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2例原发性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分析

52例原发性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分析

52例原发性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分析
52例原发性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分析

恶性黑色素瘤

恶性黑色素瘤 一、 流行病学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来源于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该病起病隐袭、高度恶性、预后很差,临床上也比较少见,约占皮肤恶性肿瘤的1%左右。恶性黑色素瘤可见于任何年龄,较多见于中年和老年,女性稍多于男性。该病多发生于白色人种,尤其是有日晒史的人群,美国的年发病率约为10-15/10万,澳大利亚的昆士兰邦的年发病率高达16/10万,而我国的发病率较低,约为0.4-0.5/10万。但是近年来,不论国内或国外,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均在不断上升。同样,死亡率也在不断增加,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恶性黑色素瘤死亡率最高(5-6/10万),中国和日本较低(约0.2/10万)。 二、 临床表现 (一)发生部位 恶性黑色素瘤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于女性的四肢和男性的躯干,多发生于皮肤和邻近皮肤的粘膜,故而也常称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亦可见于眼球的色素膜、脑膜的脉络膜丛、以及消化道粘膜等皮肤以外的部位。皮肤黑色素瘤起源于与黑色素细胞有关的皮损,起初通常为棕色或蓝黑色小点,呈浸润性生长,生长迅速,质韧无毛,大小不等,迅速破溃,沿淋巴管可见细线状色素沉着,围绕原发灶可出现多发的隆起型卫星结节。 (二)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分型: 1.表浅播散型黑色素瘤(SSM):占所有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70%,早期为扁平状,至垂直生长期时皮损进一步增大,周边呈锯齿状。 2.结节型黑色素瘤(NM):占所有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15-30%,侵袭性较强,颜色较深,多为蓝黑色,类似血泡或血管瘤,也有红色、灰色、紫色,甚至无色。 3.雀斑型黑色素瘤(LMM):较少见,约占所有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4-10%,几乎均局限于头颈部,多为棕黄色皮损,周边纤细迂曲,呈锯齿状,较少出现转移。 4.肢端雀斑型黑色素瘤(ALM):仅占所有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2-8%,病变特征性出现于手掌、足底或甲床下,呈棕黄色或褐色,可突然出现颜色改变。多发生于老年人,发病较快,侵袭性强,容易出现转移。除了皮肤以外,约有10%的恶性黑色素瘤发生于皮肤以外的部位,其中常见的部位包括眼球的色素膜、脑膜的脉络膜丛、以及消化道粘膜等。其中色素膜黑色素瘤是眼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发生的部位可以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黑色素瘤,一般生长缓慢、恶性程度较低、预后优于皮肤黑色素瘤。消化道粘膜黑色素瘤发生率不高,主要发生于肛门区,临床无特异性症状,淋巴结常受累,预后较差,还可发生于口腔粘膜或食管粘膜。淋巴结是恶性黑色素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主要表现为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常见的部位包括皮肤及软组织、肺、肝脏等。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皮肤黑色素瘤可发生于皮肤的任何部位,多见于白皙或光亮的皮肤,尤其有日光暴露史的人群。与含色素的皮损密切相关,当皮损出现以下变化时,常提示早期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可能:①颜色改变,尤其以蓝黑色、灰色、棕色和杂色最为重要;②表面不规则隆起、粗糙、脱屑和渗液等;③周边参差不齐,呈锯齿状;④皮损迅速增大、持续瘙痒、结痂或出现卫星

恶性黑色素瘤治疗(基因突变靶向治疗)

Inhibition of Mutated, Activated BRAF in Metastatic Melanoma Keith T. Flaherty, M.D., Igor Puzanov, M.D., Kevin B. Kim, M.D., Antoni Ribas, M.D., Grant A. McArthur, M.B., B.S., Ph.D., Jeffrey A. Sos man, M.D., Peter J. O'Dw yer, M.D., Richard J. Lee, M.D., Ph.D., Joseph F. Grippo, Ph.D., Keith Nolop, M.D., and Paul B. Chapman, M.D. BACKGROU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somatic mutations in the gene encoding the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 B-RAF (BRAF) in the majority of melanomas offers an opportunity to test oncogene-targeted therapy for this disease. Metastatic melanoma is an aggressive disease for which there are few effective therapies. The two therapies approved by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high-dose interleukin-2 and dacarbazine, are each associated with response rates of only 10 to 20% and a small percentage of complete responses; neither is thought to improve overall survival.1,2 In randomized trials, the median survival among patients treated with dacarbazine was less than 8 months.3,4 A search for mutations in a component of the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MAP) kinase pathway in a large panel of common cancers revealed that 40 to 60% of melanomas, and 7 to 8% of all cancers, carry an activating mutation in the gene encoding the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 B-RAF (BRAF). 5-15 Ninety percent of reported BRAF mutations result in a substitution of glutamic acid for valine at amino acid 600 (the V600E mutation). This BRAF mutation constitutively activates BRAF and downstream signal transduction in the MAP kinase pathway. BRAF mutations are also found in 40 to 70% of papillary or 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s6-8,16-18 and in a small percentage of several other types of tumor. PLX4032 (Plexxikon; RG7204, Roche Pharmaceuticals) is a potent inhibitor of BRAF with the V600E mutation. Preclinical studies showed that PLX4032 and its analogue PLX4720 inhibit the kinase activity of BRAF with the V600E mutation at low nanomolar concentrations, abrogate signaling through the MAP kinase pathway, and block proliferation of cells carrying BRAF with the V600E mutation in vitro at high nanomolar concentrations.17,18 Orally administered PLX4720 inhibits the growth — and, at higher doses, induces the regression — of human melanoma tumors transplanted into immunocompromised mice. None of these effects are observed in normal tissues or in tumor cells that lack a BRAF mutation. We conducted a trial of the use of PLX4032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ancer. The primary goals were to define the safety and pharmacoki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reatment with continuous, twice-daily administration of PLX4032, to determine the maximum dose that could be administered until adverse effects prevented further dose increases (i.e., the recommended phase 2 dose), and to determine the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the duration of response, and the rate of progression among patients who had melanoma tumors with the V600E BRAF mutation and who were given the recommended phase 2 dose of PLX4032. METHODS Study Design The study was sponsored by Plexxikon and Roche Pharmaceuticals, which provided the study drug. The study was designed by two academic authors and one industry author. All authors made the decision to submit the

恶性黑色素瘤

一、概述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 MM)是皮肤肿瘤的一种,与鳞癌和基底细胞癌不同。后两种起源于表皮的角质细胞,预后较好。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是由位于表皮基底部的黑色素细胞恶变形成的,多由痣或色素斑发展而来,一旦进入快速生长期,则预后差、死亡率高。恶性黑色素瘤90%发生于皮肤,最常见于背部,胸腹部和腿部,足底、指趾、甲下、头皮等部位也不少见;少数发生于外阴、消化道和眼内。 早期恶性黑色素瘤经外科扩大切除术后95%-100%可治愈。因此早期发现与早期诊断非常重要。皮肤MM的早期临床表现为痣或色素斑迅速增大,隆起,破溃不愈,边缘不整或有切迹、锯齿,颜色改变、局部形成水泡、瘙痒、刺痛等。进而可出现卫星灶、局部淋巴结肿大,移行转移(原发病灶与区域引流淋巴结之间的皮下结节,通过淋巴管转移)和远处转移1。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包括远处皮肤淋巴结、肺、脑、肝、骨等部位,有文献报道仅发生肺转移的预后好于其它远处转移2。 恶性黑色素瘤的预后与性别、年龄、部位、肿瘤厚度、淋巴结转移个数及LDH等相关3。通常来说女性预后好于男性,四肢最好,躯干其次,头颈部预后最差;分期越早预后越好,LDH越高预后越差。淋巴结有1个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75%,有3个转移的为15%;浸润深度<1mm的10年生存率>90%,浸润深度>4.5mm的10年生存率为30%;2008年ASCO会上报道LDH<0.8正常值的患者较LDH高的患者总生存明显延长4。 二、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恶性黑色素瘤是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增长最快的肿瘤,年增长率约3-5%5。英国近5年来MM男性发病率增加了28%,女性增加了12%。据报道美国2007年估计MM新发病例59940人,死亡约8110人。澳大利亚 昆士兰和美国的南亚利桑那州为MM的高发地区,发病率分别为40/10万,30/10万。白种人发病率高于其他肤色人种。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发病率低,但是增长迅猛。北京市八城区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为0.2/10万,2004年其发病例率已达1/10万。MM平均发

恶性黑色素瘤地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 概述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是发生于来源于神经嵴的黑素细胞的恶性肿瘤。最常发生于皮肤,也可发生于口腔、消化道、生殖系统的粘膜,眼球的睫状体、虹膜、脉络膜,脑膜的脉络膜等处。约90%的恶性黑色素瘤发生于皮肤,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正确治疗,很多病人可以治愈。但本病恶性程度高,对肿瘤的直接刺激可引起肿瘤转移,易于发生血行播散,预后差。 一、发病情况 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白色人种,在我国和日本的发病率较低。其发病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3%,呈逐渐上升趋势,在过去的40-50年间其发病率每10-15年便增加一倍。除女性肺癌外,没有一种肿瘤有如此快的增长速度。其死亡率每年呈5%递增。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地区和美国西南部地区是恶性黑色素瘤高发地区。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成年人,中位就诊年龄为50—55岁,男女性别比为1:1,男性者多发生于躯干和头颈部,女性者多发生于肢体上。恶性黑色素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日光(紫外线B)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就宿主而言,原先的病损(如发育不良痣、良性痣)、皮肤表型(蓝眼睛、红色或金色头发)、太阳灼伤引起水泡的病史(尤其在儿童期)、过度暴露于日光下、恶性黑色素瘤家族史及个人恶性黑色素瘤史是发生恶性黑色素瘤的重要危险因素。特殊基因的突变(尤其是CDKN2A/p16)在家族性恶性黑色素瘤中起重要作用。 二、病理特征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主要有以下4种病理类型:①浅表播散型,约占70%;②结节型,约占15%,预后最差;③雀斑样型,约占10%,预后最好;④肢端雀斑样型,约占3%一5%。 由于恶性黑色素瘤的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率、手术治愈率密切相关,为了正确估计预后,1969年Clark等提出了镜下肿瘤浸润深度的检测方法,将其分为5度:I度:肿瘤局限于表皮的基底膜(原位恶性黑色素瘤);Ⅱ度:肿瘤侵及真皮乳头层,但未达真皮乳头与网状层交界;Ⅲ度:肿瘤侵满真皮乳头层并在其扩展,但未超出真皮网状层;Ⅳ度:肿

肺原发性黑色素瘤

肺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病情简介:患者女,49岁,因胸壁疼痛不适3个月余,于2012年8月15日入院。临床表现:前上胸壁疼痛不适,呈持续性牵扯痛,伴气促,左上肺呼吸音稍减低;脊柱呈"S"形改变,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其他部位未见皮疹及结节。影像检查:胸部CT平扫示左肺上叶前段一大小约4.3 cm×2.8 cm × 3.5 cm团状软组织肿块,CT值48 HU,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边界清楚,部分与胸膜粘连,其内见斑片状稍低密度影,脊柱呈"s"形侧弯畸形。增强扫描示动脉期病灶呈中度强化,CT值66 HU,纵隔及肺门未见肿大淋巴结;延迟300 S后扫描病灶呈持续强化,CT值64 HU。CT诊断考虑为左肺上叶周围性肺癌。头颅CT平扫未见异常。全身PET骨显像:静脉注射锝一亚甲基二磷酸盐(99Tc m一MDP)74 MBq后全身骨骼未见明显对比剂异常浓聚和稀疏缺损。腹部彩色超声示:肝、胆、胰腺、脾脏、双侧肾上腺、肾脏、子宫、卵巢、膀胱未见异常。手术病理:肿块位于左肺上叶前段边缘,直径约3.0 cm,类圆形,质韧,边界清,剖面呈黑色均质结构,左肺门未见肿大淋巴结,行左肺上叶楔形切除送检。免疫组织化学:细胞角蛋白20(CK20)阴性,肿瘤增殖抗原(Ki-67)阳性(35%),黑色素瘤单克隆抗体(HMB-45)、黑色素 A(Melan-A)、波形蛋白(Vimemtin)、S-100蛋白均阳性。病理诊断:左肺上叶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 诊断:肺原发性黑色素瘤

诊断依据: 1. 女性患者,49岁。 2. 主要表现为胸部疼痛不适,左上肺呼吸音稍减低,全身浅表淋巴 结未扪及。 3. 辅助检查:胸部CT提示左肺上叶前段一大小约4.3 cm×2.8 cm × 3.5 cm团状软组织肿块,CT值48 HU,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边界清楚,部分与胸膜粘连,其内见斑片状稍低密度影,脊柱呈"s"形侧弯畸形。增强扫描示动脉期病灶呈中度强化,CT值 66 HU,纵隔及肺门未见肿大淋巴结;延迟300 S后扫描病灶呈 持续强化,CT值64 HU。手术病理:肿块位于左肺上叶前段边缘,直径约3.0 cm,类圆形,质韧,边界清,剖面呈黑色均质结构,左肺门未见肿大淋巴结,行左肺上叶楔形切除送检。免疫组织化学:细胞角蛋白20(CK20)阴性,肿瘤增殖抗原(Ki-67)阳性(35%),黑色素瘤单克隆抗体(HMB-45)、黑色素A(Melan-A)、波形蛋白(Vimemtin)、S-100蛋白均阳性。 鉴别诊断:须首先除外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肺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可表现为多结节、孤立肿块、支气管内肿块或弥散的黏膜黑变病,也可能出现原位的Paget样播散,这时应重视是否有准确的皮肤色素性损害病史,进行仔细全面体检以排除其他部位的转移。肺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外观上与其他肿瘤无明显区别,其切面常呈灰黄色与灰黑色相问,具有一定特征。光镜下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易见,但

口腔黏膜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和病理

与口腔癌癌变密切相关。口腔癌的分子标志物包括:(1)与细胞周期相关的标志物,如Ki-67、Cyclins D&E、PCNA、端粒酶等;(2)与细胞凋亡相关的标志物,如Survivin、Cox-1、Cox-2等;(3)癌基因及抑癌基因,如p53、p27、ras、c-myc、pRB等;(4)染色体畸变,如微卫星标志及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nsity,LOH)等。在口腔癌癌变早期,染色体3p、9p、13q、17p出现杂合性缺失;伴有染色体3p、9p、4q、8p、11q、13q、17p杂合性缺失的病变更易发生癌变,其癌变率是对照的33倍[8]。另外,应用基因组学、蛋白组学技术检测正常口腔黏膜、癌前病变与口腔癌,发现了一些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Mendez等[12]发现,与正常组织相比,口腔癌中有314个基因表达有差异,其中239个基因表达上调,75个基因表达下调。我们口腔癌研究小组采用核酸微阵列技术对口腔癌细胞株Tca8113与口腔癌前病变细胞株DOK细胞基因表达谱进行了对比研究,并通过免疫组化、RT-PCR验证,筛选出一些与口腔癌氧化应激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如Prx1、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SOD1[13]。黄欣等[14]通过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荷瘤裸鼠血清中分离和鉴定了5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鳞状细胞癌抗原1差异明显,有望成为舌癌的特异性血清标记物之一。 虽然目前分子生物学检查尚未常规用于临床诊断,但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有望成为预测口腔癌发生发展、早期诊断、治疗、预后的最有前景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周曾同,赵亦非.甲苯胺蓝活体染色发现早期口腔粘膜癌变的评价[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1,17(1):52-53. [2]Epstein JB,Sciubba J,Silverman S,et al.Utility of toluidine blue in oral premalignant lesion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on- tinuing research and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J].Head Neck,2007,29(10):948-958. [3]Lingen MW,Kalmar JR,Karrison T,et al.Critical evaluation of diagnostic aids for the detection of oral cancer[J].Oral Oncol,2008,44(1):10-22. [4]Barnes L,Evason JW,Reichart P,et al.头颈部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M].刘红刚,高岩,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07-209. [5]Mehrotra R,Gupta A,Singh M,et al.Application of cyt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in diagnosing premalignant or malignant oral le- sions[J].Mol Cancer,2006,5:11. [6]Bhoopathi V,Kabani S,Mascarenhas AK.Low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oral brush biopsy in detecting dysplastic oral le- sions[J].Cancer,2009,115(5):1036-1040. [7]Pitiyage G,Tilakaratne WM,Tavassoli M,et al.Molecular mark-ers in oral epthelial dysplasia:Review[J].J Oral Pathol Med,2009,38(10):737-752 [8]Maraki D,Becker J,Boecking A.Cytologic and DNA-cytometric very early diagnosis of oral cancer[J].J Oral Pathol Med,2004,33(7):398-404.[9]Remmerbach TW,Weidenbach H,Hemprich A,et al.Earliest detection of oral cancer using non-invasive brush biopsy includ- ing DNA-image-cytometry:report on four cases[J].Anal Cell Pathol.,2003,25(4):159-166. [10]李航,高岩.基底膜区结构蛋白在口腔癌及癌前病变方面的研究概况[J].北京口腔医学杂志,2006,14(4):294-296.[11]Hu S,Arellano M,Boontheung P,et a1.Salivary proteomics for oral cancer biomarker discovery[J].Clin Cancer Res,2008,14 (19):6246-6252. [12]Mendez E,Cheng C,Farwell DG,et al.Transcriptional expres-sion profiles of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J].Cancer, 2002,95(7):1482-1494. [13]汤晓飞,张辛燕,张敏,等.口腔癌和癌前病变细胞中氧化应激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J].北京口腔医学杂志,2008,16 (6):308-311. [14]黄欣,康非吾,李龙江,等.舌癌血清标记物的蛋白质组学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7,42(9):550-553. 2010-10-20收稿本文编辑:唐秋实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病理科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电子信箱:chen_yu55@https://www.doczj.com/doc/5711466023.html, 文章编号:1674-1595(2010)12-0712-04 陈宇,耿宁 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志码:A 陈宇,教授、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四 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口 腔病理教研室主任。兼任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病理 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 川省医学会病理专业委员 会常务委员,国际牙医师学 院院士,《华西口腔医学杂 志》和《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编委。研究方向为口腔颌 面部肿瘤分子病理研究和口腔颌面部疾病的病理诊断。已发表论文50余篇,SCI收录10余篇,负责及参研“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学校等科研课题10余项。 口腔黏膜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 临床和病理

关于恶性黑色素瘤

关于恶性黑色素瘤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 MM) 是起源于神经嵴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是发达国家皮肤癌死亡的首要原因。我国发病率很低,只有10万分之1,但近年来成倍增长,约2万例,已经成为严重危及我国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 大家熟知其特点:恶性程度高、易转移、预后差、对放化疗均不敏感,堪称癌王。 我国长期以来不被人们认识,甚至一般的医疗工作者也很陌生,许多人认为一旦得了此了“不治之症!”。近几年在黑色素瘤免疫治疗方面有了巨大进步,出现了多个可以堪称让我们看到了黑色素瘤治疗的希望。 2015年8月,90多岁的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宣布自己得了恶性黑色素瘤,癌细胞已经肝转移接受了肝脏手术,去除了肝脏上黑色素瘤转移灶。但几个月后,医生在检查中发现他的大色素瘤转移灶,应用抗PD-1抗体。于2015年12月6日,卡特突然宣布,他脑内的四个黑色素灶已经全部消失。 正常人身上平均有25-40颗痣,一般痣无需担心,不用诊治,但是一些特殊部位痣,还是尽早治疗,比如四肢末端的,特别是脚上、手掌,外阴生殖器、粘膜上的,比较大的,直接大于5mm,增长速度较快,形状不规则的痣,发生流水流血破溃的痣,还是需要提高警惕,尽早到医院行预防性去除,并病理检

1、自己在家怎么知道黑痣已经恶变了呢?非常实用的“ABCDE 法则”: A:非对称(Asymmetry) ,色素斑的一半与另一半看起来 不对称。 B:边缘不规则,边缘不整或有切迹、锯齿等,不像正常 色素痣那样有光滑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轮廓。 C:颜色改变(color variation) ,正常色素痣通常为单色,而黑色素瘤主要表现为污浊的黑色,也可有褐、棕、棕黑、蓝、粉、黑甚至白色等多种不同颜色。 D:直径(Diameter) ,色素斑直径≥5~6mm或色素斑明显 长大时要注意;黑色素瘤通常比普通痣大,要留心直径≥5mm 的色素斑;直径大于25px的色素痣最好做活检评估。 2、得了恶性黑色素瘤需要做哪一些检查? 1)影像学诊断必查项目包括区域淋巴结B超(颈部、腋窝、腹股沟、腘窝等)、胸部(X线或CT)和腹部(B超、CT或MRI) 。根据临床症状或经济情况可行全身骨扫描及头颅检查(CT或MRI) 。有条件者,可做PET-CT全身扫描。 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和LDH,这些指标主要为后续治疗做准备,同时了解预后情况,如LDH越高预后越差,有报道LDH<0.8倍正常值的患者总生存期明显延长。黑色素瘤尚无特异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不推荐肿瘤标志物检

中国黑色素瘤诊断治疗共识(2008年第一版)

中国黑色素瘤诊断治疗共识 (2008年第一版) 目录 一、概述 二、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三、病理 四、临床病理分期 五、治疗流程及原则 六、辅助治疗 七、手术治疗 八、放疗 九、全身治疗 十、随访 1

一、概述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 MM)是皮肤肿瘤的一种,与鳞癌和基底细胞癌不同。后两种起源于表皮的角质细胞,预后较好。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是由位于表皮基底部的黑色素细胞恶变形成的,多由痣或色素斑发展而来,一旦进入快速生长期,则预后差、死亡率高。恶性黑色素瘤90%发生于皮肤,最常见于背部,胸腹部和腿部,足底、指趾、甲下、头皮等部位也不少见;少数发生于外阴、消化道和眼内。 早期恶性黑色素瘤经外科扩大切除术后95%-100%可治愈。因此早期发现与早期诊断非常重要。皮肤MM的早期临床表现为痣或色素斑迅速增大,隆起,破溃不愈,边缘不整或有切迹、锯齿,颜色改变、局部形成水泡、瘙痒、刺痛等。进而可出现卫星灶、局部淋巴结肿大,移行转移(原发病灶与区域引流淋巴结之间的皮下结节,通过淋巴管转移)和远处转移1。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包括远处皮肤淋巴结、肺、脑、肝、骨等部位,有文献报道仅发生肺转移的预后好于其它远处转移2。 恶性黑色素瘤的预后与性别、年龄、部位、肿瘤厚度、淋巴结转移个数及LDH等相关3。通常来说女性预后好于男性,四肢最好,躯干其次,头颈部预后最差;分期越早预后越好,LDH 越高预后越差。淋巴结有1个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75%,有3个转移的为15%;浸润深度<1mm的10年生存率>90%,浸润深度>4.5mm的10年生存率为30%;2008年ASCO会上报道LDH<0.8正常值的患者较LDH高的患者总生存明显延长4。 二、流行病学与病因学:恶性黑色素瘤是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增长最快的肿瘤,年增长率约3-5%5。英国近5年来MM男性发病率增加了28%,女性增加了12%。据报道美国2007年估计MM 新发病例59940人,死亡约8110人。澳大利亚昆士兰和美国的南亚利桑那州为MM的高发地区,发病率分别为40/10万,30/10万6。白种人发病率高于其他肤色人种。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发病率低,但是增长迅猛。北京市八城区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为0.2/10万7,2004年其发病例率已达1/10万。MM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50岁以后随年龄 2

恶性黑色素瘤的辩证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的辩证治疗 发表时间:2014-05-26T14:14:55.6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6期供稿作者:任松涛 [导读]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由黑色素瘤细胞构成的高度恶性皮肤肿瘤。在中医学中目前尚未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病名。任松涛(哈尔滨市南岗区革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50000) 【摘要】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8~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26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6例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医治疗后,患者均痊愈出院,患者较为满意,预后良好。结论:综合治疗方法和提高患者的临床救治率,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皮肤中医之劳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6-0255-01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由黑色素瘤细胞构成的高度恶性皮肤肿瘤。在中医学中目前尚未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病名。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七情内伤,脏腑功能失调,或皮肤受不良因素摩擦刺激,气血不和,血瘀痰凝,聚结于皮肤所致。西医认为恶性黑色素瘤是由黑色素细胞发展而来,但其具体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跟种族遗传、创伤刺激、病毒、日光以及免疫功能障碍诸因素有关。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收治26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在34~54岁之间。恶性黑色素瘤常发生于身体易受摩擦和暴露部位的皮肤,如手足、外阴、头面。以30岁以上的成年和老年人多见,青少年很少发病。早期的表现是在正常皮肤上出现黑色斑片状损害,或原有的黑痣于近期内突然增大、发红、色素加深。继之皮损隆起呈斑块或结节状、蕈状、菜花状,容易破溃形成溃疡出血。周围可有不规则的色素加深或色素脱失晕。如果肿瘤向皮下组织浸润生长时,则呈皮下结节肿块;如果向周围扩散时,则呈卫星状损害。一般会有轻度痒痛感或无自觉症状。 1.2治疗 1.2.1内治法辨证论治。 1.2.1.1血瘀痰凝浊气聚结证治宜活血祛瘀,化痰散结。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桃仁15g,红花5g,生地20g,川芎10g,赤芍15g,香附20g,丹参20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20g,玄参20g,陈皮6g,郁金15g,甘草5g。 1.2.1.2痰瘀走窜、气血败坏证治宜补益气血,扶正祛邪。方用八珍汤加味:党参30g,黄芪20g,白术15g,茯苓15g,川芎10g,当归10g,白芍20g,熟地15g,白花蛇舌草20g,石上柏20g,炙甘草10g。 1.2.2外治法恶性黑色素瘤一旦确诊,应及早手术切除治疗。在手术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或在手术后化疗的同时配合中药内服治疗。 1.2.2.1鸦胆子研粉,或砸成油状薄饼,外敷于病灶上,每1~2日换一次。 1.2.2.2家吉利(即野百合)研粉,或鲜草捣成糊状,外敷于病灶上,每日换药2次。 1.2.2.3金花散升丹1份、熟石膏9份,研细混匀,敷于患处,涂于恶性黑色素瘤之溃烂表面上,每日换药一次。 1.2.2.4水蛭30g,大黄10g,青黛5g,共研细末,以香油60g、黄蜡15g熬膏,外贴于肿瘤灶上,每日换药1次。 1.3三品一条枪粉 以白砒和明矾煅制成白色块状物,加雄黄、没药,共研成细粉,并以紫外线消毒后封瓶备用。肿瘤病灶局部以呋喃西林液洗净后上药粉0.3~0.6,用凡士林纱布覆盖。每日换药1次,3~5天上药一次。一般上药3~5天后,癌组织全部坏死脱落,即改换四环素软膏涂布,使肉芽组织形成。 2 结果 26例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医治疗后,患者均痊愈出院,患者较为满意,预后良好。 3 讨论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转移的皮肤肿瘤,目前临床上对于中晚期有转移的恶性黑色素瘤中西医均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认为,恶性黑色素瘤一旦确诊,应及早手术切除为宜,即使是可疑病变,也最好整个皮损切除后送活检。术后无转移者可配合中药治疗,有转移者可在化疗和免疫疗法的同时配合中药治疗。 根据恶性黑色素瘤的类型、病程和是否转移可将恶性黑素瘤分为血瘀痰凝、浊气聚结和痰瘀走窜、气血败坏两型。血瘀痰凝,浊气聚结证,发病早中期,皮肤出现黑色斑块或结节肿块。胃纳二便尚可。舌暗红有瘀点,脉弦或滑。痰瘀走窜,气血败坏证,发病中后期,黑色斑块或结节肿块破溃出血或形成溃疡,或周围它处出现黑斑结节。体弱气短,纳差便溏,双目无神。舌质淡暗,脉细涩无力。临床上起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性黑色素瘤多发生于老年人,恶性程度低,生长较缓慢;起源于痣细胞者多见于较年轻的人,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较快发生转移。根据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方式、起源、病程与预后的不同,临床上又可将恶性黑色素瘤分为原位性恶性黑色素瘤和侵袭性恶性黑色素瘤两大类:①原位恶性黑色素瘤。又名表皮内恶性黑色素瘤,是指瘤细胞病变仅局限于表皮内的恶性黑素瘤,包括恶性雀斑样痣、Paget样原位黑色素瘤和肢端雀斑样原位黑素瘤三型。②侵袭性恶性黑色素瘤。是指瘤细胞向皮下侵袭生长并发生转移扩散的恶性黑色素瘤。诊断要点,依据病史和典型的临床表现恶性黑色素瘤诊断并不困难,但最后确诊和病理类型要依靠病理组织活检判定。不典型的恶性黑色素瘤要与色素痣、蓝痣鉴别。如果原有的色素痣出现下列征象应高度警惕恶变:①色素痣短期内显著而迅速地扩大;③色素痣颜色明显加深发亮,周围发红;③患处经常易出血;④色素痣溃破;⑤附近淋巴结肿大或周围有卫星状损害。出现上述征象时应及时将色素痣切除并作病理活检。 参考文献 [1]董志伟.临床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12 [2]尤建良,周留勇.抗癌转移赵氏微调三号合剂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3,22(4):3098 [3]尤建良.中药三步周期法防治化疗毒副反应[J].江苏中医, l993,5:7

恶性黑色素瘤诊治体会

恶性黑色素瘤诊治体会 目前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最好的办法是手术切除,包括大块肿瘤切除,4~6周后区域淋巴结清扫,在足趾或者指端者应做截肢术,对放射治疗不敏感,化学药物治疗有一定效果,药物包括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等。对较晚期或者估计切除难以达到根治者,可以进行免疫治疗或者冷冻治疗,争取局部控制后再手术治疗,有彻底根治的期望。恶性黑色素瘤占所有癌症患者的1%~3%,是指有恶性变化的色素斑痣,但并非所有黑色素瘤一定由斑痣恶变而来,亦可自然发生,在恶性黑色素瘤病人中,约有20%的黑色素瘤无色素出现,故色素多少与恶性程度无关。创伤、局部长期**和不恰当的治疗对斑痣(交界痣及混合痣)转变为恶性黑色素瘤有显著的关系。 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主要依据色素变化及临床表现,色素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对称,边界不规则,色彩多样化,直径大于6mm,临床表现包括痣逐渐增大,血管扩张,四周有炎症反应,表示有恶变可能。如果出现出血、瘙痒、压痛、应引起注意,出现溃疡和皮损隆起、进展多表示已经晚期。但有时仍存在一定困难,往往临床上诊断为恶性变的斑痣,切除后病理检查却无恶性变化。鉴别诊断包括雀斑,这是一种黄褐色斑疹,容易发于面部及其他暴露部位,仅在基底层有色素过度沉着,但无痣细胞,不致转为恶性;另外还有色素斑,多位于腰骶部,仅为色素堆积,可有黄色、蓝灰色或者淡褐色。

目前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最好的办法是手术切除,包括大块肿瘤切除,4~6周后区域淋巴结清扫,在足趾或者指端者应做截肢术,对放射治疗不敏感,化学药物治疗有一定效果,药物包括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等。对较晚期或者估计切除难以达到根治者,可以进行免疫治疗或者冷冻治疗,争取局部控制后再手术治疗,有彻底根治的期望。可以采用的免疫方法,包括卡介苗、白介素、干扰素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在年轻患者一般表现为瘙痒、皮损的颜色变化和界限扩大,老年患者一般表现为溃疡,通常提示预后不良。临床观察中,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不能机械化、程序化,仅仅依靠痣的某一种表现既认为有恶变容易导致误诊,因此,对于斑痣恶变问题,要从实际出发,避免引起严重的后果。恶性黑色素瘤大部分病例经淋巴管转移至区域淋巴结,小部分血液循环丰富的肿瘤可由血液转移至肺、肝、骨、脑等器官,躯干中位的病变,淋巴转移可以多个方向,不易觉察,应引起注意。手术切除应将整个病变做楔形切除,不应该切取部分组织送检,更不能穿刺抽吸病理检查。经过多例临床观察,认为恶性黑色素瘤绝对不能做激光类手术切除,一方面导致切除不净,局部残留,另一方面反而会**肿瘤生长,发生没有任何临床表现的远处转移,曾经有踝部恶性黑色素瘤未引起注意,激光手术,一年后出现直肠转移症状,失去治疗机会的惨痛教训;由于妊娠会导致恶性黑色素瘤生长加快,所以对具有斑痣疾患的拟妊娠妇女,加强宣教,让患者充分认识恶性黑色素瘤的严重性,有恶变倾向或者高度怀疑患者妊娠前完整手术切除。

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一)

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一)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诊断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白色人种。我国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不高,但由于医生及患者对其严重性认识不足,一般在就诊时往往已为时太晚,治疗效果不满意。本病好发于30~60岁。年龄小者一般其恶性程度较低,手术切除后预后较好。 一外科治疗 1.活检手术 对疑为恶性黑色素瘤者,应将病灶连同周围0.5~1cm的正常皮肤及皮下脂肪整块切除后作病理检查,如证实为恶性黑色素瘤,则根据其浸润深度,再决定是否需行补充广泛切除。一般不作切取或钳取活检,除非病灶已有溃疡形成者,或因病灶过大,一次切除要引起毁容或致残而必须先经病理证实者,但切取活检必须与根治性手术间隔时间越近越好。 2.原发病灶切除范围 对薄病变,厚度不足lmm者,仅切除瘤缘外正常皮肤1cm,对病灶厚度超过1mm者应距肿瘤边缘3~5cm处作广泛切除术。位于肢端的恶性黑色素瘤,常需行截指(趾)术。 3.区域淋巴结清除术 (1)适应证①病变厚度不足1mm者,转移率甚低,预防性淋巴结清扫术不能指望其能改变远期预后。②病变厚度在3.5~4mm之间者隐匿

性远处转移的可能性高,远期存活率也相对的低(20%~30%),即使做了预防性淋巴结清除术,存活率也没有意义的提高。③厚度介于上述两类之间的病变,是做预防性淋巴结清除术有望提高生存期的最佳对象。 (2)区域淋巴结清除的范围头颈部恶性黑色素瘤作颈淋巴结清除时,原发灶位于面部者应着重清除腮腺区,颏下及颌下三角的淋巴结;如病灶位于枕部,重点清除颈后三角的淋巴结。发生于上肢的恶性黑色素瘤需行腋窝淋巴结清除。发生在下肢者应做腹股沟或髂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发生于胸腹部的恶性黑色素瘤则分别作同侧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 4.姑息性切除术 对病灶范围大而伴有远处转移等不适于根治性手术者。为了解除溃疡出血或疼痛,只要解剖条件许可,可考虑行减瘤术或姑息性切除。 二放射治疗 除了某些极早期的雀斑型恶性黑色素瘤对放射治疗有效外。对其他的原发灶一般疗效不佳。因此,对原发灶一般不采用放射治疗,而对转移性病灶用放射治疗。目前常用放射剂量为:对浅表淋巴结、软组织及胸腔、腹腔、盆腔内的转移灶,每次照射量大于500cCy,每周2次,总量2000~4000cCy,对骨转移灶每次200~400cCy,总量3000cCy以上。 三化学治疗

2015恶性黑色素瘤分类指南

恶性黑色素瘤护理常规 一、流行病学 1.黑色素瘤近年来已成为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增长最快的肿瘤,年增长率为3%—5%。澳大利亚和美国为黑色素瘤的高发地区。亚洲国家黑色素瘤发病率与欧美国家相比明显较低,单发病率增长较快。我国黑色素瘤发病率位列东亚国家的第五位。 2.在亚洲和有色人种中,原发于皮肤的和黑色素瘤占50%—70%,最常见的原发部位为肢端,即足底、足趾、手指末端及甲下等部位。我国黑色素瘤常见部位为首先肢端型占41.8%,其次为粘膜型占22.6%(直肠、肛门、外阴、眼、口和鼻咽等部位)。白种人原发于皮肤的黑色瘤占90%,常见于背部、胸膜部和下肢皮肤;原发于粘膜和肢端的黑色瘤仅占1%—5%。 二、病因 1.过度接受紫外线照射是皮肤黑色素瘤的明确病因之一。 2.亚洲和非洲地区黑色素瘤患者的原发病灶多位于足跟、手掌、手指、足趾和甲下等接触紫外线极少的地方,其病因仍不明确。但不恰当的处理有可能诱发色素痣恶变和迅速生长,如刀割、绳勒、盐腌、激光和冷冻等局部刺激。 三、黑色素瘤的常见病理类型 1.浅表扩散型:以水平生长特点,变现为大的色素性肿瘤细胞在鳞状上皮之间呈铅弹样或派杰样播散。通常由痣或皮肤的色素斑发展而

来,一般外观不规则,颜色各异,可呈棕黑色、粉色、白色、灰色甚至脱色素,边缘可伴瘙痒。好发于背部和女性的下肢皮肤,与间歇性接受过多日光照射相关。 2.结节型黑色素瘤:来源于痣,可呈跳跃式生长,常表现为快速生长的色素性结节,可以出血或形成溃疡。大于60岁的老年人和男性更多见,呈半球形,有的像血性水疱。该类型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诊断时一般侵润皮肤厚度较深。 3.恶性雀斑样黑色素瘤:表现为非典型性黑色素瘤细胞沿真皮表皮交界处呈线状或巢状增生,下延至毛囊壁和汗腺导管,并伴有严重的日光性损伤,同时有真皮内非典型性黑色素细胞侵润。较前两种少见,通常发生于老年人面部等常暴露于日光下的部位。该类型并不是由痣发展而来,往往经曝晒后多年发病,早期为深色不规则的皮肤斑点,可被误认为老年斑或灼烧斑。 4.肢端雀斑样黑色瘤:白种人发病率较低,与紫外线关系不大。黄种人和黑种人以该类型最为多见,好发于手掌、足跟、足趾、甲床和粘膜(鼻咽、口腔和女性生殖道等),由于发病部位隐秘,容易被忽视。目前国际上将黑色素瘤份为4中基本类型:①肢端型②粘膜型③慢性日光损伤型(CSD)④非慢性日光损伤型(non—CSD,包括原发灶不明型)。 四、诊断 典型的临床表现和查体体征是黑色素瘤诊断的常用方法;病理学检查是黑色素瘤确定诊断甚至分期的最终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