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单元第6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

第四单元第6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

第四单元第6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
第四单元第6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

第四单元第6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

年级:四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

授课教师单位及姓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林蕊馨指导教师单位及姓名: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刘东旭

一、教学背景简述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大小比较、小数的初步认识及本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后续学习中,学生还要学习分数大小比较,不管是整数、分数、小数大小比较,其实不同数域大小比较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都是计数单位以及计数单位个数的比较。整数大小比较方法的经验是学生学习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基础,但是学生在初次学习小数大小比较时也容易受到整数大小比较方法的干扰,错误的认为小数位数多,这个数就大。因此,教学中帮助学生明确小数大小比较方法和整数不同,位数多的小数不一定大,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而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即数的大小比较的核心本质,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基于这样的思考,本课教学中创设游戏活动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在冲突中使学生感受到小数大小比较与整数大小比较的不同,那么小数大小比较方法是什么呢?自然引发学生投入到探究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之中,在学生总结出方法后,聚焦数的大小比较的核心本质,沟通小数大小比较与整数大小比较方法之间的联系。

二、学习目标

1.学习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将小数大小比较方法与整数大小比较方法沟通联系,理解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道理。

2.经历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能够比较多个小数的大小,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1.出示游戏情境: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林老师带来两组卡片,每张卡片的后面都藏着一个不是“0”的数字,如果这两组卡片分别代表两个整数,不看卡片上的数字,你能猜出哪个整数大吗?

预设:下面的整数大,下面的整数是一个三位数,上面的整数是一个两位数,三位数比两位数大。

结:整数大小比较,首先要看位数的多少,位数多的数,最高位的计数单位就大,因此位数多的数就大。

2.在每组第一张卡片的后面都加上一个小数点,将这两个数变为小数,同学们,现在你还能猜出哪个数大吗?

【设计意图】创设游戏活动,复习整数大小比较方法的同时,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引出新知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

1.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大小比较方法。

(1)翻开卡片出示两个小数:6.9和6.32,这两个小数到底谁大呢?自己尝试比较这两个小数的大小。

A.借助实际数量比较

B.借助数位顺序表比较。

(2)这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可是6.32的小数部分有两位数,6.9的小数部分只有一位数,为什么6.9大呢?

预设:通过这两个小数的最高位已经能够比较出这两个小数的大小了,那么后面不管有多少位数,都不会改变这两个小数的大小关系。因此,小数大小比较不能通过位数的多少进行比较。

(3)自主探究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大小比较方法。

学习单:

说一说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大小比较方法。如果需要,可以举一些例子帮助自己思考,比如:

0.82()0.73 15.32()15.36 21.579()21.572

(4)汇报交流,总结方法。

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在比较大小时,从小数部分的十分位比起,十分位上

的数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十分位相同,就看百分位,百分位上数大的这个小数就大。百分位相同,就看千分位,千分位上数大的这个小数就大。以此类推。

【设计意图】借助数位顺序表理解小数大小比较与位数没有关系的道理,通过自主探究总结归纳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整数部分不相同的小数大小比较

(1)自主探究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大小比较方法。

学习单:

A.先写出几组整数部分不相同的小数,比较每组小数的大小。

B.说一说你是怎么比较的,尝试总结比较方法。

(2)汇报交流。

预设:

A.借助实际数量说明整数部分不相同的小数,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

B.借助数位顺序表说明整数部分不相同的小数,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

3.总结小数大小比较方法。

小数大小比较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整数部分不相同的小数,整数部分不同,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另一种情况是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整数部分相同,从小数部分的十分位比起,十分位上的数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十分位相同,就看百分位,百分位上数大的这个小数就大。百分位相同,就看千分位,以此类推。

4.沟通联系,聚焦本质

(1)小数大小比较包括整数部分不相同和整数部分相同两种情况,这两种情况在比较方法上其实是一样的,都是从最高位开始,比较计数单位和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整数部分不同的小数,按照整数大小比较方法,如果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计数单位就大,因此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开始,比较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说明整数部分的计数单位以及计数单位的个数都相同,就从小数部分的最高位开始,比较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

(2)小数大小比较和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吗?

小数大小比较虽然不能像整数那样根据位数的多少来判断数的大小,但是他与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其实是一样的,都是从最高位开始,比较计数单位以及相

同计数单位的个数。

【设计意图】借助学习单自主探究小数大小比较方法,通过分类归纳总结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沟通联系,理解小数大小比较方法与整数大小比较方法知识本质的一致性,发展归纳总结、抽象概括能力。

(三)练习巩固

1.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

0.46()0.672 23.548()8.54

3.67()0.265 10.784()10.79

2.四个同学测量体重,小兰重36.3千克,小亮重40.5千克,小平重35.7千克,小刚重40.15千克,你能将这四个同学的体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吗?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小数大小比较方法,通过解决多个小数大小比较的实际问题,学习多个小数大小比较方法,学会有序思考。

(四)总结整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设计意图】归纳梳理本节课知识。

(五)课后作业:42页:练习十7、8题

流程图: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下册第六单元第4课时let's talkB教案

Unit Six Shopping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19个单词。 2.学会句子Can I help you?并能在语境中运用。 3.学会购物时英语的说法。 课时安排四个课时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3个单词。 2.能够学会句子Can I help you?并根据所学单词进行回答。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四单元Part BLet's talk部分。想要学习高效,目标必不可少。首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显示)。 有信心完成学习目标的同学请举手,(好,请放下)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本节课我们将进行四场比赛,先看第一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单词 师: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1,出示PPT。(注意读书姿势,坐姿端正)

自学指导 要求: 教师范读单词后,自由朗读2分钟,比谁能正确读准单词。 师:第一次教师范读。 生:学生认真听,默读。 师:第二次教师范读。 生:学生认真听,小声读。 师:第三次教师范读。 生:学生认真听,朗读。 师:有信心读下来的请举手。 生:举手,回答。 师:好,我们请小老师领读。 生:领读 生:跟读 2分钟后比谁能最准确流利读出句子。 师:时间到,停,分组抽测 生:小组抽查 优秀小组已加分,接下来进行第二次比赛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翻译单词意思师: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出示PPT 自学指导

要求: 默看第61页,结合单词表,2分钟后比谁能正确翻译单词意思。 师:开始。 生:(翻译单词) 师:好,时间到。现在开始检测。 课件出示单词PPT 师:指生回答。 生:回答。 师:翻译的很好。 刚才同学们翻译的都很不错,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三场比赛。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比谁能正确翻译课文句子 师:请大家看自学指导,出示PPT。 要求: 结合所学单词,标出课文汉意,谁能正确的翻译句子并朗读。(4分钟) 师:开始 生:(翻译句子) 师:好,时间到。指生回答。 生:回答。 师:回答的很棒,出示答案PPT

2020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时找因数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

练 课课 单元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 时找因数 第4课 一、填一填。 1、一个数因数的个位数是(),其中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是()。 2、8=()×()=()×() 8的所有因数是() 24=()×()=()×()=()×()=()×()24的所有因数是() 即是8的因数又是24的因数是()3、说一说下面的数各有几个因数。 4:()个16:()个2:()个 9:()个21:()个17:()个 4、写出下面各数的所有的因数。 4:() 25:() 15:() 二、判断。 1、34的因数有无数个。() 2、1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 3、一个数有因数2和3,这个数一定有因数6。() 4、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大的倍数是它本身。()

5、12 的所有因数是1、2、3、4、 6、12. () ) 三、连一连。(把色数字的因数连起来 3 11 5 2 9 4 11 25 8 6 24 9 四、选择。 1、19 的因数有()个。 A、1 B、2 C、19 2、8 的因数是()。 A、24 B、16 C、4 3、25 最大的因数是() A、5 B、25 C、没有 是16 厘米。 积都 四、在方格纸上画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使它们的面 (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 1 厘米)

参考答案 一、填一填。 1、无限的、1、本身 2、1、8、2、4 ,1、8、2、4; 1、24、 2、12、 3、8、 4、6 ,1、24、2、12、3、8、4、6 ;1、2、4、8 3、说一说下面的数各有几个因数。 4:( 3 )个16:( 5 )个2:( 2 )个 9:( 3 )个21:( 4 )个17:( 2 )个 4、写出下面各数的所有的因数。 4:(1、2、4 ) 25:(1、5、25 ) 15:(1、3、5、15 ) 二、判断。 1、× 2、√ 3、√ 4、× 5、√ ) 三、连一连。(把色数字的因数连起来 3 11 5 2 9 4 11 25 8 6 24 9 四、选择。 1、B

五年级unit4第二课时教案

Unit 4 What Are You Doing?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let’s talk let’s try (A)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能听、说、读、写句型:It’s Chenjie. What are you doing?I’m….能听、说、读、背let’s talk中的对话,帮助学生理解句子It’s Chenjie. 2.、能力目标:能够流利的读出所学对话并进行口语交际。 3、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学习、参与、合作、竞争的乐趣。 学习重点: 1、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 I am ….”,并能在情景中运用。 2、动词及动词短语的现在进行时的表达,即ing形式。 学习难点: Mastering the sentences: It’s chenjie . What are you doing? 及实际情景中语言运用的能力。 教具: 1、 Cards of the phrases 2、tape 教法及和学法:引导法,讲解法,操练法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1: Warm-up 1、自编let’s chant . (设计意图:通过英语chant的形式热身,

有效的营造了英语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复习这部分的现在分词短语,以旧引新,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What are you doing ? I am drawing pictures, drawing pictures…. 2、Guessing game.(通过猜单词游戏练习上节所学单词。) 学生练习后进行点拨:What are you doing ?答语:I am或 I’m …动词原形+ing 表示正在干什么。) Step2: Presentation of let’s talk . 1、The phone is ringing.(点击课件,电话铃声响起) T: Oh, I’m sorry. Please wait a minute. Let me answer the phone: Hello. It’s xxx. I’m having English class. I’m busy now. See you later. (点拨一下电话中如何介绍自己,突破难点) T: Next, practise in pairs, like this: A: Hello! B: Hi! It’s xxx . What are you doing? A: I’m _____ (doing the dishes/playing football…)What are you doing? B: I’m _____ (drawing pictures/reading a book…) (师先做示范,练习后,找几组展示) 2、教师出示问题,让学生带问题听对话。(要求学生合上课本去听 对话。) Q1: What is Chen Jie doing? (She is drawing pictures.) Q2: What is Amy doing? (She is reading a book.) 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并及时给予反馈。 2、让学生再次听短文并根据录音把对话补充完整。

(找因数)公开课教案

小学部公开课教案

2、思考:请同学们在合作交流中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 (或者用乘法思路想:哪两个数相乘得12?然后一对一 对找出来。) 全班交流师:我发现同学们真的很聪明,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思考的过程,再次体会“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同学们用12 个小正方形摆出了各种各样的长方形,你能用算式表示出你一共摆了多少个吗? 学生回答,及时板书:1×12=12 2 ×6=12 3 ×4=12 师:由黑板上整理出的算式可见,12 的因数有哪些呢?(1、 12 、2、6、3、4) 引导思考: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即不重复又不遗漏呢?(1、2、3、4、6、12)3、引导学生用除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除了用乘法算式找12 的因数,我们能不能用除法算式找出12的全部因数呢?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12÷1=12 12 ÷2=6 12 ÷3=4 4、小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的找。这样有顺序的给一个倍数找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不漏找。5、(板书:有序) 6、小练笔: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找18 的因数 7、指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8、观察12和18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12 和18 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们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四、巩固练习1、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现在看看谁找得快,请同学们做课本第38页的练一练的第2 题。 2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拼长方形找因数,现在能不能在小方格中画出长方形找因数呢?请做第38 页的第1题。(1×16=16 2 ×8=16 4 ×4=16) (16 的因数:1、2、4、8、16) 五、总结与评价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用学到的方法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 (拼图形的方法找因数;用找因数的方法设计图形;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得出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设计有层次的练习,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而且还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一部分 专题六 第1课时

第1课时电磁感应 高考命题点命题轨迹情境图 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20151卷19,2卷15 15(1)19题15(2)15题16(2)20题 16(3)21题17(1)18题 17(2)20题 17(3)15题18(1)17题 18(1)19题 20162卷20,3卷21 2017 1卷18, 2卷20, 3卷15 2018 1卷17、19, 2卷18, 3卷20 20191卷20,3卷14

18(2)18题 18(3)20题 19(1)20题电磁感应中 动力学问题 分析 20161卷24,2卷24 16(1)24题16(2)24题 电磁感应中 的动力学和 能量问题 20163卷25 16(3)25题 1.楞次定律中“阻碍”的表现 (1)阻碍磁通量的变化(增反减同). (2)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来拒去留). (3)使线圈面积有扩大或缩小的趋势(增缩减扩). (4)阻碍原电流的变化(自感现象). 2.感应电动势的计算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 ΔΦ Δt,常用于计算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 ①若B变,而S不变,则E=n ΔB Δt S;

②若S 变,而B 不变,则E =nB ΔS Δt . (2)导体棒垂直切割磁感线:E =Bl v ,主要用于求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 (3)如图1所示,导体棒Oa 围绕棒的一端O 在垂直匀强磁场的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而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 =1 2 Bl 2ω. 图1 3.感应电荷量的计算 回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在Δt 时间内迁移的电荷量(感应电荷量)为q =I ·Δt =E R ·Δt =n ΔΦ R Δt ·Δt =n ΔΦ R .可见,q 仅由回路电阻R 和磁通量的变化量ΔΦ决定,与发生磁通量变化的时间Δt 无关. 4.电磁感应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 当电路中电流恒定时,可用焦耳定律计算;当电路中电流变化时,则用功能关系或能量守恒定律计算. 解决感应电路综合问题的一般思路是“先电后力”,即: 1.“源”的分析——分析电路中由电磁感应所产生的“电源”,求出电源参数E 和r ; 2.“路”的分析——分析电路结构,弄清串、并联关系,求出相关部分的电流大小,以便求解安培力; 3.“力”的分析——分析研究对象(通常是金属棒、导体、线圈等)的受力情况,尤其注意其所受的安培力; 接着进行“运动状态”的分析——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建立正确的运动模型; 4.“动量”和“能量”的分析——寻找电磁感应过程和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中,其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关系,并判断系统动量是否守恒. 1.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两种方法 (1)利用右手定则,即根据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情况进行判断. (2)利用楞次定律,即根据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判断. 2.求感应电动势的两种方法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unit4第二课时

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 The 2nd period (Section A 1a—3c) 2012年11月2 日 The 1st period (Section A 1a—3c) Learning Goals 1.Learn to ask and answer questions about where things are. 2.Learn the names of some furniture and some personal things of students. 3. Grasp the prepositions: on, under, in. 4. Learn to write a note of taking or bringing things. 5. the prepositions: on, in, under --- where’s the bag? --- I don’t know. Is it on the desk? ---Please take these things to your sister. --- Can you bring some things to school? 设计说明;学生能就物品的位置用引导的特殊疑问句Where进行提问,知道方位词in、on、under的运用。 Preview 一、Talk about where things are Where is \ are …..? It’s \They’re on\ in \under \...... 二、Look at p19--21, Look at the picture put the following into English orally, then write them down without looking at the text.

译林版三年级英语下册第六单元第4课时教案

英语(三年级下册) Unit 6 What time is it? Sound time & Rhyme time & Checkout time Teaching contents 教学内容 Sound time & Rhyme time & Checkout time Teaching aims and learning objectives 教学目标 1. 了解字母t在单词中发[t]的音,熟读小诗,体验韵律感,并能举一反三找出更多含有字母t且发[t]的单词。 2. 学生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阅读chant。 3. 学生能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交流。 Focus of the lesson and predicted area of difficulty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生能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交流。 Teaching procedures 教学过程 Step 1 Game time Listen and guess: What’s the time for? 播放打铃、吃饭、打呼的声音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有利于唤起学生旧知。播放闹钟的声音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知。】 Step 2 Sound time & Rhyme time & Checkout time T: Mr T has a big castle, do you want to have a look? But before you get to the castle,

you should finish three tasks. Sound school (1) Can you find the friends for Mr T? (2) Can you find more friends for Mr T? (3) Mr T is so happy, and here is a chant about him. Can you find the words that contain the letter “t” and pronounce [t]. (4) Work in pairs: Say the chant. Eddie’s home (1)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picture? (2) What time is it? Where is Eddie? If you were mum, what will you say? (3) Be mum and wake up Eddie. Time Town (1) Listen and draw. (2)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Mr T’s castle (1) Checkout time. (2) Work in pairs. It’s time for fun! (1) Enjoy a song. (2) Make your own songs. (3) Proverb: Time is money. 【设计意图:将综合板块像故事一样的串在一起更显趣味性,每个板块既有说的环节,又有唱的环节,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学生能在做中学。】 Homework 家庭作业 1. Find more words that contain the letter “t” and pronounces [t]. 2. Use the sentence pattern “It’s … o’clock. It’s time for …” to introduce your day. Teaching aids 教学准备

第六单元第二课时

九年级英语学科导学案 课题Unit6 When was it invented? 课型Reading 主备人Xu lihu 备课组长教研组长 授课人授课时间第周第导学案 教师寄语You’ll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学习目标1)Master the key words: nearly, ruler, boil, remain, smell, national, doubt 2)Master the important phrases; by accident, take place, without doubt 3)Talk about tea, who invented it, and when it was invented 教学重点Talk about passive voice and the invention of the tea 教学难点Passive voice 教学方法Cooperation and discussion 一、自主预习 1) Do you drink tea everyday? 2)Who invented tea in history? 3)Do people in other countries drink tea in their daily life? 4)The tiger is looked as the _r_______ of this forest. 5)Alice is without _d______ the best student in our class. 6)The dragon is treat as a _n________ symbol of the Chinese. 7)Mother is _b_____ the milk for baby. 二、展示交流 1) Important sentences: A: Many people believe that tea was first drunk nearly 5000years ago. B: It is said that a Chinese ruler called Sheng Nong first discovered tea as a drink. C: It is believed that tea was brought to Korea and Japan during the 6th and 7th centuries. D: The tea trade from china to western countries took place in the 19th century. 2) when was tea first drunk? Tea was first drunk nearly 5000 years ago. 3) When was tea brought to other countries? Tea was brought to other countries during the 6th and 7th centuries. 3)Make conversations T: Could you tell me where tea is grown? S: Tea plants are grown on the sides of mountain… T: Where is tea produced in china? S: In many different areas. For example, Anxi and Hangzhou are widely known for their tea.

Unit4第二课时

Unit 4 Period Two 学习目标: 1.学习并掌握Unit4新单词,从“ever”到“be supposed to do”。 2.继续练习与巩固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3.预习P25-P27 学习重难点:准确运用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 学习过程: 一. 读单词,从“ever”到“be supposed to do”,不会读的单词用红笔划出来, 课后请教同学。(2分钟)背这些单词。(一边写一边背)(2分钟) 二、合上课本,做以下词汇题。(3分钟) 1. Lana says she likes eating s______ . 2. Please pass on the m_________ to Li Lei. 3. As a student, you are s____________ to study hard. 4. He is not _______(疯狂,着迷) on football ________.(不再) 5._________ (one) of all,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find out the reason. 三. 完成词组。(8分钟) 学法指导:1> 读课本P25---P27,在课本上划出下列短语。2>背诵以下短语。3>默写。 1.在肥皂剧上__________________ 2.在周五晚上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举办一个惊喜晚会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某人的气__________________ 5.不再___________ 6. 带一些饮料和小吃到Marcia 的家_______________ 7.讲三种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 9给某人传口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传递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 11. 从事;进行_________________ 12. 应该做某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知识点导学(8分钟) 自学指导:(1)理解并记忆下列知识点及用法(2)准确完成各知识点后的针对练习(3)背诵知识点1. ever “曾经,从来”,常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中。 never 是ever 的反义词,意为“未曾;从不”。 1)你曾经看过肥皂剧吗?Do you _______ watch __________ ________? 2)我从未帮助我父母做家务。I _______ help my parents with the housework. 2. not……anymore = no more “不再”anymore 只能放于句末 no more 既可放在句中(系动词、情态动词或助动词之后,实义动词之前), 也可放于句末。 1) 我不再生他的气了。I’m not mad at him _______________. = I’m mad at him ________ __________. 2)他不在班级大声说话了。He __________ talk loudly in classroom___________. = He ______ _______ talks loudly in class. 3)我将不再和我最好的朋友吵架了。I ________ argue with my best friend ____________. = I _______ _____ ________argue with my best friend. 3. message可数名词,“消息,信息”表示别人(尤其在接电话时)愿意传话 news 不可数名词“新闻,消息”information不可数名词“信息”1)Can I take a ____________ for you? 我能为你捎个口信吗? 2)Is there any important _______________ on today’s newspaper? 3) You can get more __________________ on the Internet. 4. suppose“假定,认为” be supposed to do sth. = should do“被期望或被要求;认为应该” 1) I _________ we’ll beat them in the next game. 我认为我们在下次比赛中将打败他们。 2)You’re not supposed ____________ (play) football on Sundays. 你们不许在周日踢足球。 3) 他们应该在一小时以前到达这里。 They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get here an hour ago. = They ___________ __________ here an hour ago. 五. 完成句子(8分钟) 学法指导:(1)读课本P25--27 找出下列句子(2)背诵,并完成句子默写 1. 她说她将在周五晚上为Lana 举办一个令人惊喜的聚会。 She said she _____ _______ a ________ party _____Lana ________ _______ night. 2. Lana 认为Tom 将会来我家学习。 Lana thinks Tom ______ ________ to my house ________ __________. 3. Lana说她不再生Marcia的气了。 Lana said she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Marcia _________. 4. Marcia打电话告诉每个人她将不会去参加聚会。 Marcia ________ everyone and told them she _______ _________ to have the party. 5. Lana 说她将带一些饮料和小吃到你家里。 Lana said she _______ _______ some _________ and ________ ________ your house. 6. 她说她可以讲三种语言。She said she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 7. 对于肥皂剧“年轻岁月”里的人来说,这是个激动人心的一周。 It was _____ ________ week for the people on the _______ _______“Young Lives”. 8.今天早晨你应该在车站见到Amy 并把它还给Amy,但是Amy 没有到车站来。 You 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 meet at the bus stop this morning to _______ it, but Amy didn’t come to the stop. 六. 预习自我检测(10分钟) ()1.I wasn’t mad _____ my brother _______. A. in; no more B. at; no more C. in; any more D. at; any more ( )2.---You borrowed my jacket last week, and why didn’t you return it to me? ---I was ______ to meet you at the school gate yesterday, but you didn’t come. A. plan B. supposed C. asking D. shouldn’t 3. Could you please _________ the salt __________ me. (传递) 4. Mr.Smith正着手写新小说。Mr.Smith is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a new novel. 5. Dick said he ________(report) some important things to us the day after tomorrow. 6. My best friend tells me he _____________ (send ) gifts to me for my birthday. 7. He said he _____________(clean) his bedroom at this time yesterday. 8. Lucy would bring some ______(drink) and ______( snack) to the party. 9. He told us he ________ (will) write to me if he got there. 10. My father is angry with me. (改为同义句)My father is ______ _______ me. 11. “ I am having a party for Lana”. He said. (合并为一句) He said _______ ______ ______ a party for Lana. 12. John said, “ I will call you tomorrow. ”(改为间接引语) John said ______ 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tomorrow. 13. “ What is her name?” the lady asked. (改为间接引语) The lady asked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3.4找因数》精品教案

第4课时找因数 【教学内容】 找因数(教材第37~38页)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培养有条理思考问题的习惯。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教学重点】 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到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教学难点】 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有哪些同学玩过拼图的游戏?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玩玩拼图游戏,通过拼图来学习新知识。 二、探究新知 1.拼一拼。 (1)动手拼长方形。 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几种拼法?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着拼一拼,再交流不同的拼法。 (学生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2)把这些摆法用算式写出来。 1×12=12 2×6=12 12×1=12 6×2=12 3×4=12 4×3=12 师:这6个算式中可用哪几个算式简便表示? 1×12=12 2×6=12 3×4=12

2.探究12的因数。 (1)师:现在你能找出12的全部的因数吗? 学生一般会用乘法思路思考:哪两个数相乘等于12? 1×12,2×6,3×4。这种思路就是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要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并体会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 (2)请同学们观察一下,12的因数有哪些呢?请学生按顺序说出来:1,2,3,4,6,12 (3)思考问题: ①怎样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②有什么方法可以将全部因数找齐,一个都不漏? 同桌交流,全班交流。(从小到大找;一对一对地找) 3.找出9的全部因数。 (1)试一试,看谁能挑战成功。 学生独立找9的因数。 (2)交流找的方法。 板书:9的因数有:1,3,9 观察9的全部因数,你有什么发现吗?(9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是9,……) 4.试一试:你能找出15的全部因数吗?找完后交流,说一说15最大的因数是多少,最小的呢?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找因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考”的方法,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5.小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地找。这样有顺序地给一个倍数找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不遗漏。 6.找一找,你能用刚才总结的方法找出18的全部因数吗? 同伴之间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找的18的因数,找完后交流一下,说说你找的18的因数与其他同学找的一样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8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再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不同的画法,并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该学生画法是否正确。 2.完成教材第38页“练一练”第2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6课时 解决问题(2)教案(精选).doc

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第6课时解决问题(2)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页例6,以及练习十五第4、5题。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2.结合问题情况较多地分析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找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校买回50个篮球,平均分给9个班级,每个班级分得几个,还剩几个?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6,找规律引导学生观察。 (1)请同学们解决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求26里有几个3 用除法计算。 (2)小组内解决:列式计算 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试商的?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好方法。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知道,这组小旗的排列规律是:3面小旗一个循环周期,分别按照:黄、红、红的顺序排列,你能计算出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吗?

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计算出第16面小旗经历了几个周期可以用除法计算。 学生列式或用竖式计算:16÷3=5(组)……1(面) 师:余下的这1面,其实就是第16面。说明第16面小旗就是某一组里面的第1面,应该是黄色。 你能检查解答是否正确吗? (1)让学生用一个一个的数的方法来进行检验。 (2)按照刚才例6的旗子的排列接着往下摆,你知道第27面小旗是什么颜色吗? (3)学生讨论说说怎样计算。计算后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3面一组地分,仔细观察,每一组的最后一面是什么颜色?(红色) 第27面的也是某一组的最后一面,说明是什么颜色的?(红) 三、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练习十五第4题。 让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每几个一组圈一圈,根据图意,你能求出来吗?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列式解答。) 师指名列式。 2.完成练习十五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再集体交流,说说计算方法。 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评讲。 3.提高题:你能写出哪些不同的算式?有次序的写几道算式。 18÷□=□……□ 18÷□=□……□ 18÷□=□……□ 18÷□=□……□ 四、课堂小结 师:说说今天学到了什么?认为自己学得怎样?

高二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一课学案

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必修三学案编号:08—17 使用时间:2012年10月23日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 编写:张娜审核人:审批人: 【温馨提示】 1、请用20分钟左右完成,深入思考,规范书写。 2、分层完成,A层全部完成并梳理知识结构,B层全部完成,标★题目要求为C层选做。 3、首先依据自学引导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梳理基础知识,然后完成探究题目,最后记忆 重点基础知识。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用红笔标记出来,以备课上小组探究、突破。 4、小组长职责:指导引领小组各层成员按时完成任务,人人达标。 (附)必须记住的概念:人文精神、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 【课程标准】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学习目标】 1、能记住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提高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读材料、合作探究人文精神的内涵,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3、激情投入、与学生一起感受西方古典时期伟大哲人的丰富思想,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预习案——自学引导】 知识导学(基础知识梳理)问题引导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智者的启蒙——智者运动 (1)时间地点: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 (2)智者含义:最初用来表示在一切知识和能力方面都很杰出的人,本课 的智者指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授。 (3)出现原因(背景)(1)根本原因:希腊工商业发展。(2)政治上:雅 典 民主政治的高峰期。(3)思想上:个人主义的成长。(4)直 接原因: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4)性质:一场反对旧思想方法和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5)代表人物及思想:★★ 智者学派——普罗塔戈拉 思想主张:①研究主题开始从自然界转向人类社会,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的兴废都要 以人为尺度。③特别强调人的价值。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 的尺度”。(理解:人是衡量万物的标准;意义:把人置于世界和 社会的中心。人自我意识第一次觉醒。)④西方解放运动的先驱。(6)影响 积极影响:①敢于挑战传统思想,体现人自我意识的觉醒②西方人文精神的 最初体现③促进民众思想的启蒙和解放。 消极影响①对人的认识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一、如何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

Unit4Atthefarm第二课时教案

新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At the farm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单词:potato ,tomato, onion, cucumber, carrot。 2.能简单描述所学蔬菜的颜色和特点等,如:Look at …. The potatoes are big. 【教学重点】 1.词汇:potato ,tomato, green beans, carrot。 2.句型:Look at …. The potatoes are big. 【教学难点】 1.单词potato ,tomato的复数形式。 2.能在实际语境中灵活运用句型Look at …. The potatoes are big. 【教学准备】 1.与本课时相关的教学课件和配套录音。 2.教师准备蔬菜图卡,句型卡。 3.调查问卷表 【教学过程】 Step 1:Warm-up 1.Free talk: How are you? I’m Miss Xiong. Nice to meet you. Look outside,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t’s a nice day.The children are happy. Let’s go and have a look, what are they doing? 2.Let’s do: {播放第二册Unit 3 Part A Let’s do}。Now, can you do with them? ---Yes. OK. Now stand up and let’s do together. 3.Let’s play: Please look at me. I have a pencil-box. What color is it? ---It’s green. Can you guess, what’s in it?---Pencil. Yes, one pencil, two pencils. It’s long. It’s short. Are they pencils? ---No, they aren’t. They are erasers. A big eraser, a small earser. 4.Review tomato: Look at the screen. What’s this?---It’s a tomato. Is it big?---Yes, it is. It’s very big.{带读,板书} What are those?---They’re tomatoes.{板书es,强调复数} Are they big?---No, they aren’t. They are small. Small tomatoes. I like tomatoes. What about you. Do you like tomatoes? 5.Review carrot: Do you know, What does the rabbit like?---carrot.{读,板书}one carrot. Two carrots. Three carrots. {板书s} The rabbit says, I like carrots. How about you? Do you like carrots---Yes, I do. {教句子}。But the little pig says “Carrots I will try.” Step 2: Presentation 1.potato: Look at the picture. It’s so big. French fries is made of it. It’s a potato. {带读。小 组读。} It’s a potato. They are potatoes. {带读potatoes}. The potatoes are big. {带读句子。贴} 2. green beans: Look at these beans. They are so long. What color are they?---They are green. Yes, They are green beans.{带读单词,开火车读。读句子}。I love to eat green beans. What about you? {读句子} 3.Let’s learn: Look, Mike and Sarah are at the farm. This is the garden.{贴篱笆}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Look at the screen, and listen carefully. {齐读}. Step 3: Practice 1.Missing game: So many vegetables. What’s missing? Please look carefully and say quickly. 2.Let’s chant: I am a little tired. Let’s have a rest. Listen to a chant. OK? Step4: Consolidation: 1.Let’s survey: In the garden. There are many vegetables. They are yum.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vegetables does Miss Xiong like? Ask me as: Miss Xiong, Miss Xiong, what do you like? Now, take out your survey table. Please work with your partner. Use: What do you like? I like… 2. Homework: (1)Copy the new words of “Let’s learn”. (2)Read the text to your parent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