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畜牧行业)农业社会资源劳动力与资金

(农业畜牧行业)农业社会资源劳动力与资金

(农业畜牧行业)农业社会资源劳动力与资金
(农业畜牧行业)农业社会资源劳动力与资金

农业社会资源:劳动力与资金

第一节农业劳动力资源

一、农业劳动力资源概述

(一)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概念

劳动力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农业中的劳动力资源包括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就是能够参加农业劳动的人数。农业劳动力的质量,是指农业劳动力的体力强弱、技术熟练程度和文化、科学水平的高低。

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变动,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有:农业人口的自然增长情况,达到或超过劳动年龄的人数等。社会因素主要有: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状况,人口流动政策,农业经营形式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变化。

农业劳动力的质量状况取决于: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农村医疗保健条件,农村教育的普及状况,农业专业化水平,以及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等。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农业对劳动力的质量要求是不同的。在以手工劳动为主的条件下,劳动力的体力作用比较重要,因此通常用男、女、整、半、辅助劳动力来反映劳动力的质量。而在现代农业中,体力因素的意义相对降低,智力因素的作用不断增长。因此,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水平和技术熟练程度成为衡量农业劳动力质量的主要指标。

(二)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的特点

1、农业劳动力数量多,比重大。2005年我国总人口达13.08亿,其中乡村人口7.45亿,占57.01%。乡村劳动力5.3亿,乡村从业人员4.8亿,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70.8%,从事第二产业的占15.6%,从事第三产业的占13.6%。

2、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劳动力的质量是劳动者本身具有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在现代社会,生产的发展主要不是依靠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而是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我国农业劳动力“量”多“质”低,这可以从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得到反映。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06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占6.8%;小学文化程度占32.7%;初中文化程度占49.5%;高中文化程度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2%。文化程度在小学水平以下的农村劳动力仍占近40%。值得指出的是,这是农村劳动力总体情

况,实际上从事农业劳动的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更低。这一状况,将明显影响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3、农业劳动力在地区之间的分布很不平衡。劳动力必须与生产资料相适应。如果一个地区的人口聚集过多,人口密度过大,就会导致劳动力数量多于可供使用的生产资料,造成人均产量和生活消费水平下降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反之,如果一个地区的人口聚集过少,人口密度过小,会造成劳动力不足,不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经济发展速度必然会慢。我国各地的人口密度相差十分悬殊,西北部和青藏高原区占国土面积55%,而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5%,人烟稀少;而东南部,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人口密度极大,劳动力平均负担耕地仅一二亩,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

4、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量问题,由于统计口径和方法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结论。有的学者认为是1.5亿,有的学者认为2亿多,有的学者认为是1.2-1.6亿,但无论如何计算,我国农村存在着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是不争的事实。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农地资源的减少,再加上农村人口的继续增长,农业劳动力将不断被剩余出来。这是我国农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三)劳动力在农业中的作用

劳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首要的和惟一能动的要素。所谓首要的要素,是说在生产力三要素中,人是最主要的要素。因为只有通过人类的劳动,才能把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转变为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没有人类的劳动,自然界中的自然资源无论多么富饶也不会对社会生活起作用。而且,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也是以人的劳动能力的高低为转移的。

所谓能动的要素,是说在生产力要素中,人是惟一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因素。在现代社会中,几乎所有的劳动资料是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绝大部分劳动对象也是人的劳动生产出来的。虽然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起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但这并没有改变劳动力的重要作用。因为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归根到底都是人创造的,并需要劳动者掌握。

上述这些原因,决定了劳动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特殊重要作用。不论是什么社会,要发展经济就必须重视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充分发挥劳动力的作用。这个原理同样适用于农业中的劳动力。

充分利用农业劳动力,在我国还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因为劳动力既是生产者,同时又是消费者。而我国有7亿多乡村人口,其中劳动力有5.3亿,农业劳动力还占3.4亿,这些都是举世无双的。如果能够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个巨大的劳动力资源,这些丰富的劳动力

资源就会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动力。反之,如果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它,这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就会成为我国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我国拥有劳动力的优势就会变为劣势。因此,在我国农业发展上,研究并解决劳动力充分合理利用问题,要比在任何其他国家都更加具有突出的意义。

(四)农业劳动的特点

农业劳动是农业劳动力的使用或消费,是农业劳动力以其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并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来改变自然物的过程。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农业劳动具有以下特点:

1、农业劳动在时间上具有季节性。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只能按照动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来投放自己的劳动,而动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人类劳动的需要量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不同季节的劳动内容、劳动量、劳动力紧张程度的巨大差异,产生了农业劳动的季节性。如何使农业劳动力得到充分而均衡地利用,既保证农忙季节的需要,又使农闲的劳动力有出路,是农业劳动力利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2、农业劳动在空间上具有分散性。动植物的生长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土地等各种自然条件。在农业中,土地是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而土地分布在很大的自然空间上,其位置固定,这就使农业劳动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因此,农业劳动的管理和监督比较困难,特别需要劳动者的自觉性。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家庭经营成了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形式。

3、农业生产各阶段上的劳动具有关联性。在农业中,每个生产阶段的劳动数量和质量都会对最终成果的大小产生影响,农业生产各阶段上的劳动密切相关。但是,各个生产阶段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不能通过中间产品表现出来,而只能通过最终产品表现出来。这就造成了对阶段性农业劳动特别是对劳动质量进行考核的困难,这也是农业中普遍采用家庭体制的重要原因。

4、农业劳动内容的多样性。农业生产项目种类繁多,不同的农业生产项目以及同一项目的不同生产阶段,要求采取不同的作业方式和技术措施,因此农业劳动的内容具有多样性。但农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其专业化程度不可能象工业那么高,这要求农业劳动者必须一专多能,掌握多种技能,从事多种劳动。

5、农业劳动的艰苦性。农业劳动大多在露天进行,加之农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农业劳动的季节性,在需要投放劳动的时候,无论天气好环,都必须进行作业,特别是在农业劳动的高峰期(农忙季节),劳动强度大,非常辛苦。

二、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利用率,二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这里我们先讨论农业劳动生产率问题。

(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内涵

劳动生产率是农业劳动时间与劳动成果的比率,反映农业劳动者的生产效率。通常用每个农业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产量或产值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农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农产品数量越多,或生产单位农产品消耗的劳动时间越少,则农业劳动生产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用公式来表示,农业劳动生产率可以表示如下:

在具体计算时,上述公式需要具体化。“产品数量”可以是实物量,如总产量、商品产量等;也可以是价值量,如总产值、增加值、纯收入等;还可以是作业量,如耕地、耙地、播种等完成的作业量等。“劳动时间”一般只包括活劳动耗费而不包括物化劳动耗费。反映活

劳动耗费的“劳动时间”,可以按直接生产劳动者计算,也可按全体农业劳动力计算,并具体化为人年、人日、人时,通常以人年为单位。在实际中,最常用的指标是,每一农业劳动力全年生产的各种农副产品的数量。

(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1)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可以在不增加、甚至减少农业劳动力的条件下,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对农产品的需要。

(2)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可以降低单位农产品的成本,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3)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可以解放出大量农业劳动力,满足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对劳动力的需要。

(4)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改善农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决定性条件。这是因为,一方面,通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可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可以使农民逐步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缩短劳动时间,从而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文化科学技术和休息、娱乐,使农业劳动力得到全面发展。

(5)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发展农业的根本途径。这是因为,通过增加劳动时间和提高劳动强度来发展农业是有限的,它会受到人的生理因素的限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无止境的。因此,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发展农业的根本途径。

(三)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农业生产以自然再生产为基础,而且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因此,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又有社会经济条件。根据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有:

1、不断改进农业劳动者的物质技术装备。马克思说过,“机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即缩短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最有力的手段。”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只有借助于劳动工具,才能使劳动对象发生预期的变化。以先进机器代替简陋工具,就可以突破劳动者生理器官功能的限制,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但是,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地少人多,劳力相对过剩的情况,使用机器要有所选择,使被机器取代的劳动力能够得到合理安排和利用。

2、合理利用和改善自然条件。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因此合理利用和改善农业自然条件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开展农业基本建设,保持生态平衡,使合理利用与改造自然条件相结合,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3、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随着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

发展,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作用日益显著,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农业中,运用农业机器设备,采用农业适用新技术,搞好农业的经营管理,都离不开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知识。因此,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智力投资,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4、建立合理的劳动组织形式。通过建立合理的劳动组织,使劳动组织形式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根据生产的客观需要进行适当的分工协作,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作用。在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建立各种形式的农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以及其它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帮助一家一户的农民难以解决的产前、产中、产后的问题,对于提高农业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从而农业劳动生产率,都具有重要作用。

5、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调动农民采取各种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办法的根本保证。没有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不可能的。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关键的是要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为此,要不断完善和落实各项农业政策,如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加强对农业的财政和信贷支持政策,完善农产品收购和价格保护政策、农用生产资料的供应政策、农民合理负担的政策等。

需要指出,在我国,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时要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与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关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意味着单位产品中活劳动耗费的减少,因此,需要对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节省的劳动力做出合理安排。否则,一方面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但另一方面劳动力利用却降低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就失去了意义。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劳动生产率与土地生产率的变动具有不一致的情况。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建立在土地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也可能会建立在土地生产率降低的基础上。我国人多地少,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大,因此,必须在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基础上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

如前所述,我国目前还存在着上亿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不仅意味着农业劳动力资源利用的不充分,造成了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浪费,而且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影响农业规模经营的实行,也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是一项重要任务。

(一)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途径

1、向农业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在农业内部消化剩余劳动力。我国农业虽然存在大

量剩余劳动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农业中已经没有新的就业空间,实际上,我国农业领域内还有许多领域需要我们去增加劳动投入。如,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对林、牧、渔各业的劳动投入量;提高农业的集约经营水平,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增加更多的活劳动投入(当然要切实把握投工的适合度);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产、稳产农田等,这不但能有效地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而且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

2、加快工业化进程,在农村非农产业中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实践证明,农业劳动力在农村内部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是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我国乡镇企业已吸收了1.4亿农村劳动力(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1996年最多为1.36亿,1998年减少为1.25亿,2004年再次超过1.36亿,2005年为1.43亿)。因此,要继续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要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各类农村服务业,这不仅是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

3、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镇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但是,我国的城市化不能过分依赖在城市的发展,而是要加快农村小城镇的建设。要积极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小城镇集中,在小城镇形成稳定的产业群。农村二三产业向小城镇集中,农民就近转入小城镇就业,既可以降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风险,又可以避免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所产生的种种问题。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集中连片发展,建立工业小区,引导技术要求较高的中小企业向小城镇集聚。

4、开展劳务输出。利用我国劳动力便宜和肯吃苦的优点,支持有关劳务公司有计划有组织地组织农业剩余劳动力输出到国外,在国外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工作,这是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重要补充。

(二)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措施

1、统一城乡就业制度,统筹城乡就业规划。统一城乡就业制度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力从制度上被分为城镇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本地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城乡劳动力实行不同的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政府通过户籍制度、用工制度等来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就业。这种情况目前已有所改变,但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形成。因此,必须继续深化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打破城乡割裂的二元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在此基础上统筹城乡就业规划。

2、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统一的城乡就业制度并不能保证劳动力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劳动者要能够合理流动,还必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的

供需双方有一个接触的平台。为此,需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劳动力市场网络建设。劳动力市场网络包括就业信息网点和就业服务网点等就业中介组织。就业中介组织要扩大就业服务的内容,包括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提供职业培训、职业介绍、政策咨询、就业手续办理等等各种服务,减少劳动力寻找工作和用工单位寻找劳动力的时间和成本。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劳动法规和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使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得到保障。

3、引导和帮助农业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但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就当前来说,要引导和帮助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城做工、跨区域流动。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2006年我国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达到了1.3亿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的24.8%。其中:在乡外县内从业的占19.2%,在县外市(地区)内从业的占13.8%,在市(地区)外省内从业的17.7%,去省外从业的占49.3%;从事第一产业的占2.8%;从事第二产业的占56.7%;从事第三产业的占40.5%。这种外出转移劳动力的办法不仅减轻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压力,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培养了农民,促进了城市文明和经济信息的传播,而且对城市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当然,在鼓励农民进城做工、跨区域的同时,也必须加强指导和管理,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流动减少盲目性。

4、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对于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十分重要。要加强对农业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包括文化素质教育、科技知识普及、职业技术培训、法制教育等,把一部分劳动力培训成适应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技术工人和专业服务人才,以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同时,要加强公共卫生和农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逐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第二节农业中的资本

一、农业中资本的作用

在经济理论中,资本是生产三要素(劳动、土地、资本)中的一种,指的是由投资形成的厂房、机器等固定资产。农业中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生产用房、农业机械设备、果树林木等。广义地说,农业中的资本泛指投入农业生产的所有资金,除了购建和购置固定资产所投入的固定资金外,还包括用于购买种子、饲料、肥料、农药等劳动对象的流动资金。

我们这里所讨论的资本是广义的,即指各相关主体投入农业生产的所有资金,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

在现代农业中,资本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是:

1、资本是重要的现代生产要素。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经济的增长是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投入增加和技术进步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经济增长理论中,无论是什么增长模型,资本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经济的增长主要取决于劳动、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投放量的增加。农业的增长同样如此。所以,一个国家的农业发展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一个国家投入农业中的资本数量。

2、资本是农业生产单位获取生产要素的必要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都是商品,需要通过购买才能获得。因此,任何农业生产单位要想发展农业生产,都首先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解决其所需要的资本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农业生产单位占有的资本多少反映了它发展生产和进行经济活动的综合能力的大小。

3、资本的分配和使用是对农业进行管理的重要工具。就宏观来看,国家财政资金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表明了国家重视农业的程度,财政资金的投放方向体现了国家支持的重点,对其它农业资源的配置具有引导作用,因而是调整农业结构和布局的重要手段。就微观来看,资本管理是农业生产单位进行内部管理的重要工具。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单位的经营活动都伴随着资本的运动,资本的运动过程反映着生产经营活动。因此,运用好资本管理这个工具,不仅可以分析其经济运营的状况,而且可以发现其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从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4、资本的使用效益是农业生产效益的主要表现。农业生产效益虽然也可以通过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来衡量,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使用效益是核心的,也是最综合的,因为劳动和土地等生产要素也需要资本来购买。资本运用的经济效益高低,反映了其各种生产要素利用的综合经济效益水平。

二、农业中资本运动的特点

由于资本对一个国家的农业发展和农业生产单位的生产经营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筹集足够的农业资本并充分利用农业资本无论从宏观上讲还是从微观上讲都是十分重要的。而要用好农业资本,必须了解农业中资本运动的特点。农业中资本运动的特点主要是:

1、农业中资本的周转时间长,周转速度慢。由于农业生产受动植物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的限制,它有特定的生产周期,而这个生产周期又不能像在工业生产那样,相对容易地按照人们的愿望来缩短。因而在一般情况下,农业中资本的周转速度要比工业中资本的周转速

度慢得多。

2、农业中资本的运动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因而农业中资本的运动也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农业生产经营者必须按季节贮备资本和投入生产,也只有在特定的季节回收资本。农业资本在投放和回收的时间上很不平衡,而且投放与回收时间不一致。

3、农业中资本的利用效益具有更大的不稳定性。农业生产的效益不仅受农产品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而且还受自然条件变化带来的年成丰歉的影响,因而农业资本的利用效益与工业中资本的利用效益相比,不稳定性和风险性更大。

4、农业中的大型投资活动(即固定资本的形成)需要政府投入。这是因为,农业中的许多固定资产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如大中型水利设施建设、生态保护林建设等,这些固定资产受益面广,且具体的受益者不确定。这类固定资产农业生产单位不愿投资建设,也无力投资建设,因此需要政府筹资建设。

农业中资本运动的前面三个特点,使农业生产处于不利地位,逐利性的商业资本一般不愿投资农业,因此政府必须在财政上对农业予以特别的支持,而第四个特点则更是说明,农业中的一些大型固定资产需要政府投资建设。

三、农业中的资本来源

农业中的资本来源总体上看有农业生产单位自筹投入和国家财政投入两大渠道。

1、农业生产单位自筹投入。这是生产单位通过自身积累和借贷等途径投入农业生产的资金。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1)农户自有资金的投入。我国农业实行家庭经营体制以来,农业生产所需的资金大都依靠农户自身的投入,特别是农业生产中的流动资金基本上完全来自农户,相当部分固定资产也由农户自己投入购建。这项资金来源,今后随着农户收入的增长,还会进一步增长。为了保证这部分资金来源的不断增加,政府应当在多方面促进农户增收的同时,引导农民正确处理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关系,将每年收入的增长部分,较多地用于农业生产。

(2)集体经济组织的投入。我国农业实行家庭经营体制时,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的集体经济组织已经创办了乡镇企业。这些集体所有的乡镇企业后来虽然经过了各种形式的改制,但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保留股份或出租企业资产,每年都可得到一笔收入。另外,有些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资源发包,每年也可以得到一笔收入。这些集体收入,有相当一部分用于了农业,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

(3)工商企业的投资。近年来,一些国内外工商企业进入了农业生产领域,特别农业

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企业,为了保证农产品原料的稳定供应,纷纷投资高标准农产品基地的建设,成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工商企业对农业的投入虽然从总体上看比重不大,但增加的趋势十分明显。

(4)信贷资本。在这方面包括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其它商业银行对农户和涉农企业的贷款以及民间借贷等。其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截至2005年末,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10071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87%。但是,农业贷款在全国贷款余额中的比例很低,大致只占5%,合作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也只占各项贷款余额的45.8%。目前,正规贷款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的需求。据估计,我国农户借款中民间借款的比例超过70%。

2、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这是指各级政府预算中用于农业的各项支出。主要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事业费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近几年来,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较快。就中央财政来说,1997年中央财政支农支出为766.4亿元,1998年猛增至1154.8亿元,2003年为1754.5亿元,2004年增至2357.6亿元,2005年为2450.3亿元,2006年为3397亿元。加上省级和县级财政的财政支农支出,财政资金已成为我国农业资本的重要来源。

四、我国财政支农的问题与完善

(一)我国财政支农中存在的问题

90年代中后期以来特别是21世纪以来,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数量有了较大的增加,对改善我国农业的生产条件和发展环境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从新时期农业的发展要求看,我国财政支农业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

1、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总量仍显不足,财政支持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逐年下降。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的数量虽然达到了《农业法》规定的“财政支农资金的预算安排数和实际执行数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安排数和实际执行数的增长比例,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要求,但从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速度看,多数年份仍不及财政总支出的增长速度,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逐年下降。据统计,我国财政支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1978-80年为12-13%,改革开放以来逐年下降(中间虽有起落,但从未达到过改革开放时的水平),至2003年下降到7.1%,2004年上升至9.67%,2005年又降至7.22%。二是与WTO允许的支持力度相差甚远。目前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中属于“黄箱”政策的很少,

与WTO允许的8.5%相比还有很大的空间;而在“绿箱”政策项目上我国还存在许多空缺。

2、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结构不尽合理,资金支出结构有待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事业费比重过高,而科技三项比重过低。按2005年数据分析,2005年中央财政支农支出共2450.3亿元,其中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事业费支出1792.4亿元,占73.1%(其中的农业事业费,即人头费占了近一半);农业基本建设支出512.6亿元,占20.9%;科技三项费支出19.9亿元,只占0.8%,农村救济支出125.4亿元,占5.1%。二是对流通领域补贴多,对农民补贴少。我国对农业的政策性补贴长期以来主要用于流通环节,特别是对国有粮食企业的补贴,对农民的补贴很少(最近几年实行了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政策)。这种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结构影响了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3、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管理方法有待改进。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部门多,缺乏协调。从横向看,我国涉及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除了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部门外,还有发改委、贸易部、科技部、教育部、国土资源部、民政部等部门。但这些部门之间缺少制度化的协调机制,造成了财力分散、资金交叉重复安排等问题。从纵向看,中央和省、市、县级政府支农职责和范围也不够清晰,财权和事权划分界限不清,没有形成合理的分工。二是专项资金种类繁多,相互之间重复交叉。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是在不同时期根据当时的发展需要而设置的。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长期来无法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予以及时整合,以致所设立的专项资金种类愈来愈多,相互之间重复交叉。三是项目资金分配具有一定盲目性。目前,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分配基本上按项目管理办法采用层层申报的方式。由于下级在申请项目时随意性较大,上级主管部门难以完全掌握项目的具体情况,因此难免出现项目立项不科学的情况,有限的财政资金不能用在最迫切需要的地方。

(二)我国财政支农的完善思路

根据统筹城乡发展和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以及当前财政支农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财政支农的基本思路是:

1、完善农业投入立法,构建增加农业投入的长效机制。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推动国民收入分配向“三农”倾斜,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目前,我国除了《农业法》中有“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要求外,对于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没有具体规定。因此,必须尽快完善有关农业投入的法规及政策,在制度上保证农业发展的资金需要。

2、积极筹措支农资金,加大农业投入力度。一是增加预算内农业投入总量,拓宽预算外资金筹措渠道。各级政府首先要按照《农业法》的要求,确保预算内支农支出按法定比例

增长。同时,依法加大预算外支农资金的筹集力度,积极开拓农业发展基金的筹集渠道,特别是政府土地出让的收入要有较大的比重用于农业。二是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农业,鼓励金融机构向农业提供贷款。

3、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结构。一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界定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范围。财政支农资金主要应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即提供农业发展所需的公共产品、补助外部效益大的农业项目,而能够通过市场解决的项目政府不必大包大揽。二是要根据WTO的有关规则,建立基于“绿箱”、“黄箱”和“蓝箱”政策框架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

4、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推进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整合。一是按照事权与财权相一致的原则,合理划分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部门的职权范围。二是整合农业专项资金,集中财力支持重点。各级政府应根据公共财政的功能和各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对现有支农专项资金进行梳理和整合,集中资金解决农业发展的重点瓶颈问题。

5、加强财政支农资金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农业投入绩效评估体系。要尽快建立财政支农的信息系统,建立财政支农项目库,对财政支农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并及时和全面地掌握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动态。同时,全面开展财政支农项目绩效评估工作,总结和推广财政支农项目的先进经验,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绩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