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史学概论笔记

史学概论笔记

史学概论笔记
史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历史和史学概论

第一节历史和历史学

?一、什么是历史:

?1、三层含义(p1):(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

(2)过去事实的记载。(3)指历史学科。

?历史,广义地说,是指一切事物-----客观世界过去的发展,它可以分好自然发展史和人类发展史。马克思曾站在广义的历史概念说∶“我们仅仅知道唯一的科学∶就是历史科学。”

但我们平时所言的历史乃狭义好的历史,即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历史,即与自然界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人类社会已往的运动发展过程。

2、人类历史的特点:

(1)人被称为“万物之灵”。有意志、有目的地进行活动,是人类创造自己历史的显著特点。

(2)作为在时间中发展的过程,自然史和人类史都有其一度性,即一去不返的性质

3、历史与历史著述

对于史学遗产,必须批判地加以总结,而不能简单地抄袭。

孟子本是一个“言必称尧舜”的人,他也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二、什么是历史学

历史学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一般说来,它包括历史过程的记录、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规律的探讨和历史发展趋势的预见。

三、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所谓历史意识,就是人们理解到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从而感到需要学习自己的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人类产生历史意识的原因在于:历史是现实的前身,现实是历史的延伸。

?正是由于人们普遍需要“史鉴”和“史师”,人们才需要学习历史,而且早在原始时代人类就开始有了这种需要。

?寻求“史鉴”和“史师”的需要,决定了历史学具有其他任何学科不能替代的价值。

第二节历史学的功能

历史学的社会功能,也就是有的书中所说的历史学的社会功用或社会价值。

一、“以史为鉴”——认识现在必须了解过去,指导人们社会实践

1、“以史为鉴”,就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用以指导现实的实践。其前提就是能从历史中寻找某些有规律性的东西。

古今中外,各国的有识之士都十分重视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2、历史科学是大用之学:历史科学决非可有可无,作为认识世界的一个环节,它的作用是至关紧要的。“生存意义”的教育:培养人才,一方面要让他们学会步入社会生活的实际本领;另一方面,要让他们学会在社会上做个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即怎样才能做一个有信仰、有理想、有抱负、有精神、有道德、有纪律、有修养、有合作意识而又聪明的人,这后一方面应当说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更为密切的。历史课正是偏重于后一方面、也就是精神方面的功能。正像意大利学者克罗齐所说:“历史是生活的教师。

袁腾飞:我为什么要这样教历史

?我总的感觉,大人物学了有大用,小人物如果学了,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可能有一点帮助。有人爱问历史学科学了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就比较功利。它确实不如理工科有用,所以,可

能相当多的孩子们,他在上学的时候,并不爱学历史,可能走上工作岗位了,或者是他读了大学

了,有时间了,学业负担没这么重,可能觉得历史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学科,他再捧起来读也是来

得及。

?历史就是统治阶级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还没有看到不篡改前朝历史的统治者。

德国一位大学校长,把自然科学比作是飞快行驶的时代列车,又把人文社会科学比作是这部列车的司机

——这是很有眼光的。

故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历史是现实的镜子,现实是历史的影子。”其主要功能为探求规律,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和探索未来。

?二、“继往开来”——陶冶人类精神品格

?正如伏尔泰高度评价史学的功用一样,史学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素质。

?梁启超在《新史学》中日∶“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今日欧洲民族主义之所以发达,列国所以日进文明,史学之功居其半焉。”

?1、爱国心之源泉:要振兴一个国家,要提高国民好的优良品质,莫不求助于历史。

?法国总统密特朗曾说过:“忽视历史教育,就会使我国新的一代丧失民族意识

赵微军旗装事件

?希特勒用他那狂妄的歪曲历史的思想鼓吹亚利安人是“大自然的宠儿,最勇敢最勤劳的强者。”

而日尔曼人则是其中的精髓,为此,他说过许多令德国人热血沸腾而愿为其优秀的种族奋斗的话,甚至可以为此而不考虑剔的民族的生存权利,犯下种种令人发指的罪行。当然,希特勒的这些话是借历史之口说出来的,下面就是其中好的一段∶“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切人类文化,一切艺术、科学和技术的果实,几乎全是亚利安人的创造性的产物。这一事实本身证明这样的推论不是没有根据的∶只有亚利安人的创造才是一切高级人类的创始者,因此是我们所谓的‘人’这个名称的典型代表。他是人类的普罗米修斯,从他光芒四射的额头,永远飞迸出神圣的天才的火星,永远燃点着知识的火焰,照亮了默默的神秘的黑夜,推动人类走上征服地球上其他生物的道路

--------就是他,为人类文化中每一伟大建筑奠下基础,树起墙垣。”

每当国家出现存亡之秋的紧急关头,国家莫不以本民族及其人民的光辉历史作为国民士气的提高和保持的最重要的手段。

?2、国民之明镜:史学对于了解人民和民族精神有很大的帮助。

?马克思把人类的历史比作一部“历史剧”,人们既是这部历史剧的剧作者,又是剧中人。

?只有深刻地了解历史,才能了解打上历史诸多烙印的人。

三、“温故知新”——传承文化财富

1、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让广大人民从正确的历史答案中得到教益。

2、史学对于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也有重要意义。

?学习学告诉我们,掌握一门学科最好的办法之一,是掌握这门学科发展的历史。

没有什么工作比历史更能满足于人类(生活于现在和居民、来自过去的逸民、进入未来的侨民)的特殊需求

第三节为什么要学习《史学概论》

《史学概论》就是讲述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课程。它的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初学者掌握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历史学家是历史知识的生产者。史学概论则是传授历史知识如何生产有关知识。

?史学概论研究对象是史学的主体活动,即历史学有反思、总结、概括史学发展的全过程及其内在规律性。

?史学概论主体从整体着眼,运用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考察方式,从史学主体角度对史学的整体发展,特别是史学研究中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综合而概括的反思与研究,它不可能对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史家与史著做具体描述与总结,而是比较注意考察历史认识的现代发展,比较强调史学发

展的现代意识。

一、《史学概论》讲授的基本内容

几种代表性的观点:(1)史学概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继承的原则指导下,概括地论述史学在发展中为自己提出的重要问题及其成就,并应该指出当前史学工作面临的重大任务。”(白寿彝《史学概论·绪论》(80年代第一部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历史学”是什么被忽视了。

(2)史学概论是“史学学”的理论部分(王也扬《“史学概论”与“史学学”》,《光明日报》1984年10月1日)。史学学的非理论部分是什么?它与史学史是什么关系?没有交待。

(3)历史科学概论应是概要论述历史科学,也可以说是“历史科学学”(葛懋春、谢本书《历史科学概论·绪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修订版;葛懋春、项观奇《谈谈历史科学的对象与体系》,《文史哲》1885年第2期)。他们强调史学的科学性;第一版没谈,修订版才提出来;同王也扬的提法类似,但是体系的规范更合理了。

4)史学概论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史学这一学科的概述和回顾,它包括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吴泽《史学概论·前言》,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年6月第一版)。这一体系比较严密。(5)史学概论努力阐明史学研究过程各个阶段在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不同特点(姜义华《从<史学要论>到<史学概论>》,《书林》1985年地1期)。非常入时,适应国际史学趋势,但忽视了历史本体问题

史学概论》主要讲述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问题,而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问题,也都是属于历史哲学问题。因此,所谓的史学概论,实际上就是历史哲学概论。历史哲学的基本内容,也就是《史学概论》要讲述的基本内容。不过,从历史学专业角度说的历史哲学与哲学专业角度说的历史哲学有所不同:它更强调联系历史研究的实际。

二、历史学的本体论

什么是历史学的本体论呢?一般哲学的本体论就是关于世界或存在的本源和本质的基本观点或理论,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世界观。历史学的本体论(也可称为历史本体论,有的学者称之为历史理论),就是关于历史现象(作为群体和个体的人和事件)的存在的本源和性质的观点或理论,其核心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历史观。

在西方非马克思主义的史学本体论体系中,长期存在着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的分歧和论争。

人本主义的史学本体论的第一个特点是,强调人的精神、目的、意志是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强调一切历史活动和整个历史过程都是人的精神、目的和意志的展现过程。这是一种主张精神决定论的唯心主义的史学本体论。其中包括两种倾向,一是强调领袖、精英人物的精神决定历史进程,二是强调群体的、大众的精神决定历史进程。英国历史哲学家柯林武德(R·G·Collingwood,1889-1943)是前一种倾向的突出代表者。

以兰克学派为代表的整个西方传统史学都倡导这种史学本体论。德国历史学家兰克(Leopold von Ranke,1795--1886)是这个学派的首创者,他强调一切历史事件和过程都只是政治领袖人物的思想、目的、动机的展现过程。德国社会学家、历史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是倡言群体精神决定论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人本主义史学本体论的第二个特点是,由于它强调人的精神支配下的意志、目的、动机决定历史进程,而人的意志、目的、动机是变化无常的,一次性的,不重复的,无规律可循的,由此断言历史是没有规律的。科学主义-结构功能主义史学本体论的第一个特点是,认为人类社会中总是存在某些结构,它们在长时期里、甚至在整个人类历史过程中支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命运,决定着历史的进程。

科学主义-结构功能主义史学本体论的第二个特点是,它不同意人本主义史学本体论断言历史毫无规律可寻,肯定其中存在着某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在当代西方专业历史学家当中,法国年鉴学派是西方新史学中持科学主义或结构-功能主义的史学本体论的突出代表者之一。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也有自己的史学本体论,其核心就是唯物史观。

?三、历史学的方法论、认识论及其与本体论的关系

?史学方法论是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性质和特点的观点或理论,诸如:历史研究方法中是否存在着导向性方法和技术性方法的区别?历史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方法有何异同?

历史学适合采用“将心比心式领悟”方法(即empathetic method ,多译为“移情式领悟方法”)和“个别描述式”、“艺术式”的表述方法,还是适合采用实证的“法则归纳”式的方法?……

等等,都是史学方法论探讨和回答的问题。

?历史学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共同构成了历史学的理论体系。这3个部分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整体,其中以社会历史观为核心的史学本体论在整个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研究者持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会相应持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和认识论。

?历史学的本体论与方法论和认识论之间的主导和从属关系启示我们,要掌握好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首先要在社会历史观—史学本体论上下苦功夫,对各主要思潮流派的社会历史观—史学本体论的是非得失要有比较透彻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史学本体论更要有系统深入的理解。

第二章历史学从潜科学发展成为科学的历程

所谓潜科学,就是说它本身还不是科学,但具有一些可能发展成为科学的潜在因素,或者说,只是科学的萌芽形态。

第一节天命—神学史观主导下的古代史学

一、十分强化的人身依附关系与命运思想的产生:上古中古时期由于人们的物质生产能力极其微弱,经济交换和社会交往活动的范围也因此极其狭小。由此也就决定人们只能在狭小的共同体中求得生存。那些狭小的共同体,或者是家长制的家庭和村社,或者是奴隶主的田庄或矿场,或者是较大一些的城邦,或者是封建主的庄园,或者是城市行会、城市公社。人们只有在那些狭小共同体的保护之下才能生存。也正因为此,在那些狭小共同体内履行某些公共的防御职能或经济社会职能的首领,无论是个人还是行使首领职能的一个集团或群体,必然居于支配地位,而普通人,特别是最底层的劳动者,由于自身力量和与之相应的自身独立性极其微弱,不得不接受那些个人或群体首领的保护,因而也就不得不同时接受他们的统治和压迫,并与那些首领们结成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人身依附关系。

另一方面,那些狭小共同体的首领们往往又不得不依附于在更大一些范围内履行公共职能的更高一层首领,同样也与他们结成程度不等的人身依附关系、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以“人的依赖关系”或“直接的统治和服从关系”为特征的社会形态,他把这类社会形态总称为人类历史的“第一大形态”或“第一大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第104页;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出版,第1卷第94-96页;第3卷第890页。)。

在这种社会形态下生活的各个阶级、各个阶层的人们,处处受到人身依附关系的约束,诸如家长制、贡纳制、奴隶制、农奴制、城市公社制、行会制等等,都建立在人身依附关系之上;那些依附关系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必须接受的强制力量。他们不可能理解那种依附关系和强制力量是怎样造成的,不理解他们为什么必须生来就得无条件地接受那些首领们的强制。由于个人生产力普遍微弱,以及由此决定的经济交换和社会交往活动范围极其狭小,他们普遍感到除了接受那种依附地位以外很难有别的选择。在这样一种社会生活实践感受下,当他们多少朦胧地思考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历史命运的问题时,就往往把他们的命运归结为超人的、超社会的神灵的力量支配的结果。

二、超自然的力量:力量再加上他们对风雷雨电、寒暑旱涝、兽毒虫以及地震火山等等自然力量的威胁也极为缺乏认识和抵御的能力,这就更加使他们时时感到超人的、超社会的、超自然的神灵力量无时无刻不在支配着他们的命运。这种社会生活实践的切身感受促使他们普遍地形成了一种把天命或其他种种神灵意志视为决定自已幸运或不幸的各种经历和自己的整个命运的共同的终极原因。他们普遍持有这样一种朦胧的社会历史观。

三、统治阶级的强制性灌输:那种社会形态下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对广大被统治阶级的直接的人身支配权力,也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内部各个等级或阶层之间的依附和从属关系,竭力把那种普遍存在的朦胧的社会历史观升华成为系统的意识形态体系,而且竭力向广大被统治阶级进行强制性灌输,从而使那种意识形态体系成为在整个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体系。

综上所述,在整个上古中古时期,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各国,思想家或历史家们致力于思考决定各种各样的社会历史现象生灭消长或兴废存亡的共通之理或共同的终极原因时,总是难免把那种共通之理或终极原因最终归结为天命或神灵意志;上古中古时期的历史著述,也都无不以这种历史观为其主导思想。而这种史观和史学的最根本的来源,则是人们在以人的依附关系为总特征的狭小共同体内的生活体验。

第二节人性—理性史观主导下的近代史学

一、近代史学的人性—理性史观产生的原因:

(一)原因:西欧从中世纪社会跨入近代社会的巨大历史变迁,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推动这一“翻天覆地”式的巨大历史变迁的最根本的动力或终极是广大劳动者的“静悄悄的劳动”。

1、农村的复兴

2、城市的兴起

3、社会历史观的转变

(二)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表达:不过,这种新的社会历史观并不是由当时文化水平还很低下的劳动阶级表达出来,而是由当时与劳动阶级的反封建要求具有一致性的新兴资产阶级中文化水平较高的那一部分人表达出来,也就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表达出来。

理性,就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来考虑问题,自主思考,不冲动、不凭感觉处理问题。

科学,就是尊重客观规律,探索客观规律,并把客观规律作为行动的指南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理性精神,“理性”就体现在“科学”之中

二、近代历史哲学的代表

(一)第一位这样的历史哲学家就是意大利的维柯。

(二)德国哲学家赫尔德

(三)孔德(August Comte,1798一1857)。这位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作为近代西方实证主义哲学和社会学开创人,对以后的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历史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柯林武德认为,实证主义关于自然科学的见解不过是“认为它包括两件事:首先是确定事实,其次是构成规律”

孔德自己说:“……实证哲学的首要特征在于,它认为一切现象都服从于恒定不变的自然规律,由于了解到对所谓的原因--无论是初始原因还是终极原因--的任何探求都是多么徒劳,我们的任务就是致力于精确地发现这些规律,并力求把那些规律的数目减少到最低限度。”

孔德把他的实证哲学运用到社会历史现象中来,声称他建立了“社会物理学”或“社会学”。他认为,把实证主义作为方法运用于社会历史现象的研究,主要就包括三种方法,即观察、实验和比较。

比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与低等动物比较”。例如,把“高等哺乳动物的社会状态”与人类比较。他认为这有助于了解人类初期社会;二是“并存社会状态的比较”。他认为“从火地岛的粗陋居民到欧洲最先进的民族,每一个社会阶梯都在地球的某一部份存在着”,只要对这些“人类社会的不同的并存状态”进行比较,“不同的进化阶段立刻就可以观察出来”;三是“连续状态的比较”。

孔德正是以他自己的社会历史观作为指导思想,进行了他的历史比较考察,通过那样的比较认为,人类精神进化和一般人类进化普遍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神学阶段。第二阶段是“形而上学阶段”。第三阶段,就是“最后的实证阶段”。

(四)作为孔德的朋友和资助者,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经济学家和逻辑学家约翰·密尔(John Stuart Mill,1806-1873)对孔德的实证主义的社会历史观和归纳主义的理论与方法作了进一步发挥。

但是密尔似乎与孔德有一个重大的区别,那就是他除了主张通过实证归纳探讨“经验性规律”以外,还主张从“经验性规律”再深人一步去探求支配各种“经验的规律”的共同的终极的因果必然性的“科学的规律”;而且这里还包含着他不同于孔德另一个区别,那就是他不像孔德那样反对探究因果关系,而是主张必须探究因果关系。

可见,从维柯到赫尔德,从孔德到密尔,都力图揭示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规律,力图使历史学成为揭示历史规律的科学。但是,要揭示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规律,就必须找到推动和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变的终极原因或最终动力。因为真正的规律就是指人类社会运动变化的因果必然性。找不到终极原因或最终动力,就揭示不出因果必然性的规律。维柯、赫尔德、孔德和密尔等人,都把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变的终极原因或最终动力归结“人性”或“理性”,从而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变的规律归结为“人性”或“理性”的“自然规律”。他们的“人性”--“理性”史观就是我们在绪论中提到的人本主义学术思潮

的早期表现。

需要说明的是,“人性”--“理性”史观在转向科学主义时,在本体论上,主要属于机械唯物论的社会历史观,而不是人本主义的唯心论的社会历史观。

19世纪西方主流史学的突出代表是兰克和兰克学派。他们声称他们建立了“科学的历史学”。但他们所说的“科学”仅仅是在史料考证方法的严谨性、客观性上说的,不是在探求历史规律的意义上承认历史学是科学。

在西欧那种特定历史条件下,农奴通过静悄悄的劳动不但能够积累劳动经验,提高个人的劳动生产力,还能够把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成果中的很大一部份留归己有,从而有可能促进自己的“财产和财富的独立发展”。

2、城市的兴起:西欧农奴和其他农民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生产能力和积累财富的结果,一方面使他们有可能以日益增多的剩余农产品和工副业产品投入市场,促成农村和农户本身的自然经济逐渐向商品经济转化.甚至一部份富裕农民向商品经营型的农场主转化,并促进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和城市的兴起;另一方面,一部分积累了较多的技术和资金的农奴有可能通过合法赎买或非法逃亡而脱离庄园,转变成城市市民。

3、社会历史观的转变:现在,当他们投入普遍的商品交换和多方面的社会交往的实践活动以后,就逐渐意识到他们能够而且应该独立自主地生活,再也不把那些狭小共同体及其主宰者视为自己的保护者和恩人。而且,在商品交换和劳动、能力的交换过程中,千百次自主地而不是被迫地讨价还价的等价交换实践使他们逐渐产生了平等和自由的观念,从而也使他们逐渐抛弃原来把人身依附和贵贱不平等视为上帝安排的旧观念。于是,一种强调个人独立、平等、自由的新的社会历史观逐渐萌生出来。社会历史观的转变正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生存方式和实际社会关系转变的必然反映。

14—16世纪时期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们竭力论证人的本性就是他们设想的要求个性的独立、自由,要求享有追求幸福生活的平等权利的“普遍人性”。

这种社会历史观到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进一步系统化。启蒙运动思想家们除了强调人性以外还更加强调理性。所谓“启蒙”,就是“启明”(enlightenment),也就是启导人们弃绝蒙昧的黑暗,走向理性的光明。他们认为理性光大的程度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标准。他们用这种社会历史观对他们眼界所及的人类历史,主要是对西欧历史进行考察,形成了一套把人类历史发展归结为人性、理性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升扬的过程的历史哲学。

?维柯认为人类历史和自然界一样,从属于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所有的民族,不论其种族和自然条件如何,都经过共同的发展阶段,其进程是平行的。

(二)德国哲学家赫尔德在其《人类历史的哲学思考》一书中也对人类历史规律问题作了一番论述。与维柯强调各民族历史的共同性不同,赫尔德特别强调各民族历史的差异性。

第三节唯物史观怎么指导历史学成为科学

一、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

?科学乃是揭示事物存在和变化的因果必然性规律、并能够通过实践检验那些规律的知识体系。要揭示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规律,就必须找到推动和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变的终极原因或最终动力。因为真正的规律就是指人类社会运动变化的因果必然性。找不到终极原因或最终动力,就揭示不出规律。揭示不出规律,就不可能指引历史学成为科学。

?科学主义-结构功能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社会历史观和方法论能找到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变的真正的终极原因和根本规律吗?为什么?

?双方都不能否认对方看到的事实,但又不能信服对方的结论。于是,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这两种社会历史观和方法论就只能长期对立下去。造成这种对立的根本原因在于,双方都没有看到,人类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每时每刻都既受到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同时又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和精神力量,使自己逐渐减少“不由自主”的程度,增加“自主选择”的自由度。

?由于双方都没有看到物质实践活动和与之相应的实践能力这个推动人类从不自由到自由转化的终极原因或最终动力,因此双方都无法回答自己面临的根本性问题:机械唯物论者无法回答他们发现的那些“结构”、“模式”和“法则”是怎样生成和改变的,因此或者避而不答,或者最终

归因于上帝;唯心论者无法回答他们所说的决定历史进程的精英人物、甚至群体大众的动机和意

志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属于不同时代和不同阶层的精英人物或群体大众会有截然不同的动机和

意志;面对此类问题,唯心论者同样是或者避而不答,或者最终归因于上帝。

?如恩格斯所说,唯物史观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学说。它的宏大的科学体系的起点,本是一个人所共知的而且也是任何人都不会怀疑的最简单的事实: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吃、喝、住、穿;要吃、喝、住、穿,就必然要从事劳动生产。接着,它从这这里展

开它的整个体系:人类世世代代从事劳动生产,就必然要在不断改善生存的客观条件的同时,不

断提高自身的物质和精神素质 .

?简言之,唯物史观发现的决定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终极原因或终极动力,就是人类自身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和与之相应的物质生产实践能力;它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就是人类自身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和与之相应的生产能力的发展推动人类的社会交往方式和整个社会形态从低

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

二、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发现和发展唯物史观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开创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的过程。

他们运用唯物观的理论和方法,写出了一系列历史名著,如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48年至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法兰西内战》;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法兰克时代》、《德国农民战争》、《封建制度的解体和民族国家的产生》等等。直至今日,一些著名的西方学者也承认那些著作的史学价值。马克思的《资本论》虽然是公认的经济学经典名著,同时也被认为是一部系统论述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史的史学名著。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在当今世界史坛上已经牢固地占有了自己的阵地。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都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那里辛勤地耕耘。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对当代世界正在发挥着日益强烈的影响。

?1976年,在当代国际史坛享有盛望的英国著名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Geoffrey Barraclough),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委托,负责起草一部对当代世界历史科学概况和趋势加以

综合概述的著作。他在一批国际著名史家协助下,历经2年完成初稿,经集体讨论后定稿,作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编的《社会与人的科学研究的主要趋势》

?在当代西方的非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当中,像巴勒克拉夫这样高度评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性的人,是不多见的。但确有相当一批造诣深厚、享誉国际史坛的著名学者,也像巴勒克拉夫那样,力求以冷静的理性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一]唯物史观创立的历史条件

?1、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1831 年和1834 年,法国里昂纺织工人的起义,1836 年到1848 年英国的宪章

运动,1844 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暴动,都是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历史力量而行动的表现。

?2、唯物史观的创立,又是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大机器生产以及由这种生产所决定的阶级关系状况密切联系着的。

?3、唯物史观的形成,还与当时整个哲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水平密切联系着,是直接从1842 年到1845 年德国哲学革命中诞生的。

[二]唯物史观思想的产生

1、唯物史观思想的初步产生

?1843 年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只能算是刚刚知道了究竟到什么地方去寻找这把锁钥。

?1844 年是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唯物史观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1844 年1 月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表明马克思把唯物主义应用于分析社会历史问题已取得光辉成就

2、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

?(1)创立:《神圣家族》和《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这两部著作的内容,表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完成了向唯物主义的过渡以后,他们的唯物史观在迅速发展着。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系统说明,是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开始的。

?(2)基本内容

[三]唯物史观的检验与发展

?1、《共产党宣言》 1848年2 月

?2、其他光辉著作:为了总结1848—1849 年革命运动的经验,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了《1848 年至1850 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德国农民战争》、《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光辉著作

?在以上几部总结革命经验的著作中,关于唯物史观的一些基本原理,如经济基础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阶级与政党的关系,某一阶级的代表人物和思想方面的代表人物与这个阶级群众的关系问题等等,都得到了阐明和具体化。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初步建立

?在中国史学近代化过程中,各种不同的倾向几乎是齐流并进,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传播则是其中的主流。新中国成立后,这一主流更成为支配的力量。1919年—1949年的三十年间,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初步建立的时期。

、李大钊同志的贡献:李大钊同志(1889—1927)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第一个奠基人。1924 年出版了《史学要论》一书,这是我国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史学概论。

?2、蔡和森同志(1895——1931)的《社会进化史》,阐述有史以前人类演进之程序,家族之起源与进化,财产之起源与进化,国家之起源与进化,是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写成的社会发展史。

?3、郭沫若同志的贡献:郭沫若同志开辟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历史的科学道路。他在1929年写成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解释中国历史发展全过程的著作。

郭沫若同志还为中国古史研究作出了文献学方面的卓越成就。他在古文字学、古器物学的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他根据形式、花纹、文体和字体,为中国青铜器的分期提出了权威性的看法。4、通史、社会史、思想史等方面的成就

?[1]在社会史方面,吕振羽同志着手较早。他在1934年就出版了《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1936年又出版了《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这两部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史的早期著作,距离郭沫若同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出版的时间最多只有六年。

[2]在通史方面,吕振羽、范文澜、翦伯赞等同志先后出版了有关的著作。

范文澜同志于1940年8月至1941年年底,写成《中国通史简编》一书的上册(五代、十国以前)和中册(宋至鸦片战前)。1942年,《简编》全书在延安出版。它是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地叙述中国古代历史的著作

?1943年和1946年,翦伯赞同志出版了《中国史纲》第一卷史前史与殷周史和第二卷秦汉史。《中国史纲》是一部未完成的通史著作,但它仍然能显示出来自己的特点。

?[3]在思想史方面,吕振羽同志于1937年出版了《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下册)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论述中国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的历史著作。

?四十年代,侯外庐同志在思想史的研究和撰述方面,建树最多。这期间,他先后出版了《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1944年)、《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1945年)、《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1947年)。

?[4]在其他专史研究方面的建树。胡绳同志在1949年出版的《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是这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的专史著作的代表作。这是一部通俗的政治读物,也是一部严肃的历史著作。

[二]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的史学

?1、唯物史观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毛泽东在1949年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广大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亲自审定了一套干部必读书目,共计12本。其中马、恩论著各一篇,主要是列宁、斯大林著作,尤其是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当时人们的思想影响最深。历史

学的宗旨被规定为为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历史学家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用马克思主义观

点方法研究历史,就能达到科学性和革命性的一致。解放以后的历史学家,正是从这里起步来研究历史,并思考研究历史时遇到的一些理论问题。

?2、重大理论问题热烈的讨论:有中国古代史分期(即中国奴隶制与封建制分期)、中国封建土地制度、中国古代农民战争、汉民族形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以及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关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亚细亚生产方式、阶级观点与历史主义、历史人物的评价等。其中前5个问题被人们称之为“五朵金花”。

?3、论与史的关系

?4、历史、史学与现实的关系:(1)关于“厚今薄古”。陈伯达1958年3月10日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提出,哲学社会科学跃进的方法就是“厚今薄古,边干边学”。

?陈伯达却要把这个“厚今薄古”引进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在史学界引发一场“史学革命”并且作为“史学革命”的“纲”,则对史学影响就非同小可了。传达到史学领域已经变得语义含混的这

个“厚今薄古”口号,在1958年所谓“史学革命”中给史学发展带来了很坏的消极影响。在史学领域导致了轻古以至废古的倾向,有人主张以编四史(厂史、村史、矿史、社史)代替历史学;有些人主张历史教学中大砍古代史的比重和课时;有些人主张讲历史要从现代、近代再到古代这样倒

着讲;还有些人别出心裁地把“厚今薄古”说成是“薄统治阶级历史,厚人民群众历史”,甚至将

“厚古薄今”说成是“厚剥削阶级,薄劳动人民”。

三,克服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对立,坚持历史学的科学方向

?如前所述,早在18、19世纪,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这两种社会历史观和方法论及其对立趋势就已经显露出来。到了20世纪,它们之间的对立更加深化,有时甚至相当激烈。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新康德主义哲学家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提出了一套把自然科学与社会历史科学截然区分和对立起来的理论。

?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的这套理论本质上就是人本主义的本体论和方法论。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与西方学术界的主流观念相吻合。支持那种观念的人们一直用“人文学科”(Arts或Humanities)这个词汇来称呼文、史、哲等学科,以表明它们决非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Science)。以兰克学派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史学奉行的正是这样一种人本主义的规杲。

?但是,这种作为“人文学科”的人本主义的传统史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因为它不能满足人们在剧烈变动的现实生活中期望从历史获取某种“见往知来”的智慧的需求,致使大学的历史专业越来越门庭冷落,历史学在社会上越来越受到冷淡。在这种情况下,20世纪初就开始萌动的试图把历史学改造成为“社会科学”的“新史学”潮流,以法国年鉴学派为突出代表,空前强劲起来,到20世纪中叶,它的声势竟然一度压倒了奉行人本主义路线的传统史学,上升到了主导史学大潮流的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上世纪70年代组织出版的题为《社会和人的科学研究的主要趋势》的系列报告十分鲜明地反映了这一转变过程。

?年鉴学派旗帜鲜明地反对作为“人文学科”的西方传统史学把历史归结为政治--精英人物的目的、意志的展现过程,认为普通人的状况才是决定社会历史面貌的基本因素;反对把历史学限定

为只能叙述以精英人物为中心的事件而不能探求法则的“人文学科”,强调历史学应该成为一门研究普通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结构”或“模式”的社会科学或“法则式的史学”;他们博采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历史气候学、文化人类学、体质人类学、心理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创造性地开展了经济史、社会史(包括人口史、家庭史、体质体格史、性行为史)、心态史等领域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的“模式”和“结构”,透过那些“模式”和“结构”,把几百年前的农民、市民的历史生活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令人赞叹不已。

?但是,当一系列令人叹服的巨著把他们推上国际史坛的巅峰以后,他们却在迎面屹立着的一座更高的高峰面前停步了,再也无力向更高处攀登了:历史观的的局限使他们既看不到那些“模式”

和“结构”本来就是由他们刻意研究的那些普通人的实际生活过程造成的,更看不到它们也是随着那些普通人的实际生活过程的改变而改变的。相反,他们看到的只是那些普通人千百年间在那些“长时段”的“模式”和“结构”中过着“集体无意识”的生活,被那些“模式”和“结构”

束缚得像植物人一样无所作为。因此,他们看到的只是“静止不动的历史”,看不到变动的历史。

正如伊格尔斯指出:“就运用更为严谨的概念分析那些参与了特殊历史变革的有目的的人类行动而言,年鉴学派几乎无所作为。”

?

由于他们只能看到历史中的种种“结构”和“模式”,看不到推动那些“结构”和“模式”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力量,因而也就无法揭示出那些“结构”和“模式”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

既然揭示不出发展演变的规律,自然也就说不上把历史学由“人文学科”改变成为“历史科学”

了。

?年鉴学派的名家大师们追求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科学”的理想,终究未能实现。

?追求“社会科学式的历史学”或“法则式史学”理想的其他国家的新史学,也陷入了类似的困惑。?由于新史学最终只能描述一些“静止不动的”“结构”和“模式”,不能向人们揭示历史发展的动力和规律,使人们越来越感到失望。于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后,在西方史学思潮中出现了“复兴叙事史”的潮流。

?这样,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这一百年间,西方史学思潮似乎走过了一段“之”字形的路程:先是具有科学主义倾向的“新史学”或“社会科学式的史学”潮流从上世纪初开始萌动,向人本主义的传统史学发起日益强劲的攻击,向着“科学化”方向勇猛推进,到该世纪中叶达到辉煌的顶点,几乎取代了人本主义的传统史学的主流地位;但是,到该世纪70年代,“新史学”或“社会科学式的史学”潮流终因未能实现向“社会科学”升华的承诺而失去了吸引力,于是,具有强烈的人本主义倾向的“复兴叙事史”或“新的修辞学相对主义”的潮流勃兴起来,并借助于后现代主义的推动,呈现出方兴未艾的态势。

?这段“之”字形路程说明什么问题呢?显然它说明了:首先像兰克学派那种以政治精英人物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的传统史学的主导地位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第二,它证明了科学主义的道路走不通。

?第三“新的修辞学相对主义”潮流的命运如何呢?现在下断语似乎为时过早。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它执意要把拒绝探讨历史规律的态度坚持到底,它就很难避免兰克式的人本主义的传统史学的命运;如果它执意要把“支离破碎的”“小讲述”--诸如“斗鸡”、“杀猫”之类的讲述,尽管也含有某些“见微知著”的价值,但对于认识总体的社会面貌及其规律而言,毕竟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当作主要事业,那么它也很难避免年鉴学派那些“碎化”描述遭人厌弃的命运。

?出路何在呢?就在于去找到“一把打开历史生成变化之门的钥匙,一种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如前所述,唯物史观本来早就指出了那个“钥匙”和那个“动力”的所在之处,为什么人们还是找不到呢?这当然首先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感受造成的社会历史观的局限遮掩了人们的眼睛。但是,

唯物史观本身在复杂曲折的历史进程中遭遇了种种误解甚至曲解,使它真实的科学真面貌模糊难辨,以致引起人们的困惑和怀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将在后面几章讨论这些问题。

?“复兴叙事史”或“新的修辞学相对主义”的潮流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吸取了力量。后现代主义否认人们能够和应该认识客观真理、倡主体虚化“、“真理退场”、“客观性丧失”等等主张。

?科学主义-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的拥护者多持有多元折中论立场,既含有机械唯物论倾向,也含有唯心论倾向。

?机械唯物论倾向者认为,人的命运和人类历史进程的决定因素是人的外部生存条件;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不由自主地受着那些条件的支配,自己没有能动地选择的余地。?科学主义--结构功能主义的机械唯物论在不得不对那些“模式”、“结构”或他们归纳的种种“法则”存在的原因做出解释时,往往就把那原因归结为“人性”、“理性”,甚至最终归因于上帝或其他神灵意志。

?人本主义的社会历史观属于唯心史观,强调人的命运和人类历史进程的决定因素是历史活动者的目的、意志等精神因素;认为社会历史过程就是人们、特别是精英人物的动机和意志的展现过程。?文德尔班把知识分为“事实知识”和“价值知识”,认为前者的命题属于普通的逻辑判断,能够根据经验事实归纳出一般规律;后者的命题所涉及的是主体对于对象的评价和态度,即主体的意志和情感,不属于普通的逻辑判断,也不可能通过逻辑归纳得出一般规律,只能做出特定的价值判断。他认为自然科学属于前者,社会历史科学属于后者,两者性质完全不同。

?李凯尔特进一步发挥了文德尔班的理论。他强调自然科学的目的在于发现一般规律,因而使“一般化“方法;社会历史科学目的在于判定特定事物的价值,因而使用“个别化”方法。这也就决定了社会历史科学不可能成为自然可科学那样的科学,只能称作“文化科学”或“精神科学”。

?第四节介于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历史学

?一、问题的提出

?解放以来,史学界占支配地位的看法认为历史学是一门科学。90年代以来,逐渐有些学者对此提出质疑,有的学者提出历史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近几年,学者认为历史学是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统一。

?历史学的性质:史学理论术语,也称史学本质观,指历史学所独有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根本性质,是史学观最鲜明的表述。历史学的性质是历史知识论诸多问题中的一种。就其性质而言,因历史学家们考察的角度和出发点的不同,而有“活动”说、“学问”或“学术”说、“知识体系”说、“科学”说、“艺术”说和“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说、“整合”说等等不同的界定。?二、什么是科学?科学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一]科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1、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知识体系。

?(1)科学知识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是人类对世界上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真实反映. 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说过;“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没有事实你再也不能翱翔。没有事实,你的‘理论’都是徒劳。”

?(2)科学知识不停留在记述、罗列、描述事实的水平上,而是通过概括和分析客观事实,对客观事实作出理论说明。

?(3)科学知识是经过严格的逻辑分析和理论论证过的知识,具有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特点。

?(4)科学知识是不断发展的,有很强的继承性。

?2、生产知识的社会活动:把科学看成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现代科学学提出的一种新见解。Dr.H.沃尔科夫指出:“知识还不是科学”,“是科学的产物”。“科学的本身,不在于已经认识的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科学本身不是知识,而是生产知识的社会活动.即科学生产。”

?[1]科学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

?[2]现代科研活动的结构。(1)科学研究活动的要素之一是人,即科研劳动者。这是指那些掌握系统的科学技术知识,有较高科技素养,善于使用种种技术设备,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以探索世界各个领域奥秘的人。(2)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另一个要素是物。(3)科学研究活动的劳动对象.是科研劳动者和科研劳动工具所作用的对象,是组成科研活动不可少的一个要素。(4)科研活动中也有管理问题。(5)科学研究活动同物质生产活动一样,也是一种生产性的劳动。

?二]科学与伪科学

? 1、科学分界的困境:科学分界悖论:所谓科学分界即是将科学与非科学区别开来,所以对科学分界问题的研究似乎可归于对什么是科学和什么是非科学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只要能够尽可能多地发现科学或非科学的特征,给出科学或非科学全面、恰当、完美的定义,科学分界的问题好象就能得到解决了。但这种解决办法却没有保证逻辑上的严密性,因为若要解决科学分界的问题,就要研究科学与非科学各自的性质和特征,而在进行这种研究之前就要弄清楚哪些内容属于科学,哪些内容属于非科学,也即是首先需要解决科学分界的问题。这样,赞成科学分界的科学哲学家们就陷入了一种悖论之中,因为在他们研究和确定科学分界的一元或多元标准的时候,他们的思想中已预设了科学和非科学的内容,也即是在他们的思想中科学与非科学已经具有了明确的界限。如此看来,主张取消科学分界问题的观点倒避免了陷入这种必须面对的困境。但坚持科学分界观点的科学哲学家们也许并不接受以上的指责,他们会认为,如果思想中不预设一些已被公认的科学或非科学的内容,根本就无法对科学分界问题进行研究,况且从已存在的相对稳定的科学知识内核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原则,对于未知的、开放的科学知识领域也应该具有部分适用性,而对于非科学知识领域也会有部分限制性,这样,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就能在理想状态的分界标准下得到厘清。坚持分界观点的科学哲学家的反驳也相当具有说服力。他们试图对科学与非科学作严格区分的努力虽屡受挫折,但却在极大程度上保护了科学不受过多的非科学的侵扰。?2、科学分界标准:“据我们看来,科学与非科学分界的标准有两种:第一条是可检验性,它是一个陈述之为科学的必要标准。第二条是提供超量的经验内容,这是使一个陈述成为科学的充分条件。”(注:殷正坤、邱仁宗著:《科学哲学引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页。)

?首先,考察可检验性标准是否可作为使任一“科学”命题或“科学”理论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科学预想只是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最终的认识产品,所以,可检验性标准并没有失去其效用。

?应该得到这样的结论:任一“科学”命题或理论只有是可检验的,它才是科学的(后件蕴涵前件p←q),也即是说,如果某个“科学”命题或理论不具有可检验性,那么它就不是科学的。

?其次,作为科学分界充分条件的超量内容标准作类似的逻辑经验分析。所谓超量内容指在同一科学研究领域内超出已被科学共同体承认的背景知识的新“科学”命题或理论,也可以说,新的“科学”命题或理论中所包含的在科学背景知识中不存在的知识均可视为超量内容。若承认超量内容标准为科学分界的充分条件,则有如下结论:如果某个“科学”命题或理论具有超量内容,那么它是科学的(前件蕴涵后件p→q)。

?3、伪科学:非科学的东西却声称是科学,则此种声称是伪科学。非科学的东西大量存在,并且有自身的独立价值,只要它们不打着科学的旗号,就与伪科学无关。

?所谓“伪科学”,实际上是“自成其伪”——如果它们不把自己打扮成科学的模样,如果它们不想挤进科学的殿堂,本来就不会被人们指为伪科学——想想看,有谁会将诗歌或摇滚指为伪科学?

因为它们根本不想挤进科学的殿堂

?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刘华杰把中国伪科学分为三种类型:(1)江湖型。(2)学院型。(3)“权贵沙龙型”,这个词是刘华杰赋予的。主要指一些声称热爱科学但又不学无术的领导干部,打着弘扬科学的旗号,把江湖术士请到宾馆或者私人住所进行表演并加以封赏,从而在中华大地上掀起“神功”热、神秘主义热等。从社会影响来看,他们的行为在中国社会条件下,鼓励了伪

科学的泛滥,危害很大,应该无情揭露。但中国的现实又不允许对这种类型的类科学进行有效的批判,这才是问题所在。

?为什么热衷伪科学的制造?原来人们认定科学就等于“正确”,贴上了“科学”的标签就等于就获得了正义、权威。但是“正确”对于科学既不充分也不必要,虽然非常重要。现实的状况是,被主流科学共同体认可的东西就算作科学,否则就是非科学。

?“试论托勒密的天文学说是不是科学?”这样的考题在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不止一次出现过。面对这道考题,大部分考生都答错了。

?是的,真的是这样!因为科学是一个不断进步的阶梯,今天“正确的”结论,随时都可能成为“不正确的”。我们判断一种学说是不是科学,不是依据它的结论,而是依据它所用的方法、它所遵循的程序。

?“唯科学主义”有害中国科学和中国社会,中国伪科学泛滥的一个根源就是唯科学主义。中国科协2003年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 相信算命等迷信者约25%,而具有公众科学素养者不到2%。还有一个数据没有列出来:被调查者中有多少人相信科学?他估计几乎为100% 分析这几个数据是有趣的。事实上中国懂科学的极少,但信仰科学的极多,分不清真科学与假科学的更不是少数。“相信科学是一回事,知道并能区分是另一回事。”

?唯科学主义在中国流行是一个事实,而科学主义这个概念在学术界基本是一个贬义词,这两点是不容易改变的。

?4、科学革命的本质:如果仅仅是精确性的提高,是不足以让人们放弃一种已经相信了千年以上的宇宙图象,而改信一种新的宇宙图象的。所以科学革命需要借助科学以外的思想资源——在我看来,这正是库恩《哥白尼革命》一书最重要的理论贡献。

?三、介于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历史学

?要回答历史学是科学性与人文性,有不同的思考角度。

?1.历史学是科学

?关于历史学性质的问题,集中在两个主要问题上,一是历史学是不是一门科学,二是如何看待历史学研究中的价值因素。

?(1)通过分层或分类来剖析历史学的本质属性

?历史学分为两个层次:历史学I是对史实或史料的认定,这部分研究工作是纯科学的;历史学是对历史学I的理解或诠释。这里又分两个方面,对理解工作仅有科学态度和方法是不够的,还要有一种人文价值理想贯彻始终,这“是历史学的核心”。

?确定和复原史实的历史学、概括规律的历史学以及评说历史意义的历史学。历史研究可划分为历史事实的确定、历史意义的判断、历史本质的抽象和历史人事的评价等层次,亦即在认识层次上可区分为考实性认识、抽象性认识和评价性认识。

?不同的层次性具有不同的客观真理性。第一,是一种事实性认识,是一种有确切时空定位的具体陈述。它提供了具有科学品质的广义真理,尽管它与提供普遍性知识的经典物理学稍有不同,但仍应归属科学范围。第二,是一种事实性认识,但是一种摆脱时空定位的抽象概括。它提供特别的普遍性命题,是一种另类普遍性命题,因而是特别的科学,或称另类科学。第三,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性判断。事实性认识涉及的是“实然”,而价值判断涉及的是“应然”,评判结果不具普遍性,因而它不是科学,也不反科学。

?历史学的第一个基本层次是要厘定史实,就此而论,历史学与科学并无不同,并且具有要求人们普遍承认的客观有效性。

?(2)人文学科内部的比较

?在中国,文史哲与数理化分别是最具代表性的文理基础学科。如果以人文与科学的分野而言,前者当然属于人文,后者当然属于科学。历史学虽被视为人文学科,但与文学、哲学相差很大。历史学是有多少材料做多少研究,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这与理科的计算或实验的方法十分相近。

历史不能夸张想象,一夸张想象便是小说演义,入了文学的范围。历史研究也不宜过分形而上,以作出历史哲学的思考为己任,那样做是哲学而不是历史学。往前进一步是哲学,往后退一步是文学,历史正在不偏不倚之中,是真正的中庸之道 .

?(3)与自然科学相比

?有人因此说:“史学自1800年以来经历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这一切标志着历史学把科学性作为自己的最高准则。

?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包括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两个步骤,历史研究也是这样。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是一门科学。历史严格遵循问答规则。历史研究也使用假设。历史假设使研究者对历史事实保持清醒的认识,避免堕入偏执的泥团,还为价值取向提供了学理基础。当代历史研究注重定量化和精确化,有的甚至要借助计算处理,但这些都属工具辅助手段。在研究方法和手段方面,历史学具有一些科学的东西。

?历史学是否是科学不能单单以历史学的特征是否符合近代的科学观念为试金石。科学观念本身也具有历史性,当代科学观念早已不同于经典物理学产生时期的那种科学观念。科学本身也因为20世纪以来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发展,代表一种可验证和推翻的假设、承诺,在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学是一门科学的意思已经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看法。

?实际上,科学决不是人类文明中惟一在起作用的因素,真科学必须超越自身。

?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它有科学研究要求做到但又做不到的很多缺陷。严格的科学得出来的结论和发现的规律都是可以重演的,历史学无法用实践来检验它是否是科学。

?看来,历史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有人认为,历史学只部分地是一门科学。或者说,作为科学,它还存在很多缺陷。

?2.历史学也是人文学科

?作为学科学术分类,“人文学科”与“人文科学”词语迄至20世纪80年代才确定地进入以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为核心的汉语文化圈,落后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现代学科分类进入中国近一个世纪。

?何谓人文学科?《辞海》对人文科学的界定是:“一般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政治学、史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人文是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科学是泛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进行研究。人文学科(The Humanities)归属教育学。人文科学(The Human Sciences)是从哲学高度对包括人文主义与人文学科在内的人文活动原理的系统研究理论。?历史学的人文性在于它的人类历史性。历史是人类活动的历史,研究历史同样是人的活动。历史的最大特点在于叙述,讲述一个个完整的人类故事。叙述性是历史著作的灵魂。

?1.历史学的真正价值是在教育方面,它能够使人们回想过去,从而启迪心智。

?2.历史学的认识功能。历史学能帮助人类认识自我。

?3.历史的叙事性有文学性。历史就是叙述事件,叙事就是把历史上局部的、混乱的和不可理解的情节联系起来,加以理解和解释。近代历史著作忽视了叙述的艺术,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缺点。历史的艺术始终是叙述的艺术,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历史的叙事既是一种方法论,又是一种认识论,叙事与分析应该有机地结合。

?如果我们将历史学既看成是一门科学,又看成是一种艺术,在历史研究中就既能遵循实事求是的科学原则,又能有艺术的思维和创造精神。理想的历史学,应该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应该既作结构的分析,又作事件的叙述;应该既是总体的宏观研究,又是个体的微观研究,总之,应是以上两个方面的完美结合。

?总的看来,历史学有四大特征:时序性,整体性,实证性,艺术性。

?学术超男易中天如何成一种文化现象〉

?易中天这样的大学知识分子通过电视传播,改变了他的学者与学术身份,变成了大众文化的传播者。既然进入大众传媒,他的身份就不再是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借历史人物,靠表述能力,他讲的是大众需求的人性善恶、人际关系,甚至想象中古人之间有趣的家长里短。

?易中天教授暴富背后“炒作”的价值〉

?当前文化市场中,文化产品存在着通俗读物、学术著作等区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在书店柜台上并肩而立,表面上看和谐共处其乐融融,实际上却是隔膜得很,依然存在着“意识鸿沟”:精英学术如在云端里坐,不食人间烟火,拒普通百姓于千里之外;文化快餐粗鄙无行,三句话不离食、色、性,过分迎合人之生理欲求。如何让“阳春白雪”进入寻常百姓家,让“下里巴人”浸透文化的蕴涵,则是需要下大力气去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偏偏是易中天?〉

?易中天的确做到了趣说,尽管有时史实展开得不够准确。他更像是一种过渡,一种文史类的“科普”。

?往根子上说,这个人是想做一个“亲民学者”的,

?易中天:我是学术界的土匪加流寇

?

?一种知识如果不能传播,就会枯死。普及历史知识,使历史在现代人眼中有一种鲜活的生气也应当是历史学者需要从事的工作。

?今日学界中一些人,像山中的老虎靠小便气味来划分势力范围,是很可笑的事情,也是严肃的社科人文学术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小的原因之一。孔子、孟子、司马迁这些古人属于哪些学科?就算是西方的教育学术制度传入中国后的一些学人,也很难划分他们属于哪个固定的学科,如梁启超、胡适、陈寅恪等人。海峡那边还活着的柏杨,写杂文出身,可人家的《中国人史纲》、《白话资治通鉴》照样畅销。

?司马迁也讲究通俗性

?如果按照有些人的标准,司马迁都算不上一个严肃的史学家。司马迁曾绘声绘色、如身临其境地描写秦始皇的老妈赵姬和吕不韦的通奸关系,有人评论道:“这位太史公是在写历史呢,还是在写小说呢?司马公这种写法,我们在《史记》上至少可以找到数十条,条条可能都是道听途说之言,而太史公却以最生动的小说笔调,把它们写入最庄严的位居‘二十五史’之首的历史。”太史公只要考证秦皇母亲和吕不韦等人确有某种复杂的关系存在,那么就不必将他们之间交往的每个动作、每句话这类细节全部真实地呈现,否则这《史记》没法写了。

?民众需要鲜活的历史知识

?中国古代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庶民和精英的历史知识得来的渠道以及面貌是有分野的。那是因为古代学校教育是奢侈品,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读书应科考,他们就是士人,社会的精英。他们可以读到《十三经》、《二十四史》之类的书籍,他们认为正史应该是个什么样子。一些有见识的读书人却依据正史,掺杂传说和想象,创作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这类历史小说,这种不严肃的历史对小老百姓影响更大。大多数读书不多或者是文盲的草根人士,他们的历史知识,是从柳敬亭这类说书人那里得到的。

?因为中国稳定了几千年的农耕社会,精英和草根的分野也很明显,他们接受历史知识的渠道是井水不犯河水。说评书的影响不了修国史者的地位,修国史的人也不羡慕说评书的人气。

?可随着教育的普及,民智大开,大多数人不满足于听评书或者看戏说的宫廷戏这种现代式评书,他们有了解真正历史的需求。那么用现代媒介,更大范围地、更生动地普及历史知识则有巨大的市场。考证孝庄皇后究竟哪天和多尔衮洞房花烛固然是学问,普及历史知识,使历史在现代人眼中有一种鲜活的生气也应当是历史学者需要从事的工作。既然有人清高地把这块地让出来,就不要瞧不起“捞过界”的人,比如像中文系教授易中天电视里面品三国,同样是学中文的李亚平写《大宋帝国政界往事》。

?一种知识如果不能传播,就会枯死。钱穆当年为战国时期诸子生卒年代和史学界同行争论不休,可他花很大的精力写出了面向中学文化程度的小知识分子的《国史大纲》。他在回忆录记述,抗战时他在西南的一次旅行中,于某个小店看到一个年轻人在火塘前看他的《国史大纲》,感到十分欣慰。

?如果司马迁活到今天,他会不会上央视大讲他的《史记》呢?我觉得有可能,因为电视的传播效果可能使他动心。从他写《史记》不避俚语、时尚语言,用小说笔调来看,他的写作充分考虑到传播的方便,而不是为了专门给那些有学问的专家作研究的。

?《百家讲坛》为什么火

?《百家讲坛》受欢迎的原因在于对讲座内容和讲师的选择,完全依照大众流行文化的口味,而非正统学术的观点。同时它吸收评书和电视剧的技巧改变了讲座节目的讲法。

?事实上,《百家讲坛》刚开播时讲座内容囊括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养生保健,当时的收视率并不高,直到后来调整思路,主要集中在人文历史领域,才赢得了关注。

?易中天、阎崇年、刘心武这三位影响力最大的讲座者都曾经担任过中学教师,无疑他们更能掌握深入浅出的技巧。

?既然《百家讲坛》的话题由头都来自电视剧这些流行元素,那么在方式上自然也跟电视剧借鉴不少,最重要的就是设置悬念、讲究故事性。刘心武的《红楼梦》,连续十几讲,不断地探秘解密,所有观点必须辅以具体故事,完全是电视剧式的铺陈叠述。而阎崇年的讲座,其实就是历年清宫戏的疑点解释,出发点都依据近年清宫戏的剧情和人物关系,也就是电视观众最感兴趣的部分,因此一场学术讲座的受众,一下子从少数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变成了数以百万计的电视剧观众,反响自然不同。

?因此阎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可以销售35万册,易中天成了畅销书榜首作家也就不难解释了。

他们本来就是从流行中来,到流行中去。不论学术界质疑的声音有多大,都难以动摇他们广泛的群众基础。

?第四节历史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性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历史学的性质:史学理论术语,也称史学本质观,指历史学所独有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根本性质,是史学观最鲜明的表述。

?二、什么是科学?

?[一]科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1、科学属于知识的范畴

?中国形成“科学”这个概念,提出科学这个词,比西方要晚得多。

?1897年,康有为在其《日本书目志》中引进了这个词。

?人们普遍认为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我国1979年出版的《辞海》中就写道: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2、科学应该是指知识的加工过程

?直到20世纪,科学技术全面的发展相广泛应用,那种把科学概念简单化和单一化的传统做法受到剧烈的冲击,许多人逐渐感受到科学作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是非常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应该建立新的概念准确地反映科学的性质。

?著名英国科学家、科学学创始人之一贝尔纳(J D.Bernal)认为,“科学可作为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以及构成我们的诸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诸态度的最强大势力之一。”

?[二]完整的科学概念

?1、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知识体系。

?科学知识的特点:科学知识是一般性知识的升华,是人类知识的较高形态。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把知识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构成体系的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这就是科学。

?(1)科学知识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是人类对世界上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真实反映. 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说过;“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没有事实你再也不能翱翔。没有事实,你的‘理论’都是徒劳。”

?(2)科学知识不停留在记述、罗列、描述事实的水平上,而是通过概括和分析客观事实,对客观事实作出理论说明。

?因此,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水平的知识,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知识。

?(3)科学知识是经过严格的逻辑分析和理论论证过的知识,具有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特点。

?(4)科学知识是不断发展的,有很强的继承性。

?2、生产知识的社会活动:把科学看成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现代科学学提出的一种新见解。这一见解总结了当代人类认识科学取得的新成果,因而也是现代科学观的一项重要内容。

?Dr.H.沃尔科夫指出科学本身不是知识,而是生产知识的社会活动.即科学生产。”

?[1]科学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

?由丁肇中教授主持的国际空间站上的AMS实验,是首次美国、中国(台湾)、俄罗斯、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在空间领域的合作,吸收了世界56个大学和研究所的600名科学家参与。这是国际空间站唯一的大型科学实验,也是第一个送入太空的磁谱仪,目标是寻找由反物质组成的物质,暗物质和宇宙线的来源。

?[2]现代科研活动的结构

?1)科学研究活动的要素之一是人,即科研劳动者。这是指那些掌握系统的科学技术知识,有较高科技素养,善于使用种种技术设备,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以探索世界各个领域奥秘的人。?(2)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另一个要素是物

?(3)科学研究活动的劳动对象.是科研劳动者和科研劳动工具所作用的对象,是组成科研活动不可少的一个要素。

?(4)科研活动中也有管理问题。

?(5)科学研究活动同物质生产活动一样,也是一种生产性的劳动

?【3】科学的分界问题

?1、科学分界的困境:科学分界悖论。

?若要解决科学分界的问题,就要研究科学与非科学各自的性质和特征,而在进行这种研究之前就要弄清楚哪些内容属于科学,哪些内容属于非科学,也即是首先需要解决科学分界的问题。?2、科学分界标准

?(1) “确实可靠性”标准的设立

?在古代,关于科学的界定,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了“确实可靠性”标准。他认为,“科学通过其原理的确实可靠性而与意见、迷信区分开来”。

?波普尔分界标准

?我建议以理论的可反驳性或可证伪性作为分界标准”。“一个命题只要它是可检验的,或可证伪的,就是科学的;反之,不可检验、不能被证伪的,就属于非科学的、形而上学的。”

?

?一个科学理论的内容越丰富,它被证实的概率就越小,被证伪的可能性就越大,接受的检验就越严峻,对世界的说明就越深刻、越全面,因而也就越接近真理。因此,应该以可证伪性程度作为评估科学理论的标准。

?库恩

?库恩认为历史上每个研究领域在成为一门真正学科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前范式科学———常规科学———科学革命———新常规科学”的过渡。

?范式,就是一组共有的方法、标准、解释方式或理论,或者说是一种共有的知识体。

?库恩认为科学只是到了常规科学时期,才谈得上发展,称得上科学,而在革命时期则没有明显的进步,称不上科学。因此库恩认为真正能够将科学与非科学区别开来的只能是常规科学。

?同政治革命一样,科学家之所以接受或者选择某种“范式”,依据的最高标准只是信念和有关团体的赞成

?伊姆雷·拉卡托斯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一书集中反映了拉卡托斯的科学思想,其主要观点为:(1)任何科学理论都具有严密的内在结构的完整的理论系统。(2)科学发展问题是科学研究纲领的进步和退步的转化问题,进步的标志是“证实超余内容的证据,而不是证伪的证据”。

?拉卡托斯提出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来作为科学进步性的评价理论。按此方法论,理论的连续进步和进步的理性表现在:新提出的理论T2 不仅要能说明先前理论T1 以前的成功,而且还能成功克服T1 与经验的不一致,并能预言T1 没法说明的新事实,而且这些新预言的事实中有的还得到了观察实验的证实。满足这些条件就说T1 被T2 否证了(但否证不是绝对的,T1 有可能东山再起) 。

?T2 代替T1 而成为新的“范式”,科学因此而有了进步。同时由于T2 是在T1 的基础上提出的,因而科学的进步是连续的,具有合理性。这样拉卡托斯认为他就克服了库恩与费耶阿本德的相对主义和非理性,将科学及其发展重新置于经验、理性的基础上了。

?与波普尔以及库恩的科学分界的思想相比,拉卡托斯关于分界标准的整体主义思想显然与科学革命更吻合,更接近科学研究的实际,因而具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理性特色,在方法论上具有“革新”的意义和价值。

?(5) 划界标准的消解

?划界标准的设立,与人们对科学的信念密切相关。由“确实可靠性”标准向“意义理论”标准及“可证伪性”标准的转变,是人们在科学观上由“绝对无误论”向“可错论”转变的具体反映。

而对划界标准的否定,是在科学观上受相对主义影响的必然结果。这在奎因、库恩、费耶阿本德及劳丹等人的思想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真正动摇了逻辑经验主义(包括批判理性主义) 的基础,导致其衰微的批判是50年代由奎因和汉森等人分别从两方面展开的。

?奎因从整体主义的科学观出发,在1951 年发表的《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中对逻辑经验主义的两大基石(教条) 进行了毁灭性的批判。

?奎因否认逻辑实证主义者关于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必然真理与或然真理的绝对区分,接受实用主义者的观点,认为凡是方便的、有用的就是真的、科学的,否则就是非科学的。知识只有有用与无用之分,而没有真假之别。

?导致逻辑经验主义在50 年代后迅速衰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汉森发起的对观察经验中性性、客观性的批判

?1958年汉森在《发现的模式》一书中,就针对逻辑经验主义中性观察说,提出“观察渗透理论”

的观点与之分庭杭礼。他认为观察不单是一种视觉意义上的看,观察是格式塔意义上的看,人们从来不是在实验中直接看到观察对象,观察一开始就“受不同的理论、不同的解释、或者不同的智力结构的影响”,而“看”是连接视觉图像和语言陈述的桥梁,因此绝不可能是纯粹中性的客观的

?汉森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口号:

?“科学史要把过去人们所相信的‘科学’部分,与前人任意扣上‘错误’、‘迷信’的部分区别开来,愈来愈感到困难了。他们愈是仔细地研究亚里士多德力学、燃素说化学、热质说的热力学

等等,就愈来愈感到那些过时的自然观从总体上来说,一点也不比今天流行的更不科学一些。”同时,他还明确地为占星术辩护,他说:“不能把占星术排除在科学之外,因为它的预言也是符合科

学的形式的。??不能因为术士们为自己的失败而辩护就排除占星术。??其实,今天在医学或气象

学中,也同样是这样来解决失败的,就是像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精确的科学也是如此。”

奎因和库恩对划界标准的否定,是由其理论逻辑推演的结果,而费耶阿本德则明确主张应从根本上取消划界标准的讨论。

?A、在他看来,由于科学与宗教迷信、理性与非理性都对认识起重要作用,因而两者就根本无须划界。

他断言,科学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不能否认,它们的许多成就是得益于非科学或宗教神话的。

?因而他说:“科学经常被非科学方法和非科学成果所丰富,而通常被看成是科学基本规则的那些东西却阻碍或限制了科学。”

?B、科学“只是人所发展出来的许多思想形式之一,而且不必是最好的”,在人的诸多思想形式中科学之所以独享殊荣,被受推崇,并不是因为科学确有什么特殊的方法或合理性的标准被科学家

们所掌握,所运用,恰恰相反,科学家“获得成功因为他们不允许自己受‘理性的规律’‘合理

性的标准’或‘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所束缚。”他说“, 科学只是人所发明以便应付他的环境的工具之一。它不是唯一的工具,不是绝对可靠的, ??”,它“有许多优点但也有许多缺点, ?

?”,

?C、在无政府主义者费耶阿本德看来,科学已是一种宗教,是科学沙文主义,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主张“怎么都行”的多元主义标准。科学今天至高无上的地位是与国家权力的紧密结合,其实科学在许多方面和宗教、神话一样带有虚假性和欺骗性。人们可以不受限制地发明其他可供选择的理论,一个理论的成功并不能证明其正确,正确是指该理论与自然相吻合。

?(1)划界问题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到对科学本身认识的不断深化。

?波普尔的科学分界标准———证伪打破了科学无误论的神话。

?有必要强调的一点是,波普尔的科学理论是可错的思想,是科学得以向前发展的力量所在。

?波普尔的科学分界标准———证伪为人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视角。

?实证主义认为,科学以终极真理为目标,即要杜绝一切谬误,追求某种十全十美的绝对知识。

?波普尔认为科学的目的是追求逼真性,以追求具有更大逼真性的理论为目标。

(2)科学与非科学分界的本质标准

?首先,考察可检验性标准是否可作为使任一“科学”命题或“科学”理论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

?在坚持科学分界观点的科学哲学家看来,可检验性可说是分界标准的核心,任何自称是科学的命

题或理论都必须具备经验上或逻辑上的可检验性,凡不具备这两方面意义上的可检验性的所谓“科学”命题或理论根本不能进入科学体系中

?其次,作为科学分界充分条件的超量内容标准作类似的逻辑经验分析。所谓超量内容指在同一科学研究领域内超出已被科学共同体承认的背景知识的新“科学”命题或理论,也可以说,新的“科学”命题或理论中所包含的在科学背景知识中不存在的知识均可视为超量内容,超量内容标准为科学分界的充分条件。

?由于对科学分界问题的研究最终所关注的对象是科学而不是非科学,所以简单地说,科学分界的目的即在于保持科学的纯洁性,使包括逻辑理性、数学理性、实验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科学理性不受蒙蔽和损害,也即在科学领域中保持科学理性精神的绝对主导地位,而将非科学或非理性对科学及其理性精神的影响减至最低限度。

?由于对科学分界问题的研究最终所关注的对象是科学而不是非科学,所以简单地说,科学分界的目的即在于保持科学的纯洁性,使包括逻辑理性、数学理性、实验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科学理性不受蒙蔽和损害,也即在科学领域中保持科学理性精神的绝对主导地位,而将非科学或非理性对科学及其理性精神的影响减至最低限度。

?

第三章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本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以及历史发展的科学的内涵,并把握“现实的人”的三个内涵。同时了解在对唯物史观本质认识上所产生的各种谬误及其成因,以消除在这些问题上的困惑。

第一节偏颇、诘难、困惑

由于种种复杂的历史背景,唯物史观曾被偏颇地理解为阶级斗争决定论或经济决定论,"关于现实的人极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含义被忽略了。唯物史观的反对者趁机攻击唯物史观是"宿命论"、"颠倒因果关系"等等。以波普尔、韦伯为例。一些原来相信唯物史观的人也产生了困惑。

唯物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是一切社会科学的理论基础,当然也是历史学的理论基础。它之所以能充当这个基础,就在于它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那么,什么是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呢?通常的理解,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可是,再进一步追寻,是什么力量推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向前发展呢?种种的答案就常常引起困惑。例如,如果说是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向前发展,那么,阶级斗争又是什么力量推动的呢?回答就只能说是生产关系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象地主的残酷剥削等),由此又返回到是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的。这样就陷入了“你推动我,我推动你”的循环圈。另一种可能的答案是说,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向前发展的。可是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由什么力量推动的呢?回答说是由生产关系变革所推动。这样一来,又回到“你推动我,我推动你”的循环圈去了。

《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试卷

《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试卷 任课教师: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姓名: 一、名词解释:12% 1.纪事本末体 2.《日知录》 3.史德 二、简答题:16% 1.简述中国史学史的主要内容。(8分) 2.为什么说《左传》是完备的编年体史著?(8分) 三、史料分析:27% 1.试就下列史料分析论述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各自有何优缺点?(7分) 夫《春秋》者,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中国外夷,同年共世,莫不备载其事,形于目前。理尽一言,语无重出:此其所以为长也。至于贤士贞女,高才隽德,事当冲要者,必盱衡而备言;迹在沉冥者,不枉道而详说。如绛县之老,杞梁之妻,或以酬晋卿而获记,或以对齐君而见录。其有贤如柳惠,仁若颜回,终不得彰其名氏、显其言行。故论其细也,则纤芥无遗;语其粗也,则丘山是弃:此其所以为短也。 《史记》者,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谱列年爵,志以总括遗漏。逮于天文、地理、国典、朝章,显隐必该,洪纤靡失:此其所以为长夜。若乃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率出;于《高纪》则云语在《项传》,于《项传》则云事具《高纪》。又编次同类,不求年月;后生而擢据首帙,先辈而抑归末章;遂使汉之贾谊将楚屈原同列,鲁之曹沫与燕荆轲并编:此其所以为短也。(《史通·二体》) 2.试分析下列史料所蕴含的思想内容。(7分) “夫史官者,必求博闻强识、疏通知远之士,使居其位,百官众职,咸所贰焉。是故前言往行,无不识也;天文地理,无不察也;人事之纪,无不达也。内掌八柄,以诏王治;外执六典,以逆官政。书美以彰善,记恶以垂戒,范围神化,昭明令德,穷圣人之至赜,详一

代之斖斖()。”(《隋书·经籍志·史部序》)。 3.试就下列史料分析马端临《文献通考》的编纂特点。(6分) “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其载诸史传之纪录而可疑、稽诸先儒之论辨而未当者,研精覃思,悠然自得,则窃著己意,附其后焉。”(《文献通考·总序》) 4.下面一段史料说明了什么样的观点和价值取向。(7分) “苟史官不绝,竹帛长存,则其人已亡,杳成空寂,而其事如在,皎同星汉。用使后之学者,坐披囊箧,而神交万古,不出户庭,而穷览千载,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若乃《春秋》成而贼子惧,南史至而贼臣书,其记事载言也则如彼,其劝善惩恶也又如此。由斯而言,则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史通·史官建置》)。 四、论述题(1、2题必做;3、4题选做一题):45% 1.试论司马迁的史学贡献和治史特点。(15分) 2.试论刘知几及其《史通》在史学史和史学理论上的贡献。(15分) 3.《通典》是怎样一部史学著作?就其作者、内容、编纂、史学思想等等加以论述。(15分) 4.试分析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的基本内容和史学理论贡献。(15分)参考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12% 1.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来记事的史书体。纪事本末体是南宋袁枢在编撰《通鉴纪事本末》过程中创立的。该书的编纂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读《通鉴》的困难,详明历史事件的始末。袁枢将《通鉴》分年叙述之事统一集中起来,分为239个标题,不动一字的加以抄录。每事各详起讫、自为首尾,详细记载事件的来龙去脉。 2.《日知录》:明末清初顾炎武所著的读书笔记。他自著此书的目的在于“明道”、“救世”为宗旨。书中论述涉及到经义、政事、世风、科举、礼制等,内容非常广泛。此书资料丰富,每论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考证。是一部包含其学术思想、政治见解等内容的重要著作,书中表现了他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 3.史德:是指治史者的品德修养。治史者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观念,对史学研究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史学除受才、学、识的影响外,还受史德的影响。章学诚认为,刘知几所谓“史才”、“史学”和“史识”,

《中国史学史》期末资料

《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史学史 “史学史”概念是20 世纪20 年代梁启超在其著作《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明确提出。 史学史是研究史学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其主要任务是对历史学的起源、发展至形成为一门科学的基本 过程和规律予以探讨和总结。其研究对象为:(1)研究关于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性的特点;(2)研究史官、史家与史学思想;(3)研究史学与社会的关系;(4)研究史学发展与相互学术文化领域的关系;(5)研 究史学发展的规律性等。 其成果是为历史研究起指导作用,而中国史学发达则是为中国史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2.《春秋》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春秋》和参考其它史书编纂而成。“(孔子)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 次《春秋》,……约其辞文,去其烦重”。 记载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 年历史。其内容以鲁国历史 为主,但涉及到列国之事。主要记载各国间的朝聘、盟会、战争、灾异以及统治阶级人物活动的事迹。 孔子作春秋的史学贡献在于: (1)具历史著作之雏形。 《春秋》按照明确而连续的时间顺序罗列了我国春秋时期的大事,有取舍详约,于纪事中寓褒贬,对我国史学著作具有发端的意义。 (2)初步提出史书的具体内容 《春秋》初步将“义、事、文”三个要素结合起来记叙历史,从中可以看出史书的特点和价值,对 后世史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3)“属辞比事”:提出了一套历史编撰方法 “《春秋》属辞比事而不乱。”(《礼记·经解》) (4)重人事而不宣扬鬼神 《春秋》尽管也记载了灾异,可是没有人为地去为灾异披上神秘的色彩,更没有把它与人事关 系牵连在一起。 (5)不足 首先,记事太简单,一部包括242 年历史的著作总共一万六千多字,可以说是只有标题而无具体内容。其次,“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以个人主观来定褒贬,开了后世史书中“曲笔”的先例。 3.司马彪 (243 年—306 年),字绍统,河内温人,西晋史学家、文学家。晋高阳王司马睦长子,司马懿六弟, 自小好学不倦,然好色薄行,所以不得为嗣,实为废除他的继承权。司马彪因此折节改志,闭门读书。晋 武帝时,任秘书郎、秘书丞等职。其代表作为《续汉书》,其内容大多失传,惟有《律历志》等八志并入《后汉书》而得以保留。它的特点为:(1)注重考察典章制度的变化以及与前史的联系;(2)强调以“君威” “臣仪”为核心的“顺礼”等级秩序;(3)推崇“务从节约”政治作风,把对历史的考察和现实的需要结合起来。 4.《史记》三家注 (1)南朝宋裴骃作《史记集解》,广引前人成果,随文作注,不驳《史记》原文。 (2)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既为《史记》的原文作注,同时又为裴骃的《集解》作注。不仅攻驳裴骃旧注, 亦且攻驳司马迁《史记》原文,提出辨正。

西南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

西南大学历史学考研参 考书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西南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 关于西南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列举如下,同学们可以参考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上册)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下册)宁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代史》郑师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王桧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史》郭大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古代史 《世界上古史》周启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中古史》孔祥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近现代史 《世界近代史》刘宗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现代史》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近几年来,参加历史学考研统考的同学会发现,在历史学基础试卷上有的题目根本就没有见过,或者是在推荐的参考书上根本没有,很多同学都在抱怨,这个考试大纲也不管用了,要大纲有什么用,还不是有超纲的吗在这里,我想和同学们说,研究生考试以不再是小学生考试,学什么考什么,硕士研究生考试需要有一个比较广泛的阅读量,出现一些超纲的试题很正常,多读一些历史学方面的教材,对我们备考有很大的帮助,对以后写研究生论文也有益处。 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选读下面参考书目: 《中国历史文选》周予同上海古籍出版社 《史学概论》庞卓恒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史地理学》蓝勇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史学史》白寿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历史文献学》杨燕起、高国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西方史学史》郭小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考研英语5500词汇班·2015考研英语复试班·考研政治精品辅导班·凯程考研数学精讲辅导·考研英语强化住宿班·凯程考研专业课

中国史学史参考书目供参考学习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中国史学史》教学参考书目 教材: 1、金毓黻:《中国史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版。 2、刘节:《中国史学史稿》 3、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1册) 4、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教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5、尹达主编:《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版。 6、张孟伦:《中国史学史》(第1、2、3册) 7、王树民:《中国史学史纲要》,中华书局,1997年9月版。 8、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1999年9月版。 9、吴怀祺:《中国史学思想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10、曹家齐《顿挫中的嬗变——20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北苑出版社2000年。 11、周文玖,《史学史导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12、张越编,《史学史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专著: 新史学九十年,许冠三,岳麓书社,2003年。 新中国史学五十年,张剑平,学苑出版社,2003年。 马金科等:《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叙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版。 二十世纪后半期史学主潮,王学典,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 13、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王学典,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14、当代史学主要趋势,巴勒克拉夫,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15、后现代与历史学,王晴佳、古伟瀛,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 16、当代中国史学,顾颉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7、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周文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8、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罗志田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学考 研参考书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学2017考研参考书 关于天津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列举如下,同学们可以参考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上册)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下册)宁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代史》郑师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王桧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史》郭大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古代史 《世界上古史》周启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中古史》孔祥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近现代史 《世界近代史》刘宗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现代史》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近几年来,参加历史学考研统考的同学会发现,在历史学基础试卷上有的题目根本就没有见过,或者是在推荐的参考书上根本没有,很多同学都在抱怨,这个考试大纲也不管用了,要大纲有什么用,还不是有超纲的吗?在这里,我想和同学们说,研究生考试以不再是小学生考试,学什么考什么,硕士研究生考试需要有一个比较广泛的阅读量,出现一些超纲的试题很正常,多读一些历史学方面的教材,对我们备考有很大的帮助,对以后写研究生论文也有益处。 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选读下面参考书目: 《中国历史文选》周予同上海古籍出版社 《史学概论》庞卓恒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史地理学》蓝勇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史学史》白寿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历史文献学》杨燕起、高国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西方史学史》郭小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考研英语5500词汇班·2015考研英语复试班·考研政治精品辅导班·凯程考研数学精讲辅导·考研英语强化住宿班·凯程考研专业课

中国史学史考试资料(1)

中国史学史 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年后),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又称太史公,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著有《史记》,又称《太史公记》,他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0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司马光并称“世界两司马”。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成就了《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52万余字,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主要记诸侯之事,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实”,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学“双壁”之一,前“四史”之首。 《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记》。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典校秘书,潜心二十余年,修成《汉书》,当世重之,迁玄武司马,撰《白虎通德论》,征匈奴为中护军,兵败受牵连,死狱中,善辞赋,有《两都赋》等。 《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后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6年的史事。 《后汉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著的《后汉纪》,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后汉史。北宋时,有人把晋朝司马彪《续汉书》志三十卷与之合刊,成今天《后汉书》。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首先,他在帝纪之后添置了皇后纪。其次,《后汉书》新增加了《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七个类传。范晔是第一位在纪传体史书中专为妇女作传的史学家。尤为可贵的是,《列女传》所收集的十七位杰出女性,并不都是贞女节妇,还包括并不符合礼教道德标准的才女蔡琰。 《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后汉书》的进步性还体现在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颂正义的行为方面。《后汉书》一方面揭露鱼肉人民的权贵,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刚强正直、不畏强暴的中下层人士。《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包括十纪,八十列传及八志,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止共一百九十五年的史实。其中,本纪和列传的作者是南朝刘宋时的范晔,志的作者是晋朝的司马彪。 《后汉书》虽然只有本纪、列传和志,而没有表,但范晔文笔较好,善于剪裁,叙事连贯而不重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无表的缺陷。另外,因为记载东汉史实的其他史书多数已不存在,所以,《后汉书》的史料价值就更为珍贵。 《后汉书》的最大局限就是丢掉了《史记》重视农民起义的传统,对黄巾起义持否定态度。黄巾起义为东汉末的大事,其中的主要人物如张角弟兄,竟不为立传。他们的事迹,只附在了镇压农民起义的官僚皇甫嵩的传中。《后汉书》原来通行的注本,纪传部分是唐高宗的儿子章怀太子李贤注的,重点是解释文字,但也参考其他东汉史书;对史实有所补正,为各志作注的是南朝梁刘昭,他的注侧重说明或补订史实。此外,清惠栋的《后汉书补注》、王先谦的《后汉书集解》这两家注,也颇受人们重视。

中国史学史

《以史解经——章学诚与现代诠释学》 读书笔记摘录 历史文学院2006级本科函授班张运鹏 章学诚的“六经皆史”一说,在近代中国的学术史上,影响极其深远。这一理论为我们掌握中国思想学术从古代到近代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线索。从康有为开始,中国近代学人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诠释和改造,都或多或少地与章学诚的史学、经学研究以及章所继承和归纳的清乾嘉以来的学术精神,产生一种紧密的联系。当然,根据钱钟书等人的考证,章并不是第一个提出“六经皆史”的人,但章学诚毫无疑问是将这一观点加以深入阐发和系统整理的集大成者。[1]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不但要求对六经作一历史的解读,而且希望通过这一历史的理解,对经典本身的含义及其所阐述的“道”作出一种诠释。 对章学诚的“六经皆史”理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六经皆史”的提出代表了一个将史学与经学加以结合的企图。这一企图虽然在以前曾经出现过,但却是在清代的乾嘉学术中,得到了充分的强调。章学诚的说法与乾嘉学派的传统有关,因此有人将章视为清代学术的“殿军”。[2] 在章以后,中国的近代学人如清末国粹学派的代表人物章太炎等人和民初五四的领导者胡适等人,都希望通过对古代经典的历史的解读,重新认识中国的文化传统。如此看来,章学诚又是现代中国思 想史上的一个先启者。 其次,除了上面的思想史的观察,我们还可以就章“六经皆史”说本身及其对古代文化的理解与诠释,作个别的专题研究。比如美国学者倪文孙(David Nivison)的《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The Life and Thouhgt of Chang Hsueh cheng)一书,就是一例。这种专题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章对中国思想传统认识和诠释的独特性。本文的写作,就是想从经典诠释的角度出发,将章学诚对中国古代经典的解读,与西方现 代诠释学理论的发展,作一个比较研究的尝试。 这一比较的基础在于两个方面。第一,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从本质上是对古代经典的一种解释,与西方诠释学的起源,有明显的相似之处。第二,章学诚解读经典的方法,也与西方诠释学家如海德格和伽德默提出的诠释学理论,有思想一致的地方。这一相同之处就在于他们都希图将经典的含义,加以历史的理解和处理。这里

中国史学史

史学史绪言 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对象,是关于中国史学产生、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的规律。当然这是一个广义的研究对象,而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对于其中的某一个段落、某一个专题,甚至是某一个史家、某一部史书的研究,也可视为中国史学史研究。梁启超最早提出中国史学史研究范围:一:史官;二:史家;三:史学的成立及发展;四:最近史学趋势。 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范围较具体的表述:中国史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中国史学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包括史学的时代 特点和史学自身的阶段性特点; 各种有代表性的特色及其社会影响; 史学与社会的互动作用; 史学发展与相关学术领域的关系; 史学家的历史认识(历史理论)的发展; 史学家的史学认识(史学理论)的发展; 史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如历史的进步及社会生活的日 趋复杂与史学内容的逐渐丰富的一致性,不同的历 史观点、史学观点的矛盾、辩难促进着史学的进步, 求真与致用的辩证统一,史学家作为一个整体总是 在历史进步和史学发展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等。学习中国史学史的基本目的:史学本是历史的重要产物之一,因为它反应并记录着人类创造文明的足迹和业绩,而世世代代的人们又通过史学去认识历史的伟大创造,从而得以接受历史的种种赐予:知识,经验,智慧和精神。史学史的学习和研究,就是帮助我们去认识历史和史学的这种关系,进而从中受到这种种赐予的熏陶和启示。 这一基本目的表现在:认识中国史学的特点(连续性和丰富性) 认识史学同社会的密切关系,提高我们对史学社会功能的认识, 从价值观上把史学置于科学和社会中应有的重要地位; 认识求真与致用是史学之学术品格的两个方面,他们是辩证统一 的关系,既不是割裂的,更不是对立的。 认识史学遗产的现代价值,以其优秀成果为养料,滋补当今史学 的发展; 认识并继承、发扬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使其成为历史学界学风 建设的助力之一; 认识史学发展的规律,使史学史的研究成为自觉的创造性的学术 活动; 认识中国史学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等民族特色,使其 进一步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学习中国史学史的方法:首先,要以中国通史的知识为基础。 其次,要有辩证的思想和方法。 再次,要适当接触一些史学史上的名篇、名著,以加深对它们的认 识和理解,并举一反三。 最后,要学以致用,联系实际,尤其是古今优秀历史学家对史学的 神圣使命感和对社会的崇高责任感,以及对自身修养的严格要 求,都值得我们学习。

《史学理论参考书目》

史学理论经典书目 [中文书目] 1.〔清〕章学诚,《文史通义》 2.〔唐〕刘知几,《史通》 3.〔汉〕司马迁,《史记》 4.杜维运,《中国史学史》(二)(台北:三民,1998) 5.杜维运,《中国史学史》(一)(台北:三民,1993) 6.周佳荣,《中国史学名著概说》(台北:唐山,1989) 7.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一)(台北:三民,1973) 8.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二)(台北:三民,1973) 9.麦劲生,《近代史学与史学方法》(台北:五南,2000) 10.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台北:巨流,2000) 11.杨豫、胡成,《历史学的思想与方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12.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台北:三民书局,1999增订新版) 13.李守常,《史学要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4.于沛主编,《现代史学分支学科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98) 15.王旭东,《史学理论与方法》(合肥:安徽人民初版社,1998)

16.周梁楷等,《史学导论》(台北:国立空中大学,1995) 17.周梁楷,《历史学的思维》(台北:正中,1993) 18.姜义华,《史学概论》(台北:水牛,1992) 19.甲凯,《史学通论》(台北:台湾学生,1985) 20.王尔敏,《史学方法》(台北:东华书局,1977) 21.李家祺,《历史纂述的方法》(台北:台湾商务,1970) 22.姚永朴,《史学研究法》(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53) 23.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商务,1922) 24.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上海:商务,1933) 25.李思纯译,《史学原论》(上海:商务,1968) 26.何炳松,《历史研究法》(上海:商务,1927) 27.何炳松,《通史新义》(上海:商务,1928) 28.卫聚贤,《历史统计学》(上海:商务,1934) 29.李则纲,《史学通论》(上海:商务,1935) 30.杨鸿烈,《历史研究法》(长沙:商务,1939) 31.蔡尚思,《中国历史新研究法》(昆明:中华,1940) 32.吴泽,《中国历史研究法》(重庆:峨嵋,1942) 33.吕思勉,《历史研究法》(台北:华世,1974) 34.陆懋德,《史学方法大纲》(台北:独立,1945) 35.许冠三,《史学与史学方法》(香港:自由,1958) 36.许冠三编译,《历史哲学与历史解释》(初版未详;台北有环宇刊 本)

中国史学史试题集

中国史学史试题集 中国史学史试题集 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史学史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56分) 《汉纪》六家二体《新五代史》《资治通鉴纲目》 《廿二史札记》《宋书》袁枢 二、简答题:(每题22分,共44分) 1、列举十部有关少数民族的史著。 2、简述黄遵宪史学。 三、简答题(任选一题,50分) 1、司马迁、班固史学之比较。 2、试论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 一、简答题 1.试析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史书体裁的特点与联系 二、论述题 1.试比较《史记》与《汉书》在编纂特点与著述宗旨上的异同。 2.试述魏南北朝史学思想与其时代间的关系 3.说明唐朝设官修史书的历史背景 4.说明《春秋》《左传》《史记》《汉书》在历史编纂学上的传承与演变 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 科目代码:489 一,名词(50) “属辞比事”、《三国志》、马端临、赵翼、《新史学》 二,问答题(60) 1,简述郑谯的史学思想 2,试析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史书体裁的特点与联系 三,论述题(40)

试比较《史记》与《汉书》在编纂特点与著述宗旨上的异同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1.《牧誓》篇选自_________,是周武王伐纣的誓师词,因誓师在 _______ ,所以题目名《牧誓》。 2、___________ 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部编年史。3.《左传》,原名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 。 4.《国语》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 史书,相传为春秋时期_______ 所作。 5.《山海经》是中国一部古代________ 书。《山海经》的“经”是_____ 的意思。 6.《秦始皇本纪》篇选自______ 卷六,是______ 为古代封建帝王个人写的一个专纪。 7.《三国志》作者_____ ,此书的体例属于_____________- 。8.《宋书》全书上起_______________,下讫__________ ,共_____ 卷。 9.《梁书》的作者是________ ,由_________ 监修。 10。《隋书》包括帝纪_____卷,列传_____卷,志______ 卷,共_____ 卷。 11。《新五代史》原名_________ ,由宋代__________ 所撰。12。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全国地理部志是 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 。 13。《明史》共三三二卷,其中包括本纪_____ 卷,志____ 卷,表____ 卷,列传______ 卷。 二、解释字、词或句子(每问1分,共10分) 宋人使门尹般(1)如晋告急。公曰:“(2)宋人告急,舍之则绝;(3)告楚,不许。我欲战矣,(4)齐、秦未可。若之何?”先轸曰:“(5)使宋舍我而赂齐、秦,(6)藉之告楚。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楚(7)爱曹、卫,必不许也。(8)喜赂,怒顽,能无战乎?”公(9)说。执曹伯,分曹、卫之田,以(10)畀宋人。 ―――选自《左传》 (1)如: (2)宋人告急,舍之则绝: (3)告: (4)齐、秦未可: (5)使宋舍我而赂齐秦: (6)藉: (7)爱: (8)喜赂,怒顽: (9)说: (10)畀:

中国史学史 笔记

一,什么是史学史: 历史:广义地说,指一切事物以往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 狭义地说,仅指人类社会发展史。(客观) 历史学:研究人类社会以往发展过程的学问,包括对历史过程的记录,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规律的概括。(主观) 史学史:研究历史学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并揭示其规律的历史。 二,学习中国史学史的意义:1,帮助我们有选择的阅读古书。 2,帮助我们收集史料。 3,指导我们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 三,中国史学史的内容: 史学思想史学著作史书体裁和史学方法修史制度 第一章:先秦史学第一节原始的历史意识和商周史官 一,原始的历史意识 文字产生以前:口耳相传,辅以结绳刻木等手段传述历史,在这一过程中产生原始历史意识。文字产生以后:形成文字记载的传说。 传说分类:自然环境,与自然界作斗争,部落间进行战争 1,对英雄的崇拜 2,对生产的重视 3,对自然的神化 二,商周史官:“为殷先人有册有典”——《尚书·多士》掌管史料,记载史事,撰写史书1,商史特殊性:1,史书名称特殊“史”,“尹”,“册” 2史官带有较浓厚的宗教色彩,负责沟通人神之间的鸿沟。 3,史官掌握天文历法,记载商王世系。 2,商周以来史官对中国的启示: 1,史官掌管天文历法,按年次叙史事,为编年体播下种子。 2,史官记载天子言行,后代起居注应是收源于此。 3,记载天子世系,为后来的谱牒之学奠定基础。 第二节商周以来的记述与孔子史学 一,商周以来的记述 1,甲骨文;1899年,王懿荣发现于北京,出土地点河南安阳商代王室贵族占卜的遗物,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卜辞,内容涉及气象,城市,建筑,田猎,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验证了商朝的存在。(特点:个片没有联系,不是有意识的记载。) 2,金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西周以后居多)。主要为记功,庆赏等。是有意识的记载。字数百字以上,五百字以内。(能完整记载事件) 3,诗经:最早称“经”,相传由孔子删定,分“风(民风)雅(朝会)颂(祭祀)”三部分。是一部史诗集,文学造诣极高。 4书(尚书):汉以后叫尚书,书经。是我国上古时代的文献汇编,分为虞夏商周四部分,主要为统治者之间的谈话,记载重大史实。语言质朴,最难诵读,又不易理解。分“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中国古代最为流行,但古代社会将结束时被判为伪书。 5,逸周书(61篇)相传为孔子删定尚书时排除的部分。 二,孔子史书:第一个以私人身份撰史的人。鲁《春秋》:当时各国编史书的范本。 1,孔子作《春秋》的动机:1,针对国内秩序的混乱—尊王2,针对外患的胁迫—攘夷2,《春秋》的特点:记载鲁隐公元年(前722)至鲁哀公14年(前481),全书16572

郑州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

郑州大学历史学考研参 考书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郑州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 关于郑州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列举如下,同学们可以参考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上册)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下册)宁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代史》郑师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王桧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史》郭大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古代史 《世界上古史》周启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中古史》孔祥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近现代史 《世界近代史》刘宗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现代史》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近几年来,参加历史学考研统考的同学会发现,在历史学基础试卷上有的题目根本就没有见过,或者是在推荐的参考书上根本没有,很多同学都在抱怨,这个考试大纲也不管用了,要大纲有什么用,还不是有超纲的吗在这里,我想和同学们说,研究生考试以不再是小学生考试,学什么考什么,硕士研究生考试需要有一个比较广泛的阅读量,出现一些超纲的试题很正常,多读一些历史学方面的教材,对我们备考有很大的帮助,对以后写研究生论文也有益处。 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选读下面参考书目: 《中国历史文选》周予同上海古籍出版社 《史学概论》庞卓恒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史地理学》蓝勇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史学史》白寿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历史文献学》杨燕起、高国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西方史学史》郭小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考研英语5500词汇班·2015考研英语复试班·考研政治精品辅导班·凯程考研数学精讲辅导·考研英语强化住宿班·凯程考研专业课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 导论 史学史概念的提出: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史学史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东汉班彪《史记后传〉、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唐刘知几《史通》、宋《册府元龟》“国史部总序”、南宋郑樵《通志.总序〉、清章学诚《文史通义〉 史学史研究的任务:(1)研究关于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性的特点;(2)研究史官、史家与史学思想;(3)研究史学与社会的关系;(4)研究史学发展与相关学术文化领域的关系;(5)研究史学发展的规律性等。 ①瞿林东《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中华书局1994年) ②尹达主编《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 ③吴泽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④仓修良《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⑤吴怀祺《中国史学思想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 (6)李炳泉等主编《中国史学史纲》,(辽宁师大出版社1997年)。 第一章中国史学的起源和发生 第一节:远古的传说和原始的历史意识 一、远古的传说:有巢氏、燧人氏、大禹治水、黄帝战蚩尤等。 居住的情况:《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民皆巢居以避之。”“暮栖木上”。 饮食情况:《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 生产工具:《易·系辞》记伏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神农氏“斲木为耜,揉木为耒”。 婚姻状况:《商君书·开塞》“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吕氏春秋·恃君览》“无亲戚夫妻男女之别、上下长幼之道”。 人类征服自然的情况:大禹治水,女娲补天(见《淮南子·览冥训》)、羿射九日(见《淮南子·本经训》)等。 二、原始的历史意识:(1)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产生两种思想:人定胜天、对自然的迷信。(2)衡量英雄人物的主要标准,看其能否献身公共利益。(3)重视生产斗争知识。 第二节史学产生的基本条件和年代 一、史学产生的基本条件:文字的发明、历法的产生、史实的发生、统治阶级的需要。 二、史学产生的年代:始于夏朝。《尚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件的汇编。《尚书.甘誓〉是夏启讨伐有扈氏的誓师词。据专家考证,该篇成于商代。 第三节先秦史官的设立及其职责 一、我国古代早期史官的设立及职掌:史的含义;商朝的史官:“作册”、“史”、“尹”、“太史”、“内史”等及其职掌。 二、周朝史官的设置及分工:“大史掌建邦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奠世系,辨昭穆”、“内史掌王之八枋之法”、“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御史掌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治令,以赞之冢宰”。 第四节孔子以前的史学和孔子修《春秋〉 一、孔子以前的史学:传说中的《三坟》、《五典》、《八索》的不可信。 可信的史书:晋《乘》、郑《志》、楚《梼杌〉、鲁《春秋》、秦《秦记》等大多数亡佚。 二、孔子据《鲁史》修《春秋》:记事的原则“据鲁”、“亲周”。 三、孔子删定《春秋》对史学贡献:(1)开创了私家修史的先河;(2)创立了编年史的雏形;(3)属词比事,提出了一套历史编纂方法;(4)重人事而不宣扬鬼神。 第五节战国时期的史学成就 一、完备的编年体巨著——《左传》:关于《左传》的作者;《左传》与《春秋》的关系;《左传》完成了编年体的创造;《左传》记事的特点;《左传》的局限性。 二、多种史著的撰述:编年体:《竹书纪年〉、《穆天子传〉;谱牒类:《世本〉;语类:《国语》、《战国策》(《战国纵横家书》)。其它史著:《逸周书》、《仪礼〉、《周礼》、《山海经》等。 思考题: ①史学产生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②《春秋》是怎样一部史学著作? ③孔子对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④《左传》是怎样一部史学著作?战国时期主要还有哪些史著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 1、简述远古传说的史学价值. 远古传说不仅反映了当时氏族社会人们的历史意识,而且保存了一定的真实的历史内容;经过后人整理加工用文字记载下来的远古传说成为历史学家们探索、揭示先民初始时期社会历史风貌的重要资料;远古传说中反映的人对于自然、社会、神和人及其互相关系的原始意识,影响了后世文明时代史学家的历史观点的发展. 2、简述宗周、春秋时期国史的主要特点.(找书) ①取证于史,以佐政见 ②内容广泛,包括了中国古代社会历史观的基本范畴 ③“天人”关系上的神人并举而又重民轻神 ④历史兴亡上的道德决定论 3、简述《春秋》的编纂体例和社会思想,如何评价《春秋》? 编纂体例:编年体史书 社会思想:尊王道重人事(核心是遵周礼)P17 特点: ①以编年记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 ②“属辞比事而不乱,约其文辞而指博”。重视文辞,慎字酌句,善于用较少的文字表达出较多的历史情况和论断 ③尊王道重人事 缺陷: ①记事简略,缺乏对史事具体过程和情节的记述。每条最多者四十余字,最少者仅一字。 ②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不是依据事实而是以个人主观来定褒贬,开了后世史书中曲笔的先例。 评价: 《春秋》的主要成就和特点:

第一,孔子既开创了私人修史的先例,又创立了编年体史书的雏形。 第二,严格采用“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的方式逐条叙述记载历史。第三,确立了“属辞比事”的修史方法。提出了一套历史编撰方法 第四,《春秋》重人事而轻鬼神 存在的问题: 第一,具有明显的复古保守思想。 第二,春秋为后世“曲笔”写史开了先例。 第三,文字简约,语焉不详. 简述《春秋》的史学价值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著作;《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带有鲜明政治目的的写作的史书,称为“春秋笔法”;《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由私人独力编撰而成的史书,开创了我国私人修史的先例;《春秋》重视近现代史思想成为中国史学的一个传统。《春秋》记载了许多宝贵的自然科学内容。 4、请谈谈《左传》、《国语》的编纂特点和思想倾向。 《左传》:编纂特点 (1)扩大了编年体史书的容量 记事详细,首尾完整 记事范围扩大: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学术文化、社会生活、自然现象 (2)善于描写战争、辞令 (3)重视民族关系的记载 (4)创造了“君子曰”的史评形式,开创了“史论"之先河 思想倾向: ①承继《春秋》笔法,寓褒贬于史评 ②天人关系上的天(神)人感应论和天命控制论 ③假借天道来维护周礼的历史兴亡道德决定论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 绪论 一、《中国史学史》研究目的及对象 (一)研究目的:通过历代史家和史著的分析和研究,阐明史学的源流演变进程,揭示史学的发展规律。 (二)研究对象:①史官与修史机构②史家及其史学理论③史籍与史体演变。 二、中国史学发展概况 (一)中国古代史学 1、古代史学的萌芽创始-先秦时期史学 2、古代史学史的确立和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学 班固《汉书·艺文志》分:1、辑略(总序);2、六艺略(易、书、诗、礼、乐、春秋); 3、诸子略(儒、道、法、阴阳等); 4、诗赋略; 5、兵书略(权谋、形势、技巧); 6、术数略(天文、五行、刑法); 7、方技略(医经、经方、神仙) 西晋荀勖《中经新簿》:甲部(六艺、小学),乙部(诸子、术数),丙部(史记、旧事、杂事),丁部(诗赋、图赞)。 东晋李充《四部书目》:甲部(五经)、乙部(史记)、丙部(诸子)、丁部(诗赋)。 3、古代史学繁荣兴盛-隋唐五代宋元史学 4、古代史学的缓慢发展-明清史学 (二)中国近代史学 严重的民族危机使一部分具有爱国思想的地主阶级史学家,开始从脱离现实的繁琐考据转向经世致用,注意研究实际问题,封建史学的藩篱开始被冲破。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先后兴起,“西学”与“中学”、“新学”与“旧学”之争,对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梁启超于1902年发表《新史学》,明确提出了“史学革命”的口号,初步提出了资产阶级“新史学”理论。 (三)中国现代史学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形成和发展,是这三十年历史学发展的一条主线。 李大钊《史学要论》是中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的史学理论著作,对建立历史科学理论体系作了尝试性的探索。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最早提出建立中国史学史学科。 参考书目: 金毓黼《中国史学史》,魏应麒《中国史学史》,王玉璋《中国史学史概要》,刘节《中国史学史稿》,张孟伦《中国史学史》,尹达《中国史学发展史》,高国抗《中国古代史学史概要》,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瞿林东《中国史学史》 第一章夏商周春秋时期的史学 第一节历史意识与中国史学的起源 一、史学的源头-原始的历史意识 二、中国史学的起源 (一)文字、历法的出现-历史记载的重要条件 (二)史学意识 第二节巫瞽史官与史官制度 巫瞽是最初的史官。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综合修订版)

中国史学史 一、名词解释: (1)《世本》:原本15篇,记事从黄帝开始,讫于战国末年。有《帝系》、《王侯谱》、《卿大夫谱》、《记》、《世家》、《传》、《氏姓》、《居》、《作》、《谥法》等。其中《帝系》记帝王传授的系统;《王侯谱》、《卿大夫谱》记诸侯、卿大夫世系;《氏姓》记录当时所有的姓氏;《居》讲建都情况;《作》记录一些事物的发明情况及其历史;《谥法》记谥号的含义。其中《世家》、《传》等对《史记》体例的形成具有启迪的作用。 (2)《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西晋武帝太康年间,汲郡人不准盗掘魏襄王墓,得竹简数十车,后经荀勖等人整理、研究,得书16种75篇。其中《纪年》13篇,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至周宣王后,则特记晋国历史,晋被三家瓜分后,又特记魏国历史,记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由于司马迁写《史记》时没有看到该书,所以该书可以帮助我们订正《史记》的某些错误。 (3)?三礼?:即儒家经典中的《周礼》、《仪礼》、《礼记》:其中《周礼》又名《周官》,是有关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的汇编。一方面反映了西周现实的政治制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头脑中理想的政治制度。《仪礼》是春秋、战国时流传下来的十七篇仪节单,其中有包括

《士婚礼》、《士丧礼》、《士冠礼》等,反映了当时的典礼活动、伦理关系、吉凶婚丧等社会生活。《礼记》主要是论述礼的作用和意义。 (4)荀悦:字仲豫,东汉颖川人。汉献帝时任黄门侍郎、秘书监。献帝以《汉书》?文烦难省?,建安初年命荀悦按编年体改编《汉书》,前后三年,成《汉纪》30卷。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荀悦以《汉书》中的本纪为纲,将其书中传、志、表的内容加以概括,按时间的顺序,散放于帝纪各年之下。将80万字的《汉书》精简为18万字的《汉纪》,为用编年史体撰述断代历史创立了典范。 (5)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人。曾任东晋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南朝宋文帝时任中书侍郎。文帝以《三国志》过于简略,乃命裴松之作注。裴氏花了三年时间完成此注。裴注重点不在训诂名物,而在史料的补缺与纠谬,引用的书达200多种,搜集资料十分广博,其注文近于原著数倍。裴注被誉为南北朝三大名注之一。 (6)《华阳国志》:东晋常璩所著,共12卷。卷1至卷4,主要记载巴、蜀、汉中、南中的历史,详述各地的山川、交通、风土、特产、民俗、文化等;卷5至卷7记叙公孙述、刘焉、刘璋、刘备、刘禅事迹;卷8记载晋平蜀以后的蜀事。卷9记李氏成汉政权的历史;卷10至卷11,记载西汉以来贤人的生平事迹。卷12为本书的序言。是一部著名的地方史志。

中国史学史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专业教学大纲 中国史学史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中国史学史是历史学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是与《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相对应的基础课程。中国史学史是研究中国史学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旨在对中国丰富的史学遗产做出系统的自我批评和总结。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中国史学的诞生、发展的基本过程和规律,掌握各时期史学的特点、重要史家、史著及史学流派、修史机构的基本状况,批判地继承祖国丰富的史学遗产。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历代史家的史学思想、方法,为他们今后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批判地继承祖国丰富的史学遗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 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中国史学的发展历程、规律及其阶段性特点;各时代史官、史家与史学成果及其史学地位;史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史学发展与相关领域学术文化的关系;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产生、发展。 (四)教学时数 本课讲授一学期,每周2课时,共36学时。 (五)教学方式 以讲授为主,阅读(代表性史著)与写作相结合,深入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与课后阅读相结合,理论讲授与学生的自主研修相结合。 二、本文 第一章绪论:史与历史 教学要点:史学史概念史学史研究的对象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范畴与任务 第二节中国史学史的分期和特点 第二章中国史学史学科 教学要点:史学史四要素中国史学史思想的组成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形成 第二节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发展与现状

第三章上古传疑史学 教学要点: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正事归为史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传疑人物——史学的萌芽 第二节正事归为史——传疑史学之形成 第四章史学的创立与传统史学的形成 教学要点:夏商史官中国史学成熟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史学的产生——夏商时期的史官 第二节中国史学成熟的标志——孔子与《春秋》三传 第三节战国时期的其他代表性史著 第五章秦汉时期的中国史学 教学要点:太史令究天人之际纪传体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司马迁时代与《史记》的成书经过 第二节《史记》的内容特点及史学地位 第三章秦汉时期的其他代表性史著 第六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 教学要点:“别职”修史私家修史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别职”修史 第二节专职史官、专门修史机构的设置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代表性史著 第七章唐五代时期的史学 教学要点:皇家修饰二史八书《通典》《史通》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皇家修史制度的确立 第二节唐五代著名的史官 第三节唐五代史书新体例与代表性史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