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区域经济理论和实践成果综述

当前区域经济理论和实践成果综述

当前区域经济理论和实践成果综述
当前区域经济理论和实践成果综述

当前区域经济理论

及我国区域经济演变综述

[内容提要]区域经济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是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经济系统,是国民经济在一定空间的投影。区域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和独特的研究价值。本论文从区域经济理论出发,实证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演变的基本情况,特别是XX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

[关键词]区域经济理论中国区域演变XX区域格局

一、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区域经济的涵义

区域是按一定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空间X围,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同质性的地域单位。经济区域是按人类经济活动空间分布规律划分,具有均质性和集聚性,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不可无限分割和发挥特定作用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主要包括区域经济比较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1、区域经济比较理论

区域经济比较理论主要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区域要素禀赋理

论。

(1)绝对优势理论。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地域分工论。他将不同国家同种产品的成本进行直接比较,认为某种产品生产成本绝对值低,称之为具有“绝对优势”。一个国家或地区主要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于出口换回自身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2)比较优势理论。主要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在于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一个国家或地区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比较劣势”的产品。

(3)要素禀赋论。又称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简称H—O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地区应专门生产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而较少使用其稀缺要素的商品,以换回其要素比例正好相反的商品。如果各个区域都以自己的要素禀赋比例差距为基础进行分工和贸易,其结果将提高了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价格,降低了相对稀缺的要素价格,并促进了它们之间的相互替代,从而逐渐达到实际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发达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变得越来越相似,该理论无法解释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大幅上升的现象,从而推动了比较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如人力资本论、技术要素论、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等。

2、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

在区域经济非均衡理论产生之前,新古典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一直处于支配地位;但该理论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把大量资源和要素投入到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域,使该区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

展。为对上述现实经济问题进行理论解释,弥补区域均衡增长理论不足,部分经济学家提出了以二元经济为特征的非均衡增长理论。

(1)增长极理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产业的增长速度不同,其中增长较快的是主导产业和创新产业,这些产业和企业一般都是在某些特定区域集聚和优先发展,然后对周围地区进行扩散,形成强大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这种集聚了主导产业和创新产业的区域被称为“增长极”。增长极具有技术创新和扩散、资本集中和输出、规模经济效益和聚集经济效果等吸收和扩散作用。一般认为,增长极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由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引导企业和行业在某些大城市与发达地区聚集而自动产生的;另一种是由政府透过经济计划和重点投资而主动建立的。

(2)梯度转移理论。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以产品周期为基础,从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的角度对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克鲁默和海特在弗农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梯度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盛衰主要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势及其转移;随着时间推移,产业结构升级将从高梯度区域有序地向低梯度区域转移;梯度转移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向外扩展。在梯度推移中,有三种效应同时在起作用,即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和回程效应。极化效应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区域集中;扩展效应促使生产向其周围的低梯度区域扩散;回程效应将削弱低梯度区域发展。三种效应综合作用可导致区域差别扩大。

(3)点轴开发理论。该理论把国民经济看作由点、轴组成的空间组织结构,“点”即增长极,“轴”即交通干线,空间极化不仅出现在若干点上,也可以出现在连接各点的重要交通干线及其线状地带上,因为通过交通干线,有利于人口的流

动和物资的运输,从而有效地降低运输费用和生产成本,在沿线形成新的增长极与点线一体的极化带。

(4)中心—外围论。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将经济系统划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经济结构。在经济发展初始阶段,二元结构十分明显,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外围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因此,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外围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当经济持续增长进入一定阶段后,随着政府平衡发展政策的加强,中心和外围界限会逐渐消失,最终在区域X围内实现一体化发展。

(5)倒“U”型经济发展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通过对24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截面和时间序列资料实证分析表明,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呈现不平衡增长;之后随着经济发展,区域间不平衡程度将趋于稳定;当经济进入成熟阶段后,区域发展差异将趋于缩小,逐步步入均衡增长态势。

(6)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该理论最早由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提出,认为经济发展首先从一些较好区域开始,这些区域因初始发展优势得到优先发展,并通过累积因果不断积累的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在经济循环累积过程中,将产生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的回流效应;也会出现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的扩散效应。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导致区域差距不断扩大。对此,缪尔达尔提出的政策主X是: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并通过扩散效

应带动其他区域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政府要制定一系列刺激落后地区发展的扶持政策,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7)知识溢出理论。经济学家阿罗最早用内生技术进步来解释经济增长,他假定整个经济体系内存在技术溢出,在政府不干预时的竞争性均衡是一种社会次优,均衡增长率低于社会最优增长率,政府可采取适当政策提高经济增长率,实现帕累托改进。经济学家罗默在其知识溢出模型中,用知识溢出效应说明内生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强调知识外部性对经济的影响。由知识溢出的聚集经济、规模经济产生的技术外部性和金融外部性使要素边际收益递增,从而引起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聚集和扩散。

3、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经济学家很早就开始研究经济均衡问题,洛桑学派创始人、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于19世纪就提出了一般均衡论;新古典主义区域增长理论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索洛和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斯旺进一步完善了均衡增长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劳动力和技术三要素的投入状况及其边际报酬率;在自由竞争市场机制下,各要素为实现最高边际报酬而自由流动,最终达到收益平均化,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增长。

①平衡增长理论。平衡增长理论最初产生于20 世纪40 年代,是指在整个工业或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使其按同一或不同比率全面发展。平衡增长理论相应地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罗森斯坦·罗丹为代表的“极端”型平衡增长,主要对各工业部门同时、按同一比率进行大规模投资,使整个工业按同一速率全面增长。二是以拉格纳·纳克斯为代表的“温和”型平衡增长,主X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但按不同比率进行大规模投资,使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按不

同速率全面增长。三是以斯特里顿为代表的“完善”型平衡增长,主X以“萨伊定律”为依据,按照产品的价格和收入弹性大小选择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长比率,以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

②大推动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提出。该理论主X,发展中国家要对国民经济主要部门和众多产业进行大规模投资,推动经济全面高速增长。一是对相互补充的工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能够创造出互为需求的市场,克服不发达国家或地区市场狭小、需求不足等阻碍经济发展和题;二是对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可降低生产成本。

③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认为,无论从资本供给,还是从资本需求看,落后地区均处于恶性循环之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拉大难以避免;要打破这种贫困恶性循环,则必须在区域间实行有梯度的产业政策、人力资源政策、土地政策、资源政策、财政政策等,增加对落后地区的投资,扩大市场容量、增加生产规模,达到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

④网络开发理论。在经济布局框架已经形成,点轴系统比较完善地区,可以构建现代区域的空间开发结构,实施网络开发。网络开发必须同时具备下列三大要素:一是“节点”,即以各类中心城镇为增长极;二是“域面”,即沿轴线两侧“节点”所吸引的X围;三是“网络”,由物流、人流、资本流、技术流、信息流等流动网组成。网络开发可提高节点、域面、网络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网络的影响则可将区域的经济技术优势向四周区域扩散,将更多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调整组合,将区域经济发展推向成熟阶段。

(三)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区域化、集团化和一体化趋势。特别是在全球化过程中,贸易扩X、资本流动、新技术浪潮等新特征十分明显,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相应取得新的进展,涌现一批新的成果。

一是新经济地理学派,不完全竞争模型引入区域经济分析,研究中心—外围均衡条件,设计出区域经济的“中心—外围”模型,其中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和运输成本(即区域经济活动要追求运输成本最小化)三个经济学命题是这一理论建立的基石,也是新经济地理学派对区域经济学的主要贡献。

二是新制度学派,将制度要素引入到区域经济分析当中,研究政府及其体制和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制订相应的区域经济政策,协调区域发展。

三是区域管理学派,将区域经济与管理学相结合的一个新学派,这一学派形成代表了区域经济学的新进展,而且对区域经济学从理论到应用,起着一个桥梁作用,区域管理理论主要包括区区域发展管理、区域人口管理和区域环境管理。

从区域经济理论最新进展看,一是研究内容趋向综合化和多样化;二是特别关注问题区域和落后区域的研究;三是重点研究如何加快区域创新、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四是研究方法运用模型化和计量化。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综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经历了三次大的战略性调整。第一次始于“一五”时期和随后开始的三线建设;第二次缘于改革开放后沿海开放带动发展战略;而目前实施的主要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一)向西转移的“平衡”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初期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总体上实施的是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如“一五”时期开始建设的156个重大项目,是按区域经济平衡

发展目标在全国布局的。上世纪60年代初,出于备战需要,中国按照军事地理区划分为三线,沿海是第一线,中部为第二线,西部属第三线,同时将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的工厂向中西部转移及农村转移。“三五”时期全国新建大中型项目中,西南、西北、中南地区的项目数所占比重高达60.2%。“四五”计划则提出建立各自为战、大力协同的经济协作区。到1970年,XX、XX、、XX、XX、XX、XX、XX、XX、XX、XX和XX的人均GDP分别居前第12位,特别是三线地区的XX、XX分别排在第6位和第7位。之后,随着战略重点转移和三线建设中止,人均GDP排名发生较大变化,1985年前12位中,已没有一个“三线地区”的省份。

(二)沿海开放带动的非均衡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在“两个大局”思想的指导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成为区域发展战略的主导思想,沿海倾斜战略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题。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先后在沿海地区设立了4个经济区、5个沿海经济开发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随着率先开放、重点发展战略的推进,沿XX部地区发展迅速。东部地区GDP占全国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47.8%提高到1990年的51.3%;到2000年,东部地区GDP已经占全国的57.9%;人均GDP居前10位省份分别为XX、、XX、XX、XX、XX、XX、XX、XX和XX,其中前9位都属于东部地区,我国经济重心明显东移。

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推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区域差距扩大等问题。2000年,东中西三大区域GDP相对差距由1978年的2.4:1.4:1.0扩大为3.4:1.4:1.0(以西部为1);东部与西部人均GDP绝对差距由223元上升到7106元。同时,沿海地区形成的区位优势和享有的优惠政策亦造成了各区域发展机会不均等,为争夺原料和市场竞争加剧,磨擦和矛盾时有发生。

(三)四大区域总体协调发展

从“九五”以来,国家对区域发展差距问题越来越重视。1999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五”时期继续实行重点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增加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和建设资金投入,并在对外开放、税收、土地、资源、人才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2002年首次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2004年又提出了促进“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趋于完善和协调。进入“十一五”以后,国家更加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区域之间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我们区域开发提出新的模式。这种模式就是通过共同市场建设与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以促进产业聚集,形成产业布局与分工合理、经济联系紧密、内部聚集效应与对外扩散效应明显的经济带和经济区。各具特色的经济带和经济区的形成,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利于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有利于实现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近10年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取得已经取得了成效,东部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明显加快,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中部和西部地区GDP总量占全国的比重由2000年的24.2%和17.2%,分别上升到27.0%和21.1%;GDP总量排名前10位的省区中,中西部地区占了4个(见下表);增长速度居前10位的除XX外,其余均为中西部省区。

三、XX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

改革开放以前,XX主要作为全国的二线地区,受计划经济时代“大而全”的指导思想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地方特色不明显;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十年来,XX区域发展战略开始发力,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

(一)呼应两东、开放带动发展

随着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扩大,XX突破了原有以行政区划置于中南六省区(包括XX省)的思维定势,在全国大区域X围重新确立自己的位置。一是根据XX 位于内陆省份的特点,确立放开南北两口,拓宽三条通道,加强与周边省份的经济联系交流的思路;并根据湘粤经济之间的密切联系,实施依托XX,扩大开放的战略。二是国家确定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后,XX又把自己置于长江经济带,提出呼应浦东、借船出海的发展思路。在综合权衡上述两方面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呼应两东、开放带动”的战略。XX基本上确定了自己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位置,但本省区域发展战略尚不十分明朗。

(二)重点地区优先发展

改革开放不久,XX根据湘东经济在全省的突出地位,提出了优先发展“长株潭”地区,并专门制定了“长株潭”经济发展计划。尔后随着XX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和XX的发展,又提出了“五区一廊”的重点发展战略。“五区”是指XX、XX、株洲、XX、XX五个地市,“一廊”是指沟通五区的京广铁路沿线走廊。随后又在“五

区一廊”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点一线”的发展战略。“一点”指XX,“一线”指沿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的XX、XX、株洲、XX、XX和XX,即握紧拳头发展XX这一点带动一线,再通过一线辐射全省,推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到2000年,“一点一线”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77.3亿元,占全省的58.5%,比1978年提高3.5个百分点;其中XX市GDP达715.3亿元,占全省的20.1%,比1978年上升8.7个百分点。

(三)三大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XX环长株潭城市群、湘南地区、湘XX区三大区域相继进入国家战略层面,构成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支点。

⑴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发展。从1982年长株潭一体化第一次提出后,作为XX重点发展区域一直没有脱离省委、省政府的视线。1985年,长株潭规划办公室成立;1997年,成立由省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协调领导小组;2011年,成立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工作委员会。与此同时,从1998年开始,XX制定了《湘江生态经济带概念性规划》和《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等规划。2007年和2008年,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同时,以长株潭为中心,加快培育壮大环长株潭城市群,促进环长株潭城市群向城乡一体、集约高效、和谐宜居的现代都市圈方向发展。2011年,长株潭城市群生产总值8320.62亿元,占全省的43.9%,比2005年提高6.9个百分点。环长株潭城市群生产总值15499.08亿元,占全省的80.5%,比2005年提高5.6个百分点。

⑵湘XX区扶贫开发发展。2004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把加快湘XX区开发作为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两次出台了《关于加快湘XX区开发的决定》和《湘XX区开发总体规划》,成立了湘XX区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工作会议;不断强化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推动湘XX区开发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特别是2011年,国家决定率先启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将XX37个县市区纳入国家新时期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开发,湘XX区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

⑶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X区建设。200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湘南地区开发开放的决定》和《关于支持XX市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湘南地区开放开发的政策措施。特别是2011年,国家正式设立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X区。这是XX继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第二个纳入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省委省政府决定将湘南地区建设成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平台、跨区域合作的引领区、加工贸易的集聚区、转型发展的实验区,湘南地区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2011年,湘南地区生产总值4055.10亿元,增长13.9%,比全省平均水平快1.1个百分点。

(作者:彭积龙李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