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6文言文阅读推断文言虚词含义八法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6文言文阅读推断文言虚词含义八法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6文言文阅读推断文言虚词含义八法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6文言文阅读推断文言虚词含义八法

主标题:推断文言虚词含义八法

副标题:这是打开虚词宝库的钥匙,你掌握了吗?

关键词:虚词,方法,推断

难度:4

重要程度:5

内容:

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推断文言虚词用法在各种考试中经常出现,

这也说明:推断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和意义,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学习能力。由于在具体的使用中,虚词的用法非常灵活而多变,因此理解起来困难较大,它不仅需要我们

朗读并背诵一定的文言文来形成语感,识记其基本用法来形成知识系统,还需要我们具备

在具体情况下推断其用法和意义的能力。下面介绍八种常用的推断方法,供同学们学习和考

试时参考。

1. 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在学习和应试中常用。如“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根据句意“不是挟带着泰山来跨过北海这一类情况”,就可确定“以”是连词“来”,表目的。又如“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一句的“因”是什么词,可以结合句子

的意思“府吏听说了这个变故,就暂时请假赶了回去”,确定“因”是连词“于是,就”,表

承接关系。

2. 上下文推断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也是在总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的用法和意义。

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一句,这里的“乃”是副词还是连词呢?我们.

可以考查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玉,赵王送璧时设九宾礼于庭,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秦王也应对赵国表示尊重,“设九宾于廷”。这样开来,蔺相如提出的是一个必要条件,两句间是“只有??才?? ”的关系,因此,“乃”是应解释为“才”,表条件。

3. 代入筛选法

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

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我们知道“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有:①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 “为什么” “怎么样”等;②副词,译为“怎么能”“什么” “多么”等;③通“呵”,“喝问”:⑤复音虚词“奈何”“何如” “何乃” “何其”等。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就不难确定副词“多么”这个义项了。4. 交换理解法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

句中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用法和意义

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如判断“与我银,为君致阁职”“谁为大

王为此计者”这两句,我们知道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替” “给”,代入第一句理解:“给我银子,我替你谋个内阁职务。”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

5. 结构推断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

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的,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份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份就决定了词语的不同词性和用法。如“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 .讥之乎”两句,第一

句的“其”在句中作主语,因此应该是代词“它(指鹤)”;后一句的“其”不作句子成份,

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

6. 成语联想法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成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

故此,其中许多虚词语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

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如“急急乎唯进修是求” 一句

中“是”的意义和用法,就可根据我们熟悉的成语“惟命是从”“唯利是图”来推断,应该

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又人“其始相助,后必相恶”中的“相”,我们可以用成语“路

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一相同结构的成语来推断,这里“相”是虚指代词“他”,有的又称

他为特殊作用的副词。

7. 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

用法了。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所”等,宾语

前置的标志“是”“之”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那种标志,就找到了它

的用法和意义了。如“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中的“也”

,只需抓住该句是“判断句”这

个标志,就能确定“也”是助词,表判断语气。而“臣之

壮也,犹不如人”中的“也”

虽也是助词,但不是判断,只在句中起停顿的作用。

& 句例推断法

作为“常见虚词”,它们在课文中必定多次出现过。如果平时熟读课文,能够记住大量包含

“常见虚词”的例句,阅读和考试时就可用课文中结构相同的句子来推断有关虚词的含义了。

如“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h"的“焉”,我们就可以课文中结构相同的句例一一“微波入焉” “观人风者得焉” “从师而问焉”,得出此处的“焉”应该是代词,意思是“他” 文言词义推断的原则就是“文从字顺” “合情合理”。以上介绍的八种推断方法最好能综合运用,这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准确性更大,正确率更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