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电工程自我介绍

机电工程自我介绍

机电工程自我介绍

机电工程自我介绍

我叫xxx,广东省阳江市人士。是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机电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

在这三年的大学生活中我一直都在努力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一直坚持刻苦努力学习,培养起较高的动手能力,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在生活中。在分组实验中培养起了较强的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水平能力,并能够熟练一些软件和硬件的知识。

在生活方面诚实做人,塌实做事是我的人生准则,复合型知识结构使我能胜任社会上的多种工作。

在莘莘学子中,我并非最好,但我拥有不懈奋斗的意志,愈战愈强的精神和塌实肯干的作风,这才是最重要的。

知识是我最大的财富,年轻是我最大的本钱。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勤奋才是真实的内涵,对于实际工作我相信,我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熟悉业务,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做好本职工作。

我将以实力说话,为贵单位鞠躬尽瘁,我坚信我会成为贵单位富有活力的一员,诚望贵公司全面考察我的情况,若能蒙你垂青,我将深感荣幸。并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懈拼搏之劲,不失进取之心,克尽己能,为贵公司创造利益。

1

2017建筑设备试题复习材料

2017建筑设备B复习材料 一、填空 1、本课程介绍的《建筑设备工程》包括,,三部分内容。 2、室外给水工程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取水工程、、输配水工程和。 3、给水水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另一类为。 4、排水系统的制式,一般分为与两种类型。 5、净水工程的常规工艺流程有反应、、过滤、四个组成部分。 6、给排水工程常见管材可分为、和三类。 7、钢管有三种常见形式,分别是、和。 8、便溺器具的冲洗设备可分为两类:和。 9、冷热水管和水龙头并行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水平方向平行安装,热水管应在冷水管;竖直方向平行安装,热水管应在冷水管面向的。 10、存水弯内存有一定深度的水,这个深度称为。可以防止排水管网中所产生的臭气、有害气体或可燃气体通过卫生器具进入室内。 11、室内给水系统由、、室内管道系统、各种配水龙头等用水设备、附件和增压储水设备组成。 12、民用建筑中,初步设计阶段估算室内管网所需压力可按建筑层数,确定自地面算起的最小保证压力:一层米H2O、二层米H2O;三层米H2O;六层米H2O。 13、室外给水管网水压周期性满足室内管网的水量、水压要求时,采用给水方式。 14、室外给水管网水量水压都满足时,采用给水方式。 15、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主要由、、、和所组成。 16、灭火系统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有效的自救灭火设施,也是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自动灭火系统。 17、湿式系统适用于室内温度不低于℃且不高于℃的环境。 18、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由、、水流指示器、管道系统和供水设施所组成。 19、的作用是指示火灾发生的位置。 20、水幕系统主要由、、、、 和组成。 21、水泵选择时,应根据、来选择水泵。 22、室内给水系统按照水平供水干管的敷设位置,可以把室内管道布置分成、 和三种形式。 23、管道的防护主要包括、、。 24、室内排水系统一般由、、、及局部处理设施等组成。 25、屋面雨水排放做外排水系统,有两种常见的形式,分别是和 。 26、污水管道上常见的清通设施有三种,分别是、和。 27、屋面雨水的排除方式按照雨水管道的敷设位置可分为和两种系统。 28、屋面雨水斗作用是,同时要最小限度的掺气。 29、热水系统供水的温度通常是在℃之间。 30、为了保证热水供水系统的供水水温,补偿管路的热量损失,热水系统设置 。 31、建筑内热水供应系统按照热水供水范围的大小,可分为和

建筑节能的技术途径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节能的技术途径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278-25 建筑节能的技术途径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减少能源总需求量 据统计,在发达国家,空调采暖能耗占建筑能耗的65%.中国的采暖空调和照明用能量近期增长速度己明显高于能量生产的增长速度,因此,减少建筑的冷、热及照明能耗是降低建筑能耗总量的重要内容,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实现。 1.1建筑规划与设计 面对全球能源环境问题,不少全新的设计理念应运而生,如微排建筑、低能耗建筑、零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等,它们本质上都要求建筑师从整体综合设计概念出发,坚持与能源分析专家、环境专家、设备师和结构师紧密配合。在建筑规划和设计时,根据大范围的气候条件影响,针对建筑自身所处的具体环境气候特征,重视利用自然环境(如外界气流、雨水、湖泊

和绿化、地形等)创造良好的建筑室内微气候,以尽量减少对建筑设备的依赖。具体措施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合理选择建筑的地址、采取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主要方法为:在建筑周围布置树木、植被、水面、假山、围墙);合理设计建筑形体(包括建筑整体体量和建筑朝向的确定),以改善既有的微气候;合理的建筑形体设计是充分利用建筑室外微环境来改善建筑室内微环境的关键部分,主要通过建筑各部件的结构构造设计和建筑内部空间的合理分隔设计得以实现。同时,可借助相关软件进行优化设计,如运用天正建筑(Ⅱ)中建筑阴影模拟,辅助设计建筑朝向和居住小区的道路、绿化、室外消闲空间及利用CFD软件,如:PHOENICS,Fluent等,分析室内外空气流动是否通畅。 1.2围护结构 建筑围护结构组成部件(屋顶、墙、地基、隔热材料、密封材料、门和窗、遮阳设施)的设计对建筑能耗、环境性能、室内空气质量与用户所处的视觉和

学习建筑设备的体会

课程报告 课程名称建筑设备 院系城乡建设学院 专业工程造价 班级10级2班 学号201020213218 学生姓名韩琴 指导教师王锡琴老师 成绩 2011 年11 月 2 日

★学习建筑设备的体会 刚开始接触这本教材时,就看到这本书是满业满业的文字,心里有说不出的反感情绪,觉得太枯燥。后来,经过王老师有趣的讲解和发现这本书的每个章节的都是有顺序有规则的安排,就觉得学这课程变得有趣和简单好多了。 在王老师尽心的教导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认识到建筑设备是房屋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保证建筑设备与建筑、结构及生产设备等相符协调。建筑设备就是为了给人们营造一个安全合理舒适信息畅通的生活与生产环境,学习这门课程,我们需要的是知道建筑设备工程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常用设备等专业基本知识,掌握一般建筑设备工程施工图的识读方法,以及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和技术所必备的基本理论,了解各种建筑设备的的工作原理各种设备系统的特点和工程简要设计计算的有关知识,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知道的知识太少,还应更加努力的学习知识。 现在,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设备的投资在建筑总共投资中的比重日益增大。建筑设备是现代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置的完善程度和技术水平,已成为衡量社会生产、房屋建筑和物质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导学习才能引发我们自己的共鸣。,使其产生求知的欲望呢?思想政治课的基本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只有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我们的学习才能永葆活力,用我们生活中的鲜活的案例来引出学习内容,既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又激发起我们求知的欲望。因此,培养我们自己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要学会收集典型事例,通过分析案例来导入新的学习内容,这个案例可以是我们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可以是所见所闻的一件事,也可以是一个热点时事。我们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对自己、对社会现象,对国家大事都非常关心,也有着较强的参与意识,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一特点,要求自己做个有心人,让自己有意识、有目标、有选择性的学习知识。同时,我们又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所以,坚持才是胜利。这样,我们才能把《建筑设备》学习好,把自己的学习弄好。 建筑设备的内容很多,教材上大多只是讲述了设计原理、计算公式、设备及配件的主要构造、特点、施工操作的基本要求等等。对于这些内容的具体概念,我觉得我们平时并没有什么感性认识,光学些理论的东西不免由空中阁楼之感,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建筑学专业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相关课外书籍来阅读。由于新规范、新产品、新工艺,层出不穷,新材料的快速发展在建筑设备中引起许多技术改革,新型设备的不断出现使建筑设备工程向着更加节约和高效发展,新能源的利用和电子技术的应用更使建筑设备工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这就要求在授课过程

浅谈建筑节能技术

我国建筑节能起步较晚,建筑能耗要比发达国家高很多。为此,不断地开发新的建筑节能技术,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实现建筑节能的技术途径,在尽量减少建筑内能源总需求量的同时,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的新能源,从而减少使用在建筑领域内易引起环境污染的能源。减少建筑内能源总需求量主要从建筑规划与设计,围护结构,提高终端用户用能效率,捉高总的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着手,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新能源的利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节能对建筑材料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建筑材料在建筑节能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建筑能耗即建筑使用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家用电器等方面的能耗。其中,以建筑采暖和空调能耗为主,占建筑总能耗的50%~70%。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建筑能耗日益增长。1999年我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例已达到20%~25%。而在西方国家,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0%~40%。所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住房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的建筑能耗必将进一步增加。建筑能耗在我国增长空间很大,是我国今后能源消耗的一个主要增长点。1999年,美国的能源消费总量约占全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26%,其中的建筑能耗已经接近于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因为我国的人口是美国人口的4.5倍左右,设想如果我国的人均建筑能耗水平达到目前美国的人均水平,那么我国的建筑能耗将占当前全世界总能耗的40%。这种情况是难以想象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对建筑室内环境舒适程度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建筑节能究竟如何办呢?但建筑节能不能以牺牲人的舒适和健康为代价,否则节能便失去了意义。所谓的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用有限的资源和最小的能源消费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因此,建筑节能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国家节能规划目标、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措施,符合全球发展趋势。其解决途径只有两种:一方面通过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及节能建材等途径降低建筑能耗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提高能耗系统的效率,从而降低终端能源使用量。 l 实现建筑节能的技术途径及动态 经粗略估算,采取周密、有效的建筑技术措施可以降低2/3~3/4的建筑能耗。因此,在建筑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在满足室内环境舒适、卫生、健康的条件下,采取合理有效的建筑节能技术,有利于实现建筑节能和环保共进的目标。日本最近提出“建筑的节能与环境共存设计”的概念便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一般来说,实现建筑节能的技术

建筑设备考试题终极版(含答案)

建筑设备 一、单选选择(每题1分,共10分)【3、6、9、11、21】 1、(C)不是排水系统的清通设备。 A.检查口 B.清扫口 C.地漏 D.检查井 2、建筑低压配电系统常用的配电方式不包括(B)P169 A.放射式 B.环式 C.树干式 D.混合式 4、(B)水泵接合器的安装形式特别适用于北方寒冷地区。P38 A.地上式 B.地下式 C.半地下式 D.墙壁式 5、可用来制作风道的材料很多,一般通风空调系统常用(B)制作风道。P84 A.塑料板 B.薄钢板 C.胶合板 D.纤维板 7、给水铸铁管的主要连接方式是(D)。P5 A.焊接 B.丝接 C.法兰连接 D.承插连接 8、在车行道下,室外给排水管线的覆土厚度不宜小于(B)米。P18 A. 0.5 B. 0.7 C. 1.0 D. 1.2 10、(D)V不是我国现行规定的三个等级的安全电压值。baidu A.12 B.24 C.36 D.50 12、燃气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很多种类,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A)。nous A.甲烷 B.乙烯 C.丙烷 D.丁烯 13、在幼儿园、小学校的教室等公共场所,安装非安全型插座距地面的安装高度不宜小于(A)米。P218 A. 1.8 B. 1.5 C. 0.8 D. 0.3 14、安装室外照明灯时,对墙上灯具允许安装高度可低至(A)米。P215 A. 2.5 B. 3.5 C. 4.5 D. 6.0 15、塑料给水管道与水加热器连接应有不小于(C)米的金属管段过度。P16 A. 1.0 B. 0.8 C. 0.4 D. 0.3 16、当排出污水的温度高于(B)℃时,应该考虑降温措施。P27 A.30 B.40 C.50 D.75 17、钢管的主要连接方式是(C)。P5 A.焊接 B.丝接 C.法兰连接 D.承插连接

地铁列车转向架种类

地铁列车转向架种类 2011-5-7 21:10 提问者:離開不是我的錯|悬赏分:5 |浏览次数:849次 2011-5-8 23:22 最佳答案 要了解城市轨道车辆转向架的,从其特点,结构,工作原理逐一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对转向架的要求与普通铁路相比,有以下特点: 1站间距短,起停频繁,对牵引和制动性能要求很高; 2曲线半径小,对走行部要求高; 3线路坡度大,可达30%o一60%0; 4载重从310人(18.6 t)到432人(26 t),空、重车重量差大; 5行车密度大,最短行车间隔可达1.5—2 rain,自动控制程度高; 6运行环境特殊,安全可靠性要求极高; 7对噪声要求严格; 8需满足城市总体风格和居民的审美要求,车辆造型和色彩要求极富创造性。 对于转向架,其优良的性能和性能稳定性、轻量化、低噪声、高可靠性、易维护和特殊 的运行环境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转向架对车辆的运行性能和安全至关重要,对轨道交通系 统运行的经济性有重大影响。 现在国内除了采用国产转向架,还有引进国外技术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上海地铁l号线、2号线和广州地铁l号线转向架,为欧洲整机进口的产品;另一种是北京复八线地铁用转向架,为引进韩国韩进重工技术而研制生产的产品。杭州地铁采用的是德国西门子公司所研发的车辆,故重点介绍欧洲系列产品。 SF一30型转向架 SF一30转向架是西门子公司开发的、采用独立旋转车轮式的动力转向架,应用于100%低地板轻轨车辆Combino.车辆的车厢为纵向全贯通式。没有过渡台阶。实现了100%的低地板。车辆地板距轨面高度仅为320 mm,方便了乘客卜下车。到目前为至,两门子已经成功开发出了SF—40、SF一50等型转向架,并广泛应用于欧洲各国的城市轻轨(LRV)低地板车辆上。sF一30型转向架的车

地铁列车转向架种类

《地铁列车转向架种类》 据我了解地铁列车转向架种类按车轴的数目和类型分为一下几种: 1.二轴、三轴和多轴转向架 2.轴数的多少是由车辆总重、轴重确定的 3.铁路车辆轴重分为B、C、D、E四种 4.最大允许轴重受到线路和桥梁标准的限制 在列车类型里分为两种: 1.dk20 2.dkz4 我来分别介绍一下这两种类型 DK20型地铁车辆 DK20鼓形地铁电动客车为全动车六辆编组。编组形式为MC+M+M+M+M+MC。 该车采用星轮电空传动变阻控制,起动20级,制动18级。采用熔断器与高速断路器组成主保护系统,并设有过流,过压,差动,接地等保护。 三轨受电网压DC750V,电机功率86KW,每辆车功率344KW,全组为2064KW。 转向架一系悬挂采用水平放置钢弹簧,橡胶节点式轴箱定位。中央悬挂装置为自由膜式空气弹簧;根据用户要求构架可以是焊接结构,或铸钢结构;单侧无石棉合成闸瓦制动装置;联轴节型式为球面齿式联轴节。构造速度80km/h,平稳性指标W<=2.75。 制动系列采用模疑式电空制动机,电子防滑器。可实现人工或A TC两种控制,空气制动可与电制动协调配合,制动管采用不锈钢管,球形塞门及符合国际标准的各种气动原件。采用3W 0.89/9型活塞式空压机。 车体采用低合金耐侯钢,无中梁波纹地板,无压筋圆弧形宽体焊接筒体结构。其运量可增加20%-30%。车内墙顶板材质为整体预制玻璃钢。地板为聚氨酯系列的陶砂塑胶结构。 车体每侧设有开度为1300mm的四对与车体相配合的弧形内藏式风动对开拉门。具有联动的风动锁闭,故障隔离,紧急开关等安全装置及再开闭功能。门开闭可由司机或车长集中操纵。车内有供乘务人员通过的折页门。车门均为铝合金蜂窝结构。 车窗为铝型材组合式车窗,分为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活动式上半截可向内翻约30度角。 客室内设有纵向排列的玻璃钢座椅,保证站立旅客安全的扶手杆,吊环及立柱。扶手杆,吊环及立柱均为不锈钢复合管。 客室设有日光灯,照度不低于200Lx。 客室通风采用轴流式强迫风机,自然排风。 司机室设有列车语言合成器的列车自动广播及车内电话系统,可自动或人工报站及插播广告和司机车长互相通话的功能。车组设有A TP列车自动防护装置及无线电话设施。原版DKZ4 96年10月8日北京市地下铁道总公司通过代理商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买方)、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卖方)与长春客车厂签订了“北京地铁建设项目174辆地铁车辆供货合同。”1997年完成了设计,1998年开始投产并完成1列6辆样车的试制,试运行后修改设计再投入批量生产。其中60辆转包给北京地铁车辆厂生产(实际生产72辆)。1998年11月16日,第一组(6辆)VVVF调频调压电动客车(编号B401,现在的S401)从长客厂运抵北京。1999年2月8日,第一组VVVF新车载客投入试运营。至2000年,共有31组(186

建筑设备读书笔记

建筑设备读书笔记 【篇一:建筑设备课程学习心得】 通过一学期的建筑设备课程学习,使我在学习房屋建筑工程相关知 识后了解到,原来要建成一套完整的房子,不是简单地将混泥土, 钢筋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完成的,它还需要结合建筑设备工程里面的 各项工程才能系统的完成一套房子。 从本书的知识,让我学习的内容包括:建筑给排水、建筑采暖、通 风与空气调节、建筑供配电及照明、防雷及安全用电、建筑弱电及 智能化等内容,主要介绍了建筑给水排水、热水、消防、供暖、通风、空调、供配电、照明、防雷与接地等系统的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简要计算方法、常用材料设备等基础知识,书中还介绍了建筑 结排水、采暖空调、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图的组成、表示方法、识图 技巧及相关的规范,并在各章节讲述了建筑设备工程和土建工程的 关系和设计、施工相配合等相关的内容。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提出 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建筑设备工程的重要性在建筑投资的比列中变 得越来越大,因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与民用的建筑是由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通讯等相关的工程所构成,建筑设备这一门 课程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设备的完善程度与技术水平,是已经衡量社会生产、房屋建筑和物质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 “建筑设备”会给人们营造一个安全合理舒适、信息畅通的生活与生 产环境的一门学科,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学习他,也 让我了解到建筑设备技术的发展也会促进建筑整个行业的发展,新 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建筑的发展也促进了建筑设备的发展,建 筑设备的建设,在建筑总投资中,占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因此,建筑设备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更影响到建筑物的经 济性! 在每一节课程的教学中,我做到了上课听老师授课以及自己的独立 思考,通过课内课外的吸收,是我掌握了建筑设备的主要任务:她 是使从事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工作的人员具有建筑设备工程的系统 组成,工程原理,常用设备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一般的建筑设备 施工图的识图的方法,以及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和技术设备的基础理论,了解各种建筑设备的工作原理,各种设备系统的特点、工程简 要设计计算的有关知识,用以解决建筑施工、管理、监理工作和建

某地铁项目通信施工技术总结

某地铁项目通信系统施工技术总结 某地铁二号线项目综合通信设计施 工总承包 一、工程概况 某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HW至FZ段)作为某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东西向骨干线,先后途经XZ共建区、XX市Y区、L区、B区、J区、D区,线路全长25.360km。 某地铁二号线HW 至FZ段设19个车站和XZ车辆段、BH停车场各1座。19座正线车站为:HW、SQ、ZH、ZY、HC、KY、LD、YX、SJ、BD、WL、CY、KF、TH、WS、CL、CH、BP、FZ。二号线工程与既有及将要建设的地铁线路有6个换乘节点,分别为ZH站与5号线换乘、BD站与2号线换乘、WL站与4号线换乘、TH站与3号线换乘、FZ站与6号线换乘、CH站与8号线换乘。 某地铁二号线已于2010年X月Q日开通试运营。 1、通信工程: 通信系统是某地铁二号线运营指挥、企业管理、服务乘客和传递各种信息的网络平台,它是一个可靠、易扩充、组网灵活、并能传递语言、文字、数据、图像等各种信息的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通信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应保证列车安全高效运营、为乘客提供高质量的出行服务;异常情况下能迅速转变为供防灾救援和事故处理的指挥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由专用通信、民用通信、公安通信三个部分组成。 专用通信系统主要由传输系统(包括光缆线路)、公务电话、专用电话、无线通信、视频监视系统、广播、时钟、通信电源和集中告警等系统组成。 民用通信系统是将公众移动通信引入地铁线路内的系统。本工程主要负责公众移动通信在地铁内的覆盖,并为相关移动通信运营商进场施工调试提供协助。由传输系统(含光缆线路)、移动电话引入系统、UPS电源和集中告警等系统组成。 公安通信系统包括公安传输系统(含光缆线路)、公安无线通信、公安视频监控、公安计算机网络、公安电话系统、公安通信电源和公安视频会议等系统。按照二号线地铁公安分局中心、派出所、警务站三级管理体系构成,并通过地铁公安分局中心设备与市公安局互联互通。 2、综合监控工程:

地铁通信系统简介

地铁通信系统简介 地铁通信系统简介 目前地铁专用通信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子系统: 传输系统、公务电话系统、专用电话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乘客信息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时钟系统、集中网络管理系统、地铁信息管理系统、电源及接地系统、通信光缆/电缆及其他等。 1、传输系统 地铁传输系统能迅速、准确、可靠地传送地铁运营管理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该系统采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实用、便于维护的光纤数字传输设备组网,构成具有承载语音、数据及图像的多业务传输平台,并具有自愈环保护功能。 目前地铁传输系统普遍采用MSTP设备,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数据传输要求高带宽、低时延,通道保护智能化高,会采用更先进的OTN传输设备。 目前传输系统所承载的语音、数据及图像信息的业务主要有: (1)公务电话系统 (2)专用电话系统 (3)无线通信系统 (4)广播系统 (5)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6)时钟系统 (7)UPS电源系统 (8)信号电源及微机监测 (9)自动售检票系统(AFC) (10)安防系统 (11)门禁系统 (12)屏蔽门系统(PSD) (13)其它运营管理信息 传输系统的光纤环路具有双环路功能。当主用环路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切换到备用环路上,保证系统不中断,切换时不影响正常使用。当主、备用光纤环路的线路在某一点同时出现故障时,两端的网络设备自动形成一条链状的网络。当某个网络节点设备出现故障时,除受故障影响的节点设备外,其它网络节点设备能保持正常工作。

地铁通信系统简介 2 / 31

地铁通信系统简介 2、公务电话系统 公务电话主要为运营、管理和维护部门之间的公务通信以及与公用电话网用户的通信联络,向地铁用户提供话音、非话及各种新业务。 公务电话系统按车辆段、车站两级结构进行组网,由设置在车辆段和车站的数字程控交换机、电话机及各种终端、配线架等辅助设备构成。 两相邻车站交换机通过实回线模拟中继相连,一旦车辆段交换机、传输设备及光线路发生故障,车站内部通信仍能保证,站间行车电话、轨旁电话等仍能畅通,不影响列车运营。

计算机技术在地铁通信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地铁通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8-07T09:17:41.9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作者:王锐[导读]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计算机工程的发展也突飞猛进。 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计算机工程的发展也突飞猛进。目前计算机技术在地铁通信系统中应用比较成熟的领域,主要有传输系统、公务电话系统、专用电话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乘客信息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时钟系统、集中网络管理系统、地铁信息管理系统、电源及接地系统、通信光缆等方面。而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以及智慧数据处理分析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新的技术在嵌入计算机技术后,在地铁通信系统中,能够实现更加丰富、更加智能和更加便利快捷的应用效果,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传统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地铁通信;应用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地铁已经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并且相关部门逐渐加大投入力度,以此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在地铁通信系统的运营中,由于技术缺乏成熟性,导致其依然无法满足实际发展需求,因此,在地铁通信传输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通过建立组网模式,完善监控系统具有重要的价值。 1地铁通信传输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地铁通信系统是由诸多子系统构成,其主要包括网络传输、无线通信、公务电话、专用调度、时钟、乘客、广播、电源以及电视监控系统。由于系统的构成相对较多,并且属于相对独立和关联的系统,所以地铁通信系统功能较多,可见,地铁通信传输系统具有重要的功能,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地铁通信系统建设中,由于技术不成熟,导致其依然存在较大的缺陷,因此,探究地铁通信传输系统的监控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2比较成熟的应用方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地铁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已经有很多方面日渐成熟,形成了稳定可靠的应用模式,具体如下: 2.1软交换技术 目前,在地铁通信系统中,软交换技术已经相对比较成熟。通过应用软交换技术,地铁通信系统中的数据网和语音网,能够实现融合。软交换技术的智能化水平更高,并且这种技术使用的管理方式更加集中,在地铁通信系统管理过程中,能够实现快速连接。这对于提高通信系统的数据整合能力,和管理运行效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2程控地铁信息管理系统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公务电话技术,通过采用程控交换机、小容量交换机或远端模块等设备组成程控交换网络,在地铁通信系统中应用,为工程的运营、管理、维修等部门的工作人员提供通信联络服务;同时能与公用电话网连接,实现轨道交通用户与公网用户间的通信,从而为乘客提供更加及时、高效的通信服务,让乘客获得良好的乘车体验。 2.3PIS系统 PIS系统的核心基础是计算机技术,该系统在地铁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借助和整合多媒体网络技术,通过地铁车载显示终端,向乘客提供相关信息播送服务的系统。现代很多城市的地铁中,PIS系统都能够显示列车时刻表、乘客须知等文字性信息内容,同时,还可以插入新闻、广告、股市信息、体育赛事直播等动态更新信息。PIS系统在地铁通信系统中应用,提高乘客乘坐地铁的体验感,让乘客能够能够通过车载显示器,随时关注关心的新闻热点事件。另外,该系统还可以与车辆的监控系统进行相互结合,在车辆控制中心处,可以清楚观察到车辆内部实时动态,对于保障地铁的安全运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2.4车地无线系统LTE技术的应用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PIS系统和承载CBTC基本上由WLAN技术承载。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是从技术和产品链成熟度考虑,使得无线局域网进行PIS系统和CBTC的设计与测试。由无线技术特点分析可知,WLAN技术虽然在带宽上可满足需求,但是在列车快速移动的前提下,系统需要很大的控制信息开销以克服因快速移动带来的频移、摔落等,有效带宽较低,系统容易受到外来侵入,致使其空间波传输距离变短,安全性降低,一旦一些其他因素,对系统产生干扰,可能会造成较大范围的故障。而WIMAX技术在高速移动的情况下克服了WLAN技术的弱点,其空间波传输距离较远,可以降低设备的投入,系统安全性能较高。 3不断创新的应用 现代计算机通信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基于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很多新技术、新应用更是不断涌现,在地铁通信系统中也不断创新应用方式,这也是未来需要我们重点研究和关注的。 3.1NFC 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技术,使用者可以在彼此靠近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交换。2017年,北京地铁将刷手机乘车服务扩展至全线路,市民只要开通"手机一卡通",就可享受一部手机畅行北京地铁。NFC在地铁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最大的优点就是刷卡采用脱机离线交易模式,不依赖网络环境。在当前移动支付快速发展与应用的情况下,地铁通信系统快速反应,及时应用最先进的近场通信技术,不仅提高了乘客的乘坐效率,还满足了大量年轻手机用户移动支付的习惯。 3.2列车自主运行系统 2017年9月,青岛地铁集团牵头研发的《列车自主运行系统》技术整体方案顺利通过专家评审,青岛地铁6号线开通时将采用无人驾驶有人值守技术,这将是系统首次应用于轨道交通线路上。列车自主运行系统,其关键特点在于采用了先进的无人驾驶技术。无人驾驶技术成功运用,使得国内列车自主运行系统的研究水平有了新的突破。无论是在安全性还是在经济性方面,基于无人驾驶技术的列车自主运行系统,比传统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都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并且,更加智能化,运行效率也更高。国内目前研发的这种列车自主运行系统,实现了从传统轨道交通信号控制,到车辆自主运行的跨越式转变。同时,又融合了现代智能化网络技术、云存储技术、大数据等技术,大大提高了国内轨道交通控制运行技术的科技水平。列车通信采用车-车架构,使发车间隔比传统CBTC控制明显缩短,轨旁设备配置减少、各系统的高度融合,大大提高运营效率,节约了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

地铁通信技术介绍

地铁通信技术介绍

地铁通信技术介绍 地铁作为目前最能够缓解城市交通堵塞的交通工具,以其舒适、承载人数多、低能耗、安全以及快捷等优点深得城市市民的喜爱,为了能够保证地铁行驶的列车能够更加的可靠、安全以及高密度的运行,整个地铁系统必须配备专用的、独立的以及完整的通信系统,通过这专用的通信系统作为地铁系统枢纽,将组成整个地铁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有机的组成一个整体。 1 地铁通信技术简介 地铁通信系统的建设离不开技术领先的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传输系统、程控交换系统、无线系统、广播系统、时钟系统以及UPS等,它们在地铁运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传输系统技术 传输系统是通信系统最重要的子系统,是连接行车调度指挥中心和车站、车站和车站之间信息传输的主要手段,是组建轨道交通通信网的基

础和骨干,支持当前业界SDH、MSTP、RPR 等先进技术。作为通信系统主体的传输系统必须具备传输各种信息的能力,这些信息包括普通话音、宽带广播、数据及图像信息等。轨道交通对传输网络系统承载的业务除了通信本身子系统 所需的TDM/IP等各种信息外,还承载着较多的其他业务,包括为其他通信系统和列车自动监控(ATS)、综合监控(ISCS)、自动售检票(AFC)、旅客信息(PIS)、防灾报警(FAS)等系统提供可靠的、冗余的、可重构的、灵活的信息传输及交换信道。目前,通信传输系统采用MSTP传输方式。 MSTP传输网络的构成是以地铁线路控制 中心为切点,将各站组成两个相切的双向环状光纤传输网。在每站(含车辆段和停车场)设MS TP传输节点,采用光纤将各站的MSTP传输节点隔站(含车辆段和停车场)连接起来,从而构成两个环。对于各站和车辆段的话音及低速数据业务将采用PCM或接入网设备解决。针对目前

建筑设备复习资料

第一章 供暖工程 供暖系统的组成 供暖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热源、供暖管道和散热设备。 第一节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 1.1 集中供暖的一般公共建筑的热水系统常用形式 1.1.1上供下回单管串联系统 系统形式如图1-1所示。 上供下回单管串联系统主要特点如下: 1、上下房间散热器由一根立管串联供暖, 管径较粗不变径。 2、由供回水温差(容重差)和系统高差引起的重力水头(自然循环压力),与水 泵压力的作用方向一致,水泵比较节能。 3、因为立管是串联系统,每根立管的各层散热器在一个支环路上,自然循环压 力对每层是一样的,不存在竖向失调问题。 4、热水从上至下通过散热器产生温降,下层散热器平均水温较低,所以需要的 散热器较多。 5、最高层供水干管最高点需集中设自动放空气设施(跑风),可自动排除系统空 气。 6、由于是串联系统,每层散热器的调节和温度控制比较困难,一般设闭合管和三 通调节阀,见图1-2。

上给下回单管串联系统适用于5—12层的一般建筑。 1.1.2下供下回式双管并联系统 系统形式如图1-3。 下供下回式双管并联供暖系统的主要特点如下: 1、 每层为并联支路,立管为2根, 且每层需变径。 2、 每层每组散热器可单独调节。 3、 各层散热器平均水温相同,房间外围护结构相同时,需要的散热器片数相 同。 4、 最上层散热器需设手动跑风。每层由于高度不同,自然循环压力上层较大、 ΔP=(1/2-2/3)H(γh -γg ) 式中: H ——散热器至热源(锅炉)的高差 γh ——回水(约70℃)容重 γg ——供水(约95℃)容重 5、 上层水流经的管道路程较长、阻力较大,底层反之,可以抵消一部分重力 图1-3 下供下回式双管并联供暖系统 图1-2 单管串联系统闭合管和三通调节阀

轨道交通地铁通信系统设计技术要求规范---

通信 通信系统是轨道交通运营指挥、运营管理、公共安全治理、服务乘客的网络平台,它是轨道交通正常运转的神经系统,为列车运行的快捷、安全、准点提供了基本通信保障。通信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应保证列车安全高效运营、为乘客出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证;在异常情况下能迅速转变为供防灾救援和事故处理的指挥通信系统。 主要设计规范及标准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 《铁路通信设计规范》(TB10006-99)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198-94)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5137-2005)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YD5007-2003) 《数字同步网工程设计暂行规范》(YD/T5089-2000) 哈尔滨市有关地方法规、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相关标准 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相关标准 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有关协议 国际电信联盟ITU-T、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的有关建议 欧洲邮政及电信联盟CEPC最新文件及其附件 电子工业协会(EIA)的有关标准 一般要求 1.通信系统是指挥列车运行,进行运营管理、公务联络、提高乘

客服务水平和传递各种信息的重要手段,应能传递语音、文字、数据、图像等,并具有网络监控、管理功能。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可靠、易扩充、组网灵活、各种信息的综合数字通信网。 2.当出现紧急情况时,本系统应能迅速及时地为防灾救援和事故的指挥提供通信联络。 3.通信设备的选型,应在满足系统功能的基础上优先选择国产设备,对于国内尚不能满足功能的设备,应进行充分比选后选择引进。 4.设计范围 哈尔滨轨道交通1号线四期工程线路全长,全部为地下线,全线设2座车站,控制中心利用清滨公园控制中心(已建成)。 通信系统设计范围为上述工点及线路所有通信线缆、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系统由专用通信系统、公用通信系统、公安通信系统三部分组成。 专用通信系统由传输系统、公务电话系统、专用电话系统、无线通信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广播系统、乘客信息系统、时钟系统、办公数据网络及综合布线系统、集中告警系统、电源系统组成。 公安通信系统由公安无线系统、消防无线系统、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公安专网系统组成。 公用通信系统由传输系统、公用无线引入系统、电源系统及集中监测告警系统组成。 基本技术要求 1.本系统及设备应是技术先进、价格合理、安全可靠、组网灵活,并代表当前通信发展要求的成熟技术。 2.通信系统主要设备和模块应具有自检功能,并采取必要的冗余,避免单点故障引起全网故障。 3.本系统中各子系统发生故障时,应具有降级使用功能和对重要通道的备用手段,以保证系统基本功能。 4.通信系统主要设备应采用模块化结构,易于扩展和平滑升级。

最新建筑设备课程学习心得资料

通过一学期的建筑设备课程学习,使我在学习房屋建筑工程相关知识后了解到,原来要建成一套完整的房子,不是简单地将混泥土,钢筋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完成的,它还需要结合建筑设备工程里面的各项工程才能系统的完成一套房子。 从本书的知识,让我学习的内容包括:建筑给排水、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建筑供配电及照明、防雷及安全用电、建筑弱电及智能化等内容,主要介绍了建筑给水排水、热水、消防、供暖、通风、空调、供配电、照明、防雷与接地等系统的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简要计算方法、常用材料设备等基础知识,书中还介绍了建筑结排水、采暖空调、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图的组成、表示方法、识图技巧及相关的规范,并在各章节讲述了建筑设备工程和土建工程的关系和设计、施工相配合等相关的内容。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建筑设备工程的重要性在建筑投资的比列中变得越来越大,因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与民用的建筑是由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通讯等相关的工程所构成,建筑设备这一门课程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设备的完善程度与技术水平,是已经衡量社会生产、房屋建筑和物质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 “建筑设备”会给人们营造一个安全合理舒适、信息畅通的生活与生产环境的一门学科,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学习他,也让我了解到建筑设备技术的发展也会促进建筑整个行业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建筑的发展也促进了建筑设备的发展,建筑设备的建设,在建筑总投资中,占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因此,建筑设备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更影响到建筑物的经济性! 在每一节课程的教学中,我做到了上课听老师授课以及自己的独立思考,通过课内课外的吸收,是我掌握了建筑设备的主要任务:她是使从事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工作的人员具有建筑设备工程的系统组成,工程原理,常用设备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一般的建筑设备施工图的识图的方法,以及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和技术设备的基础理论,了解各种建筑设备的工作原理,各种设备系统的特点、工程简要设计计算的有关知识,用以解决建筑施工、管理、监理工作和建筑设备专业相结合时所出现的问题。这要求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之间要做到精密结合,协调一致。在相互配合中做到即使自己本专业设计、施工合理,又能为其他专业提供便利,避免施工中出现问题。列如建筑、土建专业需要与水暖电各专业相配合,应考虑设备用房平面、高度上的要求;在土建基础中需要预留孔洞,供各种设备的吊架、预埋件的设置。一种完美的建筑只有在各专业各工种都发挥各自的功能,精密结合,协调一致,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建筑的使用功能。 建筑设备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设计的知识面广,在建筑、装饰、电气工程再设计中相互协调功能,其次是建筑施工,装饰施工、电气施工和监理施工的现场管理提供各种配合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最后是是用于工程造价安装预算的专业知识。 (1)建筑给水工程,本章学习了它的基本概念,它的分类和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加少了它的主要管道材料和设备,布置方法,也学习了消防系统的工作原理。 建筑积给水系统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供用水系统四类,它的组成包括:映入管、水表节点,管道系统、给水附件、升压和注水设备、用水设备等,建筑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其中直接给水供水方式为:室外管网与室内管网直接相连。利用室外网水压给室内积水系统供水。其二,设水箱的给水方式为室内外管道直接相连,屋顶设置水箱,室外管网压力充足时由室外管网直接向室内管网供水,当水压不够时,由水箱向室内供水。其三是设水池、水汞和水箱的给水方式,为多种设备同时设置的方式,满足各方面欠缺或需求高的用户。建筑给水管材、管件以及附件,其一金属管,它分为无缝钢管、焊接钢管、踌铁管,其二为复合塑料管,包括钢塑复合管、素服钢管等,其三为塑料管。建筑给水系统的升压与储水设备,分为水汞、水箱、储水池。储水池是建筑给水常用调节和贮存水

建筑节能技术利用简述

关于建筑节能,我从建筑学角度对节能做了8个方面的概括: (1)外维护结构系统 (2)太阳辐射的控制和改善 (3)自然通风与采光的利用 (4)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5)高舒适度、低能耗的室内环境控制 (6)降低噪声的技术和构造系统 (7)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8)提供高舒适度的机器技术系统 而对于技能技术,我也从资料查到相关的18大技术系统 (1)高效保温隔热外墙体系 (2)热桥阻断构造技术 (3)高效保温隔热屋面技术与构造设备 (4)高效门窗系统与构造技术 (5)高性能保温隔热玻璃技术与选用 (6)高性能射阳技术系统 (7)建筑辐射采暖制冷系统 (8)置换式全新风系统 (9)住宅主动通风与“房屋呼吸”技术系统 (10)能量活性建筑基础与地源热泵系统 (11)高效太阳能利用系统 (12)PCM相位变化蓄热材料技术体系的应用 (13)卫生间后排水成套系统 (14)歌声降噪、外墙及浮筑楼板技术 (15)提高住宅光环境舒适性的技术系统 (16)绿色屋面技术系统 (17)中水循环及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18)智能楼宇自控系统 在全球范围内,生态节能有两大发展趋势,1是调动一切技术构造手段,达到低能耗、减少污染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2是在深入研究室内热工环境(光、声、热、气流等)和人体工程学的基础上(人体对环境胜利、心理的反应),创造健康舒适而高效的居住环境。 所以觉得做好建筑节能就要做好下面几个方面: ⒈建立健全建筑节能政策法规体系。代国务院起草“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决定”,建立以经济激励政策为主体的建筑节能政策体系;积极推动供热体制改革工作;建立以《国务院建筑节能管理条例》为主体的建筑节能法规体系;加快建筑节能设计、竣工验收标准的编制工作。 ⒉建立有效的建筑节能行政监管体系和运转高效的工作体系。加强对民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施工过程中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的市场监管;建立能源护照制度,将新建建筑的设计、施工、竣工过程中的节能标准执行情况在护照中备案。 ⒊完善建筑节能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建筑节能重点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重点发展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成套技术,高效率的供热采暖和制冷系统;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使用技术;太阳能和建筑一体化的应用技术;可再生能源的供热制冷技术;开发建筑热工性能检测技术和建筑用能计算分析软件,建立建筑能耗统计体系。 ⒋建立渠道畅通,重点突出的国际合作体系。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加强能力建设,不断

建筑设备

“建筑设备”是为了给人们营造一个安全、合理、舒适、信息通畅的生活与生产环境而开设的一门建筑类专业课程。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学习建筑设备是必须的。建筑设备这门课程能使我们具有建筑设备工程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常用设备等专业基本知识,掌握一般建筑设备工程施工图的识读方法,以及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和技术所必备的理论和工程简要设计计算的有关知识,为我们以后工作提供了很必要的知识。我们很感谢王老师,在您的讲解下,我们了解了给水排水消防供暖通风空调供电照明等系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面,就让我来说说我学到的知识吧! 给水系统 建筑给水系统的任务就是合理地将室外给水管网或建筑小区给水管网的水输送到建筑物内部的各种用水龙头,生产装置和消防设备等用水点,并满足各用水点对水质、水量、水压的要求。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主要有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它主要由引入管、水表节点(水表节点、水表、阀门、泄水装置、旁通管)、管道系统、给水附件、升压和贮水设备、用水设备等组成。 我们将水运入建筑内部时需要一定的压力,该压力要能将所需的能量输送到建筑物内最不利点的配水龙头或用水设备处,并保证有足够的流出水头,下面是它的计算公式: H=H1+H2+H3+H4 H——室内给水系统所需的总水压,Kpa或m H2O H1——引入管起点到管网最不利配水点位置高度所要求的静水压,Kpa或m H2O H2——计算管道的水头损失,Kpa或m H2O H3——水流通过水表的水头损失,Kpa或m H2O H4——计算管路最高最远配水点的流出水头,Kpa或m H2O 建筑供水系统的给水方式有直接给水方式、设水箱的给水方式、设水池、水泵和水箱的给水方式、水泵给水方式、气压给水方式、分区给水方式等。它们各自有各自的优缺点,在不同用途的建筑物中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 刚刚我谈了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现在就谈谈建筑给水系统的器件吧! 金属管主要有无缝管、焊接钢管、铸铁管。无缝钢管有冷和热之分,管径超过75mm 用热轧管,管径小于75mm用冷拔管;焊接钢管有螺纹连接、焊接、法兰连接等三种连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