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经济学课后部分习题答案

旅游经济学课后部分习题答案

旅游经济学课后部分习题答案
旅游经济学课后部分习题答案

第一章

一、四、旅游经济学特征: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应用学科,旅游经济学是一门产业经济学,旅

游经济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旅游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二、五、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产品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三、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任务:第一,揭示影响和作用于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因素和经济

关系。第二,在研究旅游经济活动的基础上,寻觅和获取旅游业发展的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途径。第三,为制定旅游业发展方针、政策和法国提供理论基础。

四、六、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内容:1.旅游经济的形成及产业标志。2.旅游产品的开发及供求

关系。3.旅游产品的市场开拓及销售。4.旅游产品的消费及合理化。5.旅游产品的经营成本及效益。6.旅游经济结构及发展。

五、七、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

合的方法。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4.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六、八、旅游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旅游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关系:旅游经济学是一门

经济类的应用学科,经济学理论在旅游经济学中也是适用的。旅游经济学规律与一般的经济规律是高兴与共性的关系。2.旅游经济学与旅游学的关系:旅游经济学是旅游学的一部分,它与旅游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旅游经济学是从经济这个角度研究旅游活动中所反映的诸关系中的经济关系,从经济学的角度加深对旅游学的研究。3.旅游经济学与其他旅游学科的关系:第一类是与旅游经济学成平行关系的学科,旅游活动是它们相互联系的纽带。第二类是与旅游经济学成纵向关系的学科,旅游经济学同这些学科的关系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它们都是旅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在各具体领域中的应用和具体化。

第二章

一、怎样理解旅游经济的概念:1.旅游经济活动由旅游者和旅游产品经营者双方互动构成。

2.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之间联系的焦点是旅游产品。

二、旅游经济运行的环节:1.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的基本环节:这一过程包括旅游产品的购买

欲旅游产品的销售。2.旅游经济活动的次环节:旅游产品购买的此环节可分为旅游产品购买欲旅游产品购买方向两个环节;旅游产品销售的此环节包括旅游市场推销与提供旅游服务两个次环节;旅行社中间环节及两个次环节即旅游产品批发与零售。

三、旅游经济的性质特征:旅游经济是一种商品化的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服务活动。

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业务。

四、旅游经济发展的特点:旅游经济活动的大众性,全球性,规范性,发展的持续性。

五、旅游经济产业的标志:旅游消费需求的集中化,旅游生产供给的专业化,旅游经济运行

的规范化。

六、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增加外汇收入,加快货币回笼,扩大就业机会,带动相

关产业,积累建设资金,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七、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旅游经济作为一个经济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

部分;从旅游业的性质看,旅游业是一个以提供服务为主的综合性服务行业;从旅游业的发展规模看,随着社会生产力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从旅游业的运行状况看,旅游业不仅是一种“无烟工业”,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潮流,与发展“绿色产业”相适应。而且旅游业还是一个“朝阳产业”,正展现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从现代旅游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当今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同时

也是旅游经济发达的国家,即经济越发达,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就越高。

八、旅游经济对文化的联系和影响:

联系:一方面,旅游经济活动中的各个过程及内容,无一不足与文化的接触,以致有旅游必然有文化,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旅游活动是一种流动的活动,是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的交流过程,随着旅游者的流的,就为不同的社会群体及民族文化的接触和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而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世界各个民族文化频繁交流的过程。

影响:积极:1.旅游经济的发展促使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发掘、振兴和光大。2.旅游经济的发展促使民族文化的个性更加突出。3.旅游经济促进了整个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消极:发生蜕变甚至消退,可能带来一些腐朽的生活方式等,从而使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受到冲击;另一方面,适应旅游经济发展的要求,会使许多一些的民族文化内容变成一种商业性的娱乐内容,从而失去其原有文化蕴含的特色,并使一些优秀民族文化的实质发生变化。

九、旅游经济对环境的作用及影响。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使世界上许多

国家竞相大力发展旅游业,并促使各国重视对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爆发,以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但是旅游业的发展也引起了一系列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的情况。

第三章

一、旅游产品类型划分:1.从旅游者的参与程度划分:观光型、主题型、参与型、体验型旅

游产品2.从旅游产品的功能划分:享受型、康体型、探险型、特种型旅游产品3.从旅游产品的开放程度划分:改进型、换代型、创新型、仿制型。

二、旅游产品的开发原则:市场导向原则、综合效益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旅游产品开发的内容:1.按旅游地的规划与开发:全新旅游地、发展中旅游地、发达旅

游地的开发2.按旅游路线的设计与组合:团体旅游线路和散客旅游路线、长线、中线、中短旅游路线和小尺度游览路线、周游型和逗留型旅游路线。

四、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一个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到最后撤出市场的全部过程,这个过程

大体要经历推出、增长、成熟、衰退的周期性变化

五、旅游产品的阶段:旅游产品的推出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六、延长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经营策略:旅游产品改进策略、旅游市场开拓策略、旅游市场

营销组合策略、旅游产品升级换代策略

第四章

一、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1.人口因素:总人口数、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状况2.经济因素:

国民生产总值、货币汇率3.社会文化因素4.政治法律因素5.旅游供给因素

二、旅游供给的特点:旅游供给的计量差别性、产地消费性、持续性、关联性、多样性

三、旅游供求之间存在的矛盾:旅游供给与需求数量方面的矛盾、质量方面的矛盾、结构方

面的矛盾、时间方面的矛盾、空间方面的矛盾

四、旅游供给均衡的调控:技术性措施的调控、经济手段的调控、法律手段的调控

第五章

一、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旅游者、旅游购买力、旅游购买欲望、旅游购买权利。

二、旅游市场的分类:1.按地域划分:根据旅游者来源地区或国家的不同而划分旅游市

场。2.按国境划分:一般分为国内旅游市场和国外旅游市场。3.按消费划分:可将

旅游市场划分为高档旅游市场、中档旅游市场和经济档旅游市场。4.按旅游目的划

分:可以划分出各种专项旅游市场。5.按旅游组织形式划分:可划分为团体旅游市

场和散客旅游市场。

三、旅游市场的特点:旅游市场的异地性、多样性、波动性、全球性、季节性。

四、旅游市场的功能的表现:旅游产品的交换功能、旅游资源的配置功能、旅游信息的

反馈功能、旅游经济的调节功能。

五、旅游市场细分的方法:按地理区域细分旅游市场、按旅游者社会特征细分旅游市场、

按消费者购买行为细分旅游市场、按消费者心理因素细分旅游市场

六、旅游目标市场的选择可采用以下三种策略:无差异性市场策略、差异性市场策略、

密集性市场策略。1.无差异性市场策略指旅游企业以旅游市场整体为服务对象,采

用单一的市场营销组合满足整个市场需求。2.差异性市场策略指在细分市场的基础

上,旅游企业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设计不同的旅游产品,采取不同的营销组

合手段,分别满足各类游客需求的市场营销策略。3.密集性市场策略指旅游企业在

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指选择某一个或少量细分市场作为其目标市场,集中企业的人、财、物实行专业化生产和经营的策略。

七、旅游市场的开拓策略:旅游产品策略、旅游价格策略、旅游产品销售渠道策略、旅

游促销策略

第六章

一、旅游价格的分类:1.从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的方式划分:统包价格、小包价格和单项价

格。2.从旅游者活动所涉及的范围划分:国内旅游价格和国际旅游价格。3.从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程度划分:基本旅游价格和非基本旅游价格。4.从旅游企业的营销角度划分:旅游差价和旅游优惠价。

二、旅游价格制定的机制:价值理论是制定旅游产品价格的基础、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着旅游

产品的现实价格、市场竞争状况决定着旅游产品的成交价格、政府的经济政策调节着旅游产品的成交价格。

三、旅游价格的特点:旅游价格的综合性、复杂性、波动性、垄断性

四、旅游定价的方法:1.成本导向定价法:成本加成定价法、目标收益定价法、盈亏平衡定

价法、边际贡献定价法。2.需求导向定价法:理解价值定价法、区分需求定价法。3.竞争导向定价法:率先定价法、随行就市定价法

五、旅游定价的策略:1.心理定价策略:尾数定价策略、整数定价策略、声望定价策略、习

惯定价策略。2.折扣定价策略:数量折扣策略、季节折扣策略、同业折扣策略、现金折扣策略。3.招徕定价策略:亏损价格策略、特殊价格策略。4.其他定价策略:撇脂定价策略、渗透定价策略、满意定价策略。

六、旅游价格管理的作用:促进旅游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维护竞争的正常进行、防止旅游

市场价格大起大落,保持旅游业稳定发展、加强旅游市场价格管理,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七、价格监督检查的组织形式:1.国家监督是指各级政府的物价机构对价格的监督检查,只

是价格监督的主要形式。2.社会监督是指消费者组织、职工价格监督组织、居民或村民委员会等组织以及消费者、新闻单位等对价格进行监督检查。3.企业内部监督是企业价格管理机构或人员对本企业实行价格法规政策的情况进行监督。

第七章

一、旅游消费的性质:旅游消费属个体性消费、高层次消费、精神性消费。

二、旅游消费的特点:旅游消费的综合性、劳务性、伸缩性、具有互补性和替代性、不可重

复性

三、旅游消费的作用:旅游消费是旅游经济运行的原动力、是旅游需求得以实现和满足的必

要条件、对旅游产品开发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

四、旅游消费结构的分类:1.按旅游消费层次分类: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2.按

旅游消费形态分类: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3.按旅游消费内容分类:基本旅游消费和非基本旅游消费。4.按旅游消费资料分类:可把旅游消费划分为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消费。

五、影响旅游消费结构的因素:旅游客源地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者的收入水平、旅游者的构

成、旅游产品的结构、旅游产品的质量、旅游产品的价格、旅游者的心理因素。

六、合理旅游消费的内容和基本标准:一是旅游消费的发展速度要适度,要与旅游业和其他

同旅游消费有关的经济部门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二是旅游消费的内容必须丰富多彩,方式要多种多样,切忌单调、乏味、刻板的旅游消费形式;三是旅游消费结构要优化,即食、住、行、游、购、娱之间及其各自内部的支出比例要适当,要体现出旅游消费的经济性、文化性、精神享受等特点,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旅游消费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消费者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需要。

七、实现旅游消费合理化的基本要求:旅游消费水平逐步上升、旅游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旅

游消费市场供求平衡、旅游消费环境良性发展

八、旅游消费效果的衡量。1.旅游者消费效果的衡量:旅游者消费效果最直接的体现,就是

旅游者消费的最大满足。2.旅游目的地旅游消费效果的衡量:在一定时期内,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消费越多,则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收入就越多。

九、旅游消费效果的评价:旅游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一致性、微观旅游消费效果与宏观旅

游消费效果的一致性、旅游消费效果与生产、社会效果的一致性

第八章

一、旅游收入再次分配内容和渠道主要是:首先,旅游部门和企业为扩大再生产,向有关行

业的企业购买各种物质产品和服务,从而使旅游部门和企业的盈利转换为相关行业部门的收入。其次,旅游部门和企业的职工,把所得工资的一部分用于购买他们所需要的文化物质产品和劳务,是相关部门企业获得收入。再次,旅游部门和企业把旅游收入中的一部分用于支付各种税金等,从而转化为政府的财政预算,用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建设、公共福利事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等。

二、旅游外汇漏损的形式:直接漏损、间接漏损、无形漏损、黑市漏损、后续漏损、先期漏

损。

三、减少旅游外汇收入的流失的根本途径:1.不断提高本国产品的质量,对引进的技术和先

进设备,要组织人员攻关、研究,就地消化,在符合质量标准前提下尽快投入生产。2.

积极培养旅游管理专门人才,学习现代管理方法,使用高效管理手段,树立现代市场经营观念,逐步减少外方管理人员数量。3.着力开发低漏损旅游产品,如:生态旅游、自然旅游、探险旅游等。4.加强旅游外汇收支的宏观控制,完善税利机制,以形成公平竞争环境,避免低税企业削价竞争。5.制定和完善经济法规和外汇管理方法,对违法经营、干扰市场环境的行为要给予必要的行政处罚与法制制裁,以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第九章

一、旅游投资的分类:试题投资与金融投资、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对内投资与对外投资、

初创投资与后续投资、独立投资,互斥投资与互补投资、先决投资与后决投资

二、旅游投资的特点:投资领域的广阔性和复杂性、投资周期的长期性、投资实施的连续性

忽然波动性、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

三、旅游投资项目可行性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是旅游项目投资必不可少的工作、是评估

旅游项目的重要依据、为筹集资金提供主要的参考依据。

四、可行性研究的内容:总论、旅游市场需求预测、旅游资源的评估、旅游地选择、旅游环

境评价与保护、景区规划设计方案、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项目实施计划和进度、样子估算与资金筹措、社会及经济效益评价、评价结论。

五、影响旅游需求变化的因素:人口状况的变动趋势预测、经济及政治变动趋势预测、旅游

产品价格的变动趋势预测、旅游供给的变动趋势预测。

六、经济效益预测方法:1.逻辑递推法:它是依据成本—营业收入—利润或总投资—回收期

限之间的逻辑关系,将投资过程中的营业收入预测值加总与营业成本预测值加总相比较,其差即为项目建成后的营业利润。2.会计行为法:该方法是通过编制一系列的模拟财务报表,在根据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计算投资的经济效益。3.系统分析法:该方法是对某特定旅游开发区已经开工、即将开工和正在规划的旅游项目的投资、成本及效益的预算的核定。

七、旅游投资项目决策方法:1.确定型决策方法是指自然状态的发生为已知的情况下进行的

决策。2.非确定型决策方法是指对自然状态是否发生,事先不能肯定,而且对各种自然状态可以发生的概率也无法加以预测的情况下进行的决策。分为小中取大决策法、大中取大决策法、后悔值决策法 3.风险型决策方法是指决策者对自然状态是否发生不能肯定,但可以预测各自然状态可能发生的概率的情况下的决策。

八、投资风险对策:需求良好的投资环境、掌握准确的投资效益消息、投资多样化、坚持全

员培训,加强管理

九、旅游乘数理论的局限性:第一、乘数理论不以分析旅游接待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经

济实力为基础。第二、乘数理论的前提条件之一是要有一定数量的闲置资源和存货可被利用,以保证需求扩张后供给能力相应增长。

第十章

一、旅游企业定价行为是指企业为应付来自内外的市场竞争所采取的行为,包括与消费者之

间的关系的价格行为和企业之间相关关系的价格行为。

二、旅游企业价格歧视行为是指对购买生产成本相同的同一服务的不同旅游者和中间商收

取不同的收费,或者对同一旅游者和中间商的不同购买量以及不同时间购买相同量的服务收取不同的服务费用的行为。1.一级价格歧视是一种完全价格歧视,是指旅游消费者对于一种旅游服务有一个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标准,旅游企业按此最高价格收费。2.二级价格歧视是指旅游企业针对同一旅游消费者在不同的消费时段和不同的消费区表现出的消费意愿的强弱而采用相应的有利于企业利益的定价行为。3.三级价格歧视是指旅游企业针对不同的旅游消费细分市场的消费群体以不同的价格提供同一旅游产品。

三、掠夺性定价是旅游企业将其生产的旅游服务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旅游需求者收取费用

的行为,其目的是要驱逐与其对抗的市场竞争者以及阻止市场进入者,从而达到市场垄断的目的。合作性定价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旅游企业相互订立某种口头或文字协定,通过规定共同的市场价格,以达到限制市场竞争、控制旅游客源、增加经营利润的目的。

四、国与国之间的旅游关系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形式:1.旅游跨国贸易。2.契约性技术转让。

3.旅游客源国之间在旅游目的地国投资,建立旅游企业或开办各种形式的分支机构。

第十一章

一、旅游经济结构优化的标志: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产业结构的协调性、产业布局的合理性、

旅游经济发展的持续性、生态环境的融合性

二、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活动过程中,生产要素(资金、物质资料、劳动、经营管理才能等)

的占用、投入、消耗与有效成果产出(产品和服务)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即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

三、影响旅游经济效益的因素:旅游者数量级构成、旅游物质技术基础及其利用率、旅游活

动的组织和安排、旅游业的科学管理

软件工程部分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 1.计算机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这两个密不可分的部分组成的。 2.计算机软件系统通过运行程序来实现各种不同应用,包括用户为自己的特定目的编写的程序、检查和诊断机器系统的程序、支持用户应用程序运行的系统程序、管理和控制机器系统资源的程序等。 3.在软件工程学中,软件开发技术包括软件开发方法学、软件工具和软件工程环境。 4.在软件工程层次结构中,包括工具层、方法层、过程、技术层和质量保证层。 5.在面向对象概念中,消息传递是其与外部世界相互关联的唯一途径。 第三章 1.软件需求分析,可以把软件功能和性能的总体概念描述为具体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进而建立软件开发的基础。 2.软件需求工作基本上包括收集用户、市场等方面对项目的需要,经过分析建立解题模型,细化模型,抽取需求。 3.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骤是采用由顶向下对系统进行功能分解,画出分层数据流图;由后向前定义系统的数据和加工,绘制数据词典和加工说明;最终写出软件需求和规格说明书。 4.面向对象分析方法总是从理解系统的“使用实例”开始,基本步骤是:定义系统的用例,在领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问题域的类(对象模型),然后开始建立对象——关系和对象——行为模型。 5.需求分析评审过程由以下5个步骤组成:规划、准备、召开审查大会、修改缺陷、重审。 第四章 1.与软件需求分析一样,软件设计也有两种主要设计方法:以结构化设计为基础的结构化软件设计和面向对象方法指导的面向对象软件设计。 2.传统的软件设计任务通常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个阶段是概要设计,包括体系结构设计

和接口设计,并编写概要设计文档;第二阶段是详细设计,其任务是确定各个软件的数据结构和操作,产生描述各软件组件的详细设计文档。 3.结构化的软件设计方法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在面向数据流的方法中,数据流是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 4.在数据流图中所代表的结构化设计模型中,所有系统均可纳入两种典型的形式,因此系统结构图也有两种类型:变换型系统结构图,事务型系统结构图。 5.Jackson表示法包括图形描述(Jackson图)和文本描述(Jackson伪代码)两种形式。 第五章 1.与结构化设计一样,面向对象设计也是将分析阶段所建立的分析模型转变为软件设计模型,应用数据设计(对象属性设计)、接口设计(消息模型开发)以及过程设计(子系统级设计)。 2.当两个子系统相互通信时,可以建立客户机/服务器连接或端对端连接。 3.系统设计不仅包括主要的业务需求子系统设计,还包括用户界面子系统设计、任务管理子系统设计、数据管理子系统设计。 4.对象设计强调从问题域的概念转换成计算机领域的概念,通过对象的描述、算法和数据结构设计、程序构件和接口,实现相关的类、关联、属性和操作。 5.在面向对象设计中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表示软件体系结构。对象设计着重于对象及其交互的描述 第八章 1.软件程序测试的目的是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在计算机上执行程序,暴露

计算机课后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童鞋们,我目前只找到了这些,不全,就将就着用用吧(一,二,四,五章) 第一单元 一 A D B B B D A A B D 二 (1) 电子管; 晶体管 ; 集成电路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 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 (3) CPU; 主板;内存储器外存储器;鼠标;键盘;显示器等 (4) 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 三 (1)二进制的运算规则简单 电子元器件一般只有两个状态 系统部件少,可以增加稳定性 (2) 它采用“程序存储“思想,在计算机中设置存储器,将符号化的计算步骤存放在存储器中,然后依次取出存储的内容进行译码,并按照译码的结果进行计算,从而实现计算机工作的自动化。 (3)软盘存储器速度慢,容量也小,但可装可卸、携带方便并且价格便宜,在移动小容量文件时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硬盘存储器速度快、抗震性小、容量太小、生产成本高,还没成为市场主流。 (4)光盘存储器存储量大,并且价格低、寿命长、可靠性高。 (5)移动存储设备防潮、抗震、大容量、体积小、携带方便、即插即用、易于操作、传输速度快等。 (6)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信息,是双向总线。

地址总线用于传送地址信息,是单向的总线。 控制总线用于传送控制信号,总体上看是双向的。 (7)物理层安全系统层安全网络层安全应用层安全管理层安全 (8)指编译或者在计算机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1.未经授权而执行 2.传染性 3.隐蔽性 4.潜伏性 5.破坏性 四 (1)1111011.0101 (2)1010 0100 0001.1011 0111 第二单元 二: 1图形用户界面 1右 1当前状态无效;会出现一个新的子菜单;当前状态下正在使用;如果选了此命令,将出现一个对话框 1任务栏 1标题栏 1移动 1经典视图 三 (1)—(7)BCCCC AB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三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 3.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NP、NNP、NI、PI和DPI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 答:因为社会保险税是直接税,故GNP、NNP、NI均不受其影响,又因为它是由企业上缴的职工收入中的一部分,所以PI和DPI均受其影响。 4.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N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 答:假定不存在具有双重居民身份的情况,则合并对GNP总和没有影响。因为原来甲国居民在乙国的产出已经计入甲国的GNP,同样,乙国居民在甲国的产出已经计入乙国的GNP。 在存在双重居民身份生产者的情况下,则GNP减少。 5.从下列资料中找出: (1) 国民收入(2) 国民生产净值 (3) 国民生产总值(4) 个人收入 (5) 个人可支配收入(6) 个人储蓄 单位:亿美元 资本消耗补偿 雇员酬金 企业利息支付 间接税 个人租金收入 公司利润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红利 社会保险税 个人所得税 消费者支付的利息 政府支付的利息 政府和企业转移支付 个人消费支出356.4 1866.6 264.9 266.3 34.1 164.8 120.8 66.4 253.9 402.1 64.4

105.1 374.5 1991.9 答:(1) 国民收入=雇员佣金+企业利息支付+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2) 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 (3)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资本消耗补偿 (4)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障税+红利+政府和企业转 移支付 (5)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 (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消费支出 6.假定一国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亿美元 国民生产总值 总投资 净投资 消费 政府购买 政府预算盈余4800 800 300 3000 960 30 试计算:(1) 国民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收入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4) 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 答:(1)国民生产净值=GNP-(总投资折旧-净投资) =4800-(800-300)=4300 (2)净出口=GNP-(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 =4800-(3000+800+960)=40 (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政府购买+政府预算盈余 =960+30=990 (4)个人可支配收入=NNP-税收+政府转移支付=NNP-(税收-政府转移支付) =4300-990=3310 (5)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3310-3000=310 7.假设国民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亿元),试计算:(1) 储蓄(2) 政府支出(3) 投资 答:(1)储蓄=DPI-C=4100-3800=300 (2)因为:I+G+(X-M)=S+T 所以:I=S+(T-G)-(X-M)=300-200-(-100)=200

机械零件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习题 第3章疲劳强度 问答题 1.问:试述零件的静应力与变应力是在何种载荷作用下产生的? 答:静应力只能在静载荷作用下产生,变应力可能由变载荷产生,也可能由静载荷产生。 2、稳定循环变应力的种类有哪些?画出其应力变化曲线,并分别写出最大应力σmax、最小应力σmin、平均应力σm、应力幅σa与应力循环特性γ的表达式。 答:对称循环变应力、脉动循环变应力、非对称循环变应力 3、机械零件疲劳破坏的特征有哪些?机械零件疲劳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特征:(1)疲劳失效过程:裂纹萌生、裂纹扩展和突然发生脆性断裂三个阶段(2)断裂面:疲劳源、光滑的疲劳区、粗糙的断裂区(3)无明显塑性变形的脆性突然断裂(4)破坏时的应力(疲劳极限)远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 影响因素:不仅与材料性能有关,变应力的循环特性,应力循环次数,应力幅都对疲劳极限有很大影响。 4、如何由σ-1、σ0和σs三个试验数据作出材料的简化极限应力图? 5、相对于材料,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综合影响因素(Kσ)D的表达式为何?如何作零件的简化极限应力图? 应力集中、零件尺寸、表面状态 6、应力集中、零件尺寸和表面状态是否对零件的平均应力σm和应力幅均有影响? 只对应力幅有影响,对平均应力没有明显影响 7、按Hertz公式,两球体和圆柱体接触时的接触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外载荷F、ρΣ、弹性模量E、泊松比u以及b 8.问:零件的等寿命疲劳曲线与材料试件的等寿命疲劳曲线是否相同? 答:两者不同,零件的等寿命疲劳曲线需考虑零件上应力集中对材料疲劳极限的影响。 9.问:疲劳损伤线性累积假说的含义是什么? 答:该假说是:在每一次应力作用下,零件寿命就要受到一定损伤率,当损伤率累积达到100%时(即达到疲劳寿命极限)便发生疲劳破坏。通过该假说可将非稳定变应力下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折算成等效的稳定变应力疲劳强度。 10.问:机械零件上的哪些位置易产生应力集中?举例说明。如果零件一个截面有多种产生应力集中的结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如何求取?

旅游经济学课后部分习题答案之欧阳音创编

第一章 一、 二、四、旅游经济学特征: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应 用学科,旅游经济学是一门产业经济学,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旅游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三、五、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旅游经济活动中 旅游产品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四、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任务:第一,揭示影响和作 用于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因素和经济关系。第二,在研究旅游经济活动的基础上,寻觅和获取旅游业发展的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途径。第三,为制定旅游业发展方针、政策和法国提供理论基础。 五、六、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内容:1.旅游经济的形 成及产业标志。2.旅游产品的开发及供求关系。3.旅游产品的市场开拓及销售。4.旅游产品的消费及合理化。5.旅游产品的经营成本及效益。6.旅游经济结构及发展。

六、七、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理论与实际相 结合的方法。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4. 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七、八、旅游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旅游经 济学与经济学的关系:旅游经济学是一门经济类的应用学科,经济学理论在旅游经济学中也是适用的。旅游经济学规律与一般的经济规律是高兴与共性的关系。2.旅游经济学与旅游学的关系:旅游经济学是旅游学的一部分,它与旅游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旅游经济学是从经济这个角度研究旅游活动中所反映的诸关系中的经济关系,从经济学的角度加深对旅游学的研究。3.旅游经济学与其他旅游学科的关系:第一类是与旅游经济学成平行关系的学科,旅游活动是它们相互联系的纽带。第二类是与旅游经济学成纵向关系的学科,旅游经济学同这些学科的关系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它们都是旅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在各具体领域中的应用和具体化。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目录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01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06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11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8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27 第十七章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 32 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37 第十九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42 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46 第二十一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52 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 60 第二十三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 65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 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品。 3.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存量的联系和区别,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 解答:存量指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而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有时间维度;但是二者也有联系,流量来自存量,又归于存量,存量由流量累积而成。拿财富与收入来说,财富是存量,收入是流量。 4.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GDP? 解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将从人们手中借到的钱用作生产经营,比方说购买机器设备,这样这笔钱就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因此要计入GDP。可是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用于生产经营,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用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5 .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但在经济学上不算是投资? 解答: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建造新厂房、购买新机器设备等行为,而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课后部分习题答案

1.冷原子吸收法和冷原子荧光法测定水样中的汞,在原理和仪器方面有何主要相同和不同之处? 答:水样中的汞化合物经酸性高锰酸钾热消解,转化为无机的二价汞离子,再经亚锡离子还原为单质汞,用载气或振荡使之挥发成汞蒸气。冷原子吸收法利用汞蒸气对波长为253.7nm 的紫外光有选择性吸,测定吸收光强并通过标准曲线确定汞的浓度。冷原子荧光法是在原子吸收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发射光谱法。汞蒸气经过汞灯发射的光束时,汞原子吸收特定共振波的能量,由基态激发到不稳定的高能态,当被激发的原子回到基态时,发出特征荧光,测定荧光强度通过标准曲线确定汞的浓度。两种方法的仪器均主要由光源、吸收管、试样系统、光电检测系统、指示系统等组成,检测吸收光强的检测器与汞灯发射光束在一条直线上,但检测荧光强度的检测器应与汞灯发射光束垂直。 2.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在应用上有何区别?二者在数量上有何关系?为什么? 答:高锰酸盐指数(I Mn)和化学需氧量(COD Cr)均为表示水体中有机物相对含量的指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以重铬酸钾(K2Cr2O7)和高锰酸钾(KMnO4)氧化水中的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和有机物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二者均是条件性指标。I Mn指数仅用表征地表水的水质,COD Cr既可用于地表水也可用于废水。由于所用的氧化剂氧化强度不同、氧化反应条件也不同,I Mn能表征水中50~70%的有机物,而COD Cr能表征水中除吡啶、芳香族、苯类等以外的绝大部分有机物,故对于同一个水质I Mn < COD Cr。 3.如何提高溶液吸收法的富集效率? 答:溶液吸收法的富集效率取决于溶液吸收效率和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提高溶液吸收效率应选择适宜的吸收液及吸收管。吸收液应……,吸收管应……。 4.测定烟气中颗粒物的采样方法和测定气态或蒸气态组分的采样方法有何不同? 答:由于颗粒物与其他组分惯性大小不同,采集颗粒物时必须等速采样,根据需要进行移动采样或定点采样后测定其浓度,气态或蒸气态惯性较小,不必等速采样,其在烟道中分布较均匀,一般进行定点采样即可。

旅游经济学同步习题及答案 精品

绪论 一、填空题 1、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产品需求与供给这一内在矛盾,其外在表现 为和与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政府三者之间利益上的矛盾。 2、旅游产品与的矛盾始终贯穿于旅游经济活动的始终,它决定了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于其他经济学。 3、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是年成立的托马斯·库克旅行社。 二、名词解释 1、旅游经济学: 三、单项选择题 1、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是() A、旅游产品 B、旅游供求关系 C、旅游经济效益 D、旅游经济活动 2、我国北国的茫茫雪原,山青水秀的“鱼米之乡”┅┅这些令旅游者为之神往的旅游胜地,是因为受()所吸引。 A、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B、旅游资源的独特性 C、旅游资源的民族性 D、旅游资源的地域性 3、以下()项是旅游经济活动产生的基础。 A、英国出现产业革命 B、近代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 C、世界范围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D、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 4、旅游业属于()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四产业 5、以下关于旅游经济运行特点的描述,( D )是错误的。 A.一次集中,多次消费 B.所有权不发生转移 C.物流与商流分离 D.使用权不发生转移 四、多项选择题 1、旅游经济活动的主体是() A.旅游者 B.旅游经营者 C.旅游需求 D.旅游供给 五、判断题 ()1、我国的东部地区是旅游冷点地区,但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特色浓。 ()2、旅游饭店的主要功能是为旅游者组合和提供旅游活动中所需要的旅游吸引物、设施和服务。 ()3、人们为了生活生存而远走他乡的行为也是旅游活动。 六、简答题

1、二战后,旅游经济活动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2、简述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3、旅游经济学的特点是什么? 习题答案——绪论 一、填空题 1、旅游者旅游产品经营者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政府 2、需求供给 3、 1845 二、名词解释 1、旅游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 三、单项选择题 1、D 2、D 3、B 4、C 5、D 四、多项选择题 1、AB 五、判断题 1、× 2、× 3、× 六、简答题 1、答:(1)大众性(2)全球性(3)规范性(4)持续性 2、答:(1)旅游产品的开发(生产)与供给;(2)旅游需求及旅游供求的矛盾运动和调节机制;(3)旅游产品消费;(4)旅游市场及开拓策略;(5)旅游收入、成本及效益;(6)旅游经济结构及可持续发展。 3、答: o(1)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o(2)旅游经济学是一门部门经济学。 o(3)旅游经济学是一门边缘交叉学科。 o(4)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旅游经济活动中,权没有发生转移,其物流和商流是相分离的

杨持 生态学课后习题部分答案.doc

1.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 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对象与范围:从分子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 2.什么是环境,生态学环境指什么? 环境则指生物生活中的无机因素、生物因素和人类社会共同构成环境系统。 生态学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3.种的生态幅:每一个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即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de),这主要决定于各个种的遗传特性。 8.比较种群指数增长模型(Z)和逻辑斯谛增长模型(L)。 A前者适用于资源无限的条件下,后者适用于资源有限的条件下。B.种群指数增长模型是与密度无关的增长模型,逻辑斯谛增长模型是与密度有关的增长模型。C 。Z的增长曲线呈“J”型;L的增长曲线呈“S”型。 9.什么是种群空间格局,主要有哪些类型?<附:成因> 种群空间格局(spatial pattern)定义: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空间格局或内分布型。 三种类型①均匀型②随机型③成群型 成因:(1)均匀分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另一原因是分泌有毒物质于土壤中以阻止同种植物籽苗的生长(2)随机分布比较少见,因为只有在环境的资源分布均匀一致的情况下或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时才易产生随机分布(3)成群分布是最长见的内分布型a.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富饶与贫乏相嵌。b.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c.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 12.何谓种内与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有哪些基本类型。 存在于各个生物种群内部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称为种内关系,而将生活于同一环境中的所有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称为种间关系。 生物的种间关系多种多样,但最主要的有9种相互作用类型:偏利作用、原始作用、互利共生、中性作用、竞争(直接干涉型)、竞争(资源利用型)、偏害作用、寄生作用、捕食作用。可概括分为两大类,即正相互作用和负相互作用。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宏观部分(高鸿业)课后习题答案(12-17章)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课后答案(注:12-17章)高鸿业主编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解答: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物发生。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的。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在生产时已经计入过。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因为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购买一块地产也不计入GDP,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意义的投资活动,故不计入GDP。 2、解答:社会保险税实质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一般是社会保险局)按一定比率以税收形式征收的。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 ,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PI。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可支配收入,因为一旦个人收入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3、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影响。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总和不会有影响。举例说:甲国向乙国出口10台机器,价值10万美元,乙国向甲国出口800套服装,价值8万美元,从甲国看,计入GDP 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计入乙国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从两国GDP总和看,计入GDP的价值为0。如果这两个国家并成一个国家,两国贸易变成两个地区的贸易。甲地区出售给乙地区10台机器,从收入看,甲地区增加10万美元;从支出看乙地区增加10万美元。相反,乙地区出售给甲地区800套服装,从收入看,乙地区增加8万美元;从支出看,甲地区增加8万美元。由于,甲乙两地是一个国家,因此该国共收入18万美元,而投资加消费的支出也是18万美元,因此,无论从收入还是从支出看,计入GDP的价值都是18万美元。 4、解答:(1)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 (2)开矿阶段生产10 万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元,即40 –10 = 30万美元,两阶段共增值40万美元. (3)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工资共计:7.5 + 5 = 12.5万美元,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利润共计(10 - 7.5) + (30 - 5) = 27.5 万美元 用收入法共计得的GDP为12.5 + 27.5 = 40 万美元。 可见,用最终产品法,增殖法和收入法计得的GDP是相同的。 5、解答:(1)1998年名义GDP = 100×10 + 200×1 + 500×0.5 = 1450美元 (2)1999年名义GDP=110×10 + 200×1.5 + 450×1 = 1850美元 (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实际GDP=1450美元,1999年的实际GDP= 110×10 + 200×1+ 450×0.5 = 1525 美元.这两年的实际GDP变化百分比=(1525 - 1450) / 1450 = 5.17% (4)以1999年为基期,1999年实际GDP= 1850美元,1998年实际GDP= 100×10 + 200×1.5 +500×1 = 1800美元,这两年实际GDP变化百分比=(1850 - 1800)/1800 = 2.78 % (5)GDP的变动由两个因素造成:一是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的变动,一是物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动。“GDP的变化取决于我们用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GDP的基期的价格”这句话只说出了后一个因

金融学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华侨大学金融市场学课件习题答案—科目老师:刘卫红(希望以后修这门的同学计算方面会轻松点儿) 来源: 金融市场习题答案 1、某公司发行面额为100万元的商业票据融资,发行折扣为5720元,期限为60天,则该票据投资者的实际收益率为多少? 2、假设某投资者以994280元的价格购买了上例中面额为100万的商业票据,在持有30天后将其出售,此时市场利率为5%,则该商业票据的市场价格为多少?该投资者的实际收益为多少? ?元 实际收益=995850.62-994280=1570.62元 3、某银行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面值50万元,存单利率5%,期限270天,某投资者持有该存单4个月后出售,出售时市场利率为4%,计算存单的转让价格。 4、某证券的回购价格为100万元,回购利率为5.5%,回购期限7天,则该证券的售出价格是多少? 回购利息=回购价格×回购利率×回购天数/360=100万×5.5%×7/360=1069.44元,售价=100万 -1069.44=998930.56元 5、假定某投资者以6.75%的利率投资于5天期限的再购回协议,协议金额为2500万元,该投资者的收益为多少?如果该投资者与借款人签订的是连续再购回协议,5天后终止该合同,假定5天中每天的再购回利率分别为6.75%,7%,6.5%,6.25%,6.45%,这一连续协议的总利息收入为多少? 投资收益=2500万×6.75%×5/360=2.344万 总利息收入=2500万×(6.75%+7%+6.5%+6.25%+6.45%)×1/360=2.29万 1、息票债券的票面利率为8%,面值1000元,距到期日还有5年,到期收益率为7%,在下列情况下分别求债券的现值。(1)每年付息一次;(2)半年付息一次;(3)每季度付息一次 (1)

现代旅游经济学试题及答案2

现代旅游经济学试题及答案2

《旅游经济学》试题(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之间联系的焦点是___________ 。 2、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总方针为:“大力发展_____ 旅游,积极发展________ 旅游,适度发展_______ 旅游”。 3、按旅游需求弹性的不同,旅游收入可分为_______ 、_______ o 4、根据旅游者的需求程度的不同,可将旅游产品区分为_________ 旅游产品 和_________旅游产品两大部分。 5、旅游经济运行的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方式属于按消费者购买行为进行的客源市场细分。 A.年龄及家庭年龄结构 B.社会阶层及文化程度 C.性格特征 D.消费者购买目的与时机 2、从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程度看,旅游价格可划分为()。 A.一般旅游价格和特种旅游价格 B.单项价格和统包价格 C.基本旅游价格和非基本旅游价格 D.旅游正常价和旅游推销价 3、反映旅游供给量与旅游价格之间变化关系的概念称为()。 A.旅游供给弹性 B.旅游需求弹性系数 C.旅游供给价格弹性 D.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4、旅游者的旅游需求的实现,主要是通过( A.旅游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C.旅游者可支配收入 B.旅游发生国政府的政策D.旅游目的地国旅游资源

5、等级旅游市场是()。 A.按旅游目的不同来划分的 B.按旅游组织形式不同来划分的 C.按旅游季节来划分的 D.按旅游产品质量或旅游需求者经济地位来划分的

课后习题部分答案(2013版)

1、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观点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指导我们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用新的思想理论观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基础的基本观。科学发展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力量,把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科学发展观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既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又要遵循自然规律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相协调,注重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统筹协调;强调发展是相互推进、系统协调的过程,要正确处理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关于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思想观点,既坚持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又强调通过解决矛盾,求得协调和统一,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实现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友好相处与共同繁荣,进一步深化了对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总的看,科学发展观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规律,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是因为: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实践的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产生和发 展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实践论,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实践观点作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阐明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性,人们只有从实践中获得“材料”,才能通过头脑这个“加工厂”产生认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变革客观世界的同时,也不断改造着自身的认识能力。从认识论角度讲,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所以,正是人们改造客观事物的社会实践活动,才使得人们的认识得以形成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 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揭示了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来,人的认识与照相和镜子照东西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又有本质的不同。照相和镜子照东西是消极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课后习题答案

国民收入核算 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品。 3.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存量的联系和区别,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 解答:存量指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而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有时间维度;但是二者也有联系,流量来自存量,又归于存量,存量由流量累积而成。拿财富与收入来说,财富是存量,收入是流量。 4.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GDP? 解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将从人们手中借到的钱用作生产经营,比方说购买机器设备,这样这笔钱就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因此要计入GDP。可是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用于生产经营,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用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5 .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但在经济学上不算是投资? 解答: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建造新厂房、购买新机器设备等行为,而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过程与控制部分课后题标准答案

(2)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试用方框图表示其一般组成。 答: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 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的一般性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过程控制系统的一般性框图 (3)单元组合式仪表的统一信号是如何规定的? 答:各个单元模块之间用统一的标准信号进行联络。 1)模拟仪表的信号:气动0.02 ~0.1MPa;电动Ⅲ型:4~20mADC或1~5V DC。 2)数字式仪表的信号:无统一标准。 (4)试将图1-2加热炉控制系统流程图用方框图表示。 答:加热炉控制系统流程图的方框图如图1-3所示: 图1-2 加热炉过程控制系统流程 (5)过程控制系统的单项性能指标有哪些?各自是如何定义的? 控制器 r(t) 执行器被控过程 检测变送装置 y(t) _ f(t) e(t)u(t)q(t) z(t) TC PC 给定值 阀管道加热炉 热油出口温 度 PT 燃油压力 _ TT _ 干扰2干扰1 AC AT 燃油 PT PC TC TT 引风机 烟气 冷油入口 热油出口 火嘴 送风机 空气

1 100%() y y σ= ?∞答:1)单项性能指标主要有:衰减比、超调量与最大动态偏差、静差、调节时间、振荡频率、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等。 2)各自定义为:衰减比:等于两个相邻的同向波峰值之比n ; 超调量σ:第一个波峰值 1 y 与最终稳态值y(∞)之比的百分数: 最大动态偏差A :在设定值阶跃响应中,系统过渡过程的第一个峰值超出稳态值的幅度; 静差,也称残余偏差C : 过渡过程结束后,被控参数所达到的新稳态值y(∞)与设定值之间的偏差C 称为残余偏差,简称残差; 调节时间s t :系统从受干扰开始到被控量进入新的稳态值的5%±(2%±)范围内所需要的时间; 振荡频率 n ω:过渡过程中相邻两同向波峰(或波谷)之间的时间间隔叫振荡周期或工作周期,其倒数称为振荡频率; 上升时间p t :系统从干扰开始到被控量达到最大值时所需时间; 峰值时间 p t :过渡过程开始至被控参数到达第一个波峰所需要的时间。 (9)两个流量控制系统如图1-4所示。试分别说明它们是属于什么系统?并画出各自的系统框图。 图1-4 两个流量控制回路示意图 答:系统1是前馈控制系统,系统2是反馈控制系统。系统框图如图1-5如下: 系统1 系统2 图1-5 两个流量控制回路方框图 (10)只要是防爆仪表就可以用于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吗?为什么? 答:1)不是这样。 2)比如对安全火花型防爆仪表,还有安全等级方面的考虑等。 (11)构成安全火花型防爆控制系统的仪表都是安全火花型的吗?为什么? 答:1)是的。 2)因为安全火花型防爆系统必备条件之一为:现场仪表必须设计成安全火花型。 2.综合练习题 (3)某化学反应过程规定操作温度为80±5℃,最大超调量小于或等于5%,要求设计的定值控制系统,在设定值作最大阶跃干扰时的过渡过程曲线如图1-8所示。要求:1)计算该系统的稳态误差、衰减比、最大超调量和过渡过程时间; 测量变送 被控过程 执行器测量变送 被控过程 执行器

高频课后习题答案部分.doc

\\\\\\\\\\\\\\\\\\\\\\\\\\\\\\\\\\\\\\\\第一章 1.1 何谓通信系统?通信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用电信号(或光信号)传输信息的系统称为通信系统。它由输入变换器、发送设备、传输信道、接收设备、输出变换器等组成。 1.2 无线电通信为什么要采用调制技术?常用的模拟调制方式有哪些? 答:采用调制技术可使低频基带信号装载在高频载波上,从而缩短天线尺寸,易于天线辐射,而且不同的发射台其载波频率不同,在接收端便于选择接收。此外,采用调制可进行频分多路通信,实现信道的复用,提高信道利用率;还可以提高系统性能指标,提高抗干扰能力。 常用的模拟调制方式有振幅调制(AM )、频率调制(FM )和相位调制(PM )。 1.3 已知频率为3kHz 、1000kHz 、100MHz 的电磁波,试分别求出其波长并指出所在波段名称。 解:根据λ=c /f (其中c =3×108m/s )分别得出100km (为超长波)、300m (为中波)和 3m (为超短波)。 1.4 画出无线广播调幅发射机组成框图,并用波形说明其发射过程。 答:参见图1.3.1。 第二章 二、选择题 1.LC 串联回路谐振时阻抗最 ,且为纯电阻,失谐时阻抗变 ,当f o f 回路呈 。 A .容性 B .感性 C .大 D .小 2.LC 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谐振时,阻抗为 ,谐振时电压为 ;电纳为 ,回路总导纳为 。 A .最大值 B .最小值 C .零 D .不能确定 3.把谐振频率为o f 的LC 并联谐振回路串联在电路中,它 的信号通过。 A .允许频率为o f B .阻止频率为o f C .使频率低于o f D .使频率高于o f 4.在自测题1图所示电路中,1ω和2ω分别为其串联谐振频率和并联谐振频率。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 A .1ω等于2ω B .1ω大于2ω C .1ω小于2ω D .无法判断 5.强耦合时,耦合回路η越大,谐振曲线在谐振频率处的凹陷程度 。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出现 6.石英晶体振荡器,工作在 时的等效阻抗最小。 A .串联谐振频率s f B .并联谐振频率p f C .s f 与p f 之间 D .工作频率 自测题1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