炭工业的发展,建设大批新矿井,原煤产量飞速增长,在1996年原煤产量已达13.3亿吨,居世界首位。在原煤产量中,国有重点煤炭和地方煤矿产量分别约占40%和60%。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发展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效果,采煤、掘进、运输等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和生产集中化程度迅速提高,平均单产工效增长较快,创造了许多新的记录。这和建国以来的煤矿机械化开采技术的进步是离不开的。

在矿井的生产过程中,采煤工艺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整个矿井的生产能力。因此,要尽量选用先进的采煤工艺,从而到矿井的高产高效的目的。随着我国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煤矿机电自动化在矿上的应用日益增多。因为煤矿是高危行业,提高机电设备自身的安全可靠程度和自动化程度,最大减少用人,是实现矿井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因此煤矿机电的自动化有力推动了企业安全高效、又好又快发展。

一、建国之初的机械化进程

新中国建国时,各地人民政府从旧中国共接收了约40个煤矿企业,200处矿井和少数几个露天矿。它们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华东的山东、安徽两省,除少数几处外,规模都很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例如,山西大同煤矿9对矿井全部被水淹没,机器设备被全部破坏,井下无一个完好工作面,地面无一完整厂房,无一正常运转的机器,无一可通车的巷道,生产完全停顿;辽宁抚顺煤矿的西露天矿和龙凤矿井已被水淹,基本停产;河南焦作煤矿18个坑口中11个完全破坏,7个仅剩井架,已完全停产;山东淄博、枣庄,山西阳泉等较大的煤矿也是一片废墟。由于当时新中国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主要任务是恢复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煤矿生产,并进行必要的改造。

在1953年,我国开始了发展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了保证钢铁基地炼焦用煤,解决华东地区缺煤和逐步改善煤矿布局等的需要,“一五”期间,重点扩建了15个老矿区,同时开始了10个新矿区的建设。煤炭产量从1949年的3 243万吨上升到1957年的13 073万吨,提高4倍以上。与此同时,为了适应煤矿生产建设的需要,逐步组建了地质勘探、煤矿设计、建井施工等配套的专业队伍。1955年7月又正式成立了煤田地质勘探、设计管理和基本建设三个总局,进一步加强了领导,强化了技术和队伍的培训工作,为以后煤炭工业的协调发展与机械化开采的应用与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国家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由于“大跃进”的失误,给煤炭工业造成了严重后果。采掘关系失调,巷道和设备失修,煤炭产量大起大落,基本建设浪费很大,不合格的煤田地质报告占60%。由于不合格的矿山机械设备与人员实施结构的不完整,不配套,导致产量增长缓慢,不能及时的供应新中国建设的需要。

后来,经过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生产建设才重新走上正常的轨道。煤矿机械化设备的设计与制造,相关人员配套教育与培养才重新回到正轨。

1

二、“文化大革命”中的煤矿机械化开采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煤炭工业也经历了一场浩劫。72

个矿务局相继下放给地方,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之中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被废止,才开始的煤矿机械化开采之路由此转向。

在国家统配煤矿受干扰,煤炭不能满足地方工业和人民生活需要的时候,地方小煤矿自发地有了较大的发展。1971年,全国地、县、队小煤矿的产量比1965年增长了1.35倍。为了使地方小煤矿得以巩固和发展,当时提出了“全党动手,各级办矿,多搞中小,以小为主,由小到大,由土到洋,成群配套,形成矿区,选择重点,建设基地”的40字方针。这些方针,既促进了小煤矿的发展,也为以后乡镇集体煤矿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但是也由于地方小煤矿的自身经济能力、技术能力所限,导致了煤矿开采还是以人为主,机械化率并不高。

在1970年至1972年间,有两批共100多名在宁夏永宁下乡插队的杭州知青被招工到原石炭井一矿、三矿、四矿、乌兰矿、大峰矿及卫东矿(后更名为白芨沟矿)。当时由于是手工作业采煤,至今许多知青的手臂上还留着当时工伤的烙印。还有当年一部分知青扎根矿区,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宁夏的煤炭事业。1978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和通过了两个文件。标志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重大历史转折:《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纪要》和《国务院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指出:逐步缩小上山下乡范围。矿山、林区、小集镇和一般县城的非农业户口的中学毕业生,不再列入上山下乡范围。有安置条件的城市,也可以不动员下乡。于是在文革中在矿山辛勤劳动的知青们便可以回到家乡。知青张安明由矿上培养、成长为机电总工程师,在矿上工作37年,退休返杭后听到矿上由德国进口的洗煤机发生故障无人能修时,在杭州呆了3个月后毅然返聘到矿上,继续发挥作用。

文化大革命给煤炭工业造成的破坏和损失是严重的。10年间,虽然原煤产量增长了92.2%,建成了720处新矿井。然而,却留下了不少长时间难于消除的后患。不少矿井为要产量,不择手段,重采轻掘,吃厚丢薄,忽视安全工作,留下种种恶果;打乱了地质勘探生产秩序,质量、效率急剧下降,而且“南征北战”延误了建设时间;矿井建设违反程序,忽视技术要求,降低工程质量,简易投产,留下许多后遗症。

三、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机械化进程的加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煤炭工业也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首先是恢复和建立了良好的煤炭生产秩序,使采掘关系走向正常,同时大力发展采掘机械,努力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实现了稳产调整,到1982年全国原煤产量达到6.66亿t,较好地满足了发展国民经济对煤炭的需求。随着全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煤炭行业经过多方面探索,提出了一条发展煤炭工业的新路子。其主要内容包括四项基本要求、实现五个转变和12条具体方针。

(一)四项基本要求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党要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

思想,统一行动,并且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全面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反对一切“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选拔使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政绩突出、群众信任的干部,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从组织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落实。

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

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全党必须依据这条思想路线,积极探索,大胆

2

试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

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党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

4、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必须实行正确的集中,保证全党行动的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党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原则问题上进行思想斗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四项基本要求”既是党的要求也是指导中国煤炭工业迈出新步伐的指导方针与实践基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工作重点转移后,煤炭工业按照“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大中小一起上”精神,大力发展煤炭生产,缓解了煤炭供求紧张局面。针对十年动乱造成的矿区与矿井接替脱节、后劲不足、安全欠账多、煤炭供应短缺等问题,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集中实施行业调整,引进100套大型综采机械化装备,开工建设中外合资安太堡露天煤矿,全面开展企业整顿,恢复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

(二)五个转变

1、要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煤炭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煤炭行业的整体实力,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安全和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煤炭工业发展路子。要出高质量、高效益的煤,不能再走粗放型经济增长的路子。建煤矿就要瞄准现代化矿井,搞大基地、大集团,不能再搞小煤矿。

2、要由分散型管理向高效集约化转变。要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煤炭企业目前这种分散布局,既不利于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也不利于长远发展。应当通过改组、联合、兼并、参股控股等等多种途径,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组建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乃至跨国经营的现代企业集团公司;通过深入整治,继续关闭整顿那些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引导基础条件较好的小煤矿走正规生产、规模经营的发展道路。

3、要由初级产品向深度加工、综合利用转变。直接销售原煤是煤炭生产利润率最低的一种生产方式。大部分的效益和利润都集中体现在煤炭的下游产品中。要实现煤炭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就要大力推进煤炭新产品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替代产业,推进产业升级。要大力发展煤电、煤电铝、煤化工、煤建材、煤焦化和煤气化等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要重点发展以煤办电,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建设大型坑口电厂,变运煤为输电,实现煤炭的就地转化。要大力开发煤炭气化、液化、和焦化产品积极建设煤炭大型化工基地。抓好煤层气、天然焦等煤伴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全方位地提升煤炭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4、要由直接生产销售原煤向洁净煤技术转变。长期以来,煤炭一直以黑、脏、污染环境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随着煤炭洁净技术的发展,煤炭成为可以洁净生产和使用的能源。通过煤电转化,煤层气抽放利用,大力发展煤炭洗选加工、水煤浆、煤

3

炭液化、型煤等洁净煤技术,以及对燃煤锅炉进行技术改造,可以有效控制煤炭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煤炭的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5、要由资源粗放开发型管理向严格保护型管理转变。煤炭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要

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需求出发,把煤炭作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强化监管,做到合理开发利用。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煤种,要强化国家的宏观管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要改革目前的矿产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计征办法,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为各类煤炭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要加强对薄煤层的开采,采用适用的先进采煤技术和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

(三)机械化建设进程的加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煤炭工业迅速发展,为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

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是煤炭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满足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煤炭安全供应能力明显提高,彻底结束了煤炭长期供不应求,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历史。1996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达到13.8亿吨,比1978年增长122.6%。“九五”后期,适应国民经济需求变化和结构调整,实施总量调控,压缩过剩产能,保持了供求基本平衡。“十五”期间,煤炭产量由缓慢增长到快速超常增长

继而转向平稳增长,年均增长12.41%。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由“五五”时期

的140.63亿元增加到“十五”时期的2404.8亿元,为我国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步目标提供了基础能源保障。

煤炭生产方式逐步转变,行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关闭淘汰落后生产力。1997年开始整顿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煤矿,到2003年全国煤矿数量由最高时的8万多处降到2万处左右。大中型煤矿采

掘机械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由改革开放初期30%提高到86%;全员效率由每工不足1

吨提高到4.599吨。建成了一批以神华、中煤、大同、兖矿、淮南等为代表的具有国际

领先水平的现代化煤矿,2007年超过千万吨的大型现代化矿井15座。一些重大的煤炭

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进展。以合理集中生产为目标,适用各种地质条件下的高产高效开采技术基本成熟。适应我国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煤矿建井技术有了重大突破。装备制造业有了较大发展,适合各类煤层的高效开采成套技术装备,综采、综掘装备加工制造能力明显提高。煤矿灾害防治技术、监测监控技术和信息工程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机械化开采、信息化管理技术被广泛推广应用,部分矿井及洗煤厂的主要生产、安全控制系统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洁净煤生产技术趋于成熟,煤炭气化、煤化工等技术取得重大进展。煤制油的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煤炭间接液化技术完成了工业试验,直接液化技术开始向规模生产转化。煤炭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职工培训、技能鉴定事业不断发展,对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

机械化开采铺开之后,煤矿安全形势趋于好转,瓦斯治理和关闭整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面对我国煤矿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多,开采难度大,事故多发问题,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煤炭行业从发展采煤机械化,改革采煤工艺和技术,广泛开展了安全创水平活动入手,积极推进现代化矿井建设,煤矿安全生产条件逐步改善,百万吨死亡率逐年下降。进入新世纪,煤炭行业全面开展瓦斯治理和小煤矿关闭整顿两个攻坚战,落实安全责任,加大安全投入,推进技术创新,大力推行瓦斯防治“十

二字方针”,推进瓦斯抽采综合利用,努力确保安全生产。大中型煤矿广泛采用先进的

生产技术装备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安全基础工作不断加强,防灾、抗灾能力提高。小型煤矿通过整顿关闭,落后生产能力逐步淘汰。全国煤矿重特大事故逐步减少,百

4

万吨死亡率大幅下降。2007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1978年的9.44人下降到1.49人。其中,原国有重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1978年的6.94人下降到0.383人,降低了18倍

以上

四、世纪之交至今的煤矿机械化开采建设

煤炭工业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生动实践,深化了我们对煤炭主体能源战略地位的认识,丰富了我们对资源性行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继续推进煤炭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推动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坚持和不断推进煤炭工业改革开放,就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要从国情出发,制定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资源型行业发展规律的战略和一整套政策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检验、丰富和完善,以推动煤炭工业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煤炭工业的每一项改革开放举措,每一次进步和发展,无一不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的成果。无论是承包经营、转换机制、走向市场、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组建大集团、企业上市,还是结构调整,关井压产、关闭破产、推进煤矿机械化、安全高效矿井建设、质量标准化等,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的。没有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任何事情都难以顺利进行。在未来煤炭工业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仍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不断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创新发展。

(二)必须坚持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不断推进煤炭生产规模化和现代化

要从根本上改变煤矿面貌,提升煤炭工业的整体素质,必须把建设创新型煤炭工业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走新型煤炭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实现煤炭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研究、高技术研究的重大突破。积极推进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加强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和小煤矿技术改造,构建煤基多元化产业体系,振兴煤矿装备制造业,优先发展煤炭教育,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煤炭工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强煤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煤矿质量标准化、生产机械化、系统自动化,切实改善作业环境。

(三)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加强宏观调控,努力实现煤炭供求的基本平衡

我国生产力发展、煤炭生产消费分布不平衡,增加煤炭供应难度。实现煤炭安全有效供给,在发展思路上,必须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出发,统筹煤炭工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统筹煤炭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统筹矿山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调控措施上,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体系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施有效的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防止和避免大起大落。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在具体方法上,在保持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前提下,推进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建设,加快国有重点煤矿股份制改革和国有中小煤矿多种形式的改制步伐。加快煤炭市场化改革,建立和完善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煤炭资源、煤矿安全、环境保护成本的煤炭产需双方自主衔接、自主订货制度和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积极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离办社会职能,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健全煤炭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完善煤炭社会保障体系。

5

(四)必须坚持节约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节约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把节约资源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结

构的突破口和抓手,不断提高能源效率。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注重生产过程中的节约,努力提高资源回收率。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变革,逐步形成文明、节约的行为模式,努力降低资源消耗。坚持以煤为本,综合经营,搞好煤炭深加工和精加工,延长产业链,实现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高度重视与煤共伴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走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五)必须坚持清洁发展,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已经成为煤炭工业发展的硬约束,实现煤炭的清洁生产和清洁燃烧,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战略高度,落实到煤炭建设、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积极推进清洁生产、绿色消费,有效控制煤炭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落实“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损坏、谁恢复”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实行煤炭主体工程与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建立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完善财税体制,健全业绩评价考核体系,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必须坚持安全发展,努力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煤矿的永恒主题,在整个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坚持把以人为本、保护生命贯穿于煤矿生产的全过程,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生产力,深入开展瓦斯治理,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投入,强化安全监管,提高煤矿防灾抗灾能力,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必须突出企业在安全生产中的主体作用,以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为重点,打牢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从根本上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加大煤炭资源整合与小煤矿技术改造力度,努力提高机械化开采比重。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安全生产执法,严肃责任追究制度,促进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

(七)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需要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煤炭工业必须放眼世界,以开阔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吸引外商投资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推动我国煤炭工业现代化。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煤炭技术和劳务输出,增加煤机产品出口,参与境外资源开发及其基础设施建设,在满足本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共同推动世界煤炭工业的发展。

五、现今技术情况

原煤产量全国、国有重点煤矿(以下简称重点煤矿)、国有地方煤矿(以下简称地方煤矿)、乡镇煤矿原煤产量,1990年分别为107930、48021、26960、32949;2000年分别为99917万t、53574万t、19426万t、26917万t;2007年增长到252300万t、123000万t、33600万t、95700万t。

6

重点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1990~2006年从65.09%增长到85.50%,平均增长率1.28%/年.

综采程度从35.47%增长到77.47%,平均增长率2.72%/年。

预计2012~2020年采煤机械化程度、综采程度:

年2007 2012 2016 2020

采煤机械化程度/% 85.50 88.25 89.42 90.12

综采程度/% 77.47 84.03 86.40 87.77

`

重点煤矿回采工作面平均个数1990~2000年从1977个到1259个,平均减少71.8个/年。2001~2007年从1307个到1495个,平均增长31.3个/年。

重点煤矿机采工作面平均个数1990~2000年从819.2个到543.7个,平均减少长30.0个/年。2001~2006年从575.8个到733.3个,平均增长31.5个/年。

重点煤矿综采工作面平均个数1990~2000年从246.6个到265.7个,平均增长1.9个/年,基本上维持原状。2001~2006年从297.6个到506.1个,平均增长41.7个/年。

预计2012~2020年重点煤矿回采工作面平均个数、机采工作面平均个数、综采工作面平均个数:

年2006 2007 2012 2016 2020

回采工作面平均个数 1412 1495 1771 2090 2320

机采工作面平均个数 733 954 1089 1224

综采工作面平均个数 506 867 1079 1224

7

煤矿机械装备总产量从1990年的346029t下降到1993年的212460t,平均减少44523t/年;1993~2000年在盆地底部徘徊,1999年到最低点195105t;2001~2007年从269285t上升到1936670t,平均增长277898t/年。预计2012~2020年:

年2007 2012 2016 2020

煤矿机械装备总产量 1936670 3257960 5025452 7183408

液压支架产量

1990~2000年在2350~4513架、30598~59236t徘徊,平均3309架、46018t;2001~2007年从4949架、71533t到40660架、697385t,平均增长5952架/年、104309t/年。预计2012~2020年:

年2007 2012 2016 2020

液压支架产量(架) 40660 110184 192835 241681

液压支架产量(t) 697385 1900449 3382512 5298944

采煤机产量

从1990年的308台、8965t下降到1994年的92台、2708t,平均减少54台/年、1564t/年;1994~2000年在盆地底部徘徊,1999年到新低点106台、2025t;从2001年的161台、4132t上升到2007年的649台、24870t,平均增长81台/年、3456t/年。预计2012~2020年:年2007 2012 2016 2020

采煤机产量(台) 649 1136 1580 2071

采煤机产量(t) 24870 52312 80706 114835

掘进机产量1990~2000年平均45台/年;少的1994年9台,多的1999年72台。从2002年的122台上升到2007年的939台,5年内平均增长台163/年。

预计2012~2020年掘进机产量、期末实有台数、平均开动台数: 年2006 2012 2016 2020

期末实有台数 1685 3068 4618 6469

平均开动台数 593.72 1187 1758 2448

掘进机产量(台)818 1870 2900 4151

8

由以上表格以及数据可以直观的看出从改革开放到世纪之交再到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之中,中国煤矿的机械化程度一直在稳步提高,由此带来的生产产量和百万吨死亡率则在明显下降,随着近几年来煤矿综合机械化程度的大幅度进步及超强度开采,原煤田中开采条件较好的煤层逐渐枯竭,可采储量占总储量较大比例的薄煤层开采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薄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的课题同样也摆在眼前。在我国煤矿中,薄煤层的储量占煤炭可采储量比例较大,在已探明的矿区中,有84%的矿区有薄煤层,储量约620亿t,占总储量的17.5%。由于在开采技术上薄煤层属于难采煤层,机械化水平一直比较低,在开采煤层中产量比例小。在薄煤层中,由于受煤层薄、职员活动空间小等限制,在采煤方法的选择上是一个困难。传统的采煤工艺通常采用工作面打眼放炮落煤方法,该种开采方法产量低、安全性差。要进步单产水平和工作面效率,实现矿井安全高效开采,必须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扩大综采的应用范围,进步综采的经济效益,实现煤矿生产的高产高效,是煤炭产业科技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同时对煤矿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科技的发展也带动了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使采煤的过程更加人性化,综采工作面装备远程监控及专家诊断系统的可靠性是国产采煤机研究的主要内容。

该系统能够实现综采装备液压支架和采煤机的远程监控,使采煤机根据煤层的变化实现自动割煤、煤层的软硬自动调节采煤速度,检验并完善动态监测综采支架液压系统压力和各受力点的状态,自动调节支架推移输送机的拉移等。近期进行项目的调研、选型工作,与科研单位合作在东庞矿实施,重点解决采煤机的工矿在线检测、故障诊断及预告、显示与传输系统、采煤机自动运行控制系统等题目。使综合机械化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六、结束语

新中国经过了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建立了新中国的煤炭工业并且使之逐渐的机械化,安全程度大幅提升。建设高产高效矿井是煤炭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增强煤炭企业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综合机械化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同时实现了高产高效现代化煤矿。

参考文献:

[1]李慧莲李希琼,《突破煤炭工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谈五个转变》,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1月12日

[2] 赵晚畴,《煤炭工业:坚持五高标准推进五个转变加快建设现代煤炭产业体系》,晋城在线,2010年

12月22日

[3] 张怀英,《综合机械化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煤炭技术,2012年01期

[4] 申东,《矿山“熔炉”锻造良才杭州知青煤城访友》,宁夏日报,2005年08月20日

[5] 佚名,《中国煤矿采掘机械化生产现状和预测》,2007年中国煤矿机械化生产情况年度报告

9

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发展方向

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发展方向【引言】当前,当今,城市化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也最有力的发展趋势之一。然而,一个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也作为了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象征,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化发展也取得了很大进程。然而,城市化进程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要得到较好的发展并非易事,所以需要一个较好的指导方针来作指导,不然就会陷入发展不合理的陷阱。但是,在西方一些国家,城市化水平太高,以至于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关键词】:城市化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很长的道路,我国的城市化自1949年10.6%曲折的发展到1978年时为12%。从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中国的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相应的城市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全面总结以前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智慧的中国人积极探索、创新寻找新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从84年中国开放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大量扶持乡镇企业及私营企业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进入90年代,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推进城市化进程,到20世纪末时中国的城市化已取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36.2%。这主要得意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各地普遍呈现出活跃现象,大中型城市迅速发展,形成了城市群、城市带、大城市圈,国家也大力加大了政策的扶持力度,把城市发展摆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为48%左右。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虽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到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分别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 。到现在简直就不值得一比了,不过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的城市化起步较晚。中国的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1)环境污染严重,原有生态环境改变,环境质量下降,趋于恶化;(2)中心区人口密集;(3)交通拥挤;4、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5、失业人口增多;(6)社会秩序混乱。【范恒山 2009年09月】总的来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大城市膨胀发展,中小城镇发展缓慢。这就说明我国城市化发展不合理,存在很大问题。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方向首先,在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城市环境的污染,道路交通的拥堵,居住环境差等,因此,要建立现代化合理化信息化宜居型城市就得,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扩大绿化面积。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分担大城市的功能。其次,应根据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缓慢,发展不 合理等特征,制定合理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化战略,不能盲目追求城市化的进程,而忽略了城市化进程对环境、交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再次,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建设,不能盲目的照搬照套西方的城市化模式和策略,根据中国国情研究和探索出适合中国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主要发展创新型特色城市,放宽大城市管理规模,重点建设几个国际型超级大城市。什么叫创新型特色城市呢?创新型特色就是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比他好。中国的大小城市估计有成千上万,但大多数城市不出名,城市形象不好,没有影响力,也许别人压根就不知道有这个城市的存在,何来出名,何谈城市形象,城市影响力呢?举个列子:一个中型城市,也许你什么卫生、环境等都做得很好,但就是不出名。原因就是没有特色,但如果你一个中型城市,你把他的绿化全部弄成一种比较有特色的植物(比如把南昌的全部绿化植物卖了,全部改种成竹子),或者把整个城市重点发展一种产业。水城威尼斯,宗教圣城耶路撒冷,无论它人口多杀,环境有多好,我们大家都知道。但不是说把城市全部建成宗教圣地或是把城市全建在水上。主要说明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要有所创新。

中国古代食物演变

中国古代食物演变 在古时候,人们的食物还没有我们现在这么丰富,那么在古代食物是怎么演变成现在这样的呢?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古代食物演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中国古代食物演变孟子说:食、色,性也!吃,是所有生物物质性存在的前提,没有食物的供应,生物自然就会死亡。 非洲大草原,怀孕角马刚刚诞下幼崽,那些站立不稳的小角马就将头颅伸到母亲的腹部去找乳头。求生让觅食行为都不用去教,不用去学,因为本能让它想办法活下去。 《鲁滨逊漂流记》描述鲁滨逊身处孤岛,为了驯服岛上的野生山羊,想到了一种方法,“就是一头狮子,也可以用饥饿的办法把它驯服”,何况一只小小的山羊呢! 由此可见,食物对生物何其重要! 中国自古以来虽然是农业国家,可是食物却并不易得。一是平原较少,多为山地,粮食产出并不高。二则人口庞大加上自然灾害频发,食物供给分配必定偏少。最重要,内乱不断,战争频仍,刚刚休养生息,兵戈又起,所以,历史上的中国一直是饥荒伴随,求生艰难。但是即便如此,中国还是靠着绵长的历史文化,庞大的疆域,在兴衰交替中创造出了多彩的饮食文化,现在有名的八大菜系,即为中国几千年饮食文化的精华体现。

据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主食叫“黍”这是一种产自中国西北 地区的农作物,外形与小米相差不大,颜色呈黄色。直到现在陕西山西北部都还在种植,当地人称之为“黄米”,用来将其做成“黄米粥”、“黄米糕”食用。黍极耐干旱,这也是它为什么会在西北地区广泛种植的原因。《诗经》中有很多关于黍的描写,例如《诗经;小雅》“黍稷方华”说的就是黍! 而稷则是黍的变种,就是小米。后来“社稷” 一词作为国家的含义,“社”象征土地神,而“稷”则代表着谷神的含义。 麦子的出现也具有很长的历史,在安徽亳县考古发现了小麦粒,科研工作者用碳十四鉴定,发现距今有三千年历史。麦子种类很多,有小麦、大麦、燕麦之分。小麦和大麦在古代称之为:“来牟”,《广雅》有载:“来,小麦;牟,大麦”。麦本来属于稀罕谷物,尤其是小麦,到现在北方乡下一些老农都称之为“细粮” 。它的真正推广种植虽始于汉代,最后逐渐取代小米成为北方的主要粮食却延续了很长时间,甚至改革开放前,陕西山西北部主要粮食还是以小米和燕麦为主。大麦和燕麦属于粗粮的一种,味道相较于小麦口感差,但是因为早熟的特点,又耐高寒,对土质的适应性极强,一直为农民所喜欢。在历史上一直作为主要粮食出现,到了现代,虽然也有广泛种植,大部分都用来作为啤酒的原料,一部分流入市场,成为调剂人们口味的副食。 至于中国南方地区,一直以稻米为主要粮食。中国是稻米的故乡,可是北方在历史上作为传统的政治中心,却因为气候、土质、水资源问题始终无法种植,使得古代稻米的价格一直高昂,它的味道在当时虽然被认为比黍、麦更好,但只是贵族阶层的珍馐,普通平民难以接触。《论语》中,宰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及方向

浅谈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及方向 摘要: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一直是跌宕起伏,自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开始蜕变,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进行了30余年,但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城市化率仅达到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水平,这还是按照统计局52%的标准进行比较的。从此可以比较出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还不是很高。在发展的道路上,问题一直都是存在的,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解决。 关键字:发展过程;问题;方向 正文: 一.城镇化的概念 城镇化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以及城市的数量的地曾加,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简言之,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 二.我国城镇化的进程 根据城镇人口的变化特点,可将中国城镇化阶段大体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恢复和起步时期(1949~1957年) 这一时期是中国城镇化发展较快时期,城镇人口从1949年的5765万人增长到1954年的994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达7%,是总人口年平均增长率2.2%的3倍多。这一时期可再细分为两个时期:①1949~1952年的3年恢复时期。该时期城市经济迅速恢复,安排了大量失业人口,从农村迁入城市的人口较多,1951~1953年间年均人口净迁入率为33.1‰,城镇人口年增长率为7.5%。②是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这也是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时期。为满足工业建设项目的需要,“一五”期间从乡村进入城镇的人口达1500万之多,加上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至1957年,城镇人口增加了2400万,年均增长7.0%左右,成为城镇人口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 2超高速城镇化阶段(1958~1960年) 这一时期强调赶英超美,提出了以钢为纲。全民大办工业的总路线,致使出现了爆发性的工业化过程和超高速城镇化过程,3年间新设城市33座,城镇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5%。 3停滞时期(1961~1976年) 这一时期又可细分为两个时期:①1961~1965年的经济调整时期;②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盲目大跃进,至1961年时中国出现了经济发展的大滑坡,中央政府不得不大力调整工业结构,通过提高设市设镇标准而大量精简城市人口。其结果,城市数由1961年的208座下降到1965年的171座,同时期内的城镇化率也由24.7%下降到18.0%,出现了城镇化的大回落。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出现强烈的政治动荡,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出现了第二次城镇化的大回落,其显著特征是大量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量的城市干部被下放到农村。在工业建设方面,过份强调国防意识,导致“三线”企业的布局过于分散,阻滞了基建投资对城镇建设的促进作用,造成城镇迁出人口大于迁入人口。这一时期城镇人口的增长完全由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所致。 4城镇化增长阶段(1977~1983年) 这一时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家开始重新重视城镇的发展,并适时适度地在1979年前后实施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如允许知青回城、允许下放干部返城等,从而使城镇机械人口、特别是大城市的机械人口增长加快,出现了城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 5城镇化高速增长阶段(1984~1995年) 1984年,中央政府颁布了新的户籍管理政策,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镇务工经商和进镇落户,同时又修正了1960年代以来的市镇建制标准,从而使全国城镇数量迅猛上升。1984年,全国设市城市数为300个;到1994年底,设市城市数即增加到622个,平均每年增加32个。按第四次人口普查口径,城镇化水平也由1984年的23.01%上升至1993年的28.14%。 三.我国城镇化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城镇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城镇化发体现状与思考 摘要: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是新的经济增长极。本文从城镇化发展 进程、城镇化发体现状及特点阐述了阜阳市城镇化的历史现状,并分 别从滞后于全国全省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居民收入三个方面实 行深刻的剖析。最后,从发挥比较优势,强化城镇功能,立足市情实 际明晰发展目标,依靠发展拉动增强城市实力三个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发展进程;现状;阜阳市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也是新的经济 增长极。近几年,阜阳把推动城镇化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抓手和推动 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全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不但为阜阳跨越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而且已经成为富民强 市的战略支撑点。 一、阜阳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一)城镇化发展进程阜阳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农村人口众多,城镇 化水平相对较低。改革开放前3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一直徘徊在4.5%以下,发展滞缓。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 进程明显加快,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改观,先后经历了平稳恢复阶段(1978~1995年)、加快发展阶段(1996~2005年)和快速推动阶段(2006年后)的发展过程。1978~1995年全市城镇化率由4.5%逐步攀升到10.6%,年均提升0.36个百分点,属逐步恢复提升阶段;1996年 阜阳撤地设市后,城镇化水平得到长足发展,提升到2005年的26.5%,十年年均提升1.59个百分点;2006年以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动,城镇化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城镇化水平持续快速提升,发展质量

明显提升;2014年全市城镇化率达37.5%,2006年以来年均提升1.22 个百分点。 (二)城镇化发体现状及特点1.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城市空间扩 展加快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14年全市GDP总量攀升到1146.1亿元,1978~2014年GDP年 均增长9.7%,其中2005年以来年均增长11.8%,“十二五”前四年均 速达10.5%,为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较快的时期之一。经济的发展,带动人口城镇化进程快速推动,2014年城镇化水平提升到37.5%, “十二五”前四年平均提升1.4个百分点,是全市城镇化持续快速发 展时期。城镇常住人口发展到293.4万人,是2010年的1.2倍,分别 是2005年和1978年的1.3倍和10.7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全市城市外延和新区持续扩大,城市面积迅速拓展。2014年末,全市 城市面积788.6平方公里,比2005年扩大2.1倍,平均每年增加60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超过240平方公里,比2005年和2010年分别 增加135.9%和37.9%。随着城市面积的增加,城市人口规模也在持续 扩大。全市城市人口179.7万人,比2005年和2010年分别增长50.5%和8.1%。2.城市功能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显著增强近年来,阜阳市优化投资环境,持续增大对城市建设、道路和公用设施的投入,城市功 能日趋完善。2014年,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2010年的2.0倍,年均增长18.5%;房地产开发投资是2010年的4.3倍,年均增长 44.1%。城市道路总长度达1753公里,比2010年增长40.7%;城市公 交运营路网长度和客运量分别比2010年增长44.9%和81.2%;城市排 水管道和供水管道长度分别增长79.0%和36.3%。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 增强,城市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强,城市环境质量和人 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和园林绿地面积明显增加,绿 化覆盖率持续提升,城市绿化美化效果正在显现,生态环境明显改观。3.产业层次优化升级,就业结构积极调整城镇化有助于工业和城市服 务业的发展,促动二、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和就业结构。同时,二、三产业的持续较快发展也有助于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 业岗位,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2014年,阜阳全市二、三产业增加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发展的历史回顾和展望_陈锋

10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①1978年~1984年。该阶段的城镇化以农村改革产生的“推力”为主要动力;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代表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力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乡镇企业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到1984年,全国乡镇企业实现产值1 245.4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6.3%,吸收非农产业的就业人数达5 208万人,占全国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30.1%;在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下,农民自发建设小城镇的 积极性空前高涨,诞生了一大批以浙江龙港镇等为代表的明星小城镇。②1984年~1992年。该时期的城镇化以城市改革产生的“拉力”为主要动力;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国家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转向了城市;对国有企业全面推行“拨改贷”,深化企业“承包制”,实施“利改税”,推动了以轻工业为代表的城市工业的全面发展;城市工业的恢复性增长,推动诞生了以福建晋江、湖北沙市、广东顺德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明星城市,有力地带动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1985年~1992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4.5%提高到了34.3%,第三产业实现就业人数由8 359万人增加至1.3亿人,所占就业 比重由16.8%上升到19.8%;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深入。继1980年首批4个经济特区后,1984年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将长三角、珠三角、厦漳泉划为经济开放区,1988年将海南全省批准为经济特区,1990 年又开发了浦东新区。沿海开发开放区域的不断扩大,在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同时,还推动了资本密集型和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各种层次的就业岗位;在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还推动了大批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③1992年~2003年。这一时期的城镇化以市场化改革和体制转轨为主要动力;房地产与土地制度的有机结合,成为这一时期城市建设的主要动力;全国普遍设立了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发展的历史回顾和展望 □ 陈 锋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书记) 居环境质量得到提高。 经过30年的探索与改革、曲折与发展,我国村镇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进步,但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认识和解决的新问题、新矛盾,集中表现为三大矛盾: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的要求与农村规划建设管理薄弱的矛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要求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及运行维护机制缺失的矛盾、城镇化健康发展对小城镇服务两头的要求与小城镇发展动力依然不足的矛盾。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要求,形成了一系列科学发展思想,对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目标与政策措施,为统筹城乡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乡村建设事业的目标、任务与要求,为 我们做好新时期村镇建设工作增添了无限活力。展望未来,村镇建设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①推动农村与城市的统筹规划建设,逐步确立在同一法规基础上的城乡分层施治管理。②保护农村人居环境生态化与特色化,城乡实现差别化的协调发展。③农村基础建设与公共服务设施功能逐步完善,水平逐步现代化。④小城镇功能多样化,承上启下的作用更加突出。⑤适应农村特点和村民自治要求的农村建设管理模式不断自我完善。 新时期,促进农村建设事业健康发展宜从以下方面入手:①加强和改进镇、乡和村庄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推动农村与城市有差别的协调发展。②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建造技术研究,实现“住有所居”的民生目标。③继续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工作,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根本改善。④深化村 镇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农村建设与管理方式转型。

中国5000年历史版图变化

中国5000年历史版图变化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其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夏朝历史上惯称为“夏”。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虽然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但由于都成书较晚,且已知的又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如夏朝同时期的文字作为自证物,因此近现代历史学界一直有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但由于一直未能出土类似殷墟甲骨卜辞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夏朝的存在性始终无法被证实。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有可能是夏朝都城的遗迹,不过仍在寻找确凿的依据来厘清。

中国的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另有一说认为具体时间应该是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即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 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其主体时间线处于东周末期。 战国时代是华夏历史上分裂对抗最严重且最持久的时代之一。 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战国承春秋乱世,启帝秦发端,中续百家争鸣的文化潮流,中原经济技术的新发展与各国相继图强而展开的举国变法,名士的纵横捭阖,宿将的战场争锋,涌现出了大量为后世传诵的典故。 塑造了封建帝制中国的雏形。

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

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趋势和特点 一、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 虽然我国城镇建设历史悠久,并且在古代很长时期,我国城市发展都居于所处时代的前列,而且出现过当时享有世界盛誉的大都市,但随着近代以来饱受外国入侵和殖民掠夺,我国社会发展严重滞后,近现代城镇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基本上被扼杀。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近现代史上真正意义的城镇化的开始。综合有关研究,可以将建国以来的城镇化进程简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见图1,2,3)。 1.城镇化起步发展阶段(1949~1957年) 随着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逐渐得到恢复(1949~1952年)以及其后“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1953~1957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城镇化水平得到稳步提高。这一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较快,具体表现为:新建了一批工矿业城市并且扩建和改造了一批重点城市,城市数量从1949年的136座增加到1957年176座,年均增加5座,城镇人口也增长较快,从5765万增加到9949万,城镇化水平由10.64%提高到15.39%,相当于年均提高0.59个百分点。总体而言,这段时期的城镇发展及城镇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适应。 2.城镇化剧烈波动阶段(1958~1965年) 由于对经济发展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我国经济发展在此后开始盲目追求高速度,受“大跃进”思想的影响,经济发展起伏波动大,城镇化发展也表现出大起大落。其中,在1958~1960 年三年“大跃进”时期,由于受急于求成和主观随意性强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影响,我国工业化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脱离了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高速推进,一大批工业项目盲目上马,致使农村人口大规模涌入城镇,3 年内城镇人口净增2352 万,年均约新增城市8座,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到19.75%(年均提高1.45个百分点)。但这种由“跃进”式国民经济建设所导致的超越经济社会发展的“虚假城镇化”并不持续。从1960年起我国国民经济进入困难时期,特别是国家在1961年对整个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后,我国城镇化进入了1961~1963年的三年调整时期,期间停建和缓建了一大批工业项目,政府动员大量城镇人口回农村,一部分新设市恢复到县级建制而一部分地级市则降级为县级市,3年间城市总数合计减少25座(1963年一年就撤销城市24座),城镇化水平也骤降2.46 个百分点为16.84%,出现了极不正常的“逆”城市化现象。而在随后的1964~1965 年,由于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城镇化开始呈现回升态势,到1965年底全国城镇人口缓慢增加到13045万,城镇化水平也恢复到18%附近(17.98%)。 3.城镇化徘徊停滞阶段(1966~1978年)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国民经济开始出现的全面好转并带动城镇化发展逐步恢复并未持续多久,更未能促使我国城镇化从此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随着“文革”的开始以及国家在其后政治经济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失误,殃及刚刚有所起色的城镇化进程,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了徘徊停滞阶段。整个“文革”十年以及受其影响的随后两年中,全国大约有3000 多万城镇青年学生、干部和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劳动和安家落户,而且以备战为目的的“三线”建设使得基建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与原有城镇脱节从而导致城镇建设大大滞后, 许多小城镇日益衰败。从1966年到1978年虽然城镇总人口从13313万增加到17245万,但由于全国总人口也基本保持了同样的增速(从74542到96259万),总体城镇化水平仅从17.86%缓慢提高到17.92%,整个13年间全国城市总数只增加了21个。 4.城镇化恢复发展阶段(1979~1992年) 随着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国工作重点开始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

我国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现状与思考

我国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现状与思考 我国重要的能源便是煤矿,并且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就现在的工业发展来看,良好的煤矿机械化开采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煤矿开采的效率与能力。与此同时,会大大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针对目前我国的煤矿综合机械化的开采技术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分析,并做以简单的论述,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标签: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现状;思考 煤机装备对我国煤炭工业的结构、升级以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并且我国的煤机装备制造业在科技的不断的推动下以及借助煤机装备的自动化的逐步改善和逐渐信息化的设备管理下中,我国的煤机装备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制造能力和较强的经济实力,为我国现代化的建设以及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当前我国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发展的具体情况 伴随我国科技的逐步提升以及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我国对煤矿综合机械化的开采使用的设备和开采技术进行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力度,以此促进了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提升,确保煤炭综合机械化开采设备和安全性都具备了先进的技术水平,使我国的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和设备有了质的飞跃。譬如:在1974年以前,我国还没有对煤矿进行综合机械化的开采,但是也同样是1974年,我国首套采煤所用的机器和垛式支架的设备在德国引进,我国煤矿综合机械化的开采从此刻正式开始。在1982年,我国在其他国家引入了煤矿综合机械化的开采技术,在1984年开始了研发开采技术的实验阶段,并且创建了首个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生产面,在之后我国的煤矿开采技术的变化发展过程中,国家的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和更长远的发展,在我国依靠国外先进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确保了我国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的全面发展的新面貌,到2010年我国已经有40处千万吨级的矿井,产量已达0.56Gt,占据国民煤炭生产总值的17.3%,由此可见我国的煤矿综合机械化的开采技术已经具备较强的实力,但是与国外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对开采煤矿综合机械化的使用的技术和设备都相对比较晚。 2 当前我国的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在具体实践中的状况 2.1 相较于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水平,我国的比较落后 只站在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水平和使用的设备已经有了显著的提升,可是站在全球范围内的角度上来讲,我国的煤礦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和使用设备与其他先进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当前我国进行煤炭开采使用设备和大功率的煤矿开采机器不具备较强的可靠性、寿命长以及较强的自动化水平等特点,使得我国在具体的煤矿开采中存在一定的局限

中国城镇化的意义

近年来,城镇化几乎成为举国上下极其关注的一个重要热点问题,他不但是学者们在论文中经常讨论的主题,而且成为众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研究生的一项重要选题。通过传媒,社会各界人士也越来越关心中国的城镇化问题。尤其重要的事,自从1998年中国政府关于解决我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决策和在国家“十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出推进城镇化的战略和对我国几 十年不变的城市发展方针作了一定调整后,人们普遍认识到推进和加速城镇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过量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 重要措施之一。自此,“城镇化”从学者们的论坛走上了各级政府的计划和议程,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青睐。很多地方的领导开始注意本地的城镇化率,与国内、国外多方比较,找差距,订目标,提出提升城镇化率的计划,表示了若干年后要达到或超过某某水平的豪迈决心。前不久,某特区城市(在特定条件下)提前“消灭”了农村人口,达到100%城镇化,曾得到媒体的大力宣传,就是这方面社会心态的一种反映。 城镇化市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一种社会变迁过程的反映,是客观规律的反映,中国也不例外。但是纵观世界,各国的城镇化过程无不和他们各自的国情(包括经济、社会、历史、地理、民族、文化等)有关,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城镇化道路和不同的特点。城镇化是受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带动,但是它的推进,也反过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对待城镇化,既不能“人为抑制”,也不能“拔苗助长”。根据世界各国和我国自己城镇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以此指导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这是比当前纷纷“提指标”,“搞攀比”更有意义的事情。 20世纪是全球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二战以后,全球城镇化率到20世纪末达到48%,而20世纪初只有13%,100年间提高35个百分点。全球城镇人口达到28.6亿。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大量发展中国家开始城镇化,其中一部分国家出于农业生产率低下,农民缺少生计,大量涌入缺乏就业岗位的大城市而造成所谓“过度城镇化”现象,一部分发达国家则基本达到了城镇化相对停滞的阶段。这些国家的城镇化率不再上升,但并不意味着城市停止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全球城镇化过程中,随着城镇人口数量的增长和他们在国家和地区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提高,城镇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大城市的不断增长。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1950年71座,2000年增加到388座。人口超过1000万的巨型城市是20世界后半期出现的。1950年只有1座,2001年已有17座,其中13座在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上海、北京)。这种巨型城市无一例外地都是“区域性的城市”,城市的“范围”就是一个“区域”,其影响范围就更大了。从区域范围看,有些发达地区出现了以一个或几个大城市为核心,周围分布着成组成群中小城镇的都市连绵区。这种特大城市组群形态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条件发展所促成。可见,全球城镇化不仅表现在数字上和比重的提高,还包含着丰富的、空间形态上的发展变化,表现出多样的形势和特点。

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据国家建设部《2003年城市建设统计公报》显示,至2003年末,我国设有城市660个,城市人口近3.38亿,城市面积39.9万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为33%左右。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1998年为55%。在工业革命之后,中国的城市化之所以长期处于落后的状况,是因为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时而又不断反复的艰难道路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一个阶段 近代史之前的中国城市化,因为它对中国今天城市化的发展不具有现代化意义上的启示作用,因此本文不予涉及。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100年内,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具有近、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一个阶段。它的发展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 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平衡。东南部城市化进程较快,而中西部地区则远不如 东南沿海,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 城市工业化特征差距悬殊。比如东南沿海的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 等城市不仅在城市规模上迅速扩张,而且其工业化进程也较迅速。而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甚至不处在工业化进程之列。东南沿海城市的建筑、通讯、工厂、商业、交通已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有了相当程度的联系。譬如上海外滩一条街的高楼大厦,青岛的洋楼区。而其他不发达地区城市则不具备这些工业化的明显特征。 城市的商业化功能不显著。有一种说法,西方资本主义的每个城市都是以市 场为中心的,而中国城市是以官府、衙门为中心的,象北京,紫禁城是它的中心。而市场则散布在四周,比如菜市口、花市、瓷器口都在边上而不在中心。这一阶段的城市中心是属于官府,城市的政治、军事的特征和意义更为显著和重要,也就是说,中国城市形态上商业化的功能不占主导地位。 城市文化畸形发展。由于列强的入侵,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已经受到了西方 文化较大的影响。同时,由于长期的封建文化的熏陶,中华民族的一些风俗、传统习惯、戏剧、本土文化也占有一定的空间,这二种不同的文化在同一个城市空间里共存,相互影响但又并行发展着,实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种奇特现象。例如:这一阶段的上海已经与传统的中国城市距离很远,西方的文化随处可见,并且占主流地位,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顽强地在这个城市中生存着。如沪剧、越剧这些地方剧种也拥有大量的观众,这种文化畸形发展的现象令人十分费解,不过,人们认为这个现象与上海日后形成的海派文化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二个阶段 这个时期大约是1949年~1980年左右,这30年间,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走得非常艰难,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处在一种“反城市化”的状态。例如:对农村与城市在户口的管理上实行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模式,限制农民向城市的流动,甚至出现过大规模地把城市的人口向农村转移的现象,这些做法在客观上使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长期处于停滞、缓慢,有时甚至是倒退的

中国城镇化问题浅析

中国城镇化问题浅析 【摘要】城镇化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城镇建设实现了很好的跨越,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矛盾。本文围绕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 阐述,并提出要通过改革户籍、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建立地区特色产业,推动城乡产业化;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的城镇发展道路等方法来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 所谓城镇化其实质是指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化社会 改造发展的建设过程。它是我国物质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的30多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镇 化进程日益加快,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建设实现了很好的跨越,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仍比较滞后,还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那么,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开展新

型城镇化道路是当前棘手且刻不容缓的难题。下面笔者对中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1.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1.1城镇体系不健全,功能不完善 健全的城镇体系是促进城镇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 前提。然而,纵观当前的城镇发展可发现我国目前的城镇体系仍不健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目前大部分地方盲目推进城镇化不能统筹兼顾城乡的协调发展,不能合理扩大规模突出优势,导致一些地方小城镇居多,缺乏大城市的经济支撑,而大城市不能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城市与小城镇的相互发展。②城镇经济结构不合理,不能合理优化产业布局,不能突出地方经济特色,忽视与周边经济的联系,二、三产业发展不足。③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功能不完善。比如在教育设施、园林绿化、用水普及、就业服务等方面仍不能满足城镇居民的需求。 1.2城乡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 城乡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是我国现阶段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先富带后富政策使得我国东部及沿海地区呈现了飞速的发展,聚集了中国大量的财富,随着其经济及环境的逐步改善,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而在我

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的自然过程,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和生产要素不断向原有和新兴城镇转移和聚集的现象和过程,包括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的增加及城乡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进入二十一世纪,城镇化已成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如何选择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是推进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我国城镇化存在着严重滞后 1.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自1949年至今的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有了较大的发展,城镇化率从1952年的12.46%增加到1999年的30.9%,年均增加0.39个百分点。但与我国工业化进程相比城镇化仍严重滞后,1952年城镇化滞后工业化5.14个百分点,到1978年扩大到26.4个百分点;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重视了城市的发展,逐步将生产性城市向消费性城市转变,调整了城镇发展方针,鼓励发展中小城市,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程度有所减缓,但仍然滞后,1990年滞后10.6个百分点,1998年滞后11.7个百分点。 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状况,恰恰与世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呈鲜明的对比。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对近100个发展中国家在1950~1970年间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的比较分析表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过程始终超前于工业化过程。当人均GNP在200美元左右时,城镇化速度开始加快,人均GNP在300美元左右时,城镇化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

2.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同等收入国家的城镇化水平 据对世界有关国家1997年的GNP和城镇化水平分析表明,我国城镇化与同等收入国家城镇化水平相比仍然滞后,从表中分析可知,同我国人均GNP水平相当的13个国家城镇化平均水平为45%,我国为30%,滞后了15个百分点(见表1)。 表1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比较(钱纳里的发展模型) 土库曼斯坦喀麦隆科特迪瓦刚果洪都拉斯 人均GNP(美元/人)630 650 690 660 700 城镇化率(%)45 46 57 29 45 人均GNP(美元/人)750 750 800 840 950 城镇化率(%)38 33 23 59 62 人均GNP(美元/人)1010 1040 1110 814 713 城镇化率(%)42 71 37 45 30 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深层原因在于我国政府实行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城乡分割体制和赶超型工业化战略,延缓了城市的发展,造成了城镇化的滞后。总之,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水平相比,与亿万农民对成为城镇稳定居民的渴求相比,我国存在严重的城镇化滞后。 我国城镇化滞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大量的农业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加剧了人均占有耕地资源过少的矛盾,使农业和农村中的许多深层次矛盾难以解决;抑制了消费需求特别是农村消费需求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的增长;扩大了城乡差距,阻碍了国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煤矿机械化程度定义

煤矿机械化程度定义 1.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指工作面装备采煤机械,即为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包括: (1)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简称综采面):是指回采工作面在落煤、装煤、运煤、顶板支护以及放顶等过程全部使用机械并形成综机设备配套的。所谓综机设备配套:在壁式体系采煤工作面中,是指工作面采、装煤用滚筒机组或刨煤机;运煤用可弯曲溜子,顶板支护用液压支架,并在顺槽装备转载机和可伸缩皮带或其它运输机等。在柱式体系采煤工作面中,是指落装煤用连续采煤机;运煤用转载机、桥式转载机、移动式皮带和可伸缩皮带等;顶板支护用锚杆机;清理工作面、运送物料和人员用铲车和专用人车等设备的配套。 (2)高档采煤机械工作面(简称高档面):是指回采工作面的落煤、装煤、运煤等工艺过程全部使用机械,顶板支护全部用单体液压支柱的工作面。 2.非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凡回采工作面在落、装、运煤对程中,没有完全装备采煤机械的,均视为非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包括:(1)炮落机装工作面:是指工作面在落、装、运煤过程中,采用放炮落煤后用机械装煤的工作面。按其使用的装煤机械分有:机组装煤(不起落煤作用的机组)、截煤机、攉煤机、装煤机(使用在采面)、炮采水运等工作面。

(2)打眼放炮工作面:是指工作面在生产工艺过程中,采用放炮落煤、人工装煤和溜子运煤的工作面。在急倾斜煤层,采用倒台阶、仓储式等采煤法,放炮后煤直接落到溜煤眼的自重装煤,因没有使用机械设备,也算打眼放炮工作面。 (3)其它工作面:是指用风镐,手镐采煤的工作面。采煤机械化程度:是指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的产量占回采产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采煤机械化程度(X%)=机械化采煤工作面产量÷回采合计总产量×100% 3.掘进装载机械化:包括综合机械化掘进(联合掘进机+液压钻车+钻装机),连续采煤机掘进(连续采煤机+梭车),铲斗装岩机和耙斗装岩机,铲车装煤。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是指掘进装载机械工作面进尺占掘进总进尺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Y%)=掘进装载机械工作面进尺÷掘进总进尺×100% 4.非掘进装载机械化:指采钻爆法施工,人工装运的掘进工作面。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_问题和趋势_图文.

特稿部地区 " 三 ! 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若干对策促加快城镇化进程是转变发展方式 , 促进经济社会转型的客观要求 "城镇化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 , 涉及经济结构 ! 产业布局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 "为保障城镇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作为后发国家要认真处理我国城镇化进程面临的主要问题 , 以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 " : 一是建立有效推进城镇化的新的体制与机制 "要在恢复和加快设市进程基础上 , 努力促进城市政府要从 / 经营城市 0向 / 规划城市0并 / 监督规划实施 0的理念转变 , 让市场去 / 经营城市 0, 营造一个市场化的推进城镇化的机制 "在监督规划实施中 , 强化对 / 城中村 0的及时和统一的改造 ;要提高城镇基础设施规划标准和建设水平 ,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有效扩大城镇人口吸纳能力 " 目前 ,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采取的基本上是政府直接经营管理的模式 , 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也主要由市政工程管理机构与其他专业公司(或局直接经营管理 "今后 ,应逐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社会化和市场化改革的力度 , 在统一的城市公共资产管理机构下 ,按照城市基础设施性质的不同 , 分别采用相应的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 " 二是完善规划体制 "要进一步强调城镇规划的硬约束 , 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和有关法规和政策 , 搞好新一轮城镇规划并严格监督

规划的实施 "要加强城镇体系的规划工作 , 尽快制定我国重点城镇群的规划方案 "大城市要防止 / 空洞化 0;中小城市要防止盲目扩张 ;小城镇则避免遍地开花 " 城镇基础设施要统筹规划 , 地上地下基础设施要全面兼顾 , 少搞形象工程 "城镇规划要强调各主体的参与 , 具体制定城镇规划和建设各阶段社会主体参与的形式 ! 范围和作用 "要继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 ,完善土地征用和使用制度 " 三是改革人口迁移体制 "按照人口的自由流动和合法的迁徙的要求 ,改革人口迁移体制 " 首先 , 逐步取消户籍城乡分置制度 , 建立新型的按居民居住地登记及变更登记制度 ;其次 , 取消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经济社会方面的规定 ,探索城乡社会保障 ! 子女上学和升学 ! 就业等方面一体化的具体途径 , 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统筹的层次 , 优先在 / 城中村 0推进这方面的改革 ;第三 , 在推进土地集约经营的基础上 , 逐步放弃 / 土地换城市户口 ! 换社保 0的思路 , 建立城乡居民身份自由相互转换的可行办法 " 四是完善土地管理制度 "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行政管理机制 "我国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是国家统一管理土地资源的行政机构 , 建设管理部门和农业管理部门分别是城乡土地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具体执行部门 , 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着未来我国土地资源全面 ! 高效和集约的开发利用 "基本思路是 , 强化国土资源部门对全国土地资源的统筹协调管理职能,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行政管理机制 "具体内容包括 :淡化土地所有权管理 , 突出土地利用权的确权 ! 规范和管理 ,相应地进一步明确国土部门对土地使用权的行政管理职能 , 建设部门和农业部门以及其他部门只行使使用权 ;强化和改进土地用途管制 , 如划分土地利用功能区 !明确城镇边界 ! 分各类农业用地 ( 主划要是耕地基本保护范围 ! 建立严格的土地用途变更审批制度等 ;建立各土地利用类型的 ! 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城符镇建设规划要求的 ! 乡统一的土地使用权市场 , 增加土地资源的流动性 , 扩大空间配置的范围, 促进土地开发利城用效率的提高 ;等等 " 五是改革城市财税金融体制 ,变 /卖地财政 0为规范的 / 土地财政 0 "税收上 , 要尽快及时地开征房地产税 , 有效控制土地出让价和房价 , 以改革土地利用的直接税和间接税比例关系 ,提高土地保有成本 , 降低土地交易成本 , 促进土地市场和房地市场健康发展 " 开征房地产税 , 只要税率合适 , 土地价格将应声而落 " 同时 , 开征房地产税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有利于理顺土地所有者和土地行政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