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晏子春秋》节选阅读习题及答案

《晏子春秋》节选阅读习题及答案

《晏子春秋》节选阅读习题及答案
《晏子春秋》节选阅读习题及答案

《晏子春秋》节选阅读习题及答案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好弋①,使烛邹主②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之罪有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弋:用带有绳子的箭射。②主:掌管,主持。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束二缚一人诣王(2)其实味不同

(3)使烛邹主鸟而亡之(4)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2】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

译文:

【3】阅读两文,回答问题。(3分)

甲文通过这句富有侮辱性的话,表现了楚王的傲慢无礼;乙文通过勿杀!寡人闻命矣这句话,表现了景公的;甲乙两文则共同表现了晏子的。

【4】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分别分析晏子的语言技巧及其效果。(4分)

答案

【1】(1)诣:到(2)其实:它们果实(3)亡:丢失(4)故:原因,缘故

【2】(1)圣人是不可以随便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2)让天下的诸侯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而轻视士,这是第三条罪过。

【3】齐人固善盗乎;善于纳谏(知错能改);机智善辩。

【4】甲文中晏子用类比的方法,巧妙地借用南橘北枳的说法,寓刚于柔,不卑不亢,既保全了楚王的面子,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乙文中晏子用迂回曲折的方法,表面上是在列举烛邹的罪状,其实是在点出景公的错误,语言灵活睿智,既维护了君王的尊严,又挽回了烛邹的性命。

解析:

【1】试题分析:诣另有学问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意思;其实是古今异义词,古文中绝大多数都是一字一词,解释时要以字为单位,

不可与今义混淆;亡与故是一词多义,亡另有亡故和无的意思,故另有所以原来的友人故里等的意思。

考点:考查学生对文言词汇的掌握能力。

点评:本题不难,标记的都是常用文言字词,易于理解。学习古文,要多加注意常用词语的意义,尤其是课文注释中的词语。古文中很多词语都是一词多义的,学习时要对多义词识别记忆,比如本题中的故就有很多意思,学习时要举一反三,识记字词某一意思时,要想一想学过的其它意思。做题时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词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别时,最好本义和句中意都要写出来。

【2】试题分析:第一句很难翻译,其中熙本意为取乐,句中意为不严肃地开玩笑,反意为事与愿违,译作反而,取本意为获得,句中意自取,病,本意为疾病,转义为心神不悦,句中当无趣讲。焉字的陈述中略带感叹的语气要译出来。第二句中使意为让,不是出使使节,以是认为,不是把、用,君是国君,不是君子,罪三,是倒装的用法,意为三条罪过。

考点:考查学生对古文句子的理解及翻译能力。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尤其是第一句,难解字较多。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

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

【3】试题分析:注意题目中关键词的提示作用,比如侮辱性表现,有引号,一定要写原文句子,不可写译句。对人物分析来说,表现,一般指其性格和精神方面的特点。填空,语言要精炼,不可多写或少写,不能有错别字。

考点:考查学生对古文内容及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概括表达能力。

点评:本题不难,所问问题在文中从文字信息上易于理解。古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功夫在平时。阅读文章要做到读而思,勤练习,多动脑动手才能提高根据文本筛选文字信息,归纳其意,组织语言正确表达的能力。考试做题时,要静心细心地阅读文段,注意题目的提示和要求,如本题中表现,了解它的指向。

【4】试题分析:题干中提示了从两文来分析,不可偏一,要将两文相关内容进行比较;语言技巧,要抓住人物的语言来分析;题干所问其实是两个问题:语言技巧,效果,不可漏一。

考点:考查学生古文阅读中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

点评:本题较难,要比较两文人物的语言,阅读和思考力度大,学生对语言技巧不甚了解,有知识上的障碍。语言技巧,主要是指人物语言表达的方式和特点,效果,指所起的作用和达到的目的。

晏子春秋寓言故事《南桔北枳》原文及翻译

晏子春秋寓言故事《南桔北枳》原文及翻译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寓言故事 原文: 晏子将至楚,楚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译文: 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侍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正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当他来的时候,请让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他)是干什么的?’(我就)回答说:‘(他)是齐国人。’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回答说:‘(他)犯了偷窃罪。’”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公差两名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公差)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了席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现在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起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他喜欢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找倒霉了。”注释: ①诣:(拜见) ②曷:(疑问词语,什么) 1/ 2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23 鸟的天堂 类文阅读及答案

23 鸟的天堂-类文阅读 又见鹭鸶(节选) 陈忠实 那是春天的一个傍晚,我沿着水边的沙滩漫不经心地散步。我突然瞅见了鹭鸶,当下竟不敢再挪动一步,便悄悄在沙地上坐下来。哦!鹭鸶又飞回来了! 在顺流而下大约30米处,有一大片蓊郁的绿洲,靠近水流的沙滩上水草尤其茂密。一对雪白的鹭鸶就在那个弯头上踯躅(zhí zhú),在那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草中悠然漫步;曲线优美到无与伦比的脖颈迅捷地探入水中,倏忽又在草丛里扬起头来;两只峭拔的长腿淹没在水里,举止移步悠然雅然;鹭鸶的倩影太富于诱惑了。那姿容端正的是一种仙骨的神韵,一种优雅、一种大度、一种自然;看不出得意时的昂扬恣肆,也看不出失意下的气急败坏;即使在水里啄食小虫小虾青叶草芽儿,也不似鸡们鸭们雀们饿不及待的贪婪相。 几头牛儿在沙滩草地上吃草,三个放牛的坐在草地上玩扑克。蓝天上只有一缕游丝似的白云凝而不动,落日正渲染出即将告别时的热烈和辉煌……这些平常见惯的景致,全都因为一双鹭鸶的出现而生动起来。 记得小时候在河里耍水,在河边割草,鹭鸶就在头前或身后的浅水里,有时竟在草笼旁边停立;上学和放学涉过河水时,鹭鸶在头顶翩翩飞翔。大些时在稻田里插秧,鹭鸶又在田埂上悠然踱步,丝毫也不戒备我手中的铁锨……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 2009年第7期) 1.根据意思写出选文中的词语。 (1)放纵无顾忌。() (2)慢慢地走,徘徊不前。() 2.“哦!鹭鸶又飞回来了!”连用两个感叹号,可以读出作者()的心情。 A.惊讶 B.惊喜 C.惊吓 3.从画线句中,你能看出鹭鸶的什么特点?

4.选文的最后一段是作者的回忆。他回忆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1)恣肆(2)踯躅 2.B 3.从画线句中,我能看出鹭鸶的高贵、优雅、不俗。 4.示例:作者回忆了小时候在河里耍水、在河边割草时,上学和放学涉过河水时,大些时在稻田里插秧,这三个时间段看到的鹭鸶,表达了对人类与鸟类和谐相处的期盼。 镜泊湖(节选) 臧克家 在淡淡的夕阳下,一只小汽艇载着我们向湖的上游驶去。湖面上水波不兴,船像在一面玻璃上滑行。粼粼水波,像丝绸上的细纹,光滑嫩绿。往远处望,颜色一点深似一点,渐渐地变成了深碧。仰望天空,云片悠然地移动,低视湖心,另有一个天,云影在徘徊。两岸的峰峦倒立在湖里,一色青青,伴送着游人。眼看到了尽头了,转一个弯,又是同样的山,同样的水,真想她来点变化呵,可是走过南北一百二十里,仍然是同样风姿。真是山外青山湖外湖。 比起波浪汹涌的洞庭湖来,镜泊湖是平静安详的。比起太湖的浩渺浑圆来,镜泊湖太像水波不兴的一条大江。大明湖和她相比,不过是一池清水,西湖和她相比,一个像“春山低秀、秋水凝眸”的美艳少妇,一个像朴素自然,贞静自守的处子。镜泊湖,没有半点人工气,她所有的佳胜都是自己所具有的。岸上没有一座庙,没有什么名胜古迹,真有“犹恐脂粉污颜色”的意味。早晨,她可以给天仙当镜子从事晨妆,晚上,她可以给月里嫦娥照一照自己美丽的倩

苏舜钦《沧浪亭记》原文及译文

苏舜钦《沧浪亭记》原文及译文 苏舜钦《沧浪亭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吴中[1] ,始僦[2] 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3] 郡学[4] ,东顾草树郁然,崇阜[5] 广水,不类乎城中。并[6] 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7]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8] 有国,近戚孙承右[9] 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10] ,号“沧浪” 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11] ,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12] 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注释 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原为五代时吴越广陵王元璙的花园,在园内建沧浪亭,后以亭名为园名。五代末此处为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北宋庆历年间为人苏舜钦购得。后代人在它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本文作者用朴素简洁的语言,自然流畅的笔调,记述了沧浪亭演变的始末。 [1]吴中:今江苏省,大致相当于春秋时吴国地方

《出师表》《晏子春秋·内篇杂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0-24题。(14分) 【甲】待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 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②深矣常有以自下③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 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注释】①御:马夫。②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③自下;谦虚。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性行淑均()(2)拥大盖,策驷马() (3)身相齐国()(4)晏子怪而问之() 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愚以为宫中之事晏子荐以为大夫 B.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 C.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其夫为相御其后夫自损抑 22.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2分)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23.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分) (1)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的名相,请结合文段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2分) (1)诸葛亮的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晏子的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鸟的天堂》阅读题

阅读一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靠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zhūzū)大树,枝上的数目不可计数(shǔsh ù)。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chuíshuí)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表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cùzù)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fèng féng)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sìshì)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这段话选自(),作者是 我会在文段中括号内画出正确读音。 2、我会在文中的括号里划去不合适的词语。 3、写出下列的近义词。(3分) 渐渐()似乎()颤动() 4、第一自然段作者从、、三个方面入手,细致地刻画了大榕树的长势和形态。作者是按照 的顺序来观察。 5、你从划线句子体会到什么? 。 6.最后一句话应该读出()的语气。(1分) 7、第二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二 起初周围是寂静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chǔ chù)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yīng yìng)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ìng xī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高塔下面的乡村划(huà huá)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在文中加粗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2.用“_____”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3.按文中内容填空。 (1)“大小、小的、花的、黑的”这是写了鸟的________ 。“有的……有的……有的”是写了鸟的________ 。 (2)“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这句话的意思是:昨天不是________ ,而是________ 。

鸟的天堂节选阅读答案

篇一:鸟的天堂节选阅读答案 文章来源莲山课件 w ww.5y k j.co m 鸟的天堂练习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主干(ɡán ɡàn)兴(xīng xìnɡ)奋缝(fénɡ fènɡ)隙的(dí de)确二、比一比,再组词。三、选词。 陆续继续(1)我们()跳上一只船。(2)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有鸟影。 光明明亮(3)那翠绿的颜色,()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4)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了。 颤动移动(5)船平静地在水面()。(6)……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四、解释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1)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2)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展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3)船在树下泊了片刻。片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应接不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感到一点儿留恋。留恋: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填一填。 作者两次坐船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去的时间是(),看到了(),写出了它()、()特点,侧重于()。第二次去的时间是(),看到了(),写出了它们()、()的特点,侧重于()。 六、先解释词语,再造句。 不可计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接不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短文,回答问题。 起初周围是寂静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chǔ chù)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yīng yìng)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ìng xī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当小船向高塔下面的乡村划(huà huá)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在文中加粗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2.用“_____”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3.按文中内容。(1)“大小、小的、花的、黑的”这是写了鸟的________ 。“有的……有的……有的”是写了鸟的________ 。(2)“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这句话的意思是:昨天不是________ ,而是________ 。(3)最后一句话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________ ;第二个没有加引号是因为________ 。(把序号填在横线上。)①对大榕树的称呼②这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叹。 附加题一、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1)陆续 (2)应接不暇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榕树正在()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有一个新的生命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晏子春秋》阅读答案

《晏子春秋》阅读答案 连云港(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 【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①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晏子春秋》) 注释:①逮:到。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齐人也,坐盗/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B. 齐人固善盗乎/是可谓善学者矣 C.水土异也/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 公悲之,喟然叹曰/余悲之,且曰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12.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9.(3分)A(A犯罪/同“座”;B擅长、善于;C不同;D同情、怜悯) 10.(2分)君爱老/ 而恩无所不逮/ 治国之本也(每处1分) 11.(6分) (1)(3分)只是叶子的形状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关键点:“徒”、其实”) (2)(3分)我听说,喜好贤能的人,怜悯不幸的人,这是执掌国家的根本啊。(关键点:“乐”、哀”、判断句 12.(4分)晏子是一个机智善辩、能维护国家尊严(2分)和关爱百姓、关注民生的人(2分)。

晏子春秋之为者常成

晏子使楚的故事 ?一次,晏子出使到楚国去,因他身高不到6尺(《史记》记载),楚王就想捉弄他。命人在城墙的大门旁边又开了个小门,请晏子从小门进去。晏子不肯进入。他说,“到了狗国,才走狗洞,我现在是出使楚国,不应该走狗门。” 招待晏子的官员听他这么一说,只好请晏子从大门进去。?楚灵王一见到晏婴,马上问:“齐国是不是很缺乏人才? 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矮子来出使楚国?”“大王,齐国人多着呢。国都临淄人口百万,每人呼一口气,可以呼气为云,每人淌一滴汗,可以挥汗如雨。行人来往川流不息,摩肩接履,又怎么能没有人才?只是齐国有一个规矩,贤明之人出使贤国,不肖之人出使不肖之国,大人出使大国,小人出使小国,而今我无才无德又最不肖,只好来楚国为使,希望大王见谅。”

晏子的故事 ?晏子有一次出使楚国。楚王听说晏子要来,就向他的大臣们说:“晏子是齐国最有才能、最善于辩论的人。现在他到我们楚国来,我想羞辱他一下,你们有什么好主意吗?”有一个官员出了一个主意,等晏子来到楚国后,楚王设宴招待他。喝酒正喝的高兴的时候,两名士兵绑着一个人来见楚王。 楚王问道:“你们绑的是什么人,为什么绑他?”士兵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盗窃罪。”楚王故意看着晏子说:“齐国人天生就喜欢盗窃吗?”晏子从席上站起来,一本正经地说:“我听说,橘子长在淮河南边就结出橘子,长在淮河北边就结出枳子,虽然两种植物的叶子一样,但他的果实的味道截然不同。之所以会这样,是水土不同的缘故。现在,这个人在齐国时不偷盗,到了楚国反而学会了偷盗,是不是楚国的水土会使人变得善于偷盗啊?”楚王听了晏子一番反驳,苦笑着承认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晏子凭自己的智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尊严。挫败了楚国有辱齐国国格和晏子人格的阴谋,成为春秋时期著名的外交家。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时练含答案鸟的天堂.docx

3鸟的天堂 一、看拼音写词语。 càn làn f ènɡxìɡuī 一、 l ǜ zhào yào mào shènɡj ìj ìnɡ 二、 二、根据语境写音节。 1.“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 2.枝干 () 的数 () 目不可计数 ( ...3.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 接不暇。) 这样想。 ) 。 三、根据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看到这幅图,我想用词语“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图 中的大榕树;我想用成语“________”来形容图中鸟的数量;如 果我在现场看到这么多鸟儿齐飞的景色,我想用“________”来 表示我看鸟的感受。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了几只小船。( 缩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 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的船渐渐缓缓逼近榕树了。( 修改病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改为反问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内阅读。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

邹忌讽齐王纳谏、晏子春秋阅读附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晏子春秋阅读附答案 (2014广西柳州市)文言文阅读 【甲】因而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处所千里,百二十城,宫妇摆布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以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以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以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景公好戈,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日:”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日:”可”.因而召而数之公前,日:”独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日:”勿杀!寡人闻命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弋:系有丝绳的箭,用来射鸟。②主:掌管。 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宫妇摆布莫不私王(私:偏爱) B. 时时而间进(间:偶尔) C. 数烛邹已毕(数:数量) D. 寡人闻命矣(闻命:接受教导) 2.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 A.皆以美于徐公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以下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威王和景公都擅长纳谏,能理解大臣的良苦居心。 B.邹忌和晏子都采取了奇妙的规劝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C.两个文段都是用平常小事作类比,用排比手法增强语气。 D.两个文段给了咱们一个启示:给他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 4.请把“文言文”【甲】【乙】两个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3分) (2)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3分) 参考答案: 1.C; 2.A; 3.C; 4.(1)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错误的,受上等奖赏。(重点词语“面”“刺”) (2)让咱们的君王由于鸟的原因杀人。(重点词:“使”“以”)

文言文阅读《左传》《晏子春秋》练习及答案译文

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8分) (1)景公出游于公阜,北面望睹齐国,曰:“呜呼!使古而无死,何如?”晏子曰:“昔者上帝以人之殁为善,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若使古而无死,丁公太公①将有齐国,恒、襄、文、武将皆相之,君将戴笠衣褐,执铫耨②以蹲行吠亩之中,孰暇患死!”公忿然作色,不说。 无几何,梁丘据御六马而来,公曰:“是谁也?”晏子曰:“据也。”公曰:“何如?”曰:“人暑而疾驰,甚者马死,薄者马伤,非据孰敢为之!”公曰:“据与我和者夫!”晏子曰:“此所谓同也。所谓和者,君廿则臣酸,君淡则臣咸。今据也廿君亦甘,所谓同也,安得为和!”公忿然作色,不说。 无几何,日暮,公西面望睹彗星,召使禳③“去之。晏子曰:“不可!今升嗜酒而并于乐,政不饰而宽于小人,近谗好优,恶文而疏圣贤人,何暇在彗!”公忿然作色,不说。 及晏子卒,公出屏而泣曰:“呜呼!昔者从夫子而游公阜,夫子一日而三责我。今谁责寡人哉!” (取材于《晏子春秋》) (2)齐侯至自田,晏了侍于遇台,子④犹驰而造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口:“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费焉。宰大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共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共可以去其否。足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先王之济五味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口可:君所谓否,据亦口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取材于《左传》) 【注】①丁公太公:丁公太公以及文的桓、襄、文、武,集中指齐景公之前历代齐国国君。②铫耨:两种耕田农具。③禳:迷信的人向鬼神祈求消除灾殃。④子:指梁丘据,齐景公近臣。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桓、襄、文、武将皆相之相:辅佐。 B. 人暑而疾驰疾:快速。 C.宰夫和之和:调和。 D. 是以政平而不干干:追求。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景公出游于公阜 政不饰而宽于小人 B. 昔者上帝以人之殁为善 以泄其过 C. 梁丘据御六马而来 子犹驰而造焉 D. 非据孰敢为之 先王之济五味也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使古而无死,何如? 假使将来我们不是消亡而是回到古代,会怎样呢?

古诗文阅读归有光《沧浪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知识讲解

古诗文阅读归有光《沧浪亭记》阅读练 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归有光《沧浪亭记》阅读练 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归有光《沧浪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归有光 沧浪亭记 浮图①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②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③有国时,广陵王④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⑤之西南。其外戚⑥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迨⑦淮南纳土⑧,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⑨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⑩,望五湖⑾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⑿、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⒀之所争,子胥、种、蠡⒁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鏐⒂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⒃,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⒄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⒅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选自明·归有光《震川先生集》) 【阅读理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 (2)迨淮南纳土 (3)国富兵强,垂及四世 (4)极一时之盛 2.下面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 B.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C.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 D.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 3.沧浪亭是谁建造的?又是谁重建的?重建后曾改名为什么? 4.“沧浪亭”得名于《沧浪歌》。请填写完整《沧浪歌》,并回答问题。 (1)《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 _____;沧浪之水浊兮,_____。” (2)这首民歌隐含着_________的意思。 5.能表明文章主旨的是哪句话?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什么?

晏子春秋(高中文言文阅读)

晏子春秋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①于陌,徒行见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坏室乡有 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敝撤②无走,四顾无告。而君无恤,日夜饮酒,今国致乐不已。马食府粟,狗餍刍豢,三室之妾俱足粱肉。狗马室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穷而无告,无乐③有上矣;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 婴随百官,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尽于氓,任器存于陌。公驱,及之康④内。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请率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遂拜于途。晏子乃返。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橑,使足以毕霖而。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财乏者,三日而毕。手者,若不用令之罪。 公出舍,损肉撤酒。三日,吏告毕上: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种,薪橑万三千乘;坏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公然后就内退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取材于《晏子春秋》)

注释:①任器:装粟米的容器②数量:艰难的样子③乐:喜欢、乐意④康:大路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致能歌者致:使……到来 B.徒行见公曰徒:步行 C.兼于涂而不能逮逮:赶上 D.委之百姓委:任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三请,不见许见笑于大方之家 B.令国致乐不已木已成舟 C.钟鼓不陈陈规陋习 D.晏子乃返失败乃成功之母 3.下列四组句子,全部表现晏子爱民爱国的一组是()(3分) ①遂分家粟于氓。②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 ③请身而去,遂走而出。④公出舍,损肉撤酒。 ⑤三日,吏告毕上。⑥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百姓生活困苦而得不到救助,就会对统治者不满。 B.景公是一位从谏如流、知错就改的开明君主。 C.景公降尊屈贵,并以社稷百姓的名义追回了晏子。

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课内阅读题锦集

一、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下列词语中与“不可计数”的意思相近的是( )。 ①数不胜数②心中无数③不计其数④如数家珍⑤不胜枚举⑥车载斗量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 ①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 (2)选文第一自然段讲的是榕树的______,特点是______。第二自然段讲的是榕树的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 (3)画“”的句子中“卧”字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榕树_____的特点。 (4)读画“_____”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是总结的句子,也是抒发情感的句子,抒发了作者 __________之情。 【答案】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找近义词的能力。首先要知道“不可计数”的意思是“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还要知道所给几个词语的意思。其中“数不胜数、不计其数、不胜枚举、车载斗量”都是形容数量多的。而“心中无数”的意思是“指对情况了解不清楚,心里没有底”,“如数家珍”的意思是“好像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本题选A。 (2)答案:枝干枝干多,树木大树叶绿,富有生命力 解析: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概括能力。概括选文内容的方法,可以采用舍取概括法,就是对内容进行辨别、筛选,确立信息主体,舍去次要信息,只概括主要内容;也可以采用变句概括法,就是对原文句式进行调整,这种调整不能改变原文内容,不能遗漏原文信息。有中心句的可以直接采用中心句。通过分析可以知道第一自然段写的是榕树的枝干,第二自然段写的是榕树的树叶,然后从中找出它们的特点即可。 (3)答案:拟人大、茂盛 解析:本题考查对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掌握能力。拟人化的写法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本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榕树大、

鸟类的天堂阅读答案

[ 鸟类的天堂阅读答案 导读:鸟的天堂 (一)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 ),到处都是( )。大的,( ),( ),有的( ),有的( ),有的在(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 )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用掌声一吓,又( ),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ing xi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写近义词静寂------- 静谧、宁静热闹-------喧闹应接不暇--------目不暇接空闲 3、选择正确的读音兴奋 (√xīng xìng) 4、这两段话讲的是什么意思,写在横线上鸟的天堂里有许多鸟。 (二)我们的船渐渐(逼近靠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zhū zū)大树,枝上的数目不可计数(shǔ shù)。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chuí shuí)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表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cù zù)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fèng féng)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

(sì shì)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鸟类的天堂阅读答案 1、这段话选自《鸟的天堂》,作者是巴金。 我会在文段中括号内画出正确读音。 2、我会在文中的括号里划去不合适的词语。 3、写出下列的近义词。(3分) 渐渐( 慢慢) 似乎( 好像 ) 颤动(抖动、震动 ) 4、第一自然段作者从树枝、树干、树根三个方面入手,细致地刻画了大榕树的长势和形态。作者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来观察。 5、你从划线句子体会到什么榕树十分茂盛,充满了生命力。 6.最后一句话应该读出(赞美/赞叹 )的语气。(1分) 7、第二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对榕树的喜爱、赞美之情。 【鸟类的天堂阅读答案】 1.《鸟》阅读答案 2.天堂的灯阅读答案 3.《天堂的灯》阅读答案 4.天堂的灯的阅读答案 5.放生鸟阅读答案 6.蜂鸟阅读答案

苏舜钦《沧浪亭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苏舜钦《沧浪亭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沧浪亭记 原文 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吴中[1] ,始僦[2] 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1] 一日过[3] 郡学[4] ,东顾草树郁然,崇阜[5] 广水,不类乎城中。并[6] 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13],三向皆水也。杠[7]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8] 有国,近戚孙承右[9] 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10] ,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和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和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11] ,不和众

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12] 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注释 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原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的花园。五代末此处为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北宋庆历年间为诗人苏舜钦购得,在园内建沧浪亭,后以亭名为园名。后代人在它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本文作者用朴素简洁的语言,自然流畅的笔调,记述了沧浪亭演变的始末。 [1]吴中:今江苏省,大致相当于春秋时吴国地方 [2]租赁 [3]过:拜访 [4]郡学:苏州府学宫,旧址在今苏州市南,沧浪亭就在其东面,郡国的最高学府。 [5]崇阜:高山 [6]并(bàng):通“傍” [7]杠:独木桥 [8]钱氏:指吴越王钱镠 [9]孙承祐:吴越王钱俶的小舅子,任节度使,镇守苏州,在苏州大建园亭 [10]北碕:北边曲岸上 [11]冲旷:冲淡旷远,这里既指沧浪亭的空旷辽阔的环境,也兼指淡泊旷适的心境

《晏子春秋》全文--古籍--word打印版

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用史料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过去疑古派认为《晏子春秋》是伪书,《晏子春秋》也被长时期的冷落,自1972年银雀山 汉墓出土文献证明《晏子春秋》并非伪书。《晏子春秋》经过刘向的整理,共有内、外八篇,二百一十五章。 篇一 庄公矜勇力不顾行义晏子谏 庄公奋乎勇力,不顾于行义。勇力之士,无忌于国,贵戚不荐善,逼迩不引过,故晏子见公。公曰:“古者亦有徒以勇力立于世者乎?” 晏子对曰:“婴闻之,轻死以行礼谓之勇,诛暴不避彊谓之力。故勇力 之立也,以行其礼义也。汤武用兵而不为逆。并国而不为贪,仁义之理也。诛暴不避彊,替罪不避众,勇力之行也。古之为勇力者,行礼义也;今上无仁义之理,下无替罪诛暴之行,而徒以勇力立于世,则诸侯行之以国危,匹夫行之以家残。昔夏之衰也,有推侈、大戏,殷之衰也,有费仲、恶来,足走千里,手裂兕虎,任之以力,凌轹天下,威戮无罪,崇尚勇力,不顾义理,是以桀纣以灭,殷夏以衰。今公目夺乎勇力,不顾乎行义,勇力之士,无忌于国,身立威强,行本淫暴,贵戚不荐善,逼迩不引过,反圣王之德,而循灭君之行,用此存者,婴未闻有也。” 篇二 景公饮酒酣愿诸大夫无为礼晏子谏 景公饮酒酣,曰:“今日愿与诸大夫为乐饮,请无为礼。”晏子蹴然改容曰:“君之言过矣!群臣固欲君之无礼也。力多足以胜其长,勇多足以弑君,而礼不使也。禽兽以力为政,彊者犯弱,故日易主,今君去礼,则是禽兽也。群臣以力为政,彊者犯弱,而日易主,君将安立矣!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故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礼不可无也。” 公湎而不听。少间,公出,晏子不起,公入,不起;交举则先饮。公怒,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带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带答案) 一、课内阅读。 将相和(节选)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还高。 廉颇根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立下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要是我碰见他,一定要让他下不来台!”蔺相如听说了,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康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剂弱赵国的カ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给选段拟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为什么要避着廉顺?从中可以看出蔺相如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廉颇听了蔺相如的话后是怎么做的?这反映了廉颇的什么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廉和蔺相如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课文《慈母情深》(节选),完成后面的题目。

《沧浪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沧浪亭记(节选) 【宋朝】苏舜钦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①广水,不类乎城中。并②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③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④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 右皆林木相亏蔽⑤。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坳⑥隆胜势,遗意尚存。 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⑦,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 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⑧小舟,幅巾⑨以往,至则洒然⑩忘其归。箕?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 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 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注释】①阜f ù:土山。②并b àng:靠近。③纵广:纵横。④杠g āng:独木桥。⑤亏蔽: 掩映。⑥坳ào:低洼。⑦倚q í:弯曲的堤岸。⑧榜b àng:摇桨,划船。⑨幅巾:男子用布包头,不戴帽子,古人认为这是很随意的装束。⑩洒然:畅快的样子。?箕:坐时臀部着地两腿分开前伸,形如箕。?踞:蹲坐。?形骸:身体。?汩汩:沉浮。?磨戛:折磨。 17.下列对文中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B.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C.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D.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18.修建沧浪亭之前,作者经历了一系列过程。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19.《与朱元思书》中,吴均由山水美景引发了人生感怀——“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请摘抄本文中思想情感、表达作用都与之相近的句子。(2分) 20.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3分) A.其地益.阔 自以为大有所益. (《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B.旁无民居. 居. 无何(《史记·周亚夫军细柳》) C.水之阳.又竹 已而夕阳. 在山(欧阳修《醉翁亭记》) D.不亦鄙.哉 肉食者鄙. (《左传·曹论战》) 17.(3分)C 18.(3分)B 19.(2分)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20.(3分)D

人教版小学语文4年级上测试题同步练习3 鸟的天堂(1)

3 鸟的天堂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ào yào ɡuī lǜ fènɡ xì shù shāo 二、比一比,再组词。 竿()桨()支()茫() 秆()奖()技()芒() 三、选词填空。 继续陆续持续连续 1.我们( )跳上一只船。 2.我( )三年都去观看了钱塘江大潮。 3.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我们( )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4.这三个月( )干旱,西北地区连吃水都困难了。 四、读下面的句子,在比喻句的后面打上“√”。 1.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 ) 2.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 3.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 ) 4.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 ( )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鸟的天堂》的作者是。 2.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时候,这次他看到了,却没见到一只鸟,因为;他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是在,他见到了的热闹情景。 3.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其中四次加了引号表示,一次没加引号是因为。 六、结合课文内容,给句子选择正确的解释。 1.“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意思是( ) A.大榕树的叶子绿得发亮,每片绿叶上都有个小生命在微微颤动。 B.大榕树叶子的颜色绿得发亮,翠色欲滴。作者从绿色中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这句话赞美了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 2.“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意思是( ) A.这棵大榕树上的鸟很多。 B.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深深赞美,大榕树是鸟儿的乐园。 七、阅读下面的段落,完成后面的练习。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兴.奋(xìnɡ xīnɡ)应.接不暇(yìnɡ yīn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