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证执业的风险与防范

公证执业的风险与防范

公证执业的风险与防范
公证执业的风险与防范

公证执业的风险与防范

引言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虽已基本形成但还很不成熟,法律体系也不够完善,加上各利益主体诉求多元化,社会诚信度降低,使得公证制度在现实中国遇到了种种挑战,面临着多重风险甚至危机。本文试就公证执业风险的表现形式与防范措施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一、公证执业常见风险表现形态

这里公证执业风险不仅包括公证机构在办证过程中因当事人虚假陈述、提供不实材料等因素引起的审查核实风险(即真实性风险),也包括公证机构有义务判断公证事项合法性和依法定公证程序出具公证书所面临的风险(即合法性风险)。公证执业风险的主要表现形态有如下方面:(一)真实性风险

《公证法》第二条规定,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公证书证明对象的真实性是公证书的灵魂,是公证书证据效力和其他法定效力的基础和源泉。真实性包括:申

办公证当事人身份及相应民事法律行为能力的真实性、当事人意思表示的真实性、公证对象即民事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

1、当事人身份及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的真实性风险

当事人身份的真实性的重要程度自不待言,尤其是在一些处分重要财产的公证事项中,确认权利人的身份成为首等重要的事务。目前我国房地产登记部门核发的房地产权证上一般只载明权利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海事部门核发的船舶所有权证上只有权利人的姓名和住址,均没有权利人的照片,一旦不法分子采用变造、伪造身份证(如采用权利人的身份资料、更换权利人的照片)申办处分上述财产的公证时,公证机构因缺乏有效识别手段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实践中还出现过非权利人持有权利人的真实身份证件申办公证的情况,公证机构如不仔细审查,一旦真正的权利人提出质疑,公证处也会有一定的风险;另外,当事人是否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也非常重要,如果发生了识别错误,则会直接导致公证出错。

2、当事人意思表示的真实性风险

民事法律行为是公证业务中最重要的证明对象,而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与否关系到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否,关系到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种类(无效或是效力待定还是有效),因此判断当

事人意思表示真实与否尤为重要。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形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意思与表示不一致,另一类是不自由的意思表示。其中前者包括故意的意思与表示不一致(如真意保留、同谋、伪装行为)和非故意的意思与表示不一致(如错误、误解);后者包括受欺诈、受胁迫或被他人乘人之危。对于前者,我国民法理论上倾向采取表示主义为主意思主义为辅的原则,侧重维护交易安全,同时兼顾表意人的利益①。因此公证实务中如果我们仅仅重视当事人外在的表示行为而忽略当事人内心的效果意思是会有一定风险的,尤其是在当事人无偿赠与财产、订立遗嘱或放弃继承时,由于此时市场交易安全保护的价值要求弱化,则当事人内心的效果意思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对于后者,因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系他人不正当干涉所致,其民事行为效力自应受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之规制,视具体情况而可能是无效民事行为或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等几种不同情形,一旦公证机构在办理公证时未审查出当事人意思表示不自由的情形则会面临公证被撤销甚至赔偿的风险。

3、民事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风险

①对于民事法律行为的真实性问题主要是在于当事人①参见黄和新著:《中国合同法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页。

是否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及意思表示是否真实的问题,鉴于前面已对上述真实性风险作了分析,此处不再论述这一问题。

②对于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公证机构往往要依据当事人提交的有关证明材料,因此证明材料内容的真伪往往直接关系到被公证的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而当今中国,一方面造假者非常猖獗,造假证的联系电话贴到了大街小巷甚至公证处的门口,假身份证、户口簿、毕业证、房产证、结婚证等伪造得足以乱真,另一方面我国户籍管理部门、企业人事管理部门往往缺乏系统详尽的人员数据资料供查询,部分证明单位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为当事人出具不实证明。可以说目前公证机构最主要的风险恰恰是因为当事人或证明单位提供的虚假证明材料所导致的。此外,在有些公证事项中,虽然公证员亲临现场,但也并不一定能发现事实的真相,如在保全送达事实公证中,受送达人的身份识别往往依据于申请人的介绍,承办公证员事先并不掌握受送达人具体的身份资料和体貌特征,公证员也没有强行要求受送达人出具身份证件核实的权力;在抽奖公证中,公证员对申请人奖券印制数量、发放、投放等真实情况往往无法掌握而只能依据申请人的说明和承诺,一旦发生差错,公证机构虽可以公证仅是对现场抽奖情况进行监督作为抗辩,但由于结果的失真

势必导致社会对公证公信力的质疑。

(二)合法性风险

合法性风险主要包括当事人办证目的的合法性风险、公证证明对象的合法性风险、公证程序的合法性风险以及公证员与法官对案件事实合法性判断冲突的风险等。

1、当事人办证目的合法性风险

当事人申请办理的公证事项,有的看起来是符合受理和出证条件的,但是如果探求当事人的办证目的则可能属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无效民事行为,因而根据《公证法》和《公证程序规则》应属于不予办理公证的情形,如当事人之间明为房产买卖却以房产赠与公证的形式出现,其目的是为了逃避房产取得后五年内交易应交营业税的;明为房产赠与却以房产买卖公证形式出现目的是少交房产买卖契税的;明为房地产中介现金收房却以卖方委托房地产中介或其代理人办理委托出售过户公证手续从而使房地产中介能少办一道过户手续偷逃国家税费并赚取差价的;当事人之间虚构钢材买卖合同,目的是骗取国家退税的;当事人之间明为联营实为借贷的。

2、公证证明对象的合法性风险

根据公证事项的不同,对合法性要求的具体内涵和要求也不同,所以不同办证规则有不同的标准②,比如对民事

②参见王胜明、段正坤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法律行为公证,要求该民事法律行为符合实体法的规定,不违背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但是对于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只能要求该文书内容表面合法;至于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如出生、死亡、亲属关系、侵权事实等往往只存在一个事实判断问题,而其本身并无合法性问题。所以公证证明对象的合法性风险主要存在于民事法律行为类公证事项中。

3、公证程序的合法性风险

司法部《公证程序规则》第63条第1款第(五)项规定,公证书的内容合法、正确,但在办理过程中有违反程序规定、缺乏必要手续的情形应当补办缺漏的程序和手续,无法补办或者严重违反公证程序的,应当撤销公证书。此条规定相当严厉,由于公证程序性规定不断完善,对公证机构和公证员在办理公证过程中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此次《公证法》和《公证程序规则》所新增告知义务和核实义务,传统的公证工作模式已很难适应新的要求,而且往往缺漏的公证程序和手续事实上很难补办,所以,一旦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以公证程序瑕疵为由要求撤销公证书甚至提出赔偿请求,公证处很难不陷于非常不利的境地③。

4、公证员与法官对案件事实合法性判断冲突的风险

这类风险都发生于诉讼中,主要是指公证书未得到法③参见王斌:《关于公证程序的反思》,载《安徽公证》2003年第4期第10-11页。

官认可(不包括实体违法和程序违法而出具的公证书),其实质是公证员的判断与法官的判断发生了冲突④。如公证保全出租方单方收回不动产内的物品,部分法学理论界和公证界人士认为这属于当事人行使自力救济的权利,因而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受理该类公证,但司法实务中大部分法官认为该类事项只能由出租方提起诉讼,通过腾房纠纷诉讼程序解决;再如公证机构通常认为担保合同可以与借款合同等一并赋予强制执行效力,部分法官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执行有关问题的联合通知》(以下简称《联合通知》)中没有明确担保合同可以赋予强制执行效力,且一般保证人还存在先诉抗辩权,同一债权中物的担保和人的担保有时还存在先后实现次序,因此不主张对担保合同赋予强制执行效力;还有,公证机构往往认为在签发执行证书时可以依据具体案情依据债权人提供的债权证据确定债权数额,而部分法院执行局的执行员往往认为必须由债务人到场确认无异议后公证机构才能签发执行证书;此外在陷阱取证、秘密录音、隐名购买取证保全证据公证等领域,公证员和法官对取证行为的合法性往往存在一定分歧⑤,而如果受案法

④参见刘疆、王茵:《公证执业风险的判断与控制》,载《中国公证》2006年第5期第8页。

⑤刘疆、王茵在所著《公证执业风险的判断与控制》一文中对上述三种隐名取证行为进行了总结,认为法院经典的判例否认陷阱取证,对隐名购买盗版音像制品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予以认可,对秘密录音是否违法,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的不明确,学界主流观点认为,一方当事人录取自己与另一方当事人的谈话与偷录他人谈话本质不同,前者只是再现事实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与个人隐私无关,故不属于违法行为,而后者则涉及他人的隐私权问题。该文载于《中国公证》2006年第5期第8页。

院的主审法官对这类保全证据取证方式提出异议,则可能由于缺乏较为明确的法律规范使公证机构面临取证手段合法性的质疑和风险。

二、公证执业风险的防范对策

公证执业风险的防范应从立法层面、公证机构制度建设层面和公证员的实务操作层面三个方面着手,现分述如下:

(一)立法层面

公证立法对我国公证制度的发展、完善至关重要,公证立法主要分两个方面,一个是有关必须公证的实体法(如《合同法》、《继承法》、《物权法》等)和规定公证的性质、效力的公证基本法——《公证法》及《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范,另一个是有关公证程序的各类规章(如《公证程序规则》、《遗嘱公证细则》)和有关公证管理的各类规章(如《公证员执业管理办法》、《公证机构执业管理办法》)。目前的立法状况是必须公证事项在实体法中几乎没有规定,而公证效力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往往被弱化(如部分法院对公证书证据等同于一般证据效力,对公证处签发的执行证书进行超限度审查或无合法理由不予执行);有的公证程序规定得过于严厉,与实践脱节(如对不动产公证事项的受理地域限制的规定未考虑主合同与抵押合同的关系及夫妻财产约定等非转让不动产公证事项的特殊性,对公证程

序错误撤销公证书的规定,对遗嘱公证的受理条件和询问内容的规定等),有的则过于粗疏(如对继承公证程序的规定);在公证管理规范中关于公证机构、公证员的责任规定的过重,公证机构和公证员的权利则规定得较少;在当事人以及其他个人或组织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法律责任方面,我国立法规定得较轻⑥;有些规定对当前公证公信力的认可是有很大影响的,如对设区的市、直辖市公证机构名称中设定字号的规定等等。笔者认为,司法部、中国公证协会、各地方公证协会以及各公证机构和公证员应该非常重视公证立法工作,因为这关系到公证机构在国家的地位,关系到公证员的切身利益,因此,司法部、中国公证协会、各地方公证协会和有条件的公证处都应该专门设立有关应对公证立法的研究机构,组织一批法律专家和公证界的精英,要力争拿出一批有较高学术水准的研究成果,再结合公证实务中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典型案例,去影响公证立法,让立法进程中,不断有公证的声音,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公证制度在整个国家法律制度体系中的地位,才能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证制度法律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防范

⑥《公证法》第44条规定了该种行为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但民事责任以给他人造成损失为条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以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刑法为条件,现实中该种行为往往达不到上述任一条件,当然可依法不承担法律责任。但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对该种行为本身往往规定了非常严厉的法律责任,如意大利刑法典规定:在用于证实有关事实的真实性的公文书中向公务员提供虚假证明的,处以2年以下有期徒刑。关于自己或者其他人的身份、人身状况或者资格情况,向正在行使职务或者从事服务的公务员或者受委托从事公共服务的人员作虚假陈述的,处以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100万里拉以下罚金。中国台湾地区“公证法"规定:依法律规定办理公证时须亲自到场并为具结之人,就与认证之私文书内容本旨有关之重要事项为虚伪陈述者,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新台币3万元以下之罚金。

立法对公证工作的负面影响和风险。

(二)公证机构制度建设层面

1、加强公证执业保障体系建设。首先要改变部分改制公证处将公证员的收入与公证业务收入单纯挂钩的薪酬体系,薪酬体系的设计是一门复杂的科学,公证处的薪酬体系的设计必须要考虑到公证员的执业基本保障水平、公证业务的难易程度、公证收费量、公证质量、公证员从事公证理论研发的业绩和公益性公证业务业绩,审批人员的公证审批数量、质量和业务指导业绩等多种参数,各参数所占权重应科学设计,从而使得公证员既保持对承办(审批)公证业务的一定积极性又高度重视公证质量和公证行业发展前景的良性运行机制;此外,目前部分公证处在业务发展的基础上,还建立了公证执业保证金制度,公证处以每位公证员的绩效工资中留存一定数额的公证执业保证金,有的公证处甚至仿照国外公证机构的通行做法,要求公证员在执业之初即需交纳公证执业保证金,如遇公证员承办或审批错假公证或有其他违反公证执业纪律的情形,则从其个人交纳的执业保证金中视其过错程度和损失大小酌情扣减,并责令其个人在扣减后另行补足。这种制度值得推广到所有公证机构中,这样既有利于督促公证员遵守执业纪律,提高公证质量意识,严防错、假公证的产生,也便于公证机构在对外履行赔偿义务后向公证员追偿。

2、完善公证处内部公证质量管理体系

公证的质量与公证员的个人业务素质固然是分不开的,但一个公证处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却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大多数公证事项没有具体的操作细则,对提交的证明材料的种类、证明机构及是否经核实往往没有具体规定,各公证处应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公证程序规则的一般性规定,结合具体公证事项的证明要求参照行业惯例,首先在全处基本统一常见公证事项的出证条件;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新型公证事项,公证机构可以根据全处公证员的业务水平不同实行分级授权制,因现行《公证法》所确定的公证体制仍实行机构本位,公证机构才是受理公证事项的主体,公证机构为防范风险当然可以在对上述公证事项受理后指派给业务水平相对较高的公证员承办;对于重大、疑难的现场监督、证据保全公证,需派公证人员出席现场的,可以实行证明材料和方案的预审制度,由承办公证员将涉及该公证事项的证明材料和现场的公证预案提交审批人审查,经查认为证明材料符合受理条件,预案切实可行的才正式批准受理,承办公证员才能出席现场;对于公证审查中核实义务的履行,公证处可以建立公证员核实与公证处专门核实人员核实相结合的制度,现在大多数公证处在涉及可能需要核实时往往由承办公证员本人或其助理亲自核实或者不予核实,由于承办公证员平时

往往忙于具体的公证业务,难以抽出大量的时间外出核实,而且在办证过程中已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在核实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公证处有必要设立一个专门的内设性质的核实机构,配合专门的核实人员,装备必要的核实工具(如电话、能接入互联网和政法内网的电脑、录音机、照相机、摄像机、二代身份证鉴别仪、交通工具等),对于承办人员承办的公证事项,根据办证规则应该核实或承办人、审批人认为有疑义需要核实的,可以由内设的核实机构负责核实,比如对被继承人家庭成员情况、厨师的工作经历、高校毕业证书的网上查询、房地产权属档案登记及有关查封等重大核实事务,这样既可减轻承办公证员的核实负担和风险,也可提高上述公证的质量。目前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实行的也是当事人主义模式基础上的调审分离制,即当事人对其诉讼请求提供证据,法院不主动调查收集证据,当事人难以收集证据符合法定情形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取证据,而此时一般是由法院立案庭负责调取证据而非由承办法官调查证据,公证机构完全可以借鉴这一模式。

3、加强公证业务技能的培训

公证业务技能的培训应该分成多种层次,既有公证业务理论的研讨讲座和新的重要法律的学习培训,也要有公证实务案例的详尽剖析和公证实务技巧心得的传授等多个

方面,其形式不仅应包括集中组织的业务培训更应包括与相关部门的业务交流以及公证处内部的业务学习等等。目前,面对广大一线公证员的业务培训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①对公证实务案例的详尽剖析,可以由各公证员展开讨论,由有经验的资深公证员进行总结。

②与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之间的交流,了解法院对于公证证据的认定要求及存在问题,了解法院对少数有争议问题的审判动向。

③与相关业务部门如公安局身份证制作中心人员、房管部门档案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了解二代身份证的特点和鉴别身份证真伪的方法;了解房产档案的概况和房产证真伪的鉴别方法。

④加强公证员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公证工作中的运用计算机能力的培养。

⑤培训公证员对新的重要法律的学习和对立法动向的关注。

(三)公证实务层面

在公证实务层面防范公证风险是最现实、最直接、最能立即见效的途径,它涉及的内容很多,不同公证员可能有不同的心得体会,下面我们就个人经验介绍如下:

①在身份核查方面:对于涉及处分重要财产或人身权

变更的公证事项,应仔细核查当事人的身份证原件与当事人是否一致,可以要求当事人提供其他方面的身份证明,如护照、户口簿、结婚证甚至驾照等,并可以询问当事人的出生日期、户口迁移、籍贯等详细信息,防范假身份证或冒充当事人的情形出现。

②在公证申请表填写方面:对于遗嘱、赠与、放弃继承权利声明书、抵押声明书、委托书等公证事项,尽量让遗嘱人、赠与人、放弃继承权人、抵押人、委托人自行填写公证申请表,以便以其自行填写的公证申请表反映其真实意愿和行为能力。

③在公证程序被撤销风险防范方面:对于遗嘱公证,有遗嘱人自书稿的,应认真询问并由当事人签名确认定稿;有遗嘱代书稿的,应按照继承法要求由遗嘱人、代书人、现场见证人在遗嘱上签字,涉及到公证人员代书的,代书公证人员及另一名在场的公证人员和遗嘱人本人应在代书稿上签字,上述操作目的是防止遗嘱公证因程序瑕疵被撤销后,遗嘱尚有自书遗嘱或代书遗嘱的效力;对于合同类公证,一般不在合同中添加合同经公证后生效的生效条件条款,以防止公证书因程序瑕疵被撤销后,合同仍为有效。

④在笔录制作及履行告知义务方面:不仅注重告知当事人申办公证事项的法律意义和法律后果义务,更要注重对公证书的效力限制的阐释,如对不动产赠与合同公证,

除需告知赠与人经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非依法定情形不得撤销及法定撤销的具体规定,还应告知受赠人房产转移需办理过户的规定;对保全谈话录音等证据公证应告知当事人该公证证据能否为人民法院最终确认尚需法院结合其他证据确定;对于保全送达催款通知公证应告知申请人公证只证明上述申请人送交通知的事实,至于是否构成中断诉讼时效的效力尚需人民法院结合其他证据确定;对于抽奖公证应告知当事人应保证抽奖数据库绝对真实,没有任何增加、减少,否则由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对于拆迁补偿安置协议项下安置房权利转让公证,应告知当事人转让协议的性质是合同权利转让及不动产物权的取得与转移的生效时间等等。总之,好的公证询问笔录(含告知内容)不是对待证事项的简单复述,而是承办公证员以一个法律专业人士的角度去告知当事人申办公证事项的法律意义、法律后果,同时也是防范公证执业风险的盾牌,因为公证法已确定了公证过错赔偿责任制度,公证机构如果证明自己主观上没有过错⑦或公证行为与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损失没有因果关系,公证机构即可不承担赔偿责任。

⑤在公证词及公证书的撰写方面,现场监督类公证词应注意不要一律对公证事项采用真实、合法、有效的表述,⑦公证机构对错证发生主观上是否有过错应该根据不同公证事项的办证规则所要求的证明标准有所不同。刘疆

在《公证判断:公证程序中的重要环节》(载于《中国公证》,2006年第9期第13-15页)中认为:对于直接公证,因涉及证明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故均应采取“高度盖然性”标准;而对间接公证,因公证机构主要是对签字、印鉴的真实性予以证明,因而涉及文件的内容则采用盖然性标准即可。因此如果公证机构及其公证人员尽到了谨慎勤勉审查义务,即使发生错误也应认为无过错。

应注意分清责任,哪些是主办方审核确认的事实,哪些是公证员审查确认的事实应分开表述,也即公证结论是建立在申请人提交材料事实和公证员审查监督确认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公证监督只能是部分监督而不可能是全程监督;对于保全证据类公证书在公证事项的表述上不应过于具体到书证、物证、送达行为等,因为实际保全的对象可能不仅包括书证、物证,也包括行为事实,故可以直接表述为保全证据,至于保全原因应以“申请人述称”的形式出现,申请人保全目的可以适当简略为“为保护申请人合法权益”的表述;对于不动产物权转让类合同公证书,对于合同生效时间和物权取得、转让时间可以分开表述;对于遗嘱公证书,因考虑到遗嘱生效时可能有需遗嘱人生前扶养的没有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存在,故可以参照台湾公证人的做法⑧,在公证书中添加“遗嘱生效时,如有《继承法》第19条规定的需遗嘱人生前扶养的没有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该继承人得以从本遗嘱处分的财产中留取必要的份额”的告知内容,以规避遗嘱人申办公证时故意遗漏上述《继承法》第19条所涉继承人,从而导致遗嘱公证被撤销及公证处被受害人索赔的风险。

⑥在送达回执的填写方面,要高度注意回执的证据学意义,《公证程序规则》第61条规定,当事人认为公证书

⑧参见郑云鹏编著《公证实务DIY》,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8月第1版,第394页。

有错误的,可以在收到公证书之日起一年内,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该条规定了当事人申请公证机构复查公证事项的除斥期间,如果当事人签收公证书一年以后向公证处提出复查,公证机构有权不予复查;此外,在公证赔偿诉讼中,公证书收到时间往往是索赔时效的起算点,当事人的索赔请求是否超过诉讼时效,公证送达回执是重要证据;还有,在确认公证赔偿因果关系上,当事人签收公证书的时间在损失之前还是之后关系重大,如果当事人尚未申办公证或申办公证尚未收到公证书即已发生损失,即使公证书错误,公证处可以公证行为完结在后,当事人发生损失在前,二者没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进行抗辩。笔者就曾有代理过类似个案胜诉的先例。

安徽省芜湖市法信公证处王斌

律师执业风险防范

律师执业风险防范 一、律师: 二、律师执业: 三、律师执业风险: (一)内涵 (二)来源: 1.律师自身违法、违纪或者执业不规范招致的风险。 2.当事人及其家属制造的风险。 3.有着直接利益冲突、对抗明显的对方当事人及其家属制造的风险。 4.来自于刑事诉讼的专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特别是侦查部门的工作人员的风险。 5.我国目前这种司法环境存在大量合法与非法的模糊地带、边缘地带,对律师违规进行选择性执法。 6.在陈瑞华看来,律师的执业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有的律师缺乏经验。另一种情况则有个别律师职业道德、操守有问题,只注重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注重维护社会正义,法律服务意识薄弱。” (三)分类: 1.民商事风险: ①工作失职造成当事人损失的赔偿。例如因写错诉讼主体等耽误了诉讼时效,或因过失错过了上诉期、泄露商业秘密、遗失重要证据等。 ②对法律问题理解的偏差,造成错误。比如诉讼请求不当、举证错误、越权代理、延误诉讼期限等。 ③专业水平欠缺,不可能全知全能,造成风险。例如对案件性质的判断出现偏差、为企业提供法律意见不当或错误等等,当事人完全可能以此为由要求律师退还代理费和赔偿损失。 ④律师违法执业或者因过错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由其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承担赔偿责任。律师事务所赔偿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为的律师追偿。 2.非诉风险: 3.刑事法律风险: ①《刑法》306条规定的:“律师伪证罪”:306条实际包含三个罪名: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罪,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罪,妨碍作证罪(引用最为广泛)。 ②泄露国家秘密罪: ③偷税罪: ④包庇罪: ⑤寻衅滋事罪: ⑥玩忽职守罪 ⑦诬告陷害罪 ⑧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刑法二百二十九条规定,“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合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⑨行贿罪 ⑩ (四)行政法律风险:

风险防范工作汇报(共3篇)

风险防范工作汇报(共3篇) 风险防范工作汇报(共3篇) 第1篇: 廉政风险防范工作汇报廉政风险防范工作汇报我们召开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动员会议做出了部署和安排。 此后,系统各级层层制定方案并深入动员,全面展开了此项工作。 一、立足职能找风险我们首先从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入手,结合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全面实行,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全体工作人员明确了风险概念,树立了风险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发动大家立足本职识别、查找风险,特别对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岗位职责的风险点进行了重点识别,建委各科室共识别出一级风险点22处、二级风险点14处、三级风险点12处,房管局各科室共识别出一级风险点18处、二级风险点38处、三级风险点15处,并且将其全部纳入风险防范管理。 二、严明机制纪律,自检自纠,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在风险点的防控方面,我们从队伍建设、制度创新和监督防范三个重点环节着手,查找风险工作前置,着力构建建设系统和房屋行政管理的责任网、监督网、评估改进网。在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通过分级、分层管理和"多方监管"等方法,对风险点实行分级、分层管理和防范。例如,风险点的管理实行主任、副主任、科长、工

作人员"四级"管理,结合"多方监管"机制的1运行,确保廉政风险的防控工作落到实处:一是不断完善已经建立的规章制度;二是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内部检查,推行综合测评;三是邀请特约监察员进行明察暗访;同时各职能部门人员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廉政勤政相互监督,逐步形成上下贯通、内外联动的监督机制,真正建立风险防范体系。 针对重点环节查找出来的风险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例如: 第 一、把党性放在全委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大分量和力度,引导和推动全委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第二、加强政策法规的学_,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第三、重点对审核申报家庭的收入、住房和资产状况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定,采取内部公示等制度,进一步严肃了纪律;第四、调整内部职能分工,将原复审由各房屋管理所完成调整至住房保障中心集中审核,提升审核质量,控制审核过程的各个环节,及时向街、乡(镇)反馈审核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整改,真正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第五、严格按照拆迁和裁决法规、程序开展工作,加强监督机制落实。 三、相辅相成化风险首先,将廉政建设和业务工作相结合,为风险的化解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将监督管理关口前置,使大家从思想上确立了"风险无处不在,风险

律师执业风险防范学习汇报

关于律师执业风险防范的学习汇报 7月19日至22日,我同纪康康律师一道参加了省律师协会组织的2011年申请律师执业实习人员培训班,本次培训班历时四天,共开设《律师法》解读、职业道德与执业纪律、民事法实务、刑事辩护实务、公司法律实务、律师执业风险防范等几门课程。作为初学者,可谓是开大眼界、受益匪浅,因为参与培训的都是刚刚通过司法考试的准青年律师,律师执业风险防范是本次培训的重点,不但有由省司法厅律管处处长张良庆主讲的执业道德与执业纪律课以及山东大地人律师事务所主任崔冠军律师主讲的律师执业风险防范课,其他几门课程也都重点突出了执业风险防范问题,我最深切的感受是:律师是个高危行业,执业有风险,代理须谨慎。现在,我将我的学习体会向各位前辈、老师汇报,因为根底浅薄、目光局限可能无法避免地对所学知识有所疏漏、曲解,造成措词不准、观点片面的现象,在此诚请检阅并批评指正。 一、律师是高危职业,在执业过程中,态度消极不尽职责有风险、过分积极、过度热情风险同在,因此,在执业过程中既要恪守职责、又要掌握分寸,须深记规则、拿捏有度。 1、一起因不尽职责导致风险的案例: 2004年12月13日,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的一声槌响震动了整个律师业:因为受委托的律师失职,导致客户被骗走1亿元资金,3名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被法院一审判令赔偿客户800万元损失,并返还100万元律师费。这是国内律师行业迄今为止遭遇的最为高昂的赔偿。原因是该律师事务所指派的律师起诉时,将被告“深圳分公司”欠工程款不还,写成“深圳实业公司”欠工程款不还,导致误了诉讼时效,100多万的欠款无法追还。上海律师界的一位巨擘,曾经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被其委托人索赔了百万元之巨。律师执业过程出现的风险越来越

企业经营风险防范

企业经营风险及防范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它的发展和壮大不仅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还为国家增加了税费收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市场主体鱼龙复杂,不讲诚信现象依然存在,有些企业缺少防范意识,对经营活动中的法律问题了解甚少,导致经营风险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 一、对合作伙伴资信情况考察不细,导致上当受骗 目前,有些公司是国有企业独家投资或者合资开办的,但大多数商贸公司是公民个人开办的。一些不法商人,在申办公司时,伪造资本证明资料,骗得注册,或者借用他人资金注册后又予抽逃,属于典型的“空壳”公司。这类公司没有正式、真实的帐册,开办者往往把公司的有效资产落到自己或者亲属的名下,债务由公司承担,个人不承担任何责任。由于一些企业对合作公司的资信情况缺乏细致、深入的调查了解,投入资金或者供给货物后,便被不法商人占有、转移或者挥霍,无法收回。就是起诉到法院,由于股东虚假注册、抽逃资本和非法占有公司资产的证据难于收集,也无法追究股东的责任。如有两家公司签订了合作经营煤炭合同,一公司出资50万元,另一公司负责经营,利润共享,实际上是借贷关系。负责经营的公司是王某用其父母的身份证,以其父母的名义开办的,其任经理。王某开办公司的注册资金是向亲友筹借的,验资后即抽回偿还了借款。出资公司50万元到帐后,王某用20万元偿还了债务,其他款项因欠税被税务部门扣划。其提出要想继续运作,必须追加投资,使出资公司骑虎难下。 二、法律关系不清,对经营活动把握不准,风险增大 法律关系不清,错定合同性质和名称,导致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及应承担的责任无法确定。如,某集体企业与一民营公司做买卖,集体企业出资40万元,由对方购买煤炭,提供储煤场地和工具,集体企业负责销售煤炭,利润三七分成,属于合作经营合同。而在操作中,集体企业却与民营公司签订了煤炭购销合同和场地使用合同。在合同履行中,该民营公司擅自在煤炭中掺入沙石,强行销售煤炭,集体企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无论从买卖合同,还是从场地租赁合同,对方均无违约之处,无法追究对方责任。如果以合作经营签订合同,则对方存在严重违约,依法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对方赔偿损失。 三、乐观签约,缺乏风险评估及保护措施,一旦形成纠纷,损失难免 在经营中,缺乏对经营项目风险评估,好多项目没有对合作伙伴的资产、经营、信誉情况进行评估,没有对发生纠纷解决途径、方法进行必要的研究和效果上的考量。签订合同时,没有约定纠纷解决的方式,或者约定了不利于己方的解决方式。大多数合同没有要求对方提供担保,或者虽然对方提供了担保,但因未依法办理登记手续而归于无效。 四、盲目联营,陷入联营陷阱 资金实力强的企业,往往是各方招商引资的对象,面对复杂的情况,稍有不慎,一旦投入资金,便会陷入矛盾和纠纷之中。如,某公司用600万元购买某商城的房屋,并以此为投资,与该商城联营设立公司,经营装饰材料市场。由于联营前,没有认真调查商城对市场房屋是否享有所有权,也没有将房屋产权办到联营公司名下,导致在以后的经营中纠纷不断,市场的投资人、施工单位通过诉讼手段取得了对市场房屋的租赁收费权,致使联营公司无房可管,无费可收,造成该公司600万元投资被架空。 五、对合同履行重视不够,导致后续工作被动 有的企业对合同的履行不够重视,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责任不清,应收帐款得不到及时收回。如某建筑企业为某大学城建设校舍,部分校舍已投入使用,拖欠工程款上千万元。由于建设方拖欠设计院、勘探等部门费用,这些部门拒绝向建筑企业提供有关资料,致使无法形成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建设方以建筑企业不提供竣工验收报告为由,拖延对工程的验收和决算。工程没有决算,就无法确定建设方欠款确切的数额,作为施工方的建筑企业就无法主张

律师执业风险的管理与防范

律师执业风险的管理与防范 河南恒升律师事务所马利东 内容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律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法治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其执业风险也愈来愈大,特别是中办发[2010]30号文件从律师执业权益、律师管理机构等方面出台了对律师行业发展的扶持和保障政策,重视和加强对律师执业风险的研究和防范,对刚刚起步的中国律师业乃至法治国家的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律师执业风险管理防范 摘要:根据中发办30号文件精神,如何发挥律师法律服务专业特长,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促进社会矛盾化解?倍受党和国家领导重视。社会管理与司法实践证明,律师队伍在整个国家司法程序中与法官、检察官一样,有着法律赋予的相应地位和作用,构成我国完整的司法诉讼制度。同时,律师在参与社会管理,缓解社会矛盾等社会实践中有着不可或缺的社会价值。 然而,律师队伍作为一个法律服务群体,在其设立、发展、规范、完善的进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阻碍律师队伍健康发展的瓶颈,需

要我们不断加以规范和突破。既要维护律师应有的社会地位,发挥律师队伍应有的社会职能;又要时刻规范其群体与个体执业行为,预防和控制执业中的过失与风险。对这样一个新型社会组织如何加强管理,避免相关问题的发生,已经成为律师所、律师协会和各级司法行政主管机关长期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通过对防范律师执业风险进行研究、探讨,分析“风险”成因,提高防范“风险”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促使从业律师正确履行职务,防范“风险”于未然。 定义: “执业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资格和律师执业证书,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风险”。是指因故意或者过失形成的事故或事故隐患。 “律师执业风险”应定义为:律师作为代理人、辩护人,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因违法执业或者过错可能发生的事故或者事故隐患。 本文主要通过对防范律师执业风险进行研究、探讨,分析“风险”成因,提高防范“风险”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促使从业律师正确履行职务,防范“风险”于未然。 关键词:律师执业风险管理防范 一、律师执业风险产生的原因

采购工作风险防控措施

采购工作风险防控措施 物资采购工作作为酒店的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 面临着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采购人员在开展经济活动中面对种种诱惑,如果不能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就极易导致腐败案件的发生。开展廉洁从业风险防控管理是贯彻落实“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具体表现,是反腐败工作关口前移的内在要求,酒店高度重视抓好物资采购的洁从业风险防控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花园酒店采购部隶属酒店总经理领导、由副总经理直接分管的部门,设置工程组、百货组、食品组三个分部门,员工14人,年采购量近1.5亿元。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近几年来,酒店以管好人、花好钱、用好权为重点,将廉洁风险防控工作与制度流程建设结合起来,有效加强监督防范,着力打造廉洁高效的采购平台和采购团队。 突出规章制度管好岗。制定制度规定2项,《物资采购管理办法》、《供货商管理及评 价办法》、《招投标管理办法》、《花园酒店物资采购监管办法(试行)》、《花园酒店采购收货工作人员定期轮岗办法》,修订完善制度规定7项,优化或再造业务流程4个,编制对应防控流程图8张。 突出风险岗位管好人。物资装备处采取内、外部监督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风险岗位员工的监督。在内部监督上,分别与10个高风险岗位人员签订廉洁合约30份,与21个一般风险岗位人员签订廉洁风险承诺书47份,督促他们自觉廉洁从业。在外部监督上,先后与139家供应厂商签订廉洁从业责任书,并分区块聘请重点供应厂商担任廉洁风险监督员;召开家庭助廉座谈会,向25名员工家属发放《家庭助廉倡议书》;开展信访举报、业务投诉等活动,主动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根据有职工群众反应个别采购员借用供应商车辆,酒店纪检监察部门核实信息后,立即找当事人进行了诫勉谈话给予严肃批评。

法律尽职调查要点提示与法律风险防控

法律尽职调查要点提示与法律风险防 控

法律尽职调查要点提示与法律风险防控 能否在法律尽职调查中发现问题,与律师自身的经验有关,关键在于如何尽到勤勉、尽责,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一、公司并购法律尽职调查中的程序性事项 (一)关于保密事项 律师在尽职调查过程中,会获得很多调查对象的资料和信息,甚至是调查对象的一些商业秘密、重要技术信息。律师应结合尽职调查计划,明确在进行尽职调查过程中什么层次的资料和信息是重要的,并采取适当的方式获取相关资料和信息。在可能获知商业秘密情况下,履行保密义务是律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律师可据相关方要求签署保密协议。 (二)关于承诺事项 对于无法获取资料的情况,律师应要求取得有关部门出具的证明、说明承诺文件;对不能完全获悉的情况,律师应要求调查对象作出声明和保证。律师应向调查对象及相关人员告知其提供真实、完整资料的必要性。这不但是律师审慎调查的要求,往往也会成为调查对象及相关方对于收购方的承诺。在出现纠纷的情况下,上述承诺文件会成为证据资料,起到对收购方有利的作用。 (三)注重细节并完善工作底稿

在公司提供尽职调查相关资料后,律师应将已收到的材料列出清单,并由双方人员签署确认。对于尚未取得或还需要补充的资料,应列出补充清单,待调查对象进一步补充。对于调查中获取的信息,应做好留痕工作,完善工作底稿。 二、关于公司历史沿革和现状的尽职调查 (一)调查要点提示 1公司的营业执照是否显示公司为特殊类型(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资企业)。 2 公司的设立是否经有权机关批准、设立程序是否规范。 3 公司注册资本是否达到法定最低要求。 4 公司注册资本是否已足额认缴,是否存在抽逃、挪用出资行为。 5 股东出资是否真实、是否履行必要评估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6 是否存在委托持股情形,股东资格是否合法、是否满足特殊行业要求。 7 公司名称是否符合法律规范、是否经有权机关批准;公司商号是否侵犯她人知识产权。 8 公司历次变更是否履行必要的审批程序、是否办理工商变更/备案登记。 9 公司章程是否载有特殊条款,如限制表决权、不按出资比例分

风险的防范措施

风险的防范措施 企业存在风险是必然的,风险与收益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高风险、高回报,低风险、低回报,无风险、无回报”,这说明,任何一个企业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没有完全无风险的企业。但不是企业有风险就一定有收益,也并不是风险越高,收益就一定高,企业风险超过一定的限度,风险将变成危险,直接威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对企业风险的防范与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做到依法治企 企业市场化后,企业决策层面临很多诸如“怎样防止被侵害”、“怎样避免违法”的选择。我国法制尚不够健全,企业的法律选择空间很大,风险也相应的较多。企业通常遇到的法律事务有企业规章制度的合法合规、经营纠纷、劳资纠纷、安全质量事故处理、合同纠纷等。这些都与运营过程中企业对法律风险的认识和采取的应对措施有关。笔者认为,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可从以下几方面防范:一、是设立专门法律事务处理机构,配备专职法律事务管理人员,统一处理企业法律事务。由专业机构和人员就企业的法律事务进行预测、分析和处理,可以将法律风险降到最低限度,或者将法律风险处理在萌芽状态。 二、是建立健全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企业在进行重大投资决策、重要经营活动、资产处置、改制改组、制度建设等工作前,企业法律顾问就此事项进行法律论证和审查,往后即使遇到法律风险企业也可把握有利时机,专业地化解风险。 三、是企业最高管理层要增强法律意识,重视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养成依法管理的工作意识、工作思路和工作习惯。 四、是关注立法动向,对国家新颁布或即将颁布的法律、法规及时学习研究,对照已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增、减、删、废,做到依法决

论律师执业风险及其防范

论律师执业风险及其防范 摘要:律师是当今社会一个高度职业化的行业,一方面是正义的化身,另一方面又具有特殊商人的本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律师业务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随着业务的扩展,律师在职执业方面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对于律师而言,积极主动了解并避免执业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自觉增强风险意识和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意识。 关键词:律师执业风险原因防范 一般地讲律师执业风险是指律师在执业中因其执业行为而可能承担的一切法律责任或后果。众所周知,律师作为一个诉讼群体,在职业的过程中,所遭受的风险绝对不可能是一种,也不可能仅仅承担一种法律责任或后果。 一、律师执业风险的种类 (一)人身风险律师在刑事辩护以及参与刑事诉讼活动过程中,因律师职业的特殊地位、特殊职责所导致的人身自由风险和人身伤害风险。1、律师在参与刑事诉讼活动过程中,触犯《刑法》第306条,有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行为,构成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2、律师在参与刑事诉讼活动过程中,在刑事庭审之前,故意或过失将案件卷宗内容泄露出去,构成《刑法》第398条规定之泄露国家秘密罪。 (二)权利风险。权利风险是指律师在执业过程中可能会吊销律

师执业资格证书,甚至还有可能触犯法律,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风险。律师在执业过程中的下列行为之一的因该被吊销律师执业资格证书或追究刑事责任:(1)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2)向法官、检察官、仲裁员等关机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行贿。(3)律师在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后,帮助犯罪嫌疑人隐匿、毁灭、伪造证据,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隐瞒真相。(4)指使证人作伪证。等触犯刑法的行为。 (三)经济风险。律师在民、商事业务中的经济风险是指律师在办理民、商事案件和从事民、商事非诉讼业务过程中,因自身行为给委托人、相对利益人以及其它相关人利益造成损失而应承担相应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其主要表现如下:1、律师从事企业设立、变更、改制、重组及证券业务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或业务水平原因造成委托人或相对利益人损失所产生的经济风险。2、律师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对外投资决策过程中,因给企业出具了错误的调查分析报告或提供了错误的决策意见而产生的经济风险。3、律师从事诉讼及非诉讼业务过程中,因自身行为导致损害相关人的利益,如泄露商业秘密、遗失重要证据使当事人丧失胜诉的权利或机会、超越代理权限等导致的经济风险。 (四)人格风险。律师在执业过程中所受到的人格损毁的风险。(1)来自司法机关的个别司法人员, 这些人员执法素质较为低下, 权力意识重而法律意识轻,当律师与其意见不统一时,有些不懂法律的执法人员就当面辱骂律师,使律师下了台。(2)来自律师所维护的当事人的抱怨。如果律师由于当事人的过失没有打赢官司,那么当事

岗位风险防控措施~

(1)思想道德风险的防范措施:建立学习教育台帐,加强学习培训;采取谈心、互助、警示、告诫等形式落实教育长效机制;强化人文关怀、爱护、帮助党员干部,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 (2)制度机制风险防范措施:落实现有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岗位管理的基本制度、规范权力运行的廉政制度,完善制度体系,建立综合监督机制。 (3)岗位职责风险防范措施:监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严格财务审批制;推行公开承诺制,接受群众监督。 (四)建立预警机制。(6月20日至7月10日) 通过岗位廉政风险动态监控、分级监控和廉政风险信息分析发现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廉政风险,及时向有关学校责任人发出预警信号,运用上级监督、内部监督、群众监督、廉情预警监督等方式采取有效处置措施,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堵塞漏洞,及时化解廉政风险。 1、制定内部监督机制。结合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将依法行政、依法执教、廉洁从政、廉洁从教列入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每年结合工作考核,组织一次考评工作,主要围绕履行职责、依法行政、工作质量、服务质量、勤政廉政等五个方面进行述职,并将考评结果与年度考核、评先评优、选拔任用挂钩;年度开展一

次个人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承诺的落实情况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实行外部监督预警。通过公开工作流程、公开办事承诺、政风行风热线和公开投诉处理结果等监督方式,对廉政风险点进行公开、动态的监控,提高工作的透明度。 3、建立风险信息预警。通过网络举报、电话举报、来信来访、督促检查、民-主评议等形式收集廉情信息。 (五)建立风险处理机制(7月10日至7月30日) 根据排查出来的廉政风险点,按职能权力大孝风险发生几率和危害损失程度,分别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风险。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领导小组针对中期监控发现的问题,视情节严重程度,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别实施警示提醒、诫勉纠错、责令整改三种措施,对存在风险表现的个人进行告诫,对前期预防不到位的学校进行督导,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避免问题演化发展为违纪违法行为。当出现一级廉政风险事件时,除严肃惩处违纪违法人员外,还要启动问责程序,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上级纪检监察机关追究相关领导的领导责任。 (六)建立风险管理考核评估机制(8月1日至8月10日)

职业经理人才风险防范的对策修订稿

职业经理人才风险防范 的对策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职业经理人才风险防范的对策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已开始与外国进行真正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人才,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不惜血本高薪聘请职业经理人来打理自己的公司。惠普中国的李汉生加盟方正,微软中国的吴士宏“下嫁”TCL,具有国际软件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美籍华人何经华,也已出任用友公司总裁。可是,老板与经理人之间因游戏规则的缺失,却使授权人与代理人之间因“信息不对称”而关系变得波谲云诡。“相互戒备,同床异梦,不断‘博弈’,信用脆弱”十六个字,或是这种不正常关系的恰当描述。职业经理人抱怨企业主过多干预,出而反而;而授权方则更多地担心经理人拥兵自重、党同伐异。于是我们常常看到的就是合作双方从相见恨晚开始,以不欢而散甚至反目成仇告终。李汉生在方正被调整;吴士宏淡出TCL权力中心;科龙“空降兵”全线撤退;号称国内第一职业经理人的姚吉庆最终走出华帝等等。这么多的分分合合,让资方与职业经理人都身心疲惫,更不用说那些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恩恩怨怨。如创维陆强华集体跳槽事件,王惟尊事件,这里姑且不论谁是谁非,单就事件对双方的影响来看,资方承受的压力及遭受的损失肯定较某个经理人要大。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指责资方或企业,要知道其在聘用职业经理人时承担着相当风险的,以至于企业对职业经理人是“想说爱你不容易”,职业经理人似乎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痛”。

面对国内企业与职业经理人的种种现状,我们认为建立起职业经理人才的风险防范措施实为一种明智之举。它可以对职业经理人才产生约束作用,有利于企业降低用人风险。从国内企业现状看,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风险防范: 一制度防线 最可靠的是制度,双方的合作只有建立在完善的制度基础上才有保障。从世界范围看,职业经理人的替换都是很频繁的,然而不同的是,他们的下台极为平和低调,不会伴随集体性倒戈。因为,外企有比较完善的机制,包括企业制度、法律制度等来约束经理人。但我们的私企还大都采用精英管理体制,即老板雇佣几个高级管理人员,这些人又招兵买马,重用对自己忠诚的人。这些人对其上级的归属感超过对企业的归属感,一旦这些重用自己的高级管理人员被撤职或出走,他们也就会走。此外,企业经营者的选拔制度不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对职业经理人,老板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不少私企老板往往过于看重金钱的力量,常给职业经理人戴上待遇的金手铐,但这种靠金钱来维持的人际关系和用人制度是最不稳固的。 ——合同约束。经济学家厉以宁说:“老板和经理人之间订立的各种协议、合同书,是双方关系的一种约束,也是一种确保。”中关村董事长、四通董事长段永基,对此颇有感慨,他用新浪王志东来做例子:新浪美国上市,离我们很远,英文我们不懂,还是美国那

企业竞争风险防范

《企业竞争风险防范》简介 一、培训对象 企业董事长、总裁、总经理及其他总监级以上高管人员 二、课程目的 1、强烈的实战性与资料的原创性是本课程首要的特点。 本课程着眼于企业市场运营所面临风险展开探讨,主要案例、策略方法均来自于讲师亲身接触的真实案例,以及对近年热点事件的深入分析,使学员获得强烈的现场感,受到启发并运用在自身工作实践。 2、从风险防控上,集中讨论了面前中国企业所关心的热点——恶意网络舆论的攻击与反制、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的防控与应对。 3、针对重大市场活动中的商业秘密保护——如招投标、重大谈判活动中商业秘密保护也给出了有效的风险防范策略。 三、课程简介 企业的市场环境就是空前激烈竞争。如何在竞争中求发展,是每个企业都在思考的课题。企业的利润将取决于:同行业之间的竞争,行业与替代行业的竞争,供应方与客户的讨价还价以及潜在竞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竞争战略就是一个企业在同一使用价值的竞争上采取进攻或防守行为。流行的战略是降价,既打到对方,也损害自己,形成负效应,进入恶性循环。正确的竞争战略为:1、总成本领先战略;2、差异化战略又称别具一格战略;3、集中化战略又称目标集中战略、目标聚集战略、专一化战略。 竞争伴随着风险,没有竞争的风险是不存在的。风险意味着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也蕴藏着良好的机遇。本课程认为企业利润里面至少有一部分是企业家冒险的报酬。企业的创立本身就是一个风险。我国目前正处于从社会主义环境复杂多变,企业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获得更大利润,就必须学会认识风险,承担风险,避免风险,战胜风险。 四、课程特点 1、强烈的实战性与资料的原创性是本课程首要的特点。 本课程着眼于企业市场运营所面临风险展开探讨,主要案例、策略方法均来自于讲师亲身接触的真实案例,以及对近年热点事件的深入分析,使学员获得强烈的现场感,受到启发并运用在自身工作实践。 2、从风险防控上,集中讨论了面前中国企业所关心的热点——恶意网络舆论的攻击与反制、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的防控与应对。 3、针对重大市场活动中的商业秘密保护——如招投标、重大谈判活动中商业秘密保护也给出了有效的风险防范策略。 五、课程形式 1、观点鲜明呈现 2、案例震撼演绎 3、现场互动不断 六、课程价值 1、对组织的价值: 1)直接提升企业的财务风险防控能力 2)帮组企业建立安全、健康的发展 3)促进企业稳健、持续地实现高绩效 2、对学员的价值: 1)帮组掌握最有效的财务风险防控方法 2)快速、有力地提升学员的财务风险管控能力 3)帮组企业家建立安全、持续地事业发展之道,促进事业健康发展 七、课程提纲 一、企业竞争战略的五大理论 (一)竞争战略基本要素 1、新加入者的威胁 2、客户的议价能力 3、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 4、供货商的议价能力 5、既有竞争者。 (二)三大竞争战略理论与案例分析 1、总成本领先战略:案例——格兰仕成本领先战略率先占领中国微波炉市场; 2、差异化战略:案例——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常胜不衰的差异化竞争战略 3、目标集中(专一化)战略:案例——格力空调专一化经营的魅力 (三)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价值链 竞争优势源自于企业内部的价值链: 1、产品设计 2、生产 3、营销 4、销售 5、运输 5、支援等多项独立的活动 (四)钻石体系

风险防控工作汇总

风险防控工作汇总

————————————————————————————————作者:————————————————————————————————日期:

风险防控工作总结 廉政风险防控半年工作总结 2015年上半年,我处在市纪委正确领导下,按照《常德市2015—2016年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强化宣传教育、制定实施方案、梳理权力清单、编制职权目录、查找风险点、评估风险,积极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建设的各项工作。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开展思想动员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为切实抓好廉政风险防控建设工作,根据市纪委安排部署,及时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传达学习,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进行了专题安排部署,明确了工作要求,落实了工作责任。成立了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处党支部书记、主任张丽华同志担任组长,处纪检员李建明同志负责廉政风险防控具体实施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互配合的良好氛围。 2、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结合就业处工作实际,起草了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方案,方案中明确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总体目标、工作机制、各阶段工作目标和任务以及工作要求,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讲解权力职责及廉政风险点的查找重点及方法,对有序开展廉政

风险防控工作奠定了基础。 3、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是一项要求高、涉面广,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我处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切实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处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形成工作合力:一是传达学习省、市廉政工作会议精神,使全处上下深刻认识了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切实把廉政建设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二是加强廉政教育,多次组织集中学习,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让全体党员干部筑牢个人思想防线,达到了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修养,弘扬清风正气、汲取反面教训,努力自省自律的教育目的;三是组织处领导班子、中层骨干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从加强学习、履行岗位职责、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责任分解、“一岗双责”。通过宣传教育,积极营造浓郁的活动氛围,使干部职工在逐渐接受“廉政风险”这一全新概念的过程中,也充分认识到了实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重要性。 (二)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各项工作 1、梳理权力清单,编制职权目录。根据《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方案》的安排,组织全体人员对权力进行了梳理,编制了职权目录。一是根根法律法规和“三定”方案,结合单位实际,对编制管理、干部任免、党建、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权力进行了全面清理,摸清了权力底数,对单位、科室和岗位权力事项进行清理规范,并经处办公会讨论审核;二

现代企业法律风险防范

现代企业法律风险防范 发表时间: 2007年07月07日 12时16分阅读次数: 1271 简要描述: 通过对企业法律风险的评估、识别、防范、控制,确立法律参与经济活动的程序和环节,从制度上保证合法经营、依法决策。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诠释了企业法律建设,解决了法律应当做什么、到什么应当由法律做的问题,通过设定法律风险控制事项,确立法律顾问对经营决策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程序,从而防范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法律风险。河南天地律师事务所李建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造就了大批明星企业和知名企业家。曾几何时,鲜花、掌声和福布斯排行榜的荣耀,使他们成为国人的骄傲。令人沉重的是,以国企老总褚时健、私企首富牟其中、乡企大佬禹作敏为典型的中国知名企业家纷纷身陷囹圄,以“央视标王”爱多、“目标宏伟”的三株集团、“股市明星”德隆集团等为代表的辉煌企业纷纷破产。然而,悲剧不但没有结束的迹象,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苗头:唐万新、黄宏生、顾雏军、张海、涂景新、周正毅、袁宝璟……锒铛入狱,郑州亚细亚、马胜利造纸集团,上海冠生园、金华有毒火腿……相继垮台。发生在这些知名企业和企业家身上的悲剧,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思想的启迪。俗话说:幸福的家庭各有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从细节看,每个企业或企业家的悲剧各有不同,但从本质上看,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的原因,那就是:缺乏法律风险管理意识,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或完成以后,不了解法律风险在于何处,更不知道规避风险的必要技巧。 殊不知,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活动中,风险如影随行,风险与利润是成正比的,成功的经营者即要获得利润,又要规避风险。而对于企业而言,法律风险无疑是最大的风险,也往往是最致命的风险,如前文所述,多少富豪、多少企业,由于一个小小的法律风险而倒闭、破产。 诚然,有人将部分知名企业家的个人遭遇归结于“原罪”,认为是当时的机制存在问题,而不是企业家个人的错。的确,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因法制不健全,外部干扰严重、游戏规则不平等,企业和企业家的财产权缺乏合理的保障,为争取生存发展空间,不得不“打擦边球”,那都是无奈之举。然而,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法制化、规范化的加深,社会已认可“市场经济是有序经济,有序经济是法治经济”。如果还想着靠钻法律空子来发财,就十分危险了。可喜的是,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中存在法律风险已被企业家所认识,但认识深度还远远不够,也尚未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因为对于风险,需要进一步地识别、评估、防范、进而选择和获取增加企业经济价值的机会,才能达到保障企

教师职业法律风险防范

教师职业法律风险防范 一、行政责任: 行政处分、解聘;刑事责任。 《教师法》第37条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第 (二)第 (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 违反第 (二)项,致学生轻伤害以上的,构成故意伤害罪或过失致人重伤罪;(刑法第234条、第235条)致学生死亡的,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或故意杀人罪(刑法第第232条、第233条)。 违反第 (三)项规定,可能承担的刑事责任: 侮辱罪(刑法第246条)、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猥亵儿童罪(第237条、强奸罪(第236条) 民事责任―――校园侵权 1.责任形式:

民事赔偿责任为主; 2.承担主体: 对外由教育机构(学校)承担,向教师追偿。 3.法定构成要件: 以过错为学校承担责任的最终要件。这是从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中不难看出的。 1)《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 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160.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第1款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2款第三人侵权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4)《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38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5)《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39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三、其他情形下学校责任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公司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摘要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随着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我国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高增长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世界各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做法之一,信用担保行业的形成和发展,反映出在市场信用资源配置机制缺失条件下中小企业融资活动对信用资源的客观需求,然而担保公司经营的是风险,高风险是其最主要的特征,担保公司虽可以通过风险识别选择性地承担风险,但是却无法回避风险。 论文通过对XX市XX担保有限公司内外部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建议和措施,达到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目的。论文不但对XX市XX担保有限公司具有一定得借鉴作用,同时还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担保公司所产生的共性问题同样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担保风险

目录 第1章绪论 (1) 第1.1节研究背景 (1) 第1.2节研究意义 (3) 第2章担保及担保公司相关概念 (3) 第2.1节担保 (3) 第2.2节担保公司 (4) 2.2.1 担保公司 (4) 2.2.2 担保公司的法律性质 (4) 2.2.3我国担保公司产生发展 (5) 第3章XX担保有限公司风险分析及建议 (5) 第3.1节XX担保有限公司简介 (5) 3.1.1XX担保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 (5) 3.1.2 担保项目运作流程 (7) 第3.2节XX担保有限公司外部风险分析及建议 (7) 3.2.1 政策风险 (7) 3.2.2 信用风险 (8) 3.2.3 行业集中度风险 (9) 3.2.4 其他风险 (10) 第3.3XX担保有限公司内部风险分析及建议 (11) 3.3.1 自有资本风险 (11) 3.3.2 操作风险 (12) 3.3.3 道德风险 (13) 3.3.4 内控风险 (14) 第4章 XX担保有限公司风险防范措施及相关支持 (14) 第4.1节XX担保有限公司风险防范措施 (15) 4.1.1项目实施阶段划分 (15) 4.1.2项目实施各阶段风险防范措施: (15) 第4.2节XX担保有限公司风险防范相关支持 (17)

风险防范控制制度及措施

风险防范控制制度及措施 为保证工程造价咨询质量,我公司制定制定了《业务质量控制制度》、《审前报告制度》、《建设工程预(结)决算审核(核)验证办法》、《员工职业道德准则》和《员工个人风险基金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对审核风险的防范、审核人员的廉政执业、审核质量的保障均做出了详尽的规定,同时建立了定期学习、交流、宣传工程造价咨询风险防范的机制,现将上述管理制度中有关审核风险防范及质量控制措施的要点归纳如下: (一)审核风险的评估 我们认为,审核风险是指被审核项目的相关送审资料存在重大的错误或漏报,而审核人员审核后未能发现而发表不恰当审核意见的可能性。审核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部分。 固有风险是指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时,某一事项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 控制风险是指某一事项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内部控制防止、发现或纠正的可能性。 因此,在审核工作中我们要求审核人员应当保持应有的执业谨慎性,合理运用专业判断,对审核风险进行评估,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审核程序,以将审核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基于以上认识,结合我们多年的审核经验,我们将采取以下审核风险防范措施:

1、在接受审核任务后,项目组应充分调查、分析所收集资料的完整性、有效性、可靠性以及资料的形成过程,并向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等相关单位的当事人了解证实,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对项目实行“多沟通、多了解”的理念。 2、在进行上述了解并做出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价后,根据审核风险模型确定检查风险水平。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较高的情况下,必须降低检查风险,也就是说必须加大审核工作检查的量,获取更多的审核依据,才能发表审核意见。 (二)加强对审核人员的管理 1、根据受托项目的规模和具体情况,制定计划,有针对性地配置具备相应政治素质、政策水平、执业资格及专业技术,有经验、稳定且执业能力突出的专职人员开展审核工作。 2、严格保守在审核工作获知的秘密,当委托单位有特别的保密要求时,即时对审核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在审核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保密规定; 3、要求我单位审核人员在与被审核单位有亲属或利害关系时,予以声明,实行回避。 (三)复核及审核成果文件的签发制度 1、切实履行三级复核程序,即对审核报告及相关工作底稿(工程量计算书)履行审核组长、审核组所在部门及中介审核机构质量管理专职部门(通常为业务指导部)三级复核程序,且三级复核程序须贯彻在审核工作全过程中,复核过程将形成必要的工作底稿供委托单

二手房买卖中常见的13个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

二手房买卖中常见的13个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 第一部分买家严格履约 1、购房资格 易犯错误:不少买家自以为资格没有问题,结果签约后资格核验不通过,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卖方有权解除合同,甚至要求赔偿违约金。以北京为例,常见的核验不通过情形有:社保缴纳中断过、社保曾短暂迁至京外又回京、通过黑中介突击补交、个税不连续、一些合伙类型企业个税缴纳不具有连续性等。 律师支招:买家必须落实自己的购房资格是否完善,否则绝不签约。社保记录可以在官网查询;持身份证,在社保中心和税务所可以现场查询社保和个税缴纳记录。买房人应当花半天时间,先查询,后签约。 2、定金支付义务 易犯错误:未按时、足额缴纳定金,或未留存有效付款凭证。买家一旦出现这样错误,卖家就有可能根据迟延履行责任条款,解除合同。 律师支招:首先,支付定金是买家的义务,必须足额且准时支付,如果支付有困难,在订立合同前就必须考虑好,在订立合同时,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状况作出约定。第二,现金支付的,必须让卖方给你出具收据;汇款转账的,必须支付到卖方本人的账户,或者卖方书面签字指定的收款账户,汇款后留存好汇款凭证,如果可以,最好让卖方出具收据。 3、首付款支付义务 常犯错误:首付款通过第三方监管平台支付的,常见的错误有:选错监管方式、选错监管机构。(首付款直接支付给卖家的,参见第2点) 律师支招:有一类监管,支取的条件是合同履行完毕后,持证明文件由监管机构放款,若期间发生任何纠纷,任何一方无法提取款项,此方式可取;还有一类监管,不少银行都提供,支取的条件是某个约定时间到来,则自动放款给卖家,此方式不可取,因为合同履行过程有很多变量,甚至纠纷,原定时间到了,买家未必已经取得相应房屋权利。有关监管机构,有些地方的不动产登记中心提供监管服务,可取;有些非常有诚信的中介机构,在银行开设有监管专户并在建设主管部门备案,可取;一些小中介未经备案的所谓监管账户,不可取,已发生多起卷款潜逃事件。 4、申请贷款义务 常犯错误:买家在合同中约定批贷的具体时间;买家没有约定第一次申贷失败后的处理方式。买家如果犯了第一个错误,极容易构成迟延履行,让卖家抓住机会解约;买家如果犯了第二个错误,申贷失败,自有资金难以支付,也会导致卖家解除合同。 律师支招:买家在合同中只能根据自身情况,约定何时提交申贷资料,而不能约定何时取得批贷通知,因为何时批贷是银行和公积金中心的权利,买家是掌控不了的;买家在合同中必须约定,第一次申贷失败后的处理方式,律师建议的方式是:若第一次申贷失败,买家有权利更换其他银行等金融机构再次申请,再次申请失败的,应在N日内自行筹集款项支付(如买家有能力自行支付余款)/或选择约定:合同解除,双方互不承担违约责任,但卖家因合同履行花费的合理支出由买家承担。 5、缴税义务 常犯错误:存量房买卖中,绝大多数地区都会约定由买家承担全部税款,不少买家未事先预判好税负大小,缴税时发现税负远超预期,导致骑虎难下。房屋交易税收复杂繁重,主要涉及契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