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培优(含解析)之氧化还原反应含答案

高考化学培优(含解析)之氧化还原反应含答案

高考化学培优(含解析)之氧化还原反应含答案
高考化学培优(含解析)之氧化还原反应含答案

一、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一种解毒药,用于氟化物、砷、汞、铅、锡、碘等中毒,临床常用于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病症.硫代硫酸钠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分解产生S和SO2

实验I:Na2S2O3的制备。工业上可用反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b中利用质量分数为70%?80%的H2SO4溶液与Na2SO3固体反应制备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c中试剂为_______

(2)实验中要控制SO2的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 (写出一条)

(3)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_______

实验Ⅱ:探究Na2S2O3与金属阳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资料:Fe3++3S2O32-?Fe(S2O3)33-(紫黑色)

装置试剂X实验现象

Fe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先变成紫黑色,30s 后几乎变为无色

(4)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初步判断最终Fe3+被S2O32-还原为Fe2+,通过_______(填操作、试剂和现象),进一步证实生成了Fe2+。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角度解释实验Ⅱ的现象:

_______

实验Ⅲ: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

(5)称取一定质量的产品配制成硫代硫酸钠溶液,并用间接碘量法标定该溶液的浓度: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摩尔质量为294g?mol-1)0.5880g。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加水配成溶液,并加入过量的KI并酸化,发生下列反应:6I-+Cr2O72-

+14H+ = 3I2+2Cr3++7H2O,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立即用所配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 = 2I- + S4O62-,三次消耗 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00 mL,则所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mol?L-1

【答案】分液漏斗 蒸馏烧瓶 24232422H SO Na SO Na SO H O =SO +++↑ 硫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 调节酸的滴加速度 若 SO 2过量,溶液显酸性.产物会发生分解 加入铁氰化钾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开始生成 Fe(S 2O 3)33-的反应速率快,氧化还原反应速率慢,但Fe 3+与S 2O 32- 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大,导致Fe 3++3S 2O 32-?Fe(S 2O 3)33-(紫黑色)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最终溶液几乎变为无色 0.1600

【解析】

【分析】

【详解】

(1)a 的名称即为分液漏斗,b 的名称即为蒸馏烧瓶;b 中是通过浓硫酸和Na 2SO 3反应生成SO 2,所以方程式为:24232422H SO Na SO Na SO H O =SO +++↑;c 中是制备硫代硫酸钠的反应,SO 2由装置b 提供,所以c 中试剂为硫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

(2)从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分析,控制SO 2生成速率可以调节酸的滴加速度或者调节酸的浓度,或者改变反应温度;

(3)题干中指出,硫代硫酸钠在酸性溶液中会分解,如果通过量的SO 2,会使溶液酸性增强,对制备产物不利,所以原因是:SO 2过量,溶液显酸性,产物会发生分解;

(4)检验Fe 2+常用试剂是铁氰化钾,所以加入铁氰化钾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即证明有Fe 2+生成;解释原因时一定要注意题干要求,体现出反应速率和平衡两个角度,所以解释为:开始阶段,生成3233Fe(S O )-的反应速率快,氧化还原反应速率慢,所以有紫黑色出现,随着Fe 3+的量逐渐增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变大,导致平衡逆向移动,紫黑色逐渐消失,最终溶液几乎变为无色;

(5)间接碘量法滴定过程中涉及两个反应:①2327226I Cr O 14H =3I 2Cr

7H O --++++++;②2222346=I 2S O 2I S O ---++;反应①I -被氧化成I 2,反应②中第一步所得的I 2又被还原成I -

,所以①与②电子转移数相同,那么滴定过程中消耗的227Cr O -得电子总数就与消耗的

223S O -失电子总数相同 ;在做计算时,不要忽略取的基准物质重铬酸钾分成了三份进行的滴定。所以假设c (Na 2S 2O 3)=a mol/L ,列电子得失守恒式:10.58806=a 0.02513294

?

???,解得a=0.1600mol/L 。

2.MnO 2是制造干电池的主要原料之一,也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试剂。工业上Mn(NO 3)2和KMnO 4为原料制备MnO 2,其生产原理如下:用软锰矿(含MnO 2和少量的Fe 2O 3、SiO 2)和碳反应制得MnO ;再将MnO 与稀硝酸反应,反应后经过滤、提纯、浓缩,可制得50%的Mn(NO 3)2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把50%的Mn(NO 3)2溶液滴加到KMnO 4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3Mn(NO 3)2+2KMnO 4+2H 2O ═5MnO 2↓+2KNO 3+4HNO 3,反应生成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MnO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若将软锰矿和碳反应后的固体产物置于如图1所示的装置甲中,与稀硝酸反应,观察到装置乙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1)写出甲中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在制备MnO2的实验中要向反应混合液中不断滴加氨水,则氨水的作用是___。

Ⅱ、有人提出用日光分解KMnO4溶液的方法可制取MnO2,反应方程式为:

4KMnO4+2H2O4MnO2↓+4KOH+3O2↑该反应中c(OH-)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你认为形成该变化的原因是___。

Ⅲ、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研究MnO2的氧化性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1)该小组设计了如下4个方案以验证MnO2的氧化性,可行的是___。

A.把MnO2固体加入到FeSO4溶液中,再加入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B.把MnO2固体加入到FeCl3溶液中,再加入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C.把MnO2固体加入到Na2SO3溶液中,再加入BaCl2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D.把MnO2固体加入到稀盐酸中,观察是否有黄绿色气体生成

(2)该小组为研究在不同酸碱性的溶液中MnO2的氧化能力,他们控制KI溶液的浓度和MnO2固体的质量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K,设计如下对比试验。

实验酸或碱现象

A1滴0.2mol/LNaOH溶液不变色

B1滴水缓慢变浅棕褐色

C1滴0.1mol/L硫酸溶液迅速变棕褐色

该小组从上述对比实验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写出在MnO2迅速氧化I?的离子方程式___。

【答案】Fe+4HNO3=Fe(NO3)3+NO↑+2H2O可以中和硝酸,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MnO2反应生成的MnO2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 A 酸性越强,MnO2氧化能力越强 MnO2+2I?+4H+= Mn2++I2+2H2O

【解析】

【分析】

Ⅰ、(1)软锰矿中含有少量Fe2O3,在加热条件下与C反应生成铁,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 气体,为便于吸收氮氧化物,向乙中通入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将NO氧化成NO2,使气体

呈红棕色,丙中应盛NaOH溶液等碱性物质,吸收有毒气体NO2;

(2)制备MnO2的实验中生成HNO3,加入氨水,可以中和硝酸,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MnO2;

Ⅱ、反应中c(OH-)在t1时突然增大,说明反应速率增大,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考虑生成物起催化作用;

Ⅲ、(1) A中,通过溶液变红,可说明MnO2固体将Fe2+氧化为Fe3+;B中,Fe3+没有还原性,MnO2不能表现氧化性;C中,不管是否将SO32-氧化,都产生白色沉淀;D中,MnO2固体加入到稀盐酸中,不发生反应。

(2)从溶液的酸碱性及产生的现象,可得出酸性越强,I-转化为I2的反应速率越快,现象越明显,MnO2氧化能力越强的结论;MnO2在酸性溶液中氧化I?,生成Mn2+、I2和H2O。【详解】

Ⅰ、(1)软锰矿中含有少量Fe2O3,在加热条件下与C反应生成铁,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 气体。反应的方程式为Fe+4HNO3=Fe(NO3)3+NO↑+2H2O;答案为:

Fe+4HNO3=Fe(NO3)3+NO↑+2H2O;

(2)制备MnO2的实验中生成HNO3,加入氨水,可以中和硝酸,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MnO2;答案为:可以中和硝酸,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MnO2;

Ⅱ、反应中c(OH-)在t1时突然增大,说明反应速率增大,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考虑生成物MnO2起催化作用;答案为:反应生成的MnO2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

Ⅲ、(1) A中,通过溶液变红,可说明MnO2固体将Fe2+氧化为Fe3+,A符合题意;

B中,Fe3+没有还原性,MnO2不能表现氧化性,B不合题意;

C中,不管是否将SO32-氧化,都产生白色沉淀,C不合题意;

D中,MnO2固体加入到稀盐酸中,不发生反应,D不合题意。

故选A;

(2)从溶液的酸碱性及产生的现象,可得出酸性越强,I-转化为I2的反应速率越快,现象越明显,MnO2氧化能力越强的结论;答案为:酸性越强,MnO2氧化能力越强;

MnO2在酸性溶液中氧化I?,生成Mn2+、I2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2I?+4H+= Mn2++I2+2H2O;答案为:MnO2+2I?+4H+= Mn2++I2+2H2O。

3.现有一份含有FeCl3和FeCl2固体混合物,为测定各成分的含量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1:① 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将样品溶解;

② 向溶解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产生沉淀;

③ 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白色固体17.22 g。

实验2:① 称取与实验1中相同质量的样品,将样品溶解;

② 向溶解后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

③ 再向②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

④ 将沉淀过滤、洗涤后,加热灼烧,到质量不再减少,得到固体物质4g。

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过程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保存FeCl2溶液时通常会向其中加入少量试剂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3)实验2通入足量Cl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涉及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述实验2的步骤④中沉淀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5)加热FeCl3溶液,并将溶液蒸干时,通常不能得到FeCl3固体,请以平衡的观点解释其原因(方程式与文字相结合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6)FeCl3溶液可以用于止血,主要是因为FeCl3溶液能使血液聚沉,这涉及胶体的特性。以下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B.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C.向Fe(OH)3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CuSO4溶液、水等分散系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向Fe(OH)3胶体中滴加硫酸,会先出现红褐色沉淀,随后沉淀消失

E.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稀的CuSO4溶液,可使蛋白质盐析

(7)通过实验所得数据,计算固体样品中FeCl3和Fe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答案】(1)烧杯、玻璃棒

(2)稀盐酸铁粉

(3)将Fe2+全部转化为Fe3+2Fe2++Cl2=2Fe3++2Cl-

(4)取少量最后一次的洗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溶液滴加少量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如未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已洗净

(5)FeCl3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 FeCl3+3H2O Fe(OH)3+3HCl,在加热条件下,由于HCl易挥发,生成物浓度减小,导致平衡不断向右移动,故最后不能得到FeCl3固体

(6)E(7)2:3

【解析】

试题分析:(1)溶解所用到的仪器为烧杯、玻璃棒;(2)FeCl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Cl3,向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使FeCl3重新转化为FeCl2;为了防止FeCl2溶液水解,常加入盐酸,抑制其水解,防止其变质;(3)Cl2将FeCl2氧化生成FeCl3:Cl2+2FeCl2=2FeCl3,实质为2Fe2++ Cl2= 2Fe3++ 2Cl-;(4)解答此问时,首先要明确沉淀吸附了什么杂质,由于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因此沉淀吸附的杂质是Na+、Cl-,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只要检验洗涤后的溶液中是否含有Na+、Cl-中的一种就可以,如果最后一次的洗涤液仍然有氯化钠,加入硝酸银溶液就会出现沉淀,反之,说明溶液中没有氯化钠;(5)因为FeCl3易水解,且HCl易挥发,加热促进了FeCl3水解及HCl的挥发,所以不能得到FeCl3固体;(6)A、胶体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因此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A正确;B、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因此在电场作用下会移向阴极或阳极,产生电泳现象,B正确;C、向Fe(OH)3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CuSO4溶液、水等分散系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正确;D、,向胶体中加入少量的酸、碱、盐,会中和胶体所带的电荷,使胶体发生聚沉,所以向Fe(OH)3胶体中滴加

硫酸,会先出现红褐色Fe(OH)3沉淀,但过量的硫酸还会和Fe(OH)3沉淀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铁,D正确;E、CuSO4属于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而非盐析,E不正确;

(7)先由m

M

计算实验①所得AgCl的n为

17.22

143.5

mol = 0.12mol,实验②所得Fe2O3的n

4

160

mol = 0.025mol,设FeCl3和FeCl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y mol,依据Cl、Fe守恒

3x mol+2y mol="0.12" mol,x mol+y mol="0.025" mol×2,解得x = 0.02,y = 0.03,则固体样品中FeCl3和Fe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为2∶3。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及转化、盐类水解、化学计算等。

【名师点睛】(1)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化学实验的考查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考查的角度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及灵活运用的能力。(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多以物质的量为核心,考查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等相关物理量的转化关系,以及反应物的转化率或产物的产率的计算,同时还可以融入多种化学解题思想,比如极值法、差量法、守恒法、讨论法、特殊值法等,是历来高考的重点内容。日常学习中要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以便快速准确作答,题目难度中等。

4.以海绵铜(CuO、Cu)为原料制备氯化亚铜(CuCl)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1)Cu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SO42? 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用文字描述);Cu2+ 与OH-反应能生成[Cu(OH)4]2?,[Cu(OH)4]2? 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2)“吸收”过程:

①2NO(g) + O2(g)垐?

噲?2NO2(g) ΔH =-112.6kJ?mol?1提高NO平衡转化率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

②吸收NO2的有关反应如下:

反应Ⅰ:2NO2(g) + H2O(l) = HNO3(aq) + HNO2(aq) ΔH =-116.1kJ?mol?1

反应Ⅱ:3HNO2(aq) = HNO3(aq) + 2NO(g) + H2O(l) ΔH =-75.9kJ?mol?1

用水吸收NO2生成HNO3和NO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过程:HNO2为弱酸,通过电解使HNO3得以再生,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____________。

(4)“沉淀”过程:产生CuCl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s22s22p63s23p63d104s1正四面体形 O 增大压强、提高氧气的浓度

3NO2(g)+H2O(l)=2HNO3(aq)+NO(g) ΔH=-212.1kJ?mol?1 HNO2-2e-+H2O=3H++NO3-

2Cu2++SO2+2Cl-+2H2O=2CuCl↓+SO42-+4H+

【解析】

【分析】

海绵铜(CuO、Cu)中CuO与稀H2SO4反应转化为硫酸铜,因硝酸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会将铜氧化为铜离子,最终生成硫酸铜,SO2具有还原性,再将铜离子还原为氯化亚铜,NO合理利用,经过氧化与电解过程得到硝酸,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Cu的原子序数为29,Cu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SO42?中

S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4+6+2-42

2

?

=4,且不含孤电子对,由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该

微粒为正四面体形;[Cu(OH)4]2?中Cu2+提供空轨道,O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正四面体形;O;

(2)①2NO(g)+O2(g)垐?

噲?2NO2(g) ΔH=-112.6kJ?mol?1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提高NO平衡转化率,平衡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降低温度、增大压强、提高氧气的浓度等;

②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I?3+反应II)?1

2

可以得到用水吸收NO2生成HNO3和NO的热

化学方程式:3NO2(g)+H2O(l)=2HNO3(aq)+NO(g) ΔH=-212.1kJ?mol?1;

(3)电解过程中,阳极上HNO2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HNO3,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HNO2-2e-+H2O=3H++NO3-;

(4)Cu2+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Cl,离子方程式为:2Cu2++SO2+2Cl-

+2H2O=2CuCl↓+SO42-+4H+。

5.在古代,橘红色的铅丹(Pb3O4)用于入药和炼丹,人们对其中重金属铅的毒性认识不足。已知:PbO2为棕黑色粉末。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铅丹的一些性质进行实验探究并测定其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

(1)性质实验

(2)组成测定

①准确称取0.530 g 干燥的铅丹样品,置于洁净的小烧杯中,加入2 mL 6 mol/L的HNO3溶液,搅拌使之充分反应,分离出固体和溶液。该分离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

②将①中所得溶液全部转入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和缓冲溶液,用0.04000 mol/L的EDTA 溶液(显酸性)滴定至终点,消耗EDTA溶液36.50 mL。EDTA与Pb2+的反应可表示为Pb2++H2Y2- =PbY2-+2H+,滴定时EDTA溶液应盛装在_______________中。滤液中含

Pb2+__________mol。

③将①中所得固体PbO2全部转入另一锥形瓶中,往其中加入适量HAc与NaAc的混合液和

8 g固体 KI,摇动锥形瓶,使PbO2全部反应而溶解,发生反应PbO2+4I-+4HAc =PbI2+I2+4Ac-+2H2O,此时溶液呈透明棕色。以0.05000 mol/L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S4O62-+2I-,至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2%淀粉溶液1 mL,继续滴定至溶液

_______,即为终点,用去Na2S2O3溶液30.80 mL。

根据②、③实验数据计算,铅丹中Pb(Ⅱ)与Pb(Ⅳ)的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

【答案】固体由橘红色变为棕黑色 PbO2+4HCl(浓)加热

PbCl2+Cl2↑+2H2O 在酸性

溶液中,PbO2能够将Mn2+氧化为MnO4-过滤、洗涤、干燥酸式滴定管 1.460×10-3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1.90

【解析】

【分析】

(1)①由化学方程式及物质的物理性质总结反应现象,②黄绿色气体为氯气,HCl氧化为氯气,则PbO2发生还原,③紫色是MnO4-离子的颜色,在酸性条件下PbO2能够将Mn2+氧化为MnO4-,PbO2发生还原反应变为+2价离子;

(2)①溶液中有固体沉淀的分离步骤是:过滤、洗涤、干燥,②碱性溶液用碱式滴定管盛装,酸性和氧化性溶液用酸式滴定管盛装,根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找出关系式进行计算滤液中含Pb2+的物质的量;

(3)碘遇淀粉变蓝色,根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找出关系式进行相关计算。

根据以上分析进行解答。

【详解】

(1)①铅丹样品与HNO3溶液发生反应:Pb3O4+4HNO3=PbO2+2Pb(NO3)2+2H2O,由题中所给Pb3O4、PbO2物理性质可知反应现象为:固体由橘红色变为棕黑色。

答案为:固体由橘红色变为棕黑色。

② PbO2与浓盐酸加热生成的黄绿色气体为氯气,HCl氧化为氯气,PbO2发生还原变成

Pb2+,根据原子守恒写出反应方程式为:PbO2+4HCl(浓)加热

PbCl2+Cl2↑+2H2O。

答案为:PbO2+4HCl(浓)加热

PbCl2+Cl2↑+2H2O。

③ PbO2与硝酸酸化的Mn(NO3)2溶液反应得到的是MnO4-紫色溶液,说明在酸性条件下PbO2能够将Mn2+氧化为MnO4-,PbO2发生还原反应变为Pb2+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5PbO2+ 2Mn2++4H+= 2MnO4-+ 5Pb2++2 H2O。

答案为:在酸性溶液中,PbO2能够将Mn2+氧化为MnO4-。

(2)①溶液中有不溶物分离的操作步骤是: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是:过滤、洗涤、干燥。

②滴定实验中酸性和氧化性溶液用酸式滴定管盛装,所以显酸性的EDTA溶液应盛装在酸式滴定管里,根据反应Pb2++H2Y2- =PbY2-+2H+可得:n(Pb2+)=n(H2Y2- )=36.50?10-

3L?0.0400mol/L=1.460?10-3mol。

答案为:酸式滴定管;1.460×10-3。

(3)该滴定实验使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而碘遇淀粉变蓝色,当反应I2+2S2O32-=S4O62-+2I-结束时,碘恰好反应完蓝色褪去,所以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是: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根据反应:PbO2+4I-+4HAc =PbI2+I2+4Ac-+2H2O,I2+2S2O32-=S4O62-+2I-可得:

n(PbO2)=n(I2)=1

2

n(S2O32-)=

1

2

?0.05000mol/L?30.80?10-3L=7.7?10-4mol,所以铅丹中Pb(Ⅱ)

与Pb(Ⅳ)的原子数之比为:1.460×10-3:7.7?10-4=1.90。

答案为: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1.90。

【点睛】

有关滴定实验的计算中要根据反应方程式找准关系式,计算时注意单位的换算。

6.将28.8g铜投入100mL浓硝酸中,最后铜有剩余,其NO3- 离子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开始反应时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 。

(2)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不考虑NO2与N2O4的平衡)为

_____L。

(3)硝酸完全反应后消耗铜的物质的量n(Cu)是______mol。

(4)应再往此反应体系中滴加_________L 2 mol/L的硫酸才能使剩余的铜恰好完全溶解。已知此过程中NO3-的还原产物为NO。

(5)a g铜全部溶于一定量的浓硝酸中,测得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不考虑NO2与N2O4的平衡)为b L,为消除污染,将生成的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气体被完全吸收。已知:NO + NO2+2NaOH →2NaNO2 + H2O 2NO2+2NaOH → NaNO3 +NaNO2 + H2O如果NO、NO2混合气体用NO x表示,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时,x的取值范围______;生成NaNO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mol;NaNO3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mol。

(6)在常温下,把NO气体压缩到1.01×107Pa,再加热到500C,发现气体的压强迅速下降,压强降至略小于原压强的2/3,然后压强就不再改变。已知其中一种产物为N2O,则上

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M ,则M 的取值范围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 8.96 0.3 100 1.5x<2… a mol 64 b a -mol 22.464?? ???

223NO=N O NO 十;2242NO N O ? 45g/mol

【解析】

【分析】

(1)根据开始时硝酸根的物质的量计算硝酸的浓度;

(2)利用氮元素守恒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再根据V=nV m 计算二氧化氮的体积; (3)反应结束,溶液中溶质为硝酸铜,根据硝酸根计算消耗n (Cu );

(4)发生反应:-+2+323Cu+2NO +8H =3Cu +2NO +4H O ↑,据此计算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需要硫酸的体积;

(5)由方程式22322NO +2NaOH=NaNO +NaNO +H O 和

222NO+NO +2NaOH=2NaNO +H O 可知,NO 单独不能被吸收,NO 和NO 2混合气体被NaOH 溶液被完全吸收,满足2n NO n NO 1():()≥,当n (NO 2):n (NO )=1时x 值最小,计算x 的最小值,因为混有NO ,所以x 最大值<2,据此确定x 取值范围;纵观整个过程,Cu 失去的电子等于硝酸生成亚硝酸钠时获得的电子,根据电子转移守恒计算n (NaNO 2),根据N 元素守恒计算n (NaNO 3);

(6)在常温下,把NO 气体压缩到1.01×107Pa ,再加热到50℃,发现气体的压强迅速下降,压强降至略小于原压强的23

,然后压强就不再改变.已知其中一种产物为N 2O ,依据原子个数守恒可知该反应为:3NO=N 2O 十NO 2,因为存在2242NO N O ?

,即生成的NO 2又双聚成N 2O 4,导致气体分子数减少,压强降至略小于原压强的23

;若只发生反应:3NO=N 2O 十NO 2,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最小,若二氧化氮完全转化为四氧化二氮时,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最大,据此计算解答。

【详解】

(1)由图可知,开始时n(NO 3?)=1.0mol ,则n(HNO 3)=n(NO 3?)=1.0mol ,则

()3 1.0mol c HNO =

=10mol/L 0.1L

, 故答案为:10; (2)由图可知,反应结束时,溶液中NO 3?为0.6mol ,根据氮元素守恒,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0mol?0.6mol=0.4mol ,标况下二氧化氮的体积为0.4mol 22.4L/mol=8.96L ?, 故答案为:8.96;

(3)溶液中溶质为硝酸铜,由图可知,反应结束时,溶液中NO 3?为0.6mol ,故消耗n(Cu)=n(硝酸铜)=0.6mol2=0.3mol ,

故答案为:0.3;

(4)28.8g 铜的物质的量为28.8g =0.45mol 64g/mol

,故剩余Cu 为0.45mol?0.3mol=0.15mol ,由方程式-+2+323Cu+2NO +8H =3Cu +2NO +4H O ↑可知

()+8n H =0.15mol =0.4mol 3

? ,故n(H 2SO 4)=0.2mol ,则需要硫酸体积为n 0.2mol V=

==0.1L=100mL c 2mol/L

, 故答案为:100; (5)由方程式可知,NO 单独不能被吸收,NO 和NO2混合气体被NaOH 溶液被完全吸收,满

足2n NO n NO 1():()≥,当2n NO n NO =1():()

时x 值最小,x 最小值为2+12=1.5,因为混有NO ,所以x 最大值<2,故x 的取值范围为1.5x<2…;

纵观整个过程,Cu 失去的电子等于硝酸生成亚硝酸钠时获得的电子,根据电子转移守恒,()()2ag a n NaNO =n Cu ==mol 64g/mol 64

,根据N 元素守恒,可知()3bL a b a n NaNO =n()=

-=-mol 22.4L/mol 64mol 22.464气体?? ???, 故答案为:1.5x<2…;a mol 64;b a -mol 22.464?? ???

; (6)在常温下,把NO 气体压缩到1.01×107Pa ,再加热到50℃,发现气体的压强迅速下降,压强降至略小于原压强的23,然后压强就不再改变。已知其中一种产物为N 2O ,依据原子个数守恒可知该反应为:223NO=N O NO 十,因为存在2242NO N O ?

,即生成的NO 2又双聚成N 2O 4,导致气体分子数减少,压强降至略小于原压强的23

, 若只发生反应:223NO=N O NO 十,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最小,此时

30g/mol M=3=45g/mol 2

?

,若二氧化氮完全转化为四氧化二氮时,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最大,1molNO 2得到0.5mol N 2O 4, 则此时1mol 44g/mol+0.5mol 92g/mol M==60g/mol 1mol+0.5mol

?? , 综上分析,可知45g/mol

;45g/mol

7.实验室可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 2)制备KMnO 4,方法如下:高温下使软锰矿与过量KOH(s)和KClO 3(s)反应,生成K 2MnO 4(锰酸钾)和KCl ;用水溶解,滤去残渣;酸化滤液,K 2MnO 4转化为MnO 2和KMnO 4;再滤去沉淀MnO 2,浓缩结晶得到KMnO 4晶体。 请回答:

(1)用软锰矿制备K2MnO4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2MnO4转化为KMnO4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生成0.1mol还原产物时转移电子______________个。KMnO4、K2MnO4和Mn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KMnO4能与热的Na2C2O4(aq,硫酸酸化)反应生成Mn2+和CO2。若取用软锰矿制得的KMnO4产品0.165g,能与0.335g Na2C2O4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杂质均不能参与反应),该产品中KMnO4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6KOH + KClO3 + 3MnO2=3 K2MnO4+ KCl + 3H2O; 1:2 0.2N A或6.02×10-22 KMnO4>K2MnO4>MnO2 0.958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

(1)反应物为KOH、KClO3、MnO2,生成物为K2MnO4(锰酸钾)和KCl、水,该反应为

6KOH+KClO3+3MnO2=3K2MnO4+KCl+3H2O,故答案为6KOH+KClO3+3MnO2=

3K2MnO4+KCl+3H2O;

(2)K2MnO4转化为KMnO4的反应中K2MnO4=2KMnO4+MnO2,Mn元素的化合价由+6价升高为+7价,Mn元素的化合价由+6价降低为+4价,则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生成0.1mol还原产物时转移电子0.1 N A×(6-4)=0.2N A或6.02×10-22,由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为KMnO4>K2MnO4>MnO2,故答案为1:2;0.2N A或6.02×10-22;KMnO4>K2MnO4>MnO2;

(3)KMnO4能与热的Na2C2O4(aq,硫酸酸化)反应生成Mn2+和CO2,设KMnO4的纯度

为x,则由电子守恒可知,

0.165

122.5/

gx

g mol?

(7-2)=

0.335

134/

g

g mol?

2?(4-3) ,解得x=0.958,故

答案为0.958.

8.(1)将新制氯水逐滴滴入FeBr2溶液中,写出最初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

(2)在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滴加少量Ba(OH)2溶液并不断搅拌。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最初发生的反应。___。

(3)石油气“芳构化”是由石油气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的一种有效生产工艺。测得反应

2C 4H10C8H10(g)+5H2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变化如下:

温度(℃)400450500

平衡常数K a6a40a

①该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吸热、放热)反应。

②向2L密闭定容容器中充入2molC4H10,反应10s后测得H2浓度为1mol/L,此10s内,以C8H10表示的平均速率为___。

③能表示该反应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t1时刻后已经达平衡状态的图示是___。

a. b. c. d.

④如图表示某温度时将一定量的C4H10(含少量H2)充入容器中反应期间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容器容积可变),实线代表C8H10,虚线代表C4H10。请用实线补充画出t1~t4间C8H10的浓度变化曲线___。

【答案】 3Ba2++6OH-+3SO42-+2Al3+=3BaSO4↓+2Al(OH)3↓吸热

0.02mol/(L·s) b、d

【解析】

【分析】

(1)氯气具有氧化性,能将碘离子以及亚铁离子氧化,碘离子的还原性强于亚铁离子的还原性,所以先是发生氯气氧化亚铁离子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值=化合价降低值=转移电子数,据此表示电子转移的情况;

(2)在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滴加少量Ba(OH)2溶液,由于氢氧化钡少量,氢氧根离子不足,反应按照氢氧化钡的组成进行,氨水碱性强于氢氧化铝,所以铝离子优先与氢氧根离子反应,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①依据图表数据,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增大,平衡正向进行;

②依据反应速率v=

c

t

?

?

计算;

③a.反应前后都是气体,气体质量始终不变;

b.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物质的量增大,平均摩尔质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气体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密度在反应过程中和平衡状态都不变;

d.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变化,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

④刚开始因为达到平衡状态,所以浓度不变,根据虚线的浓度变化可知,后面体积缩小为

原来的1

2

,所以实线浓度也变两倍,后面又慢慢减小,直至继续平衡。

【详解】

(1)将新制氯水逐滴滴入FeBr2溶液中,先是发生氯气氧化亚铁离子的反应,Cl2+2Fe2+=

2Fe3++2Cl?,电子转移情况如下:,故答案为:;

(2)氢氧化钡少量,氢氧根离子和钡离子的物质的量不足,离子方程式按照氢氧化钡的组成书写,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完全反应;由于氨水碱性强于氢氧化铝,故铝离子优先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Ba2++6OH-+3SO42-

+2Al3+=3BaSO4↓+2Al(OH)3↓,故答案为:3Ba2++6OH-+3SO42-+2Al3+=3BaSO4↓+2Al(OH)3↓;

(3)①根据图表数据,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答案为:吸热;

②向2L密闭定容容器中充入2mol C4H10,反应10s后测得H2浓度为1mol/L,

2C4H10?C8H10(g)+5H2,反应过程中生成C8H10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5

×1mol/L=0.2mol/L,此

10s内,以C8H10表示的平均速率=0.2mol/L

10s

=0.02mol/(L?s),故答案为:0.02mol/(L?s);

③2C4H10?C8H10(g)+5H2,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吸热反应,依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图象;

a.反应前后都是气体,气体质量在反应过程中和平衡状态都始终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不符合;

b.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物质的量增大,平均摩尔质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符合;

c.气体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密度在反应过程中和平衡状态都不变,故c不符合;

d.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变化,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物质的量不变压强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d符合;

故答案为:b、d;

④分析图象可知,刚开始因为达到平衡状态,所以浓度不变,根据虚线的浓度变化可知,

后面体积缩小为原来的1

2

,所以实线浓度也变两倍,浓度变化为0.40mol/L,随反应进行后

面又慢慢减小,直至继续平衡,据此画出的图象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2)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正确判断反应物离子的过量情况是解答的关键;

(3)掌握图象分析与绘制方法,曲线变化起点和变化是解题关键。

9.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常用做分析试剂及显影剂等。下图是将一定质量的草酸亚铁在氩气气氛中进行热重分析示意图(TG%表示残留固体质量占原样品总质量的百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l)B处时残留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A→C整个反应过程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取上述分解得到的600℃时的固体放在空气中继续加热时其质量增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由此说明上述FeC2O4·2H2O在氩气气氛中进行热重分析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若将分解得到的600℃时的固体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后,将溶液浓缩、冷却,有带7个结晶水的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该晶体与草酸亚铁晶体分解有类似,得到四种氧化物且物质的量之比为1:1:1:14,则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答案】FeC2O4 FeC2O4·2H2O Δ

FeO +CO↑+CO2↑+2H2O 6FeO+O2

Δ

2Fe3O4防止FeO在加

热过程中被空中的氧气氧化 FeSO4·7H2O 2FeSO4·7H2O Δ

Fe2O3+SO2↑+SO3↑+14H2O

【解析】【详解】

(1)FeC 2O 4·2H 2O 中H 2O%=

218180

=20%,刚好在B 点的TG%=80%,则B 点表示所有的结晶水都完全失去,得到的固体成分为FeC 2O 4;故答案为:FeC 2O 4; (2)当TG%=40%时,得到应该是铁的氧化物,则有x (FeO )180

M =0.4,x=1,则变化过程中铁的化合价没改变,只有碳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则A→C 整个反应过程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 2O 4·2H 2O ΔFeO +CO↑+CO 2↑+2H 2O ;故答案为:FeC 2O 4·2H 2O ΔFeO

+CO↑+CO 2↑+2H 2O ;

(3)当分解得到的600℃时的固体FeO 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得到稳定的Fe 3O 4,因此FeC 2O 4·2H 2O 在氩气气氛中进行热重分析的原因防止FeO 在加热过程中被空中的氧气氧化;故答案为:6FeO+O 2Δ2Fe 3O 4;防止FeO 在加热过程中被空中的氧气氧化;

(4)FeO 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的是FeSO 4,为了防止其Fe 2+水解和Fe 2+被氧化,要加适量

的硫酸和铁粉,才能得到FeSO 4·

7H 2O ,晶体与草酸亚铁晶体分解有类似,得到四种氧化物且物质的量之比为1:1:1:14,则有Fe 2O 3、SO 2、SO 3、H 2O ;故答案为:FeSO 4·

7H 2O ;2FeSO 4·7H 2O ΔFe 2O 3+SO 2↑+SO 3↑+14H 2O 。

10.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是防止水体污染、改善水质的主要措施之一。 (1)硫酸厂的酸性废水中砷(As)元素(主要以 H 3AsO 3 形式存在)含量极高,为控制砷的排放, 某工厂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含砷废水。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已知砷是氮的同族元素,比氮原子多 2 个电子层,砷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为_____。 ②工业上采用硫化法(通常用硫化钠)去除废水中的砷,生成物为难溶性的三硫化二砷,该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电镀厂的废水中含有的 CN -有剧毒,需要处理加以排放。处理含 CN -废水的方法之一是在 微生物的作用下,CN -被氧气氧化成 HCO 3- ,同时生成 NH 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3)电渗析法处理厨房垃极发酵液,同时得到乳酸的原理如图所示(图中“HA”表示乳酸分子, A ―表示乳酸根离子):

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②电解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可控制阳极室的 pH 约为 6~8,此时进入浓缩室的 OH-可忽略不计。400 mL 10 g·L-1乳酸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浓度上升为 145 g/L(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阴极上产生的 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_____L (已知:乳酸的摩尔质量为 90 g/mol)。

【答案】第四周期ⅤA族 2H3AsO3+3S2-+6H+=As2S3↓+6H2O 4H2O+2CN-+O2=2HCO3-+2NH3

4OH--4e-═2H2O+O2↑或2H2O-4e-═O2↑+4H+ 6.72

【解析】

【分析】

(1)①由砷是氮的同族元素,比氮原子多2个电子层可知,砷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4个电子层;

②根据题给信息可知,酸性条件下,硫化钠与和废水中的砷酸反应,生成难溶性的三硫化二砷和水;

(2)由题意可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CN-被氧气氧化成HCO3-,同时生成NH3,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氮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

(3)①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在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呈酸性;

②由电极反应式和生成HA的化学方程式可得:2HA—2 H+—H2,由此计算可得。

【详解】

(1)①由砷是氮的同族元素,比氮原子多2个电子层可知,砷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4个电子层,则砷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ⅤA族,故答案为:第四周期ⅤA族;

②根据题给信息可知,酸性条件下,硫化钠与和废水中的砷酸反应,生成难溶性的三硫化二砷和水,反应中硫化钠做还原剂,砷酸做氧化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3AsO3+3S2-

+6H+=As2S3↓+6H2O,故答案为:2H3AsO3+3S2-+6H+=As2S3↓+6H2O;

(2)由题意可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CN-被氧气氧化成HCO3-,同时生成NH3,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氮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2O+2CN-

+O2=2HCO3-+2NH3,故答案为:4H2O+2CN-+O2=2HCO3-+2NH3;

(3)①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在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呈酸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电极反应式为4OH-或2H2O-4e-═O2↑+4H+,故答案为:4OH--4e-═2H2O+O2↑或2H2O-4e-═O2↑+4H+;

②由电极反应式和生成HA的化学方程式可得:2HA—2 H+—H2,电解过程中生成HA的质

量为(145 g/L ×0.4L —10 g/L ×0.4L )=54g ,则由HA 和氢气的关系式可知阴极上产生的 H 2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5490/g

g mol ×12

×22.4L/mol=6.72L ,故答案为:6.72。 【点睛】

电渗析法处理厨房垃极发酵液时,阳极上水电离出的氢氧根放电,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氢离子从阳极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浓缩室,阴极上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放电,使溶液中氢氧根浓度增大,溶液中A -通过阴离子交换膜从阴极进入浓缩室,发生反应H ++A -═HA ,导致乳酸浓度增大是理解的关键,也是解答关键。

11.(1)最近材料科学家发现了首例带结晶水的晶体在5K 下呈现超导性。该晶体的化学式为Na 0.35CoO 2·1.3H 2O (该晶体的摩尔质量为122g ·mol -1),若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12.2g 该晶体中含氧原子数为___,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

(2)FeCl 3溶液可以用来净水,用100mL2mol ·L -1的FeCl 3溶液净水时,生成具有净水作用

的微粒数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2N A 。

(3)在标准状况下,VL 某气体(摩尔质量为Mg /mol )溶解在1L 水(水的密度近似为1g /cm 3)中,假设气体完全溶解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 /cm 3,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 =___mol /L (用以上字母表示,且必须化简)。

(4)工业上用亚氯酸钠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ClO 2反应:NaClO 2+HCl →ClO 2↑+NaCl +H 2O 。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____。

(5)向100mL 的FeBr 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Cl 23.36L (已知还原性:Fe 2+>Br -),反应后

的溶液中Cl -和Br -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原FeBr 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mol /L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6)若向盛有10mL1mol ·L -1NH 4Al (SO 4)2溶液的烧杯中加20mL1.2mol ·L -1Ba (OH )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为____mol 。

【答案】0.33N A 0.26 小于

1000V ρ22400+MV

5NaClO 2+4HCl =4ClO 2↑+5NaCl +2H 2O 2 4Fe 2++2Br -+3Cl 2=4Fe 3++Br 2+3Cl - 0.022

【解析】

【分析】 (1)根据m n=M

计算晶体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氧原子、氢原子的物质的量; (2)100mL2mol ·L -1的FeCl 3溶液中FeCl 3的物质的量是0.1L ×2mol ·L -1=0.2mol 。

(3)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n c=

V

计算; (4)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元素守恒配平方程式。 (5)还原性:Fe 2+>Br -,FeBr 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Cl 2,氯气先氧化Fe 2+; (6)NH 4Al (SO 4)2与Ba (OH )2溶液混合,SO 42-、Ba 2+反应生成BaSO 4沉淀,OH -与Al 3+、NH 4+依次发生反应Al 3++3OH -=Al (OH )3↓、NH 4++OH -=NH 3?H 2O 、Al (OH )3+OH -=AlO 2-+2H 2O 。

【详解】

(1)根据m n=M

,12.2g 该晶体的物质的量是12.2g 122g/mol =0.1mol ,含氧原子数为0.1×3.3×N A =0.33N A ,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 ×2.6=0.26mol ;

(2)100mL2mol ·L -1的FeCl 3溶液中FeCl 3的物质的量是0.1L ×2mol ·L -1=0.2mol ,生成具

有净水作用的微粒是氢氧化铁胶粒,氢氧化铁胶粒是氢氧化铁的聚集体,所以微粒数小于0.2N A 。

(3)在标准状况下,VL 某气体的物质的量是V mol 22.4

;VL 某气体的质量是V VM mol Mg/mol=g 22.422.4?;所得溶液的质量是VM g+1000g 22.4,溶液的体积是VM +1000VM+2240022.4L=L 100022400ρ

ρ,所以物质的量浓度为V mol 22.4÷VM+22400L 22400ρ=1000V ρ22400+MV

mol /L ; (4)NaClO 2中部分氯元素化合价由+3升高为+4、部分氯元素化合价由+3降低为-1,所以NaClO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氧化剂还原剂的比为1:4,所以反应方程式是5NaClO 2+4HCl =4ClO 2↑+5NaCl +2H 2O 。

(5)还原性:Fe 2+>Br -,FeBr 2溶液中通入Cl 2,氯气先氧化Fe 2+;标准状况下3.36L Cl 2的物质的量是 3.36L 22.4L/mol

=0.15mol ,设FeBr 2的物质的量为xmol ,氯气与Fe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 2++Cl 2=2Fe 3++2Cl -,则Fe 2+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是

2x mol ;与Br -反应的氯气物质的量是0.15mol -2

x mol ,氯气与Br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Br -+Cl 2=Br 2+2Cl -,剩余Br -的物质的量是2x -0.3+x =(3x -0.3)mol ,根据氯元素守恒,反应后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是0.3mol ,反应后的溶液中Cl -和Br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3x -0.3=0.3,x =0.2mol ;原FeBr 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 ÷0.1L =2mol /L ;与Br -反应的氯气物质的量是0.15mol -0.22

mol =0.05mol ,被氧化的Br -的物质的量是0.1mol ,被氧化的Fe 2+、Br -的物质的量比是2:1,所以反应方程式是4Fe 2++2Br -+3Cl 2=4Fe 3++Br 2+3Cl -;

(6)10mL 1mol ?L -1NH 4Al (SO 4)2溶液中Al 3+物质的量为0.01mol ,NH 4+的物质的量为0.01mol ,SO 42-的物质的量为0.02mol ,20mL 1.2 mol ?L -1Ba (OH )2溶液中Ba 2+物质的量为0.024mol ,OH -为0.048mol ;由SO 42-+Ba 2+=BaSO 4↓,可知SO 42-不足,所以可以得到0.02mol BaSO 4;根据Al 3++3OH -=Al (OH )3↓可知反应剩余OH -为0.048mol -

0.03mol =0.018mol ,根据H 4++OH -=NH 3?H 2O 可知反应剩余OH -为0.018mol -

0.01mol =0.008mol ,根据Al (OH )3+OH -=AlO 2-+2H 2O 可知得到Al (OH )3沉淀为0.01mol -0.008mol =0.002mol ,则最终得到固体为0.02mol +0.002mol =0.022mol 。

12.工业上利用氧化铝基废催化剂(主要成份为Al 2O 3,少量Pd)回收Al 2(SO 4)3及Pd 流程如图:

说明:上述流程中焙烧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导致硫酸铵固体的分解。

(1)焙烧时产生气体X 的结构式为________。

(2)水浸分离中,滤渣Pd 的颗粒比较大,一般可以采用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_ (填字母)

A .过滤

B .抽滤

C .倾析

D .渗析

(3)写出酸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式______(已知氯钯酸为弱酸)

(4)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完成Pd 的热还原实验,并计算滤渣中 (NH 4)2PdCl 6的百分含量(滤渣中的杂质不参与热还原反应)。

①写出热还原法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i.将石英玻璃管中(带开关;K 1和K 2)(设为装置A )称重,记为mi g 。将滤渣 [(NH 4)2PdCl 6]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 称重,记为m 2 g 。

ii.连接好装置后,按d→ → →b→ →e(填标号)顺序进行实验。_______

a.关闭K 1和K 2

b.熄灭酒精灯

c.点燃酒精灯,加热

d.打开K 1和K 2

e.称量A

f.缓缓通入H 2

g.冷却至室温

iii.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 恒重,记为m 3g 。

③根据实验记录,计算滤渣中(NH 4)2PdCl 6的百分含量__________[列式表示,其中(NH 4)2PdCl 6相对分子质量为355]。

④实验结束时,发现硬质试管右端有少量白色固体,可能是____(填化学式),这种情况导致实验结果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答案】 C Pd+4NO 3-+6Cl -+10H +=H 2PdCl 6+4NO 2↑+4H 2O

()46232NH PdCl +2H =Pd+2 NH +6HCl ? f ;c ;g ;a ()

()2321355m m 249m m -- NH 4Cl 偏低

【解析】

【分析】

废催化剂(主要成分为Al 2O 3,少量Pd ),废催化剂硫酸铵焙烧得到气体X 为氨气,产物水浸过滤得到硫酸铝溶液,滤渣Pd 加入浓硝酸和浓盐酸酸浸生成二氧化氮,浸液Y 是Pd 溶于王水发生Pd+6HCl+4HNO 3=H 2PdCl 6+4NO 2↑+4H 2O ,Y 为H 2PdCl 6,通入氨气中和过滤得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及答案

一、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224Na S O (连二亚硫酸钠)是易溶于水,不溶于甲醇的白色固体,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是一种还原性漂白剂。制取224Na S O 的方法很多, (1)在碱性溶液中用4NaBH 还原3NaHSO 法制备224Na S O 的反应原理为:3222244NaBH NaHSO NaOH Na S O NaBO H O ++→++(未配平)反应装置如图所示: ①实验开始及整个过程中均需通入2N ,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制备过程中温度需控制在10~45℃,采用水浴加热的主要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使3NaHSO 尽可能完全被还原,加入三口烧瓶中的反应液,应控制( )() 34n NaHSO n NaBH ______________。 (2)用HCOONa 还原2SO 制备224Na S O 的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如下: ①装置a 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b 用于净化2SO ,适宜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c 在70~83℃生成224Na S O 并析出,同时逸出2CO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3CH OH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反应后的浊液分离提纯224Na S O 需经过的操作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专题-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1.〖2011上海〗(双选)过氧化钠可作为氧气的来源。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后, 若固体质量增加了28g ,反应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正确的是( ) 2.〖2011上海〗(双选)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 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下列反应与Br 2 + SO 2 + 2H 2O===H 2SO 4 + 2HBr 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 ) A .2Na 2O 2 + 2H 2O===4NaOH + O 2↑ B .4Fe(OH)2 + O 2 + 2H 2O===4Fe(OH)3 C .2F 2 + 2H 2O ===4HF + O 2 D .2Al + 2NaOH + 2H 2O ===2NaAlO 2 + 3H 2↑ 3.〖2012安徽〗NaHCO 3 + H 2 HCOONa + H 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储氢、释氢过程均无能量变化 B .NaHCO 3、HCOONa 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C .储氢过程中,NaHCO 3被氧化 D .释氢过程中,每消耗0.1mol H 2O 放出2.24L 的H 2 4.〖2012海南〗将0.195g 锌粉加入到20.0mL 的0.100mol·L ?1MO 2+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 原产物可能是( ) A .M B .M 2+ C .M 3+ D .MO 2+ 5.〖2012上海〗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铂一铑合金网发生氨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 况下V L 氨气完全反应。并转移n 个电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可表示为( ) A .11.2n /5V B .5V /11.2n C .22.4V /5n D .22.4n /5V 6.〖2012上海〗(双选)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其反应为: 储氢 释氢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练习题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练习题 1. 将木炭与氧化铜的粉未混合加热,可得到红色的铜。试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其中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并考虑它们的关系。 思路解析:C+2CuO 2Cu+CO2↑,从反应过程来看,氧化铜失去氧原子被还原为铜,炭得到氧原子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前者为还原反应,后者为氧化反应,两者在一个反应中同时进行,氧原子在两个反应中进行传递。 答案:氧化铜失去氧原子被还原为铜,炭得到氧原子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前者为还原反应,后者为氧化反应,两者在一个反应中同时进行,氧原子在两个反应中进行传递 2. 生活中有很多氧化反应,如金属腐蚀、细胞老化。请你总结氧化反应的本质,然后再在你的生活中找一找,还有哪些是氧化反应。 思路解析:金属腐蚀是金属的化合价升高,细胞老化可能是得到了氧原子或失去了氢原子,其实质还是化合价升高。生活中最典型的莫过于燃烧反应,燃烧的物质总是得到氧原子化合价被氧化。 答案:实质是化合价升高。燃烧也是氧化反应。(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3. 根据以下几种常见元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指出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趋势。 氢氧氖钠镁氯 思路解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电子层数越少,得电子能力越强。 答案:氧和氯主要得电子,钠和镁主要失电子,氢得失电子能力都不强;氖则既不易得电子,又不易失电子。 4. 比较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总结其区别与联系。 思路解析:分析氯化钠和氯化氢形成过程中电子的得失或转移、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答案:氯元素的原子在氯化钠和氯化氢形成的过程中化合价都降低了,被还原,发生的是还原反应;钠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氢元素虽然不能得到电子,但它与氯原子共用的电子对偏离氢原子,氢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 (2004 全国春季高考理综)在下图所表示的粒子中,氧化性的是( ) A. B. C. D. 思路解析:氧化性的本质是物质得电子的能力,从粒子结构示意图可以很清 楚地知道:最容易得电子的是 B 项中粒子。 答案:B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或还原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 B. 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 C. 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只能作氧化剂 D. 含有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的氧化性 思路解析: A 项正确,一般金属用还原其相应化合物的方法获得,非金属用氧化其相应化合物的方法获得;B 项将得电子能力与得电子多少混为一谈,实际上氧化性只与得电子能力有对应关系;C 项绝对化,也有阳离子如Fe2+可以继续被氧化,作还原剂;D 项正确,如H2O 中H 元素就是价,但它只有极弱的氧化性。 答案:AD 3. 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与规律;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及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与规律: 一、五对概念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五对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概念。它们的名称和相互关系是: 二、五条规律 1、表现性质规律 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性质强弱规律 3、反应先后规律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 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氧化剂作用。例如,向含有FeBr 2溶液中通入Cl 2 ,首先被氧 化的是Fe2+ 4、价态归中规律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 5、电子守恒规律 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总数一定相等。 三.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 <1>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随其单质还原性的增强而减弱

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随其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而减弱 (2)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 前者比后者容易发生反应,可判断氧化性:。同理,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3)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不同进行比较 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就越强。 如,根据铁被氧化程度的不同, 可判断氧化性:。同理,当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氧化剂被还原的程度越大,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 (4)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比较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5)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比较 一般地,氧化性:上>下,右>左;还原性:下>上,左>右。 (6)某些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与下列因素有关: 温度: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 浓度:如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强。 酸碱性:如中性环境中不显氧化性,酸性环境中显氧化性;又如溶液的氧化性随溶液的酸性增强而增强。 注意: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只决定于得到或失去电子的难易,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如还原性:,氧化性:。 【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不一定: ⑴含有最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前述的氯元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是价 态越低,氧化性超强。H 3PO 4 中+5价的P无强氧化性。 ⑵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 ⑶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与物质得到或掉失去电子的多少无关。 ⑷得到电子难的元素失去电子不一定容易,例如:第ⅣA族的C,既难得到电子,又难 失去电 子,与其它原子易以共价键结合。 ⑸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不一定是是氧化反应,也可能是还原反应。 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Cl 2、Br 2 、O 2 、I 2 、S等 (2)元素处于高价时的氧化物:CO 2、NO 2 、SO 3 、MnO 2 、PbO 2 等 (3)元素处于高价时的含氧酸:浓H 2SO 4 、HNO 3 等 (4)元素处于高价时的盐:KClO 3、KMnO 4 、FeCl 3 、K 2 Cr 2 O 7 等

氧化还原反应-新题培优练

一、选择题 1.(2019·邢台期末)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本草纲目》中有如下记载:“(火药)乃焰消(KNO 3)、硫黄、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其中利用的KNO 3的性质是( ) A .自燃性 B .稳定性 C .还原性 D .氧化性 解析:选D 。火药爆炸的反应原理为2KNO 3+S +3C=====点燃 K 2S +N 2↑+3CO 2↑,反应中N 元素化合价降低,KNO 3为氧化剂,故反应中利用了KNO 3的氧化性,D 项正确。 2.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某学习小组以Mg(NO 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其中不成立的是( ) A .Mg(NO 2)2、O 2 B .MgO 、NO 2、O 2 C .Mg 3N 2、O 2 D .MgO 、NO 2、N 2 解析:选D 。A 、B 、C 三项中均有化合价的升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D 项中由于产物中化合价只有降低,没有升高,不满足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 3.(2017·高考海南卷)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ClO -3+2M 3++4H 2O===M 2O n -7+Cl -+8H +,M 2O n -7中M 的化合价是( ) A .+4 B .+5 C .+6 D .+7 解析:选C 。根据离子方程式中,反应前后电荷守恒,可得6-1=8-n -1,解得n =2,M 2O 2-7 中M 的化合价为+6价,故C 正确。 4.下列实验中,颜色的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 A .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盐酸,溶液变红 B .饱和FeCl 3溶液在沸水中变成红褐色胶体 C .向FeSO 4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生成的沉淀由白色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D .SO 2使滴有酚酞的NaOH 溶液褪色 解析:选C 。向FeSO 4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首先得到白色沉淀Fe(OH)2,Fe(OH)2迅速与空气中的O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红褐色的Fe(OH)3。 < 5.(2019·广东六校联考)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正确的是( ) ①KClO 3+6HCl(浓)===KCl +3Cl 2↑+3H 2O ;1∶6 ②3Cu +8HNO 3(稀)===3Cu(NO 3)2+2NO↑+4H 2O ; 2∶3 ③SiO 2+3C=====高温SiC +2CO↑;1∶2 ④3NO 2+H 2O===2HNO 3+NO ;2∶1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原理可知,反应①中比例为1∶5;反应④中比例为1∶2。

全国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附答案

一、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亚氯酸钠(NaClO2)是二氧化氯(ClO2)泡腾片的主要成分。实验室以氯酸钠(NaClO3)为原料先制得ClO2,再制备NaClO2粗产品,其流程如图: 已知:①ClO2可被NaOH溶液吸收,反应为2ClO2+2NaOH=NaClO3+NaClO2+H2O。 ②无水NaClO2性质稳定,有水存在时受热易分解。 (1)反应Ⅰ中若物质X为SO2,则该制备Cl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2)实验在如图-1所示的装置中进行。 ①若X为硫磺与浓硫酸,也可反应生成ClO2。该反应较剧烈。若该反应在装置A的三颈烧瓶中进行,则三种试剂(a.浓硫酸;b.硫黄;c.NaClO3溶液)添加入三颈烧瓶的顺序依次为___(填字母)。 ②反应Ⅱ中双氧水的作用是___。保持反应时间、反应物和溶剂的用量不变,实验中提高ClO2吸收率的操作有:装置A中分批加入硫黄、___(写出一种即可)。 (3)将装置B中溶液蒸发可析出NaClO2,蒸发过程中宜控制的条件为___(填“减压”、“常压”或“加压”)。 (4)反应Ⅰ所得废液中主要溶质为Na2SO4和NaHSO4,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且浪费资源。为从中获得芒硝(Na2SO4·10H2O)和石膏(水合硫酸钙),请补充完整实验方案:___,将滤液进一步处理后排放(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和设备有:CaO固体、酚酞、冰水和冰水浴)。已知:CaSO4不溶于Na2SO4水溶液;Na2SO4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答案】2ClO3-+SO2═2ClO2+SO42- cab 作还原剂水浴加热时控制温度不能过高(或加一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与规律: 一、五对概念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五对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概念。它们的名称和相互关系是: 二、五条规律 1、表现性质规律 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性质强弱规律 3、反应先后规律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氧化剂作用。例如,向含有FeBr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被氧化的是Fe2+ 4、价态归中规律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 5、电子守恒规律 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总数一定相等。 三.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 <1>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随其单质还原性的增强而减弱

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随其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而减弱 (2)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 前者比后者容易发生反应,可判断氧化性:。同理,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3)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不同进行比较 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就越强。 如,根据铁被氧化程度的不同, 可判断氧化性:。同理,当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氧化剂被还原的程度越大,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 (4)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比较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5)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比较 一般地,氧化性:上>下,右>左;还原性:下>上,左>右。 (6)某些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与下列因素有关: 温度: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 浓度:如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强。 酸碱性:如中性环境中不显氧化性,酸性环境中显氧化性;又如溶液的氧化性随溶液的酸性增强而增强。 注意: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只决定于得到或失去电子的难易,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如还原性:,氧化性:。 【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不一定: ⑴含有最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前述的氯元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是价 态越低,氧化性超强。H3PO4中+5价的P无强氧化性。 ⑵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 ⑶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与物质得到或掉失去电子的多少无关。 ⑷得到电子难的元素失去电子不一定容易,例如:第ⅣA族的C,既难得到电子,又难 失去电 子,与其它原子易以共价键结合。 ⑸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不一定是是氧化反应,也可能是还原反应。 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Cl2、Br2、O2、I2、S等 (2)元素处于高价时的氧化物:CO2、NO2、SO3、MnO2、PbO2等 (3)元素处于高价时的含氧酸:浓H2SO4、HNO3等 (4)元素处于高价时的盐:KClO3、KMnO4、FeCl3、K2Cr2O7等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杭信一中何逸冬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离) 口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 3、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有元素化合价变化 失电子总数=化合价升高总数=得电子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4、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结果 ○2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 5、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习题一】 (2018?绍兴模拟)下列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FeCl2+Cl2═2FeCl3 B.ICl+H2O═HCl+HIO C.SiO2+2C高温Si+2CO↑ D.2Na+O2点燃Na2O2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规律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从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的角度判断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以此解答。 【解答】解:A.Fe和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选; C.C和Si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Na和O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B。 【习题二】 (2015春?高安市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 B.工业可采用火法炼铜:Cu2S+O2═2Cu+SO2,每生成2mol铜,反应共转移6mol电子

最新高考化学考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

最新高考化学考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及其配平 1.复习重点:1、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2、电子守恒原理的应用。 3、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守恒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2.难点聚焦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与规律: 一、五对概念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五对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概念。它们的名称和相互关系是: 二、五条规律 1、表现性质规律 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性质强弱规律 3、反应先后规律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在浓度相差不大的

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氧化剂作用。例如,向含有FeBr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被氧化的是Fe2+ 4、价态归中规律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 5、电子守恒规律 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总数一定相等。 三.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 <1>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随其单质还原性的增强而减弱 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随其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而减弱 (2)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 前者比后者容易发生反应,可判断氧化性:。同理,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3)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不同进行比较 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越大,氧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一、概念 1、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物) 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氧化性: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能力 还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还原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能力 3、氧化产物:氧化后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还原后的生成物。 4、被氧化:还原剂在反应时化合价升高的过程 被还原:氧化剂在反应时化合价降低的过程 5、氧化性: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能力 还原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能力 6、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口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 7、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或得失)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同种元素在反应前后得失电子的情况。用带箭头的连线从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开始,指向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再在连线上方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 化合价降低+ne-被还原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化合价升高-ne-被氧化

(2)单线桥法:表示反应物中氧化剂、还原剂间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在单线桥法中,箭头的指向已经表明了电子转移的方向,因此不能再在线桥上写“得”、“失” 字样. 二、物质的氧化性强弱、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氧化性→得电子性,得到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还原性→失电子性,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 由此,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少,通常都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所以,一般来说,金属性也就是还原性;非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多,通常都容易得到电子,表现出氧化性,所以,一般来说,非金属性也就是氧化性。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 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容易,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难,氧化性越弱;反之,越不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难,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2、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 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非金属,得到电子还原成非金属阴离子越容易,其阴离子失电子氧化成单质越难,还原性越弱。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规律来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可用如下式子表示: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第5讲氧化还原反应 基础题组 1.(2018河北保定模拟)在下列变化:①大气固氮,②硝酸银分解,③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2.(2018山东济南模拟)下列四个反应(已配平,条件略),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酸所体现的性质与其他三者有所不同的是() A.MnO 2+4HCl(浓)MnCl2+Cl2↑+2H2O B.Ag+2HNO 3(浓)AgNO3+NO2↑+H2O C.C+2H 2SO4(浓)CO2↑+2SO2↑+2H2O D.3Fe 3O4+28HNO3(浓)9Fe(NO3)3+NO↑+14H2O 3.(2017山西五校联考四)将几滴KSCN(SCN-是“类卤离子”)溶液加入含有Fe3+的酸性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将该红色溶液分为两份:①一份中加入适量KMnO4溶液,红色褪去;②另一份中通入SO2,红色也褪去。下列推测肯定不正确的是() A.SCN-在适当条件下可被氧化为(SCN)2 B.①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KMnO4将SCN-氧化

C.②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SO2将Fe3+还原为Fe2+ D.②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SO2将SCN-还原 4.(2017辽宁大连双基检测)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①组反应的其余产物为H2O和O2 B.第②组反应从产物可以得出还原性:Fe2+>Br- C.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数为2N A D.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Mn->Cl2>Fe3+>Br2 5.(2017辽宁大连双基检测)将一定量的SO2通入FeCl3溶液中,取混合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SO2与FeCl3溶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最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一、氧化还原基本概念 1、四组重要概念间的关系 (1)氧化还原反应:凡是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或电子转移)的化学变化叫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转移。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或者说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成为氧化反应;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或者说是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3)氧化剂、还原剂是指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叫做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叫做还原剂。 (4)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是指生成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所得产物叫做氧化产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所得产物叫做还原产物。 关系: 口诀: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还.原剂,氧.化反应;(升失氧还氧)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氧.化剂,还.原反应;(降得还氧还)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注意: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1.氧化还原中的电子转移表示法 (1)双线侨法: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表示电子转移结果,该法侧重于表示同一元素的原子或离子间的电子转移情况,如

注意: ○1线桥从方程式的左侧指向右侧; ○2箭头不表示得失,只表示变化,所以一定要标明“得”或“失”。 (2)单线桥法:在反应物中的还原剂与氧化剂之间箭头指向氧化剂,具体讲是箭头从失电子的元素出发指向得电子的元素。如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1.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和氧化剂分别为不同的物质,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全部被还原或氧化,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全部发生变化。例如: 2.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或氧化剂只有部分被氧化或还原,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只有部分发生变化,除氧化还原反应外,还伴随非氧化还原反应。例如 3.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发生在同一物质的不同元素之间,即同一种物质中的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该物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也可以发生在同一物质的同种元素之间,即同一物质中的同一种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例如:

2019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一、 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及本质 (1)特征: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2)本质:有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2.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 (1)氧化剂与还原剂 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应物(即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物(即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注意:氧化剂与还原剂可以是不同的物质,也可以是同一种物质,如氯气与水反应时,氯气既是氧化 剂也是还原剂。 (2)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失去电子(或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得到电子(或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3)氧化性与还原性氧化性:物质得到电子的性质叫氧化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还原性:物质失去电子的性质叫还原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注意:1.元素的化合价处于该元素中间价态的物质一般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如SO 2中的硫元素处于其中间价态,所以SO 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具有氧化性,能得电子,不一定是氧化剂,反之,具有还原性也不一定是还原剂。 (4)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后生成的对应产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得到电子后生成的对应产物。 注意: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些产物可能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如碳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3.用双线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三梦

概括为升失氧、降得还,剂性一致、其他相反。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1.守恒规律 (1)内容。 ①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质量不变。 ②电子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表现为化合价升高的总数等于化合价降低的总数。 ③电荷守恒: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中各离子的电荷总数与产物中各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 (2)应用:运用“守恒规律”可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相关计算。如用铜电极电解Na 2SO 4 溶液,其阳、阴极产物及转移电子关系式为:Cu 2+~2e ?~H 2~2OH ?。2.价态律 当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如:浓H 2SO 4中的S 只具有氧化性,H 2S 中的S 只具有还原性,单质S 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3.强弱规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氧化剂(氧化产物)+弱还原剂(还原产物),即氧化剂的氧化性比氧化产物强,还原剂的还原性比还原产物强。如由反应2FeCl 3+2KI===2FeCl 2+2KCl+I 2可知,FeCl 3的氧化性比I 2强,KI 的还原性比FeCl 2强。 一般来说,含有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氯的含氧酸除外),价态越低还原性越强。如氧化性:浓H 2SO 4>SO 2(H 2SO 3)>S ;还原性:H 2S>S>SO 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从左到右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阳离子(铁指Fe 2+)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三梦

浅谈高考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浅谈高考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浙江省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王国栋 摘要: 氧化还原反应历来是高考化学中每年必考的题目, 本文就是对氧化还原反应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在高考理科综合卷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一章在新教材中的位置变动是新教材的重要变化之一,也是许多教师对新教材不太适应的原因之一。该内容安排在新教材第一章,便于初高中衔接教学,但由于新高一学生的化学基础比较薄弱,深入学习这两部分内容的条件还不具备,所以多数学校只作了初步的介绍,不可能一步到位。但经过了近一年的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基本具备了深入学习这两部分内容所必须具备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这个时候能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复习,对帮助学生深化理论知识,并以理论为载体整理和强化前阶段所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很有必要,也很及时。在复习过程中,不能把原来新课的知识简单重复,而应在充分复习原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加深和拓展,并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纳和总结。下面分别谈谈我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看法: 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 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方法有:按元素间的作用分为不同物质中不同元素间的氧化还原、不同物质中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的氧化还原、同种物质中不同元素间的氧化还原,同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自身氧化还原等。按反应微粒可分为分子与分子、分子与原子、分子与离子、原子与原子、原子与离子、离子与离子等类的氧化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基本规律: 一、守恒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常用于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运用守恒规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方法是:氧化剂物质的量×变价元素的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还原剂物质的量×变价元素的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 二、岐化规律 同一种物质分子内同一种元素同一价态的原子(或离子)发生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叫歧化反应。岐化反应化合价的特点是:某元素的中间价态在适宜条件下同时向较高和较低的价态转化。歧化反应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常用于判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高低以及有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三、归中规律 同种元素由不同价态(高价态和低价态)转变为中间价态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之为归中反应,也称“反歧化反应”。常用于方程式的书写,当有中间价态时,才可能发生,否则不反应,如不反应,可用浓干燥。 四、不交叉规律 同一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高价要降低,低价要升高,它们最多变为同一价态,不可能发生交叉现象。这一规律常用于量的关系的确定,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等。 五、强弱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若能进行,一般为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 一、概念 1、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物) 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氧化性: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能力 还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还原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能力 3、氧化产物:氧化后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还原后的生成物。 4、被氧化:还原剂在反应时化合价升高的过程 被还原:氧化剂在反应时化合价降低的过程 5、氧化性: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能力 还原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能力 6、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口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 化(氧化反应),还原剂;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 原(还原反应),氧化剂; 7、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或得失)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同种元素在反应前后得失电子的情况。用带箭头的连线从化合价升高 的元素开始,指向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再在连线上方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 -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2)单线桥法:表示反应物中氧化剂、还原剂间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在单线桥法中, 箭头的指向已经表明了电子转移的方向,因此不能再在线桥上写“得”、“失” 字样. 二、物质的氧化性强弱、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氧化性→得电子性,得到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还原性→失电子性,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 由此,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少,通常都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所以,一般来说,金属性也就是还原性;非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多,通常都容易得到电子,表现出氧化性,所以,一般来说,非金属性也就是氧化性。 1.‘两表’一规律‘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 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容易,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难,氧化性越弱;反之,越不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难,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2)根据元素周期表来判断 ①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⑵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逐渐增强,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3)根据元素周期律来判断 ①非金属对应的最高价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 如酸性:HClO4>H2SO4>H3PO4>H2CO3>H2SiO3 单质氧化性:Cl2>S>P>C>Si ②金属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对应单质的还原性越强 如碱性:NaOH>Mg(OH)2>Al(OH)3 单质还原性:Na>Mg>Al 2.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 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非金属,得到电子还原成非金属阴离子越容易,其阴离子失电子氧化成单质越难,还原性越弱。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规律来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可用如下式子表示: 规律:反应物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生成物中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反应物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生成物中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4.根据反应条件来判断: 当氧化剂(还原剂)与同一还原剂(氧化剂)反应时,反应越容易进行,对应的氧化剂(还原剂)的氧化性(还原性)越强如 MnO2和HCl(浓)反应需要加热才能进行,KMnO4和HCl(浓)反应不需加热就能进行,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总结

氧化还原反应 一、基本概念 会利用化合价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找出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得失电子的物质1、失高氧还 ↓↓↓↓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对应的物质是还原剂 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单质中化合价为0价,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 特殊的物质Na2O2 H2O2 O为—1价NaH H为—1价 3、常见离子的书写 阳离子:H+ NH4+所以金属阳离子M n+ 阴离子:硝酸根NO3-硫酸根SO42-碳酸根CO32-碳酸氢根HCO3-氯酸根ClO3-次氯酸根ClO-氢氧根OH-磷酸根PO43-磷酸一氢根HPO42- 磷酸二氢根H2PO4-醋酸根CH3COO-高锰酸根MnO4-氟F-氯Cl-溴Br-碘I-(氢氟酸,盐酸,氢溴酸和氢碘酸的酸根)硫离子S2-硫氢根HS- 硅酸根SiO32-亚硫酸根SO32-亚硫酸氢根HSO3- 4、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找出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得失电子的物质) 2KMnO4=K2MnO4+MnO2+O2↑ 2Na2O2+ 2CO2= 2Na2CO3+ O2 2FeCl3+Cu=2FeCl2+CuCl2 2FeCl3+Fe=3FeCl2 3Na2S+8HNO3(稀)=6NaNO3+2NO↑+3S↓ +4H2O 3Na2SO3+2HNO3(稀)=3Na2SO4+2NO↑+H2O C + 2H2SO4(浓) ==CO2↑+ 2SO2↑ + 2H2O 3Cu + 8HNO3(稀) == 3Cu(NO3)2+ 4H2O + 2NO↑ HClO+H2O2=HCl+H2O+O2↑ 4HClO3+3H2S=3H2SO4+4HCl FeO+4HNO3=Fe(NO3)3+NO2↑+2H2O 14HCl+K2Cr2O7=2KCl+2CrCl3+3Cl2+7H2O 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2Na+H2=2NaH 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1、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氧化性:氧化剂>还原剂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还原性:还原剂>氧化剂2、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从左至右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K+,Ca2+,Na+,Mg2+,Al3+,Zn2+,Fe2+,Sn2+,Pb2+,(H+),Cu2+,Hg2+,Fe3+,Ag+从左至右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3、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当不同氧化剂分别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如果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来判断。反应越容易,该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考点复习

2019年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考点复习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能对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还原性等概念作出准确地判断。 2、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特别是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基础知识: 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特征及判断依据:化学反应前后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2)实质:在化学反应中有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3)概念 概念定义注意点 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 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 被氧化元素失去电子的过程元素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 被还原元素得到电子的过程元素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 氧化产物通过发生氧化反应所得的生成物氧化还原反应中,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同一种产物,也可以是不同产物,还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物。如反应 4FeS2+11O2=2Fe2O3+8SO2中,Fe2O3和SO2均既为氧化产物,又为还原产物。 还原产物通过发生还原反应所得的生成物 氧化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常见氧化剂:(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卤素单质(X2)、O2、S等(2)高价金属阳离子;如Fe3+、Cu2+等(3)高价或较高价含氧化合物;如MnO2、浓H2SO4、HNO3、KMnO4等(4)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反应物常见还原剂:①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如K、Na、Zn、Fe等②一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等③较低态的化合物;CO、SO2、H2S、Na2SO3、FeSO4 氧化性得到电子的能力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其得失电子能力有关,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4)过程 2、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在生成物和反应物之间表示电子转移的结果,该法侧重表示同一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碱的电子转移。 【注意】①线桥从方程式左侧指向右侧 ②箭头不表示方向,只表示变化 ③一定要标明得或失 (2)单线桥法:在反应物中的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表示电子的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及习题

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判断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判断和本质 (1)特征: (2)本质: (3)判断: 例: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①实验室制取氧气: ②实验室制取氢气: 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④实验室制取氯气: ⑤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 2、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 具有发生生成 ——→ ——→ ——→ 具有发生生成 ——→——→ ——→ 例1:下列各式所示的转化中,下面划线的元素被氧化的是() A 、KBr →Br 2B 、CO 2→CO C 、Na 2SO 3→Na 2SO 4 D 、KMnO 4→K 2MnO 4 例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

A、CO+H2O→CO2+H2 B、3NO2+H2O→HNO3+NO C、2F2+2H2O→4HF+O2 D、Cl2+H2O→HCl+HClO 例3:等物质的量的KClO3分别发生下述反应:①有MnO2催化剂存在时,受热分解得到氧气;②若不使用催化剂,加热至470℃左右,得到KClO4、KCl和O2。下列关于 ①和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相同 C、发生氧化反应的元素不同 D、生成KCl的物质的量相同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联系 a、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如: b、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如: c、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如: 4、元素的价态与氧化还原的关系 (1)处于最高价态的元素只具有,处于最低价态的元素只具有,处于的元素可能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还原性。 (2)一种元素若有几种化合物,含该元素高价态的物质可作,含该元素低价态的物质可作,含的物质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 (3)金属单质只具有,金属阳离子具有。 非金属单质既具有,也具有。 例1、下列物质中,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F2、K、HCl B.Cl2、Al、H2C.NO2、Na、Br2 D.O2、SO2、H2O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