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上册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单元百分数(一)测试(含答案解析)

六年级上册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单元百分数(一)测试(含答案解析)

六年级上册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单元百分数(一)测试(含答案解析)
六年级上册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单元百分数(一)测试(含答案解析)

六年级上册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单元百分数(一)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甲数是6,乙数是8,乙数比甲数多百分之几?列式是()

A. (8﹣6)÷6

B. 1﹣6÷8

C. (8﹣6)÷8

D. 6÷8﹣1 2.六(一)班今天请假4人,出勤46人,出勤率是()

A. 91.3%

B. 87.8%

C. 92%

3.某工厂上半月完成计划的75%,下半月完成计划的,这个月增产()。

A. 20%

B. 30%

C. 25%

4.红苹果幼儿园今年的学生人数比去年增加10%,今年的学生人数是去年的()。

A. 90%

B. 101%

C. 10%

D. 110%5.五一期间甲乙两个超市对同一种定价相同的饮料举行了促销活动,甲超市买5瓶送1瓶,乙超市降价20%,李师傅要为运动员买一些这样的饮料,到()超市去购买较便宜。

A. 甲

B. 乙

C. 甲或乙

6.下面的百分率中,可以超过100%的是()。

A. 增长率

B. 成活率

C. 合格率

D. 出勤率7.下面百分率中,()可能超过100%.

A. 班级的出勤率

B. 投篮的命中率

C. 近视眼的增长率

D. 甘蔗的含糖率

8.原有7克糖和15克水,现在放入5克糖和25克水,糖水会()

A. 变淡了

B. 变甜了

C. 没有甜味了

D. 没有那么甜了9.某班有学生50人,今天请假1人,出勤率为()。

A. 99%

B. 98%

C. 2%

10.六(3)班有49人上课,有1人请假,六(3)班今天的出勤率是()%。

A. 98

B. 96

C. 94

D. 92

11.甲数是乙数的 (乙数不为0),也就是说甲数是乙数的( )。

A. 25%

B. 75%

C. 133%

12.给7.5后面添上百分号,这个数将( )。

A. 扩大100倍

B. 缩小100倍

C. 大小不变

二、填空题

13.一块蔬菜地,种着青椒、黄瓜、丝瓜和茄子四种蔬菜(如图)。丝瓜种植面积是150m2,茄子的种植面积是________m2。

14.修一条公路,第一次修了全长的35%,第二次修了全长的20%,第二次比第一次少修30千米,这条公路全长________千米.

15.某商品在促销时降价10%,促销过后又涨价10%,这时商品价格是原来价格的________。

16.一根木料用去40%后,还剩1.5米,这根木料长________米.

17.光明小学把图书馆的书分成三类(如下图),A表示科技类,B表示文学类,C表示艺术类,所占的百分比如图所示,若该校共有图书8500册,则艺术类的书共有________册。

18.晨光小学进行一次体育测试,合格的有108人,不合格的有12人。这次体育测试的合格率是________。

19.乘坐空调公交车每人要投2元,如果刷IC卡,则每次扣费1.6元。刷卡比投币便宜________%,投币比刷卡贵________%。

20.甲数是40,乙数是50,甲数比乙数少________%,乙数比甲数多________%.

三、解答题

21.某开发区开发一个建设项目,实际投资了3.6亿元,比原计划多投资了0.4亿元,多投资了百分之几?

22.一种电风扇,原来每台售价200元,现在售价160元,现在每台降价百分之几?23.一本书共200页,已经看了40页,已经看的比没看的少百分之几?

24.某服装店老板为了提高销售额,现将所有商品提价30%,而后宣传说:“为了回收资金,所有商品打八折,数量有限,预购从速”。请你算一算,一件没有提价前标价360元的服装,现在售价多少元?

25.计算机硬盘E盘使用情况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请问E盘已用容量比可用容量少多少GB?

26.在“十一黄金周”优惠活动中,一款运动鞋现价120元,比原价降低了25%。这款运动鞋原价多少元?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 A

【解析】【解答】解:(8﹣6)÷6

=2÷6

≈33.3%

故答案为:A。

【分析】求乙数比甲数多百分之几,就是求乙数比甲数多的数占甲数的百分之几,以甲数为单位“1”,用两个数的差除以甲数即可。

2.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100%=92%,所以出勤率是92%。

故答案为:C。

【分析】出勤率=×100%,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3.C

解析: C

【解析】【解答】75%+-1

=75%+50%-1

=125%-1

=25%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计划的产量看作单位“1”,先求出实际的产量,实际上半月完成的占计划的百分比+实际下半月完成的占计划的分率=实际完成的占计划的百分比,然后用实际完成的占计划的百分比-1=实际增产了百分之几,据此列式解答。

4.D

解析: D

【解析】【解答】1+10%=110%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条件“ 红苹果幼儿园今年的学生人数比去年增加10%”可知,把去年的学生人数看作单位“1”,今年的学生人数是去年的1+10%=110%,据此解答。

5.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5÷(5+1)≈83%,1-20%=80%<83%,所以到乙超市去购买较便宜。故答案为:B。

【分析】在甲超市去购买是原价的百分之几=5÷(5+1),在乙超市去购买是原价的百分之

几=1-在甲超市去购买是原价的百分之几,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6.A

解析: A

【解析】【解答】解:增长了可以超过100%。

故答案为:A。

【分析】成活率=×100%,故成活率不能超过100%;

合格率=×100%,故合格率不能超过100%;

出勤率=×100%,故出勤率不能超过100%。

7.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出勤率、命中率、含糖率都不可能超过100%。增长率可能超过100%。

故答案为:C。

【分析】出勤率是出勤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命中率是命中数占总数的百分率,含糖率是糖的质量占糖水总重量的百分率,这三种百分率都不会超过100%。

8.D

解析: D

【解析】【解答】解: ×100%

= ×100%

≈31.8%

×100%

= ×100%

≈23.1%

23.1%<31.8%,加入后含糖率会降低,没有那么甜了。

故答案为:D。

【分析】可分别计算出放入前后的含糖率,然后再比较即可判断,含糖率

=×100%。

9.B

解析: B

【解析】【解答】(50-1)÷50×100%

=49÷50×100%

=0.98×100%

=98%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百分率的应用,出勤率=出勤的人数÷全班的总人数×100%,据此列式解答。

10.A

解析: A

【解析】【解答】49÷(49+1)×100%

=49÷50×100%

=0.98×100%

=98%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出勤率的公式:出勤率=出勤人数÷(出勤人数+请假人数)×100%,据此列式解答。

11.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0.75=75%,也就是说甲数是乙数的75%。

故答案为:B。

【分析】把化成百分数就可以确定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

12.B

解析: B

【解析】【解答】给7.5后面添上百分号,这个数将缩小100倍。

故答案为:B

【分析】给一个数后面添上百分号,相当于这个数除以100,故这个数将缩小100倍。二、填空题

13.【解析】【解答】90÷360=25;150÷25=600(m2);600×(1-25-20-45)=600×10=60(m2)故答案为:60【分析】观察图可知先求出种丝瓜的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几种丝

解析:【解析】【解答】90÷360=25%;

150÷25%=600(m2);

600×(1-25%-20%-45%)

=600×10%

=60(m2)。

故答案为:60。

【分析】观察图可知,先求出种丝瓜的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几,种丝瓜的扇形圆心角是

90°,先求出种丝瓜的部分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丝瓜的种植面积÷种丝瓜的部分占总量的百分之几=这块蔬菜地的总面积,然后用蔬菜地的总面积×(1-种青椒的占总面积的百分比-种黄瓜的占总面积的百分比-种丝瓜的占总面积的百分比)=种茄子的面积,据此列式解答。

14.【解析】【解答】30÷(35﹣20)=30÷15=200(千米)所以这条公路全长200千米故答案为:200【分析】这条公路的全长=第二次比第一次少修的千米数÷(第一次修了全长的百分数-第二次修了全长

解析:【解析】【解答】30÷(35%﹣20%)

=30÷15%

=200(千米)

所以这条公路全长200千米。

故答案为:200。

【分析】这条公路的全长=第二次比第一次少修的千米数÷(第一次修了全长的百分数-第二次修了全长的百分数),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15.99【解析】【解答】假设原来的价格是11×(1-10)=1×90=0909×(1+10)=09×110=099099÷1=99故答案为:99【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百分数的应用假设原来的价格是1原来的

解析: 99%

【解析】【解答】假设原来的价格是“1”,

1×(1-10%)

=1×90%

=0.9

0.9×(1+10%)

=0.9×110%

=0.99

0.99÷1=99%

故答案为:99%。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百分数的应用,假设原来的价格是“1”,原来的价格×(1-10%)×(1+10%)=现在的价格,然后用现在的价格÷原来的价格=现在的价格是原来价格的百分之几,据此列式解答。

16.5【解析】【解答】15÷(1﹣40)=15÷06=25(米)故答案为:25【分析】已知量÷已知量对应的百分率=单位1据此解答

解析:5

【解析】【解答】1.5÷(1﹣40%)=1.5÷ 0.6=2.5(米)

故答案为:2.5。

【分析】已知量÷已知量对应的百分率=单位1,据此解答。

17.【解析】【解答】8500×(1-65-28)=8500×7=595(册)故答案为:595【分析】先求出艺术类的书占的百分比;总量×所求量对应的百分率=百分率的

对应值再据此求出艺术类的书共有多少册

解析:【解析】【解答】8500×(1-65%-28%)=8500×7%=595(册)。

故答案为:595.

【分析】先求出艺术类的书占的百分比;总量×所求量对应的百分率=百分率的对应值,再据此求出艺术类的书共有多少册。

18.90【解析】【解答】解:108÷(108+12)×100=90所以这次体育测试的合格率是90故答案为:90【分析】这次体育测试的合格率=合格的人数÷(合格的人数+不合格的人数)×100据此代入数据作

解析: 90%

【解析】【解答】解:108÷(108+12)×100%=90%,所以这次体育测试的合格率是90%。故答案为:90%。

【分析】这次体育测试的合格率=合格的人数÷(合格的人数+不合格的人数)×100%,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19.20;25【解析】【解答】解:(2-16)÷2=20所以刷卡比投币便宜20;(2-16)÷16=25所以投币比刷卡贵25故答案为:20;25【分析】刷卡比投币便宜百分之几=(投币花的钱数-刷卡花的钱

解析: 20;25

【解析】【解答】解:(2-1.6)÷2=20%,所以刷卡比投币便宜20%;(2-1.6)÷1.6=25%,所以投币比刷卡贵25%。

故答案为:20;25。

【分析】刷卡比投币便宜百分之几=(投币花的钱数-刷卡花的钱数)÷投币花的钱数;

投币比刷卡贵百分之几=(投币花的钱数-刷卡花的钱数)÷刷卡花的钱数。

20.20;25【解析】【解答】(50-40)÷50=10÷50=20(50-40)÷40=10÷40=25故答案为:20;25【分析】已知甲数与乙数要求甲数比乙数少百分之几用(乙数-甲数)÷乙数要求乙数

解析: 20;25

【解析】【解答】(50-40)÷50

=10÷50

=20%

(50-40)÷40

=10÷40

=25%

故答案为:20;25。

【分析】已知甲数与乙数,要求甲数比乙数少百分之几,用(乙数-甲数)÷乙数,要求乙数比甲数多百分之几,用(乙数-甲数)÷甲数,据此列式解答。

三、解答题

21.解:0.4÷(3.6-0.4)

=0.4÷3.2

=0.125

=12.5%

答:多投资了12.5% 。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百分数的应用,先求出原计划投资的钱数,实际投资的钱数-实际比原计划多投资的钱数=原计划投资的钱数,然后用实际比原计划多投资的钱数÷原计划投资的钱数=多投资了百分之几,据此列式解答。

22.解:(200-160)÷200

=40÷200

=0.2

=20%

答:现在每台降价20%。

【解析】【分析】以原来的售价为单位“1”,用减低的价格除以原来的售价即可求出每台降价百分之几。

23.解:(200﹣40﹣40)÷(200﹣40)

=120÷160

=75%

答:已经看的比没看的少75%。

【解析】【分析】已经看的比没看的少百分之几=(没看的页数-已经看了的页数)÷没看的页数,其中没看的页数=这本书的总页数-已经了的页数,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24.解:360×(1+30%)×80%

=360×1.3×0.8

=468×0.8

=374.4(元)

答:现在售价是374.4元。

【解析】【分析】提价后服装的价格=原价×(1+提价的百分数),现在的售价=提价后服装的价格×折扣数,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打几折,即按原价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十出售。

25.解:40×60%﹣40×40%

=24﹣16

=8(GB)

答:E盘已用容量比可用容量少8GB。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百分数的应用,用E盘的总容量×已用的占总量的百分比=已用的容量,用E盘的总容量×可用的占总量的百分比=可用的容量,最后用可用容量-已用容量=E盘已用容量比可用容量少的部分,据此列式解答。

26.解:120÷(1-25%)

=120÷75%

=160(元)

答:这款运动鞋的原价为160元。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百分数的应用,根据题意可知,把这款运动鞋的原价看

作单位“1”,现价÷(1-25%)=原价,据此列式解答。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教案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内容《解比例》 教 案 设 计

教师:严克飞 2013年05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内容《解比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叫做解比例。 2、会根据比例的性质或比例的意义正确地解比例。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解比例 教学难点:解比例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发现。 学法: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的一些知识,谁来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比例的知识?

(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 2、出示: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10和9:152:80和5:200 3、利用比例的一些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出示比例:3:9=():15 师:这个比例中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分别是多少? (外项是3和15,一个内项是9,另一个内项未知的。)师:你能利用比例的知识求出这个未知的内项吗? 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因为3:9=1/3,想():15=1/3(5比15等于1/3);还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内项之积等于两个外项之积”,求未知项。师:像这样,求比例中未知的项,叫做解比例。 今天这节课就利用比例的有关知识解比例。(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埃菲尔铁塔情境图。这是法国巴黎有名的塔叫埃菲尔铁塔,高320米。我国的旅游景点北京公园里有这座塔的一具模型,这具模型有多高呢?到北京公园游玩的游客都想知道.你们能帮帮他们吗?那我们先来看看这道题。 2、出示例题,教学例2。 学生读题。 师:1:10是谁与谁的比?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比例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比例练习题及答案 1.在:= 1.2中,6是比的,5是比的,1.2是比的。在:=4:84中,4和84是比例的,7和48是比例的。 2.:=÷= :15 3.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1 :30 的重量配制而成的。其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水的重量占盐水的。 4.图上距离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8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5.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图上6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实际距离150千米在图上要画厘米。 6.12的约数有,选择其中的四个约数,把它们组成一个比例是。 7.写出两个比值是8的比、。 8.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每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的加工的时间比例;订数学书的本数与所需要的钱数比例;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已经加工的零件和没有加工的零件个数比例。 9.如果x÷y = 1×2,那么x和y成比例;如果x:4=5:y,那么x和y成比例。 二、判断 1.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2.正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边长和边长不成比例。

3.如果8A =B那么B :A = : 4.15:16和:5能组成比例。 三、选择 1.图上6厘米表示表示实际距离24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1 :400001 :4000001 :4000000 2.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边长的比是2:7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21 :14 3.下面第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和 14:1 0.6:0.和:1 19: 110 和 10:9 4.三角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和底 成正比例成反比例不成比例 四、解比例 25:7=X:3514:5=7:x23:X= 12: 14 X:15=13::X=:2X :0.7=1.25 五、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 1.6和X的比等于16和5的比。2.和X的比等于25和8的比。 3.两个外项是24和18,两个内项是X和36。 六、应用题。 1.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比例

2019年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题

2019年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题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填空题。 1.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 2.18:6=24:()=()÷3=()%。 3.甲数是乙数的1.5倍,用最简单的整数比表示():()。 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一个外项是,另一个外项是()。 5.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4.5,另一个内项是()。 6.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大的两位数,其中一个内项是33,另一个内项是()。 7.在比例3:12=6:24中,如果将第一个比的后项加6,第二个比的前项应(),比例才能成立。 8.在比例尺是1:xx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7厘米,实际距离是 ()千米。 二、判断题。 1.两个比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2.任意两圆各自的周长和直径的比才都可以组成比例。() 3.在一张地图上,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 4.x:16=7:6,求x的值叫做解比例。() 5.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积的差是0。() 6.在比例尺是8:1的图纸上,2厘米的红段表示零件实际长16厘米。() 三、计算题。 1.解比例。 2.依照条件列比例,再解比例。 (1)最小的质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比等于与x的比。

(2)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比等于3与x的比。 (3)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比等于分子是1的最大真分数与x的比。 四、应用题。 1.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上海到南京的铁路长是5厘米,一列火车从南京开往上海用了8小时,求火车的速度。 2.一个轴承图的比例尺是4:1,如果在图上量行长是34厘米,实际长是多少? 3.一列火车以每小时70千米的速度从北京开往韶山,20小时后到达,在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为35厘米,请你算算这幅地图的比例就。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它们的比值是不是相等。2. 893003.3:26.37.减28.140 二、判断题。 1.错误2.正确3.错误4.正确5.正确6.错误 三、计算题。 2. (2)10:99=3:x x=29.7 x=1 四、应用题。 1.解:设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x=3000000030000000厘米=30千米,300÷8=37.5千米/小时 2.解:设实际长度为x厘米, x=8.5 3.70×20=1400千米,1400千米=140000000厘米,35:140000000=1:400000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比例教学设计5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比例教学设计5篇 教学设计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比例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阅读。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比例教学设计1知识目标使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力目标联系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情感目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情度、价值观的发展。重点使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难点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什么叫做比例?2、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那么组成一个比例需要几项呢?3、比例有几种表示形式?二、探索新知1、出示埃菲尔铁挂图2、出示例题(1)、读题。(2)、从这道题里,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3)、在这信息里,关键理解哪里?(埃菲尔铁模型与埃菲尔铁塔的高度比是1:10)(4)、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埃菲尔铁塔的高度=1:10)(板书)(5)、还有一个条件是什么?(埃菲尔铁塔的高是320米)(6)、我们把这个条件换到我们的这个关系中,就是(板书:埃菲尔铁塔的高度:320=1:10)(7)、这道题怎么列比例式解答呢?请同学们想想,想出来的同学请举手。(8)、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解:设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设为x米”,把这个x代入这个数学模式中就组成了一个比例式(板书x:320=1:10)(9)、这样在组成比例的四个项中,我们知道其中

的几个项?还有几个项不知道?(10)、不知道的这个项,我们来给它起个名字,好不好?叫做什么?(板书:未知项)(11)、指着x:320=1:10,问:“这个未知项是多少呢?那怎么办?”谁上来做做?(指名板演)(12)、为什么可以写成这样的等式呢?10x=320×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13)、对了,把上面的比例式改写成下面这样一个等式,就是应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式改写成了一个等式,这个等式还是一个什么样的等式呀?(含有未知数的等式)(14)、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那么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就叫做什么?(解方程)那么在这个比例式中,我们知道了任意三项,要求出其中一项的过程又叫做什 么?(解比例)出示比例的意义。(15)、我们解出的答案对不对呢?怎么知道?可以怎样检验?(把结果代入题目中看看对应的比的比值是不是能成比例.)(16)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引导学生从比例的意义上来解。2、教学例3过渡:我们知道比例还有另一种表示形式,当是=这样形式的时候,又该怎么解呢?(1)、出示例3,问:这题与刚刚那个比例有哪些不同?(2)、解这种比例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找出比例的外项、内项)(3)、在这个比例里,哪些是外项?哪些是内项?(4)、解答(提问:你们是怎么解答的?)、检验。(5)、=拓展应用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乘积正好互为倒数,已知一个内向是3,另一个内项是多少?总结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作业布置教材43页5题板书设计解比例例3、解比例=解:2.4=1.5×6=()×()()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比例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意义.2.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教学难点引导学生

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教学设计与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 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反比例的内容是前面学习“变化的量”、“正比例”等比例知识的深化,是以后学习函数的基础,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比例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 以《新课改标准》为依据,综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意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感知生活中的事例,认识理解并掌握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初步的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2、能力目标:学生在互动、探究的合作交流活动中,培养观察、思考、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反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的各种分析和设想,我将按照以下环节进行课堂教学: (一)故事导入,导课揭题:

讲《财主和帽子的故事》,引出新课。 如果总布量一定,每顶帽子用布量和帽子的数量之间会怎样变化呢,变化又有什么规律呢?这两种量又成什么关系呢? (板书课题:反比例) (设计目的:以故事导入课题,让学生通过故事初步感受反比例的意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引导,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加法表”和“乘法表”, 认识加法表中和是12的直线及乘法表中积是12的曲线。初步感知理解两个量的变化关系的不同。 设疑:这两种量是不是今天我们所学的反比例呢?这个问题放在后面再解答,同学们先看下面的题目。 2.王叔叔要去游长城。不同的交通工具所需时间如下,请把下表填完整。 [提示] a.说一说你的结果是根据什么来填的? b.观察速度与时间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 c.你还发现了什么? 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再指名学生口答讨论的结果。 板书速度×时间 = 路程(一定) 3、出示“分果汁”的情境

六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比例尺 教案

《比例尺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P77的内容,并完成课后练习P78的练习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上册的《比例尺》,它是学生学完“图形的放缩”后安排的内容。比例尺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学好它很有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上学期的学生,对于各种图形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讲解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同学们会很有兴趣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知道比例尺的种类,能读懂不同种类的比例尺。 (2)根据比例尺的含义,会正确的求出一幅图的比例尺;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2)在实际应用中感受数学、亲近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和比例尺的求法。 教学难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脑筋急转弯引出地图; 2、师问: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为什么可以画在这么一张小小的图纸上呢?(缩小以后画出来的) 3、那你还能举出一些生活中像这样余姚将实际尺寸缩小以后画在图纸上的例子吗?(学生举例) 4、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是的,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工程师在设计桥梁或房屋时,都要将原物体缩小以后画在设计图上;其实生活中还有需要将原物体扩大以后画在图纸上的例子,比如手表零件图,电脑芯片图等。那么今天老师也想请大家当一回小小设计师。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比例尺的含义 1、设计画出教室的占地平面图; 设计要求: 2、小组内交流自己时怎么设计的?重点交流你是怎么确定图上距离的。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教案 数学上,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在一个比例 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1.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各部 分名称,知道比与比例的关系。 2.在举例、分类、观察、比较、抽象与概括等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3.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教案出示国旗画面,三幅不同的场景都有共同的标志: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这些国旗有大有小,你知道这些国旗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吗! 2.教案出示国旗的长和宽,并提出问题。 天安门升旗仪式上的国旗:长5m宽10/3m 操场升旗仪式上的国旗:长 2.4m,宽1.6m 教室里的国旗:长60cm,宽40cm. 这些国旗的大小不一,是不是国旗想做多大就做多大 呢!是不是这中间隐含着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每面国旗的大小不一样,但是它们的长和宽中却隐含着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结合国旗的知识来学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老师板书课题。 1.教学比例的意义。 出示P40主题图,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分别写出不同场地的国

旗的长和宽的比,并求出比值。之后学生汇报、交流观察写出的比,想一想,这些比能用等号连接吗!为什么!用等号连接的两个比的式子可以怎样写!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⑴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教案出示:2.4 : 1.6 = 60 : 40 f f-内项-f f I 外项I 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能指出它的内、外项吗!结合学生回答, 教案出示2.4/1.6=60/40 。 ⑵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让学生先观察比例的两个内项与两个外项,再算一算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 形式,是否也存在上面发现的规律! 是不是每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都有这种规律!小组合作,举出这样的例子。通过探究,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小结: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强调: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是等号两端分子和分母分另U交叉相 乘,积相等。 ⑶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练习题

一、填空: 1.在6 :5 = 1.2 中,6 是比的 ( ),5 是比的 ( ),1.2 是比的 ( )。 在4 :7 =48 :84中,4和84是比例的( ),7和48是比例的( )。 2. 4 : 5 =24+( ) = ( ): 15 3.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1 :30 的重量配制而成的。其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 — ),水的重量占盐水的( )。 4. 图上距离3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80 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5. 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图上6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实际距离150 千米在图上要画( ) 厘米。 6. 12 的约数有( ),选择其中的四个约数,把它们组成一个比例是( )。 7. 写出两个比值是8 的比( )、( )。 8. 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每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的加工的时间( )比例;订数学书的本数与所需要的钱数( )比例;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已经加工的零件和没有加工的零件个数( )比例。 9. 如果x + = 712 X2,那么x和y成( )比例;如果x:4=5:y ,那么x 和y 成( )比例。 二、判断( 4 分) 1 . 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 2. 正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边长和边长不成比例。( ) 3. 如果8A = 9B 那么B :A = 8 :9 ( ) 4.15 : 16和6 : 5能组成比例。()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图上6厘米表示表示实际距离24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 1 ) 1 : 40000 ( 2) 1 : 400000 ( 3) 1 : 4000000 2. 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边长的比是2:7 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 (1) 2 : 7 (2) 6 : 21 (3) 4 : 14 3. 下面第( ) 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1) 8:7 和14:16 (2) 0.6:0.2 和3:1 (3) 19: 110 和10:9 4. 三角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和底( ) (1) 成正比例(2) 成反比例(3) 不成比例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反比例》试题 (含答案)

6.2反比例 第一课时 1.填空题。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关系式是()。 2.选择题。 (1)把一堆化肥装入麻袋,麻袋的数量和每袋化肥的质量()。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2)一条路的长度一定,已经修好的部分和剩下的部分()。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六年级同学都在读《草房子》这本书,下表是一班4名同学的读书情况。从表中看,已读额页数和没读的页数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第二课时 1.选择题。 (1)长方形的(),它的长和面积成正比例。 A.周长一定 B.宽一定 C.面积一定 (2)出勤率一定,应出勤人数与实际出勤人数()。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2.判断 (1)一堆煤的总量不变,烧去的煤与剩下的煤成反比例。() (2)油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用油量和用油的天数不成比例。()3.食堂每天用大米的质量和用的天数如下表: (1)食堂在用大米的过程中,哪个量没有变化? (2)每天用大米的质量和用的天数有什么关系? (3)如果食堂每天用大米25千克,那么这些大米可以用多少天?

第一课时答案 1.乘积反比例 xy=k(一定) 2.(1)B (2)B 3.不成反比例关系,因为已读的页数和没读的页数的积不是一定的。 第二课时答案 1.(1)B (2)C 2.(1)×(2)× 3.(1)总质量(2)每天用大米的质量和用的天数乘积一定,每天用大米的质量和用的天数成反比例关系。 (3)这些大米可以用4天。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比例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比例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比例,具体的内容下面将由的编辑为各位考生介绍如下,尽请关注!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6、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7、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2:1=6: 8、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9、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例如:由3:2=6:4可知34=2或者由x1。5=y1。2可知x:y=1.2:1.5。

10、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例如:3:x=4:8,内项乘内项,外项乘外项,则:4x=38,解得x=6。 11、正比例和反比例: (1)、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例如:①、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因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②、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因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一定)。 ③、圆的面积和半径不成比例,因为:圆的面积半径=圆周率和半径的积(不一定)。 ④、y=5x,y和x成正比例,因为:yx=5(一定)。 ⑤、每天看的页数一定,总页数和天数成正比例,因为:总页数天数=每天看页数(一定)。 (2)、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知识点 1、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后项不能是零。比的前项除以 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 数表示,还可能是整数。 3、比与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4、比与分数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5、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6、求比值和化简比 (1)求比值: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2)化简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7、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8、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 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10、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11、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 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12、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 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 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 = k (一定) y x 13、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 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 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 ×y=k (一定)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教学设计汇编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教学实际与实施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方法是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通过解方程的方法来求解。学习这节内容,可以为接下来学习比例尺和用比例解决问题做准备。 二、教学目标 1、在解比例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解比例的方法。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自主探究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轻松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 突破方法:小组交流讨论,探究比例中未知项的各种计算方法,并从中进行优化。 2、难点:灵活运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 突破方法:了解各种和比例知识相关的问题,掌握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灵活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四、教法与学法 1、教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交流讨论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2、学法:学生独立探究,全班交流,优化出解比例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 1、教师:教材例题投影图。 2、学生:常规学习用具。 六、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复习 (1)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2)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8:20和7.2:8 100:0.2和10:0.002 2、导入新课 谁能很快说出下面比例中缺少的项各是几?(学生试说)14:21=2:() 1.25:()= 2.5:4 教师指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解比例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为学习解比例的知识做准备。 互动新授 (一)教学例二 1、投影出教材第42页例二。 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度约320m,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这座模型高多少米?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 比例的意义

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感知相似(形状 相同,大小不同)图形中对应边成比例。 2. 使学生经历观察、计算、推理、归纳等活动,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3. 使学生感知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熟练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比的意义及求比值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 生:比例的意义 师:数学上很多新的概念都和旧知识是有联系的,从课题来看,你觉得比例和什么有关? 生:比 师:的确,它是在比的基础上研究的,首先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人体中有趣的比。(课件出示) 师:在不同的年龄段人的头部和身高的比是不一样的,仔细观察,在各个时期头部与身高的比分别是多少? 生:胎儿期是1:2,婴儿期是1:4,成人期是1:8 师:所以刚出生的婴儿看起来头很大,上面这三个比的比值是多少,怎么求? 生:1:2=1÷2=21 1:4=1÷4=41 1:8=1÷8=8 1 二、教学比例的意义 1、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国旗,长与宽的比值相等引出比例的概念。

师:在生活中也存在着这样的比,(课件出示主题图),这是三面不同场景的国旗,观察这三面国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师:我们来计算一下像这样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国旗,它们的长与宽的比值有什么关系? 操场国旗:长5m ,宽3 10m 校园国旗:长2.4m ,宽1.6m 教室国旗:长0.6m ,宽0.4m 生独立计算,交流汇报 生:5:310=23 2.4:1.6=23 0.6:0.4=2 3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比值都是2 3。 师:我们可以把这两个比值相同的比用等号连起来(板书:5: 310= 2.4:1.6)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师:清楚了吗?什么是比例?按你的理解说一说。 生复述,其余学生补充 师:两个比满足什么条件就可以组成比例?(板书:比值相等),在图上你还能找到哪些比例? 2、体会相似图形对应边的比可以组成比例 刚才我们讨论的是长与宽的比,那么反过来宽与长的比是否也存在着这样的关系? 动笔算一算,写一写。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学设计

第4单元比例 第3课时解比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能力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目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情感、价值观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旧知铺垫 1、什么叫做比例? 2、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那么组成一个比例需要几项呢? 3、比例有几种表示形式? 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1、出示埃菲尔铁塔挂图 2、出示例题 (1)读题。 (2)从这道题里,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3)在这信息里,关键理解哪里?(埃菲尔铁塔模型与埃菲尔铁塔的高度比是1:10) (4)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埃菲尔铁塔的高度=1:10)(板书) (5)还有一个条件是什么?(埃菲尔铁塔的高是320米) (6)我们把这个条件换到我们的这个关系中,就是(板书:埃菲尔铁

塔的高度:320=1:10) (7)这道题怎么列比例式解答呢?请同学们想想,想出来的同学请 举手。 (8)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解:设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为x米”,把这个x代入这个数学模式中就组成了一个比例式(板书x:320=1:10) (9)这样在组成比例的四个项中,我们知道其中的几个项?还有几 个项不知道? (10)不知道的这个项,我们来给它起个名字,好不好?叫做什么?(板书:未知项) (11)指着x:320=1:10,问:“这个未知项是多少呢?那怎么办?” 谁上来做做? (指名板演) (12)为什么可以写成这样的等式呢?10x=320×1(根据比例的基 本性质) (13)对了,把上面的比例式改写成下面这样一个等式,就是应用 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式改写成了一个等式,这个等式还是一个什么样的等式呀?(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14)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那么求出方程中的未知 数就叫做什么?(解方程)那么在这个比例式中,我们知道了任意三项, 要求出其中一项的过程又叫做什么?(解比例)出示比例的意义。 (15)我们解出的答案对不对呢?怎么知道?可以怎样检验? (把结 果代入题目中看看对应的比的比值是不是能成比例.) (16)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引导学生从比例的意义上来解。3、教学例3 过渡:我们知道比例还有另一种表示形式,当是 5.25.1= x 6这样形式 的时候,又该怎么解呢? (1)出示例3,问:这题与刚刚那个比例有哪些不同? (2)解这种比例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找出比例的外项、内项)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 导读:本文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比例 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6.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第1课时比例的意义 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什么是比?什么叫比值?怎样求比值?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16 3/4:1/8 4.5:2.7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实物投影呈现课文情境图。(不出现国旗长、宽数据) ①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

②图中有什么相同之处? (2)这几面国旗的形状一样,但长和宽却各不相同。请大家算一算它们长和宽的比,看看能发现什么? (3)(指教室里的国旗)这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60:40=3/2 操场上的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与这面国旗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长、宽比值。 2.4:1.6=3/2 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板书:2.4:1.6=60:40 也可以写成:2.4/1.6.=60/40 (4)找比例。 师: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等式? 如:5:10/3=15:10 5:10/3=2.4:1.6 15?10=2.4/1.6 15/10=60/40 (5)什么是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6)1:2是是比例吗?你能把它组成一个比例吗? (7)完成教材“做一做”。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 解比例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填空题。 1.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 )。 2.18:6=24:( )=( )÷3=( )%。 3.甲数是乙数的1.5倍,用最简单的整数比表示( ):( )。 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一个外项是43 ,另一个外项是( )。 5.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4.5,另一个内项是( )。 6.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大的两位数,其中一个内项是33,另一个内项是( )。 7.在比例3:12=6:24中,如果将第一个比的后项加6,第二个比的前项应( ),比例才能成立。 8.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7厘米,实际距离是 ( )千米。 二、判断题。 1.两个比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 2.任意两圆各自的周长和直径的比才都可以组成比例。( ) 3.在一张地图上,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 ) 4.x :16=7:6,求x 的值叫做解比例。( ) 5.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积的差是0。( ) 6.在比例尺是8:1的图纸上,2厘米的红段表示零件实际长16厘米。( ) 三、计算题。 1.解比例。 )-:=:)(x (43117212141 2:x)-(1571:31(2) 2.依照条件列比例,再解比例。

(1)最小的质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比等于21 与x 的比。 (2)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比等于3与x 的比。 (3)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比等于分子是1的最大真分数与x 的比。 四、应用题。 1.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上海到南京的铁路长是5厘米,一列火车从南京开往上海用了8小时,求火车的速度。 2.一个轴承图的比例尺是4:1,如果在图上量行长是34厘米,实际长是多少? 3.一列火车以每小时70千米的速度从北京开往韶山,20小时后到达,在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为35厘米,请你算算这幅地图的比例就。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它们的比值是不是相等。2. 893003.3:2 315 .492.56.37.减28.140 二、判断题。 1.错误2.正确3.错误4.正确5.正确6.错误 三、计算题。 331 (2) 21133 (1).1  2.412x x :219:2(1)== (2)10:99=3:x x =29.7 x :214:(3)2= x=1

2020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专项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小的质数,一个内项是0.5,另一个内项是( )。 2、甲数× 43 =乙数×60%,甲:乙=( : )。 3、0.75:3 2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4、一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是 它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5、在 1000 1 的图纸上,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16平方厘米,它的实际面积是( )平方米。 6、甲数的5 3是甲乙两数和的41 ,甲乙两数的比是( )。 7、一个比例式,两个外项的和是37,差是13,比值是6 5 ,这个比例式可以是( )。 8、一车水果重1.8吨,按2:3:5的比例分配给甲、乙、丙三个水果店,乙水果店分得这批水果的(  )。 9、星期天,小丽看一本书用了2小时15分,小红同样一本书用了2.15小时,小丽和小红看书用的时间比是( )。 10、在一个比例式中。两个外项都质数,它们的积是22,一个内项是这个积的10 1 ,这个比例式可以是( )。 11、两地相距80千米,画在比例尺是1:400000的地图上,应画( )厘米。 12、一杯糖水,糖与水的比是1:4,喝去2 1 杯糖水后,又用水加满,这时杯中糖与水的比是( )。 13、已知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3和41,组成比例的两个比的比值是2 1 ,这个比例是( )。 14、甲数比乙数多 3 2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15、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5,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2:3:4,甲数是( )。 16、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 8 1 ,另一个外项是( )。 17、圆柱的高一定,圆柱的底面积与体积( )比例。 0 80 40120 160千

(完整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反比例的内容是前面学习“变化的量”、“正比例”等比例知识的深化,是以后学习函数的基础,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比例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 以《新课改标准》为依据,综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意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感知生活中的事例,认识理解并掌握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初步的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2、能力目标:学生在互动、探究的合作交流活动中,培养观察、思考、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反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的各种分析和设想,我将按照以下环节进行课堂教学: (一)故事导入,导课揭题: 讲《财主和帽子的故事》,引出新课。

如果总布量一定,每顶帽子用布量和帽子的数量之间会怎样变化呢,变化又有什么规律呢?这两种量又成什么关系呢? (板书课题:反比例) (设计目的:以故事导入课题,让学生通过故事初步感受反比例的意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引导,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加法表”和“乘法表”, 认识加法表中和是12的直线及乘法表中积是12的曲线。初步感知理解两个量的变化关系的不同。 设疑:这两种量是不是今天我们所学的反比例呢?这个问题放在后面再解答,同学们先看下面的题目。 2.王叔叔要去游长城。不同的交通工具所需时间如下,请把下表填完整。 [提示] a.说一说你的结果是根据什么来填的? b.观察速度与时间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 c.你还发现了什么? 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再指名学生口答讨论的结果。 板书速度×时间 = 路程(一定) 3、出示“分果汁”的情境 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方法,自己完成本题,仔细想想你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测试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比例》单元测试题(一)姓名: 一、填一填。 1. 18的因数有(),写出1个用18的因数组成的比例()。 2.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3/7,另一个内项是()。 3. 3.6×1.5=l.8×3,写成比例式()。 若5a=4b,则a:b=( ):()。 4. 写出比值1.2的两个比()和(),组成比例是(). 5. 用4、5、12和15组成的比例是(). 6. 圆的周长与半径成( )比例. 7. 圆锥体的高一定,体积和底面积成( )比例. 8. 车轮的直径一定,所行使的路程和车轮的转数成( ) 比例. 9. xy=1,x与y成( )比例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 1. 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与两内项之积的差为0. ( ) 2.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比例。() 3. 长方形周长一定,成和宽成反比例. ( ) 4. 15:16和6 :5能组成比例() 5. 订阅<<小学生数学报>>的份数和钱数不成比例. ( ) 6. 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关系. ( ) 7. 如果x. y成正比例,那么当x扩大时,y 也随着扩大.( ) 三.选一选。 1.下面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A.8:7和14:16 B.0.6:0.2和3:1 C.19: 110 和10:9 2. 一架客机从北京飞往上海,飞行速度和所用时间().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 已知x和y是相关联的量,当x=3时,y=6;当x=5时,y=10。则x和y之间() A.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4. X =5/4是比例()的解。 5 A. 2.6∶X=1∶8 B. 3∶6=X∶8 C. 2∶X= 1∶ 8 5. 每箱苹果重量一定,箱数和苹果总重量()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6. 已知被减数与减数的比是5∶3,减数是15,差是() A.10 B.15 C.20 四.计算 18∶30=24∶X 3∶5=(X+6)∶20 8:21=0.4:x 6.5:x=3.25:4

小学数学六年级-解方程-解比例-练习题

六年级解方程 解比例 练习题 姓名 成绩 X - 27 X=43 2X + 25 = 3 5 70%X + 20%X = 3. 6 X ×53=20×4 1 25% + 10X = 54 X - 15%X = 68 X +83X =121 5X -3×215=7 5 32X ÷4 1=12 6X +5 =13.4 834143=+X 3X=83 X ÷72=167 X +87X=43 4X -6×3 2 =2 125 ÷X=310 53 X = 7225 98 X = 61×5116 X ÷ 356=4526×25 13 4x -3 ×9 = 29 21x + 61x = 4 103X -21×32=4 204 1=+x x 8)6.2(2=-x 6X +5 =13.4 25 X-13 X=3 10 4χ-6=38 5X=19 15 218X=154 X ÷54=28 15 解比例:

x:10=41:31 0.4:x=1.2:2 4.212=x 3 21:51=41:x 0.8:4=x:8 43:x=3:12 1.25:0.25=x:1.6 92=x 8 x 36=354 x: 32=6: 2524 x 5.4=2.26 45:x=18:26 2.8:4.2=x:9.6 101:x=81:41 2.8:4.2=x:9.6 x:24= 43:3 1 8:x=54:43 85:61=x: 12 1 0.6∶4=2.4∶x 6∶x =15∶13 0.612=1.5x 34∶12=x ∶45 1112∶45=2536∶x x ∶114=0.7∶12 10∶50=x ∶40 1.3∶x =5.2∶20 x ∶3.6=6∶18 13∶120=16 9 ∶ x 4.60.2=8x 38=x 6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