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学前教育史论述题

中外学前教育史论述题

中外学前教育史论述题
中外学前教育史论述题

《中外学前教育史》论述题

四、论述题

1、张雪门提出的实习计划与传统师范学校实习的区别及其对我国当前学前教

育师资培养的启示。

①在空间上,他把幼师生的实习场所从幼稚园扩大到婴儿园和小学,从校内

扩大到校外,从城市扩大到农村;②在时间上,他从只集中在三年中的最后一学期,增加到三年六个学期中均有实习;③在内容上,他从仅仅实习幼儿教育扩展到婴儿保育、小学教育,从只实习教育和教学扩展到实习行政管理以及缝纫炊事等。

2、张宗麟有关社会化幼稚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对我国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有

什么意义?

幼稚园各种活动都应当是倾向于社会性的,因为教育的灵魂仍在于养成适合于某种社会生活的人民。幼稚园的课程应是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关于社会化的课程应包括的内容:①关于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和卫生方法,以及家庭、邻里、商铺、邮局、救火组织、公园、交通机关等社会组织的观察研究,及本地名胜古迹的游览;②日常礼仪的演习;③纪念日和节日的研究举行;④身体各部的认识和简易卫生规律的时间;⑤健康和清洁检查;⑥党旗、国旗、总理遗像等认识;⑦社会的演习。

3、试论陶行知的艺友制师范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的启

示。

陶行知的艺友制师范教育思想:艺,是艺术,也可作手艺解。友,就是朋友。用朋友之道,跟着别人学艺术或手艺的,叫做艺友。凡用朋友之道,跟着幼稚教师在幼稚园里学做幼稚教师的,便叫做幼稚园的艺友。用这种方法来培养幼稚教师的方式就叫艺友制。

4、试论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的内容及对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意义。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

①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后又发展为“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中国人”;②课程论:以大自然大社会作主要的教材,以课本作参考资料,这是直接的活知识,是直接的经验;③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重视直接经验,强调以“做”为中心;④教学原则:根据“心理学具体化,教学法大众化”的指导思想,提出活教育的教学原则;⑤训育原则:认为训导工作在整个的教育工作上是最繁重最重要的,提出训导原则。

5、评论陶行知对儿童创造力培养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启示。

①解放儿童的头脑;②解放儿童的双手;③解放儿童的眼睛;④解放儿童的嘴巴;

⑤解放儿童的空间;⑥解放儿童的时间。

6、评论张雪门的幼稚园的行为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对我国当前幼儿园课程

改革的借鉴意义?

①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②幼稚园行为课程的特点:编制课程时不要太清楚太有系统;兼顾社会和个体两方面的要求;须根据儿童自己直接的经验;③行为课程要以行为为中心,以设计为过程。

四、论述

7、阐述杜威关于儿童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教育思想?

(1)制约儿童个性形成的因素:

①儿童先天的本能是儿童心理发展及接受教育的基础

②遗传和生理的因素是造成个体差异的原因之一

③人的个性主要是在和社会及外界环境的交往及相互作用中形成

④个人对外界事物的内在选择性和倾向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性的形成

(2)发展儿童个性的意见:

①尊重并利用儿童的个体差异

②给予儿童自由

③培养创造性

8、阐述福禄倍尔关于幼儿园教育制度的思想内容。

(1)幼儿园工作的意义:

①幼儿园教育课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②幼儿园是幼儿社会化最恰当的场所。

(2)幼儿园工作的任务:

①通过活动和游戏的方式来培养学龄前儿童;

②发展他们的体格,锻炼他们的外部感官,使他们认识人和自然;

③是儿童在游戏、娱乐和天真活泼的活动中,去做好生入小学的准备。

(3)幼儿园课程:

①歌谣②恩物③作业④运动游戏⑤自然研究。

(4)关于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中间学校”。

9、阐述福禄倍尔为儿童创制的“恩物”满足的条件及作业恩物与恩物二者之

间的关系。

①恩物的主要作用在于“有外向内”,即在于接受或吸收外界事物的知识;作业的主要作用则是“有内向外”,帮助儿童发表或表现他们对于外界事物的印象或认识;②从两者安排的顺序看,恩物在先,作业继后,不可颠倒;③恩物游戏并不改变物质的形式,作业则要改变材料的形式;④恩物引导儿童发现、洞察和整理活动,是儿童学到关于外界的知识;作业则运用恩物所提供的观念来开展活动,并引起控制、修改、变化和创造的活动。

10、阐述福禄倍尔为儿童创制的教具即恩物的具体内容。

恩物的种类:

①6个绒毛做的颜色各异的小球,分成红、黄、蓝、绿、紫、白六种颜色;②硬木制作的3件物品:球体、立方体和圆柱体;③8块小立方体的组成一个大立方体;④一个沿纵向切成许多平板的立方体;⑤27个体积相等的小立方体组成的一个大立方体;⑥27个砖形木块,其中3个纵向二分,6个横向平分;⑦64个小立方体组成的一个大立方体;⑧64个长方体组成的一个大立方体。

《中外学前教育史》总复习题及答案讲课稿

第一编:中国学前教育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 1、奴隶社会建立的保傅教育制度中,设有“三公”“三少”教育子女,三公是指什么?(太保、太傅、太师;少保、少傅、少师) 2、慈幼机构的建立开始于何时?(开放社会中后期的宋代)当时建立的主要慈幼机构有哪些?慈幼局、举子仓、育婴社 3、开放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l)思想品德教育1)孝悌;2)崇俭;3)诚信;4)为善 (2)生活常规教育1)礼仪常规的训练;2)养成卫生习惯; (3)文化知识教育——识字、书写、听解《四书》、诗、赋、格言等。(4)身体保健教育4、开放社会用作幼儿识字启蒙教育的教材主要有哪些? (周兴嗣作的《千字文》、宋代王应麟的《三字经》,以及无名氏的《百家姓》) 5、开放社会用作伦理道德教育的主要教材是什么?《四书》《五经》 6、开放社会用做诗赋教育的主要教材有哪些?《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和北宋汪洙的《神童诗》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1、贾谊的早期教育包括哪些内容?早谕教;选左右;重儒术 2、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包括哪些内容?提倡及早施教;主张慈严结合;要求均爱勿偏;主张博习致用;重视风化陶染。 3、“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是谁的语言? 4、我国开放社会第一部系统统统的家庭教科书是什么?——《颜氏家训》

5、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包括哪些内容?重视蒙养教育;要求慎择师友;强调学“眼前事”;提倡正面教育为主; 6、朱熹为儿童编写的教材有哪些?《小学》与《童蒙须知》 7、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包括哪些内容? “知行合一”、顺导性情,鼓舞兴趣;循序渐进,量力而施;因材施教、各成其材;全面诱导,不执一偏。 8、评王守仁的“自然教育论”。9、述评张履祥的“耕读相兼”理论的积极意义。 第三章中国近代的学前教育 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是什么?《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简称“章程”),它是清政府1903年命张百熙、张之洞、容庆等人制定并于1904年颁布实施的。 我国第一所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是由谁在哪里开办的?名字叫什么? 1903年9月,时任湖北巡抚端方在武昌通俗小学堂内创办了湖北稚童园, 3、儿童公养公育思想最早是由谁提出的?康有为 第四章现代学前教育的演进 1、最早在中国传播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是谁?蔡元培、陶行知、胡适等人。 2、民主进步人士对教育的主张有哪些? (一)反对开放的儿童观,主张尊崇和发展儿童的个性(二)反对照搬外国经验,主张学前教育中国化。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是什么?儿童中心论 儿童中心论的实质是什么?

(完整版)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201404

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 (课程代码00445)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据考古材料证实,我国最早创办大学的时代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战国 2.西周时期诸侯设立的大学称 A.辟雍B.成均C.泮官D.瞽宗 3.《大学》中规定大学之道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 A.止于至善B.修身齐家C.格物致知D.修齐治平 4.我国古代的博士弟子制始于 A.西汉B.东汉C.魏晋D.隋朝 5.唐代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其标准教材为 A.《白虎通义》B.《五经定本》C.《三经新义》D.《五经正义》 6.北宋时期改革教育的三次兴学运动是指庆历兴学、熙宁——元丰兴学和 A.景祐兴学B.元祐兴学C.政和兴学D.崇宁兴学 7.古代书院教学是以 A.考试为主B.自学为主C.讲授为主D.论辩为主 8.明清时期,管理全国学校、贡举等事项,掌管全国教育行政的机构是 A.国子监B.户部C.礼部D.尚书省 9.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中最早创立的是 A. 京师同文馆B.上海广方言馆C.福建船政学堂D.天津电报学堂 10.清末新政时期设立正式的、单独的、专门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是 A.文部B.礼部C.教育部D.学部 11.在教师管理方面,国民政府规定公私立学校的教员均实行 A.任命制B。推荐制C.聘任制D.考选制 12.我国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主要是借鉴了 A.日本学制B.德国学制C.美国学制D.法国学制 13.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育专著的作者是 A.苏格拉底B.昆体良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 14.古埃及的学校都是 A。平民学校B.贵族学校C.农民学校D.军入学校 15.杰斐逊创办的美国州立大学的范本是

中外学前教育史试题

《中外学前教育史》试卷 C 一、填空:(共30分,每个空2分) 1、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和教育家,著有《颜氏家训》,该书是他对自己一生有关、、经验的总结。 2、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五育”并举的教育观。 3、诞生于江西泰和县文江村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的校长是。 4、1932年10月,国民政府正式颁布了《》,从此我国开始有了、幼稚园课程标准。 5、陶行知在南京郊区晓庄创办学校。 6、皮亚杰一生最主要的贡献是对的创造性研究。 7、8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学前教育目标有明显变化,即由向方向转变。 8、马卡连柯是著名儿童教育家。 9、福禄倍尔是德国著名的,被尊称为“幼儿园教育之父”。 二、名词解释:(总分12分,每题6分) 1、恩物 2、五指活动 三、简答:(总分28分,每题7分) 1、简述裴斯泰洛齐的和谐发展教育思想。 2、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3、简要评述福禄倍尔对世界幼儿教育史的主要贡献。 4、苏区和边区学前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四、论述:(总分30分,每题15分) 1、陶行知对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该观点有何现实意义? 2、蔡元培的“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观对我国现在的幼儿教育有何启示? 《中外学前教育史》试卷 C答案 一、填空 1、颜之推立身处世为学 2、蔡元培 3、陈鹤琴 4、幼稚园课程标准自己的统一 5、试验乡村师范 6、儿童智力发展规律 7、智育中心注重整体发展 8、前苏联 9、幼儿教育家 二、名词解释 1、恩物:恩物是福禄倍尔为幼儿进行游戏和其他活动所设计的一套教具。取名“恩物”,意思是上帝恩赐给儿童的礼物。 2、关于五指活动,陈鹤琴说:“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缩,互相联系。……课程是整个的,连贯的。依据儿童身心的发展,五指活动在儿童生活中结成了一个教育的网,有组织有系统,

中外学前教育史试卷一及答案

中外学前教育史试卷一及答案 试卷一 中外学前教育史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 我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 A家庭教育 B宫廷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2 我国封建社会教育是以伦理道德为基本内容的,这种伦理道德的基础是: A勤俭 B诚实 C守信 D孝悌 3 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计划产生在: A商代 B西周 C汉代 D 唐代 4 我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 A《小儿语》 B《蒙求》 C《三字经》 D《急就篇》 5 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是: A《钦定学堂章程》 B《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C《壬戌学制》 D《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 6 我国第一个近代学制颁布后出现的最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是: A京师第一蒙养院 B湖北幼稚园 C福州幼稚园 D湖南蒙养院 7在《大同书》中康有为为了实现“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的构想而设计的教育体系是: A“公养”、“公育” B绅士教育 C平民化教育 D义务教育 8 规定幼稚园正式列入学校系统的《壬戌学制》颁布的时间是: A 1904年 B 1922年 C 1936年 D 1950年 9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是: A厦门集美幼稚园 B北京香山慈幼院 C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D上海大同幼稚院

10我国创造教育的首倡者是: A陈嘉庚 B陶行知 C陈淑华 D张克勤 1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论的提出者是: A蔡元培 B陈嘉庚 C张宗麟 D杨贤江 12陶行知办幼稚师范教育采用的具有特色的方法是: A研讨法 B见习法 C讲 授法 D艺友制 13我国最早的幼稚教育研究的刊物是: A《活教育》 B《幼稚教育》 C《初等教育界》 D《小学教师》 14 1951年教 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师范教育会议提出的当前师范教育的工作方针是: A各级师范教育并存 B正规师范教育与大量短期训练相结合 C正规师范教育与 生产劳动相结合 D综合大学创办教育学院 15明确提出“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有机 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的是: A《幼儿园教育纲要》 B《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育法》 D《幼儿园工作规程》 16古代社会幼儿教育完全为培养宗教意识而展开的国家是: A古印度 B斯巴达 C雅典 D古埃及 17斯巴达幼儿教育的特点是重视: A军事体育 B生活常规 C道德教育 D知识教育 18西方教育史上最先论述优生优育问题的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昆体良 D伊拉斯谟斯 19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按儿童年龄划分受教育阶段的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昆体良 D伊拉斯谟斯 20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吉乌斯论述人道化和个性化幼儿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2016秋《中外学前教育史》答案

1.第1题 在历史上第一次把学前教育纳入其具有民主色彩的单轨学制的教育家是 A.福禄贝尔 B.柏拉图 C.夸美纽斯 D.昆体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古代罗马的幼儿教育一般由目前负责,但是某些有见地的男子也会亲自承担起教子职责。例如,加图为教子所编写的著作不仅在当时家喻户晓,还对中世纪乃至近代的儿童教育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加图的这部著作是 A.《理想国》 B.《雄辩术原理》 C.六艺 D.《道德格言》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为6岁以下的儿童的智育提出一个广泛而详细的教学大纲的教育家是 A.福禄贝尔 B.柏拉图 C.夸美纽斯 D.昆体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在法国近代学前教育史上,统一了各种幼教机构的名称,将母育学校纳入公共教育系统的法案是 A.拿破仑法案 B.基佐法案 C.1881年费里法案 D.1887年法国教育部指令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日本政府颁布的关于设立学前教育机构并把它看作学制的一部分的最早规定是 A.《学制令》

B.《教育令》 C.《小学校令》 D.《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下列著作中,属于欧文撰写的是 A.教育漫话 B.爱弥尔 C.新社会观 D.林哈德和葛笃德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育心理化的口号,由此开启了19世纪欧洲教育心理化运动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福禄贝尔 C.赫尔巴特 D.裴斯泰洛齐 您的答案:D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教育管理史试题

浙江省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教育管理史试题 课程代码:1003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周实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是() A.选贤贡士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D.九品中正制 2.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学生守则是在稷下学宫用来管理学生的《______》。() A.弟子规 B.弟子职 C.学子规 D.学子职 3.汉代管理国家教育的最高行政长官是() A.祭酒 B.太常 C.太学博士 D.国子祭酒 4.在明清的科举考试中,没有淘汰只有排名次的考试是() A.国试 B.乡试 C.殿试 D.会试 5.清政府在清朝末年,提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明确的教育宗旨,即()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废科举、兴学校、开民智 C.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D.爱国、尚武、崇实、尊孔 6.在斯巴达,儿童出生后要经过严格的身体检查,方能决定其是否可以生存,检查者是() A.政府官员 B.家庭中的祖辈 C.父母 D.专门的医务人员 7.近代西欧教育中的“双轨制”是指由______所构成的两种并行的教育制度。() A.贫民教育与贵族教育 B.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 C.古典教育与近代教育 D.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 8.在世界近代教育史上,______是普及初等义务教育速度最快的国家。()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9.美国第一所仿欧古典大学的名字叫() A.哈佛大学 B.哈佛学院 C.威廉·玛丽学院 D.威廉·玛丽大学 10.义务教育制度最早出现在() A.文艺复兴时期 B.17世纪初 C.18世纪初 D.19世纪初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孔子提出,教育应该通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的学习来完成。()

中外学前教育史试卷一及答案

试卷一 中外学前教育史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 我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 A家庭教育B宫廷教育C学校教育D社会教育 2 我国封建社会教育是以伦理道德为基本内容的,这种伦理道德的基础是: A勤俭B诚实C守信D孝悌 3 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计划产生在: A商代B西周C汉代D 唐代 4 我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 A《小儿语》B《蒙求》C《三字经》D《急就篇》 5 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是: A《钦定学堂章程》B《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C《壬戌学制》D 《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 6 我国第一个近代学制颁布后出现的最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是: A京师第一蒙养院B湖北幼稚园C福州幼稚园D湖南蒙养院 7在《大同书》中康有为为了实现“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的构想而设计的教育体系是: A“公养”、“公育” B绅士教育C平民化教育D义务教育 8 规定幼稚园正式列入学校系统的《壬戌学制》颁布的时间是: A 1904年 B 1922年 C 1936年 D 1950年 9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是: A厦门集美幼稚园B北京香山慈幼院C南京燕子矶幼稚园D上海大同幼稚院10我国创造教育的首倡者是: A陈嘉庚B陶行知C陈淑华D张克勤 1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论的提出者是: A蔡元培B陈嘉庚C张宗麟D杨贤江 12陶行知办幼稚师范教育采用的具有特色的方法是: A研讨法B见习法C讲授法D艺友制 13我国最早的幼稚教育研究的刊物是: A《活教育》B《幼稚教育》C《初等教育界》D《小学教师》 14 1951年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师范教育会议提出的当前师范教育的工作方针是: A各级师范教育并存B正规师范教育与大量短期训练相结合C正规师范教育与

2011年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1年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周时天子设立的大学中,习乐之所是( ) A.辟雍B.东序 C.成均D.上庠 2.两汉最经常性的察举科目是( ) A.孝廉B.秀才 C.明经D.童子 3.建立郡国学校制度是在( ) A.北魏B.西晋 C.南朝D.北朝 4.科举考试创立的标志是设置了( ) A.秀才科B.明经科 C.进士科D.明法科 5.宋代文教政策的核心是( ) A.兴文教B.抑武事 C.儒佛道三教并用D.程朱理学 6.属于明代最为着名的书院是( ) A.漳南书院B.诂经精舍 C.学海堂D.东林书院 7.中国最早的海军学校是( ) A.天津水师学堂B.福建船政学堂 C.天津武备学堂D.江南水师学堂 8.科举考试废除于( ) A.1902年B.1905年 C.1912年D.1915年 9.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成立于( ) A.1911年B.1912年 C.1914年D.1920年 10.民国初年,教师检定制度的施行对象是( ) A.幼稚园老师B.小学老师 C-中学老师D.大学老师 11.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北京大学在改革管理制度中贯穿的核心思想是( ) A.学生自治B.分任任务

C.教授治校D.教学改革 12.蔡元培创立大学院制的目的是( ) A.教育官僚化B.学生自治 C. 教授治校D.教育学术化 13.最早的中世纪大学没有产生于( ) A.希腊B.意大利 C.法国D.英国 14.四段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 A.裴斯泰洛齐B.费希特 C.赫尔巴特D.洪堡德 15.在近代欧美,具有很强的专业或职业性质,实用性很强的中学是( ) A.文法学校 B.公学 C.实科中学D.国立中学 16.英国中等教育中起领导作用的学校是( ) A.文法学校B.公学 C.实科中学D.国立中学 17.德国近代最主要的中学类型是( ) A.实科中学B.公学 C.文科中学D.职业中学 18.农伯格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应用于教育实践中,创办了着名的( ) A.普拉特游戏学校B.沃尔顿学校 C.葛雷学校D.林肯学校 19.最早在哈佛大学实行选修制的校长是( ) A.科南特B.埃里奥特 C.希尔D.农伯格 20.以“将学校办成一个雏形社会”为办学宗旨的学校是( ) A.葛雷学校B.林肯学校 C.沃尔顿学校D.游戏学校 21.《民本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 ) A.杜威B.农伯格 C.凯兴斯坦纳D.赫尔巴特 22. 1839年英国政府首次设置了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____,监察接受补助金的学校。( ) A.教育局B.文部省 C.教育署D.枢密院教育委员会 23.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确立于( ) A.1964年的《汉堡协定》 B.1969年的《职业教育法》

2020年4月浙江中外教育管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自考

浙江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教育管理史试题 课程代码:10030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面哪两家并称为显学?() A.墨家与儒家 B.墨家与道家 C.道家与儒家 D.儒家与佛家 2.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察举制的教育管理功能?() A.调动了世人读书求学的积极性 B.统一了教育目标 C.规范了教学的内容 D.统一了经学的标准 3.汉代中央官学是朝廷办的,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中央官学?() A.太学 B.经馆 C.宫邸学 D.鸿都门学 4.下面哪本书不属于识字类的蒙学教材?() A.三字经 B.蒙求 C.千字文 D.百家姓 5.下面哪一所是我国政府创建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它标志着近代学校的产生。()A.京师同文馆 B.上海广方言馆 C.福建船政学堂 D.上海机器学堂 6.下面哪一项不是苏区制定的文教政策?() A.彻底改造和整顿旧教育 B.教育必须为革命战争服务 C.建立抗日文化教育统一战线 D.争取与培养知识分子为革命教育事业服务7.《告德意志民族的演讲》的作者是谁?() A.费希勒 B.赫尔巴特 C.裴斯泰洛齐 D.卢梭 8.日本的东京大学是效法下面的哪个国家的基础上创办起来的,特别重视教学和研究两方面的工作并举。()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9.下面哪一项不是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势?() A.现代化 B.民主化 C.理性化 D.专业化 10.下面哪一个是苏维埃政权颁布的第一个普通教育法令,也是关于现代学校制度的第一 1

个法令?() A.大学章程 B.大学附属学校章程 C.统一劳动学校规程 D.高等学校规程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 10分) 1.儒家私学的领袖称为“巨子”,门徒要绝对服从。() 2.汉代官学有从事蒙学一类的机构,当时启蒙阶段的教育主要是在官学中进行的。()3.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有生徒与乡贡两类,两类考生的报考过程是完全一样的。 ()4.辽金元的统治者大力推行“汉化”的文教政策,尊孔崇儒,兴学设教是这一文教政策的集中体现。() 5.元代的教育行政呈现政出多门的特点,中央没有统一的教育行政机构。()6.最早明确表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概念的是张之洞。() 7.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湘赣边区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内正式设立了教育部,这是苏区最早设立的教育行政机构。() 8.被称为“比英国国家还老”的大学是伦敦大学。() 9.《今日美国中学》的作者是贺拉斯·曼。() 10.1804年,彼得一世政府颁布了《大学章程》和《大学附属学校章程》,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学区制。()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管理体制的共同特点_____________。 2.战国时期,齐国齐王设立了养士之所_____________,招揽天下名士。 3.汉代设置_____________,它是管理中央官学的行政机构。 4.对魏晋“耻学于师”、“师道之不传久矣”等的不良风气,_____________极力宣扬“师道”,为此作《师说》一文。 5.明清科举考试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6.明清时期的书院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_______书院,另一类是官学化的书院。 7.1898年5月,张之洞发表《_____________》,系统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教政策。 8.班级授课制是夸美纽斯在《_____________》提出的。 9.德国柏林大学最重要的特征和原则是_____________。 10.“中央集权”是_____________现代教育行政制度的主要特征。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九品中正制 2.教育独立运动 2

《中外教育管理史》试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教育管理史冲刺模拟试卷(一) 中国教育管理史部分(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最早实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是() A.选贤贡士制度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是() A.太学B.官邸学C.鸿都门学D.国子学 3.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的专门论述家庭教育的著作是() A.《颜氏家训》B.《太公家教》C.《家范》D.《教子家训》 4.隋唐时期,管理中央官学的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是() A.礼部B.国予监C.门下省D.祠部 5.宋代系统论述关于人才的“教、养、取、任”的教育改革家是() A.范仲淹B.王安石C.蔡京D.朱熹 6.地方学校普及到社,建立社学的朝代是() A.宋代B.金代C.元代D.明代 7.八股文起源于()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8.我国第一个颁布并实行于全国的近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一癸丑学制》D.《壬戊学制》 9.下列哪一项是民国初年教育部正式公布的教育宗旨() A.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B.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 C.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D.爱国、尚武、尚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 10.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对学校进行全面改革的是() A.胡适B.蔡元培C.严复D.蒋梦麟 11.我国近代最早自己编写的一批工科大学教科书的作者是() A.茅以升B.刘仙洲C.竺可桢D.梅贻琦 12.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根据地教育的总方针和政策是() A.建立抗日文化教育统一战线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坚持“干部教育第一”D.教育为抗战服务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3. _____________制度的实行,标志着汉代太学的建立。 14.《五经正义》被确定为唐朝全国官学的统一教材,其撰写者是__________________。 15.我国开始设立提举学事司作为专门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朝代是__________________。 16.提出“宁粗而实,勿妄而虚”的办学宗旨的清代教育家是__________。 17.最早明确表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概念的人是_________________。 18.“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解放区的高等学校内部实行校务委员会领导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 20.元代在教学管理制度上,继承并发展了宋代的三舍法和积分制,实行“分斋升等,,和_____________制。 21.既是中国又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的是《___________》。 22.国民政府时期,我国实行“学衔制”是在___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3.察举制 24.学制 25.小学教师检定制度

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

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

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 (课程代码00445)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中国最早的学校“序”和“校”创立于 A.原始社会束期B.夏朝C.商朝D.周朝 2.中国古代视学制度的创立,最早能够溯至A.夏朝B.商朝C.西周D.汉代

3.在施教原则上,强调以“强说人”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对“农与工肆之人”进行说教的学派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 4.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三大文教政策是兴太学、重选举和 A.独尊儒术B.以法为教C.无为而治D.三教并用 5.史籍记载,中国郡国学校制度的建立始于 A.西汉B.东汉C.西晋D.北魏 6.唐代具体负责地方官学管理的行政长官是 A.三老B.司徒C.长史D.教谕 7.王安石主持熙宁一元丰兴学时期,为整顿太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采取的重要措施是实行A.“三舍法”B.升斋等第法C.学官考课法D.升斋计分法 8.清代阮元曾经创办了两所讲求实学的书院,它们是诂经精舍和 A.漳南书院B.南洋公学C.时务学堂D.学海堂 9.张之洞《劝学篇》一书的核心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中西学包括

中外学前教育史试卷二及答案

中外学前教育史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我国古代宫廷挑选女子承担保育和教导王子职责的制度是: A公育制度B保傅制度C三母制度D保育制度 2我国学前教育实行公养公育形式主要是在: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近代社会 3我国古代较系统的按年龄划分的学前教育计划最早记载于: A《大戴礼记?保傅》B《礼记?内则》C《尚书?大传》D《大学章句序》 4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是: A《诫子书》B《家诫》C《颜氏家训》D《赤子诗》 5朱熹编写的规范儿童日常生活的诗歌是: A《童蒙须知》B《小儿语》C《蒙求》D《急就篇》 6反对传统儿童教育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提倡教育儿童要顺 其自然的是: A贾谊B颜之推C朱熹D王守仁 7我国学前教育开始摆脱家庭教育的基本形式,逐步向近代教育发展的标志是: A 公育机构的产生 B 蒙养院制度的实行 C 幼稚园制度的确立 D 平民化教育思潮的出现 8中国近代最早刊行的教育杂志是: A《教育杂志》B《新教育杂志》C《万国公报》D《教育世界》 9中国最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创办的时间是: A 1878 年 B 1903 年 C 1922 年 D 1942 年 10确定我国学前教育机构在学制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11奠定乡村幼稚教育试验活动思想基础的是: A 儿童公育思潮 B 平民化幼儿教育思潮 C 进步主义教育思潮 D 实用

主义教育思潮 12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是: A 厦门集美幼稚园 B 北京香山慈幼院 C 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D 上海大 同幼稚院 13老解放区颁布的第一部学前儿童教育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是: A《托儿所组织条例》B《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保育儿童的决定》 C 《关于托儿所、幼儿园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D《关于组织幼儿教育 工作者收集和总结经验的通知》 14我国近现代美育的首倡者是: A陈嘉庚B蔡元培C张宗麟D杨贤江 15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是: A《幼儿园管理条例》B《幼儿园工作规程》C《关于企业办幼儿园的若干意见》D《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16《儿童权利公约》颁布的时间是: A 1956 年 B 1976 年 C 1989 年 D 1997 年 17在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提出学前教育思想的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D伊拉斯谟斯 18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本幼儿教育专著《母育学校》的作者是: A维吉乌斯B伊拉斯谟斯C夸美纽斯D维尔德斯平 19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是: A 新兰纳克幼儿学校 B 维尔德斯平幼儿学校 C 福禄倍尔幼儿园 D 儿 童之家 20美国最早的幼儿园的创办者是: A玛格利特?舒尔茨B伊丽莎白?皮博迪C威廉?哈里斯D苏珊?伯罗21日本政府制定的第一个幼儿园教育法令是: A《幼稚园令》B《生活保护法》C《儿童福利法》D《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 22洛克的教育代表作是: A《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B《社会契约论》C《教育漫话》D 《爱

奥鹏东师――《中外学前教育史》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中外学前教育xx》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xx的“编织学校” 答: 这是法国牧师奥伯林于1776年创设的保育所,在学前教育史上,被看作是近代学前教育设施的萌芽。它是以3岁以上的幼儿和年幼的学童为对象,专门在农忙季节收容幼儿和学童,一周开放两次。该校有两名教师,一名指导手工技术,另一名指导文化、游戏,还挑选年龄大些的女孩作“助教”。学习都是游戏性或娱乐性的,在该校教育比保育地位更重要。奥伯林把该校作为开发他的教区的社会经济以及增进地区居民福利的重要手段,具有创新意义。 2、井深大 答: 是日本著名实业家及幼儿教育家日本早期发展协会创始人。1970年出版《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就太迟了》。他的一些主张与智力开发的主张相呼应 在日本幼教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3、“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答:1912年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的重要文章: 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4、《母育学校》 答:

夸美纽斯编写的历史上第一部学前教育专著。 1.《母育学校》一书,是夸美纽斯1628年用捷克文写成的,后于1632年出版。它曾被译成德文、波兰文、英文、克罗地亚文、俄文、瑞典文和意大利文等多种文字出版,受到各国的普遍欢迎。 2.夸美纽斯所说的“母育学校”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学校,而是“母亲膝前”教育的意思。因此,《母育学校》一书还专门加有一个说明性的副标题: “论6岁儿以下儿童的教育。” 3.关于这本书的写作意图,夸美纽斯说: “我们应为作父母与作保姆的人写一部手册,把他们的责任用白纸黑字写出,放在眼前。这本手册应对儿童应学的各种学科加以简单的描述,应当指出教导每一种学科的最适当的时机和最易灌输它用词与姿态。 5、xx·xx 答: (EllenKey1849—1926)瑞典杰出的女教育家、作家、妇女运动活动家。出生于贵族家庭其父是激进的国会议员。她自幼生活在富有自由思想的家庭环境中,所受的教育完全是由家庭实施的。 自幼爱好文学曾广泛地涉猎了进化论、优生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曾随同父亲漫游欧洲许多国家。一生主要从事写作和社会宣传活动,其中心内容是妇女解放和儿童的权利及教育问题。 主要著作有《儿童的世纪》 (1909)和《妇女运动》 (1912)等。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xx的关于幼稚园的课程理论?

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201604

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 (课程代码00445)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西周时期官师不分,兼任各级乡学最高行政长官的是 A.大司乐B.大司徒C.乡大夫D.师氏 2.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是 A.《论语》B.《学记》C.《大学》D.《中腐》 3.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三大文教政策是独尊儒术、重选举和 A.兴太学B.禁私学C.无为而治D.三教并用 4.我国流传至今最早论述家庭教育的著作是 A.《颜氏家训》B.《太公家教》C.《教子家训》D.《家范》 5.唐代中央官学的最高教育行政长官是 A.博士B.博士祭酒C.司业D.国子祭酒 6.北宋时期庆历兴学的主持人是 A.范仲淹B.王安石 C. 司马光D.蔡京 7.元代各行省设置的统管诸路、府、州、县学祭祀、教养、钱粮等事的行政机构是 A.长史B.提督学攻C.儒学提举司D.劝学所 8.明朝地方官学有着严厉的学规,禁止生员结交地方官、妄言军国政事等,其中于洪武年间颁布的“卧碑”是 A.《训士卧碑文》B.《卧碑八条》 C.《学校禁例十二条》D.《训士八条》 9.张之洞《劝学篇》一书的核心思想是 A.中体西用B.西体中用C.扬中抑西D.扬西抑中 10.《癸卵学制》规定师范学堂划分为两级,即初级师范学堂和 A.高级师范学堂B.中级师范学堂C.高等师范学堂D.优级师范挚堂 11.明清时期,既是全国最高学府,也是中央官学的行政机构的是 A.礼部B.国子监C.太学D.尚书省 12.汉代太学的教师称为 A.教授B.教习C.博士D.先生 13.只有婆罗门教僧侣才能教授《吠陀经》的文明古国是

《中外学前教育史》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

《中外学前教育史》试题(A卷) 考试类型: 课程类型:必修课 专业:学前教育年级: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古代宫廷教育中,太师、太保、太傅统称______。() A、三少 B、三公 C、三母 D、三太 2. 南宋理学家______重视《须知》、《学则》等教育形式的作用,认为这种方法有利于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A、颜之推 B、王守仁 C、朱熹 D、贾谊 3. 下列教育思想家中,有丰富太子教育的实践经验的是() A、颜之推 B、王守仁 C、朱熹 D、贾谊 4. 清末民初,______式幼稚教育虽然呆板但很容易被中国人接受,在中国影响最深。() A、日本 B、德国 C、欧美 D、教会 5. 1923 年,___在南京创设了我国第一所实验幼儿园,即南京鼓楼幼儿园。() A、陈鹤琴 B、陶行知 C、蔡元培 D、梁启超 6.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蒙养院利用育婴堂和______来培养保姆。() A、女子师范学堂 B、女子学堂 C、敬节堂 D、初等师范学堂 7.我国1922 年制定的______学制确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在学制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地位。() A、癸丑 B、壬寅 C、壬子 D、壬戌 8.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运用______培养幼教师资。() A、小先生制 B、艺友制 C、五指活动 D、行为课程 9.1949 年11 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我国首次______,使幼教工作有了全国统一的领导。() A、在初等教育司下设幼儿教育处 B、在初等教育司下设学前教育处

C、设立学前教育司; D、设立幼儿教育司。 10. 康有为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重要著作《______》上。() A、大同书 B、幼儿教育概论 C、家庭教育 D、儿童保育 11. 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手段是() A、生活经验 B、专门场所 C、言传身教 D、专门人员 12. 洛克的《__》明确提出了他的绅士教育思想体系。() A、爱弥儿 B、教育漫话 C、大教学论 D、林哈德和葛笃德 13. 卢梭倡导的道德教育方法是______。() A、自然后果法 B、说服教育法 C、榜样法 D、陶冶法 14.二战后______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母育学校。()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日本 15. 福禄倍尔幼儿园的引进,致使法国学前教育机构明显地形成了双轨制,普通民众的儿童所进入的是条件差的______。() A、编织学校 B、托儿所 C、幼儿园 D、免费幼儿园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颜之推学前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2.简述欧文幼儿学校产生的原因。 3.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简述卢梭对受教育者年龄的分期及每个时期的教育重点。 5.陶行知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指的是什么?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评价洛克的儿童教育思想。 2.试述19世纪末以来法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态度、措施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四、材料分析题(25分) 请读下面的材料,并完成以下问题: 1.翻译该段材料;(10分) 2.概括出其中的教育思想;(10分) 3.请谈谈你的见解。(5分)

2004年至2012年中外教育管理史自考历年试题

2004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外教育管理史试卷 (课程代码 0445) 5、15、18、21、25、2 6、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周的教育内容主要是【 a 】p5 A.“六艺” B.《四书五经》C.“七艺” D.“七技” 2.我国封建社会第一所专科学校是汉代的【 b 】p25 A四姓小侯学 B.鸿都门学 C.太学 D.郡国学 3.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士制度是【】p38 A荐举制 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 D.科举制 4.唐代专门管理中央官学的行政机构是【 d 】p50 A.崇文馆 B.弘文馆 C.礼部 D.国子监 5.宋代蔡京主持的兴学运动是【】62 A.崇宁兴学 B.熙宁兴学C.元丰兴学 D.庆历兴学 6.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是【】P17 A《弟子职》 B.《弟子规》C.《劝学篇》 D.《学记》 7明清时期使用最为广泛的蒙学教材是【】99 A.《蒙求》 B.《幼学琼林》 C.《小儿语》 D.“三、百、千、千” 8.我国近代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9.维新派创建的新式学堂是【】111 A.万木草堂 B.南洋公学 C.浦东中学堂 D南开中学堂 10.民国初年提出“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教育家是【】134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杨贤江 D.范源濂 11.制定《白鹿洞书院教条》的教育家是【】68 A.王守仁 B.吕祖谦C.朱熹D.陆九渊 12.1922年颁布的新学制又称【】148 A.壬子学制 B.壬戌学制 C.癸丑学制 D.壬寅学制 13.抗日战争时期,驰名中外的一所高等军事学校是【】 A.鲁迅艺术学校 B.延安大学 C.陕北公学D.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14.抗日根据地教育的总方针和政策是【】196

中外学前教育史试卷

中外学前教育史试卷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有( ) A.大器晚成 B.教子义方 C.放任自主 D.体罚 2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包括( ) A.体罚 B.读经 C.讲故事 D.游戏 3 .史前社会的幼儿教育产生于( ) A.母系家庭 B.原始家庭 C.氏族公社 D.军事民主制 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古代胎教的方法?( ) A.监督法 B.小劳法 C.猴戏法 D.瘦身法 5.我国古代奠定了胎教学说初步的营养学基础的著作是( ) A.《胎产书》 B.《胎育书》 C.《育婴书》 D.《保育书》 6 .下面不属于史前社会幼儿教育方法的是( ) A.示范与讲解 B.实验与讲解 C.奖励与批评 D.观察与模仿 7 .史前社会幼儿教育随着下列哪一项的变化而变化?( ) A.生产模式 B.家庭模式 C.生活模式 D.社会道德观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 1 .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包括( )、( )、( )等内容. 2 .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童学校叫( )。 3 . 中国古代儿童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 ). 4.宫廷儿童教育与一般家庭儿童教育的主要区别之一是有制度保证。这便是( )和( )。 5. 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 )。 6. 在中国古代宫廷儿童教育中,主要负责对太子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的是( ).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朱熹的“眼前事” 2.“三母制度” 3.《小学》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原始社会儿童教育活动的内容。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得分 得分 得分 得分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层次: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学号:________ 装 订 线

中外教育管理史-填空题(有答案)

三、填空题 1、夏、商和西周时期教育管理体制的共同特点是“学在官府”。 2、西周实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是选贤贡士制度。 3、既是中国又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的是《学记》。 4、墨家和儒家并称“显学”。 5、墨家私学的领袖称为“巨子”。 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秦朝。 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的核心。 8、博士弟子制度的实行,标志着汉代太学的建立。 9、汉代教育行政由太常监管。 10、汉代广为流传并留存下来的蒙学教材是《急就篇》。 11、汉代太学中由考生抽取题目然后回答的考试方法称为射策。 12、《白虎通》一书的撰写者是西汉的班固。 13、西晋国子学是我国古代于太学之外专为世族子弟设学之始。 14、我国开始建立郡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朝代是北魏。 15、《颜氏家训》是专门论述家庭教育的著作,作者是颜之推。 16、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士制度是九品中正制。 页脚内容1

17.《五经正义》呗确定为唐朝全国官学的统一教材,其撰写者是 孙颖达。 18.隋炀帝在606年设置进士科,它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 19. 进士科在唐代各科中最受重视,及第者常有“白衣公卿”或“一品白衫”的美称。 20.在唐代,礼部是中央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 21.唐代官学的学生一律称为“生徒”。 22、既是宋代治国方针的一部分,又是其文教政策的核心的是兴文教。 23、庆历兴学是在范仲淹直接领导下进行的。 24、胡瑗的分斋教学法也被称之为“苏湖教法”。 25、我国开始设立提举学事司作为专门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朝代是宋朝。 26、宋代书院常礼聘院外名师来作专题讲座,称为会讲。 27、宋代书院教育教学的重要形式,称为展礼。 28、我国书院官学化始于元朝。 29、成为元朝官方意识形态,意味着元朝已经比较彻底地完成了“汉化”过程的是理学。 30、元代在教学管理制度上,继承并发展了宋代的三舍法和积分制,实行“分斋升等”和考试积分制。 31、“贤才,国之宝也”,说这句话的明朝皇帝是朱元璋。 页脚内容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