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拉伯的咖啡吧文化

阿拉伯的咖啡吧文化

阿拉伯的咖啡吧文化
阿拉伯的咖啡吧文化

“阿拉伯的咖啡吧文化!” 这个议题有点大,我说的一定不好,但是根据在阿联酋的所见所得以及综合网络搜索的力量,还是能说清楚个大概,就请读者赏脸阅读了。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咖啡这东西最早就是由阿拉伯人发扬广大的,现在世面上的“摩卡咖啡”,其名称就源自也门的红海港口Mocha。之后传到土耳其,当时咖啡作为一种提神的刺激品,在神秘主义的苏菲派圈子中极为流行,并影响了许多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但当时许多人对咖啡是否符合教义还有顾虑,有人认为它可被视为一种酒类饮料,应予禁止,而代之以没有任何酒精成分的茶。这种观念在后来逐渐被接受,其结果是如今中东人形成根深蒂固的饮茶习惯(尤其成为低收入群体的全民饮料)。所以当咖啡逐渐流行成为世界性饮料时,最初发现并推广这种饮料的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却渐渐地几乎停止了喝咖啡。

现如今中东人更喜欢喝茶胜过喝咖啡,所以中东的咖啡吧,真正喝咖啡的客人却不是很多(当然也都出售咖啡),大多还是喝茶和抽水烟,只是因为对这种休憩的社交场所,大家都叫习惯了,所以统一称之为咖啡吧(或水烟吧)。

……点击READ MORE阅读全文

阿拉伯人被宗教束缚,往往是很无聊的,平时没啥娱乐,过着枯燥的日子,唯一的乐趣可能就是大老爷们围着聊天了,而咖啡吧就成了阿拉伯人重要的社交场所。基本只要是阿拉伯国家,咖啡吧都是开得风生水起,几乎走几步就有一个,这点相信诸多迪拜人应该深有体会。迪拜无论大街小巷,你总能看见的除了清真寺,那一定就是咖啡吧。

虽然咖啡已经在阿拉伯式微,但阿拉伯咖啡还是经常被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展示给游客,其煮咖啡的阿拉伯咖啡壶就已经成为一种象征和纪念品,阿联酋货币1块迪拉姆硬币的背面就印着一个阿拉伯咖啡壶,可见其意义(其实阿拉伯铜壶也被用来煮茶拉~)。另外在迪拜博物馆附近的民俗村和谢赫故居,有机会可以品尝到免费的阿拉伯咖啡。

阿拉伯咖啡其实很难喝,苦而酸涩,味道反而更像茶而不像咖啡(感觉像没有糖的板蓝根~),传统上要配椰枣吃的,椰枣的甜可以中和咖啡的苦涩。如果你在咖啡吧点阿拉伯咖啡,一般也会赠送一碟椰枣。

说完咖啡说说阿拉伯的茶文化。阿拉伯人普遍喜好茶,中国也是茶文化大国,之前有网友琢磨倒卖中国的绿茶到迪拜来卖,但很不幸,阿拉伯人没有喝绿茶的习惯,而是普遍喝红茶。阿拉伯人喝茶大多喜欢用铜壶煮茶,而不像中国习惯于泡茶。煮出来的茶非常醇香甘甜,可比阿拉伯咖啡要好喝不少。甚至往往就餐结束,中国给餐后水果,阿拉伯餐厅往往给餐后红茶,尤其是伊朗和伊拉克餐厅煮出来的红茶,特别好喝。

水烟(SHI SHA)也是阿拉伯咖啡吧的一大特色,在阿拉伯人的社交生活中的一部分。其烟料系水果制成,焦油、尼古丁含量极低,即健康又斯文。由于水烟基本是水果口味,即使不抽烟的人抽水烟也没有什么问题。如今除了阿拉伯人,大量在阿拉伯国家旅游的游客也非常喜爱这种大款式的抽烟方式。在阿联酋生活的华人,如果没抽过水烟,基本是会被鄙视的。所以迪拜的咖啡吧大多都烟雾缭绕,果香弥漫,饮茶抽水烟,几乎成了阿拉伯人社交的标配,当然越来越多外国人也热衷于此。水烟的原理我就不懂了,但抽水烟必须用到水烟壶,咖啡馆用的水烟壶都大同小异,但也有私人使用的特别华丽的水烟壶。

水烟的味道来自于独特的烟丝,这种烟丝在国内和其他国家非常少见,但在阿拉伯却很容易得到。烟丝的口味除了常见的水果口味,其实还有一些重口味水烟,比如草本口味(茴香、豆蔻口味什么的)和混合口味(可乐、咖啡口味什么的)。

由于阿拉伯人普遍喜爱看足球,因此咖啡吧除了提供一个社交场所,普遍都配备电视屏幕,在一些世界和欧洲的大型足球赛事期间,咖啡吧的人气往往也更旺。在迪拜看球,除了去酒吧外,去就近的咖啡吧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并非所有在迪拜的咖啡吧的饮品和水烟款式都一应俱全,有时候咖啡吧也分伊朗风、叙利亚风、也门风等等,虽然我基本分辨不出来,提供不同的饮品和食物。但大部分咖啡吧还是混搭式,提供那些常规的,大家都有的选择。以下通过站长比较中意的一家咖啡吧——COUNTRYSIDE,来介绍迪拜一个常规的咖啡吧都卖些啥。

COUNTRYSIDE位于国际城CBD-09,是一家环境比较有情调,比较有中东特色的咖啡吧。但有趣的是,往往不少比较有阿拉伯特色的咖啡吧会吸引非阿拉伯人前往,而阿拉伯客人往往不多。而一些比较现代化的咖啡吧反而吸引很多阿拉伯人。不过也正常,自己的文化从小都看到吐了,自然喜欢接受不同的风格体验。

水烟产生的烟萦绕在美丽的灯光下~

咖啡吧的微观装饰,其中一个中东女子尤其有神秘感~

COUNTRYSIDE的环境昏暗,用阿拉伯的灯饰和蜡烛点缀,勾勒出一派小资情调。另外诸多的阿拉伯特色装置和物件,承托出那异域神秘感。咖啡吧还设有包间,有炕,可坐可躺。

包厢

迪拜的多数咖啡吧都是餐厅和咖啡吧结合,除了饮茶水烟,还能吃到简餐。吃饭的事儿我就跳过不说了,从来没在咖啡吧点过东西。咖啡方面我也就不多说了,基本几个世界主流的咖啡都有卖,反而阿拉伯咖啡倒不一定每家都有出售。

茶方面,站长最中意也最喝的习惯的是“摩洛哥茶”(Morocco Tea),这种茶基本每个咖啡吧都有提供。摩洛哥茶最大的特地就是有着浓郁的薄荷味,甘甜清香,也非常提神。由于摩洛哥茶要配以大量的糖才好喝,不喜欢糖的朋友可以让服务员放半糖以免过甜。在这家餐厅还点过一个姜味奶茶,竟能尝出肉味,非常重口味。

水烟大多都以基本水果款为主,也是中国人最能接受的,除此之外薄荷味和玫瑰味也被人接受。虽然餐厅有高低档次和价格之分,但无论多好或多差的咖啡吧,消费都比较亲民,茶水和水烟每件大多都在15-35迪拉姆之间。

除了一些大型和一些比较有主题的咖啡吧,在一些小巷里也存在不少咖啡吧,为附近的居民提供社交场所,不过站长曾在一个偏僻小巷见过一个咖啡吧里坐着不少浓妆的女人和猥琐的大叔,貌似在某些场合,咖啡吧也成了拉皮条的伪装。即便在一些贫民区,也有很多小咖啡吧,比如随处可见的印巴小餐铺,几乎是底层印巴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场所,虽然已经不属于阿拉伯范畴,也没有舒适的座位和果香的水烟,但也算是迪拜底层人群的社交中心,很多印巴人去小店买一杯1块钱的奶茶,在附近的石阶上一坐,一帮人便聊开了。这样破旧脏乱的小店,便是属于他们的“星巴克”。

咖啡、茶、水烟对于一个阿拉伯咖啡吧重要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度过这段慵懒的时间。

浅谈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与保守性

浅谈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与保守性 杨格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兰州 730000 摘要:文化是世界人民特定价值观的集合体,文化没有好坏之分,但却可以采用包容性标准进行评价。某一种文化的开放程度与保守程度也决定了对于其他文化的取舍程度,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作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之一,关于它的评价和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本文将从开放性和保守性两个相对视角来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展开探究。 关键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开放性;保守性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由阿拉伯人与穆斯林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其糅合了东西方古代优秀文化,尤其是汲取了希腊罗马文化的特征,属于阿拉伯人固有文化、伊斯兰文化以及波斯、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等多种文化源流汇合而成的新文化。所以,可以说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贯通东西方文化的重要交流媒介,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1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 1.1 开放性的形成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产生本身就是建立在多种文化融合基础上的。早在公元7世纪之初的阿拉伯部落林立、缺乏统一的文化思想,直至穆罕默德传播伊斯兰教,才使得阿拉伯人成为了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然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伴随着穆斯林向东西方扩张的历史,阿拉伯人先后征服多个国家建立起“阿拉伯帝国”,其中原有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了交融发展,使得伊斯兰教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同时,也使得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成为融合古代多种优秀文明的综合性文化。其中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医学、天文学、游艺、美术、工艺、占星学等多种文明成果糅合在一起,涉及到波斯、古希腊、罗马、印度以及中国等各种优秀的古典文化。 1.2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互影响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善于汲取其它文化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在长期的征服战争过程中,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得到了迅速传播,并且在唐朝时期传入中国,对其他文化造成了深刻影响。然而,早期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毕竟存在局限性,尤其是在社会制度与思想文化上与其他优秀文化相比处于劣势,古代印度、埃及、罗马、叙利亚等国家的文明程度要高于阿拉伯人,所以,当阿拉伯人在传播伊斯兰教的同时也在积极吸收其他民族先进的文化,各种民族文化在阿拉伯人的精神世界中相互渗透和融合进而逐渐形成更具开放性和兼容性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尤其是在阿拔斯朝时期所掀起的“翻译古典文明运动”高潮,使得阿拉伯人大量吸收了来自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越来越多的其他文化纷纷以阿拉伯文为载体而被保存下来。同时随着伊斯兰教向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其他民族也在积极学习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语也成为许多民族的通用语言。可以说,阿拉伯人在接纳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对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交流与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阿拉伯文明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近代文明的产生奠定了文化基础,为东西方优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发挥了桥梁作用,使得大量的东西方古代优秀的文化精华传播到世界多地,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正如赫伯特·格特沙尔克所说的“全世界都应感谢阿拉伯这个媒介”一样,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保存与传播作用,例如中国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就是在中世纪通过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传入欧洲的。与此同时,阿拉伯人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创新者,他们在翻译其他优秀文化过程中,会融合进入更有价值的解释和评论,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贡献,如果没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那么世界文明发展的脚步无疑将会延缓。 2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保守性

世界上的五大文化圈

世界上的五大文化圈 西方文化圈(拉丁文化圈)。代表天主教(以及新教各派)文化,后来突出科技文化,包括英美等世界多数国家。西方文化圈的地理范围,主要是以白种人的居住地为主,包含欧、美、纽、澳等地。西方文化圈的共同特色是:议会政治(政治)、实行资本主义的市场机制(经济)、中产阶级为社会上的主要力量(社会)、物质文明发达、基督教的价值观仍为主流以及重视消费与享受(文化)。 东亚文化圈(汉字文化圈)。代表儒学文化和后来的佛教文化,包括中国、日本、朝鲜、韩国等国,以及以华语作为民族语言之一的新加坡。因为中国是东亚文化圈的文化扩散中心,所以中国成为东亚文化圈的核心,而表现在东亚文化圈的共同特色有:汉字、儒家思想(例如这些地方都设有孔庙)、以中国律法为蓝本所制定的法律制度、中国化的佛教。 伊斯兰文化圈(阿拉伯文化圈)。代表伊斯兰教文化,包括阿拉伯国家(埃及、沙特阿拉伯等)以及信伊斯兰教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伊朗、巴基斯坦等)。其特色就是直到今日仍虔诚地保持对伊斯兰教的信仰,以及阿拉伯文字的使用。东南亚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有: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等等。 印度文化圈(南亚文化圈)。代表印度教和佛教文化,包括印度、孟加拉国、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印度文化圈的特色表现在对梵文系字母的使用和印度教的宗教信仰上。 东欧文化圈(斯拉夫文化圈)。代表东正教文化,主要是在俄罗斯、东欧以及巴尔干半岛等地为主;而东欧文化圈所展现出的主要特色有:以东正教为其宗教信仰,使用

斯拉夫字母;而在政治方面,在苏联尚未瓦解之前,因为东欧以及巴尔干半岛地区皆受其控制,所以都倾向极权专制,在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但这些现象已随著苏联的瓦解而有了改变,在政治与经济方面逐渐向西方文化圈结合、靠拢。

世界地理文化圈+中国地域文化整理

地理文化圈整理 【世界文化圈】 1.西欧文化圈包括西欧,(北美)和(澳大利亚);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新)教;文化深受西欧尤其是(英)国的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造就了(乳畜)生产文化,居民普遍使用刀叉,不同风格的(西方古典)建筑,展示了浓郁的西方文化风情。 2.东欧文化圈,以(斯拉夫)民族为主的东欧地区,信奉(东正)教,文化深受(俄罗斯)的影响。东正教堂、俄罗斯精湛的(芭蕾舞)艺术,构成了靓丽的文化风景。 3.东亚文化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文化圈,深受(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和(汉字)的影响。(季风)气候造就了本地区的(稻米)生产文化,居民普遍使用筷子;中国的(旗袍),日本的(和服),朝鲜的(高腰长裙)和(蒙古袍)组成了东亚特有的服饰文化。 4.南亚文化圈,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是古文明中心之一,受(古印度)文明影响,语言数据印欧语系,民族、语言、宗教都比较复杂;(印度)教、锡克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混杂;印度(泰姬陵)等各式宗教建筑,(纱丽)服饰等,展现了独特的南亚风情。 5.东南亚文化圈,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文化受(中国)、(印度)、及(欧美)影响,丰富多样。主要信奉(佛)教和(伊斯兰)教,而(菲律宾)是亚洲唯一以天主教为国教的国家。(吴哥窟)、(婆罗浮屠)等各种宗教建筑以及多姿多彩的宗教节庆,体现了多元文化的特色。 6.伊斯兰文化圈:分布在(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气候炎热干燥,(阿拉伯)民族占主导,传统服饰是宽松的(阿拉伯)长袍,可预防日晒和风沙。(清真寺)(建筑)和朝(麦加)方向虔诚祈祷的穆斯林,是这里随处可见的风景。 7.非洲文化圈,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种族以(黑)色人种为主,民族、宗教复杂。多信奉(原始)宗教,原始的(图腾)崇拜。

试叙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辉煌成就与影响

试叙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辉煌成就与影响 伊斯兰文化(a1-Thaqafah al-Islamiyyah) ,是中世纪阿拉伯帝国各族人民在吸收融汇东西方古典文化的基础上而共同创造的具有伊斯兰特点的新文化。这种文化兼容并蓄多民族多样性的文化为一体,并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实践的变化而加以发展和创新,形成多学科的知识形态,广泛使用阿拉伯语创作,具有显明的伊斯兰色彩,故又称为“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及罗马文化并称为古代五大文化体系,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古阿拉伯帝国庞大的疆域造就了伊斯兰世界的辉煌成就和文明,时至今日,我们依然为阿拉伯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感叹,并且我们也从中获得了不少丰富的知识并深受其影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辉煌成就涉及科学、宗教、政治、文学、哲学等各个方面。 1.哲学方面 伊斯兰哲学主要讨论真主的独一及其与被造物的关系、宇宙的生成、真主前定与人的意志自由、理性与信仰、宗教与哲学、肉体与灵魂的关系、《古兰经》的地位等问题。伊斯兰哲学包括自然哲学和宗教哲学。自然哲学以阿拉伯亚里士多德学派为代表,主要有自然泛神论和双重真理论,他们主张重视自然科学知识,以自然科学的成就来解释哲学的问题。宗教哲学强调调和宗教与哲学、理性与信仰,以哲学和逻辑学论证教义,使哲学为信仰服务。 2.自然科学方面 制定了天文表和较为准确的历法,测定了太阳系已知星辰的位置,确立了各 星座及300多个星宿的名称,将几何学的正割和正切概念及计算法引入天文计算,发现月球的“二均差”和地球的近日点运动,并证明了太阳对众星辰最远点的运动值(12.04),推论出地球绕太阳运转,主张太阳中心说。此外除了十进位制的阿拉伯数字之外,阿拉伯数学家已知二次方程式有两个根,用二次曲线解三次方程式和四次方程式;他们研究了面积、体积和画出有规则的多边形,并把多边形与代数方程式联系起来,以求得未知数;他们掌握了球面三角形的基本原理,并在三角学中首先使用了正切、余切、正割、余割、正弦、余弦,还发现了其中的函数关系,使三角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在近似计算方面,十五世纪的阿尔卡西在他的《圆周论》中,叙述了圆周率π的计算方法,并得到精确到小 数点后16位的圆周率,从而打破祖冲之保持了一千年的记录。此外,阿尔卡西在小数方面做过重要工作,亦是我们所知道的以「帕斯卡三角形」形式处理二项式定理的第一位阿拉伯学者。阿拉伯的数学成就对世界数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 宗教方面 伊斯兰教以《古兰经》和圣训为依据;在探讨基本信仰、宗教制度、立法的根 本原则问题上,逐步形成各门相对独立的宗教学科。”。伊斯兰教法学以经训及教义 学为基础,探讨教法的根源、立法的准则和方法,它规定了信仰的最高原则、宗教制度(礼仪)、民事律法、刑事法以及应恪守的行为道德规范,它被视为安拉意志的体现,具有法律的强制力,使信仰同社会生活相结合成为穆斯林的宗教职责,起着强化信仰、捍卫伊斯兰教的作用。伊斯兰教法其内容和形式不同于一般世俗法,它是宗教、律法、伦理道德的合而为一。

浅谈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文艺复兴的影响

浅谈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对文艺复兴的影响——读《智慧宫:阿拉伯人如何改变了西方文明》有感 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 院系:阿拉伯学院 姓名:热汗故丽·克拉木 学号:13090043 2016年6月21

【内容摘要】 在这西方主导的时代,几乎所有人都被灌输了“‘文艺复兴’复兴的是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西方的思想和古希腊一脉相承”的观念。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著作在中世纪所剩无几。好在还有乔纳森?莱昂斯这样的西方学者,尊重“他者”的文明,固执地要告诉我们真相。他让我们知道,当时愚昧无知的欧洲是如何受到阿拉伯学者的恩惠,了解他们先进的科学,诸如天文学,医学,数学,化学(炼金术),以及穆斯林学者在百年翻译运动中在“智慧宫”里翻译并进行纠正,创新的古希腊罗马著作以及阿拉伯人的原创著作。 【关键词】 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百年翻译运动智慧宫在穆斯林世界求知的英国 人阿德拉 一、当代人所认识的文艺复兴 查阅百度百科中对文艺复兴的解释,发现其基本意思是“文艺复兴”复兴的是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西方的思想和古希腊一脉相承的。在起因上,更有“绝大部分学者认为,14世纪末,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的入侵,东罗马(拜占廷)的许多学者,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和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该说法被史学界广泛认同。”这样的说法。只字不提穆斯林对文艺复兴的贡献,反而把他们当做敌人看待,这让我很震惊。文艺复兴之后的学者,从启蒙主义时期到当代,都有这样一种倾向:他们不承认穆斯林的贡献,宣称西方的思想和古希腊一脉相承。西方人对穆斯林的扭曲印象,甚至在欧洲无限受惠于伊斯兰的年代仍旧不减。 二、中世纪,阿拉伯人与欧洲人的简要状况对比 公元750年,第一个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被阿巴斯王朝所取代。公元756年,倭马亚末代哈里发的皇孙阿卜杜勒·拉赫曼成为穆斯林西班牙的君主,建立安达卢西亚王朝。穆斯林两大帝国的领土从大西洋沿岸直达阿富汗,创造了辉煌的文明。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文艺复兴 摘要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是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之一。其不仅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里都取得了伟大成就,而且把它贡献给了人类,对东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阿拉伯伊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自然科学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尤其集中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哲学、艺术、数学、医学和天文学方向,这个现实反映了这种文化辐射的客观存在。阿拉伯—伊斯兰 文化产生影响的具体特点是范围宽、时间长,领域广,作用大,程度深,内容丰富。关键词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文艺复兴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的形成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的形成是与伊斯兰教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密不可分的。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在伊斯兰教产生以前,这个半岛正处在社会剧烈动荡的时期。当时半岛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和社会,多氏族部落各据一方,社会危机四伏。在宗教方面,人们信仰的是原始宗教,每个氏族部落都崇拜自己的神灵和偶像。可是随着社会危机的日益加剧,人们对于这种原始宗教的信仰逐渐发生动摇。在这种情况下,伊斯兰教创造人穆罕默(570~632)应运而生。他自612年起,向麦加居民公开传教。 其后,穆罕默德将麦加定为伊斯兰教的宗教中心,而把麦地那作为政治中心。伊斯兰教至 此初步形成。穆罕默德去世后,伊斯兰教在中古时代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四大哈里发时期(632~661)、伍麦耶王朝(661~750)、阿巴斯王朝时期(750~1258)和奥斯曼帝国时期(13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这四个时期也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逐步形成 的时期。在四大哈里发时期,阿拉伯人在政教合一的领袖———哈里发的率领下,以阿拉 伯半岛为基地,迅速向外扩张。随着对外战争的节节胜利,伊斯兰教开始了第一次大传播,为伊斯兰教由民族性宗教变为世界性宗教打下了基础。在伍麦耶王朝时期,哈里继续发动更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其势力范围从西亚扩展到了北非、西南欧、中亚和南亚。与此同时,阿拉伯人广泛吸收被征服地区的先进文化,开始形成具有多民族文化特色的阿拉伯伊斯 兰文化。这时阿拉伯的学术研究工作,如宗教学、历史学、地理学、语言学、文学、星相学、哲学、化学等的研究工作业已普遍展开。阿巴斯王朝任用波斯人为首相,确立了以首相为中心的波斯式官僚体制。这标志着阿拉伯伊斯兰教国家的封建制度进入了成熟时期。由于没有大规模的对外战争,社会秩序比较稳定,经济比较繁荣,因而这时的文化得到迅速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象;而巴格达、开罗和科尔多瓦则成为三个文化中心。从8 世纪中叶到9世纪中叶的“百年翻译运动”是阿 拉伯伊斯兰文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世界文化上的重要事件。它促使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得以最终形成,并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开展这个运动,既是社会生活的 需要,也是文化发展的需要和传播宗教的需要。阿巴斯王朝的几任哈里发都很重视这项工作,并且予以大力支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