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胆机常识

胆机常识

胆机常识
胆机常识

玩胆机不可不知的基本常识 [/size][/color] [/b]

胆机有高成本效益,一部五千元的合并胆机或前级,音效往往胜过贵它一倍,甚至更高价钱的晶体管机。更重要的是胆机的音乐味浓,泛音重,这或多或少由于二次谐波失真的加入,因此,给聆听者的感受觉是声底顺滑,堂音丰富,像是进入了现场和演奏者在一起。我喜爱用胆机听音乐,以下为各位介绍一些玩胆一机的方法及要点,物别适合一些初玩胆机的朋友。

单端推挽转换

单端A类电路产生的顺滑细微及通透的声音,物别在播放人声方面,确实令人着迷。当然最好是自行试制,如愿以300B,EL34,KL66单端机等,但是制作单端机需用较高的成本,输出牛普通的要一千五百一对;而是本出品的差不多要六,七千无一对,如没有充足的指引及制作经验,实在不宜自行制作,免枉化金钱。近日,在外国音响杂志看到了介绍一些转变撤换机为单端机的线路具参考价值。见图书1,一只强放管作恒流工作,避免输出变压器受直流磁化而饱和。当中SA及SB为双刀双掷开关,RX作为降压用途,避免开机声箱出现卟声。开关置于AL及BL点为单端接法。输出功率固然降低,屏流一般调节较高,但是不可超过屏耗允许安合适什。另一种接法见图2是将两胆并接,开关置于AL,A2等为单端接法,置于B1,B2等为一般推挽接法。

三,五极管互换

常说三极管声音清澈通透及分析力高,很多人会喜欢更改超线性接法为三极管接法,加入一个别100 电阻连接帘栅及屏极,如图示2所示加入一个双刀,双掷及时性100 电阻,但是,需留意调高负偏压,避免超出最高屏耗值。一般测量屏流方法可于阴极对地加入一个10(2至5W)电阻,度量电阻上电压降,例如测量到1V,根据金欧姆定律(I=E/R),屏流为100MA。。

另外,由五极管转接为三极管输出,由于输出牛原为五极管输入出而选用,接三极管后由于与最佳屏阴未完全匹配,影响了声音质素。三极管负载最佳工作点为工作于屏阻的两倍,五极管则要求选择工作在屏极负载之五至十分之一之间。以6l6gc为例,三极管屏阻为1.7k而五极管屏阻为27k,故此,三极输出适合选用3.4k之输入出牛,而五极管输出则适宜选5k以上的输出牛,而6l6gc一般五极管的扩音机多使用6k以上的输牛出,故较不宜接三极管输出用。故此,真正为三极管而设计的扩音机,音质大多优质胜于五极管改接三极管的扩音机。三极管接法于低音域失真较大,动态受影响。交适合作聆听小品用。接法参考图3。

延长胆的寿命

灯胆的加速损耗,大多是由于灯丝及阴极损耗而引起。灯丝方面,冷起动(即不是让灯丝渐渐加压)加速速灯丝的损耗,特别是使用ac燃点灯丝。如6l6gc为例,灯丝一般耗电66.3v0.9a,但开机刹那的浪涌电流达3a。至于强放胆方面,由于现代机种一般采用整流子高压,整汉高压,开机时有浪涌电流,因高压在开

机时便立即加于屏极,而阴极却未能预热充足,已出现屏流,由于阴极发射电子靠涂在阴极金属筒上的一层金属氧化物,有相当的温度,在没达到工作温度时,由于没热透,各部分的电阻率是不同的,这样屏流就集中在电阻小的区域损坏.在关机时亦然,关机后由于灯丝电源切断,阴极温度下降,而高压滤波电容容量一般都较大,高压还会保存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保持的屏流,同样支加速阴极的损耗,故此,可考虑用下列方法改善:

1.灯胆整流,这是一般五,六十年代收音扩音机使用的整流方法。这要求电源流烃压器有另一5V及备用耗电量。因整流后高压可有十数秒时间才完全加至屏极,而阴极有充足时间预热,不致加速灯量员耗。不过,其弊处在于灯胆整流引起高压电源内阻提高,对信号源来说,会产生降压,减低增益,一般影响减慢了瞬变,声底慢了。解决方法可考虑并联两胆整流,以减低电源内阻。

2.加装高压开关,见图5,如一些厂机,设了备用及工作两个开关,原理便是先开启灯丝开关,于一定时间后才开启高压开关。如于高压次级次级加上开关及并接电阻。s1并接阻及以后串接电阻,期望可于开机后预热时间内有某程度降压,消除因浪涌电流而加速胆损耗现像。高压方面,s2可于s1接上后再接上,让阴极有足够的预热时间,才加上满度的屏压。

3也可使用延迟电路,让灯丝及高压均可渐渐地加高,更具保护灯胆的目的,但是线路较为复杂,又不知对音质影响的程度如何,要求更高的制作知识及技术,故未必适合一般人士制作。

silveraudio 2003-7-13 03:57 AM [b][color=red][size=6] 直热式三极管300B的迷惑 [/size][/color] [/b]

--------------------------------------------------------------------------------

提起WE300B直热式三极管,在音响圈还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嚼槟榔之徒虽未听过5751,但「三百逼」这几个字往往也能朗朗上口;国外甚至有人称之为「本世纪最伟大的放大组件」。此管做SE单端单管放大结构时,输出功率虽不高,却一直有「管王」美誉,若匹配极高效率喇叭,也常有惊人的表现。几年前美国AT&T 宣布重新生产WE300B,每只$350美元,虽声势浩大,但很快就冷了下来。

300B横扫全球,威力甚强。亚洲地区最疯300B的是日本,只要有现品立即出价收购。在《MJ无线与实验》刊物上也常有300B的制作文章,甚至于还为它出了一本特辑。某天在看杂志时,突然让我想起日本《无线与实验》杂志每年五、六月都举办「自作派比赛」,那管王300B在比赛中是否也一直是年年稳居王座地位?

掩不住那股好奇,立刻动手翻翻这几年订阅的《无线与实验》杂志。很意外,300B 虽多次参赛,但几乎都是倒数第几名,虽有管王之美誉,在历年自作派比赛中却败得相当惨。

多年来一向是晶体机称王,其实有两个意外,一是300B敬陪末座,一是历年来排名第一的,「很不幸」都是晶体管机。以下所述绝无造谣虚假情节,也未预设立场,纯就事实报导,请诸位看官自行体会。

记得《交直流》23期中提过的井上博文吗?他在多年前就曾参加第二届《无线与实验》主办的自己装比赛,并以晶体机得到第一名。第三、第四届的自己装比赛因笔者手边无杂志故不得而知,若有读者知晓,还望告之一声。但猜测,这两比赛的荣冠也绝对与300B无缘。

1993年是第五回自作派比赛,排名首位的是猪俣胜,得奖作品是MOS FET后级。栗田利男以572B管机名列第二;柴田由喜雄排第三,也是晶体后级,输出晶体是3对2SA1146/2SC2706。第四名虽是管机,但也不是300B。

1994年第六回自作派比赛扩大举办,先分成东京顺位及大阪顺位,然后再排总顺位。勇夺大阪顺位第一名及总顺位最优秀赏的是田川博树的晶体后级,它的输出采半对称式。东京顺位第一、总顺位第二的是保谷和男的6CA7推挽管机,第三名有两位,一是栗田利男的推挽输出4-65A管机,一是天野洁的无NFB电池供晶体管机。这一年东京顺位第二名是里馆光春的晶体后级,输出晶体是Motorola的

MJ3055/2955,但总顺位较低。

1995年的第七回自作派比赛,将东京顺位改成关东顺位,将大阪顺位改成关西顺位。关东顺位首席作品是小菅胜的6550A真空管后级,第二名是宫入信夫的EL34后级;第三位也是真空管机─栗田利男的6C33C 无输出变压器OTL后级。关东顺位排行,真空管机虽大获全胜,但300B也没沾上边,管王再度失利。

关西顺位第一名是丰永靖宏的晶体机,输出晶体是2SA1006B及2SC2336B。第二位是采8只30KD6做输出的真空管机,得奖人是原田宪二。没有第三位,因为原田宪二与丰田修二两人并列第二。非常巧,两人名字最后都是二,早知如此,取名原田宪一不就顺位第一?丰田修二也是搞管机,输出管是6G8B。

关东顺位+关西顺位再排综合顺位,并取前六位自作派高手。总排行第一就是丰永靖宏的晶体机,关东顺位第一的小菅胜在总顺位为第二;宫入信夫、栗田利男、原田宪二、丰田修二并列第三。故当年自作派比赛,第一名仍是晶体机,二~六名则是真空管机。

那300B呢?第17位、第20位…等,还真的有点不堪入目。至于可替代300B 的VV-30B,95年最佳成绩是第九名。1996年是第八回自作派比赛,其结果刊登在六月号MJ上。不过这年有大变革,不再比扩大机了,而是比数位模拟滤波器-DAC,因此300B管王不会再很难看的垫后。

日本自己装迷真的很迷300B,一旦写起组装报告,都是赞美之辞,百分之百没有「频宽不够」这种词汇;结语又往往是「与×××是绝佳的匹配...」,好得让人流口水。但是我参观过两次MJ杂志在日本音响展的展示房间,根本听不下去!─又混又

闷,整个声音挤在一起。但那些日本diy迷却听得很爽,让我很佩服....。

那为何300B参赛会搞得灰头土脸?MJ杂志在评选时是搭配号角型高效率喇叭,故7W~8W之输出应无问题。据MJ杂志报导,由于是采开放式,故评选时除评审委员及参赛者外,一般读者也可以在会场听到各机的声音,而评选标准是以音质、设计、配线这三项为评分重点。或许有管迷会说:300B在音质这项一定拿高分,但后两项可能比较低,所以总分被拉低,非战之罪。

错了,丰永靖宏的晶体机在音质项目就是获得最高分─10分;而关西地区的柴田由喜雄亦得到10分(也是晶体机)。300B呢?保谷和男的300B单端,音质项目只拿到6分。喜本正一的300B单端也是6分,评语有「音场狭」字样;而保谷和男的评语:音场小、超低域不足气味;而上述两台晶体机的评语都无此缺点。奇怪的是:柴田由喜雄的晶体机在总排行应是第二名,但不知何故未列名;而95年自作派总排名倒数三名,竟都是管机。

96年八月福华饭店Hi-End展有个特色:国产厂商特别多,并以管机占大多数。但他们似乎对管机前级没兴趣,主力竟然都摆在300B后级上,好象只要是三百逼,就会有人买。

若论300B音质如何?管迷绝对认定它是天下无敌。我曾听过300B后级推Altec A7剧院之声,当播放《阿姐鼓》时,因低音乱成一团,根本找不到鼓皮在哪?当然,A7效率高,配300B绝无音压上的问题。可是A7或A5虽然体型硕大,但也绝对发不出真正的沉稳、结实的低频,故遇上大量采用电子合成器做配乐的CD片,例如电影配乐,A7的低频就只能一片混浊,而且完全没有改善的可能,除非是换喇叭─可能更换聆听空间吗?

其实也可以改用别的管仔

有三位管机制造者曾对我说过:要做后级不要用300B,因300B的声音并不那么好听。反问什么管仔比较好听?有一位说6550A/KT88,另两位则回答是

6CA7/EL34。日本MJ-无线与实验杂志某专栏作者曾参观96年福华Hi-End展,我跟他聊了很久,他个人偏爱MOS FET,但若是真空管后级,他会选EL34,而不是300B。

300B配A7是否正确?但一昧播放《阿姐鼓》,岂不是自暴其短?好在现今的管迷普遍性不懂音响技术,音乐素养也低,因此生意照样可以做。其实高效率、高音质、小体型的喇叭不是没有,配上好的管机也真能发出迷人的美声;当然这是要付出极高的代价。

通常管机制造者都会排斥晶体机,国内厂商犹甚。他们常将晶体机归罪是又冷又硬、缺少「肉声」,消费者也认之无疑。96年福华饭店音响展,就曾经有过两次真空管迷在我的展示房间穿帮,听了几十秒钟就说:一听就知道是「球仔香」。他们可能看到桌子上摆着管机前级套件,再听声音,直觉就认定Skywalker APS-250是真空管机。老管家温燕萍先生也曾将我的晶体后级当成是管机,弄清楚后,他还奇

怪晶体机怎么能这么温暖?

晶体机又冷又硬,那是十来年前的说法,而且还是指日本机,特别是日制AV扩大机。很多年前我听过金田明彦制作的前级,原装进口不到五万台币,但感觉上就是又冷又利,听久耳朵受不了。现今质优的晶体机,可以做到比管机还要温暖、还要有「骂香」。你真的认为管机的声音比晶体机温暖?当300B搭配Altec金属号角高音时,那种难听的金属声往往利如刀割,令人无法卒听,漫说是300B,就算换上800B都没用。故管机生产者宜多方面接触,以扩展自己的视野。

《无线与实验》历年来的自作派比赛也呈现出某种意义,就看你如何去解读。当然,300B参赛多年都无佳绩,并不会减损管迷对它的爱戴,也说不定有人认为:那是日本人没将300B搞出好声,换上Audio Note保证名列前茅。

管王WE300B在1938年才上市

既然本文谈论的主角是300B,那也趁此篇幅聊聊300B。在真空管发明之初,若有人想装管机后级,且输出功率超过1W,只有UX-171及Western Electric的WE205D。若想要更高的输出,那就跳级用大型发射管211,这是'20年代的事。WE也有211D,但体型比211略为削瘦。

WE205D是球型管,像个大灯杀,它的前身是205A,1917年上市。205D出现是1925年,但并未受到重视,因Westinghouse也在这一年推出UX-112及UX-171,为audio级最通用管。

Westinghouse在1928年上市UX-250,它是大功率三极管,灯丝还有氧化物涂膜;而当时最大真空管制造商RCA也推出一系列250管。

WE管的输出较低,1929年的244A也只有50mW,于是在隔年推出与UX-250同级的WE252A。WE-252A是450V/60mA,做SE单端输出是8W,推挽可得到12W。WE-252A就是WE300A的前身,它的产量丰富,并持续至1978年才停产。在日本市场,WE252A比WE300B更有身价,一支WE252A索价30万日币,而且你有钱还买不到。

1933年是真空管发展史上极重要的一年,铭管相继上市,RCA有2A3,WE则推出同规格的275A。但WE决定以300A取代252A,并在上市后大获好评,电影院争相购用,那时WE300A与同厂号角喇叭597高音/12A+TA-2151低音是绝配。

WE300A接脚为标准4-pin,可以和2A3共享脚座,而811A也采用相同接脚。但到了1938年,WE将300A改成300B,主要的变动就是接脚的位置转45度;因为300A可插用2A3管座并无意义;2A3的灯丝电压是2.5V,300A则是5.0V、并不能直接换用。WE-300A的原接脚设计,可能是RCA的2A3为当年的管王,迫使WE-300A走其后路;但1938年WE改成300B,反而开创出新的局面。

是法国音响迷炒热WE300B

WE300B一开始,特别是在二次大战之后,曾被大量用在电源power supply电路中,与音响扯不上关系─300B也可以当成整流管用。大约是1956年左右,有些法国音响迷发现单端输出的300B配上号角型喇叭相当不错,于是为数众多的法国小乐团都争相购买300B。当时WE的报价我并不知道,但1988年出清库存时的报价是:最小订单5000支,每支美金$125。到了1990年再清仓时,300B每支就要卖美金$300元;至于消费者从经销店购买,就得花费500美金。

法国人还真是对300B贡献良多,有位日法混血Jean Hiraga先生,在1973年首次于MJ-无线与实验杂志上谈论WE300B,没想到立刻为WE公司发掘出大笔money进帐的市场。日本音响迷非常衷爱300B,贸易商找上WE大量吃货。但日本人也很挑剔,先选早期生产的300B,印黄色字,WE的logo是原厂「闪电」字体;比较后期上市的300B虽然也是美国本厂制造,但Western Electric字样却是一般体;由1938年至1988年,WE300B曾多次做小变动,故虽然都是美国原产,但价格并不相同,甚至实际测试时,它们的特性也有不同。

96年一月,在Las Vegas的冬季CES电子展中,Charles Whitener Jr.正式向外界宣布:AT&T重新生产WE300B,不但是在美国肯萨斯市原产地,甚至还找回当年的老师傅,每支小卖价美金350元;好象Jadis已开始采用新WE300B。但96年WE300B似乎仍飘影无踪,很多贸易商都想进货,却是只闻楼梯响,未见人下来。WE-300B新管后来终于上市,价格不低,特别是对装管,有十几个参数配对,还装在颇精致的木盒内。

除了WE本厂外,1989年美国Richardson也打印Cetron的logo生产销售300B,Cary就是选用Cetron的300B。1992年,中国曙光Shuguang也生产300B,它的价格比较低廉,300B在经销商的报价是美金50元。

1994年又有新厂加入,Vaic Valve也推出300B,型号是VV-30B,它的屏耗比较大。几乎同年,Svetlana也上市它们「不同」的300B-低μ SV-811s。最近,Sovtek 也生产300B,造成管迷在品质及价格上有更多的选择。

根据国外的失真测试,在500V/50mA、500V/75mA及300V/75mA三种条件下,平均来论,中国曙光300B并不差,但美国Cetron的300B失真却都是最高。而1996年新WE300B确实有比较低的失真,但屏压不宜超过450V,否则会从.095%升至.47%─管迷不可不察。

曙光300B的声音表现也不错,但因材料及制造方式,与它牌比较,测试者认为它的寿命可能较短。Vaic VV-30B也是好管,但屏流要100mA才可能才会好声。如果不是Vaic的300B,屏流不要超过75mA。

苏联制Svetlana SV-811s并不适合与300B直接互换,因它具有不同的屏极阻抗特性及灯丝电压,换用SV-811系列管,还要更换输出变压器。

至于Cetron的300B,早期生产的管仔声音不佳,1995年改进的300B,也因品

管不齐未获好评。国外做测试时,发现Cetron 300B插上后,灯丝-栅级间有问题,将灯丝改成4V,结论仍是This is not good。

我的想法是:若Cary选用Cetron的300B完全不出问题,那Cetron的品质就应该没问题,因成品机使用的管子都曾经过筛选。

Sovtek的300B才刚上市五年多,此管是美国New Sensor公司与苏联合作生产。2000年底,Sovtek上市最新的300BEH,不再打印Sovtek的商标,并自称是目前能买到品质最佳的300B。

日本也曾生产过HF300B,但不知为何,日本管仔虽曾外销至美国赚取外汇,可是在音响界却无地位,连日本管迷都罕见采用日本管。

300B生产厂商已不少,但品牌却更多,英国金龙管-Golden Dragon就是中国大陆制造(英国金龙已经收摊了),还有RAM及Ruby(日本也有),都是以OEM做挑选配对,然后打印自己的logo销售,当然价格就要往上跳好几级。国内也有向中国大陆订制,还用石墨屏极─graphite-plate。

石墨屏极300B在初测时,失真甚高,run-in时间颇长,屏流也不要太低,声音才可能会好听。但比较上算的还是VV-30B,它有三种type,做SE单端有12W输出!

300B是名管,but not godly(这句话是老外说的),因此千万别将它神物化─3/5a 小喇叭就是被过度神物化。建议大伙用心试试其它的管仔,说不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附记

WE300B原始规格数据─灯丝5.0V/AC或DC/1.2A、屏流60mA/300V时、放大因子3.85、屏阻700Ω、栅极至屏极互导5500μMho、最大屏压450V、最大屏耗40W、最大屏流100mA自给偏压/70mA固定偏压、栅极-屏极电容15μμF、栅极-灯丝电容9μμF、屏极-灯丝电容4.3μμF、脚座WE100M或WE115B。

量减少极小。电子管放大器的谐波能量的分布,则是二次谐波最强,三次谐波渐弱,四次谐波更弱,直至消失。可见,电子管放大器引起的主要是偶数的二次谐波,这种谐波成份非常讨人喜欢,恰如添加了丰富的泛音,美化了声音,而晶体管放大器产生的谐波中,奇次谐波份量相当大,这就会引起听感的不适。此外,当放大器处于过载状态,发生削波时,电子管的波形较和缓,而晶体管则是梯形的平顶状,造成声音严重恶化。所以电子管放大器的音色一般比较甜美温暖,特别是中频段更是柔顺悦耳,这也是电子管放大器得以在70年代末东山再起,与晶体管放大器分庭抗礼的原因(当时,初期CD机的声音较冷硬,正需这种放大器作补偿)。但是晶体管也能制成线性度很高的放大器,它具有极高的指标,而且功率场效应管的传输特性极似电子管,制成的放大器失真特性与电子管相似,效率则更高。

电子管的内阻大,晶体管的内阻极小,故电子管放大器的阻尼系数远比晶体管放大器低,对扬声器的控制能力不利。此外,电子管放大器需用高压电源、效率低、热量大、抗震性差、体积大、成本高、瞬态反应慢、低频及高频上段较薄弱、寿命较短等都是它的致命弱点。可见电子管虽有其特有优点,但它比晶体管优秀则是一种误解,更没有必要把它们对立起来。电子管机和晶体管机孰优孰劣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它们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但真正性能好的“胆”机价格极其昂贵,远不是一般人士所能承受。当今世界上能雄踞一方的电子管放大器有Jadis、ARC、CT、VTL等品牌。

silveraudio 2003-7-13 04:00 AM [b][color=red][size=6] 胆机单管放大输出与推挽放大输出 [/size][/color] [/b]

时下,胆机在市场上的品种五花八门,发烧友在选择胆机的时候,往往眼花缭乱,不知哪一款更适合自己,很难正确把握住分寸,对不同型号胆管的音色也缺乏深刻的了解。胆机与晶体管不同(也有相同处)。严格来说,不同的胆管所发出的声音也各有千秋。而电路设计的不同,音色也有不同的变化,其中推挽放大电路的形式在数量上,占市场的主流地位,它的最大特点是相对于单端放大电路来讲,效率较高输出功率也较大。当然,电源利用率也比较高一些。比如我们常见的KT88、KT100、6550、EL34、6L6等,在推挽放大电路输出级里应用的就比较多。推挽放大电路由于推挽管分别放大信号的正负半周,在输出变压器的初级回路里,对于电路内感应所形成的噪声、交流声等杂音信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为没有经过倒相的信号,在推挽放大电路中,是不能耦合到输出牛输出端子上的。所以该电路信噪比相对比较好。同时,由于推挽输出变压器不存在直流磁化作用,输出变压器可以同电源变压器一样采用交叉迭放硅钢片的方式制作,这样可以相对单端放大来讲,缩小输出牛的体积,使成本降低,由于上述这些显著的优点,所以胆机厂家比较乐意采用。在推挽放大电路里,因为最少要用两只输出管分别放大信号的正负半周,所以必须在电路中设计倒相电路,以分配给功率输出管合适相应的信号,这样才能满足推挽放大电路的基本工作条件。在胆机的倒相电路中,有采用变压器倒相的,也有用胆管进行倒相的。比如我们经常见到的屏阴分割倒相,及长尾倒相电路等等,但不管使用哪能种方式倒相,都存在着一定的优缺点,利用变压器做倒相电路的设计由于成本高,且不能用大的负反馈来改善音质,很少有人使用。而电子管倒相电

路很难保证信号从低频到高频正负半周分割的一致性。倒相电路这些缺点,使音质的重放在这个环节上多了一个障碍。单端放大的功率输出电路,在效率方面比推挽放大电路要低,使电路比推挽电路要简单得多,使用的元器件也比较少,故障率比推挽放大电路要低得多。单端放大电路由于没有倒相电路这一环节,信号直达末级功放管的输入级,所以不存在倒相电路的种种麻烦。在推挽放大电路中,倒相后的正负半周信号,要分别送至“上下”推挽管在栅级进行推挽放大,由于最少要用2

只功率管来协调工作,这就要求每对功放胆机的一致性能要好,这样才能保证推挽放大后的波形完整不失真,而实际上每对推挽管的性能很难保证从低频至高频的一致。所谓配对亦只不过是在一定频率范围内配对而已。如果工作在乙类状态的推挽放大电路,还会存在交越失真的危险性。而在单端放大电路中,因为信号的正负完整波形都在一只功放胆机内进行放大的,又由于单管放大电路大都是工作在甲类状态,而甲类放大电路的工作点又都是选择曲线平直部分的中间部分,所以不存在有交越失真等问题。另外一个对比就是胆机之所以比晶体管好听(相对而言),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晶体管机虽然各项指标做得比较高,但三次谐波失真比胆机大,即奇次谐波比较大,而胆机二次谐波失真比晶体管机要大,即偶次谐振动波失真大于晶体管机,但从听感上来讲,人耳对奇次谐波失真比较敏感,它给人带来的印象是一种生硬的感觉,比较让人讨厌,但耦次谐波失真带给人的是一种柔和的感觉。人耳比较容易接受,好比适量的调味品一样,这也是胆机好声的一个主要因素。而对推挽放大胆机电路与单端放大胆机电路来讲,两者比较,单端放大输出电路的奇次谐波失真更低于推挽放大电路,它所存在的大都是耦次谐波失真,所以更好

声。单端放大电路虽然简单易制,但对电路间元件的排列要求较严,设计不合理,极易产生交流声。而单端输出的变压器,比起推挽输出的变压器来讲,制作更为复杂,这是因为单端放大电路的输出变压器初级有直流高压通过,会产生磁饱和作用,推挽输出牛虽然也有直流高压通过,但可以抵消这种现象。所以一般在硅钢片投入时,要留有一定的间隙、空气隙。而气隙的大小要视电路要求及输出功率大小来调整。因为硅钢有气隙的存在,使整个输出牛的导磁率大为降低,所以要采用截面积较大的硅钢片来制作,成本比推挽输出牛在同等输出功率时体积及制作的难度要大一些。单端输出放大电路,由于电路简洁,音质又好,故障率极低,所以非常受资深发烧友的青睐和追求。别忘了世界上有许多的胆管成名,全有赖于单管输出电路的设计所发挥的迷人音色。比如素有“白马王子”之称的WE300B、胆王845等,它们所再现出的高贵音质,只有在单端输出时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电子管玻璃上的银色物质是什么?

银色物质被称为"吸氧剂",它的目的是帮助增加电子管内的真空度。不同真空管的颜色可能会有所不同。有时吸氧剂在真空管工作时会流动,甚至能够薄薄的平均分布在整个真空管的腔体内。吸氧剂的边缘往往会变成棕色。但这些都不会影响到电子管的正常工作和稳定性。

为什么使用真空电子管?

在我们详细说明前,有些人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使用真空电子管?”有人会很快回答:“电子管看上去好酷!” 但事实上远不止如此;实际上,电子管还有很多优异特性没有得到深入应用。

为什么真空管在音频回放上具有优势?

为什么要用真空电子管?最简单、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由于电子管所表现的音色对听众的吸引力。但那些推崇晶体管技术的人们却有着不同的观点,并由此进行了很多测试和试验用以证明自己的论点。甚至到最后连统计学家也参与到了对晶体管和电子管测试结果的分析中去。

一种论调认为即使是最普通的晶体管放大器的测试结果都要优于最好的电子管设备,但这个结论并没有考虑到音调的因素。简单来说—虽然电子管音乐的谐波失真(harmonic distortion)和频率响应(frequency response)都不及晶体管设备,但它对音乐的表现力却明显高出一筹。因此如果选用真空管,将使音乐变得更加动听!

摇滚吉他手Jimmy Page的"Stairway to Heaven"和AC/DC主音吉他手Angus Young的"Back in Black"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真空管给他们的吉他演奏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得他们能够随心所欲的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真空管的工作原理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真空管的工作原理。现代的真空管共由4种基本构件组成:极对灯丝(Filament) (加热用)、阴极(Cathode)、栅极(Grid)和阳极(Anode)。当极对灯丝连上电压对阴极加热,激发阴极电子通过栅极打在阳极上。通过这样的电子流,电子管可以将较小的交流电放大成较强的信号,实现信号放大功能。在信号放大的同时,通过控制栅极电压可以控制电子流量,因而获得所需的电子特性。

今天,大多数电吉他和电贝斯的放大器都是以电子管为基础的。而且专业的音响设备也都是采用电子管作为预放大设备的。甚至真空管还可以用在数模转换设计中。由此可见真空电子管是与这些音频相关设备最自然最可靠的选择。

料、手工及制造机械相异之故。有些厂家的品质控制比较严格,如"西电"(WEC)及Bendix等,堪称一流,其产品贵精不贵多。大路货中以RCA公推第一,GE及Sylvania则略逊一筹,其它杂牌厂货则更差了。

一只管子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主要在其声音出类拔萃,而不是以测量数据取胜。今日300B有很多厂家生产,它们的互导率、屏阻等特性是一样的,但唯独"西电"WE300B独领风骚,其中原因如上述。笔者最近收集了一些有关300B的资料,荼余饭后的谈话题材。

WE300B的源流应追溯到1930年"西电"推出的WE252A,当时用以抗衡Westinghouse及RCA的UX-250,两种管子的特性相近,作单端输出时功率达8W。此管只有洋葱头一种外形,主要用于"西电"的75A、59A、59B及67A几种扩音机上,在酒店、百货商店及舞池歌厅场合使用。WE 252A于30年代中期便告停产,今日已成为无价宝,可遇而不可求了。

1933年"西电"推出特性相近的300A代替252A,管身改成ST19型,即与今日见300B一样。管座为标准四脚UX-4式,但座身上有定位针。管子可使用811A大发射管有护颈套的管座或平板型(Wafer)四脚座。300A设计用于10W以内的输出,适合工作于较低屏压电路上,系列内包括86A、87A、91A及92A等扩音机,300A于1940年完全为300B取代而停产。

300B早于1938年便开始生产,特性与300A一样,但管座身上的定位针作了45°改变,这使两种管不能互换于有金属护颈的管座上,但一般的平板四脚座则无影。300B最重要的改进是灯丝结构(见图一)。WE300的灯丝颇为复杂,为两个M形而以弹簧悬挂,总长度超过一般同等大小的管子。300A的灯丝为首尾接出式,300B 则有中心轴头,灯丝首尾接在一起为一端,中心轴头则为另一端,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改良。如果灯丝是以直流点燃时,300B的电子发射数量亦然。即使以交流点燃时,也会因灯丝较粗较短而减低交流声。300A则在直流灯丝供应时,电子发射集中在负极的一端,沿灯丝线减少到接正电端处最少,屏极表面吸收的电子分布甚不平均,这事实上会对声音造成影响的。如果用交流点燃灯丝时,也会因灯丝较长而导致较大的交流声。

300A的生产期为7年左右,相信只有管座刻字的一种产品,在30年代这是一种流行形式。300B则生产期长,早期为斜体字而有WE的闪电标记,70年代改为正方字体,最后停产前及近两年复产的又改回早期的黄色斜体字,原因是日本人认为黄斜体了的WE300B必定较为好听。300B与Hi-Fi世界因为"西电"的产品质量高,并非一般大路货色如GE或Sylvania的可比,价钱也远比其他厂同效能的管子贵,这就大大地限制了其流行程度,正因如此一只如此优良的WE300B,多年来竟然无藉藉之名。

二次大战前,300B只有在"西电"生产的电影声带扩音机上才能见到,"西电"为当时最大的电影扩音机制造厂,以租凭形式供电影院使用,并提供保养服务,所以其旧机的状态都保持甚佳。这些扩音机中最著名的当推91A,此机用一只300B作单端输出,功率达到8W之大,可算用尽了300B的功能,而另一型号92A也不遑多让,它以两只300B推挽,有12~15W输出。两种型号今日都价值连城,成了所谓"西电"传奇。照当时的美国工业标准,电影扩音机的频率响应为80~10000Hz时衰减会达到20HB之多。相信所有的美制电影声带扩音机都跳不出这个框框。这种频率响应与今日的H-iFi标准20~20kHz相差实在太大了,简直成了一种中低频放大器。但事实上,80~10kHz已能囊括大部分乐器的声音,更不要说人声了,所以这种扩

音机显然也能真实地得播某些乐器不多的音乐,如爵士及歌曲等,虽然不免有其局限性,但在其狭窄的频率范围内,有十分出色的表现也是可能的。"西电"这引起戏院扩音战后被新一代的机种取代,多为Altec-Lansing的几种型号如1568、1569和1570等,这些产吕的频应已达60~20kHz,今日也相继成为古董,但不大受欢迎,因无特异之处。拆出的"西电"机则以工业废料形式运往日本,日本人甚喜爱西方各牌,其中部分小型的型号如91A及92A,这种机大小适中,甚合地方狭小的日本居室使用,而且它们一直由"西电"保养,基本情况良好,于是最为吃音。货源有限,转眼间价钱涨到天高了。

日本发烧友以WE91A(8W单端)配以高灵敏度的号角音箱,据称声音好得惊人。这种情况若非新耳听闻者实在难以理解。原理上这种300B单端扩音机,其失真率是以1%/W而递增的,即在1W输出时失真为1%,在最大输出8W时即达8%,即使不计其狭窄的频率响应范围,在5W的普通音乐响度时,其谐波也达5%之多,结果会产生甚大的音染。而大型号角音箱竟然也是以音染大闻名的。日本人以此两种音染奇大的怪异组合,却认为梦幻组合。其实这件事情上日本人只算老二,首先发现的是法国人。早在60年代中期,一帮走火入魔的法国发烧友,发现以300B单端机配以大型号角音箱,再加上其他古曲器材,用以播放爵士音乐或人声歌曲会有意外惊喜,这种风气70年代初才传到日本来,形成了上面提到的怪现象。我们不应质疑300B单端机与大型号角音箱组合的效果,因为各人的音乐感受不同,而且世上事物,有时负负得正也是可能的,但也不宜过度推崇这种300B单端机。在道理上,除非配以超过100dB的高效率音箱,否则在播放某些大动态乐段时,难免会出现力竭声嘶,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即使只听轻音乐,假如并非使用音染较大的号角音箱也不宜期望能营造出所谓梦幻之声了。平心而论,300B工作于推挽电路应得到更良好的效果。

如上所述,300B一直只在"西电"生产的电影扩音机上使用,销量有限,少有发烧友知其优点,原因是当时有RCA的2A3占据了市场。战前民用Hi-Fi扩音机使用到300B的只有一台Brook 10C,它的线路见于《发烧音响》1997年3月第132期的古典扩音机线路集上,但该线路中的Brook 10C的却是2A3。原来它的功率管灯丝供应为两组2.5V,有选择开关可接成串连(5V)供300B或并联(2.5V)供应

2A3,各适其适。但300B或并钱贵,所以用户都是选用了2A3。战后束射管流行,连2A3都地位不保,300B就更无立足之地了。300B于是只见美国军事设备或太空总署的仪器上,作为稳压管,取其坚固耐用。当时美国富甲天下,政府成了WE300B 的唯一用家。

日本社会70年代起日渐富裕,在物以稀为贵的心理因素下,300B在高级Hi-Fi 界渐渐出名,终于冒出头来了,而其价钱也告飞升,甚至达到500美元一只。70年初National Union以特许权方式也生产300B,80年初National Union倒闭后则由Cetron继续生产直到今日。Cetron所产制的300B其灯丝接法一如WE300A,与WE300B有分别,所以用交流点燃时噪声略大。其后有中国300B出现,年前则有两种俄罗斯的产品。相信利之所在,其他各国的300B会相继中入,因为可卖高价也。其质量永远及不上真正的WE300B。

300B一直只在自作派间流行,近年才有些小规模的音响厂赶制300B单端机。唯一大音响厂生产300B单端机者为日本的Lux Corp,曾派代表团于80年代初期访问WE在Kansas City的工厂,并立时下了大订单。Lux于1984年年产了一台300B单端单声道后级,输出8W。此机推出时,定价10400美元一对,以当时美元的购买力折算,可能是历来最贵的300B单端机,但一年后已告升值20%,今日相

信更是不菲了。年前也有Marantz推出之Project T -1 50W甲类三极推挽放大器,用4只300B推两只845输出,另用两只845作稳压。一台机使用7个变压器,定价25000美元,即50000美元一对,少有生产中的扩音机能望其项背。美国音响厂则以Cary Audio为先锋,生产300B单端机,但只以亚洲市场为目标。

WE300B在1988年停产,其Kansas城的仓库两年后销售,当时的批发价为125美元,但需一次最少认购5000只才接受订货。1990年当WE的仓库卖完后,市上的零售价立时上升到300美元一只,其后在日本更有升达过千美元者。

名管有价,1996年一家WE的附属公司Westrex Corp.宣布重新生产300B,声称在其原来的Kansas城工厂,采用原来的材料和制作机器,甚至找回部分原来的员工。产品在1996年冬季拉斯维加斯CES展出,成品则于1997年推出市场,当时定价为350美元。重产WE300B的外观与60年代的一样,每管有编号(Serial No.)刻在管座身上,盒子精美,更附有独自的测试数据及曲线,使人有极其认真之感。因为产量少而售价高,管子的制作工序都十分严格,其老化过程也非他厂所及。据"西电"资料,300B的老化为3星期7小时,前两小时加高灯丝电压到7V、6V及250mA屏流,使管子产生高温以消灭残余气体和杂质。再以正常灯丝工作电压及60mA屏流点燃5小时以使管子状态稳定,然后才独立进行特性测试。此所谓慢工出细活,一只WE300B若应用在AB类推挽电路上,通常可以正常工作100000小时以上,可说是物有所值了。

其它的管厂生产的300B评价:

Cetron 300B

在欧洲(包括俄罗斯)还未正式生产300B之前,Cetron 300B是唯一品质可靠而且容易购得的300B品种了。再加上价位并非高不可攀,所以深受300B 迷的喜爱与推崇。因为Cetron的生产技术承袭自WE,所以不论在结构上或是材质上,都与WE300B最为近似,包括声音的表现也比较接近WE300B。不过跟真正的WE300B 相比,Cetron 300B仅能说是制作稳定的替代品而已。随着各厂家推出因应的复制品之後,Cetron的名气与价格降低了不少。经过一段畅销之後,Cetron 电子管厂还是避免不了被时间淘汰的命运,因而终止生产,使得后期的Cetron 300B因为品质大不如前令人颇有微词。甚至到最后期Cetron停产之后所卖的Cetron 300B,据说是挑选以前库存或是淘汰的产品,使得Cetron 300B的名声也慢慢随之烟消云散了。

国产300B

若说起这波300B 的卷土重来,宛如四百多年前发展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一般的狂热,最大的原因,莫过于中国推出价格低廉的300B电子管。使得音响迷对300B 的梦想得以达成,国产300B简直就是电子管音响潮流的最大功臣。

早期国产300B没有经过进一步的测试筛选等品管过程,就将之上市流通,所以品质一直不稳定。不过後来曙光厂在有心人的投资与技术交流之下,制造品质越来越好,甚至推出特性不同结构各有差异的多样变种300B,供消费者选择。

国产300B在结构上与WE300B并不相同,其中最大的差异便是灯丝结构上的差异。WE300B 是采用古典的灯丝悬挂方式,利用金属钩固定灯丝并可微调阴极灯丝的内阻。而国产300B则是使用较进步的方式,利用弹簧悬吊的方式固定灯丝,其优点是可大幅减少繁琐的人工,比较利于大量生产,但是弹簧悬吊的方式无法对阴极灯丝进行内阻微调的工作,灯丝加热温度不平均的问题便比较严重,这也就是许多国产300B灯丝点亮之後亮度不够平均的主要原因。

其后曙光厂便推出一系列不同制造形式的300B ,其中便有遵循古法以固定悬吊方

式来固定灯丝的品种,使声音表现更接近WE300B ;以及将屏极镀上石墨,以增加屏极效率的品种;另外还有更高级的版本是将屏极镀上钛合金,同样也是增加屏极效率,并可增长使用年限。不论国产300B 如何改变内部结构,原则上购买国产300B 最好是选择已经经过测试挑选之后的产品,虽然在价位上会稍微贵一些,但经过挑选之后的产品,不管是在声音的表现方面,或是使用年限上都比较有保障。Sovtek 300B

在WE宣布准备重新生产WE300B之後,令许多300B迷兴奋不已,但是因为各种理由,WE宣布必须将上市时间无限延期时,也让300B迷们再度望穿秋水怨声不已。就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刻,Sovtek受到美方资金的赞助,宣布Sovtek将开发生产模仿WE规格的Sovtek 300B,并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正式上市,并且以精良的品质与低廉的售价作为号召,使得电子管音响的市场再度受到一阵骚动。这个在管壁身上印上红星标志的Sovtek 300B,一开始由于引进的数量不多,在市场上的价位稍微偏高,大约是国产300B一倍左右的价钱。但是在业者大量引进之後,价位就逐渐下滑,约略高於国产300B一至二成的价位。在结构方面,Sovtek 300B的灯丝悬吊方式与国产300B类似,同样采用弹簧悬吊,声音的表现较为刚强,跟各种国产300B比较起来显然於音响性的表现上较为优良。不过Sovtek 300B 同样也面临因为大量生产,而使得制造品质的稳定度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情况,这是选购Sovtek 300B 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JJ /Tesla 300B

JJ/Tesla 300B 是由刚从倒闭了的前捷克斯洛伐克国营电子管厂-----Teslovak / Tesla 分离出来的斯洛伐克分厂生产的新款300B,白磁管座,管形瘦高,单管最大输出可达15-20W,价格在Sovtek 300B和国产300B之间,品质亦较稳定。鉴于刚刚上市,国内市场尚难见其踪影,相信不会太久即有许多制造300B电子管机的厂家采用。据悉以有Cary 和Unison 等知名厂家已率先推出使用JJ /Tesla 300B 的单端电子管机。由于输出能力强大,且声音较有素质,JJ /Tesla 300B是一款较有竞争力的300B新星。

配置则会直接限制音响器材潜力的充分发挥,使重播的音质、解析力等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正确地认识线材在音响系统中的位置,是很有必要的。

从表面上看,好的线材与差的线材在通以直流电信叼的状态下电阻值都非常小,似乎没有个么太大的差异。其实,这是个简单的错误。由于音响器材所重播的信号是不同频率的交变信号,而非恒定不变的直流信号,因此,在传输音频信号时,好线材的传输准确,传送的频率范围宽、表现真实、层次丰富;而相对较差的线材所传送的信号则会随着频率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其信号失真的程序也会因频段的不同而各异,两种线材的差别这时会相对明显。发烧音响线材基本上可分为;信号线、音箱线(喇叭线)、电源线三大类。

发烧信号线

信号线是用来传送由音源(信号源)所产生的音响信号的线材。它主要包括同轴信号线(RCA)(AV信号线)、数码信号线、当缆信号线、平衡信号线。

同轴信号线是最为普及的标准信号线,它的两头均为RCA同轴插头(俗称莲花插头),可对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标准曩碟机、CD机、VCD机、DVD机、LD机、卡座、调谐器、LP唱机、MD等音源设备与HI-FI发烧功放、AV功效等音频处理/放大设备进行连接,这种线使用广泛,属不平衡传输类型,具有一定的抗干能力。

数码信号线是同轴信号线的一种,它与同轴信号线外观相同,并可相互串用。与同轴信号线不同的是,它的传输速率快,传送频带宽(在视频范围)、抗干扰能力强。数码信号线的主要用途是在高档器材搭配中用来连接CD转盘与D/A转换器(数/模转换器)传送单一的数码讯号,以及DVD的数码输出至AV功放的D/A转换器信号传输。

光纤(缆)信号线与数码信号线的作用相同,只是它所传送的是来自于CD转盘/DVD机的数码光信号。由于数码电信号在CD转盘中进行了电/光转换,变成了光信号在光纤中传送,又因为在光纤信号线中传送的光信号不受外界电磁波的影响,而且光纤传输可使两者之间信号浮地,没有公共的接地,避免公共地线的干扰,所以光纤信号线的抗干扰能力要强于数码信号线。光纤信号线使用光纤插头,本身由光导纤维制成怕折,在使用时应尽量避免卷屈及振动。

平衡信号线是高档次音频信号传送线,在传输过程中可抑制共模干拢,通过内部差分放大器自然地抵消掉,从而起到了抗干扰的作用,平衡式信号传输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平衡式放大线路的优点已经在近年来逐渐为那些高级音响发烧友和厂方所认识,它的原理是把信号分为正相信号(热端)和反相信号(冷端)传输。两者对地阻抗相同而极性相反,当采用双芯屏蔽线在传输过程中,外界的干扰信号对它们来说是同相的,这样可以在传输后的末端利用输入级的差分放大器共模型抑制和抵消放大输过程中的各种电磁、电源、湿度造成的外界噪声或内部噪声干扰,使音质更为纯净和通透。由于平衡传输在输出的有用信号是相加,其信号输出辐度在理论上是原来的2倍,因此平衡线路放大器不但具有最小的噪声,而且输出强劲,驱动控制力极佳也是其最大优点之一,在信号电平越低的情况下,平衡线路的传输

纯净的优点就越能显示,而用在功率放大器相比较,采用平衡线路放大器相具有更好的清晰度通透感,瞬变更为快捷利落,高低频延伸更好,分析力方面更加细致,声场显得更为深远阔大。中低档音响器材的信号传输几乎都采用单端不平衡方式传输,即利用两根单芯屏蔽线和两对RCA插头插座就可传输一路两声道立体声信号。普通的单端传输线和RCA接插件制造方便、价格便宜,因此单端不平衡传输在中低档音响器材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在许多高档前后级分离式音响器材中,通常采用双端平衡传输方式,即采用两根双芯屏蔽线和两对XLR平衡插座传输双声道立体声信号。双端平衡传输方式在同档次的传输器材造价也较高,但高档次的传输器材广泛应用双端平衡传输,说明在传输效果方面要胜于单端不平衡传输。

一般认为屏蔽线可有效消除外界电场对内芯传输信号的干扰,从而保证了信号良好地传输。事实上并非如此,即使屏蔽良好的屏蔽线也还会引入一定的电场干扰,另外,对信号产生干扰的不仅仅是电场,诸如磁场、振动、温度等均可对信号造成干扰,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的程度与信号线质量和传输距离有很大关系,信号线质量越差、传输距离越长则受到干扰的程度就越大。在单端不平衡传输过程中对于已引入到信号线中的干扰是无法消除或削弱的。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干扰会有令人察觉的表现,轻则掩盖了一些音乐的细节,造成音乐透明度有所降低,重则引入令人讨厌的交流声及其他可闻的噪声。另外,在单端不平衡传输中,屏蔽层也是信号电流的回路,存在着信号电流,当被此传输线连接着的两个系统之间存在着交流电位差时,这个交流电位将直接窜入到信号中。在单端不平衡传输方式中,除要求传输线屏蔽良好外,对信号线材质要求也较高,即音质音色对信号线材质依赖性较大。因此,在不改良传输方式的前提下,要想提高信号传输质量,主要依靠提高信号线质量。在遇到不得不使用较长的传输线时,再好的线材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这种不从传输方式着手改进而仅从信号线质量上有一定局限性的。从信号传输方式上着手在许多情况下效果更好。双端平衡传输可极大地削减单端不平衡传输方式中的诸多缺点,而且在双端平衡传输方式下,音质音色对信号线材质的依赖性相对降低很多,即意味着采用价格一般的信号线也可获得优良的音质音色。因此,这种改进的性价比是很高。双端平衡传输与单端平衡传输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双端平衡传输的信号为幅度相等、相位相反的同相和反相信号,所以在双端平衡传输方式中信号线为双芯屏蔽线,内芯两根导线分别传输热端、冷端信号。这两根导线紧密地靠在一起且走向、材质等均一致,因此对地阻抗一致。当信号源热端和冷端输出阻抗一致、信号接收端放大器热端和冷端的输入阻抗一致、整体达到完全平衡时,外界的电场、磁场温度,振动在内芯两根导线内产生的干扰是一致的。对于信号接收端来说这是一种共模干扰,这种共模干扰可用输入级的差分放大器电路加以消除或极大地抑制,这是在单不平衡传输中不可能实现的。双端平衡传输正是在这一点上占了很大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信号传输质量,改善了音质音色。双端平衡传输午在对称和平衡,因此对信号线材质的要求相对降低了,可以使用平价信号线,在较长距离传输中功效更卓越。

双端平衡传输诸多优点,在Hi-End高档极品音响器材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产生令人惊喜的收获。平衡信号线通常用于发烧纯功放与前级或发烧纯功放与CD机之间的信号传输,平衡信号线使用平衡插接头。由于平衡信号线使用平衡插接头。由于平衡信号线中实为三条线:(2)信号+线、(3)信号线、(1)地线,极少也有(2)-,(3)+,(1)地的接线方式。因此,平衡信号线的接头亦为三个插接针

silveraudio 2003-7-13 12:36 PM [b][color=red][size=6]发烧音箱线[/size][/color] [/b]

音箱线是音响器材中专门用于功放与音箱问连接的线材,由于音箱线传送的是功率信号,因此在它上面不应有太大的信号损失,这就在客观上要求音箱线具有极为优秀的导电性能,优秀的导电性能要求线材要具备极传送能力。目前用来衡量这两点的主要技术指标是N值与导线股数。N值是反映音箱线在制作中所使用金属纯度高低的参数。目前普通的音箱线所用金属的纯应在99.99%以上,在表99.99%达时,习惯上称一个9即为一个N,99.99%即为4N,而99.99%称为5N ,99.99% 叫做6N……。现在市场上高档次发烧级专用音箱线的纯正度一般在6-7N以上。音箱线中金属导线在传导各频段频率时所传送信号的速度是不一样的,特别是某些频率的信号沿导线表面的传送速度与其沿导线轴心的传送速度亦有微弱的差别。因此,为了使从功放一致的传送效果,同时进一步提高线材的导电能力,每根音箱线多配以多股导线盘拧而成,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音箱线的传送质量。

一般来讲,在N值相等时股数越多,线的传导能力越强,线阻(阻抗)越低,传导速度越快。除了音箱线外,N值也用来衡量同轴信号线等某些其它线材。发烧线材(包括信号线/喇叭线)对音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发烧友早已明白。发烧线材在音响系统中所扮演的只是锦上添花的角色,若想要音响系统的音色有较大辐度的改进,还是应该采用其他更积极的方法。高级发烧线材绝大多数来自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来自不同国度的发烧线材其表现也各具特色。日本的线材,大多极为重视导体的纯度绝缘材料的光洁度,以及导线的线径、总股数,不讲究线材结构,强调以高纯度的导体材料来改进传输效果,其音色表现也比较中性;日本的铁三角(audio technical)、古河(FURUTECH PCOCC)、登高(DENKO)Audio NOTE。美国的发烧线以威猛粗壮著称,产品质地精良,制作工艺考究,其表现大多动态凌厉、频响宽广,声音清晰爽快、质感明朗;美国的超时空(TARALABS)、怪兽(MONSTER CABLE)线圣(A.Q.audio quest)欧洲的发烧线材制作工艺精湛,对线材的编织、屏蔽、避震等方面比较考究,具有较好的音乐表现力与平衡度,外观朴实无华,适合表现古典音乐,并且利用特殊的编织技术来消除集肤效应引起的高、低频失真,使音色自然逼真,音乐表现力更佳。荷兰的(VDH)范登豪、丹麦的高度风(ORTOFON)、意大利的A.R.T。一般来说,欧美的发烧线材大多具有调校音色的效果。由于聆听者的听者品味、扬声器与放大器的先天个性,都会影响听到的声音。要用适当的导线去调校出各方面平衡的声音,首先必须找出发烧友

自己那套音响系统的个性,然后采用个性相反的导线去令声音更平衡,而非一面倒的倾向某方面,例如声音太浓厚速度偏慢的组合便应用清爽结像线条清晰的接线。

发烧线材品质的好坏,导体材料的传输效果可说战了相当大的比例。最常用的导体材料是铜,其次是银,当然也有用非金属材料如碳纤维来作导体材料,因此一般常用于发烧线材的是高纯度铜,分为无氧电解铜(OFC)、LC-OFC铜、无氧单结晶体铜(PCOCC)及Super Pcocc铜,依据纯度来分有4N、6N、7N、8N。OFC 中文称之为无氧铜,因在冶炼铜的过程中不加入氧化物及避免了氧化所生产出的铜线,纯度为99.995%。OFC铜材中具有较长的颗粒,LM约为400个左右,这样可以令性能得到改善和进一步减少失真,一条OFC铜线的声音比采用高纯度的普通铜作相同设计的线材更为清晰平滑及动态更大。LC- OFC铜线其纯度比OFC无氧铜略高,但仍在4N的范围内,但导电特性要比OFC铜好。PCOCC铜是由OCC铸造法生产的高纯度铜。用OCC冶炼法抽丝出的高纯度铜线就是PCOCC。PCOCC 的特点就是铜结晶体大,铜的纯度则提升为99.996%,导电性当然是提升得更为理想。PCOCC 线材具备了信号传输上的重要特性,它在传输方向上达到了最小杂质的影响,极少或无颗界限,具有平滑的表面和特性的柔顺性,因而可以传送极为清晰的信号。SuperPCOCC则是将铜的纯度提高到99.997%(6N),其杂质含量更低,导电性当然比PCOCC铜更好。

silveraudio 2003-7-13 12:39 PM [b][color=red][size=6]线材制作大揭密[/size][/color] [/b]

音响导线是怎么做出来的?我们一边讶异于电源线、讯号线、喇叭线,甚至小小一条数字线对于声音所造成的变化,一方面又对越来越昂贵的高级线材望而兴叹。要报导线材的制造秘密,当然得找万隆不可,这是我第一个浮现的想法。事实上,台湾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高级音响导线OEM基地,而位于云林古坑的万隆公司又是个中佼佼者,许多国外名厂的线材都是委由万隆加工制造。碍于合约关系,我们无法告诉你哪些线是从万隆出来的,不过希望你看过这篇简单的报导后,对线材的神话与迷思可以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化解。

台湾的唯一

根据经济部两年前的一篇报告,指出从1970年起,全球铜消耗量以每年2.5%左右温和成长,成为使用量仅次于钢铁及铝的金属。铜具有优异之热/电传导性、良好之抗蚀性及良好之成形性等特性,为3C产品零组件之重要原材料。台湾是世界第六大精炼铜消费国,十年来复合年增率达11%,居全球之冠,每人精炼铜消费量达28.4公斤,居全球第二,但是间接外销比例大。铜半成品可分为电线盘条及伸铜品两大产业,产值合占我国金属制品业的17%,下游关联产业主要有电线电缆、电子信息、家电、机械五金、建筑、饰品等。目前一贯作业制造厂商约有56家,1998年产值为555亿元,总产量约77万公吨,电线电缆占68%,伸铜品占32%。不过

与其它工业国相比,台湾的竞争力较差,专家推荐台湾较具发展潜力产品包括电解铜箔、轧延铜箔、导线架铜片、精密黄铜片、磷青铜片、ACR内螺纹卷管、无铅黄铜棒、铜包钢接地棒、高纯度线材(OCC)、高传导极细线、161KV超高压电缆线等。

从这篇报告中我们可以发现,台湾的铜制品产量相当的大,其中电线电缆又占了大宗,而且制造厂家众多,不过整体竞争力却不佳。OCC算是较高附加价值的技术之一,尤其是用在音响导线上。目前接受工研院材料所移植OCC制程(Ohno Continuous Casting Process)的公司有两家,一家是上市公司台一国际,一家就是万隆。台一国际成立有三十多年,目前在杨梅、新竹、观音等地分别设有炼铜、漆包线、电线电缆、绝缘材料四个事业部。炼铜事业部主要产品包括从0.32mm-8mm 的无氧铜线以及OCC 单结晶无氧铜线。台一国际与太平洋电缆等是国内重要的光纤电缆厂商,对音响用线着墨较少,所以音响迷的焦点仍得放在万隆公司身上。

什么是OCC?

其实万隆不单是台湾第一家以OCC技术制造音响导线的厂商,在全世界也都算是少有。据我了解,除了万隆之外,日本的住友(Sumitomo)及古河(Furukawa)也都有类似产品。但古河只卖成品,不卖材料,而住友又对音响市场用力不深,因此万隆一枝独秀,吸引了许多国外的OEM订单。OCC技术是日本千叶大学理工学院(Chib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大野教授所研发的「大野连续铸造法」,可提炼出纯度至少4N,最高达到6N的纯铜或纯银线材,OCC的结晶长度比一般无氧铜(OFC)长达50-100倍以上,平均结晶长度为125m。由于这种铸造法有十多国专利,因此后面必须加上OCC,前面则由生产商自订,古河称为PCOCC,而万隆称为UPOCC (Ultra Pure Copper by Ohno Continuous Casting Process)。

OCC制程是一种热模连续铸造制程,与一般传统连续铸造最大差异在于利用加热的铸模,而非传统所用的水冷模。铸模内壁温度保持在铸造金属的凝固温度以上,使金属凝固时不会从模壁凝固结晶,而是沿铸模口外之铸造拉引方向呈单方向组织凝固。此一制程技术可应用于生产纯铝、铝合金、纯铜、铜合金、纯银与其它合金及高温合金(Tm>1200℃)。同时也可制造不同形状的连续产品,例如线材

(1.5-12mmψ)、板材(5-130mmω)、管材、异形材等。OCC材料的特色为单方向结晶或单晶组织,内部组织偏析少、杂质低,具有良好加工性(伸线、压延),具有电子信号高传真性,另外也适用于直接铸造加工性困难的高合金线材及板材。在工业上,OCC材料的运用包括音讯、视讯导线、喇叭;IC所用连接材料;焊接及接点材料;高性能热交换器管,以及高精密零件用材料(要求加工性)。

纯度与结构

最早万隆是想向日本古河购买材料来加工,但古河只卖成品,不卖材料,迫使万隆从1991年开始参与工研院材料所的研究,并完成技术转移。从简单的电解铜,进步到无氧铜OFC,大结晶的无氧铜LCOFC,以及今天的单结晶铜OCC,究竟这些材料与导线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这么说,影响导线声音表现的要素有三,分别是材料、绝缘与包覆,加上线材的结构。在材料部份,这些年来,设计者莫不

把全力放在材料纯度的提升与结晶结构的改良。

以最常使用的铜来说,材料就包括便宜的电解铜TPC(Tough Pitch Copper)、进一步除去TPC内所含的氧化杂质等不纯物的高纯度无氧铜OFC、让铜形成大的结晶,使其结晶粒子的界面空隙减少而成的LCOFC(线形结晶无氧铜)、以及讯号传送方向的结晶粒子界面理论上为零的OCC(单结晶状高纯度无氧铜)。我愿意多花一点篇幅介绍万隆,或者介绍OCC,主要也是想破除所谓高纯度铜的迷思。

你要几N?

市面上有太多号称6N甚至8N的线材,最离谱的还有所谓9N银线。N是金属材料纯度的表示,与材料的种类无关,例如:99.99%即有4个9,称为4N材质。OFC以上的铜大都为4N,这也是音响导线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材料,具规模的炼铜厂都可以生产4N铜。进一步以化学方式除去含氧量与其它微量金属,是可以让纯度再提升,但仪器不一定测得出来。万隆的高董事长就说,他们与工研院合作进行量测,但国家级的工研院也只能测量到5N,再来的误差就太大了。那么6N或8N 怎么来的?高董事长含蓄的表示,他个人对这些数据持保留态度。一般在科学量测时,有所谓的加法与减法,假设同样的材质,以加法量测,将氢分子等微量元素按比例计算,得到其纯度为5N。以减法量测,这些微量元素含量极低,几乎无法计算,就当成零,于是最后其纯度变成8N。一个5N,一个8N,但它们是同样的东西哪!

高纯度的铜或银,不仅制造困难,要保证在空气中长期维持稳定更加困难。事实上当铜从炉具拉出来的剎那,就已经开始氧化了,所以部份线材设计者对6N以上的材料不以为然。但一些日本厂商却在这部份投入心血研究,例如高纯度铜一拉出来就边冷却边施以特殊包覆,减少氧化的可能性,日本能源Acrotec就是其中佼佼者,纯度99.99997的6N铜就由他们领先世界生产出来。Acrotec所推出的8N铜线,其规格已经达到大气中的极限,将不纯物质及Stress排除殆尽,在绝缘体材质及构造上也运用了独有的科技,Acrotec说8N铜线的不纯物含量仅为6N的1/100,确实非常惊人。

Stress理论也是由Acrotec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导线中有压抑(Stress)的存在,在加工时会导致内部变形,这是除了结晶结构与纯度之外材料的另一个重点。导线经过弯曲或加热之后,导体内的结晶构造会产生变化,因此原子层次的歪曲、变形会造讯号传输上的障碍。Acrotec以特殊热处理法把原子排列转位的缺点减低,让结构相当安定,而且变得柔软有弹性,这是传统OFC材料无法克服的缺点。免除加工变形的6N铜其结晶数仅有4N铜之1/80~1/100,铜原子成为Stressfree状态,可以有较佳传输效果。

OCC的优势

Acrotec可以说是高纯度材料的代表,但在结晶结构上,Acrotec的6N铜是属于LCOFC。Stressfree 6N线经过长达12个小时250℃加热的结果,其气体放出量远比OFC少得多,低温时的热传导率也比OFC高一个位数以上。同时,其柔软似金的特性,使得6N铜得以取代半导体Bonding用的金线。此外,诸如残留阻抗比、

输出牛制作 要点解析

输出牛制作要点解析 怎样鉴别输出牛的工艺好坏?测电阻、电感、漏电感、分布电容的一致性是方法之一,更重要的是初次级直流电阻及交流阻抗折算的一致性。 这是一个永远都谈不完的话题——输出牛制作。我个人认为一个合格的输出牛在机器上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开环特性,那些主要靠负反馈得来的好声谈不上是好作品(不排斥负反馈的正面效益)。所以2A3、300B等低内阻直热三极管作单端牛,制作者往往都很慎重,因为做这类机器的人都不希望用负反馈,此时输出牛的好坏很容易被耳朵察觉,这也是此类牛价格高的一个原因。 好的输出牛要有一个好的绕制工艺作基础,这毋庸置疑。可是一般的烧友如何看出工艺好坏呢?其好坏不能只从外观漂不漂亮来鉴别。测电阻、电感、漏电感、分布电容的一致性是方法之一,更重要的是初次级直流电阻及交流阻抗折算的一致性。这是检验制作者有无过硬的本领或认真负责精神的极佳手段,那些对音箱阻尼欠佳的牛大凡都是过不了这关。 输出牛 人们往往对单端机的力度以及优良的瞬态不敢奢望,这主要还是牛的问题,其次是电源供给的问题,尤其是低频的解析力和柔顺度不能很好的兼顾。解析力主要是频响和阻尼的问题,而柔顺度则是波形失真问题了,所以关键还是输出牛的责任。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谈谈输出牛的几个制作问题。 输出牛的电感与漏电感 理论上说电感越大越好,漏电感越小越好。增大电感无非是加大铁芯,增加绕线圈数,提高铁芯的导磁力。但大铁芯和圈数多又加大了分布电容,所以是一对矛盾。问题是我们在设计输出时,要正确考虑所需的电感量,例如2A3、300B等低内阻直热三极管单端牛,往往作15H左右初级电感量其低频响应就已经很好了,过分追求电感量实无多大意义。

胆机常用的几种胆管讲课讲稿

胆机常用的几种胆管

胆机常用的几种胆管 李平川 胆机以其卓越的重放音质,深受发烧友的青睐。市售成品胆机动辄数千元,乃至上万元,进口的洋机器名牌的要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如此高价是多数爱好者无法企及的。其实,只要有一定的电子知识和一定的动手能力,多数烧友自制一台物美价廉的胆机并非难事。胆机较石机看似庞大复杂,但当了解了电子管电路的工作方式后就会发现,胆机电路较之晶体管分立元件电路相对简洁,所用元件也少得多。除输出变压器自制有一定难度外,其他元器件只要选配得当,电路调试有方,一台靓声的胆机放就会诞生在自己的手中。 这里对市场上常见的一些电子管作一简要介绍。目前市场有些电子管是专门为音频电路而设计的,如KT88、2A3等,还有一些型号的电子管并不是在音响器材中使用的,如ECC88(6N11J),原来是低噪声低频管;FU—7(807)原来是作为发射管使用的,但是经过发烧友的不断实验,使其在音频电路中大放异彩。那么该怎样使用电子管呢?首先要知

道,电子管和晶体管一样也有三极管,电子三极管的特点是失真小、噪声低,特性稳定,外围电路简单,但增益稍低(μ值在5—100之间)。常用于电子管的前置放大器及功放的电压与倒相级。通常在一只玻壳内封装两个特性相等的三极管,成为双三极管。国产的双三极管命名为6N××(6表示灯丝电压为6.3伏),欧洲型号为ECC××(E表示灯丝电压为6.3伏,若第一个字母为P,则表示灯丝为串联恒流供电,灯丝电流为0.3A),前苏联型号为6H××(6表示灯丝电压为6.3伏)。 6N4J是高放大率、低噪声双三极管。国外型号为12AX7、ECC83。这只管子的特性参数与大量应用的6N2几乎相同,但6N4J采用了降低噪声的设计工艺,其噪声电平低于一60dB。每只三极管及两管之间均加有屏蔽层,灯丝带中心抽头可平衡供电,因此大大降低了噪声。因此,6N4J常被用于小信号放大与倒相级,6N4J单管电压放大电路及工作状态见图一和表一,做倒相电路见图二。 6N10J(进口管ECC82, 12AU7)是中等放大率的低噪声双三极管,由于其阳极容许电流较大(约为

电子管基础知识大全

电子管,电子管基础知识大全(图) 电子管的基本参数: 1.灯丝电压:V; 2.灯丝电流:mA; 3.阳极电压:V; 4.阳极电流:mA; 5.栅极电压:V; 6.栅极电流:mA; 7.阴极接入电阻:Ω; 8.输出功率:W; 9.跨导:mA/v;10.内阻: kΩ。 几个常用值的计算: 放大因数μ=阳极电压Uak/栅极电压Ugk 表示在维持阳极电流不变的情况下,阳极电压与栅极电压的比值。 跨导S=阳极电流Ia/栅极电压Ugk 表示在维持阳极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栅极电压若有一个单位(如mV)的电压变化时将引起阳极电流有多少个单位的变化。 内阻Ri=栅极电压Uak/阳极电流Ia 表示在维持栅极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阳极电流若有一个单位(如mA)的电压变化时将引起阳极电压有多少个单位的变化。 上面的几个值也可以表述为放大因数μ=跨导S乘以内阻Ri 先说这些,各位要是觉得可以瞧下去,下回再说几种常见的管型和结构工作原理等等等等。 这回就先说电子管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吧。照顾一下咱的老习惯,以后所涉及的管型和单元电路均以国产管为例,在最后我会结合自己的使用体会简要说说部分常见的国产管和进口管的各自特点以及代换。 在讨论之前咱们先得把讨论的范围作一界定,即仅限于真空式电子管。 不管是二极,三极还是更多电极的真空式电子管,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结构就是由抽成几近真空的玻璃(或金属,陶瓷)外壳及封装在壳里的灯丝,阴极和阳极组成。直热式电子管的灯丝就是阴极,三极以上的多极管还有各种栅极。 先说二极管: 考虑一块被加热的金属板,当它的温度达到摄氏800度以上时,会形成电子的加速运动,以至能够摆脱金属板本身对它们的吸引而逃逸到金属表面以外的空间。若在这一空间加上一个十几至几万伏的正向电压(踏雪留痕在上面说到的显象管,阳极上就加有7000--27000伏的高压),这些电子就会被吸引飞向正向电压极,流经电源而形成回路电流。把金属板(阴极),加热源(灯丝),正向电压极板(阳极)封装在一个适当的壳里,即上面说的玻璃(或金属,陶瓷)封装壳,再抽成几近真空,就是电子二极管。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制造工艺,杂质附着以及材料本身等原因,管内会残留微量余气,成品管都在管内涂敷了一层吸气剂。吸气剂一般使用掺氮的蒸散型锆铝或锆钒材料。目前除特殊用途外(如超高频和高压整流等),为便于使用和增加一至性,均为两只二极管,或二极三极,或三极三极以及二极五极等合装在一个管壳内,这就是复合管。

几款音质出色的国产胆机

近些年来,国产电子管Hi-Fi放大器制造得到了飞速发展,且音效卓越。著名的电子管放大器制造厂已有十多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销售旺盛,并有很高的声誉。出色的放音效果以及相当高的声价比,赢得了众多的胆机用家的欢迎和媒体的好评。本文就介绍几款音效奇佳的胆机。 1 MELODY SP-3、SP-6及十周年纪念版SP-3 1.1 MELODY SP-3 MELODY是国内最有声誉、最具规模的胆机制造厂家之一。10年前推出了型号为SP-3的合并式胆机功放,设计制造极有创意,银灰色的机身艺术性很强,声音表现极有魅力,很受胆机发烧友的青睐,媒体也给了很高的评价,称是历来最靓声的合并式胆机功放,因此也有很高的销售量。输出功率每声道为38W,见图1。 图1 MELODY SP-3 SP-3外型新颖,制作认真,并且用的都是些发烧级的好声元件。此机以6L6为功率放大管,前级电压放大及推动管用12AX7、6922、12AU7。电源变压器、输出变压器是手工绕制的重料之作。B+高压滤波电容用的是发烧级的名牌电解电容。音量电位器用24档电阻级进式的(所用的电阻是HOICO牌),这对两声道的平衡、对称及音色的通透极为有利。HOICO电阻是最靓声的品种,传递音乐精髓的性能极强。机内组装焊接极为严谨、工整、讲究,焊点丰满圆润。多年来 6L6是倍受欢迎的功率放大管,无论是单端输出,抑或推挽输出都有靓丽的表现。再加上设计者高超的调校技术,将6L6的特点、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SP-3的音色甜润,声音丰满,音乐感丰富,声音的平衡度好,尤其中音优美,低音雄浑有弹力。有评论称SP-3具有古董名机Mclntosh MC-240功率放大器的声音特色。SP-3是名气最大、销量最多的High-End电子管功放机。 1.2 MELODY SP-6 正当SP-3受到很高的评价时,厂家又推出型号为SP-6的电子管合并机。它的外形、结构和SP-3型如出一辙,完全相同。前级电压放大、推动部份用的放大管也与SP-3相同(12AX7、6922、12AU7各两只),但功率放大管改用了曙光制造的五极功放管EL34(同类型号是6CA7),作AB类功率放大,输出功率每声道为40W。SP-6的各项指标与SP-3也相同。组装、制作也与SP-3 -样,放大电路部份用电路版,电源部份是搭棚焊接。 胆机友周知,EL34与6L6是两款音效不相同的功放管,从参数特性上看(见表1),EL34的内阻略低,垮导也稍高,屏流也较高,但更大的区别是两胆的音

胆机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胆机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胆机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胆机使用注意事项 1.接通电源前应先接好负载(音箱),切忌接通电源后,送信号而不接负载,或负载短路。 2.使用电源不要太高或太低,电源电压最好能在规定电压的5% 以内,使用市电经常超过此电压值的最好能配合使用交流稳压电源。 3.胆机工作时温度较高,摆放注意通风、散热。 4.在开机中或刚关机一段时间内(30分钟内)不要把液体洒在电 子管上。 在使用中一般中注意上述几个问题,胆机是能可靠工作的。 器材的搭配 使用胆机搭配什么样的音箱非常重要,但是很难找出一个搭配原则,一般来说搭配英国箱和意大利等灵敏度超87db的欧美音箱最佳。如英国的HARBETH、ROGERS、SPENDOR、PROAC、B&W、KEF、TANNOY; 法国的JMLAB;意大利的CHARIO、SOUNSFABER。有些灵敏度低的小音 箱用胆机推音色也特别好,如:LS3/5A、PROACTABELETTEIII。另有 些高灵度的号角箱,如:ALTLC、KLIPSCH、WESTLAKE等用小功率的 单管甲类胆机推也有特别的韵味。国产箱可选“美之声”“小旋风”的一些型号。音箱的搭配在无经验的情况下,可以找些已有搭配的 例子或实际搭配试听后再确定。 胆机常见故障维修 输出功率 1.功率管老化。可以测量功率管的屏流。用100mA的直流电表,负表笔接屏极,正表笔接输出变压器,开启高压就能从电表中读出

屏流数。在偏压正常情况下,如测得屏流小于正常值,就可以说明功率管衰老。如测得的屏流大于正常值,则可能有几种情况:A、功率管屏压过高,特别是帘栅极压过高;B、功率管本身质量有问题,本身屏耗大,输出功率势必减少。如果测不到屏流,说明功率管已经损坏。 2.偏压不正常。在自给栅偏压的功放电路中,常见栅偏压的故障有:A、无偏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功率管失效无屏流、阴极电阻两端无电压降,阴极旁路电容器被击穿等几种。B、偏压小,原因为功率管衰老或屏压低。C、偏压高,原因有屏压增高、特别是帘栅压增高使屏流增大、阴极电阻阻值增大、栅极交连电容器漏电或击穿使栅极上加有正电压等几种。此外,阴极电阻开路也会使偏压增大,此时屏流很小,线路存在寄生振荡。 3.出变压器局部短路。将造成屏流增大,而使屏极发红、输出减少且失真增大。如果是初级局部短路,那么在空载时输出电压不会减少,在接上负载或负载很轻的情况下,只要栅极激励电压达到额定值时,则功率管全部屏极发红,这是个典型现象。检查输出变压器初级是否局部短路时,可将输出变压器初次级接线与电路全部断开,从初级端上送进220V交电,用万用电表交流挡测量两个初级端与B+中心头的电压,正常时,两线端电压相等。有局部短路时,则一线端电压低于另一线端电压。如果一接上220V交电就立刻烧毁保险丝,则说明局部短路很严重,必须更换输出变压器。 检查输出变压器次级有无短路故障前,首先要检查次级上并联的高频抑制电路和负反馈电路元件有无变质、失效和击穿等情况,然后再检查次级线与铁芯之间有无击穿短路。 4.动级激励电压(或功率)不足。功率管栅极激励电压(或功率)不够,无论功率管工作状态怎样正常,仍不能有额定的功率输出。 5.管并联推挽工作,其中一只或数只管的.屏极抑制电阻或栅极抑制电阻开路,此时不仅失真大,而且输出功率小。 6.给栅偏压的阴极旁路电容器失效形成开路,产生电流负反馈,对某些胆机来说,可能影响输出功率。

一起来学习电子管基础知识(最适合初学者)

一起来学习电子管基础知识(最适合初学者) 起来学习电子管基础知识(最适合初学者) 常见的电子管功放是由功率放大,电压放大和电源供给三部分组成。电压放大和功率放大组成了放大通道,电源供给部分为放大通道工作提供多种量值的电能。 一般而言,电子管功放的工作器件由有源器件(电子管,晶体管)、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等主要器件组成,其中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统称无源器件。以各有源器件为核心并结合无源器件组成了各单元级,各单元级为基础组成了整个放大器。功放的设计主要就是根据整机要求,围绕各单元级的设计和结合。这里的初学者指有一定的电路理论基础,最好有一定的实做基础 且对电子管工作原理有一定了解的 (1)整机及各单元级估算 1,由于功放常根据其输出功率来分类。因此先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自己所需要设计功放的输出功率。对于95db的音箱,一般需要8W输出功率;90db的音箱需要20W左右输出功率;84db音箱需要60W左右输出功率,80db音箱需要120W 左右输出功率。当然实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调整。2,根据功率确定功放输出级电路程式。 对于10W以下功率的功放,通常可以选择单管单端输出级;

10-20W可以选择单管单端功放,也可以选择推挽形式;而通常20W以上的功放多使用推挽,甚至并联推挽,如果选择单管单端或者并联单端,通常代价过高,也没有必要。 3,根据音源和输出功率确定整机电压增益。 一般现代音源最大输出电压为2Vrms,而平均电压却只有0.5Vrms左右。由输出功率确定输出电压有效值:Uout=√ ̄(P·R),其中P为输出功率,R为额定负载阻抗。例如某8W输出功率的功放,额定负载8欧姆,则其Uout=8V,输入电压Uin记0.5V,则整机所需增益A=Uout/Uin=16倍4,根据功率和输出级电路程式确定电压放大级所需增益及程式。(OTL功放不在讨论之列) 目前常用功率三极管有2A3,300B,811,211,845,805 常用功率束射四极管与五极管有6P1,6P14,6P6P,6P3P (807),EL34,FU50,KT88,EL156,813 束射四极管和五极管为了取得较小的失真和较低的内阻,往往也接成三极管接法或者超线性接法应用。下面提到的“三极管“也包括这些多极管的三极管接法。 通常工作于左特性曲线区域的三极管做单管单端甲类功放时,屏极效率在20%-25%,这里的屏极效率是指输出音频电功率与供给屏极直流电功率的比值。 工作于右特性曲线区域的三极管,多极管超线性接法做单管单端甲类功放时,屏极效率在25%-30%。

最近研究胆机电源变压器的设计

最近研究胆机电源变压器的设计,通过一个实例来说一下,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斧正! 变压器输出参数: 一、变压器功率计算: P1=1.88UI=1.88*320V*0.2A=120.32VA P2=1.56UI=1.56*70V*0.2A=21.84VA P3=6.3V*2A=12.6VA 注:1.88 1.56为损耗系数,一般在高压绕组中适当加入。 通过以上值可计算出初级功率为: 把P1 P2 P3代入公式=172VA 二、铁芯面积估算: 注:Bm=铁芯磁通密度D=绕组导线电流密度 2.5A/平方毫米时取值为:14.4 KC=硅钢片占空比系数(0.35=1.1 0.5=1.06 ) P=变压器功率

参数带入公式: =16.68约=17CM2 铁芯叠厚计算: H=SC/A =17/2.86=5.94CM注:A=铁芯舌宽 三、线绕匝数计算 1)匝/V计算公式: 注:f=频率=50HZ SC=铁芯面积Bm=磁通密度 代入公式后=2.649匝/伏 初级匝数N1=N0*U1=2.649*220V=583匝 次级1匝数(320V)=1.1*N0*U2=1.1*2.649*320=932匝 次级2匝数(70V)=1.1*N0*U3=1.1*2.649*70=204匝 次级3匝数(6.3V)=N0*U4=6.3*2.649=17匝 注:由于二次线接入负载后将产生5-10V压降故次级高压匝数应乘系数1.1 三、导线线径计算: 公式: 根据公式则: 初级线径为: =0.61 关于磁通密度及电流密度取值的一点说明,是借来的:) 应对不同的空载(磁化)电流要求时,常规铁芯磁通密度的取值:

胆机怎样才能出好声[1]

制作一部电子管机,要想获得好声,在线路的设计或选用,元件的搭配,制作工艺和调校工作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本文就谈谈这方面的体会,供焊机者参考。 线路 电子管放大器要想出好声,设计的线路应简单、阻容元件少、放大线路级数少,以减少失真,因此早年的单端输出功放机只有一级电压放大和一级功率放大,前级放大器只有两级共阴极电压放大,甚至只有一级电压放大和一级阴极输出器。 阴极输出器(又称缓冲级)虽然没有电压增益,但有很好的过滤缓冲作用和阻抗转换性能,使输出阻抗降低,能与后级功放很好的匹配,还将前级电压放大管与后级功放加以隔离,消除相互干扰杂声,避免工作不稳定现象。如果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级是阴极输出器,还能提供足够的推动电流(因阴极输出器一般用屏极较大的胆管),可减少失真,所以有的古董名机(如Marantz 9)输入级就设计为缓冲级。 级间尽量采用直接耦合的方式,因为耦合电容的容量和素质对频响和音色的影响较大。用直接耦合则信号的传递非常轻松自如,且微弱信号的损失也小,为整机有出色的表现创造了条件。 虽然各种电子管机线路基本相同,但选管却不尽相同,如有的爱用EL34,有的则喜欢用6L6,只要设计、校声得法,都可以制造出音色独特的放大器。 电子管放大器常用的功放电路,有A类放大单端输出电路,B类或AB类推挽放大输出电路,还有无输出变压器的OTL电路等。A类放大单端输出电路简单,元件少,并且无交越失真。若从听音乐的角度,单端A类放大的胆机声最靓、最纯美。虽然输出功率较小,但控制力好、反应快,音色细幼、清晰,频响较宽。单端输出机比较适合直热式三极功放管,如2A3、300B、211、845等。因为三极功放管线性好,谐波失真低。当用2A3、300B单端输出嫌输出功率小时,可用两管并联的方法增加输出功率,但输出阻抗也会降低一半。现有高手用并联输出,而仍用原输出变压器,同样获得靓声,推挽式输出机要求两只功放管特性要相同,并且为了得到正负相反的两个信号,必须有一个分相器,所以电路比较复杂。推挽式功放机的输出功率较大,失真较低,保真度高,因此被很多名机采用。 不论是单端输出机还是推挽输出机,要想出好声都要有一个性能优良的输出变压器。单端输出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中,总有直流电流通过,为了避免铁芯磁饱和而引起失真,铁芯要有间隙,为保持电感量,铁芯的体积就要加大,因而价格较贵。 一般焊机者常仿制名机的线路,因为线路成熟容易成功,但一般却得不到名机的音色,这是因为靓机的因素很多,线路、电子管、阻容元件、线材、制作工艺、校声等综合的结果,并且有的元件市面上是买不到的,是厂家自己研制或委托专门加工特制的,所以仿制只能得到自己认为满意的效果。 线路较简单的名机如威廉逊放大器、Dynaco功放制作较容易,仿制者较多,元件够水准,制作得法,效果

电子管及胆机基础知识_三_多极管的特殊连接方式_田庆松

基础知识 音 响 技 术AVtechnology 因为要对一些管子变通使用,以获得好的应用效果,对于现在的发烧友来讲,也是为了追求音色而常采用的方法。常看到将五极管或束射功率管接成三极管使用的例子,这其中相当大部分是为了音色的缘故,因三极管状态的音色细腻而更富音乐性。同时的确有些电路需要将多极管变通使用以满足电路的要求。 对于束射功率管而言,接成三极管的方法通常是帘栅极通过一只小阻值的电阻(如100 Ω)接往屏极,这只小功率电阻的作用是抑制可能产生的自激。由于四极管的负阻效应,现在很少看到四极管在电路中应用的实例了。不过也有例外,如6S6,网上有人将它接成三极管用作耳机输出时有意想不到的音质表现,此接法是将第二栅极接往屏极作为公共屏极使用。甚至还有七极管接成三极管的实用例子,如1A2,在厂家对其作特性测试时就已经给出了接成三极管后的阳极特性曲线,其在接成三极管后有非常好的表现,表现出这类管子少见的大动态输入(虽然功率小,但它可承受高达12?V 的输入信号电压),其接成三极管后的阳极特性如图1所示。1A2接成三极管的方法是将除控 制栅和抑制栅(1A2的抑制栅已在管内连接到它的阴极)之外的所有栅极都接往它的屏极。 那么这些多极管在接成三极管时甚至二极管时有什么样的要求呢?会得到一只什么特性的三极管? 1 五极管接成三极管的接法 将五极管接成二极管使用时,它的所有栅极都同电子管的阳极相连(我想,现在大概没有发烧友将五极管接成二极管使用的,不过,据网上传说有个别特别高烧的朋友将300B 接成二极管进行整流,但这终属个别现象)。而将五极管接成三极管时,呈现的接法种类较多,大概分为如图2所示的3类。 图2(a)是用的最多的一类接法,a 1是一些五极管的抑制栅在管内已经接到电子管的阴极(如五极管6J1),在接成三极管时,将五极管的帘栅极接往电子管的屏极;a 2是一些电子管的抑制栅在管内没有接到阴极(如6J8P、6J4P、6J4等),在接成三极管时,将电子管的帘栅和抑制栅均接到电子管的阳极。在电子管手册中提供的将五极管接成三极管的曲线绝大部分都是按照图2中的a 1、 a 2类接法进行测试得到的结果。这类接法的效果是一个中放大系数的三极管。 多极管的特殊连接方式 电子管及胆机基础知识(三) 图1 三极管以后的阳极特性 图2 五极管接成三极管的接法 □田庆松

胆机电源变压器的故障判断

音响技术 电子报/2004年/06月/20日/第015版/ 胆机电源变压器的故障判断 湖南戴洪志 胆机电源变压器的故障一般有三种情况。 1.开路 如果初级线圈L1开路(见图1),次级各线圈全部无电压输出。整流管灯丝电源绕组L2开路,整流管灯丝不亮,其他电子管灯丝仍是亮的,由于整流管灯丝不亮,则无直流高压输出。若L5开路,各放大管灯丝无电源,整流管灯丝是亮的,有直流高压输出。但各放大管无灯丝电源而不能工作。次级高压绕组L3、L4开路,电子管全亮,但无直流高压输出。 线圈开路故障一般容易发生在初级或次级的高压绕组上。变压器线圈开路的原因大多是铜线出现霉点而断线,再就是变压器负荷过重而烧断。 B+滤波输入电容因击穿或漏电较大而需更换,如果更换的电容容量较原来的电容大许多,再开机时充电电流很大,瞬间就可能引起次级高压绕组超过负荷而烧断,绝不能随意加大容量。 2.烧毁 电源变压器次级任何一部分短路都会使变压器烧毁。如一组线圈局 部烧毁,烧毁的部分温度会急骤升高,时间长了就会全部烧毁。此种情况 以次级高压绕组发生的较多,初级线圈有时也会发生。 电源变压器是否有故障,可首先检查各引出线端及电子管座上各连 接线、元件、整流管、滤波电容等是否正常,有无短路、相碰、击穿的故 障,检查负荷电路均正常后,再将所有电子管拔下,空负荷试变压器有 无毛病,如果还是温度高,最后将次级各引出线全部拆去,只试变压 器。方法如下:在初级上串联一只25W的白炽灯泡开启电源(见图 2),如果变压器是好的,则灯泡只发出微红的光,若变压器有毛病则发 出较亮的光,光的亮度可以表示变压器损坏的程度。也可以在变压器 上串上交流电流表(或万用表交流500mA挡),变压器空负荷时最大电流不超过20~ 30mA则变压器是良好的,若超出较多就有问题了。 3.漏电 电源变压器漏电的情况也可能发生,主要原因是制造质量不良。容易发生漏电之处是初级线圈与铁心之间,由于绝缘不良所造成的。

胆机输出变压器制作图解

胆机输出变压器制作图解 所以叫烂牛,是因为铁心是采用经挑选的二手旧铁心,全部材料成本撑死不足100元,设备也落后,一台不足30元的手动绕线机,绕制手法也比较原始与传统。但以价论声,性价比倒也不俗,效果不说出色,也过的去,可以满足一般普通受众的要求,故整理贴上,以期对初入胆坛而囊中羞涩同学有所帮助。 1、做线框,0.4mm弹性纸两层,见图1; 图1 做线框 2、线框绝缘,缠绕0.08电缆纸和0.12黄腊绸各一层,用只胶带粘住,见图2; 图2 线框加绝缘纸 3、用0.08电缆纸包裹初级漆包线线头,出线端打折(防止绕开头几匝时拉出线头),用纸胶带粘住,见图3;

图3 引出线头 4、绕初级线圈第一段,等线圈压住线头和纸框绝缘层时,扯掉纸胶带,见图4; 图4 初级绕线 5、绕满一层后,用纸胶带粘住线尾,在线圈两端用牛皮封箱带裁成的窄胶带粘贴防塌护边,见图5; 图5 加防塌贴边 6、加层间绝缘0.05电话纸一层,加纸时,先在绝缘纸靠头位置剪一豁口,把漆包线通过豁口拉到上一层开始的一边,用纸胶带粘住绝缘层后,再在绝缘纸靠尾部的位置剪一豁口,引出漆包线绕下一层,这就是所谓的Z型绕法。参见图6、图 7、图16—图18;

图6 加层间绝缘纸 图7 Z型绕法 图16 Z型绕法分解一

图17 Z型绕法分解二 图18 Z型绕法分解三 7、在绕完一段初级还有50匝左右的位置,压入6—8毫米宽对折的电缆纸条。待绕完后将线尾穿入纸条,把纸条拉紧进行收尾,见图8; 图8 初级第一段收尾 8、焊接出线焊片,套黄蜡套管,包裹0.08电缆纸绝缘,见图9—图10;

图9 引出焊片 图10 焊片套黄腊管垫绝缘纸 9、组间绝缘,缠绕0.08电缆纸2层,0.12黄蜡绸1层,黄蜡稠夹在电缆只中间,见图11; 图11 组间加绝缘纸 10、绕次级第一段,用黄蜡套管套住线头和焊片,并包裹电缆纸后再绕,见图12;

业余爱好者胆机安装调整经验

业余爱好者胆机安装调整经验(原创) 我是接触胆机4年的初学者也是国内一个小品牌的制造者,讲如何调试胆机有点话说大了在这里只是随便侃侃一些我调试机器的经验与朋友探讨。 对于刚入行的人我想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动手装响一部胆机放大器来享受DIY 的乐趣。多半人动手之前都会先到网络上胡乱的选一些图纸,在盲目的去找很多人来推荐那张更好。其实我也走过这个阶段,结果是肯定的推荐的图纸会说法不一。其实初学者我还是建议选择一部厂机线路或一部古典名机的图纸前提是必须要有各个管子的明确工作点也就是静态电压值这样后期调试会简单些。开始制作是选择推挽机还是单端,我建议还是选择好驱动的四,五极电子管单端比较合适如6V6.6L6.EL34等。这些简单的机型做好了自然才有基础做更高难度的机型,我也是这样学习的。 言归正传开始谈机器的调整,咱们以一部单端2A3为例子。2A3是声音比较全面的古典直热管,不过要想让它出好声并不容易,我的经验功率越小的管子越难做因为小胆玩的就是细节而其还要出来力度不能是一个面蛋失去动态,记得初学时去深圳听300B我希望开大点音量一开就失真服务员说你听过300B吗?这管子就是不能开大音量现在想起很是可笑。那如何去驾驭这个管子那首先就是要了解这个管子知道它的基本特性,如灯丝电流和电压、屏极极限电压’屏极极限功率,屏极电流、这个管子原设计的推荐工作点即屏压和屏流(通常屏压都是指屏极到阴极的实际电压)以及这个条件小的输出功率和失真度。当了解功率管以后就可以找一张相对简单的图纸来实验,我的言论是尽可能使用最少的推动级数完成整机放大,待做好后根据效果在决定是否增加更多的放大级数。一旦确定图纸就要同样方法来了解图纸上每个管子的工作特性,说白了就是要在后期调整时让管子工作的更舒服,胆机就是这样电子管工作的不舒服你的耳朵也不会舒服。 下一步就是来时准备材料了,先安图纸找到最基本的材料注意要品质可靠的新品未必最贵的先不要迷信进口古董,不是古董不好是你要自问能否用好这些古董再出手。备料后开始安装上体积相对大的变压器和电子管座以及占空间的外露器件。在这一步唯一要动脑子的就是当心变压器的干扰,干扰来自变压器的漏感,它会干扰到你的输出和电子管做响后会出现严重的交流声让你找不到来源。避免这点只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距离和方向即可。当主要器件安装到位剩下的就是布线和内部阻容元件的安装了,这一部主要注意灯丝引线要双绞’高压引线要远离弱信号栅极引线、说到布线最头痛的就是接地,接不好轻则交流声重则会产生自激震荡。在这里有个经验对于电源部分要单点接地,机壳也一同单点接地。也

常用胆机电源牛

常用胆机电源牛 舌宽25 叠厚40 240V 0。2A 6。3V 2A 初级用0.35线绕825T,次级高压用0.31的线绕900T,6.3V灯丝1.0线25T 2组 舌宽25 叠厚45 或舌宽28 叠厚42 280V 0。2A 6。3V 1A X2 5V 2A 220V0.37线748T 高压230V0.2A0.31线828T 6.3V1A 2组 0.72线23T 2组5V2A1.0线18T 1组 舌宽25 叠厚45 230V170MA一组,作桥式整流! 6.3V1A 6.3V2A 初级0.37线900T,230V/0.27线990T,6.3V/0.72线径/27T,6.3V/1.0线/27T,以上总容量60VA,170毫安整流以后最大输出140毫安左右240—0—240V 6.3V 2A 6.3V 1A 初级220V用0.35线径 220X3.57=785T 次级240X2用0.16线径 480X3.75=1800T中心抽头 6.3V2A1.0线径 6.3X3.75=24T 6.3V1A0.72线径 6.3X3.75=24T 舌宽32.叠厚45 280—0—280 5V 3A 6。3V 2A 2。5V 2。5A 初级235V0.55线600T,572T抽头220V,高压0.27线1512T 756T处中心抽头,5V3A1.2线14T,6.3V2A1.0线17T,2.5V2.5A1.12线7T 舌宽32 叠厚50 250—0—250 0。2A 6。3 V 2A X 2 5V 2A 初级220V/0.55/572T,次级高压 0.31/1350T在675T中心抽头,6.3V 2A 1.0线17T 2组,5V 2A 1.0线14 T1组 舌宽32 叠厚50 285V-250V-0-250V-285V5V3A 6.3V2A 3.15V-0-3.15V1A 初级0.55/666T,285V*2组用0.29线1796T的中心抽头250V*2组 1576T 的中心抽头 6.3V 1.0线20T 5V3A 1.2线16T 3.15V*2 0.72线20T中心抽头 舌宽32 叠厚50 280—0—280 0.2A 6.3V 3A X 2 5V 3A 初级0.41/638T,次级高压0.2A0.31绕823T2组,6.3V3A1.23线19T,还有空余窗口面积, 可以加绕6.3V3A1组,5V3A1组(1.23/15T)次级280-0-280,0.15A。6.3V.2A。 6.3*2,1.2A。 5V.3A 初级220V0.59线572T,280V*2用0.23线1528T在764T处中心抽头,6.3V2A 用0.82线17T, 6.3V1.2用0.77线17T 2组,5V3A1.2线14T 舌宽32 叠厚60 300v-0-300v.250mA 5v.3A一组 2.5v.3A二组 6.3v.3A 二组 初级(1)220V0.49线594T 高压300V*2/0.2A 0.27线1686T中心抽头 5V3A1.2线14T 2.5V3A1.2线7T 2组 6.3V3A1.2线18T 2组

胆机与石机音质区别

“胆机”与“石机”音质区别 谈一谈胆机(电子管机)以其音质柔和悦耳而受众多音响爱好者的追捧。它与晶体管不同之处有下面几方面: 1、晶体管的电路结构比电子管复杂; 2、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基本上不受集-射电压V c e的影响,而电子管的阳极电流和阳极电压基本上符合欧母定律; 3、晶体管易受温度的影响,而温度对电子管影响较少; 4、晶体管工作在低电压大电流状态,因此对电源的要求高;而电子管工作在高电压小电流状态对电源的要求相对比较低; 5、晶体管是电流控制器件,输入输出阻抗低,而电子管是电压控制器件,输入输出阻抗高,因此电子管功放都必须要有一个输出变压器与负载匹配。由于输出变压器的电磁惯性和传输频带(特别是高频段)变窄的原因,音频信号被柔化了,听起来音质柔和(其实这并不是高保真); 6、电子管的过载能力比晶体管强,所以动态范围相对比晶体管高,因而声音听起来比较悦耳。胆机,素以声音阴柔见长; 7、晶体管功放俗称石机,则以阳刚著称。晶体管机的长处在于大电流、宽频带、低频控制力、处理大场面时的分析力、层次感和明亮度要比电子管功放优越,但电子管机的高音较平滑,有足够的空

气感,具有一种相当一部分人所喜欢的声染色,尽管声音细节和层次少了些,但那种柔和而稍带模糊的声音却是美丽的。 1、胆和石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在晶体管器件的不断冲击下,生产电子管这种高成本器件的厂家越来越少,电子管器件成为稀有之物,即便不存在胆管绝迹的忧虑,现在胆机高昂的价格和难以承受的后期费用(高能耗、换胆费用)的确让普通音响爱好者却步,这也是导致其市场无法扩展的原因。称为“石”的晶体管的诞生虽然要比电子管晚40多年,但它的发展却非常快。在上个世纪70年代,晶体管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不论在稳定性和音质上都可以与胆机一比高低。在技术指标上,晶体管机的失真远低于胆机,而且由于半导体器件生产的成本低、产量高,晶体管在价格上远低于电子管,更适合大工业化生产。 2、胆机的价格 (1)机壳的造价 现今,厚铝合金面板、镜面不锈钢机机身已成为中高档胆机的标配。就国内知名的胆机生产厂家而言,其外观的生产工艺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胆机的价格中自然包含了这些机壳的模具投资。 (2)电源变压器和输出变压器的造价

电子管基础知识

常见的电子管功放是由功率放大,电压放大和电源供给三部分组成。电压放大和功率放大组成了放大通道,电源供给部分为放大通道工作提供多种量值的电能。 一般而言,电子管功放的工作器件由有源器件(电子管,晶体管)、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等主要器件组成,其中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统称无源器件。以各有源器件为 核心并结合无源器件组成了各单元级,各单元级为基础组成了整个放大器。功放的设计主要就是根据整机要求,围绕各单元级的设计和结合。 这里的初学者指有一定的电路理论基础,最好有一定的实做基础且对电子管工作原理有一 定了解的 (1)整机及各单元级估算1,由于功放常根据其输出功率来分类。因此先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自己所需要设计功放的输出功率。对于95db的音箱,一般需要8W输出功率;90db的音箱需要20W左右输出功率;84db音箱需要60W左右输出功率,80db音箱需要120W 左右 输出功率。当然实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调整。 2,根据功率确定功放输出级电路程式。 对于10W以下功率的功放,通常可以选择单管单端输出级;10- 20W可以选择单管单端功放,也可以选择推挽形式;而通常20W以上的功放多使用推挽,甚至并联推挽,如果选择单管单端或者并联单端,通常代价过高,也没有必要。3,根据音源和输出功率确定整机电压增益。 一般现代音源最大输出电压为2Vrms,而平均电压却只有左右。由输出功率确定输出电压有效值:Uout="—(P?R),其中P为输出功率,R为额定负载阻抗。例如某8W俞出功率的功放,额定负载8欧姆,则其Uout= 8V,输入电压Uin记, 则整机所需增益A= Uout/Uin = 16倍 4,根据功率和输出级电路程式确定电压放大级所需增益及程式。(OTL功放不 在讨论之列) 目前常用功率三极管有2A3,300B,811,211,845,805 常用功率束射四极管与五极管有6P1,6P14,6P6P,6P3P(807),EL34,FU50,KT88,EL156,813 束射四极管和五极管为了取得较小的失真和较低的内阻,往往也接成三极管接法或者超线性接法应用。下面提到的“三极管“也包括这些多极管的三极管接法。 通常工作于左特性曲线区域的三极管做单管单端甲类功放时,屏极效率在20%- 25%,这 里的屏极效率是指输出音频电功率与供给屏极直流电功率的比值。 工作于右特性曲线区域的三极管,多极管超线性接法做单管单端甲类功放时,屏极效率在25%- 30%。 而标准接法的多极管做单管单端甲类功放时,屏极效率可以达到35%左右关于电子管特性曲线的知识可以参照 以下链接:/boardID=10&ID=15516&replyID=154656&skin=0 三极管及多极管的推挽功放由于牵涉到工作点,电路程式,负载阻抗,推动情况等多种因素左右,所以一般由手册给出,供选择。 链接如下: /boardID=10&ID=8354&skin=0 在决定输出级用管和电路程式之后,根据输出级功率管满 功率输出时所需推动电压Up(峰峰值)和输入音源信号电压U'in (这里的U'in需要折算成峰峰值)确定电压放大级增益。Au= Up/U'in。例如2A3单管单端所需推动电压峰峰

胆机输出变压器制作图解学习资料

胆机输出变压器制作 图解

胆机输出变压器制作图解 所以叫烂牛,是因为铁心是采用经挑选的二手旧铁心,全部材料成本撑死不足100元,设备也落后,一台不足30元的手动绕线机,绕制手法也比较原始与传统。但以价论声,性价比倒也不俗,效果不说出色,也过的去,可以满足一般普通受众的要求,故整理贴上,以期对初入胆坛而囊中羞涩同学有所帮助。 1、做线框,0.4mm弹性纸两层,见图1; 图1 做线框 2、线框绝缘,缠绕0.08电缆纸和0.12黄腊绸各一层,用只胶带粘住,见图2; 图2 线框加绝缘纸 3、用0.08电缆纸包裹初级漆包线线头,出线端打折(防止绕开头几匝时拉出线头),用纸胶带粘住,见图3;

图3 引出线头 4、绕初级线圈第一段,等线圈压住线头和纸框绝缘层时,扯掉纸胶带,见图4; 图4 初级绕线 5、绕满一层后,用纸胶带粘住线尾,在线圈两端用牛皮封箱带裁成的窄胶带粘贴防塌护边,见图5; 图5 加防塌贴边

6、加层间绝缘0.05电话纸一层,加纸时,先在绝缘纸靠头位置剪一豁口,把漆包线通过豁口拉到上一层开始的一边,用纸胶带粘住绝缘层后,再在绝缘纸靠尾部的位置剪一豁口,引出漆包线绕下一层,这就是所谓的Z型绕法。参见图6、图 7、图16—图18; 图6 加层间绝缘纸 图7 Z型绕法 图16 Z型绕法分解一

图17 Z型绕法分解二 图18 Z型绕法分解三 7、在绕完一段初级还有50匝左右的位置,压入6—8毫米宽对折的电缆纸条。待绕完后将线尾穿入纸条,把纸条拉紧进行收尾,见图8; 图8 初级第一段收尾 8、焊接出线焊片,套黄蜡套管,包裹0.08电缆纸绝缘,见图9—图10;

玩胆机不可不知的基本常识

玩胆机不可不知的基本常识 胆机有高成本效益,一部五千元的合并胆机或前级,音效往往胜过贵它一倍,甚至更高价钱的 晶体管机。更重要的是胆机的音乐味浓,泛音重,这或多或少由于二次谐波失真的加入,因此,给聆听者的感受觉是声底顺滑,堂音丰富,像是进入了现场和演奏者在一起。我喜爱用胆机听音乐,以下为各位介绍一些玩胆一机的方法及要点,物别适合一些初玩胆机的朋友。 单端推挽转换 单端A类电路产生的顺滑细微及通透的声音,物别在播放人声方面,确实令人着迷。当然最好是自行试制,如愿以300B,EL34,KL66单端机等,但是制作单端机需用较高的成本,输出牛普通的要一千五百一对;而是本出品的差不多要六,七千无一对,如没有充足的指引及制作经验,实在不宜自行制作,免枉化金钱。近日,在外国音响杂志看到了介绍一些转变撤换机为单端机的线路具参考价值。见图书1,一只强放管作恒流工作,避免输出变压器受直流磁化而饱和。当中SA及SB为双刀双掷开关,RX作为降压用途,避免开机声箱出现卟声。开关置于AL及B L点为单端接法。输出功率固然降低,屏流一般调节较高,但是不可超过屏耗允许安合适什。另一种接法见图2是将两胆并接,开关置于AL,A2等为单端接法,置于B1,B2等为一般推挽接法。 三,五极管互换 常说三极管声音清澈通透及分析力高,很多人会喜欢更改超线性接法为三极管接法,加入一个别100 电阻连接帘栅及屏极,如图示2所示加入一个双刀,双掷及时性100 电阻,但是,需留意调高负偏压,避免超出最高屏耗值。一般测量屏流方法可于阴极对地加入一个10(2至5W)电阻,度量电阻上电压降,例如测量到1V,根据金欧姆定律(I=E/R),屏流为100MA。。 另外,由五极管转接为三极管输出,由于输出牛原为五极管输入出而选用,接三极管后由于与最佳屏阴未完全匹配,影响了声音质素。三极管负载最佳工作点为工作于屏阻的两倍,五极管则要求选择工作在屏极负载之五至十分之一之间。以6l6gc为例,三极管屏阻为1.7k而五极管屏阻为27k,故此,三极输出适合选用3.4k之输入出牛,而五极管输出则适宜选5k以上的输出牛,而6l6gc一般五极管的扩音机多使用6k以上的输牛出,故较不宜接三极

胆机中电容电阻使用

胆机中电容电阻的使用 那要看你要做什么胆机啦!功放机一般 470K,100K,220K,30K,20K,47K,1K,2K的 2W的比较常用电源栅漏还 有推动管屏极阴极电阻!至于输出管的阴极电阻要看什么管子例如 6P1,6V6用250Ω的3W电阻6P14用的是120Ω的3W电阻,6P3P用180Ω5W索性功率管阴极电阻取消改用固定偏压!大环负反馈电阻先用电位器调节到最佳状态然后测出阻值后用上面阻值接近并小于的 接近的电阻采用砂纸打磨电阻膜的办法的到精确的电阻值,并涂一层清漆保护预防变值!电容一般电源选用100UF450V普通电解并联 0.01UF450VCBB即可不要迷信什么油寝电容P用没有!但是一定要在电容上面并联一个220K的泄放电阻以防调试的时候触电,同时在电 压大于450V的情况下串联电容可以提高电容的工作电压,这个并联 在单个电容上的220K电阻同时起到平衡电压的作用避免电容击穿! 推动极推耦合电容一般用450V20UF普通电解的就可以一般没有几款 机器推动级电压大于400V,并且电流很小20UF足矣,容量大了电容 的体积忍受不了!阴极旁路电容前级有47UF就足矣对付20MA以下的任何电压放大管了原因同上还会体积!至于使用什么电容要看阴极电压,电压大于50V还是乖乖的使用电解电容吧,一般选用250V耐压 的就足够了,如果电压在25V以内恭喜您选用钽电容绝对会带来惊喜!功放管阴极电容同样适用呵呵~但是容量要增加到470UF一定注意! 耦合用电容一般情况他的负载只是功率管的栅漏电阻(右特性管例如805除外什么电容也推不好)单端机0.1UF以下推挽机0.22左右即

推挽输出牛的业余制作[1]

网上找的的,不错。 这是本同学针对初入胆途同学而写的第4个有关胆机牛业余制作的帖子,前3帖发表后,有不少同学通过站内短信,要求介绍推挽输出牛的制作和代工制牛,在此本人特别声明,本同学做牛多为装机自用,不作商业用途,写制牛的帖子意在引导初入胆途的同学提高爱胆的兴趣和制作胆机的信心,亦不为自己做的牛作任何宣传推广。 本人在初中物理老师的引导下(本同学正规学历也就是初中),爱上了胆机,断断续续玩了30多年,也算是一种嗜好吧!感觉玩胆机,赏音乐,品清茶,酌小酒乃是人生的一大乐趣,远比同辈人热衷于筑方城和小一辈迷恋网游要有意义一些。通过对胆机的把玩和对音乐的鉴赏,你可以掌握相应门类学科的技艺和提高自身文化艺术的修养,成年人可以多几分底蕴,年轻人可以少一些浮躁。 对于新入胆途的同好,特别是对还是学生同好,总想为他们做些什么。对于还在追赶时尚的追星族,我只想告诉他们,音响并不只是mp3,音乐也并不只有周杰伦&蔡依林。同时希望胆坛前辈和大侠对胆途新人多给予一些关怀和鼓励(善意的评判也是另一种关怀),也希望把玩胆心得和经验介绍给他们,有他们才有胆艺的将来。新人也必须虚心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共同为繁荣胆艺文化尽一些绵薄之力。 推挽牛的简单设计: 因好友的委托,要我帮其装一只20W以上的推挽机,参考机是斯巴克的

MT-35,并且特别要求胆牛全部自制,可能是出于成本和质量的折中考虑。于是就设定采用与MT-35同样的电路程式装一台,用EL34超线性推挽输出。查相关资料后,当超线性抽头在43%位置,屏压430V,P —P阻抗6000欧姆时,输出34W,失真2.5%,与MT - 35的技术指标相当,于是按35W /6K设计输出牛。 对于输出牛的设计有多种方法,如果完全按有关书本的公式设计,整个过程比较麻烦,更有些设计公式非常夸张,很难实现设计的结果,故本人在制牛时一般会按设计电牛的方式来设计输出牛的参数,并根据用管的不同作出相应的工艺调整,这样整个设计过程非常简单(只需要熟练掌握欧姆定律和电牛T/V计算就可以进行设计),其结果虽然不是最好,但也足以满足一般以上的要求。以下是设计过程: 1、确定铁芯截面 取3倍电牛功率选取铁芯 输出功率 / 效率 * 3 = 35 / 0.9 * 3 = 129.3W 根据经验用Z11的96片大约叠厚55毫米 截面= 3.2 * 5.5 * 0.9 =15.84平方厘米 2、计算初级音频电压 输出功率 / 效率 * 初级阻抗(然后开方)= 38.8 * 6000 (开方)= 482 V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