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代测序技术在NSCLC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要点

《二代测序技术在NSCLC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要点

《二代测序技术在NSCLC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要点
《二代测序技术在NSCLC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要点

《二代测序技术在NSCLC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2020版)》要点

1 引言

肺癌是目前全球最常见、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018年全球肺癌新发病例近209.4万例,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1.6%,死亡病例176.1万例,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8.4%。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新发肺癌患者数为78.1万,死亡数达到62.6万,居所有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人数首位。

随着对疾病认识的不断加深,肿瘤的治疗模式也在发生变革,个体化精准治疗模式逐渐成为主流。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领域,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和一系列新药临床研究的突破,近10年间新发现的肿瘤驱动基因不断增多,推动了NSCLC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近年来兴起的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领域的革命性突破。NSCLC的免疫治疗研发和应用速度进步显著,目前已有多个针对NSCLC患者的免疫治疗方案获批。但如何筛选出可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人群,仍是该疗法在临床应用中的一大挑战。研究表明,全面的分子生物学检测信息可为肺癌患者免疫治疗的方案选择、预后判断,以及为临床试验入组提供依据。

二代基因测序(NGS)又称为高通量测序,该技术能够同时对上百万

甚至数十亿

个DNA进行分析,实现了高通量测序的目标。

2 NGS检测的适用人群

2.1 常规推荐进行NGS检测的NSCLC患者

【共识1】:推荐所有病理诊断为肺腺癌、含有腺癌成分的肺癌以及不能分型的晚期新发或术后复发的NSCLC患者常规进行基因检测。[级推荐]

对经小标本活检诊断为含有腺癌成分或具有腺癌分化的混合型鳞癌,以及年轻或不吸烟/少吸烟肺鳞癌患者,也推荐进行基因检测。[级推荐]

2.2 NGS和传统检测方法的比较

【共识2】:针对敏感型突变发生率高的NSCLC患者(见“共识1”),常规基因检测结果为阴性时,建议使用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或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NGS产品进行复检。[级推荐]

3 晚期新发或术后复发NSCLC患者首次进行基因检测的

共识意见

3.1 晚期新发或术后复发NSCLC患者首次进行基因检测的目标范围推荐

3.2 NSCLC常见驱动基因

【共识3】:针对晚期新发或术后复发的NSCLC患者,首次检测建议采用NMPA批准的检测产品,检测至少包括NSCLC常见驱动基因:EGFR 突变(应涵盖18号、19号、20号、21号外显子),以及ALK融合、ROS1融合。[级推荐]

3.3 NSCLC少见驱动基因

【共识4】:针对晚期新发或术后复发的NSCLC患者,结合患者实际临床情况,如需获得更多的潜在靶点信息,首次检测建议采用NMPA或FDA批准的检测产品,检测包括BRAF V600E、KRAS(如G12C等)、NTRK1/2/3融合、MET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和MET扩增、ERBB 2 20号外显子插入、RET融合等少见驱动基因变异。[级推荐]

3.4 NSCLC常见/少见驱动基因的罕见变异形式

【共识5】:共识3和共识4中基因检测均为阴性的NSCLC患者再次

检测时,建议采用NMPA或FDA批准的NGS产品,检测包含EGFR罕见变异形式(包括激酶区重复和融合)、BRAF罕见变异形式(包括激酶区重复和融合)、MET罕见变异形式(包括激酶区重复和融合)、ERBB2融合等罕见变异形式。[级推荐]

3.5 免疫治疗疗效及预后生物标志物

【共识6】:结合患者实际临床情况,如需获取免疫治疗相关的分子标志物信息,晚期新发或术后复发的NSCLC患者,建议采用NMPA或FDA 批准的NGS产品进行检测,检测包含MSI、tTMB、免疫治疗正负向相关基因和免疫治疗超进展相关基因在内的免疫治疗相关分子标志物。[级推荐]

3.6 NGS检测平台的选择

【共识7】: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患者有意愿获取最为全面的基因变异信息,晚期新发或术后复发的NSCLC患者,首次基因检测可以自行选择NMPA或FDA批准的CGP NGS检测产品,在全面了解肿瘤基因组信息的基础上制订一线治疗方案。[级推荐]

3.7 NGS液体活检可以作为组织检测的重要补充

【共识8】:晚期新发或术后复发的NSCLC患者,首次基因检测组织样本不足或组织检测失败时,经NMPA或FDA批准的液体活检检测产品可作为辅助或补充。[级推荐]

对于脑转移患者(包含脑膜转移),有证据表明脑脊液ctDNA体现出比血液ctDNA更好的检测性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使用脑脊液进行液体活检。[级推荐]

有证据表明,胸腔积液ctDNA体现出比血液ctDNA更好的检测性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胸腔积液沉渣中病理分析检出肿瘤细胞的前提下,优先使用胸腔积液进行液体活检。【级推荐】

4 靶向治疗耐药NSCLC患者进行基因检测的共识意见

4.1 NSCLC常见驱动基因靶向治疗耐药后检测

4.2 NSCLC少见驱动基因靶向治疗耐药后检测

4.3 免疫治疗耐药后检测

【共识9】:对于靶向治疗耐药后的患者,为了更好地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建议使用NMPA或FDA批准的CGPNGS检测产品再次进行

检测。[级推荐]

【共识10】:靶向治疗耐药后优先选择再次活检,如无法再次进行组织活检或活检组织样本不足时,可使用经NMPA或FDA批准的CGP NGS 液体活检检测产品进行补充检测。[级推荐]

5 NGS检测中标本类型和检测流程的规范

【共识11】:NSCLC的NGS检测样本的采集处理和保存应符合规范要求。未接受过靶向/免疫药物治疗的患者,NGS检测应首选经病理评估的组织样本。接受过靶向/免疫药物治疗的患者,应尽可能使用治疗后的样本。[级推荐]

【共识12】:NSCLC的NGS检测流程应符合规范要求,配备完善的标准操作流程和独立的质量控制程序。[级推荐]

6 NGS检测报告的临床解读

【共识13】:二代测序技术为NSCLC患者带来了更多更全面的基因突变信息,倡导各单位组建NSCLC-MTB,以正确解读基因检测的结果,制定个体化临床治疗决策。[级推荐]

7 展望

二代测序技术的全面应用,将为NSCLC患者个体化临床诊治奠定基础(表4-表6)。未来可以通过对患者临床诊疗信息、基因检测结果、后续治疗方案的全程管理,建立NSCLC患者个体化精准治疗平台,同时积累真实世界数据,不断丰富和完善我国NSCLC患者的个体化诊疗全景图。

桃红平菇栽培技术

桃红平菇栽培技术 桃红平菇,属于高温型菌类品种。菌丝生长适温范围18~34℃,最适26~28℃,菇蕾分化温度18~25℃,子实体发育温度23~40℃,最适为28~38℃,35℃时生长最快。该菇子实体幼嫩时色彩艳丽,味道鲜美,具蟹味而风味独特。用瓶、袋栽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用盆景供于厅室或案头,赏心悦目,别具一格。更为可贵的是在炎热的盛夏出菇,填补了高温季节菇市鲜菇奇缺的空档。实践证明,用发酵料栽培,高温下12~14天出菇。具有生产周期短(35~40天),一个夏季可连续生产3~4个周期,经济效益高,每100公斤原料可产鲜菇100~120公斤;市场俏销价格好,每公斤6~8元。因此具有极好的开发前景。 一、培养料配方 桃红平菇可用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稻草或麦秸等多种原料栽培,尤以稻、麦草为佳。现介绍配方如下。 ①棉籽壳92%;②稻草或麦草(切成5~10厘米长)82%,麦麸或米糠10%;③玉米芯或甘蔗渣82%,麦麸7%,玉米粉3%。上述三种配方中分别添加石膏粉1%,过磷酸钙1%,石灰粉5%(对水拌料),食盐1%,多菌灵0.2%,含水量65%,pH值7.5~8。 二、堆制发酵 先将多菌灵用少量水溶解提前1天与辅料拌匀(湿润即可),再与主料充分混合均匀后,用石灰水拌料,使含水量达到65%。配好料后建堆发酵,当料堆中心温度达到65℃以上后,维持1~2天翻堆,

待堆心温度再次达到65℃以上时,维持1天2次翻堆,然后,再堆2天即可翻开散热播种。 三、栽培方式 1、袋栽。选用长、宽40厘米×22厘米聚乙烯筒袋。装料前先将一根长45厘米,直径3~4厘米的木棒或竹竿穿入袋内,一端用橡皮筋将袋口与木棒固定,从另一端把料装入袋内,并使木棒立于料的中央。料要装紧实,装至距袋口7~8厘米时,拔出木棒,随即将孔内填满菌种,并在料面撒上一层菌种,套上袋口环,用报纸封口扎紧。另一端用同样方法处理,菌种在菌袋中呈“工”字形。 2、床(畦)栽。铺料厚10~15厘米,采用层播法铺2层料播2层菌种,播种后盖膜发菌。稻、麦草料较松散,应压紧实,覆膜后可在膜上覆盖一层2厘米的土,有利于菌丝生长。 四、发菌管理 袋栽装料接种后,将菌袋移入经消毒、干燥、通风良好和较暗的房间内,呈“井”字形堆放2~3层发菌。菇房温度掌握在30℃左右,每天通风2~3次,2天后菌丝定植并向料内生长。因接种量达20%,一般9~11天菌丝可满袋(引5支菌种可供1000公斤原料栽培用种)。床栽播种3天后早晚将膜轻微扇动小通风,7天后每天早晚揭膜通风,每次30分钟,15天左右菌丝可满床。 五、出菇管理 袋栽菌丝满袋后,要及时脱袋筑墙出菇。方法是先在菇房地面铺一条宽与菌筒长度相等,高10厘米的土埂,在土埂上摆一层菌筒,

土方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方法【最新版】

土方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土方机械开挖的选择:土方机械开挖应根据基础形式、工程规模、开挖深度、地质、地下水情况、土方量、运距、现场和机具设备条件、工期要求以及土方机械的特点等合理选择挖土机械,以充分发挥机械效率,节省机械费用,加速工程进度。 土方机械化施工常用机械有:推土机、铲运机、挖掘机。 一、推土机 (一)适用范围:适于开挖一~四类土,开挖深度不大于1.5m的基坑(槽)。 二、铲运机 大面积场地平整、压实、运距800 m内的挖运土方。 三、挖掘机 (一)正铲挖掘机:挖土特点是:“前进向上、强制切土”

(二)反铲挖掘机:挖土特点是:“后退向下、强制切土” (三)抓铲挖掘机:挖土特点是:“直上直下、垂直切土”。最适宜于水下挖土。 IA414022 掌握常见基坑开挖于支护方法 二、浅基坑的支护 1.斜柱支撑:适于开挖较大型、深度不大的基坑或使用机械挖土时。 2.锚拉支撑:适于开挖较大型、深度不大的基坑或使用机械挖土,不能安设横撑时使用。 3.型钢桩横挡板支撑:适于地下水位较低、深度不很大的一般黏性或砂土层中使用。 4.短桩横隔板支撑:适于开挖宽度大的基坑,当部分地段下部放坡不够时使用。 5.临时挡土墙支撑:适于开挖宽度大的基坑,当部分地段下部放

坡不够时使用。 6.挡土灌注桩支护:适用于开挖较大、较浅(<5m)基坑,邻近有建筑物,不允许背面地基有下沉、位移时采用。 7.叠袋式挡墙支护:适用于一般黏性土、面积大、开挖深度应在5m以内的浅基坑支护。 三、深基坑的支护基坑安全等级见P380页 1)排桩或地下连续墙:适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一、二、三级;悬臂式结构在软土场地中不宜大于5m;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宜采用降水、排桩加截水帷幕或地下连续墙。 2)水泥土墙: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二、三级;水泥土桩施工范围内地基土承载力不宜大于150kPa;基坑深度不官大干6m. 3)土钉墙: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二、三级的非软土场地;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 4)逆作拱墙: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三级;淤泥和淤泥质土场地不

供电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 供电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清河门煤矿地面变电所部分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二学位) 班级:电气10—1班 姓名:陈景辉 学号:100571010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摘要 本文是清河门煤矿地面变电所供电系统的设计说明。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该电力用户所处的地区供电条件、生产工艺和公用工程等用电负荷资料的分析。 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在工厂里,电能虽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工厂的电能供应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能源节约是工厂供电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节约能源、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作用。 工厂供电工作要很好地为工业生产服务,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 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可靠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优质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 4. 经济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 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关键字:电能;供电系统;变电

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变电所主接线方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对变电所主结线的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变配电所主接线的选择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变电所主变压器的一次侧接线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变电所主变压器的二次侧接线方式 (4) 1.5 变电所主变压器运行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工厂负荷计算的方法?7 2.1 工厂低压侧负荷计算?7 2.2?清河门煤矿负荷计算过程................................. 8 2.3 电容器的选择........................................... 10 2.4主变压器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践心得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表:清河门煤矿负荷表

平菇栽培技术实验报告

食用菌实验三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学习平菇的栽培方法基本操作步骤 2、掌握平菇的栽培方法难点及关键技术 3、通过平菇的栽培实验掌握食用菌袋料栽培的一般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 【实验原理】 袋式栽培是目前国内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栽培方法。按照培养料的不同处理方式,可分为生料、发酵料、熟料、发酵熟料4种袋式栽培法。与床式栽培相比,袋式栽培在封闭条件下发菌,能有效地控制杂菌污染,提高栽培成功率;菌袋可立体堆码,能大量节约做菇床和栽培架的开支。 【实验材料】 1、食用菌品种:平菇夏灰1号菌种 2、平菇配方:木屑1.5框、棉籽壳65斤、麦麸20斤、轻钙1斤、磷肥1斤。即棉籽壳60%、木屑20%、麸皮18%、轻钙1%、石灰粉1%、硫酸镁0.3%,另外加o.1%多菌灵。 3、仪器或其他用具: 75%酒精、棉球、酒精灯、接种镊子、聚丙烯塑料袋、颈圈、高压蒸气灭菌锅等。 【实验步骤】 1、菇房建设与消毒,平菇喜温,一般采用温室培养,菇房要保证具

有保温、加湿和通风便利。在菇房使用前,都要打扫干净,并进行彻底消毒火菌,主要用甲醛熏蒸法消毒(①每立方米空间用10ml甲醛,将甲醛与高锰酸钾混合后,氧化还原反应放热,产生大量甲醛蒸气,对密闭的空间进行杀菌消毒。②无菌室经甲醛熏蒸后,经24h人才能进入室内工作。③如还有刺激鼻眼的气味,应消除残余的甲醛气体。方法是用浓度25-28%的氨水,在室内熏蒸或喷雾,经10-30min,氨与空气中的甲醛结合,可消除残存的甲醛气体。 2、食用菌研究所已准备好塑料袋、堆制发酵好原料。 3、装袋灭菌,将发酵料装入塑料袋内.边装边压,松紧适度(手按略有弹性),用木棒在培养料中打一洞,然后直接套塑料颈圈(直径 4~5cm,可用包装塑料带焊制),外加塑料薄膜封口。料袋装好后,进行高压(O 147MPa,126℃)蒸汽灭菌。在灭菌锅内摆放时,料袋间应留钉空隙。高压灭菌时间为1.5~2h。灭菌结束后,缓慢排放蒸汽,以防料袋胀裂。 4、接种,菌种的选择至关重要,从外观看,一般选用绝对无杂菌、爬壁力强、生民健壮、洁自浓密、菌龄小的种类作菌种。接种前需按常规消毒方法对接种室进行紫外线消毒,用75%酒精对双手及接种工具和塑料袋消毒,之后用石碳酸喷雾消毒1次,最好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接种。接种时料内温度应低于30℃。接种过程应迅速,以防污染,接种完成后立刻封紧袋口。接种量应尽量大,尽量放满培养料袋的洞中,保证菌丝布满培养料表面,可有效防比杂菌污染。 5、菌丝培养,培养室温度以25℃为最宜,料内温度不能超过30℃。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范例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直流降压斩波电路的设计 专业:电气自动化 班级:14电气 姓名:周方舟 学号: 指导教师:喻丽丽

目录 一设计要求与方案 (4) 二设计原理分析 (4) 2.1总体结构分分析 (4) 2.2直流电源设计 (5) 2.3主电路工作原理 (6) 2.4触发电路设计 (10) 2.5过压过流保护原理与设计 (15) 三仿真分析与调试 (17) 3.1 Matlab仿真图 (17) 3.2仿真结果 (18) 3.3 仿真实验结论 (24) 元器件列表 (24) 设计心得 (25) 参考文献 (25) 致谢 (26) 一.设计要求与方案 供电方案有两种选择。一,线性直流电源。线性电源(Linear power supply)是先将交流电经过变压器降低电压幅值,再经过整流电路整流后,得到脉冲直流电,后经滤波得到带有微小波纹电压的直流电压。要达到高精度的直流电压,必须经过稳压电源进行稳压。线性电源体积重量大,很难实现小型化、损耗大、效率低、输出与输入之间有公共端,不易实现隔离,只能降压,不能升压。二,升压斩波电路。由脉宽调制芯片TL494为控制器构成BOOST原理的,实现升压型DC-DC变换器,输出电压的可调整与稳压控制的开关源是借助晶体管的开/关实现的。因此选择方案二。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是输出电压Uo=220V可调的DC/DC变换器,这里为升压斩波电路。由于这些电路中都需要直流电源,所以这部分由以前所学模拟电路知识可以由整流器解决。MOSFET的通断用PWM控制,用PWM方式来控制MOSFET的通断需要使用脉宽调制器TL494来产

生PWM控制信号。 设计方案: 1、电源电路 电源电路采用电容滤波的二极管不控整流电路,220V单相交流电经220V/24V变压器,降为24V交流电,再经二极管不控整流电路及滤波电容滤波后,变为平直的直流电,其幅值在22V~36V之间。 2、主电路 2.1主电路选用升压斩波电路,开关管选用电力MOSFET。 2.2Boost电路的负载为110V、25W白炽灯, 2.3boost电路中,占空比不要超过65%,否则电压大于100V。 3、控制电路的选择与确定 3.1 脉冲发生器TL494 3.2 驱动电路IR2110 二.设计原理分析 2.1总体结构分析 电力电子器件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是由控制电路,驱动电路,保护电路和以电力电子器件为核心的主电路组成一个系统。由信息电子电路组成的控制电路按照系统的工作要求形成控制信号,通过驱动电路去控制主电路中电力电子器件的导通或者关断。来完成整个系统的功能。因此,一个完整的降压斩波电路也应包括主电路,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和保护电路这些环节。 直流斩波电路由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主电路、控制和驱动电路及保护电路组成。如图2—1所示:

土方工程技术要求

土方工程技术要求 一、土方工程应遵守的规范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 《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2-2018 二、土方开挖爆破 1、开挖前的准备 拆迁障碍物,将施工区域内旧有房屋构筑物、电线电杆、管线管沟拆除或搬迁。 设置临时或永久防排洪设施,避免施工区域受雨水侵袭。 2、一般要求 场地开挖要注意边坡稳定,永久性边坡要按设计放坡,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挖方边坡也应按照土质的特点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 3、如有爆破工程,必须按照国家相应的管理规程及法规进行组织安排。并由施工单位提交详细的施工程序。 三、填土和压实 1、填方前场地基底清理 (1)清除树根(特别是主根)及垃圾、杂物、草及草皮,运往指定地点。 (2)清除墓穴,对墓穴孔洞用土夹石填充,并夯实。 (3)对填方地段自然地形坡度大于1:5的地段,应先将自然地面处理成,宽度大于1m台阶形式后,方可回填碾压。 (4)水塘沟渠水田上的填方,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排水疏干,挖除淤泥抛填块石、矿渣等方法进行处理。 2、填方土料质量要求 (1)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包括粘土、亚粘土和轻亚粘土)可用作各层填土料。 (2)碎石类土可用作表层以下的填土料。

(3)挖方用于回填的需要进行分类,进行击实试验,作出击实试验曲线图,从中找出压实填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施工措施中应有保证回填材料满足最后含水率的措施。 3、作业要求 (1)每层填土土类,厚度,土的含水量,压实度,压实机具应根据规范确定。并经严格检查,测定压实后的干密度,检验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方能进行下一层的填土压实工作。 一般区域填土密实度的要求:压实系数不小于0.9。 道路路基及其他基础下方填土压实度应依照道路及基础设计要求执行。 (2)填方边坡要及时防护,避免出现坡脚垮塌等事故。

供电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供电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供电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成绩: 姓名:谢杰 班级:电1201—4班 学号: 指导教师:杜立强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15年12月25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题目 (2) 二本次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 (2) 2 3.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类型的选择 (4) 4. 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 计 (6) 5.短路电流的计 算 (7) 6. 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 验 (10) 7.变电所进出线的选择与校 验 (15) 8.心得体 会 (17) 9.参考文 献 (17)

摘要 本设计的题目为“某工厂10kV车间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10/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短路电流计算;负荷计算;无功功率补偿;电气设备选择(母线、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和补偿电容器);配电装置设计;继电保护规划设计;防雷保护设计等。其中还对变电所的主接线通过CAD制图直观的展现出来。本次设计的内容紧密结合实际,通过查找大量相关资料,设计出符合当前要求的变电所。本变电所对低压侧负荷的统计计算采用需要系数法;为减少无功损耗,提高电能的利用率,本设计进行了无功功率补偿设计,要求厂总负荷的月平均功率因数不低于。短路电流的计算包括短路点的选择及其具体数值计算;而电气设备选择采用了按额定电流选择,按短路电流计算的结果进行校验的方法;继电保护设计主要是对变压器进行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的设计计算;配电装置采用成套配电装置;本变电所采用避雷针防直击雷保护。 关键词: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接地装置,变压器

平菇栽培技术实验

平菇栽培技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平菇的形态特征、生长过程及生活条件。 2.初步掌握平菇的栽培技术。 3. 学会测量平菇生长过程中的相关参数。 二、实验原理 平菇担孢子成熟后,就会从菌褶上弹射出来,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孢子开始萌发、伸长、分枝,形成单核菌丝,当不同性别的单核菌丝结合,并同时进行锁状联合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子实体经不同的发育阶段成熟,最后又形成孢子,完成了平菇的生活史 平菇属木腐生菌类。平菇需要的氮源主要是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等。平菇在0-3℃始形成孢子,但以12-18℃时形成最好。菌丝的生长适宜温度为24-27℃,高于35℃时,生长菌丝易老化,变黄;低于7℃,生长缓慢。菌丝抗寒能力较强,能而-30℃的低温。 平菇耐湿能力较强,野生平菇在多雨、阴凉或相当潮湿的环境下发生。在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含水量在65-70%,如果低于50%,菌丝生长很差。含水量过高,也会影响菌丝生长。子实体发育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在55%时生长缓慢,40-45%时小菇平缩;高于95%时菌盖易变色腐烂,也易感染杂菌。 平菇的菌丝在黑暗中能正常生长,有光可使菌丝生长速度减缓。子实体分化发育需要有一定的散射光,光照不足,原基数减少,菌盖小而苍白,畸形菇多。直射光强光下不能形成子实体。平菇是好气性真菌,恢复菌丝和子实体生长都需要空气。平菇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PH在3-10范围内都能正常生长发育。平菇栽培的培养料主要有棉籽壳、锯木屑、秸秆三大类。 平菇的栽培方法有很多:按培养料分,有段木栽培和袋料栽培。 本实验采用养料栽培中的代料栽培。 三、实验材料 棉籽壳,废棉,玉米蕊, 石灰或石膏:调整ph向碱性 碳酸钙:调ph向酸性 磷钾肥:磷酸钙,磷酸二钾氢等,补充磷,钾,钙,促进微生物分解活动,促进菌丝健壮生长。 无机盐类(石膏,碳酸钙)补充s和Ca,固定气态氮,加速基质分解 有机氮源辅料:(木屑,麦麸)促进菌丝生长,增强长势 纤维类(棉籽壳,椴木):主要C源 菌袋:装料 圆锥木棒:在料堆上打透气孔 长柄温度计:测料堆温度 覆盖物(编织袋,麻包等):盖住料堆 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 四、栽培料处理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要求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要求 一、土方回填工程的重要性 土方回填工程根据不同的部位,质量控制达不到要求,回填土下沉将会产生影响结构安全、影响建筑使用功能造成大量返工、返修等质量问题,地下室回填防水层保护不当还会造成地下室渗漏水质量问题。原因基本都是对回填施工不重视、回填方法、碾压(夯实)检验、回填工序质量未分层严格按要求控制造成。土方回填必须按以下土方回填控制要点进行控制。 二、土方回填控制要点 1.隐蔽验收:土方回填前基础、基坑、地下管网、基础防水(防水保护层)等隐蔽验收检查合 格,办理相关手续。 2.基底处理:土方回填前对回填坑槽进行检查,无建筑垃圾、杂物,无积水,基层土体检查合 格并夯实(碾压)检测合格,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若基底为淤泥、腐殖土等应挖出换填分层压实合格。 3.回填料要求:按设计要求准备合格的回填土料,土夹石、红粘土等,回填土料不得含有有机 质土、腐殖土,树根、草皮等杂物,回填土料应满足最优含水率要求,回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不同类土有规则分层铺填,严禁混填。砂石类土、砂土和爆破石渣(粒径不大于分层铺土厚度的2/3),可用于表层下的填料,含水率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作各层填料。 填土土料的含水率大小,直接影响到夯实(碾压)质量,在夯实碾压前应先试验,以得到符合密实度要求条件下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少夯实(或)碾压遍数及每层松铺厚度。 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参考表 4.回填方法:根据回填坑槽工作面确定土方运输、分层回填碾压(夯实)施工方法,工作面较 宽优先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工作面狭窄优先采用冲击式打夯机进行分层夯实。 5.回填搭接:土方回填按先深后浅原则进行,当填土场地边坡陡于1/5时应先将斜坡挖成阶梯 型,阶高0.2~0.3m,阶宽大于1m,然后分层回填,以利结合和防止滑动。如采取分段填筑,交接位置应填成阶梯型。墙基及管道回填应在两侧用细土同时均匀回填、夯实,防止墙基及管道中心线位移。 6.填土的压实:填土的密实度要求和质量指标通长以压实系数λc表示,压实系数为土的控制 (实际)干土密度ρd与最大干土密度ρdmax的比值,最大干土密度ρdmax是当最优含水率时,通过标准的击实方法确定。土的密实度要求由设计确定,未做规定参照下表控制。

广药皮肤试卷B.doc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 (一)单选题 1. 以下皮损属原发性损害的是A A.斑块 B.瘢痕 C.萎缩 D.浸渍 E.抓痕 2. 以下哪种细胞在正常表皮中不存在B A.棘细胞 B.淋巴细胞 C.郎格汉斯细胞 D.黑素细胞 E.Merkel细胞 3. 患者,女性,26岁,请人在家中油漆家具,并用手摸过家具,三天后,面部及手背出现红斑、水肿、剧痒,有密集小水庖,渗出较多,外用药首选下列哪一项C A.去炎松霜 B.克霉唑霜 C.3%硼酸溶液湿敷 D.氧化锌糊剂包敷 E.氯霉素膏 4. 黑素细胞存在于表皮的E A.角质层中 B.棘细胞层中 C.透明层中 D.皮肤全层中 E.基底层中 5. 以下哪种情况不能使用软膏A A.有渗出的急性期湿疹 B.泛发性神经性皮炎 C.进行期银屑病 D.慢性湿疹 E.慢性接触性皮炎 6. 下列哪种疾病不是病毒性皮肤病D A.手足口病 B.口唇疱疹 C.传染性软疣 D.扁平湿疣 E.趾疣 7. 有关带状疱疹的诊断要点,下列哪项是错的A A.皮疹双侧对称 B.群集性水疱 C.自觉疼痛 D.皮疹呈带状排列 E.沿神经分布 8. 患儿男性,5岁,因面部皮损两天伴瘙痒就诊,查体:口周、鼻孔附近密集分布粟粒至黄豆大小的薄壁脓疱,周围有红晕,疱液混浊,疱壁薄,有的表面已破溃糜烂,上有蜜黄色厚痂。最可能的诊断是B

A.寻常型脓疱疮 B.单纯疱疹 C.深部脓疱疮 D.脓癣 E.水痘 9. 哪种头癣可出现高位断发和菌鞘C A.黄癣 B.脓癣 C.白癣 D.黑点癣 E.以上都不是 10.黑点癣临床常见的表现为B A.圆形鳞屑斑,并有露出头皮4mm长的断发,带有白色菌鞘 B.2cm大小的鳞屑斑,病发出头皮即折断 C.群集性毛囊炎样损害,继而形成暗红色隆起性斑块 D.圆形斑状脱发,脱发区皮肤光滑无炎症 E. 渗出明显,形成黄色痂皮 11. 患者女性,12岁,春节随父母去乡下,回城后出现全身瘙痒,夜间尤甚,躯干、四肢可见丘疱疹、小水疱、抓痕及血痂,以下腹部、外阴、指间为多,母亲有类似症状,首先考虑为C A.水痘 B .脓疱疮 C.疥疮 D.荨麻疹 E.接触性皮炎 12. 诊断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最可靠的方法是A A.斑贴试验 B.血清IgE测定 C.血清IgG测定 D.血清免疫复合物测定 E.皮内试验 13. 湿疹的急性期, 有大量渗液, 外用药选择 B A.去炎松软膏 B.3%硼酸溶液湿敷 C. 薄荷冷霜 D.氧化锌糊剂 E.洗剂 14. 关于淋病说法错误的是E A.传染源主要为淋病患者 B.在女性主要表现为宫颈炎 C.病原体是淋病双球菌 D.尿道黄色脓性分泌物,晨起可有“糊口”现象 E.治疗首选青霉素 15. 醋酸白试验用于诊断C A.梅毒 B.淋病 C.尖锐湿疣 D.生殖器疱疹 E.痤疮

工厂供电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样本

工厂供电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石家庄铁道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专业班级:电1201-4 学生姓名:张桂芳指导教师(签名):杜立强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 某制药厂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的设计 二、本次课程设计(论文)应达到的目的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是在《供电技术》课程学完结束后的一次教学实践环节。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工程设计或撰写论文的步骤和方法。围绕课本内容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工业供电系统和建筑供电系统电气部分设计计算能力,包括供电系统设计计算能力和电力设备选择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供电专业知识的认识水平。锻炼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电力供电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三、本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要求等) 1、设计依据 1)电源和环境条件: 由石家庄热电集团热电四厂10KV双回路供电,正常情况下,一路工作,一路备用。热电四厂10kv 出线母线短路容量为200MVA,该路线路长为:架空

线采用高压架空绝缘线LYJ—3ⅹ150mm2,o长度1.2km,引至厂区北边,然后换用YJLV 型高压交 22 联聚乙烯电缆直埋至高压配电室内。热电四厂10kV 母线的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装置整定为1.2秒。酵母生产厂变电所内设有两台变压器,容量待选。 2)其它条件 石家庄供电局要求在10KV电源进线处装设计量电费的专用仪表,要求厂总负荷的月平均功率因数不低于0.92。 当地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5℃`。 总配电所周围无严重粉尘和腐蚀性气体。 3)负荷资料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设计 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2015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高婷婷,林建华 成绩:

摘要 整流电路尤其是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是电力电子技术中最为重要同时也是应用得最为广泛的电路,不仅用于一般工业,也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电力系统、通信系统,能源系统及其他领域,因此对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的相关参数和不同性质负载的工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是电力电子电路理论学习的重要一环,而且对工程实践的实际应用具有预测和指导作用,因此调试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的相关参数并对不同性质负载的工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力电子,三相,整流

目录 1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1 2 设计任务与要求 (1) 3 设计方案 (1) ?3.1三相全控整流电路设计 (1) 3.1.1三相全控整流电路图原理分析 (2) ?3.1.2整流变压器的设计 (2) ?3.1.3晶闸管的选择 (3) 3.2 保护电路的设计 (4) 3.2.1变压器二次侧过压保护 (4) ?3.2.2 晶闸管的过压保护………………………………………………4 3.2.3 晶闸管的过流保护………………………………………………5 3.3 触发电路的选择设计 (5) 4 实验调试与分析 (6) 4.1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仿真模型 (6)

4.2仿真结果及其分析……………………………………………7 5 设计总结 (8) 6 参考文献 (9)

1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程设计属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延续,通过设计实践,进一步学习掌握《电力电子技术》,更进一步的掌握和了解他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通过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反复调试、训练、便于学生掌握规范系统的电子电力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 设计任务与要求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要求输入交流电压2150,10,0.5U V R L H ==Ω=为阻 感性负载。 1.写出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阻感性负载的移相范围,并计算出直流电压的变化范围 2.计算α=60°时,负载两端电压和电流,晶闸管平均电流和有效电流。 3.画出α=60°时,负载两端 d U 和晶闸管两端 1 VT U 波形。 4.分析纯电阻负载和大电感负载以及加续流二极管电路的区别。 5.晶闸管的型号选择。 3 设计方案 3.1三相全控整流电路设计

土石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第一章土石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第一节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 一、施工测量 (一)施工测量资料应督促施工单位整理齐全,主要内容包括:(1)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控制网点,测量定线并按实际地形测放开口轮廓位置的资料;在施工过程中,测放、检查开挖断面及高程的资料。 (2)测绘(或搜集)的开挖前的原始地面线,覆盖层资料,开挖后的竣工建基面等纵、横断面及地形图。 (3)测绘的基础开挖施工场地布置图及各阶段开挖面貌图。 (4)单项工程各阶段和竣工后的土石方量资料。 (5)有关基础处理的测量资料。 2.开口轮廓位置和开挖断面的放样应保证开挖规格,其精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放样点精度限差表 3.断面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断面测量应平行主体建筑物轴线设置断面基线,基线两端点应埋标(桩)。正交于基线的各断面桩间距,应根据地形和基础轮廓确

定,一般为10-15m。混凝土建筑物基础的断面应布设各坝段的中线、分缝线上;弧线段应设立以圆弧中心为准的正交弧线断面,其断面间距的确定,除服从基础设计轮廓外,一般应均分圆心角。 (2)断面间距用钢卷尺实量,实量各间距总和与断面基线总长的差值应控制在500m以内。 (3)断面测量需设转点时,其距离可用钢卷尺或皮卷尺实量。若用视距观测,必须进行往测、返测,其校差应不大于L/200。 (4)开挖中间过程的断面测量,可用经纬仪测量断面桩高程,但在岩基竣工断面测量时,必须以五等水准测定断面桩高程。 4.基础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测绘最终开挖竣工地形图以及与设计施工详图同位置、同比例的纵横剖面图。竣工地形图及纵横剖面图的规格应符合下列要求: (1)原始地面(覆盖层和基岩面)地形图比例一般为1/200-1/1000。(2)用于计算工程量(覆盖层和基岩面)的横断面图,纵向比例一般为1/100-1/200,横向比例一般为1/100-1/200。 (3)竣工基础横断面图纵、横比例一般为1/100-1/200。 (4)竣工建基面地形图比例一般为1/200,等高距可根据坡度和岩基起伏状况选用或,也可仅测绘平面高程图。 二、岩石基础开挖 1. 一般情况下,基础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当岸坡和河床底部同时施工时,应确保安全;否则,必须先进行岸坡开挖。未经安全技术论证和监理工程师批准,不得采用自下而上或造成岩体倒悬的开挖

中医皮肤科学 课程教学大纲

《中医皮肤科学》 课程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及骨伤、养生康复方向使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二零一零年八月制定

《中医皮肤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及骨伤、养生康复方向使用) 课程名称:中医皮肤病学 学时:36(20/16) 学分:2 一、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的: 中医皮肤科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皮肤及附属器疾病及性传播疾病规律和防治的一门临床医学专业学科。中医皮肤科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其特点是虽然疾病大部分发生在体表,但“有诸内,必形诸外”,“治外必本诸内”,故中医皮肤科学是用中医的整体观念结合皮损辩证去认识皮肤病的发生和演变规律,用内治、外治相结合的方法防治疾病。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堂和临床教学,是学生系统掌握中医皮肤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常见、多发病的辨证论治及预防知识;了解某些疑难杂症的诊治要点,达到培养临床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上篇总论(4学时) 皮肤的结构 了解皮肤的结构 皮肤的生理功能 了解皮肤的生理功能 3皮肤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了解脏腑经络与皮肤的关系 4皮肤病的病因病机 熟悉皮肤病的内外致病因素,以及各种病因的致病特点。 皮肤病的症状辩证 熟悉瘙痒的辩证,掌握原发性和继发性皮损的形态特征及中医辩证。 内治法 熟悉常用内治法的适应症,掌握常用方剂。 外治法 了解各种外用药剂型,熟悉各种剂型的适应症,掌握外用药使用原则。 难点:皮损辩证,外用药使用原则。 下篇各论 热疮(学时) 熟悉本病的定义、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辩证论治,了解本病的预防措施。 蛇串疮(学时) 熟悉本病的定义、洗衣病名和病因病机,掌握临床表现】与热疮的鉴别诊断及辩证论治。 难点:蛇串疮与热疮的鉴别诊断、辨证论治。 疣(1学时) 了解疣的定义及不同疣(如疣目、牛程蹇、扁瘊、鼠乳等)的西医病名。掌握各种疣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了解疣的防护。 难点:各种疣的诊断。

供电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供电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清河门煤矿地面变电所部分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二学位) 班级:电气10—1班 姓名:陈景辉 学号:100571010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摘要 本文是清河门煤矿地面变电所供电系统的设计说明。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该电力用户所处的地区供电条件、生产工艺和公用工程等用电负荷资料的分析。 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在工厂里,电能虽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工厂的电能供应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能源节约是工厂供电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节约能源、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作用。 工厂供电工作要很好地为工业生产服务,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 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 可靠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 优质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 4. 经济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关键字:电能;供电系统;变电

前言 (1) 1 变电所主接线方式 (2) 1.1 对变电所主结线的要求 (2) 1.2 变配电所主接线的选择原则 (2) 1.3 变电所主变压器的一次侧接线方式 (2) 1.4 变电所主变压器的二次侧接线方式 (4) 1.5 变电所主变压器运行方式 (5) 2 工厂负荷计算的方法 (7) 2.1 工厂低压侧负荷计算 (7) 2.2 清河门煤矿负荷计算过程 (8) 2.3 电容器的选择 (10) 2.4 主变压器的选择 (12) 实践心得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表:清河门煤矿负荷表

红平菇栽培技术

红平菇栽培技术 红平菇菌株H1的培养特性与营养成分分析 摘要:分别在PDA培养基、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和MEA培养基上研究了红平菇菌丝体的培养特性,并对栽培后获得的红平菇子实体的各种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培养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红平菇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宏观和微观培养特性各有不同,但菌体在3种培养基上都能够产生细胞外酚氧化酶,说明红平菇是一种白腐菌.菌丝在PDA和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上生长旺盛,白色,绒毛状至絮状,略显粉状,在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上呈现出明显的环纹;在MEA培养基上生长较弱,气生菌丝体较稀疏.菌体在3种培养基上产生的微观特征包括多数为节状分隔少数为简单分隔的薄壁菌丝、膨大的头状囊状体、很多八面体形和圆柱形的晶体等结构.对红平菇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红平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富含多种人体必需和非必需的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元素.其中新鲜子实体中水分含量为90.16%,自然风干的子实体中水分含量为6.36%.自然风干的子实体中粗脂肪的含量为2.63%;粗蛋白含量为24.69%;总酸度仅为0.187 3%;总灰分含量为9.43%;还原糖含量为0.507%;氨基酸总量为17.6%,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包括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由于采用酸水解的方法分析氨基酸的成分与含量,因此没有检测出色氨酸),还含有其他10种非必需氨基酸;每100 g自然风干的子实体粉碎样品中含VB10.032 ng、VB20.469 mg、VC0.20 mg、VE701.16 mg;每100 g自然风干的子实体粉碎样品中含大量元素钾1 292 mg、磷1 206 mg、钠338.06 mg、钙151.44 mg、镁262.25mg;每100 g自然风干的子实体粉碎样品中含微量元素锌16.1 mg、铁10.89 mg、铜1.53 mg、锰1.46 mg. 红平菇的栽培技术 C903红平菇是从印度引进的优良菌种,形似平菇、粉红鲜艳、易栽培、投资小、用料简、生长快,每10平方米的面积用种5支,15天可采收红平菇450公斤,市场鲜销价值2000余元。其特点是:①出菇早,产t高,⑧栽培料来谏广,价格低,如稻草、麦稼、玉米芯、豆杆、麦枯、棉子壳、花生壳等。 红平菇高产栽培技术 一、原料配比 1.棉籽壳90%,麦麸(玉米面)8%,过磷酸钙1%,石灰1%; 2.杂木眉82%,玉米面15%,过磷酸钙1%,石灰1%; 3.玉米芯85%,玉米面13%,过磷酸钙1%,石灰1%; 4.玉米芯44%,杂木屑40%,玉米面14%,过磷酸钙1%,石灰1%; 5.玉米秸(高梁秸)80%,玉米面17%,复合肥1%,过磷酸钙1%,石灰1%; 二、原料发酵处理 将过磷酸钙、石灰加工成粉末状。过磷酸钙均匀撒在料中,过磷酸钙加入水中,同时加入50%的多菌灵(或克霉灵),石灰按每吨水4~5千克,多菌灵每吨水加0.5千克。料水比1∶1.6~1.8,料水份为60%~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报告书 专业班级:16电气2班 姓名:王浩淞 学号:2016330301054 指导教师:雷美珍

目录 1、webench电路设计 1.1设计任务要求 输入电压为(8V-10V),输出电压为5V,负载电流为1A 1.2设计方案分析 图1.3.1主电路原理图 图1.3.2元器件参数 图1.3.3额定负载时工作值

图1.3.4输出电流和系统效率间的关系 如图1.3.4所示,在输出电流相同的情况下,输入电压越小,系统的稳态效率越高,因此提高效率的最直接方式就是降低系统的输入电压,其次在输入电压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使系统效率达到最大,例如当输入电压为9.0V时,根据图像输出电流为0.40A的时候效率最高。第二种方法是改变元器件的参数,通过使用DCR(直流电阻)小的电感元件来实现输出纹波电压降低。 1.3主芯片介绍 TPS561201和TPS561208采用SOT-23封装,是一款简单易用的1A同步降压转换器。这些器件经过优化,可以在最少的外部元件数量下工作,并且还经过优化以实现低待机电流。这些开关模式电源(SMPS)器件采用D-CAP2模式控制,可提供快速瞬态响应,并支持低等效串联电阻(ESR)输出电容,如特种聚合物和超低ESR陶瓷电容,无需外部补偿元件。TPS561201以脉冲跳跃模式工作,在轻负载操作期间保持高效率。TPS561201和TPS561208采用6引脚1.6×2.9(mm)SOT(DDC)封装,工作在-40°C至125°C的结温范围内。 1.4电气仿真结果分析

图1.4.1启动仿真图1.4.2稳态仿真 图1.4.3暂态仿真图1.4.4 负载暂态仿真 二、基于电力系统工具箱的电力电子电路仿真 2.1 设计要求和方案分析 本课程设计主要应用了MATLAB软件及其组件之一Simulink,进行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系统主要包括:Boost升压斩波主电路部分、PWM控制部分和负载。Boost升压斩波主电路部分拖动带反电动势的电阻,模拟显示中的一般负载,若实际负载中没有反电动势,只需令其为零即可。负载为主电路部分提供脉冲信号,控制全控器件IGBT的导通和关断,实现整个系统的运行。在Simulink中完成各个功能模块的绘制后,即可进行仿真和调试,用Simulink 提供的示波器观察波形,进行相应的电压和电流等的计算,最后进行总结,完成整个Boost 变换器的研究与设计。 2.2 simulink仿真模型分析 电路设计好后主电路中的电感电容值已确定,此时只要调节触发波形的占空比即可调节Boost Chopper输出电压。电路设计好后主电路中的电感电容值已确定,此时只要调节触发波形的占空比即可调节Boost Chopper输出电压。占空比越大,Boost Chopper的输出电压值

皮肤病重点剖析

皮肤病重点 一、皮肤的结构解剖和分层表皮层: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麦克尔细胞1、解剖: 皮肤真皮层: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基质、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脂肪小叶 表皮:复层鳞状上皮 1、角质形成细胞:由外胚层分化而来,分化过程可产生角蛋白 分层: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2、黑素细胞:起源于外胚层神经嵴 3、朗格汉斯细胞:起源于骨髓单核巨噬细胞并通过一定循环进入表皮的免疫活性细胞 4、麦克尔细胞 二、皮肤的功能 皮肤的功能:屏障、感觉、吸收、分泌、排泄、体温调节、物质代谢、免疫 【屏障】:物理损伤性防护、化学刺激性防护、微生物的防御作用、防止营养的丢失 【吸收】:①角质层;②毛囊、皮脂腺;③汗管。其吸收功能阴囊>前额>大腿屈侧>上臂屈侧>前臂>掌跖 【感觉】:分单一感觉(触、痛、压、冷、温)和复合感觉(湿、糙、硬、软、滑) 【排泄】:小汗腺(显性、不显性、精神性、味觉性出汗)、顶部汗腺、皮脂腺(B-顺维A 酸可以抑制皮脂腺分泌,治疗痤疮) 【代谢】:糖代谢、蛋白质代谢、脂类代谢、水和电介质代谢 三、斑疹、丘疹、水泡、糜烂的皮损特点 斑疹:皮肤黏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平齐,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可不规则,直径一般小于1cm。直径达到或超过1cm时,称为斑片。 丘疹:为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形态介于斑疹与丘疹之间的稍隆起皮损称为斑丘诊;丘疹顶部有小水疱时称丘疱疹;丘疹顶部有小脓疱时称丘脓疱疹。水泡:水疱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液体的腔隙性皮损,直径一般小于1cm,大于1cm者称大疱,内容物含血液者称血疱。 糜烂:表皮或粘膜上皮的缺损,露出红色湿润面,愈后不留疤痕。 四、抗组胺、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维生素的药理作用和适应症 抗组胺: 1、药理作用: 2、适应症: 糖皮质激素: 1、药理作用: 2、适应症:变应性皮病(药疹、多形红斑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某些严重

平菇栽培技术-食用菌

第五章平菇栽培技术 第一节概述 1、俗称 过去平菇专指侧耳属糙皮侧耳。 俗称:杨树菇、冻菇、北风菇、平茸、青蘑等。 现在人们把侧耳属的其它一些栽培种类也称为平菇。如:金顶侧耳、桃红侧耳、美味侧耳、紫孢侧耳等。 2、食用价值 平菇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 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含有8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特别是粮食和豆类中缺乏的赖氨酸、甲硫氨酸;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3、药用价值 平菇含有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 含有多糖蛋白,有抗癌作用; 含有微量的牛黄酸和γ-氨基丁酸,降低体内的胆固醇、降低血压、预防动脉硬化等作用。 5 ※<标题二> 第二节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 (一)形态特征 平菇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大部分组成。 1、菌丝体 白色绒毛状,不分泌色素,有琐状联合。 2、子实体 着生方式:丛生,呈复瓦状。少单生。 (1)菌盖: 初期:扁平球型 形状成熟时:扇形、肾形、浅喇叭形 颜色初期:蓝褐色 成熟时:灰白色、紫白色、青灰色 菌肉颜色:白色、肥厚 菌褶颜色、着生方式:白色、延生、不等长 孢子印:无色 衰老时:菌盖反卷 (2)菌柄 菌柄颜色、着生方式:白色、侧生

短或无、基部常有绒毛。 (二)生态习性 1、分布:平菇在我国分布极为广阔 2、季节:平菇在深秋至早春,甚至初夏簇生于枯木上。 二、生育特点 (一)菌丝体生长期 1、定植期:接种后2~3d,菌种开始萌动,四周生长出白色菌丝,并逐日扩展连接。 2、扩展期:菌丝萌动后8~10d,以菌种为中心向四周迅速扩散。 3、深入期:接种后20~35d,菌丝迅速向深层发展。 4、巩固期:接种后35d左右,菌丝长满全部栽培袋。 (二)子实体发育期 1、桑椹期:基质表面分化出成堆的米粒状菌蕾,形似桑椹。 2、珊瑚期:桑椹期后3~5d,粒状菌蕾渐渐伸长,呈短棒状菌柄,形似珊瑚。 3、成形期:珊瑚状菌柄渐渐加粗,并在顶部形成菌盖,菌盖向一侧扩展,盖下可见到菌褶结构,各部分区分明显。 4、成熟期:菌盖边缘由内卷渐趋平展,子实体完全发育成熟。 三、生活条件 1、营养 平菇平属于木腐菌。(分解纤维素、木质素的能力强) 碳源:要求不太严格,大多数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的农副产品下脚料,如木屑、棉籽壳、玉米芯、蔗渣、甜菜废丝。 氮源:采用各种含氮量较高的物质,如麦麸、米糠、玉米粉、豆饼粉等。无机盐:适当加入磷、钾、镁、钙等物质,如过磷酸钙、石膏等。 2、温度 平菇为低温型变温结实性菌类。 菌丝体生长范围3~35℃,最适温度为24~28℃; 子实体分化范围5~26℃,据子实体分化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分为:低温型:10~15℃ 中温性:16~22℃ 高温型:22~26℃ 3、水分和湿度 平菇属喜湿性菌类。 菌丝生长要求培养料含水量为55~65%; 子实体发育阶段为85~90%。 4、空气 平菇是好气性真菌,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都需要氧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