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历程及成就回顾

新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历程及成就回顾

新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历程及成就回顾
新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历程及成就回顾

新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历程及成就回顾

--------------------------------------------------------------------------------

2009-11-09 15:31:23 中国产业安全指南网访问次数: 7371

世界钢铁大国梦想照进现实

——新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经整整60年了。在60年中,新中国的钢铁工业在战争废墟上艰苦创业,既有顺利发展的机遇,也有探索前进的挑战;有过三年“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的沉痛教训,也遭遇过10年“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和挫折。尽管如此,中国钢铁工业仍克服重重困难,艰难前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后中国钢铁工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钢铁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满足下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在钢铁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加强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不断改善品种质量,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作为基础原材料工业,钢铁工业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实现了前人的跻身于世界钢铁大国的梦想。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超过5亿吨,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粗钢产量的3164倍,钢产量占到全球的38.2%。

一、新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历程

回顾新中国现代钢铁工业的崛起、壮大,大体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前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1993~2000年)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时期(2001年以来)四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1949~1978年)

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变”、“两个黄金发展期”、“三次基本建设高潮”和“一段坎坷、曲折路”。

1.一次重大转变

从建国初期到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是在前苏联大力支援下开展的,几乎全盘照搬苏联的模式。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之后,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在认真总结学习苏联经验教训基础上,转变到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走大、中、小相结合之路。这一转变,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崛起、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2.两个黄金发展期

第一个黄金发展期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年),年均增钢80万吨,年均增长31.6%,到1957年达到了535万吨。

第二个黄金发展期是国民经济调整期间(1963~1965年),年均增钢185万吨,年均增长22.4%,到1965年达到了1223万吨。

3.三次基本建设高潮

第—次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苏联156个援建项目中的八大钢铁项目的建设,包括新建武钢、包钢、北满钢厂、吉林铁合金厂、吉林炭素厂、热河钒钛厂,改扩建了鞍钢和本钢等。同时还进行了大冶钢厂、太钢、唐钢等近20个企业改扩建工程。

第二次是1956年规划并开始建设的“三大、五中、十八小”。三大是继续进行鞍钢、武钢、包钢三个大型钢铁基地建设;五中是扩建、新建五个中型钢铁企业,即扩建太钢、重钢、马钢、石景山钢铁厂,新建湘钢;十八小是新建十八个小型钢厂,即邯钢、济钢、临钢、新余、南钢、柳钢、广钢、三明、合钢、长特、新疆八一、杭钢、鄂钢、涟钢、安钢、兰钢、贵钢、通钢等。

第三次是1964年开始的三线建设,主要是新建了攀钢、长城特钢、峨嵋铁合金厂、水城钢铁厂、遵义金属制品厂、乐山轧辊厂等:恢复建设了酒钢、兰钢、略钢;扩建了成都无缝钢管厂、重钢、重特、昆钢、贵钢、遵义铁合金厂,还有鞍钢援建宁夏石嘴山钢绳厂。这三次基本建设高潮的开展,为新中国钢铁工业日后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

4.一段坎坷、曲折路

1958年“大跃进”的高指标、大办钢铁、浮夸风,“文化大革命”中的破坏、整顿、再破坏,以及其后的“闹翻番”、“洋跃进”等脱离实际、违背钢铁工业发展规律的行为,使中国钢铁工业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走了一段三起三落的坎坷、曲折路程,使中国钢铁工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中,国家对钢铁工业的总投资为615.28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26.46亿元,占85.6%;更新改造投资88.8亿元,占14.4%。中国钢铁工业在跌宕起伏中,经过数百万钢铁人的顽强拼搏,初步建立起了包括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轧材、焦化、耐材、铁合金、碳素等要素结构比较完善,地质勘探、工程设计、建设施工、设备修造、科学研究、冶金教育等门类比较齐全,以大型企业为骨干、大中小相结合,具有3500万吨钢生产能力的新中国冶金工业体系。钢产量由1949年的15.8万吨增加到1978年的3178万吨,年均增钢100万吨;钢材板管带比由1952年的12.3%提高到1978年的32.3%;低合金钢、合金钢比由1962年的10.1%提高到1978年的16%;钢材自给率由1953年的61.25%提高到1978年的72.66%;吨钢综合能耗下降到2.54吨标煤。这30年取得的成果,为后30年中国钢铁工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第二阶段(1978~1992年)

在1978~1992年的14年中,中国钢铁工业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成效。钢铁工业从国外引进了700多项先进技术,利用外资60多亿美元。特别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新建了宝钢、天津无缝钢管公司两座现代化大钢厂,并对老钢厂实施了一系列重点改造项目,使中国钢铁工业的技术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在发展钢铁工业生产规模上,除新建上海宝钢、天津无缝钢管公司以及一些乡镇钢铁企业外,主要是抓现有钢铁企业的技术改造。在抓老企业技术改造、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方面,迈出了三大步:第一步:“立足现有企业,走挖潜、改造、配套、扩建的路子。”第二步:重点解决发展速度(数量)、品种结构、产品质量都不适应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需要的“三个不适应”问题。第三步:钢铁工业要上“四个新台阶”:上品种质量水平的新台阶,上现代化工艺装备水平的新台阶,上集约经营和规模经济的新台阶,上综合经济效益的新台阶,以增强钢铁工业的发展活力。

在这十几年中,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现有企业技术改造的不断推进,使钢铁工业实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1978~1992年,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共计1465.43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759.72亿元,占51.8%,更新改造投资705.71亿元,占48.2%。建成投产了上海宝山钢铁总厂一、二期和天津无缝钢管公司。1983年钢产量突破4000万吨,1986年突破5000万吨,1989年突破6000万吨,1991年突破7000万吨,1992年达到了8093万吨。1978年到1992年,钢材板管带比由32.3%提高到37.4%,连铸比由3.5%提高到30%,合金钢、低合金钢比由16%提高到21.6%,钢材自给率由72.7%提高94.7%,吨钢综合能耗由2.54吨标煤降低到1.57吨标煤。

(三)第三阶段(1993~2000年)

从党的十四大到2000年,是中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这个时期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是着力“一个适应”,实施“二个转变”,即着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由发展数量规模为主向调整、优化结构为主转变,由钢铁产品长期数量短缺向控制总量转变。这个时期中国钢铁工业是深化内涵式扩大生产的阶段。

这一时期钢铁行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调整、优化结构,推进和实现了两个重大转变,促进钢铁工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一个转变:由长期规模扩张为主转向调整优化结构为主,提高综合竞争力,提出把“结构优化作为钢铁工业发展的中心环节”,主要是优化产品结构和工艺技术结构,同时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大力推进淘汰落后,采用新技术对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实现工艺技术现代化。由此拉开了采用高炉喷煤粉、连续铸钢、溅渣护炉、热装热送等六大共性先进技术改造老企业、优化品种结构和工艺技术结构的大幕。

第二个转变:钢铁产品由长期数量短缺转向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开始实行总量控制。1993年到1998年期间,由于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了大量过剩的生产能力,从而提出“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大力提高冶金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方针,并在全行业特别是大中型钢铁企业中展开了压缩生产总量的工作。

1993~2000年,中国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3476.06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为1446.14亿元,占41.6%,更新改造投资2029.87亿元,占58.4%;钢产量由1993年的8954万吨增加到1996年10124万吨,2000年钢产量达到了12850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产钢国和消费国:钢材板管带比由1993年的36.7%提高到2000年的41.7%,低合金钢、合金钢比由22.8%提高30.9%,连铸比由33.9%提高到82.5%,平炉钢比下降到0.9%,转炉钢比提高到87.5%:钢材自给率达到93.1%;吨钢综合能耗下降到1.18吨标煤;加速了淘汰小高炉、小转炉、小电炉、平炉、化铁炼钢、多火成材、横列式和复二重轧机的进程,大大缩小了中国钢铁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四)第四阶段(2001~2008)

2001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钢铁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陆续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

在这一阶段中,中国钢铁工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满足相关行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积极应对新挑战,不断解决新问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产业规模迅速扩大,钢产量连续跨越2亿吨、3亿吨、4亿吨的台阶,2008年粗钢产量超过5亿吨。2001~2008年期间,钢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20%,占全球钢产量的比重从17.8%提高到38.2%,在世界钢铁业的地位显著提升;钢铁产品的进出口格局发生了根本性逆转,彻底结束了中国钢铁材料供给不足的历史。见表1。

技术装备国产化、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品种质量得到优化。鞍钢、武钢、首钢、马钢、太钢、济钢、莱钢、安钢等大型老企业的现代化技术改造,广泛采用了高效铁矿采选技术,钢铁冶炼技术、轧钢技术、高端产品开发、大型冶金成套技术集成、节能节水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鞍钢、武钢、太钢、马钢、邯钢、包钢等大型老企业的现代化新区、新基地的建设和相继投产;鞍钢营口鲅鱼圈沿海钢铁基地项目、首钢与唐钢集团合作的河北曹妃甸沿海钢铁基地项目也于2008年和2009年投产;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宝钢集团的广东湛江项目和武钢集团的广西防城港项目等一批沿海的现代化钢铁基地正在筹建之中。

节能减排取得巨大进步。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吨钢综合能耗由876千克标煤降到628千克标煤,这一指标意味着目前冶炼1吨钢的综合能耗仅相当于改革开放前1978年的1/4,吨钢耗新水下降到5.31吨,SO2、COD、工业粉类排放均大幅下降;使钢材品种与质量显著改善,国内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2007年22类钢材中有18类钢材的自给率超过100%。

产业组织结构得到优化。2008年,全球年产钢200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12家,其中中国占5家。2008年与2001年相比,年产钢500万吨以上的企业从4家增加到24家;此间,唐钢整合宣钢和承钢,唐钢集团与邯钢集团组建为河北钢铁集团;济钢与莱钢组建为山东钢铁集团;宝钢重组新疆八钢和控股广东钢铁集团;武钢重组鄂钢、昆钢和控股广西钢铁集团;马钢重组合钢;沙钢重组淮钢、江苏永钢和河南安阳永钢等等。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步伐逐步呈现加快之势,适应国际化竞争的能力增强,中国钢铁工业整体素质提高。2009年《财富》

世界500强企业中,宝钢、河北钢铁、江苏沙钢等三家中国大陆钢铁生产企业上榜,分列第220、375、444位,其中宝钢已经连续5年入围,并由2005年的第309位跃升至2009年的第220位。

二、我国钢铁工业近年来取得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经过几代钢铁人的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和自主创新,有效地满足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钢铁材料的旺盛需求,有效地支撑了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有效地支撑了国民经济主要用钢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和积累了大量财富,创造了旷世空前的发展纪录,铸就了钢铁大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一)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需要钢产量不断增加,自1996年以来钢产量一直居世界第一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钢铁工业顺应国民经济发展对钢材的旺盛需求,继1996年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并一举成为世界最大产钢国后,自2003年以来,钢产量又连续跨越2亿吨、3亿吨、4亿吨、5亿吨的台阶,并在2005年结束了自建国以来连续57年净进口钢的历史,彻底扭转了钢总体生产能力不足的状况。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在发展速度方面和发展规模方面均创造了世界钢铁发展史上的奇迹。

(二)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消费和出口国。中国钢产量占全球的比重从2001年的17.8%跃升至2008年的38.2%。

2008年我国钢产量超过世界排名第二至第八位的日本、美国、俄罗斯、印度、韩国、德国、乌克兰之和。

2003年我国钢产量比2002年增加了3997万吨、2004年比2003年增加6057万吨、2005年比2004年增加7033万吨、2006年比2005年增加6591万吨、2007年比2006年增加7014万吨。见表2。

从2004年开始,中国钢材市场供不应求向供求平衡转变,钢材进口大幅下降,出口持续增加。

到2006年,中国钢铁产品对外贸易格局发生了历史性转变,钢坯和钢材均实现了净出口,净出口钢材2450万吨、净出口钢坯(锭)867万吨,坯材合计折合粗钢净出口3463万吨。

到2007年,中国钢铁产品出口进一步扩大,出口量跃居世界首位,共出口钢材6265万吨、出口钢坯(锭)645万吨,钢材和钢坯合计折粗钢出口7310万吨;净出口钢材4578万吨、净出口钢坯(锭)606万吨,坯材合计折合粗钢净出口5476万吨。见表3。

(三)钢铁工业装备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进一步加大投资的力度,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整体装备水平迅速提高,依托自身技术实力,在部分引进国外高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技术装备设计和制造的自主集成与创新,主要装备的国产化率进一步提高,有些先进技术装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如鞍钢不仅实现了自主集成单条生产线——中国第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1700中薄板坯连铸连轧带钢生产线(ASP),并实现了向济钢的技术输出:首钢自主设计建造了世界首座全干法除尘的5500立方米特大型现代化高炉;太钢自主集成与创新建成了世界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

2001~2008年,中国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505.6亿元增加到3903.3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累计投资16329.58亿元。大量的投资不仅使钢铁工业的生产能力快速增加,更使以装备大型化、自动化、连续化为代表的冶金工艺技术装备现代化、国产化取得了重大进展。见表4。

在炼焦方面,2001年与2007年相比,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机械化焦炉从193座增加到291座,年产能从5128万吨上升到9961万吨,每座焦炉的年平均生产能力从26.6万吨上升到34.3万吨。

在烧结方面,2001年与2007年相比,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烧结机的年产能从7184万吨增加到45404万吨,其中130m2及以上烧结机35台增加到125台,占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年产能的比重从38.5%提高到52.3%。

在炼铁方面,2001年与2007年相比,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炼铁高炉的年产能从12152万吨增加到36629万吨,其中1000m3及以上高炉50座增加到120座,增长了1.40倍,而1000m3及以上高炉的年产能从6433万吨增加到19118万吨,增长了1.97倍。

中国钢铁行业的高炉在大型化的同时,还广泛采用了炼铁先进技术,高风温热风炉、无料钟高压炉顶、富氧大喷煤、高炉长寿、自动控制、节能、余能余热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先进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应用;攀钢高钛型钒钛磁铁矿高炉强化冶炼技术和宝钢高喷煤比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炼钢方面,中国炼钢工艺装备围绕以连铸为中心,包括铁水预处理、大转炉、精炼、连铸,工艺配备基本实现了现代化、高效化、自动化炼钢生产的模式。转炉炼钢和50吨以上电炉炼钢己基本实现了炼钢一精炼一连铸一对一的最佳经济规模的工艺装备配置。2002年,中国钢铁工业彻底淘汰了平炉炼钢。

2007年与2001年相比,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炼钢转炉的年产能从11803万吨增加到38749万吨,增长了2.28倍。其中100吨及以上转炉从30座增加到140座,增长了3.67倍,而100吨及以上转炉的年产能从3602万吨增加到19875万吨,增长了5.49倍;占重点企业转

炉钢年产能的比重从30.5%上升到51.3%。

2007年与2001年相比,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炼钢电炉的年产能从2574万吨增加到4764万吨,增长了0.85倍。其中100吨及以上电炉从11座增加到21座,增长了0.91倍,而100吨及以上电炉的年产能从727万吨增加到2012万吨,增长了1.77倍;占重点企业电炉钢年产能的比重从28.2%上升到42.2%。

中国100t以上转炉和50t以上超高功率大电炉基本达到国外同类装备的先进水平,并成为中国炼钢生产的主体设备,宝钢、武钢、鞍钢和国内大企业新建的大型化装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四)钢铁产品品种优化,质量明显改善

30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钢铁工业根据我国钢材消费结构及其变化大力调整产品结构,改善产品质量,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短缺品种。板管带材比例从1978年的32.3%提高到2007年的50.6%:合金和低合金比从1978年的14.6%提高到2007年的36.3%。目前我国大多数钢材品种的自给率超过了100%,净进口的钢材只剩下冷轧薄板带、电工钢等少量高附加值品种,而这些品种的增长很快,预计不久也能实现自给。目前我国机械、汽车、造船、家电、石油、电力、铁路等行业使用的钢材绝大多数是国产的,其质量能够满足这些行业的基本需要,其中部分品种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近几年来,我国开发的船用高强度宽厚板、高强度海洋结构用钢板、高档汽车用板和汽车零部件用钢、工程机械和高层建筑用高强度厚钢板、X80以上高等级管线钢板、百米在线热处理钢轨和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钢轨、高速动车组用钢、高端压力容器用钢板、高牌号取向和无取向硅钢、高档不锈钢新品种、高强度角型钢等均实现了重大的突破,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经济建设、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机电产品出口对钢铁材料的需求。我国出口钢材结构也从以长材为主逐步变为以高附加值的板材和管材为主,说明我国钢铁产品的质量和成本竞争力有了显著提高。

(五)技术进步成效显著,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

随着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工艺优化,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钢铁工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有了很大改善,与发达产钢国的距离大大缩小,大中型企业的很多指标已经接近、达到甚至超过发达产钢国的水平。如大中型企业的高炉利用系数从1978年的1.43吨/m3·天提高到2007年的2.74吨/m3·天,高炉入炉焦比从600千克/吨左右降低到397千克/吨:转炉钢铁料从1184千克/吨降低到1085千克/吨:轧钢综合成材率从74.8%提高到95%以上;吨钢综合能耗从2.52吨标准煤降低到632千克标准烷吨钢耗新水从2000年的25吨以上降低到5.3吨;钢铁职工实物劳动生产率从33吨/年·人提高到370吨/年·人。

(六)钢铁工业的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1978年钢铁行业利润只有34亿元,此后虽有增长但最好的年份也没有超过300亿元;1997~1999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市场不景气的影响,全行业利润很少;进入新世纪后经营规模迅速扩大,经济效益明显改善。2007年与2001年相比,大中型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从3793亿元提高到20700亿元,增长4.5倍;实现利润从163.8亿元提高到1599.6亿元,增长8.8倍:销售收入利润率从4.32%提高到7.73%。

目前中国钢铁行业正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努力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坚持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企业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积极推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进一步增强企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加快推动钢铁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为早日实现钢铁强国的梦想而拚搏努力。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征文名称:纪念建国60周年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1840年的鸦片战争,敲开了中国封建上千年来封闭的大门,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华民族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遭受着各国列强的欺辱与蹂躏。在艰难的生存斗争中,中国人民一直在寻找一条脱离苦海的道路。 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中国的先进分子曾经历尽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但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在实践中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壁。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更使人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苦闷和彷徨之中。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以往少数先觉者的救国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是因为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中国国民的性质与行为的堕落,乃是“亡国灭种之病根”。因此,“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此次运动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中国带来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再次,俄国十月革命也给困顿中的中国带来了一丝清凉的气息,为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救国的希望,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也开始走向了政治舞台。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早期,各种思潮在中国的土地上蔓延,在比较了各种主义的发展前景后,中国共产党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在此后与各种思想斗争中,党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带领中国走向强盛的一支中坚力量。深厚的群众基础,为以后的最终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毛泽东同志带领我们建立了新中国,成就了一段辉煌的历史。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站了起来,可是这也并不代表着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一个新的国家的诞生初期,也会有一系列的问题有待解决。刚成立的新中国留给共产党的是一堆烂摊子,我们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恢复,需要我们制定一个长远的发展计划,使我们国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赶上世界。这是一个宏伟而又艰巨的任务,西方的发展会给我们带来些经验,但更多的还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 为了找出一条适合我们的道路,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多次的探索中,遇到很多困难与挫折,也会有惊喜和收获。一个国家能否快速的发展起来,需要决策者们英明的大脑和智慧。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中国共产党一直在摸索着一条道路,也犯过很多的错误。1958年的“大跃进”和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不但没有加快国家的发展,反而拉大了与世界的差距。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它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文化大革命”中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斗争,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仍然取得了进展。但是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本应取得更大的成就。这些失败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常的。在不断的对失败的总结中,逐渐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1978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中国在这一年又发生了一件改变中国命运的大事,是中国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在这一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成就辉煌 中华民族的科技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为人类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并且在16世纪中期以前一直处于世界科技舞台的中心。早在距今3300多年以前的甲骨文中就有有关日食的记载。距今2500年以前的战国时期问世的《考工记》准确地记载了六种不同成份的铜锡合金及其不同用途。公元1世纪初期的西汉时期,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公元105年左右中国科学家蔡伦又改进和提高了造纸技术,从而使造纸技术在中国迅速推广开来。公元3世纪左右,中国人发明了瓷器,这一技术在11世纪传到波斯,由那里经阿拉伯于1470年左右传到意大利以及整个欧洲。到唐朝,中国科学家发明了火药,并在公元9世纪首次将其用于战争之中。在11世纪中期的宋朝,中国科学家发明的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5世纪中期,中国医学家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集大成者。到此时为止,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时期,四大发明已经先后登上了历史舞台。著名英国科学家约瑟博士认为,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现代西方世界所应用的许多发明都来自中国,中国是一个发明的国度。 由于从明代14世纪60年代末始以来,中国对外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并使之处于相对停滞状态。 与此同时,欧洲成为现代科学的发源地,生产力突飞猛进,科学技

术获得迅速进展。中国逐渐拉大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 近现代中国——科技发展历经曲折 在近代历史上,积贫积弱的中国不仅在科技发展上乏善可,而且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还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一个有着光辉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就这样退出了世界科技舞台。 19世纪中叶,一批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中国先行者,倡导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主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于是中国开始有了出国求学者。1847年,来自香山南屏镇的容闳来到美国,3年后,他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从这所大学毕业,成为历史上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位中国人。1872年至1875年,清朝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青少年到美国留学。1905年,中国废除了科举制度,清政府举行了第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这些归国人员为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爆发了辛亥革命。在革命先行者领导下,终于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帝制,中国走向。 是近代中国主科学救国的先驱。但是,20世纪前叶的中国,动荡不安,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物质条件极差,所以发展依然很缓慢。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反对“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1919年5月4日,中国爆发了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即“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提倡与科学,为中国近代科学的诞生扫清了道路。当时的留美学生元任、任鸿隽、铨、胡适等在美国发起组织了中国科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

新xx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 社科1327xx 新xx成立前夕的 1949年7月,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过一个所谓预言。他说,“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段话正是显示出新中国的经济状况。在193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只有466亿元,人均国民收入 66."1元。但是经过50多年的发展,到了2009年,中国人均收入已经达到3711元。那么,中国在这段时间到底经历了一段什么的过程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仔细地阅读了书本。 从大方面来讲,中国在过去60年中经济发展特征是: 一是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除了“二五”期间出现了负经济增长外,其他时期都取得长期的告诉增长。二是经济增长波动比较大,有波动周期短。我认为这些变化时和经济体制和政策相关的。 首先要讲的是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背景是一,新中国成立后经过3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好转工业生产达到历史最高,但是同时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与其他发达国家。 二是基本上完成了对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条件。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就是集中发展重工业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中国先进分子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理所当然地被提为重要议事日程。当时可供选择的战略有两种,一种是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化道路,即先发展轻工业待积累了大量资金后,再发展重工业;一种是苏联的办法,即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较短的时间里使国家迅速工业化,迎头赶上工业强国。这两种战略各有利弊,经过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中

(完整word版)新中国监狱发展历史

新中国的监狱工作,在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创建阶段 (一)创建阶段的概况(1949年~1954年) 新中国的监狱工作是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创立发展起来的。1951年5月,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公安部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会议专门研究了组织罪犯劳动改造的问题。由毛泽东同志亲自修改和审定并经中共中央批准转发的《关于组织全国犯人劳动改造问题的决议》指出:“大批应判徒刑的犯人,是一个很大的劳动力,为了改造他们,为了解决监狱的困难,为了不让判处徒刑的反革命分子坐吃闲饭,必须立即着手组织劳动改造工作。”根据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所作出的《关于组织全国犯人劳动改造问题的决议》,各地迅速建立了罪犯劳动改造机构,大规模地组织罪犯参加国家基本建设,如兴修水利、修筑铁路、公路、垦荒、开矿及从事手工业、农业、副业等项生产。通过大规模地组织罪犯劳动改造,从根本上解决了监狱关押的罪犯坐吃闲饭、监管场所拥挤、监狱经费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确立了改造罪犯的基本途径。 (二)创建阶段的基本特征 我国监狱工作创建阶段的基本特征是:(1)全党高度重视,迅速将一大批罪犯投入劳动改造之中;(2)确立了监狱组织管理体制;(3)基本上解决了监狱面临的困难。 昨日在普通高中招生咨询会举行中,如何填报志愿成为众考生家长最关注的问题。 二、初步发展阶段 (一)初步发展阶段的概况(1954年~1966年) 在总结新中国监狱工作创建阶段经验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于1954年9月7日颁布实施。以此为标志,我国监狱工作进入了初步发展阶段。《劳动改造条例》明确规定了我国监狱的性质、任务、组织机构,监狱工作的方针、政策,监狱的刑罚执行,改造罪犯的方法、手段以及监狱的经费等。《劳动改造条例》把我国监狱工作创建的成功经验用法规加以总结,使监狱工作及时、准确地纳入了法制的轨道。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我国监狱工作无论在罪犯的改造上还是在监狱生产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在罪犯改造上,我们成功地把日本战犯

中国科技发展史

关于中国科技发展史的文章 1."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这句话几乎全国人民都知道,但又多少人能做到呢?我国 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从"人文出祖_黄帝,到尧舜禹的克己爱民,孝敬父母等精神一直延续 到现在.我们每次在外国人面前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不由得感到自豪起来,滔滔不绝的说着 祖先们的那些精神,说什么要向他们学习,可是谁又做到了呢?没有,都没有,我们是那些说 话不算数的人,但也有些人在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建设我么的国家,我们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可以不必做的那么大,不用做的要人人都知道你在弘扬名族精神,可以在公交车上,我们可以给那些老弱病残孕让位,过马路时,可以扶那些老人过马路,还可以不乱丢,乱涂,乱扔……那不就没有什么人得病了吗?不就使得环境受到了保护吗?不就使得我国变得更美好吗? 一个祖国的建设不仅仅只靠一个人,要靠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来建造,听说过“三个臭皮蛋顶一个诸葛亮”的彦语吗?连三个臭皮蛋的智慧都可以顶一个诸葛亮的智慧,这不就说明团结力量大吗?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青少年的学习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建设祖国和弘扬名族精神的能力也增强了,所以,我们青少年弘扬名族精神的责任占全国任命弘扬名族精神的人的三分之二。 在我们身边不就又很多这样的例子吗?如在1988年的奥运会上,我国乒乓球队的队员们战胜了对方后,使我国获得了参加奥运会以来的第一块乒乓球金牌,也使得乒乓球成为了我国的国球,这不就是在建设祖国吗?还有就是在今年的奥运会上,在男子110米兰冠军刘翔在直径跑道上战胜了黑人,为我们全亚洲争了光还为我国争了光,这不也实在建设祖国吗?…… 弘扬民族精神,全国人民人人有责,谁都不能丢下这个责任! 弘扬名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 2.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这是黑格尔对世界历史上各文明古国进行了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值得自豪和骄傲的方面。自古以来,在地球上诞生了许多民族和国家,大多数都衰败没落了,而中华民族何以能历经数千年沧海桑田而依然熠熠生辉,彪炳世界史册?答案是:靠伟大的民族精神这一内在的动力。 何谓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作用是什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作了精辟的论述:“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江泽民还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没有生机凝聚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壮丽事业,伟大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没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特别需要在全党和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不断用这些精神武装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使之成为大家的自觉追

新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docx

精品文档 主讲人:韩大元上一讲主要讲述宪法的具体功能。这一讲,则着重讲述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 的宪法发展历程。《共同纲领》的宪法作用中国人民经过 100 多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在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人民革命的胜利。革命胜 利后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如何把革命胜利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同定下来并规定新中国成立 后的大政方针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遵循的准则?当时,人们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具有根本法性 质的文件。由于当时没有条件制定正式的宪法,1949 年 9 月 29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 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国体、政体、经济制度以及文化、教育、民族、外 交等政策,它是一部符合全国人民利益和意志的国家大法,是一部人民民主的建国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及各项基本政策,并且它是由代行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职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因此,不管是从内容上还是从法律效力上看,它 都具有国家宪法的特征,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首部宪法诞生 1954年 9 月 20 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社会主 义类型的宪法。它以根本法的形式记录了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经过长期革 命斗争而取得的胜利成果,确认了千百年来受压迫、受剥削的人民群众成为国家主人的事实。 《宪法》确定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已在中国建立,我国是人民民主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 于人民。宪法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规定中 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确认了国家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 的存在,同时规定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 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规定了其他 各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制度。这一切都为我国后来的民主建设与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宪法的首次修改 1975年 1 月 17 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面修改了我国首部宪法, 通过了 1975 年宪法。 1975 年宪法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把“文化大革命”中的许 多错误理论和做法加以法律化、制度化,使之成为国家生活的最高准则。这部宪法在内容上规 定了大量极“左”的内容,大幅度缩小了公民基本权利、自由的范围。1975 年宪法的条文数量及文字也被锐减,仅 30 条,共 4300 余字,而且法律用语逻辑含混。(摘自《法制宣传手册》) .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1949-2007)和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1949-2007)和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1949-2007)和成就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49-1956),第二个阶段(1956-1966),第三个阶段(1966-1976),第三个阶段(1978-2007)第一个阶段: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开始了新民主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是恢复国民经济,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中国真真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确定了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1953年开始的这会主义改造包括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1956年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真正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由于改造过于激进,粗糙留下了许多问题,但是总体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回复和经济的发展。 这一时期主要取得的成就是,成立了新中国,颁布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并且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顺利的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的过度。 第二阶段: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使国力增强,主要是发展生产力,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指出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而不是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但是在建设中出现了种种“左”的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虽然进行了改正但是不彻底。加上当时气候的干旱不仅没有真正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反而使人民生活更加艰难。但是凭着当时人们的强烈热情还是取得了很大成功。 第三阶段:是十年的大动荡时期,由于毛泽东对于形势的判断失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整整十年国家都处于混乱之中,由于被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被破坏,经济发展也进入一片混乱之中,打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大批优秀的知识分子被迫害,连国家领导人也不例外被打成“左派”。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的损失,但是交通工业和科学技术在这一时期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两年时间里国家建设基本在徘徊中前进。 第四阶段: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国家的一次伟大的转折,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确立了一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并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构想。在思想上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路线以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国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国民经济开始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经济,科学,文化,都走向了春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但是也面临这种种挑战,一直困扰人们的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在这时被解决。这时以江泽民为代表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接过重担将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了21世纪。以与时俱进为先锋号,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的辉煌。2002年中共十六大,建立了以胡锦涛为中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重要指导思想,并创新的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到底。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在航天科学事业,国防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神舟六号神舟七号,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以取得世界领先的水平。

新中国科技发展史

新中国科技发展史 1955年,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汤非凡等,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并对其生物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将争论了半个世纪的沙眼病毒病原学假说予以证实。 * 1959年,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 * 1960年,物理学家王淦昌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反西格玛负超子”,该粒子是带奇异数的荷电重子的反粒子。 *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1965年,中科院生物化学所王应睐领导的研究小组,与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经过6年多的艰苦工作,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 1966年,我国第一颗地对地核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 1970年,我国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1972年,在水稻育种方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袁隆平为首的科技人员育成中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1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1号B”;1973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二号”。 * 1978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吴汝康等,在云南省禄丰县石灰坝,发现了世界第一个腊玛古猿头骨化石。 * 1980年,南京大学冯端院士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聚片多筹的倍频增强效应,使激光倍频增强效应提高数十倍,为功能材料中利用缺陷开创了新的途径。 * 1981年,中科院生物化学所王应睐等,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 1983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I,运算速度每秒1亿次。 * 1985年,北京大学教授王选领导的团队研制成功计算机-激光汉字编排系统和全数字仿真计算机系统。

* 1987年,中国科学院物理所赵忠贤领导的科研小组发现起始转变温度超过100k的超导体。 * 1993年,中科院计算所和曙光公司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全对称的多处理机—曙光一号并行机。曙光1000是我国第一台实际运算速度超过每秒10亿次浮点运算的并行机。 * 1999年,中国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以中国科学院为主的科研人员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测序任务,获得一大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人类重要功能基因。 * 2003年,清华大学核研院研制的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实现72小时满功率发电运行。 * 2003年,军事医学科学院贺福初提出并牵头组织了“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该计划是第一个人类组织/器官的蛋白组计划,我国科学家承担了30%以上的研究任务。 * 2006年,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吴文俊院士领导的课题组,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创立和发展了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方法和用机器求解方程的方法。 * 2006年,南京大学闵乃本院士领导的课题组,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建立了介电材料超晶格的理论体系,将半导体超晶格的概念扩展到介电体。 * 2006年,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分析粲粒子J/ψ衰变到1个光子和3个介子的过程中,北京谱仪国际合作组观测到一个新粒子。该新粒子质量约为1835兆电子伏特,寿命约为10~23秒。 2008年,我国3名航天员首次成功实施空间出舱活动和空间科学实验。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简史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简史 科学技术的定义 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科学技术史既要研究科学技术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发展规律,又要探讨科学技术与整个社会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因此,科学技术史既不是一般的自然科学,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历史学。它是横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科学技术萌芽时期 中国科学技术的萌芽时期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中国是世界早期 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发明弓箭和陶器、出现陶器 农牧业、观察天文、开创医药的地区之一。开始利用蚕丝制作丝绸。 先秦时期 夏商周时期奠定了中国科学技术的雏形。这时中国进入了青铜时代,青 铜器的铸造冶炼技术非常高超,同时也出现了原始的瓷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基本奠定。广泛使用铁器,同时还出现了炼钢技术和铸 铁柔化技术。《夏小正》成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事历书。有大规模的水 利工程,包括都江堰、郑国渠等。创造十进位制。发明筹算,能进行四则运算 以及乘方,开方等较复杂运算,并可以对零、负数和分数作出表示与计算。有学 者认为,筹算促成了印度-阿拉伯数字体系。创造九因歌,为世界上最简便的 乘法表,直到今日还在使用。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之一。测定了比较精确 的回归年长度。中医学理论初步建立。 秦汉时期 中国古代的各个科学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农业上的轮作制已经确立。中

医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面世。《九章算术》确定了中国古代的数学体系。造纸术已被发明并且得到了重大改进。造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长城的建造体现了中国当时建筑技术的发达。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已有牵星导航技术(过洋牵星术)。发明抽水马桶,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抽水马桶的国家。 魏晋南北朝时期 刘徽、祖冲之、张子信等对数学和天文学做出了很大贡献。裴秀提出的制图六体,创造了中国古代地图学的基础理论。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标志着农学的成熟。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丰富了中医学体系。葛洪在炼丹上的研究,对中国原始的化学做出了贡献。马钧在机械制造方面的成就代表了中国古代机械制造的水平。解飞、魏猛变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车磨。 隋唐、两宋时期 宋朝科技隋唐时经济文化发达,使科学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到两宋时,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达到了高峰。 元朝时期 阿拉伯与波斯科学技术传入中国。翻译诸如托勒密的《天文大集》、伊本·优努斯(又译作尤尼)的《哈基姆星表》(又译作《哈基姆历数书》)等天文学著作。中国人在此时开始使用阿拉伯数字。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王恂与郭守敬等完成编制《授时历》。《授时历》以365.2425天为一年,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只有26秒的差距。1303年,朱世杰著成《四元玉鉴》,将“天元术”推广为“四元术”(四元高次联立方程),并提出“消元”的解法。朱世杰

《安全教育》之新中国安全教育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安全教育的发展历程 法规、制度发展概况回顾半个世纪以来的安全教育法规、制度建设的历史,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安全教育法规和安全培训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早在1954年,劳动部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技术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对新工人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入厂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等,班组教育应采取包教包学的方法),在考试合格后才准独立操作。《决定》还对安全教育的内容、形式作出了明确规定,并要求各行各业遵照执行。1956年5月,国务院颁发了“三大规程”,即《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规程要求:对各级管理生产的干部和技术人员,在一定时期内,应进行安全生产、工业卫生科技知识教育和考核,并作为晋职升级的参考依据。 1963年3月30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习称“五项规定”,安全教育就是其中的一项。该规定要求:对电气、起重、锅炉、受压容器、焊接、车辆驾驶、爆破、瓦斯检验等特殊工种的工人,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操作技术训练,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准许他们操作。国务院明确指出,安全生产教育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求企业把安全生产教育作为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制度。 1980年4月17日,国务院在给国家经委、国家劳动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在工业交通企业加强法制教育,严格依法处理职工伤亡事故的报告》的批示中强调:要有计划地组织职工学习国家制定的劳动保护法令、法规、条例、规定、规程和规章制度,教育大家增强法制观念,遵章守纪。 1981年,国家劳动总局制定了《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工作五年规划》,提出在全国建立劳动保护教育中心和劳动保护教育室,有计划地开展劳动保护教育和培训工作。据统计,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各省、自治区、直辖

新中国的法治发展历程(汇编)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新中国的法治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62年,弹指一挥间,但缔造了一段辉煌的法治篇章。 1949年新中国成立,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该纲领提出:“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宣告了国民党旧法统的灭亡。国民党旧法统的废除,宣告了国民政府政权的彻底终结,为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排除了障碍、奠定了基础。为了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我国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法规。1954年,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宪法》诞生,奠定了新中国立国、治国的最根本的法律基础,也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新中国的法治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也历经曲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确立法律的地位和权威。1982年宪法作出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法律的地位和权威通过根本大法的形式得到了确认与保障,并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指导下,我国现行基本法律相继出台。同时,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还制定颁布了涉外经济法律法规。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简谈新中国建立以来科技事业的发展

简谈新中国建立以来科技事业的发展 历史文化学院2013211638 范小菲 历史对民族的生存是有考验的。任何一个能够自立于世界的民族, 都曾经经历了种种严酷的生存考验。无论大河民族、山地民族、岛屿民族、草原民族,只要她能够稳定的占据一定的生存空间并持续发展 一定的时间阶段,她就获得了自立的根基。 新中国的发展也是如此,在种种考验中能够勇敢的胜利就表明了这点。在国际上,新中国的成立,得到苏联、东欧与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国家以及一些民族独立国家的承认、同情和支持,这有利于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不但坚持敌视和拒不承认新中国的立场,还阻挠其他国家承认我国,阻挠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企图在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我国并支持国民党残余势力进行破 坏和捣乱,妄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这是新中国来自外部的主要威胁。说起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她在之后的在各方面突飞猛进的发展,谁也无法不佩服她的伟大,我更觉得她那么神速的发展很神奇。 从一个其他国家都不愿意建立外交关系甚至不承认的国家,在短短时间里就取得了那么大的发展。建国的时候实力相当弱的一个国家,在短短几年里就在各方面取得了世界排名前几的佳绩。 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的中国国内仅有30 多个专门研究机构,全国的科学技术人员不超过 5 万人。中国的科学技术需要在一片“废墟”上重建。1949 年11 月,在原中央研究

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作为新中国的主要政府研究机构,并在随后的几年里陆续成立了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局、国家地质部等科学技术协调与研究机构。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新中国的建立,激发了大批海外学子的殷殷报国心。正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任教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异常兴奋,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在国外的终身教授 职务和优厚的生活待遇,毅然回国。谈到华罗庚教授,很佩服他,不 是因为他的成就,而是因为饱受艰苦的日子里也能对数学那么热情, 初中毕业以后就自学数学,自学成才,也最佩服他的爱国心,当他要回国时没有因为中国能给与他的待遇而犹豫,对美国的留学生还写了公开信,号召大家回国为祖国效力。他并没有因为曾经在中国很艰苦而放弃回国,而是为了祖国的发展放弃了待遇优裕的美国。因为有了他们的爱国心,中国当时的发展才会这样迅速。因为他们不仅是带着自己的知识而工作,我认为他们更是带着使命感在为祖国拼命。 1955年,航空动力学家冯·卡门的学生、时任美国加利福尼亚 理工学院教授的钱学森,历经险阻,回国效力。后来的几十年间,他 为发展中国的国防科技作出了特殊贡献。到1957年,归国的海外学人已经有3000多人,约占新中国成立前在海外留学生和学者的一 半以上。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纷纷回到祖国,大多数人成为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奠基人或开拓者。在中国科学院选定的第一批233名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中,近2/3是这批归国的海外学人。同时,中国政府大力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建立科研机构。在短短的时期里,中

新中国的法治发展历程.

新中国的法治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62年,弹指一挥间,但缔造了一段辉煌的法治篇章。 1949年新中国成立,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该纲领提出:“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宣告了国民党旧法统的灭亡。国民党旧法统的废除,宣告了国民政府政权的彻底终结,为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排除了障碍、奠定了基础。为了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我国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法规。1954年,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宪法》诞生,奠定了新中国立国、治国的最根本的法律基础,也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新中国的法治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也历经曲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确立法律的地位和权威。1982年宪法作出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法律的地位和权威通过根本大法的形式得到了确认与保障,并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指导下,我国现行基本法律相继出台。同时,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还制定颁布了涉外经济法律法规。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又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上升为国家意志,使其具有了法律效力。一批民商、经济、行政、社会领域的法律法规相继制定。这一时期,我国共制定、修改法律190条,行政法规353条,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各个法律部门已经齐全,以宪法为统帅,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从此,我国法治建设进入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主要内容、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奋斗目标的新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把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篇章。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

新中国70周年心得感受_回望中国70年发展历程心得体会【五篇】

新中国70周年心得感受_回望中国70年发展历程心得体会【五篇】 70周年国庆心得感悟【1】 70年弹指一挥间。追溯这70年的发展变化,我能说的、我想说的太多太多。偶然间看到一位记者对一位花甲老人的访谈,让我有了更多的感触。这位与一把大剪刀、一把木尺、一台缝纫机共同走过了一辈子的老人让我重温了这70年的沧桑巨变。 在开国大典上,新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在*城楼亮相,*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着中山装,雄姿英发。于是,这套“毛氏中山装”风靡全国,更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从中,我们感受到了的无穷魅力,也看到了重新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洋溢在身上的无比自信。 还记得周总理的大衣吗?1954年,新中国首次以大国的身份参与讨论国际事务。留给国人最深的记忆莫过于*总理一袭黑衣礼帽,在众多西方媒体注视下昂首走过的身影。*的风度倾倒了各国媒体,也带给世界一个全新的中国形象。 时光匆匆。20世纪80年代,来自法国人的时装展示,让台下的中国人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猛烈冲击。台上衣着的多姿多彩

更是与台下的一片黑外套、蓝外套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国人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最终在服饰上得以释放。惊世骇俗的喇叭裤、怪异的蝙蝠衫迅即风靡了整个中国,而色彩缤纷的时装也你方唱罢我登场。 三十而立,恰逢30岁,中国这片美丽的土地再度风起云涌,百花齐放。我不禁感慨,是改革开放再现了东方文明的精彩! 我又想到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APEC峰会,当来自五湖四海的领导人集体亮相,他们穿着大红色或宝蓝色的中式对襟唐装的画面通过电视瞬间传遍全球,这种东方韵味十足的衣服,使穿惯了现代时装的人们产生了亲切感和新鲜感。 一把大剪刀,一把木尺,一台缝纫机,古稀老人为我们刻录下了70年的变迁和辉煌。沿着历史的长河回望,我依然能看见毛主席的中山装意气风发,周总理的一袭黑色大衣讲述着中国的传奇,我同样能看见绚丽的色彩正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重新绽放,而中国这艘航船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进发! 当典雅的唐装走俏全球,当优雅的旗袍热遍世界,当优美的汉服走遍五湖四海,当中国服装作为一种文化潮流在全世界受到瞩目和尊重,当时尚的定义不再执拗地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我们已真切地看到了一个民族的气质、品位和走向。 70周年国庆心得感悟【2】

新中国科技发展史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当时的中国国内仅有30多个专门研究 机构,全国的科学技术人员不超过5万人。 中国的科学技术需要在一片“废墟”上重 建。 1949年11月,在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 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作为 新中国的主要政府研究机构,并在随后的 几年里陆续成立了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局、国家地质部等科学技术协调与研究机构。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新中国的建立,激发了大批海外学子的殷殷报国心。正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任教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异常兴奋,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在国外的终身教授职务和优厚的生活待遇,毅然回国。 1955年,航空动力学家冯·卡门的学生、时任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的钱学森,历经险阻,回国效力。后来的几十年间,他为发展中国的国防科技作出了特殊贡献。 到1957年,归国的海外学人已经有3000多人,约 占新中国成立前在海外留学生和学者的一半以上。他们 克服重重困难,纷纷回到祖国,大多数人成为新中国科 学技术发展的奠基人或开拓者。在中国科学院选定的第 一批233名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中,近2/3是这批 归国的海外学人。 同时,中国政府大力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建立科研 机构。在短短的时期里,中国初步形成了由中国科学院、 高等院校、国务院各部门研究单位、各地方科研单位、 国防科研单位五路科研大军组成的科技体系。 1956年是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 程碑。次年1月,中国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科 学技术事业开始进入了一个有计划的蓬勃发展的新阶 段。 这一年,中国政府成立了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组 织全国600多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制定出中国第一个 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即《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 术发展远景规划》,拟定了57项重大任务。此规划提出 的主要任务于1962年提前完成,从而奠定了中国的原子 能、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计算技术、航空和火箭 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基础,并促进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 门的诞生和发展。在提前完成《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 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基础上,中国又制定了《1963年至 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简称《十年规划》)。 中国政府在1958年对科技管理机构进行调整合并, 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各 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陆续成立了各级科委,形 成了中国的科学技术管理体系。中国科学技术事业进入 了国家计划下的现代发展时期。 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首次提出要 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简称“四个现 代化”。 在此期间,科技事业得到迅速发展。1959年,地质 学家李四光等人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西方学 者的“中国贫油”说;1960年,物理学家王淦昌等人发现 反西格玛负超子;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 成功;1965年,生物学家们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 岛素。在此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一批学科较齐全、设备 较好的研究所,培养了一支水平较高、力量较强的科研 队伍。到1965年,全国科学研究机构已达到1700多个,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达到12万人。这是中国科学技术事 业继续发展的基础。 不幸的是,从1966年开始,中国经历了长达10年的 “文化大革命”。这场政治运动对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无 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其间,科技管理陷入瘫痪,研究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1840年的鸦片战争,敲开了中国封建上千年来封闭的大门,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华民族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遭受着各国列强的欺辱与蹂躏。在艰难的生存斗争中,中国人民一直在寻找一条脱离苦海的道路。 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中国的先进分子曾经历尽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但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在实践中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壁。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更使人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苦闷和彷徨之中。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以往少数先觉者的救国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是因为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中国国民的性质与行为的堕落,乃是“亡国灭种之病根”。因此,“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此次运动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中国带来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再次,俄国十月革命也给困顿中的中国带来了一丝清凉的气息,为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救国的希望,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也开始走向了政治舞台。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早期,各种思潮在中国的土地上蔓延,在比较了各种主义的发展前景后,中国共产党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在此后与各种思想斗争中,党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带领中国走向强盛的一支中坚力量。深厚的群众基础,为以后的最终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毛泽东同志带领我们建立了新中国,成就了一段辉煌的历史。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站了起来,可是这也并不代表着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一个新的国家的诞生初期,也会有一系列的问题有待解决。刚成立的新中国留给共产党的是一堆烂摊子,我们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恢复,需要我们制定一个长远的发展计划,使我们国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赶上世界。这是一个宏伟而又艰巨的任务,西方的发展会给我们带来些经验,但更多的还需要我们自己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