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0章_波动答案_

第10章_波动答案_

第10章_波动答案_
第10章_波动答案_

一、简答题

1. 惠更斯原理的内容是什么?利用惠更斯原理可以定性解释哪些物理现象?

答案:介质中任一波振面上的各点,都可以看做发射子波的波源,其后任一时刻,这些子波的包络面就是该时刻的波振面。利用惠更斯原理可以定性解释波的干涉、衍射反射和折射现象。 1. 平面简谐波传播过程中的能量特点是什么?在什么位置能量为最大?

答案:能量从波源向外传播,波传播时某一体元的能量不守桓,波的传播方向与能量的传播方向一致,量值按正弦或余弦函数形式变化,介质中某一体元的波动动能和势能相同,处于平衡位置处的质点,速度最大,其动能最大,在平衡位置附近介质发生的形变也最大,势能也为最大。

3.简述波动方程的物理意义。 答:波函数cos x y A t u ωφ???

?=-

+ ???????

,是波程 x 和时间 t 的函数,描写某一时刻任意位置处质点振动位移。

(1)当x d =时,()y f t =,为距离波源为 d 处一点的振动方程。

(2)当t c =时(c 为常数),()y f x =,为某一时刻各质点的振动位移,波形的“拍照”。 4. 驻波是如何形成的?驻波的相位特点什么?

答案:驻波是两列频率、振幅相同的相干波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传播时叠加而成。驻波的相位特点是:相邻波节之间各质点的相位相同,波节两边质点的振动有π的相位差。

二、选择题

1. 在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C )。

(A)波源不动时,波源的振动周期与波动的周期在数值上是不同的; (B)波源振动的速度与波速相同;

(C)在波传播方向上的任一质点振动相位总是比波源的相位滞后; (D)在波传播方向上的任一质点的振动相位总是比波源的相位超前. 2.一横波以速度u 沿x 轴负方向传播,t 时刻波形图如图所

示,则该时刻(B )。

(A )A 点相位为π; (B )B 点相位为2

π

(C )C 点相位为

2

π; (D )D 点向上运动;

3. 一列波在介质分界面反射而产生半波损失的条件是( C )。

(A )波是横波 (B )波是纵波

(C )波从波疏介质入射到波密介质 (D )波从波密介质入射到波琉介质

4.在简谐波传播过程中,沿传播方向相距为λ2

1(λ 为波长)的两点的振动速度必定( A )。

A. 大小相同,而方向相反

B. 大小和方向均相同

C. 大小不同,方向相同

D. 大小不同,而方向相反

5. 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4

)40(10cos[3SI x t y π

π-

-=,则x =5m 处质点

的振动曲线为( A )。

三、填空题

1.已知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20cos (2.50.01)()y t x m π=+,则波长为 200m ;周期为 0.8s ;波速为 250s m / ;波沿x 轴 负 方向传播。 2.有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6s m /,已知在0=x 处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23cos(1.0m t y π

π-

=,则波动方程为 0.1c o s [3()]()62

x y t m π

π=-- ;质点在x 轴上m x 3-=处的振动方程为 ))(3cos(1.0m t y ππ+= 。

3.有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源谐振动的周期s 4.0T =,振幅为m 02.0,由平衡位置向正方向运动到一半振幅时开始计时,波速为s /m 5.0,则波动方程为

0.02cos[5()]()0.5

3

x y t m π

π=+

-

; 波在m 05.0x =处的质点的初相位为

6

π

4、火车以

30/m s 的速度行驶,其汽笛声的频率为500Hz ,火车进站时观察者听到汽笛声的频率

1550Hz ν=,火车离开车站时观察者听到汽笛声的频率2458H z

ν=.(空气中的声速330m/s )

三、计算题

1.一平面简谐波在介质中以波速4/u m s =沿x 轴正方向传播,原点O 处质点的振动曲

线如图所示。求:(1)该波的波动方程;(2)20x m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21A 2

2

0.02cos()

2

2

0.02cos[

())

2

4

2

T y t x y t ππωπ?ππππ=

=-

=-

-

解:()=2cm,T=4s,=由旋转矢量法,可知=-振动曲线对应的方程为:波动方程为(2)20200.02cos[

(

)]0.02cos(

)

2

4

2

2

x m y t t ππππ==-

-

=-时,带入波动方程得

2、已知一平面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波速s m u /6=。试求:(1)该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2)P 点的振动方程;(3)P 点回到平衡位置所需的最短时间。

解:(1)设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为])(cos[?ω+-=u

x

t A y

由旋转矢量法可知:初相位3

π

?=

,x=5.0m 处的相位2

?-

=, 所以πλ

π

λ

π

?6

5)05(22-=--

=?-

=?x ,m 12=?λ, s

u T 26

12=

==

λ

]3

)6

(cos[02.0π

π+

-=x

t y

(2)对于P 点,相位为3

2π?=

设振动方程为)3

2cos(02.0ππ+

=t y

(3)由前P 点回到平衡位置满足的条件为

s t t t 6

56

52

3=

??=

+

=

???=?ππ

π

πθω

3、一平面余弦波在T

t 4

1=

时波形图如下,

(1)画出0=t 时波形图; (2)求O 点振动方程; (3)求波动方程。

解:(1)0=t 时波形图即把T

t 41=

时波形自-X 方向平移

4

1个周期即可,见上图中下面

的结果。

(2)设O 处质点振动方程为()?ω+=t A y cos 0

可知: m A 2.0=

1804.016222-====s V v ππλππω 0=t 时,O 处质点由平衡位置向下振动,

0=t 由旋转矢量图知,2

π

?-=

???? ?

?

-=280cos 2.00ππt y m

?

?

?

?

?

(3)波动方程为:??

? ??

-

-

=x t y λπ

π

π22

80cos 2.0 即??

?

?

?

-

-=2580cos 2.0πππx t y m

4.平面简谐波以波速s /m 10u =沿x 轴正向传播,x 轴上O 、P 、Q 三点的坐标如(a )图所示,已知P 点处质点的振动曲线如图(b )所示。求:(1)P 点的振动方程;(2)若以P 点作为原点,求波动方程;(3)t 时刻P 、Q 两点振动的相位差。

21T =2,,2

21020,

P 0.05cos(2

(2)P 0.05cos[()102

22

s T

uT m y t x y t x

ππωπ?λπππππ?π

λ

=

===?==+=-+

??=

解()A=0.05m,=

点的振

动方

程:

以为原点的波动方程:]

(3)=

5.如图所示为一平面简谐在0t = 时刻的波形图,设此简谐波的频率为 250Hz ,若波沿 x 负方向传播。

(1)该波的波动方程;

(2)画出 8

t T =

时刻的波形图;

(3)距原点O 为 100m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与振动速度表达式。

41

1100,200,2

250

50000/,2500cos[500()]

50000

4

m m T u T m s x y A t π

ν

λωπνππ

π===

=

=====+

+

解:(1)原点处质点振动方向向下由旋转矢量法,可知=

波动方程:

(2)31001005cos[500()]cos 500)50000

4

4

5500sin 500)

4

x y A t A t dy v A t dt

πππππππ==++

=+=

=-+

波形如图所示

()将代人波动方程得:((

(答案1)波动光学习题..

波动光学习题 光程、光程差 1.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中从A 沿某路径传播到B ,若A 、B 两点相位差为3π,则此路径AB 的光程为 (A) 1.5 λ. (B) 1.5 λ/ n . (C) 1.5 n λ. (D) 3 λ. [ A ] 2.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空气中和在玻璃中 (A)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B)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 (C)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D)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 [ C ] 3.如图,S 1、S 2是两个相干光源,它们到P 点的距离分别为r 1和r 2.路径S 1P 垂直穿过一块厚度为t 1,折射率为n 1的介质板,路径S 2P 垂直穿过厚度为t 2,折射率为n 2的另一介质板,其余部分可看作真空,这两条路径的光程差等于 (A) )()(111222t n r t n r +-+ (B) ])1([])1([211222t n r t n r -+--+ (C) )()(111222t n r t n r --- (D) 1122t n t n - [ B ] 4.如图所示,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薄膜上,经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的厚度为e ,并且 n 1<n 2>n 3,λ1为入射光在折射率为n 1的媒质中的波长,则两束反 射光在相遇点的相位差为 (A) 2πn 2e / ( n 1 λ1). (B)[4πn 1e / ( n 2 λ1)] + π. (C) [4πn 2e / ( n 1 λ1) ]+ π. (D) 4πn 2e / ( n 1 λ1). [ C ] 5.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均匀透明媒质中,从A 点沿某一路径传播到B 点,路径的长度为l .A 、B 两点光振动相位差记为?φ,则 (A) l =3 λ / 2,?φ=3π. (B) l =3 λ / (2n ),?φ=3n π. (C) l =3 λ / (2n ),?φ=3π. (D) l =3n λ / 2,?φ=3n π. [ ] 6.如图所示,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折射率为n 2的薄膜上,经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厚度为e ,而 且n 1>n 2>n 3,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相位差为 (A) 4πn 2 e / λ. (B) 2πn 2 e / λ. (C) (4πn 2 e / λ) +π. (D) (2πn 2 e / λ) -π. [ A ] P S 1S 2 r 1 n 1 n 2 t 2 r 2 t 1 n 1 3λ1 n 1 3λ

振动、波动部分答案(新)

大学物理学——振动和波 振 动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内容提要 1、简谐振动的三个判据 (1);(2);(3) 2、描述简谐振动的特征量: A 、T 、γ;T 1= γ,πγπω22== T 3、简谐振动的描述:(1)公式法 ;(2)图像法;(3)旋转矢量法 4、简谐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2 cos()sin(v 00π ?ω?ωω+ +=+-== t v t A dt dx m ; a= )()(π?ω?ωω±+=+=0m 02 2 2 t a t cos -dt x d A 5、振动的相位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6、简谐振动实例 弹簧振子:, 单摆小角度振动:, 复摆: 0mgh dt d 2 2 =+ θθJ ,T=2mgh J π 7、简谐振动的能量:2 22 m 21k 2 1A A E ω== 系统的动能为:)(?ωω+==t sin m 21mv 212 2 2 2 A E K ; 系统的势能为:)?ω+==t (cos k 2 1kx 2 122 2 A E P 8、两个简谐振动的合成 (1)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合振动方程为:)(?ω+=t cos x A 其中,其中;。 *(2) 两个同方向不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拍:当频率较大而频率之差很小的两个同方向简谐运动合成时,其合振动的振幅表现为时而加强时而减弱的现象,拍频:12-γγγ= *(3)两个相互垂直简谐振动的合成 合振动方程: )(122 122 122 22 1 2-sin )(cos xy 2y x ????=-- + A A A A ,为椭圆方程。 练习一 一、 填空题 1.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下端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系统的振动周期为T 1。若将此弹簧截去一半的长度,下端挂一质量为m/2的物体,则系统的周期T 2等于 。 2.一简谐振动用余弦函数表示,其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此简谐振动 的三个特征量为:A = ; =ω ;=? 。 3.如图,一长为l 的均匀细棒悬于通过其一端的光滑水平固定轴上,做成一复摆。已 知细棒绕过其一端的轴的转动惯量J =3/2 ml ,此摆作微小振动的周期 为 。 4.试在下图中画出谐振子的动能、振动势能和机械能随时间而变化的三条曲线(设t =0时物体经过平衡位置)。 5.图中所示为两个简谐振动曲线。若以余弦函数表示这两个振动的合成结果,则合振动的方程为 。

大学物理下册波动光学习题解答杨体强

波动光学习题解答 1-1 在氏实验装置中,两孔间的距离等于通过光孔的光波长的100倍,接收屏与 双孔屏相距50cm 。求第1 级和第3级亮纹在屏上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 解: 设两孔间距为d ,小孔至屏幕的距离为D ,光波波长为λ,则有=100d λ. (1)第1级和第3级亮条纹在屏上的位置分别为 -5150==510m 100D x d λ=?? -42503==1.510m 100 D x d λ=?? (2)两干涉条纹的间距为 -42=1.010m D x d λ?=?? 1-2 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用0 6328A =λ的氦氖激光束垂直照射两小孔,两小孔的间距为1.14mm ,小孔至屏幕的垂直距离为1.5m 。求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屏幕上干涉条纹的间距。 (1)整个装置放在空气中; (2)整个装置放在n=1.33的水中。 解: 设两孔间距为d ,小孔至屏幕的距离为D ,装置所处介质的折射率为n ,则两小孔出射的光到屏幕的光程差为 21()x n r r nd D δ=-= 所以相邻干涉条纹的间距为 D x d n λ?=? (1)在空气中时,n =1。于是条纹间距为 943 1.5 632.8108.3210(m)1.1410 D x d λ---?==??=?? (2)在水中时,n =1.33。条纹间距为 9 43 1.563 2.810 6.2610(m)1.1410 1.33 D x d n λ---???=?==??? 1-3 如图所示,1S 、2S 是两个相干光源,它们到P 点的距离分别为1r 和2r 。路径1S P 垂直穿过一块厚度

为1t 、折射率为1n 的介质板,路径2S P 垂直穿过厚度为2t ,折射率为2n 的另一块介质板,其余部分可看做真空。这两条路径的光程差是多少? 解:光程差为 222111[r (n 1)t ][r (n 1)t ]+--+- 1-4 如图所示为一种利用干涉现象测定气体折射率的原理性结构,在1S 孔后面放 置一长度为l 的透明容器,当待测气体注入容器而将空气排出的过程中幕上的干涉条纹就会移动。由移过条纹的根数即可推知气体的折射率。 (1)设待测气体的折射率大于空气折射率,干涉条纹如何移动? (2)设 2.0l cm =,条纹移过20根,光波长为 589.3nm ,空气折射率为1.000276,求待测气体(氯气)的折射率。 1-5 用波长为500 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由两块光学平玻璃构成的空气劈尖上。在观察反射光的干涉现象中,距劈尖棱边1=1.56 cm 的A 处是从棱边算起的第四条暗条纹中心。 (1)求此空气劈尖的劈尖角θ; (2)改用600 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此劈尖上,仍观察反射光的干涉条纹,A 处是明条纹还是暗条纹? (3)在第(2)问的情形从棱边到A 处的围共有几条明纹,几条暗纹?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1.决定总需求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要点:收入水平和结构、供求水平的结构对应、消费、投资、净出口的大小、物价水平、利率水平、政府支出 2.为什么价格水平的上升会提高利率? 答案要点: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价格水平上升意味着货币需求增大和实际货币存量的减少,为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就必须提高利率来抑制货币需求的增长。 3.为什么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答案要点:在投资的预期收益不变情况下,利率下降意味着投资成本的减少和利润的增加,所以,企业会增加投资。而增加投资需求就会增加产出和均衡收入。这样,IS曲线就会表现出向右下方倾斜。 4.为什么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答案要点:均衡收入提高增加了货币的交易需求,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为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必须上升,以便抑制货币的投机需求。于是,LM曲线就会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 5.减少政府支出为什么会降低利率? 答案要点:这会降低货币需求,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为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必须降低。 6.增加货币供给为什么会降低利率? 答案要点:货币供给增加会使货币市场失去原来的均衡,要

恢复均衡就需要相应增大货币需求,为此,利率就会降低。 7.IS曲线和LM曲线为什么不能各自独立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均衡的利率? 答案要点:IS曲线涉及的利率是外生变量,必须由货币市场决定;LM曲线涉及的收入也是外生变量,必须由产品市场决定,所以他们都无法各自独立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均衡的利率。 8.你认为IS?LM模型是说明总需求的好模型吗? 答案要点:该模型具有较简洁、直观、能大致说明宏观经济中总需求的优点和特征。但其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一是两条曲线的交点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严重影响其说服力。二是模型无法反映消费需求的情况。三是该模型受限于其静态表现。四是没有表现出凯恩斯所强调的投资需求的不确定性,表现的却是投资与利率的确定性关系。参见教材p113?115的内容。

(完整word版)波动光学复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波动光学 9.1 在双缝干实验中,波长λ =500nm 的单色光入射在缝间距 d=2×10-4 m的双缝上,屏到双缝的距离为2m,求: (1)每条明纹宽度;(2)中央明纹两侧的两条第10 级明纹中心的间距;(3)若用一厚度为e=6.6 × 10 m的云母片覆盖其中一缝后,零级明纹移到原来的第7 级明纹处;则云母片的折射率是多少? 9 解:(1)Δχ=D = 2 500 140 m=5×10-3m d 2 10 4 (2)中央明纹两侧的两条第10 级明纹间距为 20Δχ =0.1m (3)由于e(n-1)=7 λ , 所以有 n=1+7 =1.53 e 9.2 某单色光照在缝间距为d=2.2 ×10-4的杨氏双缝上,屏到双缝的距离为D=1.8m,测出屏上20 条明纹之间的距离为9.84 × 10-2m,则该单色光的波长是多少? 解:因为x Dy d 2 x 20 x 9.84 10 m 2.2 10 4 9.84 10 2 20 1.8 所以601.3nm 9.3 白光垂直照射到空气中一厚度e=380nm的肥皂膜(n=1.33)上,在可见光的范围内400~760nm),哪些波长的光在反射中增强?

r 2 r 1 k 干涉加强。所以 λ = 4ne 2k 1 在可见光范围内, k=2 时,λ =673.9nm k=3 时 , λ =404.3nm 9.4 如题图 9.4 所示,在双缝实验中入射光的波长为 550nm , 用一厚度为 e=2.85 ×10-4cm 的透明薄片盖住 S 1缝,发现中央明纹 解:当用透明薄片盖住 S 1 缝,以单色光照射时,经 S 1缝的光程, 在相同的几何路程下增加了,于是原光程差的中央明纹位置从 O 点向上移动,其他条纹随之平动,但条纹宽度不变。依题意,图 中 O ' 为中央明纹的位置,加透明薄片后,①光路的光程为 r 1 e ne r 1 (n 1)e ;②光路的光程为 r 2 。因为点是中央明条纹的 位置,其光程差为零,所以有 r 2 [r 1 (n 1)e] 0 ,即 r 2 r 1 (n 1)e ⑴ 在不加透明薄片时,出现中央明条纹的条件为 解:由于光垂直入射,光程上有半波损失,即 2ne+ 2=k λ时, 。试求:透明薄片的折射率。

物理学下册波动作业答案

波动作业答案 1.{ 一平面简谐波沿Ox轴正方向传播,t= 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P处介质质点的振动方程是() } A.(SI) B.(SI) C.(SI) D.(SI) 答案:A 2.如图所示,S1和S2为两相干波源,它们的振动方向均垂直于图面,发出波长为的简谐波,P点是两列波相遇区域中的一点,已知,,两列波在P点发生相消干涉.若S1的振动方程为,则S2的振动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D 3.两相干波源S1和S2相距,(为波长),S1的相位比S2的相位超前,在S1,S2的连线上,S1外侧各点(例如P点)两波引起的两谐振动的相位差是() } B. C. D. 答案:C 4.在弦线上有一简谐波,其表达式为 (SI) 为了在此弦线上形成驻波,并且在x= 0处为一波腹,此弦线上还应有一简 谐波,其表达式为() } A.(SI) B.(SI) C.(SI) D.(SI) 答案:D 5.沿着相反方向传播的两列相干波,其表达式为 和. 在叠加后形成的驻波中,各处简谐振动的振幅是() } C. D. 答案:D 6.{ 一平面余弦波在t= 0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O点的振动初相为() } B. C. D.(或) 答案:D 7.{ 如图所示,有一平面简谐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坐标原点O的振动规律为),则B点的振动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D 8.{ 如图,一平面简谐波以波速u沿x轴正方向传播,O为坐标原点.已知P点的振动方程为,则() } 点的振动方程为 B.波的表达式为 C.波的表达式为 点的振动方程为 答案:C 9.一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是 m,传播速度是340 m/s,当它进入另一介质时,波长变成了 m,它在该介质中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__. 答案:503 m/s 10.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SI),其角频率=_____________,波速u=_______________,波长= 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5 rad/s|338 m/s | m 11.图为t=T/ 4 时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形曲线,则其波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SI) 12.一平面简谐波沿Ox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若如图P1点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则P2点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P1点处质点振动状态相同的那些点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k=±1,±2,…) 13.如图所示,一平面简谐波沿Ox轴负方向传播,波长为,若P处质点的振动方程是,则该波的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处质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刻的振动状态与O处质点t1时刻的振动状态相同. 答案:|,k= 0,±1,±2,…[只写也可以] 14.如图所示,波源S1和S2发出的波在P点相遇,P点距波源S1和S2的距离分别为和,为两列波在介质中的波长,若P点的合振幅总是极大值,则两波在P点的振动频率___________,波源S1的相位比S2的相位领先_______. 答案:相同.|. 15.在固定端x= 0处反射的反射波表达式是.设反射波无能量损失,那么入射波的表达式是y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驻波的表达式是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6.如果入射波的表达式是,在x= 0处发生反射后形成驻波,反射点为波腹.设反射后波的强度不变,则反射波的表达式y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x=处质点合振动的振幅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 17.如图,一平面波在介质中以波速u=20 m/s沿x轴负方向传播,已知A点的振动方程为(SI). (1) 以A点为坐标原点写出波的表达式; (2) 以距A点5 m处的B点为坐标原点,写出波的表达式. 答案: 解:(1)坐标为x点的振动相位为 2分 波的表达式为(SI) 2分 (2)以B点为坐标原点,则坐标为x点的振动相位为 (SI) 2分 波的表达式为(SI) 2分 18.如图所示,两相干波源在x轴上的位置为S1和S2,其间距离为d=30 m,S1位于坐标原点O.设波只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单独传播时强度保持不变.x1=9 m和x2=12 m处的两点是相邻的两个因干涉而静止的点.求两波的波长和两波源间最小相位差. 答案:{ 解:设S1和S2的振动相位分别为和.在x1点两波引起的振动相位差 即① 2分 在x2点两波引起的振动相位差

西方经济学第十一章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题目1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失业率是指() 选择一项: A. 失业人口与全部就业人口之比 B. 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 C. 失业人口与全部劳动人口之比 D. 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 题目2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选择一项: A. 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B. 以上均不是 C.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D.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题目3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抑制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应该() 选择一项: A. 控制货币供应量 B. 降低工资 C. 减税 D. 解除托拉斯组织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控制货币供应量 题目4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由于工资提高而引起的通货膨胀是()选择一项: A.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B. 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C. 结构性通货膨胀 D.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题目5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选择一项: A.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B. 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C. 以上均不是 D.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题目6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选择一项: A. 工资与利润之间关系的曲线 B. 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C. 工资与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

《大学物理学》波动光学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如图所示,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折射率为2n 的薄膜上,经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厚度为e ,而且321n n n >>,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位相差为(B (A ) 22πn e λ ; (B ) 24πn e λ ; (C ) 24πn e πλ -; (D ) 24πn e πλ +。 2.如图示,用波长600λ=nm 的单色光做双缝实验,在屏P 处产生第五级明纹,现将折射率n =1.5的薄透明玻璃片盖在其中一条缝上,此时P (A )5.0×10-4cm ;(B )6.0×10-4cm ; (C )7.0×10-4cm ;(D )8.0×10-4cm 。 3.在单缝衍射实验中,缝宽a =0.2mm ,透镜焦距f =0.4m ,入射光波长λ=500nm 位置2mm 处是亮纹还是暗纹?从这个位置看上去可以把波阵面分为几个半波带?( D ) (A) 亮纹,3个半波带; (B) 亮纹,4个半波带;(C) 暗纹,3个半波带; (D) 暗纹,4个半波带。 4.波长为600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光栅常数为2.5×10-3mm 的光栅上,光栅的刻痕与缝宽相等,则光谱上呈现的全部级数为(B ) (A) 0、1±、2±、3±、4±; (B) 0、1±、3±;(C) 1±、3±; (D) 0、2±、4±。 5. 自然光以60°的入射角照射到某一透明介质表面时,反射光为线偏振光,则( B ) (A) 折射光为线偏振光,折射角为30°; (B) 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折射角为30°; (C) 折射光为线偏振光,折射角不能确定; (D) 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折射角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6.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在空气劈尖上,劈尖的折射率为n ,劈尖角为θ,则第k 级明纹和第3k +级明纹的间距l = 32s i n λn θ 。 7.用550λ=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牛顿环装置时,第4级暗纹对应的空气膜厚度为 1.1 μm 。 8.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设第一级暗纹的衍射角很小。若1600nm λ=为入射光,中央明纹宽度为 3m m ;若以2400nm λ=为入射光,则中央明纹宽度为 2 mm 。 9.设白天人的眼瞳直径为3mm ,入射光波长为550nm ,窗纱上两根细丝之间的距离为3mm ,人眼睛可以距离 13.4 m 时,恰能分辨。 10.费马原理指出,光总是沿着光程为 极值 的路径传播的。 三、计算题(共60分) 11.(10分)在杨氏双缝实验中,双缝间距d =0.20mm ,缝屏间距D =1.0m ,试求:(1)若第二级明条纹离屏中心的距离为6.0mm ,计算此单色光的波长;(2)相邻两明条纹间的距离. 解:(1)由λk d D x = 明知,23 0.26002110 x nm λ= =??, 3 n e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题库及标准答案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题库及答案

————————————————————————————————作者:————————————————————————————————日期: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中从A 沿某路径传播到B ,若A 、B 两点相位差为3π,则此路径AB 的光程为 (A) 1.5 λ. (B) 1.5 λ/ n . (C) 1.5 n λ. (D) 3 λ. [ ] 2、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空气中和在玻璃中 (A)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B)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 (C)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D)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 [ ] 3、如图,S 1、S 2是两个相干光源,它们到P 点的距离分别为r 1和r 2.路径S 1P 垂直穿过一块厚度为t 1,折射率为n 1的介质板,路径S 2P 垂直穿过厚度为t 2,折射率为n 2的另一介质板,其余部分可看作真空,这两条路径的光程差等于 (A) )()(111222t n r t n r +-+ (B) ])1([])1([211222t n r t n r -+--+ (C) )()(111222t n r t n r --- (D) 1122t n t n - [ ] 4、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均匀透明媒质中,从A 点沿某一路径传播到B 点,路径的长度为l .A 、B 两点光振动相位差记为?φ,则 (A) l =3 λ / 2,?φ=3π. (B) l =3 λ / (2n ),?φ=3n π. (C) l =3 λ / (2n ),?φ=3π. (D) l =3n λ / 2,?φ=3n π. [ ] 5、如图所示,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折射率为n 2的薄膜上,经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厚度为e ,而且n 1>n 2>n 3,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相位差为 (A) 4πn 2 e / λ. (B) 2πn 2 e / λ. (C) (4πn 2 e / λ) +π. (D) (2πn 2 e / λ) -π. [ ] 6、如图所示,折射率为n 2、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 1和n 3,已知n 1<n 2<n 3.若用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①与②的光程差是 (A) 2n 2 e . (B) 2n 2 e -λ / 2 . (C) 2n 2 e -λ. (D) 2n 2 e -λ / (2n 2). [ ] 7、如图所示,折射率为n 2、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 1和n 3,已知n 1< n 2> n 3.若用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用①与②示意)的光程差是 (A) 2n 2 e . (B) 2n 2 e -λ / 2. (C) 2n 2 e -λ . (D) 2n 2 e -λ / (2n 2). P S 1 S 2 r 1 n 1 n 2 t 2 r 2 t 1 n 1 n 2 n 3 e λ n 2n 1n 3 e ①② n 2n 1n 3 e ①②

物理光学作业参考答案 第十五章

物理光学作业参考答案 [15-1] 一束自然光以 30角入射到玻璃-空气界面,玻璃的折射率54.1=n ,试计算(1)反射光的偏振度;(2)玻璃-空气界面的布儒斯特角;(3)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时透射光的偏振度。 解: (1)入射自然光可以分解为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s 波和p 波,它们强度相等,设以0I 表示。已知: 301=θ,所以折射角为: 35.50)30sin 54.1(sin )sin (sin 1 112=?==--θθn 根据菲涅耳公式,s 波的反射比为: 12.0)35.5030sin()35.5030sin()sin()sin(2 2 2121=?? ? ???+-=? ???? ?+-= θθθθρs 4 因此,反射波中s 波的强度: 00) (124.0I I I s R s ==ρ 而p 波的反射比为: 004.0881.5371.0)()(2 2 2121=?? ? ???= ? ???? ?+-=θθθθρ tg tg p 因此,反射波中p 波的强度: 00) (004.0I I I p R p ==ρ 于是反射光的偏振度: %94%8.93004.0124.0004.0124.00 000≈=+-= I I I I P (2)玻璃-空气界面的布儒斯特角: 3354 .1111 1 1 21 ====---tg n tg n n tg B θ (3)对于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时的透射光,s 波的透射系数为: 4067.133 cos 57sin 2cos sin 2) sin(cos sin 2122112===+= θθθθθθs t 式中, 331==B θθ,而 57902=-=B θθ 所以,s 波的透射强度为:

波动习题答案

波动习题1 一、选择题 1、 一平面简谐波沿Ox 正方向传播,波动表达式为]2 )42( 2cos[10.0π +-π=x t y ,则该波在t = 0.5 s 时刻的波形图是 [ B ] x (m )O 2 0.10 y (m )(A) x (m )O 2 0.10 y (m ) (B) x (m )O 2 -0.10 y (m ) (C)x (m )O 2 y (m ) (D) -0.10 2、 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cos(bx at A y -=(a 、b 为正值常量),则 A 、波的频率为a . B 、波的传播速度为 b/a . C 、波长为 π / b . D 、波的周期为2π / a . [ D ] 3、 如图所示,有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坐标原点O 的振动规律为)cos(0φω+=t A y ) ,则B 点的振动方程为 A 、])/(cos[0φω+-=u x t A y . B 、)]/([cos u x t A y +=ω. C 、})]/([cos{0φω+-=u x t A y . D 、})]/([cos{0φω++=u x t A y . [ D ] 二、填空题 4、 A ,B 是简谐波波线上距离小于波长的两点.已知,B 点振动的相位比A 点落后 π3 1 ,波长为λ = 3 m ,则A ,B 两点相距L = ____1/2____________m . 5、 已知波源的振动周期为4.00×10- 2 s ,波的传播速度为300 m/s ,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 则位于x 1 = 10.0 m 和x 2 = 16.0 m 的两质点振动相位差为 π. 6、 请按频率递增的顺序,写出比可见光频率高的电磁波谱的名称___紫外线_______ ; _______X 射线___; ___γ射线______ . 三、计算题 7、 图为t = T / 4 时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形曲线,求其波的表达式。 解:3304==μλT πππω1654 3302T 2=?== x y u B O |x| x (m) O 1 u =330 m/s y (m) 2 3

物理学下册波动作业答案

一平面简谐波沿Ox轴正方向传播,t= 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P处介质质点的振动方程是() } A.(SI) B.(SI) C.(SI) D.(SI) 答案:A 2.如图所示,S1和S2为两相干波源,它们的振动方向均垂直于图面,发出波长为的简谐波,P点是两列波相遇区域中的一点,已知,,两列波在P点发生相消干涉.若S1的振动方程为,则S2的振动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D 3.两相干波源S1和S2相距,(为波长),S1的相位比S2的相位超前,在S1,S2的连线上,S1外侧各点(例如P点)两波引起的两谐振动的相位差是() } B. C. D. 答案:C 4.在弦线上有一简谐波,其表达式为 (SI) 为了在此弦线上形成驻波,并且在x= 0处为一波腹,此弦线上还应有一简 谐波,其表达式为() } A.(SI) B.(SI) C.(SI) D.(SI) 答案:D 5.沿着相反方向传播的两列相干波,其表达式为 和. 在叠加后形成的驻波中,各处简谐振动的振幅是() } C. D. 答案:D 6.{ 一平面余弦波在t= 0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O点的振动初相为() } B. C. D.(或) 答案:D 7.{ 如图所示,有一平面简谐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坐标原点O的振动规律为),则B点的振动方程为() } A. B.

答案:D 8.{ 如图,一平面简谐波以波速u沿x轴正方向传播,O为坐标原点.已知P点的振动方程为,则() } 点的振动方程为 B.波的表达式为 C.波的表达式为 点的振动方程为 答案:C 9.一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是 m,传播速度是340 m/s,当它进入另一介质时,波长变成了 m,它在该介质中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__. 答案:503 m/s 10.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SI),其角频率=_____________,波速u=_______________,波长= 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5 rad/s|338 m/s | m 11.图为t=T/ 4 时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形曲线,则其波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SI) 12.一平面简谐波沿Ox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若如图P1点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则P2点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P1点处质点振动状态相同的那些点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k=±1,±2,…) 13.如图所示,一平面简谐波沿Ox轴负方向传播,波长为,若P处质点的振动方程是,则该波的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处质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刻的振动状态与O处质点t1时刻的振动状态相同. 答案:|,k= 0,±1,±2,…[只写也可以] 14.如图所示,波源S1和S2发出的波在P点相遇,P点距波源S1和S2的距离分别为和,为两列波在介质中的波长,若P点的合振幅总是极大值,则两波在P点的振动频率___________,波源S1的相位比S2的相位领先_______. 答案:相同.|. 15.在固定端x= 0处反射的反射波表达式是.设反射波无能量损失,那么入射波的表达式是y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驻波的表达式是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6.如果入射波的表达式是,在x= 0处发生反射后形成驻波,反射点为波腹.设反射后波的强度不变,则反射波的表达式y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x=处质点合振动的振幅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 17.如图,一平面波在介质中以波速u=20 m/s沿x轴负方向传播,已知A点的振动方程为(SI). (1) 以A点为坐标原点写出波的表达式; (2) 以距A点5 m处的B点为坐标原点,写出波的表达式. 答案: 解:(1)坐标为x点的振动相位为 2分 波的表达式为(SI) 2分 (2)以B点为坐标原点,则坐标为x点的振动相位为 (SI) 2分 波的表达式为(SI) 2分 18.如图所示,两相干波源在x轴上的位置为S1和S2,其间距离为d=30 m,S1位于坐标原点O.设波只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单独传播时强度保持不变.x1=9 m和x2=12 m处的两点是相邻的两个因干涉而静止的点.求两波的波长和两波源间最小相位差. 答案:{ 解:设S1和S2的振动相位分别为和.在x1点两波引起的振动相位差 即① 2分 在x2点两波引起的振动相位差 即② 3分

波动光学答案2011

波动光学填空题 56、杨氏双缝的间距为0.3mm ,双缝距离屏幕1500mm ,若第四到第七明纹距离为7.5 ,则入射光波长 =___500nm____ ;若入射光的波长 =639nm ,则相邻两明纹的间距x k+1-x k =____3.195___mm 。 57、用单色光做单缝衍射实验,若缝宽变为原来的6倍,则中央明纹区宽度是原来的____1/6____倍。 58、波长为750nm 的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到宽度为d 的单缝上,若衍射角为3π/12时,对应的衍射图样为第一极小,则缝宽为_____1.06μm______。 59、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于单缝上,观察夫琅和费衍射,若屏上P 点处为第3级暗纹,则单缝处波面相应地可划分为 __6___个半波带,若将单缝宽度缩小一半,P 点将是第__1__级__明__纹。 60、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于单缝上,观察夫琅和费衍射,若屏上P 点处为第3级明纹,则单缝处波面相应地可划分为 _____个半波带,若将单缝宽度缩小一半,P 点将是第____级____纹。 61、一束强度为I 0的自然光垂直穿过两个叠合在一起、偏振化方向成45゜角的理想偏振片,则透射光强为____1/4____I 0 62、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反映了光的___波动_____性质.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______横___波. 63、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于单缝上,观察夫琅和费衍射,若屏上P 点处为第2级明纹,则单缝处波面相应地可划分为 _____个半波带,若将单缝宽度缩小一半,P 点将是第____级____纹。 64、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1.4的介质中传播的几何路程长度为30m ,则相当于该光在真空中传播的路程长度为____42m_____。 65、波长为λ=532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宽度为d 的单缝上,若对应第二级暗纹的衍射角θ=30°。则缝宽d __2128______nm 。 66、光的_ 干涉____和_ 衍射____现象表明光具有波动性质,光的__偏振_____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 67、一束自然光由空气斜入射到折射率为n 的均匀平板玻璃表面,当入射角i 满足_i tan _____=n 时,反射光将具有完全偏振性。 68、光从光疏媒质射向光密媒质时,反射光的半波损失对应的附加光程为__λ/2__,对应的附加位相为____π__. 69、一束自然光通过两个偏振片,若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间夹角由α1转到α2,则转动前后透射光强度之比为___2 212cos cos αα______。 70、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 ,在其上面镀一层氟化镁(MgF 2)薄膜(n =1.38),放在空气中,白光垂直照射到膜的表面,欲使反射光中波长为550nm 的光相消,此膜的最小厚度为___0.1μm____。 波动光学选择题 79、为了使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B ] A. 使屏靠近双缝; B. 使两缝的间距变小; C. 使两缝的宽度稍微变小; D. 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 80、为了使干涉的条纹更亮,可见条纹更多,条纹拉得更开,最可取的方法是:[ B ] A. 使屏靠近光缝; B. 减小缝间距; C. 增加缝间距; D. 采用等距多缝方案 81、在垂直照射的劈尖干涉实验中,当劈尖的夹角变大时,干涉条纹将[ B ]。 A. 远离劈棱方向移动; B. 向劈棱方向移动; C. 相邻条纹间的距离将变宽; D. 条纹位置和间距不变. 82、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媒质中,由a 点传到b 点相位改变了π,则对应的光程为[ D ] A. λ; B. λ/2; C. λn /2; D. λ/2n 83、光波从光疏媒质垂直入射到光密媒质,当它在界面反射时,其[ C ]。 A.相位不变 B.频率增大 C.产生附加光程λ/2 D.频率减小

NO波动答案

机械波(1)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 选择题 1. 一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在t = 2 s 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原点O 的振动方程为 (A) )2 1 (cos 50.0ππ+=t y , (SI). (B) )2 1 21(cos 50.0ππ-=t y , (SI). (C) )21 21(cos 50.0π π+=t y , (SI). (D) )2 1 41(cos 50.0ππ +=t y , (SI). 【 C 】 2. 图示一简谐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图,波速 u = 200 m/s ,则图中O 点的振动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A) )2 1cos(4.02 π-ππ=t a (SI). (B) )2 3 cos(4.02π-ππ=t a (SI). (C) )2cos(4.02π-ππ-=t a (SI). (D) )2 1 2cos(4.02π+ππ-=t a (SI) 【 D 】 3. 如图所示,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向传播,已知P 点的振动方程为)cos(0φω+=t A y ,则波的表达式为 (A) }]/)([cos{0φω+--=u l x t A y . (B) })]/([cos{0φω+-=u x t A y . (C) )/(cos u x t A y -=ω. (D) }]/)([cos{0φω+-+=u l x t A y . 【 A 】 (m)

二 填空题 1. 一横波的表达式为:m x t y )]5.2(10cos[01.0-=π,在t =时,x =2m 处,质点的位移是 0 m ,速度是 π m/s 。 2.图示为一平面简谐波在t=2s 时刻的波形图,波的振幅为0.2m ,周期为4 s ,则图中P 点处质点 的振动方程为: m t y P )2 2 cos(2.0π π-= 。 3.如图所示为一平面简谐波在t=2s 时刻的波形图,该简谐波的波动方程是 m u x t u A y ]2 3)2(2cos[π λπ+--=;P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是 u m )

第十二章 波动光学(一)答案

一. 选择题 [ C ]基础训练2. 如图16-19所示,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薄膜上,经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的厚度为e ,并且 n 1<n 2>n 3,λ1为入射光在折射率为n 1的媒质中的波长,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相位差为 (A ) 2πn 2e /(n 1 λ1) (B )[4πn 1e /(n 2 λ1)] + π (C ) [4πn 2e /(n 1 λ1)]+ π (D ) 4πn 2e /(n 1 λ1) 参考解答:真空中波长= n 1λ1。考虑半波损失后的总光程差=2 n 2e + n 1λ1/2,故相位差=(2 n 2e + n 1λ1/2)*2π/( n 1λ1)=[4πn 2e /(n 1 λ1)]+ π 。 [ B ]基础训练6. 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 的透明薄膜上,透明薄膜放在空气中,要使反射光得到干涉加强,则薄膜最小的厚度为 (A ) λ / 4 (B ) λ / (4n ) (C ) λ / 2 (D ) λ / (2n ) 参考解答:反射光要干涉加强,其光程差应为半波长的偶数倍,故薄膜的最小厚度h 应满足如下关系式:212 nh λ λ+=?(要考虑半波损失),由此解得/(4)h n λ=。 [ B ]基础训练8. 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在观察牛顿环的装置上。当平凸透镜垂直向上缓慢平移而远离平面玻璃时,可以观察到这些环状干涉条纹 (A ) 向右平移 (B ) 向中心收缩 (C ) 向外扩张 (D ) 静止不动 (E ) 向左平移 参考解答:根据牛顿环公式,此时固定位置的k 变大。 [ A ]基础训练9. 两块平玻璃构成空气劈形膜,左边为棱边,用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若上面的平玻璃以棱边为轴,沿逆时针方向作微小转动,则干涉条纹的 (A ) 间隔变小,并向棱边方向平移 (B ) 间隔变大,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 (C ) 间隔不变,向棱边方向平移 (D ) 间隔变小,并向远离棱边方向平移 参考解答:条纹间距=λ/2/ sin θ,逆时针转动,导致变大,进而条纹间距变小,条纹向棱边方向移动。 [ D ]自测提高5. 在图示三种透明材料构成的牛顿环装置中,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在反射光中看到干涉条纹,则在接触点P 处形成的圆斑为 (A) 全明. (B) 全暗. (C) 右半部明,左半部暗. (D) 右半部暗,左半部明. 参考解答:接触点P 的左边两反射光的光程差为2left nh δ=,接触点P 的右边两反射光的 图中数字为各处的折射 图16-19 n 3

第11章思考题和习题解答汇总

第11章 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11-1.节约电能有何重要意义? 答:节约电能的意义主要表现为: 1.缓解电力供需矛盾。 节约电能可以节约煤炭、水力、石油等一次能源,使整个能源资源得到合理使用,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并能减轻能源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的紧张程度。 2.节约国家的基建投资。 节约电能可以节约国家用于发电、输配电及用电设备所需要的投资,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很大的利益,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3.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节约电能可以减少企业的电费开支,降低生产成本,积累资金,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推动企业用电合理化。 节约电能可以推动企业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加速设备改造和工艺改革,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企业生产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11-2.什么叫负荷调整?有哪些主要调整措施? 答:根据供电系统的电能供应情况及各类用户不同的用电规律,合理地安排各类用户的用点时间,以降低负荷高峰,填补负荷的低谷(即所谓的“削峰填谷”),充分发挥发、变电设备的潜能,提高系统的供电能力。 负荷调整的主要措施: ①同一地区各厂的厂休日错开; ②同一厂内各车间的上下班时间错开,使各个车间的高峰负荷分散; ③调整大容量用电设备的用点时间,使它避开高峰负荷时间用电,做到各时段负荷均衡,从而提高了变压器的负荷系数和功率因数,减少电能的损耗。 ④实行“阶梯电价+分时电价” 的综合电价模式。“阶梯电价”全名为“阶梯式累进电价”,是指把户均用电量设置为若干个阶梯,随着户均消费电量的增长,电价逐级递增。峰谷分时电价是指根据电网的负荷变化情况,将每天24小时划分为高峰、平段、低谷等时段,各时段电价不同,以鼓励用电客户合理安排用电时间,削峰填谷,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11-3.什么叫经济运行?什么叫变压器的经济负荷? 答:经济运行是指整个电力系统的有功损耗最小,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设备运行方式。 变压器的经济负荷,就是应满足变压器单位容量的综合有功损耗△P/S 为最小值的条件。即d(△P/S)/dS=0,可得变压器的经济负荷为 00.q ec T N K q N P K Q S S P K Q ?+?=?+? 11-4.什么叫电压偏差?对电动机、电光源有什么影响? 答:电压偏差是实际运行电压对系统标称电压的偏差相对值,以百分数表示,即 100%?-=?N N U U U U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