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观赏昆虫论文——萤火虫

观赏昆虫论文——萤火虫

观赏昆虫论文——萤火虫
观赏昆虫论文——萤火虫

萤火虫的简介

萤火虫是鞘翅目萤科昆虫的通称。全世界约20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根据专家统计,我国大约有150种的萤火虫。

体型一般为小至中型,长而扁平,体壁与鞘翅柔软。前胸背板平坦,常盖住头部。头狭小。眼半圆球形,雄性的眼常大于雌性。腹部7~8节,末端下方有发光器,能发黄绿色光。萤火虫为夜间活动,它的卵、幼虫和蛹也往往能发光,成虫的发光有引诱异性的作用。幼虫捕食蜗牛和小昆虫,喜栖于潮湿温暖草木繁盛的地方。

一般的萤火虫只有两年的寿命,它们以土壤中的小虫子为食,而其真正的成虫期仅有两周时间,十四个夜晚的光彩飞舞之后,它们就会寿终正寝。对于小小的萤火虫来说生命是短暂的,然而它们带来的色彩却是夏夜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萤火虫的习性

萤火虫幼虫分为水生和陆生.幼虫一般需要6次蜕变后才进入蛹阶段。幼虫喜欢吃螺类和甲壳类动物,捕捉猎物后会先麻醉再将含消化酶的物质注入身体,把肉分解。

在草丛常发现尾部两点发光的是陆生的山窗萤幼虫,和全身发光黑白双间的双色垂须萤幼虫,此两品种的成长雌虫翅膀退化,与幼虫形状没有太大分别。雄虫才可以飞行。曾经有住在农田附近的参加者将雌性双色垂须萤萤火虫放在窗口,连续数天都吸引到雄性的双色垂须萤在窗口附近徘徊,所发出的光亮较常见的水生萤火虫暗。

初春时段,水中生活的萤火虫幼虫会爬上岸钻进土中。这时由鳃呼吸改为气孔呼吸。腹部两则会发光。再约50天时间才变蛹成虫。平均只有5天的生命,进食成长都变得次要。在日落后1小时后萤火虫非常活跃,争取时间互相追求。雄虫会在二十秒中闪动亮光,等二十秒,再次发出讯号,耐心等待雌虫的一次强光回应。当没有反应,雄的会飞往别处。

萤火虫在天黑时才开始发光。寻找萤火虫宜用电筒照路,避免直照草堆。萤火虫受电筒照射时可能短暂时间停止,反而找不到它们。

萤火虫的信息

萤火虫是一种躯体翅鞘柔软、完全变态的甲虫,一生历经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时期。全世界约有2000多种萤火虫。目前已知的萤火虫种类,其幼虫都会发光,一般幼虫的发光器位于第八腹节的两侧,在夜间活动时发光。至于成虫会不会发光,则要视种类而定;例如弩萤属的萤火虫,虽然幼虫会发光,但是雌雄成虫都不会发光。

为什么萤火虫会发光呢?它又是怎么发光的?

或许很多人都懂得欣赏萤火虫在夜晚发光时的美丽,却很少有人理解其中的原理。

萤火虫的发光,简单来说,是荧光素(luciferin)在催化下发生的一连串复杂生化反应;而光即是这个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由于不同种类的萤火虫,发光的型式不同,因此在种类之间自然形成隔离。萤火虫中绝大多数的种类是雄虫有发光器,而雌虫无发光器或发光器较

不发达。

萤火虫的发光器是由发光细胞、反射层细胞、神经与表皮等所组成。如果将发光器的构造比喻成汽车的车灯,发光细胞就有如车灯的灯泡,而反射层细胞就有如车灯的灯罩,会将发光细胞所发出的光集中反射出去。所以虽然只是小小的光芒,在黑暗中却让人觉得相当明亮。而萤火虫的发光器会发光,起始于传至发光细胞的神经冲动,使得原本处于抑制状态的荧光素被解除抑制。

萤火虫的发光细胞内有一种含磷的化学物质,称为荧光素,在荧光素的催化下氧化,伴随产生的能量便以光的形式释出。由于反应所产生的大部分能量都用来发光,只有2~10%的能量转为热能,所以当萤火虫停在我们的手上时,我们不会被萤火虫的光给烫到,所以有些人称萤火虫发出来的光为“冷光”。

萤火虫发光的目的,早期学者提出的假设有求偶、沟通、照明、警示、展示及调节族群等功能;但是除了求偶、沟通之外,其它功能只是科学家观察的结果,或只是臆测。直到近几年,才有学者验证了警示说:1999年,学者奈特等人发现,误食萤火虫成虫的蜥蜴会死亡,证实成虫的发光除了找寻配偶之外,还有警告其它生物的作用;学者安德伍德等人在1997年以老鼠做的试验,证实幼虫的发光对于老鼠具警示作用。

怎样捕捉萤火虫?

捉捕萤火虫一般都采用网兜法或瓶捕法。

1.网兜法是用纱布网兜对夜间在低空飞翔的萤火虫进行兜捕。由于此虫飞行速度较慢,它

又时刻发出亮光,把飞行轨迹暴露得十分明显,飞行的高度又很低,只要被发现,用网扫去,十有八九都能捕到。有时没有捕到,但萤火虫受到兜网的突然碰撞,也会落在地上而被捉住。

2.对停息在草丛中或树枝上的萤火虫,可拿着瓶口较大的玻璃瓶,靠近后将瓶口对准它,

将其轻轻抹入瓶中。如它停息在不高处,也可直接用手去捉捕。但要注意的是,此虫身体娇弱,出手要轻,否则会将其捏伤。

萤火虫与我们

对萤火虫的印象是美好,神秘而且深刻的。小的时候老师会讲关于萤火虫的故事。《三字经》种的囊萤映雪,讲的是在晋朝时,学子车胤家中贫困,每到夏天,为了省下点灯的油钱,就捕捉许多萤火虫放在多孔的囊内,利用萤火虫光来看书,最后官拜吏部尚书。

另外还有很多关于萤火虫的诗词:“月向寒林欲上时,露从秋后已沾衣。微萤不自知时晚,犹抱余光照水飞。”“微雨洒不灭,轻风吹欲燃。”等等。

在科学方面,科学家们受到了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发明了特别省电的荧光灯;荧光虫基因可测癌细胞;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荧光虫的遗传基因转移到玉米中,科学家们就能够较快地培育出新的具有抗病虫害的和抗农药能力的玉米新品系,从而保护庄稼。

昆虫与人类 论文

昆 虫 资 源 的 价 值 与 利 用 院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昆虫资源的价值与利用 摘要 本文通过研究历史文献与现代报道,结合现代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做了初步的分析,最终得出昆虫分布广、历史悠久、数量大,与人类关系密切,既给人们带来很大麻烦,造成巨大损失,同时又给人类以帮助,带来巨大财富。人类需更好地认识、开发、利用与保护可再生的昆虫资源,为产生、生活服务。 关键词 昆虫资源有益性有害性论述 正文 一、工业用昆虫 昆虫每年为人类生产大量工业原料,如蚕丝、白蜡、五倍子、紫胶、洋红、蜂产品等。 我国是养蚕最早的国家,每年生产大量蚕丝,有家蚕、柞蚕、蓖麻蚕、天蚕;我国生丝出口约占国际生丝贸易额的90%,丝绸占40%。蚕丝用于丝绸工业、医用材料等方面。 白蜡是白蜡虫雄虫的分泌物,具有广泛的用途,可作布匹、纸张、器皿的磨光之用,可作科学模型、药丸的外壳等,金沙江下游云、贵、重庆接壤的高山地区是白蜡虫最适宜生产基地。五倍子是五倍子蚜虫在盐肤木上产生的虫瘿,含大量鞣酚,是制革,染料的重要原料。紫胶是紫胶虫的产物,可作油漆,唱片等用品,产于南方各省区。 洋红是胭脂虫中提取出的染料。蜜蜂分泌的蜂蜡可制化妆品、地蜡、复写纸、蜡笔,蜂蜜、蜂胶、蜂毒、蜂花粉和蜂王浆用于医药工业等。 二、药用昆虫 药用昆虫作为一类传统中药材资源,在我国已有2 000多年历史。据文献记载,我国已知可供药用的昆虫超过300种,常用的40多种,如蚕蛹、蜜蜂、五倍子虫、冬虫夏草、土鳖虫、桑螵蛸、蝉蜕、螳螂、芫青、蝼蛄、蚂蚁等。在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以昆虫为材料的中成药有26个品种,占全部275种中成药的9.46%。列入《中药志》的昆虫药有

趣味昆虫论文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班级:电子商务2班姓名:学号:2008419202 课程论文题目:昆虫的发声和意义 课程名称:观赏昆虫学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昆虫的发声和意义 学生:张贝茜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08级电子商务2班,200841920214) 摘要:昆虫世界是一个非常美丽、有趣、丰富多彩的世界。在整个33目的昆虫种类中,已知能发声的昆虫有16目,不仅是成虫可以发声,有的种类在幼期(包括幼虫、若虫和稚虫)甚至是蛹期也能发出声音。昆虫的发声方式是各式各样的,具体可以归纳为五类,近代科学研究证实,发声是昆虫“信息联系”的有效方式之一,它具有同伴之间求偶、召唤、报警,以及向敌害发出恫吓、攻击等作用,甚至在有些蝉中,还能引起种间的“社会活动”。 关键词:昆虫,发音方式,行为,求偶 昆虫世界是一个非常美丽、有趣、丰富多彩的世界。昆虫的色彩、行为和鸣声构成了自然界非常和谐的音符。例如此时夏季在高枝上整日噪音绝不与耳的蝉,当夜幕降临时,众多的鸣虫,如纺织娘,螽斯,蟋蟀等都纷纷奏出和谐的曲调,献上自创的“夜曲”或者是“情歌”。 在整个33目的昆虫种类中,已知能发声的昆虫有16目,不仅是成虫可以发声,有的种类在幼期(包括幼虫、若虫和稚虫)甚至是蛹期也能发出声音。 但是昆虫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呢?昆虫的发声方式是各式各样的,具体可以归纳以下五类: (一) 振动发音:有的昆虫会透过身体某一部位的快速摆动,发出声音,借此传达沟通讯息,如蚊子和果蝇会用翅的快速振动,发出特定频的声音,以吸引性。据国外有资料记载,曾经有一男高音,在唱歌时,因为所发出的声音与雌蚊的振翅频一样,而引一大群的雄蚊围绕。 (二) 摩擦发音:有些昆虫会用身体同部位的特化构造,相互摩擦发出声音,与小提琴用琴弓和琴弦摩擦而产生悦耳声音的原似。如,蟋蟀,螽蟴和蝼蛄是用前翅相互摩擦发出声音,蝗虫则是以后足腿节与前翅摩擦发音。 (三) 敲击发音:有些昆虫会以身体的某一部位敲击如地面等其他物质而发出声音。如红毛窃蠹以木材为食,它们会在木头形成许多隧道。在求偶的期间,雌雄体会用头或大颚碰撞隧道发出声音,以吸引性前交配。其英文俗名为(Deathwatch beetle)即为“报死虫”的意思,是因为这样的声响常於暗夜中房子的内部传出,因此被认为是预告死亡的声音。 (四) 喷气发音:许多昆虫会用喷气发音方式发出声音,如马达加斯加蟑螂(Gromphadorhinaportentosa)在求偶及防御敌人时会发出嘶嘶的声音,就是从腹部气孔用排出空气时发出的声音。 (五) 鸣膜发音:有些昆虫会透过鸣膜发音方式发出声音,如蝉会用发音肌的快速收缩与放松,使鸣膜振动产生声音,再透过腹部的共鸣腔,将声音放大,而发出响声音。雄蝉会发声,具发达的发音构造,且在腹部可以看到明显的音箱盖,雌虫则没有明显的音箱盖,会发声。 昆虫的鸣声悦耳动听,而且唱起来是那样起劲。可是它们为什么要发声呢?它们又是在为谁唱歌呢?要了解其原因,就要从昆虫在自然界的行为说起。近代科学研究证实,发声是昆虫“信息联系”的有效方式之一,它具有同伴之间求偶、召唤、报警,以及向敌害发出恫吓、攻击等作用,甚至在有些蝉中,还能引起种间的“社会活动”。 例如:蝉是在绿树成阴的地方才放声歌唱,当一只雄蝉鸣叫时,便会招唤来知音雌蝉,当雌

浅谈昆虫与人类社会

浅谈昆虫与人类社会 会计一班刘明夫学号:201341906122 【摘要】 昆虫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类群,其作为一类特殊的生物群体,具有种类多,种群数量大,繁衍十分迅速等特点。同样生活在地球这个巨大的生态系统中,昆虫与人类社会存在诸多联系,人类从古代就对昆虫世界的种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加以研究。近代,随着科技等相关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昆虫记昆虫的价值更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分析,昆虫学研究也由此衍生出其他分支。昆虫与人类社会究竟应该相处呢?诚然,在和谐理念下,昆虫与人类社会三、昆虫价值分析 昆虫是经过长期进化而演化而来的一类特殊的生物,昆虫的许多具有社会性特征,称之为社会昆虫;通过对昆虫生殖方式的研究,可以揭示生物生殖繁殖的 规律。昆虫的拟态、保护色等可为生物进化和演替等研究提供有益的材料;仿生学、医药科学、食用昆虫……昆虫具有很高的科学意义和经济社会价值,在产业化方面更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昆虫仿生学是研究如何模仿昆虫的结构和功能,来制造设备或物件以造福人类的一门科学。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昆虫发展出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具有特殊构造和功能的器官系统,它们有各自的生存技巧,有些技巧连人类都自叹不如。如:蝴蝶,有人把它称作“昆虫界的西施”,它利用翅膀花纹的色彩斑斓作为一种伪装。科学家通过了对蝴蝶的研究,为军事、航天、生活等带来了极大的裨益。 医药昆虫,随着对昆虫类中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了药用昆虫的不少新作用、新用途。药用昆虫是指昆虫虫体或其产物可直接用来治疗疾病的昆虫,是中医中药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现代科学的进步,特别是昆虫学、生物化学、营养学、药剂学、生物技术等学科的发展,为人类向广度及深度开发昆虫资源提供了条件由于昆虫种类繁多,不少昆虫的药用价值尚未被发现,因此昆虫在开发新药源方面极具潜力,应努力发掘。根据昆虫的亲缘关系,从药用昆虫的近缘发掘新药源是一个重要的、可行的方法,如北虫草的开发利用及斑蝥素资源动物的成功寻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此外,还有食用昆虫,诸如:中华稻蝗、蛴螬、家蝇、黄粉虫…;工业原料昆虫——家蚕、五倍子蚜、白蜡蚧、紫胶蚧…;传粉昆虫——蜾蠃、蜜蜂、熊蜂、蝇、凤蝶、芫菁…;文化昆虫——观赏、发音、发光、争斗昆虫…等等。昆虫的科学、经济和社会价值等待着人类去发现、认识和创造,五彩缤纷的昆虫世界是一座神秘的知识和资源宝库! 四、促进昆虫与人类社会和谐发展 在传统观念中,昆虫令人讨厌,给人类带来疾病,与人类争夺赖以生存的粮食,破坏森林、破坏生态环境,在地球上扮演极不光彩的角色。甚至于说:人类一直在和昆虫作斗争,在消灭、控制、管理昆虫到可持续控制的控制。诚然,人类控制昆虫的理念在不断进步,但将昆虫视为有害生物的理念基本没有发生改变。人类绞尽脑汁的与昆虫较量,为了控制害虫而滥用化学农药,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人类与昆虫的关系需要重新认识,对昆虫的观念和策略要进行反思和调整。纵观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昆虫之于人类,一直都扮演着两方面的作用。首先,昆虫的有害方面(一)、危害栽培植物及其产品:农业害虫、林业害虫、其它果、蔬、花卉…(二)、传播植物病害:如叶蝉、飞虱、蚜虫…(三)、危害人、畜健康:1.直接危害——蚊、蚤、臭虫、体虱;蜂、蚁、隐翅甲2.间

《观赏昆虫学》课程论文

《观赏昆虫学》课程论文 昆虫学(观赏昆虫学)的鉴赏及学习心得 摘要:本文是我对昆虫学这门课程的所学及相关资料的览括,希望通过我的疏略研究能对昆虫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扩充自己知识面的同时,也对自己本学期所获得认知做一个较为详细的小结。全文主要围绕昆虫资源的特征及其利用价值等内容,向我们展示了昆虫学在人类科学研究领域的独特地位,也对昆虫学的前景作了宏观的展望。 关键词:观赏昆虫、观赏昆虫学、感想、昆虫资源、采集昆虫 在我国,对于昆虫的研究及观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就已有了蓄养蟋蟀、听鸣观斗的活动。而历代文人墨客也似乎对这些小虫有着特别的偏爱,吟诗作画常以昆虫为对象,留下不少传世佳作。人们以虫寄情,以情赏虫,充分展现了中华氏族特有的浪漫与博爱,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虫文化。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活动日趋丰富多彩,观赏昆虫这一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鉴于此,我们尝试将民间观赏昆虫的经验总结与现代科学理论相结合,写成本文,目的是使大家对观赏昆虫有个基本了解,并通过观赏昆虫的活动增加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充分领略大自然的奇妙。 一、昆虫及观赏昆虫的定义 (一)什么是昆虫 我们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似乎那些很微小的小动物都可以叫做昆虫。其实

在没有上这门课之前,我对这个问题也是模棱两可,那么究竟什么是昆虫呢? 昆虫和其它生物一样,有着自己的特殊位置。它在动物界中属于节肢动物门中的昆虫纲。湖南观赏昆虫据调查和查阅有关文献,共统计88种,隶属于11个目。它首先具有节肢动物的特征。 它们的身体是由一系列的体节组成的,外面是含有几丁质的外骨胳,一些体节上长有成对的分节附肢,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神经索组成,心脏位于消化道的背面,体腔血腔合二为一。除了这些特点外,昆虫还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它们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包括一对触角、三对口器附肢及单、复眼等;胸部是运动的中心,具有三对足,多数还有两对翅;腹部是生殖中心,生殖系统及大部分内脏包含于腹中。昆虫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从卵发育成性成熟的昆虫,需要经过一系列显著的内、外部体态上的变化,我们称之为变态。只有具备以上特点的才是昆虫。 (二)观赏昆虫的定义 观赏昆虫是指能够美化人们生活,有益于身心健康并且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昆虫。包括那些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形态奇特、鸣声动听、好斗成性或会发萤光的各种昆虫。如蝶类、鸣虫类及某些色彩形态美丽的甲虫。观赏昆虫是“资源昆虫”中的一类。 二、观赏昆虫的历史与文化 中华民族具有六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可谓中国文化的根基所在,地理和历史学家陈正祥认为,中国文化基本上是农耕文化。西北农业大学邹德秀教授认为,中国农业文化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沉积,丰富的内涵和辉煌的成就,是一块值得开垦的处女地。害虫防治与益虫利用是农事活动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中国昆虫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如治蝗文化与蚕桑文化便是典型例子。昆虫文化源于人类与昆虫共存的活动中。 昆虫作为自然界的一员,数冤占动物界已知种类的三分之二,按分布几乎遍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查历史已有三亿年之久;而人类的出现仅仅有300万年。昆虫不仅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而且与人们的精神生活休戚相关。从文字到

昆虫与文化

昆虫与文化 吴思鹏,化学科学与技术系,化学教育1班,161001410020 摘要:在我们的周围生活着各种那个各样的昆虫,它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影响着我们,那就是它们特有的昆虫文化。本文从物质文化方面,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昆虫文化现象。有关昆虫的物质文化方面主要体现在昆虫的食用文化、昆虫的药用文化、昆虫与节日、昆虫与地名、蝴蝶文化、昆虫与人类。 一:前言 在漫长的长河中,昆虫是一种比人类资格更老的生物,它早在三亿四千万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进入全盛期也已有七千多万年。 二:正文 (一)昆虫研究。 据统计,2003年10月,中国已记录了79444种昆虫,中国昆虫种类按保守的估计也在15 1 由于昆虫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蛋白纤维少、营养成分易被人体吸收、繁殖世代短、繁殖指数高、适于工厂化生产、资源丰富等特点,而成为理想的亟待开发的食物资源。实际上,早在1980年的第五届拉丁美洲营养学家和饮食学家代表大会上,就提出为了补充人类食品不足,应该把昆虫作为食品的来源的一部分。 昆虫可以生吃,油炸,煎等,但是人们最常见的是油炸。 1【图文中国昆虫记】赵力2004年p14

据古代传说早期先民过着“昔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如其毛”2等饮血如毛的艰苦生活,这里就应当包括对昆虫的食用。在殷周时期昆虫就是当时上层人享用的食品。唐宋时人还食虫等昆虫。元明时期食蚕蛹、蜻蜓、蝗虫等,元吴瑞《食用本草》称“缫丝后蛹子,今人食之,呼小蜂儿。”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对明清之际昆虫的食用记载甚为详尽,中有蜜虎、棕虫。”由上所见,人食用昆虫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随着食虫热的兴起,现今人食用昆虫的种类更多,诸如蚂蚁、白蚁、螳螂、蝴蝶、蜈蚣等。这些昆虫都是高蛋白、高营养的食品和保健品。蝗虫、黄粉虫、土元等已开始人工饲养,供食用或饲料,是新开发的蛋白质来源。 (三)昆虫的药用。 我国古代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昆虫具有药用价值,可以入药治病。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医书《神农本草经》中就记录了22种昆虫药物,如蜜蜂、蚱蝉、石蚕、蝼蛄、萤火虫等。陶宏景《名医别录》较《神农本草经》增加了原蚕、土蜂、等昆虫药品。集大成者则是明代著名医家李时珍《本草纲目》,它是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作,对每一味昆虫药物的名称由来,前人的各种观点、药性及主治功能等各方面予以详细论述。直至现代许多昆虫仍是中医治病疗疾的良药。 活蜂蜇刺法治风湿病。蜜蜂、胡风和马蜂等蜂类的蜂毒含有药理活性很高的物质。可以用来治疗风湿病。 (四)昆虫与节日。 中国昆虫文化历史悠久、沉积深厚的内涵丰富,是一块值得开垦的处女地。对我国昆虫文化记载最早的是《诗经》,40多处提到昆虫,涉及20多种昆虫。最早将我国昆虫文化史料集中在一起的是唐代的欧阳询,在公元641年编撰的《艺文类聚》中收集了蚕、蝉、蝶、蛾、蝗等的诗、赋、赞等。历代不乏有关昆虫的史诗集、书集、史集等。其中清代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的禽虫典部分对中国古人关于常见昆虫文化记载的最为丰富。中国现代昆虫学家中第一位发表昆虫文化学论文者是尤其伟,1935年对“蝗神”进行了考证。次后昆虫分类学家刘淦芝(1950,1952)分别对中国“蝉”文化和“蚕”文化进行了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国昆虫文化的研究掀起了高潮,中外昆虫学家、民俗学、文学家纷纷对文化昆虫学开始关注。如杨集昆、周尧等。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文化昆虫学取得了更多的成果。发表了一些高质量的文章和出版物。这些成果标志中国文化昆虫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与昆虫有关的节日: 咒百虫:安徽一带汉族妇女。 蚂螂节:贵州布依族的传统节日。 蝗虫:被古人奉为神虫. 扫虫节:浙江宁波正月十三。 供蚕神:大年初一。 蚕日:四川,农历初八。3 蝴蝶会:云南大理白族农历四月十五日举行,是传统的游乐社交节目之一。 吃虫节:贵州仡佬族每年农历六月初二举行。 送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天气渐寒,人们要祭祖送寒衣。 2【食用本草】元吴瑞 3【课堂内容】刘佳妮中国文化昆虫节日

昆虫文化课有关答案

1.昆虫纲中具有孵卵护幼习性的昆虫有哪些? 蠼螋,负子蝽 2.拟态;是指昆虫在形状,颜色,斑纹,姿态或行为等方面模仿环境中的他种生物、同类的其他个体或非生物体,以躲避天敌的现象。 假死性;是指昆虫受到惊扰时,身体卷缩,停止活动,或从停留处跌落下来呈假死状态,稍停片刻即恢复正常而离去的现象。 伪装;隐蔽我方和欺骗、迷惑敌方而采取的各种隐真示假的措施昆虫的伪装有保护色、警戒色、和模拟色以及拟态等等 3.昆虫纲成虫期的基本特征: (1) 体躯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3体段。 (2) 头部有1对触角和3对口器附肢,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是感觉和取食中心。 (3) 胸部有3对胸足,一般还有2对翅,是运动中心。 (4) 腹部含有大部份的内脏和生殖系统,是代谢和生殖中心。 (5)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变态。 4.猫蝶图;祝老年人健康长寿 瓜蝶图;代表了多子多孙健康长寿 5.昆虫纲中国家一级保护昆虫;中华蛩蠊,金斑喙凤蝶 中国的国蝶;是金斑喙凤蝶 6.昆虫纲分为两大亚纲;无翅亚纲,有翅亚纲 原尾目双尾目弹尾目缨尾目 重舌目蜉蝣目缨翅目蜻蜓目同翅目祯翅目半翅目蜚蠊目广翅目螳螂目 蛇蛉目直翅目脉翅目竹节虫目鞘翅目蛩蠊目捻翅目等翅目长翅目纺足目 毛翅目缺翅目鳞翅目革翅目双翅目啮虫目蚤目食毛目膜翅目虱目 7.详细阐述食用昆虫的营养价值 食用昆昆虫不仅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物质如钾、钠、磷、铁、钙等各种盐类的含量也很丰富,还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根据资料分析,每100毫升的昆虫血浆含有游离氨基酸24.4~34.4毫克,远远高出人血浆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昆虫体内的蛋白质含量也极高,烤干的蝉含有72%的蛋白质,黄蜂含有81%的蛋白质,白蚁体内的蛋白质比牛肉还高,100克白蚁能产生500卡热量,100克牛网却只能产生龙活虎30卡热量。 虫的营养价值昆虫学家和营养学家已认识到历史上人们把昆虫作为食物,不仅是出于补充能量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其饮食营养平衡价值和含有的丰富的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大量的营养分析结果表明,食用昆虫含有丰富的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是一种良好的动物蛋白质来源食用昆虫虫体粗蛋白含量较高,一般是其干重的31%~72%,超过一般畜禽、鱼蛋的蛋白质含量。食用昆虫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如苏氨酸、缬氨酸、赖氨酸、色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其中大多数指标达到或超过FAO/WHO标准值。食用昆虫的氨基酸不仅含量丰富,而且组成合理,是一优质蛋白质源。食用昆

昆虫学论文

蜜蜂的价值 摘要:蜜蜂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昆虫资源,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不仅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蜂产品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为众多植物授粉是现代可持续发展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蜜蜂作为社会性模式动物,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理论研究。 关键词:蜜蜂;蜂产品;农业;研究价值;经济价值 蜜蜂属昆虫纲膜翅目,是蜜蜂总科的统称。蜜蜂广泛分布于除南极以外的世界各地,是一种易于人工饲养和繁育的社会性昆虫,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传统的养蜂目的是获取蜂蜜、蜂王浆、蜂花蜜、蜂胶、蜂毒、蜂蜡、蜂蛹以及蜂尸等蜂产品。蜜蜂产品有很高的营养、医疗保健作用,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农业等领域。⑾另外,昆虫为植物,尤其是农作物授粉,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人们从蜜蜂授粉增产所获得的收益,比蜂产品本身的价值大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此,利用蜜蜂授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蜜蜂作为社会性模式动物,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理论研究⑽。除此之外,蜜蜂还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一、蜜蜂产品及其营养保健药用价值 蜂产品(包括花粉、蜂蜜、蜂王浆、蜂胶等)大都是蜜蜂采集植物精华酿制而成,不仅是人类纯天然的营养保健食品。而且各具功能。 蜂蛹是蜜蜂的受精卵孵化而成的工蜂幼体,它是以吸食蜂王浆、蜂蜜和花粉等发育而成的,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亟待开发的天然食品。据科学分析,蜂蛹中含丰富的蛋白质、粗脂肪、维生素和矿物元素,含量高于蜂王浆、花粉、牛乳等,是一个营养宝库。另外,蜂蛹还有很好的医药价值。蜂蛹对生物机体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精力减退、体力虚弱、营养不良、青春发育迟缓、更年期、未老先衰的康复方面较为突出,在调节中枢神经、内分泌紊乱、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疾病方面也显示其独特的疗效。还具有抗癌的作用.蜂蛹是指雄性蜜蜂发育到2 2—2 3日龄时的个体,此时的蛹已成熟,但尚为羽化含有极其丰富的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台物、水分、灰分、矿物元素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在蜂蛹中均有,而且这些氨基酸符合必需氨基酸模式,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此外,雄蜂蛹中还含有生物活性酶类和激素物质,其含有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是目前人们食用昆虫食品中营养和色昧的珍品.

昆虫文化与欣赏学习心得

昆虫文化与欣赏学习体会 通过一个学期的“昆虫文化与欣赏”课的学习以及老师精彩的讲解,我对昆虫世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深刻理解了大自然的神奇美好。昆虫作为自然界的一员,几乎分布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昆虫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相关,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昆虫世界的自然之美,它的精彩神奇令人陶醉。以前对昆虫都不太了解,而且也不清楚昆虫,总认为昆虫很多都是有害的,但是经过此次选修课,学习到了很多昆虫的知识,了解昆虫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在一般人眼中,昆虫与文化似乎是两条不着边际的平行线,很少会有人将二者联系在一起。然而,昆虫与文化却是紧密相连的,我们谓之为“昆虫文化”。或许,有人会感到疑惑,小小的昆虫能有什么样的文化,能对我们人类产生多大的影响。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稍作留意,就会发现昆虫文化随处可见。无论在文化艺术、还是民俗风情方面,都可以看到昆虫的踪影,如昆虫邮票、昆虫钱币、昆虫食品、昆虫书画、昆虫文字、昆虫节日等等。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民族众多的国度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昆虫文化。有些昆虫不仅可以食用,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我国养蚕历史悠久,在古代“丝绸之路”中,丝绸有着很好的美誉,这得益于蚕丝的运用。在现实社会中,昆虫不仅还可以用作食物,还可以用做医药,许多药如:僵蚕,九香虫,蜜蜂,冬虫夏草等既是可以治疗某些疾病,还可以对人生体进行滋补。蜂蜜在很多人群很流行,老人小孩都很爱

喝,不仅是因为它的滋润爽口,也缘于它的滋补作用,而且在国内外也有很多人提取蜂毒来治疗人体的风湿等疾病。 昆虫不仅出现在古人的诗词中,为文学艺术创作充当素材,也出现在传说中,寄予着美好的期望。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是唐代王维所写的。杜牧有“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等等。人们经常看到,蝴蝶总是成双成对地飞舞在花丛、田野,因此人们常以蝴蝶双飞赞美人间的爱情之美好。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故事最终以二人化蝶双飞而成为千古绝唱。曾令多少人,在赞美与同情之中,对二人的亡魂双双化作蝴蝶飞向美好爱情艳慕不已。 俗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常用来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造成大乱子。然而,在昆虫的世界的蚂蚁也是充满神奇色彩。通过老师播放关于蚂蚁的视频,我对蚂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人们的世界观里,蚂蚁是弱小的,但是在昆虫的世界里,它们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片中的行军蚁没有固定的巢穴,不断地迁移,习惯于在行动中发现猎物。他们每天都在不断的行军,发现猎物,吃掉和搬运猎物。晚上,行军蚁就互相咬在一块,形成一个巨大的蚂蚁团,抱在一块休息。工蚁在外圈,兵蚁和小蚂蚁被围在里面,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护它们的下一代。行军蚁行动非常迅速。虽然每一只行军蚁都非常小,一滴水就可以就可以将它冲走或者淹死,但是它们合起来的力量太大了,没有什么东西能将它们挡住。这无疑向我们展示了团结的力量。但是,当它们进攻白蚁的巢穴之时,它们既是那么的勇猛,又是那么的无奈。一

昆虫文化

摘要:利用昆虫或其他产品为原料作为饮料:蜂蜜在很多人群众多很流行,老人小孩都很爱喝,在爱喝的同时还可以对胃和其他器官进行护理。我国在3000多年前就有养蜂的习惯,并且一直流传到现在,蜜蜂也是授粉昆虫,所以对农业也有很好的促进。我国不仅是养蜂,食用蜂蜜最多的国家,也是饲养蜂蜜最多的国家,大约拥有600多万箱蜂群。而且在国内外也有很多人提取蜂毒来治疗人体的风湿等疾病。所以,发展昆虫业是很好的一项事业。 关键词:昆虫,文化,艺术 以前对昆虫都不太了解,而且也不清楚昆虫,总认为昆虫很多都是有害的,但是经过此次选修课,学习到了很多昆虫的知识,了解昆虫与我们人类的关系,特别是昆虫与文化方面的知识。 在常人眼中,昆虫与文化使者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世界,很少有人会将二者联系起来。然而,正从前对是这小小之虫堂而皇之地做起了“文化使者”。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稍作留意,就会发现昆虫文化随处可见。无论在文化艺术、还是民俗风情方面,均可以捕捉到昆虫的踪影。如昆虫邮票、昆虫钱币、昆虫食品、昆虫书画、昆虫工艺品及服饰、昆虫文字、民俗风情中的昆虫、昆虫节日、昆虫鸣声文化等等,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度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昆虫文化。昆虫的营养价值: 昆虫是人类向自然界摄取蛋白质的途径之一,据记载:从古时,在人民生活困难的时候,就主要使用昆虫。目前在世界贫穷的国家:如非洲,尼泊尔,埃塞俄比亚等均以昆虫和草根为生,昆虫已成为他们的重要摄取脂肪,蛋白质的途径。从营养价值来看,昆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干虫体的含量高达百分之30~百分之70而且由20多种重要氨基酸组成,含有人体与动物无法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和儿童必须的2种氨基酸,干的蝉含有百分之72,蚂蚁含百分之42,黄蜂含百分之81蟋蟀含百分之65,并且昆虫还含有丰富的脂肪,糖类,矿物质,维生素,水。其脂肪中百分之85为软脂肪和不饱和脂肪酸,所以易被人体所吸收。 丰富的食用昆虫资源: 由于昆虫数量多,繁殖多,可以在残酷的环境下生存,所以即使大量捕捉也很难造成生态破坏,并且很多国家的养虫业很发达。我国蚕业,蝗虫资源都很丰富,并且有些地方也有使用它们的习惯。我国曾多次向外国出口蝗虫,蚕蛹等~~~~国外也以开办:苍蝇工厂,蚯蚓工厂等,利用其产卵多,生命力强等特点向大众提供大量蛋白质。 全世界约有3000种昆虫可以食用,我国约有800种。由于昆虫的食物转换率高,食用3kg植物蛋白可以换1kg昆虫蛋白,而牛需要8kg植物蛋白才可以换1kg动物蛋白,羊则10kg植物蛋白才可以换1kg动物蛋白.所以因为昆虫繁殖快,数量多,生命力强等特点,昆虫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使用昆虫的利用情况: 在现实社会中,昆虫不仅还可以用作食物,还可以用做医药,许多药如:僵蚕,九香虫,蝉蜕,龙凤,冬虫夏草等既是可以治疗某些疾病,还可以对人生体进行滋补。 在古代,昆虫就在人们的食谱上曾有过重要的地位,至今,很多国家还保留着这些习惯。墨西哥的外号叫“昆虫之乡”,有370多种昆虫可以作为佳肴,列入品牌的有60多种,所以墨西哥每年因这个原因吸引了世界很多游客。 利用昆虫或其他产品为原料作为饮料: 蜂蜜在很多人群众多很流行,老人小孩都很爱喝,在爱喝的同时还可以对胃和其他器官进行护理。我国在3000多年前就有养蜂的习惯,并且一直流传到现在,蜜蜂也是授粉昆虫,所以对农业也有很好的促进。我国不仅是养蜂,食用蜂蜜最多的国家,也是饲养蜂蜜最多的国家,大约拥有600多万箱蜂群。而且在国内外也有很多人提取蜂毒来治疗人体的风湿等疾病。 所以,发展昆虫业是很好的一项事业。

趣味昆虫论文

蝉类生活习性 摘要:使人们了解认知蝉这种人们在夏天常见的昆虫。对人们进行科普性教育。对野外,或者城市里的鸣蝉进行观察,记录,搜索查找前人都蝉类生活习性的描述。结合自己的看法,感情,让人们能更生动形象的了解蝉这种动物。 关键词:蝉,生活习性,鸣声 正文:蝉是一种我们夏天最为常见的一种昆虫,虽然我们有时看不见它,但我们总可以听闻其声。就是这种我们最为常见的昆虫,我们了解它们吗?答案肯定大多数都是否定的。下面就由我来介绍下蝉,这种昆虫吧。 狭义的蝉仅局限于蝉科的昆虫,广义的蝉则指蝉总科的所有昆虫(蝉总科有两个科:蝉科与螽蝉科)下面我们只对狭义的蝉做介绍。 蝉是蝉科昆虫的代表种。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雌的不发声,但在腹部有听器。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的根,成虫吃植物的汁。蝉属不完全变态类,由卵、幼虫(若虫),不经过蛹的时期而变为成虫。同“禅”出自佛家,故称“知了”。这是百度百科,对其的解释。也就是说蝉只有雄性才能“叫”,而雌的不发声。 蝉,同翅目,蝉科,中型到大型昆虫,约1500种,体长2.5公分,有两对膜翅,复眼突出,单眼3个。雄蝉近腹的基部有鼓膜,震动膜时能发出响亮的声音。多数北美蝉发出有节奏的滴答声或呜呜声,但某些种的声音甚动听。卵常产在木质组织内,若虫一孵出即钻入地下,吸食多年生植物根中的汁液。一般经5次蜕皮,需几年才能成熟。蝉虽不算害虫,但雌虫数量多时,产卵行为会损坏树苗。多分布热带,栖于沙漠、草原和森林。 蝉是一种不完全变态的昆虫,直接由幼虫(若虫)变为成虫,所以蝉的一生分为四个阶段:从卵开始,卵孵化为幼虫,幼虫再变为蛹,蛹最后蜕化为成虫——就是我们看到的蝉。蝉卵多产于树木嫩枝皮下组织内,到第二年春夏,蝉卵才孵化出幼虫来。幼虫长大后爬出来,在草地或树枝上脱去外壳,蜕皮羽化成蝉。等翅膀变硬,雄蝉就在树枝上高唱“知了”,与雌蝉交配,交配产卵后不久就死去。 蝉的幼虫生活在土中,刺吸植物根部汁液,削弱树势,使枝梢枯死,影响树木生长。蝉的幼虫一生在土中生活。将要羽化时,于黄昏及夜间钻出土表,爬到树上,然后抓紧树皮,蜕皮羽化。当蝉蛹的背上出现一条黑色的裂缝时,蜕皮的过程就开始了。整个过程需要一个小时左右。6月末,幼虫开始羽化为成虫,最长寿命长约60~70天。7月下旬,雌成虫开始产卵,8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卵多产在4~5毫米粗的枝梢上。夏天在树上叫声响亮,用针刺口器吸取树汁,幼虫栖息土中,吸取树根液汁,对树木有害。 蜕皮是由一种激素控制的。蝉蛹的前腿呈勾状,这样,当成生活习性虫从空壳中出来时,它就可以牢牢地挂在树上。蝉蛹必须垂直面对树身,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为了成虫两翅的正常发育,否则翅膀就会发育畸形。蝉将蛹的外壳作为基础,慢慢地自行解脱,就像从一副盔甲中爬出来。整个过程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当蝉的上半身获得自由以后,它又倒挂着使其双翼展开。在这个阶段,蝉的双翼很软,它们通过其中的体液管使之展开。体液管由液体压力而使双翼伸开。当液体被抽回蝉体内时,展开的双翼就已经变硬了。如果在一只蝉双翼展开的过程中受到了干扰,这只蝉将终生残废,也许根本无法飞行,并且无法发声。

资源昆虫论文

《资源昆虫学》课程论文 昆虫资源的保护 与利用 姓名:陈小伟 学号:1031208309 班级:植保12-3 指导老师:杨明禄

资源昆虫的保护和利用 关键词:昆虫资源 摘要:昆虫是全球种类最多的物种,在地球上昆虫的种类差不多有1000万种以上,大多数昆虫对人类的生活有害,所以人们研究了许多药物来控制它们的数量,但是昆虫对人类有许多益处,只要人们能很好的利用昆虫,不仅可以起到生物防治的作用,而且可以把昆虫商品化,给我们带来不小的经济效益。 一药用昆虫 1.药用昆虫的历史 早在《周记》和《诗经》中就有用昆虫与其他中药材配伍制作中药的记载。《神农百草》中已记载有药用昆虫21种;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药用昆虫73种,加上《本草纲目拾遗》中的25种,共计近百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认知程度,现已知的药用昆虫约有300余种。 《诗经》中记有:“七月蟋蟀,蟋蟀人药”之辞,《山海经》中则明确提出了药用昆虫的效用和治疗性能等。葛洪的《肘后方》.唐·《新修本草》、孙思邈的《千金方》、寇宗爽的《本草衍义》等著作均记有药用昆虫及其产品。 2.药用昆虫的常用种类 药用昆虫的种类较多,从比较原始的缨尾目到鳞翅目等十余个目中都有可利用开发的种类。其中常见的有蚂蚁、蟑螂、蜣螂、僵蝉、冬虫夏草、僵蚕、蚁蛉、九香虫等等。 现在中医上对冬虫夏草的利用极其广泛,主要是冬虫夏草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可以降低血清脂质;对肾虚、肺虚久咳、病后体虚等症有较好的疗效。所含的虫草菌素是一种有抗生作用或者抑制细菌分裂作用的与核酸有关的物质。 3.药用昆虫的药用价值 常用的药用昆虫及其作用:①散风解表;如蝉蜕。②润下:如蜂蜜。③清热泻火:如紫草茸。④利尿渗湿:如蟋蟀。⑤扶风湿:如蜂毒。⑥理气:如九香虫。 ⑦活血祛瘀:如土鳖虫。⑧补益:如冬虫夏草。⑨收敛:如五倍子。⑩生肌:如虫白蜡。(11)攻毒:如斑整。(12)开窍:如蚱蜢。(13)安神镇痛:如蝉蜕。

电子萤火虫(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电子萤火虫 系部: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09.12.31 报告成绩:

电子萤火虫设计报告 一. 设计要求 通过电子技术模仿实现萤火虫夜间的自然发光。 1、按原理框图查阅相关的电路和元器件功能的资料,完成电路设计。 2、画出电路原理图,说明设计思想。 3、按照电路原理图在实验板上安装、试调电路。 4、写出设计实验报告 二.设计的作用与目的 由于萤火虫发出的光只有在夜里才可清楚地看到,它所发出的光与我们平常见到的闪烁彩灯的光是不同的。闪烁彩灯发出的光比较单调,而萤火虫所发的光则是由强到弱且短暂而明亮。电子萤火虫电路便是根据自然界的萤火虫的这种发光特性而设计的,对萤火虫的发光特性有一定的仿真性。 本设计可以模拟自然界萤火虫的习性和行为,尤其是几只电子萤火虫放在一起,才能看到萤火虫群聚时的现象。设计可以实现黑夜自然发光。 设计采用了自然光能,绿色环保,且开发性强。 三.设计的具体实现 1.系统概述 电路中RPI与光敏电阻器RL组成光控电路,白天RL呈低电阻,555时基集成电路4脚为低电平,555时基集成电路复位不工作,到了夜晚,RL呈高阻态,555时基集成电路即开始起振,3脚交替输出高电平与低电平,当3脚输出低电平时,电源经发光二极管VL1向C3充电,VL1发光。随着充电进行,充电电流减小,VL1渐暗直至熄灭;当3脚输出高电平时,C3通过VD1放电,同时电源通过VL2向C4充电,同理VL2发光亮度由亮渐暗,直至熄灭;当3脚又输出低电平时,VL1又开始发光,同时C4可通过VD2放电。周而复始,VL1、VL2能像萤火虫一样闪亮,调节RP2可改变其闪烁频率以获得理想的效果。调RP1可改变光控灵敏度,当电路处于复位状态时,由于C3的隔直作用,电荷充满后,发光管不再发光。 2.单元电路设计、仿真与分析

昆虫与人类(选修论文)

浅谈昆虫资源对人类的价值及其开发利用 所面临的问题 摘要:昆虫是动物界中无脊椎动物的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动物,所有生物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群,昆虫分布广、历史悠久、数量大、易饲养、很多是植食性、廉价、是深具潜力急待开发的可再生资源。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与现代报道,结合现代自然与社会环境对药用昆虫、食用昆虫、饲用昆虫、天敌昆虫、工业用昆虫、文化昆虫这六种主要的昆虫对人类的价值进行分析,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开发、利用与保护可再生的昆虫资源。 关键词:药用价值;营养价值;开发利用;资源;产业化;面临问题; 正文 在种类繁多的昆虫中,从对人类的价值层面来说,昆虫主要用于医药、食用、饲用、农业上害虫的消灭、工业原料的提炼等。这些昆虫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随着历史的不断推进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各种试验的再三验证,能被人们所利用的昆虫种数越来越多,它们对于人类的正常生活是不可或缺的推动力。 一、药用昆虫 药用昆虫作为一类传统中药材资源,在我国已有2 000多年历史。《神农本草经》列出的虫药有29种,明代名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将虫药扩充到106种,到目前为止,我国中医的药用昆虫达300种之多,常用的40多种,如蚕蛹、蜜蜂、五倍子虫、冬虫夏草、土鳖虫、桑螵蛸、蝉蜕、螳螂、芫青、蝼蛄、蚂蚁等。 昆虫虫体或其产物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尤其昆虫脂肪中含不饱和脂肪酸,久食不易引起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病,而且有调节肾功能、抗肿瘤、增强免疫力和抗衰老等保健功能。如九香虫可补肾助阳、温中行气,桑螵蛸可补肾助阳、固精缩尿,土元可破血逐瘀、续筋接骨,蚕蛹可益脾补虚、除烦止渴。

昆虫论文

重阳斑蛾 【姓名】:倪小涛【学号】:080303102【指导老师】:刘春红【课程】奇特的昆虫世界【专业】:服装设计081班 参考文献:《中国近代植物与昆虫文献史料汇编》、《昆虫知识》摘要: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于加拿大,上个世纪90年代作为观赏性植物从加拿大引进,繁殖力强,传播速度快,是一种恶性杂草,被称为生态杀手 由于兴趣原因这学期我选了奇特昆虫世界这门课程—感觉受益匪浅—老师通过vcr和ppt跟我们一起环游在奇特的昆虫世界里面—比如-螽蟖、蟋蟀、蝼蛄、蝗虫蜉蝣---这些我都比较喜欢。尤其是重阳斑蛾更使我情有独钟-下面就让我给你们讲述关于重阳斑蛾来历和防治措施: 重阳斑蛾(Hista rhodope nigrinus Jordan),隶属于鳞翅目,缰翅亚目,异角部,斑蛾科。近年来可能由于生物链被破坏而大规模地出现危害重阳木。该虫幼虫食用重阳木上的叶片,已造成较严重的虫灾,如重阳木叶片全部被吃光。虽然重阳木不是什么粮食或经济植物,但是被啃食尽叶片的重阳木有碍观瞻,影响市容。重阳斑蛾作为我市土生土长的物种,目前已使用的防治方法仅有喷洒农药这一种。其实,消灭它的方法有很多,如害虫不育性法,雌雄间性法,引进天敌法(如鸟类、捕食性昆虫)等。 重阳斑蛾很容易辨认。成虫飞行能力较差,速度慢,易受风力影响,甚至徒手即可捉到;翅膀透明,由黑色鳞粉覆盖,腹部红色并有黑色的斑纹及点。雄虫翅膀基部有金属蓝色色块,腹部较小,飞行能力较雌虫强些,可能是因为雄虫需要通过飞行来觅偶的缘故,多在重阳木附近盘旋,寻找雌虫进行交配以繁衍后代。雌虫因腹部装有受精或未受精的卵而较大,可以轻易地辨认出来,在等待交配时受精只会慢爬,同时释放一种臭物,对人体没有威胁。 重阳斑蛾幼虫活动自由,体圆柱形头下口式,气门小,圆形;身体桔红色,并有黑色条纹及点(气孔)。茧黄褐色,多建造在居民楼墙壁直角处,其以卵过冬,另一说幼虫藏匿在重阳木树皮中越冬。幼虫防御手段有两种,第一种是吐丝,在盛

昆虫文化与欣赏论文

昆虫文化与欣赏 :XXX 学号:XXXX 班级:XXXX 摘要:本文从昆虫资源、昆虫文化、昆虫艺术、昆虫科学、昆虫发展史几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昆虫资源主要从材料资源、药物资源、生态资源、蛋白资源、生态资源等几方面进行论述;昆虫文化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昆虫艺术包括:昆虫建筑与地名、昆虫国画、昆虫邮票、昆虫钱币等不同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昆虫资源、昆虫文化、昆虫艺术、昆虫科学、昆虫发展史 在漫长的长河中,昆虫是一种比人类资格更老的生物,它早在三亿四千万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进入全盛期也已有七千多万年。人类的祖先在与界中的昆虫发生联系,在实践中发明或发现对昆虫资源的利用,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随着人类的不断,昆虫除了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相关联外,还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文化、精神生活、民俗活动等方面,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昆虫文化现象。 一、昆虫资源 昆虫资源是指昆虫产物(分泌物、排泄物、含物等)或昆虫体本身可作为人类资源利用,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种群数量具有资源特征的一类昆虫。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将给昆虫利用带来前所未有的促进和发展。 1:材料资源 昆虫产物及昆虫体作为工业原料和生物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昆虫产物,如:紫胶、白蜡、五倍子、胭脂红等在军工、化工、医药、食品工业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资源昆虫育种技术将取得突破性进展,紫胶、白蜡、五倍子、胭脂红等昆虫产品经过育种技术和加工技术的改造,将产生出更多的新产品,开发出更广阔的新用途。 昆虫作为生物材料的应用围很广,昆虫是一座巨大的几丁质资源库,昆虫身体中的主要结构组成是几丁质,几丁质是一种糖蛋白,几丁质—蛋白质复合物的研究,以及它在昆虫体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可能使几丁质作为人造皮肤等生物材料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初步应用于临床。作为一种特殊的糖蛋白,几丁质在医学上还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昆虫体还含有丰富的脂肪,这些脂肪类物质可以作为高级化妆品,高级润滑油,甚至利用高新技术大规模地工厂化生产昆虫,提取特殊的工业油料已不是不可能实现的。 昆虫体的一些特殊性质的酶、激素、色素、蛋白质都可能通过生物技术,如:细胞离体培育、克隆技术、基因导入等,实现工厂化生产,得到医学或其它特殊目的的产物。 昆虫种类丰富,形态多姿多彩,蝴蝶,萤火虫,甲虫等都是宝贵的生物资源,除工艺品外,蝴蝶,甲虫的翅(鞘翅)都是难得的生物材料可以在工业和医学上应用。萤火虫产生的荧光有很重要的价值,日本已通过基因工程,将发光基因导入家蚕体已获成功。

光源知识

传统光源 1、光源的发展历史 照明的最佳光源是太阳光。太阳以可见的光谱提供光线,千百年来,人们的眼睛已经熟悉了这种光谱。人类社会自钻木取火以来,经历了制造和使用动物油灯、植物油灯、煤油灯到白炽灯、日光灯、LED的漫长历史过程,可谓“一步一个脚印”。照明灯具是一种历史、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她蕴含人类的文明发展史,凝聚着人类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底蕴。 照明大事记 —1879 爱迪生发明电灯 —1959 卤素灯问世 —1961 高压钠灯问世 —1962 金属卤化物灯 —1969 第一盏LED灯(红色) —1976 绿色LED灯 —1983 荧光灯问世 —1993 蓝色LED灯 —1999 白色LED灯 —2000 LED应用于室内照明 1、光源的种类 (1)自然光源 自然光即是太阳光源。它不仅是室外摄影常用的主要光源,也是室内摄影的重要光源。自然光源是变化的光源,不同的季节、日期、时辰其光源的强度和照射角度都不相同。所以对照片的感光、造型以及影调和色彩还原随时起着变化。根据光的照射情况,又可分为直射光和漫射光。 直射光是太阳直接照射到物体上的光线,它的强度很高。当侧射或逆射时,物体的受光面积十分明亮,在背光面有深暗的阴影和明显的投影,这种光线有利于表现景物的空间感、立体感和增强造型效果。另一方面,影纹的阶调差距也大,但只要感光和显影适当,仍然可以获得影像清晰,层次丰富,反差恰当的照片。所以直射光是自然光摄影的理想光源。 漫射光也叫散射光,是太阳透过大气、云雾射来的散漫光线。其强度低,没有明朗的射线,物体上缺少明暗反差,没有投影。常用来拍摄标本、模型等。 (2)人造光源 即是灯光光源,人造光源大多在自然光照度很低和夜晚摄影时使用,或在强烈的阳光下补充阴暗部分的感光。人工光源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随意控制光源的强度,根据创作目的任意调节光比,调节光的性质和光源的位臵。人工光源的种类繁多,发光强度不等,色温不同。常用的有白炽灯、碘钨灯和闪光灯。 白炽灯是采用全磨砂乳白色或内涂白色玻璃壳,具有寿命长,耗电少,是人造光摄影必不可少的主要照明灯具,有功率大,光效高的特点,也是大场面的照明及彩色摄影中作强光照明的主要灯具。其色温较低,不适合作为彩色摄影用光。 碘钨灯是一种半集光式光源,其优点为照度均匀,体积较小,便于携带。用它摄影照明十分方便。色温为3200K。

昆虫文化论文

趣味昆虫学对我的启示 ----昆虫与人类社会论文 【摘要】昆虫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类群,其作为一类特殊的生物群体,具有种类多,种群数量大,繁衍十分迅速等特点。同样生活在地球这个巨大的生态系统中,昆虫与人类社会存在诸多联系,人类从古代就对昆虫世界的种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加以研究。近代,随着科技等相关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昆虫记昆虫的价值更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分析,昆虫学研究也由此衍生出其他分支。昆虫与人类社会究竟应该相处呢?诚然,在和谐理念下,昆虫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相处将是必然趋势。 【关键词】昆虫昆虫学研究人类社会和谐 【正文】一、关于昆虫与昆虫研究 昆虫 (insect) ,属于昆虫纲的小型节肢动物。其基本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两根感觉须,里头是肉外是骨”。昆虫是动物界中无脊椎动物的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动物。 昆虫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群体,迄今为止,人类发现和定名的僧无何磊大概有180万—240万中,其中植物、除昆虫外的动物、微生物等大约有80万种,昆虫种类有100万—160万种,占地球上已知生物种类的2/3以上。据专家估计,地球上的昆虫种类有3000万—5000万种。昆虫不仅种类多,而且种群数量大,生长繁殖迅速,生态适应性广,几乎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发现昆虫。昆虫的一生形态可谓是诸多变化,是遍布全球的家族。 昆虫学是以昆虫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昆虫学是动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昆虫为研究对象,阐明其生命活动的各种规律,并研究其防治和利用的科学。200多年来,随着该学科研究的深入及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逐渐形成了许多分支。这些分支可归为五大类。 从事昆虫研究的人则一般被称作昆虫学家(Entomologist)。遍及全球的昆虫学家对昆虫进行观察、收集、饲养和试验,他们所进行的研究涵盖了整个生物学规律的范畴,包括进化、生态学、行为学、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等方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