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套)【尽版经典,一份异常好的参考教案】[精华]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套)【尽版经典,一份异常好的参考教案】[精华]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套)【尽版经典,一份异常好的参考教案】[精华]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套)【尽版经典,一份异常好的参考教案】[精华]

湘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套)

第一课金色的秋天

教学目标:

1、能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金铃铛》;

2、能大胆地上台表演律动《摘果子》;

3、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并能用轻快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1、能自信地演唱歌曲《金铃铛》;

2、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

1、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律动《摘果子》

教学用具:

钢琴、磁带、录音机、CAI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序第1个教案编写时间:执行时间: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发声练习

1=C—1=F3/4

1356|5——|16666|15555|64321||

秋风在唱歌,gulu lulu lu gulu lulu lu gulu lulu lu.

小河在唱歌,la la lala la lala lala la lala lala la.

2、节奏训练

2/4X XX|X X|X X X X|X X|

X XX|X X|X X X X|X—||

要求:拍准十六分音符

2/4X X X|X X X|X X X X|X X||

要求:拍准八分音符,掌握节奏

2/4X X X X|X X X|X X|X—||

三、新课教学

(出示课件——多媒体展示果园情景)

师: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瞧,果园里传来一首欢乐的歌,咱们去听听吧!

1、师范唱;

2、带学生朗读歌词;

3、带唱歌曲;

4、全班齐唱。

四、参与表现

师:下面啊,我们来一个摘果子比赛。

1、教唱《摘果子》;

2、律动《摘果子》。

五、总结下课

1、师:美丽的秋天,丰收的果园,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

2、师生再见,听音乐出教室。

第二课时

总序第2个教案编写时间:执行时间: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一首《金铃铛》,那是描写什么景色呢?—对了,是秋天大丰收的景色。今天啊,我们再来听一首《丰收之歌》。

三、新课教学

1、初听全曲

A、听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B、它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

2、再听全曲

A、哼唱它的主旋律

1=C2/4153|135|135|11|

4666|3555|2432|1—||

B、说说它是几拍子的歌曲

C、简单介绍歌曲

《丰收之歌》是一首丹麦民歌,它描写秋天田野上的庄稼都已收割,果园里的水果也已摘完,勤劳的人们获得了丰收,同时,也不忘记帮助别人,表现了劳动人民丰收后,到处都是欢歌笑语的热烈欢腾的场面。

四、参与表现

师:丰收的时候是一个热闹喜庆的时候,为了庆祝丰收的节日,农村里的劳动人民喜欢敲锣打鼓来庆祝,我们就用打击乐器来庆祝吧!

1、教学生用铃鼓、沙锤和碰铃,用轻快的节奏给乐曲伴奏;

2、请同学上来用乐器伴奏。

五、总结下课

师生再见,听音乐出教室

后记:

第二课:时间像小马车

教学目标:

1、学会唱《时间像小马车》。并能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欣赏《在钟表店里》。感受乐曲的速度、情绪。能积极参与《在钟表店里》的表现和创编活动,并能从中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3、学会唱《大钟和小钟》。并能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2、聆听乐曲《在钟表店里》的第一段。

3、学唱歌曲《大钟和小钟》。

4、《时间像小马车》的表现和创编活动,并能从中体验到与他人团结合作。

教学难点:

1、感受《在钟表店里》音乐中各种钟表走动的不同节奏,并用身体动作,打击乐器表现。

2、感受《大钟和小钟》音乐并用身体动作,打击乐器表现。

教学设想:

将课件制成动画状态画面,在教学中采用听一听、讲一讲、动一动、敲一敲的方法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钟表画片、大钟、小钟的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序第3个教案编写时间:执行时间:

一、创设情景

听歌曲《心爱的小马车》律动进课室。

二、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1、学习歌词

师:昨天晚上七点到八点大家各自在干做什么?

生:------

师:哦!就像刚才很多同学说的,在同一段时间里大家做的事情那就不同了。多(媒体出示:“那就不同了”。)

你们想时间会停止吗?

生:不会

师:对它是一刻不停地向前奔跑的。听!

(多媒体播放时钟滴答滴答的声音)

师:这是时钟的声音。你们觉得,他像什么走动的声音?

生:小马车。

(多媒体出示儿歌:时间像小马车,时间像小马车,

答答答答答答答答向前跑

大家各自做什么?大家各自做什么?

答答答答答答答答,那就不同了

步骤:

(1)、前两句老师一边读一边作示范动作,学生模仿老师读一读、动一动。(2)、后两句学生自由朗读,再请学生按歌词的节奏边读边做动作。

(3)、师:咱们一起完整的把这首儿歌来念一念。请一个小朋友敲起双响筒,其他小朋友直接用小脚踏起来,模仿时间的答答声。(学生集体表演)

2、学习旋律

方法:

(1)边用手划出旋律线的走向边教唱旋律。(两次)

(2)学生随着多媒体画面一起唱旋律。

3、学唱歌词

老师出示歌谱和歌词,学生分成四组自由学唱,老师巡回指导,随后采用下列步骤,熟悉歌曲:

(1)学生分句接唱。

(2)自由交换,再唱一唱。

(3)集体演唱。

4、歌表演

师: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妙的地方,咱们乘上时间的小马车吧,记住带上你们的歌声哦!

老师带领全班学生,随着伴奏音乐,一边唱歌一边做催马扬鞭的动作,在教室里绕圈表演。

三、课堂小结

时间像我们乘坐的小马车一样,一刻不停的向前奔跑,小朋友可要珍惜你所拥有的每一分钟哦。现在,让我们乘上时间的小马车离开教室吧。

第二课时

总序第4个教案编写时间:执行时间:

一创设情景

听歌曲《心爱的小马车》律动进课室。

二学唱《歌曲大钟和小钟》。

学习歌词

1、师:同学们听过大钟和小钟的声音么?请同学们模仿一下。

生:------

师:大钟怎样响?

生:铛

师:小钟怎样响!

生:滴答(多媒体播放大钟当当和小钟钟滴答滴答的声音)导入节奏和律动

当—当—滴答滴答

X—X—XX XX

2、二声部合奏

3、加上音高

当—当—

5—3—

滴答滴答

3311

歌曲学唱

(多媒体出示歌词)

步骤:

(1)、前两句老师一边读一边作示范动作,学生模仿老师读一读、动一动。(2)、后两句学生自由朗读,再请学生按歌词的节奏边读边做动作。

(3)、师:咱们一起完整的把这首儿歌来念一念。请一个小朋友敲起双响筒,其他小朋友直接用小脚踏起来,模仿时间的答答声。(学生集体表演)

3、学习旋律

(4)学生分句接唱。

(5)交换,再唱一唱。

(6)集体演唱。

打击乐器伴奏

4、歌表演

分组表演大钟和小钟部分同学用打击乐器伴奏

导如复习

师: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妙的地方,咱们乘上时间的小马车吧,记住带上你们的歌声哦!

老师带领全班学生,随着伴奏音乐,一边唱歌一边做催马扬鞭的动作,在教室里饶圈表演。

三复习《时间像小马车》

四课堂小结

时间像我们乘坐的小马车一样,一刻不停的向前奔跑,小朋友可要珍惜你所拥有的每一分钟哦。现在,让我们乘上时间的小马车离开教室吧。

后记:

第三课好娃娃

教学目标:

1、能用亲切、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好娃娃》;

2、能大胆尝试表演歌曲中各种人物的动态及情感,积极与同学合作进行音乐剧表演;

3、知道要尊敬长辈,待人有礼貌,在家里应该怎样对待爷爷、奶奶以及其他长辈。

教学重点:

1、能用亲切、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好娃娃》;

2、能大胆尝试表演歌曲,积极与同学合作进行音乐剧表演

教学难点:

与同学合作进行音乐剧表演

教学用具:

录音机、磁带、钢琴、CAI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序第5个教案编写时间:执行时间: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发声练习

(1)、1=C—1=F3/4

1356|5——|16666|15555|64321||

秋风在唱歌,gulu lulu lu gulu lulu lu gulu lulu lu.

小河在唱歌,la la lala la lala lala la lala lala la.

2、节奏训练

(1)、2/4X X|X X|X X|X X X X|X—||

要求:注意附点、切分的拍法。

(2)、2/4X XX|X X|X X X|X XX|X X X O||

要求:注意前后十六分节奏的拍法。

三、教唱新歌

师:同学们,你们家里都有些什么成员啊?那你们经常去看望你们的爷爷、奶奶吗?你们见到爷爷奶奶的时候会怎样做?

(学生自由发言)

师:对,今天,我们也来认识一个好娃娃,看看他在见到爷爷奶奶的时候,是怎样做的呢?

1、老师范唱;

2、带读歌词;

3、带唱歌曲;

4、全班齐唱;

五、总结下课

师:你们从今天好娃娃这学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听音乐出教室

第二课时

总序第6个教案编写时间:执行时间:

一、复习歌曲

师:你们回家做了好娃娃吗?爷爷奶奶高兴吗?我们再来唱唱这首歌

1、分组唱《好娃娃》;

2、全班唱《好娃娃》。

二、参与表现

师:看样子,同学们在家里都是好娃娃,下面啊,老师请同学们来表演一下,你们是怎样做好娃娃的?

1、分组,每组组成一个家;

2、学生自由讨论,设计表演动作;

3、选择道具,分角色自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各个“家”分别上台边唱边表演;

5、老师和学生一起评价。

三、总结下课

师:同学们表演得真棒,希望大家都做爷爷奶奶心目中的好娃娃!听音乐出教室

后记:

第四课do、re、mi

第一课时

总序第7个教案编写时间:执行时间: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复习do、re、mi,辨别音高。

2.初步学唱歌曲《摇篮》,指导学生根据歌曲情绪演唱歌曲。3.指导用各种方式再现歌曲。

教学重难点:

1、初步学唱歌曲《我的朋友就是你》。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教师用歌声和语言带动学生。

教学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口风琴

教学过程:

一.我的do、re、mi

1.听音乐进教室。

2.听、摆、画、弹do、re、mi

说明:通过这个环节,复习所学过的do、re、mi,进一步辨别音高。二.歌曲新授:

1.感受歌曲:

师问:能不能告诉老师,你听了以后的感受?(学生自由回答)。

(2).再次听赏:

师:这么好听的音乐,你想不想来表演?(学生自由选择)。

(3).师生活动:

鼓励学生用各种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教师配乐朗诵歌词。

(4).师生互相评价。

说明:学生通过活动,对歌曲的旋律、情绪,有了一个了解,为学唱歌曲做好准备。教师的朗诵,为下个步骤作了预示。

2.学习歌词:

(1).教师示范:

师:老师朗诵了些什么?学生回忆歌词。

(2).师生共同朗诵:

师:你能来试一试吗?朗诵两遍。

(3).学生朗诵歌词。

教师评价。

说明:这个步骤以后,学生基本上准备好学唱歌曲了。

3.学唱音阶歌:

(1).教师示范演唱。

师问:我唱得怎么样?为什么?(学生评价)。

(2).学生演唱:

用“噜”哼唱。

演唱歌词。

教师用歌声、语言启发学生演唱歌曲。

(3).师生评价。

说明:这个环节,教师主要通过歌声和语言,来启发学生演唱好歌曲。

师问:你最喜欢什么方式来表现歌曲?

学生自由选择组合。

师生活动。

师生互评。

教师:表演改编歌词。为下节课作铺垫。

说明:这个环节,学生可以充分自由的再现歌曲,突出个性。教师最后的改编歌词,为下节课作了预示。

四.下课。

第二课时

总序第8个教案编写时间:执行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唱《我的朋友就是你》,使学生学会用欢快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唱歌。

2.启发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参与体验音乐,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1.用欢快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

启发式、分组讨论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磁带、打击乐器、口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视唱练耳

(1)同学们爬过楼梯吗?音乐楼梯爬过吗?出示(音阶歌)。

在进行音阶教学时,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唱歌词,一组唱歌谱,并配以拍手、点头、跺脚等简单的律动,让音阶在同学们的歌声中跳起来。

(2)视唱:(让学生拍一拍,唱一唱、唱时要注意音准)

三、新课教学

(一)教师范唱:让学生初步感受小主人公热爱劳动、欢快活泼的神态,产生求学的欲望,(可用拍手、跺脚、捻指摆动身体等体态语言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出示流动画面)让学生谈谈听完歌曲后的感受。

(二)学习歌谱:

1、课件出示歌谱:在学习顿音符号“▼或▽”时我让学生猜谜:

音符头上戴个帽,

上平下尖是三角,

弹琴唱歌用到它,

短促跳跃又轻巧。

2、小组讨论:歌曲相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指出:

3、学习歌曲旋律:

(1)分小组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歌谱(如吹口琴、吹竖笛、弹钢琴等);

(2)分小组汇报:

(3)听琴默唱。

(四)学习歌词:

1.按节奏读歌词(教师伴奏,学生拍手)

2.跟老师唱

3.以情促声,以声传情。

师生讨论:怎样唱出歌曲中小熊的神态?

4.随音乐齐唱(打击乐器伴奏)

5.律动表演《我的朋友就是你》伴奏

四、教师小结深化

1.小朋友们学习了《我的朋友就是你》知道了什么?

2.师生再见,下课。

后记:

第五课我也骑马巡逻去

教学目标:

1、能自信地、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我也骑马巡逻去》,并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了解内蒙古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体验小骑兵欢快豪放的情绪,并能用语言讲叙音乐中小骑兵的故事。

教学重点:

1、能自信地、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我也骑马巡逻去》;

2、欣赏《我是人民的小骑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各种音源和打击乐器表现马蹄声和马铃的形象。

教学用具:

钢琴、磁带、录音机、CAI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序第9个教案编写时间:执行时间: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1=C2/4

1234|5—|15|5—|63|3—|5432|1—||

小朋友们好,你好你好,李老师你好!

二、基础训练

1、发声练习

2、(1)、1=C—1=F3/4

1356|5——|166660|155550|6432|1——||

秋风在唱歌,gulu lulu lu gulu lulu lu gulu lu lu lu.

小河在唱歌,la la lala la lala lala la lala la la la.

(2)、1=F—1=D2/4

1234|5—|53|1—|53|1—|5432|1—||

布谷鸟唱歌,gu gu gu gu gu gu gu gu gu gu gu.

时钟在唱歌,di di da di di da di di di di da.

2、节奏训练

双响筒:2/4X X X X|X X X X||

马铃:2/4X X|X X||

三、新课教学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大草原吗?谁来说说大草原的风景师怎样的呢?是啊,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还生活着一群牧民,你瞧,那是谁走来了呢?

1、磁带范唱;

2、带读歌词;

3、歌曲接龙;

4、全班齐唱歌曲

四、参与表现

1、师:这首歌里描写了什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呢?(欢快、热情、开朗、自豪),好,下面,我们就带着这种感情来唱一遍。—全班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师:你们也想不想象弟弟一样骑上大枣红马去巡逻放哨啊?那我们来表演表演吧!—请同学们上台表演。

五、总结下课听音乐出教室。

第二课时

总序第10个教案编写时间:执行时间: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基本训练

1、发声练习

1=C—1=F3/4

1356|5——|166660|155550|6432|1——||

秋风在唱歌,gulu lulu lu gulu lulu lu gulu lu lu lu.

小河在唱歌,la la lala la lala lala la lala la la la.

三、新课教学

1、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一首新歌《我也骑马巡逻去》,我们一起来唱一唱。—生唱

师: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一群人民的小骑兵。请同学们仔细听!

2、初听全曲

师:听完后,你认为音乐表现了什么情绪?—活泼、欢快。

你眼前仿佛出现一幅什么画面?

3、分段欣赏

(1)、欣赏引子

师:你们听到了什么?—模仿一下。

引导学生用双响筒模仿由远而近的马蹄声(由弱到强)

(2)、欣赏第一乐段

师:这段又是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描绘了小骑兵扬鞭催马的神气和威武—活泼、欢快的

(3)、欣赏第二乐段

师:听到了什么声音?—风雨声

你认为小骑兵遇到了什么事情?

他会不会被困难吓倒呢?

(4)、欣赏第三乐段

师:又听到什么?—小骑兵克服困难,继续巡逻,越走越远,马蹄声也越来越弱,越来越小。—用打击乐器模仿

四、总结下课

师:你从小骑兵身上学到了什么?

听音乐下课

第三课时

总序第11个教案编写时间:执行时间: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发声练习

1=C2/4

533|422|1234|555|

lu lu lu lu lu lu lu lu lu lu lu lu lu,

摇啊摇摇啊摇我的小船摇啊摇,

533|422|1355|1—||

lu lu lu lu lu lu lu lu lu lu lu。

摇啊摇摇啊摇小船摇啊摇。

2、节奏练习

2/4

X X X X|X X X X||双响筒

X X|X X||串铃

X—|X—||碰铃

三、新课教学

师:上节课,我们仔细欣赏了一遍《我是人民的小骑兵》,下面,我们就结合书上面的彩图,再完整地听一遍。

1、引导学生边看书边完整欣赏

2、引导学生根据音乐情景以及书上的彩图为小骑兵编故事,并讲述出来。

四、参与表现

师:刚才同学们的故事说得很棒,下面呢,老师就想要同学们把它表演出来。

1、分组讨论怎样演

2、分组表演

师放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情境来表演

3、评价,选出表演最好的一组

五、总结下课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得课真棒,真象一个个神气的小骑兵了!

听音乐出教室

后记:

第六课小小雨点

第一课时小小雨点

总序第12个教案编写时间:执行时间:

教学目的:1、学习歌曲《小小雨点》,掌握八分音符的节奏。

2、练习清晰的咬字,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歌曲《小小雨点》,曲调流畅、活泼,以拟人的手法描述了雨中情景。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一、二、乐句完全相同,第四与第三乐句基本相同。八分音符的运用使乐曲更显活跃,充分表现了小雨点的轻巧、可爱。

教学重点:1、认识八分音符的时值。

2、以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3与4半音的音准。

2、第二乐句与第四乐句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基本练习:

1、复习歌曲《音阶歌》。

2、认识八分音符。

三、新授:学习歌曲《小小雨点》。

1、导入:边讲歌词边板画

2、范唱:①看录像听范唱。

②师范唱。

3、学习歌词:

(1)看歌篇读歌词。

(2)随音乐按节奏读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