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

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

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
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

目 次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 (1)

4 试验项目 (3)

5 取样 (4)

6 新磷酸酯抗燃油质量标准 (5)

7 运行磷酸酯抗燃油质量标准 (6)

8 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的监督 (6)

9 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的维护 (8)

10 技术管理及安全要求 (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旁路再生系统原理及功能 (11)

附录B(资料性附录)磷酸酯抗燃油及矿物油对密封材料的相容性 (12)

附录C(规范性附录)矿物油含量测定方法 (13)

附录D(规范性附录) NAS 1638颗粒污染度分级标准 (14)

I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3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3]873号)下达的任务对DL/T 571—1995《电厂用抗燃油验收、运行监督及维护管理导则》进行修订的。

本次修订主要是依据我国电力行业磷酸酯抗燃油的实际应用情况,在原导则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标准与DL/T 571—1993相比主要有以下差别:

——原标准的名称修订为“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

——对原标准中抗燃油应具备的性能作了充实,补充了抗燃油在使用中的性能变化规律。

——去掉了原标准正文及附录中对中压抗燃油和高压抗燃油的区分,合并为磷酸酯抗燃油。

——对油质试验的项目和意义作了补充。

——对原标准附录A《新抗燃油质量标准》中的酸值、水分、电阻率、泡沫特性、颗粒污染度五项指标作了修订,增加了空气释放值、水解安定性两项指标。将原标准附录A放入正文中。

——对原标准附录B《运行中抗燃油质量标准》中的颗粒污染度、酸值、泡沫特性、电阻率四项指标作了修订,增加了空气释放值指标。将原标准附录B放入正文中。

——对原标准中试验室试验项目及周期作了修订。

——对运行油质异常原因及处理措施作了补充。

——增加了废抗燃油处理的内容。

——去掉了原标准中的附录E《抗燃油自燃点测定方法》。

——用NAS 1638颗粒污染标准取代了原标准中的SAE颗粒污染标准,并放在本标准附录D中。

——增加了附录A《旁路再生系统原理及功能》。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厂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永洛、李烨峰、严涛。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DL/T 571—1995《电厂用抗燃油验收、运行监督及维护管理导则》。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II

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用磷酸酯抗燃油的运行与维护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用磷酸酯抗燃油的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64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

GB/T 265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GB/T 1884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

GB/T 3535 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

GB/T 3536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GB/T 7597 电力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取样方法

GB/T 7600 运行中变压器油水分含量测定法(库仑法)

GB/T 12579 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

DL/T 421 绝缘油体积电阻率测定法

DL/T 429.1 电力系统油质试验方法透明度测定法

DL/T 429.2 电力系统油质试验方法颜色测定法

DL/T 429.6 电力系统油质试验方法运行油开口杯老化测定法

DL/T 432 电力用油中颗粒污染度测量方法

DL/T 433 抗燃油中氯含量测定方法(氧弹法)

DL/T 706 电厂用抗燃油自燃点测定方法

DL/T 5011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

SH/T 0124 含抗氧剂的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SH/T 0301 液压液水解安定性测定法(玻璃瓶法)

SH/T 0308 润滑油空气释放值测定法

3术语

下列名词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抗燃性fire-resistance

磷酸酯抗燃油的自燃点比汽轮机油高,一般在530℃以上(按DL/T 706规定的方法试验),而汽轮机油的自燃点只有300℃左右。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使用磷酸酯抗燃油,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因油泄漏而引起火灾的危险性。

磷酸酯抗燃油的自燃点在油的使用过程中一般不会降低,除非是受到了低自燃点成分如汽轮机油等的污染或发生分解,所以运行中的磷酸酯抗燃油应定期进行自燃点监测分析。

1

3.2

介电性能dielectric property

磷酸酯抗燃油应具有较高的电阻率。提高磷酸酯抗燃油的电阻率可以减少因电化学腐蚀而引起的伺服阀等部件的损坏。

新油注入油系统时,应严格控制油的电阻率指标。抗燃油在运行过程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油品的老化、水解以及可导电物质的污染等,都会导致电阻率降低,所以抗燃油在运行过程中,应投入旁路再生装置(参见附录A),将油的电阻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如果油的电阻率低于运行标准,通过旁路再生装置仍不能恢复到合格范围,应采取换油措施,以免引起伺服阀及油系统的精密金属部件被腐蚀损坏而危及机组的安全运行。

3.3

氧化安定性oxidation stability

磷酸酯抗燃油的氧化安定性取决于基础油的成分、合成工艺以及油中是否添加抗氧化剂。由于磷酸酯抗燃油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而高温、水分、油中杂质以及油氧化后产生的酸性物质都会加速油质的劣化。所以选择氧化安定性好的油,在运行中严格控制油温、油中水分和杂质,保持油质纯净,对于延长运行油的使用寿命非常重要。

3.4

水解安定性hydrolysis stability

磷酸酯抗燃油有较强的极性,在空气中容易吸潮,与水作用发生水解,可生成酸性磷酸二酯、酸性磷酸一酯和酚类物质等。水解产生的酸性物质对油的进一步水解产生催化作用,完全水解后生成磷酸和酚类物质。

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水解后,导致油的酸值升高,会引起油系统金属部件的腐蚀,严重的水解会使油发生变质,直接危及电液调节系统的安全运行。所以,良好的水解安定性对于保持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的油质稳定非常重要。

3.5

腐蚀性corrosion

磷酸酯抗燃油对金属材料本身没有腐蚀性,但油中的水分、氯含量、电阻率和酸值等超标,会导致金属部件的腐蚀,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

3.6

溶剂效应solubility

磷酸酯抗燃油的分子极性很强,对非金属材料有较强的溶解或溶胀作用,用于矿物油的部分密封材料如耐油橡胶等,不适用于磷酸酯抗燃油,使用磷酸酯抗燃油的电液调节系统的橡胶密封材料一般选用氟橡胶(抗燃油与一些常用密封材料的相容性参见附录B)。

3.7

清洁度particle contamination

由于电液调节系统的油压高,执行机构部件间隙小,机械杂质污染会引起伺服阀等部件的磨损、卡涩,严重时会造成伺服阀卡死而被迫停机,故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应保持较高的清洁度。油中颗粒杂质污染一般来源于油系统部件的磨损、油质劣化产物或外界污染源的污染,可通过油系统内过滤器或旁路过滤除去。

3.8

空气释放特性和泡沫特性foaming and air-release property

由于磷酸酯抗燃油系统的运行压力较高(14MPa以上),如果运行油中夹带有较多的空气,会对油系统的安全运行构成较大的危害:

a)改变油的压缩系数,会导致电液控制信号失准,危及汽轮机组的安全运行。

2

b)在高压下,油中气泡破裂,造成油系统压力波动,引起噪声和振动,对油系统设备产生损坏。

c)高压下,气泡破裂时在破裂区域产生的高能及气体中的氧会使油发生氧化劣化。

d)油中泡沫容易在油箱中造成假油位,严重时导致跑油事故。

磷酸酯抗燃油的空气释放特性和泡沫特性变差一般是由于油的老化、水解变质或油被污染而造成的。在运行中应避免在油中引入含有钙、镁离子的化合物,因为钙、镁离子与油劣化产生的酸性产物作用生成的皂化物会严重影响油的空气释放特性和抗泡沫特性。

4试验项目

4.1外观

按DL/T 429.1方法进行试验。观察油中有无沉淀物及混浊现象,这是判断油品是否被污染的直观依据。

4.2颜色

按DL/T 429.2方法进行试验。新的磷酸酯抗燃油一般是淡黄色或接近无色的液体,在运行中,由于油质劣化会引起油的颜色加深。油的颜色变化反映了油的劣化程度,如果运行中油品颜色急剧加深,必须分析油的其他指标,查明引起颜色变化的原因。

4.3倾点

按GB/T 3535方法进行试验。确定油品的低温性能,判断油品是否被其他液体污染。

4.4密度

按GB /T 1884方法进行试验。判断补油是否正确以及油品中是否混入了其他液体。

4.5运动黏度

按GB/T 265方法进行试验。判断补油是否正确以及油品是否被其他液体污染或劣化变质。

4.6水分

按GB/T 7600方法进行试验。水分不但会导致磷酸酯抗燃油的水解劣化、酸值升高,造成系统部件腐蚀,而且会影响油的润滑特性。如果运行磷酸酯抗燃油的水分含量超标,应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4.7酸值

按GB/T 264方法进行试验。当运行磷酸酯抗燃油的酸值升高较快时,说明发生了老化或水解变质。应查明酸值升高的原因,采取处理措施,如加强滤油等,以防止油质进一步劣化。

4.8闪点

按GB/T 3536方法进行试验。运行磷酸酯抗燃油的闪点降低,说明油中混入了易挥发可燃性组分或发生了分解变质,应同时检测自燃点、黏度等项目,分析闪点降低的原因。

4.9自燃点

按DL/T 706方法进行试验。当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的自燃点降低,说明被矿物油或其他易燃液体污染,应查明原因,采取处理措施,必要时停机换油。

4.10氯含量

按DL/T 433方法进行试验。磷酸酯抗燃油中氯含量过高,会对伺服阀等油系统部件产生腐蚀,并可能损坏某些密封材料。如果发现运行油中氯含量超标,说明磷酸酯抗燃油可能受到含氯物质的污染,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11电阻率

按DL/T 421方法进行试验。电阻率是磷酸酯抗燃油的一项重要油质控制指标,运行磷酸酯抗燃油的电阻率降低,可能是由于可导电物质的污染或油变质而造成的,此时应检查酸值、水分、氯含量、颗粒污染度和油的颜色等项目,分析导致电阻率降低的原因。

4.12颗粒污染度

按DL/T 432方法进行试验。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的颗粒污染度指标直接关系到机组的安全运行,

3

特别是新机组启动前或检修后的电液调节系统,必须进行严格的冲洗滤油,颗粒污染度指标合格后才能启动。运行中油的颗粒污染度增大,应迅速查明污染源,加强滤油,消除隐患。

4.13泡沫特性

按GB/T 12579方法进行试验。用于评价磷酸酯抗燃油中形成泡沫的倾向及形成泡沫的稳定性。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产生的泡沫随油进入油系统将影响到机组的安全运行,同时会加速油质劣化。因此运行中应严格控制油的泡沫特性指标。

4.14空气释放值

按SH/T 0308方法进行试验。空气释放值表示油中夹带的空气逸出的能力,测量油的空气释放值,也可以推断油是否受到污染(如矿物油)以及油的劣化程度。

4.15氧化安定性

按SH/T 0124方法或参考国外有关方法进行试验。氧化安定性试验的结果可以用来评价磷酸酯抗燃油的使用寿命。如果运行油酸值迅速增加或颜色急剧加深,应考虑进行氧化安定性试验,以确定需要采取的维护措施。

4.16开口杯老化试验

按DL/T 429.6方法进行试验。确定不同品牌或同一品牌但酸值等指标差异较大的磷酸酯抗燃油是否可以混用。

4.17矿物油含量

试验方法见附录C。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如果被矿物油污染,会降低磷酸酯抗燃油的抗燃性、空气释放特性及泡沫特性。如果发现矿物油含量超标,应查明原因,消除污染源,或更换新油。

4.18水解安定性

按SH/T 0301方法进行试验,主要用于评定磷酸酯抗燃油的抗水解能力,如果运行油的颜色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而酸值升高,则可能是油的水解所致。此时应考虑测定油的水解安定性和水分含量,必要时测定油中的游离酚含量,分析酸值升高的原因。

5取样

5.1容器

取样容器为500mL~1000mL磨口具塞玻璃瓶,按GB/T 7597要求准备。

颗粒污染度取样容器使用250mL专用取样瓶,按DL/T 432要求准备。

5.2取样部位

5.2.1新油取样

磷酸酯抗燃油以桶装形式交货,取样按GB/T 7597方法进行。

5.2.2油系统取样

油系统取样应符合下列要求:

a)所有用于测试的油样应从油箱底部回油侧的取样口取样。

b)如发现油质被污染,必要时增加取样点(如油箱顶部、过滤器或再生装置出口等)取样,以便查明污染原因。

c)取样前电液调节系统在正常情况下至少运行24h。常规试验按GB/T 7597要求取样,颗粒污染度测试取样按DL/T 432要求进行。

d)油箱顶部取样时,先将箱盖清理干净后打开,用专用取样器从存油的上部及中部取样,取样后将箱盖复位封好。

5.3样品标记

取样瓶上应贴好标签,标签包含以下内容:

a)电厂名称;

4

5

b )设备名称及编号;

c )运行时间;

d )磷酸酯抗燃油牌号;

e )测试项目内容;

f )取样部位;

g )取样日期;

h )

取样人签名。

6 新磷酸酯抗燃油质量标准

新磷酸酯抗燃油的质量标准见表1。

表1 新磷酸酯抗燃油质量标准

序号 项 目 指标 试验方法 1 外 观 无色或淡黄,透明

DL/T 429.1 2 密度(20℃)

g/cm 3 1.13~1.17 GB/T 1884 3 运动黏度(40℃)a

mm 2/s

41.4~50.6 GB/T 265 4 倾 点 ℃ ≤?18 GB/T 3535 5 闪 点 ℃ ≥240 GB/T 3536 6 自燃点 ℃

≥530 DL/T 706 7 颗粒污染度(NAS 1638)b

≤6 DL/T 432 8 水 分 mg/L ≤600 GB /T 7600 9 酸 值 mgKOH/g ≤0.05 GB/T 264 10

氯含量 mg/kg

≤50 DL /T 433

24℃

≤50/0 93.5℃ ≤10/0 11

泡沫特性 mL/mL

24℃

≤50/0 GB/T 12579

12 电阻率(20℃)

?·cm ≥1×1010 DL/T 421 13

空气释放值(50℃)

min

≤3 SH/T 0308

油层酸值增加 mgKOH/g

≤0.02 水层酸度 mgKOH/g ≤0.05 14

水解安定性

铜试片失重 mg/cm 2

≤0.008

SH/T 0301

a 按ISO 3448—1992规定,磷酸酯抗燃油属于VG46级。

b NAS 1638颗粒污染度分级标准见本标准附录D 。

6

7 运行磷酸酯抗燃油质量标准

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的质量标准见表2。

表2 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质量标准

序号 项 目 指标 试验方法 1 外 观 透 明 DL/T 429.1 2 密度(20℃)

g/cm 3

1.13~1.17 GB/T 1884 3

运动黏度(40℃,ISO VG46)

mm 2/s 39.1~52.9

GB/T 265

4 倾 点 ℃ ≤?18 GB/T 353

5 5 闪 点 ℃ ≥235 GB/T 353

6 6 自燃点 ℃

≥530 DL/T 706 7 颗粒污染度(NAS 1638)

≤6 DL /T 432 8 水 分 mg/L ≤1000 GB/T 7600 9 酸 值 mgKOH/g ≤0.15 GB/T 264 10

氯含量 mg/kg

≤100 DL/T 433

24℃

≤200/0 93.5℃ ≤40/0 11

泡沫特性 mL/mL

24℃

≤200/0 GB/T 12579

12 电阻率(20℃)

?·cm ≥6×109 DL/T 421 13 矿物油含量

% ≤4 本标准附录C 14

空气释放值(50℃)

min

≤10

SH/T 0308

8 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的监督

8.1 新机组投运前的试验

新油注入设备后应进行油循环过滤,对油系统进行冲洗,以滤除系统内的颗粒杂质。在冲洗过程中取样测试颗粒污染度,直至测定结果达到设备制造厂要求的颗粒污染度后,停止冲洗过滤。油循环结束后,取样进行油质全分析,试验结果应符合表1的要求。 8.2 运行人员巡检项目

运行人员巡检下列项目:

a )定期记录油温、油箱油位;

b)记录油系统及旁路再生装置精密过滤器的压差变化情况;

c)记录每次补油量、油系统及旁路再生装置精密过滤器滤芯、旁路再生装置的再生滤芯或吸附剂的更换情况。

8.3试验室试验项目及周期

8.3.1机组正常运行情况下,试验室试验项目及周期见表3,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油质全分析。

表3试验室试验项目及周期

序号试验项目第一个月第二个月后

1 电阻率、颜色、外观、水分、酸值每周一次每月一次

2 颗粒污染度两周一次三个月一次

3 闪点、倾点、密度、运动黏度、氯含量、泡沫特性、空气释放值四周一次—

4

闪点、倾点、密度、运动黏度、氯含量、泡沫特性、空气释放值、矿物

油含量、自燃点

—六个月一次

8.3.2机组检修重新启动前应进行油质全分析测试,启动24h后再次取样测定颗粒污染度。

8.3.3每次补油后应测定颗粒污染度、运动黏度、密度和闪点。

8.3.4如果油质异常,应缩短试验周期,必要时取样进行全分析。

8.4油质异常原因及处理措施

根据运行磷酸酯抗燃油质量标准,见表2,对油质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如果油质指标超标,应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议,并通知有关部门,查明油质指标超标原因,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表4为运行磷酸酯抗燃油油质指标超标的可能原因及参考处理方法。

表4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油质异常原因及处理措施

项目异常极限值异常原因处理措施

外观混浊1)油中进水;

2)被其他液体污染

1)脱水处理或换油;

2)考虑换油

颜色迅速加深1)油品严重劣化;

2)油温升高,局部过热

1)更换旁路吸附再生滤芯或吸

附剂;

2)调节冷油器阀门,控制油温;

3)消除油系统存在的过热点

密度(20℃)

g/cm3

<1.13或>1.17

倾点

>?15

运动黏度(40℃)

mm2/s

与新油同牌号代表的运动黏度中心值相差超过±20%

矿物油含量

>4

闪点

<220

自燃点

℃<500

被矿物油或其他液体污染换油

7

8

表4(续)

项目 异常极限值

异常原因

处理措施

酸 值 mgKOH/g

>0.25

1)运行油温高,导致老化;2)油系统存在局部过热;3)油中含水量大,使油水解1)调节冷油器阀门,控制油温;2)消除局部过热;

3)更换吸附再生滤芯,每隔48h 取样分析,直至正常 水 分 mg/L >1000

1)冷油器泄漏;

2)油箱呼吸器的干燥剂失效,空气中水分进入 1)消除冷油器泄漏; 2)更换呼吸器的干燥剂; 3)更换脱水滤芯

氯含量 mg/kg >100

含氯杂质污染

1)检查系统密封材料等是否损坏;

2)换油 电阻率(20℃)

?·cm

<5×109

可导电物质污染

1)更换旁路再生装置的再生滤芯或吸附剂; 2)换油 颗粒污染度(NAS 1638)

>6

1)被机械杂质污染; 2)精密过滤器失效; 3)油系统部件有磨损

1)检查精密过滤器是否破损、失效,必要时更换滤芯;

2)检查油箱密封及系统部件是否有腐蚀磨损; 3)消除污染源,进行旁路过滤,必要时增加外置过滤系统过滤,直至合格

24℃

>250/50 93.5℃ >50/10 泡沫特性 mL/mL

24℃

>250/50

1)油老化或被污染; 2)添加剂不合适

1)消除污染源;

2)更换旁路再生装置的再生滤芯或吸附剂;

3)添加消泡剂; 4)考虑换油 空气释放值(50℃)

min

>10

1)油质劣化; 2)油质污染

1)更换旁路再生滤芯或吸附剂;

2)考虑换油

9 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的维护

9.1 影响磷酸酯抗燃油变质的因素及防护措施 9.1.1 系统结构

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的结构对磷酸酯抗燃油的使用寿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电液调节系统的设计安装应考虑以下因素:

a ) 系统应安全可靠。磷酸酯抗燃油应采用独立的管路系统,管路中应尽量减少死角,便于冲洗系

统。

b ) 油箱容量大小适宜,可储存系统的全部用油,其结构应有利于分离油中空气和机械杂质。

c ) 回油速度不宜过高。回流管路出口应位于油箱液面以下,以免油回到油箱时产生冲击、飞溅,

形成泡沫,影响杂质和空气的分离。

d ) 油系统应安装精密过滤器、磁性过滤器,随时除去油中的颗粒杂质。

e ) 抗燃油系统的安装布置应尽量远离过热蒸汽管道,避免对抗燃油系统部件产生热辐射,引起局

部过热,加速油的老化。

f ) 选择高效的旁路再生系统,可随时将油质劣化产生的有害物质除去,保持运行油的酸值、电阻

率符合标准要求。

9.1.2启动前的清洁度要求

启动前清洁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a)设备出厂前,制造厂应严格检查各部件的清洁度,去掉焊渣、污垢、型砂等杂物,并用磷酸酯抗燃油冲洗至颗粒污染度小于或等于6级(NAS 1638)后密封。安装前应严格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

b)设备安装完毕后,应按照DL/T 5011及制造厂编写的冲洗规程制订冲洗方案,使用磷酸酯抗燃油对系统进行循环冲洗过滤。冲洗后,电液调节系统磷酸酯抗燃油的颗粒污染度应小于或等于6级(NAS 1638),方可启动运行。

9.1.3机组启动后的试验

机组启动运行24h后,按表3规定从设备中取两份油样,一份作全分析,一份保存备查。油质全分析结果应符合表2的要求。

9.1.4磷酸酯抗燃油系统运行温度

油系统局部过热或油温过高,都会加速磷酸酯抗燃油老化。当系统油温超过正常温度时,应查明原因,同时采取措施控制油温(运行油温应控制在35℃~55℃)。

9.1.5油系统检修

对油系统检修,除保证检修质量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a)不能用含氯量大于或等于1mg/L的溶剂清洗系统部件;

b)按照制造厂规定的材料更换密封材料,磷酸酯抗燃油对密封材料的相容性见附录B;

c)检修结束后,应进行油循环冲洗过滤,颗粒污染度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9.1.6添加剂

运行磷酸酯抗燃油中需加添加剂时,应作相应的评价试验,并对油质进行全分析。添加剂不应对油品的理化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9.2补油

补油应注意以下问题:

a)运行中的电液调节系统需要补加磷酸酯抗燃油时,应补加经检验合格的相同品牌、相同规格的磷酸酯抗燃油。当运行油的酸值大于或等于0.15mgKOH/g时,补油前应进行混油试验,油样的配比应与实际使用的比例相同,试验合格方可补加。

b)当要补加不同品牌的磷酸酯抗燃油时,除进行混油试验外,还应对混合油样进行全分析试验,混合油样的质量应不低于运行油的质量标准。

c)补油时,应通过抗燃油专用补油设备补入,确保补入油的颗粒污染度合格。

d)补油后还应从油系统取样进行颗粒污染度分析,确保油系统颗粒污染度合格。

e)磷酸酯抗燃油与矿物油有本质的区别,不能混合使用。

9.3换油

由于油质劣化,需要换油时,应将油系统中的劣化油排放干净,用冲洗油将油系统彻底冲洗后排空,注入新油,进行油循环,直到油质符合表1的要求。

9.4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的防劣措施

为了延长磷酸酯抗燃油的使用寿命,在运行中应对磷酸酯抗燃油进行在线过滤和旁路再生处理:a)系统中精密过滤器的绝对过滤精度应在3μm以内,以除去运行中由于磨损等原因产生的机械杂质,保证运行油的清洁度。

b)对油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如发现精密过滤器压差异常,应及时查明原因、及时更换。

c)定期检查油箱呼吸器的干燥剂,如发现干燥剂失效,应及时更换,以免空气中水分进入油中。

d)在机组启动的同时投入旁路再生装置是防止油质劣化的有效措施,以便及时除去运行磷酸酯抗燃油老化产生的酸性物质、油泥、水分等有害物质。

9

e)在旁路再生装置投运期间,应定期从其出口取样测试酸值、电阻率;如果油的酸值升高或电阻率降低,说明吸附剂失效,需要更换再生滤芯及吸附剂;一般情况下,半年更换一次。

10技术管理及安全要求

10.1库存磷酸酯抗燃油的管理

对库存磷酸酯抗燃油应认真做好油品入库、储存、发放工作,防止油的错用、混用及油质劣化:a)对新购磷酸酯抗燃油,验收合格方可入库;

b)对库存油,应分类存放,油桶标记清楚;

c)库房应清洁、阴凉干燥、通风良好。

10.2建立健全技术管理档案

10.2.1设备卡

设备卡包括机组编号、容量、电液调节系统型号、油压、油量、油品规格、设备投运日期等。10.2.2设备检修台账

设备检修台账包括油箱、冷油器、高中压调节阀和主汽门油动机等油系统部件的检查结果,处理措施,检修日期,补加油量以及累计运行时间等。

10.2.3磷酸酯抗燃油质量台账

磷酸酯抗燃油质量台账包括新油、补充油、运行油、再生油的检验报告及退出油的处理措施、结果等。

10.3安全措施

10.3.1试验室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加热应在通风厨中进行。

10.3.2人体接触磷酸酯抗燃油后的处理措施如下:

a)误食处理:一旦吞进磷酸酯抗燃油,应立即采取措施将其呕吐出来,然后到医院进一步诊治。

b)误入眼内: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再到医院治疗。

c)皮肤沾染:立即用水、肥皂清洗干净。

d)吸入蒸汽:立即脱离污染气源,送往医院诊治。

10.3.3磷酸酯抗燃油具有良好的抗燃性,但不等于不燃烧,如有泄漏迹象,应采取以下措施:

a)消除泄漏点。

b)采取包裹或涂敷措施,覆盖绝热层,消除多孔性表面,以免磷酸酯抗燃油渗入保温层中。

c)将泄漏的磷酸酯抗燃油通过导流沟收集。

d)如果磷酸酯抗燃油渗入保温层并着火,应使用二氧化碳及干粉灭火器灭火,不宜用水灭火;磷酸酯抗燃油燃烧会产生有刺激性的气体,除产生二氧化碳、水蒸气外,还可能产生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等有毒气体,因此,现场应配备防毒面具,防止吸入对身体有害的烟雾。

10.4废磷酸酯抗燃油的处理

由于磷酸酯抗燃油是人工合成的化学液体,对环境有污染,不应随意排放。对报废以及撒落的磷酸酯抗燃油应妥善处理:

a)对于退出运行的磷酸酯抗燃油,应进行全面评价,应尽可能地再生利用。如果确实没有再生利用价值,采取制造厂回收或高温焚烧的方法处理。

b)对于撒落的抗燃油应尽量收集,如果难以收集,用锯末或棉纱汲取收集,采取高温焚烧的措施处理。

10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旁路再生系统原理及功能

A.1系统流程

磷酸酯抗燃油旁路再生装置一般由再生器、过滤器、脱水器、供油泵、压力报警等部分构成,系统流程如图A.1所示。

1—进油阀;2—补油阀;3—吸油滤油器;4—油泵;5—溢流阀;6—单向阀;7—系统压力表;8—脱水器;

9—再生器前压力表;10—再生器;11—脱水旁通阀;12—再生旁通阀;13—放油阀;14—粗滤器前压力表;

15—粗滤器;16—精滤器前压力表;17—压差报警器;18—精滤器;19—取样阀;20—排油阀

图A.1磷酸酯抗燃油旁路再生系统示意图

A.2抗燃油旁路再生装置应具备的功能

A.2.1再生功能

主要靠吸附剂的吸附作用将油中的酸性成分和极性杂质除去,从而达到降低酸值和提高电阻率的目的。

A.2.2除水功能

主要靠吸水剂选择性地将油中水分吸附,从而保证油中水分合格。

A.2.3过滤功能

系统中应设置最少两级过滤器,随时将油中的机械杂质过滤,保证油的颗粒污染度合格。

A.2.4补油功能

可以通过旁路再生装置向油系统补入合格的抗燃油。

A.2.5压力报警

旁路再生系统应设置压差报警装置,具有自动保护功能,当系统过滤器压力超过规定值时,自动报警停机,提醒运行或检修人员换滤芯。

11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磷酸酯抗燃油及矿物油对密封材料的相容性磷酸酯抗燃油及矿物油对密封材料的相容性见表B.1。

表B.1磷酸酯抗燃油及矿物油对密封材料的相容性

材料名称磷酸酯抗燃油矿物油

氯丁橡胶不适应适应丁腈橡胶(耐油橡胶)不适应适应皮革不适应适应

橡胶石棉垫不适应适应硅橡胶适应适应

乙丙橡胶适应不适应

氟橡胶适应适应聚四氟乙烯适应适应聚乙烯适应适应

聚丙烯适应适应12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矿物油含量测定方法

C.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磷酸酯抗燃油中矿物油含量的测定。

C.2方法概述

将一定量的试样加碱水皂化,然后用石油醚萃取其中的矿物油,蒸出溶剂,称重,计算出试样中矿物油含量。

C.3仪器、试剂

a)250mL锥形瓶;

b)加热回流装置;

c)250mL分液漏斗;

d)150mL烧杯或锥形瓶;

e)分析天平(精确到0.1mg);

f)瓷片或小瓷管;

g)20%NaOH溶液或固体KOH(分析纯);

h)石油醚(分析纯,60℃~90℃)。

C.4操作步骤

a)称取10g±0.1g试样加入250mL锥形瓶中,然后加入50mL 20% NaOH水溶液(或40mL H2O +10g KOH)。

b)加入瓷片,防止爆沸。

c)装好回流装置。回流至少1h,直到回流液清亮为止。

d)冷却至室温,用50mL蒸馏水冲洗回流冷凝管,使冲洗液流回锥形烧瓶中。

e)拆下回流装置。

f)将回流液转入250mL分液漏斗中。

g)用50mL石油醚冲洗锥形烧瓶,冲洗液倒入分液漏斗中与回流液混合。

h)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摇匀、静置,每隔30s放气一次。

i)将下层水溶液小心排去。

j)将上层石油醚溶液移入150mL烧杯中,静置5min。

k)将干燥的150mL烧杯称重(精确至0.1mg)。

l)将石油醚溶液倒入称重过的烧杯中,注意不让残留的水分进入该烧杯中。

m)在通风厨中将石油醚放在电热板或水浴上蒸发干净,进行称重。

C.5计算

矿物油含量计算式为

矿物油(%)=残余物重(g)/样品重(g)×100%

13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NAS 1638颗粒污染度分级标准

NAS 1638颗粒污染度分级标准见表D.1。

表D.1NAS 1638颗粒污染度分级标准

每100mL液体中的颗粒数

分级

5μm~15μm 15μm~25μm 25μm~50μm 50μm~100μm >100μm

00 125 22 4 1 0

0 250 44 8 2 0

1 500 89 16 3 1

2 1000 178 32 6 1

3 2000 356 63 11 2

4 4000 712 126 22 4

5 8000 1425 253 45 8

6 16000 2850 506 90 16

7 32000 5700 1012 180 32

8 64000 11400 2025 360 64

9 128000 22800 4050 720 128

10 256000 45600 8100 1440 256

11 512000 91200 16200 2880 512

12 1024000 182400 32400 5760 1024

14

发电厂运行管理规范

发电厂运行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发电运行值班工作,展现文明窗口形象,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根据《安规》、现场运行规程以及本厂文件,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电厂所有运行的值班管理工作。 第二章交接班管理制度 第三条交班前20分钟值班员向班长汇报设备运行状况,班长向值长汇报设备运行情况,交班值必须对本班的工作情况作详细记录,对所负责的卫生区域进行清扫。 第四条接班人员必须提前15分钟到达值班现场,按岗位进行对口交接,查阅前、后台记录,询问情况,重点检查了解下列情况:(一)系统、设备运行方式; (二)设备的运行情况; (三)设备检修安全措施的布置情况; (四)至前一次当班时间内设备故障及设备异动情况; (五)检查安全工器具、钥匙、备品情况及规程、图纸等有无短缺或损坏,若有应及时向交班人员提出并作好记录,否则一经接班,接班者对其负全部责任; (六)对控制室卫生进行检查,发现卫生不合格时,必须及时向交班人员提出,待清扫干净后再接班,否则一经接班,接班人员负全部责任; (七)调度命令及上级指示; (八)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九)设备异常或异动后,必须到现场进行交接,否则,因交接不清发生问题,除交班人员无交代和记录外,一般情况下,由接班人员负全部责任。

第五条交班人员应向接班者详细介绍设备运行方式、设备异动、本班的操作、存在的问题等情况,并和接班者到现场查看以下内容:(一)设备重大缺陷; (二)工器具、钥匙及公用图纸资料等; (三)异动后的设备。 第六条交接班应做到“三交”、“五不接” (一)三交 1、书面交; 2、现场交; 3、口头交,以书面为依据。 (二)五不接 1、未做好交班准备工作不接(如记录不清、交待不明、心中无数); 2、在事故处理或操作过程中不接; 3、工具、资料不全不接(如钥匙、工具、图纸、资料、运行日志、两票、各种记录等); 4、卫生工作未做好不接; 5、上级通知或命令不明确,或有其它明显妨碍设备安全运行的情况不接。 第七条接班程序 查阅记录→询问情况→检查设备→召开班前会→按时接班 第八条接班人员在接班签名处签名,交班人员在交班签名处签名,由接班人员发出接班令后,交班人员方可离开现场。 第九条值长、班长在接班后应全面了解本厂设备运行情况。 第十条互相换班必须遵守有关规定,禁止上连班。 第三章监盘规定 第十一条值班员单独监盘,不允许中途随便离开岗位。 第十二条监盘时必须坐姿端正、规范,精力集中。 第十三条监盘时不准和他人闲谈,不准看书报、不准玩手机及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准无关人员围盘。

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技术规程

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444号)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的公告 现批准《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58-2009,自2010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2.1.4、2.2.1、2.7.1、2.8.6、3.1.2、3.1.4、4.1.1、4.1.3、4.13.2、4.13.4、9.1.1、9.1.5、9.2.2、9.2.3、9.3.1、9.3.2、9.3.3、9.3.4、9.3.5、9.3.7、9.3.8、9.3.9、9.3.11、9.3.12、9.3.13、9.3.14、9.3.16、9.4.1、9.4.3、9.5.2、9.5.5、9.5.6、9.5.8、9.5.9、9.5.10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58-94同时废止。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3 前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4)66号文件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广泛征求同行的意见,修订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水质监测;3 制水生产工艺;4供水设施运行;5 供水设备运行;6 供水设施维护;7供水设备维护;8 安全。 本次修订的重点和主要内容是:1、结合新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对水质化验指标提出新要求,特别是水质合格率的考核变为管网水,而不是过去的出厂水。2、标准增加了预处理工艺方面的技术要求。3、标准增加了活性炭、臭氧等处理工艺和设备方面的运行维护要求。4、标准增加了污泥处理方面设备设施的要求。5、标准增加了地下水处理方面设备设施的要求。6、标准对配电装置的运行和维护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增加了防雷保护装置、直流电源等装置运行和维护的要求。7、标准增加了变频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的要求。8、标准增加了制水生产工艺自动化标准。 综上所述,本次标准的修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考虑了我国供水厂的现状和发展,按照能够满足各地的使用,争取3-5年不落后的目标达到本次标准制修订的目的。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授权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城镇供排水协会、北京市自来

火电厂抗燃油EH管理制度

标准控制表

专业资料 QB XXX铝业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QLFDxxxxx-2010 )管理标准抗燃油(EH

实施2010-04-01 2010-04-01发布 铝业发电有限责任公司XXX布发 专业资料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职

责................................................................................................................................................ . (1) 4 管理内容与方法 (1) 附录A(规范性附录)标准执行情况反馈意见表 (5) 专业资料 前言

为认真贯彻上级颁发的有关抗燃油(EH)的法律、法规、规程和标准,规范XXX铝业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抗燃油(EH)管理,特制定本管理标准。 —―本标准由设备部提出。 —―本标准由设备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部门审核人: —―本标准标审核人: —―本标准批准人:钟克飞 专业资料 抗燃油(EH)管理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XXX铝业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抗燃油(EH)的管理,并对抗燃油(EH)的管理职能、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做出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及维护管理导则》(DL/T 571-2007)

水电站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管理施工精品卓越创造未来 未来 水电站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1、定期运行维护工作 1.1、星期一:组织会议讨论学习(一个星期来的运行情况分析的讨论,传达上级指示等),会后按卫生规定进行大扫除(包括设备清扫); 1. 2、星期二:上午09:00对蓄电池进行测量; 1. 3、星期三:更换照明灯泡及其它易损件; 1. 4、星期四:晚上21:00进行全站电气设备熄灯检查; 1. 5、星期五:安全日活动、业务技术学习(事故预想或反事故演习); 1. 6、星期日:对大坝取水口拦污栅前杂物进行清理; 1. 7、每月月初召开一次站务会,总结一个月来的运行情况和下步工作安排; 1. 8、每月5日对全站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检查、维护、消缺,机电设备加注润滑油及黄油等; 1. 9、每月15日对全站油、气、水系统进行一次系统的检查、维护,加轴承和调速器油,刹车制动系统是否漏气,冷却水是否正常; 1.10、每月25日对全站的锁(主要刀闸锁)进行一次开锁试验维护,对全站消防器材进行检查,内容包括灭火器压力、灭火器外观及灭火器是否超过使用期限,并检查消防箱内水带是否能使用情况; 1.11、每季度对防洪沟道进行一次清理检查,每年雨季前加检一次; 1.12、每半年对设备缺陷进行一次消缺处理,并进行总结: 1.13、每年雨季前对防雷系统接地电阻进行一次测量,不合格及时进行处理; 1.14、每年丰水期来临之前对全站设备进行一次小修工作; 1.15、每年对运行维护工作进行一次总结(总结以取得的工作经验、方法、还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今后的工作打算等); 1.16、大班交接时交清设备运行方式,工器使用情况、设备缺陷和异常的发现及消除情况,环境卫生情况。 2、日常运行维护检查 2.1、每小时:抄录各种日报表,并巡视一次电站主要设备; 2.2、每四小时:抄录大坝水位、机组开度,对全站设备进行一次详细的巡视检查; 2.3、每日:08:00打扫主控室卫生; 2.4、每日:23:50抄录电度量报表,并输入微机; 2.5、每日:24:00对日报表最大最小值统计,并输入微机; 2.6、每日对水库大坝巡视检查两次,并清除取水口拦污栅前杂物; 2.7、每日当值人员对安全器具、测量仪器、常用备品配件进行检查清理。 2.8、当值大班负责人每日对电站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后,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同时根据电站机组运行情况,安排好机组缺陷的消除工作,并督促各班负责人做好备品配件和常用工器具的统计、保管和使用工作,必要时上报购置清单。 3、以上工作项目须记入运行日志,属缺陷的还应记入设备缺陷记录,并及时汇报。 .

电厂用抗燃油验收 运行监督及维护+运行中汽轮机用矿物油维护管理导则

电厂用抗燃油验收、运行监督及维护管理导则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机组功率不断增大,蒸汽参数和汽轮机调速系统油压相应提高。为防止高压油泄漏酿成火灾,调速系统控制液已广泛采用合成磷酸酯抗燃液压液,简称抗燃油。为使现场工作人员更好地掌握抗燃油的性能和老化规律,做好新抗燃油的验收、运行中抗燃油的监督与维护工作,特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是总结我国十几年来抗燃油科研成果及电厂使用经验,并参考国外同类导则而制订的,在使用本导则时应考虑设备类型及实际状况,并参照制造厂家的说明及要求执行。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导则阐明了大型汽轮机调速系统以及小汽轮机高压旁路系统使用的磷酸酯抗燃油的性能,规定了运行中抗燃油的质量控制标准。 1.2制定本导则的目的是,为电厂工作人员掌握抗燃油使用性能及变化规律提供指导,对新抗燃油的验收及运行油的监督、维护作出规定。 1.3本导则不适用于矿物汽轮机油和调速系统用的其他工作介质。 2引用标准 GB7597电力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取样方法 GB26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GB/T1884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 GB510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 GB3536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GB264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 GB7600运行中变压器油水分含量测定法(库仑法) GB/T12579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 DL421绝缘油体积电阻率测定法 DL429.1透明度测定法 DL429.2颜色测定法 DL433抗燃油中氯含量测定方法(氧弹法) DL429.6运行油开口杯老化测定法 SD313油中颗粒数及尺寸分布测量方法(自动颗粒计数仪法) SH/T0308润滑油空气释放值测定法 3抗燃油应具备的性能 根据调速系统工作油压,抗燃油可分为中压抗燃油(油压约4MPa)和高压抗燃油(油压大于等于11MPa)。 3.1抗燃性 抗燃油的自燃点比汽轮机油的高,一般在530℃以上(热板试验在700℃以上),而汽轮机油的只有300℃左右。 3.2电阻率 调节系统用的高压抗燃油应具有较高的电阻率,电阻率低会造成伺服阀腐蚀。 1

水电厂生产运行管理简况参考文本

水电厂生产运行管理简况 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水电厂生产运行管理简况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我国大中型水电厂生产运行管理方式经历了50多年漫 长的发展过程.总的说来是:从最早的日本40年代的运行管 理模式,到一边倒照搬原苏联50年代的运行管理模式,逐步 过渡到我国自己的运行管理模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 年代以来引进了欧美发达国家先进的运行管理模式,使我国 水电厂生产运行方式管理逐步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一、40——50年代初采用日本当时的水电厂运行管理 模式 早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东北地区在日本占 领下首先修建了牡丹江上的镜泊湖电厂(32MW,1942年发 电)及第二松花江上的丰满水电厂(设计装机8台,共 560MW,1943年#1机发电,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已运行

4台,到1949年解放时只剩下两台),后者号称亚洲第一.当时由日本人管理,雇用了一部分中国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完全按照日本40年代的模式进行生产管理,1945年日本投降后,日本的主要技术人员一直留用到1953年.因此可以说,我国水电厂一开始是采用日本管理模式的其主要特点是:(以丰满水电厂为例)电厂运行工作由电气事务所管理,下设三个值及一个调度,电气值班人员与机械值班人员分开,值班人员只管理运行,不管维护和检修,后者由当时从事施工安装的各个工场负责;检修方式是事故检修;机组开停机等在中央控制室操作,旁有人值守;没有操作票等制度,但上下级关系统严格,下级对上级绝对服从. 二、50——60年代初采用原苏联当时的水电厂管理模式 新中国成立以后,从1953年起在原苏联的帮助下完建了丰满水电厂,到1960年8台机组全部发电,这期间原苏联

自来水厂维护检修制度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跳脚石自来水厂 供水设施和设备三级维护检修制度为加强设备管理,保证安全生产和设备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制水站供水设施和设备日常保养、定期维护、大修理的管理。本制度所称的定期维护是指阶段性工作,由维修人员负责,每年进行1次专业性的检查、清扫、维修、测试。电气设备(包括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可1~3年进行一次,继电保护装置的校验应每年进行一次,接地装置和测接地电阻值的检查应每年春季进行,避雷器应每年进行检查和试验。定期维护应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包括巡检),对异常情况及时维修或安排计划修理,防止设施的损坏或故障。对有关设施进行全面强制性的检查和整修,宜每年列入年度计划。供水设施和设备定期维护项目、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取水口设施 1、对取水口格栅、格网和其附属设备,应每季检查一次; 2、对进水口的构件、格网、格栅、底阀、平台、护桩、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应每年检修一次,清通垃圾,修补钢筋混凝土构筑物,油漆锈蚀铁件; 3、对进水口河床,应根据实际情况每1~2年疏浚一次。 二、进厂原水输水管线 1、应每季对原水管线附属设施、排气阀、自动阀、排空阀巡视检查和维修一次,保持完好; 2、应每年对原水管线及附属设施检修一次,并对钢制外露部分进行油漆; 3、输水明渠应定期检查运行、水生物、积泥和污染情况,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三、投药设施 1、配制、传输和加注计量设备,应每月检查维修,作到不渗漏、运行正常; 2、储存、配制、传输和加注计量设备,应每年检查一次。做好清刷、修漏、防腐和附属机械设备解体修理工作,钢制栏杆、平台、管道应按色标进行油漆。 四、混合絮凝设施(反应池) 排泥阀应每月检查一次,混凝反应状态每日检查,每月检查池壁、池底。 五、沉淀设施(沉淀池) 1、每月对斜管冲洗清通一次; 2、每月检查排泥阀、斜管、支托架、池底、池壁等,并进行维修。 六、过滤设施(滤池) 1、应每月对阀门、冲洗相关设备、电接点压力表等检查维修一次; 2、应每年对阀门、冲洗设备等解体修理一次或部分更换,铁件油漆一次。 七、清水池 1、每年清刷一次,清刷降水并水位降至下限运行水位时,水池存水及清刷用水应排至下水道; 2、在清刷水池恢复运行前,应进行消毒处理; 3、应每月对阀门检查修理一次,每季对长期开和长期关的阀门操作一次,水位仪检修一次。草地、绿化应定期修剪,保持清洁; 4、电传水位计应根据其规定的检定周期进行检定; 5、每年1次对水池内壁、池底、池顶、通气孔、水位尺、伸缩缝等检查修理一次,并应解体修理阀门。

抗燃油(使用说明书)

E H系列 抗燃油再生分离装置 使 用 说 明 书 常州思源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概述 抗燃油广泛用于工业上需要使用抗燃油的液压或润滑系统。抗燃油与传统的矿物油相比具有更好的润滑性。在汽轮机组上,抗燃油在控制系统中应用已有漫长的历史,然而它在有水的情况下,却很容易降低油的稳定性和润滑性。水能使油液发生乳化,加速油液氧化变质生成酸,从而使油膜厚旗减小。细微的水滴液浑浊,粘度下降。水滴在低温下形成的冰晶卡住元件,加速元件磨损,导致金属表面疲劳和腐蚀。 二、结构特点 E H系列抗燃油滤油机主要由粗滤器、输油泵、油水分离器、高分子净化装置、加热器、精滤器等组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移动方便、操作简单等特点。 三、型号参数

四、主要技术指标 含氯量≤0.005% 酸值≤0.01mgKOH/g 清洁度NAS4级 电阻率增加 过滤精度≤3um 五、工作原理 油液先通过进油口、输油泵进入一级精滤器.再生装置 ,去除油液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酸,再生装置能够恢复降解磷酸脂,在延长使用寿命的同时,有效地减少油液的浪费,,细小颗杂质在通过高精度净化器后被分离滤除,洁净的油液从出口流出。 六、抗燃油处理效果保证值 注(1)油中颗粒污染度测定,可以按美国宇航局标准(NA51638)或美国飞机工业(ALA)美国材料测验协会(ASTM)、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联合提出的标准(MOOG)。它们都是规定取100ml

试样测定其悬浮固体杂质的颗粒数分布;各级粒径范围的颗粒数分 (2)国产中压抗燃油无电阻率指标。 容量200MW及以上的发电机组,汽轮机调速及液压系统多采用磷酸脂抗燃油。注入的新油清洁度(所含杂质粒度及颗粒浓度)必须要求达到NAS1638 6级或MOOG3级标准。采用一般滤油机是不能满足此要求的。KYL型系列产品专用于磷酸脂抗燃油的清洁过滤再生。具有高精度过滤单元,进行净化处理可保证满意的效果。运行中的抗燃油也需要定期或连续除去机械杂质和再生处理。 使用KYL型处理抗燃油,都应该在室内进行。油在常温状态下粘度较大,为此净油机上装有加热系统,能较快提高油温到50~60℃,以利于有效净化效果。

如何做好水电厂生产运行管理109

如何做好水电厂生产运行管理 摘要:我国现处在水电建设事业快速发展的时代,保证水电厂机电设备正常运 行是水力发电稳定进行的关键,通过对水电厂生产运行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 行分析,水电厂需要建立完善生产运行管理体系,针对水电厂现有的发展需求, 确定运行管理方案及制定相应的规定条例。在此基础上对机电设备加强维护检查,大力培养专业技能人员,促进水电厂安全稳定运行和生产运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水电厂;生产;安全运行管理 引言: 水电厂的安全工作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 产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对于经济效益的获取来说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是其基础和前提。所以,必须要对水电厂的安全生产进行相应的改善,采取有效 的措施,为其提供有效的保证,促进水电企业的健康与可持续性发展。 1 水电厂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的重要性 增强水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生产运行管理对于促进水电厂生产管理工作水平的 提升至关重要。在水电厂生产中,需要应用多种基础电气设备,设备的运行情况、安全性及效率对于整个水电厂来说有非常重要性的影响,只有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才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水电厂经济效益不断的提升。另外,现如今,水电厂正趋于大规模、多数量、大机组、复杂的方向发展,所以,只有加强安全生产运行管理,才能够促进水电厂生产效益的提升。 2 分析水电厂生产运行管理现状 由于我国的水电站起步较晚,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经验,因此我国在水电厂的 生产运行管理方面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例如:水电厂运行管理制度不完善,生产 运行方面设备管理有缺陷以及相关的岗位设置不是很合理等等,这些问题对我国 的水电厂的生产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虽然近现代水电发展的 迅速和应用的广泛为生产运行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管理人才匮乏,生产 运行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管理经验不足往往造成了水电厂生产运行的管理水平低下,效率不高。为了消除水电生产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管理效率,保证 水电厂能够正常有序的生产运行,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水电厂生产运行的特征和现状,建立完善水电生产运行管理制度,培训大量水电生产运行管理人才,提高水 电厂生产运行的管理水平。 3 提高水电厂安全运行效率的措施 3.1 注重以人为本与管理制度有效结合的管理模式 在水电厂的安全运行过程中,管理制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工作人员是其 所针对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重视以人为本,制定有效的制度让员工对于 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有一个正确认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地减少安全事故 的发生。对于水电厂的安全运行来说,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良好的 管理制度是其重要的基础。管理制度在工作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重视人性化的管理,避免硬性制度的劣势,并且拓展安全管理制度的应用范围。可以注重榜样的树立,并且对每个员工做到平等对待,将每位员工的优秀业 绩进行相应的展示,对员工起到鼓励的作用。与此同时,还需要将相应的反面事 例展示给员工,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事情是不能做的,以此起到警示作用。只有 鼓励和警示相互结合,才能在更大程度上保证管理制度的执行效率。另外也可以 实施岗位轮换制度,如果员工不能适应现行工种的工作,那么,员工可以申请调

水厂引供水管道巡检、维修、维护、保养制度

水厂引供水管道维修、维护、保养制度 目得:规范引供水管道、设施维护管理,确保引供水管道、设施各项性能完好。 适用范围:水电公司各水厂所管辖得引供水设施得维巡检、维修、维护管理. 1、各水厂负责引供水设施维护、维修、保养工作得组织与实施。 2、水电公司对各分公司管辖得管道维护、维修、保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3、引供水管道、设施每年按照计划进行维护保养。 4、检查管道就是否有渗漏、偷水等现象,检查阀门、计量井、计量设施就是否人为等破坏,管道覆土就是否有沉降等,如有应及时排除. 5、每月检查一次辖区内引供水管道得阀门井、阀门,检查工业园区管道得阀门就是否灵活,就是否有漏水,并对漏水阀门自行进行紧固;保证阀门灵活,不漏水。对发现管道爆管等无法自行处理得,应及时上报并联系施工单位维修。 6、各水厂应制定保养计划,每年定期对引供水管道阀门进行保养,保养内容包含阀门正常启闭、阀门外观除锈上漆、阀门阀壳内加油润滑、螺栓丝杆上油等,加油后应将阀门开关一次保证阀门启闭灵活. 7、检查引供水阀门井、水表井有无积水,如有应排水检查,保证阀门井内无积水。

8、巡检、维修、维护、保养记录应形成文字、影像资料,存档。 引供水管爆管、漏水得处置 1、立即关闭相关连得水管闸阀; 2、尽快组织安排施工单位抢修爆裂得水管;(属企业管辖得,应立即通知相关企业,关闭前端阀门。并在现场设置警戒线,防止其它事故得发生) 3、确认正常后,恢复水管爆裂前得原貌。 水电公司水厂引供水管道巡查管理办法 第一条概况 为进一步加强管道巡护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巡查制度 1、管道巡护由所在水厂制定工作计划,记录每天工作完成情况,填写《管道巡查记录表》。 2、管道巡护人员负责填写管道巡查、养护、维修、轮换运行等相关记录表格,每月末装订成册交水厂存档. 第三条巡查内容 1、管道巡检包括闸阀井及引供水管线检查,应每周巡视一次。每次必须做全面检查。 2、下井检查注意安全第一,首先观察井内就是否有积水,然后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进行检测,确保安全得前提下才能下井,下井人员必须有人负责监护。 3、闸阀井检查内容:①井身就是否有歪斜、沉降现象,井盖就是否完好;②井内闸阀、管道连接部位就是否有漏水现象,井内就是否有积水;③闸阀、井内设备就是否有丢失破坏现象;④压力、流量计设备就是否完好,工作就是否正

dlt57195电厂用抗燃油验收管理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电厂用抗燃油验收、运行监督及维护治理导则 DL/T 571—95 Guide for acceptance,in-service supervision and maintenance of fire-resistant fluid used in power plants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1995-05-03批准 1995-10-01实施 随着电力工业的进展,机组功率不断增大,蒸汽参数和汽轮机调速系统油压相应提高。为防止高压油泄漏酿成火灾,调速系统操纵液已广泛采纳合成磷酸酯抗燃液压液,简称抗燃油。为使现场工作人员更好地掌握抗燃油的性能和老化规律,做好新抗燃油的验收、运行中抗燃油的监督与维护工作,特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是总结我国十几年来抗燃油科研成果及电厂使用经验,并参考国外同类导则而制订的,在使用本导则时应考虑设备类型及实际状况,并参照制造厂家的讲明及要求执行。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本导则阐明了大型汽轮机调速系统以及小汽轮机高

压旁路系统使用的磷酸酯抗燃油的性能,规定了运行中抗燃油的质量操纵标准。 1.2 制定本导则的目的是,为电厂工作人员掌握抗燃油使用性能及变化规律提供指导,对新抗燃油的验收及运行油的监督、维护作出规定。 1.3 本导则不适用于矿物汽轮机油和调速系统用的其他工作介质。 2 引用标准 GB 7597 电力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取样方法 GB 265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GB/T 1884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 GB 510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 GB 3536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GB 264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 GB 7600 运行中变压器油水分含量测定法(库仑法) GB/T 12579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 DL 421 绝缘油体积电阻率测定法

水电站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汇编

水电站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1、定期运行维护工作 1.1、星期一:组织会议讨论学习(一个星期来的运行情况分析的讨论,传达上级指示等),会后按卫生规定进行大扫除(包括设备清扫); 1.2、星期二:上午09:00对蓄电池进行测量; 1.3、星期三:更换照明灯泡及其它易损件; 1.4、星期四:晚上21:00进行全站电气设备熄灯检查; 1.5、星期五:安全日活动、业务技术学习(事故预想或反事故演习); 1.6、星期日:对大坝取水口拦污栅前杂物进行清理; 1.7、每月月初召开一次站务会,总结一个月来的运行情况和下步工作安排; 1.8、每月5日对全站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检查、维护、消缺,机电设备加注润滑油及黄油等; 1.9、每月15日对全站油、气、水系统进行一次系统的检查、维护,加轴承和调速器油,刹车制动系统是否漏气,冷却水是否正常; 1.10、每月25日对全站的锁(主要刀闸锁)进行一次开锁试验维护,对全站消防器材进行检查,内容包括灭火器压力、灭火器外观及灭火器是否超过使用期限,并检查消防箱内水带是否能使用情况; 1.11、每季度对防洪沟道进行一次清理检查,每年雨季前加检一次; 1.12、每半年对设备缺陷进行一次消缺处理,并进行总结: 1.13、每年雨季前对防雷系统接地电阻进行一次测量,不合格及时进行处理; 1.14、每年丰水期来临之前对全站设备进行一次小修工作; 1.15、每年对运行维护工作进行一次总结(总结以取得的工作经验、方法、还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今后的工作打算等);

1.16、大班交接时交清设备运行方式,工器使用情况、设备缺陷和异常的发现及消除情况,环境卫生情况。 2、日常运行维护检查 2.1、每小时:抄录各种日报表,并巡视一次电站主要设备; 2.2、每四小时:抄录大坝水位、机组开度,对全站设备进行一次详细的巡视检查; 2.3、每日:08:00打扫主控室卫生; 2.4、每日:23:50抄录电度量报表,并输入微机; 2.5、每日:24:00对日报表最大最小值统计,并输入微机; 2.6、每日对水库大坝巡视检查两次,并清除取水口拦污栅前杂物; 2.7、每日当值人员对安全器具、测量仪器、常用备品配件进行检查清理。 2.8、当值大班负责人每日对电站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后,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同时根据电站机组运行情况,安排好机组缺陷的消除工作,并督促各班负责人做好备品配件和常用工器具的统计、保管和使用工作,必要时上报购置清单。 3、以上工作项目须记入运行日志,属缺陷的还应记入设备缺陷记录,并及时汇报。

垃圾电厂如何做好运行管理工作

垃圾电厂如何做好运行管理工作 近年来随着城市垃圾发电厂不断投运和现代化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运行管理在垃圾发电厂各项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突出,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谈一下如何做好运行管理工作。 强化运行人员的主人意识 运行人员是设备的“第一主人”。在电厂生产过程中运行人员时刻掌握着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影响生产的各种因素,对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直接负责,因此他们最有资格也最应该成为设备的主人,现在不能仅仅要求运行人员具有综合性的技能,更应要求他们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管理人员应强化并贯彻这一理念,培养运行人员的"第一主人"意识,使他们在生产工作中时时刻刻为设备着想、为机组着想、为全厂负责,真正成为设备的"第一主人",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应强调并贯彻执行以下几方面: 1、对运行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对运行人员的价值给予充分的承认,使之感受到自身工作对于安全、经济生产的重要性,这是强化"第一主人"意识的最有效方法。 2、运行人员应积极做好运行分析工作,及时发现异常。这是运行人员作为"第一主人"所必尽的职责,出现设备异常、故障时应能初步判断设备故障类型及其影响的范围,第一时间对问题做出处理。 3、事故预想是提高事故状态下快速反应能力的一个有效办法。无论运行操作人员还是管理人员要时刻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及生产主线,积极主动做好各个状态下的运行危险点分析和事故预想。 4、运行人员要掌握系统与系统之间相互制约的条件及相互影响的参数变化幅值,要预知系统在各个状态下的主要矛盾、主要危险点。 5、运行人员对设备运行状况要掌握清楚。对机组设备在任何状态下,即使无法避免带病或缺少监视手段运行,也都能快速地制定出应急措施,不能有消极等待及推卸责任的想法和做法。 6、运行人员要掌握生产管理的各类标准,清楚运行工作程序。工作思路不清晰将导致异常状态下不知所措。

供水设施和设备日常保养维护检修制度

供水设施和设备日常保养、定期维护和大修理三级 维护检修制度 日常保养:属经常性工作,由运行值班人负责,对设备进行经常性的保养和清扫灰尘。日常保养应检查运行状况,使设备、环境卫生清洁,传动部件按规定润滑。 定期维护:属阶段性工作,由维修人员负责,每年进行1~2次专业性的检查、清扫、维修、测试。电气设备(包括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可1~3年进行一次,继电保护装置的校验应每年进行一次,接地装置和测接地电阻值的检查应每年春季进行,避雷器应每年进行检查和试验。定期维护应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包括巡检),对异常情况及时维修或安排计划修理,防止设施的损坏或故障。对有关设施进行全面强制性的检查和整修,宜每年列入年度计划。 大修理:属恢复设备原有技术状态的检修工作,由专业检修人员负责,大修理(恢复性修理)应在设施较长时间运行后,有计划地对设施进行全面整修及对重要部件进行修复或更换,使设施恢复到良好的技术状态,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各种类型机泵设备可自行制订大修周期标准。 ⑵电动机应与主机大修同时进行。 ⑶变压器大修周期应根据历年预防性试验结果经分析后确定。35KV及以上的,应在运行5年后大修一次,以后每隔5~

10年大修一次;10KV及以下的,可每10年左右大修一次。 ⑷配电装置大修周期应根据开关存在的缺陷和实际运行条件来确定。新投入运行的高压断路器应在运行一年后大修一次,以后,35KV及以上断路器宜每5年大修一次,3~10KV配电系统断路器宜每1~3年大修一次,3~10KV启动电机用断路器宜每年大修一次。故障掉闸3次或严重喷油、喷烟,均应解体检修。 ⑸高压架空线路大修周期,应根据其完好情况、电气及机械性能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来确定。 一、取水口设施 (一)日常保养项目、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格栅、格网、旋转滤网等,应由专人清除垃圾,并保持场地清洁。 2、应检查传动部件、阀门运行情况,按规定加注润滑油,调整阀门填料,并擦拭干净。 3、应检查水位计是否正常。 (二)定期维护项目、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格栅、格网、旋转滤网、阀门和其附属设备,应每季检查一次;长期开和长期关的阀门每季应开闭一次,并进行保养。 2、对进水口的构件、格网、格栅、旋转滤网、莲蓬头、平台、护桩、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应每年检修一次,清通垃圾,修补钢筋混凝土构筑物,油漆锈蚀铁件。 3、对进水口河床深度,应每年至少锤测一次,并作好记录。

电厂运维的项目立项建设实施方案

维护项目实施方案 目的 本着“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宗旨,为天津华电福源热电有限公司2016年全厂设备维护提供优质的服务,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特制定本施工组织设计。本设计适用于天津华电福源热电有限公司2016年全厂设备维护服务项目。 (一)、生产运行维护方案 1、项目的概况 1.1 我公司拟参加天津华电福源热电有限公司2016年全厂设备维护服务项目。 1.2 我公司具燃气电厂维护的相关资质及丰富的维护经验。我公司应保证足够的现场运行及检修维护人员及组织机构。 1.3 在整个委托期内,我公司保证全厂在项目内的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各项指标达到约定的性能保证值;若由于我公司责任造成设备无法正常运行而引起的损失由我公司承担。 1.4 我公司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的标准和规范《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及《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等规章制度,确保现场安全文明生产。 1.5 天津华电福源热电有限公司为我公司运行及检修维护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2 、运行/维护主要工作内容 2.1 维护主要工作内容 设备检修维护是指对设备和系统进行必要的监视、维修和养护,通过日常的维护使设备保持良好的状态,确保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它包含了对设备定期进行巡视检查、保持设备及场所的清洁、定期养(维)护设备、及时消除设备的各种缺陷、临时抢修、小型非标技改、治理设备“七漏”等检修工作。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2.1.1.承包范围内系统所有设备的巡视、维护、保养(含全部加油、换油、滤油、油质化验取样、加换各种填料等)工作,承担设备和系统的抢修、缺陷消除、更换设备、更换管道、阀门、更换备品、配件及治理“七漏”等工作。 2.1.2.承包范围内设备、系统及承包区域内安全文明生产、卫生保洁工作等。 2.1. 3.承包范围内转机设备的动静平衡试验工作。 2.1.4.对维护、抢修时更换下的设备或部件进行修复。 2.1.5.各项技术监督工作(不含政府监管部门强制需外委检测的检验费)。 2.1.6.按招标人要求做好设备巡检记录、设备检修台帐记录、安全学习记录等。 2.1.7.根据设备运行状况提出设备检修备品计划及材料计划。 2.1.8.负责管辖范围内照明维护工作。 2.1.9.负责标段范围内排污管道、地沟的清理、维护工作。 2.1.10.负责本标段相关热控及电气专业设备的维护工作。 2.1.11.设备消缺、消漏、抢修、小型非标技改。 2.1.12.备用设备的临修、事故性抢修(包括临修抢修过程中转变成的大修,包括计划性大修)。 2.1.1 3.设备、工器具需定期进行的各项检查、各项试验、各项检修、技术监督等。 2.1.14. 配合招标人进行设备小修、大修的验收。 2.1.15.维护项目较大临时性工作的技术方案的编制。 2.1.16.协助招标人编制设备检修工艺卡、编写检修维护作业指导书及设备检修维护质量标准。 2.1.17.按照招标人要求及时编制规范的规程、系统图和各种管理制度,并在使用中修订、完善。

热电厂运行管理制度

生产岗位需要的制度 设备三级验收管理制度 为了强化精细化管理工作,提高现场设备管理水平,明确责任到人,确保设备有效利用、提高设备消缺质量水平,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保证各类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特制订大中修、技改及检修设备三级验收管理制度。 设备三级验收权限划分如下: 1、三级验收即厂部组织验收。验收主要设备有:锅炉本体、汽轮机本体、发电机本体、厂变、循变、垃圾破碎机、厂内公用系统设备以及配套的保护、联锁装置等大修技改项目。 2、二级验收即部门或分场组织验收。验收主要设备有:锅炉送引风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除尘器设备、脱硫脱硝设备、垃圾行车、垃圾给料设备、气力除灰系统设备、汽机给水泵、高低加、除氧器、循环水系统、减温减压器、10KV开关室设备、厂用10KV开关室设备、行车、输煤皮带主设备、化水制水主设备及岸边泵房主要辅机、特种设备以及配套的保护、联锁装置、空压机及冷干机、工业水、生活水系统等检修、改造项目。 3、一级验收即班组组织验收。运行班组工作票许可人和工作负责人共同到现场验收。验收设备为除二级、三级验收以外设备,根据工作票内容逐一分步验收。 设备检修结束后,按设备验收级别认真填写设备检修验收单。如在设备检修中发现的缺陷,应在验收单“检修中发现的缺陷并消除”一栏中注明,如不能及时消除的缺陷但不影响设备运行等其他内容需在备注栏内注明。如设备在检修中有改动,并具有异动报告或图纸的

应附在验收单后面。 高验收级别兼容低验收级别,但不能代替低验收级别,也就是三级验收包括了一、二级验收,二级验收包括了一级验收。设备验收单随工作票一起,一张工作票必须附一张验收单,每月底由各分场进行整理统计后统一上交综合监管部审查并存档。

水电站运行生产管理方案

关于草拟宗上水电站生产运行管理的方案 为加强本站内部管理适应运行制度化管理要求,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实现“安全、优质、务实、低耗、满发、高效”的管理目标。不断提高员工的运行检修能力和经济效益水平,认真学习运行技术和掌握本站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努力完成各项生产任务,特制定本运行管理方案。 一、生产运行管理在水电站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⑴实行专业化的管理,提高水电站安全生产水平。 ⑵提高水电站的运行效率,改善本站经济运行水平。 ⑶提高电站的设备完好率和自动化水平。 ⑷提高生产人员技术水平,降低事故率。 根据本站情况,重点抓好与生产运行相关的组织管理、生产管理、检修管理、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二、生产运行管理的组织机构 由于电站是并入电网运行的,业务上必须接受和服从电力系统值班调度员的统一指挥。根据我站的经济利益和安全生产要求,必须培养精干的队伍和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符合电力系统运行的要求;根据本站的规模以及自动化水平的程度来确定站、部门、班组的三级管理体系,各值班员行政上接受综合技术部领导,在运行等技术关系上执行系统调度员的调度命令;根据本站的情况不再设检修班组,综合技术部负责组织运行人员负责电站内外,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检修

和保养。 宗上水电站组织机构图 站长:一名需从事30MW及以上水电站管理工作8年以上者。 综合技术部部长:一名需从事30MW及以上水电站管理工作5年以上者。 综合技术部成员:一名需从事事30MW及以上水电站统计、与调度联系工作2年以上者。 总值长:二名需专业技术学校毕业从事相关工作3年以上者。 运行主值:四名需专业技术学校毕业从事相关工作1年以上者。 运行副值:八名需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经专业技术学校培训者。 出纳:一名需持有《会计上岗证》并从事相关工作1年者。 炊事员:二名。 门卫:二名需年龄45岁以下者。 水工值守:二名需初中文化程度者。

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

目 次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 (1) 4 试验项目 (3) 5 取样 (4) 6 新磷酸酯抗燃油质量标准 (5) 7 运行磷酸酯抗燃油质量标准 (6) 8 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的监督 (6) 9 运行中磷酸酯抗燃油的维护 (8) 10 技术管理及安全要求 (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旁路再生系统原理及功能 (11) 附录B(资料性附录)磷酸酯抗燃油及矿物油对密封材料的相容性 (12) 附录C(规范性附录)矿物油含量测定方法 (13) 附录D(规范性附录) NAS 1638颗粒污染度分级标准 (14) I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3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3]873号)下达的任务对DL/T 571—1995《电厂用抗燃油验收、运行监督及维护管理导则》进行修订的。 本次修订主要是依据我国电力行业磷酸酯抗燃油的实际应用情况,在原导则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标准与DL/T 571—1993相比主要有以下差别: ——原标准的名称修订为“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 ——对原标准中抗燃油应具备的性能作了充实,补充了抗燃油在使用中的性能变化规律。 ——去掉了原标准正文及附录中对中压抗燃油和高压抗燃油的区分,合并为磷酸酯抗燃油。 ——对油质试验的项目和意义作了补充。 ——对原标准附录A《新抗燃油质量标准》中的酸值、水分、电阻率、泡沫特性、颗粒污染度五项指标作了修订,增加了空气释放值、水解安定性两项指标。将原标准附录A放入正文中。 ——对原标准附录B《运行中抗燃油质量标准》中的颗粒污染度、酸值、泡沫特性、电阻率四项指标作了修订,增加了空气释放值指标。将原标准附录B放入正文中。 ——对原标准中试验室试验项目及周期作了修订。 ——对运行油质异常原因及处理措施作了补充。 ——增加了废抗燃油处理的内容。 ——去掉了原标准中的附录E《抗燃油自燃点测定方法》。 ——用NAS 1638颗粒污染标准取代了原标准中的SAE颗粒污染标准,并放在本标准附录D中。 ——增加了附录A《旁路再生系统原理及功能》。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厂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永洛、李烨峰、严涛。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DL/T 571—1995《电厂用抗燃油验收、运行监督及维护管理导则》。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II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