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近期,我们采取实地调研和书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省17个市进行了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实地考察调研了青岛、烟台、临沂、日照等8个市,听取了50余家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物流业发展情况的介绍。对当前物流业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政策环境、企业主辅分离、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以及影响物流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摸底。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是企业抗风险能力差。受经济下行影响,部分小微型企业由于周转资金不足、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等因素,导致产品销售市场相对疲软,产品库存增加,生产能力不饱和,抗风险能力差。

进一步理清工业发展的思路。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坚定不移地把“围绕工业强基础”作为事关全县经济命脉的根本性决策来落实,坚定发展新型工业的决心和信心。继续深入扎实地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理清阻碍工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动员全社会力量推动新型工业健康发展。

一、我省物流业发展总体情况及其特点

近年来,特别是《山东省现代物流业振兴发展规划》的出台,我省物流业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物流需求快速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今年以来,随着我省国民经济整体回升向好势头的不断发展,现代物流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20年底全省社会物流总额105831亿元,同比增长22.7%;物流业增加值2871.4亿元,同比增长19.5%,占gdp比重7.28 %,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19.9%;社会物流总成本7081亿元,同比增长12.8%,占gdp的比率下降为17.9%;物流产业完成投资2190亿元,同比增加25.7%。全省各种运输方式货物发送量27.45亿吨,同比增长12.34%。从行业发展状态看,有以下特点:

(一) 物流市场需求增加,物流企业快速增长。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物流运行模式不断出现新变化。制造企业加快资源整合、流程再造,不断释放物流资源。目前,全省80%以上的规模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分离外包物流服务功能,建立了一大批以企业集团内部服务为主,逐步面向社会服务的物流企业。物流需求不断增加,初步形成了分离分设物流中心、合资合作物流公司和全面外包主辅剥离物流公司配套等不同形式的两业联动发展模式;商贸物流加快发展,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和传统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进城、农资和日用工业品下乡带来较大的物流需求,推动了物流企业的快速增长。2020年全省物流总额同比增加了22.7%。全省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17000多家,其中骨干661家,先后进入全国100强企业23家,享受全国税收试点企业62家,被评为“山东服务名牌”企业69个。物流企业向规范经营和专化服务延伸,专业化物流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形成了由多种所有制、不同经营规模和多种服务模式构成的具有行业特色的物流企业群体。

赤城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毗邻京、津。总面积5287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440

个行政村,总人口2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万人。全县年均气温6.8℃,年均降水量404.9毫米,年均日照时数为2620.7小时。我县由于十年九旱,尤其是春夏旱比较严重,降雨少且多集中在八、九三个月,土壤大部分为褐土和棕壤土,土层深厚,疏松,所有这

些土壤、气候特性都适宜马铃薯生产。

(二)行业物流得到快速发展,专业化物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自2020年以来,全

省具有行业特色的物流企业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钢铁、煤炭、轻工、石油化工、汽车及

零部件、纺织、医药及农产品等行业不断整合物流业务,与物流企业结成战略合作联盟关系,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建设扎实推进。东营市完善石化物流供应链建设,以港口、油田、

炼油厂为基础,加快推动石化产品的储存、运输等供应链管理。兖州整合煤炭资源,建立

了煤炭产品的加工、存储、配送的供应链系统。寿光建立了农村物流服务体系,以农产品

为重点,开展冷链物流一体化建设。淄博建设危险化学品物流的跟踪与监控体系,加强危

化品行业物流的推动和管理。工农商贸企业资源整合,专业化一体化物流供应链模式逐步

形成,出现一批专业化物流企业,如以危险化学品物流为主的依厂物流、用国际集装罐运

输化工产品的烟台德华物流,以图书物流为主的临沂新华印刷物流集团等。物流企业不断

创新服务方式,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链金融、卡车航班、保税物流等服务新模式得到推

广运用。

(一)进一步优化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制造业主辅分离,向物流企业释放物流资源。调研中发现,现阶段物流发展势头比较好的物流企业,主

要是从大型制造企业自身剥离出的企业物流实体,即集团(企业)二级法人的物流企业,

这类企业具备满足制造企业专业化生产所需要的配套服务,具有投资建设专业化物流园区

的条件,能将园区与当地的产业发展很好结合,形成生产前物流供应服务与企业内部流程

再造相匹配,与生产后商贸物流相接轨的供应链一体化整体服务功能,从而推动物流服务

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优化支持制造企业主辅分离的政策环境,落实《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20]51号),采取切实措施,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加快推进制造企业主辅剥离,释放物流服务的社会化需求,

推动物流企业增强一体化的服务能力。

六是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加快农民素质提升,加强农民专业技能培训,引导农村富余

劳动力向建筑业、商贸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让失地农民接受

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的洗礼,把农民逐步转化为农业产业工人;加强与农业科研单位、教

育机构的联系互动,直接为农民群众提供信息、技术、营销等服务,提高农业生产和营销

水平;通过宣传引导、教育培训和培育典型,切实提升农家乐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

旅游接待的层次和水平;培育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协会组织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服务,延长农业产业的链条,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组织化程度。

1、加快推进物流业与工农商贸流通业联动发展。在2020年开展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

发展示范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联动面,推动农业、商贸流通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扎实推进钢铁、煤炭、石油化工、汽车、农产品、医药等行业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建设,有

效整合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全面提升我省物流业与传统产业的联动发展水平,加快建立一体化物流服务体系。

学校名称:

荷兰蒂尔堡大学

Universiteit van Tilburg

所在位置:荷兰,

学校设置类型:

创建时间:1927年

学历:本科研究生网络课程

学校性质:

学生人数:11399人

院校地址:

(二)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私营企业也要在世贸组织游戏规划下参与公正的国际市场

竞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所谓的优惠政策将不复存在,政府的扶持也是十分有限的。

而企业的好与坏,关键还在于自身,没有好的企业素质将难于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要

炼好内功,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努力塑造诚信的企业形象。

四是流通企业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有关职能部门存在对流通企业重复检查、重

复收费等问题。各区县对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的扶持力度不够。

2、落实并完善税收配套政策。尽快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试点物流企业有关税收

政策问题的通知》,让物流企业享受到差额纳税等政策;尽快设立物流税目,整合与物流

业务相关的各类发票,推出统一的物流业专用发票,建立统一的物流企业纳税体系;按照

物流一体化运作的需要和公平税赋的原则,将物流业的运输、装卸、搬运、仓储、代理等

环节的营业税统一调整为3%。;物流业务与主业成功剥离的物流企业,新增加的营业税等税额,各级政府留成部分均按50%奖励企业,用于支持物流企业发展(江苏、福建、广州等省份,按40-60%返还),避免到省外开发票和设分公司,造成地方税源流失。

引资引智并举,加强人才支撑。建议成立由学者、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界专家组成的

物流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对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出政策建议,对重点物流项目的认定提出专

家意见。帮助本地企业引进、留住高层次物流人才,利用招商引资项目招来人才,加强与

高等院校的合作培养人才。

3、加强交通运输管理。全面清理过路过桥费收费线路、标准及收费期限;严厉打击

公路“三乱”,免除企业不合理负担;加快修订大件运输车等特种运输车辆的标准,彻底

解决特种运输车辆超限限行、随意罚款和“大车小标”问题;研究相关管理办法,为城市

配送车辆进城通行停靠和装卸作业提供便利;加快推进建立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服务体系,支持甩挂运输发展;制定最低运费保护限价政策,在运营税中扣除燃油税部分,优化物流

运价参照客运业制定货运业燃料成本补贴制度。

大差距。由于现行体制原因,城市公共交通的许可权限在市交通运输局,我区交通管

理部门只负责具体管理工作,开辟新线、迁站、线路调整等诸多事项,都需多方协调解决,程序较为复杂,致使办事效率不高,不能及时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意愿。目前,我区存

在公交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偏低,公交候车时间长、始发时间晚、末班时间早、换乘不

方便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公交与其他交通方式的竞争力和对公众出行的

吸引力。同时公共交通线网覆盖不均衡,影响了公共交通服务的普遍性。公共交通企业存

在重经济指标、轻服务质量,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安全投入不足、信息化水平

较低等问题。

4、规范物流企业用地问题。对纳入省规划内物流园区土地征用给予重点支持,对重

点物流项目用地,在地价上等同或低于工业用地,相关费用按照下限收取或采取减、免、

先征后返等相关政策;物流企业以原划拨土地改建物流项目的,应优先办理土地使用手续。

(二)规范物流园区建设和认证管理。物流园区建设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充分考虑物

流市场需求,把整合现有物流资源与新建物流项目有机结合,规划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用

地节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经营集约的大型物流园区(中心)。原则上每市建立2-3

个综合性园区,3-4个专业化园区。在产业集聚区,有针对性地建设石油化工、建材、钢铁、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农副产品等行业物流中心。在县级交通枢纽城市建设物流中心

和配送中心,在乡镇建设物流配送站,形成省、市、县、乡四级物流运营网络;加强物流

园区的认定管理工作,尽快出台我省物流园区的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规范理顺现有物流

园区的管理。

(三)协调解决物流企业融资难问题。许多物流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较快,自有

资金积累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企业发展难以得到金融、担保机构的贷款支持。政府有

关部门要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在防范资金风险的前提下,放宽物流企业贷款融资条件,降低

其融资成本;建立物流业融资担保体系,协助中小物流企业取得贷款;推广物流金融新模式,围绕产业链上下游资金往来,开发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对于区域重点物流企业在物

流园区、基地、中心重点项目建设方面给予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面的扶持。

(四)加大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十二五”是我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时期,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物流社会化,物流业不仅要发挥支撑经济总量持续增

长的作用,更要通过资源整合、供应链一体化运作,促进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为落实山东省“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筛选确定了六

大类739个重点物流项目,其中在建项目375个,拟新建项目364个,总投资约2817亿元,预计年新增营业收入4750亿元,实现利润260亿元,交纳税金162亿元。建议省财

政建立支持物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年度列支5000万元(据了解,目前青岛已经安排

1000万元,淄博安排1500万元,东营已经安排了500万元),用于扶持“十二五”规划

中确定的物流重点工程,加快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促进我省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

转变。

(五)支持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物流标准化是加强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信息

化是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支撑,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在这两个领域的投入和引导。加快我省

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标准的制定、宣传和推广,规范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的建设和管理,

打造一批具有区域优势的专业化物流园区和中心。重点支持全国性和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

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平台间信息交换标准,完善平台间互联互通机制,推

动跨区域、多领域的信息网络联盟合作。

(六)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支持重点高等院校与国内外企业、行业、协会合作,通过采取物流人才定单式培养的方式,开展物流专业培训和职业认证;以先进适应的

现代物流知识为主,有针对性地培训行业内能够统筹规划和服务于物流管理的专业人才。

加强校企合作,鼓励企业和学校之间合作,支持企业为大学生实习提供方便,增强大学生

就业的适应能力。

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通

过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中小企业法律服务体系、中小企业信息网、中小企业培训体系、中

小企业创业辅导体系等五大体系对纺织行业进行扶持和引导,促进纺织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