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讨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说出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 2、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 能力目标:1、关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通过各种媒体提供的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说出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 2. 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模式:多媒体 一导入:出示幻灯片1 ,青山、绿树、蓝天,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卷,可是如果我们人类不加注意,这份美景将不复存在。从而导出本节课题: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1、探讨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说出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 2、关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三:多媒体出示自学指导: 1.认真阅读、分析课本103面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数据图,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处理数据图下的相关问题,力争人人能说出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 2、仔细观察课本104-105面的相关事例,同桌合作,讨论交流相关问题,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四:处理目标一:1、多媒体出示插图:教师引入:有人把地球比作一艘“太空船”,人类是其中的乘客。你觉得这一比喻贴切吗?坐轮船时,当你觉得客舱内空气污浊时,可以到甲板上呼吸新鲜空气;船上的垃圾可以在船靠岸后送到专门的地方处理;船上的乘客不会越来越多以至人满为患…在地球这艘“太空船”上也是如此吗?由此你还能想到什么?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非常合理贴切。但地球这艘“太空船”乘客越来越多、不能靠岸卸掉垃圾、受到空气污染不能更新等方面不同。说明----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出示一组关于世界人口及中国人口的幻灯片,通过一系列资料、数据、柱形图等让学生意识到人口过多的一系列问题,分析从图例当中得到的资料:我国从1949年到1989年,人口增长明显加快。新中国成立后,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改善,致使人口明显加快。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在1979年以后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因为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 4、利用一组幻灯片讲解关于计划生育的相关知识: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巨大的问题非常突出。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晚婚,比法定结婚年龄晚2~3年结婚;晚育,婚后初次生育时达到晚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 教学目标 ①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 ②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③进一步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和难点 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查找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及采取措施的资料;准备我国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影像资料。 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调查或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师: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那一刻起,人就成为生物圈中的一分子。人类不断进化发展,逐渐变成了强者,而现在人类已经强大到能够影响生物圈的面貌。有的人说,人类的出现给生物圈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文明,使得整个生物圈欣欣向荣;也有的人说,人类的出现给生物圈带来了危害,人类的活动使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那么,到底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环境是有正面影响,还是有负面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开一个小型的辩论会。全班同学分成正反两方,分别为自己一方所持的观点进行辩论。首先由正方先对自己一方所持的观点进行陈述。 正:我方的观点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具有正面影响。自从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人类的活动使得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加快了;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通过高科技的手段,改良了土壤,创造了新的品种;人类的辛勤劳动使荒山变成了绿油油的农田,使沙漠变成了绿洲;我国建设的“三北”防护林,有效地抑制了沙漠的蔓延。由此可见,人类的活动改善了生态环境的面貌,对生态环境有正面影响。 师:现在请反方同学陈述。 反:我方的观点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具有负面影响。人类的活动破坏了生物圈的和谐,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7.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6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探讨、实验观察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爱护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难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示目标 1、导入新课: 同样是生物,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其他生物,这是为什么呢?同样是人类,现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远古的人类,这又是为什么呢?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怎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本章要探讨的问题。 展示人类对生物圈影响的一些实例图片 2、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2)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新课讲述 1、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2)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3)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4)计划生育 2、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问题1: 滥伐森林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 滥伐森林的后果绿洲沦为荒漠;空气中氧气含量减少,威胁人类生存;水土大量流失;干旱缺水严重;洪涝和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动物失去了家园,物种纷纷灭绝。 问题2: 有些工厂将大量烟雾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这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烟雾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气体, 这些烟雾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引起酸雨、温室效应等。 问题3:这些年来,我国不少湖泊发生严重的污染现象,导致蓝藻等大量滋生,形成水华,一部分湖水变臭,鱼是难以生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使这些湖泊恢复清澈秀美的原貌? 珍贵的淡水资源被破坏,饮用水危机。 淡水生态系统被坏,水生生物绝迹。 污染的水又污染农作物,危害人的健康。 (镉超标的大米只是其中冰山的一角) 问题4:不法分子还用哪些手段捕杀鸟类?如果鸟类日益减少,自然环境会发生哪些变化?鸟类象是生态系统的守护神,也是农作物的守护神。 鸟类绝迹,害虫没有天敌,使森林生态系统被坏。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得影响》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举例说明人类得哪些活动能改善生态环境,哪些活动会破坏生态环境。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收集有关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得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与提取有用信息得能力,并激发学生关注生物信息得兴趣。2、通过对信息资料得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资料、判断就是非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得影响,能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得影响,并且能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保护生物圈得责任。 教学重点: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得实例。 2、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得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地球上生活着很多得生物,但就是人类对生物圈得影响远远超过其她生物,这就是为什么呢?而现代人类对生物圈得影响远远超过了远古得人类,这又就是为什么呢?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怎样得影响?怎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与谐相处? 这些都就是本堂课需要探讨得问题。 二、自主学习

1、在19世纪初世界人口为,到了2011年世界得人口突破了 。 2、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就是。 3、为了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把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4、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 5、湖泊污染导致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6、科学家把生物随着商品贸易与人员往来迁移到新得环境中并对新得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得现象,叫做。 三、合作探究 探究一:我国得人口形势 讨论 1、什么时侯我国人口数量增长明显加快?可能得原因就是什么? 2、20世纪中期以后,我国得人口增长率,在什么时侯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为什么? 探究二: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得实例

七年级下册生物《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及教学反思

七年级下册生物《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 案及教学反思 七年级下册生物《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及教学反思 七年级下册生物《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举例说明人类的哪些活动能改善生态环境,哪些活动会破坏生态环境。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收集有关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关注生物信息的兴趣。2.通过对信息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资料、判断是非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能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并且能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保护生物圈的责任。 教学重点: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实例。

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地球上生活着很多的生物,但是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生物,这是为什么呢?而现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远古的人类,这又是为什么呢?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怎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些都是本堂课需要探讨的问题。 二、自主学习 1、在19世纪初世界人口为,到了2011年世界的人口突破了 2、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是。 3、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把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4、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 5、湖泊污染导致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6、科学家把生物随着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迁移到新的环境中并对新的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叫做。 三、合作探究 探究一:我国的人口形势 1、什么时侯我国人口数量增长明显加快?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20世纪中期以后,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在什么时侯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为什么? 探究二: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实例 1、森林遭到严重的滥伐后对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 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地球之肺”,森林遭到破坏,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滥伐森林将会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减弱,不能为森林中的消费者提供营养和食物,影响到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平衡,轻者导致依靠森林的生物的生活环境受到威胁,重者导致生物灭绝、森林消失。

最新人教课标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7章《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

最新人教课标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7章《分析人类活动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学设计说明 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 虽然人口增长过快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但不能说人类活动就一定破坏环境,教材中也提供了人类活动改善环境的事例,从而引导既能认识到人类活动会破坏环境,又能认识到人类在改善环境方面也付出了不少努力,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态度。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虽有一定认识,但缺少科学、系统的认识,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指导学生对图表与图片等的观察与分析,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讨论,使他们通过各种活动探讨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 (2)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一般手段和方法。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 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课前准备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上的插图进行分析、讨论。 教材用用7幅图片展示了有关环境保护和破坏环境的事例,并提出问题。按照人类活动对环境有益或有害,可将插图分为两类:问题1~4展 示的是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问题5~7展示的是人类改善或保护环境。按照人类活动的影响对象,可将图片分为人类活动对植物的影响,人类活 动对动物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通过影响非生物因素而改变环境。 板书设计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呼吁人们积极行动起来,投身环保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人口增长过快——影响生态环境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二、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实例破坏环境——改善环境三、积极行动,有所作为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 西安市鹿原中学靳羽嘉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学生学习完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后,由本章作为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结尾,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对事例、图片等信息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出发,去发现,去思考,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本节内容倾向于介绍人类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在对问题的分析中意识到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已认识到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为学生学习讨论本节课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对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学习,可引导学生课前查找相关资料,教师课堂上作适当补充和引申。对于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事例的分析,也需要学生课前准备资料,课上全面分析和总结。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认识我国计划生育政策。 2、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能力方面 1、通过资料分析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提高小组合作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收集资料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认同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对于控制人口数量取得的重要成就。 2、关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增强环保意识,以及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树立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认识我国计划生育政策。 2、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探讨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分析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资料分析法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4.7.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4.7.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新 版)新人教版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利用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及报刊、书籍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进而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2.能力目标 掌握观察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资料、说明问题以及交流合作能力,同时学生通过用相机拍照,制作幻灯片,增强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应用网络技术,提高运用先进科技技术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关注当前生态环境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认识到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激发环保意识 难点: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及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环保出谋划策。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归纳和总结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布置四个课题:(一)水质污染实例;(二)破坏树木实例;(三)残杀动物实例;(四)大气污染实例,每组选择一个课题调查 2.与同学一起调查生态环境被破坏的资料 3.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长牵头,对所居住周围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和搜集材料。 2.一些家中上网的同学在网上搜集世界各地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的图片或资料。 3.每组选一个课题进行资料搜集和整理,做成幻灯片课内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三组图片展示: 第四组图片展示: (二)师生交流讨论: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原因及造成的后 果 思考: 1.水污染的原因、危害

板书设计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二、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实例 (一)水质污染 (二)破坏树木 (三)残杀动物 (四)大气污染 三、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原因及造成的后果 四、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对自然和人类所造成的严峻后果采取的措施 检测案

七年级下册生物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大地二中张清泉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 2、能举例说明人类的哪些活动能改善生态平衡,哪些活动会破坏生态平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有关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关注生物信息的兴趣。 2、通过对信息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分析资料、判断是非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能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并且能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保护生物圈的责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难点:概述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展示风光秀美的风景图片,让同学们感受到生物圈的美和自己生活在其中的快乐与幸福。 提问:1. 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可是人类的活动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吗? 2. 人类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哪些方面的?(有利、有害两方面的) 教师:适时介绍三北防护林等,提出应特别关注人类的活动会对环境造成破

坏的情况,引入本课——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展示课题) 二、新课教学 1. 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类出现后很长一段时期里,由于人口数量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很有限。19世纪初,世界人口总数达到了10亿;2011年已突破70亿。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我国人口的增长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3“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的一组数据”,感受我国人口的飞速增长,了解人口数量对环境、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 (3)面对人口的迅速增长,我国实行的基本国策是什么?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问题非常突出。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 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的事例 人类活动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呢? (1)请举例说明我们周围有哪些破坏行为? 学生畅所欲言,列举出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教师总结引导:看来我们同学都很关注我们的生活环境,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行为也有一定的了解。归纳同学们所列举的例子为这几个方面: ①人类对树木的乱砍滥伐、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及一些牧民肆意的在我国的植被上放牧。 ②人们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肆意地捕杀野生动物。 ③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及人们自身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和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 (2)下面请同学们合教材P104~105图文,就人类的破坏行为加以分析,分析这些行为产生的严重的后果及给人类自身带来了哪些灾难? 学生分组充分讨论:每组围绕一个方面的问题。(10分钟)

人教版七下4.7.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教案

第一节解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中心涵养经过本节指引学生解析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激发学生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圈的社会意识。 教课目标知识与技术: 1、说出我国人口增加的趋向 2、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掌握检查和采集资料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优异的学习 习惯。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1、认可我国推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2 、 关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 教课要点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课难点商讨我国人口增加的趋向,解析人口增加对环境的影响 教课方法组织学生课前检查,图表解析,组织小组谈论,指引学生表达和交流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检查,谈论,交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前检查卷 教课过程 学生活动 及活动企图时间预估 一、新课导入 学生观看 图 先让学生感觉大自 然 展现图片,学生课前准备的出去旅行的片 的漂亮,为后续研究 风景图片,让学生感觉漂亮风景,惋惜3min 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同时,思虑,人类的影响做铺垫。 又能给大自然带来什么呢? 明确教课 目标 齐读“经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学生齐读 明确本节课知识系统

二、商讨人口增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2min 1复习旧知:人类的发源 第1 页

(1)人类从何而来? 学生回答、 分复习旧知,用学生已 (2)为何一部分类人猿走上了进化析3min 有知识点,引出新课。 成人类的艰难道路? 人类在地球上出现此后的很长一段时 期里,因为人口数目少,人类对环境的 影响很有限。跟着人类生计条件的改良 和医疗水平的提升,人口数目的增加速 度不停加速。(引出人口问题) 2、商讨人口增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学生完成表学生完成曲线图表,1)补全曲线图:格2min感觉学科交融性,并将资料解析的表格变换成曲线图经过小组谈论宽阔思2)小组谈论小组谈论维,深入商讨。 a、什么时候我国人口数目增加显然加5min 快? 可能的原由是什么? b、解析我国人口增加趋向?为何? 小组表达、 交解析认可计划生育这 认可“计划生育”政策并联合实质流5min一基本国策“开放二孩政策” c、人口增加会引起哪些问题? 学生展现, 表后续研究人类活动对 思虑解析人口增加对环境、社会产生的达交流生态环境的影响做铺 巨大影响。5min垫 3)解析表达交流 三、解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案例 1、展现课前检查“学校、家庭、社会”培育学生表达和交流三个方面,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的能力,并且学生亲响。自讨论加深感觉。 2、在学生回答有关问题的基础上,补 解析、认识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教案:《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3.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 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2.分析和解决相关环境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通过一个小故事或例子引出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二、知识探究(30分钟) 1.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一个常见的人类活动,如工业生产、农业种植、交通运输等,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分析这些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交流,了解不 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三、案例分析(30分钟) 给学生提供一些真实的案例,如地河流被工业废水污染,导致水中鱼 类和其他生物大量死亡;地森林被盗伐过度,导致野生动植物种群减少等,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 四、讨论总结(20分钟) 1.让学生进行讨论,总结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有哪些,可 以在黑板上进行分类整理。 2.引导学生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哪些不可逆转的后果, 并讨论如何减轻和避免这些不可逆转的后果。 五、思考与行动(2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是否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并 让学生提出自己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建议和行动计划。 教学方法: 1.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2.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类活动对 生态环境的影响;

初中生物_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当你爬上长城,发现雄伟壮丽的长城水泄不通时,你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和感受呢?当你发现蔚蓝的一望无际的大海中人山人海,你又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和感受呢?这些现象都与我们人类的活动有关┄┄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反思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 【意图:从身边最常见的景观——林立的楼群、拥挤的车辆、密布的人群切入主题,易引起学生的深思。同时,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事物,发现问题。】 二、学习目标 1、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 2、能举例说明人类的哪些活动能改善生态平衡,哪些活动会破坏生态平衡。 3、了解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一般手段和方法。 4、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的学习。 三、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前收集的一些有关方面的资料,针对学生排演的情景剧,围绕其中反应的问题展开探究、交流。激烈的讨论与交流,会在学生中间引起强烈的震撼和共鸣。“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集天地之灵气,采万物之精华,勇敢的人类从洪荒时代走到了文明的世纪。人类的智慧创造了经济的奇迹,无知与贪婪却留下了可怕的恶果。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地球发出了痛苦的呻吟。善待万物,就象善待我们的朋友;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我们的家园!人类渐渐从噩梦中觉醒: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是唯一的出路。” 【意图:这一环节教师采用强烈的视觉反差引起学生对环境破坏的进一步认识,感受到环保责任的重大。“深幽的原始丛林为底,衬托着在树桩秃地中哭泣的老妇;碧草青天的大草原,衬托着滚滚的沙尘暴;……。书中图片创设的问题情境,教师只是用来抛砖引,在这里教师着重锻炼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对手中调查资料的处理以及灵活的应用能力。】 四、反省自己 认识周围的破坏行为举一些身边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并和同学们一起分析其中的原因,一起预测可能带给我们的严重后果。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日常的一些小活动可能都会影响甚至破坏环境,启发学生保护环境应从身边做起。 【意图:通过新明的对比,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7.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7.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中第一节。本节课的设置,是让学生通过事例、图片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出发,去发现,去思考,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其中许多负面影响已经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迫使人们不得不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我国计划生育的政策及绘制柱形图的技能; 2、掌握哪些活动会破坏生态环境和改善生态环境。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视频观看和知识拓展方法,掌握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通过师生共同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掌握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保护生物圈的责任。 【教学重点】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及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样是生物,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其他生物,这是为什么呢?同样是人类,现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远古的人类,这又是为什么呢?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怎样的影

响?怎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本章要探究的问题。 本节课,我们首先来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二、新课讲解 (一)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想一想】有人把地球比作一艘“太空船”,人类是其中的乘客。你觉得这一比喻贴切吗? 师生回答:把地球比作“太空船”,这一比喻有一定的合理性。在茫茫宇宙中,地球确实像一艘巨型“太空船”。不过,和几乎全封闭、狭小的太空船不一样的是,地球可以源源不断地从太阳获得能量,以维持这个星球的稳定;物质也可以在生物圈中循环往复。 教师讲述:坐轮船时,当你觉得客舱内空气污浊时,可以到甲板上呼吸新鲜空气;船上的垃圾可以在船靠岸后送到专门的地方处理;船上的乘客不会越来越多以至人满为患……在地球这艘“太空船”上也是如此吗?由此你还能想到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