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4第一章(第三节) - 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2)

04第一章(第三节) - 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2)

04第一章(第三节) - 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2)
04第一章(第三节) - 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2)

平均税率:平均税率是相对边际税率而言的,为全部税额与全部收入之比。

通过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的比较,可以确定纳税人的实际负担水平和税负结构;

通过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的比较,易于表明税率的累进程度和税负的变化情况。

【例题1·单选题】下列关于边际税率的说法,正确的是()。(2013年)

A.在累进税率的前提下,边际税率等于平均税率

B.边际税率的提高不会带动平均税率的上升

C.边际税率是指全部税额与全部收入之比

D.边际税率上升幅度越大,平均税率提高就越多

【答案】D

【例题2·多选题】按照税收实体法要素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2008年)

A.纳税人是税法中规定的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B.计税依据是课税对象量的体现

C.在累进税率条件下,名义税率等于实际税率

D.零税率表明纳税人仍负有纳税义务,但不需缴纳税款

E.税目的作用是进一步明确征税范围

【答案】BDE

第七章 其他税收实体法

第七章其他税收实体法 一、单项选择 1、下列情形中,应该从租计征房产税的是( )。 A.融资租赁租出房产的 B.以居民住宅区内业主共有的经营性房产进行自营的几5 C.接受劳务抵付房租的 D.具有房屋功能的地下建筑自用的 [正确答案] C 2、下列房产转让的情形中,产权承受方免予缴纳契税的是( )。 A.将房产赠与非法定继承人 B.以预付集资建房款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权属 C.以获奖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权属 D.以自有房产投资入股本人独资经营的企业 [正确答案] D 3、某企业2018年初占用土地20000平方米,其中幼儿园占地400平方米,其余为生产经营用地; 6月购置一栋办公楼,占地300平方米。该企业所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年税额6元/平方米,则该企业2018年应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为()。 A.118350元 B.119400元 C.118500元 D.118650元 [正确答案] C 4、下列关于矿产资源享受资源税减征优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依法通过充填开采方式采出的矿产资源减征40% B.对实际开采年限在15年以上的衰竭期矿山开采的矿产资源减征30% C.铁矿石减按60%征收 D.对纳税人开采销售的未与主矿产品销售额分别核算的共伴生矿减征50% [正确答案]B 5、下列情形中,纳税人应当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的是()。 A.取得销售许可证满1年仍未销售完毕的 B.转让未竣工结算房地产开发项目50%股权的 C.直接转让土地使用权的 D.房地产开发项目尚未竣工但已销售面积达到50%的 [正确答案]C 6、某企业2016年3月投资1500万元取得5万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面积为3万平方米的厂房,建筑成本和费用为2000万元,2016年底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对该厂房征收房产税时所确定的房产原值是( )。

实体法比程序法更重要总结陈词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观众 辩论进行到现在,由我来给大家做最后的梳理。 首先对方辩友通篇和我们提到刑讯逼供的问题,告诉我们刑讯逼供是因为追求实体法而忽视程序法,我不得不说这与一个小偷偷了钱却叫嚣着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大家看过电视剧,对于这样一个画面一定不陌生,官员压着囚犯游街,于是,鸡蛋,烂菜叶,砖头纷纷往囚犯身上伺候,而正是因为刑法罪刑法定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也给予了保障,我们才注意到了犯罪人的人权问题。因此刑法又称“犯罪人的大宪章”,现在DB告诉我刑讯逼供反而是实体法的错未免荒谬了些。另外,从赵作海,佘祥林等具体案子中我们看看那些执法人员都做了什么,直接制造伪证,不做DNA检测,屈打成招,这些到底是追求实体法还是违背实体法,到底追求的是正义还是仅仅一个结果! 其次,对方辩友核心是,现在程序法有很多问题,如果程序法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就无法实现实体法。首先,需要强调的是,程序法是保障实体法实现的方式,保障实现和实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例如比尔盖茨出去开会,为了不成为人形靶子,需要雇佣一个保镖保障安全,因此就可以说保镖比比尔盖茨重要吗?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保障实现更多的是起辅助性,补充性的作用,关于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地位问题。请让我用一个生活化的例子再为大家进行阐述。 今天我开了一家美食店,我依靠发传单来保障宣传,传单的内容是根据店里的情况设计的,如果传单设计得好,派发适当,确实能给店带来效益,然而最终还是要看店里的东西好不好吃,如果东西不好吃,传单再好也只是噱头。类比到程序法与实体法,再正当的程序,如果实体法不是代表最广大老百姓的利益,如果实体法不是也只能实现这个法制而不能实现这个法治。正是因为当局实体法规定的扭曲,再正当不过的全民公决,也只能走向苏格拉底之的悲剧。此为辅助性。在看补充性,“酒香不怕巷子深”,好的店铺自然的会招来客人。而实体法的内容可以自然而然得到实现,订立合同,写书,甚至我们这场辩论,也自然的实现了言论自由的实体法内容。并未涉及到程序法。另外,我并不一定要采用传单的方式,传单更为浪费成本且效率低。我可以利用更为便捷的网络推送,以及更有亲身体现的试吃。回到辩题,在当今世界,诉讼案件剧增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法官压力越来越大。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呼声日益增高,一方面解决了中国人一直以来的厌讼心理,另一方面也满足了民商事等领域便捷,效率的要求。因此可以看到程序法在人们生活中实则为补充作用,我们并不一定会运用到他,但我不否认,他必须要存在在某个地方,让大家安心而紧凑的继续生活。 综上,我方坚持认为,实体法比程序法更重要。

论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

论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 --从马克思的一段话说开去 马克思在莱茵省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指出:“如果审判程序只归结为一种毫无内容的形式,那么这样空洞的形式就没有任何独立的价值了……实体法却具有本身特有的必要的诉讼形式…审判程序和法二者之间的联系如此密切,就像植物的外形和植物的联系,动物的外形和血肉的联系一样。审判程序和法律应该具有同样的精神,因为审判程序只是法律的生命形式,因而也是法律的内部生命的表现。”[1]马克思的这段话,将“审判程序和法”之间的联系,界定为“植物的外形和植物的联系,动物的外形和血肉的联系”,这实际上道出了程序法和实体法之间的关系,这也是许多学者在论述二者之间关系时所津津乐于引用的。 实际上,在关于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关系的问题上,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观点: 一、实体法决定程序法 也就是说,实体法第一,程序法第二,程序法服务于实体法,程序法是实现实体法的工具与手段。这是一种非常正统的观点,实际上也是马克思作出的论断。在该种观点主导下,实体法是内容和目的,程序法是形式和手段,用沈家本的话说,就是“以刑法为体,以刑诉法为用”,实体法决定程序法,程序法依附于实体法而存在。这是一种典型的程序工具主义的反映。 二、程序法与实体法犹如一辆车的两个“轮子” 对此的经典表述是日本学者兼子一的论述。他说:“实体法和形式法犹如一辆车的两个轮子,对诉讼都起作用,在它们之间不可能存在主从关系。”[2]也就是说“程序不是实体的影子,而是可以使刑事实体美化或丑化的独立力量”,“在认识观念上,,人们已由程序依附于实体的附庸论转向程序与实体并重”,二者互不依附,共同发展。 三、程序法是实体法之母 “尝考各国法律发达之迹,程序法常先实体法而发生”,“原始社会没有实体法的观念,共同体的代表诉诸于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来解决纠纷的所谓审判就是依靠程序”。程序法创制实体法,实体法从程序法中产生,“无论是从现实中的意义来看,还是作为纯粹的理论问题或者依据历史的事实,我们都可以说诉讼法具有先于实体法,或者说诉讼具有作为实体法形成母体的重要意义”。[3]因此,程序具有独立的内在优秀品质,程序的价值与其所形成的结果无关。 在上述三种观点中,笔者赞同第三种观点,因为第一种观点强调实体法的决定作用,忽视了程序法的内在价值,进入了“重实体、轻程序”的误区;第二种观点虽然看到了程序法的重要性,但对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没有作出正确的分析;第三种观点恢复了程序法与实

关于国际仲裁中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的探索

关于国际仲裁中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的探索 韦孝诚(12013128) 摘要: 国际商事仲裁,又称对外经济贸易及海事仲裁、涉外仲裁等,是指不同国家的公民、法人将他们在对外经济贸易及海事中所发生的争议,以书面的形式,自愿交由第三者进行评断和裁决。国际商事仲裁程序的法律适用既包括仲裁程序法的适用,又包括仲裁程序法的适用,两者既有联系而有所区别。 关键词:国际商事仲裁;实体法;程序法;关系 Abstrac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also known as the Foreign Trade and Maritime, foreign arbitration and other means of disput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citizens, legal persons to their place in foreign trade and maritime economy, in writing, voluntarily handed over to a third party conduct judgment and ruling. Applicable Law o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proceedings include both procedural law applicable to the arbitration, and arbitration procedures, including applicable law, both of which differ both connections. Keys: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substantive law; procedural law; relations 仲裁(Arbitration)作为解决民商事争议的一种有效的方式,早在古希腊以及中世纪时欧洲国家就已经出现。随着交通和通讯手段的不断发达,国际经济贸易交流日益频繁,国际经济贸易模式越发复杂化、专门化,国际商事争议也相应大幅度增加。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国际商事仲裁制度作为一种解决国际贸易纠纷的常用方式,在国际社会得到普遍认可和长足发展。各国纷纷制定仲裁法,专门规定国际商事仲裁的有关问题,设立常设仲裁机构受理或专门受理国际商事仲裁案件。 国际商事仲裁实体法的确定是国际商事仲裁法律适用的核心部分,与国内法院实体法的选择和适用相比,国际商事仲裁实体法的选择和适用要复杂得多,主要体现在:在国际商事仲裁中,冲突规范并不是确定争议实体法的唯一根据;仲裁员在仲裁中一般要解决“二级冲突”即冲突法规则的选择和适用问题;如果当事人已明示选择了仲裁实体法,仲裁庭将适用当事人选择的法律,在当事人未作法律选择时,仲裁庭一般适用仲裁地国的冲突规则、仲裁员本国的冲突规则或者仲裁员认为适当的其他冲突规则等,来确定仲裁适用的实体法;此外,仲裁员还可不援引任何冲突规则,而直接适用他认为适当的实体法。适用于国际商事仲裁程序事项的法律既包括仲裁程序法(或称仲裁法),也包括仲裁规则。前者通常表现为单独的仲裁法,或者包含在民事诉讼法典等程序法之中,英美法系国家的判例法和大陆法系国家的司法机关作出的相关解释也构成仲裁程序法的组成部分。而后者则仅指各仲裁机构根据其本国仲裁法制定的关于如何进行仲裁所遵循的程序规则。仲裁庭在解决国际商事争议时,在程序方面和实体方面可以适用不同的法律体系,而各国的具体规定迥异,这是国际商事仲裁程序法独立性的体现,也恰恰是研究仲裁程序法的难点所在。 1.国际商事仲裁实体法 实体法是指规定具体权利义务内容或者法律保护的具体情况的法律,如民法、合同法、婚姻法、公司法等等。程序法是规定以保证权利和职权得以实现或行使,义务和责任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法律。 法律权利的范围和内容通常以法律的规定为准,但在一些法治国家,如英国等,还同时奉行“对于个人的私权行为来讲,凡是法律未予禁止的,都是允许的”原则。通过这种原则规定确立的个人的自由,往往也被认为是法律所允许的权利。法定职权依法律的规定而产生和行使,在上述法治国家,同时还奉行“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公权行为来讲,凡是法律未予准许的,都是禁止的”原则,因为要是每个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可以超越权限实施行

税收程序法.doc

税收程序法是税收实体法的对称,指以国家税收活动中所发生的程序关系为调整对象的税法,是规定国家征税权行使程序和纳税人纳税义务履行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内容主要包括税收确定程序、税收征收程序、税收检查程序和税务争议的解决程序。税收程序法是指如何具体实施税法的规定,是税法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税收征管法》即属于税收程序法,现将该法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作一介绍。 1.税务登记 税务登记,是整个征收管理的首要环节,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开业、变更、歇业以及生产经营范围实行法定登记的一项管理制度,其内容包括开业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停复业处理、税务登记证验审和更换、非正常户处理等。办理税务登记是纳税人的法定义务。 2.账簿、凭证 账簿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各种经济业务的账册或簿籍,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及其他各种辅助账簿。凭证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用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证明。凭证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时所取得或填制的凭证,如发票等;记账凭证是由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其内容根据会计科目和复式记账方式,加以归类整理,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和登记账簿的凭证。通过凭证的填制

和审核,不仅可以保证账簿记录的真实可靠,而且可以检查各项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准确反映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正确计算应纳税额。 3.纳税申报 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法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的活动;扣缴义务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税务机关依法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扣缴义务人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的活动。可见,纳税申报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和内容向税务机关提交有关纳税事项的书面报告的法律行为,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税款义务的程序。是税务机关确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法律责任的依据,是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税收征收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税收管理信息的主要和重要的税务管理制度。 4.税款征收 税款征收是指税务机关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标准和范围,将纳税人依法膻该向国家缴纳的税款,及时足额地征收入库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税款征收的内容包括:征收方式的确定、核定应纳税额、税款入库、减免税管理、欠税的追缴等。税款征收是税收征管的目的,在整个税收征管中处于核心环节和关键地位,是税收征管的出发点和归宿。 5.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

程序法与实体法

实体法与程序法 一般而言,根据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来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实体法是规定和确认权利和义务以及职权和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如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刑法等等;程序法是规定以保证权利和职权得以实现或行使,义务和责任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如行政诉讼法、行政程序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立法程序法等等。 18世纪以后,随着程序法概念的产生,才形成了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分类法。据《牛津法律大辞典》解释,程序法是英国功利主义法学家边沁(1748-1832)创造的类概念,用来表示不同于实体法的法律原则和规则的体系。 应当指出,在概念的分类理解上,不能把程序法与诉讼法相等同,因为程序法是一个大概念,既包括行政程序法、立法程序法和选举规则、议事规则等,也包括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 同时,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划分是为了认识、分析和研究法律现象而进行的法理概括,在认识上和实践中,这种划分都不是绝对的,不能机械地、形而上学地理解两者的划分关系。法律规范体系的实际情况是,实体法中往往有某些程序性规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一部实体法,但其中有一些条文却对有关程序作了规定。如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备案不影响该法律的生效。”又如第四十九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如认为立法会通过的法案不符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整体利益,可在三个月内将法案发回立法会重议,立法会如以不少于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原案,行政长官必须在一个月内签署公布或按本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处理。”而程序法中往往也规定有关国家机关和程序参与人的职权、权利和责任、义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是一部程序法,但该法的一些条款却规定了实体权利。如第九条规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又如第十一条规定:“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第十四条规定:“诉讼参与人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察人员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由于现代立法往往在同一部法律中兼顾实体权利\职权和义务\责任与程序规则,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在现实法律体系中实体法与程序法已经出现了相互兼容的特点。 实体法和程序法作为法律的整体功能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划分的意义上,两者的功能又有各自的特点和内容。 实体法的主要功能在于规定和确认权利和职权以及义务和责任。法律上的权利是法律关系主体(也称为权利主体),如自然人、法人依法拥有的利益、主张、资格、力量或者自由,这种权利的实现归根结底将给权利主体带来有形或者无形的利益。有形的利益如对不动产的占有、使用、处分;无形的利益如对资格的确认,对名誉的保护等等。职权主要是由于担任一定职务而产生的权力,如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国家元首的权力、政府首脑的权力、部长市长的权力等。法律权利的

税收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税收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包括答案) 1、依现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在年度中间合并、分立、终止的,应当自停止生产经营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当期所得税汇算清缴。(×) 2、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3、专用发票的稽核检查是加强增值税征收管理的重要措施。(√) 4、下列选项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需进行调整的是(ABCD) A、公益性捐赠 B、业务招待费 C、工会经费 D、职工教育经费 5、《税收征管法》规定, 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时,纳税人不得拒绝。纳税人拒绝的,扣缴义务人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BCD) A、扣缴义务人应当及时报告税务机关进行处理 B、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暂停支付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C、立即停止支付应付纳税人的有关款项 D、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6、下列税种中,纳税人与负税人通常不一致的是(ACD) A、营业税 B、企业所得税 C、消费税 D、增值税 7、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在下列政策方面的规定相一致的 有(AB)

A、境外所得已纳税款的扣除规定 B、借款利息费用在税前的列支标准 C、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 D、工资费用在税前的列支 8、现行制度规定,对外省(自治区,直辖市)来本地从事临时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可以要求其提供担保人,或者根据所领购发票的票面限额与数量交纳(C)以下的保证金,并限期缴销发票。 A、2000元 B、5000元 C、10000元 D、20000元 9、主管税务机关因发现纳税人不按规定使用减免税款的,税务机关无权停止减免。 (×) 10、某中外合资服装企业2002年销货净额为1000万元,其应酬交际费计税的最高比例为(C) A、1‰ B、3‰ C、5‰ D、10‰ 11、增值税的基本税率是17%。(√) 12、按 (A) 分类,我国税种可划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 A、征税对象的性质 B、管理和使用权限 C、税收和价格的关系 D、预算收入构成和征税主管机关的不同

税收征收管理法释义- 税收征纳关系的基本规范及税收法律的若干问题

税收征收管理法释义- 税收征纳关系的基本规范及税收法律的若干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卞耀武 税收征收管理法经过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决定予以修订,作出了全面的修改,从而使之成为一部新的税收征收管理法。这部法律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历时8个月,共进行了四次审议,广泛征求了全国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和研究机构、专家的意见,听取了城市和农村对税收征管的议论和建议。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在审议过程中作了反复的修改,形成十余个修改稿,最后形成的是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建议表决稿。 新的税收征管法是一部重要的法律,在国家的活动中,在现实的社会中,在经济发展中,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当然也会与亿万人有密切的联系,因而应当了解和研究这部法律的实质内容,掌握它所调整的方方面面的权利义务关系,这是有必要的,尤其是与税收有利害关系的单位或个人更有必要。 下面从几个主要的方面进行阐述,目的是想有助于理解具体的法律规范,把握立法内容,为正确地运用这部法律提供参考。 一、新税收征管法的意义和特点 新的税收征管法的基本内容是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这也就是在这部法律中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税收征收与缴纳的法律关系,并以这种关系为核心,增添和完善了税收征管的许多其他相关的规范,使整个税收征管制度呈现出了新的变化。这次修订税收征收管理法,共修改近九十处,增加了许多新的条文,原有的条文也有较大的改动,从立法宗旨、税收法律原则到基本条款以及若干操作规范,都有明显的修改与完善。 新的税收征收管理法,根据税收征管新的经验,新的情况,新的需要,确立了新的规范,完善了原有的规则,适应了当前加强税收征收管理的形势,在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推进税制改革,调整税收征纳关系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对于税收法律制度来说,这部法律的修订,将会有力地推进税收的法制化,使税收更多地、更有效地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提高规范化的水平。 修订后的税收征收管理法表现出了以下一些重要特点: 1.强调税收的征收与缴纳必须以法律为基础,确立和充实了一批新的规范,朝着完善税收征纳法律关系这个目标跨出了一大步。 2.进一步明确征税的法定主体,为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税收法律秩序作出了关键性的规定。 3.增强对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重视依法调整国家和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培育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自觉性。

走出实体法与程序法关系理论的误区

法学评论(双月刊)1999年第5期(总第97期) 走出实体法与程序法关系理论的误区 李颂银Ξ 内容提要:现有的实体法与程序法关系理论存在着三大误区。误区之一,是将调整不同社会关系的法律部门之间的关系说成是实体法与程序法关系,违反了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误区之二,是将调整诉讼关系的诉讼法视为程序法,不符合诉讼法是由诉讼实体法规范与诉讼程序法规范共同组成的法律部门的立法事实;误区之三,是将诉讼法的功能说成是实施民法、刑法、行政法等非诉讼法律,不符合国家制定诉讼法就是为调整司法关系和社会纠纷关系这一本质性的立法目的。 主题词:实体法 程序法 关系理论 误区 流行的实体法与程序法关系理论存在重大的理论失误。流行理论不仅导致了法学理论上的混乱,而且也给立法、执法、守法等法制实践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对流行的实体法与程序法关系理论予以检讨,使对实体法与程序法关系的理论研究走出流行理论的误区,从而真正确立诉讼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独立地位,真正体现诉讼法在法律功能上的独立价值。 误区之一:违反了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 流行的实体法与程序法关系理论认为:民法与民事诉讼法、刑法与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之间是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民法、刑法、行政法是实体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分别是民法、刑法和行政法的程序法。笔者认为,流行的实体法与程序法关系理论的这一结论是错误的。在法律体系上,刑法与刑事诉讼法、民法与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之间根本就不可能构成实体法与程序法之关系。 目前,人们在研究实体法与程序法关系时,缺乏一个共同遵循的划分实体法与程序法的标准,致使在讨论实体法与程序法关系时难以达成共识。笔者认为,有关划分实体法与程序法的标准有如下几种观点: 1.权利义务标准说。英国十八世纪法学家边沁将法律中是否存在权利与义务作为划分法律是实体法还是程序法的标准。法律中规定有权利与义务的就是实体法,否则就是程序法。①这一标准缺乏科学性。因为,任何法律都是有关权利(权力)与义务(职责)及其法律责任的规定,否则就不成其为法了。 2.结果与程序标准说。该说认为法律实体“即有关国家机构或者个人依照专门的法律(如 作者单位:湖北省司法厅。 Ξ ①(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邓正来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17页、第865页。

税收征管一般程序

税收征管一般程序 税收征管的一般程序包括税务登记、账簿和凭证管理、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等环节。税收征管法对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在各环节的权利、义务进行了规范,并明确了不履行义务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一、税务登记 税务登记是纳税人在开业、歇业前以及生产经营期间发生变动时,就其生产经营的有关情况向所在地税务机关办理书面登记的一种制度。税务登记是税收征管的首要环节,具有应税收入、应税财产或应税行为的各类纳税人,都应依法办理税务登记。 (一)税务登记办理要求及适用范围 1.开业登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在领取营业执照之后的30天内,持相关证件和资料,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设立登记。税务机关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在30天内审核并发给税务登记证件。 2.变更登记。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后的30天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3.停复业登记。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纳税人在营业执照核准的经营期限内需要停业或复业的,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经税务机关审核后进行停业或复业税务登记。纳税人在停业期间发生纳税义务的,应当按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申报缴纳税款。停业期满不能及时

恢复生产经营的,应提前向税务机关提出延长停业登记申请,否则税务机关视为已复业进行征税和管理。 4.注销登记。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其他情形,需要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注销之前,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登记。纳税人需要向税务机关提交相关证件和资料,结清应纳税款、多退(免)税款、滞纳金和罚款,缴销发票、税务登记证和其他税务证件,经税务机关核准后,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手续。 5.报验登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应当向营业地税务机关申请报验登记。 (二)税务登记证管理 1.定期换证制度。税务机关实行税务登记证定期换证制度,一般三年一次。 2.年检制度。税务机关实行税务登记证年检制度,一般一年一次。 3.国、地税局联合办理税务登记制度。税务机关积极推行国税局、地税局联合办理税务登记制度,方便纳税人,加强管户配合。 4.部门配合制度。为推进社会综合治税,税收征管法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将办理登记注册、核发营业执照情况,定期向税务部门通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应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中登录税务登记证件号码,并为税务部门依法查询纳税人开户情况予以协助。 5.遗证补办制度。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遗失税务登记证件的,应

实体法比程序法更重要辩论一辩理论

尊敬的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方观点是实体法比程序法更为重要。 开篇明义,正本清源。让我来告诉大家什么是实体法,什么是程序法。实体法是指规定具体权利义务内容或者法律保护的具体情况的法律。程序法是规定以保证权利和职权得以实现或行使,义务和责任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我方并不否认,程序法有其存在的价值,然而我方强调的是,实体法比程序法更重要。 下面,我将从两者关系,法律地位,法的本体与价值三个方面具体阐述我方观点: 第一,从两者关系上来看,实体法占据主导地位。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存在对应性,主要表现在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直接对应,即实体法设定权利、义务;程序法规范这些权利、义务的实现方法与步骤。第二层次是附条件上的对应。即实体法设定的权利、义务没能够通过相应的程序与方式获得直接实现时,通过后续产生的程序法对违反实体法的主体进行惩戒或追究责任来实现。由此可以看出,程序法一般是按适用实体法以及体现实体性正义的要求来加以设计和构成。这难道不能说明程序法是实现实体法的工具,而实体法主导了程序法吗? 第二,在法律体系中,实体法占据主体地位。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一般包括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七个法律部门和宪法。其中宪法是典型的实体法,并作为国家根本大法,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根基。其他的七大法律部门地位平等,并以宪法为根基支共同撑起整个法律体系。而在这七大地位平等法律部门中,仅有一个属于程序法的范畴。这难道不能说明实体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占据主体地位吗? 第三,实体法反映法的本体和价值,是法律的核心。从法的本体和价值层面上看,法应以权利为本,权利是法与法律的内核轴心,法学往往被称为“权利之学”。而实体法正是确立具体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这难道不能说明,实体法是法律的核心,是法的本体与价值的体现吗?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实体法比程序法更重要。

6实体法比程序法更重要

实体法比程序法更重要 实体法更重要: 1、程序的启动以实体法的实现为目的。程序的启动、运作是有成本的,程序仅仅是过程、环节、方式、步骤,因此,程序运作的目的只能是涵于程序之外,即为了实现实体法而启动程序。例如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条规定,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 2、程序运作的终点是实体法目标之最大限度的实现。行政目标的实现是行政程序的终点;犯罪分子受到惩罚,无辜的人免于追究,国家和社会的统治秩序得以维护是刑事诉讼的终点;民事权利义务的判定是民事诉讼的终点。 3、评价程序运作状况的标准 实体正义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以及其实现的代价大小,是评价程序运作状况的标准。 4、实体正义是法的最高要求,法律程序是达到实体正义这一目标的手段。不在严格的程序下追求实体正义往往是靠不住的。如果我们允许在个案中为追求实体正义而牺牲程序正义,将会有多少秘密取证、屈打成招的现象发生!遵守法定程序所追求的实体正义才是可靠的实体正义。 5、国外有关诉讼理论重视对程序瑕疵的补正、治愈、转换等的研究,主张当程序上的瑕疵不很严重而可以补正,并不影响实体权利义务时,不采取机械地判决撤销行政行为,而是在判其补正的前提下判决维持行政行为。这是因为,暂时牺牲实体正义而追求程序正义,最终目的在于追求长远的、可靠的实体正义。 总结: 1、程序法与实体法是辩证统一的。二者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际上,现有各国的行政程序法,无一不兼具程序与实体的内容。因此,我们讲程序法、实体法的划分具有相对的意义。从理论上形而上学地将两者截然对立,进而厚此薄彼,不仅不能自圆其说,而且对于实践的指导无疑是有害的。 2、其实,个人认为,实体法与程序法两者谁更重要一些,要视乎当时的情形。然则在我国长期的法律传统中,普遍存在着重实体法轻程序法的观念。若脱离这个实际,而谈实体法与程序法谁更重要,则显得无意义。所以可以说,在当今中国国情,实体法比程序法更重要。 3、程序法的确值得强调,但实体法也不能偏废。我们认为,行政过程和行政权利义务的分配结果是有机联系的。每一个行政过程,都会带来相应的权利义务结果,每一个行政过程的

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应当遵循的理念及其定位.

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应当遵循的理 念及其定位 2001年4月28日,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收管理法》)。随后,国务院于2002年9月7日公布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颁行至今,对于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无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需指出的是,现行《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尚存在不少问题,已经难以满足保障国家税收收入和纳税人权益的需要,故对其加以修改已被纳入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以下本文拟就如何完善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作些探讨。一、《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完善应当遵循的理念 西方最早尝试将"理念"从哲学引入法学领域的是康德,[1] 而真正提出"法律理念"将法与理念结合起来的是黑格尔。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指出:"法的理念,即法的概念及其现实化"。[2] 德国新康德自然主义法学家鲁夫?施塔姆勒率先从法律价值意义上来研究法律理念,提出"法律理念乃是正义的实现。正义要求所有的法律努力都应当指向这样一个目标,即实现在当时当地条件所可能实现的有关社会生活的最完美的和谐。"[3]我国台湾法学家史尚宽先生认为,"法律制定及运用之最高原理,谓之法律之理念。"[4] 我们认为,理念作为一种思维活动或者方法,是指人们基于对客观世界或者事物的内在本质的理性认知。而所谓法的理念,则是指对法的应然规定性的、理性的、基本的认识和追求,它是社会成员及立法、执法或司法者对待法的基本立场、态度、倾向和最高行为准则。 就如何修改《税收征收管理法》,法学界、实务界提出了不少建议,但我们认为,无论对《税收征收管理法》作何修改,最为重要的是该法的修改完善应当遵循什么样的理念。唯此,才能准确把握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本质。 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颁布于1992年9月,1995年又对其个别条文进行了修改,2001年4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23次会议再次对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改。《税收征收管理法》在基本保持原有体系的前提下,增加了加强征管、堵塞漏洞的税源管理措施;进一步明确了税务机关执法主体的地位,强化了执法手段和措施;增加了防范涉税违法行为的措施,加大了打击偷逃骗税的力度;增加了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和纳税人依法享有权利的内容和条款;增加了征税主体的义务和责任等。但从《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内容即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税务登记、税收强制措施以及法律责任来看,莫不围绕税收管理而展开,过分强调税收征管机关的权力、纳税人的义务以及纳税人对税法的遵从,而对如何规范和约束税收征管机关的权力则规定较少。换言之,即将《税收征收管理法》当作单纯的"管制法",在此观念的影响下,《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保障国家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为主要宗旨。对此,学界不少学者提出了批评。我国台湾学者葛克昌认为,稽征机关之任务,不在国库收入,而在

6、实体法比程序法更重要

实体法比程序法更重要 实体法更重要: 1、程序的启动以实体法的实现为目的。程序的启动、运作是有成本的,程序仅仅是过程、环节、方式、步骤,因此,程序运作的目的只能是涵于程序之外,即为了实现实体法而启动程序。例如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条规定,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 2、程序运作的终点是实体法目标之最大限度的实现。行政目标的实现是行政程序的终点;犯罪分子受到惩罚,无辜的人免于追究,国家和社会的统治秩序得以维护是刑事诉讼的终点;民事权利义务的判定是民事诉讼的终点。 3、评价程序运作状况的标准 实体正义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以及其实现的代价大小,是评价程序运作状况的标准。 4、实体正义是法的最高要求,法律程序是达到实体正义这一目标的手段。不在严格的程序下追求实体正义往往是靠不住的。如果我们允许在个案中为追求实体正义而牺牲程序正义,将会有多少秘密取证、屈打成招的现象发生!遵守法定程序所追求的实体正义才是可靠的实体正义。 5、国外有关诉讼理论重视对程序瑕疵的补正、治愈、转换等的研究,主张当程序上的瑕疵不很严重而可以补正,并不影响实体权利义务时,不采取机械地判决撤销行政行为,而是在判其补正的前提下判决维持行政行为。这是因为,暂时牺牲实体正义而追求程序正义,最终目的在于追求长远的、可靠的实体正义。 总结: 1、程序法与实体法是辩证统一的。二者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际上,现有各国的行政程序法,无一不兼具程序与实体的内容。因此,我们讲程序法、实体法的划分具有相对的意义。从理论上形而上学地将两者截然对立,进而厚此薄彼,不仅不能自圆其说,而且对于实践的指导无疑是有害的。 2、其实,个人认为,实体法与程序法两者谁更重要一些,要视乎当时的情形。然则在我国长期的法律传统中,普遍存在着重实体法轻程序法的观念。若脱离这个实际,而谈实体法与程序法谁更重要,则显得无意义。所以可以说,在当今中国国情,实体法比程序法更重要。 3、程序法的确值得强调,但实体法也不能偏废。我们认为,行政过程和行政权利义务的分配结果是有机联系的。每一个行政过程,都会带来相应的权利义务结果,每一个行政过程的

程序法和实体法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程序法和实体法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根据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来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实体法是规定和确认权利和义务以及职权和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如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刑法等等;程序法是规定以保证权利和职权得以实现或行使,义务和责任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如行政诉讼法、行政程序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立法程序法等等。 税收程序法是税收实体法的对称。指以国家税收活动中所发生的程序关系为调整对象的税法,是规定国家征税权行使程序和纳税人纳税义务履行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内容主要包括税收确定程序、税收征收程序、税收检查程序和税务争议的解决程序。税收程序法是指如何具体实施税法的规定,是税法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即属于税收程序法。 税法原则:实体法从旧,程序法从新 这一原则包括两方面: 1. 实体法是规定和确认权利与义务,职权和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律。税收实体法是规定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实体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增值税法中的增值税率。实体税法不具备溯及力。 2. 程序法是规定以保证权力和职权得以实现或行使,义务和责任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法律。程序性税法主要涉及税款征收的方式,如征管法的税务申报规则。 程序性税法在特定条件下具备一定的溯及力。即对于一项新税法公布实施之前发生的纳税义务在新税法公布实施之后进入税款征收程序的,原则上新税法具有约束力。 这是因为程序法规范的是程序性问题,不应以纳税人的实体性权利义务发生的时间为准,判定新的程序性税法与旧的程序性税法之间的效力关系。 税法中“实体法从旧,程序法从新”是指:如果应税行为发生在新的法律生效以前,而纳税行为发生在其生效以后,那么纳税义务应根据旧的法律来计算,而纳税程序按新的法律来执行。 举例: 2003年4月税务机关对A企业进行税务检查时发现,A企业少计算消费税50万元。查补税款时适用2001年6月1日前规定从价计征的方法,而非2001年6月1日后规定复合征收的方法。 而在征收管理中计算滞纳金和罚款适用2001年5月1日颁布的税收征管法而不是2001年5月1日前的税收征管法。 我国税法实体法按征税对象大致分为五类:流转税类(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所得税类(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财产和行为税类(房产税,车船税,契税等),资源税类(资源税、土地增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特定目的税类(筵席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等)。 程序法体系:1、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的税种的征收管理,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实施的《税收征收管理法》。2、由海关机关负责征收的税种的征收管理,按照《海关法》、《进出口关税条例》有关执行。 基本法就没得说的,学过法律的都知道什么是基本法。 他们的关系其实就是税法的适用原则。1、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实体税法不具备溯及力;程序性税法在特定条件下具备一定的溯及力。2、程序优于实体原则:这是关于税收争讼法的原则,其基本含义为在诉讼时税收程序法优于实体法。3、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及税法基本法是总纲性的,其在法律效力具备最高权威。

程序法与实体法

法理学在研究法律和法律现象的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标准,将法律分为不同的种类。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划分,就是其中的一种分类。一般而言,根据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来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实体法是规定和确认权利和义务以及职权和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如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刑法等等;程序法是规定以保证权利和职权得以实现或行使,义务和责任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如行政诉讼法、行政程序法、民 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立法程序法等等。 早期的法理学中,没有实体法与程序法的概念区分。但实践中,程序却被法庭广泛用于解决纠纷。18世纪以后,随着程序法概念的产生,才形成了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分类法。据《牛津法律大辞典》解释,程序法是英国功利主义法学家边沁(1748-1832)创造的类概念,用来表示不同于实体法的法律原则和规则的体系。 应当指出,在概念的分类理解上,不能把程序法与诉讼法相等同,因为程序法是一个大概念,既包括行政程序法、立法程序法和选举规则、议事规则等,也包括行政诉讼法、刑事 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 同时,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划分是为了认识、分析和研究法律现象而进行的法理概括,在认识上和实践中,这种划分都不是绝对的,不能机械地、形而上学地理解两者的划分关系。法律规范体系的实际情况是,实体法中往往有某些程序性规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一部实体法,但其中有一些条文却对有关程序作了规定。如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备案不影响该法律的生效。”又如第四十九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如认为立法会通过的法案不符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整体利益,可在三个月内将法案发回立法会重议,立法会如以不少于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原案,行政长官必须在一个月内签署公布或按本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处理。”而程序法中往往也规定有关国家机关和程序参与人的职权、权利和责任、义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是一部程序法,但该法的一些条款却规定了实体权利。如第九条规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又如第十一条规定:“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第十四条规定:“诉讼参与人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察人员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由于现代立法往往在同一部法律中兼顾实体权利\职权和义务\责任与程序规则,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在现实法律体系中实体法与程序法已经出现了相互兼容的 特点。 实体法和程序法作为法律的整体功能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划分的意义上,两者的功能又 有各自的特点和内容。 实体法的主要功能在于规定和确认权利和职权以及义务和责任。法律上的权利是法律关系主体(也称为权利主体),如自然人、法人依法拥有的利益、主张、资格、力量或者自由,这种权利的实现归根结底将给权利主体带来有形或者无形的利益。有形的利益如对不动产的占有、使用、处分;无形的利益如对资格的确认,对名誉的保护等等。职权主要是由于担任一定职务而产生的权力,如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国家元首的权力、政府首脑的权力、部长市长的权力等。法律权利的范围和内容通常以法律的规定为准,但在一些法治国家,如英国等,

第十四讲-税收责任法作业题讲解学习

第十四讲税收责任法作业题(第14周)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各种税收责任形式进行不同的划分。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责任的内容为标准,可分为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 B.过错在责任中的地位为标准,分为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 C.以承担责任的方式为标准,分为自然人责任和法人责任 D.以责任承担程度为标准,分为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等 2.纳税人的下列哪种行为属于一般税收违法行为? A.李某虚开增值税发票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的行为 B.张某偷税到了应当受到刑事追究程度的行为 C.刘某抗击税务机关执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办税人员重伤的行为 D.徐某偷税应受税务机关行政处罚的行为 3.违反税收管理制度的行为是纳税人的一般税收违法行为的表现方式之一。下列关于违反税收管理制度行为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A.纳税主体违反有关税务登记、账薄凭证管理、发票管理、接受调查等税法规定的协力义务是违反税收管理制度行为的客观要件 B.这种妨碍了国家税收确定权和征收权的正常行使,通常不以直接发生应纳税款的减少为结果要件 C.它的具体形式为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未依法设置或保管账薄、未按期办理纳税申报等D.这种行为在日本被称为脱税行为,在台湾被称为漏税罚 4.我国《税收征管法》第84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的开征、停征或者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以及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的,由上级机关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税务机关的这种行为从学理上看,属于哪种一般税收违法行为? A.内部税收违法行为 B.抽象税收违法行为 C.具体税收违法行为 D.纳税人的税收违法行为 5.下列关于滞纳金制度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我国《税收征管法》规定的滞纳金比率为滞纳税款的万分之五 B.我国滞纳金的比率相当于年息18.25%,因此带有严重的惩罚性 C.滞纳金制度具有一定的附随性 D.加收滞纳金制度有利于督促纳税人及时缴清税款 6.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哪一机关有权吊销其营业执照? A.税务机关 B.工商行政管理局 C.法院 D.政府 7.纳税人的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违法行为将受到法律下列哪一种制裁? A.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