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论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2019年教育文档

浅论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2019年教育文档

浅论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2019年教育文档
浅论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2019年教育文档

浅论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医学模式、疾病谱的转变以及医患关系的日渐紧张,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业务素养要求,医学不仅要探寻人机体病变的生物学原因,而且要对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包括经济、社会、心理、环境、生活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医学生人文素养普遍不高,因此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迫在眉睫。

一、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医学生人文素养主要指医学人文知识积累和医学人文精神修养。具体指人应具备的医学人文知识,及通过医学人文知识积累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内化为人的身心所特有的思想、修养、品格和气质。

到目前为止,各个医学院校及相关学者对于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对调查结果分析得出,现阶段医学生人文素养具有以下共同特性:

1.人文知识匮乏。知识结构失衡。医学生在学习期间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向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上,很少涉及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基本知识,有些医学生科研论文写作水平较低,病例书写能力差,对古今中外治学行医的至理名言、高尚的医德年级医学生1-5名599黄学勇对河南医科大学例如,知之甚少。.

的人文知识测试,成绩在70分以下的占63%以上,显示医学生的人文知识普遍较为缺乏,医学生知识结构失衡。在李宇阳的调查中,学生认为自己知识结构中最缺的:经济类占44.5%,法律、管理类占43.2%,艺术、美学类占42.2%。

2.道德观念淡化、价值观功利化及现实化。近年来,由于我国的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医学生的道德品质有所提升,但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及市场经济的冲击,医学生中道德观念淡化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的。某高等医学院校对学生的一份调查显示:赞成“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者达20.1%,赞成“有钱能使鬼推磨”者为18.4%,认为“重义轻利”不合潮流者达31.9%,反对“以德为优而不为贫所忧”者达54.5%,还有33%的学生认为应“考虑个人利益,追求实惠”,仅有21.1%的学生赞成“无私奉献”的精神。以上调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医学生中存在着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个人主义的现象。

3.综合能力水平欠佳。主要表现在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学习人文科学是医学生间接了解社会、改造自我的重要途径。由于淡化了人文知识的学习和教育,使一些医学生缺乏走向社会或工作岗位的人文知识的储备和心理准备,不能独立正确认识和对待面临的各种问题,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与协作、效率与公平、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关系问题不知所措,表现为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社会角色转换时间长。有关.研究显示,医学生中自学能力差者占30%,文字表达能力差者

占80%,信息处理能力差者占60%,这些都不利于医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引起相关工作者的关注。

二、医学生人文素养缺乏的主要原因

1.我国医学院校的传统教育模式导致医学生人文知识先天不足而后天不补。第一,由于我国招生考试政策的限定,医学院校主要以理科生为主,这使医学生在进校之初便具有重理轻文的先入之见;第二,在大学的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一开始便划定明确的专业方向,教育过程中强化医学专业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比例偏低,缺少人文素养培养,很多医学院校在教学课程设置中,人文学科只能作为辅助课程,仅作为大学生的选修课,从而导致医学生总体人文素养不高,表现为缺少伦理道德修养,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缺少创造性思维,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等。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将来成为医生后,必然会对患者缺少人文关怀,态度冷漠,极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

2.多元文化、市场经济及社会行业不良风气的冲击。导致了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和道德观淡化。他们追求一种“时尚化”、“快餐化”、“泡沫化”的文化,满足于感官上的刺激,忽视精神境界的提升,趋俗、趋利、趋众现象严重,暴露出认识上的肤浅和行为上的无知,价值判断的失范,精神世界的空虚,人文价值模糊,人文关怀淡漠,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及个人主义泛滥。并且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他们现在所缺少的责任感、同

情心、奉献意识、协作精神等人文素养却恰恰是其将来所从事的

救死扶伤的医生职业所必需的。

3.我国医学教育内容理论性强、实效性差、教育形式单一,缺乏与实践及专业的结合,导致医学生综合能力水平欠佳。我国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注重理论的探讨,普遍侧重于范畴、体系的教授,力求知识的完备,而非以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为重点。教师上课方式单一,只注重人文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还存在人文素养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孤立。在专业课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在社会实践中,在管理与服务工作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方式没有充分得到利用,没有探索出有效的方法。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也只是为了应付任务,完成一篇东拼西凑的调查报告而己,并没有起到提高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

三、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培养的途径

2001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写道:“医学研究与服务的对象是人,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文、理、医渗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把医德和医术的培养结合起来,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医疗的服务性质决定了医务科研人员接触的是具有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心理特征的人群,涉及的是关乎患者健康、幸福和经济利益的实质性问题,因此要求医学人才具有广泛的人文文化素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探索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迫在眉睫。. 1.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比例。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培养

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较强的思维能力方面功不可没。人文社科知识不仅可以扩充医学生的知识范围,改变知识结构单一的现象,而且可以改善他们的品行,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比如开设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人际沟通、职业礼仪、美术鉴赏、音乐鉴赏、艺术欣赏、人文修养等,并列入教学计划中,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拓展医学生知识面。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引导他们尊重生命及其发展规律,尊重人和人的权利,正确认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实现人文与医学的融通。同时我们应该借鉴美国人的做法,不是把这些课程仅仅开设为选修的概论性课程,而是采用经典著作选读的方法,对学生做严格的学术训练要求。

2.充分利用高校的“两课”教育。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培养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及道德观。在我国的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医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学科和主要途径,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向医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使医学生逐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道德规范,并以道德规范作为第一,所思所想。自己的价值坐标来评价自己及他人的所作所为、.

为适应科学技术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应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

容中,加入人文精神的培养内容。在讲授政治、道德、政策等理论内容的同时,增加相关的人文教育理论。第二,应逐步探索“两课”的课程改革,使“两课”课程设置科学化,开设人文选修课和医学生必修艺术课,扩宽心理医学、社会医学和环境医学的课程含量,增加人文素质教育的容量

3.结合实践与专业知识提升医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如果说

专业学习有赖于专业实践,那么,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塑造、综合能力的提高则有赖于积极的生活积累和行为养成。实践是认识来源的基础,是检验理论知识的试金石,只有把社会实践与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人文教育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使医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把医学知识转化为能力,把人文知识内化为思维及品格。组织医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通过实践让医学生体会人文素养的重要性,通过实践让人文精神内化为医学生的内在品质,通过实践提升医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一,结合专业知识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三下乡活动,进入到边远的贫困地区,为当地的人民开展义诊活动,发放健康小贴士,宣扬健康的生活习惯,普及预防保健知识,以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及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第二,结合思想政治课程开展实践活动,利用当地的历史纪念馆、展览馆,革命纪念公园、烈士陵园等对医学进行爱国主义及集体主义教育,以提升他们的思想政结合文化知识开第三,治素质并在无形中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

展实践活动,利用地方文化景观地,踏着古人的踪迹,追寻中国

传统的文化渊源,进行文化熏陶,在实景中感受中国古人的智慧,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提升医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第四,结合医学生实际能力中的弱项,组织医学生参加不同种类的勤工俭学、挂职锻炼、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以提升医学生的心身素质。第五,学校应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每年的教学计划当中,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给予制度及资源上的支持,以便社会实践活动能有计划地、有组织地、长期地开展下去,以便更好地为社会和人民服务,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4.在校园文化中孕育人文精神,开展各种文化活动,通过潜移默化培育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任何一所高校,都秉承了一定的人文精神,这才构筑了高校的灵魂,医学院校也不例外。塑造一个蕴含人文精神及人文氛围的医学校园景象,应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第一,将人文精神融入到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做到景中含人文,人文中藏景色;不断加强校园环境、教室环境布置,做到德育、心育相互渗透。第二,要加强校图书馆建设,除有必备医学专业书刊外,要藏有一定的理科、文科类书刊文献。利用读书馆资源,开展图书活动,鼓励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全方位吸收知识,弥补因教学模式带来的知识结构单一的不足。第三,结合社团组织,开展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利用校刊、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等宣传阵地,传播人文文化使医学生的政治充分发挥校园宣传阵地导向和教育作用,精髓,思想、道德风范、价值取向都得到提高,切实形成高等院校的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