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策略选择研究与启示

美国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策略选择研究与启示

美国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策略选择研究与启示
美国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策略选择研究与启示

美国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

策略选择研究与启示

朱琳

(财政部会计司100820)

【摘要】本文研究了美国从技术层面和政策层面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策略选择,将美国证监会的相关决策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对其极有可能采取的“趋同认可”策略进行了深度剖析,吸收其可借鉴的经验,为我国继续做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深入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工作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美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认可策略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自2001年改组以来,一直将“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作为第一要务。十年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积极倡导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应用,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要求或允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然而,作为资本市场最为发达、会计准则体系高度完善的美国,在对待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问题上所采取的态度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示范作用。研究分析美国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策略选择,有利于我国吸收借鉴相关经验,相机抉择我国政策,在新一轮国际会计格局调整中抢占有利地位,扩大我国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一、美国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策略选择

(一)技术层面合作趋同,强势影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

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经过7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复杂详尽、实用性强的完备会计准则体系。尽管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早在2002年10月就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联合签署了《诺沃克协议》,做出共同为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而努力的承诺,但多年来双方的承诺并未付诸实施,直至2006年2月,双方才就开展趋同项目研究、消除两套准则的重大差异问题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明确拟定了工作时间表。

此后,两个对全球各国会计准则制定影响巨大的准则制定机构在该谅解备忘录框架下艰难而缓慢地推进技术上的趋同工作,并分别在2008年9月和2010年6月两次对备忘录进行了更新。他们的合作甚至得到二十国集团(G20)会议的高度重视,在2010年6月和11月的多伦多和首尔峰会上,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多次敦促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11年底前完成所有准则趋同项目。

然而,趋同项目的进展并不令人满意。由于美国和国际在金融工具、保险合同、收入确认、租赁等重要准则的技术问题上未能达成一致意见,这些项目的计划时间表一推再推,双方明确指出,目前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弦外之音则是不能为了完成二十国集团的任务而仓促完成趋同项目。美国在趋同项目的研究中始终表现强势,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施加重要影响,技术上能够说服国际则以,否则不惜单独行动,例如,在双方多次协调未果之后,美国发布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差异较大的金融工具准则征求意见稿。从目前情况看,双方就准则趋同项目的合作将至少持续到2013年。

(二)政策层面一波三折,“趋同认可”模式日渐成熟

美国证监会在政策层面做出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策略选择的过程,与特定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历史背景有着密切联系,可谓一波三折,表现得异常艰难,具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是经济降温、局部试验阶段。本世纪初,美国经济逐渐降温,资本市场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趋势。一些学者、投资者团体、金融机构纷纷发布研究报告指出,美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下降,外国公司从美国资本市场退出的数量激增,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则选择在美国以外的资本市场融资,企业对于美国改革法律和监管环境的呼声日益提高,有关美国准则过于复杂、在美上市的外国公司按照美国准则调整报表过于繁琐的批评之声越来越多。

为此,美国证监会于2007年11月全票通过决议,允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告的在美上市外国公司无需按照美国公认会计原则调整报表。这一决议可以说是美国抛向国际的第一个橄榄枝,美国一方面希望通过这些政策提振美国资本市场,另一方面则借助在美上市外国公司实地测试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美国的实施效果。

二是迫于压力、广征意见阶段。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包括欧盟各成员国、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在内的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已作出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与其趋同的承诺。2008年,时值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美国国内开始出现推进美国准则向国际趋同的势头,二十国集团更是在匹兹堡、多伦多等多次峰会中反复强调,支持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在全球加快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步伐的大势下,美国证监会于2008年11月推出了《美国发行人可能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的路线图(征求意见稿)》。

路线图提出了美国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前必须完成的七个里程碑,特别关注准则质量的提高、准则制定程序的独立性,以及准则制定机构筹资机制的可靠性、稳定性等,对交互数据的使用、教育和培训必须达到的水平等也做出了要求,路线图还提出允许少部分大型公司提前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意向。美国证监会承诺,将在2011年做出是否“要求美国上市公司在2014年前依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和提交财务报告”的决定,并分阶段执行。路线图的推出表明了美国证监会对待美国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非常积极正面的态度,美国国内的很多公司都开始认为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指日可待,并启动了相关准备工作。

三是白宫易主、推敲酝酿阶段。路线图发布后,美国经历总统大选,民主、共和两党交替,金融危机继续深度影响美国经济,证监会新任主席玛丽·夏皮罗在上任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对美国是否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这一问题都采取了搁置态度。在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美国国内的政界、企业界、学术界等开始重新考虑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适当性问题。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准备情况进行调查问卷后指出,美国的注册会计师越来越关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但大多数人正在观望美国证监会的明确信号。一些会计师事务所提出应谨慎对待相关问题,权衡利弊得失后再作决定。一些小型企业提出,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转换使企业负担过重但收效甚微。经过一年多的反复酝酿,证监会终于在2010年2月发表了《关于支持趋同和全球会计准则的委员会声明》。

证监会在声明中一如既往地表达了支持建立一套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态度,但指出将慎重考虑“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入美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体系”的方式,收回了原路线图中允许部分美国公司提前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选择权,提出过渡期将需要4到5年的时间,间接否认了路线图中提出的“在2014年前依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和提交财务报告”的建议。

证监会还为评估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可行性问题制定了一套工作计划,列出了需要职员深入调研的六大领域问题,包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质量和实施情况、国际准则制定的独立性、报表编制者和使用者对国际准则的理解程度和教育现状、美国法律或监管要求可能对国际准则的影响、国际准则对公司产生的影响等。

四是推进研究、完善计划阶段。美国证监会在沉寂许久后终于将研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可行性问题重新提上议事日程,此后,证监会职员以极高的效率分别在2010年10月、2011年5月和2011年11月发布了

《〈考虑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入美国财务报告体系工作计划〉进展报告》、《一条可能途径———“趋同认可”模式》、《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比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践分析》等多项研究报告。

这些报告遵循证监会提出的工作计划,对六大领域问题进行了逐一分析,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对美国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入本国体系可能采用的“趋同认可”模式的描述。“趋同认可”模式综合了当今世界各国应用国际财务报告的两种主要策略———“趋同”模式和“认可”模式,提出在过渡期运用“趋同”模式的策略处理现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之间的差异,在过渡期结束后,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理事会履行认可程序,对于符合美国公众利益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加以认可,否则将考虑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制定符合本国实际的会计准则。

二、美国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策略的评析

在2011年即将结束之前,证监会始终未能做出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入美国准则体系的最终决定,但从美国各界特别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理事会对证监会提出的“趋同认可”模式的反应看,美国选择采用“趋同认可”模式的策略已日渐明朗并趋于成熟。对于这一策略,我们可以作出以下分析和评价。

(一)目标松动,提出实现全球高度可比的会计准则

尽管美国反复强调支持“建立一套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这一终极目标,但同时提出,在可预见的未来,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务实目标是“在最发达的资本市场之间实现高度可比(但不必完全相同)的财务报告准则,这些准则的基础是共同的国际准则”。“全球统一”与“高度可比”虽然只一词之差,实质内容却有天壤之别。“全球统一”意味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独一无二的全球性准则,会计准则不允许存在国别差异;“高度可比”则意味着多种相似但不相同的准则可以并存,只要保证其共同的基础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即可。可见,美国支持“建立一套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目标已经松动,不仅如此,在2011年10月举行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巴黎会议有关议题中,美国的这一意向已经有所体现,说明其正在国际社会中为这一目标选择做积极铺垫。

(二)步伐放缓,温和稳妥地推进相关工作

美国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策略选择历程非常曲折,从2008年推出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至今已历时三年,最终决定还将推迟到2012年才能做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塞德曼主席就曾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美国当前的首要任务仍是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尽量缩小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的差异,相较而言,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入本国体系的任务并不急迫。

总体上说,美国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步伐有所放缓,具体实施时将会采取相对温和稳妥的方式。首先,趋同路线图中较为激进的“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说法已经在后来的委员会声明中改变为“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入美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体系”,意味着美国仍将保留本国会计准则体系,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可能只是其中一个部分。其次,撤销了路线图中允许部分美国公司提前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选择权,使得实务界对于在美完全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预期变得更为悲观。最后,将过渡期由原来的3年延长到4至5年,即预计在2015或2016年允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从而为利益相关方留下充足的准备时间。

(三)部署周密,审慎谋划实施步骤和配套机制

美国即将做出的不只是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决定本身,更包括了一整套经过周密部署、审慎谋划的实施细则。在这一过程中,美国政界和实务界都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分别调查了横跨六大洲、占全球GDP90%以上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方面的策略,考察了来自36个国家的183家企业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执行情况,针对上市公司、投资者、分析师、律师、审计师、监管者和学术界等开展问卷调查和能力评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发挥主要作用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更是明确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目标、工作任务、具体步骤和配套机制,包括如何具体参与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技术项目研究当中、如何影响国际准则的制定进程和实施后评估、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入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包括哪些认可条件等。

(四)权力制衡,深度影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

从美国证监会目前提出的“趋同认可”模式看,一方面,美国不会放弃本国已经实施多年的公认会计原则,不愿交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作为国家准则制定机构的权力。事实上,美国还有相当一部分理论界和实务界人士并不认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认为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在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应用的一致性等方面都优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另一方面,美国通过参与国际准则制定、实施认可程序、保留修订准则的权力等方式,掌握了对国际准则制定施加更大影响的主动权。美国提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必须满足投资者的优先性、准则制定的独立性、应循程序的健全性与参与性、指南的清晰性与完备性、收益大于成本等条件,一旦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不能考虑美国实际情况,美国就有权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理由,继续制定具有“美国特色”的会计准则。

三、几点启示及政策建议

美国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策略选择对全球多个国家产生了重大示范效应,有些尚未做出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承诺的国家(如日本)变得更为摇摆不定,进一步推迟了相关决定的时间表;有些已经做出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承诺的国家(如印度)收回原有承诺,放缓了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步伐。美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策略选择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实施和国际趋同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我国应借鉴其经验,积极研究趋同策略,争取在新一轮国际会计格局调整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继续坚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持续趋同策略

从目前来看,美国不仅不会采取“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策略,而且正在补充完善的“趋同认可”策略与我国正在实施的持续趋同策略极为类似。美国提出建立“共同基础之上高度可比”的会计原则,这与我国的“实质趋同但不等同”原则不谋而合,单一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在现阶段已经难以满足各国对会计准则的需求,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发展还必须考虑会计准则在各国的有效贯彻实施,需要在会计准则的协调统一与会计实务问题的灵活解决之间找到平衡点,为各国解决自身特有的会计问题提供一定的空间。我国采取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策略更符合我国的法律环境和语言习惯,更易于解决我国的会计实务问题,是务实有效的做法,应当坚持不动摇。

(二)加大力度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

美国提出“趋同认可”模式的核心内容是保留本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并加大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的力度。毋庸置疑,谁在未来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中掌握了主动,谁就将占据有利地位,主导新一轮会计国际规则的产生。下一步,我们需要借鉴美国在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中的成熟做法,确定沟通交流机制,加大投入,深入研究中国实际问题和国际准则最新动态,积极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反映中国投资者和企业诉求,采取多种方式影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为制定高质量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做出更大贡献。

(三)深入研究我国准则制定相关问题

美国在对待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策略选择问题上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发布问卷调查、开展实地调研、分项课题研究等方式,了解国内各方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接受程度和准备情况,吸纳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为政策制定部门和监管部门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并借此途径提高本国内社会各界对该问题的认知度。美国的这一做法是其关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重要行动,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近期,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先后对监督委员会治理机构改革、未来十年战略计划、一些重要准则项目的生效日期和过渡办法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未来技术议程等广泛征求各国意见,这些政策的确立对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安排、实施计划、方法选择等都将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下一步,我们应广泛而积极地就有关问题听取我国企业和部门的意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准则实施成本,切实维护我国投资者和企业利益。

(四)进一步提升我国会计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近年来,除美国提出与我国类似的国际趋同策略外,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或地区也

都纷纷效仿我国做法,表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模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形势正朝着有利于我国的方向发展,为我国下一步推进会计改革创造了很好的国际环境。我们应当借助这一大好时机,进一步提升我国会计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在新一轮会计格局调整中争取更大的话语权。

主要参考文献

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2010.IFRS Readiness Tracking Survey(October2010)

Financial Accounting Foundation.2011.Re:SEC Staff Paper,Exploring a Possible Method of Incorporation(File No.4-600),Norwalk,CT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2002.Norwalk Agreement,Norwalk,CT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2006.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Nor-walk,CT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2008.Completing the February2006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A progress report and timetable for completion.Norwalk,CT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2010.Joint Statement by the IASB and the FASB on Their Convergence Work.London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2010.Accounting for 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Revisions to the Accounting for Derivative Instruments and Hedging Activities.Norwalk,CT

G20.2010.The G-20Toronto Summit Declaration,Toronto

G20.2010.The G20Seoul Summit Leaders'Declaration,Seoul

Indian Ministry of Corporate Affairs.2011.Press Release-7/2011,No.1/1/2009-IFRS.India

Indian Ministry of Corporate Affairs.2011.Press Release-4/2010,No.1/1/2009-IFRS.India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2007.India announces convergence with IFRSs for public interest entities from2011.London,UK,http://www.iasplus.com/pressrel/0707indiaifrspr.pd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2009.IASB simplifies requirements for disclosure of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London,UK,http://www.ifrs.org/News/Press+Releases/IASB+simplifies+requirements+for+disclosure+of+related+party+trans-actions.htm

Japan Financial Services Agency.2009.Appl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IFRS)in Japan(Summa-ry).Japan

Minister for Financial Services Shozaburo Jimi.2011.Considerations on the Application of IFRS.Japan

U.S.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2007.Acceptance from Foreign Private Issuer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Prepared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without Reconciliation to U.S.GAAP.Washington,DC U.S.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Release No.33-8982.2008.Roadmap for the Potential Use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Prepared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by U.S.Issuers.Washington,DC U.S.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Release No.33-9109.2010.Commission Statement in Support of Convergence and Global Accounting Standards.Washington,DC

U.S.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Office of the Chief Accountant and Division of Corporation Finance.2010.Work Plan for the Consideration of Incorporating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into the Financial Reporting System for U.S.Issuers,Progress Report.Washington,DC

U.S.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Staff Paper.2011.Exploring a Possible Method of Incorporation.Washington,DC U.S.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Staff Paper.2011.A Comparison of U.S.GAAP and IFRS.Washington,DC U.S.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Staff Paper.2011.An Analysis of IFRS in Practice.Washington,DC

论美国崛起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崛起之路对中国的启示 ——对美国历史上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之争的思考 自从资本主义降生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之争始终是各国不同政治经济派别分歧的重要成份。随着时代的变迁,一国可能从主张自由贸易转向贸易保护,也可能从贸易保护转向自由贸易。一般来,在国际经济危机时期,贸易保护的声音往往抬头;而在繁荣时期,自由贸易又容易成为潮流。对于强国来说,自由贸易是占领弱国市场,打败弱国企业的旗帜;对于弱国来说,贸易保护是抵御市场强权,发展民族工业的盾牌。当一国从弱变强时,它就会开始赞同自由贸易;反之,当一国由强变弱时,它又会回到贸易保护主义路线上去。可以说,美国的历史就是根据本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力量强弱交替运用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两种主张的历史,而美国也正是因此才从一个殖民地国家变为世界第一流的强国。不仅如此,由于英国力图保持世界工场的地位,美国运用贸易保护手段曾遇到很大的阻力。如果不是英国炮舰调动了美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激情,美国很难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如果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也许今天的美国也许就如同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一样,徒有广袤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却仍受发达工业国的控制和掠夺,仍然贫穷落后。因此,对于今天追求强大的中国来说,破解南北美洲不同历史命运的奥秘,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一、禁运催生了美国制造业1781年10月,英军将领康沃利斯于约克敦投降。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但是独立战争的胜利并没有自然而然地带来繁荣和发展。独立战争期间,由于对英贸易的滞阻,北美的制造业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从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看则仍远落后于英国。战争结束后,英国利用自身强大的制造业和商业优势,一方面对美国的出口实施严厉的商业限制,包括禁止美国货进入西印度群岛;另一方面则向美国大量倾销英国货。独立前夕,北美平均每年运往英国的生铁为3929吨,1791年下降为797吨[1]。烟草、稻米、蓝靛等大宗农产品的出口也大幅度下降,由此带累商业和航海业停滞,造船业衰落。据统计,从1784年到1786年,美国从英国进口的货物总值约为760万英镑,而同期美国向英国出口则仅为249万英镑,逆差高达521万英镑[2]。出口萎缩、市场缩小,使价格大幅下跌,商人、农场主纷纷破产,债务链条破裂,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许多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最著名是的谢司起义[3]。在美国史上,1781年至1789年被称为“危机时期”[4]。从竞争的观点来看,其实质是英国挟裹着其市场竞争的强者优势对新独立的弱小的美国进行打击,以经济殖民来代替政治、军事殖民。危机给美国上层社会带来了广泛的冲击,“美国向何处去”一时成为报纸和小册子所讨论的焦点。在一片喧嚣声中,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两大声音至今仍清晰可辨。推崇自由贸易多为南部大种植园主、北部大商人。在危机时期,南部大种植园主兼并了大量小农的土地,巩固了竞争地位,他们虽然对英国限制出口不满,却得益于优质廉价的工业品。因此他们主张自由贸易,一方面要求英国取消出口限制,另一方面试图摆脱英国的商业垄断,开拓南欧、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课程的考试100分

一、单选(共10小题,总分:40分) 1. 克林顿上台之后,重点是解决美国的国内问题,尤其是它的 :;A.政治问题 * B.经济问题 C. 人口问题 D. 社会问题 2. 1860年到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增长了几倍? * A.9 倍 B. 10 倍 C. 7倍 D. 8倍 3. 从1873年到1913年,美国的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了多少? A. 0.1 B. 0.07 * C.0.05 D.0.08 4. 从经济的角度上讲,美国经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迅速起飞,并走上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历程? A. 19世纪60年代 * B.19世纪50年代 C. 19世纪70年代 D. 19世纪40年代 5. 14条计划是美国开始为世界和平勾勒蓝图,要追求世界性的道义影响的一个标志,这个计划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哪一年向国会提出的?

* A.1918 年 B. 1917 年 C. 1916 年 D. 1919 年 6. 1939年以来,美国的哪个总统将对外政策逐步转向英法,向英法倾斜,扩大了对英法的援助? A. 威尔逊 B. 杜鲁门 * C.罗斯福 D.肯尼迪 7. 美国曾经的外交独立宣言--要避免同世界任何一个部分结成永久的联盟,要保持美国的孤立,是哪个总统发表演说时提出的? * A.华盛顿 B. 里根 C. 罗斯福 D. 杜鲁门 8. 当时英国得以称霸世界的王牌是 A. 它的陆军力量 * B.它的海军力量 C. 它的经济实力 D. 它的军事实力 9. 奠定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模式的是: A. 联合国家宣言

B. 14条计划 C. 门罗宣言 * D.租界法案 10. 19世纪70年代,美国超过哪个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经济体? A. 日本 B. 德国 C. 法国 * D.英国 二、多选(共5小题,总分:20分) 1. 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援助西方,实现西欧经济复兴的马歇尔计划,这个计划代表了 A.美国正式建立世界霸权 ’ B.美国开始从建立世界霸权,转向巩固西方霸权,由建立全球自由主义的经济秩序,转而寻求特定的经济安排 C.美国已经不满足于西方霸权,从而转向建立世界霸权 ’ D.美国霸权战略的转轨 2. 威尔逊的14条计划都有哪些内容? ’ A.要求公开缔结和平条约 “ B.维护公海航海自由 “ C.降低贸易壁垒,裁减军备 “ D.提议成立一个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 3. 门罗宣言的双重性质指的是: * A.门罗宣言反对欧洲列强的干涉与扩张,具有防御的性质 ‘ B.门罗宣言是美国将美洲大陆视为势力范围的一种宣言

美国崛起对中国启示

美国崛起中的种种因素对我国现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借鉴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认为美国崛起对中国启示如下: 1、美国强调依法治国,有着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根本,我们现阶段的中心任务是进行全面的经济建设,这需要有强大的法律保障,为经济的发展扫除障碍。依法治国,有利于社会的安宁和稳定,亦可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氛 2走的都是先经济后政治的路线,美国在经济领先世界半个多世纪后才扛起世界领袖的大旗,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后近3 0 年的发展虽然拥有可观的整体经济实力,而且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但仍然抱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着眼于国内的建设,并且认为自己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我要求作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能因为个别经济指标跃居世界第一就沾沾自喜甚至狂妄自大 3、不断调整适合国情的国策与政策,要随时调整自己的国策,发展经济,增强实力。社会制度、外交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都是影响国家实力的重要因素。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应以更广阔的视野观察世界、观察中国,既增强信心和机遇意识,充分把握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也要提高忧患意识,加强战略谋划,增强应对能力,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4、美国重视科技、人才和教育。美国第一次把专利权写进了宪法,用国家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这大大的激发了整个社会的创造热情。正是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独占鳌头。第三次工业革命更是爆发于美国,从此,美国一直处于科技的前列。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国家崛起的必要条件。美国善于吸收人才,有着一系列的人才保障制度。美国的崛起,人才不可谓不关键。教育是国家之根本,是百年大计,是人才和科技的摇篮。中国现在的教育水平不可谓高,中西部的教育依然很落后,要想振兴中西部,振兴中华,教育必须先行,国家必须得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这也是所有历史性大国崛起的宝贵经验。

论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及启示

论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及启示 一、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 美国的领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地域十分辽阔,面积大约为整个欧洲的3/4,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占有着北美大陆最富庶的心脏地带;美国的中部大平原,幅员辽阔、土地肥沃,不仅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农业区,其土地属于最肥沃和最高产的土地之列,可耕地约占总面积的2/5。与加拿大共有的五大湖泊所蓄淡水约占世界淡水总量一半。除此之外,它还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和能源矿源,其中:锡占世界总储藏量的40%,铜、银锌各占世界总储藏量的16%,金占世界总量的10%,烟煤、无烟煤占世界总量的20%左右等等,此外还有数量十分可观的石油和天然气。所以,美国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一点为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和环境基础。美国地理环境优越性还在于它良好的地缘政治。由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两个海洋的保护,美国本土避免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损伤,反而还利用战争的机会聚敛财富;而美国南北都是弱国,没有邻国的威胁,不必担心遭受外国军队的入侵。享有着如此优越的地理条件,美国自然成为了美洲的领袖,更成为世界的霸主。 美国在其崛起过程中拥有得天独厚的安全环境和国际条件。东西两岸的两洋隔绝使美国可免于卷入欧亚大陆的战争和冲突,美国周边不存在强国作为邻国,南北的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弱于美国,广大的西部边疆成为转移东部社会矛盾的安全阀。从而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为美国在20世纪快速的崛起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 一个国家的崛起是从各方面崛起的,绝不是单个方面的崛起就能实现一个国家的崛起,而是多个方面同时进行的。美国也不例外,为便于比较清楚的考察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所以分别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方面来分别梳理。 (一)经济崛起历程 在现代,与一国实力关系最密切的要素是它的工业生产[2]。20世纪美国在经济领域的崛起首先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开始的,1894年美国的工业产值94.98亿美元,英国则是42.63亿美元,第三位德国为33.57亿美元,分别居于世界第二和第三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 课程的考试 满分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课程的考试 一、单选( 共8 小题,总分: 40 分) 1. 从经济的角度上讲,美国经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迅速起飞,并走上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历程?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5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40年代 2. 1939年以来,美国的哪个总统将对外政策逐步转向英法,向英法倾斜,扩大了对英法的援助? A.威尔逊 B.杜鲁门 C.罗斯福 D.肯尼迪 3. 奠定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模式的是: A.联合国家宣言 B.14条计划 C.门罗宣言 D.租界法案 4. 14条计划是美国开始为世界和平勾勒蓝图,要追求世界性的道义影响的一个标志,这个计划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哪一年向国会提出的? A.1918年 B.1917年 C.1916年 D.1919年 5. 克林顿上台之后,重点是解决美国的国内问题,尤其是它的 A.政治问题 B.经济问题 C.人口问题 D.社会问题

6. 1860年到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增长了几倍? A.9倍 B.10倍 C.7倍 D.8倍 7. 美国曾经的外交独立宣言--要避免同世界任何一个部分结成永久的联盟,要保持美国的孤立,是哪个总统发表演说时提出的? A.华盛顿 B.里根 C.罗斯福 D.杜鲁门 8. 从1873年到1913年,美国的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了多少? A.0.1 B.0.07 C.0.05 D.0.08 二、多选( 共 4 小题,总分: 20 分) 1. 美国的战略历程包含几个主要阶段,分别是: A.霸权准备期 B.霸权确立期 C.霸权护持期 D.霸权扩展期 2. 冷战的结束,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如何确定新时期美国大战略,成为美国各界关心和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而国内激烈的战略讨论凸现了美国的各种战略选择,这几种战略选择分别是: A.新孤立主义战略 B.选择性接触战略 C.合作安全战略 D.单极霸权战略 3. 门罗宣言的双重性质指的是: A.门罗宣言反对欧洲列强的干涉与扩张,具有防御的性质 B.门罗宣言是美国将美洲大陆视为势力范围的一种宣言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88分)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88分)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从1873年到1913年,美国的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了多少? A.0.1 B.0.07 C.0.05 D.0.08 2. 从经济的角度上讲,美国经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迅速起飞,并走上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历程?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5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40年代 3. 奠定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模式的是: A.联合国家宣言 B.14条计划 C.门罗宣言 D.租界法案 4. 1939年以来,美国的哪个总统将对外政策逐步转向英法,向英法倾斜,扩大了对英法的援助? A.威尔逊 B.杜鲁门 C.罗斯福

D.肯尼迪 5. 美国曾经的外交独立宣言--要避免同世界任何一个部分结成永久的联盟,要保持美国的孤立,是哪个总统发表演说时提出的? A.华盛顿 B.里根 C.罗斯福 D.杜鲁门 6. 19世纪70年代,美国超过哪个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经济体? A.日本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7. 克林顿上台之后,重点是解决美国的国内问题,尤其是它的 A.政治问题 B.经济问题 C.人口问题 D.社会问题 8. 14条计划是美国开始为世界和平勾勒蓝图,要追求世界性的道义影响的一个标志,这个计划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哪一年向国会提出的? A.1918年 B.1917年 C.1916年

D.1919年 9. 1860年到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增长了几倍? A.9倍 B.10倍 C.7倍 D.8倍 10. 当时英国得以称霸世界的王牌是 A.它的陆军力量 B.它的海军力量 C.它的经济实力 D.它的军事实力 二、多选 ( 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 11. 关于美国世界霸权的确立表述正确的有: A.美国利用联合国等全球性政治组织,确立了全球的政治霸权地位 B.美国利用世界经济的重建,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 C.美国通过与苏联的意识形态斗争,获得了西方精神领袖地位 D.美国通过与苏联的军事对话,确保了军事霸权地位 12. 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美国在短短的四年之内,将几个地区3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迅速成为两洋国家。这几个地区是指? A.德克萨斯 B.纽约 C.新墨西哥

美国崛起的原因及其启示

美国崛起的原因及其启示 摘要:从 1775 年莱克星顿的枪声到今天,美国只用了 200 多年时间,就从一个只有 13 州的殖民地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超级大国。关于美国的崛起和对我国的启示,史学家有不同的认知。在这里,我们从经济、地缘政治、制度、教育和科技等因素分析美国的原因以及给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崛起原因启示 一、美国崛起的原因 (一)经济因素 美国在19世纪,特别是在内战以后的半个世纪内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农业革命。独立战争以来,通过非法占地以及将西部国有土地分小块出售的方式,美国的农民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小农场,后来又通过分化和兼并的方式建立了采用机械化作业的资本主义大农场,从而开始了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所谓“美国式道路”。例如,从1850年到1860年的10年间,美国的全国农场数就增加了41%,西部更是增加了416%;然而在19世纪的最后30年,拥有农场的农户比例却开始逐年下降: 1880年为74. 5%, 1900年为64. 7%。[1] 美国式道路的成功,使得美国农产品成本大大降低,低廉的美国农产品通过新建造的蒸汽轮船、火车和运河系统,运送到国内各地和欧洲市场,从而使欧洲的农业进入一个长期的萧条时期,大大提高了美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在工业革命方面, 1812年的美英战争引入了工厂制度,在19世纪30、40年代解决了燃料、铁矿石、蒸汽动力问题,使美国制造业开始了工业革命,并使美国工业在内战后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美国政府的秘诀是,对国内企业采取放任政策和对外高关税壁垒政策相结合。 (三)制度因素 美国要实现世界大国的崛起一个重要前提是维护国家统一。林肯总统充分借助法律与战争手段,扭转国家分裂局面,然后在和平统一的环境中恢复工业化建设,确保美国在19世纪后期的崛起成为现实。年3月4日宣誓就职的林肯总统曾经希望采取和平方式恢复统一局面,甚至提出妥协法案,主张在维护国家统一的前提下维持南北方不同的社会制度,即维持美国式的“一国两制”局面。但是4月12日南部分裂势力贸然挑起内战,炮轰并占领联邦军队的萨姆特要塞,彻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 课程的考试 100分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克林顿上台之后,重点是解决美国的国内问题,尤其是它的 A.政治问题 B.经济问题 C.人口问题 D.社会问题 2. 1860年到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增长了几倍? A.9倍 B.10倍 C.7倍 D.8倍 3. 从1873年到1913年,美国的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了多少? A.0.1 B.0.07 C.0.05 D.0.08 4. 从经济的角度上讲,美国经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迅速起飞,并走上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历程?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5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40年代 5. 14条计划是美国开始为世界和平勾勒蓝图,要追求世界性的道义影响的一个标志,这个计划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哪一年向国会提出的?

A.1918年 B.1917年 C.1916年 D.1919年 6. 1939年以来,美国的哪个总统将对外政策逐步转向英法,向英法倾斜,扩大了对英法的援助? A.威尔逊 B.杜鲁门 C.罗斯福 D.肯尼迪 7. 美国曾经的外交独立宣言--要避免同世界任何一个部分结成永久的联盟,要保持美国的孤立,是哪个总统发表演说时提出的? A.华盛顿 B.里根 C.罗斯福 D.杜鲁门 8. 当时英国得以称霸世界的王牌是 A.它的陆军力量 B.它的海军力量 C.它的经济实力 D.它的军事实力 9. 奠定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模式的是: A.联合国家宣言

B.14条计划 C.门罗宣言 D.租界法案 10. 19世纪70年代,美国超过哪个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经济体? A.日本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二、多选 ( 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 1. 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援助西方,实现西欧经济复兴的马歇尔计划,这个计划代表了 A.美国正式建立世界霸权 B.美国开始从建立世界霸权,转向巩固西方霸权,由建立全球自由主义的经 济秩序,转而寻求特定的经济安排 C.美国已经不满足于西方霸权,从而转向建立世界霸权 D.美国霸权战略的转轨 2. 威尔逊的14条计划都有哪些内容? A.要求公开缔结和平条约 B.维护公海航海自由 C.降低贸易壁垒,裁减军备 D.提议成立一个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 3. 门罗宣言的双重性质指的是: A.门罗宣言反对欧洲列强的干涉与扩张,具有防御的性质 B.门罗宣言是美国将美洲大陆视为势力范围的一种宣言

浅谈课堂教学资源的选择、呈现与有效应用的策略

浅谈课堂教学资源的选择、呈现与有效应用的策略 ——《商不变的规律》课堂教学案例的研究 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教学资源从狭义而言,主要包括教材等文本性资料、板书、学生作业、教学具和多媒体课件。从广义而言,还应该包括学生的发言、教师语言这种动态的随机性的资源。教学资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习的共同载体。一节课的教学资源是相当“丰富”的,教师对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呈现方式的设置直接体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反映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资源能否有效应用成为能否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 通过《商不变的规律》这节课,本人试图对课堂教学资源的选择、呈现与有效应用的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板书:老师最可靠的资源载体 板书可以说教学资源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板书是一块最稳定的呈现信息的平台,直接反映了一节课的核心内容。有经验的教师从来不会不在板书设计方面下足功夫。好的板书设计能起到突出教学的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呈现知识结构的功能。《商不变的规律》这节课薛颖教师在板书上花了很大的心思,课题、商不变的规律、以及课堂引入部分的两组口算题,都是用了很艳丽的色彩打印出来的。给学生以美的体验,也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印象。课题除了文字以外还配了画,一只白兔。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稍显多余。选择《商不变

的规律》的具体内容作为板书,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在呈现方式方面显得美中不足,用的是华文彩云体,因为这种字体离黑板较远的同学容易产生认识上的误差。不能因美而削弱板书的信息呈现功能。如果改用宋体或黑体,应该比华文彩云要好。 而引入部分的两组口算题制作成板书,并用突出的色彩呈现出来反映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是很好的。这个内容是学生总结出《商不变规律》的物质基础,用黑板呈现远比放在多媒体课件中好,因为它具体地表现了《商不变的规律》。 二、多媒体课件:有声有色的动态呈现资源的方式 计算机多媒体课件作为常规的课堂教学的补充时,它通常是有效的;然而,它对学生学习成绩的促进作用是很小的,并且效果时好时坏。当今的研究者一般认为,计算机本身并不是万能的,真正起作用的是课程、教学,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去用它。 《商不变的规律》这节课的多媒体课件从整体而言,体现出简洁、主题突出、并有一定的交互性,画面清新。一些GIF小动画也用得恰到好处,起到活跃画面,深化主题的作用。在引导学生总结《商不变的规律》时,课件能交互式地及时呈现学生发言的有效部分是教师应用课件资源的一个亮点。 值得一提的是,POWERPOINT是一个简单的功能强大的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软件。既有许多不同的动态呈现方式,又能轻松地插入图片、声音、影片以及SWF动画。我校教室的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W IN98,只能安装OFFICE2000,一些在功能更强大的OFFICE2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主要大国崛起的原因与启示初探考点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主要大国崛起的原因与启示初探考点 一、英国的崛起 1、开始崛起:1588年,打败西班牙,开始建立海上霸主地位。 原因: (1)、地处大西洋沿岸,地理环境优越。 (2)、资本原始积累;能够把金银等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霸权确立:18世纪后期,英国打败了荷兰和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起"日不落"的殖民帝国,在世界上拥有最广大的殖民地。 原因: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克服了专制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3、达到顶峰: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在世界工业中居垄断地位,有"世界工厂"之称,是当时世界无可争议的头号霸主。 原因: (1)、最早开展和完成工业革命,在工业革命中重视科技的创新,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强国。 (2)、占有世界上最大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3)、自由主义的兴起,取代了重商主义。

二、美国的崛起 1、开始成为经济大国:1894年,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原因: (1)、幅员辽阔,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 (2)、西部领土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广大的国内市场。 (3)、欧亚移民,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必要的技术与经验。 (4)、内战后政治相对稳定,大量欧洲资本涌入。 (5)重视科技和教育。 2、一战后势力扩大,在华盛顿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原因: 充分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一战中大发战争横财,力量更加强大。 3、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确立:二战后初期,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北约组织成立,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原因: (1)、二战中获得巨大利益,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黄金储备。 (2)、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探究美国崛起的历程

探究美国崛起的历程 1、美国崛起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2、按事件逐个回忆知识点。 (1)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 a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发展 b经过: 爆发: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建国: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 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胜利:1781年约克镇战役 独立: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c领导人:华盛顿 d性质: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f 宪法:1787年宪法颁布,三权分立,成立联邦制国家,实行总统制。 g历史意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和拉美的革命运动。 h启示: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独立是一个国家成为强国的基本条件;制定和完善民主的政治制度。 (2)美国南北战争(1861年~1865年) a根本原因: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 b导火线: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c转折点: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结果:北方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 e领导人:林肯 f性质:既是内战,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g历史意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H启示: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 (3)罗斯福新政 原因: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目的:消除经济危机,巩固资本主义统治。 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措施:1、改革金融,恢复银行信用2、整顿农业3、调整工业(中心措施) 4、兴建公共工程。 意义: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与管理得到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利加强。 启示:国家加强对经济的调控;改革创新等。 (4)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特点: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持续发展,呈现繁荣景象。 20世纪七八十年代:70年代危机,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调整,经济发展受限。 20世纪九十年代: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原因:制定适时的经济发展策略;重视教育、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等。 (5)冷战政策 概念: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 目的:称霸世界 表现: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约组织 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 (6)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富尔顿发明汽船。 第二次:美国在电力方面领先其他国家;爱迪生发明碳丝灯泡;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第三次:第三次科技革命从美国开始。 启示: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培养人才。 (7)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采取中立政策,1917年参战,成为战胜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采取中立政策,1941年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美国卷入战争,建立国际反法西斯同盟。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召开雅尔塔会议等;向日本投掷两枚原子弹,成为战胜国。 启示:反对战争,维护和平,创造和平的发展环境。 三、探究美国崛起的原因? 1、通过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通过罗斯福新政,消除了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与管理得到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利加强。 4、战后经济发展,制定适时的经济发展策略;重视教育、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等。 5、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生产力,迅速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 6、两次世界大战美国本土都远离战火,开始都采用中立政策,向战争双方出卖军火,发了战争横财;后期参战,成为战胜国,捞取战利品。 …… 四、探究美国崛起给中国的启示。 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独立是一个国家成为强国的基本条件;制定和完善民主的政治制度;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制定适时的经济发展策略;重视教育、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调控;改革创新等;反对战争,维护和平,创造和平的发展环境;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引进先进科技,走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1.巴黎和会 (1)时间:1919年1月~6月。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大战略的发展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大战略的发展 2012年12月04日17:46 作者:知远 国家安全战略的根本目的是提供一个全面的战略,平衡国家实力要素的目的、途径和手段,以实现国家安全并保护、维护和促进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成功的话,这个过程最终将导致大战略或统一的战略的发展,这个大战略将把价值观和利益与产生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战略评估结合在一起,而这些政策将在一个统一的战略中加以表述。然后,这个战略将作为政府的一份统一文件。1 本文将研究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起源和发展。本文还将分析,美国总统根据1986年《戈德华特 - 尼科尔斯法案》的规定,编制并向国会提交年度报告的要求和内容。本文随后将介绍和分析1987年、1988年、1994年、1998年和2002年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其目的是为了确定以上这些报告是否实现了《戈德华特 - 尼科尔斯法案》为美国提供一个统一的战略或大战略的意图。选择这五份报告的原因是,在笔者看来,这些报告代表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思维和方向的新的或重大的变化。 背景:美国国家安全结构发展的历史回顾。 实现国家安全的根本途径之一是提供所需的政府机构和机制,组织国防机构,统一武装部队,将科学用于军事目的,动员军队的人力,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分摊国防的费用。2 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孤立主义的黄金时代是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那一天结束的。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人们认识到,美国和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意识形态竞争的新时代。对美国来说,努力界定和完善国家安全结构和战略的过程始于二战期间,并在1947年的《国家安全法案》中第一次正式阐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将两种根本不同的政治理念引入了关于美国未来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这个问题的辩论之中。第一种理念与旧的保守政治文化有关,担心发展一个强大的国家安全机制,会危及与美国民主有关的基本价值、原则和制度。他们相信,一个强大的国家安全结构会浪费资源,严格地管制这个国家的青年,将权力过于集中在联邦政府,尤其是军队。这些人还担心,建立一个强大的行政部门会破坏国会和行政部门之间符合宪法的基本平衡。4 第二种理念是一种新的国家安全观念,希望在世界事务中积极发挥作用。这种理念强调,美国已经进入全面战争的时代,这种新的威胁需要更高程度的军事警惕和战备,可以为美国的国防动员国家所有的资源。此外,他们还认为,保卫美国的自由与保卫其他地方的自由是不可能分割的。5 “和平与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因此,美国领导人别无选择,只有通过捍卫整个自由世界的安全来保卫美国的安全”。6 最后,正如民主社会的所有政治进程一样,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之间的辩论以妥协告终。在国防问题上产生一个多数人的共识,这是不可避免的必要妥协。制订战略不是一个理性的和系统性的过程。事实上,这是一个紧张的政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旷日持久的谈判和妥协,才产生了国家战略。7 1947年《国家安全法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军事行动的准备与实施,行政与立法之间的斗争,陆军部内部的斗争以及陆军部和海军部之间的斗争。8 主要的不足在于:陆军和海军之间关于空中力量的作用之争;关于国家的安全结构不能再基于一种适用于平时的组织结构,又基于一种适用于战争的不同组织结构的认识;陆军和海军关于战后的作用和任务的分歧;和平时期的国

高校网络教学平台选择与应用策略

高校网络教学平台选择与应用策略1 李胜利1,姚金鑫2,孙名松1 1.哈尔滨理工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哈尔滨 (150080) 2.黑龙江科技学院利民校区,哈尔滨 (150025) 摘要:通过比较国内外几种知名的网络教学平台,根据现阶段高校信息化与数字化校园建设需求,提出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选择与应用策略。 关键词:网络教学信息化教学教学平台 网络教学平台又称在线教学平台、网络教学管理系统、数字化教学系统等,是紧密结合网络教学的实际需求构建的基于互联网的教学管理与沟通平台,包括网上备课、课程制作、教学素材建设、网络授课、网上交流、网上作业、网上学习、网上考试以及质量评估等多种服务的综合教学支撑平台,全面支持教学各个环节。 网络教学系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应用系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石,是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互联网实现数字化教学的必要条件。系统拥有校内最大的用户群,几乎包括学校的所有教师和学生。校园网络教学系统的建设,将极大地促进和配合学校的教学改革,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13]。同时,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提供资源基础,为社会需求强烈的终身教育提供不竭的教学资源。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关注和使用网络教学系统,这标志着我国的信息化教育从上世纪90年代的多媒体课件与信息化教案设计阶段进入信息化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阶段[13]。 目前,网络教学平台有很多。有商业公司开发的,也有开源免费使用的。比较流行的有Blackboard、WebCT、LearningSpace、Moodle、Sakai、清华教育在线、eduCommons、LAMS、Desire2Learn、Eledge、Focus/SIS、Centre/SIS、Online Grades、SchoolTool、ATutor、Angel、eCollege、Virtual-U、科建脉望网络学习平台LearningField、北京网梯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南京易学的天空教室等。 1. 主要网络教学平台介绍与特性分析 1.1 Moodle(中文译名魔灯) Moodle 是英文Modular Object – 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的缩写,即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是澳大利亚Martin Dougiamas博士在汲取了WebCT和Blackboard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专门针对广大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中设计、管理、实施、评价自己的课程和教学而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和学习管理系统,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软件,完全免费。它是一个用来建设基于Internet的课程和网站的软件包。它的功能强大,目前已在来自198个国家和地区的36411个站点中广泛应用,其中在中国已有339个[10]。2007年底,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通过正式评估决定采用Moodle作为唯一的教学管理系统[1]。2007年3月改版的Moodle中国社区(https://www.doczj.com/doc/577410813.html,)为国内的Moodle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随着国内Moodle平台方面资料的陆续增 1项目支持: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教育教学研究招标课题--哈尔滨理工大学网络教学研究与实践。

美国崛起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

美国崛起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 美国崛起的原因很多样,政治制度的独特与先进性,邻国不具有威胁和限制性,但这些都直接导致了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所以我认为经济的发展是美国崛起的最直接的原因。而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美国先进的经济体制。 美国早期完全奉行自由资本主主义,资源全部是市场调控,经济发展较快,直到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崩溃,大萧条,美国吸取教训,加强了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健全了经济体制(罗斯福新政)。 第二次工业革命 首先从工业革命开始说起,美国没有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40年代开始在欧洲进行),却搭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末班车(19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完全奉行自由资本主主义,资源全部是市场调控,经济发展较快,到了19世界末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产值已经居世界首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美国采用最新技术和设备,经济高速发展,19世纪末,工业生产跃居世界第一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逐渐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一、南北战争后,政治的统一和稳定、联邦政府的政治和经济改革,为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经济的腾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861~1865年,美国的南北战争彻底埋葬了腐朽落后的种植园奴隶制,解放了生产力,消除了南北对峙,巩固了统一。同时,联邦政府还实行了一系列社会经济改革措施。如实行保护关税政策,改革金融和货币制度等。这些为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经济的腾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美国工业跳跃式发展和企业的大型化、集中化,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19世纪70年代后,美国进入经济的迅速发展时期。由于美国工业起步晚、企业规模大、技术设备新、竞争力强、重工业发达,工业的地区分布也比较集中,因此企业间的竞争异常激烈,资本和生产集中得极为迅速,美国企业日益向大型化、集中化发展。1887~1897年,美国拥有100万美元以上资金的大公司有86个,其中二十几个大公司分别垄断了各自所在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同时,这些垄断组织为了取得竞争优势,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垄断性大企业对技术革命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三、19世纪下半期,美国对西部边疆的开发和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第二次工业革

解读小布什时期美国大战略中的中东政策_王勇辉

文章编号:1673-5161(2006)04-0014-07 中图分类号:D371 文献标识码:A 解读小布什时期美国大战略中的中东政策 王勇辉 内容提要 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兴起在一定意义上是基于其特殊的地缘战略地位。小布什时期,美国的大 战略主要是辨认地缘政治的断层线,找出潜在的全球性对手和可能导致重大对抗发生的地点和方式,并且寻求 以何种全球性战略安排来应对。同时,小布什时代的安全观念所衍生的全新内涵促发了美国大战略的一再整合, 新的国家安全战略直接反映了美国新保守主义关于冷战后世界秩序的帝国统治理念。在美国大战略中,“选择 性介入”,既是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大特点。作为“选择性介入”重点的中东地区,小布什政府奉行的是一 种既沿承又重塑的双重原则。 关 键 词 地缘政治学;小布什政府;大战略;美国中东政策 作者简介 王勇辉,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04级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433)。 Abstract In a historical viewpoint, the rise of America somehow lies in its peculiar geo-strategic status. During the term of George W. Bush administration, America’s grand strategy is designed to make out the faultage liner, find out America’s globally potential rival, the way and the spot where may break out serious confrontation, and seek for some arrangement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Meanwhile, the new security concept of Bush administration conform the America’s grand strategy, which reflects America’s neo-conservatism about the world order of post cold war. In America’s grand strategy, selective engagement is both a component and a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 and the Middle East is an important area of selective engagement towards where Bush administration will pursue a dual principle: heritage and reshaping. Key Words Geo-Politics; G.W. Bush Administration; Grand Strategy; US Middle East Policy 从历史实践看,地缘政治学对国际关系产生了诸多重大影响。拉采尔(Friedrich Ratzel)把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引入地缘政治学,成为德国法西斯的对外扩张的战略理论;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1904年)从地理空间来分析整个世界形势,其中的“心脏地带论”使得亚欧大陆成为世界列强关注的战略地区,斯派克曼(Nicolas Spykman)在《世界政治中的美国战略》(1942年)与《和平地理学》(1944年)两部著作中提出与麦金德的“心脏地带论”相对应的“边缘地带论”,对凯南的“遏制理论”起了重要的启发作用,从而对冷战期间美国对外战略产生了重大影响;马汉(A.T.Mahan)提出与“陆权论”相对应的“海权论”,把建立强大的海军力量和取得制海权视为强国的必经之路,对一战后美国加强海军军备、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海洋霸权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看,美国的大战略主要是辨认地缘政治的断层线,找出潜在的全球性力量和可能导致重大战争发生的地点和方式。挑战不仅在于判定这些断层线所在的位置,还要找到克服断层线的方法——至少要找到降低断层线的破坏力的方法。① 从地缘政治的现实看,中东连接欧、亚、非三大洲,控制着苏伊士运河、黑海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三大重要国际水道,航运往来十分繁忙。斯派克曼在其“边缘地带说”中曾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支配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命运。他所说的“边缘地带”就包括中东地区。鉴于中东地区在地缘政治上的重要地位,美国把控制中东作为实现其全球战略的支撑点。但长期以来,中东并没有建立起某种覆盖整个地区的控制机制,现有的只是一 ———————— ①Charles A Kupchan, The end of the American Era: U.S Foreign Policy and the Geopolitic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lfred A. Knopf inc, 2002, p.26.

大国崛起对中国的启示

- - XXXXXX 商学院课程论文 题 目 大国崛起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国贸103班 XXX 国际商务系 XXXXXX XX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系 别 学生学号

【摘要】一个国家的崛起,即一个民族的崛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与国之间的较量靠的是科技。同时,一个健全而民主化的大国政治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五百年来,九个世界性大国先后在历史的舞台上登场。历史就像是大国兴衰更替的链条,一环扣一环,有始无终,兴亡无常。而今日之中国就是这条链环中的一个环节。中国正在崛起,而正在崛起的国家有的最终成长为世界性的大国,也有的行百里而半九十,功败垂成。 【关键词】历史经验,和平崛起,经济,政治,文化 一、中国的现状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许多国人或许会为此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自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GDP增速令世界瞩目。在全世界都把羡慕的目光投向我们国家的时候,除了扬眉吐气之外,我们是否还缺少了什么?仅仅从国内生产总值这样一个华丽外表来衡量一个国家是非常不客观的。翻开历史的长卷,再次揭开国人那段屈辱的近代史,我们也许会十分诧异。据安格斯·麦迪森的统计,182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是欧洲的1.22倍,189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日本的 5.28倍;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从1700至1820年间一直领先于欧洲和日本。但在1820年后的20年即1840年,中国却被英国在鸦片战争中打败。1895年在甲午战争中又被日本打败,中国因此失去香港、澳门和台湾,还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同样的遭遇也在西方大国上演:西班牙掠夺了美洲大量的金银,到16世纪末,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西班牙占有。然而英国在16世纪末实际上还是一个人口很少的小国,它的无敌舰队在英西海战中竟不敌英国的貌似不堪一击的弱小舰队。富国被穷国打败,事实的确如此。一个没钱的国家绝对称不上是大国,但一个有钱的国家不一定就是大国,即便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们热捧经济增长,但是我们会发现石油之城波斯湾,其人均财富恐怕连美国都比不上,却战火不断。先是海湾战争,接着又是伊拉克战争,结果把富可敌国的伊拉克人民打得流离失所。由此可见,财富为我们通向强大奠定了基础,而要实现强国之梦,则还有很多。 二、各大国崛起的历程给中国带来的启示 (一)、大国崛起——英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