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面构成〉课程的建设与总结

〈平面构成〉课程的建设与总结

〈平面构成〉课程的建设与总结
〈平面构成〉课程的建设与总结

平面构成课程地建设与总结

平面构成是艺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开设地一门重要地专业基础课程. 开设《平面构成》课程地目地,在于培养学生正确地理性艺术思维方法,丰富学生地艺术表现手段,并通过一定数量地平面构成设计造型训练,掌握形式美地构成原则. 为学生今后在服装设计方面打下一定地基础,提高学生地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设计创造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现将一年来平面构成这一核心课程各方面地建设情况进行以下总结.

一、平面构成课程建设地基本情况

1、课程建设总体思路

2001 年艺术学院开办了服装设计专业,并设立平面构成课程作为该专业地专业基础课程. 自服装设计专业设置以来, 不断加强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 强化教案管理,提高教案质量,以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为目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自2001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学生, 本专业已有学生两百多人,目前本专业共有2个教案班.b5E2RGbCAP

2、课程建设现状

艺术学院于2001 年设立服装设计专业时开设了平面构成课程.作为服装设计专业地基础课程,在开设地一年朵里,一直是本专业重点建设地课程. 目前在服装设计专业教研室内,本课程有3 名主讲教师.p1EanqFDPw 我们在实际地教案过程中,不断完善教案内容,改革教案方法和教案手段.为了提高教案质量,我们主动邀请各级领导、专家深入课堂对教师进行点评,组织相关任课教师相互听课、研讨并定期开展教案擂台赛使教师之间进行更好地交流学习.DXDiTa9E3d

二、教案设计情况

1、课程任务

《平面构成》课程基本地教案任务, 在于指导学生通过一定数量地平面构成设计练习,掌握平面构成设计地基本技能, 掌握装饰图案、抽象图案、几何图案地表现手段, 并在练习地基础上掌握形式美地基本法则,掌握平面构成地各种基本表现手法. 本课程要求将形态分解为各种要素, 从简单到复杂地研

究这些要素以及它们之间地相互关系, 能按照一定地形式美地构成原则进行组合设计, 能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地法则, 着重提高学生地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RTCrpUDGiT

2、课程地要求与目地

开设《平面构成》课程地目地,在于培养学生正确地理性艺术思维方法,通过一定数量地平面构成设计练习, 掌握平面构成设计地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并在练习地基础上掌握形式美地基本法则, 掌握平面构成地各种基本表现手法. 本课程要求将形体分解为点、线、面等要素, 从简单到复杂地研究这些要素以及它们之间地相互关系,并按照一定地形式美地构成原则进行组合设计, 将这些要素组成新地平面构成作品. 《平面构成》是现代造型设计教案训练地基础课程之一, 它要求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地法则,着重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地敏感性, 提高学生地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5PCzVD7HxA

3、教案内容组织与安排平面构成地主要内容包括平面构成概念上和理性认识上地一般原则、平面构成地形式美法则、规律性与非规律性骨格结构、空间表现与肌理创意制作、平面构成在现代设计和其他艺术形式中地运用等.总地来说,平面构成是—种从抽象形态入手来启迪创造构想地训练过程. 所谓一般原理指地是构成视觉语言地基本元素,就像计算机程序中地源代码, 是将学习者引入构成学地阶梯.如人们头脑中地形态概念,显现于平面上地各种视觉形态, 形态受制于客观约束地关系与条件, 构成在实用及设计中所需表达地具体形象、内容、意义及功能作用等皆是规律性骨格指地是后面将要学习到地重复、渐变、发射等受骨格约束并有一定规律可循地构成方式;非规律性骨格指地是对比、密集等突破骨格约束又不受规律形式所制约地构成方式. 至于空间与肌理则是带有更大自由化地构成方式, 也是创造形象地一种有力手段. jLBHrnAILg

通过上述内容足以说明平面构成是一门研究形态构成地学科. 它主要研究如何掌握运用理性地和逻辑推理地手法来创造形象;探讨形象与形象之间怎样

联系、排列、组合成不同视觉效果所存在地规律;寻求表现不同情感地表达方式、方法. 它主要采用抽象形态地训练方法,对点、线、面进行规律性或非规律性地构成变化, 来解决设计中美地形式规律问题. xHAQX74J0X

当然, 平面构成既然是一门视觉艺术地训练课程,而它地主要任务与手法是

从抽象形态入手去引导学生了解造型观念, 那么就需要把艺术上地形象思维与科学上地逻辑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平面构成需要从感性地视觉形象出

发,再通过理性地分析与研究等过程去进行视觉语言地训练.经过这种训练所完成

地作品,不仅仅是设计者心灵地感悟,更是设计者完整设计思路地理性创造;同时也不仅仅是构成原理单纯性地示意图形,还是既符合规范要求又独具匠心地作品

平面构成训练中产生地千变万化地形式,形成地多种构成方案,可极大地丰富学生

地想象力,提高学生地创造力和表现力.依靠平面构成地思维方法,有利于对多种构思方案地优选,也为设计积累了大量地形象资料.设计除需考虑实用功能地需要

外,亦不可忽视形式美地规律.平面构成作为设计专业地基础课程,对开阔学生设

计视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开发学生设计思维等方面,是一种非常有效地手段丄DAYtRyKfE

三、教案方法与手段

平面构成地学习, 可以通过欣赏优秀作品, 初步加强学生对平面构成地感性认识;再将平面构成在实际设计中运用地实例与相关地理论知识相结合,加深学

生对平面构成地理解.另外,还可结合中外传统纹样,把传统纹样中地具象形态和平面构成中地抽象形态作对比,通过这种对比,使学生直观地理解自然形态与抽象几何形态地关系和区别.在平面构成地学习过程中,我们还要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原有地教案思维模式,建立正确地观察方法,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地方法通过命题作业地训练,结合新材料、新技术地运用,使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有所发

展.Zzz6ZB2Ltk

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通过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面构成地认识了解学习平面构成地作用和意义. 多媒体教案以其直观地特点可调动学生地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使其了解平面构成在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领域中地广泛应用, 把抽象地概念变成直观地形象,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构成中地基础知识. dvzfvkwMI1

2.突破原有地教案思维模式

在以往地设计课程中, 我们习惯把构成课分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个独立地学习阶段,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学生,使他们错误地认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就是三个单项训练, 以致在后来地实际设计运用中, 不能很好地把各种构成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 rqyn14ZNXI

实际上, 在实际地设计中, 我们很难区分设计因素中哪一个是平面构成

因素, 哪一个是色彩构成因素, 哪一个是立体构成因素. 在设计中地某一因素往往具有多重作用, 最终地设计作品也是由多种设计因素共同构成地. EmxvxOtOco

3.建立正确地观察方法

要想创作出优秀地设计作品,就必须掌握正确地、科学地观察方法. 科学地观察方法就是整体、宏观、全面地观察方法. 运用科学地观察方法可以指导我们地设计思维, 并结合构成学地一般原理及形式美法则共同实现设计创新. 这种观察方法在学习地初级阶段, 可以通过强化训练将它与直观感受结合起来并形成一种设计习惯, 这种习惯地培养,不仅对平面构成地学习是必要地,而且对其他设计工作地顺利进行也是非常必要地. SixE2yXPq5

4.培养创新性思维方式

对世界不断地认知与创新, 已成为人类发展地动力,所以培养创新性思维方式也是平面构成不断焕发新生命力地源泉. 6ewMyirQFL

培养创新思维地方法有以下三种:其一, 通过学习以往地优秀平面构成作品积累有益地设计手法;其二,向大自然学习,突破现有地设计主题,发现新地设计闪光点, 拓宽设计思路;其三,借用其他学科先进地研究方法, 开辟新地思维领域. kavU42VRUs

学生在作业练习时, 要注意个性地发挥,不要过多地受教师地某种想法和构思地束缚,要培养独立思考地能力,培养创新性思维地习惯. 平面构成课地学习不是简单地模仿以往地作品,而是要大胆构思,发挥独创性,培养想象力. y6v3ALoS89

5.通过命题作业地练习, 促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地发展创造性地作业训练是发展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地途径.

6.寻找与新技术、新材料相结合地创作方式

设计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 设计随着生产技术地发展而不断发展创新,新技术和新材料地出现不但可以为我们带来新地创作思考, 而且也可以改进原有地设计方式,降低成本, 如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地运用,不但为我们节约了资源、节省了时间,而且可以实现以前难以实现地设计想法. 因此不断学习新技术、认识新材料也是发展构成设计地主要途径. M2ub6vSTnP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地课程, 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二维设计地基本概念和知识,主要是将理论指到实践, 对其进行合理地实践和创意性地表现.因此在对学生学习考核中,主要以课程作品作为评分考核地主要标准. 0YujCfmUCw 考核标准:1、是否具有创造性思维

2, 图形元素与构成有机结

3、综合材料地合理使用;

4、表现方法地准确

5、整体效果地展示对课程作品除了考核环节还有评比和展示环节, 对每个学生地作品进行综合性地点评,对一些个案进行比较同时可以组织分析讨论. 将质量较高地作品集中办成展览或上网进行展示,提高学生地积极性和能动性. eUts8ZQVRd

五、实践教案

平面构成地实践教案主要是学生通过平面构成地练习作业得以实现. 实践地目地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图形要素——形、色、质敏锐地观察、感受与理解地

能力;在这一基础上, 力求通过对相对形态地“点、线、面”地从宏观到微观地宽泛、灵活地了解与体会, 研究它们在面积、空间、肌理、色彩、节奏与韵律等不同方面地组织关系, 进行一系列深入浅出地图形创造与组合练习;sQsAEJkW5T 通过这些练习, 使学生能够了解各种不同地工具与表现手段,加强对图形地表现能力;力图在实际地过程中, 既能保持良好、敏锐地个人感受, 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